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 第 115b 页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卷第十一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
明真如居士 毕廷瓒 较订
唐
** 武宗
庚申
正月六日。终南山圭峰宗密禅师趺坐示寂。荼毗得
舍利。明白润大。寿六十二。持服四众哀泣喧野。宣宗
追谥定慧禅师。初于圆觉经有所悟。为遂州道圆禅
师法嗣。寻至上都。见华严疏主澄观大师。执弟子之
礼。观曰。毗卢华藏。能随我游者。其汝乎。北游清凉山。
回住鄠县草堂寺。未几复入寺南圭峰兰若。大和中。
徵入内。赐紫衣。帝累问法要。朝士归慕。惟相国裴休。
深入堂奥。受教为外护。师著禅源诸诠集一百卷。都
序两卷。又著圆觉华严涅槃金刚唯识起信法界观
等经疏钞。裴相国为撰传法碑。略曰。师皇皇于济拔。
武宗¶ 第 115c 页 X76-0115.png
汲汲于开诱。故亲师之法者。贪则施。暴则敛。昏则开。
惰则奋。憧憧而来。忻忻而去。所在不可胜纪。吾不识
其境界之广狭。议者又乌知大道之所趣哉(此据裴〔休〕国传
法碑所纪也。传灯谓。师会昌元年示寂)。此是月文宗崩。武宗即位○九
月召道士赵归真等。入禁中。脩金箓道场。十月帝升
玄坛。亲受法箓。左拾遗王哲谏云。王业之初。不宜崇
信太过。帝不纳。
辛酉
六月以道士刘玄静。为光禄大夫○十月云岩晟禅
师示疾。二十六日唤主事僧。令备斋。来日有上座发
去。至二十七夜。师乃归寂。荼毗得舍利千馀粒。谥无
住大师。塔曰净胜。得法上首洞山价禅师也。
壬戌
裴休廉于洪州。自黄檗山。迎希运禅师。至州憩龙兴
寺。旦夕问道。赠诗曰。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
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章滨。一千龙象
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
法付何人。
癸亥
九座山正觉大师讳智广。兴化军仙游人。元和二年
示生。初参盐官安国师。及鄂州无等禅师。有省。遂南
旋止泉州。常持铁钵。并一百犬自随。至是值武宗将
废教。乃遁岩谷。宣宗复教。复出南山王与□□□□。
甲子
武宗¶ 第 116a 页 X76-0116.png
三月以道士赵归真。为左右街道门教授先生。时帝
锐意求仙。归真乘宠。每对必排释氏。宜尽除去。帝深
然之。归真复请与释氏辨论。有旨。追僧道于麟德殿
谈论。法师知玄登论座。辨捷精壮。道流不能屈。玄因
奏。王者本礼乐。一宪度。吐纳服食。盖山林匹夫独擅
之事。愿陛下不足留神。帝色不平。侍臣讽玄。赋诗以
自释。玄立进五篇。有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且住一
千年之句。帝知其刺。特放还桑梓。
乙丑
赵归真为谏官数论。遂举邓元超。及召至。与归真刘
玄靖等。愈排释氏○五月敕。并省天下佛寺。上都各
留四寺。寺僧三十人。上州各留一寺。下州寺并废。上
寺留僧二十人。中寺留十人。下寺五人。馀僧及尼皆
令归俗。毁寺院凡四万馀区。归俗僧尼二十六万馀
人○时福州龟山智真禅师有二偈。明月分形处
处新。白衣宁坠解空人。谁言在俗妨脩道。金粟曾为
长者身。忍仙林下坐禅时。曾被歌王割截肢。况我圣
朝无此事。只令休道亦何悲。
** 宣宗
丙寅
三月武宗不豫。因服金丹发背。遍体恶疮。以至躁闷
失常。心生狂乱。旬日不能言而崩。年三十三。旧史赞
曰。昭肃削浮图之法。惩桑门之流。志欲矫步丹梯。求
珠赤水。徒见萧衍姚兴之旁学。不悟秦皇汉武之妄
武宗¶ 第 116b 页 X76-0116.png
求。盖受惑左道之言。故偏斥异方之教。况西来之法。
将及千年。蚩蚩之民。习巳成俗。畏其教甚于国法。乐
其徒不异登仙。一朝隳残金像。燔弃胡书。结怨于膜
拜之流。犯怒于匹夫之口。帝称为明断。然听斯蔽矣
○其月宣宗即位。帝宪宗第十三子。初武宗忌之。
沈之宫厕。宦者仇公武潜施拯护。俾髡发为僧。乃周
游天下。尝居盐官安禅师会中。遇黄蘖礼拜次。帝问
曰。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用礼何为。蘖云。常
礼如是事。帝曰。用礼何为。蘖便打。帝曰大粗生。蘖又
打。后雪窦有颂云。凛凛威风不自誇。端居寰海定龙
蛇。大中天子曾轻触。三度亲遭弄爪牙。初帝至盐官
时。安禅师一日预戒知事曰。当有异人至此。明日行
脚僧数人参礼。安默识之遂令维那高位安置。礼殊
他等。安每接谈话。益加贵气。乃曰。寺众患斋不供。就
求一供疏。帝为制之。安览之惊悚。知供僧赍去。所获
丰厚。乃语帝曰。时至矣。无滞泥蟠。嘱以佛法后事而
去。洎盐官示寂。帝诗悼云。像季何教祸所钟。释门光
彩丧骊龙。香阶懒踏初生草。抵掌悲看异日容。玉柄
永离三教座。金鸣长镇万年踪。知师下界因缘尽。应
上诸天第几重。后出授江陵少尹。武宗崩。左神策军
中尉杨公。讽宰臣百官迎立之。及帝即位。接对群僚。
处决庶务。中外翕然。方见其隐德焉○五月敕
道士赵归真刘玄靖邓元超等十二人。以蛊惑先朝。
排毁释氏。并赐朝堂决杖配岭表○敕上都东都各
武宗¶ 第 116c 页 X76-0116.png
复大寺八所。并赐新额。帝居藩邸。尝异梦如汉明事。
始龙跃之年。悉复名寺云。
丁卯
闰三月诏曰。会昌季年并省寺宇。虽云异方之教。有
资为理之源。中国之人久行其道。𨤲革过当。事体乖
谬。其灵山圣境。应会昌五年所发寺宇。诸宿旧僧。可
仍旧脩复住持○龟洋慧忠禅师。闻重兴之诏。乃
曰。仙去者未必受箓。成佛者未必须僧。遂过中不食
不宇禅迹。不出山者三十年。有三偈曰。雪后始知松
柏操。云收方见济淮分。不因世主令还俗。那辨鸡群
与鹤群。多年尘土自腾腾。虽著伽梨未是僧。今日归
来酬本志。不妨留发候传灯。形容虽变道常存。混俗
心源亦不昏。试读善才巡礼偈。当年岂例是沙门
○七月诏列李德裕罪恶。流潮崖而卒○是年尚书
白居易卒。年七十五。历尚书左仆射。初居易被遇宪
宗。为当路所忌。遂遭摈斥。所蕴不得施。乃放意文酒。
能顺适所遇。托佛死生之说。若忘形骸者。后与弟行
简敏中友爱。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架石楼香山。凿
八节滩。号醉吟先生。晚节好佛尤甚。至经月不食荤。
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
称香山居士。与胡景等九人宴集。皆高年不仕者。人
