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七 第 1a 页 WYG0431-08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七
宋 赵汝愚 编
百官门
监司
上仁宗论转运得人许自择知州
范仲淹
臣窃见古者内置公卿士大夫助天子司察天下之政
卷六十七 第 1b 页 WYG0431-0811b.png
外置岳牧方伯刺史观察使采访使统领诸侯守宰以
分理之内外皆得人未有天下不大治者也今转运按
察使古之岳牧方伯刺史观察采访使之职也知州知
县古之诸侯守宰之任也内官虽多然与陛下共理天
下者唯守宰最要耳比年以来不知选择非才贪浊老
懦者一切以例除之以一县观一州一州观一路一路
观天下则率皆如此其间纵有良吏百无一二是使天
下赋税不得均狱讼不得平水旱不得救盗贼不得除
卷六十七 第 2a 页 WYG0431-0811c.png
民既无所告诉必生愁怨而不思叛者未之有也民既
怨叛奸雄起而收揽之则天下必将危矣今民方怨而
未甚叛去宜急救之救之之术莫若守宰得人欲守宰
得人请诏二府通选转运使如不足许权擢知州人既
得人即委逐路自择知州不任事者奏罢之仍令权擢
幕职官如是行之必举皆得人凡擢入者必俟政绩有
闻一二年方真授之虽以精择尚虑有不称职者必有
降黜直俟人称职而后已仍令久其官守勿复数易其
卷六十七 第 2b 页 WYG0431-0811d.png
有异政者宜就与升擢之若然官脩政举则天下自无
事矣朝廷唯总其大纲而振举之可也
上仁宗荐张温之等九人可充转运使副
富 弼
臣近曾两奏乞令中书枢密院通选诸路转运使副令
逐路转运选辖下知州逐州选部内知县县令若此三
种官一一得人则天下自然无事朝廷不劳而治矣然
卷六十七 第 3a 页 WYG0431-0812a.png
欲知民细微利病须要好县官欲得好县官须先择好
知州欲得好知州须先择好转运使副欲得好转运使
副须是辅弼大臣用心至公精加拣选亲戚故旧者不
得盖蔽可去者必去之仇雠疏远者不得抑塞可用者
必用之去之者勿避其怨谤用之者勿求其感激不邀
恩于已不推过于人若能如此则天下贤者才者可以
尽为朝廷之用何患不得诸路转运二三十人而已伏
缘国家之事莫非至公须是辅弼大臣用心精选当黜
卷六十七 第 3b 页 WYG0431-0812b.png
则黜则退黜之人以谓朝廷公行自然无怨人既无怨
事乃平贴若有大臣不存公共之心推过与人则退黜
者以谓朝廷本不退我只是某人私相见排遂生怨怒
架造谗谤君听既惑事乃破坏此于朝政为害之大者
也今既委逐路转运使副升黜一路知州其权甚重其
事亦大须是有才识能分别善恶仍须推心至公而行
事果敢然后可当转运之任今逐路见任及新差下未
到任转运使副共二十八员其间的有才识能分别善
卷六十七 第 4a 页 WYG0431-0812c.png
恶推心至公行事果敢者无三两人而已其馀虽别无
显过可黜柰何碌碌常才缓急无用其间亦有作过之
人但未败露或已败不行若不更张必难集事臣今来
于众论得九人皆谓堪充转运使副可以委付选择辖
下知州必得尽公不负朝廷差委谨具名次如左
三司盐铁副使张温之
知杂御史鱼周询
史馆修撰王质
卷六十七 第 4b 页 WYG0431-0812d.png
知谏院王素
三司判官沈邈
知潍州董储
江南东路提点刑狱杨纮
权三司判官杜杞
权三司判官燕度
右九人皆搢绅之选今来且充诸路转运久而皆可拔
擢任使更乞令两府同共铨量施行内董储是宰臣晏
