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府舆图纂要彰化县舆图纂要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07 页
彰化县舆图纂要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08 页

  彰化县图:请参阅原书

彰化县图之一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09 页
  彰化县图:请参阅原书

彰化县图之二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11 页
彰化县舆图表

疆界 
坊里
山水
(附海口)
城池
衙署
铺舍
防汛
(附屯丁堆房)
在城
东隅  
乐耕门
县署(焚毁)       
典史署(焚毁)       
教谕署       
北协署       
都司署(拆毁过半)   
南隅  
宣平门 
县口站
堆房(拆毁) 
西隅  
庆丰门  
堆房(拆毁) 
北隅     
堆房(拆毁) 
东厢
半线保
八卦山(即定军山)
定寨(拆毁)  
八卦山汛(拆毁)
彰化县舆图表之一
- 212 -
 
南厢     
教场塘 
西厢       
北厢      
在乡

(均番界)
燕雾东保
大乌山       
大圆山   
大墩汛   
阿里史山   
阿里史屯   
猫雾山       
黄竹坑山   
大里杙汛   
大肚溪(上流)     
(番界)
猫罗北保
快官庄山       
双溪口       
万斗大溪
彰化县舆图表之二
    
- 213 -
   
万丹溪(下流)       
火燄山       
华盖山(北)     
东南
(番界)
猫罗南保
华盖山(南)   
内木栅汛   
茭荖山     
(界猫罗)
燕雾上保
白沙坑山       
赤涂崎山       
燕雾山(附同安岭)       
万丹溪(上流)     
(界沙连保)
南北投保
南北投山(附牛牯岭) 
南北投县丞署 
南北投汛   
施厝山
彰化县舆图表之三
    
- 214 -
   
虎仔坑山       
八娘坑山       
大哮山   
北投屯   
日月潭     
(番界)
沙连保
沙连诸山       
集集山(附草岭)   
集集汛
(嘉义营辖)
   
浊水溪   

社寮汛
(嘉义营辖)
   
大坪顶山       
大小半天山       
隙仔洲山   
林圯埔汛
(嘉义营辖)
   
天顺寮溪       
清水溪       
雪山
彰化县舆图表之四
    
- 215 -
   
阿拔泉山       
内触口山   
触口汛
南        
(界嘉义)
西螺保
外触口山   
溪口塘   
虎头溪  
鹿场站    
西螺溪       
牛相触山   
沙仔崙塘 
(界西螺
东螺保
东螺溪  
东螺站
东螺塘       
东螺屯 
(界南北投)
大武郡保
大武郡山   
枋塘桥       
嵌顶汛 
(界马芝保)
燕雾下保   
员林站
燕雾汛 
(界燕雾)
马芝上保    
赤涂塘
彰化县舆图表之五
- 216 -
 
(界东西保)
深耕保
三条圳     
(界嘉义)
布屿保
虎尾溪(下流)    
西南
(界布屿)
海丰上保    
海丰汛 
(界大海)
海丰下保
虎尾溪(海口)     
(界大海)
二林保    
二林塘       
番仔挖汛       
王功澳汛 
(界大海)
马芝保
东螺溪(海口)     
(界大海)
鹿港保(南)
鹿港仔溪    
西        
(界大海)
鹿港保(北)
草港海汊
土城
游击署 
水师营     
鹿港厅署
鹿港站
许厝汛       
三林汛
彰化县舆图表之六
- 217 -
西北        
(附郭)
半线保      
(界大海)
大肚下保
大肚溪(港口)       
水里港口   
水里港汛   
五汊口    
北        
(界大甲溪口与淡水交界)
大肚上中保
大肚溪(中渡)       
大肚山□  
龙目井站
大肚塘   
沙辘山   
沙辘塘   
寓鳌头坡山  
寓鳌头站
寓鳌头汛   
高密海口
彰化县舆图表之七
    
- 218 -
   
蛤满溪口       
大甲渡口    
东北        
(界大甲溪与淡水交界)
猫雾(西北)
蓬山 
猫雾巡检署 
猫雾汛       
淡水麻薯屯   
横山   
四张犁汛   
大肚山       
寓鳌头山       
大甲溪(上流)    

彰化县舆图表之八
- 219 -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19 页
彰化县舆图册
   疆 界

    (查彰化县未设以前,其地本属诸罗县(今之嘉义县)管辖,统名半线保.自雍正元年间,分出诸罗地段,自虎尾溪起、至鸡笼山后止为彰化县.雍正元年,增设淡水厅;又将县北大甲溪起、至鸡笼止,截归淡水同知管辖.现在南自虎尾溪起、至大甲溪南岸止,袤长一百里.东面负山、西面环海,广计七、八十里至八、九十里不等(北首较窄、南首较宽).离台湾府城二百馀里,与内地之泉州府遥遥相对;鹿港与泉州之蚶江对渡,计水程九更.其形势稍偏,用罗盘指南针较对,北首稍偏于东(淡水更偏)、南首稍偏于西.自内山至沿海一带,大约乙卯兼辛酉者也.)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19 页
  广:东西距七十里至八、九十里不等(北首自山至海馀地窄,故形势稍狭;自北而南渐渐开展,故形势较广)
  袤:南北距一百里(县城稍偏于北,至大甲溪,计程四十里;南至虎尾溪,计程六十里:合计一百里)
  东界:均内山生番地界.
  西界:均大海.
  南界:至阿拔泉山,与嘉义交界.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0 页
  北界:至大甲溪南岸,与淡水厅交界.
  东南界:至小半天山,与水沙连生番交界.
  西南界:至虎尾溪下流,亦与嘉义县交界.
  东北界:至阿里山,与生番交界.
  西北界:至大甲溪口,与大海交界.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0 页
     坊 里

