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清-纳喇性德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046-03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六十九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编
 系辞(易始有卦而已文王系之以卦辞周公又系之/以爻辞故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此则孔子所作系辞之传也陆氏曰系辞亦作嗣/依字应作词说也说文云词者意内而言外也先)
  (儒分章不同今从朱子/本义并载诸家之说云)
 伊川先生曰圣人用意深处全在系辞诗书乃格言
  观易须看卦然后观逐爻之才一爻之间常包涵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046-0393b.png
 数意圣人常取其重者为之辞亦有易中言之已多
 取其未尝言者亦不必重事又有且言其时不及其
 爻之才皆临时参考须先看卦乃看得系辞(并吕与/叔束见)
 (录/) 古之学者先由经以识义理盖始学时尽是传
 授后之学者却先须识义理方始看得经如易系辞
 所以解易今人须看了易方始看得系辞(入关/语录) 又
 曰如系辞之文后人决学不得譬之化工生物且如
 生出一枝花或有剪裁为之者或有绘画为之者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046-0393c.png
 时虽自相类然终不若化工所生自有一般生意(刘/元)
 (承手/编)
  白云郭氏曰包牺画卦初无系辞文王孔子之言
  皆系辞也故孔子曰系辞焉以断其吉凶系辞焉
  以尽其言则卦爻之辞皆是也今独以此上下二
  篇称系辞者盖卦辞爻辞文王周公之系辞也此
  上下二篇孔子之系辞也又于十翼之中独此二
  篇泛论大道为诸卦之统要与彖象文言之辞异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046-0393d.png
  故独曰系辞所以尊崇孔子之辞与文王等也观
  其言广大而备变通而神无思而精皆彖象文言
  序卦说卦之所不能尽者非圣人孰能与此哉微
  此则易道绝矣 何氏谓上篇明无下篇明几或
  以上篇论易之大理下篇论易之小理孔颖达言
  上下无异义直以简编重大是以分之今观上篇
  自天尊地卑至存乎德行篇章相次事理大小皆
  有条理不可紊乱次章之言皆前章所未尽至存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046-0394a.png
  乎德行则易道备矣下篇复起其说前后相次复
  如上篇是则初为二篇非后人妄分也 诸儒分
  章不一孔颖达定以上篇十二章下篇九章然章
  有甚大甚小有可分不可分者似不止此二十一
  章故有文意未断而章分有才一二句而文意断
  不相续者岂能拘以二十一章也说见于后(并易/说)
  新安朱氏曰系辞本谓文王周公所作之辞系于
  卦爻之下者即今经文此篇乃孔子所述系辞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046-0394b.png
  传也以其通论一经之大体凡例故无经可附而
  自分上下云(本/义) 系辞或言造化以及易或言易
  以及造化不出此理 上下系辞说那许多爻直
  如此分明他人说得分明便浅近圣人说来却不
  浅近有含蓄所以分在上下系也无甚意义圣人
  偶然去这处说又去那处说尝说道看易底不去
  理会道理却只去理会这般底譬如读诗者不去
  理会那四字句押韵底却去理会十五国风次序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046-0394c.png
  相似(并语/录)
系辞上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
柔断矣
 伊川先生曰天尊地卑尊卑之位定而乾坤之义明
 矣尊卑既判贵贱之位分矣阳动阴静各有其常则
 刚柔判矣(经/说) 问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何也曰
 鬼神只是一个造化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鼓之以雷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046-0394d.png
 霆润之以风雨是也(语/录)
 横渠先生曰先分天地之位乾坤立则方见易故其
 事无非易也所以先言天地乾坤易之门户也不言
 高卑而曰卑高者亦有义高以下为基亦是人先见
 卑处然后见高也 动静阴阳性也刚柔其体未必
 形 静专动直不为物累则其动静有常不牵制于
 物也然则乾为刚果断然不疑矣 天地动静之理
 天圆则须动地方则须安静(并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046-0395a.png
  龟山杨氏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坤本无体天
  地之位定则乾坤斯定不有天地乾坤何辨(南都/语录)
  兼山郭氏曰孔子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其动
  以动为常静以静为常则动静之机或几乎息也
  是故动存乎静静存乎动动静不穷是其所谓常
  也(中庸/解)
  白云郭氏曰系辞首一章之义当先辨天地非乾
  坤乾坤非天地及明道之乾坤易之乾坤三才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046-0395b.png
  天地卦中之天地然后其义可明若直以天地尊
  卑便为乾坤孰不知天地尊卑之理如此则于道
  于易于卦皆无意义若非圣人之言也圣人之言
  岂苟然哉此章盖明作易圣人首画乾坤二卦之
  义此谓易之乾坤卦中天地之象也且无形者道
  有形者物乾坤道也天地物也故道有乾坤而无
  天地物有天地而无乾坤及乎触类而长之然后
  乾为天坤为地非本无分也此乾坤天地之辨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046-0395c.png
  无象则道也有象则卦也道之乾坤无象也有其
  道而未见于书也易之乾坤有象也画而为卦见
  之于书者也三才之天地天地也卦中之天地上
  下二卦又三才之象也孔子系辞系周易也周易
  以乾坤六画为首故首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盖
  言文王重卦得天尊地卑之象而后乾坤之卦定
  也若论乾坤之道则乾坤定而后天尊地卑其义
  不同故包牺之画在上为天尊道也文王之重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046-0395d.png
  下为地卑道也尊包牺而自卑之是为得天尊地
  卑之道矣天尊地卑然后卦象形六位著刚柔分
