中山传信录后记

后记 第 267 页

   中山赠送诗文

                            中山王 尚敬

  只饮山头一勺泉,灵槎攀挽易经年;乍瞻玉册临荒岛,又送云樯入远天。水驿还乡旌节丽,台阶耀色使星连。八分墨彩留屏幛,展对如亲绛阙仙(太史八分书「孝经」一通作屏幛见赠)
                         国相 尚祐(佐庵)

  君子归兮,其泽维遗;其泽维何,恤我实多。
  草木无心,风来必偃;君之高风,如兰九畹。
  海天万里,重晤难求;旌麾靡驻,恩德维留。
  元辅储德,指日以升;海东有众,永歌令名!

                             王弟 尚彻

  凤凰于飞越海东,翙翙其羽鸣雍雍;八月来集佳楚峰,去我归兮乘长风。乘长风兮不可止,天隔一方兮从兹始;鹿毛笔兮茧纸书,我情以赠远兮聊尔尔。我邦之思君子兮,如海之靡底;繄予小子之有心兮,亦何能以已已!
后记 第 268 页
   凌霄亭饮别
                 国丈 毛邦秀(峻山)

  屋后凌霄亭,岧峣出云表;空岩滴松雨,仄磴隐丛筱。贵客健登陟,来游破清晓;入门不就坐,振衣蹑缥缈。螺铛煮侧,酒瓠挂林杪;噀手橘初熟,香盘槠新炒。殊方乐虽异,丝管亦杳眇;愿言尽此觞,起舞忽忘老!
   末吉山即事送别
               法司 向圣赓(元公)

  离筵倾别酒,队舞彩衣童;载榼山亭上,吹箫松径中。举杯邀落日,欲别起悲风;此后龟山胜,登临孰与同!
   辨岳饯别
                  法司 翁自道(诚斋)

  追游辨岳下,陟巘一鸣珂。胜地山当海,豪情酒满螺。深情难尽译,离绪且高歌。此会人生少,临歧白发多!
                       紫金大夫 程顺则(宠文)

  春风回暖送君旋,一点云帆入远烟。万里简书归阙下,半江彩鹢到门前。张骞槎自天边转,苏轼文从海外传。莫道归装无长物,尽收景物入诗篇。
                       紫金大夫 阮维新(天受)

后记 第 269 页
  病卧经年欲退耕,喜逢大典结朝缨;风仪方仰天家使,姓字偏知太学生。枯树逢春荣有色,征帆催客去无情。桥门石鼓摩娑遍,旧识烦君一致声。
                           紫金大夫 王可法

  前朝巨榜已无存,椽笔重书「天泽门」;扶杖来观还旧迹,摩娑老眼见朝暾(天使馆仪门上,前朝万历中册使夏给谏子阳书「天泽门」三字,久失去;徐太史重书,还旧观)
                       紫金大夫 蔡温(文若)

  颁封来汉使,鲛窟睹天麟;陟海鱼龙静,乘风羽盖新。威仪将国典,廉节抚夷民。莫谓中山僻,歌声达紫宸。
  旌麾辞北阙,驿路到江乡;麟服荣家庆,龙章册国王。人门瞻上国,风采播殊方。豫算还朝日,萱庭花正芳。
                            紫巾官 向嗣保

  迎风海浪大于岛,日送浮槎万里旋;船峭九帆鹏翼展,天垂四面笠形圆。壮观一任仙才赋,小国还凭史笔传;传信至君方有录,好从贡舶惠新编。
                        耳目官 毛弘健(元疆)

后记 第 270 页
  海水东流人不住,振玉佩,还朝去。鲸波一碧浮槎溯,自有水仙神护。 倚闾日望临江树,一只兰船轻渡;王程两载从头数,已尽天边路(调寄「望江东」)
                       察侍纪官 向凤彩(瑞庵)

  太史声名重帝京,一行华彩满东瀛;新词独出标天秀,异域争传学凤鸣。
   呈诗卷就正太史
              申口官 何文声(美庵)

  诗卷虽存天地间,不曾一字落尘寰;三千馀年法从古,八十一家文尽删。鱼目骊珠恐相混,班香宋艳谁同攀!一缄投寄莫嫌远,使者声名到北山(文声病退,久隐北山)
   从天使幕从客陈君学琴成声报谢
           那霸官 毛光弼

  古乐入天末,七弦转南薰;广陵遗调在,拂轸一思君。
                       正议大夫 蔡文溥(天章)

