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禅灯-清-通醉道因

道因 第 199b 页

锦江禅灯卷第十六(附高僧神僧传)
昭觉丈雪 释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青城竹浪 彻生 编

** 道因

濮阳侯氏子。禀祜居醇。含章纵哲。覃吁之岁粹
釆多奇。髫龀之辰殊姿特茂。孝爱之节。慈顺之风。卒
志于斯。年甫七岁。丁于内艰。溢粒绝浆。殆乎灭性。成
人之德。见称州里。免丧之后。思酬罔极。出家之志。人
莫移之。便诣灵岩寺。求师落发。诵习。曾不浃旬。通涅
槃经二帙。举众惊骇谓为神童。宿齿名流咸所叹服。
旋学律仪。又于彭城嵩法师所传摄大乘。遂依科戒
而为节文。年少沙门且令习律。晓四分者方许入听。
师夏腊虽幼。业行攸高。独于众中迥见推重。每敷摄
论。义理精通。后隐泰岳。凡经四秋。于是杖锡出山。孑
焉超迈。遍参归蜀。居于多宝寺。缁素闻道誉。乃命开
筵摄论维摩。时有宝暹法师。东海人也。殖艺该洽。尤
善大乘。昔在隋朝。英尘久播。暹公傲尔其间。仰之弥
峻。每至师之论席。肃然改容。师抗音驰辩。尽妙穷微。
益州总管邓国公窦琎。行台左仆射赞国公窦轨。长
史申国公高士廉。范阳公卢承庆。及前后首僚。西南
岳牧。并国华朝秀重望崇班。共籍芳声。俱申虔仰。谢
道因 第 199c 页 X85-0199.png
筵之后。乃于彭门山寺。往经废毁。院宇凋弊。师慨然
营缉。未移再稔。蔚成觉苑。又以九部微言。三界式仰
缅惟法尽将翳龙宫。遂于寺之北岩。刻多罗之秘帙。
并毗尼之正文。纵尧世之洪水襄陵。任赵简之北山
燎狩。必无他虑。与劫齐休。既而清猷远畅。峻业遐昭。
遂简宸衷。乃纡天綍。追赴京邑。止大慈恩寺。与玄奘
法师翻译。校定梵本。兼充證义。每有难文。同加参酌。
慧日寺主楷法师者。聪爽温赡。声蔼鸿都。首建法筵。
请开奥义。帝城缁俗具来咨禀。欣焉相顾。得所未闻。
师研几史籍。尤好老庄。咀其菁华。含其腴润。包四始
于风律。综五声于文绪。故所讲训。内外该通。其专业
者。涅槃华严大品维摩法华楞伽等经。十地地持毗
昙智度摄大乘对法佛地等论。及四分等律。其摄论
维摩。仍著章疏巳。而能事毕矣。

** 靖迈

梓潼人。少孺矜持。长高志操。特于经论研覈造
微。气性沉厚。不妄交结。游必择方。抵于京辅。贞观中。
属玄奘西回。敕奉为太穆太和。于京造广福寺。就彼
翻译。所须臾力。悉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遂召證义
大德。谙练大小乘经论。为时所尊尚者。得一十一人。
师预其精选。居慈恩寺。同栖玄明浚辩机。终南山道
宣。同执笔缀文。翻译本事经七卷。师后与神昉笔受。
于玉华宫及慈恩寺翻经院。皆推适变故。得经心矣。
后著译经图纪四卷。铨序古今经目。译人名位。单译
重翻。疑伪等科。一皆条理。见编于藏。开元中。智升又
道因 第 200a 页 X85-0200.png
续其题目焉。

