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名臣奏议-宋-赵汝愚卷七十七

卷七十七 第 1a 页 WYG0431-09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七
            宋 赵汝愚 编
  百官门
   转对
    上英宗乞令朝臣转对   司马光
臣窃见祖宗之时累曾令朝臣转对或遇灾异更广求
直言真宗咸平景德之间询访尤切其诏书云涉诋讦
卷七十七 第 1b 页 WYG0431-0914b.png
者固可优容乏词藻者许其直致是时群臣上书言事
者日不下百馀封每戒敕閤门令疾速进入诏枢密直
学士冯拯陈尧叟令详定以闻所以然者不唯考时政
之得失亦以观群臣之能否也是故太宗时得寇准真
宗时得张知白皆上书言事骤加擢用后为宰相俱著
名迹景德元年六月内出朝士边肃等二十四人姓名
令于崇政殿引对在外者驿召赴阙其后稍稍进用多
为名臣此皆近事可法者也陛下践阼未久群臣能否
卷七十七 第 2a 页 WYG0431-0914c.png
恐未遍知欲乞依祖宗旧制每遇内殿起居日常令朝
臣两人转对其馀在京及外处臣寮有欲上书言事者
所在官司皆不得壅滞彼必欣然承命各竭所怀然后
陛下亲加省览必有所得若上书者稍多陛下不能一
一遍观即乞择近臣识虑明达用心公正者二人先次
看详但求道理切当不取文辞华美分为数等各以贴
黄节出事宜置之于前然后奏御陛下更以圣意择其
善者特令引对面加询访若实有可采其所言之事即
卷七十七 第 2b 页 WYG0431-0914d.png
为施行仍于禁中籍记姓名每遇有重难公事试委之
干办俟果有功效乃加进用如此则天下之才尽在目
前可以器使虽尧舜之世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亦不
是过也不然若但循故事止作虚名所上之书未必省
览虽复省览亦无施设则无益于事不如不为也(治平/二年)
(上时知/谏院)
    上英宗乞降诏令臣寮各上封事及依次转
     对          范纯仁
卷七十七 第 3a 页 WYG0431-0915a.png
臣近日曾上封奏乞降诏令两制及三司副使已上臣
寮逐员各上封事及诸司主判常参官等依次转对至
今不蒙施行伏惟陛下临御方初天下延颈企足观望
圣化正宜博览群策通达下情使四方之利病必闻群
下之能否皆见然后可以布顺民之政恢太平之风固
不当以听览为烦而以多言为厌也况自古昔有敷奏
以言之法官师相规之诫瞽为诗工诵箴大夫规诲士
传言皆所以深采群言裨助时政之道也近世则有百
卷七十七 第 3b 页 WYG0431-0915b.png
寮转对之法本朝累圣悉曾行之非臣至愚独有是说
伏望圣慈体明目达聪之道念群情壅蔽之弊将臣所
奏付中书门下检会施行则天下幸甚(治平三年上时/为殿中侍御史)
    上神宗乞因转对召访以事阅其能否
                杨 绘
     (治平四年十一月四日诏曰朕惟眇德初/践丕图欲跻方夏于已安浩若巨川之未)
     (济聪明所及固不能烛万事之几夙夜虽/劳将何以救群元之失茕然在疚殆此淹)
     (年顾善化以寖微惧皇猷之弗嗣遂缘象/纬之发钦承谴告之仁气燄感通阴阳愆)
卷七十七 第 4a 页 WYG0431-0915c.png
     (缪星文屡变地震不宁切闻成王畏天之/明深嘉大禹拜言之美咨尔群辟夙夜公)
     (朝特举旧章俾从转对尚虑盈庭之士未/知侧席之怀宜立明科庶来谠议其或补)
     (朕躬之遗阙箴时政之靡臧斥有位之阿/私纠在朝之朋比述为邦之急务贡禦敌)
     (之密谋通人情壅蔽之端救民力困穷之/弊以至台省之职崇严而吏道日滥赋入)
     (日增而国用日亏或变风俗之浇讹或駮/刑名之得失或议当今之所尚或陈往事)
     (之可惩号令有所未孚恩泽有所未究并/宜极论式副明扬多文者无阔于事情寡)
