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著¶ 第 191c 页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十二
嗣法门人今辩重编
* 杂著
** 放生文
五戒首戒杀者。何谓也。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初不欲
自相戕贼也。好生恶死。情之所同。弃命捐躯。恨何穷
巳。以是终不敢为不解之怨也。故上古之世礼乐揖
让。绝不言兵。中古不得巳用兵而深抱惭德。惟后世
口实时惧。至于国有常刑。将以勷道德之所不及。而
犹曰功疑从重。罪疑从轻。历代帝王常切切然毋或
过者。生与杀之大柄也。乃孔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
可以胜残去杀矣。孟子亦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
物。而卒不言其故者有待于大圣人而后详之也。不
知其故而不为害人之事者天下一人而巳。知其故
而犹为害人之事者天下亦一人而巳。夫残忍之积。
上干君父。仁慈之极。下及禽鱼。当其迷也而不能求
其毫发之悟。当其悟也而不能求其毫发之迷。知其
故与不知其故耳。知之则渐渍为仁人。不知则将流
于忍人。天下皆然也。所以我佛出而为三世之论详
因果之理。使天下昭然。识死生终始。祸淫福善。不于
其鬼神而于其人心。人心不可得而昧也。觉范禅师
曰。举手炷香。而供养佛。其心自知。应念获福。举手操
刀。恣行杀戮。其心自知。死入地狱。或杀或供。一手之
功。而召业报罪福不同因果。从人心而生也。心之慈
与忍轻而缓。则罪福之报亦轻而缓。心之慈与忍重
而疾。则罪福之报亦重而疾。世有终身为善。终身为
恶。而或感报现世。或不即现世。通三世而论准。纯杂
而观。而后知确。确不爽者。心之分齐。必不可得而昧
也。是故大圣人取其不昧之心而不使暂与忍习。惧
其渍而终于君父也。而要使渐与慈接引其端而始
杂著¶ 第 192a 页
于禽鱼也。所为补帝王刑政之穷通。儒者死生之说。
以出世之道而收治世之功。柳子厚曰。阴翊王度是
也。天然道。人日以其道自为。又不但以其道自为也。
凡肯与道人亲者。道人不得避。则始必言戒杀。既不
使其渐与忍习。继言放生。复欲其渐与慈接果。如是
也从日至月。从月至岁。事也而理求之。端也而类竟
之。将见去忍如汤之沃冰。养慈如益薪于火。人欲净
尽。天理纯存。鸟飞云布。水流花开。其为物相遇乎。其
为同于物乎。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若曰。守戒宁如
定慧。则将应之曰。但尽凡心。别无圣解。若曰。放生何
似无生。则将应之曰。如来即慈。慈即如来。予与诸公
但如是发心。如是精进。如是久远而不中废。则荒山
破院之间。若僧若俗。哑然相对。生意满腔。不必更有
奇特事矣。法华云。终不以二乘引导于众生。道人今
日其尚无过欤。否耶。
** 元旦合寺礼千佛疏
窃惟背觉合尘之后。染法相应。弃俗趣真以来。缘心
未歇。揆之道尚在。乍合乍离。涉乎情未免。时忻时厌。
一念相续。遂成生死之河。百虑萦回。难破盖缠之网。
尚有事在。未可随缘。大须识乾。方堪保任。自能见过。
庶免左于他。非事以渐除。乃终同于理顿。适当首岁。
庆厥好时。仰千佛之大慈。作众生之弘护。洪名举处。
等十方三世于异口同音。如幻灭时。识境无心。无于
低头举手。此香此烛。共作證明。乃目乃心。同归解脱。
伏愿众等。廓佛心于知见。入性海以益深。销习念于
色声。当出生而灭尽。无罪而忏罪。谦和惯自回光。安
心于无心。万物何妨共绕。以此功德。普及群生。凡诸
有情。毕證此道。初发究竟。不舍萨埵之心。果彻因源。
终满菩提之愿。
** 华首空和尚新语录序
杂著¶ 第 192b 页
崇祯壬午之冬。刻华首语录成。承和尚特遣人命某
为序。某谨再拜稽首而言曰。某乌足称道和尚哉。虽
然闻之。知弟子者莫如师。某六七年亲承训迪。所费
和尚熏淘涵育。若或于扬眉瞬目。若或非扬眉瞬目。
其为之也既奢。则意其遇之也必浚。将俾某之躬遭
目接。以示天下后世之为某者。此则某之弗敢辞也。
忆某甲戌知有此事来。循览天下。彼时胸中惟黄岩
天童两老而巳。及一到黄岩。便绝志行脚。非谓天下
无人也。一山坳老汉日堆堆地。无长技奇识而乃穷
岁月而不得竟其所至。是用焉往邪目。今门下士唯
某不慧。馀皆瑰琦俊伟。出可为人天师。隐亦堪作山
林典则。而且逐逐焉。营营焉。如有所恋而弗去。非愚
且狂。夫孰为是。是则天下后世亦大概见矣。至于提
持向上。则古之百丈黄檗足以当之。语录具在。知音
者可辨也。若乃读其书而思见其人。则祇今华首山
坳。依然日堆堆地无长技奇识耳。亲之而一无所与。
远之而若有所弃。游其宇者如人饮水。冷煖自知。幸
毋当吾世而坐失也。此某所以告天下后世也。然终
不足称道和尚也。
** 吴中三子诗序
道也者。情之至而归焉者也。情也者。道之反而寄焉
者也。诗也者。始乎情而终乎道者也。是故情不极则
不能言。迨言穷情尽。哑然自丧。始知树声禽韵。风动
云起。相遇如故知。相合若水乳。高人韵士往往与道
冥合而不自知。其或至也。吴中曹公。匡石许公。深野
龚公在田游览至粤。多所吟咏。一日袖诗过予索序。
予乃得而诵之。夫曹之清古。许之艳异。龚之壮丽。以
诗而论。各擅其长。而细而味。皆不能无慷慨淋漓之
致。予世外人。终不知其所感何事。所伤何心。然大抵
文人慧业。未免有情。情积乎中。言发乎外。其忽动也
杂著¶ 第 192c 页
如雷。其[雨/浸]霪也如雨。雷轰雨霪。无所从来。雷收雨歇。
去无所至。以问三公。初不知其何以至此。乃言尽情
竭。日星朗然。面面相觑。如在镜中。将为故知遇乎。将
为水乳合乎。竟亦不知其何以止此也。故曰。诗也者。
始乎情而终乎道者也。三公日在道而不自知。其或
至也。哑然自丧。得所未曾。三公宁无意乎。是为序。
** 侯若孩诗序
夫诗得之天者十一。得之人者十九。然天定胜人。山
僧尝谓李太白于诗中圣。盖自字句法脉之外。别成
字句。别成法脉。使人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即太
白亦不自知其所以妙。全乎天而不用天也。能用
天者如王摩诘云。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只此二
句。可以起悟。然亦但能言此。但可言此。甚则行到水
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是止矣。故又曰。偶然值林叟。谈
笑无还期。谓当作何语耶。大抵太白不知其所以然。
摩诘知之而亦不能明言其所以然。说者谓不知较
胜。亦最后语耳。当令太白让摩诘一步地方。能坐胜
摩诘也。侯子若孩志务当世而慷慨激烈。情过乎辞。
故其为诗。高迈风逸。殊有言外之旨。山僧以摩诘遇
之。而侯子乃以太白应。始知读者与作者。各自为
而皆相得于天。知与不知不妨忘乎至极。侯子今还
中州。行将公此于天下。他日匡庐顶上更有好相见。
勿遂以为最后语。使人谓山僧当面放过。不止于诗。
则又山僧忍负侯子。不可不说破也。
** 心经直说跋
圆觉云。智慧愚痴。通为般若。又云。诸戒定慧。及淫怒
痴。俱是梵行修多罗奥要微义。指人于一切凡圣法
中得决定正位。此可与證者道。不足为粗识言也。讵
意狂禅拨无者反藉为口实。宗门流弊今日为甚。究
其始。皆由浮慕之士不从生死发心。以大道为名闻
杂著¶ 第 193a 页
之资。以名闻为利养之实。持此心行。未有不错会古
人向上之语。谬谓无凡无圣。无古无今。明撤藩篱。暗
滋情习。不知凡圣既遣。今古混同。此一著绝大总持。
谁为承当。谁为转变。决了慧用。甚深难辨。正谓以少
方便疾證菩提。从声闻缘觉以迄菩萨佛地。皆不能
忘般若之功也。大慧云。击石火。闪电光。引得无限人
悟将去。传将去。有什么了日。圆悟为之吐舌曰。祇要
契證。若不契證。终不放过。以此观之。则圆悟所谓契
證者證何等事耶。永嘉曰。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
身即法身。会者曰众生根本。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
且诘之曰。何为不动智。曰。淫怒痴。何为根本无明。曰。
不知淫怒痴。审尔则能知淫怒痴者。不可谓非般若
也。乃有境缘相逼。若或与不知者同一流转即不然。
安之与勉。顺之与逆。亦人各自知。始知理不能该事。
悟不可当證。合断德以成其智。举一般若而三德具
备。岂乾慧之足言哉。是归自栖贤。趋侍吾师。得捧读
心经直说。可谓深救禅病。因乞流通。以示来学。复承
命跋。谨述见闻。所欲言愿与吾人同具择法。固不自
知其浅昧也。
** 刻牟子辩惑叙
予少从事鲁诰。囿于见闻。曾不知世外复有大圣人
能过孔孟。间从浮屠家。多闻因果事。辄指为虚诞。以
是数年可否。不肯作决定信。一日过友人。案头得首
楞严。读三四卷。虽不甚解为何等语。然理趣深玄。业
面热心折。遂携还。终十卷所见。十习因。六交报。一一
皆从心生。不由外铄。乃不敢以虚诞及浅近事诬谤
因果。自此由教乘入宗趣。历八九稔始识向上一路。
因回忆初年。多是不遇其人。不读其书。疑信相夺。徒
