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清-纳喇性德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045-05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二十七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编
(坤下/艮上)
 伊川先生曰剥序卦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
 故受之以剥夫物至于文饰亨之极也极则必反故
 贲终则剥也卦五阴而一阳阴始自下生渐长至于
 盛极群阴消剥于阳故为剥也以二体言之山附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045-0517b.png
 地山高起地上而反附著于地颓剥之象也(易/传)
  东莱吕氏曰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以致
  饰为亨则其亨尽矣譬如花开方其未开之时固
  有无穷之意及其一开之后则残谢而已岂复有
  馀蕴哉(易/说)
剥不利有攸往
 伊川先生曰剥者群阴长盛消剥于(一作/一)阳之时众
 小人剥丧于(一无/于字)君子故君子不利有所往唯当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045-0517c.png
 言晦迹随时消息以免小人之害也(易/传)
  白云郭氏曰剥有二道有民剥君小人剥君子民
  之剥君不过厚百姓以自薄为安宅顺止之道小
  人剥君子则毋与争利藏器待时而已潜龙勿用
  内文明而外柔顺艰正晦其明俭德辟难遁之时
  义皆君子遇剥之义也剥之卦辞独言不利有攸
  往者遇剥无它说焉惧君子以道自任与小人校
  也(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045-0517d.png
  新安朱氏曰剥落也五阴在下而方生一阳在上
  而将尽阴盛而阳消落九月之卦也阴盛阳衰小
  人壮而君子病又内坤而外艮有顺时而止之象
  故占得之者不可以有所往也(本/义)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
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伊川先生曰剥剥也谓剥落也柔变刚也柔长而刚
 剥也夏至一阴生而渐长一阴长则一阳消至于(一/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045-0518a.png
 (于/字)建戍则极而成剥是阴柔变刚阳也阴小人之道
 方长盛而剥消于(一作/刚)阳故君子不利有所往也
 君子当剥之时知不可有所往顺时而止乃能观剥
 之象也卦有顺止之象乃处剥之道君子当观而体
 之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君子存心消息盈虚之
 理而能顺之乃合乎天行也理有消衰有息长有盈
 满有虚损顺之则吉逆之则凶君子随时敦尚所以
 事天也(并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045-0518b.png
 横渠先生曰处剥之时顺止以观天理之消息盈虚
 (易/说)
  龟山杨氏曰剥剥也阴剥阳也五阴上行小人之
  长极矣有爵赏以导其前刑威以驱其后中才而
  下孰不变而从之乎虽有刚明之资盖将逊言屈
  身以避害亦理势然也夫刚柔之往来相为屈伸
  天行也柔能变刚惟剥之时为然非特相为屈伸
  而已君子于是时顺而止之可也往斯害矣夫坤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045-0518c.png
  顺而艮止剥之成象也观剥之象则知所以治剥
  矣东汉之君子不知出此引奸凶而授之柄卒至
  俱伤两败而国随以亡盖有以取之也夫寒暑之
  变天且不能暴为之况于人乎然君子之尚消息
  盈虚无时而不然独于剥言者盖当是时存亡之
  机间不容息与它卦异故也(易/说) 或问台谏官如
  何作曰剥之彖曰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
  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夫君子之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045-0518d.png
  小人方其进也不可以骤去观剥之象斯可见矣
  剥坤下而艮上坤顺也艮止也此天理之不可易
  者也顺而止之其渐而非暴之谓乎阴阳之气消
  息盈虚必以其渐君子所尚盖在于此(荆州/语录)
  白云郭氏曰伊川曰山附于地圯剥之象雍曰剥
  落也刚过久而柔落之卦之所以为剥也自初至
  五剥五刚而为柔剥之极也一阳顺于下而止于
  上仅足以避害而已故不利有攸往然众柔剥刚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045-0519a.png
  其害为难避君子观顺止之象而行顺止之道故
