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台湾府志卷一 封域

卷一 封域 第 1 页
重修台湾府志卷一
封 域
   星野 建置 山川 形胜


卷一 封域 第 1 页
    (海外苍茫岛屿,自古未有建郡县者.隋开皇中,略澎湖;至元末,置巡司.而北港、台湾,前明始见于简编;初为逋薮,继作倭巢.自伪郑拾荷兰之遗,城市室庐,颇近中土.迨入国朝版图,声教遐讫,经营而缔造之,历七十年;天献其祥、地不爱宝,千作镇、百川汇流,巍然为东南之保障.所谓圣人怀柔及河乔岳者,宁以海外异哉!志封域.)


卷一 封域 第 1 页
  星 野

  台湾,「禹贡」扬州之域;天文牛、女分野,星纪之次.


卷一 封域 第 1 页
   附 考

  福建,天文牛、女分野.按牛、女于辰为丑,银海之属、星纪之次.银海,元武象也;星纪,吴、越分也.说者谓台在泉州之穷南,去省会远矣,不宜为银海之属;又在漳州之极东,去吴、越更远矣,不宜为星纪之次.虽曰天覆罔极,而至穷南、极东,星土不无少异;遂有以台郡分野,当在女、虚之交者.虚,元枵之次,在子之辰;以台之稍迤而东,遽疑其越次、越辰,何异
卷一 封域 第 2 页
坐井之见?即以近事考之,明时澎岛统于泉,泉分野非从省会为牛、女乎?则台依泉为牛、女分,自可无疑矣.更以近地考之,台海西界于漳,南邻于粤,而北则闽安对峙;漳分野视闽,而粤分野视漳.焉有台之错壤相接,独不属之牛、女乎?唐一行有云:『星纪当云汉下流,百川归焉;故其分野,自南河下穷南纪之曲,东南负海为星纪』.则台郡宅东南,分野仍属牛、女;又与一行之说相符(「岛上附传」)
  闽分野,「史记」「天官书」、前汉「天文志」皆云属牵牛、婺女之分,「明一统志」谓属牛、女之分;刘向、蔡邕、皇甫谧谓属牛、女、斗三星之分.魏陈卓云:『会稽入牛一度』:闽距会稽实在周天度数一千四百六里之内,谓九闽咸隶会稽牛一度.或云闽、越在南而星纪在北,于相配之义未协;或云晋史墨以得岁卜越,星纪在北而指于南,或闽、越亦从其所指而言.「天文志」云:『东南负海为星纪.负海者,以其云汉之阴也』.「通志」云:『疏星野者,大都指「禹贡」维扬,而以星纪之次属之,为会稽域内.则闽在东南,距扬州三千里,已在分度一千四百六里之外;况台在东南负海,距厦一十二更,水程何止一千馀里哉』?集诸书之说,而折衷其意可耳(「旧志」)
  台湾海岛之地,其域不在九州之限.按古四译馆因外彝来贡,以外彝分方纪星.台湾原属岛彝,其次为鹑尾、其宿为翼、其辰为巳.宋「天文志」云:『鹑尾在翼、轸之交,居南方七宿之末;随南极而半入海,吕宋、淡水、台湾是也』.利玛窦云:『鹑尾之次,于律仲吕,冈山分野』(台有大、小冈山).「尔雅」云:『鹑尾,轸、翼也』.郭璞注云:『轸、翼,南方之倾、地势之
卷一 封域 第 3 页
下,翼巳之间,火星所属;故谓之鹑尾』.至其分度,又往往不同.唐开禧起翼二十度,宋元会元起翼二十度杪,明授时书又起翼二十度;本朝钦天监所定时宪书,则止十七度整.吕宋居于巽巳,入翼十度;日本在寅艮,入轸八度;台湾背接吕宋、右连日本,其值翼九度无疑.俗似附漳、泉分野,不知漳、泉系丑地牛、女之分,与巳位无涉;故占验之家概以台湾同岛彝一体测验,而以里差详之.台湾为翼九度;诸罗在台北,角木远照,斜插隐见,属翼八度七分之三;凤山在台南,亦同属翼九度杪.牛女、星纪约略之见,不可从也(「诸罗志」)
  刘向曰:『吴、越属斗、牛、女分』.晋、隋、元志:吴、越其辰在丑,伊古以来未有非之者.而说者曰:『吕宋居巽巳,入翼十度;日本在寅艮,入轸八度;台湾背接吕宋、右连日本,其值翼九度无疑』.夫台之去吕宋也,水道七十更有奇;其去日本也,水道亦七十更有奇.二岛不在九州之内,荒远难稽,星野实不足据.若由台开棹中流,至澎四更焉止矣;由澎至厦,七更焉止矣.澎旧隶同安,星野其能别异乎?澎不能别异,而谓台星野其能别异乎?且自省会达鸡笼,水道亦祗七更;浮屿如关童、白畎以及旗干石等处,似蛛丝马迹,脉络昭然可寻.是凤山星野,当依郡乘从闽省牛、女,确乎其不可易也.倘谓凤山星野入翼九度、诸罗星野入翼八度,则同郡之地至差一度,而吕宋水道去台六、七千里而遥者,反谓其入翼十度;舍耳目之近而持渺茫无据之论,未敢以为信也(「凤山志」)


卷一 封域 第 3 页
   建 置

台湾府在东南大海中(北路淡水直对福州省城、南路赤山直对南澳),离福建福州
卷一 封域 第 4 页
府一千二百六十里(陆行自闽县至泉州同安县五百四十里,水行自厦门至澎湖水程七更、澎湖至鹿耳门水程五更.旧志以六十里为一更,计七百二十里),古荒服地.隋开皇中,遣虎贲陈棱略澎湖三十六岛.元末,置巡司.明洪武五年,徙其居民置漳、泉间.嘉靖四十二年,流寇林道乾掠近海地,都督俞大猷征之,追至澎湖;道乾遁入台,大猷不敢进,留偏师驻澎.道乾旋遁占城,澎之偏师亦罢,设巡检以守澎湖.万历间,海寇颜思齐据有台湾,郑芝龙附之.寻弃去,荷兰取其地,因筑赤嵌城以居(即今安平镇城).本朝顺治初,郑芝龙子成功叛据厦门.十六年,由海道犯江宁败归,逐荷兰据之,设郡县(成功死,传子经;经死,传子克塽).康熙二十一年,总督姚启圣谋取台湾.二十二年,靖海将军施琅攻澎湖,克之;郑克塽降.二十三年,廷议设府一,曰台湾,隶福建布政使司;领县三,曰台湾、凤山、诸罗(康熙六十一年朱一贵作乱,踞府治;总督满保会提督施世骠、南澳总兵蓝廷珍以七日剿灭).雍正元年,增设县一,曰彰化;并增设淡水厅.五年,增设澎湖厅.今领四县、二厅: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彰化县、淡水厅、澎湖厅.


卷一 封域 第 4 页
    附 考

    「文献通考」云:『琉球国在泉州之东,有岛曰澎湖,火相望,水行五日而至.旁有毗舍耶(一作那)国,语言不通;袒裸盱睢,殆非人类.喜铁器,临敌用镖;镖以绳十馀丈为操纵,
卷一 封域 第 5 页
盖爱其铁,不忍弃』.按澎湖东南,即今台湾;其情状相似,殆即毗舍耶国也(「台海使槎录」)
    台湾于古无考,惟明季莆田周婴著「远游编」载「东番记」一篇称台湾为「台员」,盖南音也.然以为古探国,疑非是(「台湾随笔」)
    台湾,海中番岛.「名山藏」所谓「乾坤东港、华严婆娑洋世界」,名为鸡笼.考其源,则琉球之馀种.自哈喇分支,近通日本、远接吕宋;控南澳、阻铜山,以澎湖为外援.明万历间,海寇颜思齐踞有其地,始称台湾.思齐剽掠海上,倚为巢窟.台湾有中国民,自思齐始(「蓉洲文稿」)
    明给事中何楷疏:『台湾在澎湖岛外,水路距漳、泉约两日夜.其地广衍高腴,可比一大县;中国版图所不载.初,穷民至其处,不过规渔猎之利巳耳.其后见内地兵威不及,往往聚而为盗.近则红夷筑城其中,与奸民私相互市,屹然成大聚落矣(「春明梦馀录」)
    台湾,古未隶中国版图.明宣德间,太监王三保(「通志」作郑和)舟下西洋,因风泊此.嘉靖四十二年,林道乾寇乱边海,都督俞大猷逐道乾入台;侦知港道纡回,不敢进,留偏师驻澎,时哨鹿耳门外.道乾以台非久居所,遂咨杀土番,取膏血造舟,从安平镇二鲲身隙间遁去占城(占城属广南;今尚有道乾遗种).道乾既遁,澎之驻师亦罢,因设巡检守之;寻裁.天启元年,汉人颜思齐为东洋国甲螺(东洋,即今日本;甲螺,即头目之类),引倭屯于台,郑芝龙附之;寻弃去.久之,荷兰红毛舟遭飓风飘此,爱其地,借居于土番不可,乃绐之曰:『得一牛皮地足矣,多金不惜』!遂许之.红毛剪牛皮如缕,周围圈匝巳数十丈;因筑台湾城居之(今安平城).巳复筑赤嵌楼,与相望.设市于城外,而漳、泉之商贾集焉.国朝顺治七年庚寅,甲螺郭怀一
卷一 封域 第 6 页
谋逐红毛;事觉,被戮.辛丑,郑芝龙子成功自江南败归,其势日蹙,孤军厦门.适甲螺何文斌负债逃厦,诱成功取台地.舟至鹿耳门,乘大雾骈进.荷兰归一王以死拒战,成功告之曰:『此地先人故物,今珍宝听而载归,地仍还我』.荷兰知不敌,乃遁去.成功遂入据之,改台湾为安平镇、赤嵌为承天府,总名东都.设县二:曰天兴、曰万年.成功死,子经改东都为东宁、二县为二州;设安抚司三:南北路、澎湖各一.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总督姚启圣用间谍阴散其党,约伪宾客司傅为霖为内应;垂成事泄,为霖遇害.二十二年,水师提督施琅统舟师进征.六月,由铜山直扺澎湖八罩澳,取虎井、桶盘屿,戒军士毋得妄杀.军士苦水咸,岛岸突涌甘泉,遂无渴患,一战而澎湖平;克塽震慑,遂籍府库、纳地归诚(「旧志」)
    隋开皇中,常遣虎贲陈棱略澎湖地.其屿屹立巨浸中,环岛三十有六,如排衙.居民以苫茅为庐舍,推年大者为长,以畋渔为业.地宜牧牛羊,散食山谷间,各氂耳为记(「海防考」)
    洪武五年,汤信国经略海上.以澎湖岛民叛服难信,议徙近郭.二十一年,尽徙屿民,废巡司而墟其地.继而不逞者潜聚其中,倭奴往来停泊取水,亦必经此.嘉、隆以后,海寇曾一本等屡啸聚为寇(「赤嵌笔谈」)
    澎湖,一名彭蠡湖(「樵书」二编)



