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录-明-瞿汝稷应化圣贤¶

应化圣贤¶ 第 412c 页
指月录卷之二


* 应化圣贤

** ▲文殊菩萨

一日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
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
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
殊。殊接得示众曰。此药能杀人。亦能活人。

首山念云。文殊大似掩耳偷铃 琅琊觉云。文殊
可谓诚实之言。要且额头汗出。口里胶生 天童
华云。大小文殊。被善财换却眼睛 石田薰颂云。
采药与用药。相逢一会家。杀人活人不眨眼。白玉
无瑕却有瑕。

文殊问庵提遮女曰。生以何为义。女曰。生以不生生
为生义。殊曰。如何是生以不生生为生义。女曰。若能
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尝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随其
所宜。是为生义。殊曰。死以何为义。女曰。死以不死死
为死义。殊曰。如何是死以不死死为死义。女曰。若能
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尝自得。有所离散。而能随其
所宜。是为死义 庵提遮女问文殊曰。明知生是不
生之理。为何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殊曰。其力未充。

进山主问修山主。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甚么却
被生死之所流转。修曰。笋毕竟成竹去。如今作篾
使还得么。进云。汝向后自悟去在。修云。某甲所见
祇如此。上座意旨如何。进指云。这个是监院房。那
应化圣贤¶ 第 413a 页 X83-0413.png
个是典座房。修乃礼谢 简翁敬颂云。问处分明
答处端。当机觌面不相瞒。死生生死元无际。月上
青山玉一团。

文殊大士。尝谓善住意天子云。汝今若能违背诸佛。
毁谤法僧。吾即将同汝如是梵行。天子云。大士。今何
故复如是语。大士云。天子。如汝意者。以何为佛。天子
云。如如法界。我言是佛。大士云。天子。于汝意云何。如
如法界可染著乎。天子云。弗也。大士云。以是义故。我
如是说。汝今若能背毁佛法僧。吾将同汝如是梵行
 善住天子(准上应有意字。此或另是一天子)而白文殊。可共俱往
如来之所。咨受未闻。亦同此时如法问难。文殊云。尔
莫分别取著如来。天子云。如来今在何所。令我莫著。
文殊云。祇在目前。天子云。若如是者。我何不见。文殊
云。尔若一切不见。是名真见如来。天子云。若见在前。
云何戒我莫取著如来。文殊云。尔今见前何有。天子
云。有虚空界。文殊云。如来者虚空界。是故虚空界者
即是如来。此中无有一物可分别者。

大小文殊。趁著天子脚跟转。天子却惺惺。文殊未
具眼。

** ▲天亲菩萨

从弥勒内宫而下。无著菩萨问曰。人间
四百年。彼天为一昼夜。弥勒于一时中。成就五百亿
天子。證无生法忍。未审说甚么法。天亲曰。祇说这个
法。祗是梵音清雅。令人乐闻。

荐福怀云。弥勒巳是错说。天亲巳是错传。山僧今
应化圣贤¶ 第 413b 页 X83-0413.png
日将错就错。与你诸人注破。良久云。谛听谛听。向
下文长。付在来日。

▲维摩会上。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法门。文殊曰。我
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菩萨
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又问维摩。仁者当说。何等是
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默然。文殊赞曰。乃至无有语
言文字。是菩萨真入不二法门。

雪窦举此。至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不举维摩默然。便云。维摩道甚么。又云勘破了也。
复颂云。咄这维摩老。悲生空懊恼。卧疾毗耶离。全
身大枯槁。七佛祖师来。一室且频扫。请问不二门
当时便靠倒。不靠倒。金毛师子无处讨。圜悟勤云。
如今禅和子便道。无语是靠倒。且莫错认定盘星
 白云端颂云。一个两个百千万。屈指寻文数不
办。暂时放在暗窗前。明日与君重计算。

** ▲善财

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前。见楼
阁门闭。瞻仰赞叹。见弥勒从别处来。善财作礼曰。愿
楼阁门开。令我得入。寻时弥勒至善财前。弹指一声。
楼阁门开。善财入巳。阁门即闭。见百千万亿楼阁。一
一楼阁内有一弥勒。领诸眷属。并一善财。而立其前
 善财因无著菩萨问曰。我欲见文殊。何者即是。财
曰。汝发一念心清净即是。无著曰。我发一念心清净。
为甚么不见。财曰。是真见文殊。

** ▲须菩提尊者

在岩中宴坐。诸天雨花赞叹。者曰。空
应化圣贤¶ 第 413c 页 X83-0413.png
中雨花赞叹。复是何人。云何赞叹。天曰。我是梵天。敬
重尊者善说般若。者曰。我于般若未尝说一字。云何
赞叹。天曰。如是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
说般若 尊者一日说法次。帝释雨花。者乃问。此花
从天得耶。从地得耶。从人得耶。释曰弗也。者曰。从何
得耶。释乃举手。者曰。如是如是。

云门偃云。帝释举手处。与你四大五蕴。释迦老子。
是同是别 妙喜曰。须菩提解空第一。生时家室
尽空。世尊才升座。须菩提便出众云。希有世尊。且
道见甚么道理。便恁么道。天亲菩萨作无量偈。只
赞希有二字。圜悟禅师云。一句是一个铁橛。故六
祖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悟去。

** ▲无厌足王

入大寂定。乃敕有情无情。皆顺于王。若
有一物不顺于王。即入大寂定不得。

紧那罗王。奏无生乐供养。佛乃敕有情无情。俱随
王去。若有一物不随王去。即去佛处不得。

** ▲舍利弗尊者

因入城。遥见月上女出城。舍利弗心
口思惟。此姊见佛否。知得忍不得忍否。我当问之。才
近便问。大姊往甚么处去。女曰。如舍利弗与么去。弗
曰。我方入城。汝方出城。何言如我恁么去。女曰。诸佛
弟子当依何住。弗曰。诸佛弟子依大涅槃而住。女曰。
诸佛弟子既依大涅槃而住。我亦如舍利弗与么去
 舍利弗问须菩提。梦中说六波罗蜜。与觉时同异。
提曰。此义深远。吾不能说。会中有弥勒大士。汝往彼
应化圣贤¶ 第 414a 页 X83-0414.png
问。舍利弗问弥勒。弥勒云。谁是弥勒。谁名弥勒 舍
利弗问天女曰。何以不转女身。女曰。我从十二年来。
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即时天女以神通力。
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女自化身如舍利弗。乃问言。何
以不转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云
何转面而变为女身。

** ▲鸯崛魔罗尊者

未出家时。外道受教。为憍尸迦欲
登王位。用千人拇指为花冠。巳得九百九十九。唯欠
一指。遂欲杀母取指。时佛在灵山。以天眼观之。乃作
沙门。在鸯崛前。鸯崛遂释母欲杀佛。佛徐行。鸯崛急
行。追之不及。乃唤曰。瞿昙住住。佛告曰。我住久矣。是
汝不住。鸯崛闻之。心忽开悟。遂弃刃投佛出家。

** ▲宾头卢尊者

因阿育王内宫。斋三万大阿罗汉。躬
自行香。见第一座无人。王问其故。海意尊者曰。此是
宾头卢位。此人近见佛来。王曰。今在何处。者曰。且待
须臾。言讫。宾头卢从空而下。王请就座礼敬。者不顾。
王乃问。承闻尊者亲见佛来。是否。者以手策起眉曰。
会么。王曰不会。者曰。阿耨达池龙王。曾请佛斋。吾是
时亦预其数。

