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396-04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文纪卷十二 明 梅鼎祚 编
霍光
废昌邑王奏
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度辽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396-0435b.png

将军臣明友前将军臣增后将军臣充国御史大夫臣
谊宜春侯臣谭当涂侯臣圣随桃侯臣昌乐杜侯臣屠
耆堂太仆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农臣延年宗正臣德
少府臣乐成廷尉臣光执金吾臣延寿大鸿胪臣贤左
冯翊臣广明右扶风臣德长信少府臣嘉典属国臣武
京辅都尉臣广汉司𨽻校尉臣辟兵诸吏文学光禄大
夫臣迁臣畸臣吉臣赐臣管臣胜臣梁臣长幸臣夏侯
胜大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敞等顿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396-0436a.png

首死罪天子所以永保宗庙总壹海内者以慈孝礼谊
赏罚为本孝昭皇帝早弃天下亡嗣臣敞等议礼曰为
人后者为之子也昌邑王宜嗣后遣宗正大鸿胪光禄
大夫奉节使徵昌邑王典丧服斩纕亡悲哀之心废礼
义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内所居传舍
始至谒见立为皇太子常私买鸡豚以食受皇帝信玺
行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从官更持节引内昌邑从
官驺宰官奴二百馀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自之符玺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396-0436b.png

取节十六朝暮临令从官更持节从为书曰皇帝问侍
中君卿使中御府令高昌奉黄金千斤赐君卿取十妻
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
俳倡会下还上前殿击钟磬召内泰壹宗庙乐人辇道
牟首鼓吹歌舞悉奏众乐发长安厨三太牢具祠阁室
中祀巳与从官饮啖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宫桂宫
弄彘斗虎召皇太后御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
中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396-0436c.png

取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绶黄绶以并佩昌邑郎
官者免奴变易节上黄旄以赤发御府金钱刀剑玉器
䌽缯赏赐所与游戏者与从官官奴夜饮湛沔于酒诏
太官上乘舆食如故食监奏未释服未可御故食复诏
太官趣具无关食监太官不敢具即使从官出买鸡豚
诏殿门内以为常独夜设九宾温室延见姊夫昌邑关
内侯祖宗庙祠未举为玺书使使者持节以三太牢祠
昌邑哀王园庙称嗣子皇帝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396-0436d.png

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徵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文学光
禄大夫夏侯胜等及侍中傅嘉数进谏以过失使人簿
责胜縳嘉系狱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臣敞
等数进谏不变更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臣敞
等谨与博士臣霸臣隽舍臣德臣虞舍臣射臣仓议皆
曰高皇帝建功业为汉太祖孝文皇帝慈仁节俭为太
宗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辟不轨诗云藉曰未知
亦既抱子五辟之属莫大不孝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396-0437a.png

曰天王出居于郑繇不孝出之绝之于天下也宗庙重
于君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
姓当废臣请有司御史大夫臣谊宗正臣德太常臣昌
与太祝以一大牢具告祠高庙臣敞等昧死以闻
请立宣帝奏
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太宗无嗣择支子
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巳武帝时有诏掖庭养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396-0437b.png

视至今年十八师授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
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
丙吉
与魏相书
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藏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396-0437c.png

器于身不显其能
奏记霍光
将军事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属任天下之寄孝昭皇帝
早崩亡嗣海内忧惧欲亟闻嗣主发丧之日以大谊立
后所立非其人复以大谊废之天下莫不服焉方今社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1396-0437d.png

稷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之壹举窃伏听于众庶察其
所言诸侯宗室在位列者未有所闻于民间也而遗诏
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巳在掖廷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
时见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
和愿将军详大议参蓍龟岂宜褒显先使入侍令天下
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天下幸甚
魏相
对策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396-0438a.png
赏罚所以劝善禁恶政之本也日者燕王为无道韩义
出身彊谏为王所杀义无比干之亲而蹈比干之节宜
显赏其子以示天下明为人臣之义
尊张安世封事
圣王褒有德以怀万方显有功以劝百僚是以朝廷尊
荣天下乡风国家承祖宗之业制诸侯之重新失大将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396-0438b.png