卷一 封域 第 6 页
  山 川
   台湾府
卷一 封域 第 7 页
  台郡负山面海,台山自福省五虎门蜿蜒渡海,东至大洋中二山,曰关潼、白畎;是台湾诸山之龙起处也(「使槎录」云:『此为郡治祖山』).隐伏波涛,穿海渡洋,至台之鸡笼山,始结一脑;磅缭绕千馀里,或山谷、或平地,诸山屹峙,不可纪极.大约台山背东溟、面西海,而郡邑居其中.木冈山为郡之少祖(台地祖山,自福州渡海从北而来,而郡治又近南,故以木冈山为少祖),在府治东北,长一百三十馀里.巍峨特耸,其顶每有云雾,天气清则见.山南三十馀里,为台湾县治.自木冈山南至沙马矶头山,在府治西南四百六十里.其西尽大海,其东北为凤山县治.自木冈山北至玉案山,其西北三十里为诸罗县治.自玉案山北至大武郡山,其西北四十里为彰化县治.自大武郡山北至鸡笼鼻头山,在府治东北六百三十里.其北尽大海,其西南三百五十里为淡水厅治.大海环绕台郡,为闽省外障,其山皆向内地.北路之后港,与兴化南日对峙;后而上有竹堑,与海坛对峙;竹堑而上有南嵌社,与福州闽安镇关潼对峙;自南嵌至上淡水,与北茭相望;淡水至鸡笼城,与沙埕烽火门相望.澎湖凭山环海,有五十屿.巨细相间,坡陇相望,回环五十五澳.


卷一 封域 第 7 页
    台湾县

  木冈山:在县治东北三十三里.苍翠蜿蜒,耸峙云端;为邑少祖山.
卷一 封域 第 8 页
  卓猴山:在县治东北三十里.
  番子湖大山:在县治东北五十三里.拔地而起,与木冈山相联属.
  柳林山:在县治东北五十五里.列阜如屏,延互绵邈.
  南子仙山:在县治东七十里.
  目猫徽山:在县治东六十五里.
  东方木山:在县治东六十五里.内多旷土;以近生番,禁止开垦.
  旗尾山:在县治东六十五里.与凤山县接界.
  银锭山:在县治东六十里(二山以形似名)
  罗汉门山:在县治东六十里.四山环绕,有内门、外门.
  小乌山:在县治东五十五里.
  分水山:在县治东五十里.
  土楼山:即大坪山.在县治东四十里.
  角带围山:在县治东南二十六里.过此则冈山,属凤山县.
  猴洞山:在县治东南三十五里.
  香洋山:在县治东南四十三里.培嵝络绎,若拥平畴.
  猪母耳山:在县治东南五十八里.低小若邱陵然.
卷一 封域 第 9 页
  湖内山:在县治东南六十里.山势与猪母耳若远若近、若合若离.
  虎头山:在县治东三十五里.
  大崎越岭:在县治东六十二里.
  内门岭:在县治东六十里.
  雁门关岭:在县治东五十里.
  七鲲身:在县治西南十里.一鲲身与安平镇接壤,自七鲲身至此,山势相联如贯珠,不疏、不密.虽在海中,泉甘胜于他处,多居民.距里许,为二鲲身;有居民.再里许,为三鲲身.又里许,为四鲲身.又里许,为五鲲身.又里许,为六鲲身.又里许,为七鲲身.自打鼓山下起,七峰宛若堆阜;风涛鼓荡,不崩不蚀. 多生荆棘,望之郁然苍翠.外为大海、内为大港,采捕之人多居之.「赤嵌笔谈」云:『康熙辛丑,我师与贼战于鲲身,正值炎歊,随地掘尺馀皆甘泉』.
  鹿耳门:在县治西,水程三十里.水中浮沙突起若隐若现,形如鹿耳,镇锁水口.港道窄隘,行船者以竹插标志之,名为「荡缨」.
  北线尾:在县治西北一十二里,与鹿耳门接壤.其南即安平镇,中一港名大港;红毛时水深,夹板可入.今淤浅.
  海翁线:在县治西北一十二里.海洋中浮长沙线一条,自南港口起、至淡水海外止
卷一 封域 第 10 页
,不知其几千里.其南有一港,港口大,澳甚深,号海翁窟,土名隙子洋;船多泊此候潮.
  台江:在县治西门外.大海由鹿耳门入,各山溪之水汇聚于此.南至七鲲身,北至萧、茅港尾(旧志不载,今据沈文开「舆地图考」增入)
  二赞行溪:在县治南二十里.合冈山、红毛寮二溪,由喜树港入海.台、凤分界处;溪北属台湾、溪南属凤山.
  冈山溪:在县治东南三十里.源出大冈山后.台凤二邑交界.
  红毛寮溪:在县治东三十里.源出深沟.
  咬狗溪:在县治东二十五里.源发湖内山.下流为许宽溪.
  许宽溪:在县治东一十五里.由咬狗溪流入,径鲫鱼潭会茑松溪.
  卓猴溪:在县治东三十里.发源于卓猴后山,合洋子港之水会于茑松溪.
  大目降溪:在县治东北三十里.有南溪、中溪;合咬狗溪、鲫鱼潭径茑松溪入海.
  茑松溪:在县治北一十里.咬狗溪、大目降溪、卓猴溪合洋子港之水并汇于此.
  新港溪:在县治北一十五里.通木冈山溪,南出大目降、西过广储西里,又西至武定里、洲子尾,汇新港西入海.台、诸分界处;溪南属台湾、溪北属诸罗.
  大桥港:在县治北五里.
卷一 封域 第 11 页
  小桥港:在县治北一十里.与大桥港合流.
  加老湾港:在县治西北一十五里、鹿耳门之北.沙线一条,湾曲不堪,泊巨舟.其西南为大洋.
  隙子港:在县治西北水程三十五里、鹿耳门外之北.北风时,可泊巨舟百馀艘;南风不可泊.外为大洋.
  安平镇港:在县治西一十五里.潮汐与鹿耳门、七鲲身相联.北至洲子尾,受新港溪流;西至濑口,受冈山溪流.港内宽衍,可泊千艘.
  喜树港:在县治西南一十里.二赞行溪下流.
  深沟:在县治东四十里;俗名深坑子.源出角带围内山,其水浅而长流.
  石头沟:在县治北三里许;俗名石头坑.无水源,受众流经海会寺、过大桥由柴头港入海.
  鲫鱼潭:在县治东北一十里.
  大井:在西定坊.来台之人在此登岸,名曰大井头.开辟以来,生聚日繁、商贾日盛,填海为宅,市肆纷错.「旧志」云:『开凿莫知年代.相传明宣德间,太监王三保到台,曾于此井取水.又传系红毛所浚;红毛筑赤嵌城,恐有火患,凿此井以制之』.
  乌鬼井:在镇北坊.红毛所凿,水源甚盛,大旱不竭.南北商船悉于此取水,以供
卷一 封域 第 12 页
日用.


