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输入文本已由电脑自动标签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词汇
人物
地点
景观
植物
称谓、职官
时间
别称
数量或序号
公元225年

 第二百七卷目錄

 曹姓部彙
  國語〈鄭語〉
  三國志魏武帝本紀注〉
  唐書宰相世系表〉
  鄭樵通志〈以國為氏〉
  黃學士文集武略將軍海道漕運副萬戶曹公墓誌銘
  廖用賢尚友錄〈曹姓
 曹姓部列傳一
  
  曹沫       曹卹
  曹交
  
  曹參       曹咎
  曹毋傷      曹丘
  曹窋       曹奇
  曹時       曹襄
  曹宗       曹喜
  曹本始      曹竟
  曹放
  後漢
  曹宏       曹充
  曹曠       曹曾
  曹褒       曹祉
  曹節〈騰父〉   曹騰
  曹節大長秋〉  曹破石
  曹嵩       曹操
  
  曹瑜       曹邵
  曹仁       曹純
  曹洪       曹彰
  曹植       曹熊
  曹昂       曹鑠
  曹沖       曹據
  曹宇       曹林
  曹袞       曹玹
  曹峻       曹矩
  曹幹       曹子上
  曹彪       曹子勤
  曹子乘      曹子整
  曹子京      曹均
  曹子棘      曹徽
  曹茂       曹休
  曹真       曹泰
  曹演       曹協
  曹蕤       曹鑒
  曹霖       曹禮
  曹邕       曹貢
  曹儼       曹楷
  曹肇       曹纂
  曹爽       曹羲
  曹訓       曹彥
  
  曹弗興

氏族典第二百七卷

曹姓部彙

國語《鄭語》

史伯鄭桓公曰: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
祝融昭顯天地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于周未有侯伯
制物前代者,昆吾夏伯矣,大彭豕韋為啇矣。
當周未有
己姓昆吾、蘇、顧、溫、董,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
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
禿姓舟人,則周滅之矣。
妘姓鄔、鄶、路、偪陽,曹姓鄒、,皆為采衛,或在王室,或在夷翟,莫之數也。

陸終第五子曰安,為曹姓,封于鄒


而又無令聞,必不興矣。
斟姓無後
融之興者,其在𦬒姓乎。

三國志魏武帝本紀注》

王沈魏書曰:其先出于黃帝
高陽世,陸終之子曰安,是為曹姓。
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後,封曹挾于邾。
春秋之世,與于盟會逮至戰國,為楚所滅。
子孫分流,或家于沛。
漢高祖之起,曹參功封平陽侯世襲爵土,絕而復紹,至今適嗣國于容城

唐書宰相世系表》

曹姓出自顓頊
五世孫陸終第五子安為曹姓,至曹挾,封之于邾,為楚所滅,復為曹姓。
唐有河南曹氏。

鄭樵·通志以國為氏〈周同姓國〉

曹氏叔振鐸文王子而武王弟也。
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今廣濟軍定陶是也
振鐸後十四世,桓公二十五年魯隱公之元年也。
至二十四世伯陽立,為宋景公所滅,時魯哀公八年也。
初,國人有夢眾君子立于社宮謀亡曹,曹叔振鐸止之,請待公孫彊許之。
夢者求之曹,無此人而戒其子曰:我亡,爾聞公孫彊為政,必去曹,無罹禍。
伯陽即位好田弋之事。
六年,曹野人公孫彊好田弋,獲白鴈獻之
且言弋之說,因訪政事
伯陽說之,使為司城,以聽政
夢者之子乃亡。
十四年公孫彊說曹伯背晉奸宋。
十五年,為宋景公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按國語唐書通志曹氏之先自二族

黃學士文集武略將軍海道漕運副萬戶曹公墓誌銘

曹氏之先,出于宋名將冀國武。
王彬南渡時,由汴徙,今居平江常熟州之祿莊里者,號福山,曹氏最為望宗,聚族二百餘人

廖用賢·尚友錄》曹姓

曹,譙國角音

曹姓部列傳一

曹沫左氏穀梁俱作曹劌

史記·曹沫傳》魯人也,以勇力魯莊公
莊公好力
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敗北。
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
猶復以為將。
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
桓公莊公既盟于壇上曹沫匕首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
曹沫曰:齊彊魯弱,而大國侵魯亦以甚矣。
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
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約。
管仲曰:不可
貪小利以自快棄信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魯侵地曹沫三戰亡地盡復予魯。
其後百六十七年而吳有專諸之事。

