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蜀艺文志-明-周复俊卷四十

卷四十 第 1a 页 WYG1381-05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全蜀艺文志卷四十   明 周复俊 编
  记辛
   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唐刘全白
君名白广汉人性倜傥好纵横术善赋诗才调逸迈往
往兴会属词恐古之善诗者亦不逮尤工古歌少任侠
不事产业名闻京师天宝初玄宗辟翰林待诏因为和
蕃书并上宣唐鸿猷一篇上重之欲以编诰之任委之
卷四十 第 1b 页 WYG1381-0553b.png
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又
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可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流
离轗轲竟无所成名有子名伯禽偶游至此遂以疾终
因葬于此文集亦无定卷家家有之代宗登极广拔淹
瘁时君亦拜拾遗闻命之后君亦逝矣呜呼与其才不
与其命悲夫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坟
将毁追想音容悲不能已邑有贤宰顾公游秦志好为
诗亦常慕效李君气调因嗟盛才冥寂遂表墓式坟乃
卷四十 第 2a 页 WYG1381-0554a.png
题贞石冀传于后来也贞元六年四月七日记沙门履
人书坟去墓计一百二十步
   古柏记         宋田况
成都诸葛孔明祠古柏年祀寖远乔柯钜围蟠固凌拔
有足异者杜甫尝作歌段文昌亦作文摹状瑰奇人多
谙诵故老相传及记事者云自唐李凋瘁及王孟二伪
国蠹槁尤甚然以祠中树无敢剪伐者皇朝乾德丁卯
岁仲夏枯柯复生日益敷茂观者叹耸以为荣枯之变
卷四十 第 2b 页 WYG1381-0554b.png
应时治乱武侯光灵如有意于兹者诚为异哉因命工
图写备述本末以贻好事者自三分讫今八百馀龄矣
   王稚子石阙记        刘泾
西汉循吏称文翁老于成都其石室在学宫东汉循吏
称王稚子葬于郪县即今之新都石阙在道旁然石室
依古礼殿得不磨灭而石阙独暴露骨立可怜历两汉
千三百馀年间一人为古今吏师而遗迹亭亭势参岷
峨气凛雪山盖宦学者所当拜于下风以幸教彷佛而
卷四十 第 3a 页 WYG1381-0554c.png
至有未及知者其不韪如此余访古石类得秦石犀石
笋汉石室石柱石阙凡五物若犀笋与柱无甚损益事
而室阙苟不朽则实二人之甘棠也于是新都令王君
天常趣古甚力得余说因请大尹莆阳蔡公为稚子作
屋书榜以昭昏昏按阙面有𨽻字三十一法度劲古过
于钟梁阙上下有衣冠鸟兽等象仅可辨气韵精简过
于顾陆并以告来者
   新繁古楠木记       蒲咸临
卷四十 第 3b 页 WYG1381-0554d.png
周公赋鸱鸮之年大风拔木乃命邦人起而筑之最为
异事然大风拔木天也起而筑之人也大木所偃因人
而起之当无足怪者孔子定书从而记之示训戒也元
祐八年繁江隆道观玉帝殿庭有古楠二章分列左右
如辅如弼一夕风雷大作偃其左偏者邑宰命匠石取
之方执柯伐其枝忽闻轧轧声乃稍稍起立匠石皆在
其上如猿猱然观者惊骇邑宰降阶俯伏谢罪君子以
是知天道之不可诬也校诸金縢兹为尤异盖以不待
卷四十 第 4a 页 WYG1381-0555a.png
人力而自起也今五十有一年矣搢绅先生尚能言之
若不镵诸石以永其传则无以训戒后代余被命尉兹
邑道士詹次渊请书其事因从春秋记异之法月而日
之以警不能寅畏上帝者
   游浣花记         任正一
成都之俗以游乐相尚而浣花为特甚每岁孟夏十有
九日都人士女丽服靓籹南出锦官门稍折而东十里入
梵安寺罗拜冀国夫人祠下退游杜子美故宅遂泛舟
卷四十 第 4b 页 WYG1381-0555b.png
浣花溪之百花潭因以名其游与其日凡为是游者架舟
如屋饰以缯䌽连樯衔尾荡漾波间箫鼓弦歌之声喧
閧而作其不能具舟者依岸结棚上下数里以阅舟之
往来成都之人于他游观或不能皆出至浣花则倾城
而往里巷阗然自旁郡观者虽负贩刍荛之人至相与
称贷易资为一饱之具设部队自将以进(原阙/)
 
