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编年通论-宋-祖琇卷三

卷三 第 121a 页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三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东晋

「宁康元年。法师道安于襄阳檀溪寺建浮图铸铜像。
能起自行至方山而止。光明烛天倾都瞻拜欢呼动
山谷。秦主符坚送外国金饰倚像金缕结珠弥勒等。
安每讲。设以作證。一夕像光照室。视之顶有舍利焉。
习凿齿。襄阳高士。先以书通好。乃诣安。自称曰四海
习凿齿。安曰弥天释道安。相得欢甚。即以书抵谢东
山。称安盖非常胜士。恨公不一见耳。孝武帝闻安名。
诏曰。法师以道德照临天人。使大法流行。为苍生依
赖。宜日食王公禄。所司以时资给。安固辞不受。未几
符坚攻陷襄阳。得安而喜。谓左右曰。吾以十万师取
襄阳。得一人半耳。左右问为谁。曰。安公一人。习凿齿
半人也。安入关。沙门万数皆随师姓而名。安曰。师莫
如佛世尊也。应沙门宜以释为氏。及增一阿含经至。
乃云四河入海无复异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遂与
经符合焉。世益重之。又蓝田得古鼎。容二十有七斛。
复有篆文。朝无识之者。有以问安。安曰。鲁襄公所铸
也。繇是符坚敕三馆学士有所疑皆师于安。国人语
曰学不师安义不禁难。时符氏东极沧海。西并龟兹。
卷三 第 121b 页 X75-0121.png
南包襄阳。北尽沙漠。唯建康未服。坚雅意欲取而有
之。群臣谏不从。太尉符融者叩头请安为苍生一言。
安诺。及坚出东苑。命安升辇同载。仆射权翼进曰。臣
闻天子法驾。侍中陪乘。道安毁形宁可参厕。坚怒曰。
安公道德可尊。朕以天下易。舆辇之荣未称其德。即
诏翼扶安登辇。于是翼跪而掖之。坚[(厂@((既-旡)-日+口))*页]谓安曰。朕将
与公南游吴越。整六师以巡狩。登会稽以观沧海。不
亦乐乎。对曰。陛下应天御世富有八州。居中而制四
海。宜栖神无为。与尧舜比隆。今欲以百万之师求厥
田下下之土。东南地区势卑气厉。昔舜禹游而不返。
始皇适而不归。以贫道观之。未见其可乎。阳公懿戚
石越重臣皆忧国至深。其论可听。坚曰。非区域不广
也。朕欲简天心。明大运所在耳。顺时巡狩且有格言。
傥如高论则帝王无省方之文乎。安曰。必欲往。宜驻
跸洛阳。枕戈畜锐传檄江南。如其不服伐之未晚。坚
不纳。太元七年坚自将步骑百万次寿春。为晋徐州
剌史谢玄所败。单骑遁还。安每疏经义必求圣證。一
日感厖眉尊者降。安出所制似之。尊者钦叹以为尽
契佛心。仍许以密助弘通。安识其为宾头卢也。因设
日供祀之。今供宾头自安而始。门弟子通其业者数
十人。知名于世有法遇者。传教长沙。门徒数百。有私
饮者。遇纵而不举。安廉知之。即封荆以寄。遇抱荆而
泣曰。董众无状而远遗师忧。于是俯伏躬受其谴。太
元十四年正月晦日。安命其徒具浴。忽见异僧出入
卷三 第 121c 页 X75-0121.png
隙中。安以生处问之。僧指西北。即云开见楼阁如幻
出。曰彼兜率天也。是夕有数百小儿皆就浴而去。识
者以为应真之侣也。二月八日跏趺而逝。安皃侻(他活
切。博雅曰可也。二曰轻也)而姿黑。博学善词章。谚曰漆道人惊四
邻。左臂有肉方寸许。隆起如印。时号印手菩萨。著僧
尼轨范及法门清式二十四条。世遵行之。」

【论曰。法源滥觞之初由佛图澄而得安。由安而得
远公。是三大士化仪轨则或无以异。至于出处操
尚若相戾者何哉。大抵晋室渡江自明帝之后。当
代时君虽无可称者。然而朝廷纪纲法度未始或
亏。当是之际故远公得以遂其高。天子临浔阳而
诏不出山。若澄安二公失身偏霸之朝。万一不区
区俯仰曲徇其情。彼季龙.符坚其肯容之高卧山
林而不为之屈耶。此古所谓易地皆然。三大士有
之矣。孟轲氏称伯夷.伊尹.柳下惠皆曰圣人者。良
以其道通方而善趋时也。世谓澄安之操不逮远
公。吾弗信矣。】

