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唐-圆照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1a 页

No. 2157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一

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

谨按旧录云。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
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摽卷部之多小。摭拾
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合理金言有绪。
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但以法门幽邃化网
恢弘。前后翻传年移代谢。屡经散灭卷轴参
差。复有异人时增伪妄。致令混杂难究踪由。
是以先德儒贤制斯条录。今其存者殆六七
家。然犹未极根源尚多疏阙。升以庸浅久事
披寻。参练异同指陈臧否。成兹部帙。庶免乖
违。幸诸哲人俯共详览。今观先贤所撰冠绝
群英。伏从庚午以来增七十祀。三藏继踵
于今四朝。圣上钦明翻译相次。一百馀部经
律特明。累降。

鸿私许令修述。圆照等才智短浅思不延文。
祇奉。

皇恩俛仰恭命。今所译者约以类分。随三藏
文相次附入。自惟以索继组。以砾次金。疑则
阙之。以俟来哲也。

「 稽首善逝牟尼尊
 无上丈夫调御士
 亦礼三乘净妙法
 五部秘密总持门
 并及八辈应真僧
 普贤妙德诸菩萨
 五眼三身咸照世
 至诚归命愿加威
 我撰经录护法城
 三宝垂慈幸冥祐
 唯愿法灯长夜照
 迷徒因此得慧明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1b 页 T55-0771.png
 正法遐久住世间
 依学速登无上地」


自后汉孝明皇帝永平十年岁次丁卯。至大
唐圣神文武皇帝贞元十六年庚辰之岁。凡
七百三十四载(内从开元十八年庚午至今庚辰加七十一岁也)中间传译
缁素总一百八十七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
圣教。及贤圣集传并及失译。总二千四百四
十七部(内新加一百三十九部矣)合七千三百九十九卷。其
见行阙本并该前数(内新加三百四十二卷)

新定目录合三十卷。开为总别。总录分二。
初奉承恩制。次总集群经。别录亦二。初分乘
藏差殊。次明贤圣集传。总中分为一十九卷。
别中分成一十一卷。就别分乘藏中更有七
门。今先叙科条馀。次编载。

总录二文上。

初特承恩旨录有三。

右新译华严经一。

三朝翻译经律论二。

大佛名经一部等三。斯皆特降丝纶。许编
目录。具列如左。

二总集群经录。

右从汉至唐所有翻述。具。

帝王年代并译人本事所出教等。以人代先
后为伦。不依三藏之次。兼叙目录新旧同
异。

别录二文下。

初分乘藏差殊录。

右别录之内典分为七。一有译有本。二有
译无本。三文派别行。四删略繁重。五拾遗
补阙。六疑惑再详。七伪邪乱正。就七门中。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1c 页 T55-0771.png
二乘区别。三藏殊科。具悉委曲。兼明部偶。

二明贤圣集传录。

右集传之内有二不同。一梵本翻译。谓集
自西方流传东夏。三藏硕德翻译奉行。二
此方撰述。谓此土高僧撰成传记。三宝三
藏悉以甄明。神异感通戒定慧行。备如文
列详而镜诸。

**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 初华严经


* 崇福寺新译华严经四十卷
左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马承倩奏。臣得光宅寺写一切藏经院捡挍写经。僧智通状称捡藏经开元目录。上都华严寺沙门玄逸撰集释教目内未入藏经数。
中书门下 牒。右街功德使 牒。奉 敕宣令所司附入目录牒。至准敕故牒。
贞元十五年九月八日 牒中书侍郎平章事郑馀庆。
门下侍郎平章事崔损。
捡挍右仆射平章事韦(使)
捡挍左仆射平章事刘(使)
右仆射平章事贾耽。
捡挍司徒兼中书令浑(使)
捡挍大尉兼中书令王(使)

百九十一卷经。

当街新译华严经等。及

三朝先于京城等处翻译。未入开元目录经。
总二百三十二卷(又新编上十卷)四十卷新译华严
经等准。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2a 页 T55-0772.png