卷一 封域 第 12 页
    凤山县

  凤山:在县治南三十里.横列邑治东南,形若飞凤,旁有二小如翅;故名.东北有数小,错落如凤卵,曰凤弹山;文庙案山也.西南小崙形如凤鼻,曰凤鼻山;又邑治之拱对案山也.
  小滚水山:在县治南三十五里.与大滚水山相联,离十里许.
  琅峤山:在县治南二百四十里,绵亘蜈蚶岭左.山高而险,下有生番.
  朝华离山:在县治南二百七十里.
  网翠山:在县治南二百八十里.
  小琉球山:在县治南一百里.大海中突起一,苍郁翠.周围三十馀里,中无人居.多产竹木、椰子.下多巉岩巨石,船湾泊甚难;为凤山水口.
  卑南觅山:在县治南二百二十里.与崇爻山相联.
  沙马矶头山:在县治南三百七十里.巃嵷磅,直抵海中.吕宋往来船,皆以此山为指南.
  老佛山:在县治南三百八十里.与网翠山两并峙,皆自沙马矶回转而东.
卷一 封域 第 13 页
  观音山:在县治东南十五里.起伏盘曲,中一屹立若菩萨端坐,众小拱峙于侧;故名.
  大龟文山:在县治东南七十里.与卑南觅山相连.
  芋匏山:在县治东南七十里.与诸邑内优山连界.
  大乌万山:在县治东南二百七十里.自朝华离至此山,皆背立于傀儡山后;与网翠、老佛山连络.
  大柴高山:在县治东南三百里.
  霄马干山:在县治东南三百三十里.
  赤山:在县治东十里.由凤山过淡水溪,陂平衍,时有火出其上.又有自凤弹而联于东北者,亦名曰赤山.以土色赤,故名.
  傀儡山:在县治东六十里.耸出重霄,常带云雾.上为野番所居,人迹罕到.内地舟至澎湖,即见此山.南为蜈蜞岭;过岭为山后矣.
  崇爻山:在傀儡山后.不知道里远近.
  弥浓山:在县治东七十里.
  北叶山:在县治东八十里.傀儡山之分支也.
  大滚水山:在县治东北二十里.
卷一 封域 第 14 页
  七星山:在县治东北三十里,联络于观音山之北.七上石圆,密如星.
  尖山:在县治东北三十五里.孤秀削,势若玉笋;故名.
  半屏山:在县治北七里.自冈山迤而南,近附邑治.形如列屏,故名.
  龟山:在县治左近,接半屏山.中多乔木,繁阴密荫.
  小冈山:在县治北三十里.
  大冈山:在县治北三十五里,与小冈山相联,不甚高.大冈在北、小冈在南,两相对峙.小冈山头有巨石,圆秀如冠,为纱帽石.内地舟来台,过澎湖东,即见大冈山与台湾猴洞诸山、诸罗南马仙山相接处也.
  漯底山:在县治西北一十五里.平原旷野,中浮一邱;顶宽平,有小窍出水,若霖两泥淖.其深无底.
  打鼓山:在县治西南七里.俗呼为打狗山.秀起海边,势若长蛇,故又名蛇山.在邑治右,隔海参差,远近浮沉而列于打鼓山左右者,西有石佛;石佛之北有石塔、石佛之南有凉伞礁.舟人经此,必鸣金焚纸钱.
  旗后山:在县治西南十二里.
  兰坡岭:在县北三十里.
  蜈蜞岭:在县治南三十里.
卷一 封域 第 15 页
  石塔屿:在县治西七里.
  石佛屿:在县治西十里.
  凉伞屿:在县治西十五里(三屿皆屹立海中)
  巴六溪:在县治东南五十里(源发于山猪毛后山,其下为淡水溪)
  淡水溪:在县治东南三十里.源从巴六溪来,过大泽机社、搭楼社、阿猴社、受巴六溪之水,西出而为西溪.潆回数十里,与赤山之冷水沟合流入海.
  浊水溪:在县治东北三十里.源出大滚水山;水出常浊,故溪流亦浊.南合小冈山之水,受鲫鱼潭流,会弥陀港入海.
  大泽机西溪:在县治东北四十二里.源从大泽机西南山出,北过搭楼社东与北溪合,转而西北流入阿猴溪;西为淡水溪,会于东港入海.
  大泽机北溪:在县治东北四十五里.源从大泽机内山,北出罗汉门社南,西流至搭楼社东转,而西北与阿猴溪合;西为淡水溪,会于东港入海.
  冈山溪:在县治北三十五里.源出大冈山北,西流过嘉祥里、依仁里为二赞行溪;经长治里,合喜树港入于海.
  力力溪:在县治西六十里.其源发于东南大山,会东港入海.
  放溪:在县治西七十里.源出于东南大山,经放社,会关帝港、茄藤港,西出
卷一 封域 第 16 页
为兴港,入海.
  东港:在县治东南三十里.
  中港:在县治东南五十里.潮过赤山北转而东,过上淡水,南受下淡水杂流入海.
  关帝港:在县治东五十里.
  茄藤港:在县治东五十里.
  兴港:在县治东六十里.
  蛲港:在县治西北十五里.
  弥陀港:在县治西北二十里.水逐大海出入.
  万丹港:在县治西十里.其北为竹仔港,再北为蛲港.
  打鼓港:在县治西南七里.港口有巨石,劈分水门成南北二支.南入为前镇港,又入为凤山港;北入为硫磺港.
  冷水沟:在县治东南四十五里.俗名冷水坑.淡水溪会于此.
  汤泉:有二:一在下淡水社;源出赤山,水流如汤,亦无定处.一在大滚水山;山不甚高,其上瀵涌出泉而温,故名.相去十馀里.
  龙目井:在阿猴林内竹仔寮;为小竹桥、观音山二庄交界.两井相连,状如龙目,故名.相传沉者饮其水,即愈.

卷一 封域 第 17 页
     诸罗县

  大武峦山:在县治后东南.人迹罕至.为邑主山.
  消离山:在县治东南八十五里.
  鹿驭山:在县治东南一百里.
  虎头山:在县治东南九十五里.
  内加拔山:在县治东南一百里.
  琅包山:在县治东南一百里.
  乌山:在县治东南一百一十里.
  东西山:在县治东南一百里.
  畚米基山:在县治东南一百二十里.亦邑治左肩外辅.
  玉案山:在县治东南三十里.山势东折而南,缭曲向北.亦邑治左臂;位踞离明,为学宫对山.
  大石门山:在县治东南三十里.
  小石门山:在县治东南三十五里.
  大武山:在县治东南六十里.
卷一 封域 第 18 页
  火山:在县治东南二十五里.山多石,石隙泉涌,火出水中.
  嵌头山:在县治东南四十里.
  皂罗袍山:在县治东南一百八十里.人迹至.
  笔架山:在县治东南九十里.
  翁仔上天山:在县治东南八十里.山极峻险,竖脊挺步如老翁扶筇天际.
  粪箕湖山:在县治东南三十里.
  小佛山:在县治东南四十里.
  赤山:在县治东南五十里.
  枋岸山:在县治东十五里.
  鹿楮山:在县治东六十里.
  大利山:在县治东六十里.
  鹿埔山:在县治东六十五里.与鹿楮大利山俱为邑治右肩外辅.
  阿里山:在县治东十里.极辽阔,内有八社.
  大龟佛山:在县治东三十一里.为邑治左肩.
  大武膋山:在县治东一百二十里.
  马椆山:在县治东南二十里.
卷一 封域 第 19 页
  五步练山:在县治东南八十里.
  玉山:在县治东北,大武峦山之后障也;人迹罕至.三并列,终岁雪封,如纱笼香篆.冬日晴明,乃得见;有顷,则云雾复合矣.见时非风即雨,甚验.
  大福兴山:在县治东北十里.一名大目根山.
  覆鼎金山:在县治东北十里.与大福兴山俱为邑治右肩.
  叶林山:在县治东北七十里.与大武峦山相接;自东旋北,为邑治右肩.
  鼎盖梁山:在县治东北六十里.
  梅坑山:在县治东北四十里.
  奇冷岸山:在县治东北五十里.
  尖山子山:在县治东北四十里.
  牛朝山:在县治西北十里;为邑治作护沙.其下复自右旋左,蛇伏于草地.尾有小山,逆于水口;为邑治锁钥.
  半月岭:在县治东南十五里.高耸天际,形似上弦之月;故名.
  荷包屿:在县治西三十里.
  北门屿:在县治西南五十里、沙马沟之右.
  南北鲲身:在县治西南七十里.皆沙阜堆聚,与七鲲身同.
卷一 封域 第 20 页
  青鲲身:在县治西南八十五里.面临大海.
  青阙:在县治西南八十五里.面临大海.
  八掌溪:在县治南二十里.源发玉山;西入冬港,南由青阙入海.
  上下急水溪:在县治南四十里.源发关仔岭内山,由内连桁口入海.
  啯溪:在县治南三十里.源发大武山十八重溪北,汇于蚊港入海.
  湾里溪:在县治南七十里.源出吧哖社内山;南过大武山,合卓猴山之流,径石仔濑过赤山、出欧汪溪入海.
  新港溪:在县治南八十里.源出木冈山,流径洲仔尾入海.溪南为台湾界,溪北为诸罗界.
  加拔溪:在县治东南六十里.
  白水溪:在县治东北二十五里.源发玉案山.
  三叠溪:在县治北二十里.发源阿里山南,历双溪口庄之南,为笨港.由楫仔寮庄入海.
  石龟溪:在县治北二十五里.发源奇冷岸山;历他里雾庄,至双溪口,与三叠溪合.
  阿拔泉溪:在县治北三十里.源出阿里山.过竹脚寮山,为阿拔泉渡;西合虎尾溪
卷一 封域 第 21 页
入于海.
  虎尾溪:在县治北六十五里.源出水沙连内山;过水沙连社,合猫丹社之浊流,西过黄地崙布屿,出白沙墩之北,至台仔挖入海.溪南属诸罗界,溪北属彰化界.水浊而迅,泥沙滚滚.人马、牛车渡此疾行;稍缓,则有没腹埋轮之患.夏、秋水涨,有竟月不能渡者.
  牛朝溪:在县治西五里.发源大武峦山;历大福兴山,为龟仔港.又西至猴树港,南出青阙入海.
  九重溪:在县治西南五十里.
  十八重溪:在县治西南六十里.有桥.
  欧汪溪:在县治西南八十里.
  铁线桥港:在县治南五十里;倒风港分入.有桥.
  洋子港:在县治南.源出新港之南;东入为洋子港;新港之北,东入为湾港、竿寮港、直加弄港、西港仔、含西港.含西之支分为卓加港,西南入于海.
  茅港尾港:在县治南六十里.有桥.
  土地公港:在县治西北三十五里.
  笨港:在县治西三十里;由三叠溪分入.
卷一 封域 第 22 页
  冬港:在县治西三十五里.
  猴树港:在县治西南三十里.源从牛朝溪入,南出青阙入海.
  盐水港:在县治西南四十里;由冬港东入.
  井水港:在县治西南四十里;盐水港分支于此为是港.
  蚊港:在县治西南六十里.西面临海,从青鲲身历南北鲲身;东旋青阙为蚊港.
  倒风港:在县治西南六十里.分三支:北为铁线桥港、南为茅港尾港、西南为麻豆港.麻豆南曰湾里溪.
  龟子港:在县治西南六十里;由猴树港东入.
  湾港:在县治西南七十五里.
  直加弄港:在县治西南八十五里.
  西港:在县治西南八十五里.
  竿寮港:在县治西南八十五里.
  含西港:在县治西南八十五里.
  卓加港:在县治西南八十五里;含西港之支也.西南为大海.
  马沙沟:在县治西南八十五里.面临大海.
  温泉:在玉山下.有七番至者云:『于山深处得之;泉上涌,气蒸腾如沸.凡数
卷一 封域 第 23 页
处』.
  红毛井:在县署左.凿自荷兰,因名.方广六尺、深二丈许;泉甘冽于他井.相传居民汲饮是井,则不犯疫疠.