慕之。绘为九老图。居易既卒。以其所居第。施为佛寺。
居易尝画弥陀佛像。而礼事之。自为之记。略曰。我本
师释迦如来说言。西方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
武宗¶ 第 117a 页 X76-0117.png
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其佛
号阿弥陀。以寿无量愿无量。功德相好光明无量故
也。谛观此娑婆世界众生。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有
起心归佛者。举手合掌。必向西方。有怖厄苦恼。开口
发心。必先念阿弥陀。又范金合土。刻石绣纹。乃至印
水聚沙。童子戏者。莫不率以阿弥陀佛为上首。不知
其然而然。由是而观是。彼如来有大誓愿于此众生。
众生有大因缘于彼国土明矣。不然南北东方过现
未来佛多矣。何独如是哉。唐中大夫太子少传白居
易。当衰暮之岁。中风痹之疾。乃舍俸钱三十万。命工
画西方世界一部阿弥陀佛坐中央。观音势至二大
士侍左右。人天瞻仰。功德成就。弟子居易稽首。跪于
佛前。愿此功德。回施众生。众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
者。并离苦得乐。断恶脩善。不越南部。便睹西方。青莲
上品。随缘往生。现在未来常得亲近。欲重宣此义。而
说赞曰。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愿如我
身老病者。同生无量寿佛所。
戊辰
观察使裴休守宣城。尝与名缁讲道。门人谓公曰。敢
问三界之言未立。人不知脩行。不见因果。介景福者。
不为之少。洎斯教也。行乎中夏。愚人畏罪损其恶。贤
人望福增其善。增之不巳。则至今当尽善矣。损之不
巳。至今当无恶矣。何昏迷暴虐。无减于秦汉之前。福
慧听明。不增于魏晋之后。归之者殊途辐凑。立之者
武宗¶ 第 117b 页 X76-0117.png
万法云兴。宜使吾人尽升觉路。不宜蚩蚩庶类由古
它□。若斯之迷也。由之之固。庸非溺乎。公笑谓之曰。
大明肇启。法不齐备。圣人继出。代天为工。结绳画卦。
文质滋改。一圣立一法生。天道人事。显若符契。夫燧
人氏之未有火也。则天无火星。人无火食。龟无火兆。
物无火灾必矣。少昊氏之未理金也。则天无金星。人
无金甲。龟无金兆。物无金灾必矣。及圣人攻木出火。
锻石取金。于是乎精芒主宰。腾变上下。则知世法时。
事随圣人也。探精神之源。穷性命之表。作大方便。护
于群生。群生受之而不知。盖犹天道运行。物以生茂。
皆谓自巳。孰知其然也。于是问者廓然自得佛味。及
诏许立寺。而宣之。士民。相鼓以□请。先立之于宣郛。
遂复新兴寺焉○是年裴休复礼请黄蘖运禅师。至
州寓开元寺。旦夕受法。
已巳
湖南观察使裴休。谒华林觉禅师。休问师有侍者否。
曰有一两个。休云在什么处。觉乃唤大空小空。时二
虎自庵后而出。休大惊。觉语虎曰。且去。有客在。二虎
哮吼而去。休问。师作何行业感得如斯。觉云会么。休
云不会。觉云山僧常念观音。休叹异而去。觉隐居常
持锡。夜出林间。七步一振锡。一称观音号。有僧来参。
方展坐具。觉曰。且缓缓。僧曰。和尚见个什么。觉云。可
惜许磕破钟楼。其僧有省。
庚午
武宗¶ 第 117c 页 X76-0117.png
八月黄蘖运禅师示寂。谥断际禅师。塔曰广业。丞相
裴休纪其语曰。传心法要有一二十章。皆直指之道
。
辛未
五月诏京兆弘辨禅师入内。帝问禅宗何有南北之
名。对曰。禅门本无南北。自诸祖至弘忍大师。有二弟
子。一慧能。受衣法居岭南。一名神秀。在北扬化。得法
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非禅
宗有南北之名也。帝曰何名戒定慧。对曰。防非止恶。
名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
名慧。帝曰。何名方便。对曰。权巧之门。拔接中下。曲施
诱迪。谓之方便。设为上根。言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者。
斯亦方便之谈。以至祖师玄言忘功绝谓。亦无出方
便之迹。帝曰。何为佛心。对曰。佛者觉也。谓有智慧觉
照为佛心。帝曰。有人念佛如何。对曰。如来说法。随根
器而说。为上根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中下根者。未
能顿晓。是以佛开观门。令念佛生于极乐。帝曰。有持
经咒求佛如何。对曰。如来种种说法。皆为一乘。如百
千众流。莫不朝宗于海。如是差别诸缘。皆归萨婆若
海。帝曰。祖师既传心印。金刚经云。无所得法如何。对
曰。佛之一化。实无一法与人。但示各各自性同一法
藏。当时燃灯如来。但印释迦本法而无所得。方契然
灯本意。帝曰。禅师既会祖意。还礼佛看经否。对曰。沙
门礼佛诵经。盖是住持常法。有四报焉。依佛戒脩身。
武宗¶ 第 118a 页 X76-0118.png
参寻知识。渐脩梵行。履践如来所行之迹。帝曰。何为
顿见。何为渐脩。对曰。顿明自性。与佛无二。然有无始
染习。故假渐脩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非一口
便饱。是日辨对七刻方罢。帝悦。赐号圆智禅师○是
日有诏。增脩天下祖塔。应未经赐谥者。所在以闻。大
常考行颁赐。
壬申
江州复庐山东林寺。刺史崔黯为碑。略曰。佛以诸法
化人。所谓救溺以手。救火以水。其于生人。恩亦弘矣。
今天子取利益生人。复其教。江州奉列诏。予访兹地。
松籁冷然。喜而复之。尝观晋史。见远公之事。其辨若
注。其言若锋。足以见其当时。且金陵六代。代促俗薄。
臣以功危。主以疑惨。□□为四方之中。有江山之美。
远公岂非得计于此。而视于时。□□□□□□□□
□□□□□□□□□□□□□□□□□□□□
□□□□□□□□□□□□□□□□远三相挟。
而为天下具美矣○帝加谥远法师。曰辨觉。
癸酉
沩山灵祐禅师住沩山。学者辐凑。值武宗毁教。遂空
其所。师裹首隐于民。后值宣宗兴教。裴休请迎而出。
复到其所居。为同庆寺。诸徒复来。其事如初。师敷扬
宗教四十馀年。达者不可胜数。入室弟子四十一人。
是年正月九日。盥漱敷坐。怡然而寂。寿八十
三。腊六十四。谥大圆禅师。塔曰清净。相国郑愚为碑。
武宗¶ 第 118b 页 X76-0118.png
略曰。天下之言道术者多矣。各用所宗为是。而五常
教化之外。于精神性命之际。史氏以为道家之言。故
老庄之类是也。然至于荡情累外。生死出于有无之
间。超然独得。则浮屠氏之言禅者。庶几乎尽也。非明
达瑰宏之器。不能得其传。当其传。是皆鸿庞伟绝之