赚岁时。后入匡山。掩关归宗。阅藏本至牟子三十七
篇。益以童年不早得此为恨。约出关必图镌出。以告
杂著¶ 第 193b 页
同人。比随华首老人入罗浮。明年开法诃林。未几徒
居小持船。又未几移入雷峰。自雷峰复度岭归匡埠。
受栖贤。今年春从粤人之请。又自栖贤抵雷峰。因小
病掩室。复阅藏至此。乃记二十馀年宿约。命侍僧发
梓。大都吾辈初入学塾时。依父兄师说。深入功利。才
稍长得。自有闻见。每为宋儒理学所误。遇苾刍辈未
必皆入理之士。甚有传述。大颠韩愈事加以誇诞。反
为伶俐少年笑怪。宝藏秘函又深渺浩瀚。学者懒习
深中。兼之先入之言横梗胸臆。辄一目弃去。昔予从
此中来。同病相怜。兴怀忽忽。惟牟子辩惑辞简理辨。
可破群疑。是不能无望于天下英哲也。
** 放生文
放生何谓也。生不可断。断之而生滋甚。生滋甚则杀
亦滋甚。生杀相滋则世间无穷期。世间无穷则出世
间穷。然出世间之道不可穷而穷之。何谓也。谓夫世
间之相无穷。世间之想无穷。世间之心无穷。彼无穷
则此穷何穷。隐而不能显之。谓也出世间之道即在
世间。而为相所覆。想所覆。心所覆。覆则隐。隐不可终。
待时节而后显也。何谓世间之相。生相也。何谓世间
之想。生想也。何谓世间之心。生心也。天地万物。无有
生也。依相而生。不知相之为幻也。而实之以为实。而
不能已于情也。则想生想成乎念明。了忆持此六道
四生执为我心。我体出入生死而无有尽者也。因相
缘想。因想缘心。心复缘想。想复缘相。生之所以茁茁
也。然则断生何害也。曰。生不可断也。断之滋甚。谓不
得夫生之集。性不得夫生之集。性而断之。断之即生
也。自为断而且不可。而况断他乎。由夫断他之心依
生而有。依自他心而生憎爱。爱己憎他而杀之机兆。
兆而不能自断。则杀之因成。因成则果成。终不能免
乎苦系也。然他亦不可断也。所可断者五蕴中色阴
杂著¶ 第 193c 页
多分之一也。其不可断者爱己。犹是憎他。犹是依彼
因而成此因。因成则果亦成。是以众生同游于并生
并育。忽而有不可知之杀机相向。苦系不能逃也。然
则放之说何谓也。放之者顺之也。顺其生而不相害。
则杀因断而生因亦断。何谓生因亦断也。生无有生
之性也。迷似有也。似有而非实有。迷故以为实也。似
相而以为实相。非实有相。生之性也不能了。此则想
生非实有想生之性也。想生则心成。非实有心生之
性也。知其无有相性。则想不能生。想不生则心不成。
心不成则渐渐乎可以言道耳。雷峰道者也。欲与雷
峰前后左右之信雷峰者。若缁若素。将日进乎道也。
特以放生。始谓究其生之集性而显无生之理也。时
节为之也。非但息杀运而以生之说进也。
** 寿文玉何公七十一初度叙
天下之人以年寿。贤者以德寿。大圣人以道寿。道寿
者绝思虑之所至。超闻见。通神明而不得其数量者
也。道降而德贤者得自以操其柄而不受衡于造化。
尊圣人之明教。澄一神虑。流润营卫。无所希于久视
之效而理足以贞。故哲人达士亦乐称道之而不区
区于延促之间也。今人不慕久大之业。辄侈言生理。
此其以年寿者耳。高者守中。卑者引导。最下炼金石。
服草木。以几一日之成。此千百十而不得一人。一人
而亦未必遂千百岁。苟其遂数千百岁也。吾以为犹
蟪蛄朝菌耳。此习成于秦皇汉武而弊流于今。荐绅
先生所为延一日之富贵而不知其适。足以丧德败
度耳。今人所贵乎永久于世也。其道足以自赡而推
之足以赡天下及后世。不然存心良易。制行纯白。处
一乡。一乡蒙其泽。居一国。一国向其风。一日而有百
年之利矣。江门文玉何公生长公族。身为荐绅。廉约
自处。仁恕被物。中年醉心竺坟。今过七十。厥志不衰。
杂著¶ 第 194a 页
其胤嗣宗党尤能广其所好。多从雷峰游。雷峰道者
以是得闻之其素履也。所谓以德寿者也。于其初度
也。谨为之序。
** 千山剩人和尚塔铭
噫。真发心出世。为前圣后昆荷担斯道。当国家全盛。
出豪贵才华中。岸然独行。无所盼睐。始见千山剩人
和尚其人也。余与剩人明崇祯间先后出师门。如左
右手。闻讣趋芥庵。与老人相向哑然。其徒之在广州
者露顶跣足。再拜稽首而言曰。非师莫铭吾师也。余
曰。诺弗敢辞。老人复顾余曰。然非公莫铭若弟也。余
起立曰。诺弗敢辞。翼日返雷峰。其徒复至。长跪曰。某
将以是秋奉铭出关门矣。吾师光明全藉师笔端照
耀塞外。塞外人千万祀知有宗门自吾师始。某为吾
师请。抑为塞外现在将来诸昆弟请。言毕泣下。稽首
不能起。余感而诺曰。弗敢辞。于是载笔为辞曰。师名
函可。字祖心。别号剩人。惠州博罗人。本姓韩。父若海
公。讳日缵。中明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恪。母
同郡车氏。诰封夫人。师生聪颖。少补诸生。有声性好
义。豪快疏阔。有贫士冤狱。自分死。师密白得免。士方
德有司廉断。久而知韩公子所为。尝独出里门。为市
儿所窘。识者报家人。追至将赴理。师遽止曰。彼惟弗
知故敢。尔岂有吾辈不能忘人误犯。其豁达爱人类
如此。文恪公捐馆舍京师。师奔丧往返万馀里。哀毁
未尝一日间。迨归。闭户绝交游。悒悒无生人趣。闻梁
孝廉未央好道。力致为诸弟受业。以此得深知。
余归自匡山。师亟入广州。一见辄曰。长斋数月矣。耑
以待公。某先文恪生兄弟四人。某长未嗣。若了此愿。
梵行终吾身。余笑曰。此白社诸优婆塞事宁区区属
望耶。师面赤。辞去。明日复来曰。某妾巳孕。幸而育得。
上报先人。抑无所憾。即不幸。亦不复愿为俗人矣。余
杂著¶ 第 194b 页
曰。此吾侪绪馀。若为艰言之。更有向上在。师自此始
一意。且拉余住止园。凡两月。值老人至东官。乃相见
东官。因僧问诸识义。老人曰。我者里无五识。六七八
识。僧曰。祇么则枯木寒灰去也。老人曰。枯木寒灰争
解问话。师从旁不觉击节。老人顾余曰。此子根器大
利。指示参赵州无字。有颂曰。道有道无老作精。黄金
如玉酒如渑。门前便是长安道。勿向西湖觅水程。从
此微细披剥。无虚旦夕。两踰岁。复闻举勘破婆子话。
更豁然识古人长处。老人曰。子今得不疑也。即随入
匡山。剃落登具。命掌记室。还住华首。又命充都寺。甲
申之变。悲恸形辞色。传江南复立新主。顷以请藏。附
官人舟入金陵。会清兵渡江。闻某遇难。某自裁。皆有
挽过情伤。时人多危之。师为之自若。卒以归日行李
过城阃。为守者擒。送军门。当事疑有徒党。拷掠至数
百。但曰。某一人自为。夹木再折。无二语。乃发营候鞫。
项铁至三绕。两足重伤。走二十里如平时。江宁缁白
环睹。咸知师道者。悉含涕不敢发一语。后械送京邸。
途次几欲脱去。感大士甘露灌口。乃安忍如常。逮至
下刑部狱。越月释。发沈阳。师自起祸难至发沈阳两
年。于此与絷维同参法纬。迄诸徒共五人外。无一丘
傍。然内外安置极细。如狱中一饮啖。一衣屦。随意而
至。如天中人。师当时所能自为者顺缘耳。庸讵知己
有人。属某缁。属某素。甲事若此。乙事若彼。开士密行。
不令人知。何择时地。然师所以获是报者。岂非平生
好义。暗中铢缕不爽。诸如道在人天。且当作别论也。
师初至沈阳。观知根欲。因达藏主阅藏普济。先为诸
苾刍疏通义学。时讲席渐散。多集座下。讲师。师
乃领大众趋教如学人。讲师意始解。自是沈内外护
咸仰师宽大。益笃信宗门。开法之日元旦喇嘛率诸
辽海王臣道俗称佛出世。清法谴僧属掌教。亦极力
杂著¶ 第 194c 页
推毂。自普济历广慈。大宁。永安。慈航。接引向阳。凡七
坐大刹。会下常五七百众。江南同谪诸大老若大来
左公。吉津李公。昭华魏公。龙衮李公。雪海郝公。天中
季公。心简陈公。始以节义文章相慕。重后皆引为法
交。师自处孤洁。与人慷慨多意气。匪深于师平日鲜
不以才气相掩。以故法海深阔。向非凡器所能搆。尝
有书抵余曰。门下龙象如云。若得耑一人来。使某得
尽其夹辅之力。则曹源一滴长润塞下。噫。余于此知
师为法求人之切。岂无所见顾。再易裘葛耳。忽一日
曰。我后十日必去。集大众告诫。皆宗门勉励语。搜丈
室。无长物。平日所畜衣。拂。如意。杖笠悉分付侍僧。孑
然一身。从金塔趋驻跸。嘱行后全躯付浑河。示偈曰。
发来一个剩人。死去一具臭骨。不费常住柴薪。又省
行人挖窟。移向浑河波里赤骨律。祇待水流石出。众
环跪。乞留肉身。哀恳再三。乃默然。遂端坐而逝。沈之
人迎龛入千山建塔。盖顺治十六年已亥十一月二
十七日也。师世寿四十有九。坐夏二十。得度弟子今
育。今匝。今曰。今庐。今又。今南。皆江南人。师住沈。不轻
为人雉发。有乞戒。悉命礼天显律主。师未开法时尝
为显作阇黎。及说法。显请入室。师亦命第一座。更为
傍通华严梵行。凡戒坛仍使主之。惟宗门提唱无少
假。然皆一目同人。衲子能具精诚。随机大小。各有所
被。故十年相依。如正遇耻。若磬光涌。光作么若。而人
咸受益焉。是宜铭。铭曰。山川奇秀。蔚为异人。意气云
蒸。公族振振。儒门澹薄。归复能仁。溯洞水源。沛流潺
湲。出华首嗣。为博山孙。如沩之严。吾师有言。慧寂者
谁。实难为昆。嗟大树丛。宜荫南宗。天龙等视。匪法运
穷。悯彼遐方。启拓关东。彼土惇直。惟经与律。拄杖拨
开。别传甫及。七住道场。万指林立。天资雄迈。波澜澎
湃。上下左右。不知其在。巍巍堂堂。曷云谁至。泉日方
杂著¶ 第 195a 页
中。忽然西逝。道俗涕潺。涌塔千山。为存为殁。松鸣珊
珊。朔方少室。今古斯一。
** 般若心经论
梵语般若。此云智慧。以智慧解诸法空而至于彼岸
是矣。又曰。心经何谓也。华首曰。心是体。智是用。体则
通凡圣而皆遍。用则分迷悟以各成。天下无无用之
体。体即遍而用安得不遍欤。曰。遍而迷悟异致。故曰
