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第 237 页
鲒埼亭集选辑卷六
山先生残集序
山先生殉节翁洲,其遗集在补陀三元寺中,浮屠敬中藏之。以故纸反书磨糊,汗漫不可识别,万农部履安求而手钞之,共四册。农部身后,归于叔子褐夫先生,九沙编修之父也。顾世未有见得者。予不及侍褐夫先生,而九沙以忘分忘年之交,待予最厚,尝请借钞之。九沙许诺。顾以南北往来,未及践约,而九沙家被火,是集遂归天上。
农部得是集于补陀也,尚有山丛谈四册,其间过从杂沓之言,纪闻纪梦,靡所不载,虽出率笔,未尽成文,而颇有关系者十之六,农部未及钞,身后归于少子石园先生。予亦尝得见之。尝语石园之子,欲借归摘钞其中之可存者,附之集后。亦未及得而其子死,家书荡尽,不知所之。又尝闻山先生在翁洲,辑文史一书,其中皆同时诸公之作,足备桑海以来之史料者,其部帙甚侈。钱退山侍御兄弟曾及见之。此尤胜国之宝书,而今亦不可问。呜呼!兵火之际,忠义之翰墨往往难传,其幸而存者盖百之一。顾先生之集,幸而传者几及百年,而复失之,为可恨也!
先生之殉节,积薪文庙,抱先圣之栗主,赋诗自焚,浩然之气复还太虚,又何有于
卷六 第 238 页
遗集。顾后死者之不能广其传,于谁是问,则予之罪也夫。今予家尚有先生诗文集一卷,乃高隐君辰四物,而先赠公得之者;又有岁寒松柏录一卷,乃陆隐君春明物,而先子得之者。予乃合为二卷,序之而题曰:「山先生残集」。呜呼!此广陵散之仅存者,即令断曲单词,皆可起爱而起敬也。序成,令钱君浚恭钞一副本。浚恭之尊公太保,乃先生门下而先殉者。先生所录文史,其收太保之作最多,皆今钱氏所无也。浚恭钞此集,其应同此欷歔也已!
卷六 第 238 页
吴少保文序
予钞山吴公残集,惜其非足本。五年之后,得其文一卷于砌里李君甘谷,其中尚有公之手笔焉,喜其足以审證史事也,为编之集中。而沈太保宸荃、冯侍郎跻仲诸公所与公书亦附焉。
呜呼!海上之事残断者十九矣。即以是卷言之,闽人周侍郎之夔,早年故与东林殊趣,及亡国后,皆言其殉难。今读公请恤疏,则侍郎扼防三山,劳瘁而卒,是其晚节固不可谓不善,然非殉难也。歙人方侍郎端士,本与孙、熊诸公起江上,最有勇,钱忠介公谓其能上马杀敌,下马吟诗。相传其曾出师江上大捷,惜诸营无继之者。今读公疏,乃知其亦从亡海上,在闽以都御史抚上游,在浙以侍郎副戎政,至己丑以后始不见,盖
卷六 第 239 页
不知其所终矣!禾人谭太常贞良,挈家入闽,举兵漳南,以病卒。今读公请恤疏,则其子吉聪是时亦赐乡贡进士,为中书舍人,而其后讳之。皆异闻也。沈督师廷扬,赠户部尚书,以其本户部侍郎也;然则今明史以为兵部者非。马阁学思理谥忠宣,曹尚书学佺谥文忠,王太常恩及谥忠襄,皆出于公之所请。李侍郎长祥亦从亡健跳,然则野史以为越中败后即行遁者非。至于郑彩之子,以己丑尚郡主,读之令人愤恨。孙尚书延龄家属尽为大兵系于健跳,读之令人流涕。更有大者,监国以丙戌为元年,故野史皆于庚寅书五年、辛卯书六年,及读公集,乃知王自健跳入翁洲,以诸臣之请,更用庚寅为元年,有奉敕撰上诏书,此所当为表出者也。公之请休在庚寅,而是年尚有疏恳恳以王忽有内降之旨,不由阁票,正词力谏,可谓大臣矣。呜呼!陆秀夫之日记、邓光荐之填海录,后世惜其不可得见。公书虽不完,要亦考索之资也。乃更为之序。
卷六 第 239 页
钱忠介公葬录题词
予少时读汉人平陵黄犊之谣,以为此一时义士生不能救、死而谋葬之之作也。若王子珩死,诸义士有请尸之书,有窃尸之举,温公皆纪之通鉴。文宋瑞死而张毅夫亦以此垂名。呜呼!是所谓附青云而显者矣。
钱忠介公之葬也,诸义士合力营之。其时闽南未尽底定,海师尚在岛中,故丰碑、
卷六 第 240 页
幽诔以及启攒、祭告、哀挽之作极盛,亡国之大夫所未有也。公既葬之数年,闽之制府陈经征海,道出黄檗,尝亲往祭于墓下,是非人心是非之公有脱略于忌讳者欤?
葬录中人物之著者:大学士刘公沂春,忠介所荐同升相位者也;都御史徐公孚远,忠介旧交也;定西侯张名振、平彝侯周鹤芝、仪部纪许国,忠介旧同事也。尚宝叶进晟,文忠公之孙,海上曾改官翰林。姚翼明曾官职方,而是时为僧,即所称独耀上人也。葬事出于叶、姚二公之手最力。闽僧预其劳者亦多。俱详录中。
予尝读故都御史林公茧庵集,载甲午庄烈皇帝忽降神于浙。所降之家惊问帝从何来?则曰吾往临故大学士钱肃乐之葬。其家讶之。已而闻公果以是日葬。其事颇怪。抑或忠臣所感,信有之乎?
初,公之卒也,同里纪侍御衷文,故公弟子,江上从公幕下,丙戌以后,隐太白山中,键户久矣。至是忽失所在,阅十旬始归。叩之,则会公之丧也。时侍御意欲为公谋葬而不克。公弟侍御肃图官翁洲,时亦尝乞墓铭于大学士张肯堂,未及作而翁洲陷。闽中道梗。至甲午而尚宝诸公卒成之。吾闻纪侍御之集,家藏无恙。其会丧之作有足以附之此录者,行当访而补之。
康熙丙子,吾乡陈公汝咸令漳浦,闻忠介墓田多被人据,贻书古田令清釐之,绘图以归钱氏。予谓浚恭,使皆附入葬录中,而并纪其颠末焉。
卷六 第 241 页
钱忠介公年谱引
钱忠介公事迹,自乙酉六月以前皆谱以年,乙酉六月以后至戊子六月,皆谱以月,,盖此三年中事迹繁多,但谱以年,不能尽也。史记年表之外,别有月表,今援其例,即于年谱之中寓月谱焉。戊子六月以后,无所用谱矣,而直引之,附记其诸弟殉节之年及同事诸公殉节之年,以接于立后之年至丙戌,盖叹忠介至是始有后,亦幸其至是终有后也。一线之寄,浚恭其勉之矣。
卷六 第 241 页
杨氏葬录序
杨氏四忠之丧,谋其葬者,始于王水功太常而不克,卒成于石门曹给事远思,为功甚巨,竟其局者林太常茧庵与先赠公。杨氏之族子始终有功于是举者,诸生式传也。葬录一卷成于式传,述其事甚详。予少时求之式传之后人不得。
岁在戊午,因撰李舍人昭武阡表,昭武之曾孙贫甚,困于屠,顾能以表章先人为念,为之起敬,问以昭武遗书,则散佚无有,顾独以杨氏葬录来。予惊喜。盖楚石先生与昭武同被囚,昭武狱中与楚石弟圆石为儿女姻,故是书存于李氏。
呜呼!杨氏兄弟死义,其家靡有孑遗。而远思以圆石同年贡士,地之相去八百馀里
卷六 第 242 页
,乃推爱于一门,十棺同葬,以同里诸公所未能者一人任之,高义孰与京哉!