  能处剥之时也消息盈虚天道之运君子所尚之
  道也当阳消阴息进盛而剥是为天道自然之运
  君子何尤焉不过于观象顺止俟时而已(易/说)
  汉上朱氏曰剥本乾阴侵阳进而剥之柔剥乎刚
  下剥其上回邪剥正道小人剥君子刚为柔变故
  曰剥剥也柔变刚也此以五阴剥阳言剥也剥而
  不已一阳仅存小人既长君子道消往亦无与何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045-0519b.png
  所之哉当巽言屈身避害而已故曰不利有攸往
  小人长也此以上九言剥也圣人患君子不往人
  道将绝故又发其义曰顺而止之坤顺艮止也止
  小人之道当顺其理而止之乃可以止盖以象观
  之剥极当止之时五变阴阳有可反之理剥反晋
  晋反大有而乾体复矣天道之行消于巽息于兑
  盈于乾虚于坤消极则息盈久则虚君子尚之与
  时偕行能柔能刚任理而已矣汉唐之季小人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045-0519c.png
  长诸贤不能顺而止之悉力以抗小人是以无成
  功王弼谓强亢激拂触忤以陨身身既倾焉功又
  不就非君子之所尚也故曰顺而止之观象也君
  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此以艮坤二体剥复升降
  明处剥之道也在卦气为九月故太玄准之以割
  郑康成以万物零落谓之剥者论卦气也彖言象
  者三剥也鼎也小过也剥小过卦变之象也卦变
  自辟卦言之坤变复六变而成乾乾变姤六变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045-0519d.png
  成坤自反对言之复姤变十二卦遁否临泰变四
  十八卦自下而变也观剥之象则知之矣自相生
  言之复姤五变成十卦临遁五复五变成二十四
  卦泰否三复三变成十八卦上下相变也观小过
  之象则知之矣鼎互体之象也卦以阴阳虚实刚
  柔奇耦交错互变于六爻之中而象其物宜观鼎
  之象则知之矣观是三者易之象举积此矣(易/传)
  又剥之彖曰柔变刚也纯乾之卦而柔变之一变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045-0520a.png
  为姤二变为遁三变为否四变为观五变为剥此
  变卦见于易者也阴阳升降变而为六十四(丛/说)
  新安朱氏曰剥剥也以卦体释卦名义言柔进于
  阳变刚为柔也不利有攸往以卦体卦德释卦辞
  (本/义) 问龟山云消息盈虚天且不能暴为之去小
  人亦不可骤如何曰只看时如何不可执天亦有
  迅雷风烈之时(语/录)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045-0520b.png
 伊川先生曰艮重于坤山附于地也山高起于地而
 反附著于地圯剥之象也上谓人君与居人上者观
 剥之象而厚固其下以安其居也下者上之本未有
 基本固而能剥者也故上(一作/山)之剥必自下下剥则
 上危矣为人上者知理之如是则安养人民以厚其
 本乃所以安其居也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易/传)
  蓝田吕氏曰剥浸以衰而将落也山崩则附于地
  高者虽下而其基固矣君子有取焉厚下安宅皆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045-0520c.png
  所以固基也
  广平游氏曰山附于地则山颓之象山至于颓则
  以下不厚而上危故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小人之剥必自下始浸而至乎上君
  子知所以厚下则无所措其剥矣乃可以安宅也
  (易/说)
  白云郭氏曰以刚柔言之则天道盈虚消息所以
  有剥自卦才言之则顺而止之为处剥之道由象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045-0520d.png
  言之则山附于地者剥也厚下安宅者处剥之道
  也彖象之义不一而足象言上者非独君后也凡
  居上者皆当然也语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是亦
  厚下之道厚下所以安宅也夫知几君子未必至
  于剥之时也不幸而至是不过厚下俟时而已(易/说)
  汉上朱氏曰山剥而附于地则其下厚矣为人上
  者观此故裕民崇本务厚其下是乃安宅不倾之
  道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045-0521a.png
  新安朱氏曰僩问上以厚下安宅者安于礼义而
  不迁否曰非也厚下者乃所以安宅如山附于地
  地厚所以山安其居而不摇人君厚下以得民则
  其位亦安而不摇犹所谓本固邦宁也(语/录)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伊川先生曰阴之剥阳自下而上以床为象者取身
 之所处也自下而剥渐至于身也剥床以足剥床之
 足也剥始自下故为剥足阴自下进渐消蔑于(一无/于字)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045-0521b.png
 贞正凶之道也蔑无也谓消亡于正道也(一作消亡/正道也一)