军宜宣章盛德以示天下显明功臣以填藩国毋空大
位以塞争权所以安社稷绝未萌也车骑将军安世事
孝武皇帝三十馀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
大将军定策天下受其福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
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
失安世子延寿重厚可以为光禄勋领宿卫臣
上言霍氏封事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396-0438c.png

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
乱国家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繇冢宰今光死子复
为大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埶在兵官光夫
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
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
全功臣之世
谏击匈奴书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396-0438d.png

臣闻之救乱诛㬥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于巳不得
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
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
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
兵兵骄者灭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间者匈奴尝
有善意所得汉民辄奉归之未有犯于边境虽争屯田
车师不足致意中今闻诸将军欲兴兵入其地臣愚不
知此兵何名者也今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396-0439a.png

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军旅之后必有凶年
言民以其愁苦之气伤阴阳之和也出兵虽胜犹有后
忧恐灾害之变因此以生今郡国守相多不实选风俗
尤薄水旱不时案今年计子弟杀父兄妻杀夫者凡二
百二十二人臣愚以为非小变也今左右不忧此乃欲
发兵报纤介之忿于远夷殆孔子所谓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愿陛下与平昌侯乐昌侯
平恩侯及有识者详议乃可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396-0439b.png

条国家便宜奏
臣闻明主在上贤辅在下则君安虞而民和睦臣相幸
得备位不能奉明法广教化理四方以宣圣德民多背
本趋末或有饥寒之色为陛下之忧臣相罪当万死臣
相知能浅薄不明国家大体时用之宜惟民终始未得
所繇窃伏观先帝圣德仁恩之厚勤劳天下垂意黎庶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396-0439c.png

忧水旱之灾为民贫穷发仓廪振乏喂遣谏大夫博士
巡行天下察风俗举贤良平冤狱冠盖交道省诸用宽
租赋弛山泽陂池禁秣马酤酒贮积所以周急继困慰
安元元便利百姓之道甚备臣相不能悉陈昧死奏故
事诏书凡二十三事臣谨案王法必本于农而务积聚
量入制用以备凶灾亡六年之畜尚谓之急元鼎三年
平原勃海太山东郡溥被灾害民饿死于道路二千石
不豫虑其难使至于此赖明诏振救乃得蒙更生今岁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1396-0439d.png

不登榖暴腾踊临秋收敛犹有乏者至春恐甚无以相
恤西羌未平师旅在外兵革相乘臣窃寒心宜蚤图其
备唯陛下留神元元帅繇先帝盛德以抚海内
采明堂月令奏
臣相幸得备员奉职不修不能宣广教化阴阳未和灾
害未息咎在臣等臣闻易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
四时不忒圣王以顺动故刑罚清而民服天地变化必
繇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396-0440a.png

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神太昊乘震
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
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
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兹五帝所司各有时也
东方之卦不可以治西方南方之卦不可以治北方春
兴兑治则饥秋兴震治则华冬兴离治则泄夏兴坎治
则雹明王谨于尊天慎于养人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
时节授民事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396-0440b.png

时节寒暑调和三者得叙则灾害不生五榖孰丝麻遂
屮木茂鸟兽蕃民不夭疾衣食有馀若是则君尊民说
上下亡怨政教不违礼让可兴夫风雨不时则伤农桑
农桑伤则民饥寒饥寒在身则亡廉耻寇贼奸宄所繇
生也臣愚以为阴阳者王事之本群生之命自古圣贤
未有不繇者也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
高皇帝所述书天子所服第八曰大谒者臣章受诏长
乐宫曰令群臣议天子所服以安治天下相国臣何御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396-0440c.png

史大夫臣昌谨与将军臣陵太子太傅臣通等议春夏
秋冬天子所服当法天地之数中得人和故自天子王
侯有土之君下及兆民能法天地顺四时以治国家身
亡祸殃年寿永究是奉宗庙安天下之大礼也臣请法
之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四
人各职一时大谒者襄章奏制曰可孝文皇帝时以二
月施恩惠于天下赐孝弟力田及罢军卒祠死事者颇
非时节御史大夫晁错时为太子家令奏言其状臣相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396-0440d.png