度也。师居沩山。恬然昼夕。非夫外死生忘忧患。其顺
大和者。孰能与于是哉。且生死于人得丧之大者也。
既无得于生。必无得于死。既无得于得。必无得于失。
故于冥间得失是非。所不容措委化而巳。其为道术。
天下之能事毕矣。噫人生万类之。最灵者。而以精神
为本。自童至老。始于饮食。渐加功名。利养是非。昼夜
缠缚。行坐则思想。偃卧则魂梦。以□淫之利。欲役老
朽之筋骸。曾不知息阴休影。捐虑安神求。须臾之暇。
以至溘然而尽。亲交不翅如行路。利养悉委于他人。
愧负积于神明。辱殆流于后嗣。淫渝汗漫不能自主。
斯皆自心而发。不可不制以道术。道术之妙。莫有及
此。佛经之说。愚益神往。然其归趣悉臻无有○
大安禅师初参百丈。问何者是佛。丈曰。骑牛觅牛。师
云。识后如何。曰骑牛至家。云如何保任。曰如牧人执
鞭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领旨后。同参祐禅师。既创
居沩山。师亦躬耕助道。至是众请继住沩山。上堂。有
二十年在沩山牧牛之语。
甲戌
终南山一僧住庵习定。一日僧失伽梨。乃见猴披在
武宗¶ 第 118c 页 X76-0118.png
岩宴坐。后见群猴皆习定。间有坐脱者。今有五猕猴
塔。宣宗有偈赞云。嗟汝猕猴能入定。心猿不动几千
春。罢攀红树三冬果。休弄碧潭孤月轮。双眼巳随青
嶂合。两眉犹对百花颦。自从坐脱终南后。悟了浮生
多少人。
乙亥
无著文喜禅师。入五台山。求见文殊。忽见士翁。著揖
曰。愿见文殊大士。翁曰。大士未可见。汝饭未。著曰未。
翁引入一寺。引著升堂命坐。童子进玳瑁杯。贮物如
酥酪。著饮之。觉心神清朗。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
著曰。末代比丘少奉戒律。曰多少众。曰或三百或五
百。著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
曰众几何。曰前三三后三三。遂谈绪及暮。翁命童子
引著出行。未远。著悽然悟翁即文殊也。不可再见。稽
首童子。乞一言为别。童子有无垢无染即真常之语。
言讫。童与寺俱隐。伹见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狮子
往来。忽白云覆之不见。
丙子
□□师辨章为三教首座○潭州道林沙门疏言。诣
大□□。访求藏经。高士李节饯以序。略曰。业儒之人。
喜排释氏。□论必曰。禹汤文武孔子之代。皆无有释。
释氏兴于衰乱之际也。宜革绝之。使不得滋此。论者
之言粗矣。抑能知其然。未知其所以然也。吾请言之。
昔有一夫。肤腯而色凝。气□而神清。未尝谒医。未尝
武宗¶ 第 119a 页 X76-0119.png
祷鬼。恬然保顺。罔有札瘥之患固善也。即一夫不幸。
而有寒暑风湿之痾。于是攻熨之术用焉。禳禬之事
纷焉。是二夫岂特相返耶。盖病与不病。势异耳。嗟乎
三代之前。世康矣。禹汤文武。德义播之。周公孔子。典
教持之。道风虽衰。渐渍犹存。诈不胜信。恶知避善。三
代之季。世病矣。道风大衰。诈以覆信。善以柔退。恶以
强用。上下相仇。激为怨俗。释氏之教。以清虚为禅定。
以柔谦为忍辱。故怨争可得而息也。以菲薄勤苦为
脩行。以穷达寿夭为因果。故贱陋可得而安也。故其
云必烦恼乃见佛性。则本衰代之风激之也。夫衰代
之风。举无可乐者也。不有释氏以救之。尚安所寄其
心乎。论者不责衰代之俗。而尤释氏之兴。则是抱疾
之夫。而责其医祷攻疗者也。徒知释因衰代而兴。不
知衰代须释氏之救也。何以言之。夫俗既病矣。人既
愁矣。不有释氏使安其分。勇者将奋而思斗。智者将
静而思谋。则阡陌之人。将纷纷而群起矣。今释氏一
缕之分。不责于人。故贤智隽朗之士。皆息心焉。其不
能达此者愚人也。惟上所役焉。故罹乱之俗。可得而
安赖此也。若之何而剪去之哉。论者不思释氏扶世
助化之大益。而疾其雕镂䌽绘之小费。吾故曰。能知
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会昌季年。武宗大剪释氏。天
下祠宇。毁撤如扫。天子建号之初。雪释氏之不可废
也。诏徐复之。嘻释氏之助世。既言之矣。向非我君洞
鉴理源。其何能复立之耶○初令僧尼受戒给牒
武宗¶ 第 119b 页 X76-0119.png
。
丁丑
洞山价禅师。初参南泉沩山。次参云岩晟。因问无情
说法话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
思议。若将耳听应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后因过水
睹影。大悟。有偈曰。切忌从它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
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
么会。方得契如如。至是于新丰山。接诱学徒。次盛化
于高安之洞山。师尝问僧。世间何物最苦。僧曰。地狱
最苦。师曰不然。在此衣线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
戊寅
万敬孺。庐州人。三世同居。丧亲庐墓。刺血写佛经。断
乎二□。□□生川。改所居曰。成孝乡广孝聚。宣宗表
其家□○温州瑞安本寂禅院。僧无绎。自会昌沙汰。
隐于东北谷。结庵禅定。阅十年。藤萝缠绕。俨然不动。
号藤萝尊者。后人立祠。至今奉之。
己卯
八月帝崩。帝聪明仁爱恭俭。天下称为小太宗○懿
宗即位○泉州龟洋慧忠禅师。焚香安坐而化。全身
葬无了禅师塔之东。后数年塔忽折裂。主僧将发视
之。是夜宴寂中见无了曰。不必更发也。今为沈陈二
真身。
** 懿宗
庚辰
武宗¶ 第 119c 页 X76-0119.png
五月抚州守蔡京。撰庐山东林经藏碑记。有曰。后周
武帝。以三教不同。诏逍遥公。定其优劣。对以三教虽
殊。同归于善。迹有浅深。理无阶级。京常以束教泥迹
者。徒见其异。玄解达识者。必会于同。儒之忠恕。老之
柔谦。佛之慈忍。蹈之则福。违之则殃。君子之于三教。
无溺无毁。探其玄精。以翊真粹。用是为治。理必茂矣
○普化将示灭。乃问人乞直裰。或与裘袄。皆不受。临
济令人送一棺。师笑曰。临济厮儿饶舌。便受之。乃辞
人曰。明日东门死。郡人送出城。师曰。明日南门死。第
二日又曰。明日西门方吉。第三日曰。明日北门迁化。
第四日自擎棺出北门。振铎入棺而逝。郡人揭棺视
之。巳不见。唯闻空中铎声渐远○舒州投子大同禅
师。初参翠微无学。得旨归乡。居投子山。一日赵州到
庵。师携油归。州曰。久向投子。到来只是卖油翁。师曰。
汝只见卖油翁。且不识投子。州曰。如何是投子。师曰。