各成。各成则不可均言智慧矣。此所谓本觉。则圣凡
无二。迷本为妄。悟本为始。妄与始无二体而有二用
也。当其迷也。见色而不见空。乃至见受想行识而不
见空。行于日用。欲求其毫釐解脱而不可得矣。及其
悟也。即色是空。更无别空。即空是色。更无别色。乃至
即受想行识是空。更无别空。即空是受想行识。更无
别受想行识。行于日用。欲求其毫釐凝滞而亦不可
得矣。是迷悟之用各异而皆原于本觉之心。固无有
异也。通凡圣而无有异。故曰体也。自无始来。无佛名。
无菩萨名。无二乘凡夫名。唯浑然藏识而己。藏无自
性。不觉成识。识成而根身器界。名相胪然。而藏性不
失。识灭而三明六通。智證诣极。而藏性不加。所谓无
生灭之谓心。无垢净之谓心。无增减之谓心。此心空
相。本自如然。而非深于般若。则未有能彻见而返本
归源者。此三世如来所赞叹尊重无异旨也。般若生
于本觉。而要迷情净尽然后现。妄觉亦生于本觉。而
要当体知归然后泯。故知翻其妄而自照之为智。智
生即无妄。妄成智也。智解诸法。空还其本觉之无动
摇之为心。心返则无智。智尽心也涅槃。三德非纵非
横而悉始于明见佛性。融根本差别而一至于是。所
谓佛性为因而涅槃为果也。由是而造焉之谓经也。
** 雷峰山海云寺放生碑文
万灵一体。苦乐同情。惑业为因。生死异致。以其因也。
杂著¶ 第 195b 页
群伦成有漏之趣。以其体也。圣人起无缘之慈。故慈
者人心之所共也。孺子入井。恻隐无疏戚之殊。尊俎
在前。匕箸失禽鱼之痛。此匪心之禀受弗同也。形骸
各睽。情窾自分。业感攸招。在彼有难逃之苦系。在此
有俱生之爱缠。欲从中来。习由俗近。仁人之士既不
能动殊类之悲。名教之林始益深人禽之视。源流渐
远。疾苦难通。虽汤王有解网之仁。孔圣悬射宿之训。
而所以大人主浩荡之风。著圣贤及物之素。泽被岂
不甚弘而不知其所同也。哀怆岂不极剀而不知其
所异也。不知其异则恩及禽兽。祇益深慈。而物之所
以待救者。未必引为前车之戒。乃有于物之情欲奢。
而于人之情愈啬。此天下所为易于见恩而难于惩
忍也。而不知夫忍者正物之所由异矣。不去其所由
异则百慈而不能易一忍。慈与忍亦交相夺耳。是以
仁人君子能为顺情之恩而不能为逆情之恕。皆不
知其异而推之以为同者也。同一知乐故乐欲其俱
受。同一知苦故苦欲其俱蠲。人与物皆然也。若夫有
不可灭而为。无彼不能化而为。我虽质谢神散往若
淼然。而谢必有乘散仍复聚。昔所为受人乐即今所
为能予人乐者也。昔所为能予人苦即今所为待人
蠲苦者也。万物之变化有常。即一物之升沈无定。观
变化而识因地之岐。悟升沈而得体性之合。所以大
圣设教。止有一心。随品类之弗齐。应机亦恒多。辙灵
灵匪昧。苦乐何殊。念念弗移。贞淫自究。痛泥犁于
逮。悯鳞羽之现前。形本暂寓。神固受伤。妙觉随生。
明共灭。惑纲不与报尽而俱冥。则贪爱未彩
割。此圣人所以护万物之情而言慈心于旦夕。
其后报人。息其现流一事而有止情达性之道也。兹
丹霞以无生导上哲之归源。而以护生发初机之
物。见物非物。何所不容。当生而不生。即方便以明。
杂著¶ 第 195c 页
余也身坐万峰之上。心入人群之中。真机寥廓。偕万
里于无言。有物有恒。等平观于庶类。在处兰若。用扇
惇风。三十馀龄殆无虚日。顾兹白社。志慕上乘。集我
同人。深维厥旨。念过化之所存。绍成规而再振。岂人
天之盛事。实大觉之。帡幪道齐物外心切并包神而
明之巳见其人撤器而观谁安形下。欲垂永久。广募
生田。敬丐长辞。猥以人重。机感一揆。海岳同风。远贻
斯文。昭尔后裔。
** 遍行堂集叙
吾徒澹归释子。于其将梓遍行堂集。编而上之老人。
老人读而击案曰。人之有言如其有心也。夫心之不
能遁于其言。亦犹言之不能遁于其心也。不能遁于
其言。故天下之言为可贵。不能遁于其心。故天下之
心为可贵也。盖自言可贵而天下相争出于文章。机
颖之涂亦夥矣。忠臣之文忧以远。孝子之文柔以慕。
仁人之文恬而切。义士之文方以舍。得志者其词壮。
失运者其词悲。入理深者尽曲款而弗诬。获真悟者
极浅易而绝人以无行地。此言之可贵。贵以其心。而
与天下后世发扬于易地。同时快古人之先获我。畏
古人不及见我。其为乐。未易一二数也。然亦有貌似
忧而念起于近名。勉为慕而情生于循理。恬以文刻。
舍以任气。壮而流为淫。悲而伤于怨。曲以极微而弗
觉其板滞。以为绝人行地而不知脚板巳弗底于四
楞。此又言之可贵而反成于甚不可贵。于是天下真
圣贤。真才智遂有置文章机颖而求人于渊嘿自存
之地。言与心乃判然分为二致而不知实有不能相
遁者。岂但悄然于为言者之心。亦自釐然于观言者
之心。抑巳久矣。夫人于无念而忽有念。独知岂不甚
明。其为念善而以善言出之不可遁也。其为念不善
而以善言出之。其为念善而以不善言疑之。或始善
杂著¶ 第 196a 页
而终不善。或始不善而终于善。其心皆不能自昧。此
所谓言之不能遁于其心者也。苟其昧于善与恶而
不能自觉。则亦无所掩著于为言之日矣。若果不能
自昧。人之视巳如见肺肝。此正心不能遁于其言。又
可与不能遁于其心者互相发扬。以见天下之言为
可贵。天下之心为可贵也。澹归固贵天下之心者。而
与天下共相见于其言。老人亦亟欲与天下共观于
其所言也。虽然人之有言如其有心也。是言固心也。
言而唯心唯也。言而阿心阿也。引而准之。言而善岂
心善欤。言而恶岂心恶欤。言而幽心固匪幽。言面显
心固匪显。言而正心固匪正。言而旁心固匪旁。心匪
旁言岂得旁。心匪正言岂得正。心匪显言岂得显。心
匪幽言岂得幽。又旷而推之。鸟兽亦有心。啼号何云。
天地亦有心。日月星辰何说。山川陵谷何说。炽然于
昼与夜而略无间歇者。寘澹归此集。于其中孰多孰
少。为有为无。此自澹归事。老人与天下后世且得瞠
然观胜拙矣。
** 书自书法华经后
嗣祖沙门。丹霞比丘释函是谨。竭诚顶礼佛前。书写
妙法莲华经尽七卷巳。而作念言。我函是二十七岁
始受持是经。至今三十五年。领众以来。巳二十八年。
窃谓如来大事因缘。微妙章句。难信难解。蒙师开示。
幸获悟入。以此自信自修。即思与众共信共修。一奉
如来明训。为人宣说。讵谓懈怠之性。僻处穷谷。敢忘
谦下忍辱之心而多病之躯精力易疲。殊失诲人不
倦之意。所训之众成就者少。退者多。或闻而弗信。
信而弗笃。或利根而忽于究竟。或力弱而怯于担荷。
或少有所得而惑于岐涂。或可望有成而限于寿命。
或乐于自为。或弛于多嗜。浩大久远之程未易克终。
而信师慕道之怀终难勿变。睹四众而大哀。反一巳
杂著¶ 第 196b 页
而益切。年运虽迈。始愿未衰。勉力自书。猥以见志。愿
从函是以讫十方一切解义说法之人。性智明决。色
身坚固。各于菩萨行处。菩萨亲近处。尽法行持。无所
愧悔。以普贤行。广兴流布。庶几仰追先辙。免蹈时习。
凡在听众。闻说欢喜。夙夜思惟。始必有终。大而勿小。
尤伏恳佛菩萨大慈普及。衣以覆体。光以照心。不致
辛苦生疲。逐物成惰。少智之士蒙光聪敏。底于大成。
薄福之徒承愿增益。毋为中匮。更愿所书经卷直待
慈氏法华会上忽尔现前。我愿如是。诸佛證明。信此
一心。必无虚弃。
** 伦宣明使君释骚序
天下有至性。然后有至情。有至情然后有至文。文所
以达其情者也。情所以极乎性者也。天下未有人而
无性者也。亦未有性而无情者也。依性达情而文生
焉。故文所以自见其性情者也。人生当世。终身而不
得一见其性情之事。夫岂独无性情哉。性不至则情
亦不至也。情不至则文亦不至。然所谓至者。有天道
焉。有人道焉。天者言乎其本具也。本具本不具。本具
而不能自彻。是必有彻之之理。理彻而体现。体现而
用廓。放乎四海。收之方寸。知刚知柔。知进知退。感乎
物而得其至当。所谓人道也。古之圣贤皆以人道而
合乎天之至当。备诸一身。行乎当世。使君臣父子。兄
弟朋友皆惇然有至性。行乎其间。故能善用其情。发
为文章。冠履天地。争光日月。此孔仲尼所为万世师
表者也。仲尼事鲁。鲁之君臣不能用其道。退而作春
秋。传周易。正雅颂。此善用其情而不流乎激烈。以自
例于孤忠奇节之所为。所谓反其情以合道者也。后
之君子师其周流列国。不遑宁处出而筮仕。一不见
用则悲凉凄惋。无以自容。卒至于死。嗟乎。楚之三闾
大夫是矣。三闾事怀王。被谗去国。至襄王。复迁江南。
杂著¶ 第 196c 页
终不见用。忧愤自绝。古之奇忠无过三闾者。此率其
本具之性。以为情用。情穷则中乱。中乱则无以自托
于世。宜乎其为辞悲伤忧愤。俯仰古今。号泣鬼神。为
人臣子。事类情同。必出于此。千载而下。读者伤之。伤
乎情之。无所抒也。志士感其遇之不可逃。圣贤惜其
情之不能返。故贾谊之吊长沙也。以一已之所遇仰
附昔人。其辞悲。刘长卿之过贾宅也。睹昔人之遗踪。
顾伤新辙。其韵苦。是皆感物兴情。情极则伤。伤而不
能自巳则死。死何爱乎。惟是人之至性禀乎天成。乎
人而乃以粹纯精一之体遭逢不揆。遂终为孤臣孽
子之行。而于反情合道之理无闻焉。此贤人君子所
为太息也。南康使君宣明伦公遭康残破。适丁。艰报
上官。以其才能戡乱疏于朝廷。夺礼治事。寇退民逃。
四五年招𢯦修傋。百废具举。一旦遭谗被檄。无以自
白。闭户读骚。咄咄发言。有类乎古之孤愤者。书成示
予。且请为序。予感其情而爱其文。拱而复曰。公之情
与文无逊古人。然屈平贾谊而上。尚有师表万世之
康衢广辙。所谓退而自为。善用其情而不流于激烈。
以附于反情合道之大圣人。则绎骚一帙。聊当一时
垒块。韩昌黎谓物不平则鸣。亦吾侪通习。吾宣明夫
固有以自命也夫。
** 许九环集序
星子令许公。逸林宰官中具法界眼。而不为法界之
量所限者也。莅任星子。适余避地入广南。从庐岳僧