伏念陛下恩泽甚厚然而灾气未息窃恐诏令有未合
当时者也愿陛下选明经通知阴阳者四人各主一时
时至明言所职以和阴阳天下幸甚
劾赵广汉自陈书
妻实不杀婢广汉数犯罪法不伏辜以诈巧迫胁臣相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396-0441a.png

幸臣相宽不奏愿下明使者治广汉所验臣相家事
黄霸
呼韩单于朝位议
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
狄诗云率礼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𢧵陛下
圣德充塞天地光被四表匈奴单于乡风慕义举国同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396-0441b.png

心奉珍朝贡自古未之有也单于非正朔所加王者所
客也礼仪宜如诸侯王称臣昧死再拜位次诸侯王下
萧望之单于朝位议
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
侯王上外夷稽首称藩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羁縻之谊
谦亨之福也书曰戎狄荒服言其来荒忽亡常如使匈
奴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阙于朝享不为畔臣信让行乎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396-0441c.png

蛮貉福祚流于亡穷万世之长策也
宣帝客礼待单于诏
盖称五帝三王教化所不施不及以政今匈奴单于称
北藩朝正朔朕之不逮德不能弘覆其以客礼待之令
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
王吉
谏昌邑王疏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1396-0441d.png

臣闻古者师日行三十里吉行五十里诗云匪风发兮
匪车揭兮顾瞻周道中心

兮说曰是非古之风也发
发者是非古之车也揭揭者盖伤之也今者大王幸方
舆曾不半日而驰二百里百姓颇废耕桑治道牵马臣
愚以为民不可数变也昔召公述职当民事时舍于棠
下而听断焉是时人皆得其所后世思其仁恩至乎不伐
甘棠甘棠之诗是也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撙
衔驰骋不止口倦乎叱咤手苦于箠辔身劳乎车舆朝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396-0442a.png

则冒雾露昼则被尘埃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灸冬则为
风寒之所匽薄数以耎脆之玉体犯勤劳之烦毒非所
以全寿命之宗也又非所以进仁义之隆也夫广厦之
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劝诵在后上论唐虞之际下及
殷周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䜣䜣焉发愤忘食
日新厥德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休则俯仰诎信以利
形进退步趋以实下吸新吐故以练臧专意积精以适
神于以养生岂不长哉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396-0442b.png

之志体有乔松之寿美声广誉登而上闻则福禄其辏
而社稷安矣皇帝仁圣至今思慕未怠于宫馆囿池弋
猎之乐未有所幸大王宜夙夜念此以承圣意诸侯骨
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
任之责加焉恩爱行义纤介有不具者于以上闻非飨
国之福也臣吉愚戆愿大王察之
昌邑王贺下令
寡人造行不能无惰中尉甚忠数辅吾过使谒者千秋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1396-0442c.png

赐中尉牛肉五百斤酒五石脯五束
戒昌邑王书
臣闻高宗谅闇三年不言今大王以丧事徵宜日夜哭
泣悲哀而巳慎无有所发且何独丧事凡南面之君何
言哉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愿大王察之大将军
仁爱勇智忠信之德天下莫不闻事孝武皇帝二十馀
年未尝有过先帝弃群臣属以天下寄幼孤焉大将军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1396-0442d.png

抱持幼君襁褓之中布政施教海内晏然虽周公伊尹
亡以加也今帝崩亡嗣大将军惟思可以奉宗庙者攀
援而立大王其仁厚岂有量哉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
事壹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愿留意常以为念
上得失疏
陛下躬圣质总万方帝王图籍日陈于前惟思世务将
兴大平诏书每下民欣然若更生臣伏而思之可谓至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1396-0443a.png