曹卹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曹卹字子循
孔子五十歲。

〈按萬姓統譜蔡人

曹交

孟子趙岐注》:曹交,曹君之弟。

曹參

漢書·曹參傳》沛人也。
秦時獄掾
高祖沛公中涓從。
胡陵、方與,賜爵七大夫
北擊司馬欣軍,又擊秦將章邯車騎
先登
遷為五大夫
沛公碭郡長,將碭郡兵。
執帛號曰建成君
為戚公,屬碭郡
其後遷為執珪
沛公漢王,封建成侯
從至漢中,遷為將軍
從還定三秦,賜食邑寧秦
中尉漢王出臨晉關,從擊諸侯
漢二年,拜為假左丞相,入屯兵關中
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東攻,盡定魏地。
食邑平陽
漢王皇帝位,以長子肥為齊王,而以為齊相國
高祖六年剖符爵列侯,食邑平陽萬六百三十戶。
以齊相國陳豨黥布大敗之。
功:凡下二國,縣百二十二。
孝惠元年,除諸侯相國法,更以為齊丞相
相齊九年,齊國安集。
蕭何薨,何為相國,壹遵何之約束日夜飲酒不事事
相國三年,薨,諡曰懿侯
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講若晝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
載其清靖,民以寧一

曹咎

漢書·項籍傳》項梁嘗有櫟陽逮,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史司馬欣,後以為海春侯
大司馬成皋,漢擊大破之。
自剄汜水上。

曹毋傷

史記·高帝本紀項羽沛公關中大怒沛公左司馬曹毋傷怒,欲攻沛公使人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珍寶盡有之。
沛公鴻門曰:此沛公左司馬曹毋傷言之。
不然以至此。
沛公歸,立誅曹毋傷

曹丘

漢書·季布傳》河東守。
曹丘生招權金錢,與竇長君善。
寄書諫長君。
曹丘生歸,欲得書請
長君曰:季將軍不說足下
固請行。
大怒,待曹丘
曹丘至,揖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梁楚之間哉。
且僕與足下楚人,使僕游揚足下名於天下,顧不美乎。
說,留為上客
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

曹窋

漢書·曹參傳》子窋嗣侯高后時御史大夫

曹奇

漢書·功臣侯表》孝文四年,平陽簡侯嗣,七年薨。

曹時

漢書·功臣侯表》孝景四年平陽夷侯時嗣,二十三年薨。

曹襄

漢書·曹參傳》傳國曾孫武帝時將軍,擊匈奴,薨。
宗嗣

曹宗

漢書·功臣侯表》元鼎三年平陽侯宗嗣二十四年,征和二年,坐與中人闌入宮掖門,入財贖完為城旦

曹喜

漢書·功臣侯表》元康四年平陽侯參元孫之孫杜陵公詔復家。

曹本

漢書·曹參傳》哀帝時,封元孫之孫本始平陽侯二千戶王莽時薨。
子宏嗣。

曹竟

漢書·鮑宣傳》山陽曹竟子期儒生去官不仕
更始以為丞相封侯不受
赤眉長安欲降手劍格死。

曹放

漢書·王莽傳》國師和仲曹放擊句町

後漢

曹宏

漢書·曹參傳》元孫之孫本始本始子宏建武中封平陽侯

曹充

後漢書·曹褒傳》父充持慶氏禮,建武中博士,從巡狩岱宗定封禪禮。
顯宗即位上言:漢再受命,可制禮,以示百世
帝善之,拜侍中

曹曠

漢書·功臣侯表》平陽侯紹,封薨侯
曠嗣。

曹曾

後漢書·歐陽歙傳》濟陰曹曾字伯山,從尚書門徒三千人,位至諫議大夫

曹褒

後漢書·曹褒傳》字叔通魯國薛人也。
持慶氏禮。
篤志,有大度結髮業,博雅疏通
舉孝廉再遷
陳留太守馬嚴耎弱免官歸郡,為功曹
徵拜博士
肅宗制定禮樂上疏,拜侍中
章和元年受命次序禮事
和帝即位,擢監羽林左騎
永元四年,遷射聲校尉城門校尉將作大匠
七年,出為河內太守
坐上災害不實免。
有頃,復為侍中
博物識古,為儒者宗。
十四年,卒官。

