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祖法宝记下卷--华方田七祖法宝记下卷¶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33a 页


* 七祖法宝记下卷
整理者 华方田


〔题解〕

《七祖法宝记》,禅宗文献。系中国禅宗僧人所编纂之佛教典
籍。编纂者不详。本文献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著录,亦不为历代
大藏经所收。现于敦煌遗书中发现,为中国北京图书馆收藏,共两
号:一号为北殷38号,首尾均残;另一号为北新1272号,首残尾
存,有尾题「七祖法宝记下卷」。从纸质、字体、内容、体例诸方面,
均可判断此两号本为同卷,但这两号不能直接缀接,中间尚有残
缺。现存文献之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摘录《佛藏经》、《念
诵经护法普通诸部》、《心经》《大般若经》《金刚经》《金刚三昧
经》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佛说决定毗尼经》《如来庄
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法华经》、《维摩经》、《思益经》等经
典而成,份量较大,约占所剩全文的五分之四。第二部分是《诸经
大乘要抄》,节录了十几部大乘经典的重要内容,包括《楞伽经》、
《思益经》、《佛顶经》、《维摩经》、《金刚三昧经》、《法句经》、《佛藏
经》、《药师经》、《决定毗尼经》、《金刚经》、《转女身经》、《大佛顶经》
等,其中以《楞伽经》份量最大。

本文献尾题记曰「七祖法宝记下卷」。此「七祖」是谁,无法确
考。但根据文献中所编纂之经典的思想特点,可初步推断,此「七
祖」或为北宗神秀的弟子,如普寂、义福等。

整理本据北殷38号及北新1272号录文,无校本。因原文残
缺较多,故文献中之经文正文均参校《大正藏》本,将残缺经文写入
校记。为文从理顺,个别文字据《大正藏》本补入正文,出校记说
明。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34a 页

* 〔录文〕


(首残)

《佛藏经.诸法实相品第一》亦名《选诸法卷第□》

尔时,舍利弗从三昧起,行诣佛所,偏袒右肩,头面作礼,
□…□「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

「舍利弗!譬如巧画师,画□…□师者,为希有不?」

「希有,世尊!」

「舍利弗!如来所得阿耨多□…□无为,令人信解,倍
为希有。舍利弗!譬如藕丝悬须弥□…□尊。舍利弗!如来
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无所有,一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35a 页
切世间所难信解。何以故?是法无想离诸想,无念□…□量所
能得知,无行无相,无有热恼,无念过诸念,无心过诸心,无向
无背,□…□无说无不说。舍利弗!我此圣法,皆能降伏一
切贪著者、说有者、说□…□者,皆违逆佛,与佛共诤。舍利
弗!乃至于法少许得者,皆与佛诤,与佛□…□。若非我弟
子,即与涅槃共诤,与佛共诤,与法共诤,与僧共诤。舍利弗!如是
见人,□…□利弗!如是见人,我则不听受一饮水以自供养。
但勤修习无相三昧,于无相三昧亦不取相,□□□达一切诸法
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36a 页

《佛藏经.念佛品》云「恶知识」:

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馀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戒、念
僧、念施、念天,唯爱涅槃毕竟清净。如是教者,名为邪教。
谓是正教,而是邪教。舍利弗!如是教者,名为恶知识。是人
名为诽谤于我,助于外道。亦为他人说邪道法。舍利弗!如是恶
人,我乃不听受一饮水以自供养。」

「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
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即名为修习
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行无色,
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


《佛藏经.念法品》云「善知识」:

「舍利弗!是人尔时都无所有,寂灭无性。不集诸想,灭一切
法,是则名为修习念佛。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
无观,寂然无想,名为念佛。何以故?不□…□无观,名为清净
念佛。」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37a 页

「舍利弗!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舍利□…□无
生无灭,通达是者,名为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著,无逆无顺,无
名□…□中乃无微细小念,何况粗身、口、意业处?无念无分
别,空寂无相性,□…□念佛时莫取小相,莫生戏论,莫有
分别。何以故?是法皆空,□…□实念佛。何以故?如来不名
为色,不名为相,不名为念,不□…□是人于佛犹尚不得,
何况于念?舍利弗!如是教者,是名□…□者,世间希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38a 页
有。得不颠倒真实见故,名为正见。复次,舍利弗!正见□…
□颠倒,如实而见,是故如来说名正见。若生我相、人相、众生
相者,当□…□」