巳识其大概。去夏还山。初晤郡斋。益信其所传不谬。
数往来山中。恂恂如久在保社。妙喜之子韶东林之
无尽。谈吐旋折。数百年人物旷然目前。张灯夜话。辄
以碍膺之物为憾。余讶而叩其所从来。则而翁九环
公之卓有渊源也。九环公少读书能文。数折去。遂慨
然有陶隐居之志。夫名澹而后虑清。虑清而后知所
杂著¶ 第 197a 页
以返。始游戏风尘。泡幻轩冕。濡首而弗染。转足而高
步。天下一人而已。几见于早澹而知归。十犹一二。面
未若九环公之决至。乃薄于世味而启发如故人。浅
于道味而资深若夙遘。有大音为之引端。有天隐为
之究竟。良友相扶。在法海漩澓。如盲龟值木。而实操
劵于当人。暗中摸索。丝丝不爽。是安知九环公之确
然。行于其前。不更有逸林之悠然。武于其后。见几于
早澹而知归。何如游戏风尘。泡幻轩冕。所谓青出于
蓝。吾故于十之一二而伫观夫天下之一人也。此集
之镌也。逸林不忍其先人之生平无所闻于世。而乞
叙于老朽。老朽犹不忍其后人无所光大。故为之叙。
而归之庶几。逸林因余言而勉力以慰而翁。则子韶
无尽。不专美于昔。而余之物色殆弗虚乎。郡斋一见
矣。文章高妙。作者共见而超然于世。而外无所干。湛
然于道。而中不他隶求之。今之曲录床上。恐犹恧然
汗下。则九环公之可传又岂在乎多也欤。是为叙。
** 青原嫡唱序
颂古联珠。历代知识借他人酒杯。洗自己垒块。同一
醉态而婆婆和和。各为吞吐。虽语不成文。傍观者亦
自可以意得。故诗与偈不同者。诗见情乎辞中。偈发
悟于言外。辞不妙则情难见。言弗巧则悟不真。予
叹今时说法多以辞障颂尤甚焉。巢鸣上座且法兄
真子。有血性。以沈挚痛快之资。为吾宗担荷。念洞上
机缘散失。与其同门安公远奉师命。为采捃之役复。
以馀力遍搜颂古于残山剩水。别成是集。因过予乞
序。予曰。颂可以见人乎。不可见人则古当无颂。遂可
见人则今非无颂。非谓古可见而今不可见也。古与
今皆在可见不可见之间殆于颂焉得之。则何妨同
此醉中。而有语无语总以供醒眼一场卢胡。是又各
人垒块。各不自知。予与巢鸣且作旁观。岂暇顾更有
杂著¶ 第 197b 页
旁观。将以予为醉中语耶。可以见不可以见。请持是
序归白而师当有以复我也。
* 佛事
护伽蓝安座。石楼高出镇山门。把断群峦势独尊。护
法檀那全赖汝。还家一路待儿孙。儿孙且从。父祖一
句作么生。卓拄杖云。侍者。扶老僧归方丈。
奉华首空老和尚入龛。法幢倒矣。法梁坠矣。佛祖谁
托。人天谁依。哀恸良久云。大众。老和尚平日絮叨叨
地。为什么到者里无言指示。还知老和尚始终相为
么。如或未谙。且看不孝子为大众报恩去也。拈封云。
觌面提持还不妙。免令人见更风流。
祭剩人和尚。至灵座前烧香毕。拈起祭文云。生也不
道。死也不道。为什么不道。生灭门中不曾有者个消
息。然既如是。即今又作么生与师弟相见。以祭文打
圆相。付侍僧云。且代宣读一过。读毕。复云。师弟。灵几
前神光万里。者一著子今日正借全提。愚兄特为人
天作礼。遂拜下。
大日庵荼毗。老师太。八十年来秖是一句阿弥陀佛。
老师太。非但八十年。尽十方三界亦秖是一句阿弥
陀佛。老师太。山僧与汝情关天性所藉。报汝生身之
恩。秖是一句阿弥陀佛。老师太。汝鉴我人子之心始
终谛信。亦秖是一句阿弥陀佛。老师太。汝平日在一
句阿弥陀佛里折旋俯仰。语默动静。今日亦秖就一
句阿弥陀佛里辞娑婆。生极乐。见佛闻法。證无生法
忍。老师太。汝自示疾。梦寐之中尝睹慈容。投莲胎。以
此百念俱清。一心不乱。临欲命终。颜貌光泽。身体柔
和。念佛之声。绝口而化。半日巳过。顶相犹煖。山僧用
是少慰。诸四众人亦咸感发。老师太。西方此土实无
岐路。惺惺底惺惺。懵懂底懵懂。总教向者里一炉炀
尽。不妨各起化仪。老师太。还委悉么。以火炬打圆相
杂著¶ 第 197c 页
云。南无阿弥陀佛。遂爇。
华首老和尚讳日。师礼拜起。顾左右云。且道六年前
是今日底时节。还是今日是六年前底时节。拈香云。
香烟缭绕浮云外。秋叶纡回古槛前。
金轮舍利塔设供。独耀灵光。非法非色。表如来之坚
密。作众生之福田。比丘函是忝主此山。敬礼塔前。用
舒诚悃。愿以馀岁。尽法行持。与十方知识共维古道。
与天下后昆一洗时习。少有名闻利养之心。不为天
龙八部之所呵护。然虽如是。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即
今蔬品陈列。阿那个是法供。遂举香云。虚空有骨。万
像无形。现在闻见。不是目前。并绝色声。而非劫外。到
者里作么生折合。顾左右。喝一喝。
为即觉阇黎举火。事我廿年惟一行。再参千里始知
休。儿孙正理还乡调。蹋倒机关向上头。复云。即觉全
身向上无人会。会者还他碗跶丘。举火炬云。看。看。
为知即离直岁举火。多年勤苦吾知汝。旷劫因缘汝
赖吾。一点灵光休自昧。他生相待在香炉。知即且道。
与么时以何为验。以火炬打圆相云。唂唂呱。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十二
杂著¶ 第 198a 页
* 本师天然是和尚行状
嗣法门人今辩述
师讳函是。字丽中。别号天然。嗣长庆空隐独和尚法。
博山无异和尚长孙也。俗姓曾。名起莘。字宅。师番禺
望族。父字本净。母林字智。母俱出世。年八旬以念佛
终。师初生堕地。破紫衣胞而出。六岁出。就外傅。一日
觉身若陨虚。来无所从。大哭还家。熟睡乃巳。如是者
两度。年十三拟注周易。质太极之说于塾师。塾师依
文解释。师曰。此名言耳。毕竟太极为何物。且两仪未
生。太极从何来。两仪既生。太极还存否。塾师不能荅。
其精研至理发自龆龄。性好施。有僧欺之再四。遂不
喜见僧。十七补博士弟子员。即以斯民为己任。偶与
同学荐亡友入寺。见一老宿。语及持咒能致功名。师
漫应之。出语陈全人曰。吾辈功名岂假咒力耶。曰。随
人志愿耳。求功名得功名。求慧性得慧性。师然之。晨
夕持诵苦念。虑不静于心性中。始生疑异。久不自安。
一夕静坐。忽觉向所扰者当下冰释。读圆觉经。与己
见合。就十二菩萨法门各作一颂示诸同学。无不推
服。及阅传灯录。不解其旨。并失却从前所得。疑情大
发。恳亲学出世法。亲曰。汝欲出世。待名成。偿所学未
晚。师遂研精世典。克成通儒。年二十六登崇祯癸酉
贤书。明年公车。还至吉州。卧病金牛寺。医不下药。师
起坐。祷十方佛曰。倘得不死。即一心学道。自为为人。
于诸声利无所图也。是夜感异梦。汗透重襟而病顿
愈。还家后断欲长斋。参究弥切。衣不解带者两月。大
悟玄旨。向所谓传灯语不解者如数黑白。时粤中谈
性宗惟东官张孝廉。二果相得甚欢。丙子冬。北上同
见空和尚于匡山之黄岩。往返叩击。针芥相投。示以
偈曰。风幡一颂解投机。千里同风事亦奇。三至黄岩
问端的。实知野老不相欺。还粤。熊制府心开延请问
杂著¶ 第 198b 页
道。待以师礼。时值发南汉王冢。株连甚众。有厚馈求
转恳免罪者。师婉辞不纳。闻者服其清高。己卯有
诏行保举之法。师为大司马方伯特荐。当授郡守。师
掉头不顾。盖所贵不在此。世无知者。是年冬辞亲北
上。祝曰。此行当官帽荣归。师曰。帽子到有一顶。只恐
不是乌纱。比舟泊南康。诣空和尚。求剃落于归宗。有
三十年影不出山之愿。辛已随空和尚住罗浮之华
首。首众立僧耆宿为之敬惮。壬午省亲穗城。陈宗伯
秋涛率诸绅士请开法诃林。空和尚授以传法偈。有
诃林重竖风幡论。却幸吾宗代有人之句。道声远播。
缁素参寻。户履常满。师苦于送迎诸绅士。曰。吾辈交
方外。所少非送迎者。由是虽住城中。足迹不出户外。
甲申国变。意切远遁。以二亲在。无可代养。就城东结
宇。颜曰小持船。以便往省。迨乱日。棘徙白云西樵及
雷峰间。丙戌 清兵入粤。明诸王孙多见疑被戮。尸
横于野。师遍拾骸骨。别建冢以瘗之。不封不树。后有
议闻行在者。师止之曰。吾尽吾心耳。复何图哉。戊子
再住诃林。古迹多所兴复。庚寅还雷峰。辟小院而成
名刹。平南尚王折柬相招。屡以病辞。不允勉出。以宾
主见礼。意殷隆。次日不辞而返。师之倔僵大率如此。
癸巳重入匡山。爱栖贤山水幽胜。居颓垣败瓦之下。
穷苦异常。晏如也。戊戌因粤人恋慕。请归雷峰。历坐
华首海幢芥庵丹霞诸大刹。备极庄严。竟不易匡山
初愿。辛亥受归宗请。诸刹弟子稔知高遁情深。不敢
坚留。未几移隐紫霄峰之净成。缘郡守以世法绳诸
山。飘焉入岭。养痾雷峰。有床头休问菊花期之示。及
秋终于丈室。亲书偈别众曰。生也如是。死也如是。是
如是。不是亦如是。是不是亦如是。星宿经天。霜风匝
地。汝诸人到者里大须仔细。七十八年老道翁。翻转
面来。不知是我是你。信手拈来犹较些子。师生于明
杂著¶ 第 198c 页
万历戊申岁十月十四日亥时。示寂于清康熙乙丑
岁八月二十七日酉时。世寿七十有八。僧腊四十有
七。明年丙寅夏四月六日塔全身于丹霞对岸佛日
山。师之著述有各刹语录。楞伽楞严金刚三疏。禅醉
焚笔。似诗诸书行于世。得度弟子多不胜纪。英灵铁
汉。死心相依。一时称盛。承记莂者海幢阿字无。栖贤
石鉴覞。丹霞澹归释。雷峰西堂仞千壁皆先师而逝。
馀则或隐或显。今高隐鹤鸣峰诃衍摩即师之罗睺
罗也。师生平古道自持。壁立千仞。提唱纲宗。眼空今
古。婆心为物。至老不衰。于门庭设施悉任外缘。意合
则住。不合则行。未尝一字一语仰于豪贵。吾粤向来
罕信宗乘。自师提持向上。缙绅缝掖。执弟子礼问道
不下数千人。尤喜与诸英迈畅谈。穷其隐曲。以发其
正智。于生死去就多有受其法施之益。即一阐提与
自负奇才而不可一世者。见之无不心折。且师阖家