翠岩真云。且道甚么处见。直饶雪天缥缈。湖光澹
荡。且莫说梦。

** ▲障蔽魔王

领诸眷属。一千年随金刚齐菩萨。觅起
处不得。忽一日得见。乃问曰。汝当依何而住。我一千
年觅汝起处不得。齐曰。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
应化圣贤¶ 第 414b 页 X83-0414.png
而住。如是而住。

法眼云。障蔽魔王不见金刚齐即从。只如金刚齐。
还见障蔽魔王么。妙喜曰。既觅起处不得。一千年
随从底是甚么。金刚齐云。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
无住而住。互相热谩。法眼道。障蔽魔王。不见金刚
齐即且从。只如金刚齐。还见障蔽魔王么。恁么批
判。也是看孔著楔。即今莫有知得妙喜起处底么。
随后咄云。寐语作么。

** ▲那吒太子

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然后现本身。运大
神力。为父母说法。

** ▲广额屠儿

于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自云。
是贤劫千佛一数。

东山觉拈云。今时丛林。将为广额是过去一佛。权
现屠儿。且喜没交涉。又谓广额是杀人不眨眼底
汉。飏下屠刀立便成佛。且喜没交涉。又道广额飏
下屠刀曰。我是千佛一数。这一佛多少分明。且喜
没交涉。要识广额么。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何处
避残红 文殊思业禅师。世为屠宰。一日戮猪次。
忽洞彻心源。遂弃业为比丘。述偈曰。昨日夜叉心。
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往见文殊
心道禅师。道佛鉴法嗣也。殊曰。你正杀猪时。见个
甚么。便乃剃头行脚。师遂作鼓刀势。殊喝曰。这屠
儿。参堂去。师便下参堂。住文殊日。上堂。举赵州勘
婆话乃曰。勘破婆子。面青眼黑。赵州老汉。瞒我不
应化圣贤¶ 第 414c 页 X83-0414.png
得。

** ▲秦跋陀禅师

问生法师。讲何经论。生曰。大般若经。
师曰。作么生说色空义。曰众微聚曰色。众微无自性
曰空。师曰。众微未聚。唤作甚么。生罔措。师又问。别讲
何经论。曰大涅槃经。师曰。如何说涅槃之义。曰涅而
不生。槃而不灭。不生不灭。故曰涅槃。师曰。这个是如
来涅槃。那个是法师涅槃。曰涅槃之义岂有二耶。某
甲祇如此。未审禅师如何说涅槃。师拈起如意曰。还
见么。曰见。师曰。见个甚么。曰见禅师手中如意。师将
如意掷于地曰。见么。曰见。师曰。见个甚么。曰见禅师
手中如意堕地。师斥曰。观公见解。未出常流。何得名
喧宇宙。拂衣而去。其徒怀疑不巳。乃追师扣问。我师
说色空涅槃。不契。未审禅师如何说色空义。师曰。不
道汝师说得不是。汝师祇说得果上色空。不会说得
因中色空。其徒曰。如何是因中色空。师曰。一微空故
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
中无一微。

高僧传。作佛驮跋陀罗。问鸠摩罗什语。佛驮跋陀
罗。乃佛大先弟子也。

** ▲宝志禅师

金陵东阳民朱氏之妇。上巳日。闻儿啼
鹰窠中。梯树得之。举以为子。七岁依钟山大沙门僧
俭出家。专修禅观。宋太始二年。发而徒跣。著锦袍往
来皖山剑水之下。以剪尺拂子拄杖头。负之而行
 梁武帝诏问。弟子烦惑未除。何以治之。答曰十二。帝
应化圣贤¶ 第 415a 页 X83-0415.png
问其旨如何。答曰。在书字时节刻漏中。帝益不晓
 帝又问。弟子何时得以静心修习。师曰。安乐禁。

幻寄曰。志公安乐禁。及十二。其旨与达磨之不识。
德山棒。临济喝。皆自灵山拈花一脉相承。如涂毒
鼓。如太阿剑。闻之者丧。婴之者断。不可以心思意
解者。而或者谓。十二乃十二因缘。治惑药也。其在
书字时节刻漏中。乃书之在十二时中也。安乐禁。
禁者止也。至安乐时乃止耳。此所以为修习也。是
以赵州庭柏。为三界唯心。沩山拂子。为附物显理
者。同道座主奴也。何足以语此 或者语出传灯
录。梁武未识达磨。举朝亦不识志公。

帝尝诏画工张僧繇。写师像。僧繇下笔。辄不自定。师
遂以指𠢐面门。分披出十二面观音。妙相殊丽。或慈
或威。僧繇竟不能写。他日与帝临江纵望。有物溯流
而上。师以杖引之。随杖而至。乃紫栴檀也。即以属供
奉官俞绍。令雕师像。顷刻而成。神彩如生 师尝数
日不食无饥容。时或歌吟。词如谶记。灵迹炳著。士庶
皆共事之。初齐建元中。武帝谓师惑众。收付建康狱。
既旦。人见其入市。及检狱如故。建康令以事闻。帝延
之于华林园。忽一日重著三布帽。亦不知于何所得
之。俄豫章王文惠太子相继薨。齐亦以此衰矣。由是
禁师出入。至梁乃下诏褒师令勿复禁 师问一梵
僧。承闻尊者唤我作屠儿。曾见我杀生么。曰见。师曰。
有见见。无见见。不有不无见。若有见见。是凡夫见。无
应化圣贤¶ 第 415b 页 X83-0415.png
见见。是声闻见。不有不无见。是外道见。未审尊者如
何见。梵僧曰。你有此等见耶。

