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489c 页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497a 页
辩正论卷第二
唐沙门释法琳撰
** 三教治道篇第二
公子问曰。窃览道门斋法。略有二等。一者极
道。二者济度。极道者。洞神经云。心斋坐忘至
极道矣。济度者。依经有三录七品。三录者。一
曰金录。上消天灾保镇帝王。正理分度大平
天下。二曰玉录。救度兆民改恶从善。悔过谢
罪求恩请福。三曰黄录。拔度九玄七祖。超出
五苦八难。救幽夜求叹之魂。济地狱长悲之
罪。七品者。一者洞神斋。求仙保国之法。二者
自然斋。学真修身之道。三者上清斋。入圣升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497b 页 T52-0497.png
虚之妙。四者指教斋。救疾攘灾之急。五者
涂炭斋。悔过请命之要。六者明真斋。拔幽夜
之识。七者三元斋。谢三官之罪。此等诸斋或
一日一夜。三日三夜。七日七夜。具如仪典。其
外又六斋十直甲子庚申本命等斋。通用自
然斋法。坐忘一道。独超生死之源。济度十斋。
同离哀忧之本。始末研寻其功甚大。其间威
仪轨式堂宇坛场。法象玄虚备诸楷则。衣冠
容止济济锵锵。朝揖敬拜俨然斋肃。旋行唱
赞真气自然。烧香花华神仪郁在。身心俱致
感应必臻。宾主同谐自符景福。明真仪云。安
一长灯。上安九火置中央。以照九幽长夜之
府。正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
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夜
中安一长灯令高九尺。于一灯上燃九灯火。
上照九玄。其佛家娑罗药师度星方广等斋。
威仪轨则本无法象。世人并见何所表明。
通人谓曰。余结发从师早经庠塾。备观百氏
躬习三玄。爰自开辟迄于汉魏。不闻王者奉
道为国家建三录之斋。攘天灾行七品之法。
若言其法早行世者。昔洪水滔天四民昏垫。
炎威铄石六合洞然。当尔之时。岂所不以道
斋往救。眼看狼狈若是者乎。若救而得者。其
文昌释羑武发疾瘳。复应是斋力所致乎。如
其救不得者。岂复不是道斋虚妄乎。余尝历
观道经备详其要。见玄中经云。道士受戒及
符录。皆置五岳位设酒脯再拜。又案三张
之法。春秋二分祭灶祠社。冬夏两至同俗祠
祀先亡。及受治录兵符社契。皆言将军吏兵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497c 页 T52-0497.png
之事。又见上元金录简文威仪自然经云。上
元总真。中元总仙。下元总神。常清朝向本命
回心。礼三十三天者。摇头以两手指天。凤
翔各九回。手摩额案两肩后拭两目案鼻两
边上下两孔。各七过受录。用上金五两素丝
五两食米五升薪五束。或用金人金镮金
龙金鱼银人银镮银筒银榼等。莫不广陈金
玉多费缯䌽。但肆贪求之术。未闻出要之方。
何者窃寻道士陆修静妄加穿凿制此斋仪。
意欲王者遵奉其法。属梁武启运。道化不行。
何以知之。案梁武先世事道。潜龙之日亲奉
老子。至天监三年既得自在。四月八日出敕
舍道。修静不胜愤恨。于是遂与门徒及边境
亡命。叛入高齐。又倾金玉赠诸贵游。托以襟
期冀兴道法。文宣帝令昙显法师挫其锋锐。
修静神气顿尽结舌不言。其徒尔日并皆舍
邪归正。求哀出家。未发心者敕令染剃。具
如别传所载。时有偏执儒生。厥姓刘氏。自
称汉末黄巾之裔。近承修静左道之馀闻通
人出修静叛梁所由叙入齐被戮之状。乃勃
然作色攘臂而起励声言曰。夫子大人言何
容易可不闻乎。造次于是则颠沛于是。寻三
录七品并出灵宝自然洞神等教。独超生死
之源。同离忧苦之本。传之在昔行者登仙。
是以入道之士。冠冕服章佩符带印。操持简
录接奉仙庭。扇古道而佐明时。修无为而崇
上德。进则动飙轮而登金阙。转飞盖而游玉
京。退则开小善而救三涂。运大慈而济六
道。此其状也。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498a 页 T52-0498.png