    (彰属地界,不分都图,只分各保.每保之下,又分东、西保,上、下保;每保之中,村庄聚集,不敢四散杂处,防窃盗也.故村庄日多而保数无几.)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0 页
  沙连保(城东南角.离城北十里左右):坪林庄、柴桥头庄、集集庄、清水沟庄、溪洲庄、社寮庄、猴坑庄、木屐寮庄、珍湖庄、车儿寮、板寮街、过坑仔庄、柴牛椆庄、小半天、新寮、东埔街、大水堀庄、湳仔庄、浊水庄、惠溪厝、屈尺龟、江西林庄、、广盛庄、大坪顶庄、下坪庄、顶埔庄、嵌顶庄、粗坑庄、仔林庄、林圯埔庄、藤湖庄、埔心庄、大坑内庄、三角潭庄、香员脚庄、鼻仔头、尖仔尾、水车庄、湖仔厝、猪胜棕、柯仔坑、车店仔、咬狗寮、田寮庄、内湖庄、番仔寮、龟仔头、水底寮、员山仔、牛塭辂、后埔仔.以上共五十一庄.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1 页
  西螺保(在正南极边,与嘉义交界.离城五、六十里不等):菜公沟庄、牛埔厝庄、檨仔脚庄、水尾庄(此四庄在西螺溪北)、后厝庄、茄苳庄、小茄苳庄、庄、大加冬庄、顶庄仔庄、湳仔庄、饶平厝庄、何厝庄、刺桐巷、张厝庄、甘厝庄、鹿场庄、新庄仔庄、三块厝、公馆仔庄、七座厝庄、太和寮庄、下湳庄、鱼寮庄、顶湳庄、黄莉崙庄、广兴庄、蓝厝庄、顶坡头埧庄、顶崙仔庄、下坡头埧庄、番雅庄、四块厝、番社庄、菜园庄、新社庄、社口庄、肩公厝庄、下如塘庄、茄塘厝庄、占崙厝庄、水定厝、田寮庄、无九厝、杨贤庄、新庄仔庄、九民庄、沟仔干、埔心庄、埯沙里、好崙、大化园,荷包屿.以上共五十三庄.
  布屿保(分东保、西保)、海丰保(在正南、西南沿海交界.离城七十里):马公厝庄、张扬厝庄、梗仔厝庄、康代寮、溪干厝庄、路口厝庄、昌南庄、番仔埔庄、中厝庄、牛埔厝庄、七座厝庄、田尾庄、惠来厝庄、打牛湳庄、后庄仔庄、下加唐庄、后安寮庄、万兴庄、猫儿干庄、顶山脚庄、东势寮庄、赵甲厝庄、沟头庄、顶牛栅庄、广东厝庄、东势厝庄、菜公寮庄、崙前庄、崙背庄、夹仔头庄、港足庄、新庄仔庄、竹围仔庄、大新庄、八角亭庄、大有庄、潭干庄、大义崙庄、番社庄、后厝仔庄、埤脚庄、崩沟寮庄、阿劝庄、罗厝庄、店仔庄、沟仔墘庄.以上共四十六庄.
  大武郡保(分武东保、武西保.在正南东螺保之北.离城三十馀里):施厝平庄、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2 页
鹿鸣庄、樟浦寮、南雅庄、浦兴庄、出水庄、庄、内湾庄、林厝仔庄、万连庄、香山庄、番仔崙、挖仔庄、大饶庄、脾斗庄、社头街、许厝寮、卓乃潭庄、潮兴庄、张厝庄、芋寮仔庄、嵌顶庄、半路厝庄、红毛社厝、邱厝庄、沟漕庄、浮圳庄、乌罩庄、苦苓脚庄、太平庄、九分下庄、瓦厝庄、五办头庄、新厝仔厝、湳底庄、詹厝庄、陈厝庄、镇平庄、新厝仔、大埔心、水港林庄、新旧馆、新旧庄、二重湳庄、后三角庄、永靖街、湳港庄、二抱竹庄、前三角庄、关帝厅庄、湳港西庄、碑脚庄、曾厝崙庄、吴厝庄、罗厝庄、杨厝庄、四块厝庄、竹仔脚庄、崙仔脚庄、同安宅庄、福兴庄.以上共六十一庄.
  二林保(分上保、下保.在西南极边.离城四十馀里)、深耕保(在正南、东西螺交界之所.离城五十里左右):湖仔内街(燬)、胡厝庄、巫厝庄、顶廖庄、新庄仔庄、大突头庄、北势尾庄、田中央庄、大竹围庄、车店庄、竹头仔庄、四块厝庄、覆鼎金庄、前柳庄、后柳庄、万兴庄、番薯庄、打铜庄、溪底寮庄、挖仔庄、番社庄、桃仔崙庄、港尾庄、港墘庄、新瓦庄、涂厝厝庄、西势厝庄、番婆庄、万合庄、下水庄、后厝仔庄(燬)、顶埤北庄、下埤北庄、山寮仔庄、新潮中庄、旧潮甲庄、马港厝庄、草湖庄、北势庄、车路口厝、加走庄、顶榔湖庄、外四块厝庄、拔仔崙庄、茄苳沟庄、倒车湾庄、水尾庄、州仔庄、大突后庄、五条厝庄、顶山寮庄、下山寮庄、浸水庄、三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3 页
块厝庄、带马厝庄、公馆庄、四股庄、土库庄、竹围仔庄、芦竹塘庄、嵌顶庄、广福庄、树仔脚庄、詹厝崙庄、田头仔庄、二林街、新堀仔庄、顶山仔脚庄、潭墘庄、下山仔脚庄、鱼寮庄、广东厝庄、番社庄、过埤山、番仔甲庄、内新仔庄、五庄仔庄、番挖街、海墘厝庄、下牛椆庄、游厝庄、西港庄、大排栅庄、小排栅庄、大湖厝庄、大城厝庄、火烧厝庄、桥仔头庄、面前厝庄、下竹围仔庄、福州厝庄、嵌仔脚庄、下崙庄、□□□□、□□□□、顶牛椆庄、内新厝庄、中圳仔庄、后壁寮庄、沟头庄、湳仔庄、新廓庄、溪底寮庄、鹿寮庄、顶加堂庄、垓庄.以上两共一百零六庄.
  燕雾保(分上保、下保.在正南、东南交界处,大武郡之东北.离城二十馀里):白沙坑庄、湳尾庄、口庄、白沙坑溪南庄、中厝宅庄、枫脚庄、大坑内庄、中庄、秀水庄、虎山岩庄、茄苳脚庄、庄雅庄、赤涂崎庄、刘厝庄、新兴庄、桥仔头庄、西庄、崙仔顶庄、内庄、北势洋庄、田尾厝庄、三家春庄、鹿墘厝庄、湾仔口庄、金墩庄、莲花池庄、摆塘庄、崙仔厝庄、茄苳林庄、过沟大庄、燕雾大庄、埤仔头庄、三块厝庄、外崙厝庄、犁头厝庄、港尾庄、披脚庄、黄厝庄、加锡庄、大崙庄、东山庄、三桥庄、二抱竹庄、牛埔厝庄、员林庄、南平庄、三条圳庄、水碓庄、北势庄、大埔厝庄、大三角潭庄、小三角潭庄.以上共五十二庄.
  大肚保(分上、中、下三保.在正北,与淡水交界.离城二十里起、至四十里止)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4 页
:船仔头庄、营盘埔庄、林仔头庄、下尾厝庄、龙溪庄、顶胜庄、王田庄、山仔顶庄、社脚庄、坎仔脚庄、大肚街、山仔脚庄、水师寮庄(山顶燬)、下寮仔尾庄、办仔头庄、新厝仔庄、牛埔仔庄、西势寮庄、涂葛堀庄、福州厝庄、六块厝庄、头湖庄、加投庄(燬)、水里港、三块厝庄、鸭母寮庄、八张犁庄、大庄、陈厝庄、梧栖港街、南简庄、榔仔庄、社口庄、大榔庄、允仔寮庄、高密庄、四块厝庄、旧庄、王爷宫庄、海墘厝庄、番社庄、麻园埔仔庄、三角庄、北势头庄、北势坑庄、犁份庄、公馆庄、桥头寮庄、十块厝庄、许厝庄、吴厝庄、海丰庄、竹坑庄(燬)、龙目井庄、羊椆仔庄、斗底庄、沙辘庄、社口庄、鹿寮庄、牛骂头庄、石桥庄、桥头庄、南仔庄、客庄、青埔庄.以上共六十五庄.
  马芝保(附鹿港半保,由马芝保分出.在正西、西南沿海一带.离城二十馀里不等.分上保、下保):马鸣山庄、马兴庄、山寮庄、青埔庄、后湳庄、三块厝庄、头前寮庄、竹园庄、崎沟庄、半路店庄、安东庄、棋盘厝庄、油厝庄、澎湖厝庄、学仔庄、查某旦庄、沟墘庄、南势庄、赵羊厝庄、面前厝庄、卑头庄、下庄仔、番婆庄、许厝埔庄、廖厝庄、兴化厝庄、头崙埔庄、恶狗厝庄、草港庄、粿叶围庄、北桥头庄、温箫厝庄、颜厝庄、客仔厝庄、海埔厝庄、海墘厝庄、照安厝庄、羊仔厝庄、柯厝庄、白沙墩庄、番婆庄仔、外埔庄、竹围仔庄、埔姜崙庄、方仔篮庄、新草寮庄、三卞头庄、曾厝厝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5 页
庄、大崙尾庄、惠仔厝庄、南港庄、瓦庄、火烧庄、台湾沟庄、中庄、番社庄、下大崙庄、鹿港街尾、鹿港大街、福兴庄、乌鱼寮庄、二港仔庄、三厝围庄、东安寮庄、竹头角庄、益盐庄、西势湖庄、三省庄、南势埔庄、出水沟庄、下庄、湾仔内庄、顶南港庄、下南港庄、菜堂庄、打帘庄、石溪庄、三块厝庄、四块厝庄、中股围庄、角树脚庄、潜水庄、麦任厝庄、管仕厝庄、牛埔头庄、镇平庄、埔心仔庄、挖仔街、番薯庄、水尾庄、番桐埔庄.以上共九十一庄.
  半线保(分东、西保.在县前后左右):中街仔(北门燬)、市仔尾、牛椆仔庄、中庄仔庄、柴坑仔庄、渡船头庄、下尾寮庄、辘沙坑庄、安溪寮庄、土地公埔庄、牛埔仔庄、番社口庄、大竹围庄、顶山脚庄、下山脚庄(燬)、国圣井庄、苦苓脚庄、宝庄、阿夷庄、三块厝庄、菜公寮庄、下庄、望仔厝庄、北坛庄、皮寮仔庄、茄冬脚庄、顶厝仔庄、下厝庄、卢厝庄、苏厝庄、过沟仔庄、西势仔庄、烧坑仔庄、浮头庄、砖仔庄、南坛庄、坑仔内庄(燬)、眉宝潭庄、大岸头庄、湳尾庄、崙仔平庄、西庄仔庄、顶刺桐脚庄、下刺桐脚庄、平和厝庄、后港仔庄、半路响庄、水尾仔庄、诏安厝庄(燬)、甘仔井庄、新庄仔庄、竹仔脚庄、十二张犁庄、中寮庄、树仔脚庄、打铁山庄、番社庄、竹围仔庄、大霞佃庄、顶湳仔庄、下湳仔庄、公厝庄、浦岸庄、埤仔头庄、霞佃尾庄、乌瓦厝庄、竹围仔庄、李厝前庄、李厝后庄、头前寮庄、营盘埔庄、和美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6 页
散庄、山寮仔庄、三块厝庄、苧仔潭庄、四张犁庄、七张犁庄、头前厝庄、番仔沟庄、郑厝庄、湖仔内庄(燬)、顶涂厝厝庄、下涂厝厝庄、火烧庄、大月眉庄、汴头庄、庄大潭墘庄、溪底庄、六块厝庄、小月眉庄、十八张庄、崙仔顶庄、七头家庄、后潮庄、水尾庄、坚埒庄、过埤庄、六块寮庄、新港庄、海埔厝庄、什股庄、草湖庄、泉州厝庄、十五张犁庄、顶犁庄、下犁庄、沟内庄、口厝庄、溪口厝庄、顶径口庄、乌庄、下径口庄、牛埔庄、公馆庄、田心仔庄、崙仔脚庄、塭仔庄.以上共一百一十七庄.
  南北投保(分南投保、北投保)、猫罗保(在县东南,与沙连保交界.离城三十里至六十里不等):林仔庄、半路厝庄、半山庄、半坛堀庄、营盘口、半路头庄、内辘庄、新部仔庄、倒樟庄、军功寮庄、竹子坑庄、分水寮庄、东势阁庄、乡亲寮庄、猪肚潭庄、狮仔头庄、新城庄、柴城庄、哮猫庄、爽文路庄、土地公坑、龙眼林庄、内城庄、牛牯岭庄、下新厝、顶新厝、大坑墘庄、二重埔庄、九层林仔、番社庄、牛食水庄、石头公庄、茄苳脚庄、田寮庄、福兴街、蚋塞头庄、番仔寮庄、虎仔坑庄、先锋岭、古亭笨、南投街、番仔井庄、包尾庄、二重溪庄、中寮庄、柴头井庄、月眉仔庄、万丹庄、千秋斗庄、田寮庄、挞仔湾庄、风柜岭庄、八屺山庄、马鞍崙庄、鹿坑庄、嵌仔顶、后寮仔坑、内湖庄、番仔巴庄、挑未坑、半山庄、崩坎庄、牛路头庄、营盘口庄、大哮汛地、三坎店庄、溪洲庄、山脚庄、林仔头、中庄仔、阿法庄仔、内芮庄、匏仔寮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7 页
庄、南势山庄、竹仔城、七股、平顶庄、土城仔、平林庄、南埔庄、隘寮庄、水车寮庄、顶坎庄、内木栅汛、北势湳(燬)、清仔园、青牛埔庄、牛屎崎庄、大堀庄、新庄、番仔田、水汴头、田厝仔庄、顶茄荖、下茄荖、顶角庄、埔仔庄、溪洲尾庄、石头埔庄、新店仔庄、过溪仔庄、坎仔脚庄、竹仔脚、檨仔脚、社口尾庄、北投旧街、三角水、顶下南势庄、水涵头、北投番社、北投新街、南势仔庄、北投埔社、牛埔仔庄(猫罗)、大竹围庄、番社口庄、南头庄、外快官庄、田中央庄、内快官庄、番仔田庄、旧社庄、竹林庄、社口庄、大埔庄、芬园新庄、枫树脚庄、牛埔庄、宝藏寺、县庄、同安厝庄、石螺潭庄、喀哩庄、溪心俱庄、四块厝庄、吴厝庄、柳树湳庄、登台庄、万斗六庄(燬).以上共一百三十九庄.
  猫雾保(分上保、下保.在正东、东北角,与内山淡水交界.离城十五里,周围六、七十里不等):寮脚庄、石硿仔庄、九房厝庄、金生面庄、新社庄、七分横屏庄、上下水底寮庄、笨箕湖庄、牌楼店庄、坎仔脚庄、社寮角庄、梅仔树仔庄、涂牛庄、大茅埔庄、新城庄、石城庄、新伯公庄、党山文庄、石角庄、中科庄、上下新庄、上下加刀埔庄、又另(?)石城庄、石壁坑庄、鼎底荷庄、芎招脚庄、大牌庄、碑头山庄、打难庄、翁仔社庄、葫芦墩庄(燬)、上下南坑庄、溪洲底庄、后寮庄、上下圳寮庄(燬)、前寮庄、望寮庄、社口庄、岸里大社、三角仔庄、上下员林庄、朸树脚庄、花眉庄、马公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8 页
厝庄、员宝庄、大埔厝庄、交力林庄、中营庄、社皮庄、东势庄、西势庄、乌牛难庄、南仔坑口庄、加至角庄、头家厝庄、探仔墩庄、上下瓦仔庄、水汴头庄、柑崙庄、七张犁庄、后庄仔庄、陈平庄、旧社庄、三份埔庄、二份埔庄、军功寮庄、北庄、三角埔庄、新广庄、公馆庄、上下横山庄、埧仔庄、江南厝庄、西大墩庄(燬)、港尾庄、水堀头庄、七张犁庄、猪高庄、犁头店(下保)、田心仔庄、东大墩庄(燬)、早溪庄、鸟铳头庄、三汴庄、关公寮庄、东笼埔庄、大寮庄、大里杙庄、番仔寮庄、瓦仔庄、凉缘树庄、大新庄、桥仔头庄、半平厝庄、大鱼池庄、九张犁庄、树仔脚庄、头前厝庄、炉竹湳庄、五张犁店、新庄仔庄、圳庄、石螺潭庄、客乳庄、溪心埧庄、吴厝庄、四块厝庄(燬)、詹厝园庄、阿密乳庄、柳树湳庄、阿罩雾庄、草湖庄、七甲庄、大竹围庄、乌日庄、龙芽庄、枋树柳庄、水碓庄、麻埔庄、镇平庄、牛埔庄、学田庄、同安厝庄、番社脚庄、山仔脚庄、棋杆厝庄、保长馆庄、上下石牌庄、何厝庄、马磷潭庄、三块厝庄、沟仔墩庄、麻园头庄、干沟仔庄、赖厝庄、邱厝庄、三十张犁庄、尾张庄、胡芦墩、四张犁庄.以上共一百四十庄.
  东螺保(分东保、西保.在正南西螺、大武郡二保交界之中.离城四十里):崙仔尾庄、后庄、溪畔庄、田尾庄、打廉庄、柳树湳庄、顶厝庄、目宣庄、十张犁庄、七张犁庄、内中圳庄、梅州庄、悦兴街、沙仔崙街、左连六甲庄、四块厝庄、大崙尾庄、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9 页
三块厝庄、茄苳坑口庄、海丰寮庄、五百步庄、番仔寮庄、大丘园庄、山顶庄、松柏坑、饶平厝、瓜寮、下蔗园、树仔脚庄、庄仔庄、埔仔庄、顶麻园、油车仔、吴厝庄、良吉庄、沙仔崙庄、宝斗仔庄、大埔尾、北斗街、大新庄、半仔、潮羊厝、湳堵庄、东平竹围、土结厝、圳寮、三条圳庄、溪洲庄、旧眉庄、海丰崙庄、田尾仔庄、三十张犁、五张犁庄、八张犁庄、龟花庄、北势寮庄、总地号、大湖厝、竹园仔、厝仔庄、小埔心街、风凤厝、路口厝、水添林、斗六甲、卢厝庄、连交厝庄、埤头、崙仔脚庄、溪墘厝、扶朝仔庄、新庄仔庄:以上共七十二庄.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9 页
    以上各庄,核对「旧志」,多寡不一,名目不符者甚多;缘年分久远,兴废不一故也.图上纸幅太窄,只能载其名目,不能并载村庄.另绘大幅一图,亦只能开载大庄,其零星小庄均不及备载;故图说多少,亦难画一也.至上年戴、林二逆滋事,附近村庄甚多;迨克复城池以后,逐渐攻陷者不下百馀□庄.内除零星小庄无关查考者均已删去,其馀如四张犁为戴万生巢穴、四块厝为[林]戆晟巢穴、北势湳为洪丛等逆巢、茄头为陈吻等逆巢之类虽已燬灭;仍复列存,以备查考.合并声明.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29 页
   山

