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 第 1a 页 WYG0432-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奏议卷八十
宋 赵汝愚 编
儒学门
贡举上
上仁宗乞革科举之法令牧守监司举士
富 弼
臣伏以取士之道为国家之大务也三代两汉专求行
卷八十 第 1b 页 WYG0432-0001b.png
实是以风俗淳厚百职修举隋唐之际纯用文辞以篇
赋相高以声誉相尚公卿将相于是乎出国朝沿隋唐
之制以进士取人祗采辞华不求行实虽间设制举然
大率亦以章句为务是以择之弥谨而失之愈疏且以
陛下临御以来计之积二十年所得不减三千馀人其
间确然为名公巨贤者无几近日窃见朝廷欲选一二
良吏而终未能得其故何哉盖入仕之初但取空文不
求实才实行之所致也今天下多事边鄙未宁若不求
卷八十 第 2a 页 WYG0432-0002a.png
人将何以济求人之本唯科场最大科场之法行之已
久尽革则骇众不革则乏人臣欲今后科场考试以策
论为先校度所放人数且取其半馀半诏天下诸州于
境内搜访土著之人自来为乡党所推或德行纯备或
志节方劲或学识该敏或智略详明或有才可以治民
或知兵可以禦敌如此之𩔖者仰逐州官吏同共察访
委实应得上项条目即具名闻奏仍以州郡大小限其
人数令长吏以礼津遣年终集于都下朝廷再加较试
卷八十 第 2b 页 WYG0432-0002b.png
量高下擢用若举荐不当明行降黜或所举得人则优
与酬赏昔汉尚书令左雄建明孝廉之法颁下郡国是
时济阴太守胡广等十馀人皆坐谬举黜免唯汝南陈
蕃颖川李膺下邳陈球等三十馀人得拜郎中自是牧
守畏慄莫敢轻举东汉得人之盛唯此为最伏惟陛下
勉而行之不数年当尽得天下实才实行之士萃于朝
廷缓急应用百务俱理又何患乏人哉必若行此取士
之数则不加而得人之实则多矣至于明经选试尤为
卷八十 第 3a 页 WYG0432-0002c.png
无法乞今后不较字数专以经中否为格仍试时务策
三道以定高下每度所放人数祗取其半自然得人而
不至冗矣
上仁宗乞荐举行实之士 吕 诲
臣窃以科场自间岁以来人数减半取之至艰来者愈
滥其间实有才行遗者甚多先朝诏诸路津遣行实之
士当时被荐虽有滥名者一二终是比之常调得人稍
优若此科不废诚有所劝臣欲乞诏天下郡守常切搜
卷八十 第 3b 页 WYG0432-0002d.png
访有学识通明履行清洁以名荐于监司委提刑转运
使司同共甄察实可取者津遣赴阙其策试且循旧式
入官不必优异止赐出身可也如举荐妄谬亦当重责
行之若久得人必多矣
上仁宗乞举孝廉及更立明经格式
司马光
臣窃以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
其次艺能近世以来专尚文辞夫文辞者乃艺能之一
卷八十 第 4a 页 WYG0432-0003a.png
端耳未足尽天下之士也国家虽设贤良方正等科其
实皆取文辞而已近以祫享赦节文应天下士人有素
隆节行兼通学术久为乡里所推者委转运使提点刑
狱同加搜访每路各三两人仍与本处长吏连名结罪
保举闻奏所举之人朝廷命本州津遣至则馆于太学
待遇甚厚考试之际不糊名誊录既而入等补官皆过
所望此诚合先王取士之道臣谓国家将除积久之弊
立太平之基天下士大夫皆靡然向风矣行之未几忽
卷八十 第 4b 页 WYG0432-0003b.png
