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554c 页
性学开蒙方外史旭求寂撰
问曰儒典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
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与吾
佛法门同耶别耶亦同亦别耶非同非别耶又象山
重尊德性紫阳重道问学互相矛盾致成大诤毕竟
孰是孰非为一是一非耶为俱是俱非耶且如何超
出是非两关令究竟无弊耶。
答曰夫儒释同异之致性学重轻之关愦愦不讲久
矣今欲释此疑须先就儒典消文释义以超是非两
关次就二公决择是非以示平心公论后对佛教细
辨同异以彰权实本迹。
初就儒典消释者旧注以
尊德性为存心道问学为致知双举其纲而以致广
大极高明温故敦厚摄属存心以尽精微道中庸知
新崇礼摄属致知虽云大小相资首尾相应究竟只
如两物相需缺一不可未是一贯宗旨所以偏重偏
轻致成大诤今谓章首唱云大哉圣人之道既即包
下两节则洋洋峻极者亦是道优优百千者亦是道
同是道故同称大不可谓洋洋但大而不人于无间
优优但小而不极于无外尤不可谓洋洋但是德性
而不繇问学优优但是问学而不关德性也然此大
道全率于性全凝于德故名之曰德性犹之释称如
来藏性以性虽十界所同惟如来为能合之故以如
来藏称而不称为地狱藏性人天藏性等也然则德
性二字即巳包含性修因果旨趣而广大精微等皆
德性所具之义趣耳致之尽之乃至崇之皆道问学
者之妙修耳尊此德性方可谓道其问学道此问学
方可谓尊其德性否则性近习远沦于污下犹所谓
卷一 第 555a 页
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矣然德性何以广大谓其
洋洋发育也何以精微谓其优优百千也何以高明
谓其位天育物也何以中庸谓其不离子臣弟友之
间也何以名故谓其禀自初生也何以名新谓其经
纶参赞也何以名厚谓父子君臣等皆天性所定也
何以名礼谓仰事俯育等皆人事应尔也世固有广
大而不精微者喻如海鱼身数十里荡而失水蝼蚁
得意德性岂如是哉自有即广大而精微者如阿修
罗王变身与须弥齐复能幻入藕丝孔中德性亦尔
虽洋洋峻极而复举体摄入一威一仪随举一小威
仪全具德性非是德性之少分也世亦有精微而不
广大者喻如玩器微妙精巧不堪致用德性岂如是
哉自有即精微而广大者如摩尼珠圆明清净不过
分寸置之高幢四洲雨宝德性亦尔虽百千经曲而
随拈其一皆悉全具位育功能非少分功能也世亦
有高明而不中庸者如夏日赫盛不可目视德性岂
如是哉自有即高明而中庸者如诸佛光明胜于百
千赫日而触者清凉见者安乐德性亦尔虽上达而
即在下学位天育物之极致不离庸言庸行之家风
世亦有中庸而不高明者如乡党善人可狎可欺德
性岂如是哉自有即中庸而高明者如时中之圣温
而常厉可亲而不可狎德性亦尔虽下学而全体上
达洒扫应对之仪节即具旋乾转坤之功用世亦有
故而不新者如衣既敝不堪复御德性岂如是哉自
有故而常新者如上古瑶琴一番抚按一番音韵德
性亦尔出生一切道德文章经纶事业不可穷尽世
亦有新而不故者如美食一进不可再列德性岂如
卷一 第 555b 页
是哉自有新而尝故者如春至花开树未尝改德性
亦尔虽出一切经纶事业道德文章而体尝如故世
亦有厚而非礼者如牛犊相随殷然天爱而罔知仪
节德性岂如是哉自有厚而即礼者如孝子事亲冬
温夏凊昏定晨省出于至性匪由勉强德性亦尔虽
率其天真自有礼节世亦有礼而非厚者如六国事
秦势不得巳德性岂如是哉自有礼而即厚者如孔
子拜下尽礼非谄德性亦尔虽百千经曲绝非强设
又彼致广大而不尽精微者亦自谓博学多闻然与
之则半是夺之则全非以既不精微即于广大不能
致故彼尽精微而不致广大者亦自谓一门深入然
与之则亦半是所谓小道可观夺之则亦全非以既
不广大则于精微不能尽故彼极高明而不道中庸
者亦自谓豁达大度然离中庸而别拟高明便不得
名为极彼道中庸而不极高明者亦自谓言行相顾
然舍高明而安于卑陋亦非君子之道彼温故而不
知新者亦自谓守其德性而德性岂如此之痴顽彼
知新而不温故者亦自谓日有增长如沟浍可立待
其涸尽彼敦厚而不崇礼者亦自谓率其本真未免
同人道于牛马彼欲崇礼而不敦厚者亦自谓举止
有式未免反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适足被老庄所