曹祉

後漢書·歐陽歙傳》曹曾子祉,河南尹

曹節

司馬彪·續漢書:騰父節,字元偉,素以仁厚稱。
鄰人有亡豕者,與節豕相類詣門認之,節不與爭。
後所亡豕,自還其家。
主人大慚,送所認豕并辭謝,節笑而受之。
由是鄉黨貴歎焉。
子伯興、仲興、叔興季興

曹騰

司馬彪·續漢書字季興,少除黃門從官
永寧元年選配皇太子書。
順帝即位,為小黃門,遷至中常侍大長秋
在省闥三十餘年,歷事四帝未嘗有過
進達賢能,終無所毀傷
桓帝即位,以先帝舊臣忠孝彰著封費亭侯加位特進
太和三年追尊高皇帝

曹節

後漢書·曹節傳》字漢豐南陽新野人也。
其本魏郡人世吏二千石
順帝初,以西園騎遷小黃門
桓帝時,遷中常侍奉車都尉
建寧元年持節中黃門虎賁羽林千人北迎靈帝陪乘入宮
即位以定封長安鄉侯,六百戶。
竇太后臨朝后父大將軍武與太傅陳蕃謀誅中官矯詔長樂食監王甫黃門令將兵誅武、等。
長樂封育陽侯
二年病困,詔拜為車騎將軍
有頃疾瘳上印綬,罷,復為中常侍,位特進,尋轉大長秋
尚書令
光和四年,卒,贈車騎將軍

曹破石

後漢書·曹節傳》弟破石越騎校尉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破石從求之,五百不敢違,妻執意不肯行,遂自殺
淫暴無道,多此類也。

曹嵩

司馬彪·續漢書字巨高質性敦慎所在忠孝,為司隸校尉
靈帝擢拜大司農大鴻臚,代崔烈太尉
黃初元年追尊太皇帝。
〈按曹瞞傳》世語云嵩夏侯之子,養於曹氏。

曹操

《魏志·武帝本紀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之後
桓帝世,曹騰中常侍封侯
養子嗣,官至太尉
嵩生太祖
太祖機警,有權數
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徵拜議郎
光和末黃巾起。
騎都尉,討潁川賊。
遷為濟南相。
久之,徵還為東郡太守不就稱疾歸鄉里。
董卓廢立太祖家財合義兵,以誅
初平二年袁紹太祖東郡太守
三年鮑信太祖兗州
興平二年天子太祖兗州
建安元年天子太祖建將軍,遷鎮東將軍封費亭侯
太祖洛陽,衛京都
天子太祖節鉞錄尚書事。
洛陽殘破董昭等勸太祖都許。
九月車駕轘轅而東,以太祖大將軍封武平侯
大將軍
司空,行車騎將軍
九年,領冀州
十三年,為丞相
十八年天子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命公為魏公,加九錫
二十一年進爵為王。
二十五年春正月,崩於洛陽,年六十六。
諡曰武王

曹瑜

《魏志·曹洪傳》族父瑜,修慎篤敬,官至將軍,封列侯

曹邵

魏書:邵以忠篤有才智,為太祖所親信。
初平年,太祖興義兵,邵募徒眾,從太祖周旋
豫州刺史黃琬欲害太祖太祖之而邵獨遇害

曹仁

《魏志·曹仁傳》字子孝太祖從弟也。
少好弓馬弋獵
豪傑並起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旋淮、泗之間,遂從太祖為別司馬,行厲鋒校尉
太祖黃巾,迎天子都許,有功,拜廣陽太守
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議郎督騎。
前後功,封都亭侯
從平荊州,以仁行征南將軍留屯江陵,轉封安平亭侯
太祖馬超,以仁行安西將軍
蘇伯、田銀反,以仁行驍騎將軍
復以仁行征南將軍假節,屯樊,鎮荊州
文帝王位,拜車騎將軍都督益州諸軍事進封陳侯
後召還屯宛。
孫權遣將襄陽,詔討之。
文帝遣使即拜大將軍
移屯臨潁,遷大司馬,復督諸軍烏江,還屯合肥
黃初四年薨,諡曰忠侯
子泰嗣。

