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学案-清-黄宗羲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457-05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儒学案卷三十五
            馀姚 黄宗羲 撰
泰州学案四
 恭简耿天台先生定向
耿定向字在伦号天台楚之黄安人嘉靖丙辰进士擢监
察御史以大理寺丞谪州判累迁至太仆少卿佥都御史
丁忧起巡抚福建又丁忧起佥都御史晋左副都转刑部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457-0576b.png
侍郎升南京右都御史以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告归家居
七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恭简先生所历首辅分
宜华亭新郑江陵吴县皆不甚龃龉而江陵夺情先生致
书比之伊尹之觉世以天下自任者不得不冒天下之非
议谏夺情者此学不明故也意在少杀其祸然近于诵六
艺以文奸言矣及掌留院以御史王藩臣参三中丞不送揭
帖为蔑视堂官上疏纠之清议以为胁持言官逢时相之
欲顾泾凡作客问质之先生无以难也先生之学不尚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457-0577a.png
玄远谓道之不可与愚夫愚妇知能不可以对造化通
民物者不可以为道故费之即隐也常之即妙也粗浅
之即精微也其说未尝不是而不见本体不免打入世
情队中共行只是人间路得失谁知天壤之分此古人
所以贵刀锯鼎镬学问也是故以中行为学稍一不彻
骨髓其下场不及狂狷多矣先生因李卓吾鼓倡狂禅
学者靡然从风故每每以实地为主苦口匡救然又拖
泥带水于佛学半信半不信终无以压服卓吾乃卓吾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457-0577b.png
之所以恨先生者何心隐之狱唯先生与江陵厚善且
主杀心隐之李义河又先生之讲学友也斯时救之
不难先生不敢沾手恐以此犯江陵不说学之忌先生
以不容己为宗斯其可已者耶先生谓学有三关一即
心即道一即事即心一慎术慎术者以良知现现成成
无人不具但用之于此则此用之于彼则彼故用在欲
明明德于天下则不必别有制心之功未有不仁者矣
夫良知即未发之中有善而无恶如水之必下针之必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457-0577c.png
南欲明明德于天下而后谓之良知无待于用故凡可
以之彼之此者皆情识之知不可为良先生之认良知
尚未清楚虽然亦缘传习后录记阳明之言者失真如
云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耳先
生为其所误也
天台论学语孔孟之学真实费而隐宋学未脱二氏蹊
径者以其隐而隐也尝谓惠能云本来无一物此是又
有无一物者在如孔子云汎爱众而亲仁颜子若虚若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457-0577d.png
无犯而不校如此方是无一物此类何等显其实何等
微宋儒多只说向入微处终是未脱见耳 兄之文似
输却阳明一著阳明把笔时却是不曾要好兄尚有要
好心在也迁史之文亦是无意要好班固便要好浸淫
至于六朝只是要好极耳(与胡/庐山) 夫与百姓同然处吾
党何能加得些子惟是百姓日用不知耳日用处圣人
原与百姓同其所用处圣人自与百姓异区区所谓择
术者非能有加于百姓日用之外也意于百姓日用者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457-0578a.png
而辨所用耳 世之言道譬之以管窥天者第知一隙
之为天不知触处皆天也亦有知触处之皆天者而耽
虚执见不自反身理会视听言动之皆天也或有知视
听言动之皆天者而乃卤莽恣睢不知视听言动之礼
之为天则也(与焦/弱侯) 窃详彼教大端以寂灭灭已处为
宗吾孔孟之学惟以此不容已之仁根为宗耳圣人之
寻常日用经世宰物何一非此不容已者为之乎然即
此不容已之仁根莫致莫为原自虚无中来不容著见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457-0578b.png
著见便自是两截矣圣人以此立教使人由之不使知
之如宰我短丧夫子第即其不安处省之墨氏薄葬孟
子第原其颡有泚处省之至其所以不安处其颡所以
有泚处非不欲使知不可加知也(仝/上) 圣人之道由无
达有圣人之教因粗显精(与周/柳塘) 廿年前曾解尽心章
云学者须从心体尽头处了彻使知性之真体原是无
思无为便知上天之载原是无声无臭浑然一贯矣所
谓心体尽头处者盖昔人所谓思虑未起鬼神不知不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457-0578c.png
睹不闻处也近来自省于人伦日用多少不尽分处乃
语学者云吾人能于子臣弟友不轻放过务实尽其心
者是其性真之不容自己也性真之不容自已原是天
命之于穆不已非情缘也故实能尽心而知性知天一
齐了彻矣 近溪安身立命处是无念余所谓心体尽
头处是也其日用受享提掇人处只是自然生机余所
谓心体不容自己处是也盖无念之生机乃是天体天
体之生机即是无念原是一贯说到此处难著言诠只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457-0578d.png
好默契灵识耳 横渠曰聚亦吾体散亦吾体是生死
无分别也明道曰万物为一体是人我无分别也然夫
子曰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又曰非礼勿视听
言动孟子曰亲其兄之子谓若邻之赤子乎此则分别
而实则不分别也何者此则自然之真机非缘名义道
理而生分别者 知是随身货知尤是行之妙 柳塘
云念之不动者为性盖既云念矣而中又有不动者在
疑二之矣 来教云性无得失无是非诚然顾念之萌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457-0579a.png
于欲也宁无邪正乎念之生于见也宁无偏全乎学者
从念上研几闲邪袪偏亦是复性实功似未可破除如
足下教旨只从性上辨迷悟则诚为直截真诠得上乘
(与扬/复所) 知至至之则不识不知无声无臭者此其显
现知终终之则开物成务日用云为者此其真宰 定
宇云知是知非之知是以照为明诚然夫照从何生孟
子曰日月有明容光必照因明生照由照探明原是一
贯非判然两截也今谓以照为明相去千里提掇似太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457-0579b.png
重矣(与龙/溪) 余惟反之本心不容已者虽欲坚忍无为
若有所使而不能反之本心不自安者虽欲任放敢为
若有所制而不敢是则肤浅之纲领惟求其不失本心
而已矣(与李/卓吾) 昔大洲云只要眼明不贵践履余则曰
眼孔易开骨根难换公所取人者眼孔余所取人者全
在骨根 学悟主脑则才识气魄皆道之用主脑未彻
则才识气魄俱道之障也昔富郑公中年居洛时为尧
夫所激发所得益深曾有书云某不遇某不过一村汉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457-0579c.png
耳念庵尝对人言某四十年前盖滥俗人郑公初年立