卷六十七 第 5a 页 WYG0431-0813a.png
殊远亲然其人实有才用但年齿稍高而心力不退不
可以大臣亲嫌而废也臣又虑诸处见任转运使副例
各未满或别无显过恐中书以谓替罢无名臣今欲乞
特降诏书告谕天下备陈转运使职任非轻自来有失
精选致职事废弛物论大以为非昨据枢密副使富弼
上疏乞澄汰天下不才转运使副使下中书枢密院令
同共用心推择中外有才识堪任转运使副臣寮今据
两司条奏到某人已下若干人堪充转运使副已今差
卷六十七 第 5b 页 WYG0431-0813b.png
赴逐路充职干当务在称职以副朝廷委任之意又据
两司条奏到见任转运使副某人以下若干不闻显效
并仰中书门下就便别与差遣若降此诏告谕天下则
退者以两府公黜自当无词进者以两府选差孰敢不
勉如此行遣不是无名使天下之人耳目一变谓朝廷
进善退恶政令清明守官者各知恐惧不敢因循岂不
美哉岂不善哉
上仁宗论转运所按吏不必更令提刑体量
卷六十七 第 6a 页 WYG0431-0813c.png
欧阳脩
臣近见淮南按察使邵饰奏为体量知润州席平为政
不治及不教阅兵士等朝廷以饰为未足信又下提刑
司再行体量臣窃以转运提刑俱领按察然朝廷寄任
重者为转运其次乃提刑尔今寄任重者言事反不信
又质于其次者而决疑臣不知邵饰果是才与不才可
信与不可信如果才而可信则又何疑然又不知为提
刑者其才与饰优劣如何若才过于饰尚可取万一不
卷六十七 第 6b 页 WYG0431-0813d.png
才于饰见事相背却言席平为才邵饰合得罔上之罪
矣若反以罪饰臣料朝廷必不肯行若舍饰与席平俱
不问则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况席平曾作台官立朝无
状只令制勘亦不能了寻御史中丞以不才奏罢朝廷
两府而下谁不识平其才与不才人人尽知何必更令提
刑体量然后为定今外议皆言执政大臣托以审谨为
名其实不肯生事而当怨须待言事者再三陈状使被
黜者知大臣迫于言者不得已而行只图怨不归已苟
卷六十七 第 7a 页 WYG0431-0814a.png
诚如此岂有念民疾苦澄清官吏之意哉若无此意是
好疑不决则尤是朝廷任人之失自去年以为转运使
不察官吏特出诏书加以使名责其按察今按察使依
禀诏书举其本职又却疑而不听今后朝廷命令谁肯
信之凡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难于择人不可轻
任而不信若无贤不肖一例疑之则人各心阑谁肯办
事今邵饰言一不才显者所贵朝廷肯行然后部下振
竦官吏畏服今反为朝廷不信却委别人则饰之使威
卷六十七 第 7b 页 WYG0431-0814b.png
谁肯信服饰亦惭见其下今后见事不若不为不独邵
饰一人臣窃闻诸处多有按察官吏皆为朝廷不行人
各嗟惭以谓任以事权反加沮惑朝廷之意不可谕也
伏望圣慈特敕其邵饰所奏特与施行今后按察使奏
人如不才老病灼然不疑者不必更委别官示以不信
所贵不失任人之道而令臣下尽心
上仁宗乞监司不用苛细矫激之人
包 拯
卷六十七 第 8a 页 WYG0431-0814c.png
臣窃见诸道转运司自兼按察及置判官以来并提点
刑狱等体量部下官吏章疏相继颇伤烦碎兼闻审刑
院大理寺日近奏按尤多倍于往年况无大段罪名并
是倚摭微累不辨虚实一例论奏孤弱无援者则按以
深文权势豪猾者则纵而不顾内则徇一身之利以殖
其私外则窃振职之名以图其进效尤无耻唯恐不及
至有公清守节之人或不曲事左右为众所嫉者即被