闻朝廷一切罢之无不怅然失望臣诚戆愚不识所谓
若以所举之人多非实有材行则当治举者之罪别加
搜访岂可以一二人谬滥废天下之举贤因溺而废天
下之舟因噎而废天下之食也且人之毁誉或出爱憎
虽复圣贤不能自免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
察焉恐国家亦未可以此遥断否臧遽行黜陟也就使
其人平昔所行诚有亏缺古之或举于鱼盐或举于盗
贼岂可不容其改行自新而终身弃之乎且人之行能
卷八十 第 5a 页 WYG0432-0003c.png
迭有短长若不弃瑕录用而以一节废之则失人多矣
臣愚以为天子抚有四海必用举者之言授之爵禄苟
不严为禁约以防其私则请托欺罔无不至矣窃以孝
者士之尊行廉者吏之首务故汉世举士皆用孝廉行
之最久得人为多臣欲乞应天下知州府军监任内听
举孝廉一人大藩听举二人转运使提点刑狱任内听
举三人并须到任及一年以上方得奏举夫乡举里选
虽为古法今之为吏者不得久于其任士之素行或不
卷八十 第 5b 页 WYG0432-0003d.png
能尽知若本部无人可举即听举别部之人素所知者
以充其数其在京两制以上听岁举一人其举状逐时
送下贡院置籍收掌每遇科场诏下即委贡院选择其
日以前举主最多者取三十人申奏降指挥下本贯津
遣赴阙若举主数同即以发状先后为次
仍于进士奏名额内减三十人候到阙日陛
下临轩亲试或委中书门下试经义一道时务策一道
但以义理优长为上不取文辞华美若所对经义乖戾
卷八十 第 6a 页 WYG0432-0004a.png
圣意及时务全不通晓并行黜落及第受官并与进士
第一甲同在明经之人仍于告身前列坐举主姓名其
所举之人若犯私罪情理重及正入巳赃未及第者举
主减三等已及第者减一等坐之并不以赦原其公罪
及私罪情理轻者举主不坐其未举以前若曾犯罪除
公案见在證验明白外举主亦不坐即因势要属请求
举及为人属请并受属请而举之者并科违制之罪受
赃者并以枉法论即津遣不至者更不就除官若累经
卷八十 第 6b 页 WYG0432-0004b.png
津遣不至即乞朝廷临时裁度特加聘召不为定制又
国家置明经一科少有应者及诸科所试大义有司不
以定去留盖由始者立格太高致举人合格者少臣欲
乞今后明经所试墨义止问正文不问注疏其所试大
义不以明经诸科但能具注疏本意讲解稍详者为通
虽不失本意而讲解疏略者为粗馀并为不通若能先
具注疏本意次引诸家杂说更以已意裁定援据该赡
义理高远虽文辞质直皆为优等与折二通若不能记
卷八十 第 7a 页 WYG0432-0004c.png
注疏本意但以已见穿凿不合正道虽文辞辨给亦降
为不通其明经以六通诸科以四通以上为合格若合
格人少即并取粗多者合格人多即减去通少者委试
官临时相度令合元额又旧制明经以周易尚书为小
经今欲乞以周易尚书毛诗为一科三礼为一科春秋
三传为一科皆习孝经论语为贴经又说书一科议者
多以为不当废欲乞与明经并置但每次科场止取十
人奏名在诸科额内试中授官并与诸科同若自以本
卷八十 第 7b 页 WYG0432-0004d.png
科及第或出身者更不得就试说书如此则求贤之路
广请托之源绝浮伪之风息得人之颂兴矣
上神宗论取士之弊宜有改更
孙 觉
臣窃见朝廷设科以取天下之士而所谓进士明经者
乃因隋唐五代之弊行之百有馀年其法愈密得人愈
疏其间虽有劳烈之臣建造功业谋谟卓荦有纪于世
卷八十 第 8a 页 WYG0432-0005a.png
必皆其人不因循于流俗能自奋拔于昧漏浊淖之中
