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宋-延寿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617b 页


宗镜录卷第三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说此法门。是无始终说。不定方所。亦无时
分。以无时之时。理无间断。无处之处。说遍十
方故。一切佛。法尔皆于无尽世界。常转如是
无尽法轮。令诸众生反本还原。穷未来际。无
有休息。华严疏云。夫心冥至道。则浑一古今。
法界无生。本亡时分。故经颂云。诸佛得菩提。
实不计于日。又云。此圆教法门。以会缘入实
体者有二。一以本收末。以诸圣教从真流故。
不异于真。二会相显性。谓彼一切差别教法。
从缘无性。即是真如。是故虚相本尽。真性本
现。如来言说。皆顺于如。故金刚三昧经云。如
我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又理
事无碍体者。谓一切教法。虽举体即真。不碍
十二分等事相宛然显现。虽真如举体为一
切。不碍一味湛然平等。夫一乘三乘。一性五
性。就机则三约法则一。新熏则五。本有无
二。若入理双拂。则三一两亡。若约佛化仪。则
能三能一。是故竞执是非。达无违诤。大集五
部虽异。不离法界本原。涅槃各说身因。佛许
无非正说。此宗镜机。是圆教摄。则圆根所
对。大小俱含。故先德云。教海宏深。包含无外。
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语其横收。五教乃至人
卷三十五 第 617c 页 T48-0617.png
天。总无不包。方显深广。其犹百川不摄大海。
大海必摄百川。虽摄百川。同一咸味。故随一
滴迥异百川。前之四教不摄于圆。圆必摄四。
虽摄于四。圆以贯之。故十善五戒。亦圆教摄。
今依宗镜。若约教唯依一心而说。则何教非
心。何心非教。诸经通辩。皆以一心真法界为
体。如来所说十二分教。亲从大悲心中之所
流出。大悲心从后得智。后得智从根本智。根
本智从清净法界流出。即是本原。更无所从。
无有法离于法界而有。华严经颂云。未曾有一
法。得离于法性。即一切众生迷悟本。若不迷
此。即不成迷。以无颠倒执著轮回生死故。若
不悟此即不成悟。以无如法修行證穷果故。
所以真如一心。为迷悟依。夫立教之本。无出
意言。以意诠量。从言开演。故基师云。至理澄
寂。是非之论息言。般若幽玄。一异之情绝虑。
息情虑故。非识非心。绝言论故。非声非说。法
非声说。说遍尘沙。理无识心。心该法界。心该
法界。斯乃非心作心。说遍尘沙。此亦无说为
说。非心作心。心开二种。无说为说。说乃两门。
心开二种者。一心生灭门。二心真如门。释
生灭门者。只如三界循环斯皆妄识。四生盘
泊。并是惑心。荣辱迅譬石光。古今驶过拍鞠。
此则生灭门也。释真如门者。只如摩罗净识。
湛若太虚。佛性明珠。皎同朗月。隐显虽异。肤
内更明。染净缘分。法身澄止。此则真如门也。
言说乃两门者。一大机受法。则教说满乘。二
小圣闻思。则藏开半字。神锴和尚云。教起所
由者。如来一代说法。欲令众生悟佛知见。佛
卷三十五 第 618a 页 T48-0618.png
知见者。所谓平等真心。诸法无二。无二之法。
即是实性。实性之体。离有离无。不生不灭。理
自恒真。不由观智所显。道常显露。实无翳障。
平等真心者。若法相宗。真即是智。将智證
真。三乘无别。即是真家之心。依主释也。若法
性宗。真即是心。体同名别。真心即平等。持
业释也。故经云。泥洹真法宝。众生从种种
门。入。种种之门。是能通所通唯一道。又云。经
说门不同。或文字为门。大品经明四十二字
门是也。或观行为门。释论明菩萨修三三昧
缘诸法实相是也。或智慧为门。法华经云。其
智慧门难解难入是也。或理为门。大品经云。
明无生法。无来无去。即是佛也。依教门通观。
依观门通智。依智门通理。理为门。复通何处。
教观智等诸门。悉依于理。能依是门。所依何
得非门。虽无所通。究竟遍通。是妙门也。则众
妙之门。一真心之所依也。华严经云。譬如日
出先照高山。日譬于佛。光譬说教。日即无缘
之慈。非出而出。随众机之所扣。非照而照。说
华严如高山。说方等如食时。说般若如禺中。
说法华如正中。说涅槃如平地。若菩萨大人。
蒙般若光。诸法之用。二乘之人。既无此用。譬
如七日婴儿。若视日轮。令眼失光。以无明全
在。丧一切智明故。外道闇證。譬如夜游。以未
承正教之照故。菩萨利他。譬如日中。作务施
运役之功。然平地高山。同承日照。小根大器。
咸禀教光。约能照则无浅深。对所照自分前
后。如大车等赐。一雨普沾。道绝始终。理无
偏党。若得宗镜一乘之光。平等大慧。自他兼
卷三十五 第 618b 页 T48-0618.png
利。更无差别。故大涅槃经云。譬如有人。以新
