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朝东华续录选辑弁言

弁言 第 1 页

   弁 言

  本书据清季朱寿朋纂修「东华续录」(光绪朝)选辑,可谓是前刊「东华续录选辑」(「文丛」第二七三种)一书之续编。但何以不与前书合编而以「光绪朝东华续录选辑」单行本印行?就形式上言,其故有三:一为前书原书主由王先谦所纂(其中咸丰朝「续录」何以未见王纂而代以潘颐福之辑?尚待稽考。请参阅前书「弁言」),本书原书则系朱寿朋所辑;由于编纂人氏不同,因未合为一编(至前书混合潘辑,实由咸丰朝有关台湾史事无多,不能单独成书)。二为前书原书均以本于各朝「实录」为主,本书原书则出于邸钞、京报并兼采当时新闻纸所载;由于资料来源以及编纂方式有异,以分别编印为宜。三为前书所选各朝史事多寡悬殊,似非混编不可(咸丰朝不能单独成书,为其原因之一);本书所得足可编为单行本,无妨独自印行。
  至就内容而言,本书始于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日兵侵略牡丹社事件之后,中经法、越一役法兵之侵台,讫于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台、澎之沦日;其间「开山抚番」、筹防建省之经营,不啻为清季台湾开一创局。可惜甲午(一八九四)中、日战争结果,台、澎竟罹割地之变。此一时期台湾史事发展之因果互有关联,自行编印一书,有其必要。
弁言 第 2 页
  又按光绪以前,历朝「东华录」(乾隆以下称「续录」)系由国史馆馆臣所纂;因此王纂原书均内题「臣王先谦敬编」、潘纂原书内题「臣潘颐福敬编」(潘氏是否供职国史馆,尚待考)。本书原书(凡二二0卷)刊行于宣统元年(一九0九),内题「朱寿朋敬编」,扉页背里并有「宣统纪元之岁,上海集成图书公司恭纂」字样。据此,朱寿朋似非当年国史馆中人,故据邸钞、京报及新闻纸所见而辑。前刊「东华录」及「续录」两「选辑」(前一「选辑」列「文丛」第二六二种),几均不出于历朝「实录」范围;本书因原书非本于「实录」,自有其独特之处。
  但亦由于本书原书辑自邸钞、京报及当时新闻纸所载,因不及官书(「实录」及其他官纂书籍)严整。例如本书于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先见有『冬十月戊戌(二十二日),谕:「吴赞诚奏病势增剧请开署缺一摺,光禄寺卿吴赞诚,著开福建巡抚署缺,仍督办福建船政事宜」』。嗣又见『十二月丁酉(二十二日),允署福建巡抚吴赞诚开缺,仍督办船政事宜』。又如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先见有『九月戊子(十五日),调邵友濂署湖南巡抚,以唐景崧署福建台湾巡抚』。『十一月戊戌(二十六日),命户部左侍郎张荫桓、署湖南巡抚邵友濂前往日本会议和局』。至翌年(一八九五),则又见『四月甲寅(初三日),福建台湾巡抚邵友濂因病乞休,允之』。此种先后牴牾之记载,或为兼采新闻纸纪事所致。至其他脱误字句,亦较官书为多。除脱误字句已略加考订外,馀概仍存其旧。(望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