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统编年-清-纪荫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2c 页

宗统编年卷之三十


**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讳德宝。金台吴氏子。嗣龙泉祖。

世宗甲辰嘉靖二十三年。

临济第二十八世圆通祖嗣宗统(三十八年)

祖居圆通。

仲夏朔。祖入都居圆通寺。上堂。拈拄杖曰。有么。有
么。时有一僧出作礼。祖劈脊便打曰。多口作么。曰
某甲一言未措。何为多口。祖复打曰。再犯不容。

乙巳二十四年。

祖结夏圆通。

四方禅侣。终南。南岳。伏牛。五台等处。闻祖道风。皆
来参礼。

丙午二十五年。

曹洞宗统止于是年。

按洞宗宗镜书。传少室润。廪山忠。隐庵进。大方迁
古风玄。天然佐。五人。少室润。传清凉念。无言道。智
空睿。鳌谷银。无疑信。五人。廪山忠。传经昌经一人。
清凉念。传云门澄一人。寿昌经传博山来。东苑镜。
鼓山贤。黄龙谧四人。无言道。传少室喜。金山肇二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3a 页 X86-0283.png
人。云门澄。传苕溪彻。明因怀。佛日方。愚庵盂。东山
澓。弁山雪六人。博山来后有雪关訚。檀度密。华首
独。金陵严四人。东苑镜传天界盛一人。鼓山贤后
有鼓山沛一人。诸家传持。正在繁衍。从此至本朝。
诸师之出世行迹。年月有徵者书焉。宗统之归。须
俟后定。

幻休润和尚继席少室 发明(洞宗宗统巳虚诸师皆称和尚后详诸方
略纪)。

宗镜祖示寂。佥议继席。非润不可。润执意谦退。再
请再却。众乃举祖付嘱之偈。润遽堕泪不复言辞。
乃住少室。润体貌丰硕。声若洪钟。与诸学人。甘澹
泊而襟度夷旷。力荷大法。朝夕乾乾。无少倦色。告
香入室者。二百七十人。

丁未二十六年。

戊申二十七年。

己酉二十八年。

庚戌二十九年。

辛亥三十年。

佛灭后二千五百年。

壬子三十一年。

癸丑三十二年。

隐庵进和尚应请北游。

进自得法于小山书祖。后养道于大伾之兴国寺。
影不出山。足不蹈阃者数载。久之开堂说法。机如
走珠。口似悬河。衲子肩摩踵接。趋谒如狂。一日应
请北游。途宿三教堂。主僧进曰。此中向有憨布袋
像供西壁。后为羽士居此。于顶上安双髻。改呼为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3b 页 X86-0283.png
钟离仙。迁供东壁。每每缁衣黄冠。争衡代位。至今
荤酒淫祀。妖孽一方。死为怪事。求和尚除之。进以
拄杖指其像曰。者块泥团。变怪多端。不守本分。恼
乱人间。髡头佛祖。丫髻神仙。出乖见丑。魔魅闾阎。
彼此搬弄。东那西迁。妄生喜怒。暮四朝三。不遇老
僧行正令。多年冷地受牵缠。四大各复。返本还源。
从此一方齐物论。即刻送汝上长安。咄咄。连棒粉
碎。而邪孽从兹肃清。

甲寅三十三年。

祖辞众南游。

仲秋祖辞众南行。有答三际禅人问法语。

蕴空忠和尚栖隐廪山慧经从之出家。

盰江之新城。有廪山。去郭二十里。八面秀拔。忠游
喜之。因结茆栖止者。二十年。不与人接。诸士绅故
人多来相访。唯默坐而巳。罗近溪。邓潜谷。与论性
命之学。皆超出情见。及举宗门向上事。人多未能
领略。经抚州崇仁裴氏子。诞时难产。祖父诵金刚
般若经而娩。因名经。初生颖异。长貌苍古。九岁入
乡塾。便问浩然之气。是个甚么。塾师异之。向忠道
行高峻。特求出家。常疑金刚四句偈。必有指据。偶
见傅大士颂曰。若论四句偈。应当不离身。不觉释
然。遂辞忠隐峨峰。尝登绝顶顾盻。而作偈曰。踏上
云头第一峰。眼中广博小虚空。当时欲见无由面。
今日相逢处处同。结庐三年。人无知者。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3c 页 X86-0283.png

