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 第 1a 页 WYG0432-011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奏议卷九十
宋 赵汝愚 编
礼乐门
濮议下
上英宗乞罢称亲 吕 诲
臣等伏闻手诏节文称亲之礼谨遵慈训追崇之典岂
易克当固已见陛下守义徇公谨重之至也然称亲之
卷九十 第 1b 页 WYG0432-0113d.png
礼殊未为安群口纷纭不胜嗟愤臣等窃详皇太后手
书称亲之意盖用汉宣故事欲行于今乃与中书门下
元建皇考之议大体相依此不免为两统二父之失所
以议者喧然皆谓母后手书非出慈寿之本意皆建议
之臣眩惑交结成就其谋欲自掩其恶而杜塞言者之
口也臣观陛下继明之始与汉宣故事不同宣帝之时
尚为有司所奏礼为人后者为之子请谨视孝昭所为
未有却令大宗正统之母追称小宗所生为亲者也错
卷九十 第 2a 页 WYG0432-0114a.png
乱礼法失其本意若欲准汉宣故事以濮王为亲则襄
国已降自当为母于皇太后岂得安哉恭惟陛下亲受
仁宗诏命而为之子故先帝遗诏诞告万方谓陛下为
皇太子即皇帝位四夷诸夏莫不共闻今乃复称濮王
为亲则先帝治命之诏不行而陛下继体之义不一况
太后与政府大臣并受先帝顾托言犹在耳永昭陵土
未乾止因一二奸臣之谋遂忘而弗顾陷两宫于有过
之地使四方夷狄惑先帝之遗诏疑陛下之过举移讴
卷九十 第 2b 页 WYG0432-0114b.png
歌欣戴之心为忠愤不平之气可不痛哉万一强敌奸
民以有先帝遗诏为问则执政之臣其将何辞对之然
则称亲之礼岂宜轻用首议之臣安得不诛臣等待罪
于家屡蒙诏旨促令供职而踧踖未敢承命者以此故
也若必使臣等就职则当合班廷争以救朝廷之失虽
陛下容纳直言为天下所闻而臣等不能早悟明主之
罪益深益重矣岂可复居言路为耳目之臣哉臣等之
心有死无二伏望陛下留神听纳天下幸甚
卷九十 第 3a 页 WYG0432-0114c.png
上英宗论回避濮王名讳 吕公著
臣近睹敕文中书门下奏濮安懿王名下一字应中外
文书合行回避奉圣旨依奏数日以来朝野有学识者
皆以为未安臣谨按礼文七庙之讳虽不及于天下皆
颁告于天下又晋尚书王彪之等议所生之讳臣下不
当回避当时以彪之之议为当今来辅弼奏请盖缘臣
卷九十 第 3b 页 WYG0432-0114d.png
子之心陛下未有谦抑之辞切恐四方后世不免讥议
臣愚欲乞特降诏可濮安懿王名下一字唯上书奏事
并听回改馀公私文字不须讳避若续降此指挥则与
祖宗七庙名讳小有差别在于天下臣子亦安敢故犯
臣忝守经术又为礼官臣若不言谁当言者
卷九十 第 4a 页 WYG0432-0115a.png
上英宗乞追还诏书复吕诲等职事
韩 维
臣窃闻御史知杂吕诲等以论濮安懿王事得罪并行
谴逐群议喧然皆以谓诲等能审议守职国之忠臣而
窃叹朝廷典刑遂至于此臣伏以陛下自入继大统士
大夫莫不首论为人后之大义以谓陛下素好经术必
能循用礼典以副先帝顾托之意自两制之议上闻臣
卷九十 第 4b 页 WYG0432-0115b.png
下更白交諌务欲上广聪明以正此事而今者遂至斥
逐宪官以失天下之望诚可痛也台官之言臣虽不尽
闻料其用心不过欲陛下尽如先王之法而止耳即如
