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卷目錄
索姓部彙考
左傳〈定公四年〉
廖用賢尚友錄〈索姓〉
索姓部列傳
後漢
索班 索湛
晉
索靖 索綝
索襲 索紞
索充 索泮
索菱 索振
索遐
北魏
索敞
唐
索元禮 索自通
索長官
宋
索湘 索周臣
索述
明
索彥勝 索忠
索清 索充
索逕 索雄
索承學 索睿
索振 索繼
索紹 索文德
索直 索鳴鶴
索禮 索宗禹
薄姓部彙考
凌迪知萬姓統譜〈薄姓〉
薄姓部列傳
周
薄疑
漢
薄昭 薄戎奴
薄梁
晉
薄肅之 薄曜
薄邕
唐
薄芬
宋
薄賁 薄深
元
薄元亨 薄七
明
薄仲深 薄廷輔
薄弘 薄淳
薄彥徽 薄濤
薄從周 薄恂
薄世佑
藥姓部彙考
廖用賢尚友錄〈藥姓〉
藥姓部列傳
漢
藥崧 藥穆
晉
藥沖 藥可傳
唐
藥玩 藥子昂
後唐
藥彥稠
宋
藥元福 藥令德
藥繼能 藥丕顯
藥咸寧 藥太元
元
藥難老 藥僧
明
藥理 藥珩
藥汝成 藥亨
藥珍 藥和
藥濟眾 藥三德
藥卿
鄂姓部彙考
廖用賢尚友錄〈鄂姓〉
凌迪知萬姓統譜〈鄂姓〉
鄂姓部列傳 漢
鄂千秋 鄂嘉
鄂應 鄂寄
鄂但 鄂解
鄂君
明
鄂隆 鄂鎬
鄂姓部雜錄
鐸姓部彙考
廖用賢尚友錄〈鐸姓〉
鐸姓部列傳
周
鐸遏寇 鐸椒
漢
鐸恭 鐸政
元
鐸長老
氏族典第五百二十七卷
索姓部彙考
《左傳》《定公四年》
劉文公合
諸侯于
召陵,將長蔡於衛,衛侯使
祝佗私於
萇弘曰:聞諸
道路,
不知信否,若聞蔡將先衛,信乎,
萇弘曰:信,
蔡叔,
康叔之兄也。先衛,
不亦可乎,
子魚曰:
以先王觀之,則
尚德也。昔
武王克商,
成王定之,
選建明德,以
藩屏周,故周
公相王室以尹
天下,
於周為睦,分
魯公以
大路大旂,
夏后氏之璜,
封父之
繁弱,
殷民六族,
條氏,
徐氏,
蕭氏,索氏,
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
宗氏,輯其
分族,將其
類醜,以
法則周公,用
即命于周,是使之
職事于魯,以昭
周公之
明德。
《廖用賢·尚友錄》索姓
索,
武威商音,殷人
七族索氏
之後,又望出
汝南燉煌。
索姓部列傳
後漢
索班
按
《萬姓統譜》:
班,
長史,隨
班勇擊
車師。
索湛
按
《萬姓統譜》:湛,
燉煌人,
北地太守。
晉
索靖
按
《晉書·索靖傳》:
靖字幼安,
燉煌人也。
累世官族,父湛,
北地太守。
靖少有逸群之量,與
鄉人汜衷、
張甝、索紒、索永俱詣
大學,
馳名海內,
號稱燉煌五龍,
靖該博經史,
兼通內緯。州辟
別駕,郡舉
賢良方正,
對策高弟。拜
駙馬都尉,出為
西域戊己校尉長史,
太子僕擢為
尚書郎。
靖與
尚書令衛瓘俱以
善草書
知名。
在臺積年,除
鴈門太守,遷魯相,又拜
酒泉太守。
惠帝即位,
賜爵關內侯。
靖有
先識遠量,知
天下將亂,指
洛陽宮門
銅駝,歎曰:
會見汝在
荊棘中耳。
元康中,
西戎反,拜
靖大將軍,
屯兵粟邑,
擊賊,敗之。及
趙王倫篡位,
靖以
左衛將軍討