《佛藏经》云「恶知识」:

「舍利弗!人以清净信等诸根,出家学道,□…□戏,轻躁
无羞,言语散乱,不摄诸根,心不专一,痴如白羊。亲近如是恶□…
□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乃至失于生天之乐,况涅槃道?」

「舍利弗!□…□母生离死亡丧失,亲里衰恼,国土破坏。
生八难中,舍于乐处。遇恶知识□…□不喜见,不喜闻
法,不与佛众而共和合。」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39a 页

《念诵经护法普通诸部》

三藏金刚□…□

凡念诵,先须护身结界澄想,观察本尊圣者,起慈悲心,
悯念有情,发大誓愿,回向菩提,方可念诵。

持四种念珠,念四种念诵。一者,音声念诵;二者,金刚念
诵,合口动舌默然诵是;三者,是三摩地念诵,心念诵是也;四者,
真实念诵,如字义修行是也。能令行者速證无上菩提,具一切智,
此心真言是一切诸佛第一义。如智中流出,非是作法显现。
如巧色摩尼,能满诸愿,一切诸佛同声共说。思惟之时,唯是明朗,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40a 页
亦不见身之与心,况无一物。法非空故,若久能熟,当自證
智。作是观时,诵密言曰。念此明者,即能證入一切灌顶曼
荼罗位。于诸菩萨秘密法门,随意无碍。作是观时,不复延
促,务在證入。若能一一与心相应,方大成就。一切时处作意,任
运相应,无所挂碍。一切妄想贪瞋痴等,□□□除,自然不起,
性常清净。此真实法门,是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名为大圆镜
智。上从诸佛,□□□□,悉皆同等,无有增减。但为无明妄
想所覆,令其法体不得显现。作是观者,便證解脱□□□□昧,
名为地前三贤位。所有动作,任运相应,自然进入初地,生大欢喜。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41a 页
所以然者,以观月为方便,具有三义:一、月清净义,离贪欲垢
故;二、清净源义,离贪瞋热恼故;三者,光明义,离愚痴
故。所以取月为喻,亦莫作月解。世间月者,四大所成,毕竟破坏。
众生自性清净心无生灭故,此是佛菩萨内證,非二乘声闻外
道所知境界。作此观者,一切佛法,恒沙功德,不由他悟。此一法
摄无量,刹那悟入诸法中。自作无碍,从地至地,渐渐升
进。觉此观者,不得专守无念以为究竟。当须正念进修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42a 页
方便,然后證入清净究竟法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
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
切苦,真实不虚。

《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第六》

舍利弗言:「如尊所说,在事之先,取以本利,是念寂灭。寂灭
是如,总持诸德,该罗万法,圆融不二,不可思议。当知是法即是摩
诃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佛言:「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烧灭诸结,平等平
等。等觉三地,妙觉三身,于九识中,皎然明净,无有诸影。」

「若有众生,无馀杂念,尔时菩萨,常作化身,拥护是人,不
离左右。」

《大般若经.魔愁品》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43a 页

若有众生修行般若波罗蜜者,与不忆不念相应,一切魔家
眷属悉皆忧愁不乐。

《佛藏经》云:「舍利弗!我法无诸难事,不乏饮食、卧具、医
药,汝等但当勤行佛道,莫贵世间财利供养。舍利弗!汝今善听,
我当语汝。若有一心行道比丘,千亿天神皆共同心,以诸乐具欲共
供养。舍利弗!诸人供养坐禅比丘,不及天神。」假佛一切形像是。

《金刚经》云:「凡是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
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藏经》云:「舍利弗!我馀经说,若人见法,是为见我。如来
非法,亦非非法。不顺有相,不依无相,即是见法,见法者见本
性。何以故?调达愚人及诸外道,皆以色身见佛。舍利弗!如
来不应以色身见,亦复不应以音声见。舍利弗!若人以色身见佛,
是去佛远。所以者何?佛不名见,名为见佛。不依有见,不
依无见,即是正见。」