 (作消亡/于正也)阴剥阳柔变刚是邪侵正小人消君子其凶
 可知 取床足为象者以阴侵没阳于下也灭没也
 侵灭正道自下而上也(并易/传)
  龟山杨氏曰剥自下而上惟厚下为可以安宅安
  民所以厚下也床人所安也足床所恃以为安者
  也剥床以足则蔑厚下之道也故凶小人剥民以
  自厚得志则害加乎人天下之凶也及夫进而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045-0521c.png
  乎上则下已不厚矣亦非所以自安也故其卒至
  于剥庐而无所容其凶岂不已甚乎小人如此亦
  足以戒矣(易/说)
  白云郭氏曰剥自下兴也故初言剥床以足剥以
  厚下而安床虽仅可安身亦非厚下之道况剥其
  足者乎既失厚下之道则下已灭矣然剥之初而
  未甚也所以蔑贞则凶言贞固不灭则无凶矣诗
  曰载寝之床故处床为求安之道剥言床亦见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045-0521d.png
  之无乎不在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刘牧读剥床以足蔑案六四曰剥床
  以肤则剥床以足当为句绝坤变乾也坤西南方
  也初动成巽巽为木设木于西南之奥乾人藉之
  床之象也剥以其足寝其上者危矣初有伏震震
  为足阴之剥阳必自下始蔑无之也无君子之正
  则凶矣象曰灭者灭尽也无君子之正者以灭尽
  之也小人之害正如此(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045-0522a.png
  新安朱氏曰剥自下起灭正则凶故其占如此蔑
  灭也(本/义)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伊川先生曰辨分隔上下者床之干也阴渐进而上
 剥至于辨愈蔑于正也凶益甚矣 阴之侵剥于(一/作)
 (刚/)阳得以益盛至于剥辨者以阳未有应与故也小
 人侵剥君子若君子有与则可以胜小人不能为害
 矣惟其无与所以被蔑而凶当消剥之时而无徒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045-0522b.png
 岂能自存也言未有与剥之未盛有与犹可胜也示
 人之意深矣(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三虽阴类然志应在上二不能进剥阳
 爻徒用口舌间说力未能胜故象曰未有与也然志
 在灭阳故亦云蔑贞凶(易/说)
  龟山杨氏曰辨床之干盖上下之辨也剥止乎辨
  则剥未及上矣以其无应而未有与也然处群阴
  之中其能终无与乎故曰未而已则蔑正之凶理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045-0522c.png
  必至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伊川曰辨床之干所以分上下也辅
  嗣谓足之上孔氏谓床身之下足之上分辨之处
  义皆一也剥床以辨则其剥进矣未有与者远阳
  而无应无以止之也或近阳而有应有以止之安
  有蔑贞之凶哉天下之患未有不自小至大自微
  至著苟不能辨之于早未有不至于凶者剥之初
  二有凶之渐而非凶也三以应而无咎四则凶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045-0522d.png
  (易/说)
  汉上朱氏曰郑康成曰足上称辨近膝之下屈则
  相近伸则相远故谓之辨辨分也崔璟曰辨当在
  笫足之间床䏶也巽为木为股艮为指在初为趾
  二在股趾之间近膝之下股之象䏶即股也阴浸
  长次及于二犹剥床至于股也九二无应未有与
  之者是以小人无所忌惮二当内不失正以自守
  斯可矣若迫穷祸患蔑所守之正则凶蔑无之也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045-0523a.png
  曰蔑贞凶戒六二也剥之方长君子而有与犹可
  胜也剥而自守其正小人虽胜犹未凶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辨床干也进而上矣未有与言未大
  盛(本/义) 问剥之初与二蔑贞凶是以阴灭阳以小
  人灭君子之正道凶之象也不知只是阳与君子
  当之则凶为复阴与小人亦自有凶先生曰自古
  小人灭害君子终必自凶但此爻象只是说阳与
  君子之凶也(语/录)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045-0523b.png
六三剥之无咎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伊川先生曰众阴剥阳之时而三独居刚应刚与上
 下之阴异矣志从于正在剥之时为无咎者也三之
 为可谓善矣不言吉何也曰方群阴剥阳众小人害
 君子三虽从正其势孤弱所应在无位之地于斯时
 也难乎免矣安得吉也其义为无咎耳言其无咎所
 以劝也 三居剥而无咎者其所处与上下诸阴不
 同是与其同类相失于处剥之道为无咎如东汉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045-0523c.png
