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1144-02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晦庵集卷四十三 宋 朱子 撰
书
答陈明仲
熹穷居奉养粗安义分无足言者惟是精力有限而道
体无穷人欲易迷而天理难复凛乎日以忧惧盖未知
所以脱于小人之归者方念未能得叩馀论以自警发
忽得来教乃知高明之见已如此自顾疲驽虽殚十驾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1144-0243b.png
之勤亦无以相及矣矍然惊叹不知所言至于反复再
三则有不能无疑者盖来喻自谓尝有省处此心直与
孔孟无异言行之间既从容而自中矣如此则是老兄
之学已到圣贤地位尚复何疑而其后乃复更有学无
得老将至之叹则又无以异于某所忧者此虽出于退
让不居之意然与初之
所言亦太相反矣使熹将何取
信而能亡疑于长者之言耶又以其他议论参考之窃
意老兄涵养之功虽至而穷理之学未明是以日用之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1144-0244a.png
间多所未察虽言之过而亦不自知也老兄既不鄙其
愚而辱问焉熹虽浅陋亦不敢以虚厚意也区区管见
愿老兄于格物致知之学稍留意焉圣贤之言则反求
诸心而加涵泳之功日用之间则精察其理而审毫釐
之辨积日累月存验扩充庶乎其真有省而孔孟之心
殆可识矣示喻读书之目恐亦太多姑以应课程可矣
欲其从容玩味理与神会则恐决不能也程子之书司
马张杨之说不知其果皆出于一辙耶抑有所不同也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1144-0244b.png
此等处切须著眼不可寻行数墨备礼看过而已既荷
爱予直以此道相期不觉僭易尽布所怀伏惟既以温
公之心为心必有以容之然说而绎从而改尚不能无
望于高明也但能如程子所谓不敢自信而信其师如
此著力两三年间亦当自见得矣汪丈每以吕申公为
准则比观其家传所载学佛事殊可笑彼其德器浑厚
谨严亦可谓难得矣一溺其心于此乃与世俗之见无
异又为依违中立之计以避其名此其心亦可谓支离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1144-0244c.png
之甚矣顾自以为简易则吾不知其说也程子曰欲不
学佛见得他小便自然不学真知言哉
答陈明仲
所示诸说足见留意便遽未暇条对大抵终有未脱禅
学规模处更愿于平易著实处理会不必以顿然有省
为奇只要渐觉意味明白深长便是功效然亦不可存
此计较
功效之心但循循不已自有至矣
答陈明仲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1144-0244d.png
前书所论不求安饱惟在敏于事上著力此恐倒却文
意兼义亦不如此盖惟无求饱求安之心乃能敏于事
耳谨于言亦不专为耻躬之不逮大凡言语皆当谨也
愚见如此未知是否
答陈明仲
喻及论语诸说以此久不修报然观大槩贪慕高远说
得过当处多却不是言下正意如首章论耻躬不逮便
说古人诚贯天地行通神明今人作伪行诈欺世盗名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1144-0245a.png
都未合说到此且熟味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紧要用处是如何不必说向前去如此久之意味自别
且如尹和
靖讲说便都无此简约精微极好涵泳也推
此一章馀皆可见
答陈明仲
程集荷借及略看一二处止是长沙初开本如易传序
沿流作溯流祭文侄作犹子之类皆胡家以意改者后
来多所改正可从子飞求之殊胜此本也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1144-0245b.png
答陈明仲
累承示经说比旧益明白矣然犹有推求太广处反失
本意今不暇一一具禀异时面见当得一一指陈以求
可否大抵读书当择先儒旧说之当于理者反复玩味
朝夕涵泳便与本经正言之意通贯浃洽于胸中然后
有益不必段段立说徒为观美而实未必深有得于心
也讲学正要
反复研穷方见义理归宿处不可只略说
过便休也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1144-0245c.png
答陈明仲
向辱书喻有意于程氏之学甚善甚善然向间留意空
门甚切不知何故乃复舍彼而将求之于此岂亦知前
之失而然耶抑以为彼此初不相妨既释而不害其为
儒也二者必有一矣由前之说则程氏教人以论孟大
学中庸为本须于此数书熟读详味有会心处方自见
得如其未然读之不厌熟讲之不厌烦非如释氏指理
为障而兀然坐守无义之语以俟其侥倖而一得也此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1144-0245d.png
数书程氏与其门人高弟为说甚详试访求之自首至
尾循守加功须如小儿授书节节而进乃佳不可匆匆
翻阅无补于事又不可杂以他说徒乱宗旨也
若曰彼此不相妨儒释可
以并进则非浅陋所敢闻也
答陈明仲
示喻读书遗忘此士友之通患无药可医只有少读深
思令其意味浃洽当稍见功耳读易亦佳但经书难读
而此书为尤难盖未开卷时已有一重象数大槩工夫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1144-0246a.png
开卷之后经文本意又多被先儒硬说杀了令人看得
意思局促不见本来开物成务活法廷老所传鄙说正
为欲救此弊但当时草草抄出未成文字耳然试略考
之亦粗见门户梗概若有他说则非吾之所敢闻也
答陈明仲
丞事如过割一条亦是民间休戚所系顷在同安见官
户富家吏人市户典买田业不肯受业操有馀之势力
以坐
困破卖家计狼狈之人殊使人扼腕每县中有送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1144-0246b.png
来整理者必了于一日之中盖不如此则村民有宿食
废业之患而市人富家得以持久困之使不敢伸理此
最弊之大者尝见友人陈元
说昔年趋事吏部许公
于邵阳许公自言吾作县有八字法请问之则曰开收
人丁推割产税而已此可谓知为政之本者愿高明志
之明道行状及门人叙述中所论政事叙指无事亦宜
熟看殊开发人意思也所询丧礼别纸具禀顾亦考未
精又适此数时扰扰不及致思恐未必是更可转询知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1144-0246c.png
礼之士庶不误耳
别纸
灵席居中堂
家无二主似合少近西为宜
朔祭子为主
按丧礼凡丧父在父为主则父在子无主丧之礼也又
曰父没兄弟同居各主其丧注云各为妻子之丧为主