诬罔造成其罪遂使守节之士或负终身之玷可不痛
卷六十七 第 8b 页 WYG0431-0814d.png
惜哉且治平之世明威之君必务德泽罕用刑法故董
仲舒曰阳为德为春夏当和气发生之时阴为刑为秋
冬在虚空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任德不任刑也王者亦
当上体天道下为民极故不宜过用重典以伤德化昔
秦法网凝密动罹酷罚下不堪命卒致溃乱老子曰其
政察察其民缺缺其政闷闷其民淳淳愿圣明鉴于此
言而无忽焉方今民力凋残国用窘迫若乃专用刻薄
好进之吏则民不聊生窃恐非国家之福也虽朝廷累
卷六十七 第 9a 页 WYG0431-0815a.png
降诏命约束罕或遵禀此弊不去为患寖深欲望圣慈
宣谕执政大臣应转运提刑等并令精选廉干中正之
人以充其职苛细矫激之辈屏而不用天下幸甚
上仁宗论转运使选用责任考课三法
陈升之
臣伏以生民休戚系郡县之得失今天下州三百县一
千二百其治否朝廷固不得周知付之十八路转运使
卷六十七 第 9b 页 WYG0431-0815b.png
而与选者三司副使省府判官提点刑狱或以荐引或
以叙进才与不才固已混淆一旦付以一道按察之寄
虽知其不胜任必重退之是重抑一人希进之心而轻
一道生民之命今选用不精又责任无法考课不平其
间非闇滞罢懦即凌肆刻薄十常八九所以下之疾苦
不得上闻而重其愁叹故也朝廷有意天下之治宜自
转运使始今上选用责任考课三法其选用之法以公
正明断惠爱为本公正可使纠率官吏明断可使决治
卷六十七 第 10a 页 WYG0431-0815c.png
繁剧惠爱可使恤民之隐苟无数者之长即以补它职
其禄赐恩礼视转运使可也其责任之法曰唐虞四岳
十二牧三代方伯连帅汉部刺史皆今转运使之任今
居职者非其人专以办财赋为职业故郡县之职业不
脩独掊敛刻暴之令行而民受其弊盖典制不立所致
也今举其切务有五一称荐贤材各堪其任二按劾贪
谬脩举政事三实户口增垦田四财用充足民不烦扰
五兴利除害仍令岁终具条所施行者以闻其考课之
卷六十七 第 10b 页 WYG0431-0815d.png
法曰故事转运使给御印纸岁终满上审官院考校之
三司亦尝有考课条其后卒不能行盖委计司则先财
利而忽民事在审官又因循常务而无考第之实按汉
世御史中丞外督部刺史宜付御史台考课为三等中
书门下参覆其实其上等量所部事之剧易而褒进之
中等仍旧秩下等退补一郡若风绩尤异即擢以不次
其职事弛废不俟秩满即行黜削
上神宗乞假监司之权令察守令
卷六十七 第 11a 页 WYG0431-0816a.png
刘 述
臣尝谓天下守宰如一一得人则和气可以立召太平
可以力致不为难也何以言之朝廷差除守宰多限以
资级不能周知其人善恶及临事之际方见其才之短
长德之良否耳能周知而习见者必也监司之官乎设
有一人其资性既醇谨其持身亦清廉柰何才识短谬
不能烛知义理区别淑慝而使之居守宰之任则下得
侵其权吏得纵其奸蚩蚩细民受弊而无告矣复有一
卷六十七 第 11b 页 WYG0431-0816b.png
人狡猾贪污而能属托吏胥弥缝上下阴为奸赃不见
其迹斯二人者人皆知其不可以长民矣而为监司者
虽欲发擿而斥逐之而无实状可得且复惧为反噬隐
忍而不敢为间或能直以不才贪猥之说闻于朝廷万
一听而罢黜之旋踵之间则冤愬之声已闻于上矣丑
言巧诋随而加诸朋奸之人互为梯援无几何则职任
复旧矣彼监司者惩其若是既不能有所裨益不若苟
简循嘿之为宜也为监司计则得矣为朝廷计则非天
卷六十七 第 12a 页 WYG0431-0816c.png