汾阳曰。不枉西来。

师垂语曰终日拈香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又曰。京
都邺都浩浩。还是菩提大道。

法眼别云。京都邺都浩浩。不是菩提大道。

又曰。如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

云门云。你立不见立。行不见行。四大五蕴不可得。
何处见有山河大地来。是你每日把钵盂噇饭。唤
甚么作饭。何处更有一粒米来。

大乘赞十首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若欲
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言语即是大道。不假断除
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妄情递相缠绕。一切如影如响。
不知何恶何好。有心取相为实。定知见性不了。若欲
作业求佛。佛是生死大兆。生死业常随身。黑闇狱中
未晓。悟理本来无异。觉后谁晚谁早。法界量同太虚。
众生智心自小。伹能不起吾我。涅槃法食常饱。(一)
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形。不知身
本同虚。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若欲存一舍
一。永与直理相疏。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
恼因心有故。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
道须臾。梦时梦中造作。觉时觉境都无。翻思觉时与
梦。颠倒二见不殊。改迷取觉求利。何异贩卖商徒。动
静两忘常寂。自然契合真如。若言众生异佛。迢迢与
应化圣贤¶ 第 415c 页 X83-0415.png
佛常疏。佛与众生不二。自然究竟无馀。(二)法性本来
常寂。荡荡无有边畔。安心取舍之间。被他二境回换。
敛容入定坐禅。摄境安心觉观。机关木人修道。何时
得达彼岸。诸法本空无著。境似浮云会散。忽悟本性
元空。恰似热病得汗。无智人前莫说。打你色身星散。
(三)报你众生直道。非有即是非无。非有非无不二。何
须对有论虚。有无妄心立号。一破一个不居。两名由
尔情作。无情即是真如。若欲存情觅佛。将网山上罗
鱼。徒费工夫无益。几许枉用工夫。不解即心即佛。真
似骑驴觅驴。一切不憎不爱。这个烦恼须除。除之则
须除身。除身无佛无因。无佛无因可得。自然无法无
人。(四)大道不由行得。说行权为凡愚。得理返观于行。
始知枉用工夫。未悟圆通大理。要须言行相扶。不得
执他知解。回光返本全无。有谁解会此说。教君向己
推求。自见昔时罪过。除却五欲疮疣。解脱逍遥自在。
随方贱卖风流。谁是发心买者。亦得似我无忧。(五)
见外见总恶。佛道魔道俱错。被此二大波旬。便见厌
苦求乐。生死悟本体空。佛魔何处安著。只由妄情分
别。前身后身孤薄。轮回六道不停。结业不能除却。所
以流浪生死。皆由横生经略。身本虚无不实。返本是
谁斟酌。有无我自能为。不劳妄心卜度。众生身同太
虚。烦恼何处安著。但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销落。(六)
可笑众生蠢蠢。各执一般异见。但欲傍鏊求饼。不解
返本观面。面是正邪之本。由人造作百变。所须任意
应化圣贤¶ 第 416a 页 X83-0416.png
纵横。不假偏耽爱恋。无著即是解脱。有求又遭罗罥。
慈心一切平等。真如菩提自现。若怀彼我二心。对面
不见佛面。(七)世间几许痴人。将道复欲求道。广寻诸
义纷纷。自救己身不了。专寻他文乱说。自称至理妙
好。徒劳一生虚过。永劫沉沦生老。浊爱缠心不舍。清
净智心自恼。真如法界丛林。反作荆棘荒草。但执黄
叶为金。不悟弃金求宝。所以失念狂走。强力装持相
好。口内诵经诵论。心里寻常枯槁。一朝觉本心空。具
足真如不少。(八)声闻心心断惑。能断之心是贼。贼贼
递相除遣。何时了本语默。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
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头陀阿练苦行。
希望后身功德。希望即是隔圣。大道何由可得。譬如
梦里渡河。船师渡过河北。忽觉床上安眠。失却渡船
轨则。船师及彼渡人。两个本不相识。众生迷倒羁绊。
往来三界疲极。觉悟生死如梦。一切求心自息。(九)
解即是菩提。了本无有阶梯。堪叹凡夫伛偻。八十不
能跋蹄。徒劳一生虚过。不觉日月迁移。向上看他师
口。恰似失奶孩儿。道俗峥嵘聚集。终日听他死语。不
观己身无常。心行贪如狼虎。堪嗟二乘狭劣。要须摧
伏六府。不食酒肉五辛。邪眼看他饮咀。更有邪行猖
狂。修气不食盐醋。若悟上乘至真。不假分别男女(十)
 十四科颂十四首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
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
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大道祇在目前。愚倒
应化圣贤¶ 第 416b 页 X83-0416.png
迷人不了。佛性天真自然。亦无因缘修造。不识三毒
虚假。妄执浮沉生老。昔时迷日为晚。今日始觉非早
 持犯不二 丈夫运用无碍。不为戒律所制。持犯
本自无生。愚人被他禁系。智者造作皆空。声闻触途
为滞。大士肉眼圆通。二乘天眼有翳。空中妄执有无。
不达色心无碍。菩萨与俗同居。清净曾无染世。愚人
贪著涅槃。智者生死实际。法性空无言说。缘起略无
人会。百岁无智小儿。小儿有智百岁 佛与众生不
二 众生与佛无殊。大智不异于愚。何须向外求宝。
身田自有明珠。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圣同途。迷悟
本无差别。涅槃生死一如。究竟攀缘空寂。惟求意想
清虚。无有一法可得。翛然自入无馀 事理不二
 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无十缠。一切无非佛事。何须
摄念坐禅。妄想本来空寂。不用断除攀缘。智者无心
可得。自然无诤无喧。不识无为大道。何时得證幽玄。
佛与众生一种。众生即是世尊。凡夫妄生分别。无中
执有迷奔。了达贪嗔空寂。何处不是真门 静乱不
二 声闻厌喧求静。犹如弃面求饼。饼即从来是面。
造作随人百变。烦恼即是菩提。无心即是无境。生死
即是涅槃。贪嗔如焰如影。智者无心求佛。愚人执邪
执正。徒劳空过一生。不见如来妙顶。了达淫欲性空。
镬汤垆炭自冷 善恶不二 我自身心快乐。翛然
无善无恶。法身自在无方。触目无非正觉。六尘本来
空寂。凡夫妄生执著。涅槃生死本平。四海阿谁厚薄。
应化圣贤¶ 第 416c 页 X83-0416.png
无为大道自然。不用将心画度。菩萨散诞灵通。所作
常含妙觉。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法性本来
圆明。病愈何须执药。了知诸法平等。翛然清虚快乐
 色空不二 法性本无青黄。众生谩造文章。吾我
说他止观。自意扰扰颠狂。不识圆通妙理。何时得会
真常。自疾不能治疗。却教他人药方。外看将为是善。
心内犹若豺狼。愚人畏其地狱。智者不异天堂。对境
心常不起。举足皆是道场。佛与众生不二。众生自作
分张。若欲除却三毒。迢迢不离灾殃。智者知心是佛。
愚人乐往西方 生死不二 世间诸法如幻。生死
犹若雷电。法身自在圆通。出入山河无间。颠倒妄想
本空。般若无迷无乱。三毒本自解脱。何须摄念禅观。
只为愚人不了。从他戒律决断。不识寂灭真如。何时
得登彼岸。智者无恶可断。运用随心合散。法性本来
空寂。不为生死所绊。若欲断除烦恼。此是无明痴汉。
烦恼即是菩提。何用别求禅观。实际无佛无魔。心体
无形无段 断除不二 丈夫运用堂堂。逍遥自在
无妨。一切不能为害。坚固犹若金刚。不著二边中道。
翛然非断非常。五欲贪嗔是佛。地狱不异天堂。愚人
妄生分别。流浪生死猖狂。智者达色无碍。声闻无不
恓惶。法性本无瑕翳。众生妄执青黄。如来引接迷愚。
或说地狱天堂。弥勒身中自有。何须别处思量。弃却
真如佛像。此人即是颠狂。声闻心中不了。惟只趁逐
言章。言章本非真道。转加斗争刚强。心里蚖蛇蝮蠍。
应化圣贤¶ 第 417a 页 X83-0417.png
螫著便即遭伤。不解文中取义。何时得会真常。死入
无间地狱。神识枉受灾殃 真俗不二 法师说法
极好。心中不离烦恼。口谈文字化他。转更增他生老。
真妄本来不二。凡夫弃妄觅道。四众云集听讲。高座
论义浩浩。南坐北坐相争。四众为言(疑嫌)为好。虽然口
谈甘露。心里寻常枯燥。自己元无一钱。日夜数他珍
宝。恰似无智愚人。弃却真金担草。心中三毒不舍。未
审何时得道 解缚不二 律师持律自缚。自缚亦
能缚他。外作威仪恬静。心内恰似洪波。不驾生死船
筏。如何渡得爱河。不解真宗正理。邪见言辞繁多。有
二比丘犯律。便却往问优波。优波依律说罪。转增比
丘网罗。方丈室中居士。维摩便即来诃。优波默然无
对。净名说法无过。而彼戒性如空。不在内外娑婆。劝
除生灭不肯。忽悟还同释迦 境照不二 禅师体
离无明。烦恼从何处生。地狱天堂一相。涅槃生死空
名。亦无贪嗔可断。亦无佛道可成。众生与佛平等。自
然圣智惺惺。不为六尘所染。句句独契无生。正觉一
念玄解。三世坦然皆平。非法非律自制。翛然真入圆
成。绝此四句百非。如空无作无依 运用无碍 我
今滔滔自在。不羡公王卿宰。四时犹若金刚。苦乐心
常不改。法宝踰于须弥。智慧广于江海。不为八风所
牵。亦无精进懈怠。任性浮沉若颠。散诞纵横自在。这
(应是遮)莫刀剑临头。我曰(应是亦)安然不釆 迷悟不二
 迷时以空为色。悟即以色为空。迷悟本无差别。色
应化圣贤¶ 第 417b 页 X83-0417.png
空究竟还同。愚人唤南作北。智者达无西东。欲觅如
来妙理。常在一念之中。阳𦦨本非其水。渴鹿狂趁匆
匆。自身虚假不实。将空更欲觅空。世人迷倒至甚。如
犬吠雷叿叿 十二时颂 平旦寅。狂机内有道人
身。穷苦巳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若捉物入迷
津。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外求知识也
非真 日出卯。用处不须生善巧。纵使神光照有无。
起意便遭魔事娆。若施功终不了。日夜被他人我拗。
不用安排只么从。何曾心地生烦恼 食时辰。无明
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认
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
取虚空始出尘 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假使通
达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只守玄没文字。认著依
前还不是。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 日
南午。四大身中无价宝。阳𦦨空华不肯抛。作意修行
转辛苦。不曾迷莫求悟。任你朝阳几回暮。有相身中
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
义。他家文字没亲疏。不用将心求的意。任纵横绝忌
讳。长在人间不在世。运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
抛弃 晡时申。学道先须不厌贫。有相本来权积聚。
无形何用要求真。作净洁却劳神。万(应是方)认愚痴作
近邻。言下不求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 目入酉。
虚幻声音不长久。禅悦珍羞尚不餐。谁能更饮无明
酒。勿可抛勿可守。荡荡逍遥不曾有。纵你多闻达古
应化圣贤¶ 第 417c 页 X83-0417.png
今。也是痴狂外边走 黄昏戌。狂子施功投暗室。假
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拟商量却啾唧。转
使心头黑如漆。昼夜舒光照有无。疑人唤作波罗蜜
 人定亥。勇猛精进成懈怠。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
光中常自在。超释迦越祖代。心有微尘还质(应作窒)
放荡长如痴兀人。他家自有通人爱 半夜子。心住
无生即生死。生死何曾属有无。用时便用无文字。祖
师言外边事。识取起时还不是。作意搜求实没踪。生
死魔来任相试 鸡鸣丑。一颗圆光明巳久。内外推
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不见头亦无手。天地坏
时渠不朽。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如今谁动口。