恩未可为本务也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幸得遭遇其
时言听谏从然未有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三代之
隆者也其务在于期会簿书断狱听讼而巳此非太平
之基也臣闻圣王宣德流化必自近始朝廷不备难以
言治左右不正鸡以化远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
欺也圣主独行于深宫得则天下称诵之失则天下咸
言之行发于近必见于远故谨选左右审择所使左右
所以正身也所使所以宣德也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1396-0443b.png

宁此其本也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也今俗吏所以牧民者非有礼义科指可世世通行者
也独设刑法以守之其欲治者不知所繇以意穿凿各
取一切权谲自在故一变之后不可复修也是以百里
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诈伪萌生刑罚亡
极质朴日销恩爱寖薄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非
空言也王者未制礼之时引先王礼宜于今者而用之
臣愿陛下承天心发大业与公卿大臣延及儒生述旧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1396-0443c.png

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
成康寿何以不若高宗窃见当世趋务不合于道者谨
条奏唯陛下财择焉
条奏
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
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聘妻送女
亡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又汉家列侯尚公主诸侯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1396-0443d.png

则国人承翁主使男事女夫诎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
女乱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以褒有德而别尊卑今
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趋利不畏死亡周之所
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于冥冥绝恶于未
萌也
又言
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皋陶伊尹不仁者远今
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至于积功治人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1396-0444a.png

亡益于民此伐檀所为作也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
外家及故人可厚以财不宜居位去角抵减乐府省尚
方明示天下以俭古者工不造雕瑑商不通侈靡非工
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民见俭则归本本立而末成
张敞
谏昌邑王书
孝昭皇帝蚤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1396-0444b.png

日唯恐属车之行迟今天子以盛年幼即位天下莫不
拭目倾耳观化听风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
此过之大者也
言霍氏封事
臣闻公子季友有功于鲁大夫赵衰有功于晋大夫田
完有功于齐皆畴其官邑延及子孙终后田氏篡齐赵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1396-0444c.png

氏分晋季氏颛鲁故仲尼作春秋迹盛衰讥世卿最甚
乃者大将军决大计安宗庙定天下功亦不细矣夫周
公七年耳而大将军二十岁海内之命断于掌握方其
隆时感动天地侵迫阴阳月朓日蚀昼冥宵光地大震
裂火生地中天文失度祅祥变怪不可胜记皆阴类盛
长臣下颛制之所生也朝臣宜有明言曰陛下褒宠故
大将军以报功德足矣间者辅臣颛政贵戚太盛君臣
之分不明请罢霍氏三侯皆就第及卫将军张安世宜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1396-0444d.png

赐几杖归休时存问召见以列侯为天子师明诏以恩
不听群臣以义固争而后许天下必以陛下为不忘功德
而朝臣为知礼霍氏世世无所患苦今朝廷不闻直声
而令明诏自亲其文非策之得者也今两侯以出人情
不相远以臣心度之大司马及其枝属必有畏惧之心
夫近臣自危非完计也臣敞愿于广朝白发其端直守
远郡其路无由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𦕈书
不能文也故伊尹五就桀五就汤萧相国荐淮阴累岁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1396-0445a.png

乃得通况乎千里之外因书文谕事指哉唯陛下省察
自请治盗贼书
臣闻忠孝之道退家则尽心于亲进宦则竭力于君夫
小国中君犹有奋不顾身之臣况于明天子乎今陛下
游意于太平劳精于政事亹亹不舍昼夜群臣有司宜
各竭力致身山阳郡户九万三千口五十万以上讫计
盗贼未得者七十七人它课诸事亦略如此臣敞愚驽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1396-0445b.png

既无以佐思虑久处閒郡身逸乐而忘国事非忠孝之
节也伏闻胶东渤海左右郡岁数不登盗贼并起至攻
官寺篡囚徒搜市朝劫列侯吏失纲纪奸轨不禁臣敞
不敢爱身避死唯明诏之所处愿尽力摧挫其暴虐存
抚其孤弱事即有业所至郡条奏其所由废及所以兴
之状
谏胶东太后书
臣闻秦皇好淫声叶阳后为不听郑卫之乐楚严好田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1396-0445c.png

