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输入文本已由电脑自动标签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词汇
人物
地点
景观
植物
称谓、职官
时间
别称
数量或序号
公元722年

 第一百七十八卷目錄

 壁錢部彙
  圖缺
  酉陽雜俎壁鏡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氣味 主治 窠幕主治 附方〉
 鼠婦部彙
  蛜蝛
  詩經豳風東山
  爾雅〈釋蟲〉
  毛詩疏廣要〈伊威在室
  埤雅蛜蝛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氣味 主治 發明 附錄丹戩 附方〉
 鼠婦雜錄
 鼠婦外編
 龐降部彙
  圖缺
  本草綱目龐降 氣味 主治
 唼臘蟲部彙
  圖缺
  本草綱目唼臘蟲
 五倍子部彙
  五倍子
  太平記〈五倍子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氣味 主治 發明 百藥煎修治 又方 又方 氣味 主治 發明 五倍子內蟲主治 附方〉
 雀甕部彙
  雀甕
  爾雅〈釋蟲〉
  爾雅翼蛅蟴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氣味 主治 附方〉
 蠍部彙
  蠍圖
  詩經小雅都人士
  博雅〈釋蟲〉
  酉陽雜俎鼠負化蠍〉
  毛詩疏廣要〈卷髮如蠆
  爾雅翼〈蠆〉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氣味 主治 發明 附方〉
 蠍部藝文
  蠍賦          唐李商隱
  蠆祝          宋司馬光
 蠍部紀事
 蠍部雜錄
 蠍部外編

禽蟲典第一百七十八卷

壁錢部彙

釋名


壁鏡酉陽雜俎  壁繭本草綱目

圖缺


酉陽雜俎

壁鏡

一日江楓亭會,眾說單方
成式記治壁鏡,用白礬
重訪許君,用桑柴灰汁三度沸,取汁白礬為膏,塗瘡口即差,兼治蛇毒
鄧襄州,多壁鏡毒人必死。

本草綱目釋名

壁錢一名壁鏡一名壁繭

李時珍曰:皆以窠形命名也。

集解

陳藏器曰:壁錢蟲似蜘蛛白幕如錢。
牆壁北人呼為壁繭

李時珍曰:大如蜘蛛而形扁,斑色八足而長亦時蛻殼其膜色。
光白如繭或云其蟲有毒,咬人至死惟以桑柴灰煎取汁調白礬末,傅之妙。

氣味

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鼻衄金瘡出血不止捺取蟲汁注鼻中。
及點瘡上,亦療五野雞病下血。

李時珍曰:治大小兒急疳牙,蝕腐臭壁蟲同人中。
等分燒研貼之又主喉痹
〈出聖惠等方〉

窠幕主治

陳藏器曰:小兒嘔逆取二七枚煮汁飲之。

李時珍曰:產後欬逆三五日不止,欲死者取三五箇煎汁呷之。
良又止,金瘡諸瘡出血不止及治瘡口不斂取,繭頻貼之止蟲牙痛。

《附方》

喉痹乳蛾已死者復活牆上壁錢七箇內要活蛛。
二枚作一處,以白礬七分一塊化開,以壁錢惹礬燒存性,出火毒為末,竹管入立時即好,忌熱肉硬物。

蟲牙疼痛普濟壁上白蟢窠四五,箇剝去黑者以鐵刀出汗
將窠惹汁丸之納入牙中,甚效又以乳香入窠內燒,存性納之亦效。
 一方牆上蛛窠,包胡椒塞耳,左痛塞右,右痛塞左,手掩住側臥待額上有微汗即愈

鼠婦部彙

釋名


伊威詩經    鼠負爾雅
委黍爾雅    鼠姑埤雅
鼠粘埤雅    濕生本草綱目
地雞本草綱目  地蝨本草綱目
丹戩本草綱目

蛜蝛


詩經豳風·東山

伊威在室

正義伊威委黍說文云:委黍鼠婦也。
〈朱注〉伊威鼠婦也,室不掃則有之。
大全長樂劉氏曰:伊威壁落間小蟲也,無人掃則出行于室。
常惹著鼠背故名鼠負
今誤作婦字,所謂濕生蟲也,多足其色如蚓,背有橫文。

爾雅《釋蟲》

蟠,鼠負

〈註〉瓫器底蟲。
〈疏〉此與下蛜威委黍是一,故下註委黍云:舊說鼠別名,則此蟲一名蟠一名鼠負
負或作本草作婦,一名蛜威一名委黍也
陶註本草云多鼠坎中,鼠背負之然為鼠
鼠婦則似乖詩,東山蛜威在室是也


蛜威委黍

〈註〉舊說鼠別名,然所未詳

毛詩·陸疏廣要》伊威在室

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一本一器字〉底土中,生似白魚是也

爾雅云蟠鼠負鄭註蟠音煩瓫底下白粉蟲也。
爾雅又云:蛜威委黍
郭註舊說鼠別名,然所未詳
鄭註:即鼠負也,蛜音伊,本草鼠婦一名負蟠一名蛜威一名委黍
衍義曰:鼠婦濕生蟲也,多足其色如蚓,皆有橫紋蹙。
大者長三四分,在處有之甎甃及下濕處,多用絕少

埤雅伊威
《詩》曰:伊威在室
伊威甕器底,蟲形白魚而大。
爾雅曰:蛜威委黍一名鼠婦,食之令人善淫。
術曰:鼠婦淫婦是也
亦曰:鼠負陶隱居云鼠在坎中,背則負之。
今作鼠婦似乖理誤矣,蓋鼠婦一名鼠姑,亦或謂之鼠粘,鼠婦鼠姑也。
鼠粘猶鼠負也,因濕化生。
今俗謂之溼生