  圣朝锡节航溟海,万里鲛宫紫气临;五色云霞天子诏,一江秋水使臣心。东藩向化忠忱笃,北阙颁封雨露深。共赋「皇华」勋业盛,九重复命沐恩霖。
后记 第 271 页
  特简名流使异方,衔书丹凤出仙乡;风云万里驰星节,龙虎双符壮海疆。圣代颁封唐典礼,鲛人被服汉冠裳;殊邦未拜日边客,举国先传姓字香。
  灵槎向日至扶桑,万里鲸波静不扬;星节已辞丹凤阙,麟袍犹带御炉香。看山好处留题遍,醉月圆时惜夜长!当代人文谁第一,中山争说探花郎。
   种蕉使院
                正议大夫 陈其湘(楚水)

  种蕉使院偏,暑月弄清快;朝树夕荫成,凉飙倏如洒。赫赫扶桑隅,化作清凉界。
   采石芝呈徐太史
             正议大夫 蔡肇功(绍斋)

  碧海灵芝秀,粼粼见底清;采为君子寿,光映使星明。
   城岳松下集字,即席赋呈
           长史 阮瓒(赞玉)

  消暑古松下,琴书草际横;奇思编碎锦,集字总天成。
   燕集金福山下赋送
              长史 梁得宗(文在)

  相从古松下,高高金福山;仰止在咫尺,身亲霄汉间。清言见今古,胜概出尘寰;使事无淹没,灵查那可攀!
后记 第 272 页
   使馆堂前,徐天使植榕四株纪事
           都通事 红士显

  天家雨露洒扶桑,嘉树移栽敷命堂;十亩清阴勤护惜,使臣手植是甘棠。
   徐太史见访报谢四章
           仙江院衲 宗实(际外)

  天落珠玑古院传,声名藉甚玉堂仙;颁封再见中朝使,不识春秋复几年(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天使汪、林两公至国,皆有赠句。时僧腊三十有三,至今三十六年矣)
  彩鹢飞来那霸津,首蒙垂问愧高真!新诗莫怪酬君晚,病卧山云一老身。
  一庭苔藓满林榛,独喜蒲团隔世人;自古隐栖閒是宝,任他门外起车尘。
  三生石上觉前因,尝见汪、林一笑新;今日使星临海岛,又开禅户待仙人。
   又送一首
                         前人

  远泛仙槎破浪行,地分南北隔鹏程;一天不碍华夷月,万里云中眼共明。
                    名护岳万松院衲 元仁(东峰)

  蒙惠山僧金玉篇,瑶笺宛若降于天;胸罗二酉才偏富,笔扫千章语倍鲜。廉节流恩涵海岳,高文写物遍山川。焚香捧读清人骨,好作空门世宝传。
后记 第 273 页
   又送一首
                         前人

  衔书彩凤下天边,翰苑先声海国传;枉驾空山寻北衲,挑灯秋夜话东禅。争传史笔推班固,竞说才名似马迁。册礼欣成回绛阙,思君几度对瑶篇!
   徐太史题拙诗后见赠报谢
              芝山衲 兰田

  衣里珠光恨未含,滥裁贝叶满空龛;三千舌底澜翻偈,何似禅心在碧潭!
                       石虎山衲 智津(梁天)

  殊方异语尽知君,太史声名独出群;彩笔如椽摇碧海,驱来尽化墨池云。
                            奥山衲 心海

  此日无涯喜,从天降德音;笔花生觉树,慧业契禅心。松老开山久,林幽客坐深;平添奥山胜,留供白云浔。
   送菊使院
                    天界寺衲 廓潭

  岛荒秋有色,寺冷只黄花;莫叹东篱远,携来就客槎!
                           兴禅寺衲 了道
后记 第 274 页

  山院凄清落叶时,殷勤话旧及先师;百年古寺增光彩,永镇禅林天使诗。
                           天王寺衲 得髓

  皇华贵客谪仙才,驺从无声小队来;踯躅空庭无一语,瘦梅根畔踏苍苔(天王寺,昔有老僧瘦梅,能诗;天使来访遗迹,徘徊久之)
   徐太史过访,屡问先师不羁诗卷,赋谢
       莲花院衲 德叟