     (词者直述而已播告中外咸体至怀其/令御史台每遇起居日令百寮转对)
臣窃以人君之所难者其惟知人乎人藏其心非察其
卷七十七 第 4b 页 WYG0431-0915d.png
言之可采必观其行必试以事然后其才能可得而用
矣虞书曰万方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
庶以功车服以庸此之谓也恭以百寮转对不行者十
数年陛下即位首复其事此真明目达聪兼视广听之
术也然而止取其名乎将取其实乎如取其名则书之
史册传之四方亦足以为美矣如取其实则今之转对
者前一日入奏于上閤至其日再拜于上前而退则所
奏之事有可采者或假手于人若因而进用之则伪滥
卷七十七 第 5a 页 WYG0431-0916a.png
者何由而旌别乎欲乞先观其言设有可采即于转对
之时召而访以事阅其能否真伪之状既审其可用仍
未可以言而遽进之先命之以事而观其才用之实而
擢于位如此则敷奏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之典复
仃于今日(熙宁元年上/时知諌院)
    上神宗乞收百官转对封章留中采择
                王 存
臣窃观陛下自初即位忧勤庶政率祖宗故事诏百官
卷七十七 第 5b 页 WYG0431-0916b.png
以起居日转对德音丁宁为首务者补圣躬之遗阙箴
时政之靡臧斥有位之阿私纠在朝之朋比推至诚来
谠议追夏禹拜言之美此甚盛德非群臣所能当然自
降诏书四年于兹转对者固多矣未闻有一言能开悟
圣听一事有推行于时者岂言尽不足采其事皆不足
行邪昔之人君有谋事而当群臣莫能及退而有忧色
曰以吾议于朝而群臣莫能及吾国其殆哉今在廷之
臣言事四年而卒无可采者其为朝廷所宜忧远矣使
卷七十七 第 6a 页 WYG0431-0916c.png
万一其言有可收录而不见省焉则所以丁宁而求者
恐乖至诚之道也陛下万几之繁百官封事固难悉览
顷令馆阁臣寮分阅属近臣看详而总择其可否此乃
陛下谨于听纳不以独见为明然议者犹以为可否群
臣之言当在人主宜非臣下所得预也今又不然罢近
臣看详而悉付中书执政之大臣中书执政之大臣未
必得暇尽览则属之掾属掾属又未必能详择乃间委外
廷之臣使之可否迭为重轻群臣诚浅薄不足以仰望
卷七十七 第 6b 页 WYG0431-0916d.png
清光在陛下听言之体为轻矣古之圣王询于刍荛而
择狂夫之言者岂谓刍荛狂夫其虑有过于圣王哉所
以博询兼听而来善言者也夫善言者非言之为难得
其所以言为难也故信而后谏可以言而后言诚使自
处如此者转对于廷其言有深切至当而陛下听览有
所未至例出其封章可否于公府之掾属下及外廷之
小臣则彼以为愧悔莫甚为后来者孰肯励精竭诚输
切至之言哉且人臣进言莫不希人主一省而有惧后
卷七十七 第 7a 页 WYG0431-0917a.png
患之心如知陛下不必亲览而悉送中书则孰补圣躬
之遗阙箴时政之靡臧知其言必暴于公府掾属外廷
之臣则孰敢斥有位之阿私纠在朝之朋比若是则诏
书所求者殆为虚语耳伏望陛下收百官所上封章取
其补圣躬箴时政斥阿私纠朋比者留中采择须付外
者刋其姓名自馀建言功利非干大体者择两制近臣
看详可否其言果有便利于时者付中书施行使中外
旷然知陛下前日之诏书出于至诚虽小善毕来而无
卷七十七 第 7b 页 WYG0431-0917b.png
所厌薄则必有忠诚切至之言继此而言矣臣疏愚不
识忌讳惟陛下留神裁察(熙宁四年上时为史/馆检讨知太常礼院)
    上哲宗乞复转对     曾 肇
臣伏睹令文臣下得言时政阙失公私利便者臣闻帝
王即位之初必有以顺天下之心答中外之望其为之
有序在知其要而已伏惟皇帝陛下仰承顾命而履天
下之尊太皇太后陛下俛徇权宜而议军国之务此正
华夏蛮貊洗心注目颙颙观听之时也端本谨始实在
卷七十七 第 8a 页 WYG0431-0917c.png
今日臣愚辄不自揆敢布腹心伏惟留神听察幸甚臣