乙卯三十四年。

丙辰三十五年。

禅师方念参少室休和尚于立雪庭受付。

念字慈舟。别号清凉。古唐杨氏子。十岁投金台义
公出家。自念生死事大。受具参方。一日听古道法
师讲楞严经。至七处徵心。后顿知缘生不实。茫无
下落。乃遍历讲席。精研性相宗旨。终不自肯。往少
室。参幻休润。于立雪庭礼拜次。润问甚处来。念曰。
北方来。润曰。北方道法与此方如何。念曰。水分千
派。流出一源。润曰。恁么何用到此。念曰。流出一源。
水分千派。润见念言辞迥迈。命充维那。时提大事
因缘激发之。念晓夕体究。至忘寝食。一日至五乳
峰前。初祖面壁处。忽然契悟。亟诣润呈偈曰。五乳
峰前。好个消息。大小石头。块块著地。润可之。嘱曰。
从上佛祖。以自己所證。递相承袭。欲令一切众生。
知有此事。余得之小山先师。十馀年矣。今将从上
佛祖心印源流付嘱于汝。汝当上体佛祖之心为
心。以续慧命。灯灯相继。毋令丧失。然虽如是。尚宜
晦迹林泉。乘时一出。付以偈曰。无上涅槃心。佛祖
相传付。吾今授受时。云净风头露。

丁巳三十六年。

禅师伏牛下径山万松绍林寂。

林仁和沈氏子。幼入法轮出家。习瑜伽教。林愀然
曰。是岂生死大事所竟耶。趋天目。谒平野老人。获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4a 页 X86-0284.png
闻心要。翱翔讲律。研穷玄奥者。久之。嗣伏牛大休
实。入川峡登峨嵋。复归虎林。遁迹径山。道风弥著。
问法者麇至。书偈而化。

云外香曰。万松老人。操履真洁。玄宗幽邃。近代主
匠。不多指屈。其于径山。踞师子座。挝涂毒鼓。法筵
非暂也。世谛。非促也。度生。非简也。传法。非一众也。
及考山志。列诸法侣类中。而不入祖位。何所然耶。
吁。异哉。明眼人前。不妨举似。

戊午三十七年。

己未三十八年。

庚申三十九年。

禅师吉庵下嘉兴天宁法舟道济寂。

济秀州张氏子。嗣吉庵祚。初住龙渊景德。移盐官
俱胝故院。院有灵泉甘美。且利浴茧。因产妇触秽。
致震雷坠石。要以百祀矣。济谓众曰。院破可完。井
覆可启。以密语祷之。石徙其半。至今有半井之称。
寻移武康双髻。有池蛙听经之异。嘉靖初。中贵张
永。请出世秣陵安隐。由阳羡开堂禾之天宁。复开
炉鞴于灵光精器诸刹。乃浮舟南湖。信风所如。三
年弃去。居湖之弁山。是年秋寂。济气宇遐畅。礼度
闲逸。律身惟谨。造次琐屑必规检。寒暑屋漏亡改
替。性沉静。素无干谒。随缘转化。先后二十馀所。解
包之后。足不越户庭。旦晚持秘密伽陀严甚。燕暇
则孤坐。泊然似不能言者。钱帛蔬果。必均同在。诲
义无碍。如春风披拂。不自知其意之消也。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4b 页 X86-0284.png

辛酉四十年。

壬戌四十一年。

癸亥四十二年。

禅师天童下天池玉芝法聚寂。

聚盐官富氏子。儿时恒籍地趺坐。折草念佛。出世
后。结庐澉湖习静。芝产座下。因号玉芝。嗣天童。碧
峰显。移锡武康天池。搆玉芝精舍。提唱宗乘。随机
明捷。如太阿发穴。秋水生寒。不犯锋铓。任情磐礴。
二十馀年之间。归诚缁素。鉴觉一大事因缘者。琳
琅辉映。有语录六卷。五月十九日寂。

甲子四十三年。

祖复北游寓宝禅。

乙丑四十四年。

禅师正传参祖于北京宝禅。

传溧阳吕氏子。年十九。从善权乐庵薙发。看父母
未生前话。无所入。刻苦历二七日。一夕经行。才就
坐。闻琉璃灯光熚爆。豁然有省。乃曰。古人所谓虚
空粉碎。大地平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
销殒。非虚语。直造燕都参祖。通所得。语未竟。祖忽
趯出只履曰。向这里道一句看。传无语。立檐下自
夕达旦。祖出见唤传。传回首。祖翘一足。作修罗障
日月势。传乃大悟。

禅师智空赴天界请。

空字妙有。云南太和葛氏子。出家后往鸡足山。然
一指。偕友往南岳。下炼魔场。卓庵仰山。日唯一食。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4c 页 X86-0284.png
西踰江浙。访诸祖遗迹。阅藏天目。顿明大旨。谒万
松林于双径。遂受记莂。是年应天界请。

丙寅四十五年。

圆悟生(是为天童)