** 神清

字灵庾。绵州彰明章氏子。昆季三人。皆有名望。
师居乎仲。处胎之际。母顿恶荤膻。及为儿时。虽随戏
弄。遇像即礼。逢僧稽颡。年十三。受学于绵州开元寺
辩智法师。其法师严峻。限念经千纸。方许落发。师即
诵法华维摩楞伽佛顶等经。时乔琳为绵郡太守。惊
其幼俊。躬自降礼请削染焉。至年十七。听习粗通。即
讲法华经于慧义寺。依如律师圆具。寻达大宗。乃诣
上都。后以优文赡学。入内应奉。暮年钟其荼蓼。归慧
义寺。讲导著述。略无閒日。以元和年中。终于本寺。迁
神于白门兰若。师平昔好为著述。喜作编联。巨富其
才。凿深于学。三教俱晓。该玄鉴。极彝伦。咸叙前后。撰
法华玄笺十卷。释氏年志三十卷。新律疏要诀十卷。
钞二众初学仪一卷。有宗七十五法疏一卷。亦名法
源记。解小乘所计五位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等法。
体性业用。一皆详括。故云法源也。识心论。澄观论。俱
舍义钞数卷。北山参玄语录十卷。都计百馀轴。并行
于世。其语录博该三教。最为南北鸿儒名僧高士之
所披玩。寺居郪城之北长平山阴。故云北山。统三教
玄旨。故云参玄也。东川序真赞云。与奘三藏道颜。同
摄物异时一体耳。海内学人望风而至。开成中。北山
俱舍宗不泯者。师之馀素乎。东川涌潭僧正颜公。著
碑本寺。讲律临坛光肇。别附语录。略记师言行矣。

** 灵著

绵州刘氏子。年始志学。方遂出家登戒。年四十。
道因 第 200b 页 X85-0200.png
精毗尼。讲涅槃。一律一经勤于付授。晚岁请问大照
禅师。领悟宗风。守志弥笃。后诣长安。大敷禅法。其慕
师道者。若鱼龙之会渊泽也。以天宝五年四月十日。
于安国寺。趺坐怡然而化。塔于佛陀波利塔左。帝女
娲坟右。内侍上柱国天水赵思侃撰塔铭。命弟子善
运竖碑于塔所。享寿五十六。僧夏三十六。

** 神会

本西域石氏子。祖父徙居于岐之凤翔。师至性
玄解。明智内发。大璞不耀。时人未知。年三十。方入蜀。
谒无相大师。利根顿悟。冥契心印。无相叹曰。吾道在
汝矣。后德充慧广。郁为禅宗。寂照灭境。超證离念。即
心是佛。不见有身。当其凝闭。则土木其质。及夫妙用
默济。云行雨施。蚩蚩群氓。陶然知化。睹貌迁善。闻言
革非。至于廓荡昭洗执缚。上中下性随分令入。以贞
元十年十一月十二日示疾。俨然加趺坐灭。春秋七
十五。法腊三十六。沙门那提。得师之道。传授将来。时
南康王韦公皋。归心于师。得其禅要。为立碑自撰文
并书。禅宗荣之。

** 南印

姓张氏。明寤之性。得曹溪深旨。无以为證。见净
众寺神会禅师。始契心焉。所谓落机之锦。濯以增妍。
衔烛之龙。行而破暗。师遂出峡遍参。自江陵入蜀。于
蜀南江壖。薙草结茆。众皆归仰。渐成佛宇。贞元初年。
高司空崇文平刘辟之。后改此寺为圣寿。初名宝应。
师化缘将毕。于长庆初示寂入灭。营塔葬于寺右。会
昌中毁塔。大中复于江北宝应旧基。仍建此寺。还名
道因 第 200c 页 X85-0200.png
圣寿。师有弟子义俛。复兴禅法焉。

** 有缘

东川梓潼冯氏子。至学之年。往成都福感寺。事
定兰开士。即宣宗师也。一日帝以笔书其衫云。此童
子与朕有缘。由兹得名。大中九年。遇白公敏中出镇
益部。请师开戒坛于净众寺。应召京辇。讲传经律。五
腊后海内游行。参见小马神照禅师。开悟契机。后居
滁州华山数夏。复游武夷山。时廉使李诲。为筑禅室。
乾符三年。至缙云龙泉大赛山立院。因奏祠部给额。
号龙安。住十八载。后迁连云院。太守卢约。请入州开
元寺别院。四事供施。天祐丁卯岁四月八日。示疾而
终于廨署。报龄七十三。腊五十二。宣宗遗旨。嘱制置
扬习司空主丧。于寺南园茶毗。拾舍利数百粒。后收
四十九粒。并遗骨一瓶。瘗于石塔。晋开运三年乙巳
岁。文泰律师。撰塔铭焉。