朝风节震耀一时而自谓一村汉则其所以求不村不
俗者必有所在矣(与胡/杞泉) 此学只是自己大发愿心真
真切切肯求便日进而不自知矣盖只此肯求便就是
道了求得自己渐渐有些滋味自家放歇不下便是得
(与周/少鲁) 今之学者谈说在一处行事在一处本体工
夫在一处天下国家民物在一处世道寥寥更无倚靠
凡道之不可与愚夫愚妇知能不可以对造化通民物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457-0579d.png
者皆邪说乱道也盖费中隐常中妙粗浅中之精微本
是孔孟万古不易正脉但非实是撑天拄地弃身忘家
逼真发学孔子之愿者未易信此(与乔/户部) 三代以降学
术分裂高者虚无卑者繁缛夫子出而单提为仁之宗
仁者人也欲人反求而得其所以为人者战国功利之
习权谋术数孟子出而又提一义使知羞恶而有所不
为六朝以下清虚任放决裂名教宋儒出而提掇主敬
之旨主敬礼也其后日趋于格式形迹真机埋没阳明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457-0580a.png
出而提掇良知之旨良知智也由仁而义而礼而智各
举其重实则一贯也今为致知之学者又以意诚见解
承当崇虚耽无思以救之宜莫如信引其影响归之实
(示诸/生)古圣贤之悟只悟得自已不足是故若无若虚
子臣弟友悟得不能尽今世学者所悟只增得一番虚
知见添得一种浮气耳大人通天下为一身吾人只若
不识自家这个真身懜懜而生即令百岁枉死耳圣人
苦心破口说个格物格物即求仁之别名也仁者人也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457-0580b.png
识人便是识得此身面目(答唐/元卿) 近溪一日立白下大
中桥睹往过来续者侁侁因指示同志曰试观此
千百万人者同此步趋同此来往细细观之人人一步
一趋无少差失个个分分明明未见跌撞性体如此广
大又如此精微可默识矣一友曰否否此情识也如此
论性相隔远矣有述以问余余曰亡者东走追者亦东
走走者同而所以走则异也兹来往桥上者或访友亲
师或贸迁交易或傍花随柳或至淫荡邪辟者漫谓一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457-0580c.png
切皆是此则默识之未真也(此原不论来往之人只是/见吾性体无往不是若一)
(分别便是情识如鸢/飞鱼跃亦可分别否) (与同/志) 胡清虚浙之义乌人初
为陈大参门子以恶疮逐出倚一道人率之游匡庐终
南遂有所得浙中士绅翕然宗之陶念斋王龙溪俱纳
贽受教晚与近溪及其二子游广东曹溪至肇庆近溪
长子病死次子痛其兄爇香掌上灼烂而死清虚亦死
 邓豁渠言常住真心与后天不相联属此极邪之说
近日谈禅者百般病症皆由此盖心事判内外岐孟子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457-0580d.png
所云离明道所云两截者是也(与子健书/以上皆) 心体广大
神妙岂可把捉幽囚于腔子方寸地其曰求即求以学
也学觉也又曰学以聚之惟学则聚矣此心之放以昏
昧而放也一觉焉则触目而是何在非心此心之失以
放逸而失也一觉焉则随在皆心何有于放 人心未
交于感也湛然虚耳何俟于洗而亦何容于洗也自知
识起而吉凶悔吝之感生是故忧患攻取憧憧往来而
虚者汨矣圣人示之以卜筮之法使人之于感也知识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457-0581a.png
不用归于其天而忧悔攻取相忘于无眹之中其为洗
心也不已妙欤 吾人合下反身默识心是何心惟此
视听言动所以然处便是此心发窍处也此心发窍处
便是天地之心之发窍处也 知体透露出头不为声
色臭味埋没方能率令得耳目口鼻使视听言动各循
其则此即出世而后能经世也 子游疑子夏只在仪
节上教人不令识本体此初悟时语也子夏以本末原
是一贯即草木之根与杪原非两截故使从洒扫应对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457-0581b.png
上收摄精神渐使自悟此悟后语也 反身内观一无
所有唯此些子炯然在此始信人之所为人者唯此明
哲体耳此体透彻此身乃为我有不然身且不得而有
保此躯壳何用 圣人一生汲汲皇皇惟求无忝所生
不求出离生死 杨太宰博谓余曰吾尝接遇僚属视
其色若有隔碍然者反而自省曰是必吾中有阂而施
之者倨也吾虑下之而色思温焉彼观彼色亦因以易
而神情融洽矣由是以观外者内之符而人者已之鉴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457-0581c.png
 孟子所以不动心者原所由之路径与世人殊也使
孟子所学在事功一路欲建王霸之业则须据卿相之
位乃能操得致之权也顾心一系于卿相之位则得失
毁誉交战于前虽欲强勉不动不亦难乎孟子生平惟
学孔子一路则不藉名位不倚功能仕固可止亦可久
固可速亦可譬之行者日缓步于康庄东西南北惟其
所适即有飓风巨浪倾樯摧楫心何由动哉 学有三
关近世在闻识上研穷以为知在格式上修检以为行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457-0581d.png
此不知即心即道也反观近里者又多耽虚执见此不
知即事即心也事故皆心也顾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
事心剖判于此事亦剖判于此事剖判于此人亦剖判
于此矣学孔子之学犹业巫函之术者也不必别为制
心之功未有不仁者矣舍孔子之术以为学虽均之为
仁有不容不堕于矢匠之术者矣故其究也慎术 至
善即本来无物处也知此乃能亲民人之不亲皆由中
有物耳故先知止 朝绅日趋阙下不胜疲苦问节劳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457-0582a.png
之术于方士方士曰第时时默识已身如天大则自不
劳矣 魏中丞与余入朝余谓之曰常时入朝独行则
觉劳与友同行则劳顿减与同志同行则劳益减何以
故中丞曰人已原是相通 人而名之曰人以仁也人
而去仁则耳目口鼻俨然人也而实非人矣恶乎成名
谓其无以成人之名也 温故知新之故即孟子所云
天下之言性则故而已之故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非
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故曰故温者反之本心而寻绎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457-0582b.png
温养之谓也夫一反之固有之性而求之即心有馀师
 独夫夜行空谷中未免惴惴心动五尺童子随其后
则贴然厝一星于寒灰则灭群火在盆中可以竟夜观
此则以友辅仁可识矣 人为习气所移多好放逸时
一自警策便是礼人为情欲所牿多致抑郁时一自舒
畅便是乐 自悟之根蒂而言原无声臭者曰命自命
之流行而言原自不已者曰性口味目色耳声是人之
生机使口不知味目不辨色耳不闻声便是死人安得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457-0582c.png
不谓之性然则穷到根蒂上此等俱从无生故立命处
色声臭味不能染著合命处方是真性也仁义礼智天
道更何声臭可言故谓之曰命然既著落父子君臣身
上来便已降在衷了故忠孝之心自不容已非无形迹
可见合性处方是命也 今人乍见孺子入井怵惕恻
隐之心动处即是天根归原处即是月窟才参和纳交
要誉恶声意思便是人根鬼窟矣吾人应用云为动作