本草綱目鼠婦釋名
陶弘景曰:鼠婦爾雅鼠負,言鼠多在坎中,背粘負之故曰鼠負

韓保昇曰:多在甕器底及土坎中,常惹著鼠背故名俗亦謂之鼠粘。
枲耳羊負來也。

李時珍曰:按陸佃埤雅云,鼠負食之。
令人善淫故有婦名,然則婦負二義俱通矣,因濕化生,故俗名濕生
蟲曰:地雞地虱象形也。

集解

別錄曰:鼠婦魏郡平谷人家地上五月五日采。
蘇頌曰:今處處有之多在下,濕處甕器底及土坎中。
《詩》云:伊威在室
鄭元言家無人,則生故也。

寇宗奭曰:濕生蟲多足大者,長三四分。
其色如蚓背有橫紋,蹙起用絕少

李時珍曰:形似衣魚稍大灰色

氣味

酸溫無毒。
大明曰無毒。

主治

日華曰:氣癃不得小便婦人月閉血。
癇痓寒熱水道墮胎

李時珍曰:治久瘧寒熱風蟲,牙齒疼痛小兒撮口驚風鵝口瘡
痘瘡倒黶解射工毒,蜘蛛蚰蜒入耳

發明

蘇頌曰:張仲景治久瘧,大鱉甲中用之,以其主寒熱也。

李時珍曰:古方治驚瘧血病多用之,蓋厥陰經藥也。
太平御覽葛洪瘧方:用鼠負蟲十四枚,各以糟釀之,丸十四丸,發時水吞下,便愈。
葛洪肘后方瘧疾寒熱鼠婦
四枚糖裹為丸水下便,斷又用鼠負豆豉各十四枚搗丸。
芡子大未發前日湯服二丸,將發時再服二丸,便止。
蜘蛛毒人成瘡,取此蟲食其絲即愈蜘蛛下。

附錄丹戩

別錄有名未用曰:味辛有毒,主心腹積血生蜀郡狀。
鼠負青股赤頭七月七日一名飛龍

《附方》

產婦尿祕:鼠婦七枚,熬研末,酒服。
千金方
撮口臍風,聖惠:用鼠負蟲杵絞汁少許灌之
 陳氏生杵鼠負雀甕汁服之。

鵝口白瘡地雞研水塗之,即愈
壽域方〉
風蟲牙痛濕生一枚,綿裹咬之,勿令人知。
聖惠方牙疼痛:濕生巴豆仁、胡椒一枚,研勻飯丸綠豆大,綿裹一丸咬之,良久涎出吐去,效不可言
〈經效濟世方〉
痘瘡倒黶:濕生蟲為末,酒服一字即起
痘疹論〉蚰蜒入耳濕生蟲研爛塗耳,邊自出或攤紙上作撚安,入耳中亦出國國。
衛生寶鑑
射工溪毒鼠婦豆豉巴豆三枚,脂和塗之。
肘後方

鼠婦雜錄

續明雜志北方屋角陰處有蟲善躍而長眉
目有班竈間,亦有南人謂之錢駝兒,疑詩所謂伊威

鼠婦外編

搜神記豫章一家,婢在竈下,忽有人長數寸,來竈間壁,婢誤以履踐之,殺一人須臾,遂有數百人,著衰麻服,持棺迎喪凶儀皆備,出東門,入園中船下
就視之,皆是鼠婦
婢作湯灌殺,遂絕。

龐降部彙

圖缺


本草綱目

龐降

李時珍曰:按劉珣嶺表錄異》龐降生於嶺南
多在橄欖樹上形如蜩蟬,腹青而薄其名自呼
但聞其聲而鮮能得之,人以善價求為媚藥
按此形狀似蟬可為媚藥,與李珣海藥青蚨雌雄不捨祕精之說。
相符恐亦青蚨之類,在木上者也。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補中益陽道去,冷氣令人悅澤

《藥譜》曰:祕精縮小便。

唼臘蟲部彙

圖缺


本草綱目

唼臘蟲

李時珍曰:按裴淵廣州記》云,林任縣甲蟲嗜。
肉人死食之都,盡紛紛滿屋不可驅。
張華博物志云:廣州西南數郡人,將死便有飛蟲狀如
入舍中人死,便食不可斷。
遣惟殘骨在乃去,惟以梓板作器則不來。
林邑國記云:廣西南界有唼,臘蟲食死人
豹皮覆尸則不來此,三說一物也。
其蟲雖不入藥,而為人不可不知。

五倍子部彙

釋名


五構本草綱目  文蛤本草綱目
百蟲倉本草綱目 百藥煎本草綱目

五倍子


太平廣記》五倍子

峽山,有蟆子色黑,亦能咬人,毒亦不甚
視其生處,即麩鹽樹葉背上,春間生之,葉卷成窠,大如桃李,名為五倍子治一瘡毒
收者曬而殺之,即不化去不然者,必竅穴而出,飛為蟆子矣。

本草綱目釋名

李時珍曰:五倍當作五構見山海經,其形似海中文蛤故亦同名
百蟲倉會意也,百藥煎隱名也。

集解

蘇志曰:五倍子在處有之,其子色青大者如拳
而內多蟲。
蘇頌曰:以蜀中者,為勝生於膚木葉
七月結實無花其木青黃色其實至熟而黃。
九月采子曝乾染家用之。

李時珍曰:五倍子宋開寶本草收,入草部嘉祐本草入木部,雖知生於膚木之上,而不知其乃蟲所造也。
膚木即鹽膚子木也,詳見果部鹽麩子
下此木生叢林處者,五六月有小蟲如蟻食。
其汁老則遺種結小毬於葉間,正如蛅蟴之作雀甕蠟。
蟲之作蠟子也,初起甚小漸漸長堅。
其大如拳,或小如菱形狀。
圓長不等初,時青綠久則細黃綴於枝葉
宛若結成其殼堅脆其中空虛有細蟲如蠛蠓
山人霜降采取蒸殺貨之。
否則,蟲必穿壞而殼薄且腐矣,皮工造為百藥煎以染,皂色大為時用
他樹亦有此,蟲毬不入藥用木性殊也。