通人谓曰。夫言尚浮华。语非实录。犹牝鸡
靡司晨之用。陶犬无守夜之功。何者检诸古
史逖听先儒。不闻灵宝之名。未记天尊之说。
讨其根起。皆是张陵伪经之所传也。其末
学道士管见儒流不测所之奉以为实。亦未
详道士之号从何而来。若能闻已勤行。当为
子说。通人之言未止。儒生懅而应曰。余闻
珠育于水铜生于石。取者委之传者迷之。若
不委而传。窃为夫子不取也。三闾有言曰。道
可受而不可传。其斯谓矣。今对夫子略叙大
宗。案道教众经。并云。初应一气号曰大罗。
在三清之表。置玄都玉京玉城金阙。天尊治
在其中。宝玄经云。自然应化有十种号。一号
自然。二号无极。三号大道。四号至真。五号太
上。六号老君。七号高皇。八号天尊。九号玉
帝。十号陛下。统领一切立君臣之道。正一经
云。上化三清以置仙真。圣王三公九卿二十七
大夫八十一。元士一百二十。曹局千二百。仙
官各治宫府。天曹普领星辰日月。分文垂象。
令下界天子则而像之。故云。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先代圣君皆法此为
治。又从一气化生三气。以应三君(言三君者。从三气生道
者气也)灵宝九天生神章云有天宝君。是大洞
神。灵宝君。是洞玄神。神宝君。是洞真神。天
宝丈人则天宝君之祖。气丈人是混洞太元
高上玉皇之气。九万九千九十九亿万气后。
至龙汉元年化生。天宝君出书。时号高上。太
有玉清宫。灵宝丈人即灵宝君之祖。气丈人
是赤混太元无上玉灵之气。九万九千九百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498b 页 T52-0498.png
九十万气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
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
玉京七宝紫微宫。神宝丈人即神宝君之祖。
气丈人是冥寂玄通无上玉灵之气。九万九
千九百九十万气后。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宝
君经二劫至上皇元年出书。时号三皇。洞神
太清太极宫。又言。此三号虽年殊号异。本同
一也。仍分为玄元始三气而治三宝。即三
气之尊神(自然忏谢仪云。臣等归命东方无极太上灵宝天尊。臣今仰谢东方九无清天太清玄
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帝君大帝君上皇老君二十九真人七十二圣高玄真君九老仙
都君九气丈人始清天真东华玉宝高辰大司上相青童君元老九玄主仙真人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青帝九
气玉门神仙四司真人诸天至极上圣太神。下谢东卿无
极世界五岳四渎神仙正真九叩头九搏颊也)洞神经云。有三三皇。故
曰九皇。是初三皇虚无空同之变化。次三皇
是玄元始之应变。后三皇是三元之变。以为
三台化形接物。此九皇者并是大道妙用应
化相生。及五帝行化。其次三王代代习真莫
不法道。又云。三界二十八天之上。次四民天。
从四民天到太清境。从太清境到上清境。从
上清境到玉清境。从玉清境方至无上大罗。
乃登极果。应化宫台难以言说。谓为道中之
道。又是天尊之位处七映之宫。居九华之殿。
坐金床而悦性。凭玉机以恬神。玉女軿罗仙
童侍卫。分判善恶决断死生。凡是鬼神莫不
崇仰。为天中之主。盖圣者之尊。惟鬼惟神可
信可尚。是以古之贤哲率共依行。或隐迹于
市朝。或藏形于林薮。或门人随从。或弟子咨
询玉台之侣三千。庚桑之众非一。无不二观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498c 页 T52-0498.png
调心重玄涤想谈空极妙。扇大道以匡时修
善立斋。运玄功而佐国。是以代代天子咸
所遵崇。世世英贤悉皆钦尚。夏后钟山之感。
汉文河上之徵。妙应蝉联无时暂替。义非虚
说出自由来。故称道教难可名也。
通人折曰。子能诵文不知求理。互乡之类诚
难与言。夫凝冰惨慄。不能彫款冬之花。朱飙
