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恶。恶著则明善。必然之分其理不忒。故圣
人之用权道也。恶既著矣。善自明矣。恶著
俾人之内省。善明使物之思齐。思齐既可以
劝善。内省又可以止恶。顺而弘道者亦以止
劝也。逆而行事者亦以止劝也。止劝既均矣。
优劣可得乎。而人闻师利是圣人。即扣头申
敬。谓达多为菩萨。即扼腕不平。斯盖朝三
暮四识五迷十。可为受化之人耳。安知为化
之理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善为师兹
理久著。仲尼既称善诱矣。调达何用不臧
耶。故经云。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
六波罗蜜。即其义也。惑人又曰。若顺道不
能劝善也。可须反经以劝之。顺道不能
止恶也。可须反经以止之。今顺而为化既足
矣。何用反而为化乎。释曰。夫二仪覆载四
序生成。夏气长羸陇麦。以之憔悴。秋风凄紧
岩桂。以之芳菲。春日迟迟。未可使菊华荣曜。
冬霜凛凛。讵能遣松贞摇落。惟夫大悲运物。
若两仪之覆载。因机设教。犹四序之生成。禀
悟各殊。似数物之荣悴。智者因喻而得解。庶
几沿浅及深乎。又曰。为恶可以化人者。恶人为恶亦化乎。恶人若已能化者。何用善人
为化乎。释曰。恶人为逆。果或赊而未受。大士
行权。报在今而必验。今则斯须可睹物恐怖
而能悛赊则冥寞难知。人侥倖而冀免。故恶
人不足以化物。必俟大权为化焉。然调达始
终行事权实双辩。经云。恶友犹是权名。论曰。
大宾方为实称。故鹫山会上。天王记十号之
行射猎。周遍旷野悉无所得。唯见一仙五通
具足。即敕左右而令杀之。其仙誓言。我于
未来亦当如是而害汝命。又云。佛语阇王。汝
昔已于毗婆尸佛。初发阿耨菩提之心。窃以
驰骋发狂肆虐于五通之上景行。行止归心。
于七佛之初。或宿善不亡因忏浣而延寿。或
馀殃未殄。遭杀逆而非命。非命由乎肆虐。讵
是无辜延寿。始乎归心宁称有幸。请修三报
之理。当反一隅之惑。又曰。频婆得果贤王也。
应救而不救之。阇王贼臣逆子也。不应救而
救之。释曰。观无量寿经云。频婆娑罗幽闭置
于七重室内自然增进成阿那含。诸经论并
云。阿那含者名为不还。更不还生欲界故。涅
槃云。阿阇唯见现在不见未来。父王无辜横
加逆害。心生悔热遍体生疮。又云。若不随顺
耆婆语者。来月七日堕阿鼻狱。详夫幽愤而
升上果。虽外凶而内吉。冥目而超下界。虽
名死而实生。救之即翻损。任之则自益。至
若身疮而心热。罔知回向之路。业深而报近。
将坠泥犁之城。救之则为益。任之则为损。
斯则观其所应救。救之以为益。察其所应
舍。舍之以为利。而曰应救而不救之。所不
应救而救之。圣心虽微知之何陋矣。然定报
受之而不易。明业之难犯也。重罪悔之而以
轻。明行之可革也。行可革。恶人迁善于滥觞。
业难犯。善人止恶于探汤。恶止善行即有耻
且格。斯盖导之以德也。岂若齐之以刑也。父
子咸已进于道。何颠不扶乎。贤愚并可从于
化。何来不劝乎。知我者希则我贵矣。在旃〔在旃〕-【宋】【宫】在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