  其始则乾坤二卦先定故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卑高以陈卑地也高天也天地高卑以陈则人位
  乎两间而人道著矣贵贱人道也天地纯一故一
  高一卑人道不齐则或贱或贵而位有分焉此六
  位之所由以立也有六位而后刚柔生焉故位为
  一定之体而刚柔则变矣阳动静有常乾阳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046-0396a.png
  为动坤阴也阴为静爻之变本乎动静观动静常
  理则六爻刚柔断然可知动以变为常静以不变
  为常易称刚柔皆谓九六也上言乾坤定者由上
  下二卦也贵贱位者六位也此言刚柔断者六爻
  也(并易/说)
  汉上朱氏曰乾坤贵贱两者圣人观天地而画卦
  刚柔吉凶变化三者圣人观万物而生爻变化者
  爻有变动也伏羲画卦乾上坤下立天地之位归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046-0396b.png
  藏先坤后乾首万物之母连山乾始于子坤始于
  午至于周易尊乾卑坤其体乃定见于卦则上体
  乾也下体坤也道虽屡迁上下不易君尊臣卑父
  尊子卑夫尊妇卑谓之三纲三纲不正天地反覆
  高者贵卑者贱则贵贱之位分矣阳为贵乾也阴
  为贱坤也高者乾之位也卑者坤之位也上既曰
  尊矣尊无二上故易尊为高又曰卑高者贵以贱
  为本易自下升上元士大夫三公诸侯承之然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046-0396c.png
  君位乎五也动而不屈者刚也静而不变者柔也
  动静有常则乾刚坤柔其德断然无疑矣策数以
  七九为阳六八为阴阳刚也阴柔也爻位以一三
  五为刚二四六为柔阳先阴后故策七者二十八
  策九者三十六爻一阳二阴三阳四阴五阳六阴
  君不刚则臣强父不刚则子强夫不刚则为妻所
  畜尊卑之位贵贱之分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天地者阴阳形气之实体乾坤者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046-0396d.png
  中纯阴纯阳之卦名也卑高者天地万物上下之
  位贵贱者易中卦爻上下之位也动者阳之常静
  者阴之常刚柔者易中卦爻阴阳之称也(本/义) 问
  第一章第一节盖言圣人因造化之自然以作易
  曰论其初则圣人是因天理之自然而著之于书
  此是后来人说话又是见天地之实理而知易之
  书如此如见天之尊地之卑却知得易之所谓乾
  坤者如此如见天之高地之下却知得易所分贵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046-0397a.png
  贱者如此又曰此是因至著之象以见至微之理
   天尊地卑至变化见矣是举天地事理以明易
  自是故以下却举易以明天地间事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观天地则见易也 天尊地卑上一截
  皆说面前道理下一截是说易书圣人做这个易
  与天地准处如此如今看面前天地便是他那乾
  坤卑高便是贵贱圣人只是见成说这个见得易
  是准这个若把下面一句说做未画之易也不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046-0397b.png
  然圣人是从那有易后说来 天尊地卑故易中
  之乾坤定矣杨氏说得深了易中固有屈伸往来
  之乾坤处然只是说乾坤之卦在易则有乾坤非
  是因有天地而始定乾坤 天尊地卑章上一句
  皆说天地下一句皆说易如贵贱是易之位刚柔
  是易之变化类皆是易不必专主乾坤二卦而言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此只是上句说天地间有
  卑有高故易之六爻有贵贱之位也故曰列贵贱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046-0397c.png
  者存乎位(并语/录)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
化见矣
 伊川先生曰事有理物有形也事则有类形则有群
 善恶分而吉凶生矣象见于天形成于地变化之迹
 见矣(经/说)
 横渠先生曰阴之性常顺然而地体重浊不能随则
 不能顺则有变矣有则有象如乾健坤顺有此气则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046-0397d.png
 有此象可得而言若无则直无而已谓之何而可是
 无可得名故形而上者得辞斯得象但于不形中得
 以措辞者已是得象可状也今雷风有动之象须谓
 天为健虽未尝见然而成象故以天道言及其𤼵则
 是效也著则是成形成形则是道也若以耳目所及
 求理则安得尽如言寂然湛然亦须有此象有气方
 有象虽未形不害象在其中 有形有象然后知变
 化之验(并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046-0398a.png
  广平游氏曰在天成象则鸟与火虚与昴四时迭
  见者天道之变也在地成形则作而长敛而藏四
  时异形者地道之变也至于成象者莫测其进退
  之机成形者莫见其生成之迹则天地之化也体
  化而裁之则无骇于变矣此变化之辨也(中庸/解)
  龟山杨氏曰或问天地即轻清重浊之气升降否
  曰然天地乾坤亦是异名同体其本一物变生则
  名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亦此物也但因变化出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046-0398b.png
  来故千态万变各自陈露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
  形变化见矣变化神之所为也其所以变化孰从
  而见之因其成象于天成形于地然后变化可得
  而见焉因云旧常解此义云无象无形则神之所
  为隐矣有象有形变化于是乎著(南都/语录)
  广汉张氏曰如乾位西北坎艮震阳皆以类聚坤
  位西南巽离兑阴皆以类聚此方以类聚也乾为
  天而坎水艮山震雷皆群分于此坤为地而离火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046-0398c.png
  兑泽巽木皆群分于此此物以群分也或聚或分
  而得者为吉失者为凶吉凶生矣(易/说)
  白云郭氏曰乾坤画卦之始本无吉凶因人而生
  也方所也物以方而聚言其大致也复以群而分
  言乎其微也类聚群分皆在物也物动则有吉凶
  而其机则见于易故易之吉凶因物之类聚群分
  而生初未之有也易之所有者卦与爻位而已前
  三者是也因三才而生见者吉凶变化也论乾坤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046-0398d.png
  卦位六爻吉凶变化如此则诸卦可知 此章论
  乾坤先言卦位生爻以尽设卦之道继言吉凶生
  变化见以见乾坤之致用变化之道至微难见因
  在天成象以见乾之变化在地成形以见坤之变
  化故曰变化见矣(并易/说)
  汉上朱氏曰五方之物各以其类聚同气也五物