也则是凡妻之丧夫自为主也今以子为丧主似未安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1144-0246d.png
先遣柩归而奉魂帛终丧埋帛立主
此于古无初既不能尽从古制即且如此亦可然终不
是也
奉祀者题其子
此亦未安且不须题奉祀之名亦得
庙别三世别设一世于其下
礼卒哭而祔于祖姑三年而后入庙今既未葬则三虞
卒哭之制无所施不若终丧立主而祔祔毕而家庙旁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1144-0247a.png
设小
位以奉其主不可于庙中别设位也愚见如此未
知是否告更以温公书仪及高氏送终礼参考之当有
定论也
答陈明仲
喻及丧礼踰期主祭之疑此未有可考但司马氏大小
祥祭已除服者皆与祭则主祭者虽已除服亦何害于
主祭乎但不可纯用吉服须略如吊服或忌日之服可
也更告博询深于礼者议之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1144-0247b.png
答陈明仲
祭礼比得书亦及此数条各已随事釐正如配祭只用
元妃继室则为别庙或有庶母又为别庙或妻先亡又
为别庙弟先亡无后亦为别庙与伯叔祖父兄之无后
者凡五等须各以一室为之不可杂也冬至已有始祖
之祭是月
又是仲月自当时祭故不更别祭其他俗节
则已有各依乡俗之文自不妨随俗增损但元旦则在
官者有朝谒之礼恐不得专精于祭事熹乡里却止于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WYG1144-0247c.png
除夕前三四日行事此亦更在斟酌也忌日服制王彦
辅麈史载富郑公用垂脚黪纱襆头黪布衫脂皮带如
今人𧝓服之制此亦未得汪丈报不知以为如何也
答陈明仲
丧服前书已具去昨日又略为元伯道一二恐古制未
明或且只用四脚襕衫之制亦可但虞祭后方可释服
然后奉主归庙耳自启殡至虞其间吉礼权停可也次
日恐亦未宜遽讲贺礼恐令嗣有未安尊兄以礼意喻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WYG1144-0247d.png
之则无疑矣此最礼之大节精意所在衣裳制度抑其
次耳
答陈明仲
苟欲闻过但当一一容受不当复计其虚实则事无大
小人皆乐告而无隐情矣若切切计较必与辨争恐非
告以有过则喜之意也
答陈明仲
不远游与三年无改各是一章文义自不相蒙或欲牵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1144-0248a.png
合彊为一说非圣人本意也窃谓夫子此言只是发明
孝子之心耳盖父之所行虽或有所当改然苟未至于
不可一朝居则为之子者未忍遽革而有待于三年亦
可见其不忍死其亲之心矣此心是本但能存得此心
则父之道或终身不可改或终日不可行皆随其事之
轻重而处之不失其宜矣圣人特指此心以示人所谓
贯彻上下之言而
岂曰姑以是为中制也哉若如所喻
章句文义固已不通而其间又极有害义理处夫谓三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1144-0248b.png
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者责宰予耳父母之爱其子而子
之爱其亲皆出于自然而无穷岂计岁月而论施报之
为哉若所谓中乃天理人伦之极致随时而所在不同
以禹稷颜子之事观之则可见矣今曰姑以中制言之
则是欲于半上落下之间指为一定之中以同流俗合
污世而已岂圣人之所谓中也哉
答陈明仲
为长府与季氏聚敛事相因与否不可知不必附会为
卷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1144-0248c.png
说子路鼓瑟不和盖未能尽变其气质所云未能上达
不已语不亲切
屡空之空恐是空乏屡至空乏而处之能安此颜子所
以
庶几于道也下文以子贡货殖为对文意尤分明若
以空为心空而屡空犹频复则颜子乃是易传所谓复
善而不能固之人矣何以为颜子
子路非谓不学而可以为政但谓为学不必读书耳上
古未有文字之时学者固无书可读而中人以上固有
卷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1144-0248d.png
不待读书而自得者但自圣贤有作则道之载于经者
详矣虽孔子之圣不能离是以为学也舍是不求而欲
以政学既失之矣况又责之中材之人乎然子路使子
羔为宰本意未必及此但因夫子之言而托此以自解
耳故夫子以为佞而恶之
曾点见道无疑心不累事其胸次洒落有非言语所能
形容者故虽夫子有如或知尔之问而其所对亦未尝
少出
其位焉盖若将终身于此者而其语言气象则固
卷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1144-0249a.png
位天地育万物之事也但其下学工夫实未至此故夫
子虽喟然与之而终以为狂也
克己之目不及思所论大槩得之然有未尽熹窃谓洪
范五事以思为主盖不可见而行乎四者之间也然操
存之渐必自其可见者而为之法则切近明白而易以
持守故五事之次思最在后而夫子于此亦遍举四勿
而不及夫思焉盖欲学者循其可见易守之法以养其
不可见不可系之心也至于久而不懈则表里如一而
卷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1144-0249b.png
私意无所容矣程子四箴意正如此试熟玩之亦自可
见
学固以至圣为极习固是作圣之方然恐未须如此说
且当理会圣贤之所学者何事其习之也何术乃见入
德之
门所谓切问而近思也人不知而不愠和靖所谓
学在已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者最为的当盖如此而
言乃见为己用心之约处若以容人为说窃恐为己之
心不切而又涉乎自广狭人之病其去道益远矣尝见
卷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1144-0249c.png
或人说此乃有容天之论此又欲大无穷而不知其陷
于狂妄者也
答李伯谏
详观所论大抵以释氏为主而于吾儒之说近于释者
取之异于释者在孔孟则多方迁就以曲求其合在伊
洛则无所忌惮而直斥其非夫直斥其非者固未识其
旨而然所取所合亦窃取其似是而非者耳故语意之
间不免走作不得于言而求诸心则从初读孔孟伊洛
卷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1144-0249d.png
文字止是资举业固无缘得其指归所以敢谓
圣学止于如此
至于后来学佛乃是怕生死
而力究之故陷溺深从始至末皆是利心所谓差之毫
釐者其在兹乎然敢诋伊洛而不敢非孔孟者直以举
