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著¶ 第 122b 页
屾峰宪禅师语录卷十
嗣法门人同阅
* 杂著
** 横山净土诗序
原夫净土惟心心净则土无不净圆修即性性圆则
修无不圆斯净圆之性生佛同原觉迷一致但悟之
则圣量都融昧之则凡情兢起于是前圣聿兴禅净
爰立證修提单传直指当人在自肯而乃方亲摄一
念横超果地离诸缘而始受用坠腰断臂惟知重法
忘躯离句绝非抑见明宗合教洵夫道契真乘谶符
大器者矣今则滥膺祖牒象狐莫辨于盲群秽厕僧
伦钟釜难分于聩众宁不慨欤兹吾横山冰如禅宿
髫年入道皓首成功三十载足不踰阃十万声昼夜
无间喃喃吐偈尽广长之溪声历历孤明即清净之
山色讵非道由一贯德被三根契理契机法法原明
向上全修全性头头不昧本来以致刻期告众随念
往生缁白固以钦崇禅净因之归一俾心灯焰续愈
光先德之风竺土名标振启后昆之弊本怀畅于斯
卷浅陋申于短言用施剞劂裨助津梁力勉真修公
诸同事云尔。
** 东山丈室铭序
汾阳无业禅师曰看他古德道人得意之后茅茨石
室向折脚铛中煮饭吃过三二十年名利不干怀财
宝不为念大忘人世隐迹岩丛君王命而不来诸侯
请而不赴岂同我辈贪名爱利汩没世涂如短贩人
有少希求而忘大果妙喜曰灼然兄弟那时早有如
此说话也更教他见我辈如今做处也好惭惶杀人
看他二大知识法中龙象人天眼日真龙天推出接
物利生尚以此言推重韬光晦迹者不以利物自居
要知终身居深山是非等閒人所能为稍有动念尘
杂著¶ 第 122c 页
劳萌心名利纵然勉强终成逗漏此间山深溪远林
邃境幽净案明窗清茶白粥经年无事萦怀真可安
贫乐道较他古人已是十倍受用不可不知足安分
虽室中亲依少人当自念薄福所致慎勿嫌山深路
僻况古之得道人单丁独处载录灯传者颇不少法
昌遇一力挝鼓亮座主终老西山隐山自焚茅屋懒
残不暇拭涕吾祖芙蓉和尚忤旨加刑怡然顺受迫
念古人惭愧多矣谨书座右深自勉旃。
** 耿道符先生诗序
古之言诗者盖以敦德性修品节为重而风雅随之
炼词琢句考声合度皆汉魏齐梁之绪馀也读三百
篇知雅颂各得其所非至性中流出能为万世法乎
昔人论诗譬诸禅以顿渐大小诸乘例诗盛衰余则
不然其说禅有顿无渐修有渐无顿顿渐之道惟悟
能知而门外汉以诗论禅大有径庭论者不知也然
诗之为法以性灵为旨静理为趣山川人物禽鱼草
木悉我性灵中物喜怒哀乐言行品节本我性灵之
全体既得性灵之全者则何禅之不在我耶道符耿
先生为三韩开国靖南王嫡裔忠敏王之孙额驸悫
敏公之大嗣君出自和硕柔嘉公主聪睿静默宽裕
简重虽荣宠当世而车服素约与世澹如也燕居无
事喜尝为诗精粹秀拔超然隽逸笔下无半点尘有
高岑王孟之风所谓胸中固有而发乎性灵者在是
矣试观今之登乐府趋骚坛者概不与之较量故不
轻出示人其处世应物之暇与浮屠氏若有夙契醉
心禅悦早知有向上事宗门关键透脱古今即禅者
相对无敢撄其锋然虚容不少露予谓果地之再来
人洵不诬也庚午夏余屡过私第憩书斋以手编所
作诸什若干篇出示捧读之馀每思属和但愧匪材
故举夫德性品节之说而附诸篇末以垂不朽焉。
杂著¶ 第 123a 页
** 仁寿天逸和尚重修塔碑记
自达磨西来不传之旨发明震旦盖千有二百年其
间法道盛衰不知有几而慧命所关惟系乎人人为
载道之器得人其道光且大不得人其道不弘非道
之有隐显而实载道之人之为重也由是观震旦五
叶之裔班班灯录者皆间世伟人非等閒用世之才
