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A¶ 第 28a 页
* No. 1642-A
现果随录序
夫因之与果。犹形有影焉。形巳有焉则影必从焉。苟
欲端其影。先直其形。形直影恶不端。若不直其形而
欲其影端。譬如扬汤而不辍火。虽欲其冷无有是处。
是我法门之通训也。世典亦有之。曰阴德。曰阳报。此
岂不我之所说因果者哉。世有一等不信因果。其陋
尤甚。姑舍弗论云。今兹戊寅余寓黄檗书。林藤氏偶
携一抄本来谒余曰。此现果随录。谋上之木。以布于
世可耶否。余把读之。乃知灵隐罢翁戒显笔记。戒显
师具德和尚。和尚为我天童门下之人。至其记我径
山费祖舍利一事。其言可徵也。又读其述论极赞念
佛功德。则知莲社中人也。通编但载所亲闻见现业
感现果者。他如宿因后报及异熟等。非今所取。余谓
罢翁一片婆心。不觉拖泥带水。世出世间有志之士。
勿以其言浅近而忽之也。奚翅罢翁之幸。抑亦读者
之幸。是编与自知.阴骘等录并读则可。藤氏刻行亦
何不可之有。 介石净寿
1642-A¶ 第 28b 页 X88-0028.png
* 现果随录目录
* 卷之一
* 陈益修以力护关庙大士赐目
* 赵志清挂冠修行先几免祸
* 赵时雍施异僧一钱便获贤嗣
* 徐成民身理阴司刊行冥判
* 圆通师禀受大戒顿脱无常
* 朱纲魂游冥府论前世判事
* 隐圆师以礼忏放食消解夙冤
* 碧璠毁如来衣钵顿缩一臂
* 张斌以念佛金钱救主危难
* 吴浇烛以念佛作福剋期善逝
* 吴叔宝以临终禀戒念佛莲花涌现
* 王建以误摄回生亲述冥事
* 周秀才以却暗中财立登科第
* 顾宗伯以尽节被溺彰显前因
* 张仪部以持正罹难神祐全节
* 魏应之退念开斋卒致缢死
* 王斋公失念卖斋立致死亡
* 福主神厌恶秽渎显灵拽庙
* 卷之二
1642-A¶ 第 28c 页 X88-0028.png
* 吴瞻楼修持登簿瑞现西方
* 弱庵师误用阶石托颠僧传信
* 石氏猪托梦免杀自投禅寺
* 戴星归失口诵咒得免油锅
* 武昌僧为菜害猪江心招报
* 王子房舍昭庆栋梁大彰灵异
* 汪司马鱼顶金经镂板传世
* 赵朝奉以罗汉带回因建大寺
* 王御史建医祖殿得子免难
* 张封翁以还金厚德子孙世显
* 钱州侯请律师授戒烛现佛像
* 葛朗玉父子刻劝善书施人全家免难
* 孙学宪因罗汉回生塑像竖碑
* 北高峰五圣募石柱助建灵隐大殿
* 太仓水陆期中神鬼显异
* 昆山安禅庵地藏忏期纪异
* 张迩求食荤感梦斋戒圆期
* 龚尔茂以广施劝善文神降显灵
* 疏山大殿天王两显灵异
* 李铨部以造像获嗣始终守节
* 李伯馨心念杀人却为心鬼所杀
* 久病翁喜还夙债顿去心蛇
* 马给谏以祸亏斋素竟归神道
* 卷之三
1642-A¶ 第 29a 页 X88-0029.png
* 钱伯韫以老年学佛竟得西归
* 黄摄六笃志西方剋期善逝
* 王奉常以累世修积科第蝉连
* 谭宪卿创大悲坛祈嗣立生双璧
* 先府君以精虔事佛屡感奇徵
* 上天竺铸铜像大士显灵自赐黄泥
* 金溪县青蛙使者显异宝迹
* 黄州安国寺张真君凭小卒降笔
* 徐亦史损财惠民随获美报
* 俞春蛟以饭僧免回禄增修福行
* 朱君以僧预为作法火难得全
* 蒋素公以续菩萨指获荐贤书
* 尹宣子以难地礼忏竟得生全
* 张镇台以韦天示梦安国重兴
* 二人敬慢关帝荣辱异报