世尊之而吾又身为儒者故不敢耳岂真知孔孟之可
信而信之哉是犹不敢显然背畔而毁冠裂冕拔本塞
源之心已窃发矣学者岂可使有此心萌于胸中哉
来书云于程氏虽未能望其堂奥而已窥其藩篱矣熹
卷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1144-0250a.png
窃谓圣人道在六经若日星之明程氏之说见于其书
者亦详矣然若只将印行册子从头揭过略晓文义便
为得之则当时门人弟子亦非全然钝根无转智之人
岂不能如此领会而孔门弟子之从其师厄穷饥饿终
其身而不敢去程氏之门已仕者忘爵禄未仕者忘饥
寒此亦
必有谓矣试将圣学做禅样看日有孜
孜竭才而进窃恐更有事在然后程氏藩篱可得而议
也
卷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1144-0250b.png
来书谓圣门以仁为要而释氏亦言正觉亦号能仁又
引程氏之说为證熹窃谓程氏之说以释氏穷幽极微
之论观之似未肯以为极至之论但老兄与儒者辨不
得不借其言为重耳然儒者言仁之体则然至语其用
则毫釐必察故曰仁之实事亲是也又曰孝弟也者其
为仁之本与此体用所以一源而显微所以无间也释
氏之云正觉能仁者其论则高矣美矣然其本果安在
乎
卷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1144-0250c.png
来书引天下归仁以證灭度众生之说熹窃谓恐相似
而不同伊川先生曰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
归仁试用此意思之毫发不可差差则入于异学矣
来书云夫子语仁以克己为要佛氏论性以无心为宗
而以龟山心不可无之说为非熹谓所谓己者对物之
称乃是私认为己而就此起计较生爱欲故当克之克
之而自复于礼则仁矣心乃本有之物虚明纯一贯彻
感通所以尽性体道皆由于此今以为妄而欲去之又
卷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1144-0250d.png
自知其不可而曰有真心存焉则又是有心矣
如此则无心之说何必全是而不言无心之说何必全
非乎若以无心为是则克己乃是有心无心何以克己
若以克己为是则请从事于斯而足矣又何必克己于
此而无心于彼为此二本而枝其辞也
来书云轮回因果之说造妖捏怪以诳愚惑众故达磨
亦排斥之熹窃谓轮回因果之说乃佛说也今以佛为
圣人
而斥其言至于如此则老兄非特叛孔子又佛
卷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1144-0251a.png
矣岂非知其说之有所穷也而为是遁辞以自解免哉
抑亦不得已于儒者而姑为此计以缓其攻也呜呼吾
未见圣人立说以诳愚惑众而圣人之徒倒戈以伐其
师也孰谓本末殊归首尾衡决如是而尚可以为道乎
来书云韩退之排佛而敬大颠则亦未能排真佛也熹
谓退之称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
为事物侵乱而已其与原道所称以之为己则顺而祥
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天下国家则无所处而不
卷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1144-0251b.png
当者果如何邪
来书云形有死生真性常在熹谓性无伪冒不必言真
未尝不在何必言在盖所谓性即天地所以生物之理
所谓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者也曷
常不在而岂有我之所能私乎释氏所云真性不知其
与此同乎否也同乎此则古人尽心以知性知天其学
固有所为非欲其死而常在也苟异乎此而欲空妄心
见真性惟恐其死而失之非自私自利而何是犹所谓
卷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1144-0251c.png
廉贾五之不可不谓之货殖也伊川之论未易遽非亦
未易遽晓他日于儒学见得一个规模乃知其不我欺
耳
来书谓伊川先生所云内外不备者为不然盖无有能
直内而不能方外者此论甚当据此正是熹所疑处若
使释氏果能敬以直内则便能义以方外便须有父子
有君臣三纲五常阙一不可今曰能直内矣而其所以
方外者果安在乎又岂数者之外别有所谓义乎以此
卷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1144-0251d.png
而观伊川之
语可谓失之恕矣然其意不然特老兄未
之察耳所谓有直内者亦谓其有心地一段工夫耳但
其用功却有不同处故其发有差他却全不管著此所
以无方外之一节也固是有根株则必有枝叶然五谷
之根株则生五谷之枝叶华实而可食稊稗之根株则
生稊稗之枝叶华实而不可食此则不同耳参术以根
株而愈疾钩吻以根株而杀人其所以杀人者岂在根
株之外而致其毒哉故明道先生
卷四十三 第 18a 页 WYG1144-0252a.png
又云释氏惟务上达而无下学然则其上达处岂有是
也元不相连属但有间断非道也此可以见内外不备
之意矣然来书之云却是从儒向佛故犹藉先生之言
以为重若真胡种族则亦不肯招认此语矣如何如何
来书云以理为障者特欲去其私意小智熹谓认私意
小智作理字正是不识理字来书又谓上蔡云佛氏不
肯就理者为非熹谓若不识理字则此亦未易以口舌
争也他日解此乃知所言之可笑耳
卷四十三 第 18b 页 WYG1144-0252b.png
来书云儒佛见处既无二理其设教何异也盖儒教本
人事释教本死生本人事故缓于见性本死生故急于
见性熹谓既谓之本则此上无复有物矣今既二本不
知所同者何事而所谓儒本人事缓见性者亦殊无理
三圣作易首曰乾元亨利贞子思作中庸首曰天命之
谓性孔子言性与天道而孟子道性善此为本于人事
乎本于天道乎缓于性乎急于性乎俗儒正
坐不知天理之大故为异说所迷反谓圣学知人事而
卷四十三 第 19a 页 WYG1144-0252c.png
不知死生岂不误哉
圣贤教人尽心以知性躬行以尽
性终始本末自有次第一皆本诸天理缓也缓不得急
也急不得直是尽性至命方是极则非如见性之说一
见之而遂已也上蔡云释氏之论性犹儒者之论心释
氏之论心犹儒者之论意此语剖析极精试思之如何
来书云子贡之明达性与天道犹不与闻熹窃谓此正
痴人前说梦之过也来书又谓释氏本死生悟者须彻
底悟去故祖师以来由此得道者多熹谓彻底悟去之
卷四十三 第 19b 页 WYG1144-0252d.png
人不知本末内外是一是二二则道有二致一则死生
人事一以贯之无所不了不知传灯录中许多祖师几
人做得尧舜禹稷几人做得文武周孔须有徵验处
来书云特圣人以中道自任不欲学者躐等熹谓此正
是
王氏高明处已中庸处人之说龟山尝力诋之矣须
知所谓不欲学者躐等者乃是天理本然非是圣人安
