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6a 页
*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 少林斥相 牛头辨通
* 道通石紫 缘德塔红
* 雪窦翰林 浮山录公
* 长髭炉雪 宝积剑空
* 神鼎碎饼 赵州断薪
* 石窗省母 洞山辞亲
* 石霜雷迁 妙喜时新
* 渐源觅骨 云庵展真
* 痴绝翳睛 慧觉锁口
* 善登百拙 道元五斗
* 世奇误蛙 应真撞狗
* 莲峰楖栗 松源苕帚
* 从悦荔枝 处凝芦菔
* 真歇换衣 且庵辞服
* 祖庆廿箸 即庵一粥
* 昙华桃嫩 法常梅熟
* 道信勿绳 慧能欠筛
* 临济打爷 黄檗超师
* 荼陵有珠 香严无锥
* 慧日论药 柴石因棋
* 祖元戒神 天然骑圣
* 大隋服务 隐之持净
* 圆照载归 宏智舁请
* 寂照遵记 怀志守命
* 慈明偶欲 白云太早
* 此庵布袋 香林纸袄
* 雪峰笊篱 慧安栲栳
* 慈觉劝参 道吾乐道
* 百丈禅居 大觉蒙堂
* 德用大碗 自宝生姜
* 牛头齑菜 芙蓉米汤
* 或庵有儿 明教此郎
* 霍山四藤 乐普只箭
* 端设祖堂 鉴拆佛殿
* 月堂拒化 玉泉数馔
* 云顶三教 法泉万卷
* 鹅湖水月 南岳天泽
* 宝掌千岁 赵州七百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6b 页 X87-0096.png
* 义怀折担 自回攻石
* 伊庵同劳 真如自役
* 泐潭药汞 云门丹砂
* 黄檗无多 归宗较些
* 法眼未了 大觉太赊
* 叶县还面 圆通会茶
* 仰山圆相 岩头伊字
* 高庵叹侈 宏智助匮
* 石头草庵 芭蕉楮帔
* 善暹辜恩 颀老改嗣
* 德山脊铁 寰中声钟
* 净因扫竹 青林栽松
* 真际散宅 佛果灭宗
* 无住庭鸦 神赞窗蜂
* 乾峰法身 荐福自已
* 应庵蚖蛇 佛日虫豸
* 肯庵笼箧 修颙行李
* 慧圆一交 景深大死
* 积翠鬻珍 杨岐治璠
* 佛眼题壁 晦堂榜门
* 死心甲科 晦庵状元
* 少林开华 曹溪归根
* 法眼六相 慈明三印
* 枯禅镜堕 瑞光鼓震
* 无见却券 虚谷还赆
* 哲魁谢礼 知炳掷信
* 华严蟠龙 投子俊鹰
* 永安定见 慧寂梦升
* 慧海珠明 冶父川增
* 遇贤击瓦 藻先扣冰
* 福先进歌 汾阳始颂
* 归宗真药 蒙庵毒种
* 德挫将军 元接僧统
* 法云世谛 大沩念诵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6c 页 X87-0096.png
禅苑蒙求拾遗卷上
沙门释 编
* 少林斥相 牛头辨通
碧岩录曰。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
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
成佛。初见梁武帝。帝不契。遂潜渡江至魏。直过少林
面壁九年。接得二祖。时魏光统律师.菩提流支三藏
与师论议。师斥相指心。而褊局之量自不堪任。竞起
害心数加毒药。至第六度。化缘巳毕传法得人。遂不
复救。端居而逝。葬于熊耳山定林寺。后魏宋云奉使
于葱岭。遇师手携只履而往。
传灯录曰。金陵牛头山法融禅师。年十九学通经史。
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
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后入牛
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有百鸟衔华之异。宗镜录
曰。彭城王问诸大德等。若證果即得成圣者。与我左
腋出水右腋出火。飞腾虚空放光动地。我即礼拜汝
为师。牛头融大师答云。今若责我如此證果者。恐与
道乖。审如是成佛者。幻师亦得作佛。昔释迦在于僧
中演无上道。与僧不异。维摩在俗说解脱果。与俗不
殊。胜鬘女人说大乘法。女人不改。善星比丘行阐提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7a 页 X87-0097.png
行。僧相不移。此乃正据其内心解与不解以为差隔。
何关色身男女相貌衣服好丑。若言形随證改貌逐
悟迁是圣者。则瞿昙形改方成释迦。维摩相迁乃成
金粟。即知證是心證非是形迁。悟是智变非关相异。
譬如世间任官之人为迁改官。官高岂即貌别。
* 道通石紫 缘德塔红
传灯录曰。唐州紫玉山道通禅师。唐天宝初。马祖阐
化建阳。居佛迹岩。师往谒之。后马祖将归寂。谓师曰。
夫玉石润山秀丽。益汝道业。遇可居之。师不晓其言。
是秋与伏牛山自在禅师同游洛阳。回至唐州西。见
一山四面悬绝峰峦秀异。因询乡人。云是紫玉山。师
乃𨺗山顶见有石方正莹然紫色。叹曰此其紫玉也。
始念先师之言乃悬记耳。遂剪茆构舍而居焉。后学
徒四集。
僧宝正续传曰。禅师名道旻。及官学大梁。忽厌尘俗。
得度具戒。遍参宗匠。从真如哲公最久。晚闻泐潭乾
禅师道望。往依焉。一见知其在大沩众称旻古佛者。
深器之。他日谓曰。庐山胜绝。汝缘熟在。彼遂辞焉。出
世江夏之灌溪。迁庐山圆通。初道济禅师创革圆通。
临终嘱曰。吾塔以青石为之。他日塔红即吾再来。及
师至之夕。塔为之红。遐迩惊叹。知师盖道济后身也。
由是宗风鼎盛。衲子云奔。
道济者。缘德禅师谥号。塔
红悬记之事。载在僧宝传。
* 雪窦翰林 浮山录公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7b 页 X87-0097.png
僧宝传曰。禅师名重显。字隐之。幼精锐。读书知要。下
笔敏速。盛年工翰墨。作为法句。追慕禅月休公。尝游
庐山栖贤。时諟禅师居焉。简严少接纳。显藞苴不合。
作师子峰诗讥之曰。踞地盘室势未休。爪牙安
肯混常流。天教生在千峰上。不得云擎也出头。后住
明州雪窦。宗风大振。天下龙蟠凤逸衲子争集座下。
碧岩录曰。有人论量。美雪窦有翰林之才。
僧宝传曰。禅师名法远。初应舒州太平请。又住浮山
少时。与达观颖公.薛大头七人辈游蜀。几遭横逆。远
以智脱之。众以其晓吏事。号远录公。
* 长髭垆雪 宝积剑空
传灯录曰。潭州长髭旷禅师初往曹溪礼祖塔。回参
石头。石头问什么处来。曰岭南来。石头曰岭头一尊
功德成就也未。师曰成就久矣。只欠点眼在。石头曰
莫要点眼么。师曰便请。石头乃翘一足。师礼拜。石头
曰汝见什么道理便礼拜。师曰据某甲所见。如洪炉
上一点雪。
传灯录曰。盘山宝积禅师示众曰。心月孤圆。光吞万
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禅德。譬
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
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
异始为道矣。
* 神鼎碎饼 赵州断薪
僧宝传曰。禅师洪諲隐于衡岳之三生藏。有湘阴男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7c 页 X87-0097.png
子邦称右族来游福严。即諲室。见諲气貌闲靖。一钵
挂壁。莫能亲疏之。倾爱之忘去。谓曰。师宁甘长客于
人亦欲住山乎。我家神鼎之下邻寺。吾世植福之地
久无住持者。可俱往。諲笑曰诺。乃以已马驮諲还。諲
至。设鱼鼓粥饭如诸方。一年而成丛席。十年而有众
三十辈。僧契嵩少时游焉。諲坐堂上受其展。指庭下
两小瓮咤曰。汝来乃其时。寺今年始有酱食矣。明日
将粥一力挟筐取物投僧钵中。嵩睨上下。有即咀嚼
者。有置之自若者。嵩袖之。下堂以观皆碎饼饵。问诸
耆老。曰此寺自来不煮粥。脱有檀越请应供。諲次第
拨僧赴之。祝令携乾残者归纳库下。碎焙之。均而分
俵以当面也。堂头言。汝来适丁其时良然。嵩大惊。有
木床。一夜则諲坐其上。三十辈者环之听其诲语。
赵州真际禅师行状曰。师讳从谂。自携瓶锡遍历诸
方。常自谓曰。七岁童儿胜我者我即问伊。百岁老翁
不及我者我即教他。年至八十方住赵州城东观音
院。住持枯槁志效古人。僧堂无前后架。旋营斋食。绳
床一脚折以烧。断薪用绳系之。每有别制新者。师不
许也。住持四十来年。未尝赉一封书告其檀越。
* 石窗省母 洞山辞亲
人天宝鉴曰。石窗恭禅师久依天童宏智禅师。细大
职务靡不历试。一日归省母。母曰。汝行脚本为了生
死度父母。而长为人主事。苟不明因果。将累我于地
下。恭曰。某于常住毫发不欺。虽一炬之灯亦分彼此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8a 页 X87-0098.png
之用。无足虑我。母曰。然过水得不脚湿。
诸祖偈颂。洞山良价禅师辞亲书曰。伏闻诸佛出世
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
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
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
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
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
养犹不孝也。相牵沈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
若。出家功德截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
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
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
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