 吕强是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独应于阳故反为众阴所剥然无所咎
 (易/说)
  龟山杨氏曰以阴居阳不当位也而其志刚矣居
  不当位而间乎众阴之中势不足以有为也阴方
  剥阳而已独应之失上下矣于义无咎则吉凶不
  足言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剥之时小人道长之极群众剥君子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045-0523d.png
  独六三舍其群类于上下而应乎阳是舍小人而
  从君子也所以在道为无咎然则六三之失其类
  乃所以为有得欤(易/说)
  汉上朱氏曰上九以刚居一卦之外六三在小人
  中以柔应刚独有辅上救乱之志易传谓汉之吕
  强是也然上九不当位其势微弱不能相应而有
  为失上也众阴并进三独为君子初二既剥安能
  免于众阴之所剥乎失下也上下皆失三虽不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045-0524a.png
  于剥而义则无咎非特立不惧者能如是乎(易/传)
  五峰胡氏曰剥者阴剥阳也三居刚应刚以阴从
  阳者也昔东汉吕强处阉官之中独有爱君子忧
  宗社之心虽身被杀犹有令名故无咎也(易外/传)
  新安朱氏曰众阴方剥阳而已独应之去其党而
  从正无咎之道也占者如是则得无咎上下谓四
  阴(本/义)
  东莱吕氏曰六三居群阴剥阳之时乃独与上相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045-0524b.png
  应则必与上下之群阴相失也然谓之无咎者处
  小人之群必与小人相失然后于君子之道无咎
  得小人之心必失君子之心得君子之心必失小
  人之心无两立之理(易/说)
六四剥床以肤凶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伊川先生曰始剥于床足渐至于肤肤身之外也将
 灭其身矣其凶可知阴长已盛阳剥已甚贞道已消
 故更不言蔑贞直言凶也 五为君位剥已及四在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045-0524c.png
 人则剥其肤矣剥及其肤身垂于亡矣切近于灾祸
 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迫近君位犹自下剥床至床之肤将及
 于人也不言蔑正剥道成矣一云五于阴阳之际义
 必上比故以喻肤(易/说)
  龟山杨氏曰剥床以足以辨则剥其所安而已未
  及肤也六四履近尊位则剥及肤矣其灾也岂不
  切近乎(易/说)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045-0524d.png
  白云郭氏曰床剥而后及其身及其身自肤始六
  四上体居床之上则肤矣初二先剥其所安而后
  有及身之渐不能止之则灾及其身矣故直云凶
  也系辞言剥穷上反下于此可见(易/说)
  汉上朱氏曰艮为肤柔而近革六四之象巽为床
  剥床及肤切近灾也五君位剥阳至四而乾毁其
  凶可知象言灾者阴长剥阳天也剥道至此三不
  能止君子其如天何(易/传)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045-0525a.png
  新安朱氏曰阴祸切身故不复言蔑贞而直言凶
  也(本/义)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伊川先生曰剥及君位剥之极也其凶可知故更不
 言剥而别设义以开小人迁善之门五群阴之主也
 鱼阴物故以为象五能使群阴顺序如贯鱼然反获
 宠爱于在上之阳如宫人则无所不利也宫人宫中
 之人妻妾侍使也以阴言且取获宠(一作/亲)爱之义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045-0525b.png
 一阳在上众阴有顺从之道故发此义 群阴消(一/无)
 (消/字)剥于(一无/于字)阳以至于极六五若能长率群阴骈首
 顺序反获宠爱于阳则终无过尤也于剥之将终复
 发此义圣人劝迁善之意深切之至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六五为上九之肤能下宠众阴则阳获
 安而无不利矣异于六三者以其居尊制裁为卦之
 主故不云剥之也终无尤怨者以小人之心不过图
 宠利而已不以宫人见蓄为耻也阴阳之际近必相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045-0525c.png
 比六五能上附于阳反制群阴不使进逼方得处剥
 之善下无剥之之忧上得阳功之庇故曰无不利(易/说)
  蓝田吕氏曰剥之时小人长而君子消六五以柔
  中居尊位其御小人以柔而不以威者也道以御
  之小人不失其宠虽曰道长亦莫能害君子者御
  得其道也
  龟山杨氏曰五君位也剥至于切近灾则极矣不
  可以有加矣故言人君处剥之道夫鱼阴物也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045-0525d.png
  之则其叙不可乱群阴顺承之象也先王之时六
  宫各帅其属以时御叙于王所九嫔掌之御叙于