食息孰非此根此窟用事俗人懵懵日用不知而贤智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457-0582d.png
者又添一番意识见解起炉作灶千条万绪顿令此根
不得生生此窟不得洁净龌龊幽暗吃苦一生更无些
子受用所以贤智之过与愚不肖等也 人受天地之
中以生生生之理原是如此即欲挣上寻空寂自是不
容已如何上得去即欲退下恣情欲自是不自安如何
下得来 吾人于一日十二时中精神志意皆有安顿
处方有进步处 吾人真真切切为已虽仆厮𨽻胥皆
有可取处皆有长益我处若放下自己只求别人贤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457-0583a.png
人君子皆不免指摘 不作好不作恶平平荡荡触目
皆是此吾人原来本体与百姓日用同然者也 只此
无声无臭是为真常凡涉色象名号者卒归消灭只此
不为不欲是为本心凡务阔大放散者终堕坑堑 天
地间大之治乱兴衰生死成败小之称讥赞毁升沉得
丧皆相对待然有对之中故有无对者以主宰其上吾
人若浑在有对中未免为造化轮转 人只是换这一
副心肠人情事变原与俗人一样(以下皆刘/调父述言) 今人到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457-0583b.png
是不为学的处事到安妥反是一种为学的人才遇些
小事便处得过当此何以故只是著了些意思不晓得
尧舜与人同耳 问有不善未尝不知这不善处颜子
与吾人还同否曰不同如乡党自好之人发言举事一
不当也会知得又如做官的人在上官处稍失礼亦会
知得颜子要学舜有不如舜处即算做不善 问夫子
贤于尧舜曰试观吾辈今日朋友还是享用孔子的还
是享用尧舜的 精一执中实是浅近道理尧舜一心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457-0583c.png
在安天下如何粗得一些如何夹杂得一些此便是
尧舜精一农夫一念在播种便是有农夫之精一啇
贾一念在求利便是有商贾之精一但其精神安顿
处不同 治天下在用人然自己眼不明不会知人
如何能用人 一友问予尽修行然毕竟不闻道曰
修行矣更闻甚道孔子所求乎子臣弟友咸曰未
能今子能之又更何学其友有省 良知随事皆然
须用在欲明明德于天下上则知乃光大(此误认知/识为良知)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457-0583d.png
(也知即明德若言明德须用/在明德上无乃床上之床乎) 吉水诸公之学大率
不欲享用现成良知别寻主宰此亦惩冒认良知猖
狂自恣者之过耳良知若非现成又岂有造作良知
者乎予尝谓良知如灵魂然顾投胎何如如骨根不
正至于猖狂自恣非良知之罪也亦如灵魂投胎时
所遇则然耳 泰和王笃庵问虚字难彀手曰吾二
十年前曾作致虚工夫一起坐一语默无不放虚
字在胸中自觉工夫不疏眼前见人皆散漫不用工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457-0584a.png
颇有轻世自贤之心一日忽省曰此却是致实何曾致
虚因悟颜子之问寡问不能舜之好问好察乃真虚也
(以下皆兰/舟杂述) 问明体难得到乎曰某为御史出巡值天
暑一指挥扶轿见其不耐劳许之乘马其后指挥随他
御史竟中暍而死即此一事观之明体一存可以为人
立命区区守明觉于一腔亦复何益问三自反之学临
境实难曰但看舜为法于天下可传后世数语是何等
志愿所以肯自反今人身子愿是乡人所以要与乡人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457-0584b.png
相校 陆五台问三圣人同处孟子言之详矣至孔子
所以异处毕竟何在曰孔子只是见得已与圣人同处
亦与凡人同故以此学即以此教要使人人皆如此耳
 处士耿楚倥先生定理
耿定理字子庸号楚倥天台之仲弟也少时读书不成
父督过之时时独行空谷中忧愤不知所出问之则曰
吾奈何不明白若有眼瞎子不知其所谓不明白者何
也自是或静坐一室终岁不出或求友访道累月忘归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457-0584c.png
其始事方湛一最后于邓豁渠得一切平实之旨能收
视返听于何心隐得黑漆无入无门之旨充然自足有
问之者曰闻子欲作神仙耶曰吾作天仙不作地仙人
仙曰天仙云何曰直从太极入不落阴阳五行天台闻
而呵之曰学不向事亲从兄实地理会乎曰学有原本
尧舜相传祗是一中子思为之注曰喜怒哀乐未发之
谓中今人孰从未发前觑一目哉曰中庸亦只言庸言
庸行达道九经而已曰独不观其结语为无声无臭耶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457-0584d.png
先生论学不烦言说当机指点使人豁然卓吾好谈说
先生不发一言临别谓之曰如何是自以为是不可入
尧舜之道卓吾默然天台携之见刘初泉先生云且勿
言我二人是兄弟时初泉卧病天台言吾与一医者同
来先生榻前数语初泉惊起已知为天台之弟谓天台
曰慧能和尚乃是舂米汉哉大开眼人恐不可以弟畜
之李士龙来访先生未与一语及学士龙恚曰吾冒险
千里来此踰月不闻一言见教何外我甚先生笑而不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457-0585a.png
答濒行送之河浒问曰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此
作何解士龙举朱注云云先生曰毕竟是不曰如之何
如之何者士龙因有省京师大会举中义相质在会各
呈所见先生默不语忽从座中崛起拱立曰请诸君观
中因叹曰舍当下言中沾沾于书本上觅中终主罔矣
在会因有省者先生机锋迅利如此
耿楚倥论学语庐山驳天台所性不存语谓当官尽职
即为尽性不则为二心为妄念矣即孔子为委吏莫非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457-0585b.png
性之所存楚倥曰孔子为委吏而梦周公却不为二心
为妄念乎 卓吾寓周柳塘湖上一日论学柳塘谓天
台重名教卓吾识真机楚倥诮柳塘曰拆篱放犬 楚
倥早岁曾遇异人质之曰孔子问礼于老聃老聃不言
礼而直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猊若愚何也曰
若愚若虚此礼之真体也 问伊尹先觉所觉何事曰
伊尹之觉非闻见知解之觉也即其若挞之耻纳沟之
痛此其觉也 胡庐山会天台楚倥于汉江之浒相与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457-0585c.png
订学宗旨天台曰以常知为学庐山曰吾学以无念为
宗楚倥曰吾学以不容已为宗不容已者从无声无臭
发根从庸言广行证果禹稷之犹饥犹溺伊尹之若挞
若沟视亲骸而泚颡遇嘑蹴而不屑见入井而怵惕原
不知何来委不知何止天命之性如此也故曰于穆不
已如摸拟孔氏之匡廓非此不容已者为之血脉则捧
土揭木为偶而已 孔氏之无声无臭亦是有形有
象孔氏之有形有象原自无声无臭 龙溪言颜子心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457-0585d.png
常止故不迁心常一故不贰先生曰否人试观当怒时
中更有个止体在当过时中更有个一体在是二本也
即能之其怒其过非真机矣颜子所好唯学即生平之
怒以学而怒学外无怒也生平之过以学而过学外无
过也可见一生精神只是此学更无渗漏处也 默识
识天地之化育也夫囿于造化之中而不自识者凡夫
也识之而出入造化者圣人也是故不藉名位不矜功