此者乃是爱君之至安所得罪而逐之也近年以来风
俗颓敝士大夫𩔖皆贪固宠利护惜人情姑息苟且为
自容之计莫肯为国家悉心营职者陛下厚赏以劝之
严罚以督之犹恐此风不变而复内牵邪说贬斥正人
数以微过放远善士臣恐自此奸佞得志忠良结舌陛
卷九十 第 5a 页 WYG0432-0115c.png
下耳目益壅蔽缓急朝廷有事上无由知此时虽有悔
恨亦无及矣方今法度隳废百职不治国用匮乏民力
凋困外无良将士卒骄惰夷狄窥间而有轻中国之心
而天灾数见地变复作疾疫流行饥馑荐至由此观之
臣恐陛下之忧不在濮王名号未崇台官不畏威依命
也伏望圣慈思社稷安危之计以人情去就为虑亟追
昨日诏书还诲职事以救前失以安人情
卷九十 第 5b 页 WYG0432-0115d.png
上英宗乞留吕诲等 司马光
臣闻人主患在不闻其过人臣患在不能尽忠是故忠
直敢言之臣国家之至宝也夫以人主之尊下临群臣
和颜色以求谏重爵赏以劝之群臣犹畏懦而不敢进
又况惮之以威惩之以刑则嘉言何从而至哉窃闻侍
御史知杂事吕诲侍御史范纯仁监察御史里行吕大
卷九十 第 6a 页 WYG0432-0116a.png
防因言濮王典礼事尽被责降中外闻之无不骇愕臣
观此三人忠亮刚正忧公忘家求诸群臣罕见其比今
一旦以言事太切尽从窜逐臣窃为朝廷惜之臣闻人
君所以安荣者莫大于得人心今陛下徇政府一二人
之情违举朝公议尊崇濮王过于礼制天下之人已
知陛下为仁宗后志意不专怅然失望今又取言事之
臣群辈逐之臣恐累于圣德所损不细闾里之间腹诽
窃叹者多是况纯仁大防皆陛下简拔于众人之中任
卷九十 第 6b 页 WYG0432-0116b.png
以为耳目之臣盖取其忠直非取其阿谀也纯仁大防
亦欲竭诚尽节以报陛下之知故敢不附政府侃然正
论今更以此获罪则陛下于群臣之中尚谁亲哉若使
忠直日退阿谀日进则陛下何以复知臣下之善恶政
事之得失如此殆非国家之福也伏望圣慈亟令诲等
还台供职则天下翕然皆歌陛下之圣明虽禹之乐闻
善言汤之改过不吝不是过矣不然且为之别改近地
一官亦可以少慰外人之心也
卷九十 第 7a 页 WYG0432-0116c.png
上英宗缴纳举台官敕 韩 维
臣昨日閤门送到敕一道令臣举官二人充御史臣伏
以知人之道古今至难故圣王取士之法必有所试见
其迹效可用然后升进乃不失人臣伏见吕诲等刚果
强劲守义不回至干犯死亡之诛不顾忌讳以尽论议
求之古人如此至少臣又闻陛下向者自出范纯仁吕
大防二人姓名令除御史众见纯仁等能竭节言事皆
谓陛下明哲选任得人纯仁等不负陛下所知得事君
卷九十 第 7b 页 WYG0432-0116d.png
报国之道今一旦斥逐远去士大夫莫不切叹痛惜陛
下毁已成之美受可耻之名失当时之属望贻后代之
讥谤今敕旨令别举御史臣伏自忖度臣之驽下何敢
少望清光虽欲保举岂如圣主自择夫人未试用诚亦
难知如诲等则有已试之效矣陛下必欲为官求人来
群言以兴至治则臣愿复三人以佐陛下招贤纳諌之
美其举台官敕臣已具公文缴纳閤门未敢祗受
卷九十 第 8a 页 WYG0432-0117a.png
上英宗缴纳举台官敕 韩 维
臣今月十三日准中书劄子奉圣旨令臣依敕举官闻
奏者圣量兼容不责奉诏之稽缓特谕恩旨便合祗受
然臣伏再惟念事君之道义当倾竭若怀不尽之意外
窃敢言之名而无益于国事者臣所不忍为也故敢不