氣味

平無毒。

主治

開寶曰:齒宣疳𧏾肺臟風,毒流溢皮膚作風濕癬瘡癢膿。
五痔下,血不止小兒面鼻疳瘡

陳藏器曰:腸虛泄痢為末,熟湯服之。

日華曰:生津消酒毒治中,蠱毒毒藥

宗奭曰:口瘡摻之便可飲食

時珍曰:斂肺降火化痰飲止欬嗽消渴盜汗嘔吐失血久痢,黃病心腹痛,小兒夜啼烏鬚,髮治眼赤濕爛消腫毒喉痹斂。
潰瘡金瘡脫肛子腸墜下

發明

朱震亨曰:五倍子屬金,與水噙之善收
頑痰解熱毒佐,他藥尤良黃昏欬嗽火氣浮入肺中,不宜涼藥宜,五倍五味而降之。

李時珍曰:鹽麩子木葉,皆酸鹹寒涼
能除痰飲欬嗽生津止渴解熱毒酒毒治喉痹下血,血痢諸病五倍子蟲食
津液結成者,故所主治與之同功,其味酸鹹能斂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
氣寒散熱毒,瘡腫其性收能除泄痢濕爛。

百葉修治
李時珍曰:用五倍子為粗末,每一斤真茶一兩煎膿汁入酵糟,四兩擂爛拌和器,盛置糠缸中罯之,待發起發麪狀即成矣。
捏作餅丸曬乾用。
嘉謨曰:入藥五倍子鮮者,十斤舂細用。
瓷缸盛稻草,蓋盦七日夜取出再擣入桔梗甘草末,各二兩,又盦一七仍搗仍盦滿七次取出,捏餅曬乾如無鮮者,用乾者水漬為之。

百藥煎又方
五倍子一斤,生糯米一兩滾水浸過。
一兩研末,入罐內封六月,要一七取開配合用。

百藥煎又方
五倍子一斤研末酒麯半斤
一把研末,右用小調勻缽中,按緊上以長稻草封固。
另用籮一箇多著,稻草藥缽坐草中。
上以稻草蓋置淨處,過一七後,看藥上長起長霜,藥則已成矣,或捏作丸,或作餅,曬乾纔可收用

百藥煎氣味
酸鹹微甘,無毒。

百藥煎主治
李時珍曰:清肺化痰定嗽解熱生津止渴收濕消酒
鬚髮止下血,久痢脫肛牙。
齒宣𧏾面鼻疳蝕,口舌糜爛風濕諸瘡。

發明

李時珍曰:百藥煎功與五倍子不異,但經釀造其體輕。
虛其性浮收且味帶餘甘,治上焦心肺欬嗽痰,飲熱渴諸病含噙尤為相宜

五倍子內蟲主治

李時珍曰:赤眼爛弦同爐甘石末,乳細點之。

《附方》

虛勞遺濁玉鎖丹治腎,經虛損心氣不足
思慮太過真陽不固,漩有餘瀝小便白濁如膏。
夢中遺骨節拘痛面黧肌瘦,盜汗虛煩食減乏力
此方性溫不熱極有神效。
五倍子一斤白茯苓四兩龍骨二兩,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用鹽湯送下日三服
和劑方〉
寐中盜汗五倍子末,蕎麥麵分水和,作餅煨熟夜臥,待飢時乾吃二三箇,勿飲茶水甚妙。
集靈
自汗盜汗常出為自汗,睡中出盜汗
五倍子研末津,調填臍中縛一夜即止也。
同上
心疼腹痛五倍子研末,每服一錢
鐵杓內炒起煙黑色者,為度以好酒一鍾
傾入杓內服之立止。
邵真人經驗方
消渴飲水五倍子為末,水服方寸匕三服
〈危氏得效方〉小兒嘔吐不定五倍子二個,一生一熟甘草一握濕紙,煨過同研為末,每服五分米泔調下立瘥。
〈經珍方〉小兒夜啼五倍子末,津調填於臍內。
楊起簡便方〉暑月水泄五倍子末,飯丸黃豆大,每服二十丸。
荷葉煎水下,即時見效
余居士奇方
熱瀉下痢五倍子一兩枯礬五錢,為末。
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
〈鄧筆峰雜興方〉
瀉痢不止五倍子一兩半,生半燒為末,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紅痢燒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湯下。
集靈:用五倍子末,每米飲一錢

滑痢不止:用五倍子醋炒七次,為末,米湯送下。
脾泄久痢:五倍子半斤倉米一升白丁香細辛木香三錢花椒五錢為末,每服一錢,蜜湯下,日二服,忌生冷魚肉
集靈方〉
赤痢不止文蛤研末水浸烏梅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烏梅湯下。

腸風下血:五倍子白礬各半兩為末,順流水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米飲下,忌酒。
本事方〉
臟毒下血:五倍子不拘多少為末,大鯽魚一枚去腸胃鱗腮,填藥令滿入瓶內,鍛存性為末,每服一錢溫酒下。
〈王璆百一選方〉
後下血,不拘大人小兒五倍子末,艾湯服一錢
〈全幼心鑑〉
腸風臟毒下血不止五倍子半生,半燒為末,陳米飯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粥飲送下,日三服
聖惠方
酒痢腸風下血:見百藥煎

小兒下血腸風臟毒:五倍子末,煉蜜丸,小豆大,每米飲服二十丸。
〈鄭氏〉
大腸痔疾五倍子煎湯,熏洗或燒煙熏之,自然收縮
直指方〉
脫肛不收,三因方:用五倍子三錢,入白礬一塊,水一碗煎湯洗之,立效
 簡便:用五倍子半斤水煮極爛,盛坐桶上熏之,待溫以手輕托上。
內服參苓升麻藥。
 普濟方:用五倍子百草霜等分為末,醋熬成膏,鵝翎掃傅上即入。

