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清-自融松源岳禅师¶

松源岳禅师¶ 第 609a 页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六
紫箨山沙门自融撰门人性磊补辑

* 松源岳禅师

禅师名崇岳。号松源。乃龙泉吴氏子也。师事密庵。得
法后。凡七竖刹竿。有嗣一十二人。人各有名。岳为人
重。嘿每见贵客。则问曰。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见
禅流。则问曰。明眼衲僧。因甚脚跟红线不断。有对者
辄哂而顾之。时称岳得应庵之机得密庵之用云。盖
岳早岁厌尘弃家。以白衣参灵石妙。不契即上径山。
径山万指轩腾。岳随众末听妙喜杲和尚说法。蒙无
所知。但闻杲盛赞。当今应庵真得临济正传。岳辄走
参应庵。应庵益难近。岳乃奋励。垢面露肘。不暇恤。应
庵怜之示岳曰。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岳随声进
松源岳禅师¶ 第 609b 页 X79-0609.png
曰。钝置和尚。应庵喝之。岳有省。应庵笑曰。者俗汉成
得甚么。岳乃求剃发。时年三十矣。既受满分戒。入闽
见木庵永。永谛视曰。树倒藤枯。知落处么。对曰。裂破。
曰。琅琊道好一堆柴聻。对曰。矢上加尖。永休去。于是
岳益自负。永曰。公每下语。老僧不能过。其如未在。他
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岳曰。为人者。使博
地凡夫。一超入圣。固难矣。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
开口。巳知骨髓。何难哉。永举手反覆曰。明明向你道。
开口不在舌头上。岳愤去之。出岭逢二道者。耦坐评
论诸方。岳所举心肯者。道者皆拂之。岳曰。如是则谁
可君意。道者以指。书密庵不凡四字。岳巳知密庵为
人。遂至衢之西山。折节事之。几进商略。密庵几笑之。
岳复心疑。乃至密庵移居双径。于入室时始彻。木庵
道。开口不在舌头上。久之出世澄炤。演唱宗乘。以报
密庵。湖海以岳言行无欺。多从之。迁光孝。遂有大名。
庆元间。诏移灵隐。盖晚年也。是时门弟有文礼辈。巳
阐化大方。岳仍升堂入室。从未以风晨雪夕不打参
钟尝以秘魔擎叉语。接谦头陀。以有贼无赃语。接肇
道者。以心学无闻语。接陆游枢密。游得證后。隐镜湖。
自称放翁。嘉泰壬戌秋。岳年七十有一。忽召众言别。
有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跏
趺脱去。塔于北高峰。岳居灵隐时。与密庵尊严无异。
初密庵居灵隐。岳首众僧。密庵常称疾。阖户不许通
谒。潜上座窃议之。岳曰。不然。师严道尊千古。明鉴当
松源岳禅师¶ 第 609c 页 X79-0609.png
今。汲引豪贵者。将谓行道建立为心。殊不知礼。轻则
慢易生。辞繁而情识长。尘劳卜度。安有了期。缁俗既
为道而来。必发露真心。至诚激切。然后一言入耳。永
为道种。兜率悦之待张无尽。叶县省之接浮山远。是
也。若区区老婆禅。何足重哉。

赞曰。岳公以白衣有省。于应庵语下。固非草草矣。终
乃死心于密庵。其祖父壶奥。如樊将军拥盾入鸿门。
孰得而禦之。故驱耕夺食。于分座灵隐时。班班著闻
见焉。不然。彼天目礼辈。各抱奇志。其甘入公彀中哉。