吾闻乙酉之夏,远思预于禾中城守之役,仅而得免。其后屡以蜡书致海上,频遭不测。盖平日素同臭味,非一时慕义强仁者比也。
呜呼!古今贤愚总随大化以俱尽,即镜川之坏土今亦鞠为荒邱。惟是殉国之大节、闵忠之古道,天荒地老,终于不朽。读斯编者,其尚有感于斯文。
(--以上录自「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十四。)
卷六 第 242 页
钱忠介公全集序
太保钱忠介公遗文,旧分三集。其正气堂集则乙酉六月以前之作也,越中集则倡义以后画江一年中作也,南征集则乘桴以后三年中作也。正气堂集尝刻诗百十首而未就,越中集尝刻奏疏数十首而未就,南征集则閟本也。戊子以后,公仲弟退山侍御藏之,展转柳车、复壁之间。未几,季弟推官航海,取正本以行,仅存副本。推官死而正本失。侍御奔走衣食,丧失者多,所馀止二十卷。侍御合之为一集,以付其子浚恭,属以谨收笥箧,即至亲密友,不可出示,故世莫得而见也。而予家自先赠公崎岖桑海,所摭拾同事诸公文字,其中颇有忠介之作。予年来搜讨故国遗音,亦间或得所未有。于是浚恭捧其先集来,与予互相雠校增补,予惊喜不胜,不知何以得此于浚恭也。顾以为卷帙不如
卷六 第 243 页
仍前分集之善。按年徵事,惟分集易于有考,非敢妄改侍御定本,乃依忠介之旧耳。于是编次正气堂集为八卷,越中集为二卷,南征集为十卷,附以碑记、传记及葬录共四卷,通为二十四卷,以归浚恭。
呜呼!文丞相指南集、杜诸编,后世奉为德祐以后三朝史料。陆丞相海上日录,君子惜其不传。忠介之集,文、陆之遗音也。正气堂集在未经倡义之先,然读丁孟荣传,则知公之蒿目于诸将也;读诗注所载福藩被祸宰执委诸气数之说,则知公之切齿于诸相也;读与堵牧游、高玄若书,则知公之叹息于诸牧守令长也。至苏松之民焚从逆诸家,当事治之,而公尚以为当少原其心,则公平日之所素定者何如欤?而丙戌以后之作无论矣。
自明之季,吾乡号称节义之区,其可指而数者四十馀人,而惟忠介暨苍水二家之集得传。其馀如眉仙、彤庵,跻仲、笃庵、长升、嘿农、幼公诸公,盖四十馀人中之表表者,或不过断简残编,或并只字不可得,则是二家之集不亦与球璧同其矜贵也欤?退之诋张、许两家子弟庸下,不能表章先世名德。今浚恭行年七十,舌耕代食,而凛然时以流于张、许子弟为忧,蝇头小字,表章先世之遗文,而名德所著,因遗文而益烂。使退之见之,亦当为之欣然。更于三集之首弁以年谱,使釐然有考焉。
卷六 第 244 页
观日堂诗集序
春明先生观日堂集六卷,前太常林公序之,董晓山先生又序之,已足尽先生之诗,而先生之子经旦属予重为论定。呜呼!宋谢皋羽作独行之士月表,又选天地閒集,盖传其人即思传其言也。先生之人,独行表中人也。先生之诗,天地閒集中诗也。今世好古之人,其于皋羽一辈流连不置,为之考索其生平,搜寻其著作。而如先生者,其遗行固不甚表章于世,其遗文亦无过而问者,可不为之痛心欤!
华亭之二陆,其才非流辈所几,赧焉入洛,至使人大呼其祖父之名以问之而不自愧,不知问者之深心也。先生偕其兄力持苦节,以不愧世臣之后。今读其诗,泪痕隐隐行墨间,是岂华亭之所可及哉!然而自先生丧失其家,窭贫日甚。经旦亦老病,叹诸孙之不学,故以遗集属予,望为传之,其亦可谓不忘其父者矣。未知予文之力其能不负斯诺否也?
先生之与予家,交谊最笃。先族祖苇翁尝贷金于先生,因请以百尺西楼七间归之,未及致而苇翁以国难死。先生以其同袍泽也,以券来归。盖其义襟若此。乃予为先生作阡表,已备书其大节,顾于吾家之事阙焉,因序先生之集而见之。
卷六 第 245 页
董户部兰集题词
董户部官江东,其不屈于悍帅,南雷先生作志铭详之矣,于其兰集则略焉。岂知户部之大节,读其集,尤令人泪淫淫下也。
户部少受业于漳海,讲学大涤山房中,其所著易学,盖犹漳海之绪言也。倪文正公见其文,大称赏之。七上公车,不第。会稽之栖,令之司饷,几至杀身。国亡,遁迹荒郊。甬上遗民极盛,诗文亦极盛,顾或笔力不足达其悲愤之意,至于慨淋漓,莫有过户部者。屈宋之骚、陶公之诗、方谢之游记,皆荒唐绵渺,故谬其词,未尝敢颂言不讳也,而户部恣其胸中所欲言,是在古今亡国大夫文字中独成一格,不祗同时诸公所不逮也。
户部于晚年手书,装潢极精,题之曰:「兰帖」,未尝示人。其孙胡骏藏之箧中。而胡骏出游,是集为人携去。予访之,未遇。偶于陆丈书库中得其本,磨糊漫漶,亟喜而钞之。其五哀诗、七哀诗、舟山九歌、六烈传,文笔最壮,馀亦皆哀挽之作为多,可当江东一小史也。
呜呼!由丙戌迄甲辰,户部之偃息衡门者一十九年,孰知其昕夕悲恸如此者乎?而户部犹痛自刻责,谓当时陈玄倩、余武贞奋愤自溺,何死不可共殉?腼颜一误,谬于千
卷六 第 246 页
里,中夜耻之,抑何其报国之欿然常不足也。王留之辈其亦可愧死也矣!
姚江邵给事之詹之仕江东也,诸野乘中无称焉。今读户部户挽诗,盛称其建义之功、借箸之策,钱塘既破,悲愤发疽而死,哭之甚哀。是又一异闻也,并纪之,以质越中之熟于旧事者。
卷六 第 246 页
冯侍郎遗书序
冯侍郎簟溪集已不传,而其所为兰易二卷、兰史一卷、鞠小正一卷、自课一卷、真至会约一卷,先赠公书库中有之。或曰,侍郎中兴十二论尚有存者,而求之未得。乃钞得姚江黄氏所作墓志、吾乡董户部次公作簟溪始末,皆并入焉。兰易以十二辟卦为经,故附之以十二月令,而又有十二翼为传,托言受之鹿亭田父。其言兰草,今生大江南者,皆非屈骚所树所纫,然如汉高奋迹徒步,系统三代,天下所君,则即真矣,何伪之有?必将求所谓九畹十亩而种之,皆反古之僇民也。其言之愤而怪如此。兰史先之以九品之表,有本纪,有世家,有列传,有外纪,有外传,以为使非兰而拟于兰者隶于兰焉。其言又与兰易相反。鞠小正托言陶公所著,谓陶公以秋九月为正,即不奉宋正之微旨。黄者,魏统之色也。晋所受代,子灭则思母,故宋运当用魏德胜之。抑鞠之为言穷也,华亭至此而穷。则其言更诞而无徵。呜呼!屈、宋之悲郁,亦尝荒唐其词,以自抒写,
卷六 第 247 页
而侍郎之寄意,则几入于无何有之乡而出之,亦已过矣!自课一卷,国难前所定读书之程也。真至会约一卷,则其诸父都御史所为,而侍郎定其约者也。附以上吴尚书笺,则己丑所作也。先赠公题其下曰:「此其晚年手定之」,及覆审别本,果稍异焉。
侍郎之被戮也,黄氏墓志以为别将王升来降,请导军以往,侍郎以病不能行,在灌顶山中,升竟得之。高氏雪交亭集亦同,而云王升不久亦伏诛。独董氏所记,谓出于麾下陈甲,既降复归,侍郎推心不疑,遂为内应,被执于仗锡之三官寺。予参考旧闻,则墓志是也。呜呼!侍郎之梗命,圣朝不得不戮之以警多方,而要之亦谅其心,故降将卒遭丁公之诛。侍郎有知,其亦可以瞑目矣。
卷六 第 247 页
陆大行环堵集序
陆大行遗集散佚于兵火之馀者,其嗣子携入京,未几亦卒。族父友仲先生,故亦大行外孙也,时亦客京,亟携之归,以与其孙。又数十年,而其家索予为序。尚尝闻之,南雷先生以为先生盖陈同甫、辛幼安之流,其古文词鹏骞海怒,意之所极,穿天心月胁而出之,若其才多,使天假之年,自见涯涘。诗皆志意所寄,媚势佞生、市交游而作声色者,未尝以片语污之。及读先生遗集,虽奇零非完本,然想见其磊落英奇,如遇之眉宇也。
卷六 第 248 页
先生尝言明季士习之坏,以为少读书。吴中朋友亲昵,署其刺曰友而止。未几而概名以社,犹无乖于丽泽也。未几而更益以盟。其后啖名者日多,踵事者日出,闻声肸蚃,皆以此称谓张大其声气。其盟主几若齐秦之欲自帝于东西,署置同事,名曰首勋,摈排异己,谓之屏放。狂惑至此,播为乱气,若澜倒堤决,莫之堙塞。而登莱孔有德之难,渠魁遂亦以此相招集,流寇因而效焉。夫人必身无乱气,而后可以理天下之乱。故尝驰书宣城沈眉生,相期禁绝。而狂惑不可户喻,可叹也。呜呼!由先生之言推之,盖隐然比当时坛坫之徒于盗贼,至以此动色相戒,明季士风可以想见。而先生以布衣诸生窃窃然怀天下之忧,是岂徒抽青俪白求之文字间者欤?