伏睹先帝嗣位以来忧勤恭俭日谨一日神功圣德充
塞天地固非臣言所能髣髴也陛下继之承之任大责
重然四海之广万事之烦亿兆之众不可家至而人接
之则欲达天下之情成天下之务岂有他哉在广言路
尔言路广则人人得尽其情人人得尽其情则上无不
闻之事下无不通之志政令之得失百姓之休戚群臣之
忠邪贤不肖虽在四方万里之外陛下不出户庭不降几
卷七十七 第 8b 页 WYG0431-0917d.png
席可以周知而备见矣然后察政令之得者则力行之
弥纶未至者则损益之百姓之所愿欲则与之百姓之
所疾苦则除之显忠而去邪任贤而退不肖夫然故上
泽得以下及下情得以上闻百官有司奉法遵职贵者
不以崇高而敢肆贱者不以疏远而敢欺陛下深处法
宫之中端拱无为而天下治矣夫任已聪明则其察愈
详其蔽愈甚因众之聪明则所视者远所听者周故先
王设进善之旌立敢諌之鼓陈诽谤之木又使瞽献书
卷七十七 第 9a 页 WYG0431-0918a.png
师箴䏂赋蒙诵工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彼岂聪明之
不足哉知任已不如任众也舜之继尧所守一道然舜
初受命则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以谓继治世者耳目
尤不可以不广故也三代以还咨询访纳固非一途然
近世之所尝行祖宗之所已试则命百官转对实今日
之要务也昔唐太宗初即位延见群臣或论往古成败
或究民间利病每言及稼穑艰难则上下相规务遵勤
俭言及闾阎疾苦则君臣感叹议息征徭故能创业垂
卷七十七 第 9b 页 WYG0431-0918b.png
统成贞观之治下至代宗每于紫宸听朝常限三人奏
事敢言者赏其尽规不言者责其隐默故陆贽以谓谏
虽未从且不深忤情苟有阻终获上通周世宗即位之
始亦延群臣使陈当世之务故能外强兵威内修政事
而显德之政独高五代先帝熙宁之初亦诏百官咸以
次对故事不远行之非难此臣愚惓惓所以有望于陛
下也今学士大夫布满周行人有所怀皆愿自竭但虑
询求之末广听纳之未至尔陛下沛然发德音下恻怛
卷七十七 第 10a 页 WYG0431-0918c.png
之诏使之极言无有忌讳则孰不踊跃奋励各罄所知
以补聪明之万一哉陛下察其言之当者纳之用之而
劝之以赏言而未当或过于讦直者宽裕包涵而不加
以罪非但举空文循故事而已如此则四海之内知陛
下有好问之美有听言之实忠谋谠论日闻于上而阿
谀壅蔽之私不得行矣天下之情孰有郁塞而不伸天
下之务孰有怠废而不起者哉故臣愚过计以谓今日
之要务未有易此者也至于广收骨鲠敢言之人充耳
卷七十七 第 10b 页 WYG0431-0918d.png
目之任敇左右侍从之官责以论思献纳是皆朝廷之
所素讲不待臣言而悉者也伏惟圣虑深远无所不周
如臣贱微不识大体顾以世荷国恩兄弟皆蒙先帝不
次收采不胜犬马之私贪于自效愚者千虑冀有一得
冒进狂瞽干犯典刑惟陛下察其用心而赦其僣易不
胜幸甚(元丰八年四月上/时为户部郎中)
    上哲宗乞审议转对之制  范百禄
臣恭闻太祖皇帝建隆三年诏自今每五日内殿起居
卷七十七 第 11a 页 WYG0431-0919a.png
翰林学士及文班常参官转对并须指陈时政得失朝
廷急务或刑狱冤滥百姓疾苦咸采访以闻事有要切
者许非时诣阙上章不得须候次对既又命尚书省集
官议其可者而行之为民求治之心可谓至矣真宗皇
帝诏有司录转对章疏一本留中听言择善之志可谓
勤矣祖宗之于转对其勤且至如此今一岁之中视朝
有数臣寮转对者每次二员凡不过十馀人借使人悉
知而言言皆见用亦不过十数事耳臣窃惟太皇太后
卷七十七 第 11b 页 WYG0431-0919b.png
陛下皇帝陛下固常有太祖为民求治之心真宗听言
择善之志然于此事今昔有异心迹未侔补阙拾遗必
在旁通于众志博览兼听未能全美于前闻臣虽甚愚
窃惜言路之未广而恐人情之恬默苟有所闻则积为
蔽塞伏愿陛下法尧之询于众蹈舜之取诸人使四目
尽明庶言必达则时政之得失可以周知朝廷之急务