敕见入目录。次一百九十一卷先翻译请准
华严经例入目录。又新编上十卷。玄宗朝三
藏无能胜等译大威力等经五卷。

*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
*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一卷。
* 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一卷。
已上五卷并北天竺国三藏无能胜译。
*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
东天竺国三藏沙门法月译
* 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么地法一卷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本一卷
*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一卷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
* 千臂千钵曼殊室利经十卷(保大中拾遗编上)
已上十四卷南天竺国三藏沙门金刚智译。
*
肃宗代宗朝三藏大广智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等经一百四十二卷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三卷
* 金刚顶瑜伽般若理趣经一卷
* 观自在菩萨授记经一卷
* 瑜伽念珠经一卷
* 奇特佛顶经三卷
* 观自在菩萨最胜明王心经二卷
* 金刚顶瑜伽文殊师利菩萨经二卷
* 阿哩多罗阿鲁力经一卷
* 普贤行愿赞一卷
* 地藏菩萨问法身赞一卷
* 出生无边门经一卷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2b 页 T55-0772.png
* 大吉祥天女经一卷
* 底哩三昧耶经一卷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经三卷
* 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一卷
* 金刚顶瑜伽十八会指归一卷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分别圣位法门一卷
*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
* 宝箧经一卷
*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一卷
* 大孔雀明王经三卷
* 大云请雨经二卷
* 雨宝陀罗尼经一卷
* 蘘麌利童女经一卷
* 稻𦼮喻经一卷
* 大宝广博楼阁经三卷
* 菩提场庄严经一卷
* 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 能净一切眼陀罗尼经一卷
* 施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
* 三十五佛名经一卷
* 八大菩萨曼茶罗经一卷
* 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一卷
* 诃利帝母经一卷
* 毗沙门天王经一卷
*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一卷
* 文殊问字母品经一卷
*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法一卷
*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念诵法二卷
* 无量寿如来念诵仪轨一卷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2c 页 T55-0772.png
* 阿閦如来念诵法一卷
* 佛顶尊胜念诵法一卷
*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一卷
*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法一卷
* 普贤金刚萨埵念诵法一卷
*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一卷
* 金刚寿命念诵法一卷
* 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一卷
* 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一卷
* 仁王般若念诵法一卷
* 如意轮念诵法一卷
*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一卷
*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一卷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观行仪轨一卷
* 观自在多罗瑜伽诵念法一卷
* 甘露军吒利瑜伽念诵法一卷
* 花严入法界四十二字观门一卷
* 文殊赞法身礼一卷
* 受菩提心戒仪一卷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一卷
* 般若理趣释二卷
* 大曼荼罗十七尊释一卷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一卷
* 都部陀罗尼目一卷
* 大乘缘生论一卷
* 七俱胝佛母陀罗尼经一卷
* 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
* 仁王经二卷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3a 页 T55-0773.png
* 密严经三卷
* 仁王念诵仪轨一卷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一部三卷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卷
* 金刚顶胜初瑜伽经中略出大乐金刚萨埵念诵仪轨一卷
*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一卷
*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一卷
* 普遍光明大随求陀罗尼经二卷
*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 五字陀罗尼颂一卷
*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一卷
*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金翅鸟王品一卷
* 不空羂索毗卢遮那佛灌顶光真言一卷
* 圣迦抳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三卷
* 大威怒乌刍涩摩成就仪轨一卷
* 佛说摩利支天经一卷
*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成佛仪轨一卷
*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一卷
* 大方广如来藏经一卷
* 佛说壹髻尊陀罗尼经一卷
* 速疾立验摩醯首罗天说迦娄罗阿尾奢法一卷
* 太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一卷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一卷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3b 页 T55-0773.png
* 木槵经一卷
*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一卷
* 曼殊室哩童子菩萨五字瑜伽法一卷
* 金刚顶降三世大仪轨一卷
*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二卷
*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法一卷
*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一卷
*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一卷
*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一卷
*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
* 成就大悲观自在莲华部瑜伽念诵法门一卷
* 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一卷
* 金刚手光明灌顶经一卷
* 末利支提婆花鬘经一卷
* 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一卷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一卷
* 金轮王佛顶轮念诵法一卷
*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一卷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一卷(此一卷元进数中无欠者)
已上并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今朝罽宾国三藏般若等译大乘理趣新花严等经七十卷。
*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十卷
* 本生心地观经八卷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一部十卷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3c 页 T55-0773.png
*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一卷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
* 新译花严经一部四十卷
已上六部共七十卷并般若三藏奉诏译。
* 十力经一卷(已上一经龟兹国三藏勿提犀鱼唐言莲华精进于安西译)
* 回向轮经一卷
* 十地经九卷
已上二经共十卷。并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译。右句当右街功德所都句当右街诸寺观释道二教事。千福寺上座增灵邃进状。前件经谨具分析如前。其新译花严经状。准今年九月八日敕。入开元目录。其先翻译及安西所进经得翻译。临坛大德圆照等状上件经未入目录。伏缘是三朝翻译时乞 闻奏。请同新花严经例入开元目录。则天下诸寺依目传写皆入一切经藏。庶免失坠金言广敷。仍请改旧目为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岂唯事超昔帝。抑亦道冠真宗。介福无穷上资皇祚。
中书门下 牒。僧灵邃。
牒。奉 敕宜依。牒至准敕故牒。
贞元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牒。
中书侍郎平章事郑馀庆。
门下侍郎平章事崔损。
捡挍右仆射平章事韦使。
捡挍左仆射平章事刘使。
右仆射平章事贾耽。
捡挍司徒兼中书令浑使。
捡挍太尉兼中书令王使。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4a 页 T55-0774.png
敕右街功德使牒都句当大德灵邃三朝先翻译未入目录经一百七十三卷。
牒奉进止。前件经宜令都句当大德灵邃与西明寺僧圆照。同取前件经。送光宅寺。令写入藏经者。准敕牒都句当大德灵邃者故牒。
贞元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牒使右监门卫将军第五守亮。

