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华严托事以表法。本无二理。世间出世间亦无二
道。何以言之。天地万物之情无不摄总于八卦。引而
申之。而其象至于无穷。此即华严法界之互相摄入
也。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法界之
成坏。一沤之起灭是也。乾坤之阖辟。一气之盈虚是
也。易有时。其在华严则世界也。易有才。其在华严则
法门也。尝观十处九会。虽升诸天宫说法而不离普
光明殿。虽普现群生前而常处菩提座。每会必有十
方法界诸佛菩萨同一名号来集作礼。同一威仪。慰
谕称赞。同一言说。乃至所事之佛。所从来国。无不同
者。此何理耶。譬犹镜镜相照。重重相入。无有穷尽。是
故百亿天地即乾坤也。百亿日月即坎离也。百亿山
海即艮兑也。阴极阳生君子道长。佛出世也。阳极阴
生君子道消。佛灭度也。刚柔相推以生变化。世界生
灭相依也。六爻周流循环无端。万物轮回互高下也。
由是言之。华严法界与易乾坤诸卦有二理哉。尝观
善财之入法界遍参五十三善知识。童男童女外道
仙人医卜船师无不求也。妙高之峰海岸旷野城邑
聚落无不至也。文殊导其前。普贤示其后。弹指而楼
阁开。摄心而佛境现。其表法之意微矣。然所以为菩
萨道。行菩萨行者。则不出诸波罗密等法而巳。六十
四卦善知识也。君子观象。善财遍参也。卦之象无所
不取。而君子观之无所不法。自强不息积小而大。非
精进乎。自昭明德作事谋始。非智慧乎。反身修德俭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
同患。为华严之说。则曰当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善
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心静而明。廓而大。虚而
通。寂而灵。建立万法为之主宰。而物有蔽之。则明者
暗。大者小。通者碍。灵者顽。所谓操存而舍亡也。故易
立象以尽意。华严托事以表法。皆以其本来所有者
示之。非能与其所无也。体此道者莫若诚。至诚则不
息。不息则悠久。悠久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故曰惟天
下至诚为能尽已之性。能尽巳之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与天
地参。此致其诚而天地万物得于一心者也。昔之发
无上道者。自十信始。故曰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
切诸善根。断诸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由此
充之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成等正觉。犹育孩稚
以为成人。养根萌以为成材。其骨节枝干初巳具足。
充大之而巳。其悲愿之深。勇猛精进。为群生入诸恶
趣。受种种苦。心不退转。而况死生祸福毁誉足惊怖
动摇之乎。故能出入三界。游戏十方。于梦幻中而作
佛事。此致其诚而华严之法界得于一心者也。二者
皆不出于心法。故吾侪之所当自事者心而巳。了此
则廓然。更有何事。夫昼之所想即夜之所梦。生之所
履即死之所为。春之所种即秋之所获。所以处世间
者所以出世间者。儒释之术一也。夫何疑哉。神通妙
用在运水搬柴中。坐脱立亡在著衣吃饭中。无上妙
道在平常心中。愿试思之。后以江西安抚使乞祠提
举临安洞霄宫。绍兴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谥忠
定。中岁尝自题其像曰。是影是形。了无差别。行年之
化。三十有八。返观其前。肤腴色悦。从是以往。苍颜华
发。本来面目。不生不灭。游戏仕涂。天付之拙。须天而
行。一无敢设。独知其天。宁有他诀。万里清风。一轮明
月。有来问者。默然无说。
知归子曰。世之议儒释者不得其本。往往知见立知。
滞迹异同之间。籓太虚。画沧溟。汗漫精微。祇成戏论
耳。吾观伯纪与吴元中书。周易策数华严法界涉入
圆融同一涅槃。元清净体。彼其出入尘劳烦恼中。独
肩世界不厌不疲。非诚得其本者其能如是乎。
汪大绅云。予读论语。至予欲无言。及莫我知也夫。
辄为之喟然叹曰。其先师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
时乎。其释迦氏见明星而豁然大悟之境界乎。先
师之发是言也。从天而降。不知影落何处。是言也
端木先生以上大弟子不用问。端木先生以下大
弟子不能问。惟端木先生能逆流而入曰。子如不
言。则小子何述焉。曰何为其莫知子也。是问也。香
象渡河。金翅劈海。为百万人之桥梁。于是先师现
毗卢身为说法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此华严重重法界也。曰。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此华严十信.十住.十
行.十回向.十地成等正觉也。盖圣门之所谓天。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