卷一 封域 第 23 页
    彰化县

  大武郡山:在县治东南四十里.由牛相触分支右出,横亘二十馀里,结县治.
  内木栅山:在县治东南六十里.
  牛相触山:在县治东南六十五里.南北两由水沙连分支,如牛奋角相触.中隔一溪,溪南为诸罗斗六门界、溪北为彰化大武郡山界.
  阿拔泉山:在县治东南六十五里.山麓之水发源阿里山西北,经竹脚寮山西转,即为诸罗之阿拔泉渡.
  太平顶山:在县治东南四十里.
  燕雾山:在县治东南十五里.
  白沙墩山:在县治东南七里.
  南投山:在县治东四十里.
  北投山:在县治东五十里.
卷一 封域 第 24 页
  万丹山:在县治东五十里.
  竹脚寮山:在县治东七十里.内有埔,汉人耕种其中.
  筊荖山:在县治东四十五里.方言:「筊荖」,竹器也;因山形以名.
  大吼山:在县治东四十五里、九十九下.
  水沙连山:在县治九十里.内有大湖,四面皆山;番社隔湖负山而居,路极峻险.
  朴子篱山:在县治东九十里.
  寮望山:在县治东三里、大武郡山之北.广漠平沙,孤秀出.其下为半线营垒,北为猫罗社.
  猫罗山:在县治东二十五里.与诸罗玉案山南北斜照.
  火焰山:在县治东七十里;夹猫罗、猫雾二山之东.
  阿里史山:在县治东北四十五里.
  登台山:在县治东北四十五里.
  大谷埔山:在县治东北七十里.
  黄竹坑山:在县治东北五十里.
  猫雾山:在县治东北三十里.有旷埔,汉人耕种其中.
卷一 封域 第 25 页
  大肚山:在县治十七里;与寮望山对峙.山后为猫雾社,护彰化县治.
  沙辘山:在县治北三十五里.
  牛骂山:在县治北四十五里.
  九十九:在县治东七十里.玉笋瑶簪,排空无际.
  直加连屿:在县治东南九十里.
  东螺溪:在县治南四十里;分自虎尾溪.北折而西,过马辰、树仔脚、猫儿干,汇于海丰港入海.遵海而北,为三林港.
  西螺溪:在县治南五十里.
  猫罗溪:在县治东北二十里.由万斗六溪入,会于大肚溪.
  万斗六溪:在县治东北二十里.发源于火焰后山,流入猫罗溪.
  大肚溪:在县治北十里.溪阔水险,源发南投山.过北投猫罗社、柴坑仔社北,合水沙连九十九之流为草港,入海.草港之北,为水里溪.
  蛤满溪:在县治北四十五里.即大甲溪中条,淡、彰交界处.
  牛骂溪:在县治北四十五里.
  大甲溪:在县治北四十里.溪面甚阔,险于大肚.源发岸里社内山;过朴仔篱山,南分于牛骂溪,西入海.
卷一 封域 第 26 页
  海丰港:在县治南六十里;海汊.商船到此,载芝麻、粟、豆.
  鹿子港:在县治西十五里.港口有水栅,可容六、七十人.冬日,捕取乌鱼;商船到此,载芝麻、粟、豆.
  三林港:在县治西南四十里;海汊.港口有网寮捕鱼;商船到此,载芝麻、粟、豆.港水入至二林社止.
  水里港:在县治北二十里.


卷一 封域 第 26 页
    淡水厅

  香山:在厅治南十里.
  嘉志阁山:在厅治南六十里.
  老衢山:在厅治南十五里.
  大甲山:在厅治南一百里.
  后山:在厅治南四十五里.
  蓬山:在厅治东南一百里.
  银锭山:在厅治东南九十六里.象形,旧名铁砧.
  宛里山:在厅治东南八十五里.
卷一 封域 第 27 页
  南日山:在厅治东南九十四里.
  猫盂山:在厅治东南九十里.
  礁荖叭山:在厅治东南五十五里;亦名打那拔山.小错落,近海;在宛里山北.
  猫里山:在厅治东南六十里.
  交眉山:在厅治东南七十里.生番所居.
  合欢山:在厅治东南六十里.生番所居.
  南山:在厅治东十里.
  三台山:在厅治东八十里.生番所居.
  磺山:在厅治东一百八十里.其土生硫,故名.内有鸡柔山,外为北投社;西极港口,循港而东为关渡门.「稗海纪游」云:『问番人硫土所产,指茅庐后山麓间.明日.坐蟒甲中,命二番儿操楫缘溪入;溪尽,为内北投社.呼社人为导,转东行半里,入茅棘中;劲茅高丈馀,两手排之,侧体而入.炎日薄茅上,暴气蒸郁,觉闷甚.草下一径,逶迤仅容蛇伏;从者五步之内,已各不相见.虑或相失,各听呼应声为近远.约行二、三里,渡两小溪,皆履而涉.复入深林中,林木蓊翳,大小不可辨名;老藤缠结其上,若龙环绕.风过叶落,有大如掌者.树上禽声万变,耳所创闻,目不得睹其状.凉风袭肌,几忘炎暑.复越峻坡五、六,值大溪;溪广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间,与
卷一 封域 第 28 页
石皆作蓝靛色.导人谓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试之,犹热甚.扶杖蹑巉石渡,更进二、三里,林木忽断,始见前山.又陟一小巅,觉履底渐热;视草色,萎黄无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气缕缕如山云乍吐,摇曳青嶂间;导人指曰:「是硫穴也」.风至,硫气甚恶.更进半里,草木不生,地热如炙.左右两山多巨石,为硫气所触,剥蚀如粉.白气五十馀道,皆从地底腾激而出,沸珠喷溅出地尺许.余揽衣即穴傍视之,闻怒雷震荡地底,而惊涛与沸鼎声间之.地复岌岌欲动,令人心悸.盖周广百亩间,实一大沸镬;余身乃行镬盖上,所赖以不陷者,热气鼓之耳.右傍巨石间一穴独大,思巨石无陷理,乃即石上俯瞰之.穴中毒焰扑人,目不能视,触脑欲裂;急退百步,乃止.左傍一溪,声如倒峡,即沸泉所出源也.还就深林小憩,循旧路还,衣染硫气,累日不散』.
  小龟崙山:在厅治东北一百里.
  祐武乃山:在厅治东北一百里.山极高大,并合欢山障南日诸山之后.巃盘,遥接关渡门诸社及查内山.
  查内山:在厅治东北五十里.生番所居.
  大鸡笼山:在厅治东北二百五十里.大海中一望巍然,日本洋船以为指南.
  椰里历山:在厅治东北三十五里.
卷一 封域 第 29 页
  蛤子难山:在厅治东北五百里.
  关渡门山:在厅治东北一百六十里.
  海山:在厅治东北一百五十五里.
  篷峙山:在厅治东北一百八十里.
  鸡柔山:在厅治东北一百八十五里.
  小凤山:在厅治北十里.路多崎岖,为厅治右臂.
  岸里山:在厅治北五十五里.山险深峻,内有新附五社.
  南嵌山:在厅治北一百里.
  太平山:在厅治北一百四十里.
  大遁山:在厅治北一百六十五里小鸡笼.蜿蜒而南,矗起屹立于淡水港东北,即奇独、龟崙山也.势趋内山,霏雾霭,峦不可枚举;诸山起祖于此.
  八里坌山:在厅治北一百八十里.自关渡门穿港而西,雄伟杰出于淡水港东南;是为东南之镇山.
  小鸡笼鼻头山:在厅治北二百一十里.山下有石,中空如门,为石门.
  金包里山:在厅治北二百二十五里.
  山朝山:在厅治北五百三十五里.自鸡笼山分支东渡八尺门港,双遥峙,高不可
卷一 封域 第 30 页
极.山南为蛤仔难三十六社;生番所居,人迹罕到.
  虎头山:一名倒旗山.在厅治西南七十里.
  买猪末山:在厅治东北二百一十里.
  紫峙岭:在厅治东北二百三十五里.
  大鸡笼屿:在厅治东北二百五十里.城与社皆在西面.又有福州街旧址,伪郑与日本交易处.上建石城,即郡城八景之「鸡笼积雪」也.台地无霜雪,独此屿极北寒甚,冬有积雪.今设汛防其地;以在大海中,欲至其地,必先举烽火,社番驶艋舺以渡.
  狮球屿:在厅治东北二百四十里.滨海有大山如狮、小山如毬,又名为「半月沉江」.与紫峙岭北连界.
  桶盘屿:在厅治东北二百五十八里.屹立海中,离大鸡笼水程八里.此处可泊巨舰.
  烛台屿:在厅治东北二百六十里海中.
  香炉屿:在厅治东北二百六十五里海中.
  鸡心屿:在厅治东北二百八十里.形如鸡心.
  旗竿石:在厅治东北二百七十里.两石对峙海面,比烛台更高.离大鸡笼西北水程二十里.
卷一 封域 第 31 页
  罗汉石:在县治东北二百八十里.或立、或欹,形状奇古.
  跳石:在厅治东北二百八十五里.乱石叠于水面,自八里坌至大鸡笼城跳石而行,计长四十五里;惟土番能之.
  中港溪:在厅治南三十里.源发合欢大山;流于嘉志阁之北,出中港社,西入于海.
  后溪:在厅治南四十五里.源发猫里山;过嘉志阁社之西,为后港,入海.
  嘉志阁溪:在厅治南六十里.
  礁荖叭溪:在厅治南五十五里.源发祐武乃山;出南日、礁荖叭二山之南,为礁荖叭港,西入于海.
  大安溪:在厅治南九十二里.险如大甲溪而较狭;夏秋水涨,必待水落边海而行.源发水沙连内山.北过岸里、南日二山,支分于南日社之后者,曰房里溪;支分于银锭山之北者,曰猫盂溪.西汇于双寮海口而入于海.
  蓬山溪:在厅治南一百一十里.分自大甲溪;西北过蓬山,又西为港,入海.
  凤山溪:在厅治东北十里.源发查内山;西流于小凤山埔,入于海.
  霄里溪:在厅治东北九十五里.
  田厝溪:在厅治东北一百一十里.
卷一 封域 第 32 页
  茄冬溪:在厅治东北九十里.
  长豆溪:在厅治东北一百四十里.源发八里坌山南,西入于海.八里坌山之北,为淡水港.
  山朝溪:在厅治东北三百五十五里、八尺门之南.东为大海.
  竹堑溪:在厅治北十五里.潮过竹堑社,受眩眩山水;又东行,受查内山水,西入海.
  大溪:在厅治北五十里.源发自查内山北;又源发于合欢山者,咬吧里溪、田厝溪、茄冬溪,合北内山之流为霄里溪.过小龟崙山,汇于南嵌社,为南嵌港;西入于海.自大溪以下,五溪水底皆石.
  磺溪:在厅治北一百八十五里.源发磺山;西过内北投,出关渡门入于海.东北为鸡笼港,港以东为八尺门港.
  眩眩溪:在厅治西五里.源发眩眩内山;合邻仔叭荖山之流,为竹堑溪;西出为港,入于海.
  吞霄溪:在厅治西南七十里.源发南日山;西出倒旗山之前,入海.
  中港:在厅治南三十里.
  劳施港:在厅治南一百里.台属小商船往来贸易.
卷一 封域 第 33 页
  蓬山港:在厅治南一百三十里.由蓬山溪径此入港;口多石,商船到此载芝麻.
  蛤仔难港:在厅治东北五百五十里.有二;合诸山滩流与海潮汇.蛤仔难三十六社,散处于港之左右.
  淡水港:在厅治北二百里.海口水程十里,至关渡门.内有大澳,分为二港:西南至摆接社止,东北至紫峙止.番民往来,俱用蟒甲.澳内可泊大舟数百,内地商船间亦到此.
  八尺门港:在厅治北二百二十里、鸡笼港之东.隔港为山朝、黑沙晃诸山.
  鸡笼港:在厅治北二百五十里.三面皆山,独北面瀚海.港口又有鸡笼、桶盘二屿,包裹周密;可泊商船.
  造船港:在厅治西北十五里.
  南嵌港:在厅治西北一百三十里.自竹堑至南嵌,俗云九十九溪;内多一溪十数弯折者.潮过小凤山至南嵌社,南受查内山水、东受关渡门水,西入海.
  温泉:在山朝山内.
  龙目井:在大鸡笼山之麓.下临大海,四周斥卤;泉涌如珠,濆地而起,独甘冽冠于全台.不知开自何时,大约荷兰所浚也.