  之类各以其群分异情也气同则合情异则离而
  吉凶生矣爻或得朋或失类或远而相应或近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046-0399a.png
  不相得或暌而通或异而同阴阳之情也在天成象
  者阴阳也在地成形者刚柔也天变则地化变者阴
  阳极而相变也阴阳之气变于上刚柔之形化于下
  故策二十八者其数七策三十二者其数八策三十
  六者其数九策二十四者其数六阴阳交错刚柔互分
  天地变化之道也(易/传) 又曰贵贱刚柔吉凶变化四者
  皆天地之固有首言乾坤者六子皆本于乾坤也(丛/说)
  新安朱氏曰方谓事情所向言事物善恶各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046-0399b.png
  类分而吉凶者易中卦爻占决之辞也象者日
  月星辰之属形者山川动植之属变化者易中蓍
  策卦爻阴变为阳阳化为阴者也此言圣人作易
  因阴阳之实体为卦爻之法象庄周所谓易以道
  阴阳此之谓也(本/义) 问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曰物
  各有类善有善类恶有恶类吉凶于是乎出又曰
  方以事言物以物言方犹事也 又曰方向也所
  向善则善底人皆来聚所向恶则恶底人皆来聚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046-0399c.png
  又是通天下之物而言是个好物事则所聚者皆
  好物事也若是个不好底物事则所聚者皆不好
  底物事也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上是
  天地之变化下是易之变化盖变化是易中阴阳
  三爻之变化故曰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变化只进
  退便是如自坤而乾则为进自乾而坤则为退进
  退在己变未定之间若已定则便是刚柔也 问
  不知是变以成象化以成形为将是变化二字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046-0399d.png
  在象形之间曰不必如此分变化二字下章说得
  最分晓文蔚曰下章云变化者进退之象如此则
  变是自微而著化是自盛而衰曰固是变是自阴
  而阳化是自阳而阴易中说变化惟此处最亲切
  如言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刚柔是
  体变通不过是二者盈虚消息而已此所谓变化
  故此章亦云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
  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所谓立本变化者进退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046-0400a.png
  象所谓趋时又如言吉凶者失得之象悔吝者忧
  虞之象悔吝便是吉凶底交互处悔是吉之渐吝
  是凶之端 又曰横渠云变是倏忽之变化是逐
  旋不觉化将去恐易之意不如此说易只是说一
  个阴阳变化阴阳变化便自有吉凶下篇说得变
  化极分晓刚柔者昼夜之象刚柔便是个骨子只
  管恁地变化(并语/录)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046-0400b.png
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康节先生曰在人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在物则乾
 道成阳坤道成阴(观物/外篇)
 伊川先生曰阴阳之交相摩轧八方之气相推荡雷
 霆以动之风雨以润之日月运行寒暑相推而成造
 化之功得乾者成男得坤者成女(经/说)
 横渠先生曰以人言之喘息是刚柔相摩气一出一
 入上下相摩错也于鼻息见之人自鼻息相摩以荡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046-0400c.png
 于腹中物既消铄气复升腾(易/说)
  龟山杨氏曰此一动一静天地之间理之所不能
  已者其相摩相荡非有机缄纲维而然也至于乾
  道成男坤道成女盖变化之见而形象之著也(会/通)
  (一已上/ 条补)
  白云郭氏曰变化之见在易则见于刚柔八卦在
  天地之间则见于雷霆风雨日月寒暑在人则见
  于男女皆乾坤变化之道也刚柔者六爻之九六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046-0400d.png
  也乾坤九六刚柔相摩而变故八卦因之相荡而
  六十四卦生焉此见于易者也雷霆风雨之鼓润
  日月寒暑之运行皆八卦变化之象见于天地之
  间者也雷霆风雨鼓润万物者也日月运行寒暑
  者也乾道成男在易则震坎艮是也在人则男也
  坤道成女在易则巽离兑是也在人则女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乾坤之交也乾以刚摩柔坤以柔摩
  刚刚柔相摩八卦推荡变化彰矣说卦谓之中爻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046-0401a.png
  先儒谓之互体鼓之以雷霆者震反艮也润之以
  风雨者巽反兑也风而润者以雨而风不以阴先
  阳也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者坎离也六子致用万
  物化生然不越乎乾坤也震坎艮之为三男得乾
  之道者也巽离兑之为三女得坤之道者也圣人
  之用天下合乾坤也父子君臣乾坤也夫妇震巽
  坎离艮兑也长幼其序也朋同类也友异体也五
  者乾坤而已矣(易/传) 又曰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先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046-0401b.png
  儒谓阴阳之气旋转摩薄乾以二五摩坤成震坎
  艮坤以二五摩乾成巽离兑故刚柔相摩则乾坤
  成坎离所谓卦变也八卦相荡则坎离卦中互有
  震艮巽兑之象所谓互体也 乾阳物也得于乾
  者皆阳物也乾道成男是也坤阴物也得于坤者
  皆阴物也坤道成女是也(并丛/说)
  新安朱氏曰此言易卦之变化也六十四卦之初
  刚柔两画而已两相摩而为四四相摩而为八八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046-0401c.png
  相荡而为六十四雷霆风雨日月寒暑此变化之
  成象者成男成女此变化之成形者此两节又明
  易之见于实体者与上文相𤼵明也(本/义) 系辞中
  说是故字都是唤那下文起也有相连处也有不
  相连处 摩是那两个物事相摩戛荡则是圜转
  推荡将出来摩是八卦以前事荡是八卦以后为
  六十四卦底事荡是有那八卦了团旋推荡那六
  十四卦出来汉书所谓荡军是团转去杀他磨他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046-0401d.png
