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6a 页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6a 页
No. 2084
* 三宝感应要略录
盖三宝感应要略录者。灵像感应以为佛宝。
尊经感应以为法宝。菩萨感应以为僧宝。良
是浊世末代目足。断恶修善规模也。夫信为
道源功德之聚。行为要路解脱之基。道达三
千劝励后信。教被百亿开示像迹。今略表其
肝要。粗叙奇瑞。此缘若堕将来无据。蕳以三
聚分为三卷。令其易见矣。佛宝聚上。
*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目录
* 第一优填王波斯匿王释迦金木像感应
* 第二影胜大王释迦画像感应
* 第三汉土最初释迦灵像感应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6b 页 T51-0826.png
* 第四梁祖武帝请释迦瑞像感应
* 第五凝观寺僧法庆未毕释迦像感应
* 第六唐陇西李太安妻为安造释迦像救死感应
* 第七悟真寺释惠镜造释迦弥陀像见净土相感应
* 第八健陀罗国二贫人各一金钱共画一像感应
* 第九唐虞安良助造释迦像免苦感应
* 第十北印度国沙门达磨流支感释迦感应
* 第十一鸡头摩寺五通菩萨请阿弥陀佛图写感应
* 第十二隋安乐寺释惠海图写无量寿像感应
* 第十三隋朝僧道喻三寸阿弥陀像感应
* 第十四并州张元寿为亡亲造阿弥陀像感应
* 第十五释道如为救三途众生造阿弥陀像感应
* 第十六宋沙门释僧高造丈六无量寿像感应
* 第十七阿弥陀佛化作鹦鹉引接安息国感应
* 第十八阿弥陀佛作大鱼身引接捕渔人感应
* 第十九信妇言称阿弥陀佛名感应
* 第二十十念往生感应
* 第二十一释俊惠图造阿閦佛像感应
* 第二十二天竺波罗门造药师形像得子五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6c 页 T51-0826.png
* 第二十三昔一贵姓祈请药师灵像得富贵感应
* 第二十四贫人以一文铜钱供药师像得富贵感应
* 第二十五破戒者称药师名戒还得净感应
* 第二十六夏侯均造药师形像免罪感应
* 第二十七药师如来救难产苦感应
* 第二十八温州司马家室亲属一日之中造像药师七躯感应
* 第二十九造毗卢舍那佛像拂障难感应
* 第三十圣无动尊自称无价驮婆感应
* 第三十一释含照图写千佛像感应
* 第三十二胎藏曼荼罗相传感应
* 第三十三金刚界曼陀罗传弘感应
* 第三十四建金刚界灌顶道场祈雨而得感应
* 第三十五礼拜金刚界大曼陀罗图感应
* 第三十六念胎藏大曼陀罗诸尊像感应
* 第三十七汉明帝时佛舍利感应
* 第三十八吴王围寺执僧舍利浮光于钵上感应
* 第三十九唐阿得造塔放还感应
* 第四十五级未就临刑刃断感应
* 第四十一庙神奉绢世高起塔离蟒身感应
* 第四十二昔须达长者图度精舍地感应
* 第四十三灭后建立精舍地感应
* 第四十四沙弥以杖加精舍为壁木延寿感应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7a 页 T51-0827.png
* 第四十五拂精舍庭生天感应
* 第四十六昔于父母故宅地造精舍感应
* 第四十七室罗伐悉底国寺蔽大祠感应
* 第四十八昔贫儿以木叶戏作寺延寿感应
* 第四十九比丘补寺壁孔延寿感应
* 第五十昔金地国王治古寺延寿感应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上
释子非浊集
** 第一优填王波斯匿王释迦金木像感应
释迦牟尼如来成道八年。思报母摩耶恩。从
祇洹寺起。往忉利天。于善法堂中金石之上。
结跏趺坐。尔时摩耶。出两道乳。润世尊唇。示
亲子缘。佛为说法。是时人间四众。不见如来。
渴仰忧愁。如丧父母。如箭入心。共往世尊
所住处。园林庭宇。悉空无佛。倍加悲恋。不能
自止。问阿难言。如来今日竟为所在。阿难报
曰。我亦不知。二王思都如来。遂得苦患。尔
时优填王。敕国界内诸奇巧师匠。而告之曰。
我今欲作佛像。巧匠白王言。我等不能作佛
妙相。假使毗首羯摩天。而有所作。亦不能得
似于如来。我若受命者。但可摸拟螺髻玉毫
少分之相。诸馀相好光明威德难及。谁能作
耶。世尊来会之时所造形像。若有戏误。我等
名称普并皆退失。窃共筹量。无能敢作。复
白王言。今造像应用纯紫栴檀之木。文理体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7b 页 T51-0827.png
质坚密之者。但其形相。为座为立。高下若何。
王以此语问臣。智臣白王言。当作坐像。一切
诸佛。得大菩提。转正法轮。现大神变。作大佛
事。皆悉坐故。应作坐师子座结跏趺坐之像。
时毗首羯摩。变身为匠。持诸刻器。到于城
门白言。我今欲为大王造像。王心大喜。与主
藏臣。于内藏中。选择香木。肩荷负持。与天匠
而谓之言。仁为造像。令与如来形相似。时大
目连。请佛神力。往令图相。还返操斧破木。其
声上彻忉利天。至佛会所。以佛力声所及处。
众生闻者。罪垢皆得消除。盲者得眼。聋者能
闻。哑者能言。丑者端正。贫者得福。乃至三途
离苦得乐。一切未曾有益。皆悉现起。是时天
匠。不日而成。高七尺。或云五尺。机见不同。
面及手足。皆紫金色。王见相好。心生净信。得
柔顺忍。业障烦恼并消除。唯除曾于圣人起
恶语业。是时波斯匿王。复召国中巧匠。欲
造佛像。而生此念。如来形体。莫如真金。即纯
以紫摩金。而作高五尺。尔时阎浮之内。始此
二如来像。尔时如来。过夏经九十日已。告四
众言。却后七日。当下至阎浮提僧伽尸国大
池水测。时天帝告自在天。从须弥顶至池水。
作三径路。金银水精。或时地作。或净居天作
也。是时如来踏金道。时五王往诣佛所。迦
尸国波斯匿王。拔嗟国优填王。五都人民之
主恶生王。南海主优陀延王。摩诃陀国瓶沙
王。头面礼足。尔时优填王。顶戴佛像。并诸上
供珍异之至佛所。而一奉献佛。时木像从座
而起。如生佛足步虚空。足下雨华。放光明来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7c 页 T51-0827.png