避鈇钺之诛以申其说臣窃以自古圣王优待諌诤之
臣虽甚狂直必加涵忍者非势不能黜也以为黜此一
人则伤众多之心遂此一失则败天下之事故不为也
卷九十 第 8b 页 WYG0432-0117b.png
治平以来四方倾听日望陛下开纳群言劝帅众力以
光祖宗之大业而反复如此臣所以痛心疾首为陛下
深忧也自吕诲等被黜至于市井之人皆知此事为非
美而在朝廷之臣未闻戮力竭忠为国救此失者则陛
下斥逐近臣贬台官之效已可见矣圣虑偶失为此事
而上下雷同便即成就如后日复有它事而人情如此
臣恐非陛下之福也今闻傅尧俞等强争不已则又将
黜此三人乎同时而黜六谏臣此危殆之道也陛下欲
卷九十 第 9a 页 WYG0432-0117c.png
履之乎臣所以再不奉诏者实冀以区区恳迫之诚终
悟圣意伏望陛下察臣前后所言甚经思虑不是妄发
特奋英断回革此事以慰天下之心非臣之利陛下社
稷之利也其举台官敕见在閤门未敢奉行劄子缴纳
中书讫所有臣不即奉诏之罪惟朝廷处分
上英宗辞侍御史恩命乞与吕诲同贬
傅尧俞
臣伏闻罢濮王追崇之典实允公议而称亲未改于礼
卷九十 第 9b 页 WYG0432-0117d.png
非安窃度朝廷不过谓哀帝之失既已更改孝宣所为
便可依据不知经史所谓亲者非父母而何况以孙继
祖与陛下不同而儒者讥议亦具在方册若不较善恶
苟前世尝行皆可以为后世法则书传所记是非百端
更无不可为者此盖欧阳脩违负先帝启不正之论倚
恃君相有泰山之固故群谄和附邪说日增摇动人心
亏损事体重两宫之过贻万世之讥不拔本根蔓延未
已伏乞重黜欧阳脩然后议韩琦等傅会奸人之罪广
卷九十 第 10a 页 WYG0432-0118a.png
发德音譬晓天下濮王封册一用礼官初议为定不然
无以慰仁宗付托之心当上天顾諟之意臣新除恩命
决不敢秖受亦不敢更赴諌院供职所有使契丹往还
公事才候得次依例上殿敷奏谨伏私门以待斧钺况
臣论濮王典礼与吕诲等实同议论乞诛首议之人以
谢天下今罪乃独在吕诲等前此固陛下所知非臣敢
有欺绐意合罪均虽死不敢独免
上英宗论追奉濮王六说 赵 瞻
卷九十 第 10b 页 WYG0432-0118b.png
臣前日伏蒙陛下谕以君臣之大义可掩僚友之小节
朝廷之大补可陋狷直之虚名德音慰存圣识深远臣
愚不胜感服之至今日复领诏旨促令入台供职臣闻
孔子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孟子去齐曰予岂若是小丈
夫然哉谏于其君不受则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
之力而后宿哉夫孔孟事列国僻君其去就犹如此之
难况小臣事万乘之贤主耶此君臣之义诚重而朝廷
之补诚切也然孔孟前日所以终去齐鲁者岂得巳哉
卷九十 第 11a 页 WYG0432-0118c.png
盖君臣之道未至故留之心不胜其去之义也吕诲等
岂愿去王庭清切之地而为圣朝窜逐之人哉今陛下
守先王之典礼徇天下之至公于其父母不敢过有褒
崇此非两汉之主所可伦比尚有少意未得以尽其美
者故臣下深有所未喻也既能遵奉大统不取皇考之
名巳恊公论矣而复出称亲之说盖由议者不深考其
文义见汉书有司之辞偶称云亲史皇孙宜谥曰悼故
引取为据尔然有司以其未有谥号即且以此为称暨