* 张其光违梦烹鳖贪饕致死
* 王指挥以恶性为蛇隔生馀报
* 汉口屠人不听僧劝立招惨报
* 高邮猪遗身换席始终还债
* 蓬阆镇屠牛恶户立招业报
* 居道人乱啖库物转身作驴
* 曹翰以屠城为猪遇缘得救
* 吴江路丛大报恩奇冤立雪
* 王郡丞赴任吴地为蛙伸冤
1642-A¶ 第 29b 页 X88-0029.png
* 王晓江谢官修行顿跻道果
* 贾客以诚心供佛代杀保全
* 回子击铜佛不坏祸还卖主
* 瘫子以礼拜观音病愈兴缘
* 徽商坚决进香竟免火难
* 卷之四
* 黄州飞火乱焚独免斋户
* 贫女舍一钱铸佛胜迹不磨
* 尧峰僧窃韦天灯油立招谴责
* 毗卢塔鬼勾僧索债酬毕方苏
* 二孝廉侮慢文昌身录俱损
* 二孝廉袭慢地藏立死受报
* 建昌小民秽污三宝雷神击死
* 甬城人以秽触塔庙立遭奇祸
* 陈祥屠狗怙恶不惨现身招报
* 熊季纳以精虔护法刻期获嗣
* 顾秀才化鹤回生寻访得实
* 黄封翁以行善感大士送子著大名节
* 吴霞舟以尽节焚身神升天
* 史封翁以久远斋僧感子大魁
* 杨君以错口救人致家温富
* 吴生遇仙爱命蹉过奇缘
* 瞽者以害心劫杀已命立损
* 吴道媪以虔诵金刚坐化显异
1642-A¶ 第 29c 页 X88-0029.png
* 方氏以虔诚礼诵尽室生还
* 许子位以前生捡字得中高科
* 董七以虚秤取利家财暗耗
* 费隐老和尚逝后荼毗现多舍利
* 曹溪原直禅师以悟道精修末后现瑞
* 天白大德以持诵法华终闻天乐
* 新戒以攒单未完韦天示应
* 王仆以前生行善竟免鬼录
* 𠃔修以恶性殴妻终受蛇报
* 蔡公子以灵隐伽蓝显应复得回生
* 江北僧系恋遗财超荐得脱
* 王仰泉以改业修行得生净土
* 渔船以巧计没人立报抵命
* 沈文学以涂抹坛经招报剧苦
* 支庠友以误伤人命禄籍顿消
1642-A¶ 第 30a 页 X88-0030.png
现果随录卷之一
灵隐罢翁晦山樵 戒显 笔记
* 陈益修以力护关庙大士赐目
陈益修。字玉笥。山东济宁州人。为诸生时。见回回教
门杨生花等欲毁关帝庙。扩大回回清真寺。陈公力
讼之官。得𥨊。后癸未春。流贼破衮州。生花等集千百
众乘变团练回回兵。途遇陈公。以前忿呼众捶击立
毙之。且剜去其两目。复矐以灰。掷尸于其舍。陈公自
见变为中阴身。止二尺许。守其尸中。夜忽见关圣降
其家谓曰。我分中亦不在此一庙。只难为汝好心致
丧汝命。然汝阳禄还未尽。应有功名分。吾当使汝回
生。陈曰。感大圣厚恩。但吾两目巳去。纵回阳世巳是
盲人。岂能复读书作举士业乎。关圣亦沈吟少许。乃
曰。无妨。吾当请观音大士来。必能赐汝目。言巳便腾
空而去。须臾复至曰。大士来矣。寻见大士身披白衣
如仙姥状。备极相好。关圣指陈公代为乞目。大士微
笑曰。此极不难。乃向空中一唤。俄见一天童子手携
大筐篮。以荷叶莲花覆上。大士揭开乃皆眼𥅲也。即
手拈二枚。令取酒一卮吞之。陈公强饮。咯咯有声。戄
然而醒。中阴形即隐。而陈君两眶中巳得眼矣。关圣
送大士去。乃谓陈曰。汝不必复思报仇。不久 大清
1642-A¶ 第 30b 页 X88-0030.png
一至。此辈无噍类矣。明后年汝当联捷。果乙酉举于
乡。忽一人遗之书曰。东畔方生耳。草头八血全。一夕
三人卧。门内隐八天。老翁成羽化。黑犬右人牵。耳边
丝乱坠。禾斗永相连。益修不省意义。亟视其人。巳失
