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录-清-徐昌治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4a 页
* 醒世卷五目录
* 潜遁篇
* 妖怪篇
* 变化篇
* 眠梦篇
* 三性部
* 兴福篇
* 兴福部
* 校量部
* 杂福部
* 洗僧部
* 摄念
* 法服篇
* 然灯篇
* 悬幡篇
* 香华篇
* 呗赞篇
* 音乐部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4b 页
醒世录卷五
武原居士徐昌治觐周 编辑
金粟寺住持行元百痴 校阅
* 潜遁篇
** 感应缘
西晋慈州郭下安仁寺西刘萨何师庙者。即晋文公避
地之所也。其庙庄丽。备尽诸饰。初何在俗。全不奉法。因
患死。苏日。在冥道中。见观世音曰。汝罪重。应受苦。念汝
无知且放。今洛下。齐城。丹阳。会稽。并有育王塔。可往礼
拜。得免先罪。何得活巳。改革前习。遂出家。法名慧达。百
姓仰之屡表异迹。画在高塔。为众说法。夜入茧中以自
沉隐。初不宁舍。故俗名为苏何圣。苏何者。番名茧也。有
一经卷。俗中行之。纯是梵语。黄河左右。八州之地。无不
奉敬。今诸原皆立土塔。上施相刹。系以蚕茧。拟达之栖
止也。
西晋末竺佛图澄。西域人。形貌似百岁人。左胁孔圉。可
四五寸。以帛塞之。斋日。就水边抽肠胃出。洗巳内孔。夜
则除帛。光照一室。以读书。虽未通群籍。与诸学士辄辩
析无滞。莫不伏者。至永嘉中游洛下。时石勒屯兵河北。
以杀戮为威。道俗遇害不少。澄往造军门。豫定吉凶。勒
见每拜。澄化令奉佛。减虐省刑。故中州免者。十人而八
九。勒与刘曜相拒搆隙。以问澄。澄曰可生擒耳。何忧乎。
麻油涂掌。令视见之。曜被执。朱绳缚肘。后果获之。如掌
所见。至建平四年。四月八日。勒至寺灌佛。微风吹铃有
声。顾谓众曰。解此铃音者不。铃言国有大丧。不出今年。
至七月而勒死。石虎即位师奉过勒。赐以舆辇。入出乘
焉。所有祥感极多。虎末。澄告弟子曰。祸将作矣。及期未
至。吾且过世。至戊申年。遂有冉闵之乱。葬于邺西。澄死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4c 页
之日。商者见在流沙。虎开棺唯见衣钵。
西晋邺中有佛图澄弟子名通进。学通内外。为石虎所
重。尝言及隐士事。虎谓进曰。有杨轲者。朕之民也。徵之
十馀年。不恭王命。故往省视。傲然而卧。朕虽不德。君临
万邦。乘舆所向。天沸地涌。虽不能令木石屈膝。何匹夫
而长傲耶。昔太公之齐。先诛华士。太公贤哲。岂其谬乎。
进对曰。昔舜优蒲衣。禹造伯成。魏轼干木。汉美周党。管
宁不应曹氏。皇甫不屈晋世。二圣四君。共嘉其节。将欲
激励贪竞。以峻清风。愿陛下遵舜禹之德。勿效太公用
刑。君举必书。岂可令史遂无隐遁之传乎。虎悦其言。即
遣轲还其所止。差十家供给之。进还具以白澄。澄睆然
笑曰。汝言善也。但轲命有悬矣。后秦州兵乱。轲弟子以
牛负轲西奔。遂被擒遇害。虎尝昼寝梦见群羊负鱼。从
东北来。寤以访澄。澄曰不祥也。鲜卑其有中原乎。慕容
氏后果都之。
宋伪魏长安有释昙始关中人。自出家以后。多有异迹。
晋孝武太元之末。赍经数十部。往辽东宣化。显授三乘。
及以归戒。盖高句骊闻道之始也。义熙初。复还关中。开
导三辅。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泥。天下咸称
白足。时长安人王乌。其叔死数年。忽见形还。将乌遍游
地狱。示诸果报。乌辞还。叔谓乌曰。既巳知因果。但当奉
事白足阿练。乌遍访众僧。唯见始足白于面。因兹事之。
晋末。朔方北敌赫连勃勃嗟之并放沙门。悉皆不杀。始
于是潜遁山泽。修头陀之行。后托跋焘。复剋长安。擅威
关洛。时有博陵崔皓。少习左道。猜嫉释教。既位居伪辅。
焘所仗信。乃与天师寇谦说焘。以佛化无益。有损民利。
劝令废之。焘惑其言。以伪太平七年。遂毁灭佛法。分遣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5a 页
军兵。烧毁寺舍统内僧尼。悉令罢道。其有窜逸者。皆遣
人追捕。得必枭斩。一境之内。无复沙门。始闲绝幽深。军
兵所不能至。至太平之末。始知焘化时将及。以元会之
日。忽杖锡到宫门。有司奏云。有一道人。足白于面。从门
而入。焘令依军法。屡斩不伤。遽以白焘。焘大怒。自以所
佩剑斫之。体无馀异。唯剑所著处。有痕如布线。时北园
养虎于槛。焘令以始喂之。虎皆潜伏。终不敢近。试以天
师近槛。虎辄鸣吼。焘始知佛化尊高。黄老所不能及。即
延始上殿。顶礼足下。悔其信失。始为说法。明辨因果。焘
大生愧惧。遂疾崔寇二人。次发恶病。焘以过由于彼。于
是诛剪二家门族都尽。宣下国中。兴复正教。俄而焘卒。
孙浚袭位。方大弘佛法。盛讫于今。始后不知所终也。
宋岷山通云寺。有沙门邵硕。始康人。形貌似狂。而深敬
佛法。至四月八日。成都行像。硕于众中匍匐。作师子形。
尔日郡县亦见硕作师子形乃悟分身也。刺史萧慧开。
及刘孟明等。并挹事之。后一朝。忽著布帽。诣孟明。少时
明卒。先是孟明长史沈仲玉。改鞭杖之格。严重常科。硕
谓玉曰。天地嗷嗷从此起。若除鞭格得剌史。玉信而除
之。及孟明卒。仲玉果行州事。以宋元嘉元年九月一日
卒岷山通灵寺。临亡。语道人法进云。可露吾骸。急系履
著脚。既而依之。出尸置寺后。经二日不见所在。俄而有
人从郫县来。遇进云。昨见硕公在寺中。一脚著履。漫语
云小子失我履一只进惊而检问沙弥。沙弥答云。近送
尸时怖惧。右脚一履不得好系。遂失之。
梁京师有释宝志。本姓朱。金城人。少出家止京师道林。
师事沙门僧俭。修习禅业。至宋太始初。忽如僻异。居止
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跣行街巷。执一锡杖。齐建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5b 页
元中。稍见异迹。数日不食。亦无饥容。与人言语。始若难
晓。后皆效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京土士庶皆共事之。
齐武帝谓其惑众。收住建康。既旦。人见共入市廛。还检
狱中。志犹在焉。志语狱吏。门外有两舆食来。金钵盛饭。
汝可取之。既而齐文惠太子。竟陵王子良。并送食饷志
果如其言。建康令吕文显。以事闻武帝。帝即迎入。居之
后堂。志后假武帝神力。见高帝于地下。常受锥刀之苦。
帝是时永废锥刀。齐太尉司马殷齐之。随陈显达。镇江