卷九十 第 11b 页 WYG0432-0118d.png
有悼园之谥则亲字固自已除之矣岂尝称曰亲悼园
乎况经传谓孝子事亲者统父母之言也谓亲庙数者
统祖宗而云也于族属中无有称亲之名是诚不可为
礼典以书于史策终无益于尊崇而徒妄为此纷更也
又若戾太子死难于野故与其子悼皇孙冢位在外则
宣帝改葬其父祖置园守冢礼当然矣今濮王朝廷礼
葬已固而遽图迁厝臣恐非濮王神灵之所安也又陛
下持正居谦不敢顺慈寿恩意之厚辞去亲皇及后号
卷九十 第 12a 页 WYG0432-0119a.png
诚慰天下之望矣然止用旧爵无所殊异亦众心之所
未喻也礼不可过则不称大号为得礼矣礼可褒进而直
用故封是可疑焉又天子公卿礼皆有庙濮国一品家
庙实宜所下诏书不准礼意直置园寝事违典制徒使
言者指擿异端曾无万分之一益也又陛下恭依经义
不废小宗故令宗朴承袭时祀然安懿王当为万世不
迁之大祖传之不朽则子之嗣王于义乃允今止封公
似为有待今若朝廷特申制诏复下有司去称亲之说
卷九十 第 12b 页 WYG0432-0119b.png
仍旧园之安加兼国之封进夫人之号明家庙之数正
嗣王之爵用是六说俾其据经恊义则中外之臣庶孰
不驩快哉顾在言职者斯亦可以塞责矣其建议之非
依违之过惟当诏问辅臣必有公议陛下当正其罪以
定群疑邪正分矣若是则虽孔孟犹不屑去况臣等出
处之迹哉僚友之议狷直之节夫何足道臣今不敢奉
诏伏地待罪
上英宗论典礼必与士大夫公议并乞降黜
卷九十 第 13a 页 WYG0432-0119c.png
赵 瞻
臣前奉中书劄子内圣旨令臣速赴台供职后复累历
陈恳愊以为朝廷未正大议未有归罪则终不敢奉诏
中夜复领御批使依前旨臣乃知诲等前日至有激讦
之过者诚有由而然也且臣所言者国家典礼也乞下
有司臣僚会议者公论也岂有典礼而不从公论者乎
陛下自知濮王不称皇考又去皇号于公论已为至止
矣而尚不欲与天下士大夫同议者何哉岂其犹有不
卷九十 第 13b 页 WYG0432-0119d.png
合公论之礼耶自古非礼之作后皆不久废改是终无
益于朝廷而有讥于典策此当言责者所以惓惓不能
已也今中外之公卿士庶忠愤阗然而独陛下以一二
执政之臣及左右邪佞之党心虽知非辞尚文过故主
先入之说未信臣言尔即不以臣言为是固宜亟赐降
黜犹可以悚动后来之人而塞绝议者之望况臣即时
违旨已足谴逐不待累日然后可罪不胜傍徨待命
之至
卷九十 第 14a 页 WYG0432-0120a.png
上英宗缴苏寀词头论同时斥六諌臣
韩 维
臣今月七日中书送到词头一道除刑部郎中苏寀守
本官兼侍御史知杂令臣撰词者臣窃以自濮安懿王
称亲三御史得罪以来群议汹涌人情不以为惬傅尧
俞等复不肯就职论事愈急士大夫窃为朝廷忧之而
卷九十 第 14b 页 WYG0432-0120b.png
天变遽作夷狄加慢忠义爱君之人往往窃议庶几陛
下因此儆惧刋前诏之失大还放逐赫然有为以新德
政今忽除苏寀为御史知杂则尧俞等岂复可留之望
哉同时而斥六谏臣切恐祖宗以来未有此事内失人
望外启戎心虚灾异先见之戒开祸败不测之端臣骤
蒙拔擢典司告命不敢阿谀隐讳以孤陛下任使其词
头不敢奉行己具状缴纳中书讫臣缘此事两违诏旨
自度罪恶深大必不得复见清光然区区愚忠犹愿
卷九十 第 15a 页 WYG0432-0120c.png
陛下深畏天戒谨察人情以为社稷之计