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
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良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
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伏冀尊怀
莫相寄忆。偈曰。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谩逡巡。
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谨具尺书辞眷
爱。愿明大法报慈亲。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
我身。又曰。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为邻。免干
世上名与利。永别人间爱与憎。祖意直教言下晓。玄
微须透句中真。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證果因。
* 石霜雷迁 大慧时新
石田录曰。道吾之嗣庆诸禅师居石霜。相距百
二十里。朔望必步往拜道吾之塔。耄犹不辍。一夕雷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8b 页 X87-0098.png
雨。塔自迁就之。至今号雷迁塔。
大慧武库曰。师每岁得时新。必先供佛及圆悟。然
后敢尝。谓左右曰。非佛与老和尚。我安得如此。
* 渐源觅骨 云庵展真
传灯录曰。渐源仲兴禅师一日将锹子于法堂
上。从东过西从西过东。石霜曰作么。师曰觅先师灵
骨。石霜曰。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觅什么灵骨。师曰正
好著力。石霜曰。这里针劄不入。著什么力。
武库曰。真净和尚有时遽唤侍者。将老和尚真来。侍
者将南禅师真展开。净以手加额云。不是这老和尚
岂能如此。辄颦蹙半饷。却戒收之。每每如此。
* 痴绝翳睛 慧觉锁口
枯崖漫录曰。痴绝冲禅师曰。昔在龟峰三年。曹源怒
骂嬉笑皆为人之方便也。自此不疑。天下老宿到与
不到瞒我不得。巳而随缘放旷。曹源顺寂后二十年
为人推出。瓣香不敢忘。凡六处所聚兄弟不可谓无。
只是用翳睛法者少。苦哉。吾宗丧矣。
传灯录曰。光云慧觉禅师。僧问。承闻慧觉有锁口诀。
如何示人。师曰赖我拄杖不在手。僧曰恁么即深领
尊慈也。师曰待我肯汝即得。
* 善登百拙 道元五年
枯崖漫录曰。报恩善登禅师。赋性绝彫饰。机语皆质
直。故有百拙之号。
武库曰。宝峰元首座有道之士。答话机锋钝。觉范号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8c 页 X87-0098.png
为元五斗。盖开口取气炊得五斗米熟。方答得一转
语。元或作源。
* 世奇听蛙 应真撞狗
罗湖野录曰。世奇首座初于舒州龙门燕坐。瞌睡间
群蛙忽鸣。误听为净发版响。亟趋往。有晓之者曰蛙
鸣非版。奇恍然。诣方丈剖露。佛眼曰。岂不见罗睺罗。
奇遽止曰。和尚不必举。待去自看。未几有省。乃占偈
曰。梦中闻版响。觉后虾蟆啼。虾蟆与版响。山岳一时
齐。由是益加参究。洞臻玄奥。
人天宝鉴曰。德山密禅师会下有一禅者用工甚锐。
看狗子无佛性话久无所入。一日忽见狗头如日轮
之大。张口欲食之。禅者畏。避席而走。邻人问其故。禅
者具陈。遂白德山。山曰。不必怖矣。但痛加精彩。待渠
开口。撞入里许便了。禅者依教。坐至中夜狗复见前。
禅者以头极力一撞。则在函匮中。于是㸌然契悟。后
出世文殊。道法大振。即真禅师也。
* 莲峰楖栗 松源苕帚
碧岩录曰。莲花峰庵主拈拄杖示众云。古人到这里
为什么不肯住。众无语。自代云。为他途路不得力。复
云。毕竟如何。又自代云。楖𣗖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
万峰去。
松源岳禅师送化士颂曰。败坏多年苕帚桩。等闲拈
起定宗纲。这些标致天然别。不比诸方孟八郎。
旧说
丛林传松源苕帚语。本于此矣。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9a 页 X87-0099.png
* 从悦荔枝 处凝芦菔
武库曰。清素首座。闽人。依慈明十三载。年八十寓湖
湘鹿苑。未始与人交。人莫知之。偶从悦首座。处州人。
与之邻居。悦因食蜜渍荔枝。素过门悦呼曰。此老人
乡果。可同食也。素曰自先师亡后不得此食久矣。悦
问曰先师为谁。素曰慈明也。悦乃疑骇。遂馈以馀果。
稍稍亲之。素后问曰。子所见何人。悦曰洞山文和尚。
又曰文见何人。悦曰南和尚。素曰南匾头见先师不
久后法道大振如此。悦益异之。一日持香诣素作礼。
素避曰。吾以福薄。先师受记不许为人。于是经月馀。
怜悦之诚乃曰。子平生知解试语我看。悦具通所见。
素曰可能入佛不能入魔。又曰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如是半载素方印可。仍戒之曰。文示子者皆正知见。
吾虽为子点破。使子受用自在。子恐离师太早。不能
尽其道。他日切勿嗣吾。后出世嗣真净。乃兜率悦是
也。
武库曰。保宁勇禅师二上足处清.处凝同参白云端
禅师。凝在侍者寮最久。端有膈气疾。凝常煨芦菔以
备无时之需。端作傅大士讲经因缘颂曰。大士何曾
解讲经。志公方便且相成。一挥案上俱无取。直得梁
王努眼睛。举为凝曰。努底是什么。此一句乃为凝说
老婆禅也。凝以为亲闻。故缀于颂下。后住舒州天柱
山。清住龙舒太平。有大机辩。清谓凝曰。吾弟禅乃是
为老和尚煨芦菔换得底。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9b 页 X87-0099.png
* 真喝换衣 且庵辞服
正宗赞曰。真歇讳清了。初见丹霞悟旨。后谒长芦照。
照一见器之。命为侍者。踰年分座。未几照称疾退闲。
命师继席。学者如归。拈香时照付衣与师。望拈出。及
见为霞。照令左右扯去衣。师预备布伽梨于袖。遂搭。
赞曰。人前辨主。把布伽黎当面换来。
丛林盛事曰。真
歇了及拈衣乃云。得法丹霞室。传衣祖照庭。恩深转
无语。怀抱自分明。照不乐。抵夺其衣。了自此终身不
搭法衣。竟嗣丹霞淳。江湖有识者皆雅其不忘本也。
丛林盛事曰。且庵仁和尚。越之上虞人。初自括苍随
雪堂过衢之乌巨。因见雪堂普说曰。今之兄弟做工
夫。正如习射。先安其足。从习其法。后虽无心。以久习
故箭发皆中。喝一喝云。即今箭发也看看。仁不觉身
倒作避箭势。豁然大悟。归梅山庵十六年。后天童觉
和尚出队至上虞。夜宿其庵。连榻与语。大奇之。既归。
夏末不请首座。主事白觉。觉云我首座早晚来也。乃
遣侍者往越邀仁。仁才至即请归首座寮。众讶之。未
几令秉拂挂牌。众服膺。后二年宏智入灭。妙喜主后
事。两班皆衣布。唯仁不肯成服。喜怪问之。仁乃密启
其事。妙喜曰元来是见雪堂来。后住长芦法席大振。
* 祖庆廿箸 即庵一粥
丛林盛事曰。祖庆妙年而出世南源。移道林。一夕梦
宝公以二十只箸与之。既觉罔测。时刘枢密洪父帅
金陵。以钟山招之。一住二十年。中间因回禄复新之。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99c 页 X87-0099.png
岂偶然者哉。
继灯录曰。云居即庵慈觉禅师始登云居时。先一夕
宿瑶田庄。梦伽蓝安乐公谓曰汝与此山祇有一粥
缘。后数年。蜀士有宦达于朝者。与师亲故以云居虚
席请师补其处。师欣然承命。将徵往梦竟。至瑶田庄
而寂。
* 昙华桃嫩 法常梅熟
正宗赞曰。应庵禅师讳昙华。见虎丘作维那。欲命充
首座。时座下多有圆悟会中耆宿。言师后生。师闻作
偈曰。江上青山殊未老。屋头春色放教迟。人言洞里
桃花嫩。未必人间有此枝。遂去。
传灯录曰。大梅山法常禅师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
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唐贞元中居于大梅山
梅子真旧隐。时盐官会下一僧入山采拄杖。迷路至
庵所。问曰和尚在此山来多少时也。师曰只见四山
青又黄。又问出山路向什么处去。师曰随流去。僧归
说似盐官。盐官曰。我在江西时曾见一僧。自后不知
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请出师。师有偈曰。摧残
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
人那得苦追寻。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
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
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
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
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0a 页 X87-0100.png
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自此学者渐
臻。师道弥著。
* 道信勿绳 慧能欠筛
传灯录曰。僧璨大师有沙弥道信。年始十四。礼师曰
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师曰谁缚汝。曰无人缚。
师曰何更求解脱乎。信于言下大悟。祖庭事苑曰。那
连耶舍谶偈曰。起自求无碍。师言我勿绳。此谶四祖
也。
六祖坛经曰。慧能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
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