*** 三大佛名经寺


* 大佛名经一部十六卷(或十八卷)
* 法琳别传一部三卷
* 续开元释教录三卷
左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马(承倩)奏前件经目等未入藏目。

中书门下 牒右街功德使。

牒奉 敕宜令所司附入目录。牒至准敕故
牒。

贞元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牒。


*
中书侍郎平章事郑馀庆。
门下侍郎平章事崔损。
捡挍右仆射平章事韦使。
捡挍左仆射平章事刘使。
右仆射平章事贾耽。
捡校司徒兼中书令浑使。
捡校太尉兼中书令王使。

第二总集群经录中分为一十九卷。起第一
尽十九(此粗显纲条若一一具明在十九卷内)


*
第一卷(后汉明帝初译经至四不可得经为第一卷所谓汉魏二代缁素译人所出经戒羯磨等及新旧失译并附出译人别传)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4b 页 T55-0774.png
第二卷(后汉之馀从药王药上菩萨观经至曹魏末大般涅槃经二卷)
第三卷(吴晋二代缁素译人所出经戒等并新旧失译诸经同前附出译人别传初从吴孙氏至西晋代更出阿阇世王经二卷)
第四卷(西晋之馀从弥勒成佛经至为西晋失源云)
第五卷(东晋符秦二代缁素译人所出律论等并新旧失译别传同前)
第六卷(姚秦西秦前凉北凉四代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并新旧集失译经等)
第七卷(宋齐二代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等并新集失译经等)
第八卷(宋朝之馀从观世音菩萨受记至萧齐之末)
第九卷(梁元魏高齐三代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等并新集失译经律集等)
第十卷(周陈隋三代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及传集录等)
第十一卷(至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卷初从大唐李氏都长安至频又固请乃蒙降许)
第十二卷(皇朝缁素译人所出经律论及傅录等从帝曰至佛陀波利竟)
第十三卷(从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至三藏义净竟)
第十四卷(从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至幸诸来哲无贻诮焉)
第十五卷(从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所译经至批不空三藏谢经序贺庆云表竟)
第十六卷(从六军使贺庆云表至不空三藏建塔立碑竟)
第十七卷(从今朝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至安四北庭进十地等经竟乃至都数帙同一无欠少)
第十八卷(及第十九二卷叙古旧诸家目录部帙多小及详显异)
第十九卷(从大唐开元释教录至贞元新定释教目录毕)
别录二文下之中初别分乘藏录中分为一十一卷。

起第二十尽第三十(此粗显纲条若一一具述在别录中十二卷内)