先生之死也,以冯千户之刺也。当是时,小朝廷如蜗战,武人大君莫可婴也。故朱阁部且死于方国安之手,顾尚书死于贺君尧,即董户部守谕亦几死于王之仁。以先生之芒角,岂得免乎?
吾又叹有明之儒者,大率迂阔而乏才。使得如先生者,早据时位而有为,未必无补于天下。乃以三舍斋长困于贤书,垂老得售,而沧海扬尘,书生报国,不能以赤手搏虎狼,身名与之俱毙,岂不悲夫!
先生之文六卷,诗二卷,予稍为沙汰其应酬之作,定为文四卷,而诗无所删焉。先生尝与先宗伯公子非堂先生读书竹洲,其后订为婚姻,而集之得存亦以吾家,则序之者
卷六 第 249 页
莫予若也。
卷六 第 249 页
朋鹤草堂集序
前大理寺左评事荔堂林公朋鹤草堂集共十二卷,其中霜怀吟八卷则诗也,葵向篇四卷则文也。评事生平著书,于经学则有三易评林、毛郑会笺、三易衍奥,于史学则有明史大事纪闻、明臣传疏、甲申以后丹史,而甬东正气录,盖与徐监纪霜皋、高员外隐学共为之。今其书多轶,不可得矣。朋鹤草堂集犹幸存,仅失去文一卷;甬东正气集亦存,仅失去所选王评事文一卷。予以论定其诗,精选得四百馀首,文三十二首,合为六卷。别求得王评事文补入正气录,而评事之集即以编之正气录之后,盖评事固正气录中人也,其著述亦正气录中一种也。
吾乡当改步之时,足称忠义之区。其幸而不死者,皆不愧于古之逸民。而风格最高者,王太常水功与评事也。予尝作评事墓表,已述其大节。兹者,谛观评事之书,重其介,未尝不叹其愚。夫天既厌明,人力莫可如何。评事以朝不坐、燕不与之身,洁己不出,其亦足以报国矣;冠裳不改,终身缟素,其亦足以见先人矣。而充其意,似乎必欲挥鲁阳之戈,返西崦之日,如醉如梦,以相从于危机;其所望于故家子弟,必尽裹足不仕而后可。是不亦愚乎?南湖九子之集,皆逸民也。其一晚年稍通时贵之交,评事与太常
卷六 第 250 页
几叱而绝之,欲废社;其人谢过乃止。其一已逝,或以其遗行可疑,评事太息,以为前此弗之知,特志之丹史中。门人有官通参者,正附要津,评事不之礼焉。及其以罪投缳,其家讳之,而评事笔之以为世戒。自新朝之荐绅,其不为评事所拒者,祗陈编修怡庭一人耳。呜呼!其有不可及之愚也,斯其所以有不可易之介也。
评事当甲申以前,受业于蕺山先生之门,又从漳浦先生游。归而与华、王二公为鹤山书院之讲,斯朋鹤所由名也,其可谓不愧师友者矣。
评事仅一孙,今居天门山中,微甚。
卷六 第 250 页
雪交亭集序
前武部高公檗庵雪交亭集十二卷,桑海閒著述也。自甲申以后,分年为纪,至于癸巳而止,又有特纪、附纪,凡忠臣、义士、烈妇皆有小传,并录其人诗文之有关大节者,而一时哀挽之作有关其人者亦预焉。
雪交亭者,前阁部张公鲵渊之寓。亭在翁洲。其左为梅,其右为梨,每岁花开,连枝接叶如雪。阁部正命,亭亦圮。而浙东亡国大夫眷念不置,故姚江黄都御史梨洲以名其亭于姚之黄竹浦,武部以名其亭于鄞之万竹屿中。
武部生平著述极多。其诗古文词为肘柳集。其三度狱中得琴法于华公嘿农为琴谱
卷六 第 251 页
。而所考證乡里故事为敬止录,敬止录部帙尤巨。今闻氏所作鄞志辨黄公林、辨大禹庙皆本于武部。顾藏于家,无副本,尽蚀于蠹。琴谱亦不传。独肘柳集尚无恙。而雪交亭集手在陆先生春明家,虽高氏亦不知有是集也。雍正戊子,予求故国遗事,从陆氏得之,为之狂喜,其后奔走京洛者十年。乾隆戊午,乃招武部之孙石华观之。石华肃拜手泽,摩挲百遍,潸然涕下,因请钞所有肘柳集见遗,以易钞此集。予曰诺。然石华年已八十,两手不仁,家贫甚,不能蓄写官,虽有此约,未及践也,而石华亦卒。其子以大故无暇及此,又不肯出其书,将来肘柳集之得传与否,尚未可定。则是集也,武部之婆心碧血所成,其可不广钞以传之哉?武部之大节,读是集者如将遇之。顾所纪止于癸已,其后如滇中死事诸公,海上从亡诸公尚多。武部卒于康熙初年,当必有续集,而今不可得见矣。呜呼!故国乔木,日以陵夷,而遗文与之俱剥落。徵文徵献,将于何所,此予之所以累唏长叹而不能自已也。
卷六 第 251 页
杲堂诗文续钞序
李君甘谷出其王父杲堂先生未行之集,诠次开雕,令予任覆审之役。予喟然叹曰:『先生是集之得传也悕矣』!谢皋羽之卒也,自其晞发集、游录而外皆殉葬,故不存。郑所南沉心史于井底,三百年而始出。近有方韶父之裔孙,逢人顿首,求其先集足本而
卷六 第 252 页
不可得。皋羽之幸而存者,冬青之岁月、西台甲乙之姓氏,尚成疑案。所南之幸而得出者,或且以为姚叔祥之本。由此观之,韶父之集之遇也难矣。皋羽弃家客死,所南无后,其零落良不足怪。韶父之后人贤矣,而其生已晚,斯其所以为好事之恨也。
残明甬上诸遗民述作极盛,然其所流布于世者,或转非其得意之作,故多有内集。夫其内之云者,盖亦将有殉之埋之之志而弗敢泄。百年以来,霜催雪剥,日以陵夷,以予所知,董户部次公、王太常无界、林评事荔堂、毛监军象来、高枢部隐学、宗徵君正庵、徐霜皋、范香谷、陆披云、董晓山,其秘钞甚多,然而半归乌有。予苦搜得次公、荔堂、披云三家于劫灰中。水功、隐学尚馀残断者存,而象来、正庵、霜皋则不可得矣。然诸公犹非其绝无者,若骆寒、李玄象、高废翁则竟不可得。即以李氏而言,戒翁、礐叟,其与先生共称三李者也,皆无完集得贻于今。
呜呼!诸公之可死者身也,其不可死者心也。昭昭耿耿之心,旁魄于太虚,而栖泊于虞渊、咸池之间,虽不死而人未易足以知之,其所恃以为人所见者此耳。此即诸公昭昭耿耿之心也,而听其消磨腐灭,夫岂竟晏然而已乎;勃菀烦冤,且将有所凭以为厉,非细故也。
甘谷表章旧德,尽发羽陵之藏,加以疏證,使后世昭然见先生之大节,讨论文献者不至有冬青岁月,西台姓氏之疑,叔祥本之患,韶父后人之痛,予盖为之喜而不寐者
卷六 第 253 页
数日。幸逢不讳之朝,采薇采芝之音得以不终湮没,其亦贤子孙之乐也。甘谷去年一病几死,病中之惓惓惟此集。予曰:『子能以此为念,不须观广陵曲江之涛也』。及其愈也,始决意开雕,然则先生之集之得传也悕矣。
卷六 第 253 页
礐樵先生集序
礐樵先生既出险,贫不可支,乃出游。寻倦而归,居城东箱之薜萝庵,无日不读书,无日不钞书。有所得,则论次之。其著书之目,见予所作先生墓表中。今相去七十年耳,先生子孙困于市井,遗书无一存者,并所著亦丧其十九。予力求之,得其赐隐楼古文,要非足本。祗鹿溪新语尚无恙。而诗竟绝少,到处捃摭,不满百首。乃合编之为八卷,聊以存其一斑耳。
吾闻先生中年,有春秋经传纂注,即所谓鲁书是也。忽失去,爰作大招广招之些望思之词以当皋复。踰二十年而重得之商河,狂喜,祭以蒸豚,酹以百花露酒。同社诸公传为佳话。岂意一返道山,种种零落,可为流涕。
近者,吾乡后学茫然于桑梓典型之望。如先生者,不过谓其能书,岂知其诗古文词。纵稍耳食其诗古文词,要不知经学、史学之深沉博大。至于故国大节,足以丽日星而降霆电者,则几无一人能言之。予留心耆旧,季汉独行之士登月表者,先生其眉目也。
卷六 第 254 页
先生对簿之词,慨光明,足为臧洪一辈写照,底蕴具见,原不仅在区区著述间。而于其著述,亦正足窥其生平得力之所在,酿之有素。故一旦临危遇难,确乎不拔,非匹夫卒然慕义,因以成名者比也。然则因先生之大节,而愈不能不惓惓于其著述者,盖亦斯人之同情,而竟以丛残厄之,其亦如之何矣。抑吾犹幸此丛残之不尽澌灭,尚有足慰罔罗之愿者。方予之求先生书也,并得杨推官葬录一卷,中有先大父赠公与先生议葬推官兄弟始末,予尤䜣然乐而钞之。