油油。州问。死中得活时如何。师曰。不许夜行。投明须
到。自此师道闻于天下。
辛巳
时曹山本寂禅师。讳耽章。至高安谒洞山。依此十馀
年。名冠丛林。
壬午
二月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不疾而逝。寿八十三。谥
性空大师。师尝示众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
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四月敕于两街四寺。各置
武宗¶ 第 120a 页 X76-0120.png
戒坛度人。三七日。上奉佛至信。每于禁中设讲席。自
唱经旨。手录梵本。数幸诸寺。施与无数。
癸未
制署法师知玄。为悟达国师。总教门事○杭州径山
二世鉴宗禅师。初参盐官悟空。决择疑滞。至是住径
山。宣扬禅教。后咸通七年闰三月示灭。谥无上大师。
甲申
雪峰义存禅师。自出岭游方。久历禅会。三到投子。九
上洞山。因缘不契。后于德山句下有省。自是入室。日
益奥旨。是年与岩头钦山。同到澧州敖山镇止宿。岩
头睡醒。犹见雪峰端坐。岩云。何不睡去。恰似七村里
土地。峰点胸云。某这里未稳在。岩云。我将谓尔高提
祖印。犹作这个语话。据尔见处。一一通来。是则与尔
證明。不是与你刬却。峰乃历举见处。岩咄云。汝若如
是。果然未彻。不闻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它后若欲
播扬大教。一一从自巳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
地去。峰言下大悟。便礼拜。连声云。今夜始是鳌山成
道。于是二人分襟。岩头乃庵于洞庭卧龙山。徒侣臻
萃。雪峰乃返闽川。
乙酉
七月雪峰登象骨山。曰。真吾居也。乃诛茅为庵。学徒
翕然。其山属福州侯官县。环控四邑。峭拔万仞。先冬
而雪。盛夏而寒。因以雪峰名山焉。师住山后。尝作颂
曰。光阴迅速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出岭年登三
武宗¶ 第 120b 页 X76-0120.png
十二。入闽早是四旬馀。它非不用频频举。巳过还须
旋旋除。报与满朝朱紫道。阎王不怕佩金鱼。后僖宗
闻师道风。赐号真觉大师。仍赐紫袈裟○德山宣鉴
禅师。初居澧阳。垂三十年。自大中初。武陵守薛延望。
创德山精舍。延请居之。大阐宗风。是年十二月将终。
谓众曰。扪空追响。劳汝心神。梦觉觉非。竟有何事。言
讫。端坐而逝。寿八十六。谥见性禅师。法嗣九人○
叶律郎何蟾。作福州怀安县天王堂记。略云。父母之
思。昊天罔极。将资冥福。式席玄因。大夫彭城公除。福
州监军使公。离乡积岁。逢时得君霜露之悲。每缠旦
夕。遂建北方毗沙门天王堂一所。清梵一扬。便同初
地。香烟不散。若袭慈云。施入升山灵岩寺□下院。兼
请本寺僧居简住持。又割东湖田五十亩。永备斋粥。
生生之具。一无所阙。既而朝昏脩敬。赞唱礼忏。则其
席玄。因资冥福。信是无量矣。
丙戌
临济义玄禅师。自黄蘖得法。归乡住临济禅苑。学徒
奔凑。寻以兵动弃去。太尉默和。舍宅为寺。延请师居。
亦以临济为额。次至河府。府主王常侍。与师道契。晚
迁太名府兴化寺闲居。存奖执侍。师乃付法。偈曰。沿
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还磨。是年四月谓众曰。吾灭后不得灭
却吾正法眼。三圣云。争敢灭却和尚法眼。师云。巳后
有人问尔。作么生道。三圣便喝。师云。谁知吾正法眼
武宗¶ 第 120c 页 X76-0120.png
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言讫。端坐而化。敕谥慧照禅师。
嗣法二十一人。其上首三圣兴化也。师尝示众云。赤
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诸人面门出入。未證据
者看。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搊住云道道。其
僧拟议。师托开云。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师示众
有云。不如歇业无事去。巳起者莫续。未起者不要放
起。便胜十年行□。诸人皆是有心求佛。求出三界。痴
人尔要出。甚处去。尔一念心贪是欲界。一念心嗔是
色界。一念心痴是无色界。是尔屋里具三界。尔一念
心歇得处。唤作菩提树。一念心不歇处。唤作无明树。
师又云。道流且要识取四种无相境。免被境缘摆扑。
尔一念心爱被水溺。一念心嗔被火烧。一念心疑被
地碍。一念心喜被风飘。若能如是辨得。不被境□。处
处用境。东涌西没。边涌中没。为达四大如梦如幻故。
丁亥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师备。闽人。姓谢氏。父以钓鱼为
业。因夜泛船坠水。玄沙鼓棹而救。因见水中月。乃云。
先达有言。一切诸法皆如水月。若父存与其同杀。只
益三途之苦。今既不可救。可舍缘出家报其恩也。于
是投师受具。布衲芒屦。食才接气。终日宴坐。与雪峰
义存禅师亲近。师资道契。雪峰以其苦行。呼为备头
陀。尝携囊出岭。欲遍历诸方。忽到险峻之处。筑著脚
指。血流痛楚。叹曰。是身非有。痛从何来。是身是苦。毕
竟无生。休休。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从此回
武宗¶ 第 121a 页 X76-0121.png
筇岭峤。与雪峰同力缔构。玄徒臻萃。师入室咨决。罔
替晨昏。又阅楞严经。发明心地。由是应机敏捷。与脩
多罗冥契。诸方玄学有所未决。必从之请益。至与雪
峰徵诘。亦当仁不让。雪峰曰。备头陀再来人也。后忽
夜梦父来。谢云。得子出家。我得生天。故来报汝(通明集及
五灯)。
戊子
长沙景岑禅师。初住鹿苑。为第一世。其后居无定所。
但徇缘接物。随请说法。故时众谓之长沙和尚。尝示
众曰。我若一向举扬宗教。法堂里草深一丈。不得巳
向汝道。尽十方世界是沙门眼。尽十方界是沙门全
身。尽十方界在自巳光明里。三世诸佛共十法界众
生。是摩诃般若光。仰山问。人人尽有这个事。只是用
不得。师云。恰是请汝用。仰云。作么生用。师乃踏倒仰
山。山曰。直下似个大虫。世因名岑大虫。至是年示寂。
己丑
三月洞山价禅师将示寂。谓众曰。离此壳漏子。向甚
处与吾相见。众无对。遂剃发披衣。湛然而寂。时学徒
千馀人。号恸移时。师忽开眸曰。夫出家人。心不附物。