卷一 封域 第 34 页
  澎湖厅

  虎井屿:在厅治南水程二十里.
  鸡笼屿:在厅治南水程八里.
  桶盘屿:在厅治南,水程十二里.
  金鸡屿: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
  南屿:在厅治南,水程一百里.亦称大屿.
  布袋屿: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
  八罩山屿:在厅治南,水程八十里.居民稠密.
  铁砧屿:在厅治南,水程七十里.上有石板三、四丈如攻铁之砧,故名.
  头巾屿:在厅治南,水程七十里.以形似名.
  将军屿: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旧名尾薯田.上有将军庙.
  马鞍屿: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旧名鸡肾.
  狗沙屿: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有鱼名狗沙,此处独多.
  船帆屿: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一名船篷.
  半坪屿:在厅治南,水程七十里.分东、西.
卷一 封域 第 35 页
  味银屿:在厅治南,水程七十里.相传红毛捆载过此,船击破,土人入水探银,故名.
  钟仔屿:在厅治南,水程七十里.亦名碀子.
  西吉屿:在厅治东南,水程八十里.
  香炉屿:在厅治东,水程三十里.一名鼎湾屿.
  林投屿:在厅治东十九里.
  阳屿:在厅治东,水程四十五里.
  阴屿:在厅治东,水程四十三里.
  东吉屿:在厅治东,水程八十里.东、西二吉,渡海时必验此以定去向;乃入台之指南车也.
  锄头增屿:在厅治东,水程八十里.
  大山屿:在厅治东北二十五里.
  碇齿屿:在厅治东北,水程四十三里.一名碇.
  奎璧屿:在厅治东北二十五里.
  北崎屿:在厅治北,水程五十里.或称后埭、或称尾虎,皆此屿也.
  险礁屿:在厅治北,水程四十里.又名屈爪屿.
卷一 封域 第 36 页
  白沙屿:在厅治北,水程三十六里.有南、北二处.
  篮笨屿:在厅治北,水程三十六里.即篮饭盖.
  雁净屿:在厅治北,水程十九里.
  员贝屿:在厅治北,水程二十三里.亦称湾贝.
  吉贝屿:在厅治北,水程六十五里.
  镇海屿:在厅治北六十里.
  中墩屿:在厅治北三十五里.
  大仓屿:在厅治北,水程十五里.
  目屿:在厅治北,水程八十里.形如人眼,又名月眉.
  姑婆屿:在厅治北,水程五十五里.
  空屿:在厅治北,水程五十五里.不生一物,故名.
  土地公屿:在厅治北,水程五十五里.
  金山屿:在厅治北,水程三十六里.
  鸟屿:在厅治北,水程三十八里.
  丁字门屿:在厅治西北,水程三十里.即小门澳.
  大猫屿:在厅治西,水程六十里.
卷一 封域 第 37 页
  小猫屿:在厅治西,水程六十里(二山多异石如猫;又名大烈、小烈)
  花屿:在厅治西,水程五十里.
  草屿:在厅治西,水程八十里.
  墨屿:在厅治西,水程八十里.
  西屿:在厅治西,水程二十里.
  四角仔屿:在厅治西南,水程五里.
  天后澳:在澎湖中央,即妈宫澳;澎湖厅驻劄处(澳者,就可泊船之处而言;各澳即在各屿中)
  案山仔澳:在厅治南七里.
  鸡母湾澳:在厅治南十六里.亦称鸡母坞.四面皆山,商船多避风于此.又名蜮子湾.
  风匮尾澳:在厅治南二十五里.可容小艇.
  禅埯澳:在厅治南二十二里;即井仔埯.在风匮之东.捕鱼者居之.
  里澳:在厅治南二十里.
  猪母落水澳:在厅治南十七里.与禅埯相邻,可以寄泊.
  西埯澳: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即网埯.在八罩之南.捕鱼者多在此.
卷一 封域 第 38 页
  挽毛潭澳: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即挽门澳.在八罩东崖.
  布袋澳: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八罩屿北.外狭内广,状如布袋.
  水埯澳: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八罩之西崖.上多人家.春夏行舟,从此地取水.
  大花宅澳: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旁有小花宅澳(以上五澳,总名八罩山)
  将军澳: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
  沙钩澳:在厅治南,水程五十里.澳狭水浅,巨舰不得进.
  承质澳:在厅治南,水程一百里.越此而西,有壶内澳;冬春波浪少平,可以寄泊.
  乌嵌澳:在厅治东南十五里.
  双头挂澳:在厅治东十三里.亦名双头跨.可避北风.
  文良港澳:在厅治东二十五里;即龙门港.居民颇多.
  东西卫澳:在厅治东六里.可泊船者,惟东卫澳;西卫,则无澳而兼名之者也.
  锁管港澳:在厅治东十六里.又名墨屿.
  林投澳:在厅治东十九里.
  间子澳:在厅治东十九里.
卷一 封域 第 39 页
  文澳:在厅治东北四里.即暗澳.
  奎璧港澳:在厅治东二十五里.
  蚱脚屿澳:在厅治东北七里.与案山仔相邻.
  尖山仔澳:在厅治东北二十二里.
  红罗罩澳:在厅治北二十里.即红林罩.
  红毛城澳:在厅治北二里、妈宫之后.
  镇海澳:在厅治北六十里.
  港尾澳:在厅治北六十里、镇海之西.南风可泊舟.
  大赤嵌澳:在厅治北六十里.
  小赤嵌澳:在厅治北五十八里.
  城前澳:在厅治北四十里.亦名长岸仔.
  瓦硐港澳:在厅治北五十二里.
  后寮港:在厅治北二十五里(以上七澳,名为水北山)
  吉贝澳:在厅治北,水程六十五里.此澳附于镇海.
  沙港底澳:在厅治北二十二里(以下四澳,俱在大山屿)
  西溪澳:在厅治北十九里.
卷一 封域 第 40 页
  白猿坑澳:在厅治北二十五里.
  青螺澳:在厅治北二十二里.
  后窟潭澳:在厅治西北三里.一名潭边.
  通梁港澳:在厅治西北五十里.
  横礁澳:在厅治西北,水程三十里;西屿之东.
  小门澳:在厅治西北,水程三十里.
  小果叶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里.人颇密,小舟多聚泊焉.
  新城澳:在厅治西一里.亦称墩脚.
  竹篙湾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五里;西屿之北,南风泊船地.其西北有二处,曰南吼门、大吼门;波涛涌,舟楫罕通.
  大果叶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六里.有石伏水,舟不敢犯.俗呼为师公礁.
  牛心湾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里;即铁线澳.商船来台,多由于此.
  缉马湾澳:在厅治西,水程十五里;西屿之南.北风可寄泊.
  大池角澳:在厅治西,水程十八里.
  小池角澳:在厅治西,水程十六里.
  后湾澳:在厅治西,水程十八里.即后鼻,亦名合界头.
卷一 封域 第 41 页
  内堑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里.
  外堑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二里(二堑在西屿之背,悬耸天半;为渡厦之标准)


