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六十六卷目录
豹部汇考
豹图
赤豹图
尔雅〈释地〉
山海经〈西山经 中山经〉
洞冥记〈青豹〉
毛诗陆疏广要〈羔裘豹饰〉
埤雅〈豹〉
尔雅翼〈豹 豹尾〉
兽经〈廉兽〉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发明 脂主治 鼻主治 头骨主治 皮〉
直省志书〈登州府〉
豹部艺文一
管窥豹赋 唐吕温
豹部艺文二〈诗〉
豹 唐李峤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卢纶
文豹篇赠王介夫 宋梅尧臣
豹部纪事
豹部杂录
豹部外编
禽虫典第六十六卷
豹部汇考
释名
元豹 程
失刺孙 土豹
金钱豹 艾叶豹
金线豹 水豹
海豹
赤豹图


《尔雅》《释地》《尔雅》《释地》
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
虎豹之属,皮有缛䌽者。
《山海经》《西山经》
女床之山,其兽多虎豹犀兕。
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
猛豹似熊而小,能食蛇,食铜钱。
《中山经》
荆山,多虎豹。
女几之山,其兽多豹虎。
风雨之山,多麈豹。
菫理之山,多豹虎。
即谷之山,多元豹。
《洞冥记》青豹
青豹,出浪坂之山,状如虎,色如翠。以之为脯,食之不愚。
《毛诗·陆疏广要》羔裘豹饰
豹赤色,毛赤而文黑,谓之赤豹。毛白而文黑谓之白豹。
《易》云: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本草图经》云:豹皮,人寝可以驱湿。
《疠王会篇》云:屠州有黑豹、白豹,别名貘。今出建宁郡,毛黑白。臆似熊而小,能食蛇。以舌舐铁,可顿进数十斤,溺能消铁为水。
《礼书》云豹,取其
武而有文。
按
《笺传》诸家所载:豹有赤豹、白豹、黑豹、青豹、土豹、元豹。凡六种未见黄色者。惟
《本草衍义》云毛赤黄耳。
《毛诗·韩奕篇》祇载赤豹、若豹、饰豹、褒豹袪之类。并未详何色,或因裘色不同而裼之。各异耶,尔雅所载貘白豹不过一种。
《埤雅》豹
豹花如钱,黑而小于虎,文易曰君子豹变,小人革面。言能革小人之面而已。召南之事是也。
《古今注》曰豹尾,车周制也。所以象君子豹变。尾言谦也。晋人刺在位,不恤其民,其诗一章曰: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二章曰羔裘豹褒自我人究,究言大夫体柔,以刚文之而已。今其用暴如此,则非所以称。其服也居,居以言不通究,究以言不恕。豹袪下大夫也,豹褒上大夫也。诗曰羔裘豹饰豹。饰又言国君体柔而文之以刚,其义上达也。玉藻曰:狐青裘豹褒元绡衣以裼之羔裘,豹饰缁衣以裼之,则豹饰明,非褒矣。
《毛诗传》曰饰谓缘以豹皮,则缘盖言领人君之服也。管子曰:上大夫豹饰列大夫,豹幨此齐一时之数,非古也。古云虎豹之驹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及长退毛,然后疏朗焕散,盖亦养而成之。传曰文豹隐雾十日不食,故以泽其衣毛成其文彩,殆谓是也。语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故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广志》曰狐死首丘,豹死首山。言不忘本也。豹一名程。列子朋曰程生马。古诗曰饿狼食不足,饥豹食有馀,言狼贪豹廉,有所程度。而食。其字从勺,当为是也。一曰从勺豹之勺犹虎之拟也。
《字说》云虎、豹、狸皆能勺物,而取焉大者犹勺,而取不足为大也。小者虽勺,而取所取小矣不足言也。故于豹言勺博物志豹死守窟淮南子曰猬使虎申蛇令豹止物,各有所制也。
《尔雅翼》豹
豹似虎,而圈文有数种。有赤豹。