卷六 第 254 页
耕石老人诗集序
耕石老人姓李氏,名文纯,字一之,又字姬伯,鄞人也。鄞之砌街李氏,明室世臣。国难后,先生从父仪部预于五君子之祸殉义,其嗣子文胤慬而得脱。同时九宗子侄,枢部文曰永、农部文昱从亡而死,枢部文缵亦以预五君子之祸几死,评事文爟、参军允智坎壈以老。先生同在诸公入幕之列,顾别具保身之智,不罹其难。寻匿影奉化之求村,事定始复入城,亦不轻见一人。其所唱酬,止于兄弟。时人称为戒庵先生。集中之诗,以五律为长城,深入唐人之室。自其少时,侍父宦蜀,即为抚军都御史旷昭所赏,订忘年交。晚岁律益细。顾身后散失者十之五,今仅存瓢贮四卷,当时贮之于瓢者也。
先生尝自叹曰:『昔人恨无知己,欲以青蝇为吊客,吾犹嫌其闹,未若枯竹颃石相
卷六 第 255 页
与赏心,风味殊不恶』。而先大父赠公谐之曰:『青蝇,岂仅嫌之而已也。夫北都之青蝇,阳羡、乌程、武陵、韩城、井研是已。夫南都之青蝇,贵竹、怀宁是已。夫越都之青蝇,戚畹之张、毛,阁臣之田、谢是已。营营者乘时而化,不可方物,或为枭、为獍,或为鬼、为蜮,方当投畀豺虎,尚忧不食,而谓但移床以远之、闭门以拒之耶?如吾戒庵者,犹忠厚之论矣』。先生为之欷歔流涕,相对不语者竟日。
予读先生之诗,冲和雅淡,绝无怨悱之音,然亦尚有不能自禁者。如新乐府秦阳舞一篇,托辞于荆卿之降秦,以诋故国诸臣之改节;哭华嘿农、王卣一诗二篇,消魂于山阳之笛;至若潮回京口、风利石头,日月重开、山川一洗,则犹向丁鹤年海巢中有宣光纶旅之盼焉。夫孰谓其守枯竹顽石以老者?虽以是瓢为中流之一壶可矣。读毕,因述先赠公之语,以序其端。茫茫桑海,相见欷歔流涕时也。
(--以上录自「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十五。)
卷六 第 255 页
跋梨洲先生行朝录
行朝录中桂藩纪年一卷最多讹错,盖当时道远,不免传闻之殊也。先赠公遗书中,有同时诸公帖子,论此书者不下数十纸,予取而序次之为跋尾。
周顺德齐曾云:方公以智从亡梧江,盖丁亥也。是年,桂藩以阁衔召之入直,方公
卷六 第 256 页
知事不可为,力辞;所谓十召不出,即指此也。是年桂藩走武冈,以智入天雷苗中,犹未为僧也,庚寅始为僧。今录云,丁亥三月,以智弃妻子入山为僧,盖失考也。
万徵君斯同云:丁亥,刘承胤以武冈降,桂藩踉跄疾驰,遇雨,宫眷衣食都乏,古坭口总兵侯性远来迎驾,供给上下服御膳品俱备。桂藩感其功甚厚,口授商邱伯。今录云,商邱伯侯性迎驾,晋封祥符侯,不知何据。
钱侍御肃图云:金声桓之叛归粤中也,降表以豫国以自署,诏改封昌国公。声桓自以反正有功,朝廷辄违所署,意颇怏怏,致书粤中大臣请还故封,卒未之许。今录云,封声桓为豫国公,又一舛矣。闽中降将郭天才旧属声桓部下,其语此事甚详悉。
宗徵君谊云:金陵历、闽中历及会稽、长垣、舟山诸历,其与新历竟有不同。如粤中历以庚寅之十有一月置闰,而新历则辛卯二月是也。瞿、张二公以庚寅十一月初六日被执,以闰月十七日正命。今录云被执明日遇害,何也?瞿公浩然吟流传于世,亦未之考耶?
德清胡处士渭云:潘枢部骏观,归安诸生,以己丑春间道入粤,庚寅扈从,堕水而死。今录云,戊子,以骏观为枢部,不知尚未至粤也。此系吾同乡姻眷,更无可疑。
周顺德又云:何吾驺以己丑三月宣麻入直,不久即去。甫去而黄士俊至,代之,庚寅亦去。今录云,己丑,何、黄同入内阁,庚寅同罢,非也。
卷六 第 257 页
陆处士宇云:陈邦傅驻浔州,焦琏驻平乐,从前一最跋扈,一最恭顺,其后一叛一死,两人判然不同。今录中连类而书,不为别白,此失之大者。
叶处士谦曰:滇中争王封一案是最大节目,首辅严起恒以此为孙可望所害,投之水中,一夕,虎负其尸登岸。今录中于起恒不及片词,何也?盖自起恒死而桂藩入安隆。
予思以梨洲先生见闻之博,又亲与钱饮光、金道隐诸公交,尚有此失,况他人乎?是时吾乡人多仕闽中,而粤中最少,以道梗也。故先赠公颇费考索焉。
卷六 第 257 页
再书行朝录
太冲先生从亡海上,累官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其后晦迹南归,虽庭诰中亦讳其事,世遂鲜有知之者。惟行朝录:己丑,师次健跳,大学士沈宸荃、刘沂春、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户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某、职方司郎中宋养时、户部主事林瑛从亡。按录中凡书某,皆先生所自纪。温哂园作南疆逸史,不审其即为先生,乃袭此文而不改,则失之矣。
卷六 第 257 页
题所知录
梨洲先生亟称所知录之可信,然录中多袒五虎,盖田閒翁与刘湘客厚,尤与金堡厚
卷六 第 258 页
也。其谓金堡所以不死桂林之难,盖欲收葬稼轩,则可发一笑矣。岭表纪年则谓高必正留严起恒,是日金堡大约朝臣共排张孝起,田閒亦在其列,堡啖之以修撰兼御史故也。然则田閒正不独以与湘客厚而左袒之,盖热中于进取耳。嗟乎!是何天子、是何节度使,尚求进不已乎?
卷六 第 258 页
题也是录
邓都督也是录质实无虚语,但其责李定国似太苛。定国毕竟是流寇出身,故其罪在不能杀马吉翔耳。若欲其以一隅而抗王师,挽邓林之落日,是非所能也。要其始终为桂王,百折不降,至于旁皇交趾境上,祈死而竟得死,是则天鉴之矣。屈大均过李献武王祠曰:从来赐姓者只有晋王贤;谓定国也。今明史桂王传于王死后大书曰李定国卒,其子以所部降而后终卷,然则定国之卒关于王者大矣,定国亦可以瞑目矣。
卷六 第 258 页
残明东江丙戌历书跋
乙酉秋九月,职方主事权知馀姚县事王正中表曰:『伏以上天下泽,颁朔以定民心;治历明时,纪年以垂国统。知大明之昭然,斯馀分之不作。臣正中诚惶诚恐,稽首顿首,窃自高皇洗湛昏之日月,颁之夏商;列圣承复旦之乾坤,分其经纬。岂意天崩地裂
卷六 第 259 页
,玉改鼎沦?幸遇主上飞龙会稽,援戈江左,而日官失御,天学无传。虽百务未遑,姑次第夫典礼;乃一统为大,将肇始夫春王。一雁不来,竟是谁家之天下?千欲动,难慰避地之遗民。臣正中博访异人、亲求岩穴,有黄宗羲者,精革象之学,任推算之能;爰成大明监国鲁元年丙戌大统历一卷,谨缮写随表上进以闻』。又别状曰:『宗羲系馀姚故监察御史赠太仆卿尊素之子,思宗皇帝所赐荫;今方以里社子弟从军,在左佥都御史孙嘉绩部』。有诏优答,宣付史臣。次年二月,录宗羲从军之劳并造历功,授职方主事,寻与正中并为御史。
予从野史得此表,而家藏故有丙戌历书一卷,因附录之于后。盖自甲申五月世祖章皇帝入主中原,而山海未靖,四王迭起,其自为正朔者尚十馀年,节气、正闰、晦朔互有不同,是亦榷史者所不可略也。黄氏最精历学,会通中西,顾于沧海横流之际,一小试之。以瓯越之弹丸,当山河之两戒,其亦可悲也夫!