能即学以诲即诲以学立已立人达已达人盖赞天地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457-0586a.png
之化育于无疆矣夫赞天地之化育者非独上之君相
贤圣即下之农工商贾细之聋瞽侏跛凡寓形宇内而
含灵者皆有以赞天地之化育而不自识也 克已者
无我也无我则浑然天下一体矣故曰天下归仁羲文
周孔四圣人者之于易亦各言其已也道虽一致而时
位不同故作用亦自不同随时变易以从道俟之万世
而不惑不谬者其孔易乎孔子之于易也学焉耳试取
大小象传玩之卦卦学也爻爻学也学不厌教不倦立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457-0586b.png
已立人达已达人易之生生也如是 潜见惕跃飞亢
自圣人一身观之随时变易时象之矣合千圣观之与
世推移各一象矣 序卦周易也首乾坤终未济即周
事可睹矣杂卦序孔易也上经首乾坤次比师次临观
而终之困下经首咸恒而终之夬何以明孔易也乾刚
坤柔质弗齐也刚柔善恶均归之中孔氏之教也比以
类聚故乐师任裁成宁无忧乎或智临于上或相观以
摩无行不与有求则应教乃知困也感之无心居之有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0457-0586c.png
恒终以刚决柔纯乎乾矣是师道也亦君道也 天台
因举扇悟曰原来通体皆是良知曰通天彻地皆是良
知 天台曰人言念庵静坐曾见光景遂有所得曰只
理会当下光景耳
 文端焦澹园先生竑
焦竑字弱侯号澹园南京旗手卫人万历己丑进士第
一人京兆欲为树棹楔谢以赈饥原籍山东亦欲表于
宅改置义田授翰林修撰癸已开史局南充意在先生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0457-0586d.png
先生条四议以进史事中止私成献徵录百二十卷甲
午简为东宫讲读官尝于讲时有鸟飞鸣而过皇太子
目之先生即辍讲皇太子改容复听然后开讲取故事
可为劝戒者绘图上之名养正图解丁酉主顺天试先
生以陪推点用素为新建所不喜原推者复搆之给事
中项应祥曹大咸紏其所取险怪先生言分经校阅其
所摘非臣所取谪福宁州同知移太仆寺丞后升南京
司业而年已七十矣先生积书数万卷览之略遍金陵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0457-0587a.png
人士辐辏之地先生主持坛坫如水赴壑其以理学倡
率王弇州所不如也泰昌元年卒年八十一赠谕德南
渡时补谥文端先生师事耿天台罗近溪而又笃信卓
吾之学以为未必是圣人可肩一狂字坐圣门第二席
故以佛学即为圣学而明道辟佛之语皆一一绌之明
道辟佛之言虽有所未尽大槩不出其范围如言佛氏
直欲和这些秉彝都消煞得尽先生曰如此是二乘断
灭之见佛之所诃夫佛氏所云不断灭者以天地万物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0457-0587b.png
皆我心之所造故真空即妙有向若为天地万物分疏
便是我心之障何尝不欲消煞得尽即如定性书情顺
万事而无情一语亦须看得好孔子之哭颜渊尧舜之
忧文王之怒所谓情顺万事也若是无情则内外两截
此正佛氏之消煞也明道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佛所
谓识心见性是也若存心养性则无矣先生曰真能知
性知天更说甚存养一翳在眼空华乱坠夫存心养性
正所以尽心之功识仁篇所言存久自明是也若未经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0457-0587c.png
存养其所谓知者想像焉而已石火电光而已终非我
有存养其无翳之本体无翳乃可谓之存养安得以存
养为翳乎明道言传灯录千七百人无一人达者临死
不能寻一尺布帛裹头先生谓是异国土风是也然此
千七百人者生于中国而习异国土风胡谓乎无乃服
桀之服也先生又谓明道叹释氏三代威仪非不知其
美而故为分异夫明道之叹叹儒者不能执礼而释氏
犹存其一二也岂以三代之礼乐归之哉朱国祯曰弱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0457-0587d.png
侯自是真人独其偏见不可开耿叔台在南中谓其子
曰世上有三个人说不听难相处问为谁曰孙月峰李
九我与汝父也
焦弱侯论学语学期于上达譬掘井期于及泉也泉之
弗及掘井何为性命之不知学将安用 为恶无碍也
为善独有碍乎为善惧有著心也为恶不惧有著心乎
以彼所托意出禅宗禅宗无是也内典云无我无作无
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无作无受者言于有为之中识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0457-0588a.png
无为之本体云尔未尝谓恶可为善可去也又云善能
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言分别之中本无动摇
云耳未尝谓善与恶漫然无别也(答耿/师) 佛氏所言本
来无物者即中庸未发之中之意也未发云者非拨去
喜怒哀乐而后为未发当喜怒无喜怒当哀乐无哀乐
之谓也故孔子论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而曰天下何思
何虑于憧憧往来之中而直指何思何虑之本体也伯
淳斥佛其言虽多大扺谓出离生死为利心夫生死者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0457-0588b.png
所谓生灭心也起信论有真如生灭二门未达真如之
门则念念迁流终无了歇欲止其所不能已以出离生
死为利心是易之止其所亦利心也然止亦非殄灭消
煞之云也艮其背非无身也而不获其身行其庭非无
人也而不见其人不捐事以为空事即空灭情以求性
情即性殄灭消煞则二乘之断见矣(同/上) 吾人应事虽
属纷纭乃其枢纽之者却是一物所谓随事体验云者于
纷纭中识取此一物而已得此入手如马有衔勒即纵横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0457-0588c.png
千里无不如意此颜子之所谓礼也工夫只是复礼能约
于礼则视听言动头头是道奚繁且劳之虑焉原宪不识
源头却以支派求之用力愈勤去之愈远何者人之在道
如鱼之在水疑生智隔乃觉其离苟破疑城即登彼岸非
无疑之外更有彼岸可登也(答陈/景湖) 仕而优即为学不必
离仕求学也学而优即为仕不必离学求仕也优者无困
于心而自得之之谓(答人/问) 人之不能治世者只为此心
未得其理故私意纠棼触逄成窒苟得于心矣虽无意求治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0457-0588d.png
天下而本立道生理所必然所谓正其本万事理也藉令
悟于心而不可以治天下则治天下果何以而良知为无
用之物矣礼也者体也天则也是礼也能视听能言动
能孝弟能贤贤能事君能交友可以为尧舜可以通天地
可以育万物人人具足人人浑成所谓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者乃其体自如是非我强与之一也学者不知目之自视又
为视以视之不知耳之自听又为听以听之不知口之自
言身之自动又为言动以言动之此所谓已也夫不识不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0457-0589a.png
知顺帝之则苟率于已则知识耳矣意必固我耳矣何