猎樊姬为之不食鸟兽之肉口非恶旨甘耳非憎丝竹
也所以抑心意绝耆欲者将以率二君而全宗祀也礼
君母出门则乘辎軿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玉佩内
饰则结绸缪此言尊贵所以自敛制不从恣之义也今
太后资质淑美慈爱宽仁诸侯莫不闻而少以田猎纵
欲为名于以上闻亦未宜也唯观览于往古全行乎来
今令后姬得有所法则下臣有所称诵臣敞幸甚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1396-0445d.png

论黄霸请饬长吏奏
窃见丞相请与中二千石博士杂问郡国上计长吏守
丞为民兴利除害成大化条其对有耕者让畔男女异
路道不拾遗及举孝子弟弟贞妇者为一辈先上殿举
而不知其人数者次之不为条教者在后叩头谢丞相
虽口不言而心欲其为之也长吏守丞对时臣敞舍有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1396-0446a.png

鹖雀飞止丞相府屋上丞相以下见者数百人边吏多
知鹖雀者问之皆阳不知丞相图议上奏曰臣闻上计
长吏守丞以兴化条皇天报下神雀后知从臣敞舍来
乃止郡国吏窃笑丞相仁厚有知略微信奇怪也昔汲
黯为淮阳守辞去之官谓大行李息曰御史大夫张汤
怀诈阿意以倾朝廷公不蚤白与俱受戮矣息畏汤终
不敢言后汤诛败上闻黯与息语乃抵息罪而秩黯诸
侯相取其思竭忠也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群臣莫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1396-0446b.png

白而长吏守丞畏丞相指归舍法令各为私教务相增
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有名无实倾摇解怠甚者为妖
假令京师先行让畔异路道不拾遗其实亡益廉贪贞
淫之行而以伪先天下固未可也即诸侯先行之伪声
轶于京师非细事也汉家承敝通变造起律令即以劝
善禁奸条贯详备不可复加宜令贵臣明饬长吏守丞
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务得其人郡
事皆以义法令检式毋得擅为条教敢挟诈伪以奸名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1396-0446c.png

誉者必先受戮以正明好恶
入榖赎罪书
国兵在外军以夏发陇西以北安定以西吏民并给转
输田事颇废素无馀积虽羌虏巳破来春民食必乏穷
辟之处买无所得县官榖度不足以振之愿令诸有罪
非盗受财杀人及犯法不得赦者皆得以差入榖此八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1396-0446d.png

郡赎罪务益致榖以预备百姓之急
萧望之李彊难入粟赎罪议
民函阴阳之气有仁义欲利之心在教化之所助虽尧
在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胜其好义
也虽桀在上不能去民好义之心而能令其好义不胜
其欲利也故尧桀之分在于义利而巳道民不可不慎
也今欲令民量粟以赎罪如此则富者得生贫者独死
是贫富异刑而法不壹也人情贫穷父兄囚执闻出财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1396-0447a.png

得以生活为人子弟者将不顾死亡之患败乱之行以
赴财利求救亲戚一人得生十人以丧如此伯夷之行
坏公绰之名灭政教壹倾虽有周召之佐恐不能复古
者藏于民不足则取有馀则予诗曰爰及矜人哀此鳏
寡上惠下也又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急上也今有
西边之役民失作业虽户赋口敛以赡其困乏古之通
义百姓莫以为非以死救生恐未可也陛下布德施教
教化既成尧舜亡以加也今议开利路以伤既成之化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1396-0447b.png

臣窃痛之
入粟赎罪再议
少府左冯翊所言常人之所守耳昔先帝征四夷兵行
三十馀年百姓犹不加赋而军用给今羌虏一隅小夷
跳梁于山谷间汉但令罪人出财减罪以诛之其名贤
于烦扰良民横兴赋敛也又诸盗及杀人犯不道者百
姓所疾苦也皆不得赎首匿见知纵所不当得为之属
议者或颇言其法可蠲除今因此令赎其便明甚何化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1396-0447c.png