產後腸脫:五倍子末摻之,或以五倍子白礬煎湯熏洗。
婦人良方
女人陰血:因交接動者五倍子末摻之良。
〈熊氏〉孕婦漏胎五倍子末,酒服二錢神效
〈朱氏集驗方風毒攻眼腫癢,澀痛不可忍者:或上下臉赤爛或浮瞖瘀肉
侵睛神效驅風散用,五倍子一兩蔓荊一兩半為末。
二錢水二盞,銅石器內煎汁去。
滓乘熱洗留滓,再煎用大明目去澀。
博濟方〉
小便尿血五倍子末,鹽梅和丸梧子大。
空心酒服五十丸。
〈集簡方〉
風眼赤爛集靈方用,五倍子鍛存性為末,入飛過黃丹少許傅之日三上甚良。
 普濟方用五倍子研末,傅之名拜堂散。

爛弦風眼五倍子銅青白墡等分為末,熱湯開閉目淋洗冷,即再熱洗之眼弦不可入湯。
濟急方〉眼中弩肉方同上

瘡腫五倍子末,冷水調塗濕則乾摻之。
海上名方聤耳出膿普濟方,用五倍子吹之
 經驗五倍子焙乾一兩,全蝎燒存性,三錢為末摻耳中。

鼻出衄血五倍子末,吹之仍以末,同新綿灰等分米飲二錢

牙縫出血不止五倍子,燒存性研末傅之即止
衛生易簡方〉
牙齒動搖外物傷動欲落者,五倍子地龍等分為末,先以揩過然後傅之。
御藥院方〉
牙齦腫痛五倍子一兩,瓦焙研末
每以半錢傅痛處片時吐去,涎內服風熱藥。
楊子建護命方〉
風牙腫痛五倍子一錢,黃丹花椒五分為末。
摻之即止也。
 五倍子末,冷水調塗頰外甚效。

脣緊作痛五倍子訶子等分為末之。
〈端效方〉天行口瘡五倍子末,摻之吐涎即愈
〈龐氏傷寒論咽中懸癰舌腫塞痛,五倍子末,白殭蠶末,甘草末等分白梅肉搗和。
彈子大噙嚥,其癰自破也。
經驗方〉口舌生瘡儒門事,親赴筵散用五倍子蜜陀僧等分為末,漿水漱過乾貼之院方加晚蠶蛾。
 澹寮方用五倍子一兩滑石半兩黃柏蜜炙半兩為末,漱淨摻之,便可飲食

白口惡瘡狀似木耳不拘大人小兒並用
五倍子青黛等分為末,以筒吹之
〈端效方〉
走馬牙疳五倍子青黛枯礬黃柏等分為末。
先以鹽湯漱淨,摻之立效
便覽
牙齦疳臭五倍子炒焦一兩枯礬銅青一錢為末,先以米泔漱淨,摻之絕效方也。
〈集簡方〉
疳蝕口鼻五倍子燒存性研末摻之。
普濟方〉
小兒口疳白礬裝入五倍子,內燒過同研摻之。
簡便方〉下部疳瘡幼心鑑。
五倍子枯礬等分研末,先以虀水洗過搽之。
 杏林摘要五倍子花椒去,子炒各一錢細辛三分為末。
先以洗淨搽之一二日生肉也。

陰囊濕瘡出水不瘥,用五倍子臘茶五錢膩粉少。
研末先以,湯洗過香油調搽以瘥為度。
太平聖惠方
魚口瘡毒初起未,成膿者用南五倍子炒黃研末,入百草霜等分以臘醋,調塗於患處一日一夜即消。
杏林摘要
一切諸瘡五倍子黃柏等分為末傅之。
普濟方〉一切腫毒五倍子焙炒紫。
黑色蜜調塗之。
 簡便治一腫毒初起無頭者,五倍子大黃黃柏等分為末,新汲水調塗,四圍日三五次。

一切癬瘡五倍子去,蟲白礬燒過各等分為末,搽之乾則油調。
簡便方〉
癩頭軟癤及諸熱瘡用,五倍子七箇研末香油四兩至一布絞去,渣搽之三四遍。
即可勿以水洗之。
普濟方〉
風癩濕爛五倍子,末津調塗之同上

頭瘡熱瘡風濕,諸毒用五倍子
白芷等分研末,摻之膿水即乾。
如乾者以清油調塗。
衛生易簡
瘡口不收五倍子研末,以蠟醋腳調塗四圍效。
一切金瘡五倍子降真香等分研末,傅之皮肉自痊名啄合山
拔萃方〉
金瘡出血不止者,五倍子末貼之。
閉氣者以五倍子末,二錢龍骨末,少許湯服立效
〈談埜翁方〉杖瘡腫痛五倍子去,穰米醋一日慢火炒黃研末摻之不破者醋調塗之。
衛生易簡方〉
手足皸裂五倍子末,同牛骨填納縫中即安也。
醫方大成
雞骨哽咽五倍子末摻入喉中,即化下。
海上名方小兒脫肛五倍子為末,先以艾絨捲倍子末成筒放便桶內,以瓦盛之令病者,坐於桶上以火點使藥煙熏肛門其肛自上隨後,將白礬為末。
復搽肛門,其肛自緊再不復脫。