*
第二十卷(从别分藏下至宝星陀罗尼经)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4c 页 T55-0774.png
第二十一卷(从华严部至七俱胝佛母陀罗尼经一卷竟)
第二十二卷(从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至大乘论)
第二十三卷(从有译有本声闻三藏贤圣集传毕)
第二十四卷(从别录中有译无本录至大乘经律论毕)
第二十五卷(别录中有译无本录小乘阙本经正律论贤圣集传毕)
第二十六卷(别录中支派别行录别生经律论传等)
第二十七卷(删略繁重别生同本异经等删除目录补阙拾遗旧译大小经律论大周入藏中遗漏不上目录及新译大小乘经律论集传等新编入藏目录)
第二十八卷(疑惑再详目录伪妄乱真新编伪经及群经录中伪经并诸家集钞等目录并准敕除附正录)
第二十九卷(大乘经律论入藏目录兼出异名及用纸多少等)
第三十卷(小乘经律论贤圣集传入藏目录卷末兼出删除不入藏经等目录)

** 二总集群经录上之一

后汉刘氏都洛阳

从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至献帝延康元年庚
子。凡十一帝一百五十四年。缁素一十二人。
所出经律论并新旧集失译诸经。总二百九
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于中九十七部一百三十一卷见在一百九十五部二百
六十四卷阙本)以为后汉经录云于中直云帝者为直
兼斥名者是伪。年代甲子依唐司隶甄鸾国
子博士王道圭二家年历参定。