𩔖非科试之方有以得之也臣以谓天下之生才非于
古今偏有薄厚在上所以驱之耳今诚有道德之士经
纶之彦不由科举则无以进仕于朝廷是使天下之才
皆汨没于彫虫篆刻之技弃置于章句括帖之学也古
者少而学之壮而行之今也学非所以从仕仕无用其
素学天下人才日少而士常不足于用其不自于此欤
祖宗之时其法数变矣然一时议者亦多率其私意以
卷八十 第 8b 页 WYG0432-0005b.png
傅合当世之宜故其法虽更而其弊犹在也臣窃计来
年之春当下诏选士以陛下聪明睿智将大有为于时
而取士之法不蚤有所更定则不足以尽天下之才不
尽得天下之才则不足以新天下之化臣谨条取士之
弊并所当改定者具列如后
一文章之于国家固已末矣诗赋又文章之末欤今
乃拘以声势之逆顺音韵之上下配合缀缉甚于
俳优之辞近岁以来朝廷务以经术材识收揽天
卷八十 第 9a 页 WYG0432-0005c.png
下之士有司往往阴考论策以定去留不专决于
诗赋学者亦多治经好古修身谨行至于诗赋之
业𩔖不精于往时矣臣谓人情之所共废者圣人
不能强使之兴今上下厌弃人人知其无用朝廷
因而去之使天下学者学其所可用仕者用其所
尝学顾不美欤愿下群臣讲求所当考试以代去
诗赋之法
一学究诸科多不通经义而猥以记诵为工记诵不
卷八十 第 9b 页 WYG0432-0005d.png
能则或务为节抄至断裂句读错谬文辞甚可闵
笑仁宗患其如此始立明经科将以变学究诸科
之习今西北诸州颇愿习为明经矣然变法之初
为法太密𩔖非中材可以勉强往者尝设说书一
科亦多通经之士臣愿更赐参酌明经新法稍依
说书之制其逐州解发并登第人数并减诸科额
以处之如此则人数不增于旧而学究诸科习通
经术矣
卷八十 第 10a 页 WYG0432-0006a.png
一国家所取天下之士专用进士明经数科然东南
之进士西北之诸科则数略相埒至于被边州郡
或更十数岁乃无一人见收取者虽由其业不精
无以应有司之格然人情不能无望也取士之意
务在得人而臣愿朝廷别设科格或以边臣保任
若汉六郡良家专以取边州材武策略之士所得
人数即以逐州充进士明经学究之额
一进士明经诸科旧各以三百人为额治平中更增
卷八十 第 10b 页 WYG0432-0006b.png
五十员三岁一取士凡六百五十人亦不为少然
不足以尽得天下之士何也所以取之之途狭耳
士苟可用亦何必进士明经哉臣愿以治平新增
五十人每遇下诏取士时许诸路转运使提点刑
狱知州通判荐文行殊异经术政事或有兵谋材
略之人若往时之遗逸并许两制侍从官不以内
外各得推荐一人若二人𩔖所荐之士别于试格
足收五十人而止所举非其人若巳仕而坐法者
卷八十 第 11a 页 WYG0432-0006c.png
如律亦因以观臣下荐贤之能
一朝廷自庆历以来诏天下立学郡县往往有学舍
官田房廊之利京师亦自析国子监之半以为太
学太学诸生常数百人州学舍多亦或至百人学
校之盛侔于汉唐矣然国家未有学校选士之法
臣愿诏天下州郡守臣到任一年以上得举所学
者才行尤异升之太学无其人则阙既至官为廪
给更以日月详观而屡试之每岁判国子监至直
卷八十 第 11b 页 WYG0432-0006d.png
讲共荐十人朝廷更以策试然后推恩所得人数
即以充进士之额其公卿大夫之子弟及旧在学
生员即乞别定入学之法
右臣所请改定取士凡五条皆博采群言以为有补天
下而便于旧格其后三条稍用保任荐举法荐取材略
文行之士以广朝廷搜择之路比之科场汎然收举者
利害不相侔矣然臣不敢具为科格伏望圣慈下两制