迎世尊。合掌叉手。为佛作礼少似于佛。而说
偈言。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大工造像声。
远闻善法堂。三十三天众。同音皆随喜。未来
世造像。获无量胜福。尔时世尊。亦复长跪
合掌向像。于虚空中。百千化佛。亦皆合掌。其
像躬低头。世尊亲为摩顶授记曰。吾灭后一
千年外。当于此土为人天作大饶益。我诸弟
子。以付属汝。若有众生。于佛灭后造像。幡华
众香持用供养。是人来世。必得见佛。出生死
苦。尔时优填王。白世尊言。前佛灭度造像者。
犹在世不。佛言。我以佛眼普见十方。前佛灭
度后造像者。皆生十方佛前。无有一人犹在
生死。但造菩萨像者。故留在世。瓶沙王是也。
尔时木像。白生佛言。世尊前进。可入精舍。世
尊亦语像言。止止不须说。我缘将尽。入灭不
久。汝在世间。久利众生。在前而入灭。若在后
者。人生轻慢。再三往复。其像进却还本位。于
是世尊自移于寺边小精舍之内。与像异处。
相去二十步。优填王。欢喜不能自胜。于时五
王白世尊曰。当云何造立神寺。尔时世尊申
右手。从地中出迦叶佛寺。以此为法。时五王
即于彼处。起大神寺。安置其像而去云云。
** 第二影胜大王画释迦像感应
佛在竹林园。时赡部州内有二大城。一名花
子。二名胜音。此之二城。互有衰盛。时胜音城
人民富盛。王名仙道。正法治国。无怨病苦。五
谷成就。夫人名顶髻。有二大臣。一名利益。二
名除患。时王舍城王名影胜。夫人名胜身。太
子名未生怨。大臣名行雨。尔时仙道大王。朝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8a 页 T51-0828.png
集大会。告众人曰。颇有馀国丰乐与我国相
似不。时有摩揭陀国兴易之人白王。于东方
有王舍城。其国与王国相似。仙道闻之。于影
胜生爱念心。问大臣曰。彼国何所乏。答谓。彼
处无宝。王以妙宝盛满金箧。并以敕书遣使。
送与影胜王。王览书并闻国信。大欢喜曰。彼
国何乏少。诸人答。彼无好叠。时王即以国
所出大叠盛箱箧。准知上事报仙道王。并致
书信。刻胜音城仙道王。见庆喜问使者曰。
王之形状如何。报曰。其形长大。一似大王。性
行雄猛。躬为征战。王即依量造五德上甲。令
使送者。一盛热之时著便凉冷。二刀斫不入。
三箭射不穿。四避诸毒。五能发光明。王甲造
毕裁敕书。送使者持去奉影胜。王览书视甲。
心生希有。商量准直金钱十亿。使忧念。我
国无此。如何酬耶。时行雨大臣。见王带忧色
问由。王具答。大臣曰。彼国王唯赠一领宝
甲。王之国内有佛。之人中妙宝。十方无与等
者。王曰。诚有此事。欲如之何。大臣曰。可于
叠上画世尊像。遣使驰送。王曰。若尔白佛。时
王以事白佛。佛言。善哉妙意。可画一铺佛像
送与彼王。其画像法。先画像已。于其像下书
三归依。次书五学处。即五戒也。次书十二缘
生流转还灭。上边书二颂。颂曰。
「 汝当求出离
于佛教勤精
能降生死中
如象推草舍
于此法律中
常修不放逸
能竭烦恼海
当尽苦边际」
书讫授使。应报洗曰。汝持画像至本国时。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8b 页 T51-0828.png
可于广之处悬缯幡盖。香花布列盛设庄严。
方开其像。若有问此是何物。答彼言。此是世
尊形像。舍于王位成正觉。下字义次第可答
之。时影胜王欢喜而去。具画像书其事状。收
金银函。作敕书报仙道王。仙已开读忿怒。告
大臣曰。未知彼国有何奇异胜妙信物。书云。
可两驿手平治道路。严饰城隍。花盖幢幡集
诸人众。遣我自领四兵远出迎摄。仙道看此
形咒。意欲相轻。卿等宜应集四兵。我自亲
往。伐摩揭陀国。大臣奏曰。曾闻彼王大度量。
不可轻大王。今可顺其言。王如封书陈供。引
至城邑。开画像瞻仰而住。于时中国商人共
来。异口同音。唱南谟佛陀等。王闻之遍体毛
竖。次第问其义。商人具答。王诵其文还宫。依
文思惟。至天明不起于座。得初果庆悦说偈
曰。
「 敬礼大医王
善疗于心病
世尊虽在远
能令惠眼明」
即以书报影胜曰。我赖仁恩见真谛。欲见苾
刍。令来至此。影胜读书白佛。佛观知迦多演
那。于彼有缘。便命遣之受教。时五百苾刍。往
胜音城。时影胜报仙道曰。承悟缘生得初果。
欲相见苾刍。佛言。五百苾刍。远起祈请。仁自
来迎。造一大寺。营五百房。得福无量。仙道读
书已如言。尊者随机说法。或得罗汉。乃至
发趣大乘。时宫内女人请尊者。不许入女人
中说法。有比丘尼。为彼可说法。仙道作书报
影胜。影胜白佛。遣世罗等五百尼。受教往为
说法。时月光夫人。命终生天上。来下惊觉大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8c 页 T51-0828.png
王。王悲喜作是念。我可立顶髻太子为王。而
我出家。以状告二大臣。臣闻已流泪。命顶髻
以告之。太子悲泣。王鸣鼓宣铃。普告国人。
时荷恩啼泣。多出财宝。广设无遮会。王将一
侍者。徒步而去。向王舍城。太子国人。皆随后
送前而归。其王渐去。至王舍城。在一园中告
影胜。闻已修治道路。引四兵至仙道王所。共
相慰问。乘一马入城问由来。答于世尊所。欲
求出家。即共诣佛所。佛言善来。髻发自落。如
百岁苾刍。影胜礼佛而出。仙道苾刍。依众而
好之耳。
** 第三汉土最初释迦像感应
汉明帝梦见神人。形垂二丈。身黄金色。顶
佩日光。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其号曰
佛。形如阶下所梦。于是发使天竺。写致经
像。表之中夏。自天子王侯。咸敬事之。闻人死
精神不灭。莫不惧然自失。初使者蔡窨。将
西域沙门迦叶摩腾。赍优填王画释迦佛像。
帝主之如梦所见。乃遣画工。图之数本。于南
宫清凉台。及高阳门显节寿陵上供养。又于
白马寺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绕像亦尔
也。如法传备载矣。
** 第四梁祖武帝迎请释迦像感应
梁祖武帝。以天鉴元年正月八日。梦檀像入
国。因发诏募往迎。案佛游天竺记及双卷优
填王经之佛。上忉利天。一夏为母说法。王