州。辞志。志画绢作一树。树上有乌。语云。急时可登此。后
显达逆节。留齐之镇州及败。齐之入庐山。追骑将及。齐
之见林中有一树。树上有乌。乃志所画。悟而登之。乌竟
不飞。追者见乌。谓无人而返。卒以见免。先是齐时多禁
志出入。今下诏曰。志公迹居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
焦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沦。
则遁仙高者。自今以来。随意出入。勿得复禁。志自是多
出入禁内。天监五年冬旱。志忽上启云愿于华光殿。讲
胜鬘请雨。又云须一盆水。加刀其上。俄而雨大降。高下
皆足。上尝问志云。弟子烦惑未除。何以治之。答云十二。
识者以为十二因缘。治惑药也。又问弟子何时得静心
修习。答云安乐禁。后法云于华林讲法华。至假使黑风。
志忽问风之有无。答云世谛故有。第一义则无也。志往
复三四番。便笈云。若体是假有。此亦不可解。难可解。其
意旨隐没。类皆如此。
周时老子者。姓李名𣆀。字伯阳。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
人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于天。然见生于李。犹
以李为姓。或云老子先天地生。或云其母怀之七十岁
乃生。生时剖其母左腋出。出而白首。故谓之老子。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5c 页
殷时彭祖。讳铿。帝颛顼之玄孙。至殷之末世年巳七百
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靖。不恤世务。不管名誉。不
饰车服。惟以养生治身为事。王闻其寿以为大夫。常称
病闲居。不与政事。善于补导之术。并服水桂云母粮粉
麋角。常有少容。闭气内息。从平旦至日中。乃免坐拭目。
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以起行言笈。其体中
或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头面九窍。五脏四肢。至毛
发。皆令气行体中。起于鼻口。下达十指。又有婇女者以
少得道。知养形神。方年二百七岁。视之如十五六。王奉
事之于腋庭。为立华屋紫阁饰以金玉。乃令婇女乘辎
軿。往问道于彭祖。婇女具受诸要法以教王。王试为之
有验。欲杀之。彭祖知之。乃去。不知所如。其后七十馀年。
门人于流沙之西见之。
* 妖怪篇
** 引證
如佛本行经云。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我念往昔有一鸟
王。名鸡尸。形貌端正。身体白净。犹如珂雪。又若白银。如
净满月。如居陀华。其头绀色走疾如风。声如妙鼓。于彼
时间。阎浮提有五百商人。时诸商人欲入大海。办具资
粮。行到大海。即祠海神。备诸船舶。雇得五船师。求觅珍
宝。时诸人辈。至其海内。忽值恶风。吹其船舫。至罗刹国。
其国多有罗刹之女。欲到彼国。大风飘搏。船悉破坏。时
诸商人。各运手足。截流浮去。欲诣彼岸。时罗刹女。闻彼
大海。有船破坏。罗刹女等。即往救接。将彼商人。置一铁
城。既安置巳。变化本形。令使端正。可喜过人。用天香汤
澡浴。以香涂身。著种种衣。缨络庄严。妙华天冠。悬以宝
铃。捷疾走行。诣商人所。将诸商人。向彼城巳。教脱旧衣。
以诸香汤沐浴身体令坐种种妙胜之座。以五欲具而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6a 页
娱乐之后。时诸罗刹女等。告诸商人。是城南面不得从
彼出向某处。有一商人。智慧深细。聪明利见。即生疑念。
作是思惟。以何等故。不听南过。我应伺诸女睡卧之时。
寻往所禁之处。次第观看善恶之事。尔时商主作是念
巳。即伺彼诸罗刹女等卧睡眠巳。遂安详而起。不令有
声。即执刀从家而出。渐渐前进。见一微径。无有草木。乃
闻有人大叫唤声。闻此声巳。身毛皆竖。默然诣彼。见一
铁城。其城高峻。诣城巡行声出之处。而不见门。到于北
面。见有一树。近城而生。其高大出于城上。时彼商主。即
上其树。观看城内。见彼城中百有馀人。或有死者。巳被
食半。或命未断。半身支解。或有饥渴逼恼而坐。或复消
瘦。唯有筋骨。眼目坎陷。迷闷在地。头发蓬乱。尘土坌身。
甚大嬴瘦。各相割肉而啖食之。是大商主。见是事巳。即
以手捉合欢树枝而摇动之。一枝动巳举树枝叶。互相
撑触而有声出。尔时受苦诸人。仰观城上。见彼主在树。
悲呼是谁。为天为龙。为夜叉为帝释。为大梵王等。合十
指掌。头顶遥礼。哀泣发声。仰面上观。善哉仁者。济拔于
我。尔时商主。报彼言。我等从阎浮提兴生至此。为求财
故入于大海。我等将欲至于陆地。忽遇大风。船舶破散。
值诸妇女。济拔我等。从尔巳来。常共如是诸女欢娱受
乐。我今云何能济汝苦。是时。商主。复问彼言。汝诸人等。
云何在此受如斯事。彼苦人答言。我等行人同伴亦五
百人。船破至岸。亦遭罗刹女共受五欲。将我等辈。置铁
城中。入此城来。巳被他食二百五十。今唯二百五十人
在。我等亦共彼辈和合。生于男女。彼罗刹女。语言微妙。
其声婉媚。但彼女等。贪食肉故。共生男女。悉还食尽。汝
诸人辈。慎莫共彼受乐。是时商主。复问彼言。诸人辈。颇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6b 页
有方便得脱难不。彼即报言有一方便。商主复问方便
如何。彼等报言。十五日满。四月节会。大喜乐日。月与卯
宿合会之时。有一马王。名曰鸡尸。彼所停处。粳米鲜白。
香美具足。彼马所食。食是米巳。来诣海岸。露现半身。口
出人声。而作是言。谁欲度彼大咸苦水。如是三说。我今
当令安隐得度彼岸。若值如是马者。即得免难。商主复
问汝等颇曾见马王不。汝若见者。何不亲近。何不度汝。
初从谁闻如是之事。彼等报言。我从虚空闻如是声。而
有信者。寻虚空声。诣于北道马王之所。虽往其所。不受
彼言。而复还归。我等皆由爱罗刹女。是故如此受厄。商
主复问彼言。汝等可共诣彼马王之所。彼等报言。我欲
上城。城即增长。掘地欲出。其孔还合。我等是处无解脱
期。我辈必为罗刹女食。尔时商主。依著本道。还向本处。
见彼等辈诸罗刹女。犹故睡眠。商主尔时。还即眠卧。至
于天晓。便作是念。云何令彼诸商人辈得知此事。若辄
出言。是即漏泄。隐然而住。乃至四月欢乐会时。方始告
彼诸商人知。汝等今者慎莫放逸。恋著爱心。或贪妇女。