排教如此譬诸草木区以别矣且如一茎小树不道他
无草木之性然其长须有渐是亦性也所谓便欲当人
卷四十三 第 20a 页 WYG1144-0253a.png
立地成佛者正如将小树来喷一口水便要他立地干
云蔽日岂有是理设使有此幻术亦
不可谓之循理此亦见自私自利之规模处
来书云引大易生死之说程氏语默日月洪炉之论熹
按此四者之说初无二致来书许其三排其一不知何
所折衷而云然然则所许三说恐未得其本意也愚意
以为不必更于此理会且当按圣门下学工夫求之久
自上达所谓未知生焉知死也
卷四十三 第 20b 页 WYG1144-0253b.png
来书云圣人体易至于穷神知化未之或知之妙熹疑
此语脉中有病又云生死之际必不如是之任灭也熹
谓任灭二字亦是释氏言之圣人于死生固非任灭亦
初不见任灭之病
来书云曹参杨亿不学儒不害为伟人熹前言已奉答
矣而细思之则老兄固云夫子之道乃万世仁义礼乐
之主今乃有不学儒而自知道者则夫子何足为万世
仁义礼乐之主也且仁义礼乐果何物乎又曹参杨亿
卷四十三 第 21a 页 WYG1144-0253c.png
二人相拟正自不伦曹参在汉初功臣中人品尽粗疏
后来却能如此避正堂舍盖公治齐相汉与民休息亦
非常人做得其所见似亦尽高所可惜者未闻圣人之
道而止于是耳杨亿工于纤丽浮巧之文已非知道者
所为然资禀清介立
朝献替略有可观而释子特以为
知道者以其有八角磨盘之句耳然既谓之知释子之
道则于死生之际宜亦有过人者而方丁谓之逐莱公
也以他事召亿至中书亿乃恐惧至于便液俱下面无
卷四十三 第 21b 页 WYG1144-0253d.png
人色当此时也八角磨盘果安在哉
然则此二人者虽皆未得为知道然亿
非参之伦也子比而同之过矣盖老氏之学浅于佛而
其失亦浅正如申韩之学浅于杨墨而其害亦浅因论
二人谩及之亦不可不知也
来书云盐官讲义急于学者见道便欲人立地成佛熹
于前段已论之矣然其失亦不专在此自是所见过中
无著实处气象之间盖亦可见
卷四十三 第 22a 页 WYG1144-0254a.png
来书所谓发明西洛诸公所未言者即其过处也尝闻
之
师曰二苏聪明过人所说语孟尽有好处盖天地间
道理不过如此有时便见得到皆聪明之发也但见到
处却有病若欲穷理不可不论也见到处却有病此语
极有味试一思之不可以为平常而忽之也
答李伯谏
承喻及从事心性之本以求变化气质之功之说此意
甚善然愚意此理初无内外本末之间凡日用间涵泳
卷四十三 第 22b 页 WYG1144-0254b.png
本源酬酢事变以至讲说辨论考究寻绎一动一静无
非存心养性变化气质之实事学者之病在于为人而
不为已故见得其间一种稍向外者皆为外事若实有
为己之心但于此显然处严立规程力加持守日就月
将不令退转则便是孟子所谓深造以道者盖其所谓
深者乃功夫积累
之深而所谓道者则不外乎日用显
然之事也及其真积力久内外如一则心性之妙无不
存而气质之偏无不化矣所谓自得之而居安资深也
卷四十三 第 23a 页 WYG1144-0254c.png
岂离外而内恶浅而深舍学问思辨力行之实而别有
从事心性之妙也哉至于易之为书因阴阳之变以形
事物之理大小精粗无所不备尤不可以是内非外厌
动求静之心读之鄙意如此故于来喻多所未安窃恐
向来学佛病根有未除者故敢以告然恐亦未必尽当
于理惟高明择之
答李伯谏
诲谕勤勤深荷不鄙然人之为学各有所见岂能必于
卷四十三 第 23b 页 WYG1144-0254d.png
尽同亦各信其所信而勉焉耳今高明所造日深日远
而愚蒙底滞不能变其初心窃意必无可达之理来书
乃欲曲
加镌诲期之异日虽荷眷旧之私然恐亦徒为
竞辨而无补于进修之实也谨此少谢厚意之辱伏幸
裁照
答吴公济
来书云儒释之道本同末异熹谓本同则末必不异末
异则本必不同正如一木是一种之根无缘却生两种
卷四十三 第 24a 页 WYG1144-0255a.png
之实来书云夫子专言人事生理而佛氏则兼人鬼生
死而言之熹按伯谏书中亦有此意已于答伯谏书中
论之矣他日取观可见鄙意抑又有说焉不知生死人
鬼为一乎为二乎若以为一则专言人事生理者其于
死与鬼神固已兼之矣不待兼之而后兼也若须别作
一头项穷究晓会则是始终幽明却有间隔似此见处
窃恐未安
来书云夫子罕言之者正谓民不可使知恐闻之而生
卷四十三 第 24b 页 WYG1144-0255b.png
惑
熹谓圣人于死生鬼神虽不切切言之然于六经之
言格物诚意之方天道性命之说以至文为制度之间
名器事物之小莫非示人以始终幽明之理盖已无所
不备若于此讲究分明而心得之则仰观俯察洞然其
无所疑矣岂闻之而反有所惑邪但人自不学故圣人
不能使之必知耳非有所秘而不言也今乃反谓圣人
秘而不言宜其惑于异说而不知所止也
来书云贤士大夫因佛学见性然后知夫子果有不传
卷四十三 第 25a 页 WYG1144-0255c.png
之妙论语之书非口耳可传授熹谓论语固非口耳所
可传授然其间自有下工夫处不待学佛而后知也学
佛而后知则所谓论语者乃佛氏之论语而非孔氏之
论语矣
来书云因语孟见理然后知佛氏事理俱无碍之说熹
按上文言因佛学见性此言因语孟见理理与性同乎
异乎幸剖析言之以晓未悟但恐真见语孟所言之理
则释氏事理无碍之间所碍多矣
卷四十三 第 25b 页 WYG1144-0255d.png
来书云幽明之故死生之说昼夜之道初无二理明之
于幽生之于死犹昼之于夜也鬼神之情状见乎幽者
为不可诬则轮回因果之说有不可非者谓上智不在
此域可也谓必无是理不可也熹窃谓幽明死生昼夜
固无二理然须是明于大本而究其所自来然后知其
实无二也不然则所谓无二者恐不免于弥缝牵合而
反为有二矣鬼神者造化之迹乃二气之良能也
不但见乎幽而己以为专见乎幽似此未识鬼神
卷四十三 第 26a 页 WYG1144-0256a.png
之为何物所以溺于
轮回因果之说也
大抵未尝熟究圣人六经之旨而遽欲以所得于外学
者笼罩臆度言之此所以多言而愈不合也至又谓不
可谓无此理特上智不在此域此尤害理盖不知此理
是合有邪合无邪以为不可谓必无是理则是合有也
合有则盈天地之间皆是此理无空阙处而上智之人
独不与焉不知又向甚处安身立命若是合无则凡此
所谓不可无之理乃众生之妄见而非真谛也此其与
卷四十三 第 26b 页 WYG1144-0256b.png
圣人之心大相远矣而曰圣人无两心吾不信也
答赵佐卿
所示易说足见玩意之深不胜叹服此经旧亦尝伏读
然每病其未有入处乃承见喻使反复其论盖久不知
其所
以对也顾厚意不可以终辞姑以已意略疏其后
未知当否惟高明裁之复有以诲警之则幸甚大扺圣
经惟论孟文词平易而切于日用读之疑少而益多若
易春秋则尤为隐奥而难知者是以平日畏之而不敢
卷四十三 第 27a 页 WYG1144-0256c.png
轻读也
答曹晋叔
近仁之说来喻固未安择之说亦有病窃原圣人之意
非是教人于此体仁乃是言如此之人于求仁为近耳
虽有此质正须实下求仁功夫乃可实见近处未能如
此即须矫揉到此地位然后于仁为近可下功夫若只
守却刚毅木讷四字要想象思量出仁体来则恐无是
理也