十一月十六日。生于常州宜兴蒋氏。

穆宗庄皇帝。

穆宗丁卯隆庆元年。

禅师瑞岩下禺川真慧寂。

慧雉城符氏子。事母以孝闻。却姻出世。书法华十
二部。以报罔极。力参有悟。往印于玉芝聚。首众飞
霙院。乌程令不崇三宝。陷之于狱。体无完肤。同事
数人。咸谓非曲糵荣卫不可以生。慧独毅然曰。酒
为大过犯。吾佛首禁。生死等幻耳。毋多言。至夜说
偈而逝。

戊辰二年。

己巳三年。

祖付正传法印。

传悟后。服勤数载。礼辞南归。祖书从上源流付之。
临行。覆以一笠曰。无露圭角。

慈舟念和尚掩关五台。

念掩关五台。昼则一食。夜则孤坐。久之自念。差别
智不可不明。乃肆游诸方。一切苦行。人所頞蹙者。
皆身亲历。后至石城。精厉过分。双目忽盲。念曰。幻
身非有。病从何来。将身心一时放下。硬坐七日。双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5a 页 X86-0285.png
目复明。

庚午四年。

辛未五年。

壬申六年。

憨山德清参祖。

清全椒蔡氏子。出家长干大报恩寺。大殿燬。清与
雪浪恩。矢志兴复。乃北游京国。寻之五台。以憨山
自号。谒祖。祖问何处来。清曰。南方来。祖曰。记得来
时路否。曰一过便休。祖曰。子却来处分明。清作礼。
侍立请益。祖开示向上。数语而出。

神宗显皇帝。

神宗癸酉万历元年。

法藏生(是为三峰)

十月七日。生于常州无锡苏氏。

甲戌二年。

禅师天宁下大云云谷法会寂。

会嘉善怀氏子。参法舟济于天宁。寝食俱废。一日
食尽不知。碗忽堕地。𨺗然省彻。得受记莂。韬迹香
林。见明教嵩日课。遂效行之。徐魏国公延于丛桂
庵。请住三藏殿。会危坐不越阃者三载。诛茅栖霞
千佛岭。陆仪部光祖访之。机洽。欲为建寺。力辞之。
嘉靖丙寅。集五十三人结禅期于天界。壬申。吴吏
部默泉。郑刑部旦泉等。请还故山。达观可扣华严
宗旨。为发挥法界圆融之妙。叹未曾有。会定力摄
持。住山四十馀年如一日。昼夜端坐。前置一炉。香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5b 页 X86-0285.png
烟不断。终身禅诵无间。真末法精进幢也。当江南
禅道梗涩之时。出入灭裂之地。始终无一议之者。
其操行可知巳。正月五日。四方之众。睹会住处。𦦨
发。及明趋视。而会巳寂。住栖霞时。有开示袁文学
了凡行功过格语。载本传。

乙亥三年。

无明经彻悟。

经阅传灯。见僧问兴善。如何是道。善曰大好山。日
夜提撕。至忘寝食。一日因搬石次。坚不可举。极力
推之。豁然大悟。即述偈曰。欲参无上菩提道。急急
疏通大好山。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师关。
遂往廪山呈偈。忠即为印可。始许薙发受具。

丙子四年。

敕法师觉淳等校订续八大藏经典。

丁丑五年。

戊寅六年。

祖自五台回至京结庵西城柳巷。

己卯七年。

庚辰八年。

禅师万松下苍山妙有智空寂。

空威仪丰伟。望之俨然一应真。住天界。迁超果。晚
居余山寂。徐阶铭其塔。

禅师东塔下敬畏如空寂。

空香水施氏子。嗣野翁晓。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5c 页 X86-0285.png

云外香曰。断桥伦传方山宝。宝传无见睹。睹传白
云度。度传古拙俊。再四传至宝芳进。进传野翁晓。
晓传敬畏空。空传古湛冲。冲之后遂斩无传。衣偈
留车奚庵。

辛巳九年。

临济第二十八世圆通祖示寂。

正月十九日。寂。塔于城西之小西门。

禅师无念深有住龙湖。

** 临济第二十九世祖

讳正传。字幻有。嗣圆通。

壬午十年。

临济第二十九世禹门祖嗣宗统。

癸未十一年。

甲申十二年。

乙酉十三年。

曹洞三十世西京万寿幻休润和尚寂(宗镜书祖嗣)

发明(润当嗣宗统以俟后定故书法如此)

顺德鹊山天然佐和尚寂(曹洞三十世宗镜书祖嗣)

佐隐鹊山。有请说法者。坚辞之。十月。预知时至。浴
毕坐逝。

丙戌十四年。

诏颁藏经施天下名山。

国初刻藏。有北方撰述诸经未入藏者。诏补入之。
敕颁十五藏。散施天下名山。

慈舟念和尚南游普陀禅师湛然圆澄参谒受印證。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6a 页 X86-0286.png