《山海经》泰山多赤豹。诗云赤豹黄罴陆。
《玑疏》云尾赤而文黑谓之赤豹。有元豹。
《山海经》云幽都之山有元虎,有元豹。
《王令篇》云屠州有黑豹,有白豹,别名貘。
《淮南》曰军正执虎,豹皮以正其众豹尾,车周制也。象君子豹变以其尾言谦也。古者军正建之汉,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作三行。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乘县豹尾,豹尾以前皆为省中。
《周礼》云射以皮饰侯。
《诗》云羔裘豹饰楚豹。
《舄琐》语云范献子猎遗其豹冠。
豹尾
乘舆之出前旄头,而后豹尾。豹尾者取象于豹之尾也。必取豹者盖豹之为物往而能反。故曰狐死首丘,豹死首山,往而能反,故殿后者豹尾以入焉。
《兽经》廉兽
豹,廉兽也,廉而有文。
《本草纲目》《释名》
李时珍曰豹性暴,故曰豹按
《许氏说文》云豹之脊长。行则脊隆豸,豸然具司杀之。形故字从豸从勺。
《王氏字说》云豹性勺物而取程度而食。故字从勺又名曰程。
《列子》云青宁生程,程生马。
《沈氏笔谈》云秦人谓豹为程,至今延州犹然。东吴人谓之失剌孙。
《集解》
陶弘景曰:豹,至稀。有入用亦鲜,惟尾可贵。
苏恭曰:阴阳家有豹尾,神车驾卤簿有豹尾。车名可尊重耳,真豹尾有何可贵,未审陶据奚说。
苏颂曰:今河洛唐郢间或有之,然豹有数种。
《山海经》有元豹诗。有赤豹尾赤而文黑也。尔雅有白豹即貘也。毛白而文黑,郭璞注云:貘能食铜铁,与貘同名不知入药。果用何类,古今医方鲜见之。
寇宗奭曰:豹毛赤黄其文黑,如钱而中空,比比相次。又有土豹,毛更无文色,亦不赤。其形亦小,此各有种,非能变形也。圣人假喻耳,恐医家不知,故书之。李时珍曰:豹,辽东及西南诸山时有之。状似虎而小,白面团头。自惜其毛采,其文如钱者曰金钱豹,宜为裘。如艾叶者曰艾叶豹次之。又西域有金线豹,文如金线,海中有水豹,上应箕宿。
《禽虫述》云:虎生三子,一为豹,则豹有变者。寇氏未知尔豹畏蛇,与䶂鼠而狮駮渠搜能食之。豹胎至美为八,珍之一。
肉气味
酸平无毒。
孙思邈曰:温微毒,正月勿食。伤神损寿。
《主治》
《别录》曰: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冬食利人。
日华曰:壮筋骨,强志气,耐寒暑,令人猛健。
孙思邈曰:辟鬼魅神邪,宜肾。
《发明》
孟诜曰:豹肉令人志性粗豪,食之便觉。少顷消化乃
定,久食亦然。
寇宗奭曰:此兽猛捷过虎,故能安五脏,补绝伤轻身。壮筋骨也。
脂主治
孟诜曰:合生发膏,朝涂暮生。
李时珍曰:亦入面脂。
鼻主治
陈藏器曰:狐魅同狐,鼻水煮服。
李时珍曰:按
《外台治》梦与鬼交,及狐狸精魅载崔氏。方中用之。
头骨主治
孟诜曰:烧灰淋汁,去头风白屑。
李时珍曰:出五行志作枕辟邪。
皮
陈藏器曰:不可藉睡,令人神惊其毛入,人疮中有毒。李时珍曰:按
《林邑记》云广西南界有唼腊,虫食死人尸,不可驱逐。惟以豹皮覆之,则畏而不来。
《直省志书》登州府
海豹出宁海,其大如豹。文身五色,丛居水涯,常以一豹护守,如雁奴之类。其皮可饰鞍褥。
豹部艺文一
《管窥豹赋》唐吕温
管实圆通,豹称奇质,将窃窥以无视,果遇文而得一。言如立信,初云必有可观,美在其中,终荷守而勿失,奚执虚而莫见。谅衡空而有窥,注目每思。其破竹专心,常切于主皮,故得精神靡怠,盼睐无亏,辨或未分,岂敢因小人所视,言如有准。安得谓童子何知事不可轻,智难相短瞻夫。隐雾之兽,乃用窥天之管,岂文质之不伸,独孤明之所满。分形既内识规规,远视惟中央坦坦,然后知虚心可达,小智攸同毫釐。必远长短皆通,投迹倘遇于东周,孰辨犬羊之鞟。有文而比夫西伯,岂殊缧绁之中,是谓斯进,奚为求知,不倦将希。国士之察用,当君子之变罗,因一目期所视之,无偏利绝一源专,向明之独见,乃知蔚文者,道不足攀;俯视者,智或防闲,何微明之有辨,果偶中之无难。谓容止可观,且殊室隙,同邂逅相遇,更善通斑,信专美之独,嘉谅生知而何教,流涕已。假夫观止审像,乃知其是。效十年之学,自分西晋之贤,一管之明,更识南山之豹,夫如是,则履中不昧,应手无疑,冀觊觎之有以得专精,而所之亦何必誇久。视骋一时,然后知求仁之可验,唯智者之念兹。