毒药涂大鼓。于众中击令出声。虽无心欲闻。
若有闻者。远近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者。谓
一阐提。才闻即能破无明惑。名为近死。闻未
即益。作后世因。名为远死。止观释云。一切众
生心性正因。譬之如乳。闻了因法。名为置毒。
正因不断。如乳四微。五味虽变。四微恒存。是
故毒随四微。味味杀人。众生心性。亦复如是。
正因不坏。了因之毒。随正奢促。处处得发。或
理发。教行證发。如辟支佛利根。根熟出无佛
世。自然得悟。理发亦尔。久植善根。今生虽不
闻圆教。了因之毒任运自发。若闻华严日照
高山即得悟者。此是教发。闻已思惟。思惟即
悟。是为观行发。若是六根净位。进破无明。是
相似證发。若见道损生。亦是證发。今依华严
立五教。天台立四教。乃至八教。且华严一心
立五教。约识而论者。一如小乘教。但有六识
赖耶。但得其名。二大乘始教。但得一分生灭
之义。以其真理未能体通。但说凝然不作诸
法。第三大乘终教。于此赖耶。得理事通体。不
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以许真如随缘
而作诸法。以阿赖耶识所熏净法。与能熏染
法各差别。故非一。能熏所熏。但一心作无有
他。故非异。始教约法相差别门说。终教约体
相容门说。为第一义真心也。谓如来藏性。依
此有诸趣等。第四顿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
差别相尽。离言绝虑。不可说也。以一切染净
相尽。无有二法可以体会。故不可说。如净名
所显入不二门也。第五圆教。约性海圆明法
卷三十五 第 618c 页 T48-0618.png
界所起。唯一法界性。起心。即具十德。

问。云
何一心约就诸教。得有如是差别义耶。

答。约
法通收。由此甚深所起一心。具五义门。随以
一行摄化众生。一小乘。摄义从名门。二始
教。摄理从事门。三终教。理事无碍门。四顿教
事尽理显门。五圆教。性海具德门。五义相
显。唯一心转。秘密义记云。佛子。善听。譬如
暗家宝。人不知故。无灯明故。于彼𢴤触误。谓
为蛇所毒。由误故。毒气入身。其身膀胀。受种
种苦。智者见已。即将灯明。示以利宝。其所螫
人即见此宝。身内毒气即能除愈。以得此宝
故。飞行无碍。见人恭敬。诸恶者。皆以慈心相
向。恶心消灭。由无怨雠故得无所畏。无所畏
故。安隐快乐。行者亦尔。由不知法性家内实
德宝故。为八万四千尘劳。由知亲近善友闻
法故。返尘劳垢。为八万四千道品法。除自然
执。又知因缘空。又知佛性常住。又知言语道
亡。心行处灭。又开悟法界缘起。由是一切诸
法。从一地不至一地。会是净心中。是故诸烦
恼及诸净心。不从他方来。一手反覆耳。智者
不须疑也。又前所譬。暗家实宝。即是显清净
法门。为对治染法。对治有五。一者小乘教。即
对治外道。不依。因缘。起自然执。二初教。即对
治小乘。由于因缘。有执。已前总名有为缘起。
三者终教。即对治初教。一切诸法无常苦空
无我。执。此名无为缘起。由真如随缘。名为无
为缘起。四者顿教。即对治终教。念念纷纷。起
有言说。即自体缘起。穷源尽性。一念不生。故
为自体。五者圆教。即对治顿教。寂默言说。心
卷三十五 第 619a 页 T48-0619.png
行处灭。一切归寂源。不能一即一切。一切即
一自在等。此法界缘起。动静具足。故名性起。
圆融无碍。取舍都尽。即三毒即佛故。若小乘
虽随起对治。唯知第六识。不知由心有诸法
故。言心者。即八识心王。又小乘不知常乐我
净心。万法主故。不可得故。如虚空故不可治。
虽有如是法。以不知所因故。不知由心有万
法故。不觉心源故。唯取小果。皆灭色取空。若
不灭色取空。知色即是空。即得入初教。次初
教人。如上诸次第所起法。皆言识变有。识外
不有。识者。即第八识。约识性亦不可得。才證
此心。即知诸法因缘生。缘生无自性。虽證此
法。犹有刹那生灭。故名有为。證凝然真如故。
次终教人云。一切诸法不出一心。是一心。譬
如大海湿性。依一心。所有诸法。如大海波澜。
虽摄波入水。而不灭波浪。虽波澜纷纷起。而
不减寂水。如是虽摄万境入一心。而不减万
境。虽万境纷纷起。而不减一心。何以故。一心
所有故。是故真该妄末。妄达真源。性相融通。
本末平等。虽自性无生。不失义果。虽不失业
果。自性无生。虽得一心。不得无尽。故不得重
重。故名一实谛。自此已前诸教。依渐次阶位。
即名渐教。次顿教者。一念不生。即是佛也。
何以故。一切诸法从本以来。常自寂灭相。下
自众生。上尽诸佛。一切所作事不遗一毛。诸
皆如梦。故成佛度生。犹此梦摄。不明一中多。
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等。次圆教所明。以十
十无尽显其义。以十十重重辩其相。随举为
主。万法为伴。由主不防伴。伴不防主。俱周