念游普陀归。由越之止风涂。众请说法。湛然澄来
参。念问止风涂向青山近。越王城畔沧海遥时如
何。澄曰。月穿沧海破。波斯不展眉。念复举洞上宗
旨。逐一问澄。澄乃说偈呈似曰。五位君臣切要知
个中何必待思维。石女惯弄无针线。木偶能提化
外机。井底红尘腾霭霭。山头白浪滚飞飞。诞生本
是无功用。不觉天然得帝畿。念阅曰。语句绵密。不
落终始。真当家种草也。遂召入室印證曰。汝后开
两片唇皮。截断天下人舌头有分在。即付偈曰。曹
源一滴水。佛祖相分付。至今授受时。大地为甘露。
咄。五乳峰头无镞箭。射得南方半个儿。

慈舟念和尚住嘉禾东塔。

念应请住嘉禾之东塔。迁豫之云居。匡庐。后欲投
老台山。越中缁白力挽归宝林道场。(汰如河法师续高僧传称
师为清凉国师后身)示寂后。法嗣湛然澄。迎龛塔于显圣南
山之麓。

丁亥十五年。

禅师万松下嘉禾东禅千松明得寂。

得号月亭。以嗣万松。易号千松。乌程周氏子。始参
百川海。不契。单衣芒屩。遍历丛席。备尝艰苦。所遇
皆外道法事。自念般若缘薄。益奋励。投上竺哀吁
普门大士。祈姤明师。乃谒万松林。泫然请决。凡十
载无所入。一日阅楞严经。至清净本然。云何忽生
山河大地。恍若云散长空。寒蟾独朗。呈偈。松颔之。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6b 页 X86-0286.png
松住双径。得为众负米缚薪。不惮艰苦。独行朴蔌
间。遇虎横踞。得卓锡正立。虎俛首避去。时咸异之。
适览枣柏合论。至十地品。午夜隐几而坐。梦游兜
罗绵世界。阐华严奥旨。至于结座。乃说偈曰。从本
巳来无。今日何曾有。一毛头上见。虚空笑开口。喝
一喝。寤白松。松抚之。松寂后。悬铛守塔者千有馀
日。乃孑身趋凌霄峰。结茅孤坐。衣草食木。苦行精
研。一夕趺坐。心境豁尔。疑滞冰释。自此道价峥嵘。
毳徒辐凑。陆五台率众请法。吴司𡨥韫庵请说法
于灵隐。管佥宪东溟请阐法于天池。沈仪部观颐
请住圆證寺。世方崇事真武。比邱有披法服而膜
拜者。得见悉叱曰。此北方一水神耳。教中谓毗沙
门天王。愿兴神力。为佛外护。尔授七佛袈裟。而礼。
何谬倒乃尔。往往改像设而更庙宇。俾学者专心
正道。得为人修干玉立。性度伉直。以胜法为自重。
以传道为己任。祸患不苟避。戚喜不形色。至于登
座白椎。则慈云霭然。三千炳著。八万森严。七众无
不渥其沛泽。而醉心者夥矣。所遇公卿。未尝降礼
作卑謟态。群小或憎诟之。百折不回。是冬示疾。吉
祥而逝。

相宗法师苏州华山祖住寂。

住字幻依。号麓亭。丹徒朱氏子。八龙蟠山出家。受
法华华严诸大部。自谓觉识所依。非关真际。游少
室。依大章五载。复至伏牛。依高安十二夏。次游都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6c 页 X86-0286.png
下。谒松秀二法师。尽得清凉之旨。淮安胡给谏延
住钵池山。造大藏经。作无遮会。访无极于南京。居
第二座钳锤之暇。即入众作务演华严于京口万
寿寺。至入法界品。地震。天雨甘露。宝华。时无极妙
峰承印。亦居座下。万历甲申。憩锡苏州莲华峰下。
建精舍居之。立三不留轩。谓不留骸骨。不留衣钵。
不留徒众也。九月告众而逝。异香积时不散。塔全
身于莲华峰之阴。王世贞铭其塔。住持常不轻行。
提奖孜孜。所至皆成宝坊。

戊子十六年(岁大饥)

己丑十七年。

沙门真可募刻方册大藏。

可字达观。号紫柏。尝复楞严寺。以大藏京板印购
烦难。欲易梵筴为方册。便于流通。上首道开法本。
慨肩钜任。冯梦祯陆光祖等。共相倡举。布告天下。
今之嘉禾楞严藏经是也。

庚寅十八年。

无言道和尚住嵩山少室。

道字无言。新建胡氏子。嗣幻休润。嵩山四众请住
少室祖庭。周藩国主迎道说法。主大开悟。汝宁王
闻之亦迎道至。世子病足。倚杖而视。道乃引之周
行七转。汗流如注。而足即瘳。僧问外道问世尊曰。
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意旨如何。道曰。动
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道机锋敏捷。襟怀平实。后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7a 页 X86-0287.png
寂。塔于少室祖茔。