之所乱甫刑之罚小过赦薄罪赎有金选之品所从来
久矣何贼之所生敞备皂衣二十馀年尝闻罪人赎矣
未闻盗贼起也窃怜凉州被寇方秋饶时民尚有饥乏
病死于道路况至来春将大困乎不早虑所以振救之
策而引常经以难恐后为重责常人可与守经未可与
权也敞幸得备列卿以辅两府为职不敢不尽愚
萧望之李彊难入粟赎罪再议
先帝圣德贤良在位作宪垂法为无穷之规永惟边竟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1396-0447d.png

之不赡故金布令甲曰边郡数被兵离饥寒夭绝天年
父子相失令天下共给其费固为军旅卒暴之事也闻
天汉四年常使死罪人入五十万钱减死罪一等豪彊
吏民请夺假贷至为盗贼以赎罪其后奸邪横暴群盗
并起至攻城邑杀郡守充满山谷吏不能禁明诏遣绣
衣使者以兴兵击之诛者过半然后衰止愚以为此使
死罪赎之败也故曰不便
谏信方士疏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1396-0448a.png
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之虚语游心帝王之
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上宝鼎议
臣闻周祖始乎后稷后稷封于斄公刘发迹于豳大王
建国于𨙸梁文武兴于丰镐由此言之则𨙸梁丰镐之
间周旧居也固宜有宗庙坛场祭祀之臧今鼎出于𨙸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1396-0448b.png

东中有刻书曰王命尸臣官此栒邑赐尔旂鸾黼黻雕
戈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臣愚不足
以迹古文窃以传记言之此鼎殆周之所以褒赐大臣
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于宫庙也昔宝鼎之出于
汾脽也河东太守以闻诏曰朕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蒙
丰年今榖嗛未报鼎焉为出哉博问耆老意旧臧与诚
欲考得事实也有司验脽上非旧臧处鼎大八尺一寸
高三尺六寸殊异于众鼎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1396-0448c.png

荐见于宗庙
告絮舜教
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巳尽延命乎
诣公车上书
臣前幸得备位列卿待罪京兆坐杀贼捕掾絮舜舜本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1396-0448d.png

臣敞素所厚吏数蒙恩贷以臣有章劾当免受记考事
便归卧家谓臣五日京兆背恩忘义伤化薄俗臣窃以
舜无状枉法以诛之臣敞贼杀无辜鞠狱故不直虽伏
明法死无所恨
与朱邑书
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直敞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1396-0449a.png

远守剧郡驭于绳墨匈臆约结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
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官犹饥者甘糟糠穰岁
馀粱肉何则有亡之势异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
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故士各达其时之英俊若
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
答朱登书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1396-0449b.png

蘧伯玉受孔子之赐必以及其乡人敞谨分斯贶于三
老尊行者曷敢独享之
与某公书
夫苍龙非不神不能白日升天飘风虽疾不以霖雨不
能扬尘故苍蝇之飞不过十步自托骐骥之旄乃腾千
里之路然无损于骐骥得使苍蝇绝群也
谕严延年书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1396-0449c.png
昔韩卢之取菟也上观下获不甚多杀愿次卿少缓诛
罚思行此术
严延年
报张敞书
河南天下喉咽二周馀毙莠盛苗秽何可不锄也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1396-0449d.png

徐福
上言霍氏疏
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人为徐生上书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1396-0450a.png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
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
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
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
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巳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1396-0450b.png

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
路温舒
尚德缓刑书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孋姬之难而文
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繇是
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
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1396-0450c.png

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
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
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大继变化之后必有异
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
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
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
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
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1396-0450d.png

宁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
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
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
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
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
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
美薰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
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1396-0451a.png

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
者不可复生㡭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
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
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
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
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
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捶楚之下
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1396-0451b.png

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鍊而周内之盖奏
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馀辜何则成练者众
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为
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
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
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
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
皇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藏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1396-0451c.png

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
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
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
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1396-0451d.png
西汉文纪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