卷一 封域 第 41 页
   附 考

    台地诸山,似皆西向;「皇舆图」皆作南北向,初不解.后有闽人云:『台山发轫于福州鼓山,自闽安镇官塘山、白犬山(与前关同、白圳字异音同)过脉至鸡笼山,故皆南北峙立.往来日本、琉球海舶,率以此山为指南』(「使槎录」)
    台地诸山,本无正名,皆从番语译出(「赤嵌集」)
    大海洪波,止分顺逆.凡往异域,顺势而行.惟台与厦,藏岸七百里,号曰横洋;中有黑水沟,色如墨,曰墨洋.惊涛鼎沸,险冠诸海.或言顺流而东,则为弱水;昔有闽船飘至弱水之东,阅十二年始得还中土(「赤嵌集」)
    由大嶝出洋,海水深碧,或翠色如靛.红水沟色稍赤,黑水沟如墨,更进为浅蓝色;入鹿耳门,色黄白如河水(「赤嵌笔谈」)
    泛海不见飞鸟,则渐至大洋;近岛屿,则先见白鸟飞翔(「赤嵌集」)
    海吼,俗呼海叫.小吼如击花鼓,点点作撒豆声,乍远乍近、若断若连.临流听之,有成连鼓琴之致.大吼如万马奔腾,钲鼓响震,三峡崩流、万鼎共沸;惟钱塘八月怒潮差可彷佛,触耳骇愕.余常濡足海岸,俯瞰溟渤;而静渌渊渟,曾无波灂,不知声之何从出.然远海云气已渐兴,而风雨不旋踵至矣.海上人习闻不怪,曰:『是雨徵也』.若冬月吼,常不雨;多主风(「稗
卷一 封域 第 42 页
海纪游」).
    厦门至澎湖,水程七更;澎湖至鹿耳门,水程五更.志约六十里为一更,亦无所据;按「樵书」二编云:『更也者,一日一夜定为十更,以焚香几枝为度.船在大洋,风潮有顺逆、行使有迟速,水程难辨;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人从船首速行至尾,木片与人行齐至,则更数方准.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则为不「上更」;或木片反先人至船尾,则为「过更」:皆不合更也.舟子各洋皆有秘本,云系明王三保所遗』.余借录,名曰「洋更」(「赤嵌笔谈」)
    玉山在万山中,其山独高,无远不见.巉岩峭削,白色如银,远望如太白积雪.四面攒环绕,可望不可即;皆言此山浑然美玉.番人既不知宝,外人又畏野番,莫敢向迩.每晴霁,在郡城望之,不啻天上白云也(「番境补遗」)
    大冈山之顶,蛎房甚多;沧海桑田,亦不知其何时物也.山上有湖,雨则水满.山阴有古石洞,莫测其所底;或以瓦掷之,窅然无声.相传其下通于海云(「旧志」)
    港西里赤山之顶,不时山裂,涌泥如火焰,随之有火无;取薪刍置其上,则起.名曰火山(「凤山志」)
    南仔仙山后,有火出石畔,扑之亦灭、吹之辄起(「台湾风土记」)
    仙人山,在沙马矶头.其顶常带云雾,非天朗气清不得见也.故老言:时有绛衣、缟衣者对奕;说近无稽.然生成之石棋盘、棋凳犹存(「凤山志」)
    诸罗猫罗、猫雾二山之东,山上昼常有、夜常有光;在野番界内,人迹罕到(「旧志」)
    玉案山后山之麓,有小山;其下水石相错,石罅泉涌,火出水中,有焰无,焰发高三、四
卷一 封域 第 43 页
尺,昼夜不绝.置草木其上,则生焰烈,皆化为烬(同上)
    入大武郡山行十馀日,有石湖,其社曰茄荖网.湖大里许,天将雨,湖辄水涨丈馀.或以为湖底有眼通海(同上)
    水沙连,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络,自山口入为潭.广可七、八里,曲屈如环,围二十馀里;水深多鱼.中突一屿,番绕屿以居,空其顶;顶为屋,则社有火灾.岸草蔓延绕岸,架竹木浮水上,藉草承土以种稻,谓之浮田.隔岸欲诣社者,必举火为号,番划蟒甲以渡.屿圆净开爽,青嶂白波,云水飞动,海外别一洞天(同上)
    水涟潭,在半线.方广二丈馀,形若井,崇山环列.天将风雨,则水涨发声如潮;番民以占阴晴(同上)
    八里坌潭,在八里坌山绝顶.形三角,类人力为之.周可数,清深莫测.土番间因逐鹿而至,汉人罕能陟也(「诸罗志」)
    剑潭,在北淡水大浪泵社二里许.番划艋舺以入水,甚阔.有树名茄冬,高耸障天,大可数抱;峙于潭岸.相传荷兰人插剑于树,生皮合,剑在其内;因以为名(「台湾志略」)
    关渡门,从淡水港东入,潮流分为两支:东北,由麻少翁、搭搭悠,凡四、五曲至紫峙;西南,由武湾至摆接.各数十里而止;包络原野,山环水聚,洋洋乎巨观也(「诸罗志」)
    凡水皆东流,邑治之水独西;台海在西,三邑攸同也.闽、粤间,水源自山汇流扬波,谓之溪.溪渐于海,潮汐应焉,谓之港;海汊无源,潮流而潴,随其所到以为远近,亦谓之港(同上)
卷一 封域 第 44 页
    大冈山,状如覆舟.天阴埋影,晴霁则见.上有仙人迹、铁猫儿碇、龙耳瓮在焉.相传国有大事,此山必先鸣(「台湾纪略」)
    奇冷山,即奇岭社之山;高百丈.台湾最暖,此山独积雪,至春杪不化(同上)
    由斗六门东入,渡阿拔泉;又东入,为林埔,亦曰二重埔.土广而饶,环以溪山,为水沙连及内山诸番出入之口,险阻可据.有路可通山后哆啰满(「诸罗志」)


卷一 封域 第 44 页
   形 胜

  台湾府,东抵罗汉门庄内门六十五里,是曰中路;西抵澎湖三百二十里(水程四更,计二百四十里;澎湖纵横皆八十里);南抵沙马矶头四百六十里,是曰南路;北抵鸡笼六百三十四里,是曰北路.东西广三百八十五里,南北袤一千九十四里.台湾县(附郭),东至罗汉门庄内门六十五里,西至海三里,南至二赞行溪凤山县界二十里(原至依仁里交界仅十里;雍正十二年改),北至新港溪诸罗县界二十里(溪以南有新港社、新化里,原属诸罗;雍正十二年,改溪南属台湾、溪北属诸罗).广六十八里,袤四十里.凤山县,东至傀儡山五十里,西至打鼓港一十里,南至沙马矶头三百七十里,北至二赞行溪台湾县界七十里.广六十里,袤四百四十里;距府九十里.诸罗县,东至大龟佛山二十里,西至大海三十里,南至新港溪台湾县界八十里,北至虎尾溪彰化县界五十
卷一 封域 第 45 页
里.广五十里,袤一百三十里;距府一百里.彰化县,东至南北投大山二十里,西至大海二十里,南至虎尾溪诸罗县界五十里,北至大甲溪四十里.广四十里,袤九十里;距府二百里.淡水厅(驻竹堑),东至南山十里,西至大海七里,南至大甲溪一百一十九里,北至大鸡笼城二百七十五里.广十七里,袤四百八十四里;距府三百五十九里.澎湖厅,东至东吉屿八十里,西至草屿八十里,南至南屿一百里,北至目屿八十里.距府二百四十里(皆系水程,故不计广袤)
  台湾府处大海之中,坐东南、面西北,为江、浙、闽、粤四省之外界(「福建海防志」).缘高邱之阻以作屏,临广洋之险以面势(「蓉州文稿」).澎湖为门户,鹿耳为咽喉(「凤山县志」).七鲲身毗连环护,三茅港汇聚澄泓(「客问」).诚天设之险(「方舆纪要」),为海疆最要(「平台异同」).郡中八景,曰「东溟晓日」、「西屿落霞」、「安平晚渡」、「沙鲲渔火」、「鹿耳春潮」、「鸡笼积雪」、「澄台观海」、「斐亭听涛」.
  台湾县,东倚层峦,西迫巨浸(「岛上附传」).木冈山高耸特拔,罗汉门局势弘敞(「台湾志略」).外环大海,云涨霞平;内阻重山,沙迷雾列(「客问」).极东南之奥(「诸罗杂记」),扼凤、诸之冲(「台湾风土纪」).控南澳、阻铜山(「蓉州文稿」),四省藩屏,诸岛往来之要会(「澄台记」).邑中八景,曰「木冈挺秀」、「莲湖飘香」、
卷一 封域 第 46 页
「北线回澜」、「赤嵌远眺」、「龙潭夜月」、「金鸡晓霞」、「井亭夜市」、「郡圃榕梁」.
  凤山县,址因故镇(「鹿耳门即事」),僻处海边(「台湾风土记」).郁弘开,离奇盘结(「客问」).大冈、小冈,峣屼嵬崔;半崩、半屏,嵾嵯崿(「台湾赋」).矶耸沙马,林险阿猴(「台湾志略」).傀儡高,近接天际;琉球孤屿,远映海中(「县志」).所谓奇观胜概,约略如此(「旧志」).邑中八景,曰「凤岫春雨」、「泮水荷香」、「琅峤潮声」、「冈山树色」、「翠屏夕照」、「丹渡晴帆」、「淡溪秋月」、「球屿晓霞」.
  诸罗县,全台锁钥,径道蜿蜒(宋永清论).南自新港,北至虎尾(「台湾风土记」).叠岫参差,连冈撼(「客问」).白玉山插翠青霄,大武陇深入邃海(「台湾志略」).其巃之回环者,不可纪极;其浩瀚之奔流者,无不朝宗(「旧志」).千里之雄图,上游之要地(「县志」).邑中八景,曰「玉山云净」、「龙目泉甘」、「檨圃风清」、「海坑月霁」、「北香秋荷」、「水沙浮屿」、「月岭晓翠」、「牛溪晚岚」.
  彰化县,叠嶂如屏,连插汉(「稗海纪游」).山有火燄、姑婆之奇,溪有虎尾、大甲之险(「台湾志略」).近防三林、鹿子,远控淡水、鸡笼(「通志」).固海山之僻壤,亦宇宙之奥区(「客问」).邑中八景,曰「焰朝霞」、「鹿港夕照」、「镇亭晴
卷一 封域 第 47 页
云」、「线社雨 」、「虎溪春涛」、「海丰渔火」、「眉潭秋月」、「肚山樵歌」.
  淡水厅,崇山大川,深林旷野(「台海使槎录」).淡水江,北海之津梁(「客问」);小鸡笼蜿蜒而南,霏雾霭,峦不可枚举(「旧志」).西通大海,东结层峦(「使槎录」).圭心、石门、蓬山、后,重洋砥柱,攫浪搏潮(「客问」);洵扼要险区也(「赤嵌笔谈」)
  澎湖厅,五十屿巨细相间,坡陇相望(「旧志」).险口不得方舟,内溪可容千艘(「方舆纪要」),为漳、泉南户(「海防志」);东则海坛、西则南澳,诚天设之险(「方舆纪要」)