能无小补刑狱冤滥百姓疾苦必无壅于上闻而有裨
于圣德矣孔子曰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斯可谓民之父
卷七十七 第 12a 页 WYG0431-0919c.png
母苟不周咨于人言物论何以臻兹伏望宸慈诏执事
审议转对之制率由太祖真宗之旧章则天下幸甚(元/祐)
(六年八月上时为/翰林学士兼侍读)
    上哲宗乞诏天下皆得直言及百官次对
                曾 肇
臣闻自昔有为之君欲以收揽威柄修立政事一新海
内之耳目则必公听并观大开言路使朝廷得失民情
利病百官忠邪贤不肖毕闻于上然后虚心审察揆以
卷七十七 第 12b 页 WYG0431-0919d.png
古谊参以时变出于天下之公而无悖于前可施于后
者则断而行之出于一人之私而于前为无稽于后为
有弊者则绌而不用以此经纶天下之务酬酢万物之
变故能所为必成所欲必获古之兴王所以功施一时
泽及后世未有不出于此者伏惟皇帝陛下躬至德开
大明方且夙寤晨兴以总揽权纲更革时弊为志然后
发德音下明诏使人人得直言时事无有所讳以广聪
明以通壅塞正在此时而中外寂然未闻有所咨访此
卷七十七 第 13a 页 WYG0431-0920a.png
臣之所未喻也论者或曰方今宇内无事朝廷清明陛
下循守旧章足以称治尚何事于言哉臣窃思之斯言
过矣何则舜之继尧无异道也方尧老而舜摄固也辟
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及其命九官则天地人神草木鸟
兽之政无所不举而终之命龙作纳言盖虽舜之盛德
又当极治之世所以通天下之情者犹不敢不以言为
急又况德未臻尧舜之盛世未若唐虞之治者乎惟是
臣下用事则或蔽于自私而恶闻其过于是多为关防
卷七十七 第 13b 页 WYG0431-0920b.png
杜塞言者指鲠言正论为矫激以循默取容为忠厚此
则任事者之所便非朝廷之忠计也昔汉宣帝之初上
书者皆为二封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
奏及魏相执政白去副封然后天下之情无不上闻宣
帝所以知人疾苦成中兴之功魏相所以总领众职号
称贤相者能去壅蔽故也陛下无有为之志则已苟有
志焉而不广开咨询访纳之路臣未见其可也臣愚欲
愿陛下明诏天下皆得直言又诏百官使以次对谕以
卷七十七 第 14a 页 WYG0431-0920c.png
至诚求助之意责以尽忠无隐之谊其言而有益则不
惟纳用且加以赏言而亡益则一切包容置而不问如
此则远近之人知陛下有求言之实有听言之明孰不
感激奋励应上之求哉虽然四海之大士民之众不必
人人皆知义理方陛下虚已下问之时岂无乘间投隙
以奸言私说惑乱圣听者此则在陛下听纳之际有以
辨之而已孔子曰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
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
卷七十七 第 14b 页 WYG0431-0920d.png
辞屈孟子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
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孔孟所以知言用此而已盖人之
以言接于我者不能使之齐而能使吾不为彼之所惑
者辨之有道故也辨之有道则虽奸言私说杂陈于前
安能移我之意哉苟畏其惑乱而遂废咨询是何异忧
噎而废食也臣愚待罪从官转徙五郡道路传闻皆谓陛
下圣质高明济以果断其志将以有为于天下日夜倾
耳以听德音而久之未有所闻辄因赐对首敢以是为
卷七十七 第 15a 页 WYG0431-0921a.png
献伏惟留神采择(绍圣元年闰四月上/时除知杭州过阙)
    上徽宗乞修转对之制诏百官民庶极言时