** 鉴源

不知何许人。素行甄明。范围律道。苾刍表率。形
直影端。后讲华严经。号为胜集。日供千人。其米粟常
盈仓库。取之不竭。沿夏涉秋。未尝告匮。其冥感如此。
其山寺越多徵应。有慧观禅师。见三百馀僧。持莲灯
凌空而去。历如流星。开元中。崔冀公宁。疑其妖妄。躬
自入山。预禁山四方各三十里。不得燃火。至第三夜。
有百馀支灯现。兼红光千尺。冀公蹶然作礼。叹未曾
有。时松间出金色手。长六七尺许。有二菩萨。黄白二
色闪烁。然复庭前柏树梢。昼现一灯。其明如日。横布
玻瓈山三里许。有宝珠一颗。约有丈馀。熠爚可爱。西
道因 第 201a 页 X85-0201.png
岭悬大虹桥。桥上梵僧老幼间出。有二炬烂然空中。
如相迎送。下有四菩萨。两两偶立。俱放身光。高六七
丈。复见前松林间。忽现梵宇。额篆书三学二字。下垂
绣带二条。东林之间。夜出金山。月当于午。金银二灯。
列于知铉法师坟侧。韦南康皋。每三月就寺设三百
菩萨大斋。菩萨现形捧灯持香。引挹插于山门炉中。
白中敏中皆睹其瑞。重兴此寺。大中八年。改额开照。
其源律师道化。与地俱灵。弟子传讲。东川所宗也。

** 知玄

字后觉。嘉州洪雅陈氏子。曾祖图南。任梓州射
洪县令。母魏氏。梦月入怀。因而载诞。乳哺时。凡见佛
像僧形。必含喜色。五岁。祖令咏花。便云。花开满树红。
花落万枝空。唯馀一朵在。明日定随风。祖吟叹不怿。
曰。吾育此孙。望其登第。以雪二代之耻。今见孺子志
矣。非贻厥也。必从空门。乖所望也。七岁。果遇法泰法
师。在宁夷寺讲涅槃经。寺与居邻。师日就讲肆。一聆
法语。若睹前因。是夕梦佛手摩顶。寤启祖父。乞为出
家。亲党观其志必不可夺。故听许之。年十一削发。乃
随师诣唐兴邑四安寺。授大经四十二卷。远公义疏。
辩空师圆旨。共一百二十五万言。皆囊括深奥。方年
十三。指挝缁徒。露老成之气。时丞相杜公元颖。作镇
西蜀。闻师名。命升堂讲谈于大慈寺普贤阁。黑白二
众日记数万指。注听倾心。骇叹无巳。自此蜀人弗斥
其名。号陈菩萨耳。传云。师前身名知铉。汉州三学山
讲十地经。感地变琉璃。师于净众寺辩贞律师处圆
道因 第 201b 页 X85-0201.png
具。才听毗尼。续通俱舍。则长十山固律师之付授。复
从本师下三峡。历荆襄。抵神京资圣寺。乃四海三学
之人会要之地。师敷演经论。僧俗仰观。户外之屦。日
其骈填。文宗皇帝闻之。宣入顾问。甚惬皇情。复习唯
识论于安国信法师。又研习外典经籍。百家之言无
不该综。师每恨乡音不堪讲贯。乃于象耳山诵大悲
咒。梦神僧截舌换之。明日俄变秦语矣。有杨茂孝。乃
鸿儒也。就师寻究内典。直欲效谢康乐。注涅槃经。多
执卷质疑。随为剖判。致书云。方今海内龙象。非师而
谁。次杨刑部汝士高。左丞元裕。长安扬鲁士。咸造门
拟结莲社。尝一日师宴坐。见茂孝披紫服戴碧冠。三
礼毕乘空而去。玄令人侦问茂孝。其夕诫其子曰。吾
常欲落发披缁。汲瓶挈屦侍玄公。所累者簪冕也。吾
盖棺时。殓以紫袈裟碧芙蓉冠。至是方验先见矣。武
宗御宇。初尚钦释氏。后纳蛊惑者议。望祀蓬莱山。筑
高台以祈羽化。虽谏官抗疏。宰臣屡言。终不回上意。
因德阳节。缁黄会麟德殿。独诏师与道门敌言。神仙
为可学不可学耶。帝叉手付老氏中理大国。若烹小
鲜。义共黄冠往复。师陈。帝王理道教化根本。言神仙
之术。乃山林间匹夫独擅高尚之事业。而又必资宿
因。非王者所宜。辞河下倾。辩海横注。凡数千言。闻者
为之股慄。大忤上旨。左右莫不色沮。左护军仇士良。
内枢密杨钦义。惜其才辩。恐将有斥逐之命。乃密讽
贡祝尧诗。师立成五篇。末章云。生天本自生天业。未
道因 第 201c 页 X85-0201.png
必求仙便得仙。鹤背倾危龙脊滑。君王且住一千年。
帝览诗微解。帝虽不纳忠谏。而嘉其识见口给也。师
即归巴岷旧山。例施巾栉。而存戒检愈更甄明。方扁
舟入湖湘间。时杨给事汉公。廉问桂岭。延止开元佛
寺。属宣宗龙飞。杨公自内枢。统左禁军。以册定功高。
请复兴天竺教。奏乞访师声迹。师复挂坏衣。归上国
宝应寺。属寿昌节讲赞。赐紫袈裟。署为三教首座。帝
以旧藩邸造法乾寺。诏师居寺之玉虚亭。大中三年
诞节。诏谏议李贻孙。给事杨汉公。缁黄鼎列论义。大
悦帝情。因奏天下废寺。各敕重建。大兴梵刹。师有力
焉。命画工图形于禁中。其优重如是。与相国裴公休
友善。同激扬中兴佛教。大行利济。广明二年春。僖宗
违难西蜀。后遣郭遵泰。赍玺书。肩舆诏赴行在。帝接
谈论。颇解上心。左军容田令孜。与诸达官问道勤重。
帝欲旌其美。令诸学士撰师号。皆未惬旨。乃挥御翰
云。朕蒙师以开示悟入法华之旨。悟者觉也明也。悟
达大道。悟佛知见。又云悟者一刹那。不悟河沙劫。所
以悟者。真乘了然成佛之义。今赐悟达国师为号。用
表朕意。师陈让不遂。乃乞归九龙旧庐。