    按彰属东首自北至南一带皆山,均发脉于淡水极北之大鸡笼山;为全台之祖山.自大鸡笼山而南绵亘三百里至大甲溪之南,首特起大山独立空际者,名曰大乌山;乃邑治太祖山也.由大乌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0 页
山分脉而南,从阿里史、华盖等山逶迤曲折至浊水溪之北,又起高转西而行,为集集大山;则邑治之少祖山也.由集集大山西下至南投山,则又转向北行约四十里再起星,名曰定军山(又名八卦山);则邑治之主山也.由八卦山铺出平阳而结县治,其护于右者为横山、蓬山、大肚山,卫于左者为触口、大武郡山、燕雾等山,排列于后者为大员山、阿里史山、火燄山、华盖等山,皆已入于版图可以湖(?).其来源去迹,由此而来.如玉山、雪山、大小半天山,或在番界、或近生番,莫从探其来历.就其可指而名者,分别详载于后.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0 页
  大乌山:在县东治北七、八十里东势角之内山.发源于淡属南首内山;特起岚,势甚高大,为邑治之太祖山.其自西折下者,为大员山、横山、红圳头山、仆仔篱山、蓬山、鳌头、沙辘、龙目井诸山,为邑治之外卫;自南发出者,为阿里史山.
  大员山:系大乌山自西发出,邑治东北六十馀里.山顶圆,形似熬酒桶;故俗呼为熬酒桶山.自西折下者,为猫雾山、大肚山.
  阿里史山:系大乌山自西发出,邑治东北四十馀里.贼匪林爽文滋事时,以此山为巢穴,经大将军福攻克.其山欹斜南侧落脉,向南斜飞,至黄竹坑山、华盖山而再起高.
  华盖山:在阿里史山之南,由黄竹坑山发出者;邑治东六十里.各山皆自北而南,山势皆南趋;独此山面向正西,挺秀超拔.自西北折下者,为大里杙、万丹、火燄诸山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1 页
.自西折下者,为内木栅山、茭荖山;稍偏于南者,为大哮山.自正南发出者,为水沙连、日月潭诸山;再起星,为集集山.
  集集山(西出五里许,有岭名草岭,为集集、沙连之路.岭高各半里许,岭顶平坦,两无关锁,非险要也):在水沙连内,邑治东南七十里.高耸拔,为邑治小祖山者.大将军福尝破林逆于山麓,险阻可恃,为内山番界之锁钥.自西折下,为八娘坑山;山麓稍平,又为虎仔坑山.再下,化为平畴,至清、浊溪分涨之处,由南另起一山为牛触口山;及清、浊溪之水口山.由北特起峦者,为南投诸山.
  南投山(山半有牛牯岭一条,为往南北投、水沙连大路.外高一里、内高半里,岭顶一片平阳,左右四通八达,随处可行;非险要也):在邑治东南四十里,山麓即县丞署.山势平坦,无险可恃.
  北投山:由南投山自北分支,邑治东南三十馀里.山势平坦.
  大武郡山:系牛相触山由西北分下者,离邑治三十馀里.山势平坦.下有清水岩、许厝寮山,亦皆平坦,无险可据.
  红涂崎山(一名赤涂崎.山之南麓与燕雾山交接处,有同安岭一条.外高里半、内高一里馀,岭顶一片平阳,有居民田园;两边无狭,四通八达,为进南投内山之路,非要害也):系由南、北投山自北出脉,至猫罗山、同安岭恃起岚,山势较高;离邑治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2 页
十馀里,上平而方.左分一支,为燕雾;右分一支,为快官庄;中抽一支,由南而北,为白沙坑山、观音山、望寮山.
  望寮山(一名定军山,又名八卦山):系自红涂崎山抽出,在邑治东门外;为邑治主山.山上建有镇番亭一座;后改建砖寨,名曰定寨.同治元年戴逆滋事时,被燬.该山离城太近,若有事之时为贼踞站,则城内虚实毕见;诚要之区也.
  大半天山:在邑治东南水沙连山番山交接之处,不能稽其程途;山势高险.前林逆败后,曾踞此负嵎相抗;为番界之要害处所,居民不能到者.自西分下,即水沙连、溪洲仔诸山.
  小半天山:与大半天山相迤.山势甚峻,高出云霄;亦番界之要区.
  大坪顶山:与大、小半天山相接.山势甚高;而顶颇平坦,可以屯兵.昔大将军福攻克大、小半天山林逆贼巢,即由此山扎营进剿.
  阿拔泉山:在水沙连保清水溪之间.山势不甚高险.
  雪山(玉山同):在水沙连内生番界内;不能溯其来源,亦难稽其程途.因经年积雪,故名;又称玉山.
  内外触口山:在阿拔泉山之下,离邑治六十馀里;为邑治之外护也.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2 页
    以上诸山,唯大乌、大小半天等山皆高险无比,而均在生番界内,无从依傍.其馀入于版图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3 页
界内者,除华盖山、大坪顶山为民番交界之区,其馀均系平坦高阜,并无险要之区也.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3 页
   水