  王之燕寝女御掌之而嫔御之职皆列于天官太
  宰莅之则燕好嬖昵之私不得干其上矣贯鱼之
  象也以是宠之何尤之有夫女子与小人之难养
  一也先王所以处之无二道焉使群阴顺承如鱼
  然以宫人宠之则无不利矣是亦顺而止之之道
  也若夫付之以心膂之寄借之以威福之重而遽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045-0526a.png
  绝之则肘腋之变不可测可不戒之哉(易/说)
  白云郭氏曰六五柔得尊位大中为剥之主能御
  众阴以承阳者也鱼阴类也六五未见其类是以
  能联而贯之制于我也虽制于我而在剥无刚决
  之义故以宫人宠之孔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
  养也然则女子小人为同类御小人以宫人之道
  斯其宜矣方剥之时小人进长六五知不可决而
  宠之所谓顺剥之时而为止剥之道者也虽然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045-0526b.png
  众阴而宠之疑非圣人之道而曰无不利终无尤
  者盖消息盈虚天之所行君子之所尚虽圣人不
  能违时特于其间既顺以从时而又有止之道以
  救时耳非若一于顺而宠之不知济时者也安定
  先生曰以宫人宠但厚之田宅不使窃天下之权
  则无不利然此谓根蒂之难去者(易/说)
  汉上朱氏曰巽为鱼为绳艮为手持绳下连众阴
  贯鱼也艮坤为宫止于中也乾为人巽为进退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045-0526c.png
  宫人宠也宫人嫔妇女御之属古之进御于君者
  望前先卑望后先尊尊卑迭为进退五得尊位其
  动也正与上同德下制众阴若贯鱼然咸顺于上
  以宫人宠之使尊卑有序厚恩锡予不及以政宠
  均则势分不及以政则无权小大相持乃可为也
  故无不利六居五宜有尤而以正制小人者尽道
  终无尤也五有伏兑为口尤之也不然鱼脱于渊
  其能制乎或曰先儒以巽为鱼何也曰以重卦离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045-0526d.png
  知之包牺氏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离中冇巽巽复有离巽为鱼以渔也离为雉以佃
  也鱼龙同气东方鳞虫龙为之长震为龙木之王
  气巽为鱼木之废气故太玄以三八为木为鳞兼
  震巽言之(易/传)
  新安朱氏曰鱼阴物宫人阴之美而受制于阳者
  也五为众阴之长当率其类受制于阳故有此象
  而占者如是则无不利也(本/义)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045-0527a.png
  东莱吕氏曰六五居群阴剥阳之首义本当凶然
  为有一阳在上阴必从阳故五率群阴顺序从阳
  如贯鱼获宠爱于阳如宫人盖五阴虽小人上御
  得其道则天下狙诈咸作使(易/说)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象曰君子得舆民
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明道先生曰息训为生者盖息则生矣一事息则一
 事生中无间断硕果不食则便为复也寒往则暑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045-0527b.png
 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刘绚/师训)
 伊川先生曰诸阳消剥已尽独有上九一爻尚存如
 硕大之果不见食将见复生之理上九亦(一作一/一作已)
 则纯阴矣然阳无可尽之理变于上则生于下无间
 可容息也圣人发明此理以见阳与君子之道不可
 亡也或曰剥尽则为纯坤岂复有阳乎曰以卦配月
 则坤当十月以气消息言则阳剥(一有/尽字)为坤阳(一有/复字)
 来为复(一有/然字)阳未尝尽也剥尽于上则复生于下矣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045-0527c.png
 故十月谓之阳月恐疑其无阳也阴亦然圣人不言
 耳阴道盛极之时其乱可知乱极则自当思治故众
 心愿载于君子君子得舆也诗匪风下泉所以居变
 风之终也理既如是在卦亦众阴宗阳为共载之象
 小人剥庐若小人则当剥之极剥其庐矣无所容其
 身也更不论爻之阴阳但言小人处剥极则及其庐
 矣庐取在上之象或曰阴阳之消(一作/交)必待尽而后
 复生于下此在上便有复生之义何也夬之上六何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045-0527d.png
 以言终有凶曰上九居剥之极止有一阳阳无可尽
 之理故明其有复生之义见君子之道不可亡也夬
 者阳消阴阴小人之道也故但言其消亡耳何用更
 言却有复生之理乎 正道消剥既极则人复思治
 故阳刚君子为民所承载也若小人处剥之极则小
 人之穷耳终不可用也非谓九为小人但言剥极之
 时小人如是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处剥之世有美实而不见采然其德备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045-0528a.png