卷四十三 第 27b 页 WYG1144-0256d.png
答林择之
熹以崇安水灾被诸司檄来与县官议赈恤事因为之
遍
走山谷间十日而后返大率今时肉食者漠然无意
于民直是难与图事不知此个端绪何故汨没得如此
不见头影因知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王
丞文字足罢去因力荐何叔京摄其事若得此人来将
来检放一段事须有条理但只恐才不足然终是胜今
日诸公耳此水所及不甚广但发源处皆是高山裂石
卷四十三 第 28a 页 WYG1144-0257a.png
涌水川原田亩无复东西皆为巨石之积死伤几百人
行村落间视其漂荡之路听其冤号之声殆不复能为
怀
所寄李先之记文体面甚佳趣向甚正但紧切处殊不
端的只云此为仁此为义却何如便由此而用之且若
真知仁义之实则又不可云以诚而意以正而心此类
非一大抵此是尤紧切处只如此他可勿论也恐更有
可措处因来更论之以起
惰气也
卷四十三 第 28b 页 WYG1144-0257b.png
答林择之
熹奉养粗安旧学不敢废得扩之朝夕议论相助为多
幸甚敬夫得书竟主观过之说因复细思此说大害事
复以书扣之扩之录得藁子奉呈不知择之以为如何
也伯逢来问造端夫妇之说偶亦尝思之前此说得汎
滥不缜密今答之如此扩之亦已录去矣近见古人下
工夫处极是精密日用之间不敢不勉庶几他时相见
或有尺寸之进耳敬夫又有书理会祭仪以墓祭节祠
卷四十三 第 29a 页 WYG1144-0257c.png
为不可然二先生皆言墓祭不害义理又节物所尚古
人未有故止于时祭今人时节随俗燕饮各以其物祖
考生存之日盖尝用之今子孙不废此而能恝然于祖
宗乎此恐太泥古不尽如
事存之意方欲相与反复庶
归至当但旧仪亦甚草草近再修削颇可观一岁只七
祭为正祭自元日以下皆用告朔之礼以荐节物于隆
杀之际似胜旧仪便遽未及写去
答林择之
卷四十三 第 29b 页 WYG1144-0257d.png
熹侍旁如昨祠官再请若更不得请当如所戒近事则
无可说观左史之除可见纲纪之紊但如诸公若不相
舍不得不一行又闻亦有招致南轩之意果尔犹或庶
几但恐终不能用尔所欲言甚众远书不欲多谈可默
会也元履竟为揆路所逐虽其多言未必一一中节亦
坐誊藁四出之故然其为吾君谋也则忠士大夫以言
见逐非国家美事亦使幽隐之贤难自进耳近得南轩
书诸说皆相然诺但先察识后涵养之论执之尚坚未
卷四十三 第 30a 页 WYG1144-0258a.png
发已发条理亦未甚
明盖乍易旧说犹待就所安耳敬
以直内为初学之急务诚如所谕亦已报南轩云择之
于此无异论矣此事统体操存不作两段日用间便觉
得力尝验之否康节云若非前圣开蒙吝几作人间小
丈夫诚哉是言近读易传见得阴阳刚柔一个道理尽
有商量未易以书见也两段之疑动静之说甚佳赤子
之心前书已尝言之
前此似亦未理会到此试为思之如何来谕谓其言非
卷四十三 第 30b 页 WYG1144-0258b.png
寂然不动与未发不同为将动静做不好说似初无此
意但言不专此而言则兼已发感通之用在其中耳今
者只如前书推明程子之意则亦不须如此分别费力
矣
答林择之
此有李伯谏往时溺于禅学近忽微知其非昨来此留
数日蔡季通亦来会剧论不置遂肯舍去旧习此亦殊
不易盖其人资禀本佳诚心欲为为已之学虽一边陷
卷四十三 第 31a 页 WYG1144-0258c.png
溺而每事讲究求合义理以故稍悟天命之性非虚空
之物然初犹恋著旧见谓不相妨今则已脱然矣可尚
可尚仲尼焉学体物而不可遗春王正月谷神
不死此数义近皆来问者幸各以数语明之遗书论天
地之中数段亦告为求其旨见喻更以周礼唐天文志
系之为佳
答林择之
昨得晋叔书说刚毅木讷近仁示择之尝告以仁者人
卷四十三 第 31b 页 WYG1144-0258d.png
所以肖天地之机要须就发见处看得通神自然识得
细看此说似非所以晓人乃所以惑人晋叔缘此说得
来转没
交涉不免就其说答之似稍平稳今谩录去不
知还更有病否孔门求仁工夫似只是如此著实说未
有后来许多玄妙也通神之语恐亦有病况不务涵养
本根而直看发处尤所未安仁者人所以肖天地之机
要此句极好然却只是一句好说话正如世俗所谓卦
影者未知仁者定理会不得知仁者又不消得如此说
卷四十三 第 32a 页 WYG1144-0259a.png
与它要之圣贤言仁自不如此观论语孟子可见矣如
何如何
答林择之
所答二公问甚精当熹亦尝答之只说得大槩不能如
此之密然劝深父且看语孟大学其意亦如所示也仲
弓一段太迫切观渠气质与识致所及似禁不得如此
钳锤也晋叔亦是自悠悠诸公觉得且如此何丞近得
书亦未有
进处馀则不闻问也季通两日尽得讲论亦
卷四十三 第 32b 页 WYG1144-0259b.png
欲附书未暇渠终是未专一若降伏得此病痛下方有
可用力处已深告之未知如何终日愦愦自救不了更
添得此累思与吾择之相聚观感警益之助何可得邪
瞻仰非虚言也昨日书中论未发者看得如何两日思
之疑旧来所说于心性之实未有差而未发已发字顿
放得未甚稳当疑未发只是思虑事物之未接时于此
便可见性之体段故可谓之中而不可谓之性也发而
中节是思虑事物已交之际皆得其理故可谓之和而
卷四十三 第 33a 页 WYG1144-0259c.png
不可谓之心心则通贯乎已发未发之间乃大易生生
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旧疑遗书所记不审今
以此勘之无一不合信乎天下之书未可轻读圣贤指
趣未易明道体精微未易究也
答林择之
太山为高矣然太山顶上已不属太山此喻道体之无
穷而事业虽大终有限量尔故下文云云意可见也又
既得后须放开此亦非谓须要放开但谓既有所得自
卷四十三 第 33b 页 WYG1144-0259d.png
然意思广大规模开廓若未能如此便是未有
所得只是守尔盖以放开与否为得与未得之验若谓
有意须放教开则大害事矣上蔡论周恭叔放开忒早
此语亦有病也鸢飞鱼跃察见天理正与中庸本文察
字异指便入尧舜气象亦只是见得天理自然不烦思
勉处尔若实欲到此地位更有多少功夫而可易其言
耶疑上蔡此语亦伤快也近来玩索渐见圣门进趣实
地但苦惰废不能如人意尔
卷四十三 第 34a 页 WYG1144-0260a.png
答林择之
竹尺一枚烦以夏至日依古法立表以测其日中之景
细度其长短示及孟说正欲烦订正俟见面纳向来数
书所讲亦并俟面论但显道记忆语中数段子细看皆
好只太山顶上已不属太山此但论道体之无穷而事
业虽大终有限量耳故下文云云意可见矣钦夫春来
未得书闻岁前屡对上意甚向之然十寒众楚爱莫助
之未知竟何如耳郑丈至诚乐善当时少比必能相亲
卷四十三 第 34b 页 WYG1144-0260b.png
其德器粹然从容厚重亦可佳也
答林择之
比因朋友讲论深究近世学者之病只是合下欠却持
敬工夫所以事事灭裂其言敬者又只说能存此心自
然中
理至于容猊词气往往全不加工设使真能如此
存得亦与释老何异又况心虑荒忽未必真
能存得耶程子言敬必以整齐严肃正衣冠尊瞻视为