    (台湾皆西流水,彰化亦然.缘东面皆山、西首皆海,水均发源于内外诸山,顺流而入于海故也.有先分数条,至中途而合成一处者,大肚溪是也;有先分数条,中间会合后而又分作数溪而入海者,清浊溪与虎尾、东西螺诸溪是也.中间或自南绕北、或自北转南,各随山之形势而出.至海口之大小、深浅,各有不同.而海口之外,均系沙汕淤塞.外来商船,无论大小均泊于口门之外、沙汕之内,离岸七、八里至十馀里,用小驳船渡载;海船均不能驶入口内,与淡属之鸡笼、沪尾等口不同.兹将所属各溪,自南而北挨顺开载于左.)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3 页
  浊水溪:发源于内山番界,莫能探其来源.向传水源本清,流至一潭,方变为浊.由大、小半天山后向西北斜流,至集集山之南畔,受南首大顺寮、清水沟诸水;至外触口山,北分为虎尾、东螺、西螺、三条圳.西出至番仔挖,左右分别入于海(各海口阔狭浅深,皆载于各溪口条下)
  大顺寮溪:发源于水沙连内山.至隙仔山脚,与浊水溪合流.
  阿拔泉溪(即清水溪):发源于阿里山,在阿拔泉之北.由西南斜流,又绕至内触口山之下、外触口山之上,合于浊水溪.
  虎尾溪(系状元挖旧澳.现已淤塞,不能泊船):系清、浊二溪西出至外触口山南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4 页
,先分一支入嘉义界,出下湖.稍西再分一支,即虎尾溪;系嘉、彰交界之处,离城六十里.自西稍下,至鹿场过白沙墩之北,出海丰汛而于入海.溪宽一里许,中间沙淤;两岸各有水溜,不过十馀丈、深五六尺.秋、冬水涸,行人涉水而过;春、夏水涨,或用渡船、或用竹筏,随时置备.海口宽一里许,深六、七尺不等.口外沙汕包裹,不能泊船.潮涨至口门,止离岸七、八里;有澳名状元挖,现已淤塞,不能泊船.遵海而南约数里,即五朝港;再南,则下潮港,乃嘉义地界也.
  西螺溪(即茂利干溪):发源于浊水溪.在虎尾溪之北;自西分下,离城五十里.再由西北斜流,至番仔挖之南而出海.溪宽半里,深五、六尺.秋、冬水涸,行人徒涉;春、夏水涨,则用竹筏以济行人.海口宽半里,馀深五、六尺不等.口外沙汕包裹,不能泊船.潮涨至口门止;口外八、九里,有沙汕名番挖澳.又有王功澳,现已淤塞,不能泊船.
  东螺溪(即宝斗溪,又名北斗溪):发源于浊水溪.在西螺溪之北十里;自西分下,离城四十里.向西北斜流,至王功港口而入于海.遵海而北,即鹿港、二林港也.溪宽二里,深五、六尺,北岸深八、九尺不等;有渡船以济行人.海口宽二里许,深与里面同.外沙汕丛杂,只有就地渔船可以停泊;外来商船,均停在离口十里之冲西港等澳,用小驳船驳至鹿港上岸.其鹿仔港以北海边一带,均不能泊船.潮涨至口门止.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5 页
  三条圳:在东、西螺二溪中间分下;由西南,计流至嵌顶地方,仍与西螺溪合流而入海.
  大武郡溪(即鹿仔港):发源于大武郡山.由西北斜流,过二林、马芝遴等保,在鹿港街南首入海.来源甚短,溪流亦浅.后又就浊水溪象鼻山之下开筑水圳,下接大武郡溪;又分水圳数条,灌荫各保田禾,故其水亦浊.现在居民只知有水圳,而不知其为溪矣.宽约四、五丈,深二、三尺不等;各处均有木桥以渡行人.溪口船只不能停泊,所有鹿仔港口商船均泊于口外之冲西港,在沙汕之内,离岸八、九里至十馀里不等;为商贾幅辏之区,诚要害也.
  大肚溪(海口名六块寮澳):来源有二:一自县南集集山右畔向西折下,名万丹溪;至南北投折而向北,过猫罗至定军山之后双溪口会合.一发源于县北大员山左畔,向西南斜流,过猫雾保,名猫雾溪;受阿里史、黄竹坑、万斗六诸溪之水,至双溪口会合.以上两溪合流向西折下,由大肚山南岸出六块寮顺流而入于海.溪宽一里馀,两岸皆旱埔.至中流始有流水,宽三十馀丈、深一丈零,有上、中、下四处渡船以济行人.海口沙汕淤塞,不能泊船;潮涨至口内一里许而止.溪口以南五里许有一海[叉],名草港;并无来源.现居民藉此叉口,为水圳出海之口矣.
  大甲溪:发源于东北边界东势角口内山番界,莫从究其源流.大约由大乌山而前绕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6 页
至北□东势角折向西下,受淡水内山溪流诸水而入于海.溪之南岸,为淡、彰交界之处;唯东势角庄,则在西北,离县城四十馀里.其溪流阔狭浅深,皆在淡水界内,应归淡水厅造报.海口之处,则向南绕至蛤满溪口,为彰属地界.溪口沙汕丛杂,不能泊船.由蛤满溪而南则高密口(乃系新开),又有五叉口、水里港口共三处,均系叉口,并无来源;后人就其叉口,或由大肚溪开圳、或由大甲溪开圳浚成圳路,而为水圳出海之所.阔不过丈馀,深只二、三尺;船只不能出入.其五叉口外七、八里,另有沙汕一道包裹,名曰梧栖港,溪澳以内可以泊船;外来商船均泊于该处,由驳船载货出入.故虽曰海口,其实停船之处离口甚远也.
  万斗六港:发源于县东南华盖诸山;即大肚溪之上流.由西北曲曲绕过火燄山,一名乌溪;至双溪口,与大肚溪会合.
  万丹溪:发源于县城东南集集之北,后由西北曲曲而入于大肚溪.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6 页
    (以上诸溪,唯东螺、虎尾、大肚三溪溪面较宽,水流甚急骤.遇大雨,内山诸水奔腾而下,虽有船只不能开驶;必须三、五日后水势稍减,方能行走.此外之水随时涨落,可立而待也.)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6 页
   (附)沙 汕
    彰属内洋一带,并无海岛浮屿.唯南自西螺口外起,有暗汕数条向北包裹,至鹿港前面止.北自大甲溪起,亦有暗汕数条向南包裹,至鹿港前面止.中间两沙对峙,名冲西港.澳南北之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7 页
水,均汇流于此而出海,名曰「诸水朝宗」.外来商船,亦由此入口而分泊于各澳;乃海洋之第一要口也.并以附闻.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7 页
    城 池