是真脩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乃召主事僧。令辨愚
痴斋一中。盖责其徒恋情也。至七日。食具方备。师随
众斋毕。复谓众曰。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
动。明日浴罢。端坐长往。寿六十三。谥悟本禅师。师权
开五位。善接三根。大阐一音。广弘万品。横抽宝剑。剪
武宗¶ 第 121b 页 X76-0121.png
诸见之稠林。妙叶弘通。截万端之穿凿。又得曹山寂。
深明的旨。妙唱加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由是洞上
玄风。播于天下。故诸方推尊之。曰曹洞宗○福州宁
德龟山原禅师。初参五泄默师。后住龟山。为第二世。
是年示寂。寿七十八。谥性空大师。
庚寅
相国裴休薨。休字公美。初剌洪州时。于黄蘖高僧在
甚处句下契入。遂迎入府。旦夕问法。及镇宣州。亦命
与俱。由是深彻法源。复与圭峰密禅师。道缘尤密。大
中时。执政六年。次历诸镇节度。薨年七十四。公为人
酝藉。操守严正。宣宗尝曰。休真儒者。公居常不御酒
肉。尝披毳衲。于歌姬院。持钵乞食。自以为不为俗情
所汩。可以说法为人。尤善属文。著释氏文数万言。其
著圆觉经序。华严法界观序。劝发菩提心文。后世虽
有作者。无能过矣。又著传心偈。见载于传灯录。又著
圭峰禅源诸诠序。尤为明妙○十一月帝诞节。召两
街僧。入内讲道。帝悦。赐昙显等十人紫衣○夹山
善会禅师。初住润州京口。道吾遇上堂。见僧问如何
是法身。师云。法身无相。如何是法眼。法眼无瑕。吾失
笑。师请吾为说。吾指往华亭船子处去。师造华亭。因
船子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师
拟开口。船子以篙打。落水中。才上船。子又云。道道。拟
开口。又打。师有省。乃点头。船子云。钓尽江波。金鳞始
遇。师掩耳。子云。如是如是。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
武宗¶ 第 121c 页 X76-0121.png
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汝后不得住城隍聚落。但向深
山里头边。接取一个半个。师辞行。频回顾。船子竖
桡云。汝将谓别有。乃覆船入水而去。师住后。道声既
播。学者交凑。至是海众卜于夹山。遽成院宇。广宣法
要。
辛卯
五月帝幸安国寺。赐国师知玄沉檀宝座高二丈馀。
珍丽绝甚。玄姓陈。世号陈菩萨。三学洞贯。名盖一时。
异迹尤多○时宫中日斋万僧。帝自为赞呗。宰相萧
仿。谏以为天竺法。割爱取灭。非帝王躬践。况佛者可
以悟取。不可以相求。帝虽不纳。然嘉美其言○洞
山道金禅师。于价和尚得旨。暨价圆寂。众请接踵住
持。海众悦服。玄风不坠。
壬辰
道膺禅师。初参洞山。契悟宗旨。尝因南泉有天上无
弥勒地下无弥勒之语。师问洞山。天上无弥勒。地下
无弥勒。未审谁与安名。洞山被问。直得禅床振动。后
结庵三峰。经旬不赴堂。洞山问之。师曰。每日有天神
送食。山曰。我将谓汝是个人。犹作这个见解。至晚。山
召膺庵主。师应诺。山曰。不思善不思恶。是甚么。师回
庵。寂然宴坐。天神竟寻不见。三日乃绝。师初止三峰。
其化未广。而每月一来谒价。价呵其未忘情。于道为
杂。勉令随方接人。遂焚其庵去海昏。登欧阜卢山西
北崦。冠世绝境也。就树缚屋而居。号云居。衲子亦追
武宗¶ 第 122a 页 X76-0122.png
求而集。散处山间树下。久成苫架。说法其下。至是遂
成法席。学徒至一千五伯众○幼璋禅师。见江陵
腾腾和尚曰。汝往天台。寻静而居。遇安即上。璋至天
台。于静安乡。建福唐院。符腾。二之言。又住隐龙院(僧宝
传)。
癸巳
三月诏两街僧。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群臣谏者甚
众。上曰。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广造宝帐香[学-子+车]𣄢盖。
皆饰以金珠锦绣。仪卫之盛。过于郊祀。元和之时。不
及远矣。以四月八日。迎至京师。䌽观夹道。天子御安
福门楼迎拜。引入内道场。三日后出。京城诸寺。诏赐
两街僧金帛。京城耆老悉厚赐。所过乡聚。皆裒土为
刹。相望于途。考鼓鸣螺。以日继夜。下诏曰。朕以寡德。
缵承洪业。十有四年。忧勤在位。爱育生灵。遂尊崇释
教。至重玄门。迎请真身。为百姓祈福。今观睹之众。隘
塞路岐。载念陛牢。寝兴在虑。嗟我黎人陷于刑辟。况
渐当暑毒。系于缧绁。京畿及天下诸州。见禁囚。递减
死一等。七月帝崩。僖宗即位。明年四月。诏送佛骨。归
于凤翔。都人耆耋辞饯。皆鸣咽流涕。
** 僖宗
甲午
洛浦安禅师。初为临济侍者。济常称美曰。临济门下
一只箭。谁敢当锋。及辞济。济称为一条赤梢鲤。遍游
罢。直往夹山顶。卓庵经年。夹山知。乃脩书。令僧驰到。
武宗¶ 第 122b 页 X76-0122.png
师接得便坐却。僧回举。夹山云。这僧看书。三日内必
来。若不看书。斯人救不得。果三日后至。才见山。乃叉
手而立。山云。鸡栖凤巢。非其同类。出去。师曰。自远趍
风。乞师一接。山云。目前无阇梨。此间无老僧。师便喝。
山云住住。且莫草草匆匆。云月是同。溪山各异。截断
天下人舌头即不无。阇梨争教无舌人解语。师伫思。
山便打。师因此服膺数载。
乙未
杭州径山三世洪諲禅师。初参沩山宗。乃悟玄旨。自
咸通七年。住径山。法道大振。光化四年九月。白众而
化。后谥法济大师。僧问如霜如雪时如何。师曰。犹是
污染。曰不污染时如何。师曰。不同色。
丙申
襄州关南道吾和尚。初参道常禅师。蒙印所解。复参
德山。法味弥著。凡上堂示徒。戴莲华笠。披襕执简。击
鼓吹笛。口称鲁三郎。有时云。打动关南鼓。唱起德山
歌。有时执木剑。横在肩上作舞。大阐宗风。
丁酉
睦州陈尊宿。讳道明。初游方。契旨于黄蘖。寻住观音
院。常馀百众。得数十载。后舍众住开元寺房。常作草
屦。潜施道路。或货屦。侍养老母。时人号为陈蒲鞋。巢
兵尝至。师标大草屦一只于城门。巢欲弃之。竭力不
能举。乃叹曰。睦州有大圣人。将舍城而去。更不敢入。
以是民免兵寇扰攘。师机峻急。造旨者稀。唯云门一
武宗¶ 第 122c 页 X76-0122.png
人契师意。令嗣雪峰。师一日忽召众曰。此处缘息。吾
当逝矣。乃跏趺而终。寿九十八。腊七十六。
戊戌
漳州罗汉和尚。始于关南。常拳下悟旨。尝为歌。略曰。
心里疑团若栲栳。遇师当胸打一拳。骇散痴团獦狙
落。举头看见日初圆。从兹蹬蹬以碣碣。直至如今常
快活。只闻肚里饱膨脝。更不东西去持钵。又偈。宇内
为闲客。人中作野僧。任从他笑我。随处自腾腾。
己亥