所在。牍背大书陈益修关公默佑联科九字。始悟其
旨。果中丙戌进士。任户部郎中。权关荆州。后生花作
乱。宗族十三人寸磔于市。
罢翁曰。此事初闻之陈旻昭先生。寓余弟子顾伊
人刻之武安王集者也。次黄梅令徐长午亦曰。此
余姻亲也。其事极确。无不目见者。但其眼𥅲微小。
直视而光外溢。与平人稍异。呜呼。陈公以好心护
庙。感此奇缘。大士以千手眼转瞽复瞭。神通广大。
海口难宣矣。神佛报应速于反掌。可不惧哉。
* 赵志清挂冠修行先几免祸
赵志清。山东人。以孝廉选河间府赞皇县令。居官三
年。廉明仁爱。万民颂德。忽一日至凌圣功大守处告
退。大守问何故。赵曰。某以知宿世因缘。故不得不归。
大守益怪之。问宿世云何。赵曰。某前生于某大法师
会下为听经学者。法师有定力能通惠。余二十六岁
以疾临危。师谓余曰。汝道力未坚。此去巳入红福。以
未曾修大福。亦不能登甲榜。仅一孝廉知县耳。然止
许三年。若多一日大祸即至矣。可急流勇退入山修
行。还得见我。言讫遂终。自入出母胎本性不迷。历历
皆验。今三年既满。决意入山矣。大守勉白直指公。李
1642-A¶ 第 30c 页 X88-0030.png
灌溪住不及放归。旋有刘姓者补其阙。未半月。贼至
城大破。全家被害。
罢翁曰。凌圣功讳必正余同里同社友也。初以行
人选建昌太守。调河间府。任满回乡。为余说此事。
李灌溪讳模。字子木。长斋学佛。亦余道友。所言无
异。
* 赵时雍施异僧一钱便获贤嗣
麻城西坂刘某。随族叔刘伸至真定府固城县为主
文。曾密救二人命。后闯贼至。城溃。县令出走避难。刘
君押其家属回黄途。遇贼兵被杀。其神魂返麻城谒
东岳。帝曰。汝救二命。应得善生。帝令侍吏访城中之
善门无子者。吏以医生赵凤仪。号时雍。报帝。令取善
恶簿察之。见赵君曾淹死五女。法当绝嗣。又捡善簿。
见某年于大雪中曾施钱一文与寒乞僧。僧乃菩萨
假装寒相试人者也。帝曰。此一钱功德甚大。应与其
嗣。遂遣刘君托生。临行帝语曰。汝去九岁。当有孝廉
赠汝妻。某岁入泮。某年补廪。一生享厚福。后赵氏生
一子。才出母胎即叫云。我西坂刘某也。东岳帝遣我
与赵氏为后巳不必言。但吾生前尚有产业借货。彼
此未明。速唤吾妻子来。赵时雍即请其妻拿至。小儿
历数旧逋。令妻子依券索之。分毫不爽。九岁果为邓
孝廉婿。后功名出处一如帝命焉。
罢翁曰。此事余友梅惠连有纪事流布。戊戌冬余
在黄州安国寺。患脾疾甚苦。适张龙宇镇台请赵
1642-A¶ 第 31a 页 X88-0031.png
君时雍在署令整余疾。应手而愈。余问令嗣生下
地即能言真否。赵君曰千真万真。余询某名与字。
赵曰。特为此故。名曰默。字弱言。而东岳冥中种种
公案。则皆豚儿口述也。
* 徐成民身理阴司刊行冥判
太仓徐成民。庠友季生之子。幼持斋好善。与友结社
念佛。忽奉帝命充冥官。从崇祯庚午年始。昼为书生。
夜则判断冥事。每日至夜分中堂暗坐。体气俱冷。两
眼上撑。呼鬼两造判决如流。音响洪厉。阴风飒然。左
右耳旁置灯火纸笔记录。裒成大𠕋。题曰娄东冥判。
九州管内处处流通。判善恶报应如照瞻台。览者不
寒而慄。
罢翁曰。此余庚午念佛会友也。为人淳厚质扑。木
呐寡言。除读书外止知念佛。忽受冥职。音吐高亮。
一字一句斩钉截铁。固巳奇矣。更奇者。三教典籍
从未寓目。一当对簿则引经据史。出入佛藏字字
精凿。真不可解。冥判中有数则公案出余手录。文