  底意思 问六十四卦之初刚柔两画而已两而
  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
  十四皆是自然生生不已而谓之摩荡何也曰摩
  如物在一物上面摩旋底意思亦是相交意思如
  今人磨子相似下面一片不动上面一片只管摩
  旋推荡不曾住自两仪生四象则老阳老阴不动
  而少阴少阳则交自四象生八卦则乾坤震巽不
  动而兑离坎艮则交自八卦而生六十四卦皆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046-0402a.png
  从上加去下体不动每一卦生八卦故谓之摩荡
   相摩相荡方是说做这卦做这卦了那鼓之以
  雷霆与风雨日月寒暑之变化皆在这卦中那成
  男成女之变化也在这卦中见造化关捩子才动
  那许多物事都出来易只是模写他这个 鼓之
  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此已上是将造化之实体对
  易中之理此下便是说易中却有许多物事 乾
  道成男坤道成女通人物言之如牝牡之类在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046-0402b.png
  物亦有男女如有牡麻及竹有雌雄之类皆离阴
  阳刚柔不得(并语/录)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
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
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
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明道先生曰坤作成物是积学处乾知大始是成德
 处(李吁/所录)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046-0402c.png
 伊川先生曰乾当始物坤当成物乾坤之道易简而
 已乾始物之道易坤成物之能简平易故人易知简
 直故人易从易知则可亲就而奉顺易从则可取法
 而成功亲合则可以常久成事则可以广大圣贤德
 业久大得易简之道也天下之理易简而已有理而
 后有象成位乎其中也(经/说)
 横渠先生曰天地虽一物理须从分别大始者语物
 之始乾全体之而不遗故无不知也知之先者盖莫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046-0402d.png
 如乾成物者物既形矣故言作已入于形气也初未
 尝有地而乾渐形不谓知作谓之何哉然而乾以不
 求知而知故其知也速坤以不为而为故其成也广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
 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
 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
 其中矣此皆言人体天地之德然也可久者以久远
 推行可大者其得体也大凡语道理之徒道达不已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046-0403a.png
 竟亦何所求推行及民故以贤人措诸事业而言易
 简理得而成乎天地之中盖尽人道并立乎天地以
 成三才则是与天地参矣但尽人道理自当尔不必
 受命仲尼之道岂不可以参天地 坤至柔而动也
 刚积大势成而然尔乾至健无体为感速故易知坤
 至顺不烦其施普故简能 言知者知而已言能者
 涉于形气能能成物也易则易知易知则有亲今夫
 虎豹之为物豢之虽驯人亦不敢遂以亲狎为其难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046-0403b.png
 测惟其平易则易知易信信则人任焉以其可信人
 斯委任故易以有功矣道体至广所以有言易有言
 小有言大无乎不在 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
 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
 新德业不可久不可大不足谓之贤况可谓之圣乎
  易简理得则知几知几然后经可正天下达道五
 其生民之大经乎经正则道前定事豫立不疑其所
 行利用安身之要莫先焉 成位乎其中与天地合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046-0403c.png
 其德(并易/说) 易简然后能知险阻易简理得然后一
 以贯天下之道(正/蒙) 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
 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
 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
 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
 素备(语/录)
  广汉张氏曰吴德夫问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
  贤人之业此一段论乾坤易简至于可久可大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046-0403d.png
  谓极矣何故止言贤人德业或谓非圣贤之贤乃
  贤于人之贤答曰可久可大贤人之德业也久大
  则圣人矣(南轩/集)
  龟山杨氏曰解经大抵须得理会而语简旧常解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云行其所无事不亦易乎一
  以贯之不亦简乎如是则天下之理得矣又言行
  其所无事一以贯之只是一个自然之理(南都/语录)
  白云郭氏曰自天尊地卑言乾坤之设卦卑高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3a 页 WYG0046-0404a.png
  陈言乾坤之六位动静有常言乾坤六位之刚柔
  继言因方物而吉凶生因象形而变化见则乾坤
  之义略备矣继又明变化之见有见于易者有见
  于天地之间及人道者虽各不同而其象一也自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之下大明乾坤之德而终之
  以圣人法乾坤之道则乾坤之义毕矣系易之义
  莫大于此莫先于此故以是首章也且自易言之
  则易始于乾坤而乾又为坤之始是为大始也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3b 页 WYG0046-0404b.png
  物言之则万物始于坤坤始于乾是为大始也大
  始以气言乾为天天知始物而已非生也坤为地
  地成形则生而作成之也此地道之代终也然乾
  之大始以易而知知始而已亦非生也坤之成形