禅师仪丰方彖安禅莲居。

彖达州罗氏子。出家太平兴国。参鬼神觑不破之
机。三年有省。南询结茅双径鹏抟峰。蒿糁不给。深
究玄要之旨。栖止清平山。一日闻午炊作声。彻去
疑滞。返兴国。葺故宇。荐至杭郡。时莲居首启禅期。
一时究心之士咸集。请彖说法因秉鼗鼓示众法
要。

祥符荫曰。白马彖禅师。真参力究。密證宗乘。秘重
大法。不以禅师自居。神庙时。莲居开禅期。皋亭永
庆辟枯木堂。仪丰闻谷二大师。实以禅摄讲净。而
不滞理致。不堕名言者也。

辛卯十九年。

法藏出家。

藏得度于邑之五牧德庆院。命今名。

壬辰二十年。

沙门真可礼石经于雷音寺感舍刹放光。

可书法华经以报二亲。荐入都门。复潭柘古刹。西
游峨嵋。由三晋历关中。践栈道。礼普贤大士。顺流
下瞿塘。过荆襄。一登太和。住锡匡阜。重新归宗故
址。自皖公山北上。探问石经遗迹。扫琬公塔院。启
石室。佛座获一宝函。中有佛舍利若干。出视光烛
林壑。适慈圣太后曩岁拜为弟子。命近侍致斋供。
乃紫伽黎。可以偈辞。有云自惭贫骨难披紫。施与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7b 页 X86-0287.png
高僧福更增。因请舍利进宫。三日修敬。出帑金重
固于石窟。憨山德清记之以文。

癸巳二十一年。

沙门南岳伏虎岩真清寂。

清字象先。湘潭罗氏子。依伏虎岩宝珠得度。参无
字。因舟触岸有省。戒行精严。道声蔼著。慈圣太后
锡金纹紫方袍。以褒崇之。复慈云禅刹。是岁正月
二十九日。往生净土。

甲午二十二年。

乙未二十三年。

祖住龙池圆悟出家侍行。

悟正月诣显亲。礼祖为师。祖以悟学道勇锐。志期
彻悟。命名圆悟。是春祖应太常唐凝庵请住龙池。
悟为荷橐而往。身任众务。以至鬻薪陶器。负米百
里之外。虽刻苦事众。而参究益力。

憨山德清戍雷阳。

清因前颁藏使者触上怒。并及之。下镇抚狱。以私
创牢山寺院。遣戍雷州。清乃谓众曰。佛为一切众
生。不舍三途。今东海蔑戾车地。素不闻三宝名。今
予教化十二年。三岁赤子。皆知念佛。舍邪归正。予
愿足矣。第以重修本寺志未酬。可痛心耳。乃离即
墨。士民倾城涕泣追送。下狱。时京城[言*苔]刹。皆为诵
经礼忏保护。衲子中。有然香炼臂水斋持咒。以加
护之者。在狱八阅月。冬十月发遣。朝士大夫多亵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7c 页 X86-0287.png
服策蹇相送。安肃郑大司马范溪公子。在金吾。素
未相识。时设燕。会在朝缙绅请救。以至涕泣。诉其
无妄。

丙申二十四年。

丁酉二十五年。

戊戌二十六年。

圆悟始纳僧服。

先是悟出家时。祖即命薙染。而苦愿终身苦行供
僧役。故祖上下舟车。悟随行。有类厮养。后尝正色
语众云。老僧三十一上侍先师。参禅学道。都在作
务里办。汝辈要安坐修行耶。老僧不愿丛林遗此
法式。是年四月八日。始纳僧服。

无明经和尚住宝方元来参谒契悟。

经省悟后。服勤左右。日夕温研。影不出山者二十
四年。出住宝方。时年五十一矣。(经住山日。有僧问住山前曾见何人。
经曰。总未行脚。僧激之曰。岂以一隅而小天下乎。经善其言。遂遍参莲池宏。达观可。憨山清。语各投契)
来。庐州舒城沙氏子。生而白衣重包。荤酒性绝。年
十六。礼五台静庵通公。修空观五年。参寿昌经于
峨峰。不契。复谒于宝方。经问蚁子解寻腥处去。苍
蝇偏向臭边飞。是君边事。是臣边事。来曰。臣边事。
经曰。大有人笑你在。来曰。先所论皆是。到这里。因
甚不是。经曰。此一不是。彼一切都不是。一日如厕。
见人上树。豁然大悟。趋见经。入门便拜。经曰。子近
日如何。来云。有个活路。祇是不许人知。经曰。因甚
不许人知。来曰。不知不知。经举龙吟雾起虎啸风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8a 页 X86-0288.png
生公案。来立呈颂曰。杀活争雄各有奇。模糊肉眼
曷能知。吐光不遂时流意。依旧春风逐马蹄。经笑
曰。子今日方信悟不尔欺也。来曰。向后还有事也
无。经曰。老僧祇知二时粥饭。亦不知有向后事。来
曰。岂无方便。经曰。子后得座披衣。幸无筹策足矣。