卷三十五 第 619b 页 T48-0619.png
遍法界。

问。如上所说重重无尽者。且何物
重重。何物无尽。何法广大。何法圆融。何法包
含。何法秘密。

答。则是一切凡圣。心相重重。
心性无尽。是心广大。是心圆融。是心包含。
是心秘密。若无此。一心为宗。则教门无一法
可兴。诸佛无一字可说。既全归心旨。广备
信根。圆解已周。纤疑不起。不可唯凭口说。密
在心行。但以定水。潜澄。慧灯转耀。若一向
持文。求理执教谈宗。如入海算。尘砂仰空。
数星宿。终不亲见。去道尤赊。昔人云。如天
地。终日轰轰。不及真理。是故学人去文取理。
端坐凝情。以心眼自看。是名专住一境。修定
胜因也。又圆教义者。本末融通。理事无碍。说
真妄。则凡圣昭昭而交彻。语法界。则理事历
历而相收。佛知见一偈。开示而无遗。大涅槃
一章。必尽其体用。如华严经云。无有智外如
为智所入。亦无如外智能證于如。又云。无有
少法与法同止。以举心摄境。则无心外之境。
举境摄心。则无境外之心。以性无二相即性
故。相随性融。随一皆摄。是以性外无相。则
何法不融。理中立事。则何门不入。可谓触
目菩提。一念圆證。所以无量义经云。无量义
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古人云。
此是出生义。法华经云。究竟至于一切智地。
此是收入之法。则三乘万化。从实相生。究竟
还归一实相。则初后不离一心。本末咸居正
位。如法华经云。心相体信。入出无难。可以
知大乘家业。绍佛种位。又初则一出无量。后
乃无量归一。今无量非无量。一亦非一。即
卷三十五 第 619c 页 T48-0619.png
證法华三昧。又先德目为教海者。以含众法。
喻如大海。傍无边涯。连天一色。空彻海底。海
映空天。即是圆教。总摄诸教归真。并皆空净。
理事无碍。如交映色空。色不碍空。空不碍
色。德用重重。即唯明唯深。具十玄门。重重无
尽。即事事无碍。如海十德。互相周遍。即心
海包容。深广无际矣。所以守护国界主陀罗
尼。经偈云。一字演说一切法。多劫无有穷尽
时。一一字门亦复然。此住宝箧真言地。生法
师释。法华经。一毫之善。举手低头。皆已成佛。
言。无非佛流。即涅槃意。乃至外道典籍。亦佛
法流。况内法耶。大小等教。皆从如来大悲所
流故。是知无有一法不从心原性空而出。如
源出水。似空出云。以十方如来證心成佛。佛
即是心。所有万善万德悲智愿行。无不从此
流矣。又约金师子章论五教者。一此师子虽
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实无师子可得。名愚
人法。是声闻教。二即此缘生诸法。各无自性。
彻底唯空。名大乘初教。三虽复彻底唯空。不
碍幻法宛然。缘生幻有。二相双存。名大乘终
教。四即此师子与金二相。互夺两亡。情谓不
存。俱无有力。空有双泯。名言路绝。栖心无寄。
名大乘顿教。五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混成一
块。繁兴大用。起必全真。万像纷然。参而不杂。
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力
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圆教。此名最上乘
也。次天台立四教者。一藏教。明因缘生灭四
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二通教。三人同
禀。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正为菩萨。傍通
卷三十五 第 620a 页 T48-0620.png
二乘。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皆空。三人同證。此
藏通二教。俱不识常住真心。皆以灭心为极
果。三别教。是不共之名。明因缘假名无量
四圣谛理。约化菩萨。不共二乘。若教别者。具
演恒沙佛法。别为菩萨。若理别者。藏识有
恒沙俗谛之理。乃至智断行位因果。俱与三
教事别。虽知一心不空无尽之理。即今未具。
犹待次第生起。执教道而不融。据行布而成
别。四圆教。明不思议因缘无作四谛教理。正
说中道。即一切法圆理不偏。智圆。则一成一
切成。断圆。则不断而断。行圆。则一心具足万
行。位圆。则一地具足一切地。因圆。则双照二
谛。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果圆。则妙觉不思议
三德之果。即一念心圆具法界。约观心明四
教者。净名疏云。今但论即心行用。识一切
教门。皆从初心观行而起。四教既摄一切经
教。若一念观心分明。能分别一念无明因缘
所生之心。四辩历然。则一切经教大意。皆约