臣思见于国王遣三十二匠。及赍栴檀请大
目连神力。运往令图佛相。既如所愿图了。还
返坐高五尺。在祇洹寺。至令供养。帝欲迎请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9a 页 T51-0829.png
此像。时决胜将军郝骞父花等八十人。应募
往达。具状祈请舍卫王曰。此中天上像。不
可缘边。乃令三十二匠。更剋此檀人图一相。
卯时运手至午便就。相好具足。而像顶放光。
降微细雨。并有异香。故优填王经云。真身既
隐。以二像现。普为众生。深作利益者是也。骞
等负第二像行数万里。备历艰以具闻。又渡
大海。[曰/月]涉风波。随波至山。粮食又尽。所将人
众及传送者。身多害殁。逢诸猛兽。一心念。乃
闻像后有甲冑声。又闻钟声。岩侧有僧。端坐
树下。骞发负像。下置其前。僧起礼像。骞等礼
僧。僧授澡灌令饮。并得饱满。僧曰。此像名三
藐三佛陀。金毗罗王。自从至彼大作佛事。语
须臾失之。尔夜佥梦见神。晓共图之。至天
鉴十年四月五日。骞等达于扬都。帝与百僚
徒行四十里。迎还太极殿建。斋度人大赦献
杀。但是弓刀预等。并作莲花塔。帝由此蔬
食断欲。至大津三年五月崩。湘东王在江淩
即位。号无承坐。遣人从扬都迎。上至荆都。承
光殿供养。后梁大定八年。于城北静陵。造大
明寺。乃以像归之。今现在多有传写流云云。
** 第五造释迦像死从阎罗王宫被还感应
凝观寺僧法庆。开皇三年。造夹纻释迦立像
一躯。举高一丈六尺。像功未毕。庆身遂卒。其
日又有宝昌寺僧大智。死后经三日。亦便苏
活。遂向寺僧说云。于阎罗王前。见僧法庆有
忧色。少时之间。又见像来。王前遽来。下阶合
掌礼拜此像。像谓王曰。法庆造我。今未毕。奈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9b 页 T51-0829.png
何令死。王自顾问一人曰。法庆令死未。答
命未合终。而食断已尽。王曰。可给荷叶。命终
其福业也。俄而不见。大智苏活。为寺僧说之。
乃今于凝观寺看之。须臾之间。遂法庆苏活。
所说与大智不殊。法庆苏后。常食荷叶。以为
佳味。及啖馀食终不得。下像之后数年乃
卒。其像仪相圆满。屡放光明。此寺虽废。其像
现存云云。
** 第六唐陇西李太安妻为安造释迦像救
死感应
唐陇西李太安。工部尚书太高之兄也。武德
中太高住越州总管。太安自京往看之。太高
遣奴婢数人。从兄归。至谷州度桥宿逆旅。其
奴有谋杀太安者。候其眠熟。夜已过半。奴以
小釰刺太安颈。刃著床。奴因不拔以逃。太安
惊觉呼奴。其不叛者。奴婢欲拔刀。太安曰。拔
刀便死。可先取纸笔作书。悬官亦至。因为拔
刀。洗疮加药。太安遂绝。忽如梦者见。一切物
长尺馀。阔厚四五寸。状似猪肉。地二尺许。从
户入来至床前。其中有语曰。忽还我猪肉。太
安曰。我不食猪肉。何缘负汝。即闻户外有
言错非也。此物即还从户出。太安仍见。庭前
有池。池水清浅可爱。池西岸上有金像。可高
五寸。须臾渐大。而化成为僧。被袈裟甚新净。
谓太安曰。被伤我今为汝将痛去。汝当平复。
还家念佛修善也。因以手摩太安头疮而去。
太安得此形状见僧背。有红缯补袈裟。可方
寸计甚分明。既而太安觉。遂苏而疮亦复不
痛。能起坐食十数日。京宅子弟迎至家。家人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29c 页 T51-0829.png
观故来视太安。为说被伤由状。及见像事。有
一婢左傍闻说。因言太安之家初行也。安妻
使婢诣像工为造佛像。成以䌽画衣。有一点
朱污像背上。当令工去之不肯。今仍在形状。
如君所说。太安因与妻及家人。共起观像。乃
同所见。无异其背点宛然补处。于是叹异。信
知圣教不虚。遂加崇信佛法。弥慇礼敬。益年
不死。自佛法东流已来。灵像感应者。述不能
尽。无如此像矣。
** 第七悟真寺沙门释惠镜造释迦弥陀像
见净土相感应
悟真寺释惠镜。本淄州人也。出家已后蔬食
苦行。颇有工巧能。心欣净土。自造释迦弥陀
二像。供养礼拜。生年六十有七。正月十五日
夜。梦有一人沙门。身黄金色。谓镜曰。汝欲见
净土否。唯愿得见。复欲见佛否。答唯愿欲见。
时沙门以一钵授镜曰。汝应见钵内。即向钵
内。忽见广博庄严净土。以众宝庄严。黄金
为地。金绳界道。宫殿楼阁。重重无尽。诸天童
子。游止其中。声闻菩萨海会众。围绕世尊。而
为说法。尔时沙门在前。镜在后。渐进佛前。至
佛所已。忽然不见沙门。镜合掌而立。佛言。汝
识前导沙门不。答不知之。佛言。汝所造释迦
像也。又复识我否。答不识。复曰。汝所造阿弥
陀像是也。释迦如父我如母。娑婆世界众生
如赤子。譬如父母有多子。幼稚无识。堕于深
泥。父入深泥。抱持其子。置于高岸。其母在
岸。抱持养育。教诱不还本泥。本我等亦然。释
迦教化娑婆浊恶愚痴众生。为开避引导。示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0a 页 T51-0830.png
其净土路。我在净土。摄取不退还。镜闻之语。
欢喜踊跃。欲见如来。忽然无所见。梦觉身心
安乐。如入禅定。弥信礼供二如来像。又复
梦见前沙门。告镜曰。汝十二年后。当生净土。
闻是语已。昼夜身心不怠。七十有九而卒。邻
房僧梦。百千圣众。自西来迎惠镜去。微细音
乐在空。一时闻者盖多矣。
** 第八健陀罗国二贫人各一金钱共画一
像感应
健陀罗国有画佛像。高一丈六尺。自胸以上。
分现两身。从胸已下。合为一体。闻之耆旧曰。
初有贫士。偏力自济。得一金钱。愿造佛像。谓
画工曰。我今欲图如来妙相。有一金钱。酬功
尚少。宿心忧贫迫于贫乏。时彼画工。𥯀其至
诚。无云价直。许为成功。复有一人。事同前
迹。持一金钱。求画佛像。画士是时受二人钱。
求妙丹青。共画一像。二人同日。俱来礼敬。画
工同指一像。示彼二人而谓之曰。此是汝之
佛像也。二人相视。若有所怀。画工心知其疑
也。谓二人曰。何思虑之久乎。凡所受物。毫釐
不亏。斯言不谬。像必神变。言声未静。像现灵
异。分身交影。光相照者。二人悦服。心信欢喜
矣。
** 第九唐幽州渔阳县虞安良助他人造释
迦像免苦感应
幽州渔阳县安良。姓虞氏。家族以杀生为业。
良所杀生。不知几千万亿。又复不识修功德。
恒云。修善者必衰。生年三十七。游猎落马。闷