卷六 第 259 页
题天南逸史
是书殆瞿留守族人所为,故多称先太师,又间称稼轩,而述留守之言称之为弟。又言在留守幕府为之理钱局事,则亦尝仕于桂矣。而予考庚寅桂林百官簿,无其人也。其自称是年图入蜀不果,又往来恭城,颇与永国公曹志建善;且自言乙酉几死于詹世勋,
卷六 第 260 页
则是预于太湖集师之役者也。
按岭表纪年曰:『己丑,守辅瞿式耜同族瞿共美到粤,亦海上来也。明年,题授行人』。则是书殆即其人所作。其所志留守身后事,有御史姚端、有杨艺、有阳羡浮屠清凝。今明史但有杨艺耳,可采以补其阙。
卷六 第 260 页
题岭表纪年
是书未知出于何人之手,似有憾于稼轩与别山者。其谓稼轩元随周文、顾成之横,至比之江陵之游七。岭外大臣,唯于元晔、鲁元藻不为之屈,馀虽别山不能免。周文死,顾成官至锦衣佥事,后为稼轩孙昌文缢杀之于桂林。稼轩不应至此,别山亦不应至此。又言别山与元晔争为督师,激稼轩怒,收回成命。果尔,别山非贞士矣!又言稼轩亦标榜五虎,不免勋镇习气,疑出自爱憎之口。明季野史家极难信,以二公之大节,可保其必无此。然士大夫亦正不可不以此为戒也。
卷六 第 260 页
再题岭表纪年
鲁尚书元藻仕桂王,盖章旷之亚,而出堵胤锡之上。事去,洁身不辱,亦难能也。明史不为立传,乃阙事。岭表纪年载其于己丑冬疏请召录诸贤。时则杨廷枢已殉节,赠
卷六 第 261 页
侍读,而召张自烈为检讨,且以沈寿民、刘成康、范生为给事,杜如兰、金光豸为礼、兵二部郎,张之升、金光旻为行人。当此匆匆,而以收罗遗逸为事,亦见有明三百年养士善政未替也。明史杨廷枢传亦失载。
卷六 第 261 页
题庚寅桂林百官簿
宁士仕于岭外者甚少,以是时道断也。考之百官簿祗三人:其一曰余御史起,其一曰任太常斗墟,皆鄞人;其一曰陈工部纯来,奉化人。太常豫于安隆十八先生中,最烈矣。工部不知所终。御史在明史附见何公腾蛟传中,曾以监军下湖南有劳,而其后失其事。予里居访之诸余,乃知其为通政使本之后,今亦绝,世无可考。近始得其始末,太息其从亡鄞事,而晚节为曹志建所误为可惜,乃附志之。
曹志建者,亦鄞人也,字光宇,世袭沧洲卫官,以大兵故,曹氏合门死王事者凡十有三人。志建不知何以得起于楚,官至巡抚。已而得道、郴诸州二十馀县,驻龙虎关,桂王封之为保昌侯,晋永国公,加太师。堵胤锡者,初为长沙守,与志建善。后亦为阁部,方招抚忠贞营以为用,率之入卫。忠贞故流贼,志建畏其抄掠,以兵袭之,得胤锡。志建恨其左袒忠贞也,欲留而杀之。胤锡逃入富川监军佥事何图复寨。志建索之不得,以兵围之。图复善抚猺獞,得其死力。志建累败,益恚,而图复已送胤锡入朝矣,志
卷六 第 262 页
建乃欲杀图复。而御史故于志建为中表兄弟,又累立功幕府,为人所重,志建用之,以诱图复;竟入其寨,指天日为誓,力言曹兵无他,愿释甲合从以报国。而志建已解兵去,图复稍信之。于是入关见志建,志建厚礼之,请以为郴桂道,尽移其家守关。既至,一夕杀之,阖门无遗,仅二子脱入猺峒。时人大以之咎御史,而御史次年暴卒于梧。志建自是亦不振,竟为大兵所灭。其兵败时,犹疑图复之子导猺兵以报仇云。或曰御史实为志建所欺,非有心于诱图复者,然终莫能明也。
初,予议祀甲申以后诸忠节,范生鹏问予以御史何故不豫?其时予尚未深悉其事,未敢答。今范生逝矣。呜呼!志建亦忠义之后,卒以悍不终,而御史受其累,乃知文山幕府列传中未易厕也。
卷六 第 262 页
粤中版授官簿跋
粤中版授官簿一册,予见之仁和赵氏,审定为桂王庚寅年所辑。盖稼轩、别山以庚寅之冬桂林陷死节,而桂王己丑开科,亲取诸庶常。今是簿首列稼轩,部臣中列别山,而诸庶常皆列焉,其桂林未陷时物明矣。闽南诸遗臣皆列名,而浙之石浦翁洲诸人一不得预,则以鲁王犹未通问故耳。其中人物,予所知者止十之六七,惜不得起独漉诸公而问之。
卷六 第 263 页
题海上遂志录
郑成功之在海上,世祖曾以海澄公招抚之;成功亦上表,但不肯薙发而止。不肯薙发,则非真降矣。然其多此一表,是不能不愧于王保保者也。故世祖尝曰:『成功若果忠于明,岂不善;但彼实尝投诚上表,岂非反覆之徒』?大哉王言,成功亦当内矣!世之论成功者,誉之或太过。要其人自是雄儿,幸而死于壬寅,使天假之年至于三逆抗命之时,是大患矣。是则圣朝得天之厚也。
卷六 第 263 页
题视师纪略
谢三宾视师纪略一卷,盖其自登莱还时所为也。三宾非有将才,幸遇朱公未孩,得成功,遂加太仆,犹以不得旄节怨望。而不知其乾没贼营数百万,不遭愆尤,已属万幸矣。其富既耦国,遂有告流贼者。甲申之难,其子于宣方官行人,以此被拷独酷,致死。晚年求用于新朝,总仗此多金,欲以贿杀六狂生不克,竟杀五君子以为进取之路,而新朝终薄其人不用也。然所杀吾乡之正士,则亦多矣!甚矣,此多金之为厉也。
三宾知嘉定时,以贽列钱受之门下,为之开雕娄唐诸公集。其后与受之争妓柳氏,遂成贸首之仇。南都时,受之复起,且大拜,三宾称门下如故。其反覆如此。而所拥多
卷六 第 264 页
金,至戊子以后,为海道孙枝秀勒取殆半。三宾忿甚,赂大府劾去枝秀以报之,所费亦不赀。于是其金渐耗,遂蕉萃以至于死。
(--以上录自「鲒埼亭集外编」卷三十。)
卷六 第 264 页
明大学士熊公行状跋
明史所作公传,皆本行状。而乙酉以后起兵之事甚略,盖有所讳而不敢言。予则以为不必讳者。夫浙东一隅之地,其不足以抗王师也明矣。然使当时如公之策,尽公之才,则王师亦终烦擘画,而江上未必不以此延岁月之喘。乃卒不能用其言也,是则天命在圣朝,虽有善者,无如何也。故正惟详述之,而后知亡国之际未必无人,而回天之力无自而施也。
方潞王之在杭也,芜湖信至,公与蕺山刘公奔赴,公议发罗木营兵拒战,且守独松关。潞王已定策迎降,不纳。于是东归。刘公绝粒,而以起兵事属之公。公归姚数日,事未集。刘公迟公不至,垂死张目曰:『雨殷岂愆约哉』!刘公卒之二日,而公兵起山阴。会稽兵亦起。公哭于刘公旐前而行。闰六月二十五日会师西陵,驻营龙王塘。时列营数十,参差前却不一。公军于其中最弱,而战最勇。每出兵必先战,战辄为大兵所首冲。或败,公辄再整兵,不少挫。于是枢辅张公国维约诸营,以十月初八日为始,连战十
卷六 第 265 页
日。是日,公与陈公潜夫合营而进,部将卢可充先登有功。次日复战,又次日复战,诸将史标、魏良皆有功。息兵三日复出,史标伏兵西岸,魏良先出战死,伏发,大兵不利,益兵至。公侄茂芳出斗,史标以大炮冲之,又捷。未及十日,收兵而止。而公已四战,胜负亦相当。