观心通达。就此即为四意。第一约观心明三
藏教相者。即是观一念因缘所生之心生灭。
析假入空。约观门起一切三藏教也。若观生
灭四谛入道。即是脩多罗藏。故增一阿含云。
佛告诸比丘。谓一切法者。只是一法。何等为
一法。心是一法。离心无一切法也。智度论云。
从初转法轮经。至大涅槃。结修多罗藏。此只
是约心生灭说四圣谛。即是法归法本之义
也。观心出一切毗尼藏者。佛制戒时。问诸比
丘。汝何心作。若有心作。即是犯戒。有犯故
有持也。若无心作。则不名犯。犯义不成。不
卷三十五 第 620b 页 T48-0620.png
说持也。故重心发戒。无心则不发戒。若言。
从心出阿毗昙藏者。四卷略说。名毗昙心。达
磨多罗处中而说。名为杂心。如此皆是约心。
而辩毗昙无比法者。分别诸心心数法。一切
法不可比也。第二约观心明通教者。观心因
缘所生一切法。心空则一切法空。是为体假
入空。一切通教所明行位因果。皆从此起也。
第三约观心明别教者。观心因缘所生。即假
名。具足一切恒沙佛法。依无明阿赖耶识。分
别无量圣谛。一切别教所明行位因果。皆从
此起也。第四约观心明圆教者。观心因缘所
生。具足一切十法界法。无所积聚。不纵不横。
不思议中道二谛之理。一切圆教所明行位
因果。皆从此起。如轮王顶上明珠。是则四
教皆从一念无明心起。上来数引华严经。明
破微尘出三千大千世界经卷。义意在此也。
又约顿渐不定秘密。通前四教总立八教。一
顿教。如华严无声闻乘。故名为顿。二渐教。
即三藏及方等般若。渐引入圆教。三不定教。
谓一音异解。或说大而得小果。或说小而得
大道。故名为不定。四秘密教。此有二种。一
显露秘密。谓同席异闻。不得道。果互不相知。
故名秘密。二秘密秘密。唯佛能證。密令众
生而得开悟。不可指示。总前四教而成八教。
又教分五味。释论云。旃延子明六度限剂而
满者。此调杂血众生为乳也。大品云。菩萨发
心与萨婆若相应者。此欲调乳入酪也。大品
云。菩萨发心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又如净名
中得不思议解脱者。皆能变身登座。而复能
卷三十五 第 620c 页 T48-0620.png
受屈被诃者。此欲调酪为生酥就熟酥也。大
品云。菩萨发心。即坐道树。成正觉。转法轮。度
众生者。是调熟酥为醍醐也。此乃从一开一。
接引酥酪之机。后即会一归一。成熟醍醐之
众。终无别法。更有卷舒。本迹相收。机应冥合。
又分半满之教。小乘为半。大乘为满。又三
乘为半。一乘为满。如涅槃经明半字及满字
等。说半字故。半字即显。满字即隐。今日说满
字者。满字即显。半字即隐。此即约缘而说隐
显。又如月喻品。此方见半。他方见满。而彼
月性。本无亏盈。随缘所见。故有增减。此即是
大乘宗中说也。如智俨法师。依华严一乘宗
辩者。不待说与不说。常半而常满。隐显无别
时。如彼月性。常满而常半。增减无异路。正同
宗镜所录法门。隐则一心无相。显则万法标
形。不坏前后而同时。常居一际而前后。当
舒即卷。当卷即舒。故知以教照心。以心明
教。诸佛所说。悉是自心。辅行记引华严经颂
云。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如是解。
彼人真见佛。宝性论云。有神通人。见佛法灭。
以大千经卷。藏一尘中。又华严云。善哉善哉。
云何如来在于身中而不觉知。故明四谛十
二因缘境。八万四千法门。不出一心。若得此
意。八年广演法华。在乎一念。经五十劫。讵动
刹那。例一代逗机。居于心性。十方佛事。宛然
瞩目。乃至涅槃三德。在一心中。则大经一部。
全标方寸。无边教法。摄一刹那。千枝万叶。同
宗一根。众籍群经咸诠一法。如上所引。五味
八教半满等文。然虽分判一代时教。皆是一
卷三十五 第 621a 页 T48-0621.png
心融摄。一理全收。分而非多。聚而非一。散而
不异。合而不同。恒沙义门。无尽宗趣。皆于
一乘圆教宗镜中现。所以古德云。契之于心。
然后以之为法。在心为法。形言为教。法有自
相共相。教有遮诠表诠。故知就事虽分。约
理常合。乃至开为恒沙法门。究竟不离一心
之旨。若从一心中方便开示成其教迹者。即
不可定其权实时分前后。以是如来逗机一
期方便。窃不得自生决定解耶有乖正法。如
法华玄义云。约五味半满相成者。若直论五
味。犹同南师。但得方便。若直论半满。犹同
北师。但得其实。今明五味不离半满。半满不
离五味。五味有半满。则有慧方便解。半满
有五味。则有方便慧解。权实俱游。如鸟二翼。
虽复俱游。行藏得所。若华严顿满大乘家业。
但明一实。不须方便。唯满不半。于渐成乳。三
藏客作。但是方便。唯半不满。于渐成酪。若方
等弹诃。则半满相对。以满斥半。于渐成生
酥。若大品领教。带半论满。半则通为三乘。
满则独为菩萨。于渐成熟酥。若法华付财。废
半明满。若无半字方便调熟钝根。则亦无满
字开佛知见。于渐成醍醐。如来慇勤称叹方