《维摩经》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法
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即染著,非求法也。法名无为,
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唯!舍利弗!法离见闻觉知,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44a 页
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唯!舍利弗!夫求
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法华经》云:「无上宝聚,不求自得」。若人不求种种世法,
亦不求佛法,即是真求法人。「真佛者」,识心见性,悟理之人,即
是真佛。

《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离有离无故,不垢
不净故,无生无体故。」

法身礼

《入佛境界经》云:「佛常在世间,而不染世法。以不分别世
间故,敬礼无所观。虚空无中边,诸佛体亦然,心同虚空故,
敬礼无所观。一切平等礼,无礼无不礼,一礼遍含识,同归实相
体。」实相者,不相有相,不依无相是。

《楞伽经》云:「尔时大慧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诸佛体
性。』佛言:『大慧!觉二无我,除二种障,离二种死,断二种烦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45a 页
恼,是佛体性。大慧!声闻缘觉得此法已,亦名为佛。我以□…
□善知二无我,除二障二恼,及不思议死,是故名如来。』」

假三宝□…□剃发披袈裟,受二百五十戒,是僧宝。若不
识心、不见性,总无宝。真□…□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则是法,法则是众。是三
宝□…□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不随有行,不依无行,即是随
法之人。

《思益经》云:「□…□离法见身。于是观中不见二相,
不见不二相。如是现前知」

(尾残)


(首残)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46a 页

识不生,无生可□…□无止,亦不住于无止,亦不住
于无住,云何是生?菩萨白佛言:「无生之心,有何取舍?住何法
相?」

佛言:「无生之心,不取不舍。住于不心,住于不法。不住诸
行,心常空寂,无有异相。譬如虚空,无有动住,无起无作,无彼
无此。得空心眼,得法身空。五阴六入悉皆空寂。善男子!
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净无念,无摄无放,性等金刚,不
坏三宝,空心不动,具六波罗蜜。」

解脱菩萨白佛言:「尊者!六波罗蜜者,皆是有相。有相之
法,能出世也?」

佛言:「善男子!我所说六波罗蜜者,无相无为。何以故?若
人离欲,心常清净,实语方便,本利利人,是檀波罗蜜;至念坚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47a 页
固,心常无住,清净不染,不著三界,是尸波罗蜜;修空断结,不
依诸有,寂净三业,不住身心,是羼提波罗蜜;远离名数,断空
有见,深入阴空,是毗梨耶波罗蜜;俱离空寂,不住于空,心
处无住,不住大空,是禅波罗蜜;心无心相,不取虚空,诸行不
生,不證寂灭,心无出入,性常平等,诸法实际,皆决定性,不依诸
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是六波罗蜜者,皆获本利,入决定性,超然出世,无
碍解脱。」

解脱菩萨而说偈言:

「 「大觉满足尊,
 入于决定处,
 无相无有行,
 空心寂灭地,
 寂灭心无生。
 不坏于三宝,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48a 页
 具六波罗蜜。」」


佛言:「无忍不生心者,心无形段。犹如火性,虽在木
中,其在无所决定性。故但名但字,性不可得。欲诠其理,假说为
名;名不可得,心相亦尔。」

「是决定性,亦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入不出,不生不灭。离
诸四谤,言语道断。无生无心,亦复如是。」

心王菩萨言:「如无生行,性相空寂。无见无闻,无得无失,无
言无说,无知无相,无取无舍。云何取證?若取證者,即为诤论;无
诤无论,乃无生行。」

佛言:「总持无相,则无三受等三,悉皆寂灭,清净无住。
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

心王菩萨言:「禅能摄动,定诸幻乱,云何不禅?」

佛言:「菩萨!禅即是动。不动不禅,是无生禅。禅性无生,离
生禅相;禅性无住,离住禅动。若知禅性无有动静,即得无生、
无生般若。」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49a 页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如何有见?」

佛言:「见即为妄。何以故?一切万有,无生无相,本不自名,
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身,亦复如是。身
尚不有,云何有见?