绝顿气尽。经半日方活。起悲泣投身于大地。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0b 页 T51-0830.png
悔过于净天云。吾谬吾谬。奴婢问所由。良
久而曰。吾初闷绝之时。二人马头牛头。以火
车来投入吾身。猛火烧身。苦痛无量。时有一
人䌽服僧。来以水洒车上。以手拒逆火。身心
苦息。至于阎魔法王所。王见沙门。从阶走下。
合掌恭敬白言。何故来坐。僧曰。此罪人是我
檀越。欲乞暂命。王曰。恶人也。不可放还。但
大师故来不可惜之。僧将我还。良心怀疑怪。
助我不审。谁即问僧。答曰。汝不识否。汝兄安
通发心。造释迦像。汝依缘投钱三十文。助彼
造像。既投少钱令造我像。是故来救汝。见䌽
服以为验。言已不见。以是因缘故。悔过悲责。
乃过安通家。兄像全同所见。被服感悟。自造
像矣。
** 第十北印度僧伽补罗国沙门达磨流支
感释迦像惊感应
沙门常慜发大誓愿。远诣西方礼如来。所行
遗迹。至北印度僧伽补罗国。有石塔高二十
馀丈。傍有新精舍。刻檀释迦弥勒坐像。若至
心祈请。必示妙身告吉凶。源始于耆旧。数十
年前。有一比丘。梵云梵达磨流支。唐云法
爱。住石塔侧。发愿欲造慈氏菩萨像。时有外
国沙门。投宿法爱房。赞叹佛经大义。爱闻欢
喜。互述曲念。爱曰。吾欲生兜率。将造慈氏
像。沙门曰。发愿若欲生兜率。应造释迦像。慈
氏是释迦弟子。三会得脱之人。释迦遗法弟
子。若力所及。应造二像。若力不及。先释迦
造。所以者。今此三界。皆是大师有。自说言。
唯我一人能为救护。公是岂不思恩分耶。爱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0c 页 T51-0830.png
曰。释迦入灭。无未来化。岂助当生。坚执不改。
各各眠卧。更分晓漏。爱顿眠觉。悲泣投五体
于地。外国沙门问由绪。答曰。吾梦见金人身
长丈馀。即以软语而告之曰。汝是弟子。蒙我
调伏劫久。谬谓永灭。实常住不灭。今此三界
皆我有。众生日用不知。三界之中草木丛林
地。及虚空众生所食谷麦等。皆是我身之所
反为。十方诸佛助我化。如何轻慢不肯造像。
汝若不造我像。遂不可生兜卒天上。既轻其
师。惠氏赞之耶。亦不可往十方净土。诸佛
助我。岂欲轻我。说是语隐而不见。尔时外国
沙门。亦无所去。而顿不见。法爱忧悲。舍衣钵
资。造此二像。精舍是国人民共所结搆也。慜
停住多日。祈请所求而去云云。
** 第十一鸡头摩寺五通菩萨请阿弥陀佛
图写感应
相传。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
界。请阿弥陀佛娑婆众生。欲生净土。无佛形
像。愿力莫由。请垂降许。佛言。汝且前去。寻
当现彼。及菩萨还。其像已至。一佛五十菩萨。
各坐莲华。在树叶上。菩萨取叶所在。图写流
布远近矣。
** 第十二隋安乐寺释惠海图尊无量寿像
感应
隋江都安乐寺释惠海。俗姓张氏。清河武城
人也。能闲经论。然以净土为业。专精致感。忽
有齐州僧道铃。赍无量寿像来云。是天竺鸡
头摩寺五通菩萨。乘空往彼安乐世界。图写
仪容。既冥会素情。深怀礼忏。乃睹神光炱烁。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1a 页 T51-0831.png
度所希幸。于是摸写离苦。愿生彼土。没齿为
念。至夜忽起。依常面西。礼恋跏趺。至晓方
逝。颜色怡和。俨如神在。春秋六十有九矣。
** 第十三隋朝僧道喻三寸阿弥陀像感应
隋朝僧道喻。于开觉寺。念阿弥陀佛。造栴檀
长三寸。后道喻忽死。经七日却苏云。初见一
贤者。往生至宝池边。贤者花三匝。花便开敷。
遂入而坐。喻绕花三匝不为开。以手拨花。花
随萎落。阿弥陀佛告言。汝且归彼国。忏悔众
罪。香汤沐浴。明星出时我来迎。汝造我像。因
何太小。喻曰。心大即大。心小即小。言已像遍
于虚空。即依香汤沐浴。一心忏悔。谓众人曰。
为喻念佛。明星出时。化佛来迎。光明众皆闻
见。即便命终。时开皇八年矣。
** 第十四并州张元寿为亡亲造阿弥陀像
感应
张元寿并州人。虽有善心。其家以杀生为业。
双亲亡没。后断杀生业。修念阿弥陀佛。发心
为救双亲。造阿弥陀佛三尺像。安置旧室。香
花灯明。供养礼拜。其梦室中有光。光中乘
莲台者二十馀人。于中二人。近于庭上呼元
寿。寿即问谁。答吾是汝父母。虽解念佛三昧。
好酒肉食。杀生鱼鸟等多故。堕叫唤地狱。虽
堕地狱。以念佛力。热铁融铜如凉水。昨日沙
门身长三尺。来说法。同业者二十馀人。闻沙
门说。皆离地狱。方生净土。时熟以是因缘来
告。在空中人者。即地狱中同业者也。说此事
已。指西方而去。以所梦语僧。皆谓所造像。往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1b 页 T51-0831.png
地狱中救苦矣。
** 第十五释道如为救三途众生造阿弥陀
像感应
释道如是并州晋阳人也。乃是道绰禅师悬
孙弟子。心含慈仁。悲四生苦。虽修净业。先欲
度他。发愿为救三途众生受苦。造阿弥陀丈
六金像。贫道之力三年方成。精勤供养。在于
像前梦。一人冥官。将金纸牒书曰。此是阎魔
法王。随喜师愿牒书也。如即开见云。阿师为
救三途受苦众生。造阿弥陀像。入地狱教化
众生。宛如生佛。放光说法。利益不思议。地狱
众生业微轻者。皆离苦得乐。梦觉弥专其志。
斋日像胸放光。但十人五六得见。或人梦。道
如现金色身。入地狱中说法。或为饿鬼说法。
以如此感应盖多。定知所愿不虚矣。
** 第十六宋沙门释僧高造丈六无量寿像
感应
宋江陵长沙寺沙门释僧高。志操刚烈期西
方。愿造丈六无量寿像。功用既巨。积年不办。
闻湘州铜溪山庙甚铙铜器。欲化导鬼神。取
充成办。遂州判史张邵。告事人源。请船数
艘壮士百人。张曰。此庙灵验。狱者辄毙。且蛮
人守护。恐此难果。高曰。祦与君其共死则
身留。张即给人船。未至一宿。神已预知。风
震云冥。鸟兽鸣呼。俄而高到。雾歇日明。未至
庙屋。二十馀步。有两铜镬。各数百斛。见一大
蛇。长十馀丈。从镬腾出。亘身断道。从者百人。
悉皆退散。高乃敕服。而进振锡。告蛇曰。汝
前世罪业故受蟒。不闻三宝。何由自拔。吾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1c 页 T51-0831.png