     政          曾 肇
臣伏读诗书见周成王即政之初咨嗟求助至于再三
群臣进戒亦皆至诚恳恻无所讳避然考其时犹在除
丧朝庙之后及康王嗣立自乙丑至癸酉才九日而君
臣更相训告如恐不及夫诗书所载固非空言而康王
累然在丧服之中上下相饬如此其急岂非天位至重
卷七十七 第 15b 页 WYG0431-0921b.png
守之至难祗畏恐惧尤在其始故虽宅忧之际虚心纳
善亦不敢以已乎恭惟皇帝陛下聪明恭俭天质夙成
孝友慈仁形于言动自出居邸第虽未有所施为而天
下称颂以为贤主及践阼数日弛张废置出于独断者
莫不曲尽物情大慰民望则又天下欢呼以为英主此
诚宗庙社稷之福夷夏生灵之庆也然臣以谓四海之
远非一人视听之所能周万几之众非一人思虑之所
能给必须合天下之目为之视合天下之耳为之听合
卷七十七 第 16a 页 WYG0431-0921c.png
天下之心为之思虑如是则陛下不视而明不听而聪
无思无为而天下治矣夫为此者非他在开言路而已
言路开则上无不闻之事下无不达之情以之振举敝
坏蠲除疾苦考覈能否判别忠邪唯陛下之所欲为无
施而不可也昔者以舜继尧所守一道然犹明四目达
四聪及禹继舜亦拜昌言在汉宣帝始亲政事则诏民
上书去其副封以防壅蔽唐太宗初即位孙伏伽以小
事谏太宗厚赐勉之以诱言者至于本朝可谓平治而
卷七十七 第 16b 页 WYG0431-0921d.png
祖宗以来数诏百官使以次对神宗举而行之于熙宁
之初以兴起事功为后世法臣愿陛下远观舜禹成康
之所行近迹神考之故事修转对之制下不讳之令明
诏百官下及民庶使得极言时政无有所隐然后陛下
择其善者而行之且报之以赏大则加以爵秩小则予
之金帛其言不足采若狂妄牴牾者一切置之不以为
罪庶以鼓动天下敢言之气纾发郁堙壅塞之情当今
先务无大于此愿陛下亟行之(元符三年二月十九/日上时为中书舍人)
卷七十七 第 17a 页 WYG0431-0922a.png
    上徽宗乞因日食命百官转对
                江公望
臣伏见神宗皇帝即位三月即诏内外文武群臣直言
时政至十一月再下诏书每遇起居日轮百寮转对当
是时日食来年正旦故神宗寅畏天威咨询阙失以图
消伏以广聪明甚盛德之举也今连年日食皆在正阳
之月考之前志殆非小变陛下去岁已尝下诏求言独
转对之制阙而未讲臣愚伏望因兹薄蚀特降德音每
卷七十七 第 17b 页 WYG0431-0922b.png
遇起居日轮百寮转对庶几上虔天戒之丁宁下通人
情之壅塞以追先志以广圣德因之修举故事正在此
时伏乞留神详察速赐施行(建中靖国元年四/月上时为左司谏)
   见谢辞
    上仁宗乞许边臣过阙朝见 韩 𤦺
臣窃见朝廷近来每于外任就移臣寮往沿边委寄任
使内有路由京师经过者多是陈乞朝见例各不蒙允
许岂非朝廷以乞朝见者只是欲陈乞恩泽希求锡赐
卷七十七 第 18a 页 WYG0431-0922c.png
遂一例不允其请只令将所见入递以闻臣窃以臣寮
久在外任必有素蕴冀得一望清光开陈本末理既周
尽事必易行陛下若因而勉之责其效命则必挺身忘
死思有以报陛下宠遇之厚若或别有陈乞亦在朝廷
详其可否必不容其侥倖况今西陲设备之际以此移
赴边任臣寮自当诏令入对慰而遣之岂有边臣到阙
不面天颜使其自陈犹行沮遏甚非国家抚御将帅之
术也臣欲今后就移边任委寄臣寮因经过到京乞朝
卷七十七 第 18b 页 WYG0431-0922d.png
见者并赐恩许若因此妄有陈乞即系在朝廷断在不
行岂可防小故而失于大体臣兼闻见有新差知渭州
张元经过到京累状陈乞朝见未见俞旨亦望特赐允
(宝元二年上时为/右司諌供谏职)
    上仁宗论张耆等乞免衙谢辞
                贾昌朝
臣伏见护国军节度使兼侍中张耆赴河阳武胜军节
度使高化赴相州乞免衙辞河阳节度使杨崇勋复平
卷七十七 第 19a 页 WYG0431-0923a.png
章事乞免衙谢兼闻上件官等并乞只于后殿见谢辞
者按近制臣寮见谢辞并合在前殿仍诣正衙除假故