先又言未有箕踞而心不慢者如此乃是至论而先圣
卷四十三 第 35a 页 WYG1144-0260c.png
说克已复礼寻常讲说于礼字每不快意必训作理字
然后已今乃知其精微缜密非常情所及耳近略整顿
孟子说见得此老直是把得定但常放教到极险处方
与一斡转斡转后便见天理人欲直是判然非有命世
之才见道极分明不能如此然亦只此便是英气害事
处便是才高无可依据处学者亦不可不知也
答林择之
熹哀苦之馀无他外诱日用之间痛自敛饬乃知敬字
卷四十三 第 35b 页 WYG1144-0260d.png
之
功亲切要妙乃如此而前日不知于此用力徒以口
耳浪费光阴人欲横流天理几灭今而思之怛然震慄
盖不知所以措其躬也
答林择之
所论颜孟不同处极善极善正要见此曲折始无窒碍
耳比来想亦只如此用功熹近只就此处见得向来所
未见底意思乃知存久自明何待穷索之语是真实不
诳语今未能久已有此验况真能久邪但当益加勉励
卷四十三 第 36a 页 WYG1144-0261a.png
不敢少弛其劳耳拙斋和篇庄重和平读之如见其人
烦为多致谢意庄子诗亦皆有味但可惜只玩心于此
耳窃恐论语孟程之书平易真实处更有滋味从前咬
嚼未破所以向此作活计然不敢僭易献此说顾无以
谢其不鄙之意只烦
择之从容为达此怀也吕公家传
深有警悟人处前辈涵养深厚乃如此但其论学殊有
病如云不主一门不私一说则博而杂矣如云直截劲
捷以造圣人则约而陋矣举此二端可见其本末之皆
卷四十三 第 36b 页 WYG1144-0261b.png
病此所以流于异学而不自知其非邪而作此传者又
自有不可晓处如云虽万物之理本末一致而必欲有
为此类甚多不知是何等语又义例不明所载同时诸
人或名或字非褒非贬皆不可考至于苏公则前字后
名尤无所据岂其学无纲领故文字亦象之而然邪最
后论佛学尤可骇叹程氏之门千言万语只要见儒者
与释氏不同处而吕公学于程氏意欲直造圣人尽其
平生之力乃反见得佛与圣人合岂不背戾之甚哉夫
卷四十三 第 37a 页 WYG1144-0261c.png
以其资质之粹美涵养之深厚如此疑若不叛于道
而
穷理不精错谬如此流传于世使有志于道而未知所
择者坐为所误盖非特莠之乱苗紫之乱朱而已也奈
何奈何
答林择之
所论大抵皆得之然鄙意亦有未安处如满腔子是恻
隐之心此是就人身上指出此理充塞处最为亲切若
于此见得即万物一体更无内外之别若见不得却去
卷四十三 第 37b 页 WYG1144-0261d.png
腔子外寻觅则莽莽荡荡愈无交涉矣陈经正云我见
天地万物皆我之性不复知我身之为我矣伊川先生
曰他人食饱公无馁乎正是说破此病知言亦云释氏
以虚空沙界为已身而不知其父母所生之身亦是说
此病也三代正朔以元祀十有二月考之则商人但以
建丑之月为岁首而
不改月号以孟子七八月
十一月十二月之说考之则周人以建子之月为正月
而不改时以书一
卷四十三 第 38a 页 WYG1144-0262a.png
月戊午厥四月哉生明之类考之则古史例不书时以
程子假天时以立义之云考之则是夫子作春秋时特
加此四字以系年见行夏时之意若如胡传之说则是
周亦未尝改月而孔子特以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月
下所书之事却是周正建子月事自是之后月与事常
相差两月恐圣人制作之意不如是之纷更烦扰其所
制作亦不如是之错乱无章也愚见如此而考之刘质
夫说亦云先书春王正月而后书二百四十二年之事
卷四十三 第 38b 页 WYG1144-0262b.png
皆天理也似亦以春字为夫子所加但鲁史
本谓之春秋则又似元有此字而杜元凯左传后序
载
汲冢竹书乃晋国之史却以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则
又似胡氏之说为可据此间无竹书烦为见拙斋扣之
或有此书借录一两年示及幸甚幸甚又汉书元年冬
十月注家以为武帝改用夏时之后史官追正其事亦
未知是否此亦更烦子细询考也金声或洪或杀清浊
万殊玉声清越和平首尾如一故乐之作也八音克谐
卷四十三 第 39a 页 WYG1144-0262c.png
虽若无所先后然奏之以金节之以玉其序亦有不可
紊者焉盖其奏之也所以极其变也其节之也所以成
其章也变者虽殊而所以成者未尝不一成者虽一而
所历之变洪纤清浊亦无所不具于至一之中圣人之
知精粗大小无所不周圣人之德精粗大小无所不备
其始卒相成盖如此此金声而玉振之所以譬夫孔子
之集大成而非三子之所得
与也然即其全而论其偏
则纤而不能洪清而不能浊者是其金声之不备也不
卷四十三 第 39b 页 WYG1144-0262d.png
能备乎金声而遽以玉振之虽其所以振之者未尝有
异然其所振一全一阙则其玉之为声亦有所不能同
矣此与来喻大同小异更请详之却以见告仲尼焉学
旧来说得太高详味文意文武之道只指先王之礼乐
刑政教化文章而已故特言文武而又以未坠于地言
之若论道体则不容如此立言矣但向来贪说个高底
意思将此一句都瞒过了李光祖虽亦曲为之说然费
气力似不若四平放下意味深长也但圣人所以能无
卷四十三 第 40a 页 WYG1144-0263a.png
不学无不师而一以贯之便是有个生而知之底本领
不然则便是近世博杂之学而非所以为孔子故子贡
之对虽若逊辞然其推尊之意亦不得而隐矣
答林择之
游山之计束装借人行有日矣得伯恭书却欲此来遂
复中辍山水之兴虽未能忘然杜门省事未必不佳也
潘丈之政为闽中第一其爱民好士近世诚少比恨未
识之耳端叔向见钦夫称之恭叔昨在建宁得一见匆
卷四十三 第 40b 页 WYG1144-0263b.png
匆不能款然知其惑于世俗高妙之虚谈矣大抵好高
欲速学者之通患而为此说者立论高而用功省适有
以投其隙是以闻其说者欣然从之唯恐不及往往遗
弃事物脱略章句而相与驰逐于虚旷冥漠之中其实
学禅之不至者而自托于吾学以少避其名耳道学不
明变怪百出以欺世眩俗后生之有志者为所引取陷
于邪妄而不自知深可悼惧也择之既从其招致要当
有以开之使决然无惑于彼
乃为不负其相向之意然
卷四十三 第 41a 页 WYG1144-0263c.png
择之向来亦颇有好奇自是之弊今更当虚心下意向
平实处加潜玩浸灌之功不令小有自主张之意则自
益益人之功庶乎其两进矣
答林择之
所示疑义已略看端叔恭叔惠书极感其意但如此用
功鄙意不能无疑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
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
样也且朋友相聚逐日相见晤语目击为益已多何必
卷四十三 第 41b 页 WYG1144-0263d.png
如此忉忉动形纸笔然后为讲学邪如此非惟劳攘无
益且是气象不好其流风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可试
思之非小故也其间所论操存涵养苦要分别先后已
是无紧要而元礼忽然生出一句心有未尝放者遂就