豹部艺文二《豹》唐·李峤
车法肇宗周,鼷文阐大猷。还将君子变,来蕴太公筹。委质超羊鞟,飞名列虎侯。若令逢雨雾,长隐南山幽。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卢纶
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前林有兽未识名,将军促骑无人声。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阴方质子才三十,译语受词番语揖。舍鞍解甲疾如风,人忽虎蹲兽人立。欻然扼吭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既苏复吼拗仍怒,果决英谋生致之。拖自深丛目如电,万夫失容千马战。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陵阴满川。始知缚虎如缚鼠,败敌降羌生眼前。祝尔嘉词尔毋苦,献尔将随犀象舞。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
《文豹篇赠王介夫》宋·梅尧臣
壮哉,南山豹。不畏白额虎泽雾。毛虽杂鼮鼠朝捋,其须暮饮乳文章。子云久已许还笑,大夫费五羖天子。仗中仪物举尾,与旂常愿看取。
豹部纪事
《说苑·说丛篇》:逄蒙抚弓,虎豹晨嗥。
《淮南子·道厅训》:纣拘文王于羑里。于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元豹,以献于纣。纣见而说之,乃免其身。
《续博物志》:武王为侈靡,令曰豹襜豹裘方得入庙。故豹皮百金功臣之家裘千种,而未得一豹皮。
《汲冢周书·王会解》:屠州黑豹。屠州狄之别也。
《穆天子传》:辛丑,天子西征。至于䣙人,河宗之子孙䣙柏絮且逆天子于智之囗,先豹皮十。
《管子·大匡篇》:桓公修于政,不修于兵革。问管仲将何行,管仲请曰:诸侯之礼,令齐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桓公许诺。
《小匡篇》:桓公知诸侯之归己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诸侯以缕帛布、鹿皮四分以为币,齐以文锦虎豹皮报。
《说苑》:晋文公时,翟人有献封狐、文豹之皮者,文公喟然叹曰:封狐文豹何罪哉。以其皮为罪也。大夫栾枝曰:地广而不平,财聚而不散,独非狐豹之罪乎。文公曰:善哉。
《左传》:襄公四年,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献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
《晏子外篇》:景公赐晏子白狐之裘、元豹之芘,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晏子辞而不受。三反,公曰:寡人有此二将,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乎。晏子曰:君就赐使婴修百官之政,君服之上,而使婴服之于下,不可以为教,固辞而不受。
《后汉书·光武本纪》:王莽徵天下能为兵法者。有长人巨无霸,驱虎豹犀象,以助威武。后光武救昆阳,莽兵大溃,会天大风,屋瓦皆飞,虎豹皆股战。
《东夷传》:濊其地多文豹。
《晋书·王弥传》:弥弓马迅绝,膂力过人,青土号飞豹。
《王献之传》:献之年数岁,尝观门生摴蒲,曰:南风不竞。门生辈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后秦记》:狄伯奇少曾游猎得豹,见其文采炳焕,遂自感叹,始学书艺。