  以简而能能则作成之义也非易则不知非简则
  不能乾坤之道不过于此况人乎是以圣人之道
  无它焉法乾坤易简而已 乾道易故人亦易知
  坤道简故人亦易从人能法乾坤之易简者以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4a 页 WYG0046-0404c.png
  知易从而已以易知之道接物故物辅而相亲以
  易从之道有为故人归而有功有亲乐其易也易
  则可久之道也有功成于简也简则可大之道也
  且乾以无不覆为易坤以无不载为简人思无不
  覆之道则天下万物不能外其亲此其所以可久
  也思无不载之道则天下万物不能外其功此其
  所以可大也法乾坤之易简至于可久可大则贤
  人之德业至矣原始要终虽天下之理不同皆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4b 页 WYG0046-0404d.png
  易简而得之此所谓知其所本者也天下之理得
  则与天地合德是以成位乎其中而参天地且乾
  以易知天亦易也坤以简能地亦简也圣贤之德
  业以易简而成天地之理以易简而得天地与人
  其德一归之易简非合德参天地而何此章前言
  设卦之道而后言贤人可久可大之德业则知易
  不徒设也将以其道用于天下耳昧者未之知故
  务为艰险以去其易务为繁苛以去其简苟目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5a 页 WYG0046-0405a.png
  之利而不顾方来之弊则德于是乎不可久作聪
  明穷奢欲矜权术滋法令则业于是乎不可大天
  下之理既不能得于是上下乖离而天下始乱矣
  汉唐之弊是也安能知成位乎其中本于至简至
  易之道哉圣人忧患后世不知君人之有道此文
  王之易所以作而孔子复系辞以明之之意也然
  乾坤易简与人道易简本非二道故孔子论易简
  自乾坤终以人道相驯而致无少间也此章始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5b 页 WYG0046-0405b.png
  天尊地卑终于易简乾坤之义毕矣(并易/说)
  汉上朱氏曰始于乾终于坤以乾知大始坤作成
  物也物生始于子物成始于午乾西北方亥也阳
  藏于坤有一而未形知大始也坤西南方申也物
  成于正秋酉也坤终于十月亥也坤作于申成于
  酉终于戌亥作成万物也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尊
  卑贵贱之分也故父作子述君逸臣劳夫唱妇和
  夫乾确然不易无为而为万物宗以易知也天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6a 页 WYG0046-0405c.png
  地随坤顺乎乾其作成万物者以简能也简曰易
  从者归之乾也与高不言尊风雨言润同义圣人
  之于尊卑之际君臣之大义严矣孟子所谓一本
  荀卿所谓一隆易则其心一故易知简则其政不
  烦故易从易知则天下见其忧乐故有亲易从则
  匹夫匹妇各获自尽故有功有亲则不厌故可久
  有功则不已故可大可久者日新之德可大者富
  有之业贤人者贤于人者也圣人贤人之极舜禹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6b 页 WYG0046-0405d.png
  之圣亦曰选贤与贤也乾坤之理尽于易简易简
  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则上下与之同流德
  业既成乃位乎两间与天地为一(易/传) 又曰乾坤
  之道观乎天地万物之变化其道较然著见矣然
  反观吾身乾坤安在哉盖善端初起者乾也身行
  之而作成其事者坤也人皆有善端不亦易知乎
  行其所知不亦简能乎饥而食渴而饮昼作而夜
  止岂不简且易哉盖以此推天下未有不知而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7a 页 WYG0046-0406a.png
  从者也我知之人亦知之故有亲我行之人皆行
  之故有功有亲则俟百世而不惑有功则放诸四
  海而准可久者谓之德可大者谓之业贤人之德
  业至于配天地成位乎两间可谓久且大矣然不
  过健顺而已而健顺者在乎反求诸身而已岂不
  至易至简哉知此则天尊地卑八卦相荡在乎其
  中矣古之传此者唯曾子子思孟子则然(丛/说)
  新安朱氏曰知犹主也乾主始物而坤作成之承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7b 页 WYG0046-0406b.png
  上文男女而言乾坤之理盖凡物之属乎阴阳者
  莫不如此大抵阳先阴后阳施阴受阳之轻清未
  形而阴之重浊有迹也 乾健而动即其所知便
  能始物而无所难故为以易而知大始坤顺而静
  凡其所能皆从乎阳而不自作故为以简而能成
  物 人之所为如乾之易则其心明白而人易知
  如坤之简则其事要约而人易从易知则与之同
  心者多故有亲易从则与之恊力者众故有功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8a 页 WYG0046-0406c.png
  亲则一于内故可久有功则兼于外故可大德谓
  得于己者业谓成于事者上言乾坤之德不同此
  言人法乾坤之道至此则可以为贤矣 成位谓
  成人之位其中谓天地之中至此则体道之极功
  圣人之能事可以与天地参矣(并本/义) 或问乾知
  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如何是知曰
  此知字训管字不当解作知见之知大始是万物
  资始乾以易故管之成物是万物资生坤以简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8b 页 WYG0046-0406d.png
  能之大抵谈经只要自在不必泥于一字之间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他是从上面乾知大始坤作
  成物处说来文蔚曰伊川以知字作当字解其义
  如何曰此如说乐著大始大始就当体而言言乾
  当此大始然亦自有知觉之义文蔚曰此是那性
  分一边事曰便是他属阳坤作成物却是作那成
  物乃是顺乾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在乾坤易
  则易知简则易从却是以人事言之两个易字又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9a 页 WYG0046-0407a.png
  自不同一个是简易之易一个是难易之易要之
  只是一个字但微有毫釐之间因论天地间只有
  一个感与应所谓阴与阳无处不是且如前后前
  便是阳后便是阴又如左右左便是阳右便是阴
  又如上下上面一截便是阳下面一截便是阴文
  蔚曰先生易说中谓伏羲作易验阴阳消息两端
  而已此语最尽曰阴阳虽是两个字然却只是一
  气之消息一进一退一消一长进处便是阳退处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29b 页 WYG0046-0407b.png
  便是阴长处便是阳消处便是阴只是这一气之
  消长做出古今天地间无限事来所以阴阳做一