「孙绰。字兴公。父楚。有重望。绰博学美文辞。与高阳许
询俱有高尚之志。初隐稽山放情山水。作遂初赋以
见志。支道林问绰曰君何如许。答曰。高情远志。弟子
早巳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尝作天台赋示友
人茫荣期曰。卿试以掷地当作金声。荣期曰恐此金
声非中宫商。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于吾道
多有论撰。具见弘明等集。年五十八卒。史臣称绰有
卷三 第 122a 页 X75-0122.png
匪躬之节。不徒文雅而巳。

许询。字玄度。高阳人。魏中领军允曾孙也。澡心学佛。
甚为江左诸公卿仰慕。简文帝高其风。每月白风恬
思清言妙理必造焉。至其亹亹。简文不觉前席达旦
忘倦。帝谓亲友曰。玄度才情故未易有。刘真长为时
谭宗而与结清言友。每谓人曰。吾不见玄度。几为轻
薄令尹。又尝曰。清风明月何尝不思。玄度初隐永兴
山。而四方诸侯馈送络绎。有谓曰箕山似不尔。许曰
筐筥苞苴故轻于天下之宝。许健而便登陟。时谓其
非徒有胜情亦有济胜具。每谓自司马相如.王褒.杨
雄诸贤。世尚赋颂体。则诗骚傍综百家之言。及建安
而诗章大盛。逮西朝之末。潘陆之徒虽时有质文。而
宗归不异也。正始中王何好老庄玄理之谭。世遂贵
焉。过江佛理尤盛。郭璞五言始会道家之意。言而韵
之。余及兴公又加六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出阁本世
说)。