所能及古来立言治世特达之士日浮屠氏限于因
果罪福小乘之说未尝深究心宗穷研教理无怪其
所见异同即信从者亦未必皆具真知实见耳宋出
大儒发明圣学虽以孔孟门墙自立而一著透脱处
不出乎吾宗不传之旨盖浮屠氏之有补于名教益
明矣但今禅道遍天下去圣日遥风斯下趋力愧不
能挽良可慨也缅惟前贤芳躅既不可追而近代伟
人愚以济下天逸和尚为法门载道重器足称后昆
师表师早岁参夹山报恩两和尚后入夹山之室孤
风峻拔卓立诸方于某年间驻锡都门戒坛仁寿二
刹王公敬信缁素皈依三韩耿大护法栴林公靖南
王嫡裔深信宗乘早契心要现身勋贵乘愿金汤弱
岁礼师座下为弟子有年末后无缝合尖皆栴林公
之力也余过私第盘桓日久及师往事切慕师之道
行宗风因出所藏行述请尔为之记。
师讳本圆号天逸昭阳张氏子生而英拔智识过人
幼具出尘之志弱冠游燕归即弃家求道诣参知识
丙戌春过维扬东隐庵见玉如大师求度如喜师器
宇不群复虑其世缘未断不允恳之再四方得脱白
遂掩关阅楞严经如叩关问师经云累劫多闻不如
一日修无漏业师不明厥旨如命师出关往参夹山
箬庵和尚师见箬问某甲生死不明乞师指示箬便
打师礼拜箬又打自此疑情顿起寝食俱忘箬命为
侍者师愈加精进箬于稠人中指曰此子他日磬室
杂著¶ 第 123b 页
之光明幢也后参报恩玉林和尚随众打七正提话
头玉将香板掷地作声师由此悟入玉对众曰尔辈
参学能似者铁橛子方有少分相应后箬移磬山师
归省箬便问汝从报恩来还解报恩也未师曰粉骨
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箬曰如何是了然一
句师曰适来秖对和尚箬曰老僧不曾听得师拟进
语箬连棒打出一日箬举世尊拈花命颂众退思师
立颂上苑笙歌早蛾眉脂粉多临妆添一笑失却旧
山河箬颔之缘师亲受深锥痛拶有年机辨纵横默
许可书偈曰世界原同古镜阔火炉特地解翻身因
是嫡骨相承者将此深心奉尘刹并衣拂源流嘱师
师拜受辞归东隐未几闻箬庵和尚示寂师大恸哭
拟奔丧因病遂止服心丧事毕寻往五祖谒同门千
仞和尚盘桓累日临行千有堪笑先师无剩物秖留
一顶旧袈裟之句送师东归于某年之都门扫啸翁
塔戒坛文公重师道行请师卓锡自后移住仁寿寺
凡上堂入室提唱宗风奔走请益者日无虚晷即饱
参宿学靡不叹服真法门之柱石克振济上家声于
勿替也师平生与洞宗佛光和尚交最深一日光至
师喜曰吾缘尽矣遂择日至期闻钟声趺坐趋寂阇
维获五色坚固子道俗竞分供养师生于万历已未
九月十五日入寂于康熙戊申七月十三日世寿五
十腊二十一建塔于西山天台寺大南峪之麓兹因
年远灵塔颓废弟子耿旃林公发心募资重为修建
复其旧观成不朽事铭曰。
「 法流兹土诞生伟人为光明幢结大地春杨岐嫡脉磬室真子大道斯存恰秖者是窣堵重扶卓立云际不涉春秋撑天拄地松杉环荫云山缥缈瞻之仰之为人天表」
** 客窗赘语
吾人胸中不能变化容物动处便成执碍顿生人我
杂著¶ 第 123c 页
皆少学问力耳少学问不是做诗做文字不得做甚
些小事便见学问深浅此学问不从文字上学来竟
是夙生带来的所以行时处处便到若从书上看来
有书看不到则所行学问有时有有时无便有缺陷
偏枯处因是知千古圣贤大经大传是吾胸中先有
读时不过读自已的说个温故知新已落第二义了
宗门道佛法向自已胸中流出始能盖天盖地此语
若合符契如此何古之圣贤先获我心俾我甘居后
尘不能并驱千古为恨耳。
** 题璞庵禅师茅屋卷
今之出世者始则脱离尘网而卒复撄世谛作泛泛