造丈六无量寿像。闻此铙铜。远来相诣。幸
可开路使我得前。蛇乃举𥸦头。看高引身而
去。高躬率人徒。捷取铜器。唯床头唾壶。可容
四舛。蝘[虫*弥]长尺有馀。踊跃出入。遂置不取。庙
器重大少不收一。唯胜小者。船满而归。守庙
之人。即蛮莫敢推拒。高还都铸像。以元寿九
年毕功。神表端严。威光伟曜。造像灵异声传
矣。
** 第十七阿弥陀佛化作鹦鹉鸟引起安息
国感应
安息国人不识佛法。居边地鄙质愚气。时有
鹦鹉鸟。其色黄金青白文饰。能作人语。王臣
人民共爱。身肥气力弱。有人问曰。汝以何物
为食。曰我闻阿弥陀佛唱以为食。身肥力强。
若欲养我。可唱佛名。诸人竞唱。鸟渐飞腾空
中还住地。鸟曰。汝等欲见丰饶土不。答欲见
之。鸟曰。若欲见当乘我羽。诸人乘其羽翼。力
犹少弱。鸟劝令念佛。即飞腾虚空中。指西方
而去。王臣叹异曰。此是阿弥陀佛。化作鸟身。
引摄边鄙。岂非现身往生。即于彼地立精舍。
号鹦鹉寺。每斋日修念佛三昧。以其已来。安
息国人。少识佛法。往生净土者盖多矣。
** 第十八阿弥陀佛作大鱼身引摄渔人感
应
执师子国西南极目不知几里。有绝岛。编居
屋舍五百馀户。捕鸟为食。更不闻佛法。时数
千大鱼。海渚寄来。一一作人语。唱南无阿弥
陀佛。海人见之。不了所由。唯依唱言。名阿弥
陀鱼。有人唱阿弥陀。鱼渐近岸。频唱杀之而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2a 页 T51-0832.png
不去。肉甚美。若诸人久唱。所执取者。肉味最
上。少唱得者辛苦之。一渚渔人。耽嗜鱼肉。唱
阿弥陀佛名为业。初食者一人寿尽。命终三
月之后。乘紫云放光明。来至海渚滨。告诸人
曰。吾是捕鱼之中老首。命终生极乐世界。其
大鱼者。阿弥陀如来化作。彼佛哀悯我等愚
气。作大鱼身。劝进念佛三昧。若不信者。当见
鱼骨。皆是莲花。诸人欢喜。见所舍骨。皆是莲
花。见者感悟。断杀生念阿弥陀佛。所居之人。
皆生净土。空荒年久。执师子国师子贤大阿
罗汉。乘神通往到彼岛。传说如此矣。
** 第十九信妇言称阿弥陀佛名感应
昔天竺阿输沙国中。有一婆罗门。愚痴不信。
恶业严身。其妇净信。解念佛定。妇每劝夫曰。
汝可念无量寿佛。夫不随。此婆罗门多欲爱
妇。情深染著。不知厌足。时妇曰。夫妇如双
羽。汝如何不似我行。既不随我心。我亦汝不
随。众不顺情。时婆罗门曰。我愚痴故。不能持
汝行。将如何。妇曰。汝定一时。我修念佛定讫
击金鼓时。将唱南无阿弥陀佛。入寝屋方交
卧。婆罗门如言而行。三年后依微疾而卒。胁
下尚暖。妇疑不葬。五日方活。悲泣谓妇言。吾
死入镬汤地狱。罗刹婆以铁杖打罪人。打动
镬缘。即谓汝金鼓声。不觉高声唱南无阿弥
陀佛。尔时地狱如凉池。莲花弥满其中。声所
及罪人皆生净土。罗刹白王。王放还吾曰。以
此奇事传说人间。即说一偈云。
「 若人造多罪
应堕地狱中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2b 页 T51-0832.png
才闻弥陀名
猛火为清冷」
婆罗门忆持而再说。闻者欢喜矣。
** 第二十十念往生感应
闻有一人不识姓名。其性粗险。不信因果。常
以杀猎为业。遇疾临终。备见地狱苦具。及所
杀众生。并来债命。其人悔曰。我平生不信师
僧语。今日所见。果如经说。遂告家中人曰。汝
等教我。儿等报云。若为相救。其人告曰。汝
若不能救我者。急遣一人。就寺请一师。来救
我也。即依其言。请得一僧。其人见僧。悲泣而
言。愿师。慈悲急救弟子。僧报云。旦越平生不
信三宝。今日垂终。卒救难得也。其人云。实
尔。师读佛经。如弟子罪人。命终之时有救法
不。僧答曰。观经有文。其文云云。忽然踊跃欢
喜。云佛言有地狱。如言即有者。佛言十念得
往生。弟子定得往生也。即告家人曰。可持火
来。家人庄火香炉授其人。语曰。我今小时。即
入地狱。在炉镬中。何用香炉。可将火来著我
手中。遂左手庄火。右手握香。面向西方。至心
念佛。未满十念。即告众云。佛从西来。大有徒
众。并放光明。授我花座。言毕即卒。此是十念
往生也。
** 第二十一释双惠图造阿閦佛感应
隋开皇中。有释双惠。不知何处人。一生期不
退转位。图阿閦佛像一十体。又造同像一十
二体。长三尺立像。专心祈请感应。梦感二人
僧。一人自称日光。一人自称喜辟。汝识阿閦
佛本愿不。答粗知。二僧欢喜曰。善哉如汝。在
浊恶世中。归依阿閦佛。于一生中。入不退位。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2c 页 T51-0832.png
得生欢喜。觉已弥念。临终启众曰。吾今往生
欢喜国矣。
** 第二十二造药师形像得五十年寿感应
昔天竺有婆罗门。富贵而无子息。祈请自在
天。其妇有身。九月满足生男子。色貌端正。生
众人爱敬。时有一尼乾善占。相见不悦云。此
儿有众相。未足继家业。馀寿二年。父母闻之
生忧恼。如中毒箭。时有昔亲友。作沙门洞达
奥秘。问其因缘。具答上事。沙门云。汝依七佛
法。造药师如来形像。如法供养。即以白初斋
日。如法式供养。父婆罗门夜梦。异服赤冠冥
道乘青马。捧札来造言。汝依七佛法。造像供
养。更得子五十年寿。果后如梦矣。
** 第二十三昔有一贵姓祈请药师灵像得
富贵感应
昔闻天竺有一贵姓。甚贫乏乞食自活。所至
城邑皆闭门户。人皆名为闭门。常自忧悲。往
诣药师灵像寺中。右绕佛像。至心悔过。断食
五日。如梦从像出妙色身。似少像。告言。汝宿
业颇灭。必得富饶。可还父母旧宅。觉后语已
到旧宅。城廓颓坏。唯有朽柱梁木。信告敕两
日而住。以杖掘地。自然伏藏显现。此即父母
所畜收也。一年内得富贵。此即依佛力矣。
** 第二十四贫人以一文铜钱供养药师像
得富贵感应
唐边州有贫人。孤独自活。家内唯有一文铜
钱。女人思惟。此钱不可为一生资粮。当供佛
像。即往伽蓝。供养药师灵像。经七日住邻县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3a 页 T51-0833.png
有富家。其妇顿死。更求他女。良久不得随情。
更祈请同寺像。梦所感以彼孤女为妇。共得
福寿。生三男二女。皆谓佛力矣。