铄石。不能靡萧丘之木。举熠耀于日月
之间非智也。拥甂瓯于鸿钟之侧非虑也。子
所引文。今当立验。何者。礼云。太上贵德。郑注
谓古之王者。老子云。太上下知。集注云。太古
之世知上有君而不臣事。即三皇时也。天尊
之号出自佛经。陛下之名肇于秦始。其公卿
大夫及元士曹局。并用周官秦汉之制。而改
头换尾以伪为真。所叙三皇。并引帝系谱等。
其三界品次诸天重数。并依傍佛经假立名
字。而增减出没似异而同。若上古已来实有
斯法。庖牺著易未见叙之。往代皇王不闻奉
事。周秦已后渐出讹言。庄子天运篇云。孔子
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有道。乃南从清沛见
老聃曰。使道可献人莫不献其君矣。幸子思
之。无多言也。而云三界之外别有京阙都城
者。有识之徒咸所嗟怪。笑道论中备详其伪
矣。庄子云。王台废疾之人。庚桑抱患之士。
不行章醮未出符书。身著时俗之衣。口授先
王之典。弗为道士靡戴黄巾。辄引将来欲何
所表。纵夏禹开钟山之藏。不道天尊。汉文
诣河上之游。绝无踪迹。案潘岳关中记嵇康
皇甫谧高士传班固汉史文帝传及访父老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499a 页 T52-0499.png
等无河上公结草为庵现神变处事。并虚谬
焉可凭乎。又言。道称教者。凡立教之法先须
有主。道家既无的主。云何得称道教。以三事
故道家不得别称教也。一者就周孔对谈。周
孔二人直是传教人。不得自称教主。何以故。
教是三皇五帝之教。教主即是三皇五帝。二
者案前汉艺文志。讨论今古坟典。总判凡有
九流。一儒流。二道流。道无别教。总在九流之
内。据此而言。无别立教。何以故。无教主故。
若言以老子为教主者。老子非是帝王。若为
得称教主。若言别有天尊为道教主者。案五
经正典。三皇已来周公孔子等。不云别有天
尊住在天上垂教布化为道家主。并是三张
以下伪经。妄说天尊上为道主。既其无主。
何得称教。三者姚道安作二教论。唯立儒教
佛教。不立道教。何以故。儒者用三皇五帝为
教主。尚书云。三皇之书。谓之三坟。五帝之
书。谓之五典。用坟典之教以化天下。毛诗云。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坟典是教。帝皇为主。儒
得称教。佛是法王所说。十二部经布化天下。
有教有主也。然佛是出世人。经是出世教。故
得称教主三皇五帝是世主。三坟五典是世
教。先以世教化。后以出世教化。事尽于此。摄
法既周。为缘亦了。何须别有道教。又毛诗云。
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天子有风能化
天下。故得称教。道非天子不得有风。既其
无风。云何布化无风可化。不得别称教也。据
此而言。但有二教。纵称有道制入儒流。又
老子是俗人。未断烦恼。有所言说。但序三皇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499b 页 T52-0499.png
之教化。河上公云。大道之世无为养神无事
安民。谓无所施为无所造作。日出而起。日入
而止。名为大道。无别天尊住于天上。此谓道
是道理。淳和之气亦无形相也。又葛仙公云。
吾师姓波阅宗。字维那诃。西域人也。亦不云
天尊是我师也。
儒生问曰。道以自然为宗。虚无为本。其證非
一。如太上玄妙经云。道曰自然者。道之真也。
无为者。道之极也。虚无者。德之尊也。不视不
听而抱其玄。无心无意若未生根。精聚化为
其身。又升玄内教经云。太极真人问大道。以
何为身。生在何许。名之为道。通言。夫道玄
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
又灵宝自然经诀云。太上玄一真人曰。太上
无极大道无上至真玄居虚无无形自然极虚
无之上。上无复天下无复地。故曰无上至真
大道。道虽虚无而能生一。为万物之本也。通
人问曰。道能生一。谁复生道。若道无从生。亦
道不生一。若道不从他生。一亦不从道生。若
道自生。一亦自生。一既不能自生。道亦不能