上英宗乞召还傅尧俞等下诏更不称亲
司马光
臣近曾上殿蒙圣恩宣谕以濮王称亲事云此亲字官
家亦本不欲称假使只称濮王与仙游县君有何不可
臣乃知陛下至公本无过厚于私亲之意直为政府所
误以致外议纷纭必谓旦夕下诏罢去亲名其已出台
卷九十 第 15b 页 WYG0432-0120d.png
官当别有除改见在台官亦优加抚谕使之就职昨日
忽闻侍御史知杂事傅尧俞知和州侍御史赵鼎通判
淄州赵瞻通判汾州中外之人无不惊愕此盖政府欲
闭塞来者使皆不敢言得专秉大权逞其胸臆臣窃惟
陛下春秋方壮圣德钦明而今日独取拒諌之名受孤
恩之谤违天下之望失人主之权正由遂政府数人狠
心而已不知于陛下有何所利而为之臣不胜区区深
为陛下痛惜伏望陛下勿复询于政府特发宸断召还
卷九十 第 16a 页 WYG0432-0121a.png
尧俞等下诏更不称亲如此则可以立使天下愤懑之
气化为欢欣诽谤之语更为讴歌矣
上英宗乞早赐责降 司马光
臣于今月十一日上殿乞与傅尧俞等一例责降十三
日又曾自陈固违圣旨之罪至今未奉指挥臣向于
陛下即位之年四月二十七日已曾上疏预戒追尊祖
父之事及政府请议濮王典礼陛下令候过仁宗大祥
卷九十 第 16b 页 WYG0432-0121b.png
别取旨臣与傅尧俞甫过大祥即诣政府白以为人后
者不得顾私亲之议及诏两制礼官同共详定之日臣
又独为众人手撰奏章若治其罪臣当为首其吕诲等
并系后来论列已蒙谴逐况如臣者岂宜容恕纵陛下
至仁特加保庇臣能不愧于心伏望圣慈依臣前奏早
赐责降其向所上疏窃虑年月稍久禁中遗失今别
录进呈
上英宗乞罢濮王称亲 彭思永
卷九十 第 17a 页 WYG0432-0121c.png
臣伏见近日以濮王称亲事言事之臣奏章交上中外
论议沸腾此盖执政大臣违乱典礼左右之臣不能开
陈理道而致陛下圣心疑惑大义未明臣待罪宪府不
得不为陛下明辨其事窃以濮王之生陛下而仁宗皇
帝以陛下为嗣承祖宗大统则仁庙陛下之皇考陛下
仁庙之嫡子濮王陛下所生之父于属为伯陛下濮王
出继之子于属为妷此天地大义生人大伦如乾坤定
位不可得而变易者也固非人意所能推移苟乱大伦
卷九十 第 17b 页 WYG0432-0121d.png
人理灭矣陛下仁庙之子则曰父曰考曰亲乃仁庙也
若更称濮王为亲是有二亲则是非之理昭然自明不
待辩论而后见也然而圣意必欲称之者岂非陛下大
孝之心义虽出继情厚本宗以濮王是生圣躬曰伯则
无以异于诸父称王则不殊于臣列思有以尊之使绝
其等伦如此而巳此岂陛下之私心哉盖大义所在即
典礼之正天下之公论而执政大臣不能将顺陛下大
孝之心不知尊崇之道乃以非礼不正之号上累濮王
卷九十 第 18a 页 WYG0432-0122a.png
致陛下于有过之地失天下之心贻乱伦之咎言事之
臣不能详据典礼开明大义虽知称亲之非而不知为
陛下推所生之至恩明尊崇之正礼使濮王与诸父夷
等无有殊别此陛下所以难安而重违也臣以为所生
之义至尊至大虽当专意于正统岂得尽绝于私恩故
所继主于大义所生存乎至情至诚一心尽父子之道
大义也不忘本宗尽其恩义至情也先王制礼本缘人
情既明大义以正统绪复存至情以尽人心是故在丧
卷九十 第 18b 页 WYG0432-0122b.png
服恩义别其所生盖明至重与伯叔不同也此乃人情
之顺义理之正行于父母之间亦无嫌间至于名称统