** 第二十五破戒者称药师名戒还得净感
应
昔有一比丘。往游西域。欲请问得戒源由。发
足到天竺。适见一人阿罗汉。即请问僧尼得
戒不得戒。阿罗汉言。我是小乘圣者。不知菩
萨僧尼等戒得不。汝在暂住。我上升兜率。奉
问弥勒。即入定向天。具问僧尼并得戒请灵
验。弥勒即取金花云。若边地僧尼。取金花入
罗汉手掌。不得莫入。发心既讫。得花安手其
花入掌中。高一尺显现。以此为验。复问。若受
戒已更有犯者。如何远得所失。弥勒答。若
声闻法。犯性戒现身难得。若大乘法此事不
难东方有土名净琉璃。佛名药师。以本愿故。
破戒称名。必得净戒。比丘闻已。后说此事。闻
者信受矣。
** 第二十六夏侯均造药师形像免罪感应
夏侯均者勇州人也。显庆二年。受重病经四
十馀日。昏乱闷绝而死。自被配作牛身。祈云。
尝三度于阴师处受戒。兼受持药师经。自造
形像。自省无过。何遣作牛身受苦如此。均已
被配磨坊。经二十四日苦使。后为勘受戒等。
是实不虚。始得免罪。还苏说此事矣。
** 第二十七药师如来救产苦感应
淄州有女人。有身十二月不得产。身体疲苦。
骨髓𤺄痛。举声啼哭。受沙门迈公教。称药师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3b 页 T51-0833.png
名。梦佛自来救。弥信随唱。苦渐息产男子。人
皆谓希奇矣。
** 第二十八温州司马家室亲属一日之中
造药师像七躯感应
温州司马。得长病欲衰死。亲属奴婢。来集家
室涕泣。既死经一日。亲属知识。至心归依药
师。请除病应。一日造形像七躯。如法供养。至
第二日。闷绝还活云。我出家时。从三人冥官
被缚。过幽闇路。无人相从。至一城中。见有高
座。玉冠神并坐。前有数千人。皆被枷锁。问使
者谁。答琰魔王也。时可活汝罪。时王召问。汝
有作善不。答我未了志早死。王言。汝恶无量。
定不可免脱地狱。尔时有异光。照司马之身。
王知而告。汝亲属奴婢。造七佛像。得延寿命。
早可还人间。以是因缘。再得醒矣。
** 第二十九造毗卢遮那佛像拂障难感应
释常慜。发愿寻圣迹游天竺。日至中印度鞞
索迦国。王城南道左右有精舍。高二十馀丈。
中有毗卢遮那像。灵验揭焉。凡有所求。皆得
满足。若有障难者。祈请必除。闻像缘起于耆
旧。曰。昔此国神鬼乔乱。人民荒癈。有一尼乾
子善占察。国王占国荒芜。尼乾以筹印地云。
荒神乱起障难。须归大神。方得安稳。王聪明
达归宗。神中之大。不如佛陀。即造此毗卢遮
那像。安置左右精舍。左彫镂黄金。右用白银。
高咸二十丈。日日礼拜供养。尔时表夜叉童
子。驱荒神恶鬼出国界。方无障难矣。
** 第三十圣无动尊自称无价驮婆感应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3c 页 T51-0833.png
昔南天竺王子。厌世出家。弘持正法。诵圣无
动明王。独步旷野。明王现其身共为伴。自称
无价驮婆。奉事修行者。犹如世尊弟子给仕
世尊。吾肩所系帛巾。是其表帜也(驮婆此云奴婢。不用钱
贯。名为无价。肩系巾以为别异。圣无动尊。受他驱役。随逐行者。如不用钱买奴相似。今自系巾。表无价
奴。自称言不可谬也)。
** 第三十一释含照图写千佛像感应
唐兴善寺释含照。发愿图千佛像。才写七佛
像。不知九百九十三佛威仪手印。精诚祈请。
流泣悔过。梦见九百九十三佛现木叶。欢喜
图写。流布传世矣。
** 第三十二胎藏曼陀罗相传感应
毗卢遮那如来说大悲胎藏曼陀罗王救护一
切众生金刚手传受佛教。经数百年。传付中
印度世无厌寺达磨掬多。多谨传弘。付斛饭
王五十二代玄孙释善无畏。无畏开元七年。
从西国将曼陀罗图来至此国。于玄宗皇帝
朝为国师。翻译大教大曼陀罗。设大旦场。诸
尊放光。天雨细花而供养。其得感者。不可
单记矣。
** 第三十三金刚界曼陀罗传弘感应
昔金刚萨埵。亲于毗卢舍那佛前。受金刚界
大曼陀罗法义。后数百岁。传于龙猛菩萨。又
数百岁之后。传于龙智。龙智慎传持之。如瓶
水移器。传金刚智。智是南印度摩赖耶国人。
随缘游。随处利生。闻大支那佛法崇盛。遂汎
船东游。幸于海隅。开元八年中。方届京邑。于
是广弘秘教。建曼陀罗。依法作成。皆感应瑞。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4a 页 T51-0834.png
** 第三十四建金刚界灌顶道场祈雨而得
感应
昔金刚智三藏和上。年三十一。往南天竺。从
龙智受五部灌顶诸秘密之藏。却还中天竺。
其后南天竺。三年亢旱。草木枯死。其王遣使。
迎请和上。于自宫中。建金刚界灌顶道场请
雨。其时甘泽流澍。王臣欣庆。遂为和上造寺
安置。经余三载矣。
** 第三十五礼拜金刚界大曼陀罗感应
传闻。津州有孤女。愚痴不信。不识因果。生年
五十有七。遭疾而死。其人见之。六日方醒。流
泪投身自责过。人异之而问因缘。女答曰。吾
见不可思议希有之事。初死之时。入迸铁火
地狱。投地狱中。狱有心白阎魔王。王捡一卷
书曰。此女昔于功言弘和上室。礼拜金刚界
大曼陀罗灌顶坛场。只是彼力耳。汝非生死
人。早还人间。见此事得活。因此发心耳矣。
** 第三十六念胎藏大曼陀罗感应
传闻。大兴善寺传法灌顶阿阇梨惠应。有一
人沙弥。从七岁师事和上。至七岁有因缘。附
船渡新罗。忽遇暴风。乘舶顿覆。五十馀人。没
海不知何处漂寄。沙弥一心念胎藏圣众曰。
诸海会众。起大悲心。普救船众。如梦见虚空。
圣众如星散光。身忽在岸上。五十馀人。不溺
没同在一处。其中二十馀人。谓见空圣众。当
知救难之力不可思议矣。
** 第三十七汉明帝时佛舍利感应
明帝弘法立寺。于时西域所将。舍利五粒五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4b 页 T51-0834.png
色。直上空中。旋环如盖。映蔽日光矣。
** 第三十八吴王围寺执僧舍利浮光于钵
上感应
孙皓时有王。正解上事言。佛法宜感中国。不
列胡神。皓便一诏集诸沙门。陈兵围寺。欲诛
癈之事。谓僧会法师曰。佛若神也宜崇之。若
其无灵。黑衣一日同命僧。或缢死或逃于外。
会乃请齐期七日现神。以铜钵盛水。置庭中
食毕。义乃光晖耀。忽有闻。庭钵鎗然有声。
忽见舍利。明照墀宇。浮于钵上。皓及大众前
看。骁愕失措。离席改容而进。会曰。陛下使猛