* 净慈云禅师

禅师义云者。号退谷。福州闽清黄氏子也。黄氏世以
诗礼传家。云有异姿。一目数行。然倜傥不善浮沉。每
病其宗。不达圣原。各执隅说。疑误后学。乃淹贯性理。
先辈重之。时有胡妪。居乌石山。年将百岁。精术数。眇
忽不遗。人争谒之。云亦诣妪。妪大喜。款留数日。乃谓
云曰。君福人也。当有大遇我目下即归国有一敝裘
奉赠。聊表殷勤。云受归。怪其重。折线路。皆珍珠碎金。
云失足叹曰。嗟乎七尺丈夫。乃为胡妪所买也。遂沉
弃其裘于江而北游。国学群士俱出其下。因释中庸。
有所悟入。裂缝掖而去。问道于山堂淳禅师。淳曰。子
以聪明之质。枉顾山野。山野毫无所长。试言子之见
处。为子證据。云论静定工夫。娓娓千馀言。淳曰。子所
说道理。似不违背。更有一问。譬有一人。正走后面。百
千虎狼赶来。又有一人。扯住要问。静定工夫。若答。它
松源岳禅师¶ 第 610a 页 X79-0610.png
后面虎狼迫至则伤身失命。若不答。他则静定工夫
安在汝。于此时。毕竟如何施设。云茫然。淳公大笑而
起。云彻夜惭惶。抚膺叹曰。涂路之学。终非实著。乃求
落须发。择絮务以自励。且勇不自矜。行脚至吴。见铁
庵。铁庵与语。大奇之。云又辞去。铁庵曰。抱道衲子。须
以巳度人。不可矫激其行。自居清白地上。以骇聋俗
于此行去。形卜于影。毫不生惭。斯可为人师范。云书
其语于襟。遂造灵隐。机契佛炤。佛炤移住育王。云为
首众。佛炤命其秉拂。以为宛如雪堂。惜妙喜先师未
及见也。遂以妙喜所付袈裟披云云。出世香山。次继
育王。育王以佛炤遗风规摸阔大。岁计浩繁。云独以
朴俭为先。中多引去者。宗印禅师过访云。奉蔬食之
外。焚炉对坐。永宵清淡而巳。印心笑之。间谓云曰。冰
淡家风。千秋美典。至若尊宿。士夫过我。山门礼体。似
不可简也。云良久谢曰。我非不知也。老人住世。德尊
寰宇。岁计动满千万。诸方相习成风。非锦屏大碗。不
见客。云尝窃怪。以为过当。据蒙见如尊宿惠慈山门。
有幸住持。则当率众翘勤恭请。普施法利。此待尊宿
礼体也。至于士夫为道相访住持。面无謟色。心无求
事。直辞开导。俾贵人知有林下气象。其礼体也。不亦
优乎。否则古风淩夷。必为明眼取笑。印大然之。庆元
间。诏云居净慈。杖履渡江。同禅徒数十。皆敝衣楚楚。
意貌翛然。武林吏佐并绅士。迎于途。私相慰谕。易其
华服。而尊礼如一佛出世焉。既主净慈。规制画一。与
松源岳禅师¶ 第 610b 页 X79-0610.png
育王时无异。惟提唱纲宗。以为供养。其上堂曰。奔流
度刃。疾𦦨过风。啐啄同时。崖州万里。有的道。如人学
射。久习则巧。殊不知未彀以前中的早涉纡迥了也。
赵州到茱萸。靠郤拄杖。则且置。只如孚上座道圣箭
子折也。作么生喝云。若不同床睡。安知被底穿。又曰。
昔僧问云门。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甚处忏
悔。云门曰。露还会么斗。转风雷吼。星移海岳昏。谁知
席帽下。元是昔愁人。开禧二年示疾。侍僧以榻施褥
云叱去之。曰。吾末骨立也。安用此。遂卓杖别众曰。意
乌猝猝。万人气索。佛法向上。何曾踏著。临行业识。茫
茫一任。诸方卜度。投杖敛目而寂。