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馀物。祖曰。这獦䝤根性太利。
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慧能退至后院。破柴踏碓经八
月馀。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
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
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
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祖知悟本性。便传
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
* 临济打爷 黄檗超师
临济行录曰。师初在黄檗会下行业纯一。首座云。汝
何不去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便去问。声
未绝黄檗便打。如是三度发问三度被打。来白首座
云。幸蒙慈悲令某甲问讯和尚。自恨障缘不领深旨。
今且辞去。师去辞。黄檗云。不得往别处去。汝向高安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0b 页 X87-0100.png
滩头大愚处去。师到大愚问答。于言下大悟。辞大愚
却回黄檗。黄檗云。大愚有何言句。师遂举前话。黄檗
云作么生得这汉来待痛与一顿。师云。说什么待来。
即今便吃。随后便掌。黄檗云这风颠汉却来这里捋
虎须。师便喝。
传灯录曰。百丈一日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
再参马祖。被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暗。时黄檗
闻举不觉吐舌。丈曰子巳后莫承嗣马祖去。檗云不
然。今日因师举。得见马祖大机大用。然且不识马祖。
若嗣马祖。巳后丧我儿孙。丈云。如是如是。见与师齐
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作。
* 荼陵有珠 香严无锥
五灯会元曰。茶陵郁山主不曾行脚。因庐山有化士
至。论及宗门中事。教令看僧问法灯百尺竿头如何
进步。灯云恶。凡三年。一日乘驴度桥。一踏桥板而堕。
忽然大悟。遂有颂云。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因兹更不游方。
联灯录曰。香严智闲禅师辞沩山。过南阳忠国师遗
迹。憩止草庵。一日芟除草木。因抛瓦砾击竹作声忽
然省悟。乃述偈云。一击忘所知。更不自修治。动容扬
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
道者。咸言上上机。沩山闻云此子彻也。时仰山云。此
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惠寂亲自勘过始得。仰山
见师问云。和尚赞叹师兄发明大事。你试说看。师举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0c 页 X87-0100.png
前颂。仰云此是宿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更别说看。
师又作一喝云。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
贫尚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云。如来禅许师
兄会。祖师禅未梦见在。师又作一偈云。我有一机。瞬
目视伊。若又不会。别唤沙弥。仰即报沩山云。且喜香
严师兄会祖师禅也。
* 慧日论药 柴石因棋
罗湖野录曰。庐山慧日雅禅师乃真净高弟。尝著禅
本草一篇曰。禅昧甘性凉。安心脏。祛邪气。辟壅滞。通
血脉。清神益志。驻颜色。除热恼。去秽恶。善解诸毒。能
调众病。药生人间有大小皮肉骨髓精粗之异。获其
精者为良。故凡圣尊卑悉能疗之。馀者多于丛林中
吟风咏月。世有徒辈多釆声壳为药。食者误人性命。
幽通密显非證者莫识。不假修炼炮制。一服脱其苦
恼。如缚发解。其功若神。令人长寿。故佛祖以此药疗
一切众生病。号大医王。若世明灯破诸执暗。所虑迷
乱幽蔽不信。病在膏肓。妄染鬼神流浪生死者。不可
救焉。伤哉。噫。
僧宝传曰。浮山远禅师。初欧阳文忠公闻远奇逸。造
其室。未有以异之。与客棋。远坐其旁。文忠收局。请远
因棋说法。乃鸣鼓升座曰。若论此事。如两家著棋相
似。何谓也。敌手知音当机不让。若是缀五饶三。又通
一路始得。有一般底。只解闭门作活。不会夺角冲关。
硬节与虎口齐彰。局破后徒劳逴斡。所以道肥边易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1a 页 X87-0101.png
得瘦肚难求。思行则往往失黏。心粗而时时头撞。休
誇国手。谩说神仙。赢局输筹则不问。且道黑白未分
时一著落在什么处。良久曰。从前十九路。迷悟几多
人。文忠加叹久之。
* 祖元戒神 天然骑圣
罗湖野录曰。雁山能仁祖元禅师参妙喜和尚于海
上洋屿庵。后居连江县福严庵。食指猥众日不暇给。
庵有伽蓝土偶甚夥。遂揭偈于祠晓之曰。小庵小舍
小丛林。土地何须八九人。若解输番来打供。免教碎
作一堆尘。是夕神致梦于山前檀越。愿如所戒。
传灯录曰。丹霞天然禅师抵南岳。石头曰著槽厂去。
师礼谢入行者房。一日石头告众曰。来日刬佛殿前
草。到来日。大众童行各备锹钁刬草。独师以盆盛水
净头。于和尚前胡跪。石头见而笑之便与剃发。又为
说戒法。师乃掩耳而出。便往江西谒马祖。未参礼便
入僧堂骑圣僧颈而坐。时大众惊愕遽报马师。马躬
入堂视之。曰我子天然。师即下地礼拜曰谢师赐法
号。因名天然。
* 大随服务 隐之持净
人天宝鉴曰。大隋真禅师。族本簪缨。妙龄夙悟。决志
寻师。遂南下见药山道吾。次谒大沩。服勤众务。食不
至充卧不求暖。清苦鍊行履操不群。大沩常器之。师
示众曰。老僧行脚时到诸方。多是一千少是三百。众
在其中经冬过夏。未省时中空过。向洞山会里做饭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1b 页 X87-0101.png
七年。洞山会中做柴头三年。重处即便先去。只是了
得自已时中。干他人甚么事。如诸佛菩萨皆是积劫
勤苦方得成就。似诸阇黎。还曾舍得甚么身命。作甚
么勤苦。便道我会出世间法。世间法尚不会。
雪窦重显禅师。字隐之。备用清规曰。净头之职。触边
明净。道业圆成。雪窦在灵隐服勤斯劳矣。月江录振
持净求警策偈曰。生苕帚。破粪箕。得便宜是落便宜。
这般标致谁相似。灵鹫山中有隐之。
* 圆照载归 宏智舁请
僧宝传曰。圆照禅师。讳宗本。初师事苏州承天永安
道升。既主瑞光。法席日盛。杭州太守陈公襄以承天
兴教二刹坚请。欲往而苏人留之益甚。又以净慈恳
请之曰。借师三年为此邦植福。不敢久占。本啧啧曰。
谁不欲作福。苏人识其意。听赴之。学者又倍于瑞光。
既而苏人以万寿龙华二刹请择居之。迎者千馀人。
曰始借我师三年。今九载矣。义当见还。欲夺以归。杭
州守使县尉将卒徒护之。乃不敢夺。元丰五年以道
场付其门人善本。而居于瑞峰庵。苏人闻之谋夺之。
惧力不胜。欲发而未敢也。时今待制曾公孝序适在
苏。尝问道于本而得其至要。因谒之庵中。具舟江津。
既辞去。本送之。登舟语笑中载而归。以慰苏人之思。
于是归本于穹隆山福臻院。
丛林盛事曰。宏智禅师住圆通时。夜梦作一联云。松
径萧森窈窕门。到时微月正黄昏。自是数年杳不省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1c 页 X87-0101.png
此。建炎间避虏。一笠过东浙。抵天童。适主者退席。师
自舟中破晓入山。恰是天明时节。见松径萧森月蒙
烟霭。忽省向来梦中之句。及归旦过。虽不言名字。而
兄弟巳有识者曰。此乃长芦长老也。胡为至此。密报
主事。主事即申使府。府喜不自胜。盖夜梦神人报云。
天童主人乃隰州古佛也。即出帖差官至。旦过请之。
师坚不肯。乃被旦过。兄弟硬舁归方丈。一住三十年。
洞上之宗旨由兹大振。
* 寂照遵记 怀志守命
拈崖漫录曰。福唐明首座。号寂照。饱参聪敏。久侍空
叟于四明玉几。叟感风疾累年。左右相继辞去。照服
劳益勤。叟尝嘱以福鲜。不宜出世为人。归里为鉴绝
照首众。鼓山帅李公俊以大云峰招之。辞以偈云。个
是皇朝无事僧。谈禅说道总无能。颓然送日犹嫌赘。
敢把虚名玷祖灯。绝照勉其出。复曰。愿做闲人。述偈
云。恰露半头原畔立。故人底事又相逢。柴门去此无
关钥。佛若来时却弗容。即日遁去。后寓
闽清白云。学者景向。又数年帅赵公希净尽礼。以雪
峰迎。请照以书授小师圆庵主。辞谢不赴。帅封沈香
为供。将以四句云。道人高卧挽不来。凛凛清风起懦
颓。太守无由亲问道。瓣香聊寄小师回。寂照三十馀
年一破纸被。见地明白。遵记莂而耻表襮。依林薮而
安寂寥。始卒不易使。争竞名位贩卖佛祖者。闻其风
亦可以少愧矣。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2a 页 X87-0102.png
缁门崇行录曰。宋怀志。金华人。幼业讲。因一禅者激
发。弃讲参方。晚至洞山得法于真净文禅师。久之辞
去。真净嘱曰。子禅虽逸格。惜缘不胜耳。志拜受命。至
袁州。州人请住持杨岐。掣肘而去。游湘。上潭牧请住
上封北禅皆不受。庵于衡岳二十馀年。有偈曰。万机
休罢付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
生梦在缘萝庵。赞曰。显达人之所欲。遵遗命而力拒
诸请。可不谓难乎。今人嗜名利弃礼义。不请而往者
纷如矣。尚何忆乎师命。
* 慈明偶欲 白云太早
僧宝传曰。慈明禅师。讳楚圆。造汾阳。服役七年辞去。