    (查彰化县地界,本属嘉义(旧名诸罗).自雍正元年设治以后至十二年开始,于街巷外编植刺竹为城,设东、西、南、北四门.乾隆五十一年、六十年林爽文、陈周全之乱,蹂躏殆尽;嘉庆二年,仍依故址栽植刺竹,又于四门增建城楼.十四年,制宪方巡台抵彰,经绅士呈请捐建土城,奏奉谕旨准行;随仍旧址改建土城,两边砌以砖块,以免圮颓.十六年兴工,二十年告成.周围九百二十二丈二尺八寸,高一丈五尺、宽一丈五尺;上宽一丈,入地深一丈.台十二、水洞六、堆房十六,现均完固.唯堆房于同治元年间被贼焚燬,尚未修复.)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7 页
  城垛,周围七百八十三垛;高三尺,以砖为之.城门四座:东曰「乐耕门」、南曰「宣平门」、西曰「庆丰门」、北曰「拱辰门」.城楼各一层,高三丈九尺.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7 页
    (东门外定军山(即八卦山)上有寨一座,周围计长六十丈,雉堞五十六个;内高一丈二尺,外高一丈五尺,雉堞高三尺,基宽一丈五尺、上宽一丈.台四座、水洞二、城楼一.先建于雍正年间,名曰「镇番亭」;经陈周全之乱,燬于火.嘉庆十八年,重建,改名「定军寨」;现于同治元年三月间被戴逆平燬.)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8 页
   衙 署