或贪饭食。及馀资财。我于汝等极生怜悯。我今密语。时
诸商人闻说。犹如师子在于山林。忽大哮吼。遂至夜内。
见彼罗刹一切诸女睡眠安隐而卧。私从卧起。咸共诣
彼期处。白商主言。善哉所见。愿为我说。商主即告彼等
说前见事。诸人闻巳。忧愁不乐。白言今当速至彼马王
所。愿我等辈。安置得达阎浮提内本生之处。时诸商人
皆诣马王所。尔时马王。至于海岸。露现半身。以人音声
而三唱告谁欲乐度咸水彼岸。我当安隐负而度之。时
诸商人。闻马王如是语巳。欢喜踊跃。身毛皆竖。合十指
掌。顶礼马王。我等欲度。愿济我等。达到彼岸。时马王告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6c 页
诸商人。汝等当知。彼罗刹女。不久应来。或将男女显示
于汝。慈悲哀哭。受于苦恼。汝等于时莫生染著爱恋之
心。汝等若起此意。假使乘我背上。必当堕落。为彼罗刹
之所啖食。若能坚持意念。以手执我一毛而悬之者。我
于是时。安隐相送。速到彼岸。作是语巳。时诸商人。依语
乘之。尔时马王负彼商人。出哀悯声。飞腾空里。行疾如
风。尔时彼诸罗刹女辈。闻彼马王哀悯之声。复闻走声
状如猛风。忽从睡觉。处处观看。乃遥见商人乘马王上。
乘空而去。速将男女驰走奔赴。至于海岸。发慈悯声。哀
号啼哭。作大苦恼。各作是言。汝诸圣子。今者舍我。欲何
所去。今我无主。汝是我主。汝等于先堕在海难。大恐怖
中。我等度汝。汝今舍背于我。欲诣何所。无恩无义。何故
相弃。若有违犯。今乞忏悔。从今巳后。不作诸恶。如其不
用我者。今此男女。可收将去。时罗刹女。虽作如是慈流
言语。鸡尸马王。仍将彼辈五百商人。安隐登彼岸。到阎
浮提。得脱度生死海。
** 感应缘
贾谊为长沙王太傅。四月庚子日。有鹏鸟飞入其舍。止
于坐隅。良久乃去。谊发书占之曰。野鸟入处。主人将去。
谊忌之。故作鵩鸟赋。齐死生。而等祸福。
安阳城南。有一亭庙。不可宿也。若宿杀人。有一书生。乃
过宿之。亭名曰。此不可宿。前后宿此。未有活者。书生曰
无苦也。吾自能谐。遂住庙舍。乃端坐读书良久乃休。夜
半后。有一人著皂单衣。来往户外。呼亭主。亭主应曰诺。
亭中有人耶。答曰。向者有一书生在此读书久。适休。似
未寐。乃喑嗟而去。须臾复有一人冠帻赤衣。呼亭主。亭
主应诺。亦复问亭中有人耶。亭主答如前。复喑嗟而去。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7a 页
于是书生起诣向者呼处。微呼亭主。亭主亦应诺。复问
亭中有人耶。亭主答如前。乃问向者黑衣来者谁。曰北
舍母猪也。又曰赤冠帻来者谁。曰西舍老雄鸡父也。曰
汝复谁耶。曰我是老蠍也。于是书生密便诵书。至明不
敢寐。天明亭民来视。惊曰君何以得活耶。书生曰。汝捉
索函来。吾与卿取魅。乃掘昨夜应处。果得老蠍。大如鞞
婆毒。长数尺。于西家得老雄鸡父。北舍得母猪。凡杀三
物。亭毒遂静。永无灾横。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下北隙中。有大蛇。长七
八丈。土俗尝惧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或与人
梦。或喻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
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
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辄夜出吞啮之。累年如此。
前后巳用九女。尔时豫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
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
父母无相。唯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
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
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寄乃行。密请好
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作数
石米餈。蜜[麸-夫+少]灌之。以置穴口。蛇夜便出。头大如囷。目如
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
后斫得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
女髑髅。悉举出。叱言曰。汝曹怯弱。为蛇作食。甚可哀悯。
于是寄女缓步而归。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为
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赐赏。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
晋咸安二年简文皇帝。起造圣嬷新林寺。时历阳郡。乌
江寺尼道容。苦行通灵。豫知祸福。世传为圣嬷。咸安初。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7b 页
有乌巢殿屋。帝使尝筮人占之曰。西南有女人师。当能
伏此怪。即遣使至乌江。迎圣嬷问此吉凶焉在。嬷曰。修
德可以禳灾。斋戒亦能转障。帝乃建斋七日。礼忏精勤。
法席未终。忽有群乌运巢而去。一时净尽。帝深加敬信。
因起此寺。
* 变化篇
** 厌欲部
大庄严法门经云。尔时王舍城中。有淫女。女名金色。彼
女宿世善根因缘。形貌端正。众相具足。身真金色。光明
照耀。容仪媚丽。世所希有。神慧聪敏。办才无碍。音辞清
妙深邃柔软言尝含笈随所行处。皆金光照。所著衣服
亦皆金色。一切人众。见者系心。爱著无舍。随所游处。皆
悉随从。有长者子名上威德。为欲乐故。多与财宝。共相
要契。车乘庄严。往诣园林。尔时金色女。宿缘冥感。为文
殊师利。化令入道神变自在。故以头枕彼威德膝上而
睡。即以神力于其卧处。现为死相。膀胀臭烂。难可附近。
须臾腹破。肝肠剖裂。五脏露现。臭秽可恶。大小便道。流
溢不净。诸根支节。蝇蛆唼食时长者子。见此死尸。生大
恐怖。身毛皆竖。而作是念。我今无救。遍观四方无归依
处。从昔以来未见如是恶事。又大众知我与彼同来在