不加点。未尝增减一字。如是者十馀年。成民乃作
自言。初为阎君分司。死去实受职。此娄东昔年一
大异事。今所目击而身相与者也。
* 圆通师禀受大戒顿脱无常
僧圆通。常熟梅里人。中年持斋。忽奉阎君批文。命追
摄生人。初至冥府。见头门外有一井亭。奉符者到。彼
著皮袄。持大裈。戴虎面。向井一照。身即腾空。渡海穿
1642-A¶ 第 31b 页 X88-0031.png
山顷刻千万里。所摄人擐在棍。上肩而飞行。虽一二
十人轻如羽也。每五日一值班。圆通心厌之。百计求
脱未能也。乃出家剃发为僧。依旧供职。迨至于乙酉
冬同惠天师至玄墓剖石老和尚座下。禀受三坛大
戒毕。其役顿除。永不充追魂使矣。
罢庵曰。惠天师与余最为莫逆。亦梅里人。与圆师
至交厚亲。见其为治无常十馀年乃脱。如来所制
清净大戒。为冥中所重如此。亦异矣哉。
* 朱纲魂游冥府论前世判事
嘉定一老儒。名朱纲。平生方正不苟。颇信佛老。忽一
日见二冥使来请。便相随前行。至一大宫殿。知为冥
府。少顷阎君打鼓升殿。司门者报云。东昌府知府进。
朱君听是知府。心遂不惊。上至阶。阎君下座相揖。宾
主坐定。阎君曰。公在任时判许昌弑母一案。得无过
当。朱君一闻此言。前世境事忽然现前。对曰。许昌实
不曾弑母。毒杀其母者恶妻也。许昌外归。一知消耗。
即当黜妻。首官正罪。方是孝子。乃以情爱难割。含糊
隐忍。犹同枕席。是虽不亲弑母。而以春秋许世子不
尝药赵盾不越境例断之。是与于弑母之甚者也。断
曰弑母。谁曰不宜。阎君首肯曰。公言甚当。乃揖令下
阶。敕引遍视地府。方送回阳。朱君由此长斋修行。杜
绝世事。
罢翁曰。曾见其子为父刊实录。遍布道俗。请余作
序。故知其详。
1642-A¶ 第 31c 页 X88-0031.png
* 隐圆师以礼忏放食消解夙冤
江北僧隐圆。参学天宁。某年六月暴亡。母在泰州。报
到。肤巳粘席矣。将殓复苏。细言前世曾作令某县。自
侵库银嫁祸库吏。复计杀之以灭口。吏恨极。讼之阎
君。追摄对理。冥君劝库吏云。彼既出家为僧。汝决意
报复。何如以法力超荐汝乎。隐圆承旨。遂立愿三年。
日礼千佛忏。夜放蒙山以释夙恨。吏首肯。遂得回生。
因乞一冥使引游地府。到一大会处。榜曰补经堂。中
有数百僧道。乘光诵经。须臾复暗。隐圆问何处所。冥
使曰。此阳间僧道包揽施主藏经。虽得财而经未诵。
故在此补也。又问顷刻即暗何也。答曰。以业力深厚。
不许便使补完。故迟久光现。现而即收。使久处黑狱
也。隐圆回生。三年酬愿毕。复参学灵隐焉。
罢翁曰。天宁.灵隐衲子屡向余说。情事皆同。补经
一款。世间释道视因果为儿戏。孰知阴中一一不
爽如此。与其久处黑暗地狱不得补经。孰若乘此
日月三光之下为施主了此功德之为快哉。稍一
挨排。噬脐何及矣。
* 碧璠毁如来衣钵顿缩一臂
麻城一富僧碧璠。曾捐百金。助村民筑塞保卫一方。
徒无穷欲受戒。璠不许。徒夜走至杏岩和尚处禀戒
而回。碧璠一见大怒。裂碎三衣。扑破瓦钵。当晚方睡。
即见韦驮尊天震怒痛骂云。汝是何人。敢毁如来法
器耶。立欲以宝杵击之。璠叩头求忏。韦天曰。念汝修
1642-A¶ 第 32a 页 X88-0032.png
寨有功。姑去一臂。以杵轻轻向右臂一点。璠狂叫而
醒。数日内忽右臂暗消。止长七八寸。手拳如小橘县
肩上。至今师徒皆在焉。
罢翁曰。余师侄吼木与璠邻居。述其事甚详。
* 张斌以念佛金钱救主危难