大元九年。法师慧远以秦乱来师于晋。远出雁门贾
氏。少为儒生。博极群书。尤邃周易庄老。尝与弟慧持
造安法师席下。闻出世间法而悦之。叹曰。九流特秕
糠耳。遂出家。安门徒数千。远居第一座。及关中扰乱。
安散其徒。皆谆谆规诲而遣之。远别独不与一言。远
怪问。安曰若汝吾何言哉。遂自荆州将之罗浮。抵浔
阳见匡山爱之。庐于山阴。太守桓伊为创精舍。一昔
风雷拔树鼓沙石。荡平其基致木于上。时以为神运
卷三 第 122b 页 X75-0122.png
焉。初太尉陶侃镇广州。有渔于海得文殊像送塞溪
寺。寺尝经火而像屋无恙。其后侃镇武昌使人迎之。
十辈不能举。既而丛力致之舟。舟辄没。遂失其像。时
谣曰。侃唯剑雄。像以神标。可以诚致。难以力招。及远
创寺心祈之。于是像冷然自至。时晋室微。而天下奇
才多隐居不仕。若彭城刘遗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
续之.新蔡毕颖之.南阳宗炳.张士民.季硕等从远游。
并沙门千馀人结白莲社。于无量寿像前建斋立誓
期生净土。及闻罗什法师入关。远望风叙敬遣书通
好。词曰。去岁得姚右军书。具承德闻。仁者曩日殊域
越自外境。于时音译未交。闻风而悦。顷承怀宝来游
则一日九驰。徒情欣雅味而无由造尽寓。目望途增
其劳伫。夫旃檀移植则异物同薰。摩尼吐曜则众珍
自积。且满愿不专美于绝代。龙树岂独善于前踪。今
往比量衣裁。愿登高座为著之。什答曰。既未言面。又
文词殊隔。导心之路不通。得意之缘𡉏绝。传译来贶
粗述德风。比何如必备闻一途可以蔽百。经言末后
东方当有护法菩萨。勖哉仁者善弘其事。夫财有五
备福戒博闻辨才深智。兼之者道隆。未具者凝滞。仁
者备之矣。所以寄言通好。因译传心岂其能尽。粗酬
来意耳。损所致比量衣裁欲令登法座时著。当如来
意。但人不称物以为愧耳。今往常所用鍮石双口澡
罐可以备法物数也。并遗偈一章曰。既巳舍染乐。心
得善摄否。若得不驰散。深入实相否。毕竟空相中。其
卷三 第 122c 页 X75-0122.png
心无所乐。若悦禅智慧。是法性无照。虚诳等无实。亦
非停心处。仁者所得法。幸愿示其要。远复答以偈曰。
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
惑想更相乘。触理自生滞。因缘虽无主。开涂非一世。
时无悟宗匠。谁将握玄契。来问尚悠悠。相与期暮岁。
初中国未有涅槃常住之说。但云寿命长劫。远曰。佛
是至极。至极则无变。无变之理岂有穷哉。乃著法性
论。略曰。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罗什见
论叹曰。远未及见经。暗与理会。岂不妙哉。秦王姚兴
致书饷远龟兹细缕杂变像以伸[款-士+止]敬。安城侯姚嵩
献珠像并释论曰。大智论新记。龙猛所作。法师当冠
以叙文。以昭示万世此邦道人同所钦闻也。远以大
论文广。谦让不诺。乃抄其要为二十卷而别叙之。桓
玄辅政。劝安帝沙汰僧尼。诏曰。沙门有能伸述经牒。
演说义理。律行修整。可宣寄大化者听依所习。不者
悉令罢道。唯匡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远以书抵玄。
阳纵而阴夺之。遂停其诏。远尝稽考禅宗别传之旨
源流所自。及祖师达磨之来遂皆符合云。陶渊明隐
居柴桑。从远问道深相敬仰。谢灵运投名入社。远拒
之不内。及宗炳著明佛论。颜延之析达性论。周颙駮
夷夏论。郑道子著神不灭论。皆禀远是正焉。至隆安
中桓玄重申庾水之义。欲沙门尽敬王者。朝廷承风
旨多与玄合。因以问远曰。此一代大事。不可使朝廷
失体也。得八座书。今以似君。君其件件详论不敬之
卷三 第 123a 页 X75-0123.png
意以释其疑便当行之。远答其书并著沙门不敬王
者论五篇。剧陈所以不拜之意。玄始意坚。及得远论
即缓其事。未几篡位。乃下书曰。佛法弘大所不能测。
推奉主之情欲兴其敬。今事既在巳。宜体谦冲。应诸
道人勿复致礼也。安帝避玄还次浔阳。诏远见于行
在。辅国何无忌劝远一出。远固辞以疾。帝再诏问劳。
敕九江太守岁时送米资奉。卜居三十年。影不出山
迹不入俗。每送客以虎溪为限。弟慧持亦有高行。莲
社众数千。持居第一座。太尉王珣尝问豫章刺史范
𡩋。远公与持孰愈。𡩋曰贤弟兄也。珣曰。但令如弟。所
未易有。况复贤耶。远临终。其徒进蜜浆者。远惧违律。
令左右捡律。未终卷遂合掌西面而逝。年八十有三。
谢灵运制其碑。有匡山集三十卷行于世。

本朝明教大师契嵩过远影堂。列六事题之。其辞曰。
陆脩静异教学者而送过虎溪。是不以人而弃言也。
陶渊明耽湎于酒而与之交。盖简小节而取其达也。
跋陀高僧以显异被摈而延且誉之。恙重有识而矫
嫉贤也。谢灵运以心杂不取而果没于刑。盖识其器
而慎其终也。卢循欲叛而执手求旧。盖自信道也。桓
玄震威而抗对不屈。盖有大节也。大凡古今人情。莫
不畏威而苟免。忘义而避疑。好名而昧实。党势而忍
孤。饰行而畏累。自是而非人。孰有道尊一代为贤者
师肯以片言而从其人乎。孰有夙禀胜德为行耽洁
肯交醉卿而高其达乎。孰有屈人师之尊礼斥逐之
卷三 第 123b 页 X75-0123.png
客而伸其贤乎。孰有拒盛名之士不与于教而克全
终乎。孰有义不避祸敦睦故旧而信道乎。敦有临将
帅之威在杀罚暴虐之际守道不挠而全其节乎。此
固远公识量远大独出于古今矣。若其扶荷至教。广
大圣道。垂裕于天人者。非蒙乃能尽之其圣欤贤耶。
伟乎大块噫气。六合清风。远公之名闻也。四海秋色。
神山中耸。远公之清高也。人龙僧凤。长揖巢许。远公
风轨也。白云丹壑。玉树瑶草。远公栖处也。」