此。而今忽死。谓我故杀。彼长者子。过去善根虽熟。以不
闻见文殊共金色女所说法故。文殊师利。即以神力令
诸树林。悉说偈言。长者子闻。心大欢喜。深自庆幸。舍弃
死尸。从林而出。即往佛所。具说怖缘。尔时佛告长者子。
汝莫忧怖。我当施汝一切无畏。长者子白佛。一切怖畏。
从何而生。佛言从贪瞋痴因缘故畏。当知一切诸怖。无
主无作。无有执者。汝先欲觉。今何所在。长者子言。此中
所见好色。凡夫贪著。于圣法中。无如是事。于是佛为种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7c 页
种方便说法时长者子。得顺法忍时。金色女。知长者子
受教化巳。庄严五百马车。前后围绕。来诣佛所却住一
面。尔时文殊问长者子言。汝识此妹不。长者子言。我今
实识。文殊师利言。汝云何识。时长者子。即向文殊而说
偈言。见色如水沫。诸受悉如泡。观想同阳燄。如是我识
彼。文殊当善听。彼恩难可报。我本多贪欲。见不净解脱。
尔时佛告阿难。此金色女。上威德男。巳于过去教化。令
发菩提。今更闻法。得顺法忍。此金色女。于当来世过九
十百千劫。当得作佛。威德长者。得菩萨身。又观佛三昧
云。佛告阿难。我昔夏安居。时波罗柰国。有一淫女。在高
楼上。名妙意。昔日于佛有缘。尔时世尊化三童子。年皆
十五。面貌端正。胜诸世间一切人类。此女见已。身心欢
喜。白言丈夫。我今以身。及与奴婢。奉上丈夫。可备洒扫。
若能顾纳。一切供给。无所爱惜。作是语巳。化人就床。女
前亲近。一日一夜。心不疲厌。至二日时。爱心渐息。至三
日时。缠绵不巳。女生厌悔。身体痛苦。女作念言。我闻人
说。迦毗罗城净饭王子。身紫金色。三十二相。悯诸盲冥。
救济苦人。恒在此城。尝行福度。放金色光济一切人。今
日何故不来救我。我从今日。乃至寿终。终不贪色。化人
亦瞋妇女。废我事业。我今共汝合体一处。不如早死。是
时化人。取刀剃颈。血流滂沱。涂于女身。萎陀在地。二三
日后。膀胀烂溃。肉落。唯有臭骨。如胶如漆。黏著女身。女
极恶厌。而不得离。女发誓愿。若诸天神。及与仙人净饭
王子。能免我苦。我持此舍一切珍宝。以用给施。作是念
时。佛将阿难难陀帝释在前梵王在后。佛放尝光。照耀
天地。一切大众。皆见如来诣此女楼。时女见佛心怀惭
愧。藏骸无处。取诸白氎。缠裹臭尸。臭气如故。不可覆藏。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8a 页
女见世尊作礼。以惭愧故。身映骨上。臭骨忽然在女背
上。女极惭愧。流泪而言。如来功德。慈悲无量。若能令我
离此苦者。愿为弟子。心终不退。佛神力故。臭骨不现。女
大欢喜。为佛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所珍一切施佛。佛
为咒愿。梵音流畅。女闻咒愿。心大欢喜。应时即得须陀
洹道。五百侍女。闻佛音声。皆发无上菩提道心。无量梵
众。见佛神变。得无生忍。
** 感应缘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有神通。尝在曹公座。公曰今日
高会。恨不得吴松江鲈鱼为脍。放云可得也。求铜盘贮
水放以竹竿饵钓盘中。须臾引一鲈出。公大抚掌。会者
皆惊。公曰。一鱼不周座席。得两为隹。放乃复饵钓之。须
臾引出。皆三尺馀。生鲜可爱。公便目前脍之。周赐座席。
公曰。今既得鲈。恨不得蜀生姜耳。放曰可得也。公恐其
近道买。因曰。吾昔使人至蜀买锦。可敕人告吾使。使增
市二端。人去须臾还得生姜。又云于锦肆下见公使。巳
敕增市二端。后经岁馀。公使还。果增市二端锦。问之云
昔某月某日。见人于肆下。以公敕增市二端锦。后公近
郊。士人从者百许人。放乃赍酒一罂。脯一片。手自倾罂
行酒百官。百官皆醉饱。公还验之酤卖家。昨悉亡其酒
脯矣。公恶之。阴欲杀元放。元放在公座。将收之。放郤入
壁中。霍然不见。募取之。或见于市。乃捕之。而市人皆放
同形。后或见放于阳城山头。行人逐之。放入于群羊。行
人知放在羊中。告之曰曹公不复相杀。本成君术。但欲
与相见。羊中忽有一大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
如许。人即云此羊是。竞往欲取。而群羊数百。皆为羝羊。
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于是莫知所取焉。老子曰。吾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8b 页
之所以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于
孔子。厄于陈。弦歌于馆中。夜有一人长九尺馀。著皂衣
高冠大吒。声动左右。子贡进问何人耶。便提子贡而挟
之。子路引出与战于庭。有顷未胜。孔子察之。见其甲车
间。时时开如掌。孔子曰。何不探其申车。引而奋之。子路
如之没手。仆于地。乃是大鲸鱼也。长九尺馀。孔子叹曰。
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因衰而至。此其来也岂以吾遇
厄绝粮。从者病乎。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久者
神皆依凭。能为妖怪。故谓之五酉。五酉者。五行之方皆
有其物。酉者老也。故物老则为怪。
* 眠梦篇
** 三牲部
杂宝藏经云。昔有恶生王。为行残暴。如来遣迦栴延。化
其本国。恶生王及夫人。皆得生信。夫人号为尸婆具。沙
后生太子。字乔波罗。时王于寝。梦见八事。以为不祥。愁
忧惨悴。寻问外道婆罗门。外道正嫉尊者迦栴延。因王
此梦。言大不吉。不禳压之。祸及王身。王益增忧恼。即问
禳压。当须何物。婆罗门言。所须用者。王所珍爱。我若说
者。王必不能。王言此梦甚恶。但恐大祸殃及我身。除我
以往。馀无所惜。诸婆罗门寺。即语王言。此梦有八。须八
种可以禳灾。一杀王所敬夫人尸婆具沙。二杀王所爱
太子乔婆罗。三杀辅相大臣。四杀王所有乌臣。五杀王
一日能行三千里象。六杀王一日能行三千里驼。七杀
王良马。八杀王所敬秃头迦栴延。杀聚其血。入中而行。
可得消灾。王闻其言。以巳命重。即便许可。还至宫中。愁
忧懊恼。夫人问王何故如是。王具陈说上不祥之梦。并
道婆罗门禳梦所须。夫人闻巳而作是言。但使王身平
安。无患妾之贱身。复白王言。却后七日。我归当死。听我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8c 页
往彼尊者迦栴延所。六日之中。受斋听法。王言不得。汝