「善男子!觉者不住涅槃,何以故?觉本无生,离众生垢;觉本
无寂,离涅槃动。住如是地,心无所住,无有出入。」

佛言:「一念心动,五阴俱生。五阴生中,具六十恶。」

无住菩萨言:「十方遍计,皆由一念心生。

「 尊者大觉尊,
 说生无念法,
 无念无生心,
 心常生不灭。」」



《入实际品》

大力菩萨白佛言:「尊者!如如所说,五空出入,无有取
舍。云何五空而不取舍?」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50a 页

佛言:「菩萨!五空者,三有是空,六道影是空,法相是空,名相
是空,心识义是空。菩萨!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无空相。无相
之法,有何取舍?入无取地,则入三空。」

大力菩萨言:「云何三空?」

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等空,不
住三相,不无真实。文言道断,不可思议。」「菩萨!无名义相,不可
思议。何以故?无名之名,不在于名;无义之义,不无于义。」

佛言:「如是。众生之心,实无别境。何以故?心本净故,理无
秽故,以染尘故,名为三界。三界之心,名为别境。是境虚
空,从心化生。若心无妄,即无别境。」

佛言:「菩萨!彼心喘者,以内外使,随使流注,沥滴成海。」

大力菩萨言:「云何存用?云何观之?」

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内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
心无得失,一不一地,净心流入,是名观之。」「菩萨!如是之人,不
在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故虽无法服,不具持波罗提
叉,不入布萨。能以自心,无为自恣,而获圣果。」

大力菩萨言:「如是之人,应不持戒,于彼沙门,应不敬
仰。」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51a 页

佛言:「为说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识海澄,
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


《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下卷

「善男子!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制之
一处,众缘断灭。何以故?一本不起,三用无施。」

舍利弗言:「不住事相,不无功用;是法真空,常乐我净;超于二
我,大般涅槃;其心不系,是大力观。一切万法,皆悉言文;言文
之相,即非为义。如实之义,不可言说。今者如来,云何说法?」

佛言:「我说法者,以汝众生在生说故。说不可说,是故说之。
我所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不言义者,皆是妄语。」

「善男子!是法非因非缘,智自用故;非动非静,用性空故;
义非有无,空相空故。」

「善男子!若化众生,令彼众生观入是义。入是义者,是见如
来。」

舍利弗言:「如来义观,不住诸流,应离四禅,而超有顶。」

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法名数,四禅亦如是。若见如来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52a 页
者,如来心自在,常在寂灭处,不出亦不入,内外平等故。」

「善男子!如彼诸禅观,皆为想空定,是如非复彼。何以
故?以如观如,实不见观;如相诸相,相已寂灭。寂灭即如
义。如彼想禅定,是动非是禅。何以故?禅性离诸动,非染非所
染,非法非影,离诸分别,本义义故。善男子!如是观定,乃名
为禅。」

舍利弗言:「不可思议。如来常以如实而化众生,如是实义,多
文广义。利根众生,乃可修之;钝根众生,难以措意。云何方便令
彼钝根得入是谛?」

佛言:「令彼钝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实谛。一切佛法,摄
在一四偈中。」

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愿为说之。」于是尊者,而说偈言:

「 「因缘所生义,
 是义灭非生;
 灭诸生灭义,
 是义生非灭。」」


「 「法从分别生,
 还从分别灭;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53a 页
 灭诸分别法,
 是法非生灭。」」


「 「离识法即空,
 故从空处说;
 灭诸生灭法,
 而住于涅槃。」」


「 「一切空寂法,
 是法寂不空;
 彼心不空时,
 是得心不有。」」


「 「法本无有无,
 自他亦复尔;
 不始亦不终,
 成败则不住。」」


地藏菩萨言:「不可思议!不思议聚。七五不生,八六寂灭,
无相空无。有空无有,无空无有。如尊所说,法义皆空。知
有非实,如阳炎水;知实非无,如火性生。如是观者,是人智也。」

佛言:「以净心见佛,以见佛故,当生净土。」

「 「性空寂灭时,是法是时现。」」


佛言:「犹如闇室,若遇明灯,闇即灭矣。一入观时,诸罪悉
灭。」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54a 页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诸佛世界,放无量光明,说无尽妙法。教诸菩萨,入一相门,得
无所畏,善降众魔,教化度脱外道邪见。若有众生乐声闻者,说声
闻乘;乐缘觉乘者,说缘觉乘;乐世间者,说世间乘。以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摄诸众生,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
安者安,未泥洹者,令得泥洹究竟。菩萨所行,善入诸佛法藏。如
是种种功德,皆悉具足。