出世。在盛平时生我同生所生。以至妻媳舍世缘如
弃敝屣。不让古庞公。故父子兄弟相率剃染。粤中为
多云。师暮年为法求人心焉益切。每谈及先宗泪即
沾襟。期诸后起如地藏之遇清凉。圆悟之得妙喜。庶
几无憾。故法道隆替。虽系乎时逆。撑洞流志。无少屈
足。见护念佛祖慧命亘万古而不磨也。今辩才短笔
拙。仅能述其大概。若道眼圆明。行德高古。详诸录中。
世所共知。无俟烦言尔。
杂著¶ 第 199a 页
* 天然是和尚塔志铭
司马总宪南丰汤来贺撰
禅师名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华首独和尚法嗣也。
初六祖灭后。派衍五宗。其一曹洞。凡三十二传至博
山无异。异传华首道独。独传师及函可。可以罹难化
导沈阳。师既得法。历住江右粤东诸名山大刹。说法
度生踰四十载。康熙乙丑八月二十七日示寂雷峰。
明年四月诸大弟子奉龛建塔于丹霞佛日山麓。又
明年丁卯法嗣今辩以书状来请铭。予与师道虽不
同。然曩宦粤时巳心仪师。后复游粤。访师于东莞芥
庵。为予言儒佛异同之旨。比入匡庐。又访师于净成。
予于师固渊明之与慧远也。其敢辞铭。师本姓曾。世
为番禺望族。初名起莘。字宅。师生而胎胞紫衣。堕地
始出。六岁出就外传。自觉身若陨虚。大哭而返。如是
者再。十三思注周易。问太极相生于塾师。为依文解
说。师曰。此名言耳。太极究为何物。且两仪未生。极从
何住。两仪既判。极从何去。塾师不能荅。十七补诸生。
辄以康济为已任。或教之持咒可长智慧。自苦心念
不静。遂起疑情。如是有年。向所扰者顿如冰释。及阅
传灯录。不会厥旨。并丧所得。乃大疑惧。遽求出世。父
杂著¶ 第 199b 页
母曰。汝欲出世。当俟名成。师体志懋勉。蔚为名儒。年
二十六举崇祯癸酉乡试。榜发日方歌鹿鸣。坐念功
名富贵与己无预。上甲戌春官。归涂病剧。感异梦而
愈。自是断欲绝荤。参究益力。衣不解带者弥月。大悟
玄宗。丙子冬谒独和尚于黄岩。往返叩击。针芥相投。
独示以偈曰。风幡一颂解投机。千里同风事亦奇。三
上黄岩问端的。实知野老不相欺。己卯公车复上。舟
次南康。值独和尚移锡归宗。诣求祝发。先是 诏行
保举。师以大臣交荐。当得美官。乃谓选官不如选佛。
弃犹敝屣。壬午省亲。广州宗伯陈公子壮率诸人士
请开法诃林。师以文人慧业。深入真际。直见本源。断
诸委曲。全提正令。大阐纲宗。行无等慈。目空千古。缁
素礼足。凡数千人率皆有叩则鸣。无挹不注。甲申后
避地雷峰。旋徙栖贤。更历华首芥庵海幢丹霞诸刹。
所立规矩整肃森严。一切外缘视若尘垢。当平藩镜
粤。敦请再三。至不获巳。以宾礼见。次日不辞而返。师
虽处方外。仍以忠孝廉节垂示及门。以故学士大夫
从之游者每于生死去就多受其益。甚深缔信。抑且
为法忘躯。竞相落䰂。绍隆圣种。弘赞宗猷。师师济济。
一时独盛。缘师颖脱尘劳。正当韶年得志。父母妻妹
子媳先后俱著条衣。实有以作观感也。晚年退居
霄峰之净成。犹孜孜汲汲。为法求人。每一言及先宗。
辄为陨涕。时佛法滥觞。惟师门风孤峻。与诸方异。
有宰官欲以世法绳诸刹。乃返雷峰。既而示疾。预
去期。临行手偈示众。端坐而逝。距其生万历戊申十
月十四日亥时。寿七十有八。僧腊四十有七。所著有
各刹语录。楞伽楞严金刚三疏。禅醉焚笔。似诗诸书。
嗣法弟子海幢阿字无。栖贤石鉴覞。丹霞澹归释。雷
峰西堂仞千壁。皆先师入灭。馀各分化一方。其高隐
鹤鸣诃衍摩则师之罗睺罗也。铭曰。
「 三教同源等无
杂著¶ 第 199c 页
杂著¶ 第 200a 页
** 咏梅诗序言
天然老人以名孝廉早谢举子。业入选佛之场。其事
在鼎革前。非他有托而然者伦也。老人为博山之孙。
乃建立其宗旨于广南。一时道望之高从游堵益众。
会下澹归师予同年友也。羊城平定之后。安集为难。
予鞅掌为俗吏。曾再通澹归。信不及访。因不及一谒
老人。老人曾从平藩请一入城。予适有他务羁。不得
见。兹去粤有日矣。念此常为歉然。有客以老人梅花
诗示。者云。澹归致言。索予序。嗟乎。予不见老人。今得
附名于其诗。使老人见我。乃予之幸也。夫诗之一道。
本非禅家所贵。然而古德多为之。其咏梅未尝沾沾
于梅也。原风人之意。如河鸠淇竹非为比。即为兴。大
都偶感于物。以寄其怀云耳。若必咏物之体。求之将
曲。肖其形质。微写其性情。博徵其事实。非切而能工。
不以名执。此评诸咏梅者。林逋暗香疏影二语而外。
可称者宁有几哉。然而昔人咏梅往往多百篇。今老
人之作亦百有二十篇。嗟乎。吾知老人之托意深矣。
夫佛之妙法取之莲。老人之微旨取之梅。以例之柏
子草头。老人之咏梅未尝非说禅。岂可以诗观之耶。
然即以诗观之。此老人诸作其格高矣。其趣合矣。其
词为雅驯。又岂他百篇者所可及哉。同时有名孝廉
美周黎公与老人俱以大法自任。美周前在扬州。有
咏黄牡丹诗十首盛行于时。夫牡丹之黄者特表异
于繁艳。而梅寂守其清寒。各有所取之。他日美周以
节烈终从世间法。老人常逍遥于方外游。嗟乎。予于
兹咏梅诗得之矣。
赐进士出身通奉大夫山西布政司王庭拜撰
杂著¶ 第 200b 页
天然是禅师梅花诗
门人今辩重编
** 五言律
*** 一东
「 白花轻一放。万壑尽春风。蜀客相逢处。何郎寡和中。烟荒村路断。人去水流空。却忆霜零后。云山望欲穷。」
*** 二冬
「 荒榛迷远道。绝岸一相逢。漂落非残雪。横斜傲古松。目空烟暝色。迹混猎樵踪。自顾同寥廓。随云隐乱峰。」
*** 三江
「 寒溪疏影瘦。夜静水淙淙。雪重从衣薄。烟深带月降。不因惊碎玉。何处觅枯椿。四望江山暗。泠泠独倚窗。」
*** 四支
「 独秀一林悄。寒山薄暮思。风烟愁见晚。桃李恨生迟。观世疑空劫。论交与古期。莫云春渐暖。应记未开时。」
*** 五微
「 倚空寒夜月。林静鸟声稀。一自逢人少。方知与世违。云烟笼不住。泉石好相依。香入初风醉。临崖悲采薇。」
*** 六鱼
「 春愁看不极。空谷此情疏。地僻先明月。天涯迟素书。立残三尺雪。坐老一园蔬。岂待东风至。云中香有馀。」
*** 七虞
「 催人头巳白。朝夕共躇蹰。踏雪香非远。寻香雪又无。岁寒伤一折。春入老千株。村路溪桥迥。垂垂清影殊。」
*** 八齐
「 晚雪风初细。花开山鸟啼。易寒迎日近。难见故枝低。独树纡樵径。丛芳狎钓溪。名园多蔓棘。聊傍石桥西。」
*** 九佳
「 故园黄叶尽。风雪旧生涯。孤壑春先醉。同人月在怀。抱香矜独处。残梦怯寒蛙。道路云烟渺。寻芳到古崖。」
杂著¶ 第 200c 页
*** 十灰
「 去年为春落。今日为春开。万里谁相识。白衣人又来。望穷云鹤影。愁断杏花杯。一自幽香动。群芳梦欲回。」
*** 十一真
「 不到空山里。孤标恐未真。严枯今日景。初蕊百年春。江店烟中树。荒台月下身。平生信幽节。寒夜自无人。」
*** 十二文
「 荒原人影寂。孤雁不堪闻。惟有一枝秀。乘风寄白云。王尘初夜静。素色晓霜芬。珍重冰棱意。前山日未昕。」
*** 十三元
「 幽根不可拔。岁岁老蓬门。绝俗临危石。依人傍远村。有花应有雪。堪对不堪论。爱尔疏斜影。寒山知独存。」
*** 十四寒
「 一从秋色老。寂寞倚栏干。花发春何限。春来花欲残。不因伤岁暮。能得几人看。为语禁寒者。杨州兴莫闻。」
*** 十五删
「 别有凌霜意。枯荣从去还。不堪横却月。以此到庐山。草色催人老。幽葩空自閒。春风能解冻。零落岂须攀。」
*** 一先
「 灞桥春色早。迢递到穷年。韵落江城杳。香流古涧前。一峰新雪月。千里旧山川。翘首人间世。寥寥共远天。」
*** 二萧
「 寒尽花初发。相逢慰寂寥。遥知日照处。不与雪俱消。闭户来春色。随鞭过楚桥。古今情未巳。江国正萧萧。」
*** 三肴
「 孤山空自放。岂问岁寒交。但得香在石。何妨露满梢。叶凋深见月。鸟过不栖巢。最是幽人意。谁当共结茅。」
*** 四豪
「 万卉休穷腊。孤芳此独劳。枯藤发寒燄。春色动林。雪暗光逾满。云低影自高。萧条生理别。方啸北风号。」
杂著¶ 第 201a 页
*** 五歌
「 不入芳菲径。栖心当若何。独辞春日短。因共白云多。素色和烟老。疏怀逐雁过。秪应同静者。落在。」
*** 六麻
「 渐觉朔风急。疏林日影斜。悲时同落叶。积素独呈花。寒坐三冬促。春光一夕赊。少陵忘却恨。应负此心遐。」
*** 七阳
「 非关衰世意。皎皎一凌霜。爱我不嫌白。怜人秪自芳。幽怀如有寄。孤放若为狂。但到春深处。悠然思共长。」
*** 八庚
「 涸落知谁世。危危独向荣。为怜衰草色。不尽倚寒情。泉石何曾暮。烟霞馀此生。疏斜如可似。真悔一时名。」
*** 九青
「 欲折不堪寄。晴窗香一瓶。寂寥须此鉴。消息可谁听。爱雪惊同色。和烟混独醒。更饶穷腊韵。孤雁下寒汀。」
*** 十蒸
「 篱落难为色。山寒情不胜。素襟堪对石。幽韵却疑僧。冻腊他年恨。春光昔日曾。霜中谁可念。令我独凭陵。」
*** 十一尤
「 独出群芳后。凋零感暮秋。吴宫花草尽。汉苑晚香留。白发宜松老。閒情共竹修。月明风露满。无事到春愁。」
*** 十二侵
「 举世浑如夜。何人问素襟。空山曾有梦。秀色自成林。巳办穷年计。宁愁晓露深。夕阳流水处。古韵日沈沈。」
*** 十三覃
「 立雪终何极。深寒亦自堪。谁当寻素侣。知不到茅庵。此日云中趣。千秋石上谈。大庾花信捷。春色满江南。」
*** 十四盐
「 离离孤影绝。因月到疏帘。尚有馀香在。殊增老衲嫌。暮云旋欲合。朝雾不曾沾。独倚寒岩醉。无人韵更添。」
杂著¶ 第 201b 页
*** 十五咸
「 濯濯寒逾洁。惟当老碧岩。幽心矢霜雪。疏影托松杉。山静云千树。僧归月一帆。无人知此意。长咏付琅函。」