若至彼。或语其实。彼若知者。舍我飞去。夫人慇勤。王不
能免。即便听往。夫人到彼尊者所。礼拜问讯。遂经三日。
尊者怪问。王之夫人。未曾全此经宿。何故今者不同于
常。夫人具说王之恶梦。却灾七日。当杀我等。用禳灾患。
馀命未几。故来听法。尊者迦栴延言。此梦甚吉。当有欢
喜。不足为忧。一头上然者。宝主之国。当有天冠直十万
两金来贡于王。日晡时必当来至。二两蛇绞腰月支国
王。当献双剑。价值千万两金。今日当至。三细铁网缠身
者。大秦国王。当献珠缨。价值十万两金。后日凌晨当至。
四赤鱼吞足者师子国王。当献毗琉璃宝跂。价值万两
金。后日食时当至。五四白鹤来者跋耆国王。当献金宝
后日日中当至。六血泥中行者。安息国王。当献鹿毛钦
婆罗衣。价值十万两金。后日日昧当至。七登太白山者。
旷野国王。当献大象。后日晡时当至。入鹳雀咽头者。王
与夫人。当有私密之事。事至后日。自当知之。夫人白王
良久。果如尊者所言。期限既至。诸国所献。一切皆到。王
大欢喜。尸婆具沙夫人。先著宝主国所献天冠。王因挍
戏。脱夫人所著一重天冠。著金鬘夫人头上。时夫人瞋
恚而言。若有恶事。我先当之。今得天冠。与彼而著。寻以
酪器。掷王头上。王头尽污。王大瞋忿。拔剑欲斫夫人。夫
人走入房中。即闭房户。王不得前。王寻自悟尊者占梦
云有私密事。正此事耳。王及夫人寻至尊者迦栴延所。
具论上来信于非法恶邪之言。几于尊者。妻子。大臣。所
爱之物。行大恶事。今蒙尊者离于恶事。即诣尊者敬奉
供养。驱诸外道婆罗门等。远其国界。于三宝所。深生。
** 不善部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9a 页
如发觉净心经云。佛告弥勒菩萨言菩萨当观。二十种
睡眠诸患。时有国王。名不黎先泥。夜梦十事。即寤大怖。
意中不乐。谁能解梦。有一婆罗门言。我为解之。恐王闻
者忧愁不乐。王言如卿所睹说之。勿有所讳。婆罗门言
王梦皆恶。当取所重爱夫人太子。及亲近侍人奴婢。皆
杀以祠天。王可得无他。王闻此语。转加愁忧。即入斋房。
思念是事。王正夫人名摩泥。到王所。问王言。何为入斋
房。愁忧不乐。设有善恶。王应语我。王便为夫人具说夜
梦十事。夫人言王莫愁忧。如人买金磨石。好丑善恶。其
色自见于石上。今佛近在精舍去国不远。何不往问。如
佛所解。王当随之。王即敕群臣严驾而出。到佛所。头面
礼佛足。却坐白佛言。我昨夜梦见十事。寤即怖恐。恐亡
我国及身妻子。唯佛为解。佛言第一梦。见三瓶并两边
瓶满气出相交往来不入中夬空瓶中者此后世人。豪
贵者自相追随。不亲贫者。第二梦。见马口食尻亦食者。
此后世人。作帝王。及大臣。廪食。县官俸禄。复采万民。不
知厌足。第三梦。见小树生华者。此后世人。年未满三十
而头生白发。贪淫多欲。第四梦。见小树生果者。此后世
人年未满十五行嫁。抱儿而归。第五梦。见一人索绳。人
后有羊。羊主食绳者。此后世人。夫婿出行贾作。其妇与
他家男子交通。贪其财物。第六梦。见狐坐金床上。于金
器中食。此后世人。下贱便尊贵。有财产。众人敬畏。公侯
子孙。更经贫贱。处于下坐。第七梦。见大牛还从小犊子
乳者。此后世人。无有礼义。母反为女作媒。诱恤他家男
子。与女交通。第八梦。见凹牛从四面鸣来。相趋欲斗。当
合未合。不知牛处者。此后世帝王。长吏及人民。皆无至
诚之心。更欺诈愚痴瞋恚。不敬天地。是故雨泽不时。第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9b 页
九梦。见大陂水。中央浊。四边清者。此后世中国。当扰乱
治行。不平人民。不孝父母。不敬长老。边国面当平清。人
民和穆。第十梦。见大溪水流正赤者。此后世诸国忿争。
兴军聚众。更相攻伐。当作车兵步兵骑兵。共斗相杀。复
不可数。死者于路。血流正赤。王梦正是。王莫恐怖。于国
太子。于夫人。皆亦无他。王闻长跪。心即欢喜。今受佛恩。
令得安隐。从今巳后。不信诸异外道。及婆罗门。
** 感应缘
宋陈秀远者。颍川人也。尝为湘州西曹。客居临湘县。少
信奉三宝。年过耳顺。笃业不衰。宋元徽二年七月中于
昏夕间。闲卧未寝。叹念万品。死生流转无定。自惟巳身。
将从何来。一心祈念。冀通感梦。时夕结阴。室无灯烛。有
顷。见枕边如萤火者。囧然明照。俄而一室尽明。爰至空
中。有如朝昼。秀远遽起坐见中宁四五丈上。有一桥阁
栏槛朱彩立于空中。自见平坐桥侧。见桥上士女。往还
填衢。衣服妆刺。不异世人。末有一妪年可三十许。上著
青袄。下服白布裳。行至秀远左边而立。顷复有一妇人。
通体衣白布为遍环髻。手持华香。当前而立。语秀远曰。
汝欲睹前身。即我是也。以此华供养佛故。故得转身作
汝。回指白妪曰。此即复是我先身也。言毕而去。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智兴。俗宋氏。洛州人也。谦约成务。
励行坚明。依首律师诵经持律。心口相吊。不辍昏晓。至
大业五年仲冬。次当维那。鸣钟依时。僧徒无扰。同寺僧
名三果者。有兄从炀帝南幸江都。中路身亡。初无凶告。
通梦其妻曰。吾行达彭城。不幸病死。由斋戒不持。今堕
地狱。备经五苦辛酸。赖以今月初日。蒙禅定寺僧智兴。
鸣钟发响。声振地狱。同受苦者。一时解脱。今生乐处。思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29c 页
报其恩。汝可具绢十疋。早奉与之。并陈吾意。从眠惊寤。
怪梦所由。与人共说。初无信者。寻入重梦。及诸巫觋。咸
陈前说。后经十日。凶告奄至。恰与梦同。果乃奉绢与之。
而兴自陈无德。并施大众。寺主恭禅师等。合寺大德。咸
问兴曰。何缘鸣钟。乃感斯应。兴曰。余无他术。见付法藏
传云。罽腻吒王受苦。由鸣钟得停。及增一阿含经。鸣钟
偈福。敬遵此事。辄力行之。严冬登楼。风切皮肉。僧给羔
袖。用执钟椎。兴自励意。露手鸣椎。掌中伤破。不以为苦。
兼鸣钟之始。先发善愿。愿诸贤圣。同入道场。同受法食。
然后三下。将欲长打。如先致敬愿诸恶趣。闻此钟声。俱
得离苦。速得解脱。如斯愿行。遂能远感。众服其言。
* 兴福篇
** 兴福部
尔时座中。有一比丘。名曰听聪。闻法欣悦。即白佛言。我
自性念。先世之时。生波罗柰国。为长者子。于大道边。起
立精舍。床卧浆粮。供给众僧。行路顿乏。亦得止息。缘此
。命终生天。为天帝释。下生世间。为转轮王。各三十
。复有一比丘。名波拘卢。即白佛言。忆念我昔。生拘
。为长者子。时世无佛。众僧教化。大会说法。我往
。闻法欢喜。将一药果。名诃黎勒。奉上众僧。缘此果
报。命终生天。下生世间。恒处尊贵。与众超绝。九十一劫。