 犹为民所载小人处下则剥床处上则反伤于下是
 终不可用之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群阴剥阳而一刚止乎上硕果不食
  也剥乾五变也故有硕果之象焉(乾为/木果)然君道也
  父道也天下不可一日而无也故阴虽上行刚则
  不食与夬之上六不可长异矣夫坤顺而艮止剥
  之成象也硕果不食者顺而有以止之故也坤则
  顺而已矣故履霜坚冰至而卒有疑阳之战顺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045-0528b.png
  无以止之故也故坤之文言曰履霜坚冰至盖言
  顺也然剥终则复乱极则思治当是时君子者民
  所载也故得舆坤下承之得舆之象也(坤为/大舆)君子
  而得舆道盛行也小人无所庇其身则剥庐矣夫
  阴阳之往来屈伸理之必至也小人之为乱至于
  剥庐而后已盖亦不思而已矣(易/说)
  白云郭氏曰果者易食之物也在剥之时君子易
  伤之象也果之硕大易食而不食君子居剥易伤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0045-0528c.png
  而不伤者以君子观剥之象中有顺而止之之道
  足以厚下故终不食也且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
  人莫养君子君子小人盖相须也舆所以载君子
  小人之象庐所以庇小人君子之象君子得舆为
  民所载则有厚下之道故也小人之性自下穷上
  必剥其庐而后已剥其庐则无以自庇终失所安
  之象以见小人不可用于天下国家也唯其终不
  可用而遭时未复故以宫人宠之宜矣能贯之则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4b 页 WYG0045-0528d.png
  可穷而宠之亦可贯所以柔服其心毋使为患而
  已此孔子所以叹其难养也然君子之剥非自取
  也小人剥之也故其剥也有渐小人之性不能有
  物处剥之极必自剥矣是以其亡也忽焉盖自取
  之速也易于小人女子有顺止贯宠之道非达时
  变者不足以知此(易/说)
  汉上朱氏曰坤阴剥乾四成巽为木至五成艮为
  果阳为大众阴不能剥之硕果也兑为口艮见兑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5a 页 WYG0045-0529a.png
  伏不食也君子在外不为小人剥丧之象硕果不
  食下而复生剥反为复必然之理天地间未尝一
  日无阳亦未尝一日无君子剥终复始间不容发
  坤为舆为众极乱之后五阴奉一阳君子于是得
  众而民载之故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易传曰诗
  匪风下泉所以居变风之终也艮为舍乾为天天
  际在外野也舍在野庐之象阳为君子小人托庇
  于君子上九剥而为六小人用事自彻其庇至于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5b 页 WYG0045-0529b.png
  无所容其躯而在外之君子亦失其所故曰小人
  剥庐终不可用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一阳在上剥未尽而能复生君子在
  上则为众阴所载小人居之则剥极于上自失所
  覆而无复硕果得舆之象矣取象既明而君子小
  人其占不同圣人之情益可见矣(本/义) 小人剥庐
  是说阴到这里时把它这些阳都剥了此是自剥
  其庐舍无安身已处小人托君子为庇覆若更剥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6a 页 WYG0045-0529c.png
  了是自剥其庐舍便不成剥了 先生论易谓圣
  人作易本为欲定天下之志断天下之疑而已不
  是要因此说道理也如人占得这爻便要人知得
  这爻之象是吉是凶吉便为之凶便不为然如此
  理却自在其中矣如剥之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
  舆小人剥庐其象如此谓一阳在上如硕大之果
  人不及食而独留于其上如君子在上而小人皆
  载于下则是君子之得舆也然小人虽载君子而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6b 页 WYG0045-0529d.png
  乃欲自下而剥之则是自剥其庐耳盖惟君子乃
  能覆盖小人必赖君子以保其身今小人欲剥君
  子则君子亡而小人亦无所容其身如自剥其庐
  也且看自古小人欲害君子到害得尽后国破家
  亡其小人曾有存活得者否故圣人象曰君子得
  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若人占得此
  爻则为君子之所为者必吉而为小人之所为者
  必凶矣其象如此而理在其中却不是因欲说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7a 页 WYG0045-0530a.png
  理而后说象也 问伊川所说剥卦曰公说关要
  处未甚分明上才消下便生且如复卦是一阳有
  三十分他便从三十日头逐分累起到得交十一