天则之能顺乎 人之性体自定自息大学之知止易
之艮正论此理非强制其心之谓也不然既为神明不
测之物则岂人力所能束縳之而苟其为束而縳之则
亦不可言定不可言息矣 问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乃
日求圣解而凡情不尽奈何曰语非不佳第所指凡情
不同耳其人固问曰即圣解是也安于所伤则物不能
伤物不能伤而物亦不伤之 诗言遍为尔德在日用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0457-0589b.png
饮食日用饮食何人不尔而独指之为德则悟不悟之
谓耳在圣非丰在凡非啬悟之非增迷不非损虽然未
有不悟而道为我有者所以贵知味也性未易知不得
不精思以求之非随事体察之谓知性则人伦日用不
必致力而自当若本之未立但逐事检点自以为当只
落世儒义袭窠臼而于道愈远矣觉字最难说今人
世情略能放下道理略能分疏便自谓觉此犹梦中语
耳若是真觉无不了了如睡者醒眼一开万象分明历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0457-0589c.png
历皆见何有渐次 某往日看世人无一当意然只是
自心未稳妥非干人事净名经云仁者心有高下故见
此土为不净耳若真能致中和者岂有不位之天地不
育之万物哉
答友人问释氏王伯安言佛氏言无吾儒岂能加个有
且以出离生死为念则于无上不免加少意所以与吾
圣人异曰出离者人法俱空能所双遣何以言加 古
云黄老悲世人贪著以长生之说渐次引之入道余谓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0457-0589d.png
佛言出离生死亦犹此也盖世人因贪生乃修玄玄修
既彻即知我自长生因怖死乃学佛佛慧既成即知我
本无死此生人之极情入道之径路也儒者或谓出离
生死为利心岂其绝无生死之念耶抑未隐诸心而漫
言此以相欺耶使果毫无悦生恶死之念则释氏之书
政可束之高阁第恐未悟生死终不能不为死生所动
虽曰不动直强言耳岂其情乎又当知超生死者在佛
学特其馀事非以生死胁持人也 周茂叔言看一部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0457-0590a.png
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如何曰此言是也学者苟能知
艮卦何须佛典苟能知自性又何须艮卦 程伯淳言
释氏说道如以管窥天祗是直上去如何曰否道无上
下 伯淳言佛氏直欲和这些秉彝都消煞得尽然以
为道毕竟消煞不得如何曰安得此言如此是二乘断
灭之见正佛之所诃也 伯淳言佛有个觉之理可谓
敬以直内矣然无义以方外如何曰觉无内外 伯淳
言佛唯务上达而无下学然则其达岂有是也曰离下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0457-0590b.png
学无上达佛说种种方便皆为未悟者设法此下学也
从此得悟即名上达学而求达即掘井之求及泉也泉
之弗及掘井奚为道之弗达学将安用 伯淳言尽其
心者知其性也佛所谓识心见性是也若存心养性则
无矣曰真能知性知天更说甚存养尽心知性所谓明
得尽渣滓便浑化是也存心养性所谓其次庄敬以持
养之是也即伯淳之言可以相證然释氏亦有保任之
说是否曰古语不云乎一翳在眼空华乱坠 伯淳言
卷三十五 第 29a 页 WYG0457-0590c.png
传灯千七百人无一人达者不然何以削发缁服而终
曰削发缁服此异国土风文中子所云轩车不可以适
越冠冕不可以之夷者也然要知彼笑轩车冠冕不若
我之笑削发缁服者耶故老聃至西戎而效彼言禹入
裸国忻然而解裳局曲之人盖不可道此 伯淳言佛
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如何曰学不能开物成
务则神化何为乎伯淳尝见寺僧趋进甚恭叹曰三代
威仪尽在是矣又曰洒扫应对与佛家默然处合则非
卷三十五 第 29b 页 WYG0457-0590d.png
不知此理而必为分异如是皆慕攻异端之名而失之
者也不知天下一家而顾遏籴曲防自处于偏狭固执
之习盖世儒牵于名而不造其实往往然矣乃以自私
自利讥释氏何其不自反也 伯淳言释氏之学若欲
穷其说而去取之则其说未能穷固已化而为佛矣且
于迹上攻之如何曰伯淳未究佛乘故其掊击之言率
揣摩而不得其当大似听讼者两造未具而臆决其是
非赃證未形而悬拟其罪案谁则服之为士师者谓宜
卷三十五 第 30a 页 WYG0457-0591a.png
平反其狱以为古今之一快不当随俗尔尔也
 尚宝潘雪松先生士藻
潘士藻字去华号雪松徽之婺源人万历癸未进士司
理温州入为监察御史巡视北城有二奄阑出宫门调
女妇执之群奄夺去先生移文司礼监司礼以闻上怒
曰东厂职何事而发自外廷耶命杖二奄一奄死奄人
由是恨之因火灾陈言共摘疏中语为归过卖直谪广
东照磨晋南京吏部主事改尚宝司丞升少卿卒年六
卷三十五 第 30b 页 WYG0457-0591b.png
十四先生学于天台卓吾初至京师入讲学之会如远
方人骤听中华语错愕不知所谓得友祝延之世禄时
时为述所闻随方开释稍觉拘迫辄少宽之既觉心懈
辄鞭策之久之转展闭塞愤闷日甚延之曰经此一番
苦楚是一生得力顾却无可得说一日自西长安街马
上忽省曰原来只是如是何须更索驰质之延之延之
曰近是曰戒慎恐惧如何用功曰识此渠自会戒慎自
会恐惧相与抚掌已相戒曰此念最易堕落须时时提
卷三十五 第 31a 页 WYG0457-0591c.png
醒酝酿日深庶有进步出京别天台天台曰至淮谒王
敬所入安丰访王东厓此老颇奇即戏语亦须记过金
陵再叩焦弱侯只此便是博学之先生一一如教始觉
宇宙之无穷从前真陷井之蛙也
潘去华雪松堂日录问何当使心在腔子里不至出入
无时耿师天台曰心体原是活泼一出一入神触神应
生生之机至妙今欲其常入无出是死却生机矣 耿
师为教不事言诠只欲于寻常言动认出真性流行聚
卷三十五 第 31b 页 WYG0457-0591d.png
朋谈究不为要𦕈之论要于当下便识本心自著自察
便是下手用力处尝谓朋友之益但当于其精神触发
与其用意恳至处得之只此便是真性显行不在区区
同异校勘也 初谒卓吾质所见一切扫之他日友人
发四勿之旨卓吾曰只此便是非礼之言当时心殊不
服后乃知学者非用倒藏法尽将宿闻宿见平生深闭
牢据者痛加割剥不留一些在骨髓里作梗殆未可与
语至学问已见头脑用过工夫依旧为我受用卓吾言
卷三十五 第 32a 页 WYG0457-0592a.png
读书须以我观之始得某曰正为今未有我在 愚夫
愚妇可知可能此皆不由学习任意触发更无遮盖矫
强最可观性只为寻常不著不察自己真性不显此等
皆蒙蔽了觉百千计较皆从此生 须从大处悟入却
细细从日用琐屑一一不放过三千三百皆仁体也圣
人所以下学而上达 默识二字终身味之不尽才涉
拟议非默识才管形迹非默识才一放过非默识才动
声色非默识才以意气承当非默识终日如愚参前倚
卷三十五 第 32b 页 WYG0457-0592b.png
衡如见如承亦临亦保此默识景象也 为善须要直
截发挥得出只从心之不可忍处脱体做去不必瞻前
顾后凡事无所为而为到底天自有安排恰好处所以
君子修之吉 此学有日新之机此机一息便非天命
本体拈弄得熟此中如风火轮相似眼前不惬意处随
就销铄眼前可意处不当毫毛直是歇手不得 困而
不学民斯为下记云学然后知困今人尚未知困在不
患无位患所以立立者四无倚附屹然是非毁誉之中
卷三十五 第 33a 页 WYG0457-0592c.png
所谓八风吹不动也非一点灵明自作主张鲜不仆矣
 仁不可见要观其用处用之藏即仁也 喜怒哀乐
纯是天机流行不著已不著人便是达天德曰天德何
处著得人为何处著得已见 须是酬酢纷纭中常常