赞曰。昔高庵闻成枯木。住金山侈甚。叹曰。比丘法贵
清俭。岂宜如此。此与后生习轻肥者何异。得不愧古
人乎。按退谷处可为之秋。而能简约乃尔。其清操真
足。龟镜将来。

* 灵隐善禅师

禅师名之善。吴兴人也。其先刘姓。世历膴仕。善自视
欿。然年十三。志决出尘。其亲谓之曰。吾家欬唾青云
之上。若更何慕而欲为。之善对。曰欲为佛耳。其亲恻
异。知不可禁。乃许受业于齐政沙门。内行纯粹。人敬
爱之。出入经论。胸无宿义。乃遍扣禅坊。未得究竟。晚
谒佛炤光禅师。辨论风幡公案。光不诺。善固求明破。
光示曰。非风幡话露全机。千古丛林起是非。咄者新
州卖柴汉。得便宜是失便宜。善厉声曰。啊㖿却只恁
松源岳禅师¶ 第 610c 页 X79-0610.png
么。光以杖击曰。今日与君通一线。斩钉截铁起吾宗。
光自此旬月不下堂。问其故。光曰。吾妙喜先师。担子
幸卸肩矣。善历衡湘。游庐岳。保养圣胎。于妙高峰下。
叠柴为室。不谋宿舂。一住十载。时以妙峰尊宿称之
尝咏曰。庐陵米价报君知。浩浩尘中识者稀。回首不
知何处去。白云流水共依依。又曰。有时笑兮有时哭。
调高和寡难拘束。一派清音彻九天。风前谁解联芳
躅。邻山有座主。自负妙悟楞严。携数徒属访善善揖
坐相视移时。座主曰。昨见大慧。有八还颂曰。春至自
开花。秋来还落叶。黄面老瞿昙。休摇三寸舌语虽工
俏。但未出经意耳。善蓦召座主。座主应诺。善曰经意
且止。还出得大慧老人意么。座主咿唔莫措。善呵呵
大笑而起。座主归避席数月。复具师弟。礼请益于。善
善示偈曰。没弦琴上无私曲。一曲弹来转辘辘。断崖
流水少知音。六六不成三十六。善东游雁山。阐法于
临海。慧因历洪福。迁万年。乃示众曰。久参高士。眼空
四海。鼻孔撩天。见也见得。亲说也说。得亲行也行。得
亲用也用。得亲只是未识。老僧拄杖子在。何故将成
九仞之山。不进一篑之土。是时善之名满江南。卒退
休皋亭。道俗仍以明州瑞岩居。善居无何。平江晋陵
请符叠至。善任缘而应。不执可否。善既久领众事。法
令益略。衲子益新。及却天童赴灵隐。盖暮年也。虽檀
旋憧憧。善仍萧然一衾室中。长物竹篦禅杖而己。端
平二年。自题小像。遗龙济宗鍪。复诫诸弟子曰。像法
松源岳禅师¶ 第 611a 页 X79-0611.png
垂秋。名利根深。如象没深泥。珠沉巨海。识浪尘缘。终
无了日。我为僧七十馀载。目之所到。耳之所闻。卫护
法门。隐忍受垢者。间或有之求。其不奉明诏。不接公
卿。如寒岩枯木。确不可回者鲜矣。人但知法门繇显
而盛。殊不知繇盛而衰。故有缘之功于法门者。其功
一时也。无缘之功于法门者。其功万世也。谚云。庭前
生瑞草。好事不如无。又岂谬哉。九月二十八日。书偈
趺坐。瞑目而寂。寿八十四。僧夏七十有一。火浴。舍利
无数。门人善珍。号藏叟。丐清之郑公为铭。塔于灵隐
之西冈。