后汉沙门迦叶摩腾一部一卷经

沙门竺法兰四部一十五卷经

沙门支娄迦谶三十三部六十七卷经集

沙门安世高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经律集

沙门竺佛朝二部三卷经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5a 页 T55-0775.png

优婆塞安玄二部三卷经集

沙门支曜十一部一十一卷经集

沙门康巨一部一卷经

沙门严佛调五部八卷经

沙门康孟详六部九卷经律

沙门竺大力一部二卷经

沙门昙果一部二卷经

新旧诸失译经一百四十一部一百五十八卷。
五十九部七十六卷旧集。八十二部八十二
卷新附。


* 四十二章经一卷(永平十年丁卯于白马寺与法兰共译初出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迦叶摩腾。或云竺叶摩腾。亦云摄摩腾。群录互存未详孰是。先来不译所以备彰。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而聪敏。博学多闻。思力精拔。特明经律。尝游西印度有一小国。请腾讲金光明经。俄而邻国兴师而来。既将践境辄有事碍兵不能进。彼国兵众疑有异术密遣使觇。但见群臣安然共听其所讲大乘经明地神王护国之法。于是彼国请和上求法。明帝以永平七年甲子。梦见金人身长丈六项佩日轮光明赫奕飞在殿前。明日博问群臣。此何神异。通人傅毅进奏对云。臣闻西域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诏遣郎中蔡愔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一十八人。往适天竺寻访佛法。于大月支国与摩腾相遇。时蔡愔等固请于腾。遂与同来至于洛邑。明帝甚加赏接。所将佛经及获画像。驮以白马同到洛阳。因起伽蓝名白马寺。诸州竞立报白马思。腾于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5b 页 T55-0775.png
* 十地断结经八卷(或四卷亦云十住初出与竺佛念十住断结经同本永平十三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高僧传长房录等)
* 法海藏经一卷(一本无藏字初出与法海经等同本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 佛本行经五卷(永平十一年出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 佛本生经一卷(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右四部一十五卷其本并阙。
沙门竺法兰。亦中印度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而至。既达洛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初共腾译四十二章经。腾卒。兰自译十地断结经等四部。昔前汉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非臣所知可问西域胡人。法兰既至追以问之。兰云。此是劫烧时灰。朔言有徵。信者甚众。又秦景使还于月支国得释迦像。是优填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来至洛阳帝即敕令图写。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丹素流演迄今。兰后终于洛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5c 页 T55-0775.png
*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题云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亦云般若道行品经或八卷初出与明度小品及大般若第四会等同本光和二年七月八日出见敏祐二录)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亦直云无量清净经第二出与大阿弥陀及宝积无量寿会等并同本见吴录)
* 阿閦佛国经二卷(建和元年译或一卷初出与宝积不动如来会等同本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亦云阿閦佛刹诸菩萨学戒品经或无国字)
* 佛遗日摩尼宝经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初与宝积普明菩萨会等同本一名古品遗日说般若经一名大宝积经一名摩诃述宝严经见僧祐长房二录)
* 般舟三昧经三卷(一名十方见在佛悉在前立定经旧称云大般舟三昧经或二卷光和二年译初出与大集贤护经等同本见聂道真录及吴录)
* 兜沙经一卷(见僧祐录吴录是华严经名号品异译)
* 伅真陀罗所问经二卷(初出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旧录云伅真陀罗尼王经或三卷初出与大树紧那罗经同本安录无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 阿阇世王经二卷(初出与普超三昧经等同本见僧祐录安云出长阿含者非也)
* 内藏百宝经二卷(亦云内藏百品初出与世高译者小异安公云出方等部见僧祐录)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亦直云问署经见僧祐录及吴录安云出方等部)
* 新譬喻经一卷(凡十一事祐云失译房见别录已上见在已下阙)
* 大方等大集经二十七卷(初出与昙无谶等出同本见李廓录)
* 般舟三昧经一卷(是后十品重翻祐有此一卷无三卷者静泰录或加大字第三出祐录云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
* 梵般泥洹经二卷(或一卷初出与大般涅槃经等同本见朱士行汉录或加大字第三胡般改为梵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6a 页 T55-0776.png
* 象腋经一卷(初出见法上录)
* 诸法勇王经一卷(初出见法上录)
* 光明三昧经一卷(初出祐云出录安房云亦见吴录)
* 孛本经二卷(初出见僧祐录)
* 首楞严经二卷(中平二年十月八日出第一译又云三卷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吴录)
* 大方便报恩经一卷(出吴录)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一卷(亦云阿阇世王经初出见长房录)
* 禅经一卷(初出房云见别录)
* 阿育王太子坏目因缘经一卷(佛涅槃后一百馀年育王方出故非佛说或无经字初出见长房录)
右二十三部六十七卷(杂譬喻上一十部二十六卷见在大集经下一十二部四十卷阙本)
沙门支娄迦谶。亦直云支谶。月支国人。操行纯深性度开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名。讽诵群经志在宣法。桓灵之代游于洛阳。从桓帝建和元年丁亥。至灵帝中平三年景寅。于洛阳译道行等经二十三部。审得本旨曾不加饰。可谓善宣法要弘道之士也。河南清信士孟福张莲笔受。而旧译云胡般泥洹者窃所未安。上代翻经已来贤德笔受。每至度语无不称云译胡为汉。胡乃是西天边俗类此之有氐羌今乃称胡。岂关印度。深为楚越可不详焉。但佛所说经皆合称为梵本。梵者此言清净。昔劫初时梵世光音天来下彼土有食地肥者。身重不得复去因遂为人。即五天之本祖也。仍其天号而立称焉。若彼称胡理将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6b 页 T55-0776.png