杨大年以书抵宜春太守黄宗旦。使请公出世说法。
守虚南原致公。公不赴。旋特谒候守愿行。守问其故。
对曰。始为让。今偶欲之耳。守大贤之。住三年。弃去。
禅门宝训曰。白云初住九江承天。次迁圆通。齿甚少。
时晦堂在宝峰谓月公晦曰。新圆通洞彻见元。不忝
杨岐之嗣。惜乎发用太早。非丛林福。公晦因问其故。
晦堂曰。功名美器造物惜之。不与人全。人固欲之。天
必夺之。逮白云终于舒之海会。方五十六岁。识者谓
晦堂知几。而知微真哲人矣。
* 此庵布袋 香林纸袄
此庵景元禅师。圆悟容为侍者。圆悟尝谓人曰。我有
些子禅。被元兄一布袋盛将去也。丛林以元布袋称
之。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2b 页 X87-0102.png
林间录曰。佛印禅师曰。云门和尚说法如云。绝不喜
人记录其语。见必骂逐曰。汝口不用。反记我语。他时
定贩卖我去。今对机室中录。皆香林明教以纸为衣。
随所闻随即书之。香林。名澄远。碧岩曰。香林出蜀方。
至云门作十八年。云门凡有一言一句。都收在远侍
者处。后归蜀。住青城香林。
笑隐送侍者偈曰。有语不
须抄纸袄。
* 雪峰笊篱 慧安栲栳
击节录曰。岩头担锄头行脚。到处只做园头。雪峰担
笊篱木杓行脚。到处作典座。钦山将熨斗剪刀针线
行脚。到处与人做衣。到个住处。三人亘为宾主。作小
参。举公案。
武库曰。洪州奉新县慧安院法席久虚。太守移书宝
峰真净禅师。命择人主之。头首知事耆宿辈皆惮其
行。时有渊首座。向北人。孤硬自立。参晦堂真净实有
契悟处。泯泯与众作息。人无知者。闻头首知事推免
不肯应命。白真净曰。慧渊去得否。真净曰汝去得。遂
复书举渊。渊得公文即辞去。时湛堂为座元。问渊曰。
公去如何住持。渊曰。某无福。当与一切人结缘。自负
栲栳打街供众。湛堂曰须是老兄始得。遂作颂饯之
。渊住慧安。逐日打化。遇暂到即请归院中歇泊。
容某归来修供。如此三十年风雨不易。鼎新创佛殿
轮藏罗汉堂。凡丛林所宜有者咸修备焉。后奉新兵
火。残破无孑遗。独慧安诸殿嶷然独存。岂非愿力成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2c 页 X87-0102.png
就神物护持耶。今诸方袖手领现成受用者。闻渊之
风得不愧于心乎。
* 慈觉劝参 道吾乐道
慈觉宗𧷤禅师劝参禅文曰。夫解须圆解。还他明眼
宗师。修必圆修。分付丛林道伴。初心薄福不善亲依。
见解偏枯修行懒堕。或高推圣境孤负已灵。宁知德
相神通。不信凡夫悟道。或自恃天真拨无因果。但向
胸襟流出。不依地位修行。所以粗解法师不通教眼。
虚头禅客不贵行门。此偏枯之罪也。或则浑身破碎
满面风埃。三千细行全无。八万威仪总缺。或则追陪
人事。缉理门徒。身游市井之间。心染闾阎之态。所以
山野常僧。未免农夫之诮。城隍释子。反为儒士之羞。
此懒墯之罪也。何不再离烦恼之家。重割尘劳之网。
饮清风而访道流。探微言而寻知已。澄神祖域。息意
宗乘。静室虚堂敛禅衣而宴坐。青山渌水携杖锡以
经行。忽若心光透漏疑滞冰消。直下分明。岂昧三祇
之极果。本来具足。何妨万行之因华。由是宗说兼通。
若杲日丽虚空之界。心身俱静。如琉璃含宝月之光。
可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众流入海总号天池。反观
前非。方知大错。忠言逆耳。敢冀铭心此世。他生同为
法侣。
道吾和尚乐道歌曰。乐道山僧纵性多。天𢌞地转任
从他。闲卧孤峰无伴侣。独唱无生一曲歌。无生歌。出
世乐。堪笑时人和不著。畅情乐道过残生。张三李四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3a 页 X87-0103.png
浑忘却。大丈夫。须气槩。莫顺人情莫妨碍。汝言顺即
是菩提。我谓从来自相背。有时憨。有时痴。非我途中
争得知。特达一生常任运。野客无乡可得归。今日山
僧只遮是。元本山僧更若为。探祖机。空王子。体似浮
云没隈倚。自古长披一衲衣。曾经几度遭寒暑。不是
真。不是伪。打鼓乐神施拜跪。明明一道汉江云。青山
绿水不相似。禀性成。无揩改。结角罗纹不相碍。或运
慈悲喜舍心。或即逢人以棒闿。慈悲恩爱落牵缠。棒
打教伊破恩爱。报乎月下旅中人。若有恩情吾为改。
* 百丈禅居 大觉蒙堂
禅门规式曰。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小室。至曹
溪以来多居律寺。虽云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
度。于是创意别立禅居。凡具道眼。有可尊之德者。号
曰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
之室也。不立佛殿。唯树法堂者。表佛祖亲嘱受。当代
为尊也。所裒学众。无多少无高下。尽入僧堂。依夏次
安排置十务。谓之寮舍。每用首领。一人管多人。营事
令各司其局也。禅门独行。由百丈之始。
圆庵集阿育王山蒙堂记曰。昔大觉琏禅师尝辟一
室。列四榻延其友。九峰韶公.佛国白公.参寥潜公相
与居之。而榜曰蒙堂。盖取蒙以养正之语也。是后禅
林咸效为之。惟百丈起禅规。会众僧于云堂。食息咸
在焉。而蒙堂由大觉礼贤增置。自非齿隆德优者诚
未易处也。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3b 页 X87-0103.png
* 德用大碗 自宝生姜
普灯录曰。务州双林德用禅师禅门宝训曰。雪堂曰
高庵住云居。用侄为监寺。寻常廉约。不点常住油处。
已虽俭与人甚丰。接纳四来略无倦色。高庵一日见
之曰。监寺用心固难得。更须照管常住。勿令疏失用。
侄曰。在某失为小过。在和尚尊贤待士。海纳山容。不
问细故。诚为大德。高庵笑而巳。故丛林有用大碗之
称。虚堂录曰。用都寺不点常住油。买大碗造食供养
大众。
武库曰。洞山宝禅师嗣五祖戒和尚。为人廉谨。尝在
五祖主事。戒病令行者往库司取生姜煎药。宝叱之。
行者白戒。戒令将钱回卖。宝方取姜付之。后筠州洞
山阙人。郡守以书托戒举所知者主之。戒曰卖生姜
汉住得。遂出世住洞山。由是丛林有宝生姜之称。
* 牛首齑菜 芙蓉米汤
传灯录曰。福州牛头微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师曰。山畬脱粟饭。野菜淡黄齑。僧曰忽遇上客来又
作么生。师曰。吃即从君吃。不吃任东西。
芙蓉楷禅师录曰。示众云。山僧行业无取。忝主山门。
岂可坐费常住。顿忘先圣付嘱。今者辄欲效古人住
持体例。与诸人议定更不下山。不赴斋。不发化主。唯
是本院庄课一岁取得。均作三百六十分。日取一分
用之。更不随人添减。可以备饭即作饭。作饭不足即
作粥。作粥不足即作米汤。新到相见茶汤而巳。更不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3c 页 X87-0103.png
煎点。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务要省缘。一向办道。
* 或庵有儿 明教此郎
宝训曰。或庵体和尚初参此庵元布袋于天台护国。
因上堂举庞马选佛颂。至此是选佛场之句。此庵喝
之。或庵大悟。似此匿迹天台。丞相钱公象先慕其为
人。乃以天封招提。勉令应世。或庵闻之曰。我不解悬
羊头卖狗肉也。即霄遁去。乾道初瞎堂住国清。因见
或庵赞圆通像曰。不依本分。恼乱众生。瞻之仰之。有
眼如盲。长安风月贯今昔。那个男儿摸壁行。瞎堂惊
喜曰。不谓此庵有此儿。即遍索之。遂得于江心。固于
稠人中。请充第一座。
明教大师行业记曰。师讳契嵩。字仲灵。自号潜子。藤
州镡津人。出家游方。下江湘。陟衡卢。首常戴观音之
像。而诵其号日十万声。于是世间经书章句不学而
能。得法于筠州洞山之聪公。当是时天下之士学为
古文。慕韩退之排佛而尊孔子。仲灵独居作原教孝
论十馀篇。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其说。诸君读之。既
爱其文又畏其理之胜而莫之能夺也。复著禅宗定
祖图.传法正宗记。乃抱其书以游京师。府尹龙图王
仲义果奏上之。仁宗览之。诏付传法院编次。以示褒
宠。仍赐明教之号。镡津文集序曰。却关著书。书成携
之京师。因内翰王公素献之。仁宗皇帝又为书以先
之。上读其书至臣固为道不为名。为法不为身。叹爱
久之。旌以明教大师之号。赐其书入藏。既送中书。时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4a 页 X87-0104.png
魏国韩公琦览之以示欧阳文忠公。修公以文章自
任以师表天下。又以护宗不喜吾教。及见其文乃谓
魏公曰。不意僧中有此郎也。黎明当一识之。因往见
之。文忠与语终日。遂大称赏其学赡道明。由是师之
声德益振寰宇。
* 霍山四藤 乐普只箭
传灯录曰。霍山景通禅师。初参仰山。仰山闭目坐。师
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华六祖亦如
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语讫向右边翘一足而
立。仰山起来打四藤杖。师因此自称集云峰下四藤
条天下大禅佛。后住霍山。
传灯录曰。乐普山元安禅师。首问道于翠微临济。临
济常对众美之曰。临济门下一只箭。谁敢当锋。
* 端设祖堂 鉴拆佛殿
白云端禅师祖堂纲纪序曰。吾道盛于此土。初祖菩
提达磨之纲焉。创立禅林之制。百丈大智之纪焉。此
实天下之共知。而奈何天下祖堂中各以开山传次
者为其祖。殊不思乃宗乃祖所传所持之最者乎。呜
呼。教来五百年后达磨始来向之。诸家之贤者岂不
知。性即乎圣。何为竟自以性以圣之泥乎。乃须少林
之后犹弹指顷。不假文字语默。有无释然。亡其所得
而自得还其本。又古之岩居穴处者。但以法为胜为
味。殊不虑今日其间者骄。独大智禅师虑之。而廓以
禅林之度。由是资之。而少林之风至今蔼然于天下。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4b 页 X87-0104.png