此上生出无限枝叶
不知今苦苦理会得此一句有甚
紧切日用为已功夫处邪又如可欲之善向来说得亦
太高了故端叔所论虽失之而择之亦未为得也扩之
云已子细报去此不复缕缕矣卷尾二段却好大抵说
卷四十三 第 42a 页 WYG1144-0264a.png
得是当自然放下稳帖无许多枝蔓杌隉处且如二公
所论可欲之善是欲向甚处安顿也
答林择之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长处乐后说得之盖君子而不
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此皆所谓不仁者但
所失亦有浅深久速之差耳大抵圣人之言虽浑然无
所不包而学者却要见得中间曲折也
好仁者无以易其所好则尚自尚也恶不仁者不使加
卷四十三 第 42b 页 WYG1144-0264b.png
乎
其身则加自加也若谓人不能加尚之恐未遽有此
意也兼我方恶不仁于此又安能必彼之不见加乎用
力于仁又是次一等人故曰盖有之矣若好仁恶不仁
之人则地位尽高直是难得礼记无欲而好仁无畏而
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正是此意
曹交识致凡下又有挟贵求安之意故孟子拒之然所
以告之者亦极亲切非终拒之也使其因此明辨力行
而自得之则知孟子之发已也深矣顾交必不能耳
卷四十三 第 43a 页 WYG1144-0264c.png
子思泄柳之事恐无空留行道之别但谓穆公之留子
思出于诚意今客之来非有王命耳
程子有言志壹气壹专一之意若志专在淫僻岂不动
气气专在喜怒岂不动志当只依此说来喻此一段皆
好但
此两句正倒说却与本文下句不相应耳
按丧服传出母之服期但为父后者无服耳子思此事
不可晓兼污隆之说亦似无交涉或记者之误与
易箦事据曾子自言则非不知者盖因季孙之赐而用
卷四十三 第 43b 页 WYG1144-0264d.png
虽有所缘然终是未能无失但举扶而易之当下便冰
消冻释耳
文之不可无质犹质之不可无文若质而不文则虎豹
之鞟犹犬羊之鞟矣鞟须依旧说细看来喻却觉文义
不通天以诚命万物万物以诚顺天此语固有病而所
改云天命万物万物奉天诚也亦枯槁费力若曰天之
命物也以其诚诚之在物也谓之天不知如何
答林择之
卷四十三 第 44a 页 WYG1144-0265a.png
诚之在物谓之天前书论之已详来书所说依旧非本
意向为此语乃本物与无妄之意言天命散在万物而
各为其物之天耳意虽如此然穷窘迫切自觉殊非佳
语也
观过知仁只依伊川说更以和靖说足之圣人本意似
不过如此记曰仁者之过易辞也语曰苟志于仁矣无
恶也如此推之亦可见矣
子张所问子文文子只说得事不见其心所以处此者
卷四十三 第 44b 页 WYG1144-0265b.png
的实如何所以见他仁与不仁未得伊川云若无喜愠
何以知其非仁乎如此理会方见得圣门所说仁字直
是亲切若如五峰之说却说出去得更远了与仁字亲
切处转无交涉矣切脉观鸡之说固佳然
方切脉观鸡之际便有许多曲折
则一心二用自相妨
夺非唯仁不可见而脉之浮沉缓急鸡之形色意态皆
有所不暇观矣窃意此语但因切脉而见血气之周流
因观鸡雏而见生意之呈露故即此指以示人如引医
卷四十三 第 45a 页 WYG1144-0265c.png
家手足顽痹之语举周子不去庭草之事皆此意尔若
如来谕观鸡之说文义犹或可通至切脉之云则文义
决不如此又所云同一机者颇类无垢句法
孟敬子问疾一章但看二先生及尹和靖说可见曾子
之本意而知上蔡之为彊说矣盖非惟功夫浅迫至于
文义亦说不去也
尽心之说谓尽字上更有工夫恐亦未然
答林择之
卷四十三 第 45b 页 WYG1144-0265d.png
喜怒哀乐浑然在中未感于物未有倚著一偏之患亦
未
有过与不及之差故特以中名之而又以为天下之
大本程子所谓中者在中之义所谓只喜怒哀乐不发
便是中所谓中所以状性之体段所谓中者性之德所
谓无倚著处皆谓此也择之谓在中之义是里面底道
理看得极子细然伊川先生又曰中即道也又曰不偏
之谓中道无不中故以中形道此言又何谓也盖天命
之性者天理之全体也率性之道者人性之当然也未
卷四十三 第 46a 页 WYG1144-0266a.png
发之中以全体而言也时中之中以当然而言也要皆
指本体而言若吕氏直以率性为循性而行则宜乎其
以中为道之所由出也失之矣
答林择之
何事于仁恐是何止于仁但下两句却须相连说盖博
施
济众非但不止于仁虽圣人犹以为病非谓仁者不
能而圣者能之也民鲜久矣只合依经解说但中庸民
鲜能久缘下文有不能期月守之说故说者皆以为久
卷四十三 第 46b 页 WYG1144-0266b.png
于其道之久细考两章相去甚远自不相蒙亦只依合
论语说盖其下文正说道之不明不行鲜能知味正与
伊川意合也前寄三章大槩皆是但语气有未粹处耳
石兄向论在中之说甚精密但疑尽已便是用此则过
之大抵此尽已推已皆是贤人之事但以二者自相对
待便见体用之意若圣人之忠恕则
流行不息万物散殊而已又何尽已推已之云哉师训
中一段极分明正是此意可更详之
卷四十三 第 47a 页 WYG1144-0266c.png
答林择之
答熙之仁说甚佳其颇未尽处熹答其书复详言之仁
著于用用本于仁当时自不满意今欲改云仁者心体
之全其用随事而见所举伊川先生格物两条极亲切
上蔡意固好然却只是说见处今且论涵养一节疑古
人直自小学中涵养成就所以大学之道只从格物做
起今人从前无此工夫但见大学以格物为先便欲只
以思虑知识求之更不于操存处用力纵使窥测得十
卷四十三 第 47b 页 WYG1144-0266d.png
分亦无实地可据大抵敬字是彻上彻下之意格物致
知乃其间节次进步处耳
答林择之
所引人生而静不知如何看静字恐此亦指未感物而
言耳盖当此之时此心浑然天理全具所谓中者状性
之体
正于此见之但中庸乐记之言有疏密之异中庸
彻头彻尾说个谨独工夫即所谓敬而无失平日涵养
之意乐记却直到好恶无节处方说不能反躬天理灭
卷四十三 第 48a 页 WYG1144-0267a.png
矣殊不知未感物时若无主宰则亦不能安其静只此
便自昏了天性不待交物之引然后差也盖中和二字
皆道之体用以人言之则未发已发之谓但不能慎独
则虽事物未至固已纷纶胶扰无复未发之时既无以
致夫所谓中而其发必乖又无以致夫所谓和惟其戒
谨恐惧不敢须臾离然后中和可致而大本达道乃在
我矣此道也二先生盖屡言之而龟山所谓未发之际
能体所谓中已发之际能得所谓和此语为近之然未
卷四十三 第 48b 页 WYG1144-0267b.png
免有病旧闻李先生论此最详后来所见不同遂不复
致思今乃知其为人深切然恨已不
能尽记其曲折矣
如云人固有无所喜怒哀乐之时然谓之未发则不可
言无主也又云致字如致师之致又如先言慎独然后
及中和此意亦尝言之但当时既不领略后来又不深
思遂成蹉过孤负此翁耳致与位字非圣人不能
言只以此观之亦自可见盖包括无穷意义而言之初
不费力此其所以难及耳
卷四十三 第 49a 页 WYG1144-0267c.png