贲之力击。以百钧之槌。金刚之质。终不毁破。
皓如言。谓先经呗礼拜。散花烧香高唱曰。诚
军踪慈氏来津未绝。则法轮将转。彻于幽
涂。威神不少冥现。今日不然。则三宝永绝。言
毕在士军搥生风。观者战剽而气端。搥碎舍
利不损。光明搥出耀彩充盈。皓伏投诚劝营
斋讲。石塔在建唐大市北。后犹光瑞。元嘉十
九年秋。寺刹夜放光明。鲜江彩发。有异火光。
使四层上。从西绕南。又以大烧。腾光上踊。
作大莲花。遂发信乃为立寺。名为建切。改
所住地名佛地矣。
** 第三十九唐阿得造塔放还感应
唐阿得死。三日还苏说。初死时。两人挟腋。有
白马吏驱之。不知行几里。见北向黑门而入。
见东向黑门而入。见南向黑门。北入见有七
十馀梁间。凡舍有人。皂服龙冠。边有二十
馀吏。皆言府君。西南复有四五十吏。阿得便
前辞府君。府君问何所奉事。得曰。家起浮图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4c 页 T51-0834.png
寺塔。供养道人。府君曰。卿大福德。问都录使
者。此人命尽耶。见持一卷书伏案之。其字甚
细。曰。馀寿三十五年。府君大怒曰。小吏敢顿
夺人命。便缚白马吏。著柱处罚一百。血出流
漫。问得。欲归不。得曰尔。府君曰。今当送卿
归。欲便遣卿案行地狱。即给马一匹及一人。
从东北出。不知几里。见一城方数十里。有满
城上屋。因见其未事佛。时亡伯伯母己叔
父母。皆著神域衣。破坏身体血。前行见一城。
其中有以铁床上者。烧床正赤。凡见十狱。各
有楚毒。狱名赤沙黄沙白沙。如此七沙。有刀
剑树。抱赤铜柱。于是便速。复见七十之梁间
凡室。挟道种槐名福舍。诸佛弟子住中。福
多者上生天。福少者住此舍。遥见大殿二十
馀梁。有一男子二妇人。从殿上来下。是得事
佛后己伯父母须臾值。人来问得。一城方数
十里有满。识我不。得云不识。曰汝何以不识
我。我共汝作佛门主。于是笑而忆之。还至府
君所。即遣前二人送归。急便苏活者也。
** 第四十五级未就刑利刃断感应
荧阳高苟年已五十。为人杀被收。锁项他牢
分必受死。同牢人云。努力共诵观世音。苟云。
我罪甚重耳。受死何由可免。同禁劝之。因如
始发心。誓当舍恶行善。专念观音。不蕳造次。
若得免脱。愿起五层佛图。舍身作奴。供养众
僧。旬日用心。钳锁自解。监司惊怪。语高苟
云。若佛神怜汝。暂应不死。临刑之日。举刀未
下刀。刀折刃断。奏得原免矣。
** 第四十一庙神奉绢世高为起塔离蟒身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5a 页 T51-0835.png
感应
沙门安世高者。安息国王太子也。至孝游化。
往预章至官亭湖庙入。神告世高曰。吾昔在
外国。出家作道人。好行布施。不持戒。今日在
此。为宫亭湖神。周圆千里。并吾所统。百姓贡
献珍玩无数。是我先身。损己之报答。能持
戒福应生天。以毁戒故堕此神中。师卿是吾
同学。今得相见。悲欣可言。寿尽旦夕。而丑形
长大。不欲于此舍命秽污潮水。当度山西空
泽之中此身灭。恐堕地狱。吾有绢一千匹。在
石函中。并诸杂物。可为我立塔。营建三宝。使
我过世得生善处。深以相诧。世高闻此。涕泣
流连。便语神云。何不见形面共言对。神云。毁
戒之罪。形甚丑陋。见必惊怖。世高曰。但暂见
吾身不惧也。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蛇。至
世高膝边。泪如雨下。不知其尾长短所在。俄
而入于床后。世高于是收取绢物。悉内船中。
辞别而退。宗侣一时飏航进。路神复出蛇身。
登山顶遥登去。众人取手。然后起乃灭。倏忽
之间。便达预章。即于彼境。以起萧寺。神即移
度山西遇命头尾相去四十馀里。今寻阳郡
蛇村是。世高还郡。以庙中馀物。于瓦官寺。起
塔二重。世高后梦。神来云。蒙师作福。已脱蟒
身矣。
** 第四十二昔须达长者图精舍地感应
长者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精舍。须达自手。授
绳一头。共图精舍。时舍利弗。欣然含笑。须达
问言。尊人何笑。答言。汝始于此地住。六欲天
中宫殿已成。则借道眼。悉见六天严宝殿。问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5b 页 T51-0835.png
舍利弗言。是六天何处最乘示。舍利弗言。
下三色染。上二憍逸。第四天中。少欲知足。恒
有一生补处菩萨。来生其中。法词不绝。须达
言。我正当生第四天中。言已竟馀宫悉灭。唯
第四天宫殿湛然矣。
** 第四十三建立精舍地感应
昔佛住祇洹精舍。时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
千世界百亿天地。无非明彻。犹如见掌。尔时
大众万亿舍利弗等。而为上首。于光明中。见
百亿四天下。黄金地处处遍满。佛之光明分
散。停住黄金之地。还不收。久时须达居士。从
座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何故。今日我等大
众。见杂染世界中。处处有黄金地如彫镂。云
何世尊光明分散。停住黄金处处。不还取之。
佛言。涅槃后正像末时分。信男信女。比丘比
丘尼。国王长者。大臣人民。以佛威力。于此处
处。建立寺堂。今日光明所住黄金地者是也。
彼诸四部弟子。以我白毫功德分故。广作佛
事。所得功德者汝无异。复次所留毫光。我虽
入灭。而常住不灭。当来兴造时。最为照明。更
从施主口。入住胸方寸脏。渐渐照清生死重
冰。决定不堕四恶趣中。必当得佛。金色宝刹。
如文殊师利等。虽有此益。四部弟子。尔时日
用不知也。
** 第四十四沙弥以杖加精舍为壁木延寿
感应
昔罽宾国有精舍。僧徒三百馀人。沙弥二十
馀人也。沙弥之中。最少生年十三。上座驱使
僧事不违。时有一尼乾子。善占相察。见沙弥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5c 页 T51-0835.png
云。汝馀寿唯二年也。沙弥闻之。生大怖畏。经
一夏时。尼乾见沙弥云。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甚为希有。汝寿既延五十年。有何妙术。沙弥