** 无相大师

乃新罗国王第三子。于本国郡南寺。落发
登戒。以开元十六年。泛东溟至于中国。唐玄宗召见。
隶于禅定寺。后入蜀资中。谒智诜禅师。有处寂异人。
武则天曾召入宫。赐磨纳九条衣。事必悬知。且无差
跌。师未至之前。寂曰。外来之宾。明当相见。师一日至。
道因 第 202a 页 X85-0202.png
寂公问曰何号。师曰无相。是夜授与摩纳衣。师遂入
深溪岩谷坐禅。有黑犊二头。交角盘礴。近身甚急。毛
手入其袖。其冷如冰。扪摸至腹。师殊不倾动。每入定
五日为度。忽雪深丈馀。有二猛兽来。师自洗拭裸卧
其前。愿以身施其食。二兽从头至足。嗅匝而去。山居
稍久。衣破发长。猎者疑是异兽。将射之。师曰。吾乃修
道人也。猎者遂止。后入城市。昼在冢间。夜坐树下。行
杜多行。人渐见重。为构精舍于墓前。长史章仇兼琼
俱来礼谒。属明皇违难入蜀。迎师入内殿供养。时成
都县令杨翌。疑其妖惑。乃帖追出境外。仍命二十馀
人曳之。及近师身。一皆战慄。顷刻大风卒起。沙石飞
飏。直入厅内。飘帘卷幕。杨翌拜伏。忏毕风止。奉送旧
所。由是遂劝檀越。造净众大慈菩提宁国等寺。外邑
兰若钟塔不可悉数。先居净众本院。有一力士。称舍
力。伐柴供僧厨用。不知何许人也。忽一日至夜。持刀
挟席。于禅座之侧逡巡。觉壁上似有物下。遂跃起以
刀一挥。巨猢身首分于地矣。乃曳去󰢍之。复以土拌
灭其迹而去。质明师召伐柴者谢之。巳不见矣。尝指
其浮图前柏树曰。此树与塔齐。寺当毁矣。至会昌废
毁。树正与塔等。又言寺前二小池。左羹右饭。斋施若
少。则令淘浚自足。果孚其言。而神异多如此类也。以
至德元年。无疾示灭。春秋七十七。