宁波一小民张斌。住崔尚书廊房。业织蒲鞋。性好修
行。长斋念佛。夜以蒲鞋剪下草须。念佛一数珠。即记
一茎。装竹簏中。每岁除夕焚地藏殿宝库内。巳几十
年矣。适崔尚书患发背死。至冥府。冥君怒目数其平
日过恶。崔公曰。能纵我回阳。一修福业以赎罪乎。冥
君曰。汝所蓄皆作业钱。此间用不著。汝租屋民张斌。
反有金钱几仓在此。能易一万来。罪可解矣。崔曰。但
释我回。此事极易。张斌赤贫。何以致此。冥君曰。凡人
斋戒至心念佛一声。此间即注一金钱。或又散心念
佛一声。亦注一银钱。张斌至心念佛。以蒲鞋须记数。
积有几仓耳。遂放崔回阳。立呼张斌告曰。汝阴府积
有金钱。可兑一万与我。张斌力言无。崔公曰。汝以蒲
鞋须记数。烧地藏纸炉者是也。张斌曰。此诚有之。若
果有用。但随尊意。乃令书券以实银一万易之。请僧
焚券回向。崔疾渐愈。张斌曰。吾年巳迈。无用此物矣。
乃以其银造一大桥。费几千金。复建一庵接众。至今
号张斌焉。
罢翁曰。余昔馆钱希声州侯署中。希翁昆弟数为
余言此事。丁丑余参天童密老人。亦曾过此桥。盖
1642-A¶ 第 32b 页 X88-0032.png
确实非谬者。张斌以至心念佛。致令金钱积成仓
库。后又加以造桥接众。广大福德若能回向西方。
决定高登不退矣。念佛利益殊胜如此。惜乎幽明
相隔。世人不知。安得起张斌而遍告道俗也哉。
* 吴浇烛以念佛作福剋期善逝
苏州一小民姓吴。业浇烛。故以彰名。僦居娄门一屋。
孑身长斋。昼夜念佛。以为人至诚。吴阊内外数十大
烛铺皆争迎。浇烛念烛系供养神物三宝。必念佛数
声乃浇油一杓。一生如此。年七十馀。忽语一至亲洽
店主云。吾积有薄赀。本为防老。今以念佛功成。至某
日吾即去世生善处。无用此矣。敬以相赠。主曰。汝所
积者乃众店物。非吾一家物也。何敢受乎。若必无用
处。请为汝作福。吴君大喜。乃以匙钥授主。令至所居
地窖取出约有千金。主为分给苏州众大刹斋僧。及
庵院接众处皆分惠。作福竟。吴君如期合掌念佛端
然坐逝。吴门道俗送龛火化者千万人焉。
罢庵曰。此崇祯甲戌年事也。余馆周恒中斋。其家
仆陆君送龛回。称述不巳。此君与张斌行履相类。
一生至诚念佛。末后皆作大福。或佛菩萨来迎径
生西方。未可知也。
* 吴叔宝以临终禀戒念佛莲花涌现
太仓上舍吴叔宝。讳鸣珙。家赀殷厚。素好善。预放生
会。然不甚通佛法。六十馀自言欲脱化。忽沐浴。命延
隆福寺印初法师宣授三归五戒竟。大呼出去者再。
1642-A¶ 第 32c 页 X88-0032.png
合掌逝矣。顷复开目语妻兄王烟客生先曰。吾才发
永绝尘世愿。勇猛念阿弥陀佛。从床下跃出竟是莲
花世界。自省平日何善乃获此。世人努力。言讫索水
自照。中夜恍然悟曰。今生吴叔宝。前生徐和尚。复大
呼快哉而逝。传有异香发于室。
罢翁曰。佛法一也。然临行发愿。冥地念佛。功必烈
于平时者。专与不专也。平时散心念佛万千。未必
得力。屠者张善和十念遂得往生。猎夫闻杈上铃
响。一声称佛。莲花涌现者何哉。盖由死临冥界。狱
火在目。大怖切心更无攀缘。更无审顾。蓦然佛号
一声如大震雷。如泰山崩。平时积业不啻阴霾迸
散而累卵粉碎矣。尚何地狱不空而净土不现哉。
叔宝以僧转劫。既有夙根。临行又禀归戒。勇猛念
佛。莲花涌现。无是疑者。世人努力。实乃至言也。庚
午余曾同叔宝放生。海印庵王烟翁奉常父子皆
有传记。见闻最确。
* 王建以误摄回生亲述冥事