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闻此般若波罗蜜,不惊
怖畏,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为大
施主,第一施主,胜施主,无第一施者,当具足戒、忍辱、精进、禅
定、智慧。当具诸功德,成就相好。自不怖畏,令人不怖畏。究竟
般若波罗蜜,以不可得、无相、无为第一真实不可思议法故。」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55a 页

「迦叶!譬如三十三天人,见波利质多罗树初生疱时,作如
是念:此疱不久必当开敷。如是,迦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优婆夷闻说此深般若波罗蜜经,心生欢喜,亦复如是。」

「迦叶!譬如摩尼珠师,见摩尼宝,心生欢喜,亦不假思
量,即知真伪。何以故?以惯见故。」

「譬如学射,久就即巧。后虽无心,箭发皆中。修般若
波罗蜜亦如是。」

「譬如有人,从远方来,后有人从彼方来说:『彼方流泉浴池,花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56a 页
果茂盛。』劝彼人令交更说。若人闻般若波罗蜜,欢喜信乐,不
于一佛二佛而种善根,以无量千万佛所种众善根。得闻
般若波罗蜜,信乐受持。」

「善男子、善女人,闻此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怖畏,当知是
人,受佛法印。此法印者,是佛所造,是佛所贵。何以故?以此
法印,印无著法故。」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57a 页

《佛说决定毗尼经》亦名《破坏一切心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独园精舍,与大
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十万人。尔时世尊,如龙王视,
观察大众已,告诸菩萨:「仁者,谁能于后世,堪忍护持正
法,以诸方便,成就众生?」

「又,舍利弗!师子兽王大吼之时,其馀小虫能忍不?」

「不也,世尊。」

「又如香象,其所负重,诸驴骡等堪忍不?」

「不也,世尊。」

「又如释梵所有威德光明色像,贫穷之人能堪忍不?」

「不也,世尊。」

「又,舍利弗!于意云何?金翅鸟王所有势力,鹆鸽等鸟能
堪忍不?」

「不也,世尊。」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58a 页

「如是,舍利弗!菩萨所有,其心勇健,善根势力,所有之罪,依
出离智,得见诸佛。」

「又,优波离!菩萨乘人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菩
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

「优波离!菩萨乘人,以日初分有所犯戒,于日中分思惟,
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

「优波离!如来观察筹量,为大乘人不应一向说厌离法;不应
一向说离欲法;不应一向说速疾法。常当为说发欢喜心相应说
法;常应向说甚深无杂无悔缠法;常应为说无取无碍空
无之法。」

「优波离!如来先说欲难舍离,名为小犯;瞋易得离,名为
大犯。」

尔时,文殊师利语优波离言:「一切诸法,究竟无垢。能自调
心,乃能得见究竟毗尼;一切诸法,无有染污,我不可得,乃能得
见无悔毗尼。」

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作是思惟,欲断贪欲,名增上慢;作是
思惟,见诸法空,名增上慢;作是思惟,见于无相,名增上慢。是名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59a 页
声闻住增上慢。云何名为菩萨增上慢?佛乘最胜,作是思惟,我当
于中,发菩提心,名增上慢;行六波罗蜜,当得作佛,作是思惟,名增
上慢;般若波罗蜜能得出离,更无馀法而得出离,作是思惟,名增上
慢。」

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思惟诸心时,不著思惟,是名最胜,
离增上慢。

「 「心心所思名为思,
 若有所思名有缚。
 若有思惟诸法空,
 是名著相凡夫人。
 若有比丘常念佛,
 即是非真非正念。
 将知佛从分别起,
 实不可取亦不生。
 是故无思能解脱。」」



须菩提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应得?云何应住?云何修行?
云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须菩提:「诸法自相空,即是三菩提。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60a 页

「平等一相,无自无他,不缘境界,决观心息,自然悟解,无
有分别是非处所,是人不久成佛。行我行处,到我到处,见我见处,
住我住处,得我得处,坐我坐处,无有烦恼。若境若智,本来不生,
本来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因不果。非惟无有,亦复无无。
不静不乱,不散不去。诸法无是有,修多罗般若波罗蜜如是有。如
是发心,上求作佛,所以无求为求;下度众生,所以无度为度。发菩
萨心,有所得者,即是邪见。邪见之人,永不见佛。断一切智,名为
佛智。」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所说『修多罗般若波罗蜜甚深』,何者
是?」