庸缁虽称释种而仍俗鄙也知者不然如壮夫展臂
师子游行伴侣不求奚藉他力岂泛泛者能测量哉
璞公三间茅屋坐破蒲团我故知其不妄也昔隐山
有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閒莫把是非来
辨我平生穿凿不相关焚之而去璞公抑得此意否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
不知鱼之乐古人往矣我将奚问焉质诸璞公为之
颐解。
** 题施宪章居士盆中树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渊明诗也读其诗知其
人千古罕得特胸次无物耳夫人生世间日与物处
未尝不为物累与物处不为物累读圣贤书则近之
否则欲避车马喧已染林泉癖问所为胡来胡现汉
来汉现本来空洞元明何在也我于水北宪章施子
得之施子处于阛阓门径虽不越俗而胸次别有一
天居尝笃孝友睦邻戚盛年有长者风相对淡如俨
心游于物初者予偶过斋头见其盆盎满架花石盈
庭片山寸树澹远古雅摹仿出宋元诸家之右非复
吴下阿蒙刻画手噫技进矣施子入乎其斋而嗒然
杂著¶ 第 124a 页
忘我不知身在市嚣湫隘中出乎其斋而萧然无物
不知志在摹石丛篁内直欲空天地间一切往来得
丧超乎与造物者游又何一物之足为累也吾于施
子有厚望焉。
** 募大悲像疏
此方教体只在音闻众生闻大士名号如雷入耳寤
寐不忘此其验也若乃睹相生信能令众生瞻礼叹
仰则像教之益可胜量哉海音上座久栖林下多经
寒暑方将觅一座具地作把茅计床座之外期设大
悲像供事之余曰子尚无个住处安用像为曰不然
古人谓古镜阔一丈则火炉阔一丈像现则大地现
矣又如某椰子一躯始终不离堂搆况大士法身全
露而翻令飘摇风雨中耶子合瓜赞善曰许子具一
只眼即说偈曰法身现时大地现尘刹世界亦复然
譬如心王及心所一念具足同现前。
** 南岳僧募方册大藏引
世尊四十九年不曾说著一字非扫荡言诠乃言诠
不能到也古德云一大藏教是个注脚且道注脚个
甚么这里透去不被注脚转方许途中受用南岳山
头兴云浙江地面下雨东海龙王也须吃棒为甚嘉
禾城中大藏不肯动著佛法到此殊不灵验敢告吾
禾檀越之知音者决能别通消息则某之言又成注
脚添足矣。
** 题募米疏
六赞禅人者乃丛林头陀苦行僧也尝跪诵金刚法
华诸典集若有验而口终不为之启人谓之木讷而
彼为之喜诵持辄无他想惟念丛林以饭僧为大佛
事凡一举不如愿不假归昨乞武水获粟若干复欲
他往予曰子既得陇何更望蜀耶赞禅曰心如墙壁
可以入道而况兹一小因缘索册便行予佳其猛烈
杂著¶ 第 124b 页
为众即书此以授之。
** 芦沟桥募建茶棚施茶汤引
芦沟桥者乃都会之通衢士人商贾往来暑寒不辍
车马负戴杂沓昼夜无分一行数十里仍乏小歇场
盖有年矣兹江南愿山上人审行人也慨发难行心
欲竖精进幢于斯地冬则煖汤禦寒要使寒时发焰
暑则清凉除热管教热处生冰赵州公案与保寿同
参云门铺面待清平合拍苦酽茶浇开肺腑一滴清
凉辣姜汤煖生肠肚半饷消寒愿力如山始信当人
自肯福田似海岂道阿谁无分幸得卓锥有地仰
皇图普载之恩但今片瓦未成赖檀信倾囊之施茶
棚顿举广结万缘宝所渐成全凭众手福利之因无
烦饶舌是引。
屾峰宪禅师语录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