便者。半有成满之功。意在此也。次约观分别
者。唯识宗立二种观。华严宗立四观。天台
教立三观。普贤门立十观。唯识二观者。一唯
心识观。二真如实观。进趣大乘方便经云。若
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
一唯心识观。二真如实观。学唯心识观者。所
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
卷三十五 第 621b 页 T48-0621.png
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往念。
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
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所有缘念。当使心随
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已内心自生想念。非一
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
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
 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
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
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
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
见有差别也。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
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华严
四观者。此约一心真如法界。就理事行布圆
融。成四种法界。对此法界。为四种观门。此四
观门。法本如是。故依法而观。故名为观。一事
观。谓迷悟因果。染净历然。二理观。谓我法俱
空。平等一相。三理事无碍观。谓彼此相遍。隐
显成夺。同时无碍。四事事无碍观。谓观事法
以理融故。相即相入。重重无尽。若依此一心
无碍之观。念念即是华严法界。念念即是毗
卢遮那法界。经云。若与如是观行相应。于
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台教
三观者。三观义云。夫三寸之管。气序不衰。一
尺之表。朝阳可测。是知得其道者。岂远乎哉。
三观诣理之妙门。今明此义。故借为喻也。仰
佛法遐踪。神功浩旷。求兹非远。寄以一心。
体之有原。总乎三智。若其假方便以致殊。会
归一道。寂然而双照。三观之名。出自璎珞。经。
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
卷三十五 第 621c 页 T48-0621.png
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也。

天台疏问曰。三观俱照二谛。有何等殊。


曰。前观虽照二谛。破用不等。次观亦照二谛。
破用平等。既不见中道。但是异时平等。第
三观者。得见中道。双照二谛。即是一时平等
也。若修观心。还用前二观双亡双照之方便
也。双亡方便者。初观知俗非俗。即是俗空。
次观知真非真。即是真空。非真非俗。即是中
道。因是二空观。入中道第一义谛观。今明一
心三观者。一明所观不思议之境者。即是一
念无明心。因缘所生十法界以为境也。此心
神微妙。一念具一切三世诸心诸法。譬眠法
覆心。一念之内。梦见一切诸心诸事。若正眠
梦之时。谓经无量。如法华经。说梦见初发心。
乃至成佛无量诸事。比其觉时。反观。只是一
念眠心也。心譬自性清净心。眠法覆心。譬于
无明。无量梦事。譬恒沙无知。覆一切恒沙佛
法。梦事不实善恶忧喜。譬见思惑覆真空也。
若不细寻梦譬。不思议之疑终无决理。故诸
大乘经多说十喻。但诸法师。不圆取譬。意止
偏得虚伪空边。不见譬无量无明法性边也。
故三谛之境义不成也。二明能观者。若观此
一念无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诸法亦非空
非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
即一心三观。圆照三谛之理。不断痴爱。起诸
明脱。若水澄清。珠相自现。此即观行即也。三
明證成者。若證一心三观。即是一心三智五