曹純

《魏志·曹仁傳》仁弟,初以議郎司空軍事,督虎豹騎從圍南皮
北征三部
以前功封高陵亭侯
建安十五年薨。
文帝即位追諡曰威侯
子演嗣。
〈注〉字子和

曹洪

《魏志·曹洪傳》字子廉太祖從弟也。
太祖起義兵討董卓,至滎陽
太祖失馬,賊追甚急下,以馬授太祖太祖辭讓曰:天下可無不可無君。
遂步從到汴水,與太祖俱濟,還奔譙。
揚州刺史陳溫素與善,將家千餘人,就溫募兵,得廬江上甲二千人東到丹陽復得數千人,與太祖龍元
以前後功鷹揚校尉,遷揚武中郎將
子都許,拜諫議大夫
別征劉表有功,遷厲鋒將軍封國明亭侯
從征伐,拜都護將軍
文帝即位,為將軍,遷驃騎將軍進封野王侯
特進後徙封都陽侯
始,洪家富而性吝嗇文帝少時假求不稱,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獄當死。
免官削爵土。
明帝即位,拜後將軍,更封樂城侯,位特進,復拜驃騎將軍
太和六年薨,諡曰恭侯
子馥,嗣。
初,太祖分洪封子震列侯

曹彰

《魏志·任城威王彰傳》字子文
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
從征伐,志意慷慨
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二十三年代郡烏丸反,以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
擊,破之,斬首獲生千數
時鮮卑見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
北方悉平
太祖長安,召行在所
到,歸功諸將。
太祖喜,持鬚曰:黃鬚兒大奇也。
太祖東還,以越騎將軍,留長安
太祖洛陽,得疾,驛召,未至,太祖崩。
文帝王位諸侯就國。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三年,立為任城王
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諡曰威

曹植

《魏志·陳思王植傳》字子建
十歲,善屬文,性簡易不治威儀
輿馬服飾不尚華麗
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
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
十九年,徙封臨菑侯
太祖孫權,使留守鄴。
乘車馳道中,開司馬門出。
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
由是諸侯科禁,而日衰
文帝王位諸侯並就國。
黃初二年監國謁者灌均希指,奏醉酒悖慢劫脅使者
有司治罪,帝以太后故,貶爵安鄉侯
其年改封鄄城侯
三年,立為鄄城王
四年,徙封雍丘王
太和元年,徙封浚儀
二年復還雍丘
三年徙封東阿
五年冬,詔諸王六年
以陳四縣陳王
欲求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
既還,悵然絕望
汲汲無歡,遂發疾薨,時年四十一。

曹熊

《魏志·蕭懷王熊傳》,早薨。
黃初二年追封諡蕭懷公
太和三年,又追進爵為王。
青龍二年,子哀王炳嗣。
六年薨,無子,國除。

曹昂

《魏志·豐愍王昂傳》字子修
弱冠舉孝廉
太祖南征,為張繡所害。
無子。
黃初二年追封諡曰豐悼公
三年,以樊安公均子琬奉後,封中都公
其年徙封長子公
五年追加號曰豐悼王
太和三年改諡曰愍王
嘉平六年,以琬襲昂爵為豐王
琬薨,諡曰恭王
子廉嗣。

曹鑠

《魏志·相殤王鑠傳》,早薨,太和三年追封諡。
青龍元年,子愍王潛嗣,其年薨。
二年子懷王偃嗣。
四年薨。
無子,國除。
正元二年,以樂陵王茂陽都鄉公竦後。

曹沖

《魏志·鄧哀王沖傳》字倉舒
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
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軍國多事用刑嚴重
凡應罪戮,而為微所辨理,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
太祖數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後意。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
及亡,哀甚。
騎都尉,命宛侯據子琮奉後。
二十二年封琮為鄧侯
黃初二年追贈諡沖曰鄧哀侯,又追加為公
三年,進琮爵,徙封冠軍公
四年,徙封巳氏公
太和五年,加號曰鄧哀王
景初元年,琮坐于中尚方禁物,貶爵為都鄉侯
三年,復為巳氏公。
正始七年,轉封平陽公