【论曰。去孔子百年而有孟轲。当孟轲时孔子之道
几衰焉。轲于是力行而振起之。自大教东流凡三
百年而有远公。当远公时沙门䆮盛。然未有特立
独行宪章懿范为天下宗师如远公者。吾道由之
始振。盖尝谓远有大功于释氏。犹孔门之孟子焉。】

「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少孤事母以孝闻。才藻自负。
不委气于时俗。虽寒饿在巳威福在前。其意湛如也。
司徒王谧.丞相桓玄.侍中谢混.太尉刘裕咸嘉其贤。
欲相推荐。程之力辞。乃之匡山托于远公。远曰。官禄
巍巍。何以之为。程之曰。君臣相疑。疣赘相亏。晋室无
磐石之固。物情有累卵之危。吾何为哉。远然其说。大
相器厚。太尉裕亦以其志不可屈。与群公议遗民之
号旌焉。时雷次宗.周续之.毕颖之.张秀实.宗炳等同
依远公。远曰。诸君之来。岂宜忘净土之游乎。有心焉
当加勉励。无宜后也。以程之最文。使志其事。号莲社
誓文。其辞曰。维岁在摄提格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
卷三 第 123c 页 X75-0123.png
乙未。法师释慧远真感幽兴霜怀特发。乃延命同志
息心正信之士雷次宗.刘程之等百有二十三人。集
于卢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率以香华敬
荐而誓。惟兹一会之众。夫缘化之理既明。而三世之
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报必矣。推交臂之
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二报之相催。知险阻之难拔。
此其同志诸贤所以夕愓宵勤仰思攸济者也。盖神
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迹求。必感之有物则幽路咫
尺。苟求之无方则渺茫河津。今幸以不谋而感。佥心
西境。叩篇开信亮情天发。乃机象通于寝梦。欣欢百
于子来。于是云图表晖景侔神造。功由理谐事非人
运。兹实天启其诚冥运来萃者矣。可不克心克念重
精叠思以凝其虑哉。然景绩参差功福不一。虽晨期
云同而夕归攸隔。即我师友之眷良可悲矣。是以慨
然胥命整衿法堂。等施一心亭怀幽极。誓兹同人俱
游绝域。其有警世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于云峤。
忘兼全于幽谷。先进后升勉思汇征之道。然后妙观
大仪启心真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籍芙蕖于中流。
荫琼柯以咏言。飘灵衣于八极。汍香风以穷年。体忘
安而弥穆。心超乐以自怡。临三途而缅谢。傲天宫而
长辞。绍众灵而继轨。指太息以为期。究兹道也岂不
弘哉。程之自于西林北涧别立禅房。养志安贫。研精
玄理。精勤不倦。具持禁戒。宗张等咸叹仰之。日专坐
禅。始涉半岁即于定中见佛光照大地皆真金色。既
卷三 第 124a 页 X75-0124.png
出定巳愈益怡悦。居山十五年又于念佛中见弥陀
佛身紫金色。毫光散烛。垂手慰接以临其室。程之慰
幸悲泣自陈曰。安得如来为我摩顶。覆我以衣耶。俄
而佛摩其顶。引伽梨以覆之。习日念佛又见身入七
宝池。池有莲华皆青白相间。其水湛湛若无畔岸。中
有一人项有圆光胸题卐字。指池谓程之曰。八功德
水。汝可饮之。遂掬饮之。甘美非常。及寤犹觉异香发
于毛孔。叹曰。此吾净土之缘至矣。谁致六和之众与
我證明。庐阜诸僧既而皆集。程之对像焚香再拜。祝
曰。我以释迦遗教故知有无量寿佛。此香当先供养
释迦如来。次乃供养阿弥陀佛。然后供养法华会中
佛菩萨众。至于十方佛菩萨。愿令一切有情俱生净
土。乃与众上人叙别。西向端坐敛手而逝。年五十九。
周续之.宗炳.雷次宗等。南史有传。同修莲社。世号十
八贤。唐白乐天庐山草堂记云。昔永远宗雷辈十八
人。同入此山。老死不反。