孫秀有功,加
散騎常侍,遷後
將軍。
大安末,
河間王顒舉兵向
洛陽,拜
靖使持節、監
洛城諸軍事,與賊戰,大破之,
靖亦被傷而卒,
時年六十五。贈
司空,
進封安樂亭侯,
諡曰莊。
靖有
五子:鯾、綣、璆、聿、綝,皆舉
秀才。聿,
安昌鄉侯,卒。
索綝
按
《晉書·索靖傳》:
靖少子綝字巨秀,
少有逸群之量。舉
秀才,除
郎中。嘗報兄讎,手殺
三十七人。俄轉
太宰參軍,除
好畤令,入為
黃門侍郎,
出參征
西軍事,轉
長安令,
在官有稱。及
惠帝播越。
綝東迎乘輿,以功拜
鷹揚將軍。
長安陷,赴
長安糾合義眾,頻
破賊黨,
修復舊館,遷定
宗廟。
進救新平,
小大百戰,
綝手擒
賊帥李羌,與
閻鼎立
秦王為
皇太子,及即
尊位,是為
愍帝。
綝遷
侍中、
太僕,以
功封弋居伯。又遷
前將軍、
尚書右僕射、領
吏部、
京兆尹。
劉曜侵逼王城,以
綝為
都督征東大將軍,
持節討之。破
曜呼
日逐王
呼延莫,以
功封上洛郡公,拜
夫人荀氏為
新豐君,
子石元為
世子。
劉曜入關芟麥苗,
綝又
擊破之。自
長安伐
劉聰,將趙染
大敗之,染
單馬而走。轉
驃騎大將軍、
尚書左僕射、
錄尚書,
承制行事。後
劉曜又
率眾圍
京城,
綝與
麴允固守長安小城。
城中饑窘,
人相食,
死亡逃奔不可制。帝使
侍中宋敞送牋降於
曜。
綝潛留敞,使其子說
曜:
若許綝以
車騎、
儀同、
萬戶郡公者,請以
城降。
曜斬而送之,及帝
出降,
綝隨至
平陽,
劉聰戮之。
索襲
按
《晉書·索襲傳》:
襲字偉祖,
燉煌人也。虛靖
好學,
不應州郡之命,
舉孝廉、
賢良方正,皆以疾辭。
游思於
陰陽之術,著
天文地理十餘篇,多所
啟發。
不與當時交通,或
獨語獨笑,或
長歎涕泣,或
請問不言。
張茂時,
燉煌太守陰澹欲行
鄉射之禮,請
襲為
三老。會病卒。
諡曰元居先生。
索紞
按
《晉書·索紞傳》:紞字
叔徹,
敦煌人也。
少游京師,
受業太學,
博綜經籍,遂為
通儒。明
陰陽天文,善
術數占候。
司徒辟,除
郎中,知
中國將亂,
避世而歸。
鄉人從紞
占問吉凶,
門中如市,紞曰:
攻乎異端,戒在害己;
無為多事,
多事多患。遂
詭言虛說,
無驗乃止。惟以
占夢為
無悔吝,乃不逆問者。年七十五,卒於家。
索充
按
《晉書·索紞傳》:索充初夢
天上有二棺落充前。紞曰:棺者,職也,當有
京師貴人舉君。
二官者,頻
再遷。
俄而司徒王戎屬
太守舉充,
太守先署充
功曹而
舉孝廉。
索泮
按
《晉書·苻堅載記》:
索泮字德林,
燉煌人也。世為
冠族。
泮少時游俠,及長,
變節好學,有佐世
才器。
張天錫輔政,以
泮為
冠軍、
記室參軍。
天錫即位,拜
司兵,
歷位禁中錄事。
執法御掾,
州府肅然,
郡縣改跡。遷
羽林左監,有
勤幹之稱。出為
中壘將軍、
西郡武威太守、
典戎校尉。
政務寬和,
戎夏懷其惠,
苻堅拜
別駕。
呂光剋
姑臧,
泮厲色責
光,
就刑於市,
神色不變。
索菱
按
《晉書·苻堅載記》:
索泮弟菱,有
雋才,
張天錫為
執法中郎、
冗從右監。