洪觉范曰。志公十二时歌。大明佛祖要妙。然年代
寖远。昧者多改易其语。以徇其私。其大害意者。如
曰夜半子。心住无生即生死。心法何曾属有无。用
时便用没文字。乃作生死何曾属有无。言则工矣。
然下句血脉不贯。既曰生死不属有无。又曰用时
便用。何哉 幻寄曰。觉范于文字转接处。求志公
语脉。既其华未既其实。使生死不属有无。不可用
时便用。则心法不属有无。又何可用时便用。且知
生之未尝生。死之未尝死。翛然而来。翛然而往。非
生死不属有无。而用时便用乎。见有生死则有心
法。见无生死则无心法。不见古人道。生死中无佛
则无生死耶。生死心法同一幻泡。未可若是分别
也。志公诸赞咏。拔善恶剌。裂凡圣网。苟会其旨。则
应化圣贤¶ 第 418a 页 X83-0418.png
踏毗卢顶𩕳上行。一以情求。则入地狱如箭射。真
龙象蹴踏。非驴所堪也。

天监十三年冬将卒。忽告众僧。令移寺金刚神像。出
置于外。乃密谓人曰。菩萨将去。未及旬日。无疾而终。
举体香䎡。临亡然一烛以付后阁舍人吴庆。庆以事
闻。帝叹曰。大师不复留矣。烛者其以后事嘱我乎。因
厚礼葬于钟山独龙阜。仍令开善精舍。敕陆倕制铭
于冢内。王筠立碑于寺门。处处传遗像焉。

幻寄曰。可惜一枝烛。分付不著人。却作后事会。咦。
若作佛法会。便好与梁武。一坑埋却。因述颂云。达
磨只履。携归[葸-十+夕]岭。志公一烛。梁宫摇影。青阳巳谢
行人远。落花满阶月华冷。银河西横玉漏残。梦破
辘轳鸣露井。

** ▲善慧大士者

婺州义乌县人。齐建武四年丁丑五
月八日。降于双林乡傅宣慈家。本名翕。年十六。娶刘
氏女名妙光。生二子普建普成。二十四。与里人稽亭
浦摝鱼。获巳沉笼水中曰。去者适。止者留。人或谓之
愚。会有天竺僧嵩头陀曰。我与汝。毗婆尸佛所发誓。
今兜率宫衣钵现在。何日当还。因命临水观影。见圆
光宝盖。大士笑谓之曰。炉韛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
足病人。度生为急。何思彼乐乎。嵩指松山顶曰。此可
栖矣。大士躬耕而居之。有人盗菽麦瓜果。大士见。即
与篮笼盛去。日常营作。夜则行道。见释迦金粟定光
三如来放光袭其体。大士乃曰。我得首楞严定。天嘉
应化圣贤¶ 第 418b 页 X83-0418.png
二年。感七佛相随。释迦引前。维摩接后。惟释尊数顾
共语。为我补处也。其山顶黄云盘旋若盖。因号云黄
山 梁武帝请讲金刚经。士才升座。以尺挥案一下。
便下座。帝愕然。圣师曰。陛下还会么。帝曰。不会。圣师
曰。大士讲经竟 又一日讲经次。帝至。大众皆起。士
端坐不动。近臣报曰。圣驾在此。何不起。士曰。法地若
动。一切不安 大士一日披衲顶冠靸履朝见。帝问
是僧耶。士以手指冠。帝曰。是道耶。士以手指靸履。帝
曰。是俗耶。士以手指衲衣○有偈曰。有物先天地。无
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又曰。夜夜抱
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
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祇这语声是。

保宁勇云。大众。傅大士此颂。古今不坠。一切人知。
向此瞥地者固多。错会者不少。玄沙云。大小傅大
士。只认得个昭昭灵灵。洞山聪云。且道衲僧家。日
里还曾睡也无。此两转语。谁言世上无仙客。须信
壶中别有天。保宁亦有一颂。要眠时即眠。要起时
即起。水洗面皮光。啜茶湿却嘴。大海红尘飞。平地
波涛起。呵呵阿呵呵。啰哩啰啰哩。

又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
不流。

断桥伦颂云。狗走抖擞口。猴愁搜搜头。瑞岩门外
水。自古向西流 张无尽见皓布裈。举大士此颂。
皓曰。此颂得法身边事。颂不得法身向上事。无尽
应化圣贤¶ 第 418c 页 X83-0418.png
曰。请和尚颂。皓遂应声颂曰。昨夜雨霶亨。打倒葡
萄棚。知事普请。行者人力。拄底拄。撑底撑。撑撑拄
拄到天明。依旧可怜生。