** 待驾

金水县王氏子。冲孺出家。常作诡异。其父立名
待驾。当天宝末年。练行精进。自号头陀。及玄宗巡幸。
道因 第 202b 页 X85-0202.png
削发为僧。去县二十里。开径芟茅。独居山泽。后成梵
宇。此山灵迹颇多。初名石城山。迨明皇至剑门。山神
见形迎驾。称姓李氏。敕赐与玄孙之称。后陟武担东
台。远望祥云紫气。盘结空界。问左右曰。此是何处。对
曰。乃石城山。遂悟山神扈卫之意。遂改云顶为慈云
寺。师后卒于此寺。

** 惟忠

出家于[郫-卑+((白-日+田)/拱)]县法定寺。乃后汉永平中。佛法始流
中国。便有置德净伽蓝。神光屡现。至宋释惠持。自庐
阜辞远公法兄。誓化岷蜀。属谯纵不道。令数辈操刃
欲屠持。持乃弹指。其众惊奔僵仆。隋开皇四年。改名
法定寺。有弥勒圣像。唐武德中。忽有枯渣。沿江而至。
夜发光明。因雕作像首。贞观中。窦轨为长史。剑门佛
首光见。引达于府。窦公令人迎取。数百人亦不能胜。
乃令祝之。可就法定寺否。乃一人能举。窦遂造佛身。
长史高士廉。盖殿以安之。后有僧汎爱。树其浮图。而
获一巨蟹。身足二足馀。是塔颇多灵异。人或将酒肉
乘醉诣佛前。立见灾祸。师于天宝中。于寺愈加精苦。
无何塔为霆震。拔其塔心柱出外。忽有小木承代。众
咸怪之。罔测厥由。师乃叩搕于圣弥勒像。告诉天龙。
合加畏重。何辄震击夺塔心柱邪。是知庶女叫。而雷
击景公台。诚有所感。一日迅雷烈风。还同前震。覆睹
之。乃龙神送旧柱安置如故。当其易柱。阴云四合。有
四神人。以身扶翼。立与塔齐。其感物若此。会昌坼寺
之前。舍利七粒。出相轮上。白光满空。向西飞去。蜀皆
道因 第 202c 页 X85-0202.png
所睹。将倒之时。赤光见于半天。再置其枣重荣也。师
后终寺焉。

** 处寂

蜀西周氏子。师事宝修禅师。服勤寡欲。与物无
竞。雅通玄奥。居山北。行杜多行。天后闻名。诏入内。赐
摩纳僧伽黎。辞乞归山。涉四十年。足不蹈聚落。常坐
宴默不寐。有虎伏座下。资民所重。学其道者臻萃。由
是颇形奇异。如无相大师。自新罗国。将来谒诜禅师。
师预诫众曰。外来之宾。明日当见。宜洒扫以待之。明
日果有海东宾。至开元初。新除太守王晔。本黄冠也。
景云中。曾立少功剌。于是郡终。于释子苞藏祸心。上
任处分。令境内应是沙门追集。唯师不下山。或劝师
往参。免为厉阶。师谓弟子曰。汝虽出家。犹未识业。吾
之未死。王晔其如吾何。迨乎王公上官。三日缁徒毕
至。或曰唯处寂蔑视藩侯。弗来致贺。晔微怒。屈诸僧
升厅坐巳。将启怒端。问师违拒之由。愠色悖兴。僧皆
股慄。晔俄然仆地。左右扶掖归宅。至厅后屏树。如被
掴颊之声。禺中气绝。自此佥谓。罪加无辜之道人。而
至于此。师于开元二十二年正月示灭。享年八十七。
资中至今崇仰焉。