吴门王建。素行谨节。忽一日无疾昼死。随青衣至冥
府。阎君鞫勘。系是误摄。所应摄者乃山东王建也。建
由是得生。出冥殿。见地狱黑焰蔽空。嗥叫声如雷吼。
三老僧跏趺大树巅。每狱人痛声腾沸。以净水洒之。
声即停寝。建近前询之。则观音.普贤.地藏三大士也。
建与报国茂林律师。素相识见。亦在冥府。袈裟杖锡
如平时。
1642-A¶ 第 33a 页 X88-0033.png
罢翁曰。建自有回生记。兹止撮大略。
* 周秀才以却暗中财立登科第
明中叶有周秀才。讳某。素方正。家极贫。赁娄门韩家
潭子屋一间折旧灶。灶底方砖下得二元宝。妻大喜。
周君曰。此不义财也。岂可得乎。取笔书银面云。若是
我的财。须是明白来。竟袖至胥门外。登渡船掷之中
流而返。舟子亲见。立呼渔翁投之摸之。渔翁藏银别
处。诈言不见。二人大閧。讼之大守。大守欲加刑。二人
吐实。乃押渔翁立取银至。见面有字。命贮库。是秋乡
试。周公竟中。旧例本府小鹿鸣宴。每举子。有牌坊银
百金置面前。书字银二笏恰在周君前。众共惊异。后
成进士。
罢翁曰。此所谓明白来也。周公绝世迂阔。成绝世
方正。使染指暗物。福泽定止此矣。安有后一段奇
事乎。人人知科甲为大利。当小利现前。人人忍不
过。呜呼。周公迂阔真大学问。岂易及哉。此周翼宣
业师乡友业师古君子也。累为显言如此。
* 顾宗伯以尽节被溺彰显前因
昆山顾瑞屏先生。讳锡畴。字九畴。崇祯朝官大宗伯。
甲申国变后。阖门悲惨。誓以死殉。父笋州翁自饿死。
瑞翁复在温州。丙戌六月十六日为同事贺君尧所
害。沈之。江华亭令张调鼎。字大羹。公门生也。好请乩
仙。忽瑞翁来降。大羹怪问曰。老师何时登道山。乩曰。
吾于前六月十六日被副将贺君尧害我于江中矣。
1642-A¶ 第 33b 页 X88-0033.png
张问贺与师何仇。乩曰。老夫前世乃天台一老僧也。
因托钵回路逢巨蛇。以杖击杀之。贺即蛇后身也。冤
对相寻。因果应受。可语我两儿。切勿报仇。张公立遣
人至温州踪迹之。一一不爽。
罢翁曰。余己丑秋在吴中开元寺。砚友吴纯祐承
晤余。以其曾为永嘉令。谈及瑞翁事。纯祐曰。此弟
所身经而目击者也。丙戌六月十六日弟宴瑞老
于江心寺月夜话别。明晨报瑞翁被害。弟召募渔
人捕之无影向。当夜梦瑞翁立水中。余急命掖之
登舟。瑞翁曰。余前世为天台老僧。误杀一蛇。今抵
其命。承公厚意。营我后事者。以公前世系我徒孙。
有方外一脉亲故也。明日但向某湾寻之。余即在
矣。早起询渔人。果有其湾。一寻而获。乃力助扶[打-丁+亲]
归昆祖茔焉。纯祐。讳国杰。庚辰进士。后君尧入海。
亦为人所杀。
* 张仪部以持正罹难神祐全节
太仓张受先先生。讳釆。事母至孝。崇祯戊辰未发榜
前。有友梦会榜第三名。下注孝子二字。生平不甚信
佛。独信关帝。乙酉元旦梦帝送一乾坤正气扁到家。
公大喜。逢人说项。先是州中豪杰吏胥多结党蠹民。
公负性刚正。白于钱希声州侯案。治其罪。群小衔恨。
欲甘心焉。是岁五月十三乘乱要。劫公于路。拥至城
隍庙。丛殴惨酷血肉糜烂。有童子自外入。见城隍神
以身翼蔽公。公僵仆不动。群小谓巳死也。命丐者负
1642-A¶ 第 33c 页 X88-0033.png
公尸弃之小较场关王庙侧。夜分。庙中一僧谓同住
者曰。张公正人也。尸弃于此。恐有毁伤。吾等当舁还
其家。然无别物可盛。乃下一乾坤正气扁舁焉。到家