绪所系若其无别斯乱大伦今濮王陛下之所生义极
尊重无以复加以亲为称有损无益何哉亲与父同而
所以不称父者陛下以身继大统仁庙父也在于人伦
不可有贰故避父而称亲则是亲与父异此乃奸人以
邪说惑陛下言亲义非一不止谓父臣以谓取父义则
与父正同决然不可不取父义则其称甚轻今宗室疏远
卷九十 第 19a 页 WYG0432-0122c.png
卑幼悉称皇亲加于所生深恐非当孝者以诚为本乃
以无正疑似之名黩于所尊体属不恭义有大害称之
于仁庙乃有向背之嫌去之于濮王不损所生之重绝
无小益徒乱大伦臣料陛下之意不必须要称亲止谓
不加殊名无以别于臣列臣以为不然推所生之义则
不臣自明尽至恭之礼则其尊可见况当揆量事体别
立殊称要在得尽尊崇不愆礼典言者皆欲以高官大
国加于濮王此甚非知礼之言也先朝之封岂陛下之
卷九十 第 19b 页 WYG0432-0122d.png
敢易爵秩之命岂陛下之敢加臣以为当以濮王之子
袭爵奉祀尊称濮王为濮国太王如此则夐然殊号绝
异等伦凡百礼数必皆称情请举一以为率借如既置
嗣袭必伸祭告当曰侄嗣皇帝名敢昭告于皇伯父濮
国太王自然在濮国极尊崇之道于仁皇无嫌贰之失
天理人心诚为允合不独正今日之事可以为万世之
法复恐议者以太字为疑此则不然盖系于濮国下自
于大统无嫌今亲之称大义未安言事者论列不巳前
卷九十 第 20a 页 WYG0432-0123a.png
者既去后者复然虽使台臣不言百官在位亦必继进
理不可夺势不可遏事体如此终难固持仁宗皇帝在
位日久海宇亿兆涵被仁恩陛下嗣位之初功德未及
天下而天下倾心爱戴者以陛下乃仁庙之子也今复
闻以濮王为亲含生之𩔖发愤痛心盖天下不知陛下
孝事仁皇之心格于天地尊爱濮王之意非肯以不义
加之但见误致名称所以深怀疑虑谓濮王既称亲则
仁庙不言自绝群情讻惧异论喧嚣夫王者之孝在乎
卷九十 第 20b 页 WYG0432-0123b.png
得四海之欢心胡为以不正无益之称使亿兆之口指
斥谤讟致濮王之灵不安于上臣料陛下仁孝岂忍如
斯皆由左右之臣不能为陛下开明此理在于神道不
远人情故先圣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设如仁皇
在位濮王在藩陛下既为冢嗣复以亲称濮王则仁皇
岂不震怒濮王岂不恻惧是则君臣兄弟立致衅隙其
视陛下当如何也神灵如在亦岂不然以此观之陛下
虽加名称濮王安肯当受伏愿陛下深思此理去称亲
卷九十 第 21a 页 WYG0432-0123c.png
之文以明示天下则祖宗濮王之灵交欢于上皆当垂
祐陛下享福无穷率土之心翕然慰悦天下化德人伦
自正久存之名光于万世矣夫奸邪之人希恩固宠自
为身谋害义伤孝以陷陛下今既公论如此不无徜徨
百计搜求务为巧饰欺罔圣听枝梧言者徼冀得已尚
图自安正言未入而巧辩已至使陛下之心无由而悟
伏乞将臣此章省览数遍裁自宸衷无使奸人与议其
措心用意排拒人言隐迹藏形阴赞陛下者皆奸人也
卷九十 第 21b 页 WYG0432-0123d.png
幸陛下察而辨之勿用其说则自然圣心开悟至理
明白天下不胜大愿
上神宗论前代帝王追尊本亲及嗣王公袭
封故事 苏 颂
臣伏以汉宣继昭帝即位诏议故皇太子号谥园邑有
司奏请故皇太子宜谥曰戾史良娣曰戾夫人置守冢