  个说亦得做两个说亦得 问乾知是知坤作是
  行否曰是又问通乾坤言之有此理否曰有如何
  是易简曰他行健所以易易是知阻难之谓人有
  私意便难简只是顺从而已若外更生一分如何
  得简今人多是私意所以不能简易易故知之者
  易简故从之者易有亲者惟知之者易故人得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0a 页 WYG0046-0407c.png
  亲之此一段通天人而言 一画是易两画是简
   易简只看健顺可见且以人论之如健底人则
  遇事时便做得去自然觉易易只是不难又如人
  禀得性顺底人及其作事便自省事自然是简简
  只是不繁然乾之易只管得上一截事到下一截
  却属坤故易坤只是承乾故不著做上一截事只
  做下面一截故简如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知便是
  做起头能便是做了只观隤然确然亦可见得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0b 页 WYG0046-0407d.png
  简之理 简字易晓易字难晓他是健了自然恁
  地不劳气力才从这里过要生便生所谓因行不
  妨掉臂是这样说话系辞有数处说易简皆是这
  意仔细看便见 问健不是他要恁地是实理自
  然如此在人则顺理而行便自容易不须安排曰
  顺理自是简底事所谓易便只是健健自是易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以上是言乾坤之德易则易
  知以下是就人而言言人兼体乾坤之德也有亲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1a 页 WYG0046-0408a.png
  可久则为贤人之德是就存主处言有功可大则
  为贤人之业是就做事处言盖自乾以易知便是
  指存主处坤以简能便是指做事处故易简而天
  下之理得则与天地参矣 问本义云乾健而动
  故以易而知大始坤顺而静故以简而作成物若
  以学者分上言之则廓然大公者易也物来顺应
  者乾也不知是否曰然乾之易致知之事也坤之
  简力行之事也问恐是下文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1b 页 WYG0046-0408b.png
  故知其所分如此否曰他以是而能知故人亦以
  是而知之所以坤之六二便只言力行底事 乾
  坤只是健顺之理非可指乾坤为天地亦不可指
  乾坤为二卦在天地与卦中皆是此理易知易从
  不必皆指圣人但易时自然易知简时自然易从
   问易则易知先作乐易看今又作容易如何曰
  未到乐易处砺曰容易如何便易知曰不须得理
  会易知且理会得易字了下面自然如破竹又曰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2a 页 WYG0046-0408c.png
  这处便无言可解说只是易只怕不健若健则自
  易易则自易知这如龙兴而云从虎啸而风生相
  似 只为易知易从故可亲可久如人不可测度
  者自是难亲亦岂能久烦碎者自是难从何缘得
  有功也 一于内者谓可久是贤人之德德则得
  于已者也兼于外者谓可大是贤人之业业则见
  于外者也 德是得之于心业是事之有头绪次
  第者 问不言圣人是未及圣人事否曰成位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2b 页 WYG0046-0408d.png
  其中便是说抵著圣人张子所谓尽人道并立乎
  天地以成三才则尽人道非圣人不能程子之说
  不可晓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杨
  氏可而已之说亦善(案杨氏曰可而已非其至也/故为贤人之德业本义谓法)
  (乾坤之事贤/于人之贤) 易简理得只是净净洁洁无许多
  劳扰委曲(并语/录)
  东莱吕氏曰静多于动践履多于𤼵用涵养多于
  讲说读经多于读史工夫如此然后能可久可大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3a 页 WYG0046-0409a.png
  (与叶正/则书)
   右第一章(新安朱氏本义曰此章以造化之实/明作经之理又言乾坤之理分见于)
    (天地而人/兼体之也)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
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

 康节先生曰阳爻昼数也阴爻夜数也天地相衔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3b 页 WYG0046-0409b.png
 阳相交故昼夜相杂刚柔相错春夏阳也故昼数多
 夜数少秋冬阴也故昼数少夜数多(观外/物篇)
 伊川先生曰圣人既设卦观卦之象而系之以辞明
 其吉凶之理以刚柔相推而知变化之道吉凶之生
 由失得也悔吝者可忧虞也进退消长所以成变化
 也刚柔相易而成昼夜观昼夜则知刚柔之道矣三
 极上中卞也极中也皆其时中也三才以物言也三
 极以位言也(经/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4a 页 WYG0046-0409c.png
 横渠先生曰吉凶者失得之著也变化者进退之著
 也设卦系辞所以示其著也 吉凶变化悔吝刚柔
 易之四象欤悔吝由赢不足而生亦两而已 变化
 进退之象云者进退之动也微必验之于变化之著
 故察进退之理为难察变化之象为易 六爻尽利
 而动所以顺阴阳刚柔仁义性命之理也故曰六爻
 之动三极之道也(并易/说)
  龟山杨氏曰击辞焉而明吉凶总言易之为书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4b 页 WYG0046-0409d.png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总言爻之变动也
  广汉张氏曰爻辞虽吉凶得失之类而性命道德
  之奥寓焉
  白云郭氏曰此章明圣人设卦之道卦所以观天
  下之象象在彼者也圣人像之于卦故观于此而
  可得也有画而无辞则吉凶不可得而知击之以
  辞所以明吉凶也刚柔不相推则止于乾坤而已
  变化无自而生变化不生则六十四卦不能成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5a 页 WYG0046-0410a.png
  然吉凶变化虽各有所主究其实亦皆象也易以
  象为主而象为难明故复详言之彼有失得则卦
  以吉凶象之彼有忧虞则卦以悔吝象之彼有进
  退则卦以变化象之彼有昼夜则卦以刚柔象之
  彼所有之象圣人莫不观而象之于此此作易之
  道也六爻之动动则变所以象三极变化之道也
  既象进退又象三极者进退特人事耳由卦全体
  而言天地人之道皆具岂特人事而已哉曰明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5b 页 WYG0046-0410b.png
  凶则悔吝可知然刚柔变化自为易之二道相因
  而生故各有象独辞无象故不言也刚之极则柔