吾欲天下祖堂中以达磨大智正其位。以开山传次
者陪之。贵来者尊其始而归其大。岂不然乎。罗湖野
录曰。隆禅师住虎丘。追绎白云端和尚。立祖堂故事
。白云以百丈配享达磨。有识靡不韪其议。可谓
知本矣。
正宗赞曰。德山见性禅师。讳宣鉴。嗣龙潭。师凡住院。
拆却佛殿。独存法堂而巳。赞曰。所谓拆佛殿。咬猪狗。
不近人情底老尊慈。想不是花锦地恋繁华央痒底
座主。
* 月堂拒化 玉泉数馔
宝训曰。水庵曰。月堂住持所至。以行道为已任。
不发化主。不事登谒。每岁食指随常住所得用之。衲
子有志充化导者多却之。或曰。佛戒此丘持钵以资
身命。师何拒之弗容。月堂曰。我佛在日则可。恐今日
为之。必有好利者而至于自鬻矣。因思月堂防微杜
渐深切著明称实之言今犹在耳。以今日观之。又岂
止自鬻而巳矣。
云卧纪谈曰。玉泉皓禅师入厨见馔晚膳。问待过客
耶为众僧耶。既以实对。即呼知事杖而数之曰。吾昔
参禅为人。汲水舂米。今现成米面烝炊造作。与供养
诸佛菩萨无异。饱吃了并不留心参学。百般想念五
味馨香。假作驴肠鳝生羊骨鳖[腕-夗+隹]。喂饲八万四千户
虫。开眼随境摄。阖眼随梦转。不知注禄判官掠剩大
夫随汝抄劄消凿禄簿。教汝受苦有日在。徒众不堪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4c 页 X87-0104.png
其枯寂。谮于县宰曰。长老不能安众。唯上来下去点
捡零碎。县宰召皓至。语之曰。大善知识何不在丈室
端坐。两廊下三门前来去得许多耶。皓曰。大通智胜
佛。十却坐道场。长官以坐是佛耶。坐杀佛去也。县宰
笑而巳。
* 云顶三教 法泉万卷
普灯录曰。福州东山云顶禅师谒大愚芝.神鼎諲诸
名衲。后见罗汉下尊宿始彻己事。道学有闻。丛林称
为顶三教。出住东山。迁数刹。
普灯录曰。蒋山佛慧法泉禅师。世号泉万卷者。
* 鹅湖水月 南岳天泽
传灯录曰。鹅湖大义禅师。唐宪宗诏入内论议。师举
顺宗问尸利禅师。大地众生如何得见性成佛。尸利
云。佛性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因谓帝曰。佛性非见
必见。水中月如何攫取。帝乃问何者是佛性。师对曰。
不离陛下所问。帝默契真宗。益加钦重。
传灯录曰。南岳怀让禅师有沙门道一问如
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师曰。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
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又问曰
道非色相云何能见。师曰。心地法眼能见乎道。无相
三昧亦复然矣。一曰有成坏否。师曰若以成坏聚散
而见道者。非见道也。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
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一蒙开悟。心意超然。
* 宝掌千岁 赵州七百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5a 页 X87-0105.png
普灯录曰。宝掌和尚。中印度人也。周威烈十二年丁
卯降神受质。左手握拳。至七岁祝发乃展。因名宝掌。
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常不食。日诵
般若等经千馀卷。一日谓众曰。吾有愿住世千岁。今
年六百二十有六。故以千岁称之。次游五台。徙居祝
融之华严。黄梅之双峰。庐山之东林。寻抵建邺。会达
磨入梁。师就扣其旨开悟。未几如吴。顺流东下。由千
顷至天竺。往鄮峰登太白穿雁荡。盘礴于翠峰七十
二庵。回赤城憩云门法华诸塈里浦赤符大岩等处。
及飞来栖之石窦。有行尽支那四百州。此中偏称道
人游之句。后居浦江之宝严。师所经处后皆成宝坊。
唐显庆二年正旦手塑一像。至九日像成。问其徒慧
云曰此肖谁。云曰与和尚无异。即澡浴易衣趺坐谓
云曰。吾住世巳一千七十二年。今将谢世。听吾偈曰。
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
言讫而逝。
赵州真际禅师行状曰。师即南泉门人也。讳从谂。镇
府有塔记云。师得七百甲子欤。祖庭事苑曰。赵州从
谂俗寿一百廿岁。尝有人问师年多。师云一穿念珠
数不足。镇府塔记云。师得七百甲子欤。七百甲子乃
泛举一百廿之大数。实一百一十六岁。馀八月。凡四
万二十日也。
* 义怀折担 自回攻石
普灯录曰。天衣义怀禅师。世以渔为业。儿时坐船尾。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5b 页 X87-0105.png
父得鱼付师贯之。师不忍乃私投江中。父怒笞。师恬
然如故。长游京师。依景德寺得度。去谒金銮善叶县
省微有契。晚至姑苏礼明觉于翠峰。入室次。峰曰。恁
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师拟
议。峰打出。如是者数四。徐为水头。因汲水折担倏悟。
作投机偈曰。一二三四五六七。万仞峰头独足立。骊
龙颔下夺明珠。一言勘破维摩诘。峰闻拊几称善。后
七坐道场。化行海内。
普灯录曰。合州钓鱼台石头自回庵主。世为石工。尝
参礼报恩琏禅师求安心法。琏谕之。因弃家为道人。
正宗赞曰。回石头。世为石匠。不识字。慕出家。求人口
授法华。默诵之。投南堂静禅师供洒扫。一日令取石。
回手执锤击石而诵经不辍。堂谓曰。今日硿磕。明日
硿磕。生死到来作么折合。回愕然释其器。礼拜求究
竟法。因随至方丈。令罢诵经。看赵州勘婆话。回久之
凿石。石坚。尽力一锤瞥见火光有悟。呈颂曰。用尽工
夫浑无巴鼻。火光迸散元在者里。堂曰子彻矣。缙云
先生作石头语录序有云。回石头以运锤攻石之手。
仰击坚高。出力既粗。一锤便透。晚坐钓鱼山中。乖崖
峭壁十倍其师。
* 伊庵同劳 真如自役
人天宝鉴曰。伊庵有权禅师。乾道间出应万年。宿学
老师见其威仪。听其举扬。皆拱手心醉。内外万指井
井然如入官府。师所至行道。与众同其劳。尚书尤公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5c 页 X87-0105.png
袤曰。住持者安坐演法。何至躬头陀行邪。师曰。不然。
末法比丘增上慢。未得谓得。便欲自恣。我以身帅尚
恐不从。况敢自逸乎。近世言禅林标准者。必以师为
称首也。
僧宝传曰。大沩真如慕哲禅师为人刚简。有高识。以
荷法为志。以精严律身。谢师直守潭州。闻其风而悦
之。不可致。会岳麓法席虚。尽礼迎以为出世。累日而
后就。俄迁住大沩。众二千指。无所约束人人自律。唯
粥罢受门弟子问道。谓之入室。斋罢必会大众。茶诸
方。才月一再而哲讲之无虚日。放参罢。哲自役作。使
令者在侧如路人。晨香夕灯十有四年。夜礼拜持茅
视殿庑灯火。倦则以帔蒙首假寐三圣堂。赞曰。真如
平生以身为舌说比丘事云云。
* 泐潭药汞 云门丹砂
僧宝传曰。黄龙南禅师依三角澄禅师。澄有时名。一
见器许之。及澄移居泐潭。公又与俱。澄使分座接纳
矣。而南昌文悦见之。每归卧叹曰。南有道之器也。惜
未受本色钳锤耳。会同游西山。夜话及云门法道。悦
曰澄公虽云门之后。然法道异耳。公问所以异。悦曰。
云门如九转丹砂。点铁作金。澄公药汞银。徒可玩。入
锻即流去。公怒以枕投之。明日悦谢过。又曰。云门气
宇如王。甘死语下乎。澄公有法。受人死语也。死语其
能活人哉。即背去。公挽之曰。即如是。谁可汝意者。悦
曰。石霜楚圆手段出诸方。子欲见之不宜后也。公默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6a 页 X87-0106.png
计之曰。此行脚大事也。悦师翠岩而使我见石霜。见
之有得。于悦何有哉。即日办装。
* 黄檗无多 归宗较些
临济录曰。师到大愚。大愚问什么处来。师云黄檗处
来。大愚云黄檗有何言句。师云某甲三度问佛法的
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大愚云。黄檗
与么老婆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师于
言下大悟云。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大愚搊住云。这
尿床鬼子。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
多子。你见个什么道理。速道速道。师于大愚胁下筑
三拳。大愚托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广灯录曰。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黄檗曰。马大师出
八十四人善知识。问著个个屙漉漉地。祇有归宗较
些子。
* 法眼未了 大觉太赊
联灯录曰。清凉大法眼禅师法嗣清凉泰钦禅师。开
堂日示众云。某甲本欲深山藏拙。养病过时。奈缘先
师有未了底公案。出来与他了却。
广灯录曰。兴化存奖禅师行脚往南方。回在三圣会
里为首座。常垂语云。我南方行脚一匝。拄杖不曾拨
著一个会佛法底人。三圣闻得问云。汝具个什么眼
便恁么道。师便喝。三圣云。须是你始得。师后到大觉
为院主。依前恁么道。一日大觉唤院主。我闻你道向
南方行脚一匝。拄杖不曾拨著一个会佛法底人。你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6b 页 X87-0106.png
具个什么眼漝么道。师便喝。大觉拈棒。师拟议。大觉
便打。来日师云。某甲于三圣师兄处学得个宾主句。
总被师兄折倒了也。与某甲个安乐法门。觉云者瞎
汉来者里纳败阙。脱下衲衣痛打一顿。师于棒下荐
得临济先师于黄檗处吃棒道理。后开堂拈香云。此
一炷香本分为三圣师兄。三圣于我太孤。本分为大
觉师兄。大觉于我太赊。不如供养临济先师。
* 叶县还面 法云会茶
武库曰。叶县省和尚严冷枯淡。衲子敬畏之。浮山远.