杂学士待制以上台諌官三馆秘閤臣寮博加论议必
卷八十 第 12a 页 WYG0432-0007a.png
有良法可以行之有论议不同者听为别状朝廷取其
最优者施行之
上神宗乞设特举之科分路考校取人
范纯仁
臣近奉德音以朝廷不能均取四方之士虑有遗才令
臣具合设科制及取人之法进呈臣智识浅疏不能画
远大之策上副诏旨辄以所见粗陈一二窃以自祖宗
以来取人唯进士科为盛凡举择公卿近侍多取进士
卷八十 第 12b 页 WYG0432-0007b.png
出身之人故天下之士竞务此科而进然进士举业文
赋唯闽蜀江浙之人所长至南省则与西北之人一处
糊名通考故西北之人得进者少今若明行分别则必
东南之人兴难进之叹而寄贯巧伪者益多不若用臣
前来所上贡举之策先于天下郡县各立学校养士之
法仍择明师以教之每科诏之下委州郡长吏及学官
于进士明经中唯取土著之人先曾入州学各及三百
日已上才行优于众人者许用解额中人数三分之一
卷八十 第 13a 页 WYG0432-0007c.png
特为荐送至南省谓之特举之科南省只试策论经义仍
各分路分考校逐路各与优立分数取人至御前亦依分
数与放及第则诸路得人无不均一朝廷遂于贡举优立
五路之法又乞诏政府今后举台省馆阁经筵职司并于
明经进士或无出身人中数路参取但择才行优长不必
限以科第如此则四方贤士可以俱进矣更望圣慈详酌
施行
上哲宗论选举六事 吕大临
卷八十 第 13b 页 WYG0432-0007d.png
臣窃惟右之长育人才者以士众多为乐今之主选举
以士众多为患古之以礼聘士常恐士之不至今之以法
抑士常恐士之竞进古今岂有异哉盖未之思尔夫为国
之要不越得人以治其事而已如为治必欲得人唯恐才
之不足不患乎众多也如治事皆任其责惟恐士之不至
不忧乎竞进也今也取人而用不问其可任何事任人以
事不问其才之所堪如此而欲得人而事治未之有也今
欲立士规以养德厉行更学制以量才进艺立贡法以取
卷八十 第 14a 页 WYG0432-0008a.png
贤敛才立试法以试用养才立辟法以兴能备用立举法
以覆实得人立考法以责任考功其事目之详具于后
士规
州县皆立学皆立士籍学官正录掌之凡士人不以侨
寓土著已仕未仕并居学不居
学应举不应举皆委自乡郭邻里博访以姓名申州县
长吏再加审覈无遗与学官参考行实无滥然后书于
籍除居学者自
卷八十 第 14b 页 WYG0432-0008b.png
有学制外别立士规略如学规禁过条目
簿二道一道记善
一道书过委州县学正于学外士人中
推择为众所服者为外学正
凡预籍者又月轮一人主书善记过谓之
直月每月约日群集于学释菜于先圣退而食于堂直
月以所记过之状白于外学正外学正与众评其可否
而书之而告其人
卷八十 第 15a 页 WYG0432-0008c.png
如犯大过既书许其改过不愿改及终
不悛者去其籍不得与士齿不得服士衣冠
朝廷考察德行皆质于此其学行素高为众所推
者别加尊礼不与众同如出游它所皆具所以游之事告
古者四民不杂处士所习皆有业今也农工商贾尚
各有事惟士一职多容游手罢惰之流士风沦丧人
才不兴皆原于此自祖宗以来州县立学惟守令留
意者仅能劝督应举课业而已乡里服士衣冠而与
卷八十 第 15b 页 WYG0432-0008d.png
士大夫游皆名为士而贤不肖混淆莫之能辨德学
之进者既无以旌别无行之人又无忌惮欲望美风
俗育人才难矣然比见所立学制多欲士人居学日
久此极有害大抵为士者莫不有家仰事父母俯育
妻子皆人之大伦养道安可有阙今必使舍此而居