提醒收拾久之自有不存之存 人身常要𥪡立得起
少有放松昏怠之气随之矣惟能常常挺然𥪡立不令
放倒此凝神驭气之要诀 立身自有易简之道切弗
冀望只是听命切勿观望只是信心程子言敬是惺惺
卷三十五 第 33b 页 WYG0457-0592d.png
法惺惺是吾人性根无有泯昧时即天命之不已者也
人从无始劫以来便受五浊六凿之累自性常埋没不
显故须识此惺惺之体以惺惺不昧之功存之 学者
不知一念之差已为蹠之徒也故视得志之人负于国
家往往窃叹之岂知已之汲汲营利是其植根而得志
之时不过成就结裹之耳 吾身喜几动而一念和气
充袭于人人于我了无间隔觉有忻忻向荣之意此便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若值怒时眼前暴气充塞
卷三十五 第 34a 页 WYG0457-0593a.png
父子兄弟情意阻间不通俱作恶念相向此便是桀纣
帅天下以暴而民不从
 明经方本庵先生学渐
方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桐城人也少而嗜学长而弥敦
老而不懈一言一动一切归而證诸心为诸生祭酒二
十馀年领岁荐弃去从事于讲学见世之谈心往往以
无善无恶为宗有忧焉进而证之于古溯自唐虞及于
近世摘其言之有关于心者各拈数语以见不睹不闻
卷三十五 第 34b 页 WYG0457-0593b.png
之中有莫见莫显者以为万象之主非空然无一物者
也然先生之言煞是有病夫心体本空而其中有主宰
乎是者乃天之降衷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也渣滓尽
化复其空体其为主宰者即此空体也若以为虚中有
实岐虚实而二之岂心体之本然哉故先生以不学不
虑理所固然欲亦有之但当求之于理不当求之于不
学不虑不知良知良能之不学不虑此继善之根也人
欲之卒然而发者是习熟之心为之岂不学不虑乎先
卷三十五 第 35a 页 WYG0457-0593c.png
生欲辨无善无恶心之体而自堕于有善有恶心之体
矣是皆求实于虚之过也先生受学于张甑山耿楚倥
在泰州一派别出一机轴矣
心学宗人心道心非谓心有二也危高大也人心之量
本自高大其中道理则极精微心危而微故谓之中何
以执之必也惟精乎精于求微乃充满其惟危之量而
道始归于一一则中矣此允执厥中之旨也谈道之士
慕高大而忽精微必至于荡而多岐矣此理在天为明
卷三十五 第 35b 页 WYG0457-0593d.png
命在人为明德显然共见无所用隐也人自弗之顾耳
 文王敬止者非止以事止以心也一心发之为仁敬
孝慈信是一止而众止五者根于一止则众止总一止
矣 理无上下学乎下所以达乎上中人以上可以语
上谓其悟上于下之内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谓其
慕上于下之外也 阴阳以理言故谓之道此道生生
毫无杀机故曰善得此而成性其善可知此君子之道
也理寓于气气不能不殊得气之偏者所见亦偏仁者
卷三十五 第 36a 页 WYG0457-0594a.png
以道为仁智者以道为智得气之浊者日用乎道而不
知其为道故性善之理不明于天下而知道者鲜矣知
者德之知非见闻之知也物者吾心所接之物非泛言
天下之物也格正也去不正以归于正也致知者非可
以空虚想像而致在正其所接之物使各当于理而得
其宜焉则致知有实功矣 上天之载大德敦化实有
为之载者藏于无声无臭之中非无声无臭之为载也
君子敬信笃恭实有是德涵于人所不见之中非徒不
卷三十五 第 36b 页 WYG0457-0594b.png
显而已也 孟子指理义根于心而后之人曰在物为
理处物为义此异说所由起也或问物理者何曰物在
外物之理在心提吾心则能物物是理在心而不在物
也 心出于理则放心入于理则存求放心者常存仁
义而已 心外无性心外无天一时尽心则一时见性
天一事尽心则一事见性天无时无处不尽心则无时
无处不见性天存之养之常尽心而已矣夭寿修身纯
于尽心而已矣此孔门之心法也 仁义礼智根于心
卷三十五 第 37a 页 WYG0457-0594c.png
异端以心为空是无根也 诚者善之本体几者诚之
发用本体既善发用亦善但既发则其善有过有不及
就其过不及名之为恶是善本滴派恶乃孽支善其本
来恶则半途而来非两物相对而出也 识仁则见本
原然非一识之后别无工夫必勿忘勿助诚敬存之则
识者永识实有诸身不然此心终夺于物欲虽一时有
识祗为虚见而不能实有诸身矣 洒扫应对是下洒
扫应对之心是上 心要在腔子里腔子天理也 根
卷三十五 第 37b 页 WYG0457-0594d.png
本是未发之枝叶枝叶是已发之根本但见冲漠无朕
不见其中有万象之根是谓根本无枝叶后来欲芟枝
叶以还根本也可乎 张子所谓大其心即孟子尽其
心也大者非驰骛空虚但视天下无非我而已尽者非
穷极分量但随在不有我而已仲尼之道尽于忠恕忠
恕则大其心矣尽其心矣与天地万物相流通而性天
现前矣 性具于心谓之道心善学者求道于心不求
道于事物善事心者日用事物皆心也 此理涵于物
卷三十五 第 38a 页 WYG0457-0595a.png
先流于物后超于物外贯于物中自今求之其在物先
物外者不可测而在物后物中者有可见因其可见求
其不可测因物后以知物先因物中以知物外切实易
简所谓中庸之学也今之学者异于是以物后为迹而
元想于物之先以物中为粗而驰骛于物之外见以为
高也而日用则疏矣 主一者主于理也不主于理但
空其心以事来不乱物去不留为心之妙境而揆事应
物不免失则恶在为圣人之学乎 慎独者圣学之要
卷三十五 第 38b 页 WYG0457-0595b.png
当其燕居独处之时内观本体湛然惺然此天理也存
理而欲自退是第一著工夫内观此中稍有染著此人
欲也检察欲念从何起根扫而去之复见本体遏欲以
还理是第二著工夫两者交修乃慎独之全功也 流
行者气也主宰者理也知理之为主则知从事于气者
之非学矣 未萌之先谁为防之方萌之际谁为克之
唯天理为之主时时提醒则人欲自去中庸大学非有
二功所谓格物者不过于应物时戒慎恐惧求当于天
卷三十五 第 39a 页 WYG0457-0595c.png
理而已矣 虚灵中有理为事之根奈何以虚灵为无
乎集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
而应万事者也今学者删之曰明德者虚灵不昧之德
也删去理字则无礼删去事字则无用但云虚灵不昧
则混于释氏灵明之说而非大学之本旨矣 理无常
形此心至当处即天理也然有欲中之理有理中之欲
循理则苦心亦天然从欲则适情亦安排非致知者孰
能识之 良知纯任天理世有真实而不尽合于天理
卷三十五 第 39b 页 WYG0457-0595d.png
者其真实所发祗成自私自利而非天命人心之本然
若夫诚则明明则诚良知即真实真实即良知 圣贤
曰心异端亦曰心相似而难辨说者以为本体同而作
用不同天下岂有一根而榖莠两出者乎盖心一而见
殊学始岐于天下人之观心犹观天管窥则天管牖窥
则天牖登泰山而后见天之大大不可测仰而睨之曰
太清太虚不知清虚天之象也非天之所以为天也唯
圣人独观清虚之宰而曰诚者天之道曰于穆不已曰
卷三十五 第 40a 页 WYG0457-0596a.png
大哉乾元夫不已之诚所称继善非乎是一元之理百
物之所生也四时之所运也天之所以为天也唯心亦
然观心于一曲管牖之窥也其小者也八荒我闼泰山
之眺乎眺而不得八荒之际还而内顾莫可端倪则以
为不睹不闻至矣夫心之不可睹闻也从其观于外也
盖有莫见莫显者藏于不睹不闻之中所谓未发之中
天下之大本是也从外而观亦浅之乎其观者乌睹心
之所以为心哉彼异端者虽亦曰明心不明乎善而空
卷三十五 第 40b 页 WYG0457-0596b.png
之则见以为心者谬矣王龙溪天泉证道记以无善无
恶心之体为阳明晚年之密傅阳明大贤也其于心体