自生。若道自生道。亦道自法道。何故老子云。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道不自
法而法自然。亦可道不自生从自然生。若道
不从自然生。亦一不从道生。又一不及道从
道生。亦可道不及自然从自然生。一从道生
道得称大。道从自然生亦可自然称大。道不
得称大。若不称大应云小道。若道望自然即
道法自然。自然即为道本。既道本于自然。即
自然是常道不得是常。今道既称常自然亦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499c 页 T52-0499.png
常。亦可道法自然自然亦应法道。若自然为
本道不得为本。自然为常道不得为常。若两
个俱是常。亦两个俱相法。如其一法一不法。
亦一常一不常。若言俱常即俱自然。既有自
然不自然。亦有常有无常。若自然为本道为
迹。本迹俱称常。亦可道为本天为迹。天道俱
无常。今以道本对天迹。道常天无常。亦可
自然对道迹。道无常而自然常。若道即自然
亦天即是道。若天体非道体即一常一无常。
今亦可道体即自然体。同体亦同常。今道法
自然。云何得同体。既道法然不法还是然
常道无常。若有常异无常。可得无常非有常
无无常异常。何得令常异无常。由无常有
常。有常故无常。常法尚无有何得有无常。
若离常有无常。因馀常有常亦离常无有常。
是故知无常常法既无有云何有无常道。若
称常便为诸见之首。如其称大复被域中所
拘。鸟鼠二端何以自出。假令有道因药成仙
耳。故袁宏后汉纪郊祀志云。道家者流出于
老子。以清虚淡泊为主姤善疾恶为教。祸福
报应在一生之内。畜妻子用符书。其修行不
已。得至神仙也。
通人曰。寻老君居世未舍俗尘。仪貌服章亦
无改异。不立馆宇不领门徒。处柱下之微官。
隐龙德而养性。和其光而避外患。同其事以
摄内生。愚者见之谓之愚。智者见之谓之智。
非鲁司寇。莫能识也。今之道士不遵其法。反
同张禹漫行章句。苟求润屋冀得养身。弃五
千之妙门。行三张之秽术。如茅山道士陶隐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500a 页 T52-0500.png
居撰众醮仪凡十卷。从天地山川星辰岳渎。
及安宅谢墓呼召魂神所营醮法。备列珍奇
广班绫䌽多用蒸鱼鹿脯黄白蜜粄清酒杂
果盐豉油米等。先奏章请唤将军吏兵。道士
等皆执手版。向神称臣。叩头再拜。求恩乞福。
与俗并同。既非出家具造邪业。然紫微太微
少微等。总谓天皇三官。案古来先儒云。天皇
大帝者。是紫微尊神。一名曜魂宝即中央天
也。谓之北极。在钩陈之内。为天之主。众星所
尊。左有天一神。右有太一神。为左右将。如
今左右丞相也。主承事天皇。人命所属。尊中
之尊。依尚书周礼。国家自有祭法。皆天子亲
所敬事。孝经云。周公有至孝之心。乃宗祀文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郊祀后稷以配天。天谓
五方天。帝谓昊天上帝。以祖父配祭于明堂。
及圆丘南郊等。本非道家之神。亦非道士所
行之法。云何今日乃用道士醮祭。大乖礼教。
深恐天神不飨非礼。从汉末张陵以鬼道行
化。遂有道士祭醮。爰及梁陈盛行于世。粗法
易染习俗生常。天下伪滥莫过于此。依周礼
及郊特牲等。国家祭天自有仪式。醮者祭中
一名。尽爵曰醮。三史九流亦无道士。为国
攘灾奏章行醮也。昔武王病笃。周公请命。
置坛设祭祈祷上天。不云告请道神徵唤
道士。若道神在天上。众圣所尊寿夭吉凶。
由其决断。周公行祭敢不先之(尚书金縢篇云。武王病笃。周公
立三坛。因大王王季文王请命于天。言旦多材多艺能事鬼神。言王不能事鬼神。若不救恐坠天宝命。公归乃内
册于金腾之匮。王翌日乃瘳。若道鬼神必尊人命所属。周公岂敢不先求请。子细推勘虚谬可知也)若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500b 页 T52-0500.png
言有者。书何不载。孔子云。获罪于天。不云获
罪于道。案五千文解节中经序云。令喜辟谷
断米为粥三日一食。用上金钱九千唼白马
血。君子曰。老既慈仁。不应杀马为誓。道称
无欲。何乃贪金说经。其一曰泥洹府解道可