景德大中祥符中有若侍御史张公及之介洁集贤校
卷四十 第 5a 页 WYG1381-0555c.png
理王公湜之温恭职方员外张公逵之疏达其在今庆
历有若虞部员外李公畋之经术翰林学士彭公乘之
恬退翰林学士孙公抃之凝重屯田员外陈君希亮户
部员外梅君挚殿中侍御史何君郯之直方度支员外
郭君辅屯田员外张公中庸之通敏直集贤院李君约
之夷旷是皆子云之徒学其道而得其传者益州提点
刑狱度之高君既葺子云之居镵其书又画其像以及
其徒意者使后来观之知贤人之道有塞有通有绌有
卷四十 第 5b 页 WYG1381-0555d.png
伸塞于晦时而通于昭时诎于不用而伸于有用云尔
   大圣慈寺画记        失名
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
大圣慈寺之盛仆昔监市征历二年馀或晚暇与朋僚
游所观者才十一二比将漕七年亦屡造焉而未及见
者犹大半今来守是邦俾僧司会寺宇之数因及绘画
乃得其详总九十六院按阁殿塔厅堂房廊无虑八千
五百二十四间画诸佛如来一千二百一十五菩萨一
卷四十 第 6a 页 WYG1381-0556a.png
万四百八十八帝释梵王六十八罗汉祖僧一千七百
八十五天王明王大神将二百六十二佛会经验变相
一百五十八诸夹绅雕塑者不与焉像位繁密金彩华
缛何庄严显饰之如是昔之画者或待诏行在或禄仕
两蜀皆一时绝艺格入神妙至于本朝数多名笔度所
酬赠必异他工资费固不可胜计矣其铸像以铜刻经
以石又不可槩举因有以见蜀人乐善乡福不吝财施
者盖自古而然非独今日之侈自至德已后写从官府
卷四十 第 6b 页 WYG1381-0556b.png
尹监司而下僚属等至于今凡三百九十人有经数百
年而崇奉护持无毁者又以见蜀人敬长尊贤之心虽
久不替噫其可尚也哉四方之人至于此者徒步游手
(原阙/)
未伎憧凑集𤪙货奇巧罗陈如市祗以为嬉戏衒鬻之
(阙/)不知释子𨽻学诵持演说化导亦无虚日故以藏
经大部律僧长(阙/)之数兼列云诸院为国诛僭逆妻任
素骁(阙/) 家财募士得(阙/)人于数十里之外使人习之
卷四十 第 7a 页 WYG1381-0556c.png
而其周舍改遗风馀(阙/)犹足以启后人(阙/)侈心想其当
时车服之盛疾驱明相望道人都震耀其闾里之人傲
(阙/) 时不知有识者得以指议其哀其子异国尝有功
于蜀而专恣亦甚矣吾以吾之说如此客以客之受业
子如此相与诘难久之会日暮笑谓(阙/)是游可乐事之
然否姑以谓(阙/)未暇究也坐(阙/) 笑而罢明日录其言
为记
   八阵图记          刘昉
卷四十 第 7b 页 WYG1381-0556d.png
鱼复阵碛创自武侯江流莫移若有神护虽经毁改
几失其真稽之图经访诸故老而遗迹隐然尚可见也
顾将湮没余心是悼亟令军士百馀裒石增垒悉还其旧
方圆曲直纵横广狭之不敢少加损焉尚虑他时或复
罹前厄刋图于石用示后人界垣之内缩而计之以丈
为分其外则图山川城郭之势而不计以度且命作侯
祠于城上以俯临之夔人岁以人日倾城徙市纵游
八阵之间谓之踏碛是役告成适当是日宾僚咸集酹
卷四十 第 8a 页 WYG1381-0557a.png
酒陈词以落之昔侯尝擒孟获获观营阵心不服曰若
止如是固易胜耳逮至七纵七擒然后以为天威及司
马仲达观其军垒则叹服曰天下奇才也桓温过此虽
能知其为常山之蛇势盖未究其妙然能知与否在
孔明初何损益余非能知之者姑修故垒以俟来哲云
绍兴戊辰正月丙寅潮阳刘昉书
   朐䏰记           李焘
汉志巴郡有胊䏰县颜师古注朐音劬杜君卿通典乃作
卷四十 第 8b 页 WYG1381-0557b.png
朐䏰音蠢䏰如尹切与师古特异按许叔重说文朐脯
挺也其俱切无他义䏰虫名汉中有䏰县地多此虫
因以为名如顺切䏰大尹切读如闰蠢君卿盖从叔
重而小不同然叔重谓朐䏰属汉中误矣类篇承叔重
之误既以朐䏰属汉中别于䏰字下注朐䏰县属巴郡
则又承师古之误遍检地志汉中实无朐䏰固当以君卿
为正然朐当作不当作朐则君卿犹未及辨考职方
者宜辨之闰月一日泊舟云安之西三十里万户驿下
卷四十 第 9a 页 WYG1381-0557c.png
横石滩上土人云今驿之左右䏰故地也乾道九年
眉山李焘记
   金鱼堡记(出皇华/州古碑)      失名
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凤鸟河图之叹犹不能免春秋纪
异不书祥而西狩获麟之笔或未之忘何则天之降祥
圣人盖不忍没其实且嗜欲将至有开必先瑞不虚生
因人而致昔贤盖有获鳣鱼而升显官睹白鹿而陟华
途印龟晤左顾之祥石鹊启侯封之瑞天机感召不可
卷四十 第 9b 页 WYG1381-0557d.png
诬也方云中常侯之守皇华也下车未几时和岁稔簿
书狱讼之暇省视城壁度量地势凡当出战入守之地
必欲事事周密一无废弛昔之欠缺者补而足之始之
卑隘者累而大之身先士卒靡惮劳疲躬厉工役不辞
寒暑夙兴夜寐略无暇时刘越石之枕戈陶士行之运
甓曾不是过又病东门以西雉堞不耸女墙之内地步