外若事急速或许于后殿或免过正衙并系临时特旨
耆等位为节制久去朝阙辞见不由前殿出入不诣正
衙或扶以拜君或揖而受赐既称衰病且冒宠荣虽圣
上眷待老臣特推异数犹宜避免以示恪恭岂可辄上
奏封自求优便今国家外捍边寇方任武臣所宜并示
恩威不可专用姑息仍恐文武臣寮自此更轻慢朝廷
卷七十七 第 19b 页 WYG0431-0923b.png
之仪(庆历二年五月上时权御史中丞诏自今应臣寮/入见并辞谢如值假故不御前殿即依旧制并放)
(外若事急速许令后殿见谢辞及放正衙并系临/时特降朝旨即不得辄自上章陈乞仍榜示朝堂)
    上仁宗论乞上殿三班外亦听谏臣求对
                钱明逸
臣伏见閤门仪制每日上殿不得过三班缘三司开封
府日有公事上殿外只有审刑院或大两省班次即其
馀并皆隔下且谏臣职在谏诤大抵言朝政得失诏令
赏罚稍稽顷刻则事涉已行随而更张国体非便欲乞
卷七十七 第 20a 页 WYG0431-0923c.png
今后谏臣有本职事求对虽已有三班外亦听上殿敷
(庆历四年十二月上/时为右正言供諌职)
    上英宗乞复知州人上殿  吕 诲
臣闻汉宣帝拜刺史守相必亲见问观其所繇退而察
其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副必知其所以然斯最切
于治道也国朝故事亲民官通判以上拟任先引见仍
于中书呈身替还知州许上殿言利便三事乃察言观
行之体也比来引见呈身如故但未尝亲问中书不阅
卷七十七 第 20b 页 WYG0431-0923d.png
实言利便三事亦皆罢之天下郡守不得人者十五六
岂圣朝求治之意哉疏远之臣有终身不得近清光伸
一言以纾素蕴者欲君臣之道相属上下之诚相接不
亦难乎臣欲乞今后凡除拟知州人引见日令上殿亲
有所问审察其人仍俾中书阅其可否然后授之以任
替还依旧许言利便三事因而总核必得其实(治平二/年十一)
(月上时知谏院兼侍御史知杂事诏自今郑兖曹蔡/襄邢同青寿胡明宣河中等知州府辞见许上殿)
    上神宗乞察官依谏官例登对
卷七十七 第 21a 页 WYG0431-0924a.png
                张戬等
臣等每有本职公事欲上殿敷奏必奏候朝旨既许上
殿伺候班次动经旬日傥遇朝廷政或阙失及外事有
闻系于机速不容后时者如此稽迟则已无所及况使
往复待报必由中书万一事干政府则或致阻抑耳目
之司虽欲应急陈闻安可得也伏睹天禧诏书或诏令
不允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刑赏踰制诛求无节冤滥未
伸并委谏官奏论宪臣弹举是盖台谏之职言责既均
卷七十七 第 21b 页 WYG0431-0924b.png
则进见之期理无殊别何独宪臣隔绝疏异欲乞朝廷
推原天禧书诏之意使依谏官例牒閤门即许登对或
所言急速仍乞先次上殿所贵遇事入告无忧失时(熙/宁)
(二年十月戬与程颢同为监察御史上诏三/院御史及里行有公事并许直申閤门上殿)
    上哲宗乞令台谏先次上殿 朱光庭
臣窃以事之机密者不可以口陈心之精微者固难以
书尽夫天下之广万几之繁其间情伪万状取舍两涂
一失其当咎缘而生朝廷增置谏员实司陛下耳目之
卷七十七 第 22a 页 WYG0431-0924c.png
任凡天下之事无不得言者若忠贤之未进奸佞之未
除刑赏之失中政令之违常如此之类皆得以闻上使
之日对清光献纳论奏尚虞未尽况天门九重邈若霄
汉傥令祗上封奏不得面睹威颜则事之机密心之精
微何缘尽达伏自陛下临御以来除执政外馀皆未许
上殿臣遂于去年十二月内奏乞上殿至今未奉俞音
兼臣或闻故事改元后许令臣寮上殿今已改元矣望
出自宸断检会故事早赐指挥令台谏先次上殿上以
卷七十七 第 22b 页 WYG0431-0924d.png
广陛下之聪明下以尽愚臣之职事
  贴黄伏缘增置谏职盖欲广陛下之聪明岂有不
  许上殿之理窃虑奸臣故为壅蔽使天下之事不