太元初。符秦盛时德星屡现。太史奏。外国当有智人
入辅。及秦王攻襄阳得法师道安。喜以为应。安谦让
不敢当。因劝秦主迎龟兹国法师鸠摩罗什。坚从之。
即遣骁骑将军吕光以铁骑七万伐龟兹。谓曰。若获
罗什。驰驿送归。光军至。什谓龟兹王白纯曰。国运替
矣。有勍敌从日下来。宜供承之。勿抗其锋。纯不纳。拒
之。大为光所破。遂获罗什。光见什齿少。凡人戏之。妻
以龟兹王女。什苦辞以为不可。光饮以醇酒。同闭室
卷三 第 124b 页 X75-0124.png
中。遂为所逼。及光还而符坚巳败。因僣王姑臧。父子
相继。皆庸材不知道。什蕴深解。混居其国亡所宣化。
秦主姚苌者。西戎羌也。符坚之败。苌为宿将。率其部
属反叛。坚与之战不利。遂为苌缢杀之于佛寺。苌袭
其位。都雍关。改长安为常安。在御八年。符坚领鬼兵
白日入宫刺中其阴。出血石馀而崩。子兴即位。降帝
号而称天王。未几干戈寝息风化大行。嘉祥沓现。及
树连理创生于殿庭。咸谓智人入国之瑞。乃遣姚硕
德伐凉吕隆。迎罗什法师至。秦主深加礼遇。侍以国
师。大阐经论。震旦宣译至符秦并什法师等。两朝出
经律论三藏凡八百馀卷云。

隆安四年。姚秦天王于西内创逍遥园。命法师罗什
宣译众经。皆所暗诵。秦主机政之暇。躬与什对译。寻
览旧经多所纰缪。什𨤲正之。沙门僧睿.僧肇等八百
馀人传受其旨。更出经论凡三百馀卷。沙门慧睿精
识远到。随什传写。每与睿言。西方辞体特重文制。其
宫商体韵以入管弦为善。凡觐王者必有赞德经偈。
皆其式也。什少时日诵三万二千言。随母出家。遍游
西域淹贯群籍。尤善大乘志存敷述。尝叹曰。吾著大
乘阿毗昙。非迦旃延比也。时无深识者。因悽然而止。
独与秦王著实相论二卷。尝讲经草堂寺。王及朝臣
沙门数千众肃容观听。王谓曰。法师才明超悟。海内
无双。可使法种不嗣哉。遂以宫女十辈逼令受之。什
亦曰。每讲有二小儿登吾肩欲障也。自是不住僧房。
卷三 第 124c 页 X75-0124.png
别立廨舍。诸僧有妨之者。什聚针盈钵谓曰。若相效
能食此者。乃可畜室耳。举巳进针如常膳。诸僧愧止。
初在龟兹。邻国诸王会同每请什说法。必跪伏座前。
命什践其肩而登座。尝与母谒大月支国北山尊者。
北山谓其母曰。善护此沙弥。年三十五毗尼无缺。度
人如优波鞠多。不尔正俊法师耳。杯度比丘在彭城
闻什入关。叹曰。吾与此子戏别三百年矣。相见杳然。
未期迟于来世耳。居秦才九年而疾。口出三番神咒。
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未及致力。转觉危殆。于是
力疾集众告别曰。因法相逢。殊未尽心。方复后世。恻
怆可言。自以闇短谬充传译。所出经论唯十诵律未
及删繁。若义契佛心。焚身之日舌不焦坏。言讫而逝。
阇维日舌果若红莲色而不坏云。」

【论曰。汉光武生于南阳而南阳无贱士。罗什至关
中而奇才毕集。经称圣贤出世皆有因中同行开
士随从下生。以佐佑其化。信不诬矣。方魏晋巳来。
大法草昧。西域沙门至者例以神迹显化中国。虽
有奇杰间出。然多囿情外学。迨什公之来。然后大
法渊源始醇。学者得以尽心方等而蔑视老庄。盖
什公有力于法门。岂小补哉。特以夙障之累。致其
居关中才九载。所蕴十未行一而不克寿。秦王有
致什之功而弗能成其美。呜呼。使什公峻德梵行
副其所蕴。获永天年。以光大教之序。虽弥勒出世
尚何加焉。】
卷三 第 125a 页 X75-0125.png

「法师道[(丰*力)/石]以奉律精苦为秦主所重。自什公入关。僧
尼以万数。颇多愆滥。秦主患之。遂置僧正。下诏曰。大
法东迁于今为极。僧尼䆮多宜设纲领。宣授远规以
济颓绪。[(丰*力)/石]法师早有学谊。晚以德称。可为国僧正。给
舆吏力资侍中秩。传诏羊车各二人。又以僧迁.禅慧
为悦众。以法钦.慧斌为僧录。班秩有差。寻加亲信仗
身白从各三十人。