沙门真缘焚身供舍利塔。

缘锡山梁氏子。形材劣众。精锐过人。历名山而参
尊宿者十有六夏。得悟性宗。兼以念佛三昧。万历
二十六年。结制日。卓锡四明。展敬阿育王舍利。七
宝塔光中。获睹释迦如来丈六紫金身。率然而喜。
捬然而泣曰。真缘何德。乃感我佛希有瑞相。誓欲
焚身。以报佛恩。遂数日不食。啜油而巳。遐迩道俗。
然否者半。有一阐提姗笑曰。何物阇黎。敢尔诳惑。
有如炽然不胜其楚而逸。吾必挽以烬之。一快众
念。是月二十五日。茶毗于寺后之塔山。用绵缠体。
涂以香油。结趺端坐。厝薪四周。手中一艾丸。摩挲
久之。忽烈𦦨迸发。自膝底然至襟次。俄而青光一
道。直冲碧落。顶间见化佛一尊。约修二尺许。金色
烁人。胸前两臂。并作黄金相。时闻送众。佛声浩浩。
复开目云。不用念佛。当念心经。众皆朗诵般若波
罗蜜多心经。缘复云。不是这心经。是会不下万众。
欢踊者。悲恋者。赞仰者。顶礼者。但知回心三宝而
巳。惜无一人荐取其意者。如前姗笑阐提。亦知叩
颡谢过。火馀建方坟于峰顶。缘初入山时。见一黑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8b 页 X86-0288.png
虎夕踞崖石。有二神人。作礼求缘记莂。及火化时。
郡中一童女倚楼。遥见碧落之光。乃望空归礼。爱
护处身。毕生修道云。

云外香曰。自喜见菩萨以身供养如来。河沙诸佛。
赞言善哉。是真精进。以法供养。名第一之施。嗣后
见闻。亦寥寥矣。法不云乎。出家菩萨。应烧身烧臂
烧指供养于佛。乃至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悉应
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
使心开意解。近代如君山永隆禅师。救免沙弥。北
地花子观音。议开戒坛。及缘三人。一者为佛。一者
为法。一者为僧。吁。彼三师者。若非多生成熟。即是
再来菩萨。良由一切色身三昧。利及无量有情。而
见于是也。

己亥二十七年。

悟掩关龙池。

庚子二十八年。

元谧谒无明经和尚于宝方。

谧字阒然。一字见如。诣宝方。一见倾服。求剃度。经
难之。遂抵抚州礼法师铠祝发。来宝方充火头。屡
呈所见。经皆不许。经游勘诸方。谧随行。后往金楼
峰。力参岁馀。一日因推磨。失手有省。诣经呈偈曰。
累我多年绕处寻。无端石块解翻身。老侬问我何
缘故。眉目依然面上横。经曰。前三句即不问。后一
句是如何。谧云不堪雪上更加霜。经曰。今日且放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8c 页 X86-0288.png
过。夜坐菜园。偶闻虾蟆声。当下身世一空。无法可
喻。偈曰。虚空逼塞一声蛙。水鸟含灵共一家。十字
街头闲意思。自歌自唱哩莲花。

辛丑二十九年。

藏乞戒云栖。

时朝廷戒坛未开。先授息慈戒。

元镜参经和尚于宝方。

镜字晦台。号湛灵。建阳冯氏子。参宝方。力究诸祖
誵讹公案。偶阅圆觉随顺觉性章。豁然冰释。经印
以偈。

憨山德清兴复曹溪祖席。

先是清与达观可。共念禅席陵彝。皆由本源壅蔽。
欲往曹溪。以浚法脉。而清遣戍。至雷阳。制府戴。观
察任。南韶道任。皆感服清德化。延入曹溪。时曹溪
四方流棍。集于山门。开张屠沽。秽污之甚。积弊百
馀年矣。坟墓率占祖山。僧产多侵之。且勾合外棍。
挟骗寺僧。无敢正视者。清叹曰。此心腹之疾也。苟
不去。则六祖道场。终将化为狐窟。往白制台戴。戴
曰。无难也。试为公力行之。即下令本县。坐守。限三
日内。尽行驱逐。不留一人。山门积垢。一旦如洗。开
辟路径。重修祖殿。一二年间。百废具举。