  得一一上达伏望圣慈特赐明察(元祐元年正月/上时为左正言)
    上哲宗乞令台谏先次上殿  孙 觉
臣昨自先帝祔庙后曾具劄子乞赐指挥许臣寮奏对
庶几人情不至壅隔至今未奉圣旨窃以人情壅隔则乖
离疑惑之患生假窃盗乱之祸作于易乾下坤上为泰
卷七十七 第 23a 页 WYG0431-0925a.png
泰者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坤下乾上为否否者天地不
交而万物不通也今者皇帝陛下太皇太后陛下大统
万国天临四方即位以来且一年矣群臣望清光聆德
音者三省枢密院大臣八人而已使此八人者聪明有
馀论议皆当中立而无所附丽方正而无所阿私可也
万有一人焉不足以任此而曲折反覆不可以见于文
字而御史不得请对谏官不得面陈则陛下何由而知
之且谏官之设本以拾遗补阙为任密启面陈乃其职
卷七十七 第 23b 页 WYG0431-0925b.png
也今一切须具章疏劄子然后可得上闻则与夫百执
事等矣伏望圣慈特许谏官御史上殿奏事
  贴黄臣窃以谏官御史陛下耳目之所寄今者久
  未指挥许令上殿则若自蔽其聪明深恐小人因
  之得志肆行而无所忌惮伏乞早降指挥臣窃以
  太皇太后皇帝陛下临御以来执政官外未曾引
  对庶寮臣以为今日之执政亦前日之庶寮也岂
  可谓庶寮之中德性才器皆出执政之下乎臣以
卷七十七 第 24a 页 WYG0431-0925c.png
  为因其上殿奏事知其才能短长亦可以备他时
  拣拔任使(元祐元年二月/上时为给事中)
    上哲宗乞依旧制许臣寮上殿
                苏 轼
臣谨按唐太宗著司门令式云其有无门籍人有急奏
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奏不许关碍臣以此知明主
务广视听深防蔽塞虽无门籍人犹得非时引见祖宗
之制自两省两制近臣六曹寺监长贰有所欲言及典
卷七十七 第 24b 页 WYG0431-0925d.png
大藩镇奉使诸路出入辞见皆得奏事殿上其馀小臣
布衣亦时特赐召问非独以通下情知外事亦以考察
群臣能否情伪非苟而已伏见陛下嗣位以来唯执政
日得上殿外其馀独许台谏官及开封知府上殿不过
十馀人天下之广事物之变决非十馀人者所能尽若
此十馀人者不幸而非其人民之利病不以实告则陛
下便谓天下太平无事可言岂不殆哉其馀臣寮虽许
上书言事而书入禁中如在天上不加反覆诘问何以
卷七十七 第 25a 页 WYG0431-0926a.png
尽利害之实而况天下事有不可以书载者心之精微
口不能尽而况书乎恭惟太皇太后以盛德在位每事
抑损以谦逊不居为美虽然明目达聪以防壅塞此乃
社稷大计岂可以谦逊之故而遂罕与群臣接哉方今
天下多事饥馑盗贼四夷之变民劳官冗将骄卒惰财
用匮乏之弊不可胜数而政出帷簿决之庙堂大臣尤
宜开兼听广览之路而避专断壅塞之嫌非细故也伏
望圣慈更与大臣商议除台谏开封知府已许上殿外
卷七十七 第 25b 页 WYG0431-0926b.png
其馀臣寮旧制许请间奏事及出入辞见许上殿者皆
复祖宗故事则天下幸甚(元祐二年五月上时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
    上哲宗乞依天圣旧制引对臣寮
                孙 升
臣愚不肖伏蒙误恩再玷言职夙夜思念恐无以塞责
而孟子以谓敬其君莫如陈尧舜之道伏蒙二圣临御
以来仁厚之泽结于人心微如蠢动远暨幽荒莫不爱
戴鼓舞自三代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治臣窃以谓至治
卷七十七 第 26a 页 WYG0431-0926c.png
之世销患于无形居安虑危防微杜渐正在今日夫尧
舜以聪明文思浚哲文明之德而必曰明四目达四聪
又曰稽于众舍已从人者广耳目以防壅蔽也壅蔽之
伤国其患为大陛下深居九重仰成辅弼一日万几之