以酒浆灌之。忽唇动得苏。调养不半月而愈。真神祐
也。明年捕凶党骈斩于市。
戒显曰。公系余诸生时业师也。素不信僧。独敬昆
山西寺空林禅师。谓是真僧。戊子五月三十日垂
易箦命请至语曰。吾儒书都读过。独未留心内典。
今命巳垂尽。静思佛法一著最妙。生死关头断断
少他不得。惜无及矣。生平以僻见反。有口业。特请
数僧礼梁忏。一为洗涤。忏完吾即去矣。故此告别。
至酉分问曰。忏完未。答巳完。遂泊然而逝。呜呼。师
严气正性动思济世。虽以忤群小罹难。然自此以
后绝迹人世。不入城闉不面当事。遁于荒野。卒得
全归焉。知天不以此玉成其志节哉。平日虽与佛
法无缘。而临行悔悟。其言大善。岂非夙有惠性。现
名士宰官身者耶。昔显频侍师侧。商确古今文艺。
极蒙器受。一谈及佛法。便面赤责让。及显以甲申
之变动哭别庙。焚书出家。师却极口赞叹。甫里许
孟宏居士请余辟梅花墅为海藏庵。师遗书奖曰。
原达以胜人宜居胜地。吾师乎恶知他生后世不
为佛法中一大知已乎。周相与至深。悉颠末甚详。
附记于此。
* 魏应之退念开斋卒致缢死
1642-A¶ 第 34a 页 X88-0034.png
昆山魏应之。居真义镇。魏子诏族侄也。崇祯庚午春
与子韶同榻𥨊。忽梦中狂哭大声念佛。子韶惊问故。
应之曰。梦至冥府。见曹官抱生死簿至。余问我在簿
否。官曰汝别在一簿。固索之。乃在缢死簿上。名下注
云。三年后某日当自缢书寮。余哭问曰。我何罪至此。
官曰定业难逃。问何法可免。官曰。除非斋戒念佛。精
进修行。庶或可免。遂语子韶曰。侄从此一志修行矣。
遂持长斋。晓夕念佛精进者八阅月。后文社友众咻
曰。此梦耳。何为所惑乎。渐渐意改。遂开斋戒。癸酉春
无故扄书斋门缢死。屈指旧梦。恰恰三年。
罢翁曰。癸酉余下帷子韶春祺堂中。应之时来聚
首。忽一日袖一宋拓黄苏帖赠余曰。此旧馆范长
白司马家物也。余不受应之。固留余案。不三日。其
子披发蒙面哭报应之巳缢死。余大惊。乃售此帖
与社友顾仲庄得二金。易棺与之。其大异事。
* 王斋公失念卖斋立致死亡
麻城东郊外斋公王君。长斋三载。忽染恶疮。周身糜
烂痛不能忍。心生退悔。一亲友往问疾慰谕曰。公持
斋人也。佛天当嘿祐汝。王君曰。吾持斋三载。反招此
恶报。斋有何益乎。友曰。汝意不欲此斋。卖与我得否。
王君曰如何卖。友曰。算一分一日。三年当得银十两
八钱也。王君大喜。遂书券得银。明日将破斋戒。当晚
忽见二鬼使来大骂曰。汝以薄福。十个月前命禄巳
尽。以持斋故延挨至今。今乃卖去。命算反透在汝身
1642-A¶ 第 34b 页 X88-0034.png
矣。立勾摄逼行。王君叩头流血求缓一夕。当退银誓
复长斋。急呼亲友索券。友曰。吾昨持券归。便于佛前
祷告焚化矣。王君悔恨立死。
罢翁曰。余丙申阅藏麻城新禅堂阖县斋公来言。
亲见此事。
* 福主神厌恶秽渎显灵拽庙
麻城东宜州市上有一福主神甚灵。其庙向河。隔河
市人不知回避。排数十尿桶。往来人溲溺。恰对庙门。
忽一夜福主运神力拽转其庙背河向野。至今称反
壁庙焉。
罢翁曰。不论僧俗当修细行。凡大小便利须择隐
处。或面墙壁或傍竹树。断不可向三宝塔寺及大
小神庙。即虚空日月星宿等皆宜回避。若恣意溲
溺获罪无量。戒律部中极论此事。观反壁庙事可
悟详。现果随录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