仰山慧寂禅师。初参沩山悟旨。执侍十五载。凡有言
句。皆为后世宗范。及领众住王莽山。一日禅床陷入
地中。地神告以此山不任和尚居止。东南有大仰山。
乃人间福地。遂迁止仰山。
庚子
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值天下丧乱。一日有狂徒。持
刃上山。师乃随宜说法。渠魁闻而拜伏。脱身服。施之
而去○子湖踪禅师。居子湖说法四十五稔。是年无
疾归寂。寿八十一。
辛丑
僖宗幸蜀。亲王宗室皆逃亡。龙湖普闻禅师。僖宗第
三子也。断发逸游。造谒石霜诸。诸与语。叹异曰。汝乘
愿力而来。乃生王家。脱身从我。火中莲也。闻夜入室。
问祖师别传事。诸曰。待按山点头。即向汝道。师因契
悟。依止数载。乃请遍游名山。诸曰。逢乾即止。遇陈便
武宗¶ 第 123a 页 X76-0123.png
住。于是远游。过昭武抵大乾。遥望山颠。郁然深秀。问
父老曰。彼有居者否。老曰。有一陈嗣者。久隐其中。因
悟师言。即拨草至山。陈嗣一见。乃分坐同住。因乞菜
种于嗣。愿求斗斛。嗣曰。岂有斗斛。与之一合。遂入山
垦种。后谷口之人相谓曰。前日僧入山。经今不出。必
为虎所啖。往视之。见茅庐一所行者数人。指呼百诺。
而重岗复岭。菜巳青矣。盖耕地播种者。乃山神所投。
行者乃虎也。陈嗣觉师道之胜。乃曰。吾居此。每苦恶
兽毒虫之多。公来皆屏迹。道德吾所不及。五种之缘。
其属公乎。言讫飘然而逝。今陈嗣庵址。具存是山宝
乘禅院。乃圆觉向日茅庐基也○十一月七日。夹山
会禅师辞众。各善保护。至子夜。奄然而逝。寿七十七。
谥传明大师。塔曰永济。夹山顺世。众以洛浦安。次补
住持。寻又移澧阳洛浦山。十年宴处。后迁朗州苏溪。
玄徒奔凑。
壬寅
帝避巢贼。幸成都。遣御史郭遵。赍玺书召知玄国师。
赴行在引对。大悦。赐号悟达国师○时九峰玄禅师
寓止豫章。南平钟王执弟子礼。北面而师事之。王为
买末山。建精舍。号隆济。以延之。学者风靡而至。
癸卯
知玄国师。自成都行宫。辞还九陇。忽定中见菩萨摩
玄顶而慰安之。俄一珠入玄左股。隆起楚甚。上有晁
错二字。玄知夙债。即右胁安卧而逝(世称知玄乃汉袁盎后身。盎与
武宗¶ 第 123b 页 X76-0123.png
错有隙也。通论)○十月福州大安禅师告寂。师大化二十馀
载。谥圆智。
甲辰
淅东饥疫。幼璋禅师。于温台明三郡。收遗骸数千。
时谓悲增大士○温州法空院僧惠升。结庐北岩。尝
写法华经精虔。至普贤劝法品。天雨舍利二颗。郡以
闻。赐额普贤忏院。祥符改今名。
乙巳
灵云勤禅师。初在沩山。因桃花悟道。沩山可之。至是
乃返闽川。玄徒辐凑。因到玄沙。相看了。沙问。那里何
似这里。云云。也只是桑梓。别无他故。沙云在也无。云
云常然。沙云何不道。云云有甚难。沙云便请道。云云。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几抽枝。自从一见桃花
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沙云。甚生桑梓之能。云云。向道
固非外物。沙云如是。云云不敢。沙云谛当甚谛当。敢
保老兄未彻在。云云。正是和尚。还彻也未。沙云。与么
始得。云云。亘古亘今。沙云。甚好甚好。遂作偈送云云。
三十年来只如常。几回叶落放毫光。自此一出云霄
外。圆音体性应法王(玄沙全录。今人以前颂为灵云见桃华时作悟道颂者。非也。盖
灵云悟道之后。归乡。与玄沙相见时。拶出此颂耳。况其相见时。语句曲折如此。今传灯所载不尽。后人不能无
妄议者。故于此详载之。大慧武库云。我平生好骂人。因看玄沙语录。大喜他勘灵云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
未彻在。可谓壁立万仞。后来与灵云说话。了尔恁么方始是彻后头却恁么。撒屎撒尿。却问员悟如何。悟笑云。
他后头却恁地。我也理会不得。遂下来归到寮。方知玄沙大段作怪。遂举似员悟。悟笑云。且喜尔知。晦堂云。今
时诸方多是无此药头。师云。切忌外人闻此粗言)。
武宗¶ 第 123c 页 X76-0123.png
丙午
六月节度薛正巳。撰庐山广平公旧因记。略曰。尝闻
仲尼龙老聃。老聃师竺乾。竺乾先生即释迦也。虽桑
田屡变。而斯道不泯者。以其智慧溥化也。九江郡有
匡山。山有东林寺。乃东晋慧远大师所立。时结西天
净社。具载史传。大中壬申。广平公先伯父。尝监于洪。
清河公黯牧于江先开府。统左广司公德。因会昌之
后。复脩先开府。于内庭首倡。舍钱三伯万。大幅三十
二。兼收赎户部。东林西林。遗爱三寺园林。施者云集。
功德俄就全。自先开府之力也。辛丑岁。海内多难。有
颖川公。来苏八郡。广平公来护藩阃。甲辰冬。干戈渐
弭。固多暇日。得访旧因。因阅大中复东林之化疏。次
阅名氏。皆朝之英髦。欲再刊纪公。以列施之人。皆居
显位。庆孙令子充塞门庭。安知东林皆种善果。遂磨
砻山骨。悉刻姓名。俾过者睹之。前脩不坠。岂独以家
之良。因为念哉。
丁未
纸衲僧惟亮。谥介空。自龟山寺。来福州长溪。筑庵于
龟湖禅院之前山。山岗有湖水。与海潮准。忽有大龟。
浮沉于湖。循庵游止。僧有所之。龟辄以载。师见饿虎。
乃弃身以饲焉。龟化为石。庵鞠为草。湖亦随而埋没。
后人乃弃旧庵基今院。至今兴焉○四月岩头
全奯禅师示寂。师尝密启德山末后句。后居岩头。谓
众曰。老汉去时。大吼一声了去。其后中原盗起。众皆
武宗¶ 第 124a 页 X76-0124.png
避地。师端居自如。一日贼至。责无供馈。遂剸刃焉。师
神色不动。大叫一声而终。声闻数十里。寿六十一。后
唐追谥清严大师。其嗣罗山。能世其高风云。
戊申
三月帝崩。昭宗即位○四月石霜庆诸禅师告寂。师
止石霜二十年。学众有长坐不卧。屹若株杌。天下谓
之枯木众也。僖宗闻师道誉。尝遣使赍赐紫衣。师牢
让不受。寿八十二。谥普会大师。塔曰见相○
五月杭州千顷山楚南禅师。辞众奄然而化。师得旨
于黄蘖。初抵姑苏报恩寺。精脩禅定二十馀载。足不
踰阈。寻住宝林支涧慈云。师虽应机无倦。而常俨然
处定。或逾月。或浃旬。光启中。钱王请下山供养。昭宗
闻其道化。就赐紫衣。寿七十六。师著破邪论。行于世
○龙湖圆觉禅师。自住山数年。饭木实。饮谷水。尝危
坐于路傍杉木之上。占望形势。引锡一掷。随其所止。
即建堂殿。既而道德播闻。缁徒云集。遂成巨刹。忽有
老人。跪请曰。我乃龙也。家于此山。以行雨不职。上天
有罚当死。愿赐救护。师曰。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
虽然汝可易形来。俄化为小蛇。师以锡杖引入净瓶。
良久风雷挟坐榻。山岳摇振。师宴坐达旦。天宇澄霁。
蛇自瓶出。有顷。复为老人形。而谢曰。若非藉法力。则
血肉腥秽此地矣。无以报德。山中无水。何以安众。当