讥故必了知广大精微等一一无非德性一一皆须
道问学以尊之则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既非二致那
偏重轻斯为超出是非两关全收二公之长而永杜
二公之流弊者也。
次就二公决择者象山之意盖
谓人既不尊德性则问学与不问学总皆无用但能
尊其德性即是真实问学犹吾佛所谓胜净明心不
卷一 第 555c 页
从人得何藉勤劳肯綮修證亦犹六祖所谓本来无
一物何处惹尘埃又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也
是将尊德性而摄问学非恃德性而废问学故得为
千古名贤也紫阳之意谓若不道问学虽高谭德性
如台家所谓理佛非关修證则德性何由可尊必须
道问学以成至德方可凝其率性之道犹吾佛所谓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要须历劫辛勤修證亦犹神秀
所谓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又即孔子所谓庸德
之行庸言之谨下学而上达也是正欲以问学而尊
其德性非徒事问学而置却德性故亦得为千古名
贤也然则悟象山之所谓德性则问学巳道悟紫阳
之所谓问学则德性自尊可谓是则俱是而象山有
似于顿悟较紫阳之渐修当胜一筹执象山之言而
失其旨则思而不学与今世狂禅同陷险坑故孔子
谓之曰殆执紫阳之言而失其旨则学而不思与今
世教律同无实證故孔子谓之曰罔可谓非则俱非
而无实證者尚通六趣陷险坑者必堕三涂象山之
流弊似亦较紫阳而倍甚若就彼二公之学以救二
公之徒亦有两番一逆救所谓以象山之药治紫阳
之病以紫阳之药救象山之病二顺救所谓执象山
之言者为申明象山真旨执紫阳之言者为申明紫
阳真旨然终不若向初义中打透则二病不生二药
亦无用矣。
后对佛教细辨者先须知此五句有名
同而义异者有名义俱同而归宗异者又须知对待
绝待二种妙义然后约迹约权以拣收之约实约本
以融会之庶得戏论永灭诤论亦消也。
言名同义
异者即是德性二字及德性中所具广大精微等八
卷一 第 556a 页
义同则同名德性及广大等异则儒以天命为性修
之而上合于天者为德老聃以自然而然强名曰道
者为性复归无名无物者为德一往判之谓是天乘
然亦未尽天中差别恐不过是四王忉利法门远自
人间视之称为自然及说无名无物耳推而上之夜
摩等空居四天亦以自然为性以欲界未到诸定及
上品十善为德魔天以命根互通为性广化七珍多
增宝媛为德初禅以出欲为性离生喜乐为德二禅
以超出觉观为性定生喜乐为德三禅以末无喜水
为性离喜妙乐为德四禅以不动为性舍念清净为
德无想天以一念不生为性灭心心所为德四空天
以超出色笼为性微细定心为德我佛法中藏教以
真谛为性择灭无为为德通教以诸法无生为性体
空智果为德别教以离过绝非中道为性所證法身
般若解脱为德圆教以不生不灭尝住真心不纵不
横三德秘藏为性一心三智妙合如来藏理为德既
德性一名厥义各别故所具八义随此皆异谓儒但
以洋洋发育为广大乃至仰事俯育为礼耳老聃则
以生天生地为广大窈真昏默为精微神鬼神帝为
高明专气致柔为中庸长于万古为故生一生二生
三生万为新还淳反朴为厚守雌守黑为礼夜摩等
天各以境界倍增者为广大受用倍妙者为精微不
假日月为高明十善摄散为中庸劫初先成为故果
报变化为新随顺善性为厚具善三业为礼魔天则
以统摄欲界为广大超化无化为精微威力自在居
欲界顶为高明不离尘劳为中庸悟本命元为故自
在化现为新爱网所摄为厚眷属庄严为礼四禅各
卷一 第 556b 页
以舍下苦粗障为广大得上净妙离为精微安住胜
处为高明十禅支行为中庸超历大小诸劫为故喜
乐舍受相应为新同一定体为厚王臣民等差别为
礼无想天则以无诸想碍为广大体同木石为精微
居四禅上为高明灭心心所为中庸初半劫灭为故
后半劫生为新顺无动性为厚次第令其心虑灰凝
为礼四空天则以体同太虚为广大微细心心所法
为精微遍超色缚为高明不离心想为中庸报境无
有成住坏空为故受用定味为新顺无色性为厚次
第證入为礼藏通二教各有三乘虽体析巧拙不同
同以无为涅槃离我我所旷若虚空为广大超诸断
尝有无戏论妄想为精微远离三界成一切智为高
明依戒而住依念处行道为中庸因缘法性无有作
者为故观谛观缘出生三乘道果为新二乘别以警
悟无尝速求出离为厚摄身口意解脱业系为礼大