  彰化县署:在城中,稍东;坐北向南.雍正六年建.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乱,燬于火;五十三年,领帑重建.兹于同治元年三月间戴逆作乱,与仓库一体毁为平地;尚未建盖.
  典史署:在县署西偏.乾隆十二年重建.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乱,燬于火;五十三年,领帑重建.兹于同治元年三月间戴逆作乱,与监狱毁为平地;尚未建盖.
  县丞署:在南北投保南投街外.乾隆十四年建.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乱,燬于火;五十三年,领帑重建.
  教谕署:在学宫西北畔.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乱,与训导署一并燬于火;未及兴建.至嘉庆二十二年,训导一缺改移淡水厅学,始于二十三年由绅士捐建于白沙书院之后,循旧址而扩之;现尚完固.
  猫雾巡检署:在犁头店街.雍正十年建.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乱,燬于火;五十三年重建.兹于同治元年三月间戴逆作乱,被焚殆尽;尚未修理.
  北路理番同知署:在本县城南街.乾隆五十三年移驻鹿仔港粟仓南畔,嘉庆二年重建.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9 页
  北路副将署:在县城内县署东畔.乾隆五十一年重建;现尚完固.
  都司署:在副将署西偏.乾隆五十三年重建.兹于同治元年三月间戴逆作乱,被燬过半;尚未修复.
  水师游击署:原在鹿仔港北头营盘内.乾隆五十三年建.六十年陈逆之乱,燬于火;始移建于街尾土城.现尚完固.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9 页
   铺 舍