苻堅世至
伏波將軍、典農
都尉,與
泮俱
被害。
索振
按
《萬姓統譜》:
振,前
涼人。
張重華好與
群小遊戲,
振諫曰:
殿下遭巨寇於
諒闇之中,
倉帑虛竭,
金帛之廢
所宜慎之。
索遐
按
《萬姓統譜》:
遐為
西平公、
涼州牧、
張重華司直。時
重華自以連破
勁敵,頗怠
政事,希接
賓客,
遐諫曰:願
垂心朝政,
延納直言,周爰
五美以成
六德,捐彼
近習,弭
塞外聲,
修政聽朝,
使下觀而化。
重華覽之
大悅。
北魏
索敞
按
《魏書·索敞傳》:
敞,
字巨振,
燉煌人。為
劉昺助教,專
心經籍,
盡能傳
昺之業。
涼州平,入國,以
儒學見拔,為
中書博士。
篤勤訓授,肅而
有禮。
出補扶風太守,
在位清貧,
未幾卒,詔贈
平南將軍、
涼州刺史,
諡曰獻。
敞子
僧養,
中書議郎、
京兆太守。
僧養子演貴,征東府
參軍。演
貴子懷真,
字公道。
武定末,
侍御史。
唐
索元禮
按
《唐書·索元禮傳》:
元禮,
天性殘忍。初,
徐敬業兵興,
武后患之,欲因
大獄去
異己者。
元禮揣旨,即
上書言
急變,
召對,擢
游擊將軍,為推使。即
洛州牧院為
制獄。訊
一囚,
窮根柢,
相牽聯
至數百未能訖,
衣冠氣褫。
后數引見賞賜,以張其威,故
論殺最多。後以苛猛,復
受賕,后厭
眾望,
收下吏,
不服,吏曰:取公
鐵籠來。
元禮服罪,
死獄中。
索自通
按
《萬姓統譜》:
自通,
西都留守。
索長官
按
《密縣志》:
長官,
不知何許人。久遺其名,舊傳虎
入境噬
孀婦王氏子,婦訴
長官,
遣人執牒追之,人懼
不敢近,
投牒徑中,
虎見牒銜跪庭下,如
伏罪狀,
長官叱去,後銜
一獸報婦,遂
出境。
宋
索湘
按
《宋史·索湘傳》:
湘,
字巨川,
滄州鹽山人。
開寶六年進士,
釋褐鄆州司理參軍。
太平興國四年,遷
太僕寺丞,充
度支巡官。改
太子右贊善大夫,轉
殿中丞,充
推官,拜
監察御史,為
河北轉運副使。
湘經度供餽,以
能幹聞,加
屯田員外郎。
雍熙中,召為
鹽鐵判官,改
駕部員外郎,為
將作少監,有訟其擅易庫縑以
自用都,坐授
膳部員外郎、知
相州。時有群盜聚
西山,
湘掩擊擒之,詔
復舊官,命為
河東轉運使。
真宗即位,入為
右諫議大夫。復充
河北轉運使。
湘少文而
長於吏事,歷
邊郡,
所至必廣
儲畜為
備豫計,
出入軍旅閒,
頗著能名。
咸平二年,入為戶
部使。受詔
詳定三司編敕,坐與
王扶交相請托,擅易
板籍,
責授將作少監。
三年,
出知許州,徙
荊南,復為
右諫議大夫、知
廣州。
四年,卒,詔遣其子
希顏護喪傳置歸鄉里。
索周臣
按
《萬姓統譜》:
周臣,
宋人。
索述
按
《萬姓統譜》:
述,
延州人,
登科。
明
索彥勝
按
《萬姓統譜》:彥勝,
燕山人。
洪武中以
經明行修,授
樂昌知縣,勞
來安集,
宣明政教,民
立德政
碑頌之。
索忠
按
《萬姓統譜》:忠,
宿州人。
洪武中舉人,任
朝城縣教諭。
索清
按
《金鄉縣志》:清於
洪武二十三年改調大興左衛,
節次有功。
正統元年,
