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集-宋-朱熹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WYG1144-0108a.png
定四库全书
 晦庵集卷三十九     宋 朱子 撰
  书(问/答)
   答戴迈
熹来此得足下于众人之中望其容色接其议论而知
足下之所存若有所蓄积而未得其所以发之者心独
期足下可共进于此道及以论语之说授诸生诸生方
愕眙不知所向而足下独以为可信也手抄口诵而心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WYG1144-0108b.png
惟之熹谓足下将得其所以发之者矣甚慰所望今辱
书及以所抄四大编示之而责其浅陋之辞托名经端
则非熹之任而足下之过也夫执经南面而以其说与
门人弟子相授受此其非熹之任明矣熹无所复道独
敢窃议足下之所以过愿宽其僭易而幸听之夫学期
以自得之而已人知之不知之无所与于我也今足下
自谓其已自得之耶则宜无汲汲于此而熹之言亦何
为足下重不然虽熹妄言之于足下何有足下之为甚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WYG1144-0109a.png
过足下勉自求之期有以自得之而后已熹虽荒落矣
尚能与足下上下其说而讲评之四编且以归书室而
具其所以然者报足下幸察
   答林峦
辱示书及所为文三篇若以是质于熹者熹少不喜辞
长复懒废亡以副足下意然尝闻之学之道非汲汲乎
辞也必其心有以自得之则其见乎辞者非得已也是
以古之立言者其辞粹然不期以异于世俗而后之读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WYG1144-0109b.png
之者知其卓然非世俗之士也今足下之词富矣其主
意立说高矣然类多采摭先儒数家之说以就之耳足
下之所以自得者何如哉夫子所谓德之弃者盖伤此
也足下改之甚善示谕推所闻以讲学闾里间亦甚善
记曰教然后知困知困则知所以自彊矣熹所望于足
下者在此足下勉旃
   答林峦
 率性之谓道脩道之谓教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WYG1144-0109c.png
伊川先生说率性之谓道通人物而言更以其说思之
脩道之谓教二先生及侯氏说却如此然恐不如吕游
杨说尤溪集解想已见之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
伊川先生云涵养于未发之时则可求中于未发之前
则不可宜更思之检此段熟看
 民鲜能久矣与甚矣吾衰也久矣之久同久矣之意得之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WYG1144-0109d.png
 夫妇之愚
伊川先生论之已详大抵自夫妇之所能知能行直至
圣人天地所不能尽皆是说费处而所谓隐者不离于
此也
 道不远人
此段文义未通又多用佛语尤觉走作且更熟玩其文
义为佳
 正已而不求人则无怨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WYG1144-0110a.png
凡读书且虚心看此一段文义令语意分明趣味浃洽
乃佳切不可妄引他处言语来相杂非惟不相似且是
乱了此中正意血脉也
   答吕侁惠书甚慰所守审如是足下之所存诚远且大非熹所
能及也顾不能不以贫自累而求有以得于人则足下
之忍其大而不忍其细又非熹之所能知也抑熹之官
于此禄不足以仁其家而无以副足下之意敢以所闻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WYG1144-0110b.png
为谢冀足下之坚其守也贫者士之常惟无易其操则
甚善
   答杨宋卿
前辱柬手启一通及所为诗一编吟讽累日不忍去手
足下之赐甚厚吏事匆匆报谢不时足下勿过熹闻诗
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然则诗者岂复有工
拙哉亦视其志之所向者高下如何耳是以古之君子
德足以求其志必出于高明纯一之地其于诗固不学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WYG1144-0110c.png
而能之至于格律之精粗用韵属对比事遣辞之善否