祥符荫曰。大师尝曰。吾师佛圣人。出家学道。乃止
雪山修行。盖雪山清凉处也。众生为五欲烦恼之
火。昼夜烧煮。而欲其出离。非置之万仞冰雪之中。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9a 页 X86-0289.png
使之彻骨严寒。又何以止烈𦦨免销铄哉。大师初
行脚。即决志登五台。向清凉绝顶。于憨山冰雪堆
中。拨出老屋数椽。孑然居之。一日经行立定。忽觉
万境澄湛。唯一大光明藏。圆满如大圆镜。山河大
地。影见其中。自觅身心。了不可得。从前疑会。当下
顿消。出定视釜。巳生尘矣。从此以净光明幢。到处
作大佛事。乃至荷戈投荒。入炎瘴馑疠之乡。身坐
尸陀林。而心遍作清凉散。今读其从军诗。有曰火
宅谁堪避。清凉自可求。则知师虽乘愿入此热恼
丛中。布慈云。洒甘露。然非从冰雪悬崖。一回撒手
过来。亦何能法法无生。得大自在也。至浚复曹溪
一段公案。则又法苑一大快事。而以逆缘得之。所
谓顺逆皆方便也。师真可谓大雄后劲矣。他日咏
大雪。则又曰。回想六年饥饿处。令人不觉鼻头酸。
噫。痛定思痛。难矣哉。

居士幻寄瞿汝稷集指月录成。

录凡三十二卷。始自七佛。终于大鉴下第十六世。
节次详明。旨要该悉。虽儒门所集。而衲子使之。

壬寅三十年。

祖移锡燕都圆悟监龙池院。

是时讲席盛行。衲子相见。不齿向上。祖孤任单提
俨然汾州。尝举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
妇语。辨验方来衲子士大夫。罕契其机。

无异来和尚住广信博山。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9b 页 X86-0289.png

癸卯三十一年。

圆悟铜官山悟道。

秋过铜官山。豁然大悟。昭昭灵灵之境。一时打彻。
情与无情。焕然等见。觅纤毫过患不可得。

汉月藏诣龙池。

藏遍参诸方。求真师。走荆溪见祖。至龙池下院。知
祖北游。见祖自题顶相而还。

真可寂于诏狱。

可庚子岁。将往曹溪。以浚禅脉。泊湖口。值榷使纷
梗。南康守吴宝秀被逮。可惊诧曰。其如世道何。即
策杖入都。多方调护。秀得末减。妖书震发。遂下诏
狱。金吾讯鞫。对曰。矿税不止。则我救世一大负。传
灯未续。则我出世一大负。时忌者欲死之。可乃沐
浴。端坐而逝。次年秋。塔于双径。可气宇雄毅。面禀
严肃。中怀慈悯。接机利物。不假常情。一棒之下。顿
欲剿绝。是故归诚甚夥。而亲诣者甚希。然性耽山
水。若云行鸟飞。所受檀信。四事纷然。而服无馀衣。
重兴梵刹一十五所。而居无常处。除刻大藏。凡古
尊宿语录。及所著经论文集。世所不闻者。尽搜出
流行。喜苏长公易解。阅历书。必加额而后启。四十
馀年。胁不契席。恒诵毗舍浮佛半偈。曰假借四大
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每每示人曰。吾持二十
馀年。巳熟句半。若精二句。死生了然矣。有内外集
行于世。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89c 页 X86-0289.png

祥符荫曰。禅宗至神庙间。波靡极矣。得云栖五乳
及可。一鼓作气。而后天童万峰两祖。乘愿崛兴。可
尤秉真实心。凛然以大法为己任。惜时无黄檗睦
州一流宗师纵夺之。遂使可不能如临济云门。吁
此今古之所以贵师承也。可深慨五家纲宗不振。
后学茫茫。无从趋正。亟欲辑续传灯。辨明真伪。乃
以世缘挂碍。赍志长往。噫。汩没而至今日。更自难
言。安得大乘气象。如可者。一树精进幢哉。

甲辰三十二年。

乙巳三十三年。

弘储生(是为灵岩)

二月八日。生于南通州李氏。

悟监院入京省觐。

四月偕圆修入燕京觐祖。冬十月。始达普照寺。祖
闻悟来。先使人待之国门。及至。便问有新会处么。
悟曰有。祖曰。有什么新会处。悟曰。一人有庆。万民
乐业。祖曰。汝又作么生。悟即问讯曰。得得来省觐
和尚。祖曰。念子远来放汝三十棒。悟便出。

丙午三十四年。

祖駮空印正量论。

晋僧肇依三谛立宗。破小乘凡外妄见。作四论。一
曰物不迁。二曰不真空。三曰般若无知。四曰涅槃
无名。大意谓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时
有讲师空印。作正量论。駮肇论。故祖直駮空印之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90a 页 X86-0290.png
非。

丁未三十五年。

悟辞祖南还。

戊申三十六年(正月南京天鸣声如涛铎旬馀乃止)