卷九十 第 22a 页 WYG0432-0124a.png
三十家园置长丞亲皇孙谥曰悼亲谓父也母曰悼后
比诸侯王汉诸侯王母夫人皆曰后园置奉邑三百家
后八岁有司复请悼园宜称尊号曰皇考立庙因园为
寝以时荐享戾夫人曰戾后皆益奉园民光武中兴上
承元帝建武二年以皇祖皇考墓为昌陵置陵
令守视十年追尊宣帝为中宗始
祠昭帝元帝于太庙成帝哀帝平帝于长
安舂陵节侯以下四世于章陵东晋元帝由
卷九十 第 22b 页 WYG0432-0124b.png
琅邪继统即位之后以父恭王无他子立皇子裒为琅
邪王奉恭王祀其后王薨琅邪皆更立王终晋之世前
代帝王自诸侯入奉大统尊其本亲不失礼者三帝也
宣光于其父祖惟茔墓置园邑令丞所以异于诸侯也
而不加尊称不封国邑本恭亲之义也
其曰亲曰皇祖曰皇考者
有司之失也何以言之父祖之尊不容改更称谓但以
上承大宗不得复顾其私恩故服有降等而名无异称
卷九十 第 23a 页 WYG0432-0124c.png
仪礼丧服传齐衰期为人后者为其父母师丹议亦
曰降其父母期所以云者取其别于他亲于义无嫌也
今不曰父而曰亲而与九族旁宗尊卑无所别异于义
安乎不必加称谓直曰史皇孙则中外无嫌尊卑之
义自见也至若皇祖皇考之称是天子诸侯大夫士
奉祭祀之文礼记祭法曰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
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郑康成
云王皇皆君也显明也祖始也名先人以君名始者
卷九十 第 23b 页 WYG0432-0124d.png
所以尊本之意也若是则岂可称于群臣论议之间
乎故宣帝诏直曰故皇太子是也然则考与父岂有
别乎礼记曰生曰父母死曰考妣
白虎通曰父矩也度以教子者也考成也言
有成德也广雅云母牧也言育养子也妣媲也匹于
父也曰教曰养亲之之辞也曰成德曰匹父尊之之
辞也故礼有世父母叔父母之文而无世考妣叔考
妣之说此其所以别也宣光之世议者不能推本此
卷九十 第 24a 页 WYG0432-0125a.png
意以开导时主使尽礼意故曰有司之失也晋元帝
虽越在江介而能定其大义不失统纪者以当时
诸儒若贺循辈非一皆有礼学国爵详正本末不
违越于先代不致取讥于后世诚有由也自先帝绍
位之始深惟其故追贲宗室诸王独国爵濮安懿无
所加进崇奉之礼不过置园陵立国庙而巳此合乎
宣光尊本恭亲之美也初议称亲后亦罢寝特封王
之子为濮公使世世奉祀以正其国统此又德过于
卷九十 第 24b 页 WYG0432-0125b.png
二帝区区晋室不足拟伦也
今欲因改封故王
议追尊之礼莫若增陵庙以奉国之名加本国以嗣
王之名既合于古义又不违先帝之本意也先帝不追
尊仙游县君益见圣虑之深远也
卷九十 第 25a 页 WYG0432-0125c.png
今议尊崇谓宜
许其所生宗室子援群臣封育母之例请加封号朝廷
以诞育先帝之故优诏褒述特进大国既缘宗室之请
则不失正礼推以先帝私亲则其他宗室不敢为比亦
可以成先帝之志也或嫌爵母则因濮国以为号可也
卷九十 第 25b 页 WYG0432-0125d.png
宋名臣奏议卷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