下之福也伏望圣慈深鉴此弊少假监司之权使得竭
忠悉虑精察守宰有如前所谓二人之类为众所疾深
谴而痛绳之投诸四裔可也终身不齿可也而其事权
可不假借之乎监司得其权则郡县纲纪既举而民受
其赐矣然则监司事权朝廷既假借之则推择之间不
可不审也愿陛下深诏政府精选转运使提点刑狱唯
人是求不必限以资序即得其人矣可以责之力振风
教审覈官吏使罢弱不勉者不敢怠其职刚暴失中者
卷六十七 第 12b 页 WYG0431-0816d.png
不敢肆其情农桑劝而孝悌兴徭赋均而狱讼息然后
间下特旨令于守宰中择有岂弟之政吏畏而民爱事
状灼然者三两人密加荐拔特与增秩赐金使之再任
或升擢任使如此则郡县有中和之政监司有澄清之
功行之不疑当见其效
上神宗论除监司条制 吕公著
臣先准中书批状送两制议选知州以下条制内一项
王圭等议未曾历知州人不得权入转运判官以上差
卷六十七 第 13a 页 WYG0431-0817a.png
遣臣愚以为未便窃以国家承平虽久于人材素养之
法有所未备缓急求才犹恐难得若资格愈密则简拔
愈难今知州以下从审官院差遣则严其条式可也转
运判官以上自朝廷推擢则不当更增以资格昔荀况
称贤与能不待次而举疲不能不待顷而废董仲舒亦
称小才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才虽未久不害为辅佐
且汉之部刺史今之监司如隽不疑乃自布衣拔为青
州刺史当时号为称职方今豪俊之士多伏在下位若
卷六十七 第 13b 页 WYG0431-0817b.png
必待其已历知州然后任使则或至白首而不见旌用
臣愚以谓知州有治迹者固当升入监司自馀果有才
能为众所推虽资历尚浅亦系自朝廷不次选择充转
运判官权发遣省府推判官及权充知州差遣若试无
效自可退从常调如此则劝沮兼行贤愚无滞
上哲宗乞推择监司与民休息
刘 摰
卷六十七 第 14a 页 WYG0431-0817c.png
臣准尚书省劄子十月十八日圣旨指挥节文比者诏
令屡下以宽民力便安公私官吏或致废格自今州县
悉心奉行监司点检御史台觉察弹奏者臣有以见陛
下诚心爱民谨重政令天下幸甚臣窃谓州县之政废
举得失其责宜在监司夫监司之任亦重矣一有贤不
肖则环地数千里休戚系之曩时朝廷大更法度选建
推行之人故不以资任务得果健强锐焱厉风生之才
盖规以就事倚办于一时及法行事立矣而其后用人
卷六十七 第 14b 页 WYG0431-0817d.png
犹复因袭未曾权量时宜有所张弛之也是以至今使
者之政刻覈𥚹迫相师成风郡县承望亦莫敢不然使
民不见德与义而惟刑是觌惟利是闻者盖亦久矣斯
岂政令之本意然哉奉宣缪戾积习至此故也比蒙圣
朝哀念元元取监司罪恶已甚者既去之矣然其馀人
材颇尚駮杂情志未一各怀所私盖其阴有观望者则
必习常而慢令以致惠泽之壅其浅中觊利者则又将
矫枉而过正或废所宜治之事二者不可不察也唯得
卷六十七 第 15a 页 WYG0431-0818a.png
其人庶惩此患臣欲望圣慈详酌河北河东陜西素号
剧部向来所用使者出于暴进多非更历民事人微望
轻虽自过为威刻而下终不服今宜稍复祖宗故事三
路各置都转运使用两制臣寮充职以重其任自馀诸
路亦望推择资任稍高练达民政识治体近中道之人
分补监司之任明授之以诏令使忠厚安民而不失之
宽弛肃给应务而不失之浅薄部使者诚如此州县之
政随之则先朝之仁政陛下之恩德庶几下究而与民
卷六十七 第 15b 页 WYG0431-0818b.png