无明经和尚住寿昌元贤从之剃染。

经是年开塔寿昌。贤建阳蔡氏子。幼补邑庠。读书
僧寺。闻僧诵经至我于尔时。为见清净光明身。不
觉心大欢喜。阅之。又茫然意旨。乃往问经。经勉看
乾屎橛话。年四十。亲殁弃家。往投经剃染。一日经
自田间归。逆问曰。如何是清净光明身。经振衣而
立。贤曰。只此别更有么。经拂衣便行。贤随入方丈
不及启口。经连打三棒曰。向后不得草草。

己酉三十七年。

律师古心如馨开戒法于金陵灵谷法藏从之圆戒。

时戒坛久閟。馨开南山法门。戒仪一新。藏得圆戒。

庚戌三十八年。

禅师法藏住海虞三峰。

藏遍求真师。时禅风绝响。乃游方。至海虞北麓。见
烟一穗。起深树间。藏曰。此有隐者。拨草而进。溪流
绕门。锵锵然。古院沉寂。主僧曰。师气宇非常人。三
峰集东南灵秀。师宜住此山。藏曰。我亦乐之。院久
废。藏携四五苦行。力参。如风穴当年。

辛亥三十九年。

祖自燕京还龙池。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90b 页 X86-0290.png

祖付圆悟衣法。

祖自北归。南游越。穷天台龙湫诸胜。庚戌岁杪。还
龙池。祖一日升座。召悟。悟近前。祖举起拂子曰。诸
方还有这个么。悟震威一喝。祖曰。好喝。悟连喝两
喝归位。祖顾悟曰。更喝一喝看。悟即出法堂。明日
挝鼓上堂。以大法印付之。

三峰法席成。

五乳弟子包福明。十馀人。破家成三峰丛席。额曰
清凉禅院。

憨山德清赦还。

壬子四十年。

三峰藏悟道。

二月朔。藏八百日不语死关。才上蒲团。忽眩晕。欧
痰一斗。遂放身熟睡。如坠千尺井中。求出相似。手
足都无攀搅。至第五日巳间。方深睡。窗外二僧夹
篱。拗折大竹。声若迅雷。顿见虚空粉碎。大地平沉。
人法俱消。一真不立。尽大地觅纤毫过患。了不可
得。无有譬喻能喻。揭开从前文字。但见纸墨。义理
了不关思。端坐终夜。如弹指顷。无思惟中。触著赵
州云。我在青州做领布衫重七斤。凡古柏树子。乾
屎橛。新妇骑驴阿家牵。八角磨盘空里走。至云门
扇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种种三昧。一时见前。因勘
破向来。横说竖说。行棒行喝。总未是向上全提在。
所以云门道。尽大地无纤毫过患。犹是转句。不见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90c 页 X86-0290.png
一色。始是半提。直得如此。须知更有向上全提时
节。傥临济不曾得黄檗佛法无多子。德山尚疑天
下老和尚舌头。何能棒下成等正觉。喝下成等正
觉耶。后复深研玄要之旨。从梅花蓓蕾时闭关。疽
发于背不自觉。忽推窗见黄梅堕地。千门万户。划
然天开。

癸丑四十一年。

甲寅四十二年。

湛然澄和尚开法云门。

憨山清返初服。

临济第二十九世禹门祖示寂。

二月十二日圆寂。

禹门祖付天童悟。磬山修。雪峤信。抱朴莲四人。诸
家法脉。正在繁衍。书则不胜。定则未可。年纪止于
禹门。宗统之归。须俟后定。

历年表曰。自宋高宗丁巳绍兴七年。至明神庙甲
寅万历四十二年。凡四百七十八年。其间正宗法
脉。时污时隆。大道机宜。若显若晦。南渡晚叶犹重
法以尊师。理学名儒。或内秘而外见。元廷隆礼。迈
于寻常。明时尊崇。著之令典。硕德耆缁。盛行南北。
英流俊衲。不减宋唐。郁郁以兴。绳绳相成。但以兵
燹频仍。云山深隐。微言妙义。多雾晦以烟消。断简
残编。每蛛丝而蠹篆。禅林文献。遂致渺茫。法苑淆
讹。因之流播。然真传大意。授受明的之机缘。正续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第 291a 页 X86-0291.png
雄风。绍述后先之次序。皎然如冰轮霜洗。光蔼彻
乎中天。俨尔似霆蛰春回。声隐蟠于大地。高峰中
峰之冷严而韬晦。万松雪庭之圆敏以精持。皆所
以深培厚蓄。而伏隆隆振振之绪于未艾。圆通禹
门。凛乎太华之雪照晨曦。嵩少宗镜。泠然玉井之
泉流夜壑。此其九鼎之系。缥缈未坠单丝。千钧之
机。举发方期钜力焉矣。

宗统编年卷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