今以魏晋以前诸贤之作考之盖未有用意于其间者
而况于古诗之流乎近世作者乃始留情于此故诗有
工拙之论而葩藻之词胜言志之功隐矣熹不能诗而
闻其说如此无以报足下意姑道一二盛编再拜封纳
并以为谢
   答柯国材(翰/)
辱书示以颜子子贡俱以仁为问而夫子告之有若不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WYG1144-0110d.png
同者此固尝思之而非如足下之说也为仁由已此论
为仁之至要盖始终不离乎此夫其所以求师友而事
之之心岂自外至哉既得师友而事之矣然不求诸已
则师友者自师友耳我何有焉以此意推之则二说者
初不异也如足下之言恐非长善救失之意足下思之
而反复其说则熹之愿他所以见属者岂熹所敢当哉
戴陈二生趣向文辞皆可观固知其所自矣有友如此
足以辅仁敢以为足下贺而仆亦将有赖焉斋居无事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WYG1144-0111a.png
宜有暇日以时过我幸得讲以所闻而非所敢望也
   答柯国材
蔡彊来领三月六月九月三书急拆疾读如奉诲语良
慰久别不闻问之怀幸甚幸甚信后岁已晚矣不审为
况何如伏惟味道有相尊候万福熹奉亲粗遣武学阙
尚有三年势不能待目今贫病之迫已甚旦夕当宛转
请祠也亲年日老生事益聊落虽吾道固如此然人子
之心不能不慨然耳时事竟为和戎所误今岁金人大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WYG1144-0111b.png
入据有淮南留屯不去监前事之失不汲汲于渡江欲
图万全之举此可为寒心而我之所以待敌者内外本
末一切刓弊又甚于往年妄论之时矣柰何柰何远书
不能详言也熹自延平逝去学问无分寸之进汨汨度
日无朋友之助未知终何所归宿迩来虽病躯粗健然
心力凋弱目前之事十亡八九至于观书全不复记以
此兀兀于致知格物之地全无所发明思见吾国材精
笃之论而不可得临书恍然也所示易卦次叙此未深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WYG1144-0111c.png
究不敢轻为之说但本图自初爻而阴阳判(左三十二/卦共一阳)
(右三十二/卦共一阴)次爻又一变而又交(兑与艮交/震与巽交)而八卦小成
矣其上因而重之而成六十四卦(此次叙甚明其所以/为易者盖因阴阳往)
(来相易而得名非专谓震巽四五相易而然也此理在/天地间无时不然仰观俯察暑往寒来莫非运用恐不)
(待考诸图象而后明也然古人制作之妙显发/乾坤造化之机有如此者是亦可乐而玩之耳)不合无
愧之说在我固然第所不能无恨者精神言语不足以
感悟万一为恨耳若人人持不合无愧之说则君臣
大伦废矣如何如何李君好学礼贤其志可嘉国材想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WYG1144-0111d.png
亦推诚与之讲论有可采处若得同为此来真寡陋之
幸也春秋工夫未及下手而先生弃去盖亦以心志凋
残不堪记忆此书虽云本根天理然实与人事贯通若
不稽考事迹参以诸儒之说亦未易明也故未及请其
说然尝略闻其一二以为春秋一事各是发明一例如
看风水移步换形但以今人之心求圣人之意未到圣
人洒然处不能无失耳此亦可见先生发明之大旨也
论语比年略加工夫亦只是文义训诂之学终未有脱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WYG1144-0112a.png
然处更有诗及孟子各有少文字地远不欲将本子去
又无人别写得不得相与商确为恨尔若遂此来之约
则庶几得讲之耳三序示及想见用心之精但每每推
与过当恐未得为不易之论又论语序云学为仁一节
不知见得仁字如何分明后面节次如何成就此义须
句句有下落始得不可只如此含糊也近衢州一江元
适登仕(泳/)以书来云顷岁独学常窥求仁之端又谓须
明识所谓元者体诸中而无疑则道之进也化也基诸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WYG1144-0112b.png
此矣此论似非苟然默识试一思之如何江君未相识
书多好议论亦是一老成前辈也易序中云此以无思
(阙/)似以至(阙/) 此恐亦不能无病试更思之近方再读
此经建阳一学者亦欲讲之因招之来年教儿辈得与
共学用年岁工夫看如何昨齐仲寄疑义来乃不知是
石丞者妄意批凿非所施于素昩平生之人然渠既以
此道相期必不相怪但在熹有僣率之咎耳所欲言者