魚口便毒五倍子不拘多少以淨瓦器盛之,用陳醋熬成膏用綿布攤貼之,如乾即換三五次即愈
偏墜氣痛用五倍子一箇,放食鹽少許在內,以火紙包定用水浸濕放文。
武火灰內煨存性為末,酒調服染烏鬚髮聖,濟摠錄針砂八兩
米醋五日炒略紅色研末五倍子百藥煎沒石子各二兩
訶黎勒三兩研末,各包先以皂莢水洗髭鬚米醋
蕎麥麪糊和針砂末,傅上荷葉過一夜次日取去以蕎麥四味,敷之一日洗去即黑。
 杏林摘要,用五倍子一斤研末,銅鍋炒之。
勿令成塊如有煙起,即提下攪之從容上火慢。
直待色黑為度,以濕青布包紥足踏成餅收貯聽用每用時以皂角
水洗鬚髮五倍子一兩紅銅末酒炒一錢六分生白六分訶子四分沒石四分
硇砂一分為末,烏梅榴皮煎湯調勻碗盛重湯煮四五十沸。
如飴狀以眉掠刷於鬚,髮上一時洗去。
再上包住次日,洗去以核桃油潤之,半月一染甚妙。

中河豚毒五倍子白礬末,等分水調下。
 出事林廣
斂肺劫嗽百藥煎訶黎勒荊芥等分為末,薑汁入蜜和丸,芡子大時時噙之。
丹溪心法
定嗽化痰百藥煎片,黃芩紅甘草各等分為細末。
蒸餅菉豆大時時乾嚥數丸佳。
瀕湖醫案
氣化百藥煎一兩荊芥五錢海螵蛸一錢蜜丸芡子大每服噙一丸妙。
筆峰雜興
染烏鬚髮百藥煎一兩鍼砂醋炒蕎麥麪各半兩,先洗鬚髮荷葉熬醋調刷荷葉包,一夜洗去即黑。
普濟方〉
沐髮除䐈百藥煎末,乾搽髮上一夜箆之。
普濟方〉揩牙烏鬚用百藥煎半兩,元胡索三錢雄黃三錢,為末,先以擦去涎用,此揩牙以津洗目日日用之,甚佳。
普濟方〉
牙痛引頭同上

風熱牙痛百藥煎泡湯噙漱。
〈聖濟總錄
牙齦疳蝕百藥煎五倍子青鹽鍛各一錢,半銅綠一錢為末。
日摻二三次神效
普濟方〉
煉眉瘡癬小兒,面湮瘡又名煉銀
瘡乃母受胎時,食酸辣邪物所致
百藥煎五錢生白二錢為末,油調擦之。
外科精義
腳肚生瘡初起粟米大搔之,不已成片。
包腳相交黃水出痒不可忍,久成痼疾百藥煎末,唾調逐瘡四圍塗之,自外入內先以貫眾煎湯洗之日一次
〈醫林集要〉
乳結硬痛百藥煎,末每服三錢酒,一盞煎數沸服之,取效
經驗方〉
腸癰內痛大棗連核燒,存性百藥煎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溫酒服日一取效。
直指方〉
大腸便血百藥煎荊芥穗燒存性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聖惠方
腸風下血百藥煎二兩半生用半炒存性為末,飯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名聖金丸
〈王璆百一選方〉大腸氣痔作痛下血百藥煎末,每服三錢稀粥調服二次
〈集簡〉
腸風臟毒下血者,用百藥煎燒存性。
烏梅連核燒過白芷不見火為末,水糊丸如梧子大每。
服七十丸米飲下。
普濟方〉
酒痢下血百藥煎五倍子槐花等分,焙研末酒糊丸梧子
大每服五十丸米飲送下。
本事方〉
下痢脫肛百藥煎一塊白梅三箇木瓜一握以水一碗半碗二服
〈聖濟總錄
男婦血淋用真百藥煎車前子,炒黃連三錢木香二錢滑石一錢,為末。
空心燈草湯服二錢,日二服
普濟方〉
消暑止渴百藥煎蠟茶等分為末,烏梅肉搗和丸芡子大,每含一丸名水瓢丸。
〈事林廣記〉

雀甕部彙

釋名


爾雅     毛蠹爾雅爾雅     蛅蟴爾雅
爾雅疏》    楊瘌蟲爾雅翼
蛅蟴房爾雅翼  躁舍爾雅翼
雀兒飯甕爾雅翼 雀癰爾雅翼
天漿本草綱目 紅姑娘本草綱目
毛蟲本草綱目  棘剛子本草綱目

雀甕


爾雅《釋蟲》

毛蠹

〈注〉即蛓。
〈疏〉一名毛蠹,即蛓也
說文蛓毛蟲,今俗呼為毛蛓,有毒螫人。
楚辭云:蛓緣兮,我裳是也


蟔,蛅蟴

〈注〉蛓屬也,今青州人呼蛓為蛅蟴孫叔然八角螫蟲失之。
〈疏〉蟔,一名蛅蟴,即蛓類也青州人呼蛅蟴
孫叔然八角螫蟲之者,此即毛蟲
何止八角故云失之螫猶蠚也,字林云蟲行毒也。

爾雅翼蛅蟴

蛅蟴蛓蟲也,身扁綠色似蠶而短背有毒毛。
能螫人今俗呼楊瘌蟲,說文楚人謂藥毒曰:一曰傷也。
音如辛辣之辣楚詞以喻讒人九思所謂蛓緣兮,我裳是也
牡丹尤多常在,葉皆不知者輒遇其毒欲老則吐。
汁自裹久漸堅凝巴菽大紫白間理可,愛就其中作蛹謂之蛅蟴房一名躁舍一名雀甕俗
謂之雀兒
飯甕言雀所喜食也,又謂之雀廱既久出而為蛾。
復孚子於葉間或者乃謂雀甕蛅蟴之卵。
非也,陶弘景:多在石榴木上,今石榴上復一種聚短梗。
半寸以來周圍植之,以自裹行則負以自隨亦化蛹其中俗呼避債蟲。

本草綱目釋名

雀甕一名蚝蟲窠一名天漿子一名紅姑娘一名毛蟲

陳藏器曰:毛蟲作繭形如甕,故名雀甕俗呼雀廱聲相近也。

韓保昇曰:雀好食其甕,中子故俗雀兒飯甕
陶弘景曰:蛅蟴背毛螫人,故名蚝音刺與蛓同。
李時珍曰:俗呼毛蟲又名楊瘌子,因有螫毒也。
蟲多石榴樹上,故名天漿天漿乃甜榴之名也。
寇宗奭曰:多在棘枝上,故曰棘剛子