学先废人之大伦纵博闻多识将安用之此失其本
不可不革况古之至学亦不在乎朝夕群聚课试诵
读然后为学盖必立明师使时往请教有所矜式可
卷八十 第 16a 页 WYG0432-0009a.png
矣今之议立士规所以防其失月书善恶所以进善
改过非其人者不得与士齿所以清士流此为之兆
矣兆足以行则润泽之方更系善治者措置如何耳
学制
凡学之制皆立大学小学小学课读诵训诂习少仪十
年以上至于十九皆入小学二十以上择业成者旬一
试之十试中格者始得入大学方许应举
大学分四科一曰德行二曰学术三曰文辞四曰政
卷八十 第 16b 页 WYG0432-0009b.png
事德行之科居县者县之令佐与学官令众推择察得其
实以其名荐于州州之长吏与学官再加审察
得其实以礼聘之县令津遣赴州学州命学官馆之数与
议论以察其学识旬月而归以簿籍其姓名俟科场州长
吏及学官又参求可以应诏者贡于朝
学术之科以多闻博识明义理辨节文考典故为业一
曰明经
二曰习史文辞
卷八十 第 17a 页 WYG0432-0009c.png
之科皆习杂文为业如制诰章奏文檄书问碑铭诗
赋之𩔖如唐制政事皆务究知利害本末及措置之
法如吏文条陈利害如法令修立条约不必文辞惟
取措置议论优长为善已上惟德行一科皆从推择
礼聘外自学术文辞政事三科并依科场法许人应
举亦自逐县官以格升之州学州学学官又选其能
者籍之每有科场学官以其名闻于州州申转运司
转运司选官考试如旧法额定中选人数贡于尚书
卷八十 第 17b 页 WYG0432-0009d.png
礼部其课试高下之法以所习之高下多少为等凡
学术文辞之科皆兼习史及文辞为上所兼习或史
或文辞者次之止习三经者又次之止习二经者又
次之止习一经或习史者又次之习文辞者次之习
政事者为下明经者一经为一场试义三道习史者
试策三道文辞者试杂文二场每场问目五道
已上德行科比制举学术文辞科比进士
政事科比诸科
卷八十 第 18a 页 WYG0432-0010a.png
古者四十始仕今则成童以上皆得应举故人之
子弟不务积学蓄德自稍有知已奔驰仕进之门
又为学之序未尝分别大小往往躐等以进群应
有司其艺稍中有司之格者十无二三使人才不
成实原于此故今立学制分大小学之法自十九
以下皆居小学二十以上其艺可升大学者方升
之大学始得应举则童子必能安业所习有序不
致有违越之心庶几成材可得而取又或以德进
卷八十 第 18b 页 WYG0432-0010b.png
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未尝一科取之自汉唐之盛
虽未能方古亦数路设科以收人才今专以进士
一科取之其所试者止于经义策论而已及其中
选则百官之事皆得而任之就其素学而论盖欲
明义理而习文辞也当官决事则所知义理莫知
所以施为一有辞命则所习之文不足以应用谓
之贤欤而不知其德之可任谓之能欤而不知其
才之可使盖所养非所求所求非所用养才取人
卷八十 第 19a 页 WYG0432-0010c.png
之失无甚于此议更改科举复用诗赋此特少济
有司考校之末无益朝廷育才用人之实若明立
四科以笼人才则庶几有得又古之仕者莫非上
之人取之非下有求而后予也故上有下贤之美
士无失已之耻今一切使之投牒自进无以异于
市井臣仆非所以养士之廉其本已丧则为士者
轻为士者轻则虽有美才令德不足任也今欲悉
命学官采择然后州长吏召而试之少厉士风不
卷八十 第 19b 页 WYG0432-0010d.png