** 七言律
*** 一东
「 乾坤浑灏郁巃嵷。物化承阳气候通。万汇初回先素色。群芳未绽暗香丛。风飘雪蕊随烟散。月冻溪明一树空。惭愧梁园觅不见。独留孤韵古今同。」
*** 二冬
「 笑抱閒情自一峰。东亭何处见春容。相期深谷惟明月。不畏岩寒共老松。带暝坐醒初夜梦。倚空愁破五更钟。生来傲骨惭烟火。半落溪桥溅短筇。」
*** 三江
「 聊将春信渡寒江。映雪清姿色未降。零落风烟同白鹭。萧条形影对银缸。梦回香远人何极。望入云端眼一双。万紫千红看若此。解衣谁与卧虚窗。」
*** 四支
「 孤芳无地足栖迟。木落溪寒又一时。瘦骨且随岩壑老。素香不使水云知。濛濛太古几忘岁。寂寂空林欲待谁。倚石自怜霜雪意。百年春色正相期。」
*** 五微
「 一围寒玉影离微。独坐山头夜不归。晓露未乾窥石室。夕阳初下映柴扉。似怜高士埋空谷。犹听孤猿欲揽衣。梦断罗浮春尚早。北风吹雪两霏霏。」
*** 六鱼
「 寂历空山清梦馀。一枝斜映六窗虚。幽人抱镜临秋水。老衲凭松读梵书。坐石不知寒夜永。闻香方觉朔风初。春深正恐无寻处。珍重衡门影自疏。」
*** 七虞
「 曾和积雪暗前途。雪里闻香风味殊。万里烟销春信
杂著¶ 第 201c 页
*** 八齐
「 山寒石瘦暮云低。一道晴光混不齐。万古鸿濛自今日。何年开落到西溪。孤松鹤立烟霞老。野渡舟横樵舍迷。我亦危危人影外。凌风台上笑相携。」
*** 九佳
「 一翻寒彻影参差。扑鼻馀香韵自佳。昼共白云连绝巘。夜同明月醉空阶。为惭芳草迟春陌。独许梨花到石崖。是处江城吹欲落。泠泠古调可谁谐。」
*** 十灰
「 含章花事巳成灰。为爱寒溪带雪来。一望白山人稳坐。数声清泪梦初回。多情且共三生石。好月相寻绿橘杯。岁岁凌霜君自惜。莫教憔悴北风催。」
*** 十一真
「 开遍江南未是春。春光辜负陇头新。幽姿濯濯清霜月。道韵森森白发人。松柏无香须忆我。溪山依旧可谁伦。岂因举世惭珠玉。顾影寥寥亦自亲。」
*** 十二文
「 荆南似雪恨空闻。地老天荒始见君。霁色同人能悟物。正襟危坐若无群。离离疏影先春动。皎皎寒光后夜分。一担枯藤探不尽。朝烟暮月为谁醺。」
*** 十三元
「 斜压疏篱秪自存。香风冉冉入黄昏。独翘天际浑无色。漂落空潭不是痕。雪映高低疑近远。冰悬日夜自乾坤。朝滋夙露何劳问。多少冲寒到石门。」
*** 十四寒
「 高放嶒崚天地宽。几枝清瘦自轻寒。只教杂雪披灵苑。不共含桃荐玉盘。落叶满山光璨璨。乱云深处影团团。羽衣皓首空相对。错比华嵩石上看。」
杂著¶ 第 202a 页
*** 十五删
「 聊傍云峰共掩关。霜清月白一僧閒。秋风不折凌霄骨。腊雪逾深老鹤颜。寒涕垂膺怜懒衲。庞眉坐石傲西山。匡庐顶上湖千顷。惭杀当年汉苑还。」
*** 一先
「 佳气隆隆万象妍。灵根曾植古皇前。谩随晨雾舒寒燄。识得春光是旧年。湛湛清姿和瞑醉。棱棱丰骨带云眠。无劳支老买山隐。尽有疏斜庾岭边。」
*** 二萧
「 随风远度自迢遥。到处生香一瓢。紫陌无缘花欲老。云山有恨雪中销。看残兰菊甘篱落。聊共松杉冷灞桥。皎洁自惊寒色异。春深依旧绿条条。」
*** 三肴
「 永夜空濛月一梢。泠泠疏蕊破荒郊。只愁终古无春色。独抱寒香共石巢。逸士踏馀三径雪。老僧长傍半间茅。孤荣却为群英早。但到芳菲笑落匏。」
*** 四豪
「 姓名终不入离骚。留与云烟援彩毫。岩壑何曾有霜雪。春风吹落尽蓬蒿。幽葩吐处阳和动。素蕊残时青草高。自是韶华乘代谢。遐心无耐听松涛。」
*** 五歌
「 飞空带雪影婆娑。落落幽岩亦自多。千树冻云销不尽。一溪寒月又如何。光凌北斗疑长剑。雁叫清霜当浩歌。古寺森森钟磬外。有人含睇在山阿。」
*** 六麻
「 烟暝缤纷落日斜。五衢寒尽一枝花。我怜素色禁残雪。谁爱馀香坐晚霞。但道影疏南浦月。岂知春在野人家。幽光处处都相似。况是荒岑韵更赊。」
*** 七阳
「 独厌容长异众芳。出来素质欲凌霜。坐销色发林
杂著¶ 第 202b 页
*** 八庚
「 玉质冰操共此情。岁寒惟见一林清。雪霜满地谁堪白。桃李开时但有名。飘落且随流水去。孤荣又傍碧岩生。临风欲和还应笑。何处关山无笛声。」
*** 九青
「 万象沈沈醉不醒。微云澹月倚山亭。若怜冻腊为先放。更喜春寒尚未零。容易珠离千颗白。曾同柳色几枝青。幽姿我亦惭相失。夜夜溪头户半扃。」
*** 十蒸
「 山径横斜好共僧。孤云野鹤碧崚嶒。相看石上寒如此。坐到花残春未曾。澹影情疏应似我。晓风人外若为朋。纸窗竹屋凄清处。一片禅心不可胜。」
*** 十一尤
「 黄花落尽独怜秋。便放寒山倚石楼。伫望白云归洞壑。坐看孤雁下沧洲。影同雪色惟堪赏。啸入春风不可留。一自参军吟欲绝。疏钟微月夜光浮。」
*** 十二侵
「 雪里窥人雪不侵。澹香孤影百年心。一梢烟月看同昔。去日春光又到林。吹落为摧罗袖色。高低空笑白头吟。菟园上苑多憔悴。别有幽根在石岑。」
*** 十三覃
「 轻寒残雪暗江南。曙色幽香尚带岚。洁白不伤行路意。疏斜终欲老云庵。似催万里还家信。犹伴浮生半日谈。却笑武陵溪未稳。年年春梦付痴憨。」
*** 十四盐
「 雪中香色水中盐。夜夜看花味欲兼。不是我来寒彻骨。枉教人醉月明帘。孤山影碎千丛玉。万里传持一素缣。几度因风聊寄赠。恐惊头白易生嫌。」
杂著¶ 第 202c 页
*** 十五咸
「 满林秀色映松杉。西竺先生经一函。雪岭开残迂冻腊。早春疏影到千岩。山中有客堪餐石。月下何人曳素衫。且抱閒情恣幽赏。香台云外共諵諵。」
** 五言绝
*** 一东
「 叶尽花自发。正当寒山中。山寒人见少。花发年年同。」
*** 二冬
「 花在寒云里。看来隔一重。路傍犹落落。况复到高峰。」
*** 三江
「 枯树望空白。回头香在窗。一时闻见静。使我梦魂降。」
*** 四支
「 寒色拥千树。寻香只一枝。何因重攀折。欲识树上时。」
*** 五微
「 心知花在树。望月影微微。不到寒香入。终然此意违。」
*** 六鱼
「 高树花开尽。低枝蕊尚疏。近人情热处。留取暗香馀。」
*** 七虞
「 望里花疑雪。近看一语无。全身在香国。顿使野情孤。」
*** 八齐
「 多少寒山子。相看在小溪。不知香冷处。终日对花迷。」
*** 九佳
「 有时寒雨过。生怕素香差。细看枝头湿。方知濯更佳。」
*** 十灰
「 游人欲多折。要傍小瓶开。不知香在手。更觅一枝来。」
*** 十一真
「 花香花不觉。都付赏花人。人散香同岁。泠然太古春。」
*** 十二文
「 独立荒烟白。不惊寒雁群。秖因春梦断。夜夜但空闻。」
*** 十三元
杂著¶ 第 203a 页
「 香暗随风度。飙飙不欲存。闻香意何限。花自到黄昏。」
*** 十四寒
「 幽艳曾无岁。寻香人自寒。一般清冷致。终不悔衣单。」
*** 十五删
「 独舒寒壑日。红紫一时删。暗香酬客意。谁会到花间。」
*** 一先
「 春色有无处。但观寒腊前。迥临村路上。来往白云边。」
*** 二萧
「 觅花花不见。雨雪空萧萧。认得枝头稳。何须待雪消。」
*** 三肴
「 秪为花开处。偏令雪上梢。春风吹落尽。不见雪空巢。」
*** 四豪
「 走马春郊早。探花问冻醪。花醒人欲醉。笑杀五陵豪。」
*** 五歌
「 一枝三五朵。疏处月明多。举头见寒月。不觉暗香过。」
*** 六麻
「 日出雪消尽。泠泠一树花。焉知寒日落。香色未曾差。」
*** 七阳
「 月下花容隐。云中花影长。坐到无花处。时闻一阵香。」
*** 八庚
「 纵白何如雪。疏宁似竹清。若无香扑鼻。犹逐倚寒名。」
*** 九青
「 晨起到花处。不知花巳醒。但怜寒岁见。莫惜露零零。」
*** 十蒸
「 莫道寒偏妒。多因花欲凌。一自同于雪。方知雪不胜。」
*** 十一尤
「 薄暝易相识。月明何处愁。分明枯树里。望绝白云头。」
*** 十二侵
「 寒夜无藏处。花枝共月深。清光才一半。休向月中寻。」
*** 十三覃
杂著¶ 第 203b 页
「 好处非关月。重烟不著岚。疏斜泉石里。看尽古今谈。」
*** 十四盐
「 欲寄成何字。天涯滞尺缣。相思与相见。语默一时兼。」
*** 十五咸
「 风雪犹未巳。花开自碧岩。欲知寒蕊意。遥指隔林杉。」
** 七言绝
*** 一东
「 色共梨花香不同。千山烟月有无中。立残孤影君须认。看去春林溪欲红。」
*** 二冬
「 长桥低岸好相逢。多折偏怜落客踪。遥望白云溪路滑。几枝残雪老孤峰。」
*** 三江
「 翘首南天意未降。毵毵白拂竖寒窗。曾从黄姓同蕲路。一棹萧萧夜度江。」
*** 四支
「 洗尽铅华欲付谁。风烟凄断月明迟。莫愁春到先摇落。更有深春摇落时。」
*** 五微
「 白玉条条映落晖。雪中春色正依违。天涯苦恨知何限。独立空山待客归。」
*** 六鱼
「 荆榛荒没露零馀。天北天南影共疏。花发寒空愁更落。冰田长欲带云锄。」
*** 七虞
「 昔日玄都花满衢。看花曾数暗香无。菟葵燕麦凋零尽。回首寒山树一株。」
*** 八齐
「 标实无期望欲迷。可怜道路独栖栖。谁同素影千岩秀。泼尽寒灰落紫泥。」
杂著¶ 第 203c 页
*** 九佳
「 影同寒月印空阶。错爱清光掩素怀。夜夜枝头看似梦。踏穷残雪惜芒鞋。」
*** 十灰
「 木落烟深孤雁哀。南枝憔悴北枝催。从来春色应无住。空自撩人花绕台。」
*** 十一真
「 大汉将军六代人。披星卧雪旧风尘。相看灞上终何姓。忆得云中老鹤身。」
*** 十二文
「 成都高卧影纷纷。谁谓晴光独映文。放出馀香应十丈。为怜人共木犀闻。」
*** 十三元
「 腊穷人不到柴门。花落花开总莫论。雪色自严香自远。更无形影待王孙。」