曹據

《魏志·彭城王據傳》建安十六年封范陽侯
二十二年,徙封宛侯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三年,為章陵王,其年徙封義陽
文帝以環太妃彭城人徙封彭城
徙封濟陰
五年改封定陶縣
太和六年復封彭城

曹宇

《魏志·燕王宇傳》字彭祖
建安十六年封都鄉侯
二十二年改封魯陽侯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三年,為下邳王
五年改封單父縣
太和六年改封燕王
明帝少與同止,常愛異之。
即位寵賜與諸王殊
青龍三年,徵入朝
景初元年,還鄴。
二年夏復徵京都
冬十二月明帝疾篤,拜大將軍,屬以後事。
受署四日深固讓;帝意亦變,遂免官。
三年夏,還鄴。
常道鄉公奐,宇之子入繼太宗

曹林

《魏志·沛穆王林傳》建安十六年封饒陽侯
二十二年徙封譙。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三年,為譙王
五年改封譙縣
七年徙封鄄城
太和六年,改封沛。
薨,子緯嗣。

曹袞

志·中山恭王袞傳》建安二十一年封平鄉侯
少好學,年十餘歲能屬文
二十二年,徙封柬鄉侯,其年又改封贊侯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兄弟游娛譚思經典
三年,為北海王
四年改封贊王
七年徙封濮陽
太和二年就國,尚約儉教敕妃妾紡績織紝,習為家人之事。
五年冬入朝
六年改封中山
初,來朝,犯京都禁。
青龍元年有司
詔削縣二,戶七百五十。
憂懼戒敕官屬愈謹。
帝嘉其意,二年復所削縣。
三年,得疾薨。
子孚嗣。

曹玹

《魏志·濟陽懷王玹傳》建安十六年封西鄉侯
早薨,無子。
二十年,以沛王林子贊襲爵邑,早薨,無子。
文帝復以贊弟壹紹後。
黃初二年改封濟陽侯
四年進爵為公
太和四年,追進爵,諡曰懷公
六年,又進號懷王追諡贊曰西鄉哀侯
壹薨,諡曰悼公
子恆嗣。

曹峻

《魏志·陳留恭王峻傳》字子安建安二十一年封郿侯
二十二年徙封襄邑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三年,為陳留王
五年改封襄邑縣
太和六年,又封陳留
甘露四年薨。
子澳嗣。

曹矩

志·范陽閔王矩傳》,早薨,無子。
建安二十二年,以樊安公子敏後,封臨晉侯
黃初三年追封諡矩為范陽閔公
五年改封敏范陽王
七年徙封句陽太和六年,追進號曰范陽閔王改封敏琅邪王
敏薨,諡曰原王
子焜嗣。

曹幹

《魏志·趙王幹傳》建安二十年封高平亭侯
二十二年,徙封賴亭侯
其年改封弘農侯
黃初二年進爵,徙封燕公
三年,為河間王
五年改封樂城縣
七年徙封鉅鹿
太和六年改封趙王
母有寵於太祖
文帝為嗣有力
文帝臨崩,有遺詔是以明帝加恩意。
〈注〉一名良
本陳妾子,良生而陳氏死,太祖王夫人養之

曹子上

《魏志·臨邑殤公子上傳》:子上,早薨。
太和五年追封諡。
無後

曹彪

《魏志·楚王彪傳》字朱虎
建安二十一年封壽春侯
黃初二年進爵,徙封汝陽公
三年封弋陽王
其年徙封吳王
五年,改壽春縣
七年徙封白馬
太和五年冬朝京都。
六年,改封楚。
嘉平元年兗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謀迎許昌
乃遣傅及侍御史就國案驗收治諸相連及者。
廷尉請徵治罪
於是璽書切責之,使自圖焉。
自殺
妃及諸子皆免庶人
正元元年,封世子嘉為常山真定