疾病。馀福值佛。逮得应真。复有一比丘。名曰须陀
耶。即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维耶离国。为小民家子。时
世无佛。众僧教化。我时持酪。入市欲卖。值众僧大会讲
法。过而立听。闻法欢喜。即举瓶酪。布施众僧。得咒愿福。
益怀欣跃。缘此福德命终生天。下生世间。恒处尊贵。九
十一劫。复有一比丘。名曰阿难。即白世尊曰。忆念我昔。
生罗阅祗国。为庶民子。身生恶疮。治之不瘥。有亲友道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0a 页
人。来语我言。当浴众僧。取其浴汁。以用洗疮。可得愈又
可得福。我即欢喜。往到寺中。加敬至心。更作新井。香油
浴具。洗浴众僧。取其浴汁。以用洗疮。寻蒙除愈。缘是功
德。所生端正。金色晃昱。不受尘垢。九十一劫。尝得净福。
僧德广远。今复值佛。心垢消除。逮得应真。尔时座中有
一比丘尼。名曰柰女。即白佛言。我念宿命。生波罗柰国。
为贫女人。时世有佛。名曰迦叶。时与大众围绕说法。我
时在座。闻经欢喜。意欲布施。愿无所有。自惟贫贱。心用
悲感。诣他园囿。乞求果蓏。当以施佛。乞得一柰。大而香
好。擎一盂水。并柰一枚。奉迦叶佛。及诸众僧。佛知至意。
咒愿受之分布水柰。一切周普。缘此福作。命终生天。得
为天后。下生世间不由胞胎。九十一劫。生柰花中。端正
鲜洁。今值世尊。开示道眼。尔时天帝。即从座起。为佛作
礼。长跪叉手。白佛言。世尊。我自念先世之时。生拘留大
国。为长者子。青衣抱行。入城游观。偶值众僧街巷分卫。
时见人民施者甚多。即自念言。愿得财宝布施。即解珠
缨施与众僧。同心咒愿。欢喜而去。从是因缘。寿终生天。
得为天帝。九十一劫。永离八难。佛告天帝。及诸大众。听
我自说宿命所行。昔我前世。于波罗柰国。近大道边安
设圊厕。国中人众。得轻安者。莫不感美。缘此功德。世世
清洁。累劫行道。秽染不污。金色晃昱。尘垢不著。食自消
化。无便利之患。佛告天帝。九十六种道中佛道最尊。九
十六种法中佛法最真。九十六种僧中。佛僧最政。所以
者何。由如来从阿僧祗劫。发愿成谛。殒命积德。誓为众
生六度四等。众善普备。得慧成满。三界天尊无能及者。
其有众生发一敬心。向如来者。胜获大千世界珍宝施
矣。三十七品。十二部经。分别罪福。言皆至诚。开三乘教。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0b 页
皆得奉行。闻者欢喜。乐作沙门。信佛行法。志尚清高。舍
世贪诤。导世间福。天人路通。众僧之由。是为最尊无上
之道。
** 生信部
如旧杂譬喻经云。昔舍卫城外。有妇人清信。戒行纯具。
佛自至门乞食。妇以饭著佛钵中。却行作礼。佛言种一
生十。种十生百。种百生千。种千生万。种万生亿。得见谛
道。其夫不信。默于后听佛咒愿。夫曰瞿昙沙门。言何过
甚。施一钵饭。乃得尔福。复见谛道。佛言卿从何来。答曰
从城中来。佛言汝见尼拘陀树高几许耶。答曰高四五
里。岁下数万斛实。又问其核大小。答曰如芥子。佛言汝
语过甚。何有种一芥子。乃高四五里。岁下数十万子。答
曰世人共见其实如是。佛言地是无知。其报力尚尔。何
况人是有情。欢喜持一钵饭上佛。其福甚大。不可称量。
夫妇二人。心开意解。应时即得须陀洹道。又智度论云。
昔佛在世时。佛与阿难。从舍婆提城向婆罗门城。时婆
罗门城王。属外道。闻佛欲来。即立制限。若与佛食。其佛
语者。当罚金钱五百文。后佛来到入城乞食。人皆闭门。
佛与阿难。空钵而出。见一老婢。持破瓦器。盛臭潘淀出
门弃之。见佛相好。空钵而来。心念欲施。佛知其意。申钵
从乞所弃潘淀。婢即净心持来施佛。佛受施巳。语阿难
言。此婢因施十五劫中。天上人间。受福快乐。不堕恶道。
后得男身。出家学道。成辟支佛。当时有一婆罗门。闻佛
此语。心开意解。向佛忏悔。佛为说法。得须陀洹。即时举
手。大唱声言。一切众人。甘露门开。如何不出。诸人闻巳。
皆送五百金钱与王。请佛供养。即破制限。王与群臣。亦
归依佛。佛为说法。悉获道果。以是因缘。如来所说。无有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0c 页
虚妄。善恶果报。必受不差。
** 校量部
如须达经云。昔过去世。有鞞蓝大婆罗门大富多财。彼
作大施。以八十四千金钵。碎银满中。彼行大施。八十四
千银钵。满中碎金。八十四千金钵。满中碎金。八十四千
银钵。满中碎银。八十四千象。象白如雪。八十四千马。金
饰交露。八十四千牛。𤛗乳满器。八十四千玉女。端正殊
妙。诸缨严饰。如是行施。与阎浮提凡夫人。宁施与彼一
仙人。得福多虽与仙人。不如施一须陀洹。此得福多。虽
与须陀洹。不如施与一斯陀含。虽与斯陀含不如施一
阿那含。虽与阿那含。不如施与阿罗汉。百须陀洹。不如
施与一斯陀含。虽与百斯陀含。不如施与一阿那含。虽
与百阿那含。不如施与一阿罗汉。虽与百阿罗汉。不如
施与一辟支佛。虽与百辟支佛。不如施与如来。无所著
等正觉。此得福多。彼居士作如是施。与阎浮提凡夫人。
至百辟支佛。作房舍以施招提僧。得福增多。虽与招提
僧。不如以清净意。作三自归佛法僧。受其戒。此得福多
虽受三归。受戒。不如与一众生。行于慈悲。至𤛓牛顷。此
得福多。虽于一切众生。分别行慈下至𤛓牛顷谓不如
一切行无常。苦空无我。思惟念者。下至弹指顷。此得福
多。又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梵福。云
何为四。若有信人。未曾起偷婆处。于中能起偷婆者。
是初受梵天之福。若有信人。能补治故寺者。是谓第二
受梵天之福。若有信人。能和合圣众者。是谓第三受梵
天之福。若佛初转法轮时。诸天世人劝请转法轮。是谓
第四受梵天之福。
** 修造部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1a 页
又观佛三昧经云。时优阗王。恋慕世尊。铸金为像。闻佛
当下宝阶。象载金像来迎世尊。尔时金像从象上下。犹
如生佛。足步虚空。足下雨华。亦放光明。来迎世尊。合掌
又手。为佛作礼。尔时世尊。亦复长跪。合掌向像。空中百
千化佛亦皆合掌长跪白像。尔时世尊而语像言。汝于
来世大作佛事。我灭度后。我诸弟子。以付嘱汝。空中化
佛。异口同音。咸作是言。若有众生于佛灭后。造立形像。
持用供养。是人来世。必得念佛清净三昧。
** 杂福部
又正法念经云。若有众生。施人美水。或覆井泉恐诸毒
蛇。堕于井中。行人饮之而致苦恼。命终生三管箜篌天
受五欲乐。若见病困。咽喉出声。馀命未尽。施其浆饮。或
施其财。以续彼命。命终生深水天。从天命终。随业流转。