改調南京金吾前衛千戶。
子索延甫襲。
索充
按
《萬姓統譜》:充,
長治人,
永樂舉人。
索逕
按
《萬姓統譜》:逕,
平涼人。
宣德舉人,任
知州。
索雄
按
《萬姓統譜》:雄,
長山人。
正統中,
蘇州府通判。
索承學
按
《萬姓統譜》:
承學,
直隸邳州人。弘治
進士。
索睿
按
《東阿縣志》:
睿,
直隸昌平人。弘治閒,來任
訓導。
索振
按
《觀城縣志》:
振,
順義縣舉人。
正德五年,任
知縣,
流賊犯城
失守去。
索繼
按
《萬姓統譜》:繼,
靈寶人。
正德中,
壽州同知。
索紹
按
《萬姓統譜》:
紹,
靈寶人。由
歲貢,
嘉靖十七年知
清河縣。
紹容止撝謙,
自持外若
唯唯,然
其內實
強毅有為,
往年聖駕,
南巡撫按檄
有司於行,在
設供億而
清河,為
畿輔近地,
紹乃
懇請所司以邑,
小民貧量乞
坐派,
于是清河所費視他邑,止十之一二,
調官去民甚
戀慕共為立,
生祠以報祀云。
索文德
按
《彰德府志》:
文德,
磁州人。
嘉靖初歲凶,捐
粟千石以
濟貧民,活者甚眾。
索直
按
《魯山縣志》:直,
魯山人。仕至
雲南郡蠻府知府。
索鳴鶴
按
《日照縣志》:
鳴鶴,
直隸衡水人。
舉人,
天啟間任
知縣。
索禮
按
《聊城縣志》:禮,
獲鹿縣教諭。
索宗禹
按
《聊城縣志》:
宗禹,
訓導。
薄姓部彙考
《凌迪知·萬姓統譜》
薄姓
薄,
鴈門宮音,又望出
譙國。
薄姓部列傳
周
薄疑
按
《萬姓統譜》:疑,
衛賢人。
漢
薄昭
按
《漢書·功臣表》:
昭,
高祖七年為郎,
從軍十七年,以
中大夫迎帝於代,以
車騎將迎
太后,
封軹侯,坐殺
使者自殺,帝詔為
立嗣,
文帝舅也。
薄戎奴
按
《漢書·功臣表》:
昭自殺,
易侯戎奴嗣,三十年薨。
薄梁
按
《漢書·功臣表》:戎奴薨,
建元二年侯梁嗣。
晉
薄肅之
按
《萬姓統譜》:肅之,
處士。
薄曜
按
《萬姓統譜》:曜,
安北將軍。
薄邕
按
《萬姓統譜》:邕,
長史。
唐
薄芬
按
《萬姓統譜》:
芬,
櫟陽人。為
大理評事。
宋
薄賁
按
《萬姓統譜》:賁,登
太平科,
譙人。
薄深
按
《萬姓統譜》:深,
并州人。皇祐
登科。
元
薄元亨
按
《河南府志》:
元亨,以
布衣薦辟,授
鹽鐵官,
至正十二年授
隆慶州知州。
薄七
按
《河南府志》:七,以
生員薦辟,
至正十三年任
揚州知州,
祀鄉賢。
明
薄仲深
按
《河南府志》:
仲深,
洪武七年,以
力士授
陳州知州。
薄廷輔
按
《萬姓統譜》:
廷輔,
修武人。
永樂舉人。
薄弘
按
《寶坻縣志》:弘,
永樂戊子鄉魁,授
吉州同知。
薄淳
按
《萬姓統譜》:淳,
普安衛人。
成化戊子舉人,
雲南鶴慶府推官。
薄彥徽
按
《萬姓統譜》:
彥徽,
陽曲人。弘治
進士,
正德中任
給事中,劾
劉瑾,
杖下獄。
瑾死,
復職。
薄濤
按
《邠州志》:濤,
山西定襄舉人,弘治年,任
邠州州判。
薄從周
按
《河間府志》:從周,
真定人。
貢士,任
任丘教諭。
薄恂
按
《萬姓統譜》:恂,
睢州人。
正德邢臺知縣。
薄世佑