子勤

《魏志·剛殤公子勤傳》子勤,早薨。
太和五年追封諡。
無後

子乘

《魏志·穀城子乘傳》子乘,早薨。
太和五年追封諡。
無後

曹子整

《魏志·郿戴公子整傳》:子整,奉從叔父郎中紹後。
建安二十二年封郿侯
二十三年薨。
無子。
黃初二年進爵諡曰戴公
彭城王據子範奉整後。
三年封平氏侯
四年徙封成武
太和三年進爵為公
青龍三年薨。
諡曰悼公
無後
四年,詔以範弟東安鄉公闡為郿公,奉整後。

子京

《魏志·靈殤公子京傳》子京,早薨。
太和五年追封諡。
無後

曹均

《魏志·樊安公均傳》:均,奉叔父恭公彬後。
建安二十二年封樊侯
二十四年薨。
子抗嗣。
黃初二年,追進公爵諡曰樊安公
三年,徙封抗薊公
四年,徙封屯留公
景初元年薨,諡曰定公
子諶嗣。

曹子棘

志·廣宗殤公子棘傳》:子棘,早薨。
太和五年追封諡。
無後

曹徽

《魏志·東平靈王徽傳》,奉叔父朗陵哀侯王後
建安二十二年封歷城侯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三年,為廬江王
四年,徙封壽張王
五年改封壽張縣
太和六年改封東平
青龍二年使官屬壽張縣,為有司所奏。
詔削縣一,戶五百。
其年復所削縣。
正始三年薨。
子翕嗣。

曹茂

《魏志·樂陵王茂傳》建安二十二年封萬歲亭侯
二十三年改封平輿侯
黃初三年進爵,徙封乘氏公
七年徙封中丘
傲佷,少無寵於太祖
文帝世,又獨不王
太和元年,徙封聊城公
太皇太后以為言,封為聊城王
六年改封曲陽王
正始五年徙封樂陵

曹休

《魏志·曹休傳》字文烈太祖族子也。
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里。
年十餘歲,喪父,將母渡江
太祖舉義兵,間行北歸
太祖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
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宿衛
劉備遣將吳蘭下辯太祖曹洪征之,以騎都尉,參軍事
太祖漢中諸軍長安,拜領軍
文帝王位,為領軍將軍,錄前後功,封東陽亭侯
夏侯惇薨,以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
孫權遣將歷陽擊破之。
征東將軍,領揚州刺史進封安陽鄉侯
帝征孫權,以征東大將軍假黃鉞,擊大將呂範等於洞浦,破之。
揚州
明帝即位進封長平侯
大司馬
太和二年,帝為二道深入,戰不利退還宿石亭
夜驚士卒亂,棄甲輜重甚多
因此發背薨,諡曰壯侯
子肇嗣。

曹真

《魏志·曹真傳》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
太祖起兵父邵募徙眾,為州郡所殺。
太祖少孤,收養諸子同。
常獵,為虎所逐,顧射虎應聲而倒
太祖壯其鷙勇,使將虎豹騎
靈丘賊,拔之,封靈壽亭侯
偏將軍將兵劉備別將下辯,破之,拜中堅將軍
領中領軍
是時夏侯淵沒於陽平,以為征護軍
文帝王位,以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
前後功,進封東鄉侯
黃初三年京都,以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鉞
孫權,擊牛渚屯,破之。
轉拜中軍大將軍,加給事中
七年文帝寢疾陳群司馬宣王受遺輔政
明帝即位進封邵陵侯,遷大將軍
四年,遷大司馬
征行,與將士同勞苦,士卒願為用。
薨,諡元侯
子爽嗣。
追思功。
五子羲、訓、則、彥、皚皆為列侯
弟彬為列侯