心王铭曰。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
能灭千灾。成就万德。体性虽空。能施法则。观之无形
呼之有声。为大法将。心戒传经。水中盐味。色里胶青。
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
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了本识心。识心见佛。
是佛是心。是心是佛。念念佛心。佛心念佛。欲得早成。
戒心自律。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
欲求成佛。莫染一物。心性虽空。贪嗔体实。入此法门。
端坐成佛。到彼岸巳。得波罗蜜。慕道真士。自观自心。
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识佛。
晓了识心。离心非佛。离佛非心。非佛莫测。无所堪任。
执空滞寂。于此漂沉。诸佛菩萨。非此安心。明心大士。
悟此玄音。身心性妙。用无更改。是故智者。放心自在。
莫言心王。空无体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非有非无。
隐显不定。心性离空。能凡能圣。是故相劝。好自防慎。
刹那造作。还复漂沉。清净心智。如世黄金。般若法藏。
并在身心。无为法宝。非浅非深。诸佛菩萨。了此本心。
有缘遇者。非去来今 陈太建元年已丑。有慧和法
师。不疾而终。嵩头陀亦于柯山灵岩寺入灭。大士悬
知曰。嵩公兜率待我。决不可久留也。时四侧花木。方
当秀实。歘然枯瘁。四月二十四日。示众曰。此身甚可
应化圣贤¶ 第 419a 页 X83-0419.png
厌恶。众苦所集。须慎三业。精勤六度。若坠地狱。卒难
得脱。又曰。吾去巳不得移寝床。七日有法猛上人。持
像及钟来镇于此。弟子问灭后形体若为。曰山顶焚
之。又问不遂何如。曰慎勿棺敛。但垒甓作坛。移尸于
上。屏风周绕。绛纱覆之。上建浮图。以弥勒像镇之。又
问。师之发迹可得闻乎。曰我从第四天来。为度汝等。
次补释迦。及傅普敏文殊。慧集观音。何昌阿难。同来
赞助。故大品经云。有菩萨从兜率来。诸根猛利。疾与
般若相应。即吾身是也。言讫趺坐而终。世寿七十有
三。寻猛师果将到。织成弥勒像。及九乳钟留镇之。须
臾不见。大士道具十馀事现在。

士于太清二年。誓不食。取佛生日焚身供养。至日
白黑六十馀人。代不食烧身。三百人剃心沥血和
香。请大士住世。土悯而从之。士尝遣弟子。致书梁
武。中有云。上善略以虚怀为本。不著为宗。亡相为
因涅槃为果。中善略以治身为本。治国为宗。天上
人间果报安乐。下善略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普
令百姓俱禀六斋。梁武问。从来师事谁耶。曰从无
所从。来无所来。师事亦尔。昭明问。大士何不论义。
曰菩萨所说。非长非短。非广非狭。非有边非无边。
如如正理。复有何言。梁武又问。何为真谛。曰息而
不灭。武曰。若息而不灭。此则有色。有色故钝。若如
是者。大士不免流俗。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武曰。大士大识礼。曰一切诸法不有不无。武曰。谨
应化圣贤¶ 第 419b 页 X83-0419.png
受大士来旨。曰大千世界所有色象。莫不归空。百
川丛注不过于海。无量妙法不出真如。如来何故
于三界九十六道中。独超其最。视一切众生有若
赤子。有若自己。天下非道不安。非理不乐。武默然。
大士辞退。

** ▲南岳慧思禅师

姓李氏。顶有肉髻。牛行象视。少以
慈恕闻于闾里。常梦梵僧劝出俗。乃辞亲入道。及禀
具。常习坐。日唯一食。诵法华等经。满千遍。又阅妙胜
定经。叹禅那功德。遂发心寻友。时慧闻法师。有徒数
百。(闻阅中观论。发明禅理。故遥禀龙树)乃往受法。昼夜摄心。坐夏经三
七日。获宿智通。倍加勇猛。寻有障起。四支缓弱。不能
行步。自念曰。病从业生。业由心起。心缘无起。外境何
状。病业与身都如云影。如是观巳。颠倒想灭。轻安如
故。夏满犹无所得。深怀惭愧。放身倚壁。背未至间。豁
尔开悟法华三昧最上乘门 示众曰。道源不远。性
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偈曰。顿悟心源开宝藏。隐显灵通现真相。独行独坐
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纵令逼塞满虚空。看时不
见微尘相。可笑物兮无比况。口吐明珠光晃晃。寻常
见说不思议。一语标名言下当○又偈曰。天不能盖。
地不载。无去无来无障碍。无长无短无青黄。不在中
间及内外。超群出众太虚玄。指物传心人不会 尝
以道俗所施金字般若法华二经。为众随文发解。复
命门人智顗代讲。至一心具万行有疑请决。师曰。汝
应化圣贤¶ 第 419c 页 X83-0419.png
所疑乃大品次第意耳。未是法华圆顿旨也。吾昔于
夏中。一念顿发。诸法现前。吾既身證。不劳致疑。顗即
咨受法华行。三七日得悟 陈光大六年六月二十
三日。自大苏山。将四十馀僧。径趋南岳。乃曰。吾寄此
山。止期十载。巳后必事远游。吾前身曾履此处。巡至
衡阳。值一处林泉胜异。师曰古寺也。吾昔曾居。俾掘
之。基址犹存。又指岩下曰。吾此坐禅。贼斩吾首。寻得
枯骸一具。自此化道弥盛。陈主屡致慰劳供养。目为
大禅 师因志公令人传语曰。何不下山教化众生。
目视云汉作么。师曰。三世诸佛。被我一口吞尽。更有
甚众生可教化。

玄觉徵云。且道是山头语。山下语。

师习慈忍行。奉菩萨三聚戒。衣服率用布。寒则加之
以艾 将顺世。谓门人曰。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
法华般舟念佛三昧。方等忏悔。期于见證者。随有所
须。吾自供给。如无此人。吾即远去矣。时众以苦行事
难。无有答者。师乃屏众泯然而逝。小师云辩号叫。师
开目曰。汝是恶魔。吾将行矣。何惊动妨乱吾耶。痴人
出去。言讫长往。时异香满室。顶暖身软。颜色如常。即
太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也。

** ▲天台山修禅寺智者禅师

讳智顗。荆州华容人。姓
陈氏。诞生之夕。祥光烛邻。幼有奇相。肤不受垢。七岁
入果愿寺。闻僧诵法华经普门品。即随念之。忽自忆
记七卷之文。宛如宿习。十五礼佛像。誓志出家。恍焉
应化圣贤¶ 第 420a 页 X83-0420.png
如梦。见大山临海际。峰顶有僧招手。复接入一伽蓝
云。汝当居此。汝当终此。十八丧二亲。于果愿寺。依僧
法绪出家。二十进具。陈乾明元年。谒光州大苏山慧
思禅师。思一见乃谓曰。昔灵鹫同听法华经。今复来
矣。即示以普贤道场。说四安乐行。师入观三七日。诵
法华经。至药王品曰。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
于是悟法华三昧。获旋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
散。宿通潜发。以所證白思。思曰。非汝弗證。非我莫识。
此乃法华三昧前方便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
师千万。不能穷汝之辩。汝可传灯。莫作最后断佛种
人。

妙喜云。智者悟旋陀罗三昧。见灵山一会俨然未
散。或者谓之表法。惟无尽居士。阅首楞严经。至是
人始获金刚心中处。忽思智者当时所證。见灵山
一会俨然未散。非表法也。尝语余曰。当真證入时。
全身住在金刚心中。李长者所谓。无边刹境自他
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智者见
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惟證是三昧者。不待引喻。默
默自点头矣。又曰。而今未获旋陀罗尼者。还见灵
山一会否。若见。以何为證。若不见。是真精进是名
真法供养如来。只恁么念过。却成剩法矣。