稍蹙万一敌攻吾瑕惧莫能敌议欲改图为万全计适
筑填西定远两堡未遑也越明年仍岁丰穰侯乃经营
卷四十 第 10a 页 WYG1381-0558a.png
朝天门之上建一大堡使外势斗绝足以壮窥阚之谟
内势砥平足以严矢石之备规模甫定堡未得名会夏
季朔日治石之工忽来告曰属有破石雾气冲天隐出
双鱼黄色光润长不盈尺而鳞鬣悉具合郡趋观莫不
惊诧若吏若民作为歌诗以赞盛美咸谓金鱼呈祥非
特显刺史鱼符之兆抑祥开创堡之地天意盖有在也
是堡落成请以金鱼命之侯曰不然鱼化为龙乡士轩
翥之祥也牧人梦鱼岁事丰穰之应也于余何有但岁
卷四十 第 10b 页 WYG1381-0558b.png
丰民乐诚为上瑞堡以是名不亦华乎吏民复进曰人
材速化皆贤侯教育之勤年谷顺成乃时政和平之验
体有关系谁实尸之况祥瑞之来难虚其应命名之意
不但彰贤侯之德而皇华形势之地亦与有千载无疆
之休也何以逊为侯曰诺于是金鱼堡之名始定窃尝
思之世之人发一诚心则李广之石可使为虎生一疑
心则乐令之弓亦能为蛇此无他诚与不诚之判也今
侯孤忠许国善政宜民光辉发越感此嘉瑞其诚开金
卷四十 第 11a 页 WYG1381-0558c.png
石信及豚鱼治状班班盖可考矣然侯谦冲退托不有
其有此非吻合于范史所谓抑而不当之意乎大郡千
里之地而为之长丛州邑之众而为之牧爱养至诚寓
于实政此真斯民非常之瑞乎余尝读黄山谷新昌瑞
芝亭记有曰使民田亩有禾黍则不必芝草生阶庭伏
腊有鸡豚则不必灵凤在郊薮又曰黠吏不舞文不必
虎渡于河里胥不追扰不必蝗不入境山谷非讳言祥
瑞也盖谓政平讼理民安其业则祥瑞开端之地于是
卷四十 第 11b 页 WYG1381-0558d.png
乎在吁人知金鱼之为瑞而不知实政感通之为瑞知
实政感通之为瑞而不知一州之民得太守之为真瑞
也可不刻诸坚珉以传不朽使百世之下闻其风者尚
有考焉
   啸台磨崖记        李焘
真如岩穴峭深佳处未易有也半岭有石角立或屋其
上凭临极空阔而栋宇迫隘弗称使荣德令增广之图
经谓此孙登啸台登隐河北不闻至蜀然古称啸独登
卷四十 第 12a 页 WYG1381-0559a.png
善凡啸者必稽焉虽假托亦宜况登不污魏晋于道最
高稽阮欲为弟子且不可得其神游八极之表复何所
不至区区限以方域则陋矣
   砌街记           范谟
天下郡国惟江浙甓其道虽中原无有也太少二城坤
维大都会市区栉比衢隧棋布而地苦沮洳夏秋霖潦
人行泥淖中如履胶漆既晴则蹄道辙迹隐然纵横颇
为往来之患绍兴十三年鄱阳张公镇蜀始命甓之仅
卷四十 第 12b 页 WYG1381-0559b.png
二千馀丈后三十四年吴郡范公节制四川为竟其役
鸠工命徒分职授任程督有方尺寸有度费出于官而
不以及民日廪以食而人竞力作未几告成率一街之
首尾立两石以识广狭凡十有四街然后所至侧布如
江浙间雨不乘橇骑不旋泞徐行疾驱俱从坦平父老
相与谓曰周道如底其尚见于斯乎昔日单襄公聘宋过
陈火朝觐矣而道茀不可行于是叹司空视涂之失职
而知其不久子产以乘舆济人于溱洧而徒杠舆梁弗
卷四十 第 13a 页 WYG1381-0559c.png
修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夫善为政者缓急有序大小
毕举未有治其急而忽其缓志其大而略其细者而善
观人之国亦必以是公之于蜀药伤补败苗耨发栉无
一不用其力至道路之政世所谓缓且细者亦整治如
此百世之下四方之人入其境仰公之贤推此以考其
政绩尚可髣髴云淳熙四年四月日记
   彭州胡氏三遇异人记     文同
熙宁六年春余寓天彭成都承天僧敏行无演在焉为
卷四十 第 13b 页 WYG1381-0559d.png
余言北城有胡氏者名钊字倚天国初时号为高赀修
积善行尝奉事异僧曰王罗汉者置寺住之后有诏俾
倚天赴阙捋授以官倚天不愿仕辞之在京师出入起
居与西还之期王日日预言于其家已而究验尽合无
少差者初倚天去彭在道中以至都下人往往见人被
破褐状貌怪伟常在倚天左右忽问他有不能(阙/)之者
以语倚天倚天但笑而不答自知王之于此阴护持之
尔术士尝言倚天寿不满四十倚天过华山谒希夷陈
卷四十 第 14a 页 WYG1381-0560a.png
先生先生甚喜久留其居为造药一鼎使携归饵之后
教以度世延年之法倚天既归如其诀行且久其身枵
然若将翩翩随风而起云乡人异之一日有晨叩其关
者遣视之不见其人但以杖十七茎倚门而去倚天收
之卒不知其所以致之者自后胡氏之门愈盛逮今累
世矣倚天至七十八岁乃卒余因与演诣其家观其所
谓杖与药者杖非世间所有之木色绀紫坚润可爱药
如弹丸赤黄有光隐杂宝中其重若金玉余叹曰倚天
卷四十 第 14b 页 WYG1381-0560b.png
人不能知其所以然者阴行甚密矣所以三异人者常
相与逢迎如此警动之倚天虽已去世亦自与斯人游
风尘外尔岂俗士哉其孙靖为进士端厚纯粹为乡里
所称余因谓无演曰靖佳士也于以见胡氏子孙承籍
其祖之光灵庆嗣绵绵无穷极者已无演曰然是可记
也自余来兴元靖遣人千里致书且求记其事余为记