    (查彰化并无驿递,只有铺站.南自鹿场起、北至鸡笼止,共计一十八处.自分设淡水厅后,将大甲起、至鸡笼止共十一铺,分别添设,归于淡水厅管辖,由淡厅造报.现在自南至北共计七站,均号书一名、递夫六名,以为传递往来文报.谨列于后:)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39 页
  鹿场站:在县南五十五里.南离虎尾溪与嘉义交界止五里、北抵东螺站十五里.
  东螺站:在县南四十里.南接鹿场站十五里、北接员林站二十里.
  员林站:在县南二十里.南接东螺站一十里、北接县口站二十里.
  县口站:在城内.南接员林站二十里、北接龙目井站十五里.
  龙目井站:在县北十五里.南接县口站十五里、北接寓鳌头站十五里.
  寓鳌头站:在县北三十里.南接龙目井站十五里、北接淡属大甲站止十五里.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0 页
  鹿仔港站:在县西二十里.东接县口站二十里、西递内地交海船投递.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0 页
   营 制

    (台湾营制自设立以后,情形随时更变,营制亦随时增改,不止一次.兹就现在额设员弁兵丁及各处汛塘,详载于后:)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0 页
  北中营(陆路):原设参将一员、驻诸罗(今之嘉义);至雍正十一年,始改设副将,驻扎彰化县治.其兵原止一营;至是增设,分为中、左、右三营.以中营驻彰化、左营驻嘉义、右营离竹堑,统北协副将管辖.大小弁兵,均有增改.现在陆路中营,副将一员、中军都司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十员(内六员原设,四员系乾隆五十三年增)、额外外委五员(内四员原设,一员系乾隆五十三年增)、兵丁共一千二百二十四名(内马战兵五十名、步战兵五百二十一名、步守兵六百五十三名)
  城中营盘内: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千总外委各一员、额外二员;步战守兵共六百名(内分拨沙仔崙塘十名),另南门外教场安兵五名,合共六百零五名.
  八卦山汛:外委一员、战守兵四十名.
  燕雾汛:把总一员(驻员林街)、额外外委三员(驻二林塘)、战守兵共九十名(内赤涂崎塘五名、溪口塘十名、枋桥头塘五名、二林塘十名、东螺塘十名、燕雾塘五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1 页
十名).
  许厝埔汛:把总一员、战守兵六十名.
  嵌顶汛:外委一员、战守兵五十名.
  寓鳌头汛:把总一员、战守兵二十五名.
  沙辘塘:战守兵五名.
  大肚汛:额外一员、战守兵十五名.
  ──以上均在南北平阳一带.
  南北投汛:把总一员、战守兵八十九名.
  内木栅汛:外委一员、战守兵十名.
  大里杙汛:外委一员、战守兵五十名.
  触口汛:额外一员、战守兵三十名.
  猫雾葫芦墩汛:千总一员、战守兵八十五名.
  大墩汛:外委一员、战守兵四十名.
  四张犁汛:外委一员、战守兵三十名.
  ──以上均在南北内山一带(另有集集、社寮、林圯埔三汛在沙连保,系嘉义营参
将管辖.其弁兵各若干,请归嘉义县造报).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2 页
  鹿港水师营(即台协水师左营):原驻安平,于乾隆五十三年改驻鹿港.额设游击一员、守备一员(驻嘉邑笨港汛)、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内一员驻笨港汛、一员驻新店汛)、外委六员、额外三员;步战守兵共七百二十四名,除舵工、炊粮一十六名,实计七百零八名.又除笨港营安兵二百九十三名、仔挖汛五名、猴树汛一十名、新店汛一十名在嘉义地界归嘉义县查造外,实际驻扎鹿港本营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一员、额外一员,安兵二百八十五名.
  分防水里港汛:额外一员、安兵丁二十名.
  三林汛:千总一员,安兵二十名.
  王功汛:额外一员,安兵四十名.
  番仔挖汛:安兵五名.
  海丰汛:额外一员、安兵二十名(该营汛地虽在彰化、实笨港营守备管辖)
  水师战船:原设一十八只;乾隆三十年裁汰二只.现在实存一十六只,均编「定」字号;配舵工、炊粮一十六名.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2 页
    屯 丁(县城东北大甲溪旁有麻薯一屯,归淡厅管辖;故不及备载)

    台湾屯丁,起自公中堂福「讨平林逆筹办善后事宜」案内奏请就向化熟番随军打仗出力有功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3 页
者,仿照四川屯练之例,挑募番丁四千名,南、北二路分为十二屯,设立屯千总管辖.将内山界外丈溢田园归屯纳租,由地方官徵收,按春、秋二季支放屯粮.又给未垦埔地,令其自行耕种养赡.后奉改议,著令理番同知会同监放造报各在案.彰属共设三屯,开列于后: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3 页
  东螺屯:统辖把总一员、专辖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内东螺、马芝、二林三社二百零三名、眉里社五十名、大武郡、半线二社四十一名、□□□□□□□□□二社一百零六名)
  北投屯:专辖外委一员、屯丁五百名(内北投社一百二十八名,南投社三十二名,猫罗社四十五名,柴坑仔、大肚、南北社(?),东、西二社二百零四名)
  阿里史屯:专辖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阿里史、水里、感恩、乌牛栏、迁善、南北[投]六社二百五十三名,大肚中社四十七名)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3 页
    以上共屯[丁]一千二百名,每屯屯外委一员管辖屯丁.另设把总一员,统辖三屯.其把总,则归北路淡水之屯千总统辖.外委[由]屯丁拔补、把总由外委拔补,千总由把总拔补,均由鹿港同知出具考语,送本、县道宪考验,给戳准补.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3 页
 桥 渡