*** 山寒
「 高寄空山天地宽。素香初蕊足盘桓。莫将白发轻寒意。都作春愁对月看。」
*** 十五删
「 丁丁伐木响云间。才入春风鬓已斑。认取幽香付他日。腊残寒尽待花还。」
*** 一先
「 为谁带雪到春前。几度相期云水边。过眼不堪人意尽。一枝零乱又残年。」
*** 二萧
「 春光林下共迢迢。百纳云衣覆石桥。道是圣僧犹不似。何当香逐美人飘。」
*** 三肴
「 片片新花发故梢。陇头流水一间茅。寿阳宫里如相觅。为道于今共石巢。」
杂著¶ 第 204a 页
*** 四豪
「 难知休讶一枝高。出手何辞待雪劳。花落更应期子熟。莫教人羡武陵桃。」
*** 五歌
「 暖处难逢寒处多。几生魂梦付藤萝。花光长老曾摹此。何似亲从庾岭过。」
*** 六麻
「 一本分携度岭斜。只今方见岁寒花。山中独秀无人问。狂杀清江旧酒家。」
*** 七阳
「 谩道生来欲傲霜。相投应亦惜名香。多情索共巡檐笑。争较高眠怪石旁。」
*** 八庚
「 雪满江边花气清。垂垂一树古今情。悲欢阅尽宣城眼。聊托诗人天下名。」
*** 九青
「 蜀郡名园画掩扃。佳人笑语尚亭亭。风前玉立何生梦。犹自题诗醉未醒。」
*** 十蒸
「 高处凭空折未能。连云带月影崚嶒。谁当错比仙人萼。李白亲传自老僧。」
*** 十一尤
「 寒倚栏干映日浮。高楼胡笛满天愁。北风衰草蓬蓬尽。任是初年亦白头。」
*** 十二侵
「 四望江山共一林。百年春色雪中深。劝君莫向枝头觅。风起隋堤何处寻。」
*** 十三覃
「 错落云烟傍草庵。繁枝应许赤松参。春风暖处如相忆。数尽霜中一月谈。」
杂著¶ 第 204b 页
*** 十四盐
「 万汇凋伤花意严。烟漫漫又月纤纤。传闻胜似吴门儿。名姓终惭薄世嫌。」
*** 十五咸
「 颗颗离珠月欲函。洛阳归去寄松杉。幽花不作凌霜色。万古香风自一岩。」
杂著¶ 第 204c 页
** 雪诗叙
古来咏雪者多矣。撒盐舞絮其失也。纤缟带银杯其
失也。艳剪水飞花其失也。幻教粉堆面其失也。肤以
及盐虎玉龙之句。鹤毛翼之章。拟议虽工。愈失本
来面目矣。余谓天壤间最高者惟梅与雪。盖其性
厌尘凡。境耽孤寂。与深山老衲似有夙因。故其形之
咏叹。不啻现身而说法也。天然和尚旧著梅花诗百
二十首。清旷绝伦。读者巳超然天际矣。兹所作雪诗
亦如其数。不事镂冰刻玉而触想成言。真有万壑空
明。千山皓白之致。此固胸中。自然流溢。非
风雪驴背推敲者所能效其咳唾也。顾岭南之雪未
易多见。乃师甫入丹霞。而琼林瑶树。忽与笔花墨沈。
翕然相遇于几杖之前。殆犹丰山之钟。别有感应。而
岂地气所能囿哉。抑闻师是集不三宿而脱稿。想其
挥毫落纸。如天花之旋舞于空中。而不知其聚散。所
自击钵诗成。起视门外。雪深几许。又与披云见月。同
一光明境界也。恨不与侍立诸公同声而赞诵之。
当湖弟子今亘陆世楷拜题
杂著¶ 第 205a 页
天然是禅师雪诗
门人今辩重编
** 五言律
*** 一东
「 二月岭南雪。梨花间雪中。影浮难似月。力弱不关风。片上青衫色。繁飘白浪空。千峰今夜梦。迢递湿归鸿。」
*** 二冬
「 春泥看易尽。空谷自为容。覆叶深藏鸟。繁花不惹蜂。暖沈朝市影。冻塞虎狼踪。渐见蓬蒿满。川原何处逢。」
*** 三江
「 停舟烟树白。沽酒对寒江。古驿无嘶马。孤村有吠尨。近坟埋土垒。远火暗山窗。谁复能同此。栖芦雁一双。」
*** 四支
「 龙山惊险峻。云路慎挤推。压颓愁地轴。飘落念天涯。低易填沟壑。高多折干枝。看穷残腊景。茅屋欲深移。」
*** 五微
「 阴景去何促。阳和转尚微。若将虚夜色。无复拟朝晖。热处终难待。寒中初易违。且寻峰顶侣。云雾共相依。」
*** 六鱼
「 却似云中日。朦胧曙色初。耐寒兴独早。爱暖步还纡。筛岭树边犊。迷江榜上鱼。何人重回首。凄断老樵渔。」
*** 七虞
「 弥天光共满。薄景照偏殊。关塞愁征戍。屋庐凄腐儒。湿吹连晓角。寒断一冬须。莫以千峰色。都同暗夜珠。」
*** 八齐
「 峰峻疑悬布。玲珑逼汉低。徘徊惊晓鹤。呃喔误宵鸡。竹摧阴壑影。猿断北山啼。沃土候春暖。携锄分夜畦。」
*** 九佳
「 启户皑皑积。观林密密排。冥茫应自合。纬不成乖。带露胎春雨。连云泽冻荄。氛埃消欲尽。冷艳此时谐。」
杂著¶ 第 205b 页
*** 十灰
「 高低看落处。淅历竟何来。积坎非邀厚。知危不受摧。借晖分鹭翅。倚素入琼杯。千里何辞远。层峦夕曜开。」
*** 十一真
「 暖席不堪近。寒溪好作僯。岂嫌青草陌。欲傍白头人。隐雾迷深谷。乘风度远津。年年似荒月。来照不萌春。」
*** 十二文
「 阴结先成霰。萧萧自远闻。入山青易见。到水白难分。惜暗夜笼月。停光画薄云。晴檐澌欲滴。宿鸟啄微昕。」
*** 十三元
「 寒波汎不极。琼路易迷源。积曜夕沈壑。微光晓在门。遮空时欲下。舞屑忽成繁。深谷无炎热。层冰岂自存。」
*** 十四寒
「 一夜鸟飞绝。千峰影到栏。莫将银世界。空作月明看。对尔皆怜白。何人不畏寒。浮云满原隰。遮莫悔衣单。」
*** 十五删
「 朔风不到海。寒气早归山。玉露当秋委。琼花向暮斓。洁堪窥汉净。轻得御云閒。幽望成何似。皋禽断续还。」
*** 一先
「 通胧光烛地。浩荡渺连天。照岂分高下。污从落市廛。年华休见晚。晓气欲争先。不待阳和动。微风散玉泉。」
*** 二箫
「 惨冽纷晨影。凝华冻晚胧。连光摇暖幌。含曜落寒潮。不借投虚隙。何劳映碧霄。一回幽对暇。寥廓静尘嚣。」
*** 三肴
「 薄照掩寒日。渔舟冻欲胶。大江沈远岫。枯树覆空巢。鼯鼠归无路。云僧盖有茅。莫愁纷糅下。千地一深坳。」
*** 四豪
「 砌上埋黄叶。云中挥白毫。落瓶珠萼细。笼树玉山高。未暇裁寒练。何曾失宝刀。飘零愁背日。回照莫成劳。」
杂著¶ 第 205c 页
*** 五歌
「 枯涸逢人少。荒茫失路多。泥涂铺纻练。珠玉委江河。染亦因风力。光疑入镜魔。无心信芳洁。寥落夜如何。」
*** 六麻
「 严飙随远近。须到野人家。拂岫迷青黛。回江走白沙。漉沨投阔直。迂曲入欹斜。巧拙无藏处。空山对落花。」
*** 七阳
「 一宵星月落。万户暗扶桑。凤阁浮香粉。华山起白羊。路岐增浩叹。云合漫飞扬。琐散成朝暮。河山空瀁洸。」
*** 八庚
「 阆风连夜发。绥飒到平明。狡兽云间毙。飞禽海上惊。寒威驱雾翳。霁色带霜清。庵里复何事。危襟坐五更。」
*** 九青
「 错落空中映。萧疏象外泠。溪清不可见。云暗欲全醒。坐对无昏昼。行吟过户庭。烟深孤鹤影。寂莫拟身形。」
*** 十蒸
「 万顷看同缟。凭云降复升。到江知是水。近日不成冰。花落疑春妒。光流向夕澄。冱寒人欲暮。皓皓自千层。」
*** 十一尤
「 素质轻如羽。悠悠经暮秋。投窗空见影。积石暗闻流。拟作琼瑶迹。翻怜溟渤沤。连天捲山雾。迢望转成愁。」
*** 十二侵
「 千株开照曜。一夜满庭阴。拟㨖云霄上。宁愁溟壑深。夏凌堪镇岳。春水欲鸣琴。漭沆思林泽。鱼龙未易寻。」
*** 十三覃
「 浩渺成高厚。冰壶秋水涵。藓苔低见覆。梅李侧多惭。去雁迷烟渚。饥鸟啄草庵。繁丝停暮色。须发入寒潭。」
*** 十四盐
「 玉尘连朔漠。飞堕水中盐。万灶无烟火。千峰入素缣。树寒莺语怯。石冻梨花淹。倒照云中色。晶晶对夕檐。」
杂著¶ 第 206a 页
*** 十五咸
「 一天冥海岳。万岫失松杉。极目空中素。回头人倚岩。压沈云外路。微溅石边函。渺渺开襟处。春融见远缄。」
** 七言律
*** 一东
「 阴阳凝散碧烟中。飘落何劳问异同。飞絮随风空自白。寒炉终夜为谁红。深山拥被怜东郭。野店凭鞍笑谢公。冻杀亦饶清气在。人间天上一无穷。」
*** 二冬
「 凭轩迢望欲携筇。濯濯江山千里从。白尽不曾誇素色。晴来犹自覆青松。暖消石室一杯茗。寒入峰林几夜钟。试问重裘驴背上。护生堤畔肯从容。」
*** 三江
「 纷纷裂素映山窗。万壑千岩色尽降。转雾惊风朝不避。轻云蔽月夜无双。爱同野鹤投高树。不畏飘蓬入大江。一种萦光随去住。枉教人自对寒缸。」
*** 四支
「 永夜沈沈闻拆枝。空山如在百重围。佛镫初暗纸窗白。香篆将残磨衲知。十里江楼寒吹蚤。孤舟沙岸苦吟迟。因兹忆起平生事。万虑销停鬓巳丝。」
*** 五微
「 天南漠北雨霏霏。谁掩峰头明月扉。祇为萦空惭夕照。却怜落树似花飞。板桥风捲马蹄滑。江树云繁驿路微。看到晴峦春渐去。乡关何处待人归。」
*** 六鱼
「 寂寞何人映读书。穷檐衣薄逼年除。几多阳艳寒中过。岂有光华霁后舒。撒空未许随风尽。含影还堪儗月初。回首莫愁云路隔。白茫茫处是吾庐。」
*** 七虞
「 蔼蔼浮浮散五湖。寒庭孤屿惜骊珠。傍岩妃子元名
杂著¶ 第 206b 页
*** 八齐
「 河梁匹马晚凄凄。奕奕浮光拂树低。驿舍官梅花溅路。酒楼衰柳客如泥。云连古岸沈牛迹。影隔千峰无鸟啼。空濛上下知何极。谷口闻钟野寺迷。」
*** 九佳
「 霏微暮色锁清齐。久住峰头路不埋。愧倚晨曦光自满。更嫌晚彩影谁谐。龙泉暗溜千行石。牛火频烧品字柴。寒彻始知魂梦隔。何人吟望在天涯。」
*** 十灰
「 同云遍野朔风催。万顷晴光一夕回。惨憺莫愁寒日处。通胧只在暝烟堆。坐久不禁成独往。夜深常觉有人来。春明未必能相似。谁遣繁花寂寞开。」
*** 十一真
「 积照微茫绝四僯。望中谁是陌头人。落花满院疑无树。拂草连天暗度春。一室冰棱应自惜。万峰珠错岂全贫。分明共对羲轩上。更待晴晖恐未真。」
*** 十二文
「 寒风超忽白纷纷。两岸琼崖一水分。画里合离难著素。空中兴灭不成文。影沈池上千重玉。光覆楼头六出云。便向歌筵分酒力。容华销尽到斜曛。」