道名可名万物母有欲徼无欲妙。同出而异
名众妙之门渊兮似万物之宗。其六曰人之
府解谷神玄牝天地根绵绵若存等。道者谓
泥洹。君名者谓脾。母者谓丹田。泥洹者天德
也。其神所治在人头中。岁五来下。下至丹田。
老谓尹曰。脾者中黄一也。黄气徘徊治于中
宫。黄神长一尺。戴日履月名曰金藤主。常饮
甘露食駏驉之脯。其神太白主之于日月。五
光覆之太一封之。青龙负之朱雀跱之。中有
神一不可不思。又丹田者玄牝也。却著脊𦛗
治下元。中有神气名小童子。行一来下。至丹
田灌鼻上去入泥洹。其妙谓虚无。其徼谓丹
田。异名者谓诸精。其名有六。一曰精。二曰
溺。三曰汗。四曰血。五曰涕。六曰唾。故曰异
名。玄又玄者。谓左右目。众妙门者。谓人死无
气。气绝于口道冲而用之者。冲谓一也。道一
身常冲行之不盈。渊兮者谓口也。口有华池
𠲿唾而咽之。言津约满口中。一行浸润百二
十府。口不可满若渊泉也。似万物之宗者。谓
口饮食万神于口也。谷神者。亦谓口也。神入
口则生人也。玄牝者。谓鼻与口也。天地根者。
谓口鼻为门神气于中出入为生养根也。鼻
不言不语。其气绵绵为天窗用之不勤也。凡
八十一章。总以三元甲子为第。所明旨趣大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500c 页 T52-0500.png
都与黄庭合契。皆在服气养身及行房缩精
之秘。为俗所重。非道所遵。但为诡说。非真行
也。以此求仙太为河汉。岂有嗜欲翻得长生。
纵使延年终为罪本(黄庭云。上有黄庭。下有开元。前有幽关。后有命门。嘘吸庐
外出入丹田。审能行之可以长生。黄庭中人衣朱衣关门牝籥闭两扉。幽开夹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玉
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志不衰。中池有士服赤衣。横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玄痈气管受精符。
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裳衣络。子能见之可不病。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使理长尺约其
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门以自偿。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助房中急。常存王房视
明。时念太仓不饥渴。闭子精路可长活。五行参差同根节。三五合气要本一。抱珠怀玉和子室。仙人道士非有
神。积精所致专和仁。欲义相得开命门。常能行之可长生矣)陈思王辩道论云。
夫神仙之书。道家之言。乃云传说。上为辰尾
宿岁星降。下为东方朔淮南王。安诛于淮南
而谓之获道轻举。钩弋死于云阳而谓之尸
逝柩空。其为虚妄甚矣哉。中兴笃论之士有
桓君山者。其所著述多善刘子骏。尝问言。人
诚能抑嗜欲阖耳目可不衰竭乎。时庭下有
一老榆。君山指而谓曰。此树无情欲可忍无
耳目可阖。然犹枯槁腐朽。而子骏乃言可不
衰竭非谈也。君山援榆喻之未是也。何者余
前为王莽典乐。大夫乐记云。文帝得魏文侯
乐人窦公。年百八十两目盲。帝奇问之。何所
施行。对曰。臣年十三而失明。父母哀其不及
事。教臣鼓琴。臣不能导引。不知寿得何力。君
山论之曰。颇得少盲专一内视精不外鉴之
助也。先难子骏以内视无益。退论窦公便以
不外鉴證之。吾未见其定论也。君山又曰。方
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501a 页 T52-0501.png
死而复生。然后竟死。生之必死君子所达。夫
何喻乎。夫至神不过。天地不能使蛰虫夏逝
震雷冬发。时变则物动气移而事应。彼仲君
乃能藏其气尸其体烂其肤出其虫无乃大怪
乎。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庐