眼也。若得六根清净。名相似證。即十信位也。
若发真无漏。名分證真实。即此是初住也。经
卷三十五 第 622a 页 T48-0622.png
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大
品经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当知是
菩萨为如佛也。智度论云。三智其实一心中
得。佛。欲分别为人说。令易解故。所以次第
说耳。又总明三种三观。一者别相三观。二
者通相三观。三者一心三观。一别相三观者。
历别观三谛。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
得观俗。岂得观中道也。若从空入假。但得
观俗。尚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
双照二谛。三通相三观者。则异于此。从假
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
也。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
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观。非但知中道是中。
俗真通是中也。是则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
而不空。一假一切假。无中无空。而不假。一
中一切中。无假无空。而不中。但以一观当名。
解心无不通也。三一心三观者。知一念心不
可得不可说。而能圆观三谛也。即净名经云。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是以
在境。为一谛而三谛。在心为一观而三观。在
果为一智而三智。如一圆珠。珠相喻有。珠
彻净喻空。圆明喻中。三无前后。此喻一谛
而三谛。若以明镜照之。珠上。三义一时顿
现。即喻一观而三观。若就镜中观珠。珠之与
镜非一非异。则喻心境二而不二。为真觉也。
妙观者。观一念心为所缘境。返观此心。从何
处来。去至何所。净若虚空。名空观。观境历
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而
境观历然。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语
卷三十五 第 622b 页 T48-0622.png
默行住。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
来不去。不有不无。不住不著。不垢不净。不
爱不取。不虚不实。不缚不脱。皆不生不灭
之异名。义无别也。即空不住空。即假不住
假。即中不住中。是名中。何以故。为即空。空
有何可住。即假。幻化影。复何可住。二边既
无可住。岂有中可住。故曰三谛无住。是名为
中。当须如此。空中无空只勿空。假中无假只
勿假。中中无中只勿中。当如是照。照中无照
只勿照。若见如是理。即见万物而自虚也。此
三观者。是不思议境。若阙一观。境智不成。故
云不思议。备收一切法。一切虽多。十法界收
尽。既其镕融。一则具十成百法界。一界又
具十如。一如又具三种世间。谓五阴。众生。国
土。千如则有三千世间。名不思议假。此假
即空即中。若无中。摄理不遍。若无十界。收事
不尽。若无十如。因果不具。若无三种世间。依
正不足。故知实相。悉总诸法。重重无尽。融
融无碍。犹如帝网。名不思议境也。凡圣同
有此理。故云己之三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
互遍亦尔。故得依正终日炳然。无所分别。法
界洞朗。为显此境。故云观不思议境也。如三
观颂云。空观如性不可得。假观相含法界。
边中观体等理无二。即一而三常宛然。又空
观。了诸法无自性故。二假观。此空处具诸法
故。三中观。空假无别体故。唯一真心故。以
空是心之性。即是真空。非是但空。以假是
心之相。即是妙假。非是偏假。性相分三而非
三。真心冥一而非一。非一而三观宛然。非
卷三十五 第 622c 页 T48-0622.png
三而一心不动。又即一而三相不同。如镜体
一有光明影像差别之相。即三而一体无异。
如影像光明。俱同一镜。又古释三观义云。一
念心起。起无起相。彻底唯空。三际寂然。了
不可得。无见闻觉知相。无眼耳鼻舌身意相。
空观也。一念心起。有三千世间相。国土世间
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阴世间一
千。染净一切色心是也。众生世间一千。六凡