为无补
试法
试法者凡初入仕人在京委开封府
及府界提点司在外委监司郡守审察人才可当何
等职事先令权摄管局或差委定夺公事以试其才
满岁考定分为四等政迹可观为上等职事粗举为
中等职事不废为下等职事旷废为劣等除劣等且
令守选习学外馀皆保明其才委实可任何官申吏
卷八十 第 20a 页 WYG0432-0011a.png
部吏部再审察人才如所保明即依所定等所任官
差注其第一任谓之试官于衔
中带试字任满如前法监司郡守考定四等上等注
优便官中等者注合入官下等者再试一任劣等者
勒令守选习学
次任依此考定优劣
迁降
辟法
卷八十 第 20b 页 WYG0432-0011b.png
辟法者官长皆许辟属官一员以自助内则尚书侍
郎卿监外则帅臣监司郡
守各辟所知所辟者去官则
从而罢所辟非其人许御史录奏
举法
举法者内则谏官御史郎中秘书博士外则监司郡
守县令学官监局皆得举授
卷八十 第 21a 页 WYG0432-0011c.png
凡内官及监司郡守学官皆云举者籍其名
有阙则择而用之县令及监局许监司指名指阙奏
举政迹在优劣等者举主皆有赏罚
考法
考法者先立所涖职事主意所在以为责任之词如
守令则曰政平讼理民足士劝恤困穷止奸盗办赋
役之𩔖如监司则曰察举愆违而不入苛细长财足
用而不涉掊克荐滞才举废事申无告去积弊之𩔖
卷八十 第 21b 页 WYG0432-0011d.png
狱官则曰必得情无久系冤者得伸有罪者不可苟
免学官则曰长育人才必有成就激厉风俗无使媮
薄如此𩔖例修立百官殿最之目而有司条格略立
大法馀皆听其自为岁终一考则定其殿最而升黜
之虽无显过但不如所责者皆在所黜凡授官者如
自度不足以当责任许自陈改授它官
此四法于选官庶几尽知盖试法之立足以区别
能否不致多容滥进辟法之立使官长自择僚佐
卷八十 第 22a 页 WYG0432-0012a.png
足以深任其责举法之立使在上者多知人才缓
急之用不患乏人考法之立使非才者不敢幸进
无功者不可苟容仕路之清无越于是今之入仕
亦有试法止于经义断案而已所试经义方欲酬
对有司非能究达义理固未适于实用如律义断
案但可粗施于法官然亦泥文执法不可常行不
若实试以事自见其才旧格惟帅臣监司及朝廷
专使许辟一二属官而已近制复亦罢去大抵关
卷八十 第 22b 页 WYG0432-0012b.png
防朋比私谒之敝然自汉唐以来僚属皆官长辟
除所以深责治效虽不能无请求私徇之意苟朝
廷责任之严人人欲得寮吏以为已助亦安肯多
取不才之人如果得其人虽举子夫复何恤此法
不行止可革其小害而失其大利非计之得也非
其人既立弹奏之法又孰敢以非才充选乎窃见
朝廷每有除授常患乏才此盖未常素求人物以
备一旦之用缓急之际选择不审则授任失当殊
卷八十 第 23a 页 WYG0432-0012c.png
非用人之法莫若立法使各举所知而籍之又命
执政大臣及吏部更审访其才应与不应所举一
官有阙择而用之以其人之殿最为举者之赏罚
则滥进者寡矣今之选曹所患者员多阙少按其
治行则举职者寡而不职者众此乃全无考法责
任不精之所致夫乐贵而恶贱乐富而恶贫人之
情也如使居高位者责重居下位者责轻则才薄之
人必不敢冀其高位矣有禄者有责无禄者无责
卷八十 第 23b 页 WYG0432-0012d.png
则无才之人亦不敢徼幸于宠禄矣无它责之以
实之效也
宋名臣奏议卷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