之善见之真论之确盖已素矣何乃晚年临别之顷顿
易其素不显示而密传倘亦有所附会而失真欤
桐川语录南皋辑宗儒语略欲学者由兹直證本心夫
以诸儒之语证吾心不若以吾心证吾心之为证也以
吾心之所发还而证吾心之所存以吾心之所存出而
证吾心之所发乃所为真也执邻之影索邻之神则眩
卷三十五 第 41a 页 WYG0457-0596c.png
执吾之影索吾之神则亦眩况执邻影证吾神而索之
乎君子所以贵自得也孟子以不虑之知不学之能为
良亦指不学不虑之最善者而言凡恻隐羞恶辞让是
非之心卒然而感自然而应皆不假于虑学从理根而
发是良知良能爱亲敬长乃其发见之真切者至于耳
目口鼻四肢之欲亦非虑而知学而能但从欲根而发
不得为良知良能凡言良者重于善非重于不虑不学
即虑知学能而善亦谓之良可也 知其所由由而能
卷三十五 第 41b 页 WYG0457-0596d.png
知乃为圣学若求知于所由之外则堕于虚见而非知
行合一之知矣 道形上器形下谓器不能该乎道者
非也凡人所学总属之下莫载莫破皆下也其理不可
见闻则上也不徒曰上而曰形上形即器也安得求道
于器之外乎 天理人欲原无定名以其有条理谓之
理条理之自然谓之天动于情识谓之欲情识感于物
谓之人故天理而滞焉即理为欲人欲而安焉即欲为
理凡欲能蔽其心而理则心之良也 心者人之神居
卷三十五 第 42a 页 WYG0457-0597a.png
中应外至虚而至实者也楞严七徵归于无著之地彼
以空立教巧设辨难卒归于空以为明心其实祗见一
偏耳夫心无在而无不在唯无不在则七徵莫非心之
所在惟无在则偏于无著之地亦非心之所在 徐令
问知行并进圣人之学也何独重良知乎曰君侯称知
县不称行县何也易曰乾以易知良知乾道也行特知
之实事耳二氏皆言心也而所见于心者异皆言性也
而所见于性者异皆一也而所见为一者异皆静也而
卷三十五 第 42b 页 WYG0457-0597b.png
静中所见者异人心合有无隐显而一之儒者见心之
全体故曰仁人心也又曰仁者人也释氏见心之空不
见空之所有故于人道一切扫而空之老氏见心之虚
不见虚之所含故推天下国家而外之譬之天儒见天
之全空虚是天四时百物皆是天释老但知天为空虚
遂以四时百物为幻妄所见固不同也性则心之所具
之理儒言性善是见性之本原性本善故位育总归于
善释以空为性虽谓山河大地皆佛性其意悉归之空
卷三十五 第 43a 页 WYG0457-0597c.png
老氏鍊神还虚则又以气之清虚者为性见益浅矣儒
所谓一者理也释所谓一者空也老氏守一则守中耳
守一滞于气归一溺于空总著一偏孰若一理贯通万
事变化不测而无所偏乎阳明曰循理之谓静从欲之
谓动儒之静主于理释之静则寂灭而枯槁老之静则
专气致柔反矫天理而去之然则三家之言虽均之心
性均之一均之静而其旨则霄壤矣
 郎中何克斋先生祥
卷三十五 第 43b 页 WYG0457-0597d.png
何祥号克斋四川内江人官至正郎初事南野于太学
大洲谓之曰如南野汝当执贽专拜为师可也先生如
其言南野笑曰予官太学即师也何更以贽为先生谓
太学生徒众矣非此不足以见亲切也南野乃受之凡
南野大洲一言一动先生必籍记之以为学的京师讲
会有拈识仁定性者先生作为讲义皆以良知之旨通
之大洲有诗赠之云君辞佳丽地来补昔巢居予亦同
方侣高悬合轶车已指角里诀新注紫阳书灼艾消残
卷三十五 第 44a 页 WYG0457-0598a.png
病纫衣返太初忘形非避俗觌体即真如荷菂种已大
杞苗耘正疏烟波用无尽棹笠溪有馀愿附玄真子扁
舟纵所如先生之学虽出于大洲而不失儒者矩矱耿
定力曰大洲法语危言砭人沉痼先生温辞粹论辅人
参苓其使人反求而自得本心一也
何克斋讲学为学在求放心如思虑过去未来事都是
放心但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善学了 人只是一
个心心只是一个志此心推行得去便是盛德大业故
卷三十五 第 44b 页 WYG0457-0598b.png
自古上士不患不到圣贤患此心不存不患做不出功
业患此心不见道耳 人于良心上用则聪明日增于
机心上用则聪明日减 祥问南野师曰良知即是志
若起心动念却是妄曰志不是起心动念志是明之果
确处 南野师谓祥曰谓一贯如绳引珠然绳自绳珠
自珠是两物不足以明一贯又谓以一贯万然一与万
亦有对待不足以明一贯夫子盖言吾道只是一件曾
子以忠恕明之说者谓忠是一恕是贯非也忠恕只是
卷三十五 第 45a 页 WYG0457-0598c.png
一心如冬时思量父母寒便能度亲之心去做温的道
理夏热亦如是忠恕如何分得而已矣是贯字之义凡
日用伦物皆此忠恕再无他道又谓曾子学久然后闻
此亦不然史记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逮孔子卒时只
二十七岁耳则闻一贯方在年少之时盖此道必体立
而后用行未有学于用而得之者学者初学便当知此
一贯学方得不差 大洲先生出城过生舍家兄问养
生先生笑曰莫怕死人之寿甚长时祥闻之知先生别
卷三十五 第 45b 页 WYG0457-0598d.png
有所指也问曰此道体不息也工夫如何用先生曰适
见公听得分明只此听得明底便是工夫祥悟曰道不
远人听聪者是工夫不用安排自然者是自此不复骑
驴觅驴矣 大洲先生曰学者先须识得良知本体
又曰能居敬则举动自不轻易而所行自简矣
通解论学书昨所解明道先生识仁书虽章意颇明然
解中未及仁之源头处盖求仁虽识得源头则发用流
行处自昧不得所谓源头先儒已明言之矣横渠张子
卷三十五 第 46a 页 WYG0457-0599a.png
云虚者仁之源康节邵子云恻隐来何自虚明觉处真
张子所谓虚邵子所谓虚明觉处乃仁之源头也欲识
此源头须端坐澄心默察此心虚明本体识得虚明本
体即是仁体即是未发之中矣所谓静亦定者此也由
此随感而应疾痛之事感而恻隐生不义之事感而羞
恶生交际感而恭敬生善恶感而是非生千变万化莫
非仁之用也故曰义礼智信皆仁也又曰经礼三百曲
礼三千无一事非仁也然用未尝离了虚明本体如明
卷三十五 第 46b 页 WYG0457-0599b.png
鉴之应物妍𡟎毕见空体自如此即动亦定也故程子
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但于静中识得个源头动处方
得不迷耳白沙先生云学者须于静中养出个端倪方
有商量处所谓端倪者非虚明之呈露乎然须识得心
之本体原自虚明非是人为做出来的静坐时只歇下
杂念本体自见切莫将心作虚明想若将心作虚明想
即此想念反障虚明矣程子因人思于喜怒哀乐未发
之前求中答云既思即是已发矣正谓此也然欲歇妄
卷三十五 第 47a 页 WYG0457-0599c.png
念不可强制但只常常□著精神不使昏沉妄念自歇
何者真心是主妄念是客主常在客安能久停故妄念
起时良知自觉一觉妄息当体虚明象山陆子云知非
则本心自复又何用强制乎古云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朱子亦云警觉操存反其昏妄此则用工之要也然妄
念既觉之时不当复计前妄若既觉而计妄则即此计
念不离于妄是以妄追妄妄念愈不停矣古人譬之无
风起波正谓此也夫既已息妄又不计妄此时之心静
卷三十五 第 47b 页 WYG0457-0599d.png
定清明如太虚一般既无体质亦无边际此则心之本
体即当安汝止矣不当舍此更求真也若更起心求真
即起求之心是又一妄矣无起求心当下虚明本体即
得到此又不得著此虚明之意象也若著此意象亦属
妄想执此为工夫是认贼做子以病为药何日得见本
来面目乎透此一关渐识心体即此随感而应莫非此
体所谓一以贯之也然于妄念未免乘间而起比之静
时尤为心害何也静坐之时妄念虽萌犹未临境故虽
卷三十五 第 48a 页 WYG0457-0600a.png
起易灭应物之时念与境交易于染著故一起难灭于