按
《萬姓統譜》:世佑,
定襄人。
嘉靖舉人,任
郴州知州。
藥姓部彙考
《廖用賢·尚友錄》
藥姓
藥,望出
河南。
藥姓部列傳
漢
藥崧
按
《萬姓統譜》:崧,
河內人。
天性朴忠,嘗為郎,獨直
臺上。
家貧,無
衾枕,每食糠,覈帝入臺,見而
嘉之。詔
太官,賜
朝夕餐,
歷官南陽太守。
藥穆
按
《萬姓統譜》:穆,
太尉掾。
晉
藥沖
按
《萬姓統譜》:沖,
牙門將。
藥可傳
按
《萬姓統譜》:
可傳,
潞州大將。
唐
藥玩
按
《萬姓統譜》:玩,撰
《諸姓世家》十卷。
藥子昂
按
《萬姓統譜》:
子昂,
大曆初,
閑廄使兼
御史大夫,子峰崙。
後唐
藥彥稠
按
《五代史·藥彥稠傳》:彥稠,
沙陀三部落人也。初為
騎將,
明宗即位,拜
澄州刺史。從
王晏球破
王都定州,遷
侍衛步軍都虞候,領
壽州節度使。
長興中,為
靜難軍節度使,
党項阿埋、屈悉保等族
抄掠方渠,
邀殺回鶻使者,
明宗遣彥稠與
靈武康福會兵擊之,
盡誅其族,獲其大
首領連香等。從珂反,彥稠為
招討副使。
王思同兵潰,彥稠與
思同俱
東走,為
潞王兵
所得,殺之。
晉高祖立,贈
侍中。
宋
藥元福
按
《宋史·藥元福傳》:元
福,
并州晉陽人。幼有
膽氣,
善騎射,以
勇敢聞。
事後唐,為
軍都指揮使。
晉天福中,為
深州刺史。
開運初,
契丹陷
甘陵,圍
魏郡,師次於河。
少帝駐軍澶淵,
契丹陣於城北,元
福奮擊,
左右馳突,
無不披靡,契
丹兵潰。元
福三馬皆
中流矢,
少帝擇
名馬賜之,刺
原州,俄改
泰州。
明年,
契丹復入。命元
福禦之於
陽城。元
福率
麾下出戰,諸將
繼至,
契丹大敗,
殺獲甚眾。以元
福為
威州刺史。
漢乾祐中,從
趙暉討
王景崇於
鳳翔,
大敗蜀兵。
鳳翔平,以功遷
淄州刺史。
周廣順初,
王彥超討
徐州叛將
楊溫,以元
福為
行營兵馬都監。數月
克之,還京,改
陳州防禦使。俄與
曹英、
向訓討
慕容彥超於
兗州,拔之。以功授
建雄軍節度。加
檢校太尉,
移鎮陝州。又歷定、廬、
曹三鎮。宋初,加
檢校太師。
九月卒,年七十七,贈
侍中。元
福雖老,
筋骨不衰,人或言其
氣貌益壯,當復
領兵,
必大喜,
曲致禮待,或
加以贈遺,
時稱驍將。
藥令德
按
《朝城縣志》:
令德,
慶曆四年,任
朝城丞。
藥繼能
按
《萬姓統譜》:繼能,
兵馬都監。
藥丕顯
按
《萬姓統譜》:
丕顯,
登科。
藥咸寧
按
《萬姓統譜》:
咸寧,
登科。
藥太元
按
《萬姓統譜》:
太元,
登科。
元
藥難老
按
《隴州志》:
難老,任
判官。
藥僧
按
《稷山縣志》:僧,唐兀人。
至正十八年,自
中書任
稷山達魯花赤,
才猷過人,
愛民如子。時
賊寇逼境,
人人恐懼,欲潰。僧與
縣尹張名昭等
同心協謀,
以為備禦,
卒賴保安。
明
藥理
按
《萬姓統譜》:理,
山東人。
洪武初,任
右僉都御史。
藥珩
按
《萬姓統譜》:珩,
樂安人。
永樂十八年舉人,任
滄州知州。
子和,
成化二十年舉人。
藥汝成
按
《萬姓統譜》:
汝成,
陝西石樓人,