微四海九州之广天下之利病生民之休戚安危治乱
之所系苟睿智未达则耳目安得不广而壅蔽之患安
得不防也天圣垂帘听政未久臣寮上殿并如常仪今
二圣临御五年矣而此制缺未讲中外窃有疑焉士大
卷七十七 第 26b 页 WYG0431-0926d.png
夫怀忠抱义欲望帘帏披沥肝胆有不可者四海九州
之利病休戚陛下有不得闻者壅蔽之患不可不防治
忽之机不可不戒伏惟太皇太后睿智烛理可洞判于
群言皇帝陛下圣德日跻宜习闻于庶务收天下之耳
目以为聪明兼四海之见闻以资听览此尧舜之所先
而圣政之不可后也伏乞明诏有司依天圣旧制引对
臣寮并如常式实尧舜之所先明目达聪之举也伏望
圣慈少留听焉天下幸甚(元祐四年上时/为殿中侍御史)
卷七十七 第 27a 页 WYG0431-0927a.png
    上徽宗论减罢监司守臣上殿
                曾 肇
臣闻朝廷政事以民为本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
州长吏祖宗以来常重其选故监司辞见皆得上殿而
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延见则择其州之要重繁
剧与夫沿边守禦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举天下之
大无虑三百馀州而长吏得对清光亲承训敕者不及
百人不为多矣近者伏睹诏书知州军辞见合上殿者
卷七十七 第 27b 页 WYG0431-0927b.png
减罢其半于半之中又减朝辞上殿者二十有二州其
辞见得上殿者才二十有三州而已绍圣四年文臣一
路兵钤及监司职任并须上殿指挥又罢不行臣愚窃
所未谕也夫祖宗必令监司知州军上殿者岂苟然哉
视其猊则疲癃老疾无所掩与之言则能否邪正莫能
欺因此以察执政用人则精粗得失无不见矣为监司
长吏者受命而行躬闻德音则人人晓达上旨有所遵
守政成而归亲面天颜则人人各述所知口陈指画而
卷七十七 第 28a 页 WYG0431-0927c.png
上下之情无有不通者矣非独如此躬亲庶政收揽威
权者人主之大柄延见臣下咨询不倦者人主之盛德
祖宗以来所以不惮日昃之劳不厌应接之烦盖有以
也今陛下初即宝位方当励精为治日接群臣以广聪
明以通众志之时而遽有此变更臣愚窃恐四方闻之
或意陛下倦于咨询或意陛下略于待士而为监司长
吏者亦将苟且因循无自励之志非所以崇美德兴治
功也夫自古帝王有志于治者未尝不广延群臣博问
卷七十七 第 28b 页 WYG0431-0927d.png
兼听而于治民之官尤所注意在汉宣帝每拜刺史守
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繇退而察其行以质其言有名实
不相称必知其所以然尝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无
叹息愁恨之声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
千石乎故西汉二百馀年独宣帝世循吏为盛汉之刺
史即今监司之任也汉之守相即今知州军之任也宣
帝所以综覈名实为汉贤王其本在此以陛下明圣方
将兴建德业比隆三王如宣帝所行为之甚易臣愚欲
卷七十七 第 29a 页 WYG0431-0928a.png
愿陛下近守本朝成宪远稽汉宣帝故事出自圣意申
命辅臣自今监司知州军辞见上殿并如旧制内监司
及带一路兵钤仍依绍圣四年指挥其馀则依今年六
月十六日诏书施行所贵上循祖宗之典下贻子孙之
法其于政体盖非小补惟陛下留意毋忽天下幸甚(元/符)
(三年七月上时/为翰林学士)
 
 
卷七十七 第 29b 页 WYG0431-0928b.png
 
 
 
 
 
 
 
 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