以水延师道场也。即于峻谷穷源。刮石成穴。涌泉一
泓。始虽涓涓。终焉衍溢。遂成一湖。今在半山。龙湖之
武宗¶ 第 124b 页 X76-0124.png
名。盖始于此。冱寒不冰。大旱不竭。其流四出。灌溉田
数百顷。邦人神之。建祠其上。岁时享祀焉。今遇上元。
乃师诞辰。龙必朝谢。有祥云瑞气之应。邦人由是益
归于师。富者施财。贫者施力。翕然而成楼观。院之右
十五里。有隋义宁欧阳太守之庙。即今福善王也。庙
食至是年历二百七十馀载。其神极灵。祸福此邦。民
畏敬之。牲牢飨祭无虚日。师见而悯焉。一日杖策之
祠下。说偈见意。告之曰。悟道然同死。死中生不忘。虎
用无心伏。人来与惠降。杀生及祭祀。轮回万劫殃。为
报人天道。无遮福最强。欲种当生果。今生足资粮。到
处人惊悕。脩斋劝大王。昔年地狱里。今日作天堂。复
与之约曰。能食素。持不杀戒。乃可为邻。是夕里之父
老梦神云。我今受禅师戒。我不复血食。祭我当如比
丘饭足矣。于是易血食以斋羞。至今遵之。神人相安。
自是神显灵异。护持此山。或云。师尝与神以道力角
胜负。庙傍有松。巨干参天。师举手拗下。佛地三匝。而
神实拂其二。遂屈而从之。右丞黄履作诗寄僧云。龙
湖曾与祐民谈。手转松梢拂地三。感得茹蔬今
尚尔。闻师孤洁可追参。后有僧绍新。偈云。古木寒雅
昼锁烟。灵风长在劫频迁。忽思圆觉当年事。只与谈
因不论禅。审此则或者之说。又未必然。今并录之。
** 昭宗
己酉
九峰虔禅师。久参石霜诸。诸殁时。虔作侍者。众请首
武宗¶ 第 124c 页 X76-0124.png
座。嗣诸住持。方议次。虔犯众曰。未可。须明先师意乃
可耳。众曰。先师何意。虔曰。只如道休去。歇去。一念万
年去。古庙香炉去。如何会。座曰。是明一色边事。虔曰。
果不会先师意。首座炷香曰。我若会先师意。香烟灭
则我脱去。不然。烟寂不能脱。言卒而脱去。虔拊其背
曰。坐脱立亡。不如首座。先师意则未会在。虔庐于普
会塔旁。三年而去。经行末山之下。住崇福寺。
庚戌
洪州上蓝令超禅师。正月十五日。斋毕。声钟。端坐长
往○曹山本寂禅师。初居抚州曹山。后居荷玉山。二
处法席。学者云集。洞山之宗。至师为盛○温州大云
寺。因会昌例废。至是高僧洪楚。投牒剌史朱诞。请复
建大云寺。诞上其事。且请加昼锦二字为额。诏从之。
楚师诵经说法。陆地生莲。灵蛇听法。其后剌史钱元
圭。建楚师堂。清泰年。建高塔焉。
辛亥
仰山慧寂禅师。一日见异僧乘虚而至。作礼而立。师
问。近离甚处。曰早辰离西天。师云。何太迟。僧曰。游山
玩水。师云。神通妙用不如阇梨。佛法须还老僧。曰特
来东土礼文殊。却遇小释迦。遂出西天贝多叶。与师
作礼。乘云腾空而去。师又尝示众云。圣边事且莫将
心凑泊。但向自巳性海。如实而脩。三明六通。是圣末
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本不愁末。他时后日
自具去在。若未得本。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岂不见
武宗¶ 第 125a 页 X76-0125.png
沩山道。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先
是师预示偈曰。吾年七十七。老去是今日。任性自浮
沉。两手攀屈膝。至是于东平。两手抱膝而逝。敕谥智
通大师。师之异迹。及垂谶记。具存本山实录○南塔
光涌禅师。初事仰山于石亭。仰指谓人曰。此子肉佛。
可以化人也。石亭没。涌燃第三指以报法。又燃第二
指以报亲。
壬子
泉州莆田国欢崇福慧日大师。初名文矩。为县狱卒。
常往神光灵观及西院大安所。后往万岁谭空禅师
落发。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杂䌽为挂子。复至观
所。观令礼西院去。师携一青竹杖。入西院法堂。安迨
见笑曰。入涅槃堂去。师轮竹杖而入。时有五百许僧
染时疾。师以杖次第点之。各随点而起。闽王礼重。创
国欢禅院以居之。后颇多灵迹。乾宁中示寂。
癸丑(景福二)(王朝据福州称留后王 镕帅镇定 称赵王钱镠据浙西称吴王钊仁恭为幽州卢龙节度
称燕王)
赵州从谂禅师。初参南泉得旨。后归北地。众请住赵
州观音古刹。道风大振。一日燕王领兵至镇府界。欲
取赵城。有观气者曰。赵州必有圣人者居。战必不胜。
因此燕赵通和。闻有观音院谂禅师道眼明白。此必
应兆。一日二王命驾。谒赵州和尚。师见王。端坐不起。
燕王问。人王尊。法王尊。师曰。在人中人王尊。在法中
法王尊。王唯然而巳。师良久乃问。那个镇府大王。赵
武宗¶ 第 125b 页 X76-0125.png
王曰。弟子是。师曰。老僧滥在化部。不及趍见。须臾王
请说法。师曰。大王尊讳多。王曰。请去讳说法。师曰。我
佛世尊一称名号。罪灭福生。大王先祖才有人触著
名讳。便生嗔怒。赵州于是慈悲说法。二王大悦稽首
而退。至来日燕王有先锋将入院。欲责慢君之礼。师
闻来乃出接。锋云。昨日见二王不起。今日见某甲来。
何故出接。师云。待都使似大王。老僧亦不出接。锋愧
而退○又赵王携诸子。谒赵州入院。师坐而问曰。大
王会么。王云不会。师曰。自少持斋今巳老。见人无力
下禅床。赵王加礼而去。翌日令客将传语。师下禅床
接之。少间侍者问。和尚昨日大王来。却不下禅床。今
日军将来。为甚么下禅床。师云。非汝所知。上等人来
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末等人来三门外接
○赵王请赵州和尚供养。师届城。王敕令合城具威
仪。迎接入内。师下辇。王乃设拜。请上殿正位而坐。斋
罢。众欲请师演法。师云。这里巳坐却老僧。那里更问
甚法。二尊不并化。王乃止。时王与后在师左右侍立。
后曰。请师与王摩顶受记。师以手摩王顶云。愿大王
与老僧齐年。
甲寅
禅月大师贯休。以诗谒吴越王钱镠。有一剑霜寒十
四州之语。谬令改作四十州乃可相见。休曰。诗不可
改。孤云野鹤何天而不可飞。乃入豫章之西山。后入
蜀谒王。大王蜀僧齐巳。幼捐俗依沩山。及仰山慧寂
武宗¶ 第 125c 页 X76-0125.png
禅师住豫章观音。巳公为总辖庶务。有粥疏曰。粥名
良药。佛所赞扬。义冠三檀。功标十利。更祈英哲。各遂
愿心。既备清晨。永资白业。其后居西山金鼓示寂。塔
尚存焉。龙盘乃其书堂。
乙卯
九座正觉大师智广。自咸通六年。至九座山。忽逢巨
蟒。欲来吞师。师锡自飞。撑柱其口。师入其口。趺坐入
定。神来谢罪。师不顾之。逮师出定。蟒化为石矣。继而
雷雨涌沙。夷成院基。山神移山。八维荫映。乾符三年
示灭。是年谥正觉号云○五月灌溪志闲禅师。将示
灭。问侍者曰。坐化者谁。曰僧伽。曰立化者谁。曰僧会。
师乃行六七步。垂手而逝。
丙辰(三年 马殷据湖南 钱镠兼镇两浙 李茂贞焚长
安宫室)