休息不难矣考察见任之无状者一切澄汰之被罢之
人苟非有显过宜还其资考别为任使令不至于失职
无聊而已方今先务恐实在此伏望详酌施行
上哲宗乞罢提举官 司马光
臣闻书称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臣少时见天圣
中诸路止各有转运使一员亦无提点刑狱惟河北陜
西以地里多事置转运使两员然朝廷必择朝士累任
卷六十七 第 16a 页 WYG0431-0818c.png
知州有声迹晓钱榖者乃得为之未尝轻以授人凡一
路之事无所不总使按察官吏荐贤发奸爱养百姓兴
利除害或朝廷有本路事务未能细知利害者则委之
相度措置当是之时官少民安事无不举公私饶乐海
内晏清景祐初始复置提点刑狱其后或时置转运判
官以其冗长害事寻复废罢自王安石执政以来欲力
成新法诸路始置提举常平广惠农田水利官其后每
事各置提举官皆得按察官吏事权如监司又增转运副
卷六十七 第 16b 页 WYG0431-0818d.png
使判官等员数皆选年少资浅轻俊之士为之或通判
知县监当资序及选人以权受权发遣处之有未尝历
亲民即为监司者能顺已意则不次迁擢小有乖违则
送审官院与合入差遣更加责降彼年少则历事未多
资浅则众所不服轻俊则举置百事往往乖方众所不
服故依势立威以行号令举措率易故虑事不熟坏法
害民又利禄诱于前罪戾俟于后由是往往上不顾国
家事体下不恤百姓怨咨止务希合以图进取致今日
卷六十七 第 17a 页 WYG0431-0819a.png
天下籍籍如此皆由此来也陛下幸念民惟邦本本固
邦宁知元元困穷于国家非便欲救而安之诏青苗钱
不得抑配免役钱宽剩不得过二分窃闻诸路提举官
州县犹有于春首抑配青苗钱勒百姓供情愿状别作
名目占免役宽剩钱但取文具而已如此则朝廷号令
废格不得行于臣下恩泽壅塞不得被于黎民徒存空
文何以为政臣闻去草者绝其本救水者回其原提举
官者乃病民之本原也陛下必欲苏息疲瘵乞尽罢诸
卷六十七 第 17b 页 WYG0431-0819b.png
路提举官其转运使除河北陜西河东外馀路只置使
一员判官一员提点刑狱分两路者合为一路共差文
臣两员凡本路钱榖财用事悉委提点刑狱管干仍选
知州已上资序累历亲民差遣所至有政迹聪明公正
之人方得为监司聪明则知官吏贤不肖公正则黜陟
无私部下官吏皆得人事务安有不干集百姓安有不
富庶此乃国家镇抚四方之本也若以提举官累年积
蓄钱榖财物不少恐转运司一旦得之妄有耗散即乞
卷六十七 第 18a 页 WYG0431-0819c.png
桩作常平仓钱物委提点刑狱一面交割主管依常平
仓法谨伺榖价贱籴贵粜及准备灾伤赈贷其馀不得
支用若转运司委的窘乏须至兑那常平钱物者必须
至具数先奏朝廷得旨乃得移牒支拨若以监司数少
路分阔远处巡历及管干不办即乞只依旧法每遍巡
诸州更不遍巡诸县自非要切大事朝廷不令监司亲
往干当只令选差本部官除司理司法县尉独员监当
之类旧条不许差出外其旧条不得隔州差人干当差
卷六十七 第 18b 页 WYG0431-0819d.png
及被差之人皆有罪新条诸州管干及主簿给散月分
不得差出之类指挥乞更不施行所贵监司有官可差
干当事务若遇有贼盗乞朝廷只委提点刑狱差官或
行移文字监督捕盗官捉杀不令亲入山监逐如此则
监司巡历管干职事简要易为办事
上徽宗论监司不得人而走马奏事
石公弼
卷六十七 第 19a 页 WYG0431-0820a.png
臣伏以诸路监司为朝廷耳目之寄责任非轻宜得忠
诚体国之人有徇公忘私之节尊主爱民之心然后内