* 龙济鍪禅师

宗鍪禅师者。号友云。姓王氏。庐陵人也。幼不茹荤。年
十九。辞亲修大僧事。长者多器之。既而遍见大有道
者。不事宗乘章句。独以睡梦。时不能作宰为忧。晋陵
华藏善公迁灵隐。鍪南渡依之。踰年机不合。拟别参。
未发。偶见僧读珍藏叟自赞。鍪亦随玩。乃咀嚼其语。
始骇灵隐门贤非泛泛也。其词曰。参禅无悟。识字有
数。眼三角似燕山愁。胡面百摺如赵婆呷。醋一著高
出。诸方敢道。饭是米做。鍪遂坚志请益于善。而兄事
于珍。久方契旨。辞去。道繇佛顶峰下。倦行憩山庄。磐
石。爱其山林蓊蔚。指问庄叟。叟告曰。内有龙济古寺。
先系修山主故址。今废鍪曰。居之可乎。庄叟曰。彼中
狼虎甚多。师能居之。何不可。鍪竟剪棘缚茅以居。木
食涧饮。或雪寒无宿。火日啖菖𧃏数寸而己。有时长
松源岳禅师¶ 第 611b 页 X79-0611.png
笑而吟曰。山僧有分住烟萝。无米无钱莫管它。水似
琉璃。山似玉。眼前尽有许来多。灵隐善公知之大喜。
自题小相。以赠鍪曰。妙峰孤顶草离离。横按竹篦三
尺铁。只许佛顶龙济知。父子不传真妙诀。于是有志
之士。餐风而向之。因人建立丛社焉。鍪尝书门曰。除
却眼耳鼻舌那个是你自己。若也道得许你。亲见龙
济。其或未然。且居门外有对者。鍪皆叱逐之。珍藏叟
闻而笑曰。恁么为人。其灵龟曳尾乎。虽然也是六月
霜花。乃遣僧问曰。和尚曾接得几人。鍪曰。山僧失利。
僧回举似藏叟。叟唯唯。乃疏辞径山。推鍪代之。鍪曰
先师垄土未乾。遗训在耳。矧我龙钟无似之人。更何
所图甘言软语。而与朱紫为邻哉。称病不起。鍪年八
十。日不停务。夜据匡床。合众环听垂训。孜孜不倦。一
日告众曰。先师春秋八十有四。吾年虽得企及。但法
运衰矣。罪在我躬。言讫涕下。巳而弹指一声曰。只此
是别众语也。僧问。腊月三十日时如何。鍪曰。门无索
债人。众悽然。请开末后方便。鍪曰。一灯在望。更无言
说。大地平沉。虚空迸裂。泊然而化。塔于佛顶峰上。初
道俗请建寿塔。鍪固止之曰。何哉老僧朝死夕埋。独
污龙济一块土。不必寻山择地也。我每笑溺信形家。
图穴兴旺。使圣贤法缘媚于黄土。顾而为之。岂初心
乎。

赞曰。妙峰父子。始末行藏。不汇而符。所谓水月交罗。
镜灯互入。岂可以孤峻而病之。易曰。十年乃字反常
松源岳禅师¶ 第 611c 页 X79-0611.png
也。

* 净慈自得晖禅师

自得禅师。名慧晖。乃会稽张氏之宠子也。自少割爱
辞亲。得度于澄炤寺。孤锡云游。见长芦真歇。以为有
所證。于闪电机下。竟南归。所遇丛社如逆旅。一阅而
弃之。遂投谒于觉宏智和尚。宏智威德自在。道望隆
当世。当世见者。皆为神悚。晖独心负所畜。不藉通词。
特拟观光。于座下。宏智熟视晖而容之。晖微疑其所
以。乃自请挂塔。宏智召晖。至榻前。诘以宝镜颂。晖骤
进语。智正色。遣出之。晖乃折节自悔。从前宝惜一齐
放下。一夕正往圣僧前烧香。适宏智来前。晖见之。顿
悟大旨自尔。问答无滞。得授记莂焉。绍兴丁巳。开法
补陀。驰其提唱。语于宏智。宏智大悦。其语曰朔风凛
凛扫寒林。叶落归根露赤心。万派朝宗舡到岸。六窗
虚映芥投针。本成现莫他寻性地。閒閒耀古今。户外
冻消。春色动四山。浑作木龙吟。又曰。释迦老子穷理
尽性。金口敷宣一代时教。珠回玉转。被人唤作拭不
净故纸。达磨祖师以一乘法。直指单传面壁九年。不
立文字。被人唤作壁观婆罗门。且道作么生行履。免
被傍人指注。衲被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又
曰。巢知风。穴知雨。甜者甜兮苦者苦。不须计较作思
量。五五从来二十五万般。施设到平常。此是丛林饱
参句。诸人还委悉么。野老不知尧舜力。鼕鼕打鼓祭
江神。谷之神枢之要里许旁参。回途得妙。云虽动而
松源岳禅师¶ 第 612a 页 X79-0612.png
常閒。月虽晦而弥炤。宾主交参。正偏兼到。十洲春尽
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于是补陀风范与天童并
峙。其迁万寿。次吉祥。又雪窦。皆名公巨卿为之劝请。
淳熙丙申。有诏补净慈。上堂曰。皮肤脱落绝方偶。明
了身心一物无。妙入道寰深静处。玉人端驭白牛车。
妙明田地达者还。稀识情不到唯證。方知白云儿灵。
灵。自炤青山父卓卓。常存机分顶后光智契。劫前眼
所以道。新丰路兮峻仍皾。新丰洞兮湛然沃。登者登
兮不动摇。游者游兮莫忽速。亭堂虽有到人稀。林泉
不长寻常木。诸禅德向上一著。尊贵难明琉璃殿。上
不称尊翡翠。帘前还合伴正与么。时针线贯通真宗。
不坠合作么生施设。满头白发离岩谷。半夜穿云入
市廛。当是时大振曹洞宗风者。多出宏智之门。瑞岩
有石窗恭。光孝有了堂彻。常州善权有法智。而闻庵
居翠岩。法真居清凉。乃至大洪长芦皆属焉。以故净
慈典职班序者。半皆诸方弟侄。酬唱叶谐。称为新丰
正韵也。庚子秋。退归雪窦。白发垂肩。逍遥怡怿。爱携
禅客。谈空白日。而笑落青山。常作偈曰。重重去尽自
平常。春煖风和日渐长。户外鸟啼声细碎。岩花狼藉
满山房。以癸卯冬月二十九。沐浴而逝。痊于明觉塔
右。

