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变纪略弁言

弁言 第 1 页

   弁 言

  「遇变纪略」及附录四篇,都是明人的著作。
  「纪略」著者,自署聋道人。他亲历甲申之变,所记相当切实,文字亦颇生动;不但史料价值极高,而且足以发人深省。李自成入北京,崇祯帝死煤山,殉难之臣寥寥。崇祯尸『停于东华门侧栅内,群臣无一往临者』;但『文武约三、四千人俱亵服持牒候见伪丞相牛金星,葡伏中道』,希冀照旧擢用。周钟、王孙蕙等向李自成上表殷勤劝进,自成却偏装腔作势,不允所请;终于一而再,再而三。劝进文,甚至说『比尧舜而多武功,迈汤武而无渐德(指李自成);独夫授首(指崇祯帝),四海归心』。『燕北既归,已拱河山而膺箓;江南一下,尚罗子女以承恩』。继劝进之后,且有「献下江南策」者,说什么臣『衰残无力,愿为放牧之牛;摩顶无知,甘效识途之马』。其时,吴三桂偕清兵入关,『诸将推诿不前;于是(自成)点兵十万,亲往关门迎战』。自成本意,战胜归来,而后即位;谁知一战而溃!他自前线败回,原已准备西走;因恋帝位,匆遽登极;『登极后,即敕诸将士备行装』,旋即满载而去。当时都门传言,吴三桂奉明太子『入城讨伪』。因此,急坏了日前那些叩头劝进的大人先生;他们遂『各携眷属』,『止带细软』,狼狈逃命。出城以后,又『传土寇猖獗,前途狠于豺虎,停止不敢进』
弁言 第 2 页
。掌道印海一行,果途遇一骑;『骑强牵一婢子令去,婢子投井中,骑尚盘桓审视。公』(指印海)跪而进之金,始去。公至是始泣,以幼子托予(著者自称)』。但若辈「运道不错」,进入北京城的,不是明太子,乃是清摄政;他们一得确讯,就于次日,『挈眷入城』。接著,又是一番劝进;而『官如故』。所以,『朝野一时欢然服从,如大旱之得时雨也』。这篇纪实文字,不但是一绝好史料,而且具有深长意义。
  附录(一)甲申纪变录与附录(二)甲申忠佞纪事,都是钱邦芑辑录。顾名思义,前者记甲申事变经过,自『甲申三月十七日,贼兵围城』起,至『清兵大入,李贼屡战屡败』止,所记甚简,读来且有凌乱之感;后者记甲申忠佞事迹,分殉节、遁迹、受刑、受职四项,亦略而不详。
  附录(三)沧洲纪事,作者程正揆;甲申『以玺丞奉诏南京湔除』,『三月初六日陛辞』,『二十四日至沧洲』,而京城变起;本文即记其当时在沧洲的诸种作为;有声有色。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与忻城伯赵之龙的一番谈话。之龙承崇祯『特旨召对』,『赐御监马百匹』,命『守禦南京』,以『临关筑坝不能渡』,『株守无了日』。正揆请兵举事,『赵吐舌曰:此等事子饶为之,弟无此胆』。『盖赵本纨不知兵』,不数日,『即遇贼』,『兵马俱降,赵仅以身逃』。崇祯用人如此,明室焉得不亡!但赵逃抵南京,宏光登极,他「官如故」,清兵破南京,他「降如故」。
弁言 第 3 页
  附录(四)北使纪略,为陈洪范所撰。洪范受弘光命,携『银十万两、金一千两、缎绢一万疋为酬□之仪』,北行议和。他于七月十八日,开舟启程。此文述其北行经过、在京情形及南旋种切;『逐日笔记』,自称『一字不敢虚伪』。但南都破,且执潞王降;相传他之南旋,原已纳款而为清庭作内应。可怕!可怕!
  本书排成以后,正文祇三0面,篇幅过少,因又以李清的袁督师斩毛文龙始末一文,作为附录(五)(惜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