先是公与诸军议,以江面仰攻甚难,不如间道入内地为攻心策。而海宁诸生顾名佐适来乞师。又查继坤、查继佐兄弟亦至。继坤为公言临平陈万良之勇,能梗大兵。平湖马万方亦来。公喜,以书币招万良至,则请于王,以为平吴将军,议西渡。乃以十月十八日使部将徐明发渡江策应。万良方为大兵所困,明发至而免。于是公军遂西行,杀临平务官至北陆。万良与明发合军札五杭,败嘉湖道佟国器军,焚大舟二,夺小舟二十馀、大炮四、甲三、弓三十一、刀枪共一百四十馀;时十月二十二日也。次日,札新市。次日,札双林。次日,遂至吴江。次日,以军无继退五杭,复退临平。次日,至天开河。大兵正邀击,而公以中军至,遂济江。是役也,浙西为之一震,而惜其不继而返也。
十二月朔,大兵伏内墩。张国维部将赵天祥西渡,公军应之。张军在上流,公军在下流,大兵徘徊不果出,各以其军返。二十四日,张公复议分道齐出夺门。方国安军先败,诸将不救,公与陈公潜夫、王之仁血战于下流,得相持。而诸军气已沮。公愤甚,乃乞师于张鹏翼、裘尚奭,仍与陈公合军以出。国安亦遣兵来会,稍有斩获。
卷六 第 266 页
公始终欲用西师,乃请封万良为平吴伯,以吴易为总督,朱大定、钱重为监军。大定身至浙东请期,且言嘉善、长兴、吴江、宜兴皆有密约,而瑞昌王在广德引领以待,查继坤、马万方辈皆喁喁也。于是孙公嘉绩、钱公肃乐亦助公请。公议由海宁、海盐直趋芜湖以梗运道;又虑二郡可取不可守,则引太湖诸军以为犄角,足踞浙西之肩背而困之。万良请但得兵三千人,给半月饷,即可有成。顾公军不满千人,其饷又减口以给。陈公军无可支。而馀营有兵有饷,皆坐视。公虽大声疾呼,继以痛哭,而莫如之何。孙公乃遣知馀姚县王正中独进至乍浦,不克而还。于是万良三疏请行,公为之力措得饷,又无舟,乃以兵陆进,冒矢石以前,几克德清,而德清内应之民先溃,公部将徐龙达死之。于是吴易方以军来会,而公兵以无继已渡江。浙抚张存仁大出兵攻易,则万良之军入山自保,不敢复出。是役也,使江上有牵制之兵,则公军尚未返,万良与易皆得互相援,而又以独进败。于是公请急援万良。永丰伯张鹏翼、宣义将军裘尚奭皆请行,而开远伯吴凯尤毅然请任之。行且有日,忽有诏张鹏翼援严、吴凯守温,其局复散。最后而大学士陈盟亦助请,乃复议别遣翁洲、石浦兵由海道行,又令姚志卓出广德,其事益纡缓。而江干已失,公亦入海,卒死郑彩之手。
盖自画江事起,诸公皆忠臣,而所谋之锐、志之专、胆之勇,未有过于公者。诸野史多疏漏,祗萧山徐氏浙东纪略稍具首尾,予故旁参互證,别为行状跋尾一篇,以比张
卷六 第 267 页
中丞传书后之例云。
公生平颇畏其夫人之严,故在北都尝置一妾,生子而留置之京,未尝携归。及公入海,并一子为彩所害。而妾自京师归,携其子,得以奉公之祀。此亦状所未载者。而万良军败被执,亦不屈以死。万方从公入海,竟卒于域外。
(徐氏浙东纪略亦有误者。如谓王之仁来归,出公之力,不知此乃钱忠介公事,误移之公。高氏雪交亭录则谓公子为郑彩婿,公死后尚育于彩家,亦误也。)
卷六 第 267 页
题陆鲲庭陈玄倩传后
鲲庭、玄倩二先生之搆难也,至倾江、浙诸社各分左右袒,鲲庭得十八,玄倩仅十二,檄书辈出。残明门户之争,多起于细微,即此可验。相传鲲庭矜而抗,玄倩不持小节,各有瑕疵。玄倩之按中州,方略大震。或语鲲庭曰:『爰盎亦自可人』。鲲庭殉乙酉之难,玄倩跳而东起兵于西陵之下庄。畴昔浙东才彦和鲲庭者,如万履安、刘瑞当辈,始皆谢过结欢,恨前此不相知,而玄倩首上疏为鲲庭请赠谥,时益叹为不可及。玄倩之起兵也,破家饷军。事去,曰:『我不可以负鲲庭』,挈其妻妾沉水而死。未几,鲲庭入梦于其子曰:『若辈小儿,恐未知大义。自今以往,其与陈氏后人重叙旧好,以永世世』。先太常公闻而叹曰:『旷林之戈,一变而为邓林之杖,更何尤哉』!
卷六 第 268 页
初,鲲庭最善者曰宫允吴君。其殉也,呼之与偕,而宫允逃之。君子曰,人固不易知也。
卷六 第 268 页
题马士英传
马士英有良子曰马锡,非其父所为,欲感悟之而不得,遂先归,其后不豫于祸。一日马銮,则与士英同死。张怡载其事于随笔。呜呼!以锡所为,不欲挂名于士英传矣,然明史之不宜失之,是则犁牛有子之说也。
卷六 第 268 页
题史阁部传
礼贤馆徵士请决高邮湖以灌大军。史阁部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其仁人之言乎』?阁部之纯忠大节,无可议矣,而是言则关于淮海百万生灵之命,扬人所当尸祝也。诸传皆不载,予得之王解州朱旦之诗,特志之。且决湖所以害大军者少,而害扬人者多,势且与汴河之覆辙同,又不可不知也。
卷六 第 268 页
钱忠介公崇祀录跋
颛庵王公视浙学,行部至宁,首祀钱忠介公于学宫,并及丙戌殉节秀才赵景麟,可
卷六 第 269 页
谓以忠孝训世者矣。顾谢三宾亦以是年同得祀,何其漫不考核,一至此耶?予年十四为诸生,谒先司空宗伯公于祠,见三宾主,愤甚,击之不碎,投之泮水,并故提督张杰之主亦投之。忽忽二十六年矣!奸人就死,魂魄应已澌灭,即在学宫,岂敢晏然享祭?此不过予少年意气之所激也。展阅忠介祀录,记之于后。
(--以上录自「鲒埼亭集外编」卷三十。)
卷六 第 269 页
跋张茂滋馀生录
鲵渊先生殉难,阖门二十七人同尽,独公冢孙茂滋以遗命保宗祀,逃出道隆观中,行至中途,仍被俘,囚于鄞狱。鄞之义士陆宇、董守谕、董德称百计出之,未能得。公之故将汝应元、故客宋龙辅之,亦未得。大名人萧伯闇、闽人刘凤翥皆公旧所取士,适俱在鄞,共为言于当事,乃免。茂滋既出而病,馆于陆氏观日堂中,几死。病中著馀生录且万言,其述俘囚中之困厄,令人不能卒读。文境固真,亦笔力足以达之。时尚未冠,乃知茂滋真奇才也。病愈,蛟川义士范兆芝送之归华亭,应元为经纪其家。乃未几而茂滋卒。兰摧玉折,皋陶不祀,可哀也已!
初,茂滋著蒙难纪言,其文系骈体,请正于先赠公,以为弗佳,乃改撰此录。今予家尚有茂滋手书馀生录稿及蒙难纪言原本,每一展阅,辄为泫然!
卷六 第 270 页
跋吴稚山岁寒集
稚山吴尚书在海上时,合累朝革命之际仗节死者,自孤竹两公子始,合为一集,题曰岁寒松柏,而陶泉明、谢皋羽之徒则附见焉。予得之同里高辰四隐君家,尚有宗伯手印钤识其首。是时流离荒岛,今日域中,谁家天下,而其序首有曰:『国有以一人存者,其人亡而国不可亡,故商亡而易暴之歌不亡,则商不亡,汉亡而出师之表不亡,则汉不亡,宋亡而正气丹心之什不亡,则宋不亡』。千百年而下,读之者应为张目,真岁寒中一倔强老也。万九沙家有山集,因录而遗之,使附诸后。
(--以上录自「鲒埼亭集外编」卷三十一。)
卷六 第 270 页
跋王节悯公手迹
明之亡也,浙中仗义殉节之臣极盛,而杭人独少。甲申之难,竟无一人。乙酉南都之亡,家居而死者陆大行鲲庭、王邵武昭平、祝贡士开美,死于师者翁都督也。画江之役,褒恤诸忠,但及大行,不及邵武。吾乡董户部次公争之日:『死一耳,何以恤典有偏?将谓大行系甲榜,邵武系乙科耶?今之甲榜而卖国者肩相望也』!邵武始得谥节悯。今年冬杪,获见邵武手迹于户部家,乃国难前所写摺扇见寄者。乃知邵武于户部为旧
卷六 第 271 页
契,邵武不负故国,户部足报故人,交有光矣!