不堕三途。得受人身。从生至生。不遭病苦。若有众生持
戒。见比丘僧。以扇布施。令得清凉。读诵经法。命终生风
行天悦乐无比。若有众生。于河津济。造立桥船。以善心
渡人。命终生持鬘天。受五欲乐。命尽人中为王典藏。又
譬喻经云。昔有母子三人。尝作三事。一作大船。置于河
中。以渡百姓。二于都市。造立好井。以供万民。三于四门。
各作圊厕。给人便利。缘是功德。命终之后。皆生天上。受
福自然。下生人中。富贵长寿。所生之处。不经三涂。又华
手经云。佛告舍利弗。菩萨有四法。终不退转无上菩提。
何等为四。一者若见塔庙毁坏。当加修造。若块若泥。乃
至一塼。二者若于四衢道中。多人观处。起塔造像。为作
念佛善福之缘。塔中画作。若转法轮。及出家相。乃至双
树入涅槃相。三者若见有比丘僧。二部诤讼。勤求方便。
令其和合。四者若见佛法欲坏。能诵读说。乃至一偈。令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1b 页
法不绝。为护法故。敬养法师。专心护法。不惜身命。菩萨
若成是四法者。世世当作转轮圣王。得大身力。如那罗
延。舍四天下。而行出家。能得随意修四梵行。命终生天。
作大梵王。乃至究竟成无上道。
** 洗僧部
佛言所以用四月八日者。为春夏之际。殃罪悉毕。万物
普生。毒气未行。不寒不热。时气和适。今是佛生日。故诸
天下人民。共念佛功德。浴佛形像。如佛在时。佛言我为
菩萨时。三十六返。作飞行皇帝。今日有好心。念释迦佛
恩德者以香花浴佛形像。当取三种香。一都梁香。二藿
香。三艾纳香。又用郁金香。手按渍之。于水中按之。以作
赤水。则灌像讫。以白练拭之。名曰清净。其福第一。时有
一客作人。园中汲水灌树。见舍利弗。发小信心。唤舍利
弗。脱衣树下。以水浇洗。身得轻凉。作人后命终。即生忉
利天上。有大威力为功虽少。以遇良田。获报甚多。即下
诣舍利弗所。散华供养。舍利弗因其信心为说法要。得
须陀洹果。又贤愚经云。尔时首陀会天。下阎浮提。至世
尊所。请佛及僧。浴洗供养。即设饮食。并办洗具。温室暖
水。调适酥油。浣草皆悉备有。于是世尊。及诸比丘。共洗
浴巳。并厚饮食。其食甘美。世所希有。是时阿难白佛。此
天往昔。作何功德。形体殊妙。威相奇特。光明显赫。如大
宝山。佛告阿难。乃往过去毗婆尸佛时。此天彼世为贫
家子。恒行佣作。以供身口。闻说洗僧之德。情中欣然。便
勤作务。得少钱谷。用设洗具。并及饮食。请佛众僧。由此
福行。寿终之后。生首陀会天。有此光相。七佛巳来。乃至
千佛出世。亦皆如是。
** 感应缘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1c 页
唐杨州长乐寺释住力。姓褚氏。河南阳翟县人。器宇凝
峻。虚怀接悟。声第之高。有闻缁俗。于本寺四部王公。共
造高阁并二挟楼妙尽奇工。即年成立寺众三百同皆
欢喜。至大业十年。自竭身资。以栴檀香木。模写瑞像。并
二菩萨。不久寻成。同安阁内。至十四年。隋室丧乱。道俗
流亡。骸骨萎朽。充诸衢市。誓以身命。守护殿阁。寺居狐
兔。顾影为俦。啜菽饮水。再离寒暑。虽耆年暮齿。而心力
逾壮。泥涂褫落。周匝火烧。口诵不辍。手行治葺。贼徒雪
泣。见者哀叹。往往革心。相佐修补。皇唐受命。弘宣大法。
旧僧馀众。并造相投。邑屋虽焚。此寺犹在。武德六年。江
表贼师辅公祐。负阻缮兵。潜图反叛。凡百寺观。撤送江
南。力乃致书再请。愿在阁前。烧身以留寺宇。祐伪号称
尊。志在倾殄。得书不顾。力谓弟子曰。吾无量劫来。积习
贪爱。不能捐舍形命。以报法恩。今欲自于佛前取尽。决
不忍见像济江可积乾薪。自烧供养。便以香汤沐浴。跏
趺面西。引火自烧。命终火灭。合掌凝然。群鹊哀鸣。其声
甚切。右绕七匝。方始飞去。
唐京师弘福寺释慧云。姓王。太原人也。弱冠乐道。投匡
山大林寺。因寺毁坏。力为营造。至隋季末年。中表咸乱
胡秀才。亲领士众。临据九江。因感发心。欲写庐山东林
寺。文殊瑞像。以云有出众之奇。令鉴炉锤。光仪乃具。唯
颈及胁。两处有孔。其年秀才。伪敕所追有像色金百二
十两。盛以竹筒。云以贼徒蜂起。无方守护。并用付才。又
以念诵铜珠一贯。遗才为信。才得便风。举帆前引。于江
中路。遭浪船没。财物荡尽。唯人达岸。但恨失像色金。烦
冤江畔。呼嗟未绝。须臾金筒随浪逆流。并遗铜珠。前后
相继。汎汎隐隐。向岸就才。既获像金。举众大叫欣庆。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2a 页
唐蒲州普济寺释道英姓陈氏。蒲州猗氏人也。年十八。
叔休律师。化令出家。父母恋逼取妻。英割爱辞亲。示同
脱蓰。在俗不染色声。出家经论洞明。乃曰。法相可知心
惑。须晓开皇十九年。遂入解县太行山。柏梯寺。修学止
观。忽然发解人法二空深悟心首坐处树枝。下映四表。
兼理僧役。以事考心。后在京师。住胜光寺。从昙迁禅师。
听摄大乘论。学徒五百。英解独俊。尝曰惟识之旨。洞晓
心腑。外事之质。岂得碍乎。晚还蒲州。住普济寺。置庄夏
县东山深隐之处。不与俗事交争。八方四部。其凑若昏
昼则营理僧务。夜则为说禅观。至于一日。说起信论。到
心真如门。奄然不语。众怪观之。气绝身冷。经于累宿。方
从定起。身色怡泰。如證初禅。河东沙门道逊。高德名僧。
素与同学。及逊舍命。去英百五十里。未及相报。终夕便
知。告其众曰。逊公巳逝。相与送乎。及行中路。便逢告使。
自及终。集众告曰。今日早须收积。恐明日人畜众聚。损
食谷草英亦自运。催促极急。众但知助。不测其意。至夜
都了。索水洗浴。还本坐处。被以大衣。语门人志裒法要
又曰无常常耶不可自欺不可空死令诵华严经。贤首
偈。奄然神逝。
唐坊州人上柱国王怀智。至显庆初亡殁。其母孙氏。及
弟怀善怀表并存。至四年六月。雍州高陵。有一人死经
七日。背上巳烂而苏。此人于地下见怀智云。见任泰山
录事。遣此人执笔口授为书。谓之曰。汝虽合死。今方便
放汝归家。宜为我持此书至坊州。访我家。兼白我娘。怀
智今为泰山录事参军。幸蒙安泰。但家中曾贷寺家木
作门此功德物。请早酬偿之。怀善即死。速作经像救助。
不然恐无济理。此人既苏之后。即赍书送其舍。所论家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2b 页
事。无不暗合。至经三日。怀善遂暴死。合州道俗闻者。莫
不增修功德。
* 摄念篇
** 引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士夫游空宅中。得六种众生。
一者得狗。即执其狗系著一处。次得其鸟。次得毒蛇。次