四圣假质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
一念心灭。三千性相一时灭也。念外无一毫
法可得。法外无一毫念可得也。此心性圆明。
一而能多。小而能大。染而能净。因而能果。
有而能无。故一一色。一一香。一一念。介尔有
心。即具三千也。一处见多。多处见一。一念
即多劫。多劫即一念。重重互现。喻天帝珠
网。此假观也。一念心起。起而无起。三际寂
然。无起而起。三千性相。非空非假。双照空
假。此中观也。说即有三名字。照时不作三
一解。只念念见自心性。任运非三非一。亦
不用破除身心。亦不要安立境观。念想断处。
一切时中任运心常三观也。人无圆机。自谓
我是凡秽。我多烦恼。我智慧劣。我是生死
人。此乃瞖眼见空华。空实无华也。圆人观
明。触事全同古佛。非分同也。何以故。法性
圆理。三德三身。只是一念。不可分故。此圆理
亦无次位。为人未能任运常观。观有断续。我
性未破。破而未尽故。分六即四十二位。点空
接引令至无修耳。或谓凡人但有佛法身性。
未有报化德用。此乃别教中解。圆观惑业苦
卷三十五 第 623a 页 T48-0623.png
三本自无性。全是三德。三德本无住处。住惑
业苦中。三身三道。悉是假名。毕竟空中。了不
可得。无恶可舍。无道可證。才见有一毫理
可依泊者。便是妄境牵生心。三观不明也。学
人嫌恶贪瞋痴。作意断除。殊不知此嫌恶心
自是惑也。若才觉起。即照此起处。自无性不
可取舍。三观明也。若别作对治。别作真如实
相解。别作佛菩萨想。别运身心遍法界想。并
非圆意。圆人即念无念耳。若谓能觉知识别
者是心。此是心苗。非心性也。故云动是法
王苗。寂是法王根。心性者。三观明时是也。
三观明时。不见有情无情。佛与众生。若罪
若福。在我观内。在我观外。在我观中。皆不
可也。若不明三观。妄情计佛性在身中。计
遍草木上。经中唤作遍计所执性。外道所宗。
四教所不摄。况圆人解乎。夫中观难明。圆
解微妙。凡言中者。有二种中。一但中。二圆
中。如首楞严经明八还义。若析前尘。见无
还处。见性独妙。但中也。见与见缘。元是菩
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此圆中
也。又空假即中。但中也。中即空假。不但中
也。即是圆中。如藏通二教。是但空。即析色体
尘。归彻底自性之空。如别圆二教。是不可
得空。具中道佛性不空之理。傅大士颂云。独
自精。其实离声名。三观一心融万品。荆棘丛
林何处生。释曰。若能内观返照独精自心。何
言诠所及。故云其实离声名。了此一念心。起
处不可得。是名空观。即于空处。见缘生法。似
有现显。故云一切法。是一切法。非于无性无
卷三十五 第 623b 页 T48-0623.png
像。而有得有像。是名假观。求空不得空。寻假
不得假。非空非假。全是一心。是名中观。念念
具三观之法。尘尘成佛智之门。故云三观一
心融万品。则烦恼荆棘。五阴丛林。生死根
株。我慢原阜。更从何处而起。故云荆棘丛林
何处生。普贤观云。止观十门者。一心行称
理。摄散名止。二止不滞寂。不碍观事。三由理
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四理
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五绝理
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
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坏一味
而心境。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
观。亦见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观
见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
而非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
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
法界而无散动。九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
普眼齐照。十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
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
宗镜录卷第三十五

      丁未高丽国分司大藏都监奉敕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