士别以自悯悯他愿皆济度为厚三聚净戒上求下
化为礼别教则以无量四谛十界因果为广大中道
佛性缘了修證为精微迥超九界佛眼种智为高明
从因缘境历修三观为中庸本觉无始为故功德智
慧二种庄严为新次第三慈为厚历侍诸佛遍度九
界种种仪轨为礼圆教则以介尔有心三千具足竖
穷横遍无欠无馀为广大三千性相互具互遍一色
一香无非中道为精微一心三智炤穷法界为高明
无作四念一心三观为中庸即随缘而不变为故所
以一切诸法无非性具即不变而随缘为新所以权
实因果施设无方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厚所以上
合无缘慈力下合同体悲仰而炽然尝行与拔上侍
卷一 第 556c 页
诸佛下应群机为礼所以性遮诸业一切皆成无尽
戒体皆名无上道戒是谓名同而义异也。
言名义
俱同而归宗异者不论是儒是老色无色定乃至藏
通别圆欲以至德凝道必须道问学以尊之欲得真
实问学必须尊德性以道之欲證德性之广大必尽
精微以致之欲證德性之精微必致广大以尽之欲
證德性之高明必道中庸以极之欲證德性之中庸
必极高明以道之欲證德性之故必知新以温之欲
證德性之新必温故以知之欲證德性之厚必崇礼
以敦之欲證德性之礼必敦厚以崇之是谓名义俱
同然如此问学但自各各尊其所谓德性故儒则成
人间之圣与天地参老则成天道之圣为万化毋乃
至藏通成三乘之圣永超生死别教成圆满报身之
圣永超方便圆教成清净法身之圣方为真能尽性
是谓归宗永异。
言对绝二妙者若以人望天以欲
界望色界展转乃至以别望圆则广大之外更有广
大精微之内更有精微高明之上更有高明中庸之
中更有中庸故之前更有故新之后更有新厚亦弥
厚礼亦弥周若以圆视别以别视通乃至以天视人
则彼广大精微等皆悉有名无义故以下望上传传
皆妙以上视下法法皆粗此对待明妙也绝待明妙
者为实施权开权显实若别若通若藏若天若人究
竟同归一乘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则法法皆妙既知
此理方许论拣论收能融能会耳。
后约迹约权拣
收等者拣之则全非儒是世法佛出世故又此云天
命为性易云太极生两仪并属非因计因不知正因
缘法见论所摄夫妇父子等恩爱牵连又是爱论所
卷一 第 557a 页
摄老子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无因论亦不知正因缘
法亦见论摄收之则儒于五乘法门属人乘摄所明
五常合于五戒其馀诸法半合十善尚未全同金轮
王法也老属天乘未尽天中之致巳如前说究而言
之总不及藏教之出生死何况通别圆耶然此直约
迹约权耳若约实约本而融会者此方圣人皆是菩
萨化现如来所使故大灌顶经云佛先遣三圣往化
支那所立葬法南洲中最乃至三圣之法化若在则
如来正教亦赖以行而列子中具明孔子赞佛之语
老子骑牛出关欲访大觉既闻示寂叹息而返经史
所载彰明若此后人不达纷纷起诤岂理也哉然三
圣既即如来所使何不略说出世教法盖机缘未至
不得不然且如五天机熟佛乃示生而初唱华严在
会尚如聋哑不惟须说阿含以为渐始兼立人天成
善以作先容况此地机缘远在千年之后纵欲说出
世法谁能信之故权智垂迹不得不示同凡外然即
此儒典亦未尝不偶泄妙机后儒自莫能察及门亦
所未窥故孔子再叹颜回好学今也则亡深显曾子
以下皆知迹而不知本知权而不知实者也何谓所
泄妙机如易经系辞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语最可参详夫既云易有太
极则太极乃易之所有毕竟易是何物而能有此太
极倘以伏羲之画文王周公之辞为易则应云太极
生天地天地生万物然后伏羲因之画卦文周因之
系辞何反云易有太极今明易有太极则易理固在
太极之先矣设非吾人本源佛性更是何物既本源
佛性尚在太极之先岂得漫云天之所赋而不明言
卷一 第 557b 页
即心自性但言易者以凡夫久执四大为自身相六
尘缘影为自心相断断不能理会此事故悉檀善巧
聊寄微辞当知易即真如之性具有随缘不变不变
随缘之义密说为易而此真如但有性德未有修德
故不守自性不觉念起而有无明此无始住地无明
正是二种生死根本密说之为太极因明立所晦昧
为空相待成摇之风轮即所谓动而生阳坚明立碍
之金轮即所谓静而生阴风金相摩火光出现宝明
生润水轮下含即所谓两仪生四象也火腾水降交