江有左慈。阳城有郤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
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卒所以集
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挟奸诡以欺众。
行妖慝以惑民。故聚而禁之也。甘始者老而
有少容。自诸术士咸共归之。然始辞繁寡实
颇切有怪言。若遭秦始皇汉武帝。则复徐市
栾大之徒矣。桀纣殊世而齐恶。奸人异代而
等伪。乃如此耶。又世虚然有仙人之说。仙人
者党猱猿之属。与世人得道化为仙人乎。夫
雉入海为鸽燕入海为蜃。当其徘徊其翼差池。
其羽犹自识也。忽然自投神化体变。乃更与
鼋鳖为群。岂复自识翔林薄巢垣屋之娱乎。
而顾为匹夫所罔。纳虚妄之辞。信眩惑之说。
隆礼以招弗臣。倾产以供虚求。散王爵以荣
之。清闲馆以居之。经年累稔终无一验。或殁
于沙丘。或崩于五柞。临时虽复诛其身灭其
族。纷然足为天下笑矣。然寿命长短骨体强
劣。各有人焉。善养者终之。劳扰者半之。虚用
者夭之。其斯谓矣。子可详焉。儒生恍焉莫知
所对。久而言曰。岂若是乎。岂若是乎。鄙闻道
德二篇历世宗仰。汉文魏武亲自修行。洞玄
经云。五千文者。道德祖宗真中之真。诵之万
遍则身飞。仙学者议云。布李老无为之风而
民自化。执孔丘爱敬之道而天下孝慈。夫子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501b 页 T52-0501.png
学优见远。辩若悬河。请述所闻。敢同夕死
也。
通人曰。学不师古。无克永世。先贤往彦孰不
因师。仆之所崇。世号总持开士。现生五浊爰
踵四依。纵有鍱腹奇才闻便丧胆折角。雄辩
见即缄唇。儒综五车释该八藏。绰绰有裕彬
彬可观。绮藻兰言禀乎天骨。神情机警由于
自然。高名发于上京。雅调流于下国。传灯在
意梁栋居心。寄金之业以成。护法之功遐播。
嘉声振于万宇。玉裕覃于六幽。然而老氏
宗源遍所详究。请为吾子函丈论之。于是
共造祇园顶礼。开士退坐一面。具陈所怀。开
士运不请之心。纵无碍之辩。顾而说曰。寻
太古无为其民朴素。未崇仁义不尚威容。衣
服莫用于六章。饮食讵调于五味。自世运推
革时节流动。淳源一变浇波四起。既失序于
结绳。因照俗以书契。八索缘兹以作。九丘
自此而兴。及轩辕在政淳风便隐。颇竞声色
兼好畋渔。遂感隐者容成为说五千文也。明
道德之纯。序无为之治。欲使还源反朴抱一
守雌者耳。故说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
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骋驰。畋猎令人心发
狂。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
臣躁则失君。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
善计者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善结无绳
约去甚去奢云泰(甚谓食淫声色。奢谓服饰饮食。泰谓宫室台榭。言此三者须去之处。
中和行无为。则天下自化也)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勿强者也。考其所以。但是禁抑物情近
为世训。未能断烦恼本绝生死根。寻黄帝之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501c 页 T52-0501.png
时。垂衣裳营宫室。尚声尚色以畋以渔。人主
骄奢下民劳役。容成因时故述斯要矣。虽言
崆峒问道。讵曾脱躧鼎湖。轻举反葬桥山。至
于燕处超然未闻其说。
儒生曰。夫五千文探道德之奥。顺古归朴致
之太和。贵虚静以守真。轨至言以崇本。其
文恢廓以弘远。其教淡泊以柔弱。弃忽名利
而潜世。圣智遗心而成功不在于己。而究万
物之幽。情存圣人之风。是以班固杨雄尚不
訾毁子长。或以先于六经。冠于儒首。叔皮