卷一 封域 第 47 页
     附 考

    台湾为土番部族,在南纪之曲,当云汉下流.东倚层峦,西迫巨浸.北至鸡笼城,与福州对峙;南则河沙矶,小琉球近焉.周袤三千馀里,孤屿环瀛,相错如绣(「岛上附传」)
    自鹭门、金门迤逦东南以达于澎湖,可数千里;风涛喷薄,悍怒激,瞬息万状.子午稍错,北则坠于南风,南则入于万水朝东,皆有不返之忧.又东至鹿耳门,夹以七鲲身、北线尾,海道纡折,仅容数武;水浅沙胶,虽长年三老,不能保舟之不碎.馀乃山罗嶕涌,无由以入.其险且不测如此(同上)
    鸡笼山岛野夷,亦谓之东番.万历四十四年,倭胁取其地.东番诸山,其人盛聚落而无君长
卷一 封域 第 48 页
;习镖弩,少舟楫,自昔不通中国(「方舆纪要」)
    台湾处大海之中,地形坐东南、面西北;自东北而至西南如列屏,为中国江、浙、闽、粤四省之外界.西北近海,多平地可耕,土番及人民聚落以百数.山背东南,一望洸洋,舟楫所不到,土番加唠使种类居焉.自红夷以至郑氏,皆不能绥附;闻中国盛德,悉来臣服,贽其方物.故我国家边陲极于海东数万里,置郡县为疆界,实亘古所未有(「福建海防志」)
    台湾在福建之东南,地隔重洋;形势延袤,可至者凡千六、七百里.外此则生番所居,与熟番阻绝;远望皆大山叠嶂,莫知纪极,可以置而不议.府治南北千有馀里,越港即水师安平镇;又有七鲲身,沙线潮平,可通安平,港内为水师战艘、商民舟楫止宿之地.港名鹿耳门,出入仅容三舟,左右皆沙石浅淤焉.此台湾之内门户也.衡渡至澎湖,岛屿错落,有名号者三十六岛.澎湖沟底皆大石参错,凡港泊有南风、北风二者殊澳.此台湾之外门户也.然台湾之可通大舟者,尚有南路之打鼓及东港、北路之上淡水,凡三处;而惟上淡水可容多船,港门为正也.其可通小舟者,尚有南路之蛲港、北路之咸水港及八掌港、笨港、海丰港、鹿子港、大甲西、二林、三林、中港、竹堑、蓬山,凡十二处;而笨港并有小港可通鹿耳门内,即名马沙沟是也.总之,台湾三路俱可登岸,而惟鹿耳门为用武必争之地者,以入港即可以夺安平而抗府治也.夺安平,则舟楫皆在港内,所以断其出海二路;抗府治,则足以号令南北二路而绝依附之门.故一入鹿耳门,而台湾之全势举矣.或云:鹿耳门为天险门户,而又上设台,防亦密矣;万一攻之不入,兵法有攻坚而瑕者亦坚,其谓之何!不如由北路之上淡水进兵,所谓行师如过于衽席之上者;谋非不臧也.而不知由北路进兵,则其势主缓,缓则必以众而临寡、以强而并弱;由鹿耳门进兵,
卷一 封域 第 49 页
则其势主捷,捷则有以反主客之形、成控制之师.而且安平不据,澎湖尚孤,彼贼徒急而扬帆,不无他虞也.是故觇台湾之形势,而必讲明于得入鹿耳门之要为最急(「理台末议」)
    台郡无形胜可据,四围皆海,水底铁板沙线横空布列,无异金汤.鹿耳门港路纡回,舟触沙线立碎;南嶕树白旗、北嶕树黑旗,名曰荡缨、亦曰标子,以便出入.潮长水深丈四、五尺.潮退不及一丈、入门必悬起后柁,乃进(「赤嵌笔谈」)
    鹿耳门内浩瀚之势,不异大海,其下实皆浅沙.深水可行舟处,不过一线,而又左右盘曲:非素熟水道者不敢轻入,所以称险(「稗海纪游」)
    台郡往来船只,必以澎湖为关津.从西屿头入,或寄泊峙内,或妈宫、或八罩、或镇海屿,然后渡东吉洋;凡四更,船至台湾,入鹿耳门.行舟者皆以北极星为准;黑夜无星可凭,则以指南车按定子午格巽向而行.倘或子午稍错,南犯吕宋或暹罗、或交趾,北则飘荡莫知所之.此入台者平险远近之海道也.至若台湾郡治之海道,自鹿耳门北至鸡笼,十九更;自鹿耳门南至沙马矶头,十一更.苟遇风,北则坠于南风,一去不可复返;南则入于万水朝东,皆极险.此又居台者之不可不知也(「旧志」)
    放洋全以指南针为信,认定方向,随波上下,曰针路.船由浯屿或大嶝放洋,用罗经向巽巳行,总以风信计水程迟速.望见澎湖西屿头、猫屿、花屿,可进;若遇黑水沟,计程应至澎湖,而诸屿不见,定失所向,仍收泊原处候风信.由澎湖至台湾,向巽方行.近鹿耳门隙仔,风日晴和,舟可泊;若有风,仍回澎湖(「赤嵌笔谈」)
    海洋汛舟固畏风,又甚畏无风.大海无橹摇、棹拨理,千里万里、祗藉一帆风耳.自大嶝放
卷一 封域 第 50 页
洋后,初渡红水沟、再渡黑水沟.台湾海道,惟黑水沟最险;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所.海水正碧,沟水独黑如墨,势又稍洼,故谓之沟;广约百里,湍流迅驶,时觉腥秽袭人.又有红黑间道蛇及两头蛇绕船游泳,舟师时时以楮镪投之;屏息喘喘,惧或顺流而南,不知所之耳.红水沟不甚险,人颇泄视之.然二沟在大洋中,风涛鼓浪,与绿水终古不淆,理亦难明.渡沟良久,闻钲鼓作于舷间;舟师来告,望见澎湖矣.登鹢尾高处凭眺,祗觉天际微云一抹如线;徘徊四顾,天水欲连.一舟荡漾,若纤埃在明镜中(「稗海纪游」)
    独坐舷际,时近初更;皎月未上,水波不动.星光满天,与波底明星相映;上下二天,合成圆器.身处其中,遂觉宇宙皆空(同上)
    海上夜黑,不见一物,则击水以视.一击而水光飞溅,如明珠十斛倾撒水面;晶光荧荧,良久始灭,亦奇观矣(同上)
    离澎湖,海水自深碧转为淡黑.回望澎湖诸岛,犹隐隐可见;顷之,渐没入云之外.前望台湾诸山,已在隐现间;更进,水变为淡蓝,转而为白.而台郡山峦,毕陈目前矣(同上)
    海舶已抵鹿耳门,为东风所逆,不得入;而门外铁板沙又不可泊,势必仍返澎湖.若遇月黑,莫辨澎湖岛澳,又不得不重回厦门以待天明者,往往有之矣.海上不得顺风,寸尺为艰(同上)
    海风无定,亦不一例.常有两舟并行,一变而此顺彼逆,祸福攸分(同上)
    台湾至澎湖 更,澎湖至厦门七更.厦门至上海四十七更,宁波近上海十更.俱由厦门经料罗至金门之南澳,可泊数百船.沿海行,至惠安之崇武澳,泊船可数十;经湄州至平海澳,可
卷一 封域 第 51 页
泊船数百;至南日澳,仅容数艘.南日至古屿门,从内港行;古屿至珠澳,复沿海行.二地皆小港.南日、古屿东,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则海坛环峙诸山也.白犬、官塘,亦可泊船.至定海,有大澳,泊船百馀.至三沙、烽火门、北关澳,亦如之.此为闽、浙交界.至金香、凤皇、三弁、石童、双门、牛头门,尽沿海行.至石浦所、乱嶕洋、崎头门、舟山、登厝澳,尽依内港.其登厝澳之东,大山叠出,即舟山地;赴上海、宁波,至此分.从西由定海关进港数里,即宁波;从北由羊山放大洋至吴淞进港数里,即上海.九月后北风盛,尤利涉.自登厝澳从西北放小洋,四更至乍浦;海边俱石岸,北风可泊于羊山屿.向北过崇明外五条沙转西,三十四更入胶州口.过崇明外五条沙对北,三十二更至成山头;向东北放洋,十一更至旅顺口.由山边至童子沟岛向东,沿山七更至盖州;向北放洋,七更至锦州府(「赤嵌笔谈」)