无穷以久不得书无所发端今得来示又以来人立俟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WYG1144-0112c.png
天寒手冷作字不成不能究悉胸中所欲言千里相望
岂胜慨叹但愿果能乘便一来庶得倾倒不然终非纸
札所能具也閤正孺人令郎各安佳老人以下幸安每
勤问念至感未由会晤之前千万以时进道自爱不宣
闰月晦日熹顿首再拜国材丈执事
  欲识仁字大槩且看不仁之人可见盖其心顽如
  铁石不问义理事任已知是以谓之不仁识此气
  象则仁之为道可推而知矣因书试言所得以答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WYG1144-0112d.png
  合否如何耳
   答柯国材
传序鄙意不欲如此昨因论语小传之作已罄鄙怀不
蒙领略遂更不敢复言今所惠书反谓有所爱于言何
耶行行之号尤非所以矫气习之偏而反之于中和之
域区区之意亦不愿老丈之为此称也如何
   答柯国材
示谕忠恕之说甚详旧说似是如此近因详看明道上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1144-0113a.png
蔡诸公之说却觉旧有病盖须认得忠恕便是道之全
体忠体而恕用然后一贯之语方有落处若言恕乃一
贯发出又却差了此意也如未深晓且以明道上蔡之
语思之反复玩味当自见之不可以迫急之心求之如
所引忠恕笃钦以下尤不干事彼盖各言入道之门求
仁之方耳与圣人之忠恕道体本然处初不相干也一
阴一阳不记旧说若如所示即亦是谬妄之说不知当
时如何敢胡说今更不须理会但看一阴一阳往来不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1144-0113b.png
息即是道之全体非道之外别有道也逆顺之说康节
以为先天之数今既晓图子不得彊说亦不通不若且
置之易序两句大病在彼此二字上今改得下面不济
事也凡此数说姑塞来问未知中否有便却望垂教幸
甚幸甚石丈相聚所谈何事其笃诚好学已不易得而
议论明快想讲论之际少所凝滞也书来有少反复草
草作答不能尽所言大抵讲学只要理会义理非人所
能为乃天理也天理自然各有定体以为深远而抑之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1144-0113c.png
使近者非也以为浅近而凿之使深者亦非也学者患
在不明此理而取决于心夫心何常之有好高者已过
高矣而犹患其卑滞于近者已太近矣而犹病其远此
道之所以不明不行而学者所以各自为方而不能相
通也前此以陈许二友好为高奇喜立新说往往过于义理之中正故常因书箴之盖因其病而药之非以为
凡讲学者皆当画于浅近而遂止也然观圣贤之学与
近世诸先生长者之论则所谓高远者亦不在乎创意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1144-0113d.png
立说之间伊川云吾年二十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异然
思今日意味觉得与少时自别又尹和靖门人称尹公
于经书不为讲解而耳顺心得如诵已言此岂必以创
意立说为高哉今吾辈望此地位甚远大槩读书且因
先儒之说通其文义而玩味之使之浃洽于心自见意
味可也如旧说不通而偶自见得别有意思则亦不妨
但必欲于传注之外别求所谓自得者而务立新说则
于先儒之说或未能究而遽舍之矣如此则用心愈劳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1144-0114a.png
而去道愈远恐骎骎然失天理之正而陷于人欲之私
非学问之本意也且谓之自得则是自然而得岂可彊
求也哉今人多是认作独自之自故不安于他人之说
而必已出耳凡此皆石丈书中未及尽布者或因讲论
之次闲为及之幸甚幸甚并以呈齐仲顺之不知如此
卑说还可高意否二公更不及别书也徐丈惠书云有
疑难数板却未见之岂封书时遗之耶偶数时村中乏
纸亦不别拜状只烦为致此意幸甚幸甚顺之书中似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1144-0114b.png
以横渠平易其心之说为不然谈何容易更且思之为
佳盖所谓平易者非苟简轻易之谓也群居终日别作
何工夫便中千万示及一二苟有未安不惮献所疑以
求益也
   答许顺之
示谕记中语病的当改云知用其力而不知所以用力
方则未有不反为之累如何大抵见道未明揣摩求