时师子国有婆罗门号聪明。为异道之宗。闻什在关
中。驮其书至。乞与僧辨论。关中沙门相视缺然。什谓
法师道融曰。子可以当之。融[(厂@((既-旡)-日+口))*页]外道经书。未读乃密
使人录其书目。一览即诵。剋日议论。秦主与公卿大
集。婆罗门以能博观为誇。融数其书并秦地经史三
倍之。什乘胜嘲曰。卿乃未闻大秦有博学者乎。敢轻
远来。于是婆罗门愧服。再拜融足下而去。

法师道恒。幻事后母以孝闻。母亡去为沙门。从什公
游。什爱其才。与道标齐名。秦主雅闻二人有经纶术
业。令尚书姚显宣旨敦勉罢道辅政。恒标抗表陈情。
略曰。汉光武成严陵之节。魏文帝全管宁之高。陛下
天纵之圣。议论每欲远辈尧舜。今乃冠巾两道人。反
在光武魏文之下乎。复命什[(丰*力)/石]等勉谕之。必欲遂其
心。什[(丰*力)/石]等奉章叙其事。略曰。惟圣人能通天下之志。
恒标业巳毁除须发。著不正之衣。今使处簪绅之朝。
非其志也。且大秦龙兴异才辈出。如恒标等未为卓
越。王又下书。于是举众恳乞乃得寝。恒叹曰。名进真
卷三 第 125b 页 X75-0125.png
道之累。乃与标去。入琅邪山终世不出。

法师僧睿。幼有盛名。及从罗什受业。妙悟绝伦。秦王
尝问司徒姚嵩曰。睿公谁可比。嵩曰。未见归宿。及朝
会公卿大集。睿风神朗彻。王指以谓嵩曰。四海僧望
也。睿讲成实论。什公曰。此诤论中有七处破毗昙。子
能辨乎。睿举以应问。皆当其意。什叹曰。子真精识。传
译有赏音。吾何恨焉。

法师僧肇。幼家贫为人佣书。遂博观子史。尤善庄老。
盖其粗也。年二十为沙门。名震三辅。什公在姑臧。肇
走依之。什与语。惊曰法中龙象也。及归关中详定经
论。四方学者辐凑而至。设难交攻。肇迎刃而解。皆出
意表。著般若无知论。什览之曰。吾解不谢子。文当相
揖耳。传其论至匡山。刘遗民以似远公。公抚髀叹息。
以为未尝有也。复著物不迁等论。皆妙尽精微。秦主
尤重其笔札。敕传布中外。肇卒年三十有二。当时惜
其早世云。」

【论曰。明白觉范曰。鸠摩罗什至关中而奇才毕集。
于是大法勃兴。观其总领庶务有道[(丰*力)/石]。精义入神
有僧肇.道生。以智禦侮有道融。以辞饰经有僧睿。
至于机辩惊群如云影。抗志不回如道标.道恒者。
尚多有焉。夫蚿折足而犹行。辅之者众也。明白以
折足致讥于什。而归功众哲。岂知言矣。夫至如生
肇二师顿悟本性契佛心宗藻火大教。其书具在。
又奚止精义入神而巳哉。】
卷三 第 125c 页 X75-0125.png

「永兴元年。天竺尊者弗多罗至秦。义学沙门数百人
从之。于中寺出十诵梵本。什公翻译及半而弗多卒。
会沙门昙摩流支至。亦善毗尼。匡山远公闻而喜。走
书关中劝流支出其律足成之。流支乃与什公续而
终焉。律仪大备自此而始。

天竺尊者佛陀耶舍至姑臧。闻什公受秦宫女。叹曰。
什如好绵。其可使入棘剌乎。什闻耶舍为巳远来。恐
相失而返。劝秦王迎之。使至。耶舍曰。明旨远降。便当
驿驰。副檀越待士之勤。脱如见礼罗什。则贫道当在
北山北矣。使还。王钦伫不巳。复遣使尽礼致之。耶舍
乃肯来。王郊迎。别创精舍处之。供设如王者。耶舍一
无所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巳。善毗婆沙论而髭赤。时
号赤髭毗婆沙。后游匡山。为远公所重。躬自负铁于
紫霄峰顶铸塔。以如来真身舍利藏其中。今存焉。」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