  昼之极则夜所以刚柔象昼夜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圣人设卦本以观象不言而见吉凶
  自伏羲至于尧舜文王近者同时远者万有千岁
  其道如出乎一人观象而自得也圣人忧患后世
  惧观之者其智有不足以知此于是击之卦辞又
  击之爻辞以明告之非得已也为观象而未知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6a 页 WYG0046-0410c.png
  设也爻有刚柔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微矣非
  辞何以明之象与辞反覆相𤼵也是故辞之有吉
  凶者人有得失之象也辞之有悔吝者人有忧虞
  之象也失得者刚柔相文有当否也失者能忧虞
  之俄且得矣得者忧虞有不至焉俄且失矣悔其
  失者或致吉吝其失者或致凶变化也变化之于
  刚柔犹进退之于昼夜昼推而进则夜退柔者变
  而刚夜推而进则昼退刚者化而柔昼夜之进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6b 页 WYG0046-0410d.png
  无止刚柔之变化不穷忧虞异情得失殊致故曰
  吉凶悔吝生乎动变化者动爻也六爻之动三极
  之道也一生二二生三三极矣邵雍曰易有贞数
  三是也关子明曰天三数之极也极乎终则反乎
  始兼两之义也故极而不变其道乃穷说卦震其
  究为健三变而乾也巽其究为躁三变而震也观
  此可以例馀卦矣(易/传) 易之为道天地之道邪人
  之道邪易兼明之矣击辞焉而明吉凶明人道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7a 页 WYG0046-0411a.png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明天地之道也象非见天下
  之赜者不足以明之故圣人设卦观象所谓吉凶
  刚柔变化无非象也得失之初微于毫发及其有
  吉有凶则得失之象见矣忧虑虞度踌躇而不决
  者得失未判之时也及其有悔有吝而忧虞之象
  见矣凡此者明乎人之道也阴阳进退于子午孰
  知其然哉万物蕃鲜而摇落则进退之象见矣所
  谓变化者不尽于是也此特其凡耳纠错相纷死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7b 页 WYG0046-0411b.png
  生相缠无非其变化也故曰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日之升降于太空之中本无昼夜由地上而观之
  则出乎地为昼入乎地为夜然南极大暑北极大
  寒东西出入之际昼夜长短与中国自不同故刚
  柔之象亦然自六位观之初为刚二为柔三为刚
  四为柔五为刚六为柔自阴阳之数观之七九为
  刚六八为柔老阳之刚变为阴柔老阴之柔变为
  阳刚故曰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凡此者明乎天地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8a 页 WYG0046-0411c.png
  之道也吉凶也悔吝也变化也刚柔也四象之见
  动于六爻之中而六爻之动不过乎三三者极之
  道也盖有天地斯有万物是以卦之变不过乎三
  六位者重三也九数者三三也邵康节曰易有贞
  数三是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其安
  于高卑贵贱之位乎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其玩
  于吉凶悔吝之辞乎若夫有为有行动而之焉则
  观乎刚柔变化而吉凶悔吝之来可以前知矣夫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8b 页 WYG0046-0411d.png
  高卑贵贱吉凶悔吝刚柔变化无非天地也吾之
  动静不离乎此则福自己求命自我作天地其不
  祐乎(丛/说)
  新安朱氏曰象者物之似也此言圣人作易观卦
  爻之象而击以辞也 言卦爻阴阳迭相推荡而
  阴或变阳阳或化阴圣人所以观象而击辞众人
  所以因蓍而求卦者也 吉凶悔吝者易之辞也
  得失忧虞者事之变也得则吉失则凶忧虞虽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9a 页 WYG0046-0412a.png
  至凶然已足以致悔而取羞矣盖吉凶相对而悔
  吝居其中间悔自凶而趋吉吝自吉而向凶也故
  圣人观卦爻之中或有此象则击之以此辞也
  柔变而趋于刚者退极而进也刚化而趋于柔者
  进极而退也既变而刚则昼而阳矣既化而柔则
  夜而阴矣六爻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动
  即变化也极至也三极天地人之至理三才各一
  太极也此明刚柔相推以生变化而变化之极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39b 页 WYG0046-0412b.png
  为刚柔流行于一卦六爻之间而占者得因所值
  以断吉凶也(并本/义) 圣人设卦观象至生变化三
  句是题目下面是解说这个吉凶悔吝自大说去
  小处变化刚柔自小说去大处吉凶悔吝说人事
  变化刚柔说卦画从刚柔而为变化又自变化而
  为刚柔所以下个变化之极者未到极处时未成
  这个物事变似那一物变时从萌芽变来成枝成
  叶化时是那消化了底意思 刚柔相推是说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0a 页 WYG0046-0412c.png
  阳二气相推八卦相荡是说奇耦杂而为八卦在
  天则刚柔相推在易则八卦相荡然皆自易言
  吉凶悔吝四者正如刚柔变化相似四者循环周
  而复始悔了便吉吉了便吝吝了便凶凶了便悔
  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似盖忧苦患难中必
  悔悔便是吉之渐及至吉了少间便安意肆志必
  至做出不好可羞吝底事出来吝便是凶之渐矣
  及至凶矣又却悔只管循环不已正如刚柔变化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0b 页 WYG0046-0412d.png
  刚了化化了柔柔了变变便是刚亦循环不已吉
  似夏吝似秋凶似冬悔似春 吉凶悔吝之象吉
  凶是两头悔吝在中间悔自凶而趋吉吝自吉而
  趋凶 悔是做得过便有悔吝是做得这事软了
  下稍无收杀不及故有吝 刚过当为悔柔过当
  为吝过便悔不及便吝 变化者进退之象是刚
  柔之未定者刚柔者昼夜之象是变化之已成者
  盖柔变而趋于刚是退极而进刚化而趋于柔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1a 页 WYG0046-0413a.png
  进极而退既变而刚则昼而阳既化而柔则夜而
  阴犹言子午卯酉卯酉是阴阳之未定子午是阴
  阳之已定又如四象之有老少故此两句惟以子
  午卯酉言之则明矣然阳化为柔只恁地消缩去
  无痕迹故曰化阴变为刚是其势寖长有头面故