*** 十三元
「 万树梨花暗寺门。愁云冉冉滴寒原。今年到地未盈尺。几日遮天长似昏。近水无声空入涧。远峰不见却闻猿。凄清共是此时节。犹忆匡山五里村。」
*** 十四寒
「 苍茫江雾湿征冠。万井萧条行路难。黄竹有歌愁宋玉。荜门无路卧袁安。梅逐馀香须早落。羽惭轻质不胜寒。云中信有凝春树。向日微微出石栏。」
杂著¶ 第 206c 页
*** 十五删
「 散漫川原自雪山。龙沙迢递雁门关。千林玉树三春失。万顷琼田一钁閒。银象难藏身外影。素娥不耐月中颜。谁云埋没河山上。指点楼台落照间。」
*** 一先
「 幽静多怀对远天。飘零犹自忆前年。洁清亦许随芳秽。流乱何从数后先。几家依树笼荒月。一雁迷烟下暮田。巳觉光芒疑梦里。泠泠石涧水流边。」
*** 二箫
「 衡阳委绝白迢迢。衰草荒原朔气骄。自有流光迟曙色。却无形影到春潮。萦回古渡愁归客。萧索空山泣去樵。风景依稀还世外。人间何事苦招摇。」
*** 三肴
「 缤纷繁鹜没空郊。独向层峰伴鹤巢。活水满煎三峡茗。断松斜压一间茅。龙潜大泽寒犹蛰。虎踞深林冻不哮。掩户且高残腊枕。漆瓢腰系万年梢。」
*** 四豪
「 糁粉轻飞二月高。扑空如涌海云涛。瑕销白璧全欺赵。色儗麻衣却笑曹。不薄青萝凝夏谷。定飘纨扇湿春袍。暖堂何似寒岩迥。夜夜风檐映玉毫。」
*** 五歌
「 浩荡乾坤平布泽。霏微物象自婆娑。芦边立鹤朝曦乱。树里藏鸦夜色多。入地定能销碧血。弥天巳见倒银河。南洲到海犹炎热。坐对泠然发浩歌。」
*** 六麻
「 飘摇缟带总随车。隔绝门庭入径斜。透隙却疑搜兔。翻空真似搅龙蛇。池中有水偏投影。石上无根亦著花。瑰屑不堪寒到眼。纵横难掩碧笼纱。」
*** 七阳
「 白霓远近启山堂。欲濯尘氛净上方。江浪到天应浸
杂著¶ 第 207a 页
*** 八庚
「 云外何因见素情。玉尘风满澹然生。寒弦人向深堂调。冻屐谁同傍石行。望遥天末山应在。踏近溪边水更清。胜事大都成寂寞。兔园空有惠连名。」
*** 九青
「 白练千条入镜清。轻繁欲向夜窗听。凭高且逊尖峰出。就下还寻绝壑停。华表鹤翎迷旧郭。丰城龙剑拟新硎。攒天一倍临风急。却似彷徨广漠庭。」
*** 十蒸
「 濛濛万象独凭陵。何物光芒积素凝。面目冷然遗草泽。肝肠如见托崚嶒。若为热处偏成水。不耐寒多竟作冰。自是野人茅舍稳。断桥孤岫一枝藤。」
*** 十一尤
「 腊穷泉涸绝溪流。河海云生杲日收。一夜似风吹败叶。五更疑月满层楼。却回寒燄荣幽桂。岂为凋林感暮秋。遇物沦形归大冶。高低平汎曲江头。」
*** 十二侵
「 重轮掩抑画沈沈。顾影难为薄曙襟。世上相寻皆桂苑。人间何处有山阴。去留不是迷源客。深浅谁论将策心。看岳共惊云势涌。低空不觉夜堂深。」
*** 十三覃
「 委积徘徊散薄昙。先春有信到江南。常行浅砌犹疑别。欲过前山祗自谙。当昼连烟昏远树。无灯通夕晓寒龛。但知掩日韬霞意。始觉幽晖万景含。」
*** 十四盐
「 万丈烟波扑钜炎。名模镕尽绝廉纤。无端虚室能生白。谁向空中儗撒盐。芳洁逾惭高士爱。严寒不畏世人嫌。一从凋落黄花后。夜夜峰头写素缣。」
杂著¶ 第 207b 页
*** 十五咸
「 谁鞭天外白珂衔。势尽云驹万里帆。欲涌波涛翻日月。不留苍翠覆松杉。食馀药岭千牛草。寒有青州一布衫。莫笑繁丝倚枯木。衰颜穷望上江帆。」
** 五言绝
*** 一东
「 细看重云里。分明不是空。夕寒光独远。凭化委长风。」
*** 二冬
「 春色在寥廓。沈烟蘸玉容。缟衣轻似舞。乘夜上高峰。」
*** 三江
「 爱松埋鹤影。背月照寒窗。最是无人处。生憎嗥夜尨。」
*** 四支
「 玉尘散林薄。半上古松枝。枝压愁将折。尘消曾几时。」
*** 五微
「 千峰一夜白。先照野人扉。似月望高树。溰溰湿衲衣。」
*** 六鱼
「 皎洁侵寒陌。雰霏二月初。梨花香未散。随影落吾庐。」
*** 七虞
「 因风消蜡炬。无影落澄湖。寒热一时尽。清辉何处殊。」
*** 八齐
「 沨沨连夜动。起舞似闻鸡。冰合知寒极。琼花踏作泥。」
*** 九佳
「 白发镜中落。真同近暮怀。但知寒色迥。随处得生涯。」
*** 十灰
「 云里望何极。纷纷扑素埃。江山同一色。不见雁飞回。」
*** 十一真
「 云暗非关暮。花飘岂是春。晴光应十丈。不为住山人。」
*** 十二文
「 濯濯霓裳湿。何人倚白云。莫将云里影。空向陌头分。」
*** 十三元
杂著¶ 第 207c 页
「 浩渺疑空劫。霏微向暮原。思归归不得。洞口巳迷源。」
*** 十四寒
「 严威生大漠。万甲拥云寒。何处刀砧急。朦胧向夕攒。」
*** 十五删
「 落树乌成白。催人鬓欲斑。轻质何曾定。浮沈烟雨间。」
*** 一先
「 迢递长征路。徬徨欲曙天。最怜清素影。扑落马蹄前。」
*** 二箫
「 山光不是晓。半夜过危桥。一似闻生客。千峰失寂寥。」
*** 三肴
「 狂吟月下客。门外任推敲。深夜寒侵榻。谁怜树上巢。」
*** 四豪
「 鸟绝山雾起。日沈云影高。微风吹玉屑。不上懒瓒袍。」
*** 五歌
「 三声溪路绝。一壑同云多。寒光幽处近。形影托青萝。」
*** 六麻
「 阶砌叶初上。云山路转赊。扫门残影乱。千里望贫家。」
*** 七阳
「 枯根覆巳尽。残夜滴寒塘。人在空山里。山空人影长。」
*** 八庚
「 日落山路合。林寒霁色明。梁园人尽醉。那识此时情。」
*** 九青
「 带寒汲远涧。片片落云瓶。水冻还成片。何劳烟雾停。」
*** 十蒸
「 阴风吹白羽。皎皎云中澄。谁谓终非水。人言不是冰。」
*** 十一尤
「 终岁满林白。重烟隔上头。定教寒里见。不遣入春流。」
*** 十二侵
「 琼花散丹石。掩映临江阴。谁知枯落后。更有白云深。」
*** 十三覃
杂著¶ 第 208a 页
「 倚树繁衣袖。流光向夕含。何人能到此。拨火共痴憨。」
*** 十四盐
「 不分光浮地。还函明镜奁。寒辉殊未减。春色梦中兼。」
*** 十五咸
「 带雨潇潇下。江寒落远帆。峰头一回望。望久没松杉。」
** 七言绝
*** 一东
「 洒尽平原万里空。横江沙捲马头风。寒云巳没斜西照。更勒金羁却向东。」
*** 二冬
「 欲向冰霜慕远踪。蓝关何惜马蹄封。巳甘朽骨埋江瘴。犹恨秦云千万重。」
*** 三江
「 乘风昨夜叩山窗。惭愧华亭尚隔江。莫道骊珠容易见。乖龙左耳割难降。」
*** 四支
「 漠漠同云向夕垂。千门万户锁寒炊。落花一片能潜化。何况芳林绝路岐。」
*** 五微
「 堆压横桥山径微。寒林霁色一僧归。閒杀五陵贵公子。醉骑白马去如飞。」
*** 六鱼
「 鸿飞不到百情疏。阻阔江山烟雾馀。飘落尽归寒没处。暮林空见野人庐。」
*** 七虞
「 松根一夜拨寒炉。烧尽秦灰入玉壶。万古河山只若此。琼楼歌暖漫呼卢。」
*** 八齐
「 崩腾未可凌高岳。缭绕还堪隐别蹊。一望风烟迷古洞。长安争似晚峰西。」
杂著¶ 第 208b 页
*** 九佳
「 平沈山岳影参差。深夜同谁步玉街。万丈光寒看璨瑳。回头人自隔天涯。」
*** 十灰
「 谁催千里集瑶台。朔气萧萧映玉杯。销尽岂如随雾转。有时飘坠碧崔嵬。」
*** 十一真
「 皎皎轻飘桂叶春。影娥池畔趁芳辰。凌空更上无栖处。却笑人间醉玉尘。」
*** 十二文
「 日暮惊沙薄楚云。云中江树影纷纷。香炉飞瀑三千尺。犹较衡阳白雁群。」
*** 十三元
「 黄云白日暗寒原。鸿雁无声度塞垣。自古客行愁道远。纷纷薄木锁侯门。」
*** 十四寒
「 千骑猎马出楼阑。不见飞禽落日寒。风起平沙天路白。角声吹入朔云团。」
*** 十五删
「 莫愁残腊满头斑。绛色偏能驻老颜。更有销寒誇玉马。定教丹石胜常山。」
*** 一先
「 新住寒山绿玉川。连光晓映卜丰年。巳堆万户千重璧。谁靳沿门一个钱。」
*** 二箫
「 筛空万里不封条。未到春林惨气销。谁道凝阴能掩素。瑶花偏逐朔风飘。」
*** 三肴
「 千山寒落荫重茅。拟作明珠误水泡。一任晓风惊复息。不教残冻挂空梢。」
杂著¶ 第 208c 页
*** 四豪
「 练丝千缕何劳泣。逵路茫茫真欲号。拼教寂寞山头望。不是杨雄谁载醪。」
*** 五歌
「 眼前浩洁凌晨早。倾耳希声清夜多。渐入春郊花气暖。寒庭谁解泣铜驼。」
*** 六麻
「 破衲蒙头老岁华。寒深时亦动长嗟。古来甲子朝门外。亦有幽兰哀日斜。」
*** 七阳
「 寝迹穷年乐未央。万山璀璨引风长。听残檐溜添寒絮。不卧仙人白玉床。」
*** 八庚
「 凛栗忽惊溪路明。峨峨千里共云平。藐姑山里知何似。寒夜相逢莫问名。」
*** 九青
「 白尽千峰峰顶青。空濛之内有人醒。寒飙忽起从空下。不信瑶华满夜庭。」
*** 十蒸
「 因高累仞看容易。息影凭空力不胜。荒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待碧崚嶒。」
*** 十一尤
「 琉璃殿里汎虚舟。光涌层波天际浮。深夜泠然照墙壁。忽疑身在碧云头。」
*** 十二侵
「 寒飘玉蕊散高林。弱木颓枝冻已深。更向陌头云里望。岂堪凄切暮猿心。」
*** 十三覃
「 环丘山上覆冰蚕。作兰丝成五彩函。若使海人献巢许。不将霜质伴华簪。」
杂著¶ 第 209a 页
*** 十四盐
「 遥空直下水晶帘。照见鲛人夜织缣。无端一阵寒风急。吹落纨丝散作盐。」
*** 十五咸
「 栖老云中碧玉岩。经春犹自托松杉。人间未必能知此。遮莫临风寄素缄。」
板存嘉兴楞严寺般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