   西岷保障图记      明周洪谟
卷四十 第 15a 页 WYG1381-0560c.png
蜀为坤维大都会三面邻蛮僰蕃羌南则夜郎靡莫西
南则邛笮都西北则冉駹冉駹有六夷七氐九羌即威
茂二州之地也又其西乃为松潘松潘之西北为吐蕃
东南杂氐羌种落既繁险阨弥固群夷据岩嶂以为邛
笼碉𥕘善制坚甲劲弩走崖壁捷如猿猱凡蜀民之转
输松潘者常掠于道其为蜀患从来旧矣然而松潘之
所以深入而垒者盖以据群夷之奥室而杜其门户故
群夷之不敢觊觎成都者以有松潘也四川都司都指
卷四十 第 15b 页 WYG1381-0560d.png
挥使周公贵往岁奉敕往备其地方蛮酋董布等出没
公累能禦之而夷党劫夺军饷公又能亲督矢石𢷬歼
其众公闻于朝遣使赏劳由都指挥同知而进今秩士
君子有绘图献之者题曰西岷保障盖以嘉公之功而
系之曰西岷以松潘在岷之西也虽然蜀徼之要害者
莫若松潘松潘既靖则全蜀靖矣是西岷之所以保障
者岂非全蜀之保障也哉继自今尚其益殚乃心益远
乃筹使吾蜀永倚公为长城可也公有勇略善抚士卒
卷四十 第 16a 页 WYG1381-0561a.png
自藩宪大夫及闾巷士庶皆称其贤公之先君子有功
太宗朝积官如公今职宣德间公荫补成都后卫正统
间征麓川孟养有功故擢官都司公不惟克树忠烈又
可谓克绍先美矣公以图来属为记故书以归之
 
 
 
 
卷四十 第 16b 页 WYG1381-0561b.png
 
 
 
 
 
 
 
 全蜀艺文志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