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罗。次得猕猴。得斯众生。悉缚一处。
各各嗜欲。到所安处。各不乐于他处所系缚。是六根。
种种境界。各自求所乐不乐馀境。眼尝求可爱之色。不
可意色则生其厌。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此六种根种
种行处。其有力者。堪能自在。是故当勤修习。尔时世尊
告诸比丘。譬如有蚖蛇。凶恶毒炽盛一筐中。时有士夫
聪明。求乐厌苦。求生厌死。时有一士夫语言。汝今取此
箧蛇。摩拭洗浴。恩亲养食。出内以时。若四毒蛇。脱有恼
者。或能杀汝。或令近死。汝当防护。尔时士夫。畏四毒蛇。
及五旃陀罗。拔刀随后。又内六大贼来。恐怖驰走。还入
空村。见彼空舍。危朽腐毁。有诸恶物。但皆危脆。无有坚
固。人复语言。是空聚落。当有贼来奄汝。尔时士夫。畏此
四毒蛇。五拔刀贼。内六恶贼。空村群贼。而复驰走。忽尔
道路临一大河。其水复急。但见此岸有诸怖畏而见彼
岸安隐快乐清净无畏。而无桥船可度。得至彼岸作是
思维。即拾草木成筏。截流横度。如是士夫。免四毒蛇。五
拔刀怨。六内恶贼复得脱于空村群贼。度于彼流离此
岸种种怖畏得至彼岸安隐快乐。
* 法服篇
** 感应缘
唐贞观五年。梁州安养寺。慧光法师。弟子母氏家贫。内
无小衣。入来子房。取故袈裟作之而著。与诸邻母同聚
言笈。忽觉脚热。渐上至腰。须臾雷震霹雳。掷邻母百步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2c 页
之外。土泥雨耳。闷绝经日。方得醒悟。所用衣母。遂被震
死。火烧燋蜷。题其背曰。由用法衣不如法也。其子收殡
又再震出。乃露骸林下是知受持法服。福利三归之龙。
信不虚矣。
* 燃灯篇
** 感应缘
后周时有张元。字孝始。河北万城人也。年甫十六。其祖
丧明三年。元恒忧泣。昼夜经行。以祈福祐。复读药师经
云。盲者得视之言。遂请七僧。燃七灯。七日七夜转读药
师经。每日行道。作天人师。乃云元为孙不孝。使祖丧明。
今以灯光普施法界。祖目见明。元求代闇。如此殷勤经
于七日。其夜梦见一老翁。以一金錍疗其祖目。谓元曰。
勿忧悲也。三日巳后。祖目必差。元于梦中喜跃无申。遂
即惊觉。乃更遍告家人大小。三日之后。祖目果差。
唐蜀川汉州。三学山寺。至唐开皇十二年。寺东璧。有佛
迹现。长尺八寸。阔七寸。兼有神灯。自空而现。每夕常尔。
斋日则多。有州宰意欲寻之。乘马来寺。十里以外。空灯
列见。渐近渐昧。返还十里。如前还现。每于月六斋日。
* 悬幡篇
** 引證
迦叶诘阿难经云。昔阿育王。自于境内立千二百塔。王
后病困。有一沙门。省王病。王言前为千二百塔。各织作
金缕幡。欲手自悬幡散华。始得成办。而得重病。恐不遂
愿。道人语王云王好叉手一心。道人即现神足。应时千
二百寺。皆在王前。王见欢喜。便使取金幡金华。悬诸刹
上。塔寺低仰。即皆就王手。王得本愿。身复病愈。即发大
意。延寿二十五年。故名续命神幡。
* 香华篇
** 感应缘
齐栖霞寺。在南徐州。琅琊郡。摄山之中。尝闻法钟自响。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3a 页
山舍去村五六里。宋升明中。村民平旦。并见半山有幡
盖罗列。烟光五色。映照虚空。时有法度法师。于山舍讲
无量寿经。中夜忽有金光照寺。于其光中。如有台馆形
像。弘宣寺中。僧众及净人等。小不如法。及白衣宾客。有
秽浊入寺者。虎即出现。吼叫巡房。响振山谷。
唐雍州渭南县南山。倒豹谷。崖有悬石。文状倒豹。谷有
岩。像于佛面。亦号像谷。此谷有七佛龛。昔佛曾来此谷
说法。涧内有薝卜华尝所供养。近至永徽年中。南山龙
池寺。沙门智积闻之往寻。至谷闻香。莫知何所。深讶香
气。从涧内沙出。即拨沙看形似茅根。里甲沙土。然极芬
馥。就水抖擞洗之。一涧皆香。将还龙池佛堂中。合堂皆
香。极深美气。
异苑曰。司州卫士度母。尝诵经长斋。非道不行。曾出自
斋堂。众僧未食。俱望见云中有一物下。即落其前。乃是
大钵。满中香饭举坐肃然。一时敬礼。母自分赋斋人。皆
七日不饥。
博物志曰。西域使献香。汉制献香。不满觔。不得受。西使
临去。乃发香器。如大豆者。试著宫门。香气闻长安四面
数十里中。经日乃歇。
栴檀香。竺法真登罗山疏曰。栴檀出外国。元嘉末。僧成
藤。于山见一大树。圆荫数亩。三丈馀围。辛芳酷烈。其间
枯条数尺。援而刃之。白栴檀也。俞益期笺曰。众香共是
一木。木根为栴檀。
惊精香。十州记曰。聚曰洲。在西海中。上多真仙灵馆宫
第。北门有大树。与枫木相似。而芳香闻数百里。名为反
魂树。扣树能有声。如牛呴。闻者骇振。伐其根心。于玉谷
中煮取汁。更微煎。令可丸。名曰惊精香。或名震灵。又名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3b 页
反生香。或名人乌精。或名却死香。香闻数百里。死尸在
地。闻气仍活。
* 呗赞篇
** 述意
寻西方之有呗。犹东国之有赞。赞者从文以结章。呗者
短偈以流颂。比其事义。名异实同。是故经言以微妙音
声。歌赞于佛德。
** 引證
长阿含经云。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一者其音
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
者周遍远闻。
** 音乐部
** 感应缘
北齐时。有仕人姓梁。甚豪富。将死。谓其妻子曰。吾平生
所爱奴马。使用日久称意。吾死以为殉。不然无所乘也。
及死。家人以囊盛土压奴杀之。马犹未杀。奴死四日而
苏。说云。至官府门。门人因留止在门所。经一宿明旦见
其亡主被锁。兵守卫入官所。见奴谓曰。我谓死人。得使
奴婢。故遗言唤汝。今各自受其苦。全不相关。今当白官
放汝。言毕而入。奴从屏外窥之。见官守卫人曰。昨日压
脂多少乎。对曰得八斗。官曰更将去压取一斛六斗。主
则被压牵出。竟不得言。明旦又来有善色。谓奴曰。今当
为汝白也。又入。官问得脂乎。对曰不得。官问何以。主司
曰此人死三日。家人为请僧设会每闻经呗声铁梁辄
折。故不得也。官曰且将去。主司白官。请官放奴。即唤放
俱出门。主遣传语其妻子曰。赖汝等追福获免大苦。然
由未脱。更能造经像以相救济冀因得免。自今无设祭。
既不得食。而益吾罪。言毕而别。奴遂重生而具言之。家
中果以其日设会。于是倾家造福。合门练行。
醒世卷五目录(阐发敬信。使人知虔奉在内不在外)¶ 第 133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