佛言:「空相是,无相是。无造、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垢、
无净、无所有、无依止、无住处、如虚空,是修多罗般若波罗蜜甚深,
不可思议。不生不灭相,不垢不净相,不散不乱相,不说不听相,不
言不义相,不得不失相。何以故?修多罗般若波罗蜜法中,无是诸
法相。一切诸法,因缘和合有,皆悉毕竟空,求无处所,觅不可得,
应如是解。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诸经大乘要抄》

《楞伽经》云:「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错乱;若见于自心,是则
无为诤。」

又云:「若依止少法,而有少法起;若依止于事,此法即便
坏。」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61a 页

又云:「随言而取义,建立于诸法;以彼建立故,死堕地狱
中。」

又云:「理教中求我,是妄垢恶见;离圣教正理,欲灭
或反增。是外道狂言,智者不应说。」

《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
来。」

《思益经》云:「比丘!云何随佛教?云何随佛语?若称
赞毁辱,其心不动,是名随佛教。」又云:「若不依文字语言,是名
随佛语。」

「比丘!云何应受供养?答言:于法无所取者。云何消供养?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62a 页
不为世法之所牵者。」「谁人报佛恩?答言:依法修行
者。」

《楞伽经》云:「如是种种相,堕于外道见。」

《法句经》云:「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
为定?」

《金刚三昧经》云:「我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不
动不禅,是无生禅。」

《思益经》云:「不依止欲界,不住色无界。行如是禅定,是菩
萨遍行。」

《维摩经》云:维摩诘诃舍利弗林间宴作,诃须菩提、大迦叶
不平等。

《转女身经》云:无垢光女诃天帝释:汝声闻乘人,畏生死,乐涅
槃。

《决定毗尼经》云:「菩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乘人持尽遮戒、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63a 页
尽护戒。」

《药师经》云:「佛诃阿难:『汝声闻人,如盲如聋,不识无上空
义。』」

《佛顶经》云:「诃声闻人,得少为足。」

《佛藏经》云:「舍利弗!如来在世,三宝一味。我灭度后,分为
五部。舍利弗!恶魔于今,犹尚隐身,佐助调达,破坏我法僧。
如来大智见在故,弊恶魔众,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
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见,为
说邪法。尔时恶人,为魔所迷,各执所见,我是彼非。舍利弗!
如来预见未来世中,是破法事故,说是深经,悉断恶魔诸所执
著。阿难!譬如恶贼,于王大臣,不敢自见;盗他物者,不自言
贼。如是阿难!破戒比丘成就非沙门法,尚不自言我是恶人;况
能向馀人说,自言罪人?阿难!如是经者,破戒比丘,随得闻时,能
自降伏,则有惭愧。持戒比丘,得大增长。」

《大佛顶》云:「即时如来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
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
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见在,汝不能识。洗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64a 页
心非正,落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
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
言證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所以释迦如来,传金襕袈裟,令摩诃迦叶有鸡足山,待弥勒世
尊下生分付。今恶世时,学禅者众,我令达摩祖师遂传袈裟,表其
法正,令后学者,有其禀承也。

《法句经》云:「说诸精进法,名增上慢说;若无增上慢,
无善无精进。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
涯。」

《金刚三昧经》云:「尊者大觉尊,说生无念法,无念无生心,心
常生不灭。」

《维摩经》云:「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常求无念,实相智
慧。

《楞伽经》云:「圣者内所證,常住于无念。」

《佛顶经》云:「阿难!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又云:「见由难见,
见不能及。」

《思益经》云:「云何一切法正?云何一切法邪?若以心分别,
一切法邪;若不以心分别,一切法正。无心法中,起心分别,并皆是
七祖法宝记下卷¶ 第 165a 页
邪。」

《楞伽经》云:「见佛闻法,皆是自心;分别不起见者,是名见
佛。」又云:「随言而取义,建立于诸法;己彼建立故,死堕地狱
中。」又云:「八九种识,如海众波浪。习气常增上,盘根坚固依。心
随境界流,如铁于磁石。」「如水瀑流尽,波浪即不起。如是种种
灭,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弟子非声闻。」

《七祖法宝记》下卷


〔录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