    台属溪河,均自东首内山发源,而西出于海.彰属自南至北溪河不一,大小亦不同,皆为行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4 页
人必由之路.故水势稍缓而溪水较窄者,则用桥梁;水势过急而溪面较宽者,则用渡船.逐条开载于后,以备查考.至各处水圳仅架一木就近渡人,以及春夏水涨或骤然大雨,随时添架桥梁、加增竹筏者,系顷刻之事,亦无一定之处;不及备载.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4 页
  刺桐脚桥:在半线保.为县城、鹿港通行大路.
  大新庄桥:在东螺东保.
  大岸头桥:在半线保.
  二八仔桥:在东螺东保.
  新庄桥:在南北投保.
  浔桥:在马芝上保.
  县庄桥:在南北投保.
  番婆庄桥:在马芝上保,县治西北十二里.
  大霞田桥:在县西北六里半.
  马鸣山桥:在县西七里马芝上保内.
  大义崙桥:在布屿保.
  十张犁桥:在东螺东保.
  新店桥:在布屿保.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5 页
  目宜庄桥:在东螺东保.
  斗车桥:在县北十里马芝下保内.
  排仔路桥:在大武保.
  同安寮桥:在马芝下保.
  林马庙桥:在大武保.
  大崙桥:在县四十二里马芝上保内.
  浮圳沟桥:在大武保.
  饶平厝桥:在二林保.
  张厝庄桥:在大武保.
  二八水桥:在东螺东保.
  万年桥:在大武保.
  三块厝桥:在东螺东保.
  火烧庄桥:在大武保.
  犁头店桥:在东保.
  油车店桥:在大武保.
  四张犁桥:在东保.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6 页
  二抱竹桥:在大武西保.
  水汴头桥:在东保.
  秀水庄桥:在县治南八里.
  葫芦墩桥:在东保.
  麻埔桥:在犁头店南首,为往猫雾大路.
  朴仔篱桥:在东保.
  方桥头桥:在大武保.
  交力埔桥:在东保.
  埔心桥:在大武保.
  番仔沟桥:在县治北十里半线保.
  大沟尾桥:在大武保.
  七张犁桥:在县治西北八里半线保内.
  杨口桥:在鹿港街尾.
  市仔尾桥:在半线保内.
  湳港西桥:在大武保.
  苦苓脚桥:在半线保内.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7 页
  马龙潭桥:在东保.
  水堀头桥:在东保.
  隐居桥:一在鹿港许厝埔,为往来县城大路;一在大埔心庄,为员林往鹿港大路.
  福兴桥:在柴坑庄,往猫雾大路.
  下横山桥:在东保.
  鼻子头渡:在沙连保.
  田中央渡:在猫罗保.系竹筏.
  溪洲仔渡:在猫罗保.系竹筏.
  潭墘渡:在深耕保.系竹筏.
  树仔脚渡:在东螺西保.
  宝斗街渡:在县南四十里东螺西保.
  猫儿干渡:在海丰保.
  枋寮溪渡:在东保.
  恶狗厝渡:在马芝上保.系竹筏.
  南仔庄渡:在沙连保.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8 页
  山仔脚渡:在二林保.系竹筏.
  渡船头渡:在南投保.
  濑丝溪渡:离城五里,在大肚保内.
  三条圳渡:在东螺西保.为东、西螺往来通津,亦南北必由之路.
  大肚溪渡:共四渡.一、加滑溪渡,田中央北彰、通行之路.一、柴土渡,在加滑渡之下;亦彰、要路.一、中渡,在茄苳脚庄;此为往淡大路.一、寮仔渡,在寮仔庄下;为大肚溪最下之渡.
  石墙围渡:在东保.
  虎尾溪渡:嘉、彰交界处,为南北往来要路.
  鹿场塘渡:西螺往来要路.离城五十五里.
  东势角渡:在东保.
  大崙脚渡:在马芝保.
  桃仔崙渡:系鹿港与小埔心通行之路.
  溪洲庄渡:在沙连保.
  西螺溪渡:南北往来要路.离县治五十五里.
  大甲溪渡:溪之南岸为淡、彰交界之所,南北往来大路.离县四十里.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9 页
  浊水溪渡:在县治东南沙连保;为社寮、林圯埔通行之路.
  集集渡:在县治东南浊水溪之北;为沙连、集集往来大路.
  二八水渡:在县城东南,一名香椽渡;与沙连通行之路.
  打马辰渡:在西螺之东、县治之东北.
  大突溪渡:鹿港与二林保通行之路.
  溪心埧渡:为猫罗保与猫雾保通行之路.
  潮洋厝渡:在东螺西保.
  ──以上皆南北四乡往来之桥渡.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9 页
     道 里

    (彰属南与嘉义毗连、北与淡水毗连,通衢大路只有自南至北一条.又自东至西有鹿仔港一条;其馀均系小路四通八达,并无一定之路,不及详载.仅开南北大路于后:)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49 页
  虎尾溪与嘉义县交界起至鹿场五里、鹿场至西螺五里、西螺至东螺十里、东螺至茉利庄五里、茉利庄至关帝庙五里、关帝庙至大埔心五里、大埔心至巩固桥(员林站)五里、巩固桥至燕雾保五里、燕雾保至茄苳脚五里、茄苳脚至五里口庄五里、五里口庄至城南门止五里:以上系城南往来通衢,计程六十里.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50 页
  县城出北门至大肚街十里、大肚至龙目井十里、龙目井至沙辘五里、沙辘至牛骂头五里、牛骂头至青埔八里、青埔至大甲溪南岸(淡、彰交界)止二里:以上系城北往来通衢,计程四十里(统计南北共一百里)


彰化县舆图纂要 第 250 页
    (附)隘 寮

    查彰属内山一带,本设有隘寮一十六座,就归[当]地董事、总理按田抽租,以作口粮.因地界日辟,生番不敢出扰;董其事者又复科派病民,毫无实济.故早经废弃,邀免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