天衣怀在众时。特往参扣。正值雪寒。省呵骂驱逐。以
至将水泼。旦过衣服皆湿。其他僧皆怒而去。唯远怀
并叠敷具整衣复坐于旦过中。省到呵曰。你更不去
我打你。远近前云。某二人数千里特来参和尚禅。岂
以一杓水泼之便去。若打杀也不去。省笑曰。你两个
要参禅却去挂搭。续请远充典座。众苦其枯淡。省偶
出庄。远窃钥匙取油面作五味粥。粥熟。省忽归。赴堂
粥罢。坐堂外。令请典座。远至首云。实取油面煮粥。情
愿乞和尚责罚。省令算所直。估衣钵还讫。打三十拄
杖出院。远舍于市中。托道友解免。省不允。又曰。若不
容归。祇乞随众入室。亦不允。一日出街次。见远独于
旅邸前立。乃云。此是院门房廊。你在此住许多时。曾
还租钱否。令计所欠追取。远无难色。持钵于市化钱
还之。省又一日出街。见之持钵。归为众曰。远真有意
参禅。遂呼其归。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6c 页 X87-0106.png
武库曰。抚州明水逊禅师在法云侍者寮。
时道林琳禅师挂搭。方丈特为新到茶。逊躬至寮请
之。适琳不在。有同行与琳联案曰。汝去。俟渠来。我为
汝请。逊去。僧偶忘之。斋后鸣鼓会茶。琳不到。圆通问
曰。新到在否。趣请之。琳到。圆通令退坐榻立众前。责
曰。山门特为茶以表丛林礼数。因何怠慢不时至。琳
曰。适闻鼓声忽内逼。趋赴不前。圆通呵曰。我鼓又不
是巴豆。击著你便屎出。逊前白云。是某忘记请之。某
当出院。时同行出众曰。不干侍者与新到事。是某不
合承受为渠请。偶忘记。某当代二人出院。圆通高其
风义。并宥之。
* 仰山圆相 岩头伊字
会元曰。仰山慧寂通智禅师初游方。谒耽源
巳悟玄旨。耽源谓师曰。国师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
相共九十七个。授与老僧。乃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
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受无令断绝。我今
付汝。汝当奉持。遂将其本过与师。师接得一览便将
火烧却。耽源一日问。前来诸相甚宜秘惜。师曰当时
看了便烧却也。源曰。吾此法门无人能会。唯先师及
诸祖师诸大圣人方可委悉。子何得焚之。师曰。慧寂
一览巳知其意。但用得。不可执本也。源曰。然虽如此。
于子即得。后人信之不及。师曰。和尚若要。重录不难。
即重集一本呈上。更无遗失。源曰然。圆悟击节录曰。
昔日国师有一百二十种圆相传与耽源。源后与仰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7a 页 X87-0107.png
山。山烧却。源云。般若多罗谶云。小小沙弥有大机。
传灯录曰。岩头全豁禅师谓诸徒曰。吾尝究涅槃经
七八年。睹三两段文似衲僧说话。曰。吾教意如伊字
三点。第一向东方下一点。点开诸菩萨眼。第二向西
方下一点。点诸菩萨命根。第三向上方下一点。点诸
菩萨顶。此是第一段义。又曰。吾教意如摩醯首罗擘
开面门竖亚一只眼。此是第二段义。又曰。吾教意犹
如毒涂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亦云俱死。此是第
三段义。
* 高庵叹侈 宏智助匮
宝训曰。高庵悟和尚闻成枯木住金山受用侈靡。叹
息久之曰。比丘之法。所贵清俭。岂宜如此。徒与后生
辈习轻肥者增无厌之求。得不愧古人乎。
人天宝鉴曰。绍兴癸亥冬大慧禅师蒙恩北还。时育
王虚席。宏智和尚举大慧主之。宏智前知其来多众
必匮食。智预告知事曰。汝急为我多办岁计应香积。
合用者悉倍置之。知事如所诫。明年大慧果至。众盈
万馀指。未几香积告匮。众皆皇皇。大慧莫能错。宏智
遂以所积之物尽发助之。由是一众咸受其济。慧诣
谢曰。非古佛安能有此力量。
* 石头草庵 芭蕉楮帔
石头思禅师草庵歌曰。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
图睡快。成时初见茅草新。破后还将茅草盖。住庵人
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7b 页 X87-0107.png
处我不爱。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上乘菩
萨信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
坏主元在。不居南北与东西。基上坚牢以为最。青松
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纳帔蒙头万事休。此时
山僧都不会。住此庵。休作解。谁誇铺席图人买。回光
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遇祖师。亲训诲。结草
为庵莫生退。百年抛却任纵横。摆手便行且无罪。千
种言。万般解。只要教君长不昧。欲识庵中不死人。岂
离而今遮皮袋。
罗湖野录曰。南岳芭蕉庵主泉禅师造汾阳参昭禅
师。受其印可。隐于衡岳。佯狂垢污。世莫能测。以楮为
帔。所至聚观。遂自歌曰。狂僧一条纸帔。不使毳针求
细意。披来只么且延时。忍观蚕苦劳檀施。纵饶罗绮
百千般。济要无过是禦寒。僧来玩。俗来玩。黑喷云霞
山水现。五岳烟凝是翠缣。四溟浪白为银线。他人云。
甚模样。刚把渔笺作高尚。虽多素质混然成。免效田
畦凭巧匠。逞金襕。与紫袍。狂僧直是心无向。迦叶头
陀遥见时。定将白氎来相让。向伊言。我不换。老和尚
泉。平时慈明厚之。以友于老。南敬之以叔父。至于放
旷自任简脱无检。岂非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耶。
其制楮为帔。无乃矫于侈饰。肆意成歌。有以讽于浮
竞。由是而观。未容无取也。
* 善暹辜恩 颀老改嗣
武库曰。暹道者久参雪窦。窦欲举住金鹅。暹闻之夜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7c 页 X87-0107.png
潜书偈于方丈壁间。即遁去。偈曰。不是无心继祖灯。
道惭未厕岭南能。三更月下离岩窦。眷眷无言恋碧
层。又曰。三十馀年四海间。寻师择友未尝闲。今朝得
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趁出山。暹后出世开先。承嗣德
山远和尚。续通雪窦书。山前婆子见专使。欣然问曰。
暹首座出世为谁烧香。专使曰德山远和尚。婆子诟
骂曰。雪窦抖擞屎肠说禅为你。你得恁么辜恩负德。
会元曰。德山远禅师法嗣开先善暹禅师。参德山有
省。后至雪窦。窦与语。喜其超迈。目曰海上横行暹道
者。遂命分座。窦举住金鹅。师闻潜书二偈于壁而去。
与武库有异。
人天宝鉴曰。颀禅师。秦之龙城人。初得法于天圣泰
和尚。晚依黄龙南禅师。南见其所得谛当。甚遇之。令
住全之兴国。开堂遂为南之嗣。至夜梦神告曰。师遇
恶疾即是缘尽。言毕而隐。阅十三白。果患大风。屏院
事归龙城之西为小庵。庵成养病其中。颀有小师名
克慈。久依杨岐。亦禅林秀出者。归以侍病。奉礼至孝。
乞食村落。风雨寒暑尽师一世而后巳。颀一日谓慈
曰。吾之所得实在天圣和尚。晚见黄龙道行兼重。心
所敬慕。故为嗣之。岂谓半生感此恶疾。今幸偿足。昔
神仙多因恶疾而得仙道。盖其割弃尘累。怀颍阳之
风。所以因祸而致福也。吾不因此。争得有今日事。如
今把住也由我。放行也由我。把住放行总得自在。遂
嘘一声。良久而逝。阇维异香遍野舍利无数。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8a 页 X87-0108.png
* 德山脊铁 寰中声钟
传灯录曰。德山宣鉴禅师。雪峰问从上宗风以何法
示人。师云。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岩头闻之曰。
德山老人一条脊梁骨。硬似铁。拗不折。然虽如此。于
唱教门中犹较些子。
传灯录曰。大慈山寰中禅师。顶骨圆耸。其声如钟。少
丁母忧。庐于墓所服阕。思报罔极。于并州童子寺出
家。嵩岳登戒。习诸律学。后参百丈受心印。辞往南岳
常乐寺。结茅于山顶。后住浙江北大慈山。
* 净因扫竹 青林栽松
僧宝传曰。净因道臻禅师。字伯祥。雪方丈之西壁请
文与可扫墨竹。谓人曰。吾使游人见之心自清凉。此
君盖替我说法也。
禅林类聚曰。青林虔禅师在洞山栽松。有俗士刘翁
者求颂于师。师乃作颂云。长长三尺馀。郁郁覆荒草。
不知何代人。得见此松老。刘翁得颂呈价禅师。价云。
贺翁翁喜。只此人是第三世也。师后果住洞山为第
三世。
* 真际散宅 佛果灭宗
赵州从谂禅师谥真际大师。
联灯录曰。神鼎諲禅师
示众云。南泉道我十八上便解作活计。赵州道我十
八上便会破家散宅。师云。你道破家散宅好。解作活
计好。初心底人且取前语。久参先德直须破家散宅。
更有一言。万里厓州。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8b 页 X87-0108.png
武库曰。三佛在五祖时。尝于一亭上
夜话。归方丈灯巳灭。五祖乃于暗中曰。各人下转语。
佛鉴对曰彩凤舞丹霄。佛眼曰铁蛇横古路。佛果曰
看脚下。五祖云灭吾宗者乃克勤尔。
* 无住庭鸦 神赞窗蜂
传灯录曰。保唐寺无住禅师。唐相国杜鸿渐致礼。于
时庭树鸦鸣。公问师闻否。曰闻。鸦去巳又问师闻否。
曰闻。公曰鸦去无声云何言闻。师乃普告大众。佛世
难值。正法难闻。各各谛听。闻无有闻。非关闻性。本来
不生。何曾有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
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
则免声尘之所转。当知闻无生灭。闻无去来。
传灯录曰。古灵神赞禅师本州大中寺受业。行脚遇
百丈开悟。却回本寺受业师。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
投窗纸求出。师睹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
故纸。驴年出得。其师置经问曰。汝行脚遇何人。吾见
汝发言异常。师曰。某甲蒙百丈和尚指个歇处。今欲
报慈德耳。其师于是告众致斋。请师说法。师登座举
唱百丈门风。
* 乾峰法身 荐福自已
会元曰。越州乾峰和尚上堂。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