自三公以死倡,丙戌而后,陈太仆潜夫、陈将军万良、徐主事复仪、俞主事元良、周贡士宗彝、张将军起芬、姜指挥国骧、吴都御史闻礼、吴太学惟修、姚都督志卓、姚太仆奇胤、汤守道芬、张都督坚、郁大令廷谏辈尚有人焉。莫为之先,何以鼓其气哉?
邵武,向未尝见其手笔,为正容肃拜而观之。
邵武子均,壬午乡贡进士,于遗民中最苦节,亦应附志。
卷六 第 271 页
钱忠介公墨迹跋
往与万编修九沙搜罗因国末造忠义诸公墨迹,独以不得忠介钱公书为憾。已而得其为诸生时试义残帙,喜而装潢之,属予跋尾。予巡逡未作。九沙寓不戒于火,是册亦归天上,怅惋无已!今年忠介嗣子浚恭得此卷,乃忠介自书咏史诸作。笔法跌荡清妙,为之惊跃,再拜循环把玩。借九沙已为古人,不及见此墨宝也!浚恭方与予编公遗集,因以是跋附之集后。
卷六 第 271 页
冯徵远手迹跋
太常冯公三子,大冯君留仙即元飏,小冯君邺仙即元,天下所共知;而三相公元
卷六 第 272 页
飗眉仙继之;其群从则元风寿徵远亦其一也。津抚与尚书负重望,遭逢国难,相继野死于杭之湖上,其志可悲矣,当世犹多责备。然两公未展之志,其季成之,从亡不顾,卒以蹈海;明史不能附入两公之传,真一大漏也。徵远受部曹之命于江上,事去,蕉萃以死。梨洲先生所谓竹梧鸾鹄困于柴水者,其人亦当在遗民中。偶于冯研祥家见其手札,为之泫然!
卷六 第 272 页
跋李昭武先生墨迹
昭武先生与先赠公最厚,故予家所有诗笺、尺牍、箑头极多。然予少时,但以书人诗人目先生耳,稍长,始悉先生之大节,因为之作墓幢之文。顾里中人知者盖寥寥矣!是卷乃先生平淮碑论书以赠陆丈春明者。先生之集已亡,则是论尤所当存也。李君海若为其族孙,以未得先生墨迹为憾,予因赠之而跋其尾,并书其墓幢之文于前。
卷六 第 272 页
跋林太常挽姜给事诗
玺庵太常挽姜敬亭诗,姜氏未尝入刻。予家有其手卷,盖书以求正先赠公者。乃知敬亭避地天台,江干之役,太常挽之出仕监国而不赴。又言吏部尝与太常同事姚江戎幕,则戊子以后,浙东山寨中事也。此皆野史所未及者,足以当诗史矣。
卷六 第 273 页
(--以上录自「鲒埼亭集外编」卷三十三。)
卷六 第 273 页
移广东志局论佟督不当立传帖
于一统志局中见广东通志草本,其国朝大吏首列佟督养甲以为死事,不知所据者何书。养甲乃降明而死。虽其出于迫胁,非本心,然大节已涂地,列之死事得无有愧?
大兵之下岭也,养甲以重臣视师,而使降将李成栋先驱。摧锋拓地,皆出成栋,养甲拱手受成而已。及奏功,而养甲为制府,成栋仍以总兵加都督。戎服入见,始用公礼。成栋怏怏。故所取印信不下五十,而独匿总制印不以与养甲。其时粤东尚未靖,残明旧臣四起,陈阁部子壮、张尚书家玉、陈给事邦彦以及霍师连、韩如璜之徒更进迭退,成栋犹为养甲尽力,而所望殊迁终不得。乃密与布政使袁彭年谋反。会赣州以被围告急,养甲令成栋援之,拨饷八万。彭年故言额匮,迁延不发。成栋招花山群盗大至广州,郭门昼闭。成栋绐养甲曰:『赣州旦暮亡,而吾土寇深如此,五岭其可保耶?彼声言复故国耳,曷若权宜许之,徐治军为剿寇计』。养甲故庸人,兵柄皆掌于成栋,虽心知不可,然无如之何。而群盗受指纵火焚野,呼声震天地。养甲不得已出示安民,但书甲子。榜既下,成栋宣言曰:『制府降矣』!即用所藏总制印,奉永历朔上表南宁。养甲仓皇逊位。南宁加成栋大将军惠国公,养甲兵部尚书襄平伯,以百官迁肇庆。养甲亦遂受
卷六 第 274 页
职。此其降之颠末也。
先是陈阁部子壮之死,养甲寸磔之,投其骨于四郊。论者谓子壮先朝大臣,起兵亦各为其主,养甲杀之足矣,乃以极刑未足,至无完骸,则过于忍。至是子壮赠太师番禺侯,谥文忠,即遣养甲为谕祭使;养甲愧欲死,遗臣又时时辱之。乃密遣人北行通表,欲自归,为逻者所得。遣祭兴陵,即桂端王墓也。成栋之子元胤以兵禽之江中,磔之。此其不自安于降而死之颠末也。
夫以封疆大臣,智不足以烛奸,才不足以应变,节又不足以临危,腼颜而受襄平之封,以至首鼠不终而死,则何益矣。以愚平日所闻如此,谨质之局中诸公,如其不妄,伏望芟薙。
卷六 第 274 页
答陆聚缑编修论三藩纪事帖子
三藩纪事本末尽属不经之语。其中人地之、时日之舛,不能更仆数也。适见执事所辑江西通志间或引之,故昨曾微及其说,而辱赐下问,以其详未尽,谨批一册,奉到函丈。其中谬之大者,莫如监国鲁王死于郑氏一案。
郑氏之不奉鲁王也,以隆武颁诏之隙也。故当时自丁亥至辛卯,海上原有二朔。成功在金门,援天复、天祐例仍称隆武三年,而奉淮王为监国,其所颁曰东武四先历。钱
卷六 第 275 页
忠介公在长垣,则颁鲁二年历。己丑,粤中使至,成功奉朔,淮王去监国号,舟山仍奉鲁。辛卯以后,鲁王尽失其地。壬辰,次中左所,寻次金门。癸巳,亦去监国号,通表滇中。于是海上之历始合。已而舟山旧臣日益消落,鲁王竟依郑氏为寄公。丁酉,次南澳。己亥,陈光禄士京卒,遣人祭之。盖成功虽不奉王,而其致饩仍以宗藩之礼,未尝相陵。辛丑,成功入台湾。壬寅,缅甸赴至,成功亦卒。海上遗臣复奉王监国。然成功子经亦不奉王,徒然而已。甲辰,王薨。是不特成功无背逆事,即其子亦无之,特相传其致饩少衰于父。而纪事谓鲁王在南澳,成功沉之海中,不亦谬欤!
盖尝闻苍水督师自己亥表师,孤军悬海外,成功既远引,莫与同仇,自度不能有济,祗以鲁王尚在,未敢遽散军,故是年王薨即入山。此先大父兄弟所藏苍水手札,至今犹存,墓志中未及表章此一节,然则苍水固与王存亡者也。冰槎集中祭王文明有「十九年旄节」之语,则谓其凶终者,果何据也?梨洲先生诮郑氏,谓吾君之子在其家,而不能奉之以申大义于天下,是王薨而其子犹依郑氏也。成功父子固为周室之顽民,然其不负故国之诚,则有可原者。无故而加以戕虐宗藩之恶,则郢书所以害旧史者,其冤不少。故别具颠末,以告之执事。其馀大略见册中矣。
卷六 第 275 页
与赵谷林辨啸台集中纪苍水事述书
卷六 第 276 页
吴农祥啸台集,其文散漫冗长固不足言,而所纪明季事尤失实。如谓刘阁部中藻与李尚书向中挥戈海上,瞿临桂死黔中,陈大樽之殉节、隆武赠官,章格庵为阁部,信口妄言,欺世人之不知,愚不能屈指数也。请但以张侍郎一传言之。
其曰『监国赐公进士出身,授兵曹』:按公释褐官检讨,掌制诰事,兼行人使闽,非部郎也。其曰『改兵科,监张名振军,出松江,飓风覆舟;六日,钱唐失守,扈监国出舟山,依名振;名振死,公领其众;舟山破,扈监国至厦门』:按公由检讨擢佥都,非兵科。钱唐破,监国至舟山,黄斌卿拒不纳,监国入闽,至长垣,而公始监名振军出松江。斌卿败,监国始入舟山。舟山破,名振尚未死。农祥所言,无一不错。其曰:『是时隆武亡,郑成功闻监国至而喜,来受约束,迎公厦门』:按监国再由舟山入闽,成功起兵已六年,谓隆武至是始亡,异矣!成功以隆武与监国不相能,始终不奉监国,谓受约束,异矣!公与成功虽往还而未尝合军,谓迎入厦门,异矣!其曰『己亥之役,琉球、日本师皆会』:按周鹤芝尝使日本乞师不得,阮美又尝乞师,俱在舟山未破之先。成功未尝乞师也。其时成功全军而出,公以所部别为一营,无外番之师也。其曰『河北、圻南响应,辇下议迁都以避』,则野人之言矣。公师欲下九江以取楚,声息何能达近辅?袭曹魏畏关公之语,不知本朝威德之盛也。其曰『公之散军脱归,九死一生,惜
卷六 第 277 页
无记录之者』;然则农祥并公之北征录亦未见,而妄为公传,无惑乎其妄言也。至谓公屯田林门岛中被执,则不知公被执时已散兵。谓公子死白下,则不知其在京口。总之,无一语足据者。郢书燕说,混淆信史,吾不知其何意也。
农祥自负博物,近则方文辀、杭大宗皆力推之,不知其言无足采也。
卷六 第 277 页
与绍守杜君札
执事车念明故殉难诸家后人,每岁予以赉恤,且使著为故事,甚厚。所惜讨论有未精者。
丙戌画江之役,虽建国于越,而越人首事者,义兴从亡,格庵行遁,其死者祗余尚书一人耳。故昔人谓尚书不死,则越且大丧气。而甲申之倪、施、周三君子,乙酉之刘、祁二君子,亦尚赖尚书为之后劲。不知执事何以独于尚书之后不一及之,而反及于王侍郎遂东,是一大错也!