集解

別錄曰:雀甕出漢中生樹枝,間蛅蟴房也。
八月采蒸之。

陶弘景曰:蛅蟴蚝蟲也,在石榴樹上
其背毛螫人生卵形雞子大如巴豆

陳藏器曰:蚝蟲好在果樹上,大小如蠶身面背上有五色
斑毛有毒能刺螫人欲老者口中吐白汁,凝聚硬正雀卵
其蟲以甕為繭在中成蛹如蠶之在繭也,夏月羽化而出作蛾放子於葉間如蠶子陶言其生卵如雞子誤矣。

蘇恭曰:雀甕樹間螵蛸蟲,此物紫白斑狀似硨磲可愛也。

李時珍曰:蛅蟴處處樹上有之,牡丹尤多入藥惟取榴棘上房內有蛹者,正如螵蛸桑上者。

氣味

甘平無毒。

日華曰有毒。

主治

本經曰:寒熱氣蠱鬼疰小兒驚癇

蘇頌曰:今醫家治小兒慢驚用,天漿子有蟲者白殭蠶乾蠍三物,各三枚微炒搗末,煎麻黃調服一字三服加減大有效也。

陳藏器曰:雀甕打破取汁小兒飲令無疾,小兒撮口漸漸口,撮不得飲乳。
但先剺口傍見血以甕研汁塗之,或同鼠婦生搗塗之。
今人子時凡諸物,皆令開口不令閉者,蓋厭禳之也。

《附方》

撮口噤風:用棘科雀兒飯甕子未開口者,取內物和乳汁灌之
 又方:棘剛子五枚赤足蜈蚣一條,燒存性,研勻,飯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乳汁下亦可,末服一字
聖惠方
小兒臍風白龍用天漿子有蟲者,一枚蠶炒一枚膩粉少許研勻以薄荷自然汁調灌之
取下毒物神效
聖惠方
慢驚風,口眼喎斜搐搦痰盛:用天漿子房去皮,生用三枚,乾蠍生用七枚,硃砂一錢,研勻飯丸大,每服二丸,荊芥湯送下。
聖惠方
乳蛾喉痹用天漿子,即紅姑娘徐徐嚼嚥

小兒癇疾:棘枝上雀甕研,其間蟲出取汁灌之
聖惠方

部彙

釋名


詩經     杜伯博雅
主簿蟲酉陽雜俎 蚊毛詩·陸疏廣要》
本草綱目  蠆尾蟲本草綱目

蠍圖


詩經小雅·都人士

君子女,卷髮如蠆

〈箋〉蠆,螫蟲也,尾末犍然似婦人髮末,曲上卷然。
〈注〉通俗文云長尾為蠆,短尾為蠍,螫音釋,又作蠚呼莫反。

博雅《釋蟲》

杜伯蠆蠍也。

酉陽雜俎鼠負化蠍

鼠負蟲巨者,多化為蠍。
蠍子多負於背,成式嘗見一蠍負十餘子,子色猶白,纔如粒。
成式嘗見張希復言,陳州古倉有蠍,形如錢,螫人必死,江南舊無。
蠍,開元初,嘗有一主簿竹筒,盛過江至。
江南往往亦有俗呼為主簿,蟲蠍常為蝸所食。
以跡䂓之蠍不復去,舊說過滿百為蠍。
所螫蠍前,謂之螫,後謂之蠆。

毛詩·陸疏廣要》卷髮如蠆

一名杜伯河內謂之蚊,幽州謂之蝎。

毛傳蠆:螫蟲也,釋文蠆敕邁反,又敕界反蠚蟲也。
正義左傳曰:其父死於路已為蠆尾,言蠆尾有毒也,索靖草書蠆尾

爾雅翼

說文曰:蠆毒蟲也象形,蓋象其奮螯曳尾之。
形今之蠍也說者,以為鼠負大者多化為蠍。
葛洪方云蠍中國多,此江南無也韓文公照壁喜見蠍〉
或云江南舊無蠍,開元初,嘗有主簿竹筒過江
至今江南往往有之俗呼為主簿,蟲蜥蜴能食之。
蜥蜴一名蠍虎,又為蝸牛
所食先以跡䂓之不復去,今人或為蠍螫者,以蝸牛涎塗之痛。
立止蠍前謂之螫,後謂之蠆通俗文云長尾為蠆,短尾為蠍晉語申生曰:雖蠍譖焉避之。
左傳曰:蜂蠆有毒,又曰已為蠆尾,以令於國。
莊子曰:其智憯於蠆蠍之尾,然則為害甚矣。
醫家蠆尾為蠍梢蒯通猛虎之猶,與不如蜂蠆之致。
嵇含謂諺曰:過滿百為蠆所螫,唐制三月上巳日侍臣柜柳云帶之,免蠆毒處士之名,無爵列於朝者商君謂之六蠍。
都人士之詩曰:彼君子卷髮如蠆鄭氏謂蠆螫蟲也,尾末犍然似婦人髮末曲上。
卷然斂髮無髢而有曲者,以長者皆斂之。
不使有餘鬢傍短者,不可斂則因之以為飾。
故曰:匪伊卷之髮,則有旟先儒以為旟揚也。
非故卷之髮,當自有揚起者,爾淮南子鄭舞者。
髮若結旌許氏曰:屈而復舒也,結旌則旟之義都人士所以長民者,衣服不常次章并及內外命婦之,飾故曰。
綢直髮言髮甚綢直也,次曰謂之尹吉,言髮為結甚至也,末曰卷髮如蠆言,首飾整然矣,世衰禮廢則婦人之飾。
相尚奇異喪禮也,南宮縚之母死夫子猶。
誨兄子以母從從扈扈,謂長大垂髮狀也。
幽王之時褒姒以男冠化於上,則婦人之髮結,可知不為墮馬髻者,幾希矣,宜乎事雖微,而思古長民者也。