云。更不修延命法。尼乾白上座。上座是三明
大阿罗汉。入边际定。观知因缘。从定而起。告
尼乾子言。此沙弥于夏初。众僧修营精舍壁。
时少一木。即持古杖。加之成壁。以是因缘。延
五十年寿矣。
** 第四十五拂精舍庭生天感应
昔如来在世之时有天人。来下祇洹精舍。佛
为说四谛法。得法眼净。阿难问佛。佛言。须达
居士。造精舍已。遣一人奴。拂寺庭扫除道路。
乘此善根。生忉利天。来下听法。得法眼净也。
** 第四十六昔于父母故宅地造精舍感应
昔尊者夜周多。归于旧里。父母故宅地。建立
佛精舍。尊者夜分有百千天子。来下供养精
舍。尊者知而问天子言。我是汝父母。以恶业
故堕地狱。汝出家日生天。于古宅地。建立精
舍。时自宫殿动摇。光明倍胜。以见此事故。来
供养也。
** 第四十七室罗伐悉底国寺感应
室罗伐悉国。有一精舍。高六十馀尺。以东有
天祠量等精舍。日旦流光。天祠之影。不能蔽
精舍。日将落照精舍之阴。遂覆天祠影覆矣。
** 第四十八昔贫儿以木叶戏作寺延寿感
应
昔阿罗汉。路值一贫儿。观知馀寿。三日生悲
悯去。至第三日值贫儿。入定观知。有六十年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6a 页 T51-0836.png
寿。生希有念。又观善根。知与诸乞儿共戏。拾
木叶为寺报。为人说之。闻者生信矣。
** 第四十九比丘补壁孔延寿感应
昔有一比丘。死时将至。因入僧伽蓝。见壁有
孔。即便团泥。而补塞之。增其寿命矣。
** 第五十昔金地国王治古寺延寿感应
昔有相师。占金地国王。却后七日。必当命终。
后日游猎。次见一故寺破坏。即生悲心。速修
治之。得三十年寿矣。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
*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中目录
* 第一将读华严经以水盥掌水所沾虫类生天感应
* 第二诸小乘师以华严置阿含下恒在其上感应
* 第三释灵干讲华严见天宫迎改生花藏世界感应
* 第四唐朝散大夫孙宣德发写花严愿感应
* 第五东市行證为亲写花严救苦感应
* 第六王氏感地藏菩萨诵花严偈排地狱感应
* 第七空观寺沙弥定生见红莲地狱谬谓华藏世界感应
* 第八龙子从僧护比丘诵习四阿含感应
* 第九新罗国僧俞诵阿含经生净土感应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6b 页 T51-0836.png
* 第十书写阿含经生天感应
* 第十一乾陀卫国阿罗汉富那舍昔闻中阿含经感应
* 第十二南海滨五百蝙蝠闻阿毗达磨藏作五百应真感应
* 第十三罽宾国鼠闻诵律藏得阿罗汉感应
* 第十四受持律比丘感天感应
* 第十五释迦昔在凡地得大集经一函灭罪得通感应
* 第十六并州比丘道如唯闻方等名字生净土感应
* 第十七昙荣僧定行方等忏法得授记感应
* 第十八隋朝智者大师讲净名经感应
* 第十九宋临淄释普明诵维摩经感应
* 第二十会稽山阴书生写维摩经除疾救亡亲感应
* 第二十一法祖法师为阎罗王讲首楞严经感应
* 第二十二光宅寺云法师讲胜鬘经降雨感应
* 第二十三贫女受持胜鬘经现作皇后感应
* 第二十四道珍禅师诵阿弥陀经生净土感应
* 第二十五昙鸾法师得观无量寿经生净土感应
* 第二十六并州僧感受持观经阿弥陀经生净土感应
* 第二十七西印度国讲金光明经敌国得和感应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6c 页 T51-0836.png
* 第二十八中印度国讲金光明最胜经感应
* 第二十九温州张居道冥路中发造金光明四卷愿感应
* 第三十则天皇后供养金光明最胜王经感应
* 第三十一梓州姚待为亡亲自写四部大乘经感应
* 第三十二唐张谢敷诵药师经除病感应
* 第三十三唐张李通书写药师经延寿感应
* 第三十四写传大毗卢遮那经感应
* 第三十五书随求陀罗尼系颈灭罪感应
* 第三十六尊胜陀罗尼经请来感应
* 第三十七童儿闻寿命经延寿感应
* 第三十八乌耆国王女读诵般若心经除怨害等感应
* 第三十九毕试国王写诵般若心经除怨害等感应
* 第四十遍学三藏首途西域每日诵般若心经七遍感应
* 第四十一大般若经翻译时感应
* 第四十二大般若经最初供养感应
* 第四十三唐乾封书生依高宗敕书大般若经一袟感应
* 第四十四东印度三摩呾吒国转读大般若王供养感应
* 第四十五并州常慜禅师写大般若经感应
* 第四十六京兆僧智讽诵大般若经二卷感应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7a 页 T51-0837.png
* 第四十七并州道俊写大般若经感应
* 第四十八唐豫州神母闻大般若经名死更得活感应
* 第四十九踏大般若经所在地离恶趣业感应
* 第五十释迦趣菩提树下时地神奉般若金夹感应
* 第五十一周高祖武帝代灭法时大品感应
* 第五十二阿练若比丘读诵大品经感应
* 第五十三天水郡张志达写大品经三行延寿感应
* 第五十四晋居士周闵大品般若经感应
* 第五十五朱士行三藏放光般若感应
* 第五十六释清虚为三途受苦众生受持金刚般若经感应
* 第五十七僧法藏书诵金刚般若经灭罪感应
* 第五十八唐玄宗皇帝自诵仁王经咒请天兵救安西感应
* 第五十九唐代宗皇帝诵讲仁王般若降雨感应
* 第六十旧译仁王般若经感应
* 第六十一无量义经传弘感应
* 第六十二闻无量义经功德生忉利天感应
* 第六十三诵法华经满一千部必有灵验感应
* 第六十四书写法华满八部必有救苦感应
* 第六十五书写法华经一日即速救苦感应
* 第六十六分七卷法华经讲八座感应
三宝感应要略录¶ 第 837b 页 T51-0837.png
* 第六十七昙摩忏三藏传大般涅槃经感应
* 第六十八释惠严删治涅槃经感神责感应
* 第六十九书写涅槃经生不动国感应
* 第七十闻常住二字感应
* 第七十一手触涅槃经感应
* 第七十二诸王写一切经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