遂东本官监司。丙戌始以詹事贰礼部。大兵渡江,遂东已病,避兵秦望山丙舍中。始宁倪无功谓其本有意于筐篚之迎,以病不克。是虽不敢以此玷之,而要之未尝死则审矣。盖遂东之死在丙戌杪秋,其去尚书投水时且十旬。萧山徐涵之言其生辰适在亡国之后,其家尚为开筵称庆,君子诮之。是则众论所在,不可掩也。
卷六 第 278 页
明亡,野史最多,其中真伪杂出,多不足据,然未有言遂东之殉国者。惟娄江人杨陆荣所著三藩本末内言遂东以绝粒而死。陆荣、狂且也,其书诞谬不足信,世亦未有信其书者。而姚江邵念鲁忽信之,据以立传。是必王氏子孙以此郢书欺执事,而执事偶未之察也。
甲申之变,句容孔阁学贞运亦适死于其际,梁溪邹漪亦附会以为尽节。而今孔氏后人不敢仞也,则以旧史之所关者重也。乃若尚书大节固不必言,即以其居卿而论,亦甚有功于沟洫,如重筑三江闸,广麻溪坝,左右刘忠正筑茅山闸,越人皆能言之。孙叔芍陂,遗爱犹存,亦非遂东之放浪湖山者比也。愚略具始末,陈之执事,愿更询越之介众,而审正之也。
(--以上录自「鲒埼亭集外编」卷四十三。)
卷六 第 278 页
奉万西郭问魏白衣息贤堂集书
闻近得魏白衣息贤堂集,不胜狂跃。沧桑抢攘,文献凋落,至有并姓氏不得传者,何况著述?先生惓惓忠孝,出茶铛药灶间物亲加拂拭,苌弘碧血,不至荡为冷风野马,即此足扶宇宙一重元气。兼闻白衣有从孙子良能以表扬先世为念,但以遗事湮没莫可考索称恨,是亦金陀居士流亚,尘世中所不多得。
卷六 第 279 页
记前此陶四律天言,渠里中有白衣集,即再拜托以访购。蹉跎许久,未得消息。何幸先生已慊我求。所下问白衣死事颠末,在拙著沧田录中原有略节一通,但苦不甚详悉。要其大略则可考耳。
按白衣原名璧,字曰楚白,世籍慈水,以赘婿侨归安,遂充归安学弟子。后改名耕,别字白衣;又改名更,称雪窦山人。白衣少负异才,性轶荡,傲然自得,不就尺幅。山阴祁忠敏公器之,为遍注名诸社中。其诗远摹晋魏,下暨景纯游仙、支遁赞佛,游行晋宋之间,近律纯祖杜陵,已复改宗太白。尝言诗以达情,乐必尽乐,哀必尽哀。一切樗蒲六博,朋友燕酣,城郭之所历览,金石之所辨索,有触于怀,不期矜饰,务达而止。此见于竹坨诗话所述者。居吴兴别鲜山中,为晋高士沈桢避地所居,有渡曰息贤,因以自题其寓。
既丁国难,麻草屦,落魄江湖,遍走诸义旅中。当是时,江南已隶版图,所有游魂馀烬,出没山寨海槎之间,而白衣为之声息,复壁飞书,空坑仗策,荼毒备至,顾白衣气益厉。方张司马败北时,延平出海,大江路断,司马踯躅,计无所之。白衣遮道上书,犹陈金陵形势,请招集散亡,入焦湖,为再举计;语在司马北征纪略与屈翁山成仁录。司马既循,当道颇闻白衣前策,游骑四出,刊章名捕。白衣亡命潜行,望门投止。家大父怀所知诗,有「廿年热血埋鸳井,万里桑田寄柳车」之句,即白衣也。
卷六 第 280 页
癸卯,以海上降卒至,语连白衣。白衣遁至山阴,入梅里祁氏园。时忠敏子班孙谋募死士为卫,间道浮海,卒为踪迹所得,縳到军门,抗词不屈,死于会城菜市。同时与班孙匿白衣者山阴李达、杨迁,并戍边外。事定,山阴张杉葬之西湖。
白衣之死,先张司马一年,竹坨、西河两集可考。先生以为甲辰因司马事同殉,则未尽合。其生平诗有前后集,仆所见者不过数十首。未知先生所得乃全豹否?
是时与白衣最善者始宁钱霍,当世所称魏钱者也。其集仆虽见之。古诗亦摹太白,顾近体颇不佳。为人风概,彷佛白衣。其后以事相继死。
前此陶四言其里中本已刊就,乃讳其名而以他姓填之,合魏钱为一集。逻舟有过,托祭鲁公,月表特书,借名季汉,是亦情理之常,不足致怪。特是黎邱幻影,或遭鱼目之混,此则我两人之所同虑者。当俟觅至,取先生书雠对,为一定本,以付子良。先生其存仆此札,以当白衣小传也可。
卷六 第 280 页
与卢玉溪请借钞续表忠记书
玉溪先生函丈:不晤四阅月矣。邗江辽阔,遥望悬悬。每从李元音家信中询道履消息,知近日兴居佳畅,天祐灵光,为鄞江护硕果,幸甚。
某前者再四敦请,欲为弗庵先生续表忠记三集钞一副墨,蒙先生亦以见许,而终未
卷六 第 281 页
拜赐。某知先生所以迟疑者,一则名山秘乘,或多嫌讳,一则都尉史编,非其人不可妄传,所当迟迟,以俟桓谭、侯芭者流。斯二者皆是也。虽然,某窃有一说于此。
尝闻诸毛西河曰:『天地间奇物,久抑郁而不彰,必为物怪』。故勿谓好书可必传也。当其始或未必流布,迨迟之久,光芒掩于牙签细轴之中而莫之展,则其怒气或能召风雷,致水火,遂为大造收还,以为化工之用。彼郑所南井底铁函,浸以三百年之枯泥而不朽,明逊国记之传,得之萧寺承尘者,此天幸耳。不然者,则以陆君实之海上日记、邓光荐之填海录、吴立夫之桑海录而或不传。不特此也,以谢承、华峤诸公之汉书,以何彦鸾、孙盛诸公之晋志,裴子野、魏澹诸公之南北史,而或不传。夫其不传,乃是书之不幸也。其以日星河岳之书而听其浮沈湮没,至与草木俱腐,则后死者之咎也。
以某之不才,自分何足传前辈之书,其为先生所固宜,然终愿先生之勿深閟也。若夫嫌讳之虑,则采薇叩马诸公,何害应天顺人之举?即或少有当避忌处,不妨及今稍为商酌。如近世魏徵君冰叔、黄徵君梨洲诸集,其间多空行阙字,可援比例,不必过为拘忌。
明野史凡千馀家,其间文字多芜秽不足录。若峥嵘独出,能以史、汉手笔备正史之蓝本者,纪事则梅村绥寇纪略,列传则续表忠记而已。梅村之书被邹南漪改窜芟削,非复旧观,表忠记则全豹未窥,均为遗憾。若以鄙言可采,不加弃斥,所望归帆得假受业
卷六 第 282 页
。先生亦老矣,一旦风波意外,遗书执问,令我曹抱杞宋之悲,斯则所大惧者也。是以不避唐突,顿首上请。
(--以上录自「鲒埼亭集外编」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