太建元年辞思。住金陵阐化。凡说法不立文字。以辩
才故。昼夜无倦。七年谢遣徒众。隐天台山佛陇峰。有
定光禅师。先居比峰。谓弟子曰。不久当有善知识。领
应化圣贤¶ 第 420b 页 X83-0420.png
徒至此。俄尔师至。光曰。还忆畴昔举手招引时否。师
即悟礼像之徵。悲忧交怀。乃执手共至庵所。其夜闻
空中钟磬之声。师曰。是何祥也。光曰。此是犍椎集僧
得住之象。此处金地。吾巳居之。北峰银地。汝宜居焉
 师尝谓。法华为一乘妙典。荡化城之执教。释草庵
之滞情。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
行。归广大之一乘。遂出玄义。曰释名。辨体。明宗。论用。
判教相之五重也。名则法喻齐举。谓一乘妙法。即众
生本性。在无明烦恼。不为所染。如莲花处于淤泥。而
体常净。故以为名。此经开权显实。废权立实。会权归
实。如莲之华有含容开落之义。华之莲有隐现成实
之义。亦谓从本垂迹。因迹显本。夫经题。不越法喻人
单复具足。凡七种(单三复三具足一)摄一切名。妙法莲华。即
复之一也。(法譬为复)名以召体。体即实相。谓一切相离实
相无体故。宗则一乘因果。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可尊
尚故。用则力用。以开废会之义。有其力故。然后判教
相者。以如来一代之说。总判为五时八教。五时者。一
佛初成道。为上根菩萨。说华严时。二为小机。说阿含
时。三弹偏折小。叹大褒圆。说方等时。四荡相遣执。说
般若时。五会权归实。授三乘人及一切众生成佛记。
说法华涅槃时。八教者。谓化仪四教。即顿渐秘密不
定也。化法四教。即藏(生灭四谛)通(无生)别(无量)圆也。(无作四谛。惟法华圆
理。乃至治生产业。一色一香。无非实相) 该三世如来所演。罄殚其致。(四正
三接。广如本教)舍此皆魔说故。教理既明。非观行无以复性。
应化圣贤¶ 第 420c 页 X83-0420.png
乃依一心三谛之理。(真俗中)示三止观。一一观心。念念
不可得。先空次假后中。离二边而观一心。如云外之
月者。此乃别教之行相也。尝云。破一切惑。莫盛乎空。
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故一中
一切中。无假无空而不中。空假亦尔。即圆教之行相。
如摩醯首罗天之三目。非纵横并别故。(第十四祖龙树菩萨偈云。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斯与楞严圆觉说。奢摩他三摩钵底禅那三观。名目虽殊。
其致一也。达磨大师。以心传心。不滞名数。直为上上根智。俾忘筌忘意。故与此教同而不同。智者禅师。穷理尽
性。备足之门。故与禅宗异而非异也)三观圆成。法身不素。即免同贫子
也。尚虑学者昧于修性。或堕偏执。故复创六即之义。
以绝斯患。一理即佛者。十法界众生。下至蟭螟。同禀
妙性。从本以来常住清净。觉体圆满。一理齐平故。(执名
相者。不信即心即佛。睹此而生信也)二名字即佛者。虽理性坦平。而随
流者。日用不知。必假言教外薰。得闻名字。生信发解
故。(起信论云。以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自此以下。简暗證者)三观行即佛者。既闻
名开解。要假前之三观。而返源故。(圆教外凡也。圆观五阴。为不思议境。
即五品位。大师示居此位。别教十信及藏通教。皆名资粮位)四相似即佛者。观行
功深。发相似用故。(内凡也。圆伏无明。入十信铁轮位。不断见思惑。至七信以去。见思惑
自陨。得六根清净。如经云。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云云。思大禅师示居此位。若别教。乃地前三十心也。藏通
皆名加行位。楞严经唯识论。三十心后。别立四加行。名位虽同。诠旨迥异。唯通悟者。善巧融会)五分
真即佛者。三心开发。得真如用。位位增胜故。(发圆初住。即铜
轮位也。如龙女一念成佛。现百界身。从此转胜。至等觉位。凡四十一心。尽目真因。分位虽殊。圆理无别。若别教。
即名十地。藏通皆言见道位)六究竟即佛者。无明永尽。觉心圆极。
證无所證故。(妙觉也。起信论云。始本不二。名究竟觉。仁王名寂灭上忍也。别教权佛摄。对圆
应化圣贤¶ 第 421a 页 X83-0421.png
行第二位耳。藏通二教佛可知)如上六位。既皆即佛。(不屈不滥)通具法报
化三身为正。(三宝三德。属对交络。乃至十种三法。含摄无遗。偈云。道识性般若。菩提大乘身。
涅槃三宝德。一一皆三法)随居四土为依。四土者。一常寂光。(法性土也。
法身居之。身土相称)
二实报无障碍。(摄二受用也。自受用土。报佛自居。他受用土。登地菩
萨所居)三方便有馀。四净秽同居。(并为应化土也。地前菩萨二乘凡夫所居)
其实则非身非土。无优无劣。为对机故。假说身土。而
分优劣。师得身土互融。权实无碍。故三十馀年。昼夜
宣演。生四种益。具四悉檀。(悉遍也。檀翻名施。禅师之法。遍施有情。随根得益如
云。世界悉檀。生欢喜益云云)门人灌顶。日记万言。而编结之。总目
为天台教 隋开皇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帝遣使
诏师。将行乃告门人曰。吾今往而不返。汝等当成就
佛陇南寺。一依我图。侍者曰。若非师力。岂能成办。师
曰。乃是王家所办。汝等见之。吾不见也。(师初欲建寺于石桥。禅寂
中见阜帻绛衣三神人。语曰。所欲建寺。今非其时。三国既一。当有大施主建之。寺建而国清。宜名曰国清。至隋
开皇十八年。诏司马王弘。依师所图。建国清寺)二十一日。到剡东石城寺百
尺石像前不进。二十四日顾侍者曰。观音来迎。不久
应去。时门人智朗请曰。不审何位何生。师曰。吾不领
众。必净六根。损已利他。获预五品耳。(五品弟子。即法华三昧前方便
之位。与思大禅师昔语冥符)命笔作观心偈。唱诸法门纲要讫。趺
坐而逝。寿六十。腊四十。弟子等迎归佛陇岩。大业元
年。诏使者送弟子智璪。及寺额入山。赴师忌斋。到日
集僧。开石室。唯睹空榻。时会千僧。至时忽剩一人。咸
谓师化身来受供。师始受禅教。终乎灭度。常披一坏
衲。冬夏不释。居天台二十二年。建大道场一十有二
应化圣贤¶ 第 421b 页 X83-0421.png
所。国清最居其后。及荆州玉泉寺等。共三十六所。度
僧一万五千人。写经一十五藏。造金铜塑画像八十
万尊。事迹甚广。具如本传。

** ▲泗州僧伽大师

唐高宗时。至长安洛阳行化。历吴
楚间。手执杨枝。混于缁流。或问师何姓。即答曰我姓
何。又问师何国人。师曰。我何国人。

乌龙长老。访冯济川话次。云昔有官人。问泗州大
圣何姓。云姓何。官云住何国。云住何国。此意如何。
龙云。大圣本不姓何。亦不是何国人。冯笑云。大圣
决定姓何。住何国。往返数次。遂致书妙喜。乞断此
公案。喜云。有六十棒。将三十棒打大圣。不合道姓
何。三十棒打济川。不合道大圣决定姓何。若乌龙
长老。教自领出去。

宿州民贺跋氏。舍宅为伽蓝。师曰。此本佛宇。令掘地。
果得古碑。云是香积寺。齐李龙建所创。又获金像。众
谓然灯如来。师曰。普光王佛也。因以为寺额。景龙二
年。诏迎住大荐福寺。中宗称弟子。三年三月三日示
灭。敕就荐福寺。漆身起塔。忽臭气满城。上祝送师归
临淮。言讫异香腾馥。

宝月问冰壶。慈云无不覆。为甚么大圣不就荐福。
壶云。不见道君子爱财。月云。此是洞山底。长老分
上作么生。壶云。你还觉髑髅痛么。月云。恁么则是
处是慈氏。壶云。矢臭气。