答林择之
古人只从幼子常视无诳以上洒扫应对进退之间便
是做涵养底工夫了此岂待先识端倪而后加涵养哉
但从此涵养中渐渐体出这端倪来则一一便为已物
又只如平常地涵养将去自然纯熟今曰即日所学便
当察此端倪而加涵养之功似非古人为学之序也又
云涵养则其
本益明进学则其智益固表里互相发也
此语甚佳但所引三传语自始学以至成德节次随处
卷四十三 第 49b 页 WYG1144-0267d.png
可用不必以三语分先后也盖义理人心之固有苟得
其养而无物欲之昏则自然发见明著不待别求格物
致知亦因其明而明之尔今乃谓不先察识端倪则涵
养个甚底不亦太急迫乎敬字通贯动静但未发时则
浑然是敬之体非是知其未发方下敬底工夫也既发
则随事省察而敬之用行焉然非其体素立则省察之
功亦无自而施也故敬义非两截事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勿助长则此心卓然贯通动静敬立义行无适
卷四十三 第 50a 页 WYG1144-0268a.png
而非天理之正矣
伊川论中直静之字谓之就常体形容是也然静字乃
指未感本然言盖人生之初未感于物一性之真湛然
而已
岂非常体本然未尝不静乎惟感于物是以有动
然所感既息则未有不复其常者故熹常以为静者性
之贞也不审明者以为如何主静二字乃言圣人之事
盖承上文定之以中正仁义而言以明四者之中又自
有宾主尔观此则学者用工固自有次序须先有个立
卷四十三 第 50b 页 WYG1144-0268b.png
脚处方可省察就此进步非谓静处全不用力但须如
此方可用得力尔前此所论敬义即此理也
答林择之
精一之说诚未尽但择之之说乃是论其已然须见得
下工夫底意思乃佳伊川云惟精惟一言专要精一之
也如此方有用力处如择之之说却不见惟字意思如
何前日中和之说看得如何但恐其间言语不能无病
其大体莫
无可疑数日来玩味此意日用间极觉得力
卷四十三 第 51a 页 WYG1144-0268c.png
乃知日前所以若有若亡不能得纯熟而气象浮浅易
得动摇其病皆在此湖南诸友其病亦似是如此近看
南轩文字大抵都无前面一截工夫也大抵心体通有
无该动静故工夫亦通有无该动静方无透漏若必待
其发而后察察而后存则工夫之所不至多矣惟涵养
于未发之前则其发处自然中节者多不中节者少体
察之际亦甚明审易为著力与异时无本可据之说大
不同矣用此意看遗书多有符合读之上下文极活络
卷四十三 第 51b 页 WYG1144-0268d.png
分明无凝滞处亦曾如此看否
答林择之
心有忿懥之说似亦无可疑心字只是唤起下文不得
其正字非谓心有是四者也遗书云易无思无为也此
戒夫
作为也向来欲添非字以今观之似不必然此意
盖明圣人之所谓无非漠然无所为也特未尝作为耳
只此便是天命流行活泼泼地戒之者非圣人之自戒
特以作为为不可耳大抵立言欲宽舒平易
卷四十三 第 52a 页 WYG1144-0269a.png
答林择之
戒夫作为此对老子之无为而言既不为老子之无为
又非有所作为此便是天命流行鸢飞鱼跃之全体感
而遂通天下之故未尝离此然体用自殊不可不辨但
当识其所谓一源者耳
答林择之
费而隐一节正是叩其两端处其实君臣父子人伦日
用无所不该特举夫妇而言以见其尤切近处而君子
卷四十三 第 52b 页 WYG1144-0269b.png
之道
所以造端其微乃至于此而莫能破也但熟味上
下文意及鸢飞鱼跃上下察之意即见得显微巨细浑
是此理意义晓然也
答林择之
此中见有朋友数人讲学其间亦难得朴实头负荷得
者因思日前讲论只是口说不曾实体于身故在已在
人都不得力今方欲与朋友说日用之间常切检点气
习偏处意欲萌处与平日所讲相似与不相似就此痛
卷四十三 第 53a 页 WYG1144-0269c.png
著工夫庶几有益陆子寿兄弟近日议论却肯向讲学
上理会其门人有相访者气象皆好但其间亦有旧病
此间学者却是与渠相反初谓只如此讲学渐涵自能
入德不谓末流之弊只成说话至于人伦日用最切近
处亦都不得毫毛气
力此不可不深惩而痛警也
答林择之
近见莆中西铭解义其胡公说莫是向来所说吕氏别
本否谓之胡说固非然恐亦不是吕说似初无甚发明
卷四十三 第 53b 页 WYG1144-0269d.png
不知何人所作而如此流行误人兼其后有数段言语
极可怪也
答林择之
敬夫寄得书论二先生事实中数段来改正谬讹所助
颇多但记二苏排伊川处只欲改正云同朝之士有不
相知者其说以为二苏之于先生但道不同不相知耳
不审贤者以为如何又欲削去常夷父张茂则两段以
为决无此事他议论亦尚多不能一一及之甚恨地远
卷四十三 第 54a 页 WYG1144-0270a.png
不得相与订
正也
答林择之
游尉能与师鲁游必有志者因一见之启其要未见他
事且令于百姓分上稍发些不可得身心亦是一事也
答林择之
知言序如所论尤有精神又照管得前来贯穿甚善甚
善寄得郴学扩斋二记其文亦此类不知何故如此不
只是言语文字之病试为思之如何书中云常与右府
卷四十三 第 54b 页 WYG1144-0270b.png
书云愿公主张正论如太山之安绸缪国事无累卵之
虑此语却极有味大抵长于偶语韵语往往尝说得事
情出也湘江诸人欲心不知果能便消否第恐野火烧
不尽春风吹又生耳渠如此易其言正如广仲说纳交
要誉易去一般
答林择之
酒诰已领前日读之不详但所疑悉如来示然初亦不
曾得致思但觉碍人耳
卷四十三 第 55a 页 WYG1144-0270c.png
答林择之
所谕闻人说性说命说仁说学等语自觉羞愧此又矫
枉过直之论其下论注疏与诸老先生得失亦然大抵
近见择之议论文字诗篇及所以见于行事者皆有迫
切轻浅之意不知其病安在若如此书所论则凡经典
中说性命仁学处皆可删而程张诸公著述皆可焚矣
愿深察之此恐非小病也
答林充之
卷四十三 第 55b 页 WYG1144-0270d.png
所谕阴阳动静之说只以四方五行之位观之便可见
矣
优柔平中如充之所论得之中字于动用上说亦然
明道云惟精惟一所以至之允执厥中所以行之即此
意也然只云于动用上说却觉未尽不若云于动用上
该本体说如何丧事不敢不勉恐只是一句程子亦有
云丧事人所不勉恐解中亦且欲成文不免如此作句
未必以四字包上三字也不成章不达此通上下而言
所谓有节次者是也伊川所引充实光辉特举一事以
卷四十三 第 56a 页 WYG1144-0271a.png
明之耳非必以成章专为此地位也
答林充之
充之近读何书恐更当于日用之间为仁之本者深加
省察而去其有害于此者为佳不然诵说虽精而不践
其实君子盖深耻之此固充之平日所讲闻也
卷四十三 第 57a 页 WYG1144-0271c.png
考异
答李伯谏详观所论将圣学做禅样日有孜孜竭才而
进
以释氏穷幽 始终幽明却有间隔
答林择之所论不知父母所生之身
好仁真是难也
卷四十三 第 57b 页 WYG1144-0271d.png
晦庵集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