本草綱目釋名

一名蛜蜥一名蠆尾蟲

馬志曰:段成式酉陽雜俎云:江南無蠍。
開元初,有主簿竹筒過江至今往往有之,故俗稱為主簿蟲
李時珍曰:按《唐史》云,劍南本無蠍,有主簿
將至,遂呼為主簿蟲
張揖廣雅杜伯蠍也,陸璣詩疏云蠆一名杜伯幽州人謂之蠍觀。
此則主簿杜伯之訛而後附會其說。
許慎云:蠍蠆尾蟲也,長尾為蠆短尾為蠍葛洪云蠍前為螫後為蠆。
古語蜂蠆垂芒其毒在尾,今入藥全用者,謂之全蠍有用尾者,謂之,蠍梢其力尤緊。

集解

馬志曰:蠍出青州形緊小者良,段成式鼠負蟲巨者,多化為蠍蠍子多負於背,子色白,纔如粒,陳州古倉有蠍形如錢。
螫人必死,蝸能食之先以跡䂓之不復去也。

寇宗奭曰:今青州山中石下捕得慢,火逼之或烈日中曬至蠍渴時。
食以青泥既飽以火,逼殺之故其色多赤。
欲其體重而售之也,用者當去其土。

蘇頌曰:今汴洛河陝州郡,皆有之采無時以火。
乾死陶隱居驗方言,蠍有雌雄雄者螫人痛止在一處用井,泥傅之。
雌者痛牽諸處瓦溝下,泥傅之皆可畫地十字取土水服方寸匕或在手足冷水漬之,微暖即易在身
水浸布搨之,皆驗又有咒禁法亦驗。

李時珍曰:蠍形如水黽,八足長尾有節色。
青今捕者多,以鹽泥食之入藥去,足焙用。
古今錄驗》云:被蠍螫者,但以木碗合之神,驗不傳之方也。

氣味

甘辛平,有毒。

主治

開寶曰:諸風癮𤺋及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澀手足抽掣

李時珍曰:小兒驚癇風搐大人痎瘧耳,聾疝氣諸風瘡女人帶下陰脫

發明

寇宗奭曰:大人小兒通用驚風不可闕。

蘇頌曰:古今治中抽掣小兒驚搐多用篋中方治小兒風癇有方

李時珍曰:蠍產於東方色,青屬木足厥陰經藥也。
厥陰諸,病諸風掉眩搐掣瘧疾
寒熱耳聾無聞皆屬厥陰風木,故東垣李杲云凡疝氣帶下,皆屬於風蠍乃風,要藥俱宜加而用之。

《附方》

小兒臍風宣風初生斷臍後傷風
濕脣青口撮出白沫,不乳用全蠍二十一箇。
無灰酒塗炙為末,入麝香少許用金銀。
煎湯調半字服之。
〈全幼心鏡〉小兒風癇取蠍五枚以一大石,榴割頭剜空納蠍於中以頭。
蓋之紙筋黃泥封裹火炙乾漸加火煅赤候冷去。
取中焦黑者,細研乳汁調半錢灌之便定兒,稍大以防風調服
篋中方〉
慢脾驚風小兒久病後,或吐瀉後生驚轉。
成慢脾用蠍梢,一兩為末。
石榴一枚,剜空用無灰。
酒調末填入蓋定坐文武火上時,時攪動熬膏出放冷,每服一字金銀薄荷調下
 本事方治吐利後,昏睡生瘋癇慢脾證全蠍白朮麻黃,去節等分為末,二歲以下一字三歲以上半錢薄荷湯下。

天釣驚風翻眼向上,用乾蠍全者,一箇瓦炒好硃砂菉豆大為末,飯丸菉豆大外以硃砂少許同酒化下一丸頓愈。
聖惠方
小兒胎驚蠍一枚荷葉,包炙為末,入硃砂麝香少。
麥門冬煎湯調下一字效
〈湯氏寶書
小兒驚風用蠍一箇頭尾,全者以薄荷四葉,裹定火上炙焦同研為末,分四服白湯下。
經驗方〉
大人風涎上方作一服。

風淫濕痹手足不舉筋節,攣疼先與通關次以全蠍,七箇瓦炒入麝香一字研勻酒,三盞空心調服如覺已透,則止未透再服如病未,盡除自後耑以婆蒿根洗淨酒煎日二服
直指方〉
破傷中風普濟:用乾蠍、麝香一分為末,傅患處,令風速愈。
 聖惠:用乾蠍酒炒,天麻各半兩為末,以蟾酥二錢,湯化為糊,和搗丸菉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豆淋酒下,甚者加至三丸取汗。

腎氣冷痛,聖惠:定痛丸治腎臟,虛冷氣攻臍腹疼痛不可忍及兩脅疼痛,用乾蠍七錢半焙為末以酒及童便三升煎如稠膏丸梧子大每服酒下二十丸又蛜,散用蛜三十枚。
頭足全者掘一地坑深闊各五寸用,炭火五斤燒赤去火,淋醋一升入內待滲乾拂蛜千坑底碗蓋,一夜取出木香蘿蔔子炒各一分胡椒,三十粒榔檳肉。
豆蔻一箇為末,每服一錢熱酒下。