** 大川

不知何许人。沉默自居。节操弥厉。戒无竁穴。言
不浪施。于汉州栖贤寺。行四圣种法。克苦既增。绵竹
之人皆宗奉之。及乎终也。卧于寺外。白衣具床榻相
率。舁归寺中。务营丧礼。方当尸举。无何双鹿引前。若
驺导焉。始履门阈。寺额奋然陨地。远近惊叹。又此山
道因 第 203a 页 X85-0203.png
灵异。不容粗鄙。有僧法藏。不谨戒行。多所违犯。神人
掷于山下七里许。唯伤足指。从此无不悛革守戒。大
历初。北山变成黄金色。上有楼阁。菩萨行道。斯须之
间乘云远举。师素居此寺。与地俱灵。留影供养。如事
灵祠焉。

** 梵僧难陀

华言曰喜。未详种姓。其为人诡异不伦恭。
慢无定。当建中年间。至于岷蜀。时张魏公延赏之任
成都。师自言我得如幻三昧。尝入水不濡。投火无灼。
能变金石。化现无穷。初入蜀。与三少尼俱行或。大醉
狂歌。或聚众说法。戍将恶之令擒捉。师被捉随至。乃
曰。贫道寄迹僧门。别有药术。因指三尼曰。此皆妙于
歌舞。戍将乃重之。遂留为置酒肉夜宴。与之饮唱。乃
假襦裤巾栉。三尼各施粉黛。并皆列坐。含睇调笑。逸
态绝世。饮欲半酣。师谓尼曰。可为押衙蹋舞。因徐进
对舞。曳练回雪。迅起摩趺。伎亦绝伦。及至曲终。而舞
不巳。师乃咄曰。妇女风邪。师忽起取戍将刀。众谓酒
狂。悉皆惊走。遂斫三尼头。皆踣于地。血及数丈。戍将
大惊。呼左右缚师。师笑曰。无草草也。徐举三尼。乃筇
竹杖也。血乃所饮之酒耳。师仍坐饮宴。使人断其头。
钉两耳于柱上。皆无血。身坐于席上。酒巡到。即泻入
断处。面色亦赤。而口能歌。手能击掌应节。及宴散。其
身自起。就柱取头安之。辄无瘢痕。或言人吉凶事。多
是谜语。过后方悟。成都有人。供养数日。师忽不欲住。
乃闭关留之。师即入壁缝中。及牵之渐入。唯馀袈裟
道因 第 203b 页 X85-0203.png
角。逡巡不见。来日见壁画僧影。其状如师。隔日渐落。
经七日。空有墨迹。至八日墨迹巳灭。有人早见师巳
在彭州界。后不知所之。

** 怀空

阆州梁氏子。幼适本州耆阇山广福院削染。得
戒之后游方。参学于大寂禅师。洗然明畅。后至彭城
安丰山。挂锡宴默。不数载成大伽蓝。尝有一僧。乘空
而至。绕垣墙不息。或蹑莲华。或时履地。人或瞻睹。数
日之后礼辞师。且曰。我三五稔却来依附。言讫不见。
师于兴元元年灭度。春秋八十八。长庆元年二月。方
迁入塔。

** 定光

不知何许人。爰从入法。厥性弗拘。粝食断中。粗
襦卒岁。方于庸蜀化导有缘。俄遭武宗毁废。例反儒
宗。及乎佛日重晖。僧伦咸序。师同缔构寺宇。因铸大
钟。计赤金万馀斤。尔日鼓籥灰飞。投炉火炽。有祥烟
两道。自浮图相轮。冉冉射上。若虹蜺焉。众皆引望。五
色腾凌相感如然。信鼓斯应。乃阿育王藏佛舍利之
塔。太和初。南蛮蒙傞颠。剽掠入益城。分蛮卒居于寺
内。廊庑皆烹炙熏灼。僧皆奔迸。时塔顶出四道浓烟。
直上虚空。至夜蛮蜑睹此奇异。乃禁止污秽。