君山或以言约易守用过儒术。盖知言之机。
知道之微。可为百王不刊之诫矣。而开士抑
为世训同之俗典。若是可乎。开士曰。智大者
盘桓于山峙。器小者蓬飞而萍浮。吾闻为可
为于可为之世。则天下同为是为可为也。今
示子以为明可为者可以不为矣。夫五色致
盲。谓贪淫好色伤精失明也。岂非净名云所
见色与盲等乎。五音致聋。谓耽淫声则损和
气心。不能听无声之乐也。岂非净名云所闻
声与响等乎。五味致爽。谓人嗜五味则舌损
而厌生也。岂非净名云所食味不分别乎。不
贵难得之货息盗也。岂非观受无常乎。不见
可欲自静也。岂非静也。非观身不净乎。去烦
乱令心虚。爱精血令骨强。则有心可虚有骨
可疆。气散形枯非心虚也。神去体朽非骨疆
也。挫其锐黜思也。解其纷不斗也。但是抑
其聪明息其纷竞。清俭自守不与物嫌。盖为
士之一志。非通人之大度也。和其光不乱人
也。同其尘不自别也。直是扬波淈泥以避患。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502a 页 T52-0502.png
未能利益同事以化生乃为有为事有事。非
无为无事也。以己而和不知物之所以自和。
则和所不能和也。盘跚形体之间。倥偬分
别之境。例可知矣。
儒生曰。颜光禄云。道者流出于仙法。佛者本
在于神教。道也者必就深旷友飞灵精丹
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彩也。佛也
者必辞亲偶闲身性师净觉信缘命反一无生
克成圣业。智邈大明志挟恒劫。虽殊涂而同
归。亦何异而独往哉。向闻其异。未知所以为
异。请示其门。冀同归也。开士喻曰。颜氏知一
不知其二。夫道体无名无为。天地之始。乾坤
有质有为。万物之母。此则道不出于始无物
而资于今有。便是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拘限
有无之间。生成始母之内矣。请吾言之。真谛
故无。无为天地之始。世谛故有。有为万物之
母。母能生也。故为世谛。始为本也。故为真
谛。世谛说有。非无而有。真谛说无。非有而
无。非无而有。不有有也。非有而无。不无无
也。非无而有常见自消。非有而无断见便息。
不有有者。非有非不有也。不无无者。非无非
不无也。言其有者言非是有。既非是有非谓
非有。是则执者失之为者败之者也。子知异
之为异。未知异之所以异。未知异之所
异。焉知同异之所以异。未知异同之所以
异。焉知异异之所以异。未知异异之所以异。
焉知同同之所以异。未知同同之所以异。焉
知非同非异之所以异。未知非同非异之所
以异。焉知非非同非非异之所以异。未知非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502b 页 T52-0502.png
非同非非异之所以异。焉知非非不同非非
不异之所以异。未知非非不同非非不异之
所以异。焉知异同同异无异不异之所以异
哉。是以如来说法常依二谛。起慈悲以救物。
行喜舍以济人。无念而成就众生。不动而净
佛国土。虽有所作实无所为。子其详焉。无自
误也。儒生问曰。初列三教各陈其美。后将道
教判入儒流。弃太史之正言。从班生之曲
说。君子不党何若是欤。
开士喻曰。小人党亲君子党理。若理符而事
顺者。亦何愧于苍苍乎。吾闻世间法者有字
无义。出世间法者有字有义。何者世法浮伪。
喻如驴乳。出世真实。喻如牛乳。然而驴乳为
酪不能出酥。纵强搆之还即成溺。所以然
者。势分绝也。牛乳出酥酪乃至醍醐。转搆
转净唯香唯美。五种具足八味甘浓。佛所说
经引之为喻。考史记先黄老后六经。汉书先
六经后黄老者。其见乃异就理不殊。各随所
爱。非尽言之论也。且班固云。易有六十四
卦。道止当谦一卦。艺文总判九流。道止入在
一流。孔安国云。三皇所行。谓之大道。五帝所
行。谓之常道。不言别更有道令人奉之。今以
劝子。不可随其臆断。善自求其实也。
辩正论卷第二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第 502c 页 T52-05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