中宗问万回。僧伽是何人。回云。观音化身。
应化圣贤¶ 第 421c 页 X83-0421.png

万回法云公。虢州阌乡张氏子。贞观六年五月五
日生。弱龄笑傲如狂。一日令家人洒扫云。有胜客
来。是日三藏玄奘。自西国还访之。公问印度风境。
了如所见。藏作礼围绕称是菩萨。有兄万年。久征
辽左。母程氏思其音信。公曰。此甚易耳。乃告母而
往。至暮而还。及持到书。人因呼曰万回。其他灵迹
甚多。不及录。

** ▲天台丰干禅师

不知何许人。居天台国清寺。剪发
齐眉衣布裘。尝诵唱道歌。乘虎入松门。众僧惊畏。本
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二人执㸑。终日晤
语。潜听者都不解。时谓风狂。独与师相亲。一日寒山
问。古镜未磨如何照烛。师曰。冰壶无影像。猿猴探水
月。曰此是不照烛也。更请师道。师曰。万德不将来。教
我道甚么。寒拾俱礼拜 师欲游五台。问寒拾曰。汝
共我去游五台。便是我同流。若不共我去游五台。不
是我同流。山曰。你去游五台作甚么。师曰。礼文殊。山
曰。你不是我同流。师寻独入五台。逢一老人。便问莫
是文殊么。曰岂可有二文殊。师作礼未起。忽然不见。
(赵州因沙弥举此。州代干云。文殊文殊)后回天台山示灭 师凡有人
问佛理。止答随时二字 初闾丘胤。出牧丹丘。将议
巾车。忽患头痛。医莫能愈。师造丘。以咒水喷之立差。
胤异之。乞一言。师曰。到任记谒文殊普贤。曰此二菩
萨何在。师曰。即国清寺寒山拾得也。胤后既至任。即
入寺问师所在。及寒拾踪迹。僧道翘对曰。丰干旧院。
应化圣贤¶ 第 422a 页 X83-0422.png
在经藏后。今阒无人矣。寒拾二人。现在僧厨执役。胤
入师房。惟见虎迹。复问翘师。在此作何行业。翘曰。惟
事春榖供僧。闲则讽咏。乃入厨访寒拾。如下章叙之。

** ▲寒山子

本无氏族。始丰县西有寒明二岩。以其于
寒岩中居止得名也。容貌枯瘁。布襦零落。以桦皮为
冠。曳大木屐。时来国清寺。就拾得取众僧残食。及菜
滓食之。或廊下徐行。或望空噪骂。寺僧以杖逼逐。拊
掌大笑而去 众僧炙茄次。将茄串向僧背上打一
下。僧回首。山呈起茄串曰。是甚么。僧曰。这风颠汉。山
向旁僧曰。你道这僧费却我多少盐酱 赵州游天
台。路次相逢。山见牛迹。问州曰。还识牛么。州曰不识。
山指牛迹曰。此是五百罗汉游山。州曰。既是罗汉。为
甚么却作牛去。山曰。苍天苍天。州呵呵大笑。山曰。作
甚么。州曰。苍天苍天。山曰。这厮儿。宛有大人之作
 闾丘入厨见山。同拾得围垆语笑。丘致拜。二人连声
咄叱。且笑曰。丰干饶舌。二人即相携出松门。闾丘又
至寒岩礼谒。送衣服药物。二人高声喝之曰。贼贼。便
缩身入岩石缝中。唯曰。汝诸人各各努力。其石缝忽
然而合。闾丘哀慕。令僧道翘寻其遗迹。得所书林间
叶上。及村墅屋壁辞颂。共三百馀首。后曹山寂禅师。
为之注释。谓之对寒山子诗。行于世。

** ▲拾得者

不言名氏。因丰干禅师山中经行。至赤城
道侧。见儿孤啼。拾归国清。故名。后沙门灵熠摄受。令
知食堂香灯。忽一日登座。与佛像对盘而餐。复于憍
应化圣贤¶ 第 422b 页 X83-0422.png
陈如上座塑形前呼曰。小果声闻。灵熠怒。因罢斥。令
厨内涤器。每滤食滓。以筒盛之。寒山来。即与负去
 一日扫地。寺主问汝名拾得。因丰干拾得汝归。汝毕
竟姓个甚么。拾得放下苕帚叉手而立。寺主再问。拈
帚扫地竟去。寺主罔测。寒山搥胸云。苍天苍天。拾得
却问。汝作甚么。山曰。不见东家人死。西家助哀。二人
作舞哭笑而去 国清寺半月念戒众集。拾得拍手
曰。聚头作想那事如何。维那叱之。拾得曰。大德且住。
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你合。一切法无差
 僧厨食为乌所啄。拾得以杖抶伽蓝神曰。汝食不
能护。何能护伽蓝。是夕神示梦合寺僧曰。拾得谴我。
由是著异。呼曰贤士。未几与寒山隐石岩而逝。道翘
纂寒山诗。得偈亦附焉。

** ▲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

未详氏族。自称名契此。形
裁腲鮾。蹙额皤腹。出语无定。寝卧随地。常以杖荷一
布囊。凡供身之具。尽贮囊中。入廛肆聚落。见物则乞。
醯[醢-右+(乞-乙+口)]鱼菹才接入口。分少许囊中。时号长汀子。布袋
师也。尝雪中卧。雪不沾身。人以此奇之。或就人乞。其
货则售。示人吉凶。必应期无忒。天将雨。即著湿草履。
途中骤行。遇亢阳。即曳高齿木屐。市桥上竖膝而眠。
民以此验之 有一僧在师前行。师乃拊僧背一下。
僧回头。师曰。乞我一文钱。曰道得即与你一文。师放
下布袋叉手而立 白鹿和尚问。如何是布袋。师便
放下布袋。问如何是布袋下事。师便负之而去。
应化圣贤¶ 第 422c 页 X83-0422.png

先保福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义
手。保福曰。为只如此。还更有向上事。师负之而去。

师在街衢立。有僧问。和尚在这里作甚么。师曰。等个
人。曰来也来也。(归宗柔和尚别云。归去来)师云。汝不是这个人。曰
如何是这个人。师曰。乞我一文钱 师有歌曰。只个
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
切不如心真实。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万法何殊心何
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祇明无
学地。非圣非凡复若何。不强分别圣情孤。无价心珠
本圆净。凡名异相妄空呼。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
高称道情。携锡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又
有偈曰。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
肠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已须依分。纵遇
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證得六波罗。(此应
是一偈。下章应别是一偈。灯录并作一偈。恐非)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
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吾有三宝堂。里空无色相。不
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学者体不如。来者难得样。智
慧解安排。千中无一匠。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吾
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
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
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又偈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
白云头 梁贞明三年丙子三月。师将示灭。于岳林
应化圣贤¶ 第 423a 页 X83-0423.png
寺东廊下。端坐磐石。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
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其后
复现于他州。亦负布袋。四众竞图其像。

** ▲法华志言大士

寿春许氏子。弱冠游东都。继得度
于七俱胝院。留讲肆久之。一日读云门录忽契悟。未
几宿命遂通。独语笑。口吻嗫嚅。日常不辍。世传诵法
华。因以名之 丞相吕许公。问佛法大意。师曰。本来
无一物。一味却成真 集仙王质问。如何是祖师西
来意。师曰。青山影里泼蓝起。宝塔高吟撼晓风。又曰。
请法华烧香。师曰。未从斋戒觅。不向佛边求 国子
助教徐岳。问祖师西来意。师曰。街头东畔底。徐曰。某
甲未会。师曰。三般人不会 僧问。世有佛否。师曰。寺
里文殊有 问师凡耶圣耶。遂举手曰。我不在此住
 庆历戊子十一月二十三日将化。谓人曰。吾从无
量劫来。成就逝多国土。分身剔化。今南归矣。言毕右
胁而逝。