须是一一透得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向上一窍。
僧宝传曰。禅师名承古。游庐山。登欧峰。爱宏觉塔院
闲寂。求居之。清规凛然。过者肃恭。时号古塔主。景祐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8c 页 X87-0108.png
初范文政公仲淹迎以住荐福。示众曰。众生久流转
为不明自已。欲出苦源但明取自已。有空劫时自已。
有今时日用自已。空劫自已是根蒂。今时日用自已
是枝叶。
* 应庵蚖蛇 佛日虫豸
普灯录曰。应庵昙华禅师尝诫徒曰。衲僧家著草鞋
住院。何至如蚖蛇恋窟乎。
雪堂拾遗录曰。佛日和尚出世住径山。知府请就
灵隐开堂。下座。冯侍郎问。和尚尝言不作这虫豸。为
什么败阙。日曰。尽大地是杲上座。作么生摸索。冯拟
议。佛日便掌。时僚众失色。冯大笑曰。某与长老佛法
相见也。
* 肯庵笼箧 脩颙行李
枯崖漫录曰。肯庵圆悟禅师天姿闲暇。尝授儒学于
晦庵朱文公。与帅辛公弃疾为同门友。因以黄檗延
之入寺。有谗其行李数十担。辛闻之蹙然不乐。后过
都运黄公瑰同访之。且曰。有道之士三衣外无长物。
多多益办不为道人累乎。庵笑不答。徐而共观诸老
手帖。因尽揭笼箧示之。皆古德墨迹。紫阳书翰。辛有
惭色。
投子脩颙禅师。横经讲席洞晓佛意。华严九会敷演
三四。遂游诸方。嗣圆照本。丛林同号曰颙华严。
武库
曰。颙华严富。郑公常参问之。一日见上堂左右顾视。
忽契悟。以颂寄圆照曰。一见颙师悟入深。因缘传得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9a 页 X87-0109.png
老师心。江山千里虽云隔。目对灵光与妙音。郑公罢
相居洛中。思颙示诲。请住招提。闻颙入境。躬出迓之。
临登车。司马温公适至。问相公何往。郑公曰接招提
颙禅师。温公曰某亦同去。联镳出郭。候于邮亭。久之
忽见数十担过。温公问谁行李。荷担者应曰。新招提
和尚行李。温公遂索马归。郑公曰要见华严何故先
归。温公曰某巳见他了。竟先归。统纪曰。学道之士以
贫为德。此世人之常所知。敬招是数十担。卒为温公
见薄。一眚掩大德。可不戒之哉。
* 慧圆一交 景深大死
普灯录曰。慧圆上座性椎鲁。然勤渠祖道。坚坐不卧。
居数岁得度。出游庐山。至东林。每以已事请问。朋辈
见其貌陋。举止乖疏。皆戏侮之。一日行殿庭中。忽足
颠而仆。了然开悟。作偈俾行者书于壁曰。这一交。这
一交。万两黄金也合消。头上笠。腰下包。清风明月杖
头挑。即日离东林。众传至照觉。觉大喜曰。衲子
参究若此。善不可加。令人迹其所往。竟无知者。注曰。
大慧武库谓證悟脩颙语。非也。
普灯录曰。智通景深禅师。自幼不群。一日曰。思而知。
虑而解。皆鬼家活计。兴不自遏。闻宝峰名尊当
世。往求入室。峰曰。直须断起灭念。向空劫巳前扫除
玄路。不涉正偏。尽却今时全身放下。放尽还放。方有
自由分。师闻顿领厥旨。峰击鼓告众曰。深得阐提大
死之道。后学宜依之。因号大死翁。建炎改元开法智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9b 页 X87-0109.png
通。
* 积翠鬻珍 杨岐治璠
补僧宝传曰。临济七传而得石霜圆。圆之子一为积
翠南。一为杨岐会。南之施设。如坐四达之衢。聚珍怪
百物而鬻之。遗簪堕珥随所探焉。骎骎末流冒其氏
者。未可以一二数也。会乃如玉人之治璠玙。珷玞废
矣。故其子孙皆光明照人。克世其家。盖碧落碑无赝
本也。
* 佛眼题壁 晦堂榜门
罗湖野录曰。佛眼禅师住舒州龙门。尝题语于延寿
壁间曰。佛许有病者当疗治。容有将息所也。禅林凡
有数名。或曰涅槃。见法身常住。了法不生也。或曰省
行。知此违缘。皆从行苦也。或曰延寿。欲得慧命扶持
色身也。其实使人了生死处也。多见少觉微恙便入
此堂。不强支吾便求补益。及乎久病思念乡闾。不善
退思灭除苦本。先圣云。病者众生之良药。若善服食
无不瘥者也。又尊宿云。须知有不病者。故明书示以
告。后来观其规。咏风巾尘履者。岂特令退思苦本而
巳。抑欲使遵乍可有戒而死之训。其明切精审。可谓
药石之言矣。
人天宝鉴曰。晦堂心禅师。初承南禅师遗命。领住山
缘十有三白。于法席正盛时。毅然谢事居西园。以晦
命其堂。且曰。吾所辞者世务尔。今欲专行佛法。于是
榜其门曰。告诸禅学。要穷此道切须自看。无人替代。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09c 页 X87-0109.png
时中或是看得因缘。自有欢喜入处。却来入室吐露。
待为品评是非深浅。如未发明。但且歇去。道自见前。
苦苦驰求转增迷闷。此是离言之道。要在自肯不由
他悟。如此发明方名了达无量劫来生死根本。若见
得离言之道。即见一切声色言语是非更无别法。若
不见离言之道。便将类会目前差别因缘以为所得。
只恐误认门庭目前光影。自不觉知。方成剩法。到头
只是自谩。枉费心力。宜乎昼夜剋已精诚。行住观察
微细审思。别无用心。自然有个入路。非是朝夕学成
事业。若也不能如是参详。不如看经礼拜度此残生。
亦自胜如乱生谤法。若送老之时。敢保成个无事人。
更无他累。其馀入室。今去朔望两度却请访及。
* 死心甲科 晦庵状元
补僧宝传曰。云岩悟新禅师。魁岸黑面如梵僧。之黄
龙谒宝觉禅师。谈辩无所抵捂。宝觉曰。若之技
止此耶。是固说食耳。渠能饱人乎。新窘无以进。从容
曰。悟新到此弓折箭尽。愿和尚慈悲指个安乐处。宝
觉曰。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安乐处政忌上
座许多骨董。直须死却无量劫来。全心乃可耳。新趋
出。一日默坐下板。会知事捶行者。新闻杖声忽大悟。
奋起忘纳其履。趍方丈见宝觉。自誉曰。天下人总是
学得底。某甲是悟得底。宝觉笑曰。选佛得甲科。何可
当也。新自是号为死心叟。榜其居曰死心室。盖识悟
也。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10a 页 X87-0110.png
晦庵弥光禅师住龟山。
丛林盛事曰。龟山光和尚参
妙喜于洋屿。时凡半年无启口处。一日入室。喜问曰。
吃粥了也。洗钵盂了也。去却药忌。道将一句来。光曰。
裂破。喜庄色曰。又来者里说禅那。师于言下大悟。遍
体汗下。遂礼拜。喜以偈印曰。龟毛拈得笑咍咍。一击
万重关锁开。庆快平生是今日。孰云千里赚吾来。光
作投机颂云。当机一拶怒雷吼。惊起法身藏北斗。洪
波浩渺浪滔天。拈得鼻孔失却口。喜见之曰。此正是
禅中状元也。因号为光状元。
* 少林开华 曹溪归根
传灯录曰。达磨告慧可曰。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
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传灯录曰。慧能大师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速理
舟楫。时大众哀慕乞师且住。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
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从
此去早晚却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事苑曰。宝
林传曹叔良施地。六祖居之。地有双峰大溪。因曹侯
之姓曰曹溪。辅教编曰。慧能始鬻薪以养母。将从师。
患无以为母之储。殆欲为佣以取资。及还而其母巳
殂。慨不得以道见之。遂寺其家以善之。终亦归死于
是。故曰叶落归根。能公至人也。岂测其异德。犹示人
而不忘其本也。
* 法眼六相 慈明三印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10b 页 X87-0110.png
传灯录曰。永明寺道潜禅师初谒净慧禅师(清凉文益之号。
又谥大法眼禅师)。一见异之便容入室。一日净慧问曰。子于
参请外看什么经。师曰看华严经。净慧曰总别同异
成坏六相是何门摄属。师对曰。文在十地品中。据理
则世出世一切法皆具六相。曰空还具六相也无。师
懵然无对。净慧曰子却问吾。师乃问曰。空还具六相
也无。净慧曰空。师于是开悟。踊跃礼谢。净慧曰。子作
么生会。师曰空。净慧然之。
慈明楚圆禅师录曰。上堂云。祖师心印。一印印空。一
印印水。一印印泥。如今还有印不著者么。若有试出
来向脚跟下道将一句来。设你道得倜傥分明。第一
不得行过衲僧门下。且道衲僧有什么长处。良久云。
人王三寸铁。遍地是刀枪。
* 枯禅镜堕 瑞光鼓震
增集续传灯录曰。枯禅自镜禅师见密庵于灵隐。机
缘䐇契。久之开法隆兴上蓝。宝庆元年被旨升灵隐。
移天童。
枯崖漫录曰。天童如净禅师感疾退席。下涅
槃堂。为鉴足庵。烧香入寂时。侍者告以法堂宝盖镜
堕于座。上曰。镜枯禅至矣。如其言。
邹应传撰枯禅录
序曰。照子落地。谶住天童。
僧宝传曰。圆照禅师。讳宗本。游方遍参。至池州景德
谒义怀禅师。言下契悟。众未有知者。尝为侍者而喜
寝。鼻息齁齁。闻者厌之。言于怀。怀笑曰。此子吾家精
进幢也。汝辈他日当依赖之。无多谈。众乃惊。及怀公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10c 页 X87-0110.png
徙住越之天衣常之荐福。本皆从之。治平初怀公退
居吴兴之寿圣院。部使者李公复圭过怀公夜语曰。
瑞光法席虚。愿得有道衲子主之。怀指本曰。无踰此
道人者耳。既至瑞光。集众击鼓。鼓转堕圆转震响。众
惊却。有僧出呼曰。此和尚法雷震地之祥也。俄失僧
所在。自是法席日盛。
* 无见却券 虚谷还赆
山庵杂录曰。无见禅师。仙岩叶氏子。世业儒。以俊才
掌天宁古田内记。参方山禅师于瑞岩。尽得其要领。
翻然拉可藏主者同至华顶。寻宋高庵所居故址。结
茅而居。于是道化大行。学者云集。道俗以为无田不
可以蓄众。往往持田劵来施。师皆却之。冬夏一衲。食
惟充饥。
山庵杂录曰。虚谷和尚辞仰山赴径山。到袁州城里
四远檀信赆金钱楮币委积满前。虚谷徐谢之曰。吾
不敏。两浙诸山。以吾颇谙宗趣。虚径山席处吾。欲吾
开堂说法。阐扬宗趣耳。岂以贫窭见嫌。诸君所赆物
请还。庶免新华岩之诮也。嘱侍者囊道具。随身而巳。
* 哲魁谢招 知炳掷信
人天宝鉴曰。宏智觉禅师。隰州人。谢事长芦住天童。
有隰州僧哲魁者。孤硬人也。潜迹坐下。不言乡所。经
十馀载。始知宏智乡人。宏智闻。欣然访曰。父母之邦
何太绝物乎。智欲招至方丈。魁谢曰。已事尚未办。岂