足以广陛下之聪明外足以究生民之利害陛下可以
坐制四方无为而治也近时监司初不遴选夤缘除授
者莫可悉数观望诞谩贪污苟贱无所不至达于圣听
十未能一由是走马承受廉访实事有专为蔽欺稍稍
奏闻是监司不足以取信而事移于走马也臣恐久之
亦不无弊非陛下循名责实之旨臣愚伏望陛下谨监
卷六十七 第 19b 页 WYG0431-0820b.png
司之选择人而委之其有资望素轻人材凡下者宜有
澄汰职事不修附下罔上者重加贬斥陛下之威令已
孚赏罚有信革去壅蔽之患示以通信之言然后走马
承受奏事非其本职者罢之廉访按察责成于监司庶
几官修其方吏肃其业且监司得人则一路之治无虑
不举盖民之师帅责在守令守令之职责在监司监司
之选不可忽也臣以为宜立法以塞侥倖之路
卷六十七 第 20a 页 WYG0431-0820c.png
上钦宗论杂科监司不可不尽罢
吕好问
臣窃见比年以来诸路杂科监司猥多司分既异所行
不复相照各执已见意在必行事相牵连首尾相戾文
移如雨督责如火官吏书纸尾之不暇矧能及民事乎
所巡历处州县为之鼎沸又况所任用之人率多阘冗
常才非以贿赂及谄佞得之即宰执宦官亲戚及堂吏
子弟其间以才选者未有一二也此等岂能奉行朝廷
卷六十七 第 20b 页 WYG0431-0820d.png
宽大之政徒能骚扰天下蠹弊民力实无益于事臣愚
欲望陛下诏三省枢密院应杂科监司不必专置司者
一切尽罢令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分领如弓箭刀弩手
之类令帅臣兼管市舶司之类令转运司兼管所有存
留司分及转运使提点刑狱等官伏望朝廷选择人才
使称其职庶几上不蠹国下不害民
贴黄臣窃谓诸路监司在于得人不在增员且如
弓箭手之类旧属帅司而艺能精熟自置提举官
卷六十七 第 21a 页 WYG0431-0821a.png
以来多有冒滥之人及武艺生疏发运使自来止
二员纲运未尝阙误止缘近来用非其人遂致住
滞非缘官少也近添一员而住滞损坏愈甚以此
见增员之无益也
贴黄臣伏见近日发运转运等司时有添差去处
深为害事员多则事理商议不合若各以已见行
遣文移则州县何以奉行实误国事欲望尽罢添
差官其不职者自可改易庶几事皆归一易责成
卷六十七 第 21b 页 WYG0431-0821b.png
功
上钦宗乞择监司郡守按察赃吏
吕好问
臣窃以比年以来赃吏为害遍于天下自小至大习以
成风株连蔓衍不可复治臣请详言其事自内及外言
之为监司郡守者其初必奔走于权倖之门朝夕请谒
货赂公行计其所纳与所得官相当然后得之不然则
赂其亲戚子弟如此欲激浊扬清何可得也其到官也
卷六十七 第 22a 页 WYG0431-0821c.png
督责州县以偿其费州县因重取于民以为献上则求
保明恩赏奏辟差遣下则求荐章免罪责自外及内言
之每朝廷抛降科配于民且如一县当一分之数一分
之外则吏人取其八九县官取其六七又以四五入于
监司州郡之公库监司郡守复以赂京师贵近上下相
蒙事不得发然则朝廷之取民也至寡害民也至轻而
赃吏之取民也至重害民也至酷民不知怨赃吏独归
怨朝廷者盖赃吏以朝廷科率为名尔岂可不为朝廷
卷六十七 第 22b 页 WYG0431-0821d.png
惜之今陛下既罢科率不取于民亦可以戢奸吏矣欲
望陛下审择监司郡守应官吏奸赃不因按发而自败
露者本路监司并本州按察官皆与等第科罪庶几各
知畏惧不害良民苟有奸赃必能按发
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