** 智广

姓崔氏。不知何许人。德瓶素完。道根惟固。化行
洪雅。特显奇踪。凡百病者造之。则以片竹为杖。指其
痛端。或一扑之。无不立愈。至有𤼣者则起。跛者则奔。
乾宁初。王氏始定成都。雅郡守罗(亡名)罢任。携师来谒
蜀主。王氏素知奇术。呼为圣师。先是咸通中。南蛮王
道因 第 203c 页 X85-0203.png
及坦绰。来围成都。几陷。时天王现沙门形。高五丈许。
眼射流光。蛮兵即退。故蜀人于城北宝历寺。立五丈
僧相。后为牛尚书预毁次。兵火相仍。唯惧毗沙门之
颓𡉏耳。王氏乃语师曰。公之异术道德动人。可宝历
天王否。尚书行鲁曾。梦天王曰。令修吾像。方事经营。
持书忽到。请法力成之。师唯其命。徙就天王阁下。居
一隅小榻。每日病者填噎其门。日收所施二三十万
钱。又发言劝人出材木。浃旬皆运堆积。令三纲掌管。
初师在雅郡本寺羯帝神堂内。居其半室。低门苫辱。
不许女人到门。唯有一竹箜子。每斋受䞋二十文。必
投箜内。满则置之佛殿。声钟集众。自他平等分之。凡
请斋者。师意止受二十文。䞋多不取。食毕而去。亦无
辞告。其后益加神验。或遇病者。一掴一叱皆起。或令
烧纸缗。掇散饮食。或遇甚痛恼者。捩纸蘸水贴之。亦
差。光化元年。修天王阁工毕。乃循江渎池。咒食饲鱼
经夜。其鱼不啻万亿许。皆浮水面而殒。其鱼俱生忉
利天。复来报谢师恩。

** 圆相

蜀人也。七岁出家。博综内外典籍。善属其文。时
号奇童。内修律范。时无间然。龙朔元年。有疾而终。将
启手足时。房内有虹若练。而直上虚空。寺角之铃。无
风自鸣。每夜有鼓角声。经百馀日方息。从此鸟雀不
栖其屋。咸亨四年。甘露降于讲堂。师终。弟子收文集
三十馀卷。刊行于世。

** 法融

阆州严氏子。稚齿好朴。素恶华楚之服。父训令
道因 第 204a 页 X85-0204.png
秉笔。便画佛形像。至于聚戏搏沙为塔。所作无非佛
事。年甫十三。见僧仪表表苦求出家。依长乐寺慧休
法师薙染。经诵偕通。乃沾戒品。习讲南山律钞。后游
云水。见嵩岳普寂禅师。道峰孤峻。密付心印。往弋阳
福宁寺。丕振宗风。学者麇至。以太和九年。示疾而终。
春秋八十九。门人奉神座入塔焉。

** 贯休

字德隐。金华兰溪登高姜氏子。七岁父母雅爱。
投本县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时。日诵法华经
一千字。耳所暂闻不忘。与处默同削染。邻院而居。每
隔篱论诗互吟。有僧见之皆惊异。受具之后。诗名耸
动于时。乃往豫章。习法华经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
且勤。本郡太守王慥笃重。次太守蒋镶。开洗忏戒坛。
命师为监坛。乾宁初。赍志谒吴越武肃王钱氏。因献
诗五章。章八句。甚惬旨。遗赠亦丰。王立去伪功。朝廷
旌为功臣。乃别树堂立碑。记同力平越将校姓名。遂
刊师诗于碑阴。见重如此。善小笔。得六法。长于水墨。
可观。受众安桥强氏药肆请。出罗汉一堂云。每画一
尊。必祈梦得应真貌方成之。与常体不同。自此游黟
歙。与唐安寺兰阇黎道合。后思登南岳。北谒荆帅成
汭。初甚礼。于龙兴寺安置。时内翰吴融谪官。相遇往
来。论道论诗。融为师作集序。则乾宁三年也。寻被诬
谮于荆帅。黜师于功安。郁悒中题砚子曰。入匣始身
安。弟子劝师入蜀。时王氏将图僭伪。邀四方贤士。得
师甚喜。盛被礼遇。赐赉隆洽。署号禅月大师。蜀主常
道因 第 204b 页 X85-0204.png
呼为得得来和尚。时韦蔼举其美号。所长者歌吟讽
刺。微隐存于教化。体调不下二李白贺也。至梁乾化
二年。终于所居。春秋八十一。
锦江禅灯卷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