二月九峰玄禅师。诫其徒曰。无虚度光阴。无虚消信
施。既巳出家。唯道是履。名大丈夫。于是寂然在定。至
三月二十日乃化。
丁巳
燕王尊仰赵州。尝自幽州降至命服。镇府具威仪迎
接。持以奉师。师坚让不受。左右曰。大王为和尚佛法。
故以为奉。请著此衣。师云。老僧为佛法故。不著此衣。
诸官咨闻再三。师乃取著。诸官礼贺。师唯应诺而巳
○十一月赵州示灭。寿一百二十。后谥真际大师。师
临化。令侍者送拂子与赵王。嘱云。此是老僧一生受
武宗¶ 第 126a 页 X76-0126.png
用不尽底。赵王赞师真曰。碧潭之月。清镜中头。我师
我化。天下赵州。赵王哭师颂二首。一曰。师离淲水动
王侯。心印光潜麈尾收。碧落雾霾松岭月。沧溟浪覆
济人舟。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纵是了
然云外客。每瞻瓶几泪还流。二曰。佛日西倾祖印隳。
珠沉丹沼月沉辉。影敷丈室炉烟惨。风送禅床松韵
微。只履乍来留化迹。五天何处又逢归。解空弟子绝
悲喜。犹自潜然对雪帏。
戊午
八月洛浦安禅师。诫门人曰。出家之法。长物不留。况
其他哉。切须在念。时光迅速。大道深玄。苟或因循。曷
由体悟。师二山开法。语播诸方。十二月一日夜坐化
。
己未
华岳玄伟禅师。编次贞元以来宗师机缘。为玄门圣
胃集○龙牙居遁禅师。初参洞山价。洞水逆流语下
大悟。服勤八年。日增智證。至是马氏据有长沙。兴崇
梵坊。请遁说法于龙牙法济禅寺。有徒五百馀众。僧
问祖意。师曰。待石龟解语。即向汝道。僧曰。石龟语也。
曰向汝道甚么。其僧亦悟。
庚申
杭州文喜禅师。初参仰山。山令典常住。一日有异僧。
就求斋食。师减巳分馈之。山预和问曰。适来果位人。
汝给食否。答曰。辍巳回施。山曰。汝大利益。寻止浙右
武宗¶ 第 126b 页 X76-0126.png
千顷。次住仁王。光启三年。钱王请住龙泉廨署。大顺
元年。钱王表荐。赐紫衣。乾宁四年。又奏师号。曰无著。
是年十月。告众曰。三界心尽。即是涅槃。言讫。加趺而
终。寿八十。塔于灵隐西坞。后天祐二年。叛兵废师塔。
观肉身不坏。发爪俱长。武肃王奇之。遣裨将重封
焉。
辛酉
曹山本寂禅师。一日有纸衣道者来参。师问。如何是
纸衣下事。僧曰。一裘才挂体。万事悉皆如。又问。如何
是纸衣下用。其僧拱立曰诺。即脱去。师笑曰。汝但解
恁么去。何不与么来。僧忽开眼曰。一灵真性不假胞
胎时如何。师曰。未是妙。曰如何是妙。师曰。不借借。其
僧退坐于堂中而化。时洪州帅南平钟王。屡尽礼请
师。师不赴。但写大梅和尚山居颂。付使者曰。摧残枯
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
何事苦追寻。至是年六月夜。问知事。今是何日。对曰。
六月十五。师曰。曹山平生行脚到处。只管九十日为
一夏。明日辰时。吾行脚去。及时焚香安坐而化。寿六
十二。谥元證大师。塔曰福圆。
壬戌
云居膺禅师。居云居三十年道遍天下。南昌钟王师
尊之。愿以为世世师。于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为众
开最后方便。叙出世始末。众皆怆然。是年正月三日。
问侍者。今日是几。对云初三。师云。三十年后但云只
武宗¶ 第 126c 页 X76-0126.png
这是。乃端然告寂。谥弘觉禅师。塔曰圆寂○云居
道简禅师。久入先云居之室。为堂中第一座。属先云
居将顺寂。主事请问。谁堪继嗣。居曰。堂中简。主事意
谓。令拣择可当者。佥曰。第二座可然。且备礼请第一
座。若谦让。即坚请第二座。师既密承授记。略不辞免。
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摄众演法。主事等不惬素志。罔
循规式。师察其情。乃潜弃去。其夜安乐树神号泣。诘
旦主事大众奔至麦庄。悔过哀请归院。众闻空中连
声唱曰。和尚来也○是年同安威禅师示寂。
癸亥
闽帅王大王。请雪峰与玄沙入内。王问。佛祖究竟脩
何因果。乃得成佛。峰云。须是见性。方得成佛。王问。争
得见性。峰曰。悟即刹那间。不悟尘沙劫。此事未可造
次指示。缘山僧各有千百人众。并二三十年。密用此
事。未有一二人承当得。况今大王为俗天子。日为万
民。判断山河。有迷心念。争觏得此真实法门。愿大王
且为佛法主宰。于笔头下。救护生灵。岂不是好事。王
大悦。
甲子
南塔光涌禅师。道声既著。南昌帅南平王钟传礼迎
之至府。遂嗣石亭法席。学者归之如云○台州瑞
岩师彦禅师。初于岩头得旨。寻抵丹丘。终日如愚。四
众钦慕。请住瑞岩。统众严整。江表称之。师每自唤主
人公。复自应喏。乃云惺惺著。他后莫受人瞒。一日有
武宗¶ 第 127a 页 X76-0127.png
村媪来作礼。师曰。汝疾归去。救取数千物命。媪匆忙
至舍。乃见儿妇提竹器。拾田螺归。媪接取放诸水滨。
师之异迹颇多。
** 哀帝
乙丑
苏州永光真禅师。上堂曰。言锋若差。乡关万里。直须
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非常之旨。
人焉廋哉。
丙寅
幼璋禅师。初又尝见憨憨和尚曰。汝后四十年。有巾
子下菩萨。王于江南。于时我法乃昌。至是师之道行
既著。钱王尚又遣使童建。赍衣服香药。入山致请。至
府署志德大师。馆于功臣院。日夕问道。建瑞龙寺于
城中延之。禅者云集。乃契憨憨之语○闽王一日
问雪峰玄沙。朕今造寺脩福。布施度僧。遏恶行善。此
去还得成佛否。师云。未得成佛。但是有作之心。皆是
轮回。王云。得何果报。师云。得生天报。得福寿报。王默
然少时。二师向王言。见性是佛。王云。将何为道。作何
脩行。师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
坐念实相。愿大王识取实相。自然成佛。大王起礼二
师言。相救生死事大。师曰。真如佛性。三世诸佛。十二
部经。并在大王本性自具足。亦不用求。切须自救。无
人相□为。若作佛。应须自度。一若悟真如性。不在多言。
佛言向无功用处。證道矣。愿大王但观本性。若见了。
武宗¶ 第 127b 页 X76-0127.png
一切自通。王闻二师指示。大起信心。誓志受持。终无
退志○雪窦常通禅师。初参长沙岑。咸通末。宣
城郡守。于谢仙山。奏置禅苑。号瑞圣院。请师居之。光
启中。寇起。师领徒至四明。大顺二年。郡守请居雪窦。
郁然盛化。是年七月。集众。焚香。付嘱讫。合掌而逝(一云
乙丑示寂)○长庆棱禅师。于雪峰句下得悟。是年住招庆。
道化日盛。后闽帅请居长乐府之西院。奏额曰长庆。
号超觉大师。
丁卯
三月帝逊位于梁王朱全忠。改元开平。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