《隋书·五行志》:东魏武定三年九月,豹入邺城南门,格杀之。五年八月,豹又上铜爵台。京房
《易飞候》曰:野兽入邑,及至朝廷若道,上官府门,有大害,君亡。是岁,东魏师败于玉璧,神武遇疾崩。
《朝野佥载》: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殿中王旭,京师号为三豹。嵩为赤黧豹,交为白额豹,旭为黑豹。皆狼戾不轨,鸩毒无仪,体性狂疏,精神惨刻。
《珍珠船》:韦庶人妹以豹头枕辟邪。
《唐书·西域传》:谢䫻居吐火罗西南,东临乌浒河多赤豹。开元天宝中一再朝献。
《景仰撮书》:唐张志和筑室越州,豹席稷屩垂钓自怡。
《唐书·地理志》:河东道厥,土贡:豹尾。
忻州定襄郡,土贡:豹尾。
代州雁门郡,土贡:豹尾。
朔州马邑郡,土贡:豹尾。
营州柳城郡,土贡:豹尾。
《新罗传》:新罗开元中,数入朝献海豹皮。
《录异记》:景知果亦有道者也,居窦垂山与虎豹同处,驯之如家犬焉。
《宋史·李继宣传》:继宣,开封浚仪人。乾德中,补右班殿直,令与御带更直,裁十七岁。命往陕州捕虎,杀二十馀,生致二虎、一豹以献。
《成象传》:淳化中,李顺盗据郡县,象父母惊悸而死,烬骨寄浮图舍,象号泣营葬。贼平,乡里率钱三百万赠之。象庐于墓侧,以衰服襟袂筛土于坟上,日三斗。每恸,闻者戚怆。未尝食肉衣帛,或赠之亦不受。虎豹环庐而卧,象无畏色。
《陈思道传》:思道,江阴人。丧父,事母兄以孝悌闻。洎母丧,水浆不入口七日。既葬。结庐墓侧,日夜悲恸,其妻时携儿女诣之,拒不与见。夏日种瓜,以待过客。昼则白兔驯狎,夜则虎豹环其卢而卧。咸平元年,知军上其事,诏赐束帛,旌其门。
《王延范传》:延范,性豪率,为江南转运使,有豹入其公宇,噬伤数吏,从者皆恐慄,不敢进,延范独拔戟前逐,刺杀之,益以此自负。
《元史·速哥传》:忽兰子天德于思,颖悟过人,世祖闻其贤,令袭父爵,养母完颜氏以孝闻。自中山北来,适有边衅,天德于思督造兵甲,抚循其民,无有宁息,形容尽瘁。帝闻而嘉之,赐驯豹、名鹰,使得从猎禁地,当时眷顾最号优渥。
《列女传》:至大间,建德王氏女,父出耘舍傍,遇豹,为所噬,曳之升山。父大呼,女识父声,惊趋救,以父所弃锄击豹脑,杀之,父乃得生。
豹部杂录
《易经》:革,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王氏湘卿曰:豹虎之小者,文次于虎,均为能变。特其文有炳蔚不同,虎文疏而著。故曰:炳豹文密而理。故曰:蔚云峰。胡氏曰:虎豹皆兑象。
《诗经·郑风·羔裘章》: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豹甚武而有力,故服其所饰之裘者如之。
《唐风·羔裘章》:羔裘豹袪。
羔裘豹褒。羔裘君纯羔,大夫以豹饰。
《大雅·韩奕章》:献其貔皮,赤约黄罴。
《礼记·玉藻》:大夫齐车,鹿幦豹犆,朝车,士齐车,鹿幦豹犆。幦覆轼之皮,犆缘也。
君子狐青裘豹褒,元绡衣以裼之,羔裘豹饰,缁衣以裼之。
《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
《周礼·天官》: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诸侯则共熊侯,豹侯。贾氏曰:虎熊豹是猛兽。
《春官》:大宗伯之职,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郑锷曰:诸侯之孤以豹。
《秋官》:小行人,合六币,璋以皮。郑锷曰:皮者,虎豹之皮也。
《仪礼·大射仪》:凡侯,大夫布侯,画以虎豹。
《管子·形势篇》:虎豹,兽之猛者也,居深林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载之。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
《文子·上德篇》:虎豹之文来射。