发立坚为海为洲为山为木即所谓四象生八卦乃
至生万物也名相稍异大体宛同顺之则生死始逆
之则轮回息故又云易逆数也亦既微示人以出世
要旨矣老子谓道生天地意亦相同但亦不明言即
心自性皆机缘未熟故耳且易传中寂然不动感而
遂通一语分明即是寂炤无二之体而乾坤其易之
门一语又分明即是流转还灭逆顺二修之关以性
觉妙明本觉明妙非干修證不属悟迷而迷则炤体
成散寂体成昏逆涅槃城顺生死路全由此动静两
门是名逆修亦名修恶悟则借动以觉其昏名之为
观借静以摄其散名之为止逆生死流顺涅槃海亦
全由此动静两门是名顺修亦名修善然虽修分顺
逆而性无增减又虽善恶皆本于性而道必升沉如
斯秘旨岂异圆宗菩萨现身信非虚唱习而不察过
在后儒又既知宣圣秘密微谈兼秉法华开显妙旨
即此中庸便可作圆顿佛法解释所云天命之谓性
者天非望而苍苍之天亦非忉利夜摩等天即涅槃
经所谓第一义天也命非命令之解即第八识执持
卷一 第 557c 页
色身相续不断之妄情也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
成阿赖耶识此识即是有生之性以其全真起妄故
天而复称为命以其全妄是真故命而复称为天全
真起妄即不变而随缘全妄是真即随缘而不变也
言率性之谓道者谓此藏性之中具有染净善恶一
切种子若率其染恶种子而起现行即为小人之道
亦名逆修若率其净善种子而起现行即为君子之
道亦名顺修孔子云道二仁与不仁而巳矣正是此
意亦合台家性具宗旨言修道之谓教者小人之道
修除令尽君子之道修习令满此则圣贤教法惟欲
人返逆修而归顺修又欲人即随缘而悟不变也此
三句既合圆宗则头正尾正举凡一文一字皆可消
归至理矣以要言之若得法华开显之旨则治世语
言资生产业乃至戏笑怒骂艳曲情词尚顺实相正
法况此原是世间理性之谈耶然此是智旭之中庸
非子思之中庸也如大慧杲禅师以此三句作法报
化三身解释亦只是宗杲之中庸非子思之中庸倘
子思实知宗杲智旭之中庸者孔子即当急印證之
胡必追忆颜子而再叹今也则亡且孟子历叙见知
闻知之道亦但结云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是孟子尚不肯以曾子子思为见知者况孔子耶即
彼一以贯之之传但的示尊德性之真实闻学如此
下手所谓发足之方非是到家消息又所谓迹中权
理之一非是本中实理之一也故今约三圣立教之
本意直谓之同亦可以无非为实施权故也约三教
施设之门庭直谓之异亦可以儒老但说权理文局
人天佛则说权说实皆悉出世故也约权则工夫同
卷一 第 558a 页
而到家异谓之亦同亦异可也约实则本不坏迹迹
不掩本谓之非同非异可也惺谷寿禅师云为门外
人说同否则彼将以为异端为入门人说别否则彼
将安于旧习为升堂人说亦同亦别以其见理未谛
故须与之微细剖析令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入
室人说非同非别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又何儒
释可论斯言得之以其次第顺于四悉檀故然细论
说法方便则四句之中一一皆具四悉又贵临时善
用不得固执斯言为死法也。
此即别答十问中之第四问也两家性学世罕兼
通以习儒者未必习佛虽习亦难窥堂奥习佛者
未必习儒虽习亦不肯精研忆予年十二时始就
外传粗知书义便以道学自期故于居敬慎独之
功致知格物之要深心究之至年二十看颜渊问
仁一章窃疑天下归仁一语苦参力讨废寝忘餐
者三昼夜忽然大悟顿见孔颜心学真血脉真骨
髓因谓孔子闻知之传诚待其人非汉宋诸儒所
能拟议也越四年知有出世大法发心离俗先参
少室禅宗后学天台教观不啻皆如渤海十五六
载仅沾一滴方为向若之叹而反观向日所悟孔
颜心学又今大海之一滴矣嗟乎道旷无涯为若
此也而世之沾沾自足者何啻井蛙夏虫也哉然
又了知一滴之性即大海性故虽身为禅子每喜
拈孔颜心学示人知我者谓我不忘其本不知者
谓我酸习未除予亦任之而巳今十问中既设此
问而同志皆所未谙固请予略明梗概遂于一滴
海中复出滴许如此知必为大方家所笑然神龙
卷一 第 558b 页
得之安知不即向此中兴云澍雨又安知不藉此
腾归沧溟也。
弟子灵发王云蒸敬梓
性学开蒙终
卷一 第 558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