曹泰

《魏志·曹仁傳》仁子,官至鎮東將軍假節,轉封甯陵侯
薨,子初嗣。
弟楷、範,皆為列侯

曹演

《魏志·曹仁傳》仁弟純,純子演,官至領軍將軍正元中進封平樂鄉侯
演薨,子亮嗣。

曹協

《魏志·贊哀王協傳》,早薨。
太和五年追封諡曰經殤公
青龍二年,更追改號諡
三年,子殤王尋嗣。
正始九年薨。
無子。
國除。

曹蕤

《魏志·北海悼王蕤傳》黃初七年,明帝即位,立為陽平縣
太和六年改封北海
青龍元年薨。
二年,以琅邪王子贊後,封昌鄉公
景初二年,立為饒安王
正始七年徙封文安

曹鑒

《魏志·東武陽懷王鑒傳》黃初六年立。
其年薨。
青龍三年賜諡
無子。
國除。

曹霖

《魏志·東海定王霖傳》黃初三年立為河東王
六年改封館陶縣
明帝即位以先遺意愛寵於諸國。
麤暴閨門之內,婢妾之間,多所殘害
太和六年改封東海
嘉平元年薨。
子啟嗣。

曹禮

志·元城哀王禮傳》黃初二年封秦公,以京兆郡為國
三年改為京兆王
六年改封元城王
太和三年薨。
五年,以任城王楷子悌後。
六年改封梁王

曹邕

志·邯鄲懷王邕傳》黃初二年封淮南公,以九江郡為國
三年進為淮南王
四年,改封陳。
六年改封邯鄲
太和三年薨。
五年,以任城王楷子溫後。
六年改封魯陽

曹貢

志·清河悼王貢傳》黃初三年封。
四年薨。
無子。
國除。

曹儼

志·廣平哀王儼傳》黃初三年封。
四年薨。
無子。
國除。

曹楷

《魏志·任城威王彰傳》薨,子嗣,徙封中牟改封任城縣
太和六年,復改封任城國,食五縣二千五百戶。
青龍三年,坐私遣官屬中尚方禁物,削縣二千戶
正始七年徙封濟南
正元景元初,連增邑,凡四千四百戶。
〈注〉泰始初崇化少府

曹肇

《魏志·曹休傳》子肇,有當世才度,為散騎常侍屯騎校尉
正始中薨,追贈將軍
子興嗣。

曹纂

《魏志·曹休傳》子纂為列侯,後為殄將軍,薨,追贈前將軍

曹爽

《魏志·曹真傳》子爽字昭伯,少以宗室謹重明帝東宮,甚親愛之。
即位,為散騎侍郎累遷城門校尉,加散騎常侍,轉武衛將軍
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與太尉司馬宣王並受遺詔少主
齊王即位,加侍中改封武安侯
南陽何晏鄧颺李勝沛國丁謐東平畢軌有聲名,明帝以其浮華,皆抑黜之;及秉政,乃復進敘,任為腹心
等欲令立威名於天下,勸使伐蜀,從其言,宣王止之不能禁。
正始五年西至長安大發六七萬人,從駱谷入。
因山為固,兵不能進。
參軍楊偉形勢,乃引軍還。
初,宣王年德並高,恆父事之,不敢專行
進用,咸共推戴
宣王稱疾
飲食車服,擬於乘輿尚方珍翫充牣其家;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三十三人,皆以為伎樂
詐作詔書,發才人五十七人鄴臺,使先帝倢伃教習為技。
縱酒作樂驕淫盈溢
王密為之備。
十年正月車駕高平陵兄弟皆從。
宣王部勒兵馬,先據武庫,遂出屯洛水浮橋
有無君之心,不宜典兵宿衛
遂免,以侯還第
初,張當私以才人張、何等
疑其有姦收當治罪
陳爽陰謀反逆,乃伏誅夷三族

曹羲

《魏志·曹真傳》真子,為中領軍,以列侯侍從出入禁闥
專政作威以為大憂數諫止之不納,涕泣而起。
張當、陳爽何晏謀逆伏誅

曹訓

《魏志·曹真傳》子訓武衛將軍
張當、陳爽謀逆伏誅

曹彥

《魏志·曹真傳》子彥散騎常侍侍講

曹弗興

尚友錄》弗興吳人
善畫名冠一時
孫權命畫,屏誤墨成蠅,權疑,以手彈之。
時有八絕弗興與焉。
嘗過青溪,見赤龍飛水上,寫獻孫皓,送入內府
宋時,久旱,取弗興畫龍水上俄而雲迷霧起大雨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