  古衲遗文已莫寻,频烦枉问见情深;空庭剩有苍髯叟,偃屈难酬天上吟。
   题徐太史「菊影诗卷」后
              樱岛衲 不石

  檀槽隔院喧,满地霜华冷;仙客独含毫,寒灯对孤影。

后记 第 275 页

   后 序

  自古声教四讫,未有如我国朝之盛;而远奉简书,采风异域,亦未有如徐太史之慎以周者也。余获附星槎抵中山,遍探鲛俗,见闻殊异。盖其国禁素严,事无钜细,皆噤不语客;自有明通贡三百馀年,嘉靖以后奉使者人人有录,而皆不免于略且误者,职是故也。副使徐太史奉册命,于康熙己亥六月朔至其国;明年二月,始还。在彼八阅月,使事之暇,孜孜采访。凡其贵官士庶求书、问字、谒请者,概与延接;寻绎旧闻,质疑削妄。又致语国王,求其山川图籍;于是其属三十六岛之名与其国三省辖属之制,今始大显:置聚米,绘以为图。太史日居小楼,手自题署;因并海舟、针路、封宴礼仪、世系、官制、冠服、风俗、物产之详,一一备其形状。右图左录,几二十馀目,分为上下两册;缥装锦裹,以为使归之献。庚子秋七月十一日,至热河行宫复命;既陈乙览,藏之秘府矣。兹以副墨排纂,分为六卷,而少加详焉;命曰「中山传信录」。今年秋,锓板始成。余游京师,适与校雠之末;获观其全。先后铨次,不支不漏、有典有则;以云「传信」,诚哉其无愧斯目已!
  余随封逾年,太史采风,幸附搜讨。今三省五岳,太史图录已标其大;以余所闻,又有四森焉。森,犹云府也;其地有名山森森然,如首里有辨岳、龟山,泊府则有天久
后记 第 276 页
,久米有云峦,那霸有十山。此四府,皆王公冠盖里居,故得称为「森」;其他民庐聚落,但称间切而已。「中山世鉴」,世系备矣。窃闻天孙氏开辟此土,如中国之盘古氏。二十五传至舜天,当南宋时,诛逆臣定国;三传至义本,求贤于野而禅以位,如中国之尧、舜。尚巴志雄武,能一其国。尚圆崛起北山,臣庶推戴,如中国之汤、武。尚圆弟宣威既立六月,能掖植幼主,而退居臣位,谥为「义忠」,如中国之伊、周。此国中故老所传,可补史赞。太史载笔谨严,先其大者;余窃掇拾之,以附于次。又闻国中有「三国志」,载中山、山南、山北王时事甚悉,而未见其书,则阙以俟考:皆太史志也。
  至其采访之勤,蒙也不才,屡获游从。披残碑于荒草,问故垒于空山;涉海探奇,停骖吮墨:详慎苦心,实所亲见。故忘其固陋,为志数言于后,以见采风之使,诚未有如兹役者。日出海隅,彬彬文物;昔之称斯邦者云何?今之称斯邦者云何?览是编者于圣朝风教之远,不已略见其一斑矣乎!
  康熙六十年(辛丑)秋八月,海槎从客建安翁长祚谨述于京师之梁氏园。

后记 第 277 页

   后 记

  前刊「文丛」第二九二种「清代琉球纪录集辑」曾收有徐撰「中山传信录」一种,「弁言」有云:『徐葆光撰「中山传信录」,亦为「使录」之一种。所撰条目纷繁,颇为详备;然类多不相统系,稍嫌凌杂。此录据「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文末又记云:『本书所收,以徐撰「中山传信录」及李撰「使琉球记」篇幅较多。编校已定,又获见两录原刻本;「徐录」刊于康熙六十年、「李录」刊于嘉庆七年,各分六卷。「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系「汇钞」刊印,比校之下,发见除各略去卷次外,文字亦有所删节。……惟「徐录」原刻有图、有表,「丛钞」本删节殊多;如今后情形许可,当另重刊单行本,还其本来面目』。此即现在专刊本书的缘由。本书原刻本扉页有「康熙六十年(辛丑)刊,二友斋藏板」十三字,亦即翁长祚「后序」(见前)所谓以「副墨排纂,分为六卷」的初刊之本。盖原稿本分成上下两册,缥装锦裹,当年已进藏于禁廷中。按清代历遣封使驻琉期间,以海宝、徐葆光为最久,去以康熙五十八年六月(以抵那霸登岸为准),回自次年二月(以自那霸开洋为准),计时八阅月。使琉纪录,亦以徐撰「中山传信录」始见详备。虽稍嫌凌杂,毕竟不失为研究琉球及清代中、琉海上关系史必读书刊之一。兹所以为求全帙而另再刊行,用意在此。至于「丛钞」本略有错失之处
后记 第 278 页
,亦可获得是正。但原刻本仍有舛误,其显著者,今加附问号(?)存疑。书首目录,并据正文改订一致。
  再,「文丛」刊出明、清两代有关琉球的纪录(间接与台湾有关)已有第二八七种「使琉球录三种」(明陈侃、萧崇业、夏子阳等三使录)、第二九二种「清代琉球纪录集辑」(包括张学礼、徐葆光、李鼎元等三使录)、第二九三种「琉球国志略」(周煌、赵新两使录)及第二九九种「清代琉球纪录续辑」,连同本书共达五种,收罗有关文献计二十种。此外,今又见嘉庆十三年封使齐鲲、费锡章合辑有「续琉球国志略」,凡六卷,武英殿聚珍版(即赵新「续志略」所称前「续志略」,见「琉球国志略」「弁言」)。惜因种种关系,不拟辑印。特附一言,用志缺憾。(吴幅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