  曰变此亦见阴半阳全阳先阴后阳之轻清无形
  而阴之重浊有迹也铢曰阴阳以气言刚柔以质
  言既有卦爻可见则当以质言而不得以阴阳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1b 页 WYG0046-0413b.png
  矣故彖辞多言刚柔不言阴阳不知是否曰是
  问变化者进退之象与化而裁之存乎变曰这变
  化字又相对说那化而裁之存乎变底变字又说
  得来重如云幽则有鬼神鬼神本皆属幽然以鬼
  神二字相对说则鬼又属幽神又自属明变化相
  对说则变是长化是消问消长皆是化否曰然也
  都是变(更问此两句疑以统体言则皆是化到换/头处便是变若相对言则变属长化属消)
  化则渐渐化尽以至于无变则骤然而长变则自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2a 页 WYG0046-0413c.png
  无而有化是自有而无 问本义解吉凶者失得
  之象也一段下云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之极
  复为刚柔流行乎一卦六爻之中而占者得因其
  所值以为吉凶之决窃意在天地之中阴阳变化
  无穷而万物得因之以生生在卦爻之中九六变
  化无穷而人始得因其变以占吉凶曰易自是占
  其变若都变了只一爻不变则反以不变者为主
  或都全不变则不变者又反是变也(并语/录) 尝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2b 页 WYG0046-0413d.png
  五行成数去其地十之土而不用则七八九六而
  已阳奇阴偶故七九为阳六八为阴阳进阴退故
  九六为老七八为少然阳极于九则退八而为阴
  阴极于六则进七而为阳一进一退循环无端此
  揲蓍之法所以用九六而不用七八盖取其变也
  只以此说推之似无窒碍(文/集)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
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3a 页 WYG0046-0414a.png
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伊川先生曰六爻之动以位为义乃其序也得其序
 则安矣辞所以明义玩其辞义则知其可乐也观象
 玩辞而能通其意观变玩占而能顺其时动不违于
 天矣(经/说) 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
 而能通其意者也(易传/序)
 横渠先生曰序犹言分也易之中有贵有贱有吉有
 凶皆其自然之分也所居皆安之君子安分也所乐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3b 页 WYG0046-0414b.png
 而玩者爻之辞言君子未尝须臾学不在易玩玩习
 也每读则每有益所以可乐 占非卜筮之谓但事
 在外可以占验也观乎事变斯可以占矣盖居则观
 其象而玩其辞此所以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也(并/易)
 (说/)
  龟山杨氏曰观象玩辞故能明吉凶之变观变玩
  占故能识时措之宜所以尽三极之道也(会/通)
  白云郭氏曰上言圣人谓作易之圣人也此言君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4a 页 WYG0046-0414c.png
  子谓玩易之君子也有圣人作易如彼故君子玩
  之如此非独明作易之道亦所以垂玩易之法又
  以见非圣人不能作易而君子之成德玩易之所
  致也然玩易有二道一则所居而安者易之序所
  乐而玩者爻之辞是也一则居则观其象而玩其
  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也易之序者卦之序
  也序有时在其中故君子居其时而安之者得其
  序也如居否之时则俭德辟难居既济之时则思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4b 页 WYG0046-0414d.png
  患豫防之是以安也爻之辞所以明道也道非乐
  玩其辞则不可得而见故因介于石而有得于知
  几之神因鸣鹤在阴而有得于枢机之慎举爻辞
  尚乐而玩则卦辞为可知矣此其一也其二则圣
  人又明居处动作之有异不可以一涂尽其道方
  居之时无所营为故观易之象以明时玩易之辞
  以探道及动之后悔吝攸生故观其变以知善恶
  玩其占以明吉凶是以君子常吉而天祐之者盖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5a 页 WYG0046-0415a.png
  于所居所乐一动一静之际莫非以易道自处非
  天私君子而祐之实自致也占不独著龟也凡极
  数知来皆占也谓占于易之道也前章终于天下
  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谓在上尊位之圣人也不
  曰圣人而曰贤人谓能法乾坤易简非独圣人可
  得天下之理贤者亦可修而得也此章终于君子
  玩易盖兼上下穷通之君子其玩易皆一也称君
  子兼圣贤言之(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5b 页 WYG0046-0415b.png
  汉上朱氏曰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贵贱之序
  也所乐而玩者爻吉凶之辞也居则观其卦之象
  而玩其辞动则观其爻之变而玩其占易以变为
  占于占言变则居之所玩未变之辞也居处动作
  无非道也天人一理也是故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易/传)
  新安朱氏曰易之序谓卦爻所著事理当然之次
  第玩者观之详 象辞变已见上凡单言变者化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6a 页 WYG0046-0416a.png
  在其中占谓其所值吉凶之决也(并本/义) 问所居
  而安者易之序也与居则观其象之居不同上居
  字是总就身之所处而言下居字是静对动而言
  曰然 问居则观其象玩其辞动则观其变玩其
  占如何曰若是理会不得却如何占得必是间常
  理会得此道理到用时便占 老阴老阳交而生
  艮兑少阴少阳交而生震巽离坎不交各得本画
  离坎之交是第二画在生四象时交了老阳过去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六十九 第 46b 页 WYG0046-0416b.png
  交阴老阴过来交阳便是兑艮第三画少阴少阳
  交便生震巽上第三画所以知其如此时他这位
  次相挨旁兼山谓圣人不分别阴阳老少卜史取
  动爻之后卦故分别老少若如此则卦遂无动占
  者何用观变而玩占(并语/录)
   右第二章(新安朱氏本义曰此章言/圣人作易君子学易之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