  月冬至他一爻已成消时也如此只伊川说欠得
  几句说渐消渐长之意 问冬至子之半如何是
  一阳方生或云冬至子之半是已生成一阳不是
  一阳方生先生曰冬至方是结算那一阳冬至以
  后又渐生成二阳过一月却成临卦坤卦之下初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7b 页 WYG0045-0530b.png
  阳已生矣 或问硕果不食伊川谓阳无可尽之
  理剥于上则生于下无间可容息也变于上则生
  于下乃剥复相因之理毕竟须经由坤坤卦纯阴
  无阳如此阳有断灭也何以能生于复曰凡阴阳
  之生一爻当一月须是满三十日方满得那腔子
  做得一画成今坤卦非是无阳阳始生甚微未满
  那腔子做一画未成非是坤卦纯阴便无阳也然
  此亦不是甚深奥事但伊川当时解不曾分明道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8a 页 WYG0045-0530c.png
  与人故令人做一件大事看 阳无骤生之理如
  冬至前十月中气是小雪阳已生三十分之一分
  到得冬至前几日须已生到二十七八分到至日
  方始成一画不是昨日全无今日一旦便都复了
  大抵剥尽处便生庄子云造化密移畴克然哉这
  语自说得好又如列子亦谓运转亡已天地密移
  畴觉之哉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
  成不觉其亏盖阴阳寖消寖盛人之一身自少至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8b 页 WYG0045-0530d.png
  老亦莫不然 为其嫌于无阳也自观至剥三十
  日剥方尽自剥至坤三十日方成坤三十日阳渐
  长至冬至方是一阳第二阳方从此生去阴剥每
  日剥三十分之一一月方剥得尽阳长每日长三
  十分之一一月方长成一阳阴剥时一日十二刻
  亦每刻中渐渐剥全一日方剥得三十分之一阳
  长之渐亦如此长 直卿举冬至子之半先生曰
  正是子之半方成一阳子之半后第二阳方生阳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9a 页 WYG0045-0531a.png
  无可尽之理这个才剥尽阳当下便生不曾断续
  伊川说这处未分晓似欠两句在中间方说得阴
  剥阳生不相离处虞复之云恰似月弦望便见得
  阴剥阳生逐旋如此阴不会一上剥阳不会一上
  长也 问十月何以为阳月先生因反诘诸生令
  思之云程先生于易传中虽发其端然终说得不
  透彻诸生以所见荅皆不合复请问其旨先生云
  剥尽为坤复则一阳生也复之一阳不是顿然便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29b 页 WYG0045-0531b.png
  生乃是自坤中积来且一月三十日以复之一阳
  分作三十分从小雪后便一日生一分到十一月
  半一阳始成也以此便见得天地无休息处 义
  刚问十月为阳不应一月无阳恐阳是生于此月
  但未成体耳先生曰九月阴极则下已阳下生谓
  如六阳成六段而一段又分作三十小段从十月
  积起至冬至积成一爻矣不成一阳是陡顿生亦
  须从分毫积起且如天运流行本无一息间断岂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30a 页 WYG0045-0531c.png
  解一月无阳且如木之黄落时萌芽已生了不特
  如此木之冬青者必先生萌芽而后旧叶方落若
  论变时天地无时不变如楞严经第二卷首段所
  载非惟一岁有变月亦有之非惟月有变日亦有
  之非惟日有变时亦有之但人不知耳此说亦是
   剥上九一画分为三十分一日剥一分至九月
  画方尽然剥于上则生于下无间可息至十月初
  一日便生一分积三十分成一画但其始未著耳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30b 页 WYG0045-0531d.png
  至十一月则此画已成此所谓阳未尝尽也道夫
  问阴亦然今以夬乾姤推之亦可见矣但所谓圣
  人不言者何如曰前日刘履之说蔡季通以为不
  然某以为分明是如此但圣人所以不言者这便
  是一个参赞裁成之道盖抑阴而进阳长善而消
  恶用君子而退小人这便可见此理自是恁地虽
  尧舜之世岂无小人但有圣人压在上面不容他
  出而有为耳岂能使之无耶(刘履之曰蔡季通尝/言阴不可以抗阳犹)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31a 页 WYG0045-0532a.png
  (地之不足以配天此固然之理也而伊川乃/谓阴亦然圣人不言耳元定不敢以为然也) 问
  上九硕果不食先生因曰小人剥庐一句旧见二
  十家叔说(怀字/公立)庐如周礼秦无庐之庐音卢盖戟
  柄也谓小人自剥消其戟柄仅留其铁而已果何
  所用如此说方见得小象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一
  句意亦自好(并语/录)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卷二十七 第 31b 页 WYG0045-0532b.png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