《庄子·山木篇》: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且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网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其皮为之灾也。
《天地篇》:睆睆然在纆缴之中而自以为得,则是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韩子·人主篇》:虎豹之所以能胜人执百兽者,以其爪牙也,当使虎豹失其爪牙,则人必制之矣。今势重者,人主之爪牙也,君人而失其爪牙,虎豹之类也。
《商子·画策篇》:虎豹熊罴而无敌,有必胜之理也。
《易林》:虎豹熊罴,游戏山谷。
江阴水测,舟楫破乏,狐不能南,豹无以北。
《淮南子·修务训》: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若使之衣豹皮,带死蛇,则过者,莫不掩鼻。
《说林训》:豹裘而杂,不若狐裘之粹。
高山险阻,深林榛薄,豹虎之乐也;人入之而畏。
《新序》:虎豹之居也,厌闲而近人,故得。
《说苑·善说篇》:入深山,刺虎豹,抱熊罴而出者,此猎夫之勇悍也。
《法言·吾子篇》:狸变则豹,豹变则虎。
《论衡·龙虚篇》:纣作象箸而箕子泣。泣之者,痛其极也。夫有象箸,必有玉杯。玉杯所盈,象箸所挟,则必龙肝豹胎。禽兽肝胎非一,称龙肝豹胎者,人得食而知其味美也。
《抱朴子·博喻篇》:虎豹不能搏,噬于波涛之中。
《续博物志》:陶答子妻曰:南山有豹,雾雨七日不下,食者欲以泽其衣毛而成。其文章故藏以远害。
《两同书》:虎豹坠谷,顿为齑粉;蝼蚁随风,无伤丝发。轻重之理,不同年而语也。
《梦溪笔谈》:
《庄子》云:程生马。尝观
《文字注》:秦人谓豹曰程。予至延州,人至今谓虎豹为程,盖言虫也。方言如此,抑亦旧俗也。
《湘素杂记》:李济翁资暇集云新官、并官。本署曰:爆直佥作爆迸之字。余尝膺闷莫究,其端近见惠郎。中实云:舍作武豹,字言豹,性洁善,服气。虽雪雨霜雾伏而不出,虑污其身。按
《列女传》云:南山有文豹,雾雨七日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衣而成其文章。南华亦云: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则并宿公署雅是豹伏之义,宜作豹直,固不疑也。
《鸡肋编》:管中窥豹,世人惟知为王献之事。而其原乃魏武令中语也。魏志注建安八年庚申令曰:议者或以军吏者之言,一似管中窥豹欤。
《石林燕语》:虎豹化为人,惟尾不化。必以火烧之乃成人。
《空同子》:负劲气者有非威之威,是故熊豹之皮不上蚁。
豹部外编
《淮南子》:昔容成氏之时,置馀粮于亩首,虎豹可尾,容成黄帝时造历者。
《洞冥记》:武帝起神明台上,有九天道金床象,席琥珀镇杂玉为簟。帝坐良久,设甜水之冰以备沐,濯酌瑶琨碧酒炮青豹之脯。
帝既耽于灵怪,常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苏油和之,照于神坛。
《独异志》:吴孙权猎于武昌,有神女见,曰:今日当猎异兽。忽然不见。俄顷,猎得一豹。女复见,曰:可竖其尾于我处而立祠焉。或曰,豹尾之设,自孙权始焉。
《道书》:南海博罗县有罗山,高入云雾,诸仙人所游之山也。上有豹兽,似猕猴,南海人名之为果下。
《香案牍》:王晖种黄精,虎为之耕,豹为之耘。出入亦乘虎豹,具鞯辔行。鞭策如乘马。
《巴西侯传》:吴郡张鋋开元中行次巴西,巴西侯邀鋋。又令左右邀五豹、将军。久之,有一人被斑文衣曰:五豹将军也。既坐饮酒命乐众,尽醉,而皆卧于榻。鋋悸而寤,见一巨猿状如人醉,盖所谓巴西侯也。有一文豹所谓五豹将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