    罗汉门在郡治之东;自猴洞口入山;崇冈复岭,多不知名.行数里,为虎头山;诸环列,树惟榔.过大湾崎、芦竹坑、咬狗坑,又东南经土楼山,壁平如削;上则狝猴跳掷,虞人张罗以捕.稍前,为叠浪崎;出茅草埔,度雁门关岭,回望郡治,海天一色.去关口里馀,中为深堑,可数十丈.缘崖路狭,不堪旋马;一失足,便蹈不测.五里,至石头坑.四里,至长潭;清莹可鉴.潭发源于分水山后,由罗汉门坑入冈山溪,同注于海.自番子寮迤逦至小乌山后,入罗汉内门.回路转,眼界顿开;沃衍平畴,极目数十里.东则南仔仙山、东方木山,隔淡水大溪为旗尾山;西则小乌山,南为银锭山,北为分水山、目猫徽山.层峦叠巘,苍翠欲滴;暝色尤堪入画.民庄凡三:外埔、中埔、内埔;居民约二百馀口.内埔汛兵五十名,分防猴洞口.狗匀昆诸地,则寥寥三十馀人而已.先是,由长潭东南行,至夏尾蓝、脚帛寮,转北至外埔庄;后以逆党
卷一 封域 第 52 页
黄殿潜内埔,而瓮菜岑、鼓坛坑尤为奸匪出没之所,禁止往来.外埔东南,由观音亭、更寮崙、番子路头至大崎,越岭即为外门.去大杰巅社十二里,中有民居,为施里庄、北势庄.庄尽番地,往年代纳社饷,招佃垦耕;继以远社生番乘间杀人,委而去之.今则茀草不可除矣.自社尾庄、割兰坡岭可赴南路,由木冈社、卓猴可赴北路.外此羊肠鸟道,触处皆通;峻岭深谷,丛奸最易.土人运炭辇稻,牛车往来,径路逼狭,不容并轨;惟约昼则自内而外、夜则自外而内,因以无阻.夏秋水涨,坑堑皆平,则迷津莫度矣(「使槎录」)
    上淡水在诸罗极北,中有崇山大川、深林旷野.南连南嵌,北接鸡笼,西通大海,东倚层峦;计一隅可二百馀里,洵扼要险区也.外为淡水港,八里坌山在港南、圭柔山(一作鸡柔)在港北.两山对峙,夹束中流.南北有二河:南河源出武湾,行四十馀里;北河源出枫仔屿,行百馀里.俱至大浪泵会流,出肩脰门(即关渡门)入淡水港,曲折委宛五十馀里而归于海.圭柔山麓,为圭柔社.由山西下数里,有红毛小城高三丈、围二十馀丈,今圮.城西至海口,极目平衍,名虎尾;今淡水营所驻也.两山南北,重冈复岭,灌莽丛翳.南则武湾、里末、摆接、秀朗诸社,北则麻少翁、外北投、内北投、大浪泵、麻里即吼、枫仔屿诸社.磺山在内北投滨河,山仅数仞,寸草不生.自淡水经枫仔屿上下十里,过港至鸡笼;山高多石,山下即鸡笼社.稍进为鸡笼港,港道狭隘.港口有红毛石城,非圆非方,围五十馀丈、高二丈.远望为小鸡笼屿,番不之居,惟时于此采捕.循此而上,至山朝社.又上,至蛤仔难诸社;深箐鸟道,至者鲜矣.南路界尽沙马矶头,相传地脉直接吕宋.凡舟赴吕宋,必由此东放大洋;有澳名龟那秃,北风时大船可泊.沙马矶头之南,行四更至红头屿;皆生番聚处,不入版图.地产铜,所用杂物俱铜器
卷一 封域 第 53 页
(同上)
    竹堑过凤山崎,一望平芜;捷足者穷日之力,乃至南嵌,时有野番出没.沿路无落,行者亦鲜;孤客必倩熟番持弓矢为护而后行.野水纵横,或厉、或揭,俗所云九十九溪也.遇阴雨,天地昏惨,四顾悽绝.然诸山秀拔,形势大似彰、泉;若棋置落、设备禦,因而开辟之,可得良田数千顷(同上)
    关渡门从淡水港东入,潮流分为两支:东北由麻少翁,搭搭悠,凡四、五曲至仔峙;西南由武湾至摆接,各数十里而止.包络原野,山环水聚,洋洋乎巨观也(同上)
    淡水至鸡笼,有东西两路:西由八里坌渡炮城,循外北投、鸡柔、大遁、小鸡笼、金包里诸山之麓至鸡笼内海,可一百二十里.沿路内山外海,多巨石巉岩棋跱,相去数武;其下涧水浅深不一,行人跳石以渡,失足则坠于水.东由关渡门坐蟒甲乘潮循内北投、大浪泵至仔峙,港大水深,溯滩河可四十里而登岸.踰岭十里许,即鸡笼内海(同上)
    淡水者,台北西北隅尽处也.高山嵯峨,俯瞰大海,与闽之福州府闽安镇东西相望,隔海遥峙,计水程七、八里耳.山下临江陴为淡水城,亦前红毛为守港口设者.郑氏既有台湾,以淡水近内地,仍设重兵戍守(「稗海纪游」)
    缘海东行百六、七十里至鸡笼山,是台之东北隅.有小山圆锐,去水面七里,孤悬海中;以鸡笼名者,肖其形也.过此而南,则为台湾之东面.东面之间,高山阻绝,又为野番盘踞,势不可通.而鸡笼山下,实近弱水,秋毫不载,舟至即沈.或云:名为「万水朝东」;势倾泻,捲入地底,滔滔东逝,流而不返.二说未详孰是(同上)
卷一 封域 第 54 页
    淡水登舟半日,即望见官塘山(一作关童).自官塘趋定海行大海中,五、六十里至五虎门.两山对峙,势甚雄险,为闽省门户.门外风力鼓荡,舟甚颠越.既入门,静渌渊渟,与门外迥别.更进为城头(土音亭头),十里至闽安镇,数十里至南台大桥(稗海纪游」)
    澎湖岛北起北山,南尽八罩澳.北山、龙门港、丁字门、西屿头,倭所必由,为最要地.妈宫前里澳,为次要地.春汛以清明前十日为期,驻三个月;冬汛以霜降前十日为期,驻二个月.浯、铜二寨分兵为声援.汛毕,险要地各有兵船哨守,命曰小防(「漳州府志」)
    泉州顺风二昼夜至澎湖,沟水分东西流.一过沟水,则东流达于吕宋;回日过此沟,则西流达于漳、泉(同上)
    水至澎湖渐低,近流球谓之落漈.漈者,水趋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渔舟到澎湖以下,遇风发,榭流落漈,回者百无一(「续文献通考」)
    观澎湖诸岛,夏月正值南风,由妈宫澳入港,顺驶最易.惟出港逆风,未可时计;或收入八罩,从挽门潭上岸.登天后山四望,则三十六岛屿形势尽在目前(「赤嵌笔谈」)
    澎湖岛在琉球国,水行五日;地近福州、泉州、兴化、漳州四郡界.天气晴明,望若雾(「明一统志」)
    海中岛屿最险要而迂回,则莫如澎湖.盖其山周回数百里,险口不得方舟,内溪可容千艘.海中旧有三山之目,澎湖其一耳.东则海坛、西则南澳,诚天险之设,何可弃以资敌(「方舆纪要」)
    福州海中有澎湖岛,相去三千里,晴日髣可见;有参将领兵驻之,自福州顺风而往,不半
卷一 封域 第 55 页
日至也(「玉堂荟纪」)
    澎湖僻在兴、泉外海,其地为漳、泉南户;日本、吕宋、东西洋诸国皆所必经.南有港门,直通西洋(「福建海防志 」)
    郑成功窃踞台湾,用澎湖为外薮.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将军施琅统兵自铜山攻破,据之.八月,遂克台湾(「诸罗杂识」)
    澎湖为漳、泉之门户,而北港即澎湖之唇齿.失北港,则唇亡齿寒;不特澎湖可虑,即漳、泉亦可忧也.北港在澎湖东南,亦谓之台湾(「方舆纪要」)
    澎湖妈宫、西屿头、北港、八罩四澳,北风可以泊舟.若南风,不但有山有屿可以寄泊,而平风静浪,黑沟、白洋皆可暂寄,以俟潮流.洋大而山低,水急而流回.北之吉贝沉嶕一线,直至东北,一目未了;内皆暗嶕布满,仅存一港蜿蜒.非熟习深谙者,不敢棹至(「海国闻见录」)

卷一 封域 第 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