赞曰。晖公以奇隽之。姿英发锐。上睹影响。于掣电光
中。便肯承当。及入天童炉鞴镕成大器。辄能振大声。
以达九重。其境何顺也。细简今古。匪流则亢矣。公乃
松源岳禅师¶ 第 612b 页 X79-0612.png
履满不溢。顺而能节。抑何谦以退也。芳型在望。不禁
高山仰止之思云。

* 北涧简禅师

禅师名居简。出潼川王。姓号敬叟。又称北涧。盖居北
涧之日久也。简姿秀而文当世尚之。游广福读出世
典。辄弃冠。具戒。参别峰。别峰指见涂毒。涂毒示其心
要。简以从前所学凑泊不可。疑情猛切。常立达旦。偶
过择木寮。阅万庵语云。欲识诸佛心。但向众生心行
中识取。欲识常住不凋性。但向万物迁变处会取。简
于此忽省。以为万庵与佛炤同条。遂别策造灵隐。机
契佛炤光禅师。于是往来妙喜下尊宿。一十五年。激
扬宗旨。大有力焉。乃辞佛炤。经瓯闽。历江西。过罗湖。
访仲温。仲温与论。大喜曰。妙喜之后一人也。乃以妙
喜居洋屿庵。竹篦为赠。且曰。公之后必大。未几出住
台州紫箨。迁报恩。及广孝。名大振。退居武林飞来峰
之阴。卿士犹物色之不顾。当是时出佛炤之门者。有
灵隐善径山琰天童派东禅观上方铦。交章劝简。应
旰江剌史之命。又不顾。而江州使者以东林云居力
致之。简亦不顾。乃寿北涧集。行世。宿儒附之。叶水心
曰。简公话柄特惊人。六反掀腾不动身。说与东家小
儿女。涂青染绿未禁春。简叹曰。狼虎之害。世人易知
也。文章害世。则难知矣。狼虎在山。藜藿不釆。文章欺
世。耳目沉沦。余比见近流施为阔略。非先圣之言不
言。非古哲之迹不举。然境风乍飘。荣辱无主。取快一
松源岳禅师¶ 第 612c 页 X79-0612.png
时。名节扫地。则向之所言所举。皆为饰词。以欺世者
也。欺世之害。甚于狼虎。余颓躬不逮。深为是惧。所见
所闻。偶笔成集。若稍存心。欲以诗文鸣世。则又吾教
之罪人也矣。遂燬板。晚居净慈。其门人大观以高庵
楞严纲要颂。请简发其旨。简向慕高庵为人。乃联和
而序之。淳祐丙午春。示众曰。识得一万。事毕了事。衲
僧一字不识。直饶恁么。未称全提。禹力不到处。河声
流向西。归方丈。大书四月一日珍重六字。至期。言语
移时。敛目而逝。简初在紫箨。委羽有二姓。争竹山。竭
产不巳。仙居丞启简讽之。简示以种竹赋。二姓之讼
遂止。台氓谣曰。简公笔甜如蜜。

赞曰。齐桓侯有疾。在腠理以忽扁鹊。终至骨髓。虽司
命无柰之何。而末造众生。言行参差之。疾不啻在骨
髓间也。故北涧生平行李。惟恐针石之不逮。然以文
字得度者。则北涧法化。宁当有别论也。否乎。

南宋元明僧宝传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