貢士。
宣德中,
戶部照磨。
藥亨
按
《萬姓統譜》:亨,
趙州人。
正統中任
府教授。
藥珍
按
《臨淄縣志》:珍,
臨淄人。
正統間貢士,任
陽城縣訓導。
藥和
按
《萬姓統譜》:和,
樂安人。
正德中舉人,任
寧德縣知縣。
藥濟眾
按
《昌平州志》:
濟眾,任
昌平兵道。
藥三德
按
《永和縣志》:
三德,
永和人。
崇禎時,闖賊
攻城,督其子
科率眾
堅守,手
持火具,繞城
打死賊兵甚眾,賊懼而遁,
城中賴之。
藥卿
按
《樂安縣志》:卿,
訓導,珍子,
貢生。
鄂姓部彙考
《廖用賢·尚友錄》
鄂姓
鄂,
武昌商音,
晉鄂侯之後,
子孫以國為氏,又巴蠻
七姓之一。
《凌迪知·萬姓譜統》鄂姓鄂氏有二:
晉鄂侯之後,又
巴郡七姓,鄂其一也。
鄂姓部列傳
漢
鄂千秋
按
《漢書·蕭何傳》:
列侯已
受封,奏
位次,皆曰:
曹參功最多,宜
第一。
鄂千秋時為謁者,進曰:
曹參雖有
野戰略地之功,此特
一時之事。夫上與
楚相距數歲,失軍亡眾者
數矣,
蕭何常從關中遣軍補其處。
轉漕關中,
給食不乏,此
萬世功也。
蕭何當
第一,
曹參次之。上曰:吾聞
進賢受
上賞,
蕭何功雖高,待
鄂君乃得明。封
千秋所食
關內侯邑
二千戶,為
安平侯。
鄂嘉
按
《漢書·功臣表》:
孝惠三年,簡
侯嘉嗣,
九年薨。
鄂應
按
《漢書·功臣表》:
高后八年,頃
侯應嗣十四年薨。
鄂寄
按
《漢書·功臣表》:
孝文十四年,煬侯寄嗣,二十五年薨。
鄂但
按
《漢書·功臣表》:
孝景後二年,侯
但嗣,
元狩元年坐與
淮南王安通
棄市。
鄂解
按
《漢書·功臣表》:解,秋
元孫之子,
元康四年,詔復家。
鄂君
按
《說苑》:
鄂君乘青翰之舟,張
翠羽之蓋,
越人擁楫而歌曰: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
不知,
於是鄂君揄袂而擁之,舉
繡被而覆之。
鄂君,
字子修。
明
鄂隆
按
《萬姓統譜》:隆,
河南確山人。
弘治中,
江陰縣丞。
鄂鎬
按
《黃州府志》:鎬,
黃梅人,
貢士。
鄂姓部雜錄
《黃梅縣志》:邑有鄂氏,
相傳其姓岳乃
宋將軍岳飛第四子震遺裔也。
飛討
李成,
駐兵黃梅,會詔
進屯洪州,
飛以
士卒,非
震莫可
彈壓,因留
震黃梅及
飛死,
震懼易姓匿,大
河間是時,
震弟霆以父,死
聞震在
黃梅亦往依焉,今
所謂十三戶,鄂
震霆子孫也,
弘治中,
詔敕遺跡皆被焚,今已復岳姓
世襲生員祠,祀
武穆廟中。
鐸姓部彙考
《廖用賢·尚友錄》
鐸姓
鐸,望出
絳州,今
絳州有此姓。
鐸姓部列傳
周
鐸遏寇
按
《萬姓統譜》:
遏寇,
晉大夫。
鐸椒
按
《萬姓統譜》:
椒,楚將。
漢
鐸恭
按
《萬姓統譜》:恭,
《藝文志》春秋有
《鐸氏微旨》三篇。
鐸政
按
《萬姓統譜》:政,
廷尉。
元
鐸長老
按
《豐城縣志》:
長老,宋元間以
形家術
周流郡中,談
禍福若
符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