小腸疝氣:用緊小全蠍焙為末,每發時服一錢,入麝香半字溫酒調服少頃再進神效

腎虛耳聾十年者:二服可愈,小蠍四十九箇,生薑如蠍大,四十九片,同炒。
乾為度,研末溫酒服之,至一二更時,更進一服,至醉不妨次日耳中如笙簧聲,即效。
〈杜壬方〉
耳暴聾閉:全蠍去毒為末,酒服一錢,以耳中聞水聲,即效。
周密志雅堂雜鈔
膿耳疼痛:蠍梢七枚,去毒,焙入麝香半錢為末,挑少許入耳中日夜三四次,以愈為度。
楊氏家藏正頭風氣,上攻不可忍:用全蠍二十一箇,地龍六條土狗三箇五倍子五錢為末,酒調攤,貼太陽穴上。
德生堂經驗方〉
牙疼痛:全蠍三箇蜂房二錢,炒研擦之。
直指方〉腸風下血:乾蠍炒,白礬燒各二兩,為末,每服半錢米飲下。
聖惠方
子腸不收:全蠍炒研末,口噙水鼻中㗜之立效
衛生寶鑑諸痔發痒:用全蠍不拘多少,燒煙熏之,即效,祕法也。
袖珍方〉
瘡毒腫:全蠍七枚梔子七箇麻油煎黑去滓,入黃蠟化成膏,傅之。
〈澹寮方〉

蠍部藝文

《蝎賦》·李商隱
夜風索索緣隙,憑壁弗聲弗鳴潛。
毒螫厥虎不趐,厥牛不齒爾兮,何功既角而尾。

《蠆祝》·司馬光

迃夫夜立於庭撫樹而蠆螫其手,捧手吟呼痛徹於心家人,呼祝師祝之祝師曰:子姑勿以蠆為慘烈以為凡蟲
而藐之曰:是惡能若我哉,則痛已矣
從之少選而痛息迺謝祝,師曰爾何術而能攘蠆之毒。
如是其速也,祝師曰蠆不汝毒也。
汝自召之余不汝攘也。
汝自攘之夫召與攘,皆非我術之所能及也。
自為之也,於是迃夫嘆曰嘻利害憂樂毒人也。
豈直蠆尾而已哉,人自召之人自攘之若是而已矣。

蠍部紀事

《魏志·華佗傳》彭城夫人夜之廁,蠆螫其手,呻呼無賴
溫湯近熱,漬手其中,卒可得寐,但旁人為易湯,暖之,其旦即愈

搜神記安陽城南有亭,宿者輒死。
書生入亭宿,明掘得蠍,大如琵琶尾長數尺,亭遂安靜。

北齊書·後主本紀:帝好不急之務,曾一夜索蠍,及旦得三升。

南陽王綽傳》後主詔鎖行在所
至而宥之
問在州何者最樂,對曰:多取蠍將蛆混,看極樂
後主即夜一斗,比曉得二三升,置諸浴斛使人裸臥斛中,號叫宛轉
帝與臨觀,喜噱不已,謂曰:如此樂事何不馳驛奏聞
由是大為後主寵,拜大將軍,朝夕同戲。

酉陽雜俎安邑縣北門縣人云,有一蠍如琵琶大,每出來,不毒人,人猶是恐。
其靈積年矣。

《癸辛雜識北方毒螫所謂火蠍者,比之常蠍極小其毒甚酷常有客人數夏月小憩磐,石忽覺髀間奇痛徹心,不可忍。
遂急起索之,則石面光瑩初無他物,僅行數步則通身腫潰而殂。
同行異之意石之下必有異,遂起視之見一蠍極小色黑一人竹杖擊之,爆裂而執之。
手亦腫潰不旋踵而死,近得杜真持咒驅此害稍息

盛京通志:蠍臺在奉天府遼陽州城外東北隅金大定中修城役,夫毀臺取土及半得石。
函啟之中有塊石,圓滑天成搖撼作聲
破之二大尾梢相鉤見風乃死。

蠍部雜錄

春秋文曜鉤》:土勝水,故守宮食蠆,蝍蛆搏蛇。

孝經·援神契蜂蠆垂芒
〈毒在後也〉
易林蠆室蜂戶,螫我手足
不可進取為身害咎
大戴禮記·誥志篇》聖人有國,則蜂蠆不螫嬰兒
新論·利害篇》蠆尾螫跗而不敢斫,非好疾而愛毒,以破斫之患疾螫也。

鄰幾雜志都下弄蠍尾有五毒者,三毒云城西剝馬務蠍食馬血。
尤毒巳亥歲中屢有螫死者

筆記蜂蠆發於懷袖出,晉書鄒湛晉文帝曰:猛虎在山戈而出,凡人能之蜂蠆發於懷袖勇夫
為之驚駭出於意外也。

西軒客談》:蜂蠍之毒能螫人然,其一螫則其毒甚銳,再則漸減人得而加害矣。

博古圖》:商有蠆鼎其銘釋曰:蠆善毒人寓思,患豫防意。

《書蕉》潤州人見蠍,以為主簿

蠍部外編

吉凶影響錄》治平中,黃靖國死,見冥中獄吏,指一所曰:此唐武后獄后,惡至大方以大甕貯。
黃蠍螫之也,酷吏奸臣皆有獄也。

《續己篇》西安有蠍魔寺塑大蠍於楣相,傳國初有女子不慧
病死復生明敏文史知名
時有布政適喪儷客以女為言,遂娶之月餘布政,方視事所需使閽人入私
廨取之呼夫,人不應但見老蠍大如車輪
臥於榻閽驚而出,以白焉布政謂為妖,妄閽請曰:他日相公望願,無聲款密掩之,必可見也。
如其言果見,老蠍伏榻上輾轉間,又成好女子矣,雖抵諱詞意頗。
羞澀已而失所是夕人定乃出拜燈下曰:身本蠍魔所以夤緣見公者,非敢為幻惑欲有求耳。
公能不終拒乃敢輸情許之,乃曰,昔為魔得罪冥道觀音大士救拔免其死,因假女為人幸。
侍左右覬公建一,若以報大士之德耳,今醜跡已彰幸公哀憐布政頷之,女子遂隱他日乃命所司建寺至今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