而安正当晋秦之世刊定目录删经论。自号弥天。楷摸季叶。犹言译胡为秦有五失三不易。此盖通人一蔽未尽美欤。上代已来有胡言处。今并改为梵字。庶无纰谬使谈者得其正焉。
又长房等录。支谶译中复有大宝积经一卷。今以与佛遗日摩尼宝经既是同本不合再出。又寻文句非谶所翻。别录之中皆为失译。今依别录为正故谶录除之。
*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初出与宝积弥勒问八法会同本见长房录)
* 太子慕魄经一卷(初出六度集中异译见长房录)
* 长者子制经一卷(一名制经初出与逝童子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 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一卷(一名遗日宝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初出与法界体性经同本见长房录)
* 自誓三昧经一卷(题下注云独證品第四出比丘净行中初出与法护出者大同小异见长房录)
*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亦直云温室经初出见长房录)
* 明度五十校计经二卷(或直云明度校计亦直云五十校计元嘉元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 佛印三昧经一卷(见长房录)
* 八大人觉经一卷(见宝唱录)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6c 页 T55-0776.png
* 舍利弗悔过经一卷(亦直云悔过经初出见长房录)
* 人本欲生经一卷(永寿二年出长阿含第十卷异译道安注解兼制序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 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一卷(或云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出长阿含第十一卷异译见长房录)
* 长阿含十报法经二卷(一名多增道章经或直云十报经出长阿含第九卷异译旧录亦云出长阿含见僧祐录)
* 一切流摄守因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卷异译旧录云一切流摄经吴录云流摄守因经亦云受固亦有云流摄亦云一切流摄守固见朱士行及僧祐)
* 四谛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七卷异译见僧祐录安公云出长阿含者或误也)
* 本相倚致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十卷异译吴录云大相倚致与本致经同本或作倚字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 是法非法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一卷异译见士行僧祐二录)
* 漏分布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七卷异译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安云出长阿含者或误也)
*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十六卷异译见长房录)
*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六十卷异译见长房录)
* 普法义经一卷(亦云普义经一名具法行经普法义作舍利日俱法行作舍利弗馀并同云出中阿含元嘉二年出与唐广义法门经同本见朱士行僧祐二录)
* 婆罗门避死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二十六卷异译见长房录)
* 阿那邠[邱-丘+玄]化七子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四十九卷异译见长房录)
* 阿难同学经一卷(题云出增一阿含检无见长房录)
* 七处三观经一卷(出增一阿含中首末总三十经从初标名故也或二卷元嘉元年出见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7a 页 T55-0777.png
* 五阴譬喻经一卷(或无譬字一名水沫所漂经出离阿含第七卷异译见朱士行汉录僧祐录)
* 转法轮经一卷(或云法轮轮转经出杂阿含第十五卷异译与其本经后同前异见僧祐录)
* 八正道经一卷(出杂阿含第二十六卷异译见士行僧祐二录)
* 摩邓女经一卷(或名摩耶女一名阿难为蛊道女惑经见长房录初出与摩邓伽经等同本)
* 鬼问目连经一卷(初出与饿鬼报应经同本见长房录)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或云阿难问事经亦云事佛吉凶经见长房录初出与阿难分别经等同本)
* 奈女祇域因缘经一卷(初出或无因缘字亦云奈女见房录)
* 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一卷(初出或云地狱报应经见长房录)
* 坚意经一卷(初出一名坚心正意亦名坚心经见长房录)
*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或一卷或无守意字或云安般经安公云小安般兼注解及制序祐录别载大安般一卷房录更载一卷重也见士行僧祐李廓三录)
* 阴持入经二卷(或一卷祐云际持入误也亦云注阴持入安公注解制序房录阴持入外别存际持入者误也见士行僧祐二录)
* 处处经一卷(见长房录)
* 骂意经一卷(见长房录)
* 分别善恶所起经一卷(见长房录)
* 出家缘经一卷(一名出家因缘经见长房录)
* 阿鋡正行经一卷(一名正意经见长房录)
* 十八泥犁经一卷(或云十八地狱经见长房录)
* 法受尘经一卷(见僧祐录)
* 禅行法想经一卷(见僧祐宝唱二录)
* 长者子懊恼三处经一卷(一名长者夭恼三处经亦直云三处恼经见长房录)
第一特承恩旨录有三者¶ 第 777b 页 T55-0777.png
* 揵陀国王经一卷(或无国字见长房录)
* 父母恩难报经一卷(亦云勤报见长房录出中阿含检无)
* 九横经一卷(房云出中阿含捡无见长房录)
* 禅行三十七经一卷(或加品字见宝唱录)
* 犯戒报应轻重经一卷(出目连问毗尼经亦云犯戒罪报轻重或云目连问经见长房录)
*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一卷(或四卷亦云僧威仪经)
* 道地经一卷(初出加大字见僧祐录)
* 迦叶结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 阿毗昙五法行经一卷(或无行字见僧祐录已上见存已下阙本)
* 无量寿经二卷(初出与宝积无量寿等同本房云见别录)
* 如幻三昧经二卷(或一卷初出与宝积善住意会等同本见长房录)
* 月灯三昧经二卷(出大日灯经第七异译见长房录)
* 十二因缘经一卷(初出亦云闻城十因缘经见僧祐录)
* 内藏经一卷(第二出一名内藏百品或云百宝元嘉二年十月出见朱士行录)
* 四不可得经一卷(初出或无可字见房录)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