此尤当加研几之功故忿心初起则必惩欲心初动则
必窒见善则必迁有过则必改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求自慊而后已如是则克已工夫无间于动静妄念始
不能为心害矣濂溪周子有云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
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至哉言也圣学工夫不
越是矣舍是则虚谈矣识之识之然此学人多不讲纵
讲之亦不肯奋然向往以求自得盖缘未辨世间真假
卷三十五 第 48b 页 WYG0457-0600b.png
故逐假迷真耳此正受病之原也吾将有以明之孟子
不云乎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穷居不损焉分定故
也邵子亦云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先天地自我出自
馀安足言是知心性也者体无加损为天地根非至真
乎孟子又云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
能贱之是知名利也者予夺由人等于浮云不亦假乎
世人倒见认假为真决性命以赴之卒老不悔不知天
下有至贵至富不加不损无予无夺而异乎彼者顾舍
卷三十五 第 49a 页 WYG0457-0600c.png
之不求不亦可哀耶汝宜高著明眼于此真假路头明
辨决断一意为真是求不得不止则真假不惑念头自
清前之所谓妄念者渐消释矣妄消真复便识得仁体
反身可诚而乐莫大焉矣便能性定廓然大公物来顺
应而合天地之常矣至此则天下何以尚之不此之务
乃悠悠而与世之无志者耽著眼前虚花便执以为究
竟之事岂不可惜岂不可惜汝资禀笃实强毅辨此非
难从此决志未晚也工夫依此做去当有悟处勉之勉
卷三十五 第 49b 页 WYG0457-0600d.png

 给事祝无功先生世禄
祝世禄字延之号无功鄱阳人由进士万历乙未考𨕖
为南科给事中当绪山龙溪讲学江右先生与其群从
祝以直惟敬祝介卿眉寿为文麓之会及天台倡道东
南海内云附景从其最知名者则新安潘去华芜阴王
德孺与先生也去华初入京师虽亲讲会不知为学之
方先生随方开释稍觉拘迫辄少宽之既觉心懈辄鞭
卷三十五 第 50a 页 WYG0457-0601a.png
策之终不为之道破使其自得先生谓吾人从有生来
习染缠绊毛发骨髓无不受病纵朋友善攻人过亦难
枚举惟是彼此互相虚下开一条受善之路此真洗涤
肠胃良剂故终身不离讲席天台以不容已为宗先生
从此得力身在心中一语实发先儒所未发至谓主在
道义即蹈策士之机权亦为妙用此非儒者气象乃释
氏作用见性之说也古今功业如天空鸟影以机权而
干当功业所谓以道殉人遍地皆粪土矣
卷三十五 第 50b 页 WYG0457-0601b.png
祝子小言学者不论造诣先定品格须有凤凰翔于千
仞气象方可商求此一大事不然浑身落世情窠臼中
而因人起名因名起义辄号于人曰学何异浊缨泥滓
之涡振衣风尘之路冀还纯白无有是处 患莫患于
不自振洪范六极弱居一焉一念精刚如弛忽张风飞
雷动奋迅激昂群疑以亡诸欲以降百行以昌更有何
事 世之溺人久矣吾之志所以度吾之身不与风波
灭没者也操舟者柁不使去手故士莫要于持志 元
卷三十五 第 51a 页 WYG0457-0601c.png
来无穷上天下地往古来今总游我无穷之中目终日
视万色而视不匮耳终日听万声而听不匮口终日言
万绪而言不匮身终日动万应而动不匮是何物者耶
奈何立志不坚觌体不亲将此无穷者以瓦砾委之欤
故曰宇宙未尝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 学在知所以
用力不见自心力将何用试观不识一字凡夫临不测
之渊履欲堕之崖此时此心惺惺翼翼不著纤毫入圣
微机政复如是不则逐名义而捉意会为力弥劳去道
卷三十五 第 51b 页 WYG0457-0601d.png
弥远 学人恒言用心用心实难祗用耳目尔日光万
古长圆月受日光三五缺焉心与耳目之用似之 见
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已不是万善之门 儒者论是非
不论利害此言非也是非利害自有真真是而真利应
真非而真害应以此提衡古今如鼓答桴未有爽者
人知纵欲之过不知执理之过执理是是非种子是非
是利害种子理本虚圆执之太坚翻成理障不纵欲亦
不执理恢恢乎虚已以游世世孰能戕之 谬见流传
卷三十五 第 52a 页 WYG0457-0602a.png
心在身中身中直一团心耳原来身在心中天包地外
身地也心天也海起浮沤身沤也心海也未有此身先
有此心幻身灭后妙明不灭所以孔子许朝闻而夕可
庄生标薪尽而火传 天之运川之流木之华鸟之韵
目之盻鼻之息疾痛之呻吟岂因名义为之自有不能
已也吾志吾道乃因人为起灭不名为志 问内持一
念外修九容可以为学乎曰唯唯否否念不可持也容
可修而不可修也仁守庄莅知实先之弗然者妄持一
卷三十五 第 52b 页 WYG0457-0602b.png
念贾胡袭燕石之珍徒饬九容徘优作王公之状为伪
而已矣 德輶如毛非以毛比德也知德不彻有这一
丝在便损全力须是悟到无声无臭处 问所存者神
曰情识不生如空如水问所过者化曰雁度长空影落
寒水雁无留迹水无留影 人必身与心相得而后身
与世亦相得不然身与心为雠将举身与世亦相雠得
则俱得雠则俱雠雠苦之趣也得乐之符也学不二境
乃见学力肃之乎宾友之念忽之乎众庶之临得之乎
卷三十五 第 53a 页 WYG0457-0602c.png
山水之间失之乎衽席之上吾甚耻之 中庸非有二
也识此理而保任之为戒慎恐惧之中庸识此理而玩
弄之为无忌惮之中庸 王新建在事业有佐命之功
在学问有革命之功盖支离之说漫灌入人心髓久矣
非有开天辟地大神力大光明必不能为吾道辑此法
轮 大人无多伎俩只不失其赤子之心若曰扩而充
之便蛇足矣然则本体外更无工夫乎曰大人原无本
体赤子自有功夫 石中有火击之乃见乍见孺子入
卷三十五 第 53b 页 WYG0457-0602d.png
井莫不怵惕恻隐之心孟子特于石火见处点之欲人
因击之火悟火在石中不击亦有夫击之火火之可见
者也不击之火火之不可见者也见可见之火不过见
火之形见不可见之火而后见火之性 云白山青川
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万境自閒人心自闹 恒
言学问盖有学必有问问由学生也每见友朋相聚不
切身从自家神理不通功夫做不去处讨求而低眉缄
口乂手齐足坛场冷落于是或拈话柄或掉书囊设为
卷三十五 第 54a 页 WYG0457-0603a.png
问目其问不必关于学其答不必关于问浪问浪答徒
长一番游谈恶习何益底里事 学者漫自随人言句
转且只道本体是什么物工夫是如何下原来本体自
不容已不容已处是工夫若以工夫存本体是犹二之
 权势之门其利害入幕之客不能见而千里之外见
之仁义之门其是非抠衣之士不能定而百世之下定
之 作用须观其所主所主在道义即蹈迹策士之机
权亦为妙用所主在权利即依心圣人之名教祗为借
卷三十五 第 54b 页 WYG0457-0603b.png
资矣 古人言句还之古人今人言句还之今人自家
如何道道得出是名真信真信者无不信一信忽断百
疑道不出方发真疑真疑者无乎不疑百疑当得一信
 学莫病于认识作知知与识疑而致甚远知从性生
识从习起知浑识别知化识留婴儿视色而不辨为何
色闻声而不辨为何声夫知视知听知也辨色辨声识
也非知也真知之体即能辨不加不能辨不损也
 明儒学案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