暇讲乡礼邪。即曳杖而去。人莫能挽。径往宝陀真歇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11a 页 X87-0111.png
故居禅宴月馀日。临终召众说法而逝。阇维舍利无
数。
宝训曰。雪堂曰。予在龙门时。炳铁面住太平。有言炳
行脚离乡未久。闻受业一夕遗火悉为煨烬。炳得书
掷之于地。乃曰徒乱人意耳。
续传灯录曰。太平勤禅
师法嗣韶州南华知炳禅师。蜀之永康人。
* 华严蟠龙 投子俊鹰
僧宝传曰。禅师名道隆。不知何许人。至和初游京师。
客景德寺。日纵观都市。归尝二鼓。谨门者呵之不悛。
一夕还不得入。卧门之下。仁宗梦至景德寺门。见龙
蟠地。惊觉。中夜遣中使往视之。乃一僧熟睡巳再鼾。
撼之惊矍。问名字归奏。上闻名道隆。乃喜曰吉徵也。
明日召至偏殿问宗旨。隆奏对详允。上大悦。有旨馆
于大相国寺。烧朱院王公贵人争先愿见。隆未漱盥
户外之屦满矣。上以偈句相酬唱。络绎于道。或入对
留宿禁中。礼遇特厚。赐号应制明悟禅师。皇祐二年
诏庐山僧怀琏至阙演法于后苑化成殿。上召隆问
话。机锋迅捷。上悦。侍卫皆山呼。隆奏疏请归养病。不
许。有旨于曹门外护国寺北建精舍以居。号华严禅
院。隆既得谢事。喜见言色。闲居。奇衲名缁多过从。
僧宝传曰。禅师名义青。其师使习百法论。叹曰三祇
涂远自困何益哉。入洛中听华严五年。反观文字。一
切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尝讲至诸林菩萨偈曰。
即心自性。忽猛省曰。法离文字。宁可讲乎。即弃去。游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11b 页 X87-0111.png
方至浮山。时圆鉴禅师退席。居会圣岩。梦得俊鹰畜
之。既觉而青适至。远以为吉徵。加意延礼之。留止三
年。问答开悟。服勤又三年。圆鉴以大阳皮履布直裰
付之曰。代吾续洞上之风。吾住世非久。善自
护持。无留此间。青遂辞出山。阅大藏于庐山慧日寺。
后住投子山。道望日远。禅者日增。异苗翻茂。果符前
谶。初开山慈济有记曰。吾塔若红是吾再来。邦人偶
修饰其塔作玛瑙色。未几而青领院事。山中素无水。
众每以为病。忽有泉出山石间。甘凉清洁。郡守贺公
名为再来泉。
* 永安定见 慧寂梦升
传灯录曰。杭州报恩光教寺永安禅师遇韶国师开
示顿悟本心。
人天宝鉴曰。光孝安禅师。忠懿王向师
道望。命住越之清泰。安不乐从。务唯宴坐丈室。如入
大定。一日定中见二僧倚殿槛语话。有天神拥卫倾
听久之。俄有恶鬼唾骂。复扫脚迹。及询倚槛僧所以。
乃初论佛法。后谈世谛。安曰。闲论尚尔。况主法者。击
鼓升堂说无益事邪。自是终身未尝谈世故。安死阇
维舌根不坏柔软如红莲华叶。
会元曰。仰山慧寂禅师卧次。梦入弥勒内院。众堂中
诸位皆足。惟第二位空。师遂就座。有一尊者白槌曰。
今当第二座说法。师起白槌曰。摩诃衍法。离四句。绝
百非。谛听谛听。众皆散去。及觉举似沩山。沩山曰。子
巳入圣位。师便礼拜。
晦机熙禅师再住仰山偈曰。青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11c 页 X87-0111.png
山涌出黄金宅。白日梦升兜率天。
* 慧海珠明 冶父川增
传灯录曰。大珠慧海禅师者。建州人。姓朱氏。依越州
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初至江西参马祖。于言下自
识本心。师事六载后以受业年老遽归奉养。乃晦迹
藏用。外示痴讷。自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被法门
师侄玄晏窃出江外。呈马祖。祖览讫告众云。越州有
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也。众中有知师姓朱
者。迭相推识。结契来越上寻访依附。时号大珠和尚
者。因马祖示也。
普灯录曰。无为军冶父实际道川禅师。姑苏玉峰人。
为县之弓级。闻东斋谦首座为道俗演法。遂从之习
坐。不倦一日。因是不职。尉笞之。师于杖下大悟。辞依
谦。谦为改名道川。且曰。汝旧呼狄三。今名道川。川即
三耳。此去能竖起脊梁了办个事。其道如川之增。若
放倒则依旧狄三也。师铭于心。建炎初圆顶。游方至
天峰。蹒庵与语锋投。庵称善。归憩东斋。道俗愈敬。有
以金刚般若经请问者。师为颂之。今盛行于世。隆兴
改元殿撰郑公乔年漕江西。适冶父虚席。迎开法。
* 遇贤击瓦 藻先扣冰
普灯录曰。酒仙遇贤和尚。姑苏长洲林氏子。母梦吞
大珠而孕。生多异祥。貌伟怪。口容双拳。七岁尝沈大
渊而衣不润。遂去家。师嘉禾永安可依。往参钱塘龙
册球禅师发明心印。回居明觉院。唯事饮酒。醉则成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12a 页 X87-0112.png
歌。颂警道俗。因号酒仙。初自钱塘归。执铁锤路见瓦
甓即击。或问所谓。曰。世路不平。故碎之耳。
普灯录曰。藻先古佛。建宁新丰翁氏子。母梦比丘风
神炯然。荷锡求宿。人指谓曰。是辟支佛。巳而孕。生于
武宗会昌之四年。香雾满室弥日不散。年十三求出
家。父母许之。依乌山兴福行全为师。初以讲说为众
所归。弃谒雪峰真觉禅师。峰异之曰。子异日必为王
者师。后自鹅湖归。温岭结庵。继居将军岩。二虎侍侧。
神人献地。为瑞岩院。学者争集。尝谓众曰。古圣修行
须凭苦节。吾今夏则衣楮。冬则扣冰而浴。故世人号
为扣冰古佛。
* 福先进歌 汾阳始颂
传灯录曰。洛京福先仁俭禅师。自嵩山罢问。放旷郊
廛。时谓之腾腾和尚。唐天册万岁中天后诏入殿前。
仰视天后良久曰。会么。后曰不会。师曰老僧持不语
戒。言讫而出。翌日进短歌一十九首。天后览而嘉之。
厚加赐赉。师皆不受。又令写歌辞传布天下。其辞并
敷演真理。以警时俗。唯了元歌一首盛行于世。歌曰。
修道。道无可修。问法。法无可问。迷人不了色空。悟者
本无逆顺。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识取自家
城郭。莫谩寻他乡郡。不用广学多闻。不在辩才聪俊。
不知月之大小不。管岁之馀闰。烦恼即是菩提。净华
生于泥粪。人来问我若为不能共伊谈论。寅朝用粥
充饥。斋时更飧一顿。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12b 页 X87-0112.png
心中了了总知。且恁半痴半钝。
宝训曰。万庵曰。颂始自汾阳。暨雪窦宏其音。显其旨。
汪洋乎不可涯。又心闻曰。天禧间雪窦以辩博之才
美意变弄求新琢巧。继汾阳为颂古。笼络当世学者。
宗风由此一变矣。汾阳无德禅师录有颂古一百首。
盖以此为权舆也。
* 归宗真药 蒙庵毒种
真净克文禅师。后住归宗。正宗赞曰。真净文禅师嗣
黄龙无尽。见兜率举清素侍者末后句。
事逮。罢相过归宗。夜话及此。师辄怒曰。是何呕血秃
丁脱空谩语。岂可信受。遂不终语。无尽居荆溪。觉范
往见之。无尽与语曰。惜乎真净不知此也。范曰。相公
只知清素末后句。及真净真药现前而不能觉。尽惊
曰。果有此耶。曰疑则别参。尽于言下顿见师用处。遂
炷香望归宗悔谢。
枯崖漫录曰。蒙庵聪禅师。生福州长乐朱氏。依信之
龟峰光晦庵得度。即告以欲随众专一体究已躬大
事。免以众务为役。庵笑曰。汝要紧参禅那。佛法在一
切作用处。寻常行履处。何惧事务夺。即今且限一月
日。如不了决。罚不恕。退以佛法在寻常行履处写贴
于窗上。胁不至席者半月。庵时时默探之。见其作意
太猛烈。私念云。此子若不悟。恐狂去。一日闻搐鼻有
泣声云。哑坏了此子。诟问乃知俗家讣音至。庵举意
曰这里好与一槌。即唤来问曰。汝有什么事。具道以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12c 页 X87-0112.png
父亡。声未绝。庵扭住与一掌云。许多无明烦恼甚处
得来。又一掌。当下疑滞冰释。即礼谢。冲口呈偈曰。了
了了。彻底了。无端赤脚东西走。踏破晴空月一轮。八
万四千门洞晓。自此机锋峻捷无敢当者。庵临寂时
付以法衣并偈曰。再来毒种元聪侍者。叵耐吾宗灭
汝边也。
* 德挫将军 元接僧统
僧宝传曰。圆通缘德禅师。后主闻其名致至金陵问
佛法大意。留禁中。又创寺以居之。昭惠后以其子宣
城公薨。施钱建寺于庐山之阴石耳峰之下。开基日
得金像观世音于地中。赐名圆通焉。本朝遣便问
罪江南后主纳土矣。而胡则者据守九江不降。大将
军曹翰部曲渡江入寺。禅者惊走。德淡坐如平日。翰
至不起不揖。翰怒呵曰。长老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
乎。德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耶。翰大奇。增
敬而巳曰。禅者何为而散。德曰击鼓自集。翰遣裨校
击之。禅无至者。翰曰不至何也。德曰公有杀心故尔。
德自起击之。禅者乃集。翰再拜问决胜之策。德曰非
禅者所知也。
僧宝传曰。佛印禅师。名了元。字觉老。高丽僧统义天
航海至明州。传云义天弃王者位出家。上疏乞遍历
丛林问法受道。有诏朝奉郎扬杰次公馆伴。所经吴
中诸刹皆迎饯如王臣礼。至金山。元床坐纳其大展。
次公惊问故。元曰。义天亦异国僧耳。僧至丛林。规绳
禅苑蒙求拾遗标题¶ 第 113a 页 X87-0113.png
如是。不可易也。众姓出家同名释子。自非买崔卢以
门阀相高。安问贵种。次公曰。卑之少徇时。宜求异诸
方。亦岂觉老心哉。元曰。不然。屈道随俗。诸方先失一
只眼。何以示华夏师法乎。朝廷闻之。以元为知大体。
* 法云世谛 大沩念诵
大慧普说曰。老杲和尚根本下明。但拙于语言
三昧。每升座谓众曰。老僧熙宁八年文帐在凤翔府
供申。当年崩了华山。你后生家几时知得遮几句儿。
无时不说。然后随其所请回向下座。或问曰。和尚因
什么宝华座上一向说世谛耶。杲应之曰。痴人。法岂
有二种。
大慧普说曰。大沩法席甚盛。龙象蹴踏。每遇升
堂。三通鼓罢大众雁行而立。风渗渗地趺坐。良久乃
举个古人颂子云。欲识本来心。青山绿水深。不是身
心境。徒将闻见寻。识得便识取。不用更沈吟。参。便下
座后。五日又当参。复举是柱不见柱。非柱不见柱。是
非巳去了。是非里荐取。参。但是升座。除拈提公案外。
其馀多类此。有个川僧滑稽。从沩山下来。有问大沩
法道如何。僧云规矩法度甚好。只是念诵多㬠。曰三
八念诵丛林定法。何言甚多。僧云。大沩独不然。三八
日。僧堂前维那念诵了。五日。法堂上长老又念诵。衲
子传以为笑。
禅苑蒙求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