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补明纪编年弁言

弁言 第 1 页

   弁 言

  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有清顺治年间刊印之「明纪编年」一书,列为善本书之一。全书分十二卷:卷一,太祖高皇帝(洪武元年至九年);卷二,太祖高皇帝(洪武十年至三十一年)、惠宗让皇帝(建文四年);卷三,成祖文皇帝(永乐二十二年)、仁宗昭皇帝(洪熙一年)、宣宗章皇帝(宣德十年);卷四,英宗睿皇帝(正统十四年)、代宗景皇帝(景泰七年)、英宗睿皇帝(天顺八年);卷五,宪宗纯皇帝(成化二十三年)、孝宗敬皇帝(弘治十八年)、武宗毅皇帝(正德十六年);卷六,世宗肃皇帝(嘉靖四十五年)、穆宗庄皇帝(隆庆六年);卷七,神宗显皇帝(万历四十八年)、光宗贞皇帝(泰昌一年);卷八,熹宗哲皇帝(天启七年);卷九,怀宗端皇帝(崇祯元年至十年);卷十,怀宗端皇帝(崇祯十一年至十七年);卷十一,赧皇帝(弘光一年);卷十二,隆武(鲁监国附)。前八卷为明钟惺(竟陵)撰,后四卷为自署草莽臣王汝南(季雍)续补。
  本书系截取自崇祯元年至隆武二年,亦即由卷九起、至卷十二卷止,适全属王氏所续之作。因此,本书书名冠以「续补」二字,著者亦单署王氏,以示与全书有别。又因并非照刊全书,且略去卷次,仅列篇目。原书有王氏所作序一篇,兹并移刊书首。惜序文前脱二页,约缺二百馀字,未能窥其全豹;但王氏所以续补之意,已跃然可见。
弁言 第 2 页
  由于中央图书馆藏本中有脱页并有模糊不清多处,又曾利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另两种版本加以校补。两版本一为清康熙戊子(四十七年)新镌、一未说明刊印年代。前一版本,止于怀宗皇帝。后一版本,不但续补齐全,且于怀宗末年间有增添,并载有「永历皇帝」(至四年止,文与邹漪「明季遗闻」卷四「福建、两广」下半篇殆全同。按王氏「自序」未及永历事,且于「隆武」篇末已有「明统云坠」等语,则此篇或为后人补录)附录一篇(两版本均无序文)。除增添部分未予采入外,并将「永历皇帝」一篇亦收列为本书附录。(吴幅员)

弁言 第 3 页

   自 序

  (上缺)见取其灭亡之祸矣,无或爽也。臣也某公、某卿,吾所素习也;廉既见其荣及后人矣,贪亦见其灾逮夫身矣,无少忒也。某政也善,则民聚;不善,则民散。某法也良,则国安;不良,则国危。莫不操若符券,应如影响;使人刺目惊心,深思猛省。此「明纪」一书不可不急悬心目也。
  顾明之有纪,自陈东莞、郑端简而下,代有著述。然皆繁芜,不儆惕人心。惟钟竟陵「编年」为简要。独惜其仅及熹庙而止;而兴亡之际,反后先不及。南不自揣,每欲续成全书;而苦搜辑不广,日抱阙略以俟。今幸「邸录」未尽亡,野求渐出。而怀宗十七年之鸿猷大烈,胪若日星,因取而卒业。又得邹流绮「明季遗闻」载弘光、隆武事甚详,复择其确有可据、言尤雅循者诠次之,以为子婴、帝炳之续。而有明一代兴亡,不尽昭昭于兹乎?
  虽然,兴亡人事也,而所以兴亡则天也。何也?古今无不亡之国,何亡国之时犹是此天下也,不分崩则离析;犹是此君臣也,不好色则贪财;犹是此政也,不祸国则殃民。即间有英明在上,焦劳宵旰,亦孤立而无援;即时挺忠贞于下,痛哭流涕,亦疏斥而不用。而一辈庸碌之臣,乞灵奥,偏承恩宠,而据要津。民穷矣,复剥削之;财尽矣
弁言 第 4 页
,复耗散之;寇众矣,复驱益之;兵骄矣,复纵肆之:不令国破君亡不已也。回思此庸碌之臣,非不读书、非不多才,非不高谈经济而慷慨以治平自期;即任此庸碌之臣者,亦非不深信其读书多才、能谈经济、能以治平自期而漫然以天下付之也。及一败涂地而事后观之,始知其所读之书、所用之才、所谈经济及慷慨自期者,皆苟且贪荣,而厝火积薪自趋于亡也。嗟乎!此岂自趋于亡耳,亦天心实有所兴而致然耳。书成,低回叹息,不禁痛言之以志感。
  顺治庚子仲秋,楚人季雍王汝南谨书于虎丘僧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