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大臣请择宗室贤者居
京师。仁宗夜焚香默祷曰。翊日化成殿具斋。虔请
法华大士。俯临无却。左右莫闻也。清旦道衣凝立
而待。俄侍卫奏言。法华自右掖门。直趋寝殿。禁兵
呵止不得。仁宗笑曰。吾请之来耳。及至竟升御榻
而坐。仁宗以储嗣为问。索笔大书十三十三数行。
掷笔去。至英宗即位。乃濮安懿王第十三子也。

** ▲扣冰澡先古佛

建宁新丰翁氏子。母梦比丘风神
应化圣贤¶ 第 423b 页 X83-0423.png
炯然。荷锡求宿。人指谓曰。此辟支佛也。巳而孕。生于
武宗会昌四年。香雾满室。弥日不散。年十三求出家。
父母许之。依乌山兴福寺沙门行全为师。咸通乙酉。
落发受具。初以讲说为众所归。弃谒雪峰。手携凫茨
一包酱一器献之。峰曰。包中是何物。师曰凫茨。峰曰。
何处得来。师曰。泥中得。峰曰。泥深多少。师曰。无丈数。
峰曰。还更有么。师曰。转有转深。又问。器中何物。曰酱。
峰曰。何处得来。曰自合得。峰曰。还熟也未。曰不较多。
峰异之曰。子异日必为王者师 初居温岭。继居将
军岩。二虎侍侧。神人献地为瑞岩院。学者争集。尝谓
众曰。古圣修行全凭苦节。吾今夏则衣楮。冬则扣冰
而浴。故人号为扣冰古佛 后住灵曜。上堂。四众云
臻。教老僧说个甚么。便下座 有僧。烧炭积成火龛
曰。请师入此修行。曰真玉不随流水化。琉璃争夺众
星明。曰莫祇这便是么。曰且莫认奴作郎。曰毕竟如
何。曰梅花腊月开 天成戊子。应闽王之召。王敬礼。
谢茶次。师提起橐子曰。会么。曰不会。曰人王法王各
自照了。留十日。以疾辞。至十二月二日。沐浴升堂。告
众而逝。王与道俗。备香薪苏油茶毗之。祥曜满山。获
五色舍利。塔于瑞岩正寝。

** ▲千岁宝掌和尚

中印度人。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
神受质。则左掌握拳。七岁祝发乃展。因名宝掌。魏晋
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常不食。日诵般若
等经千馀卷。有咏之者曰。劳劳玉齿寒。似迸岩泉急。
应化圣贤¶ 第 423c 页 X83-0423.png
有时中夜坐。阶前神鬼泣。一日谓众曰。吾有愿住世
千岁。今六百二十有六矣。故人以千岁称之。旋游五
台。复南历衡岳黄梅匡庐。寻入建业。会达磨入梁。就
而扣请。悟无生忍。武帝高其道腊。延供内庭。未几如
吴。述偈曰。梁城遇导师。参禅了心地。飘零二浙游更。
尽佳山水。遂遍探两浙名山。后居浦江之宝严。与朗
禅师友善。每通问。遣白犬驰往。朗则使青猿。故有题
朗壁者云。白犬衔书至。青猿洗钵回云。显庆二年正
旦。手塑一像。至九日成。谓门人慧云曰。此肖谁。云曰。
与和尚无异。即澡浴易衣趺坐。谓云曰。吾住世巳一
千七十二年。今将谢世。听吾偈曰。本来无生死。今亦
示生死。吾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又嘱曰。吾灭后六
十年。有僧来取吾骨勿拒。言讫而逝。入灭五十四年。
有剌浮长老。自云门至塔所。礼曰冀塔洞开。少选塔
户果启。非骨连环若黄金。浮即持往秦望山。建窣堵
波奉藏。以周威烈丁卯。至唐高宗显庆二年。实一千
七十二年。其在此土。盖历四百馀岁云。

** ▲懒残

唐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馀
而食。性懒而食残。故号懒残。邺侯李泌微时。在寺中
读书。李固异人。能识微。察残所为。知不凡。每谓人曰。
残师中宵梵唱。恒响彻山林。其音先悽惋而后喜悦。
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一夕李潜往道名瞻拜。师大
诟曰。是将贼我。李拜益恭。师拨牛粪火。中出一芋。以
半授李啖之。李捧食再拜谢。师曰。慎勿多言。领取十
应化圣贤¶ 第 424a 页 X83-0424.png
年宰相。后德宗使人召之。师寒涕垂膺。使者见而笑
令拭涕。师曰。我岂有工夫为俗人拭涕耶。竟不能致。
刺史将祭岳祠方修磴道。中夜风雷一峰陨巨石。当
道横卧。修磴者以十牛挽之。而又以数百人助挽。屹
不动。师笑曰。无烦多力。遂履石。石盘旋而动。声若震
雷。疾下路遂开。人如神之。寺门外虎豹忽成群。师语
众僧曰。为尔尽驱彼。授我箠。众以箠授。师才出寺。一
虎遽衔师去。而虎豹亦随绝踪。师有歌曰。兀然无事
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直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
过去巳过去。未来犹莫算。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
向外觅工夫。总是痴顽汉。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吗-(烈-列)+拱]。
(陟立切)世人多事人相趁浑不及。我不乐生天。亦不爱
福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愚人笑我。智乃知焉。不是
痴钝。本体如然。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脚
著娘生裤。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若欲度众生。无
过且自度。莫谩求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何
须受薰炼。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移动。个
中无改变。无事本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
合个中意。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举头见。日
高吃饭从头𢫫。将功用功。展转冥蒙。取即不得。不取
自通。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只用心传。更有
一语。无过直与。细如毫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
机杼。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
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
应化圣贤¶ 第 424b 页 X83-0424.png
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
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 ▲法顺大师

姓杜氏。世传文殊化身也。降灵于雍州
万年县。神迹炳著。不可胜纪。有患聋者投师。师呼之
则聋愈。有患哑者投师。师与之言则哑愈。武功县僧
为毒龙所魅。众掖以请师。师端拱面之坐。龙遂附病
僧曰。大师所向。义无复留。寻即释然。师大弘华严圆
顿之旨。作法界观。文简理尽。天下宗之。尝作法身颂
曰。嘉州牛吃草。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
上。义学莫能窥其旨。馀具如本传。

** ▲清凉澄观国师

姓夏侯氏。山阴人。才供二笔。撰华
严疏钞。穷圆顿之旨。神异种种。有识咸戴。化后。门人
见有金甲神人。空中翩然西逝。门人拜问神何为。曰
取华严菩萨牙归供养耳。门人异之。遂启塔户视之。
师容貌如生。而失二牙。以是知师为华严菩萨也。师
有答皇太子问心要书。传灯载之。而妙喜正法眼藏
亦具载焉。其词曰。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无
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
深能广。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无终无始。求之而不得
弃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
彻。虽即心即佛。惟證者方知。然有證有知。则慧日沉
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一念
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
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
应化圣贤¶ 第 424c 页 X83-0424.png
若求真弃妄。犹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犹处阴影灭。
若无心忘照。则万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爰起。
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
未离法界。言止则双忘知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證
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證不了。是以悟寂无寂。真知
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
无著。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绝亦寂。则般
若现前。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具足。然本寂
不能自现。实由般若之功。般若之与智性。翻覆相成。
本智之与始修。实无两体。双亡證入。则妙觉圆明。始
末该融。则因果交彻。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
处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故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
佛众生。浑然齐致。是知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
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人一智。而融万境。言穷虑
绝。何果何因。体本寂寥。孰同孰异。惟忘怀虚朗。消息
冲融。其犹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鉴象。照而常空
矣。

指月录卷之二
应化圣贤¶ 第 425a 页 X83-042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