合自然有漏绽处得公如此琢磨为益大矣后便见报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1144-0114c.png
幸甚两书皆有来意甚慰所望当在何时耶近读何书
工夫次第如何熹论语说方了第十三篇小小疑悟时
有之但终未见道体亲切处如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之类皆未有实见处反思茫然为将柰何熹比因堂劄
促行再入文字乞候终秩万一诸公不欲如此得一教
官之属南去即相见之期近矣但分别之事岂可预料
耶山间无他事岁丰米贱农家极费力然细民饱食遂
无他志亦一幸也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1144-0114d.png
   答许顺之
熹衰老幸向安然气体虚弱非复昔时心力亦未复都
不敢思虑旧业荒废无所发明反而求之似于存养用
力处未有地位甚以自惧耳如吾友于此却已有馀第
未能达于词命之间恐其间亦有未彻底处却宜于事
物名数上着少工夫盖既无精粗本末之异即此亦不
可忽也丧礼留意甚佳但其度数亦不易晓若哀敬之
实则吾友素知之矣当益有馀味也近得横渠语录有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1144-0115a.png
云曲礼乃天地五藏魂魄心府寓于其事试思此语亦
足以发耳记文如所改甚善但所辨说未能尽晓熹意
欲云心之为体亦微矣彼不知用力于此者固徇于物
欲而不自知馀即悉如来示盖不能用其力之语亦似
有病了真如众盲模象达者见之可付一笑
   答许顺之
檀弓篇云殷既练而袝周卒哭而袝孔子善殷据孔子
殷礼为善则当从殷礼练而袝无疑矣然今难遽从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1144-0115b.png
者盖今丧礼皆周礼也葬而虞虞而卒哭卒哭而袝是
一项事首尾相贯若改从殷礼俟练而袝即周人之虞
亦不可行欲求殷礼而證之又不可得是以虽有孔子
之言而未敢改也(温公只依周礼唐开元礼及/近世亦有改者然终不安)礼文极
是密察不可儱侗故圣人致详于此毫发不差盖未详
未尽则于已之心且不能安民之不从尚未论也疑夫
子于二代之礼必有类此者阙其一二则无所證矣前
书因见读礼故劝以致详微细因有损所有馀勉所不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1144-0115c.png
足之言来书乃谓本末精粗本无二致何用如此分别
此又误矣若每每如此则更无用功处更无开口处矣
子夏对子游之语以为譬之草木区以别矣何尝如此
儱侗来惟密察于区别之中见其本无二致者然后上
达之事可在其中矣如吾子之说是先向上达处坐却
圣人之意正不如是虽至于尧舜孔子之圣其自处常
只在下学处也上达处不可著工夫更无依泊处日用
动静语默无非下学圣人岂曾离此来今动不动便先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1144-0115d.png
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崙吞枣向来李丈说铁
笼罩却之病恐未免也
   答许顺之
承在县庠为诸生讲说甚善甚善但所寄诸说求之皆
似太过若一向如此恐骎骎然遂失正途入于异端之
说为害亦不细差之毫釐谬以千里况此非特毫釐之
差乎三复来示为之怅然已辄用愚见附注于下然其
曲折非笔端可尽恐当且以二先生及范尹二公之说
卷三十九 第 16a 页 WYG1144-0116a.png
为标准反复玩味只于平易悫实之处认取至当之理
凡前日所从事一副当高奇新妙之说并且倚阁久之
见实理自然都使不著矣盖为从前相聚时熹亦自有
此病所以相渐染成此习尚今日乃成相误惟以自咎
耳如子韶之说直截不是正理说得尽高尽妙处病痛
愈深此可以为戒而不可学也何由面话究此精微临
风郁结无有穷已国材元聘为况如何昨寄得疑难来
又是一般说话大抵齐仲顺之失之太幽深(顺之/尤甚)而三
卷三十九 第 16b 页 WYG1144-0116b.png
公失之太执著(执著者有时而通幽/深者荡而不反矣)中间一条平坦官
路却没人行著只管上山下水是甚意思因书可录此
意及二序送之为致不及书之意范伯崇学大进刘德
明者亦稍识义理皆可喜耳伯崇杂说一纸附去可见
其持守不差见理渐明之大槩矣然其说有少未尽更
求之却以见喻伯崇去年春间得书问论语数段其说
甚高妙因以呈李先生李先生以为不然令其悫实做
工夫后来便别此亦是一格也然其当时高妙之说亦
卷三十九 第 17a 页 WYG1144-0116c.png
只是依诸先生说而推言之过当处耳非如顺之所示
硬将文义拗横说却也切宜速改至祝至祝大抵文义
先儒尽之盖古今人情不相远文字言语只是如此但
有所自得之人看得这意味不同耳其说非能顿异于
众也不可只管立说求奇恐失正理却与流俗诡异之
学无以异也只据他文理反覆玩味久之自明且是胸
中开泰无许多劳攘此一事已快活了试依此加功如

卷三十九 第 17b 页 WYG1144-0116d.png
   答许顺之
读书大抵只就事上理会看他语意如何不必过为深
之说却失圣贤本意自家用心亦不得其正陷于支
离怪僻之域所害不细矣切宜戒之只就平易悫实处
理会也必有事焉之书不曾接得不知如何上蔡云出
入起居无非事者正以待之则先事而迎忘则涉乎去
念助长则近于留情圣人之心如镜所以异于众人也
观此所谓事者只是事事之事遇此一事则事此一事
卷三十九 第 18a 页 WYG1144-0117a.png
本体昭然此便见所谓操则存舍则亡也见此理极平
易只在目前人自贪慕高远所以求之过当而自失之
也近再看论语尹先生说句句有意味可更玩之不可
以为常谈而忽之也伊川先生云立言当含蓄意思不
可使知德者厌无德者惑此言深有味更思之如何
   答许顺之 空空如也或者多引真空义如何
二程先生说此段甚分明横渠说似过当了愚谓且以
卷三十九 第 18b 页 WYG1144-0117b.png
二程先生之说为主理会正当文义道理自在里许只
管谈玄说妙却恐流入诐淫邪遁里去
 贫而乐云云善莫病于有为学莫病于自足有为则
 无为而或辍自足则不足而或止此学者之大病而
 贤达之必期于进德也盖善自已之当然而学须至
 于不厌知所当然则贫而乐富而好礼骄与謟无所
 事也知所不厌则切磋以道学琢磨以自脩学问明
 辩之不可已也是宜引诗以自况亦明道学之无穷
卷三十九 第 19a 页 WYG1144-0117c.png
 也
此段虽无病然语脉中窒碍处亦多大凡不必如此立
说此先儒之说已略具矣李光祖说甚善 不逆诈不亿不信此有以见圣人皆欲天下后世归
 于宽厚长者之域处盖天下不能皆君子不能皆小
 人私淑艾之可也今设有诈与不信之人彼未必不
 心知其非第此以诚实之道处之亦未必不观感而
 化不亦善乎何用逆亿为然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
卷三十九 第 19b 页 WYG1144-0117d.png
 以非其道彼以小人之道来使此而不先觉岂不为
 所罔乎故亦在所先觉方为贤耳
逆诈亿不信恐惹起自家机械之心非欲彼观感而化
也胡明仲云逆亿在心是自诈自不信也只是此意若
如此说便支离了不亲切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李光祖
曰理地明白则私智无所用之矣此说极善齐仲云抑
亦二字当玩味有深意固是如此莫须也著先觉方是
贤乎乎者疑问之辞以上意未尽故疑问也
卷三十九 第 20a 页 WYG1144-0118a.png
 社夫子曾语宰我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姓以畏
 万民以服则知古人立社岂虚设哉亦以土地所宜
 之木而使民知戒惧其为教莫大焉然哀公问社宰
 我宰我受学圣人之门岂无格言以正其心术直以
 是而长之逢之宜得罪于圣人故反覆重言而深罪
 之如我战则克夫子非不知阵而对灵公必以俎豆
 晋乘楚梼杌鲁春秋孟子非不知闻而对威文以无
 传凡此皆引君于当道曾谓宰我久学于圣人而不
卷三十九 第 20b 页 WYG1144-0118b.png
 之知岂有补于名教者耶
此段只依古注为是又谓古人立木于社使民知所存
著知社之神必有所司则国君所以守社稷其严乎三
桓擅改而鲁之权失所司则哀公之问社宰我因其问
而言使民战栗惜乎其说之不详故夫子叹之曰成事
不说谓不为之详说也遂事不諌谓不因事而諌也使
宰我之知不足以知之则无责可矣知而言之不尽此
圣人之所以惜之也既往不咎盖因其问而可以言而
卷三十九 第 21a 页 WYG1144-0118c.png
不言既往之失今则无及矣无可咎也犹曰今无可言

   答许顺之
 与四时俱者无近功所以可大受而不可小知也谓
 他只如此
一事之能否不足以尽君子之蕴故不可小知任天下
重而不惧故可大受小人一才之长亦可器而使但不
可以任大事耳
卷三十九 第 21b 页 WYG1144-0118d.png
 和顺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莫非命也
 顺受其正则君子于此将何如哉亦曰脩其在我者
 以听其在天者而已矣
和顺于道德是默契本原处理于义是应变合宜处物
物皆有理须一一推穷性则是理之极处故云尽命则
性之所自来处以此推之自不重复不必如前所说
   答许顺之
山间有一二学者相从但其间绝难得好资质者近得
卷三十九 第 22a 页 WYG1144-0119a.png
一人似可喜亦甚醇厚将来亦可望也斋舍迫狭已迁
在圭甫屋后佛顶庵中相聚矣向闻与齐仲在净隐不
知得多少时看何文字如何作工夫今岁复相聚否所
有发明条示数端得反复焉亦胜空书往来耳所示孟
子说备见用意之精然愚意窃谓如此反似求索太过
援引太杂使圣贤立言之本意汨没不明已逐段妄以
己意略论其一二梗槩矣可以类推其馀不能一一备
论也语录中有一节正论此今亦录去可详味之便见
卷三十九 第 22b 页 WYG1144-0119b.png
病痛处亦非小疾不可执吝以为无伤而不之改也齐
仲元聘书中各有少辨论大抵亦止是理会近时学者
过高之失可并取观也
   答许顺之
 亦将以利吾国乎
以利心为仁义即非仁义之正不待有不利然后仁义
阻也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云云/)
卷三十九 第 23a 页 WYG1144-0119c.png
定于一只是混一之一与德惟一之一不同不必过为
说出而语人亦是偶然说及不必言公天下之善以
下云云之说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云云/)君子之
 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升高必自卑推之有本用
 之有序初非有甚高难行之事但病不求之耳归而
 求之有馀师安在乎行险以侥倖区区于霸者之为
 而昩于遵王之道哉故孟子特指恻怛爱牛之一端
卷三十九 第 23b 页 WYG1144-0119d.png
 以启其行不著而习不察之病欲齐王之知吾有是
 心亦曾于爱牛处见之吾安得而自失之耶反之吾
 身急于百姓何止乎及禽兽而已正纳约自牖之论
 因其明以投之也惜乎齐王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
 且曰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是亦岂真知
 反而求之哉第不过见孟子之论而一时消尽鄙吝
 之心故有是云尔使真知求之则明益明圣益圣能
 自已乎不得吾心无有是也
卷三十九 第 24a 页 WYG1144-0120a.png
此段甚好然语亦有过当处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汤事葛之事见于孟子详味其曲折则知圣人之心矣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云云/)此极言仁人孝子之心
 亲切处当其亲亲之重虽大而天下苟得用心亦不
 以为大而俭于其亲而不用也况其馀乎非必天下
 也推其心是如此
此说甚好熹旧说此句以犹为也不为天下惜一棺椁
卷三十九 第 24b 页 WYG1144-0120b.png
之费而俭于其亲也更参酌看如何为稳却示报也
 有馀不敢尽(云/)云在我虽有馀然犹不敢以为尽谓
 只如此了盖道体无穷虽文王亦只得云望道而未
 之见耳
有馀不敢尽似止是过者俯而就之之意故下文云言
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其文意可见也
   答许顺之
石丈惠书以夫子见谓详此二字古人用之本非尊称
卷三十九 第 25a 页 WYG1144-0120c.png
如伐颛臾之季氏毁仲尼之叔孙皆得以称盖犹曰夫
夫之人之比耳然以孔门弟子称仲尼以此故后之人
往往避其号盖不惟不敢使人以是加诸已亦不敢以
是加诸人也熹初通书不欲纷纭及此幸为一言继此
惠音削去二字乃所愿望不然不敢拜而受也告为深
陈之至恳至恳且既以道相知凡百礼文之过其宜者
恐亦有可刋落者得并及之幸甚幸甚
   答许顺之
卷三十九 第 25b 页 WYG1144-0120d.png
此间穷陋夏秋间伯崇来相聚得数十日讲论稍有所
契自其去此间几绝讲矣幸秋来老人粗健心间无事
得一意体验比之旧日渐觉明快方有下工夫处日前
真是一盲引众盲耳此说在石丈书中更不缕缕试取
观之为如何却一语也更有一绝云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沽水来
试举似石丈如何湖南之行劝止者多然其说不一独
吾友之言为当然亦有未尽处后来刘帅遣到人时已
卷三十九 第 26a 页 WYG1144-0121a.png
热遂辍行要之亦是不索性也
   答许顺之书中所谕皆的当之论所恨无馀味耳更向平易著实
处子细玩索须于无味中得味乃知有馀味之味耳之
所譬焉如石丈所说反求诸身亦是要切但经文指意
恐不必如此脩身等字前章已说了此章正是理会脩
身齐家中间事若不如此即爱憎予夺皆不得其所矣
譬字只是度量拟议之意义以方外之事然义初不在
卷三十九 第 26b 页 WYG1144-0121b.png
外也如何如何敬斋记所论极切当近方表里看得无
疑此理要人识得识得即虽百千万亿不为多无声无
臭不为少若如所疑即三纲五常都无顿处九经三史
皆为剩语矣此正是顺之从来一个窠臼何故至今出
脱不得岂自以为是之过耶闻有敬字不活之论莫是
顺之敬得来不活否却不干敬字事惟敬故活不敬便
不活矣此事所差毫釐便有千里之谬非书札所能尽
切在细思会当有契耳先觉之论只著得诚字感字亦
卷三十九 第 27a 页 WYG1144-0121c.png
是赘语只如文字不敢与柯丈见便是逆诈亿不信了
吾人心中岂有许多事耶夜气之说近得来答始觉前
说之有病也
   答许顺之
今岁却得择之在此大有所益始知前此多是悠悠度
日自兹策励不敢不虔但道力衰薄未知能终不退转
否耳大学之说近日多所更定旧说极陋处不少大抵
本领不是只管妄作自误误人深为可惧耳向所论敬
卷三十九 第 27b 页 WYG1144-0121d.png
字不活者如何近日又见此字𦂳切处从前亦只是且
如此说择之必相报矣
   答许顺之熹一出几半年学问思辨之益警发为多大抵圣门求
仁格物之学无一事与释氏同所以寻常议论间偶因
记忆自然及之非是特然立意与之争胜负较曲直也
想见孟子之辟杨墨亦是如此故其言曰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今观所与祝弟书乃有谤释氏之语殊使
卷三十九 第 28a 页 WYG1144-0122a.png
人惊叹不知吾友别后所见如何而为是语也及细读
二书则所可怪者不特此耳且论其大者如所谓栖心
淡泊与世少求玩圣贤之言可以资吾神养吾真者一
一勘过只此二十馀字无一事不有病痛夫人心是活
物当动而动当静而静动静不失其时则其道光明矣
是乃本心全体大用如何须要栖之淡泊然后为得且
此心是个什么又如何其可栖也耶圣贤之言无精粗
巨细无非本心天理之妙若真看得破便成已成物更
卷三十九 第 28b 页 WYG1144-0122b.png
无二致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岂独为资吾神养吾真者
而设哉若将圣贤之言作如此看直是全无交涉圣门
之学所以与异端不同者灼然在此若看不破便直唤
作谤释氏亦何足怪吾友若信得及且做年岁工夫屏
除旧习案上只看六经语孟及程氏文字著开扩心胸
向一切事物上理会(第一不得唤作/尘事昏心也)方知体用一源显
微无间是真实语不但做两句好言语说为资神养真
胡荼自已之说而已也又承见警此则甚荷相爱之深
卷三十九 第 29a 页 WYG1144-0122c.png
然儒者之学于此亦只是顺理而已当显则显当默则
默若涵养深淳则发必中节更无差互既未到此地位
自是随其气习所发不同然若一向矫枉过直则柔弱
者必致狂暴刚彊者必为退缩都不见天理之当然惟
圣门之学以求仁格物为先所以发处自然见得是非
可否不差毫发其工夫到与不到却在人今吾友见教
要使天下之人不知有自家方做得事且道此一念从
何处来唤做本心得否唤做天理得否直是私意上又
卷三十九 第 29b 页 WYG1144-0122d.png
起私意纵使磨挫掩藏得全不发露似个没气的死人
亦只是计校利害之私与圣门求仁格物顺理涵养气
象大段悬隔信知儒释只此毫釐间便是谬以千里处
却望吾友更深思之仍将此书遍呈诸同志相与反复
商确不可又似向来说先觉之义更不与徐柯二丈见
也朋友商论正要得失分明彼此有益何必于此掩覆
只此是私意根株若不拔去使之廓然大公何缘见得
义理真实处耶所论好善优于天下只是一个公字此
卷三十九 第 30a 页 WYG1144-0123a.png
等处何不公之甚也   答许顺之
尤溪书来议论极佳不知平日讲论于此等处有异同
否若无异同则亦可疑耳择之所见日精工夫日密甚
觉可畏如熹辈今只是见得一大纲如此不至堕落邪
魔外道耳若子细工夫则岂敢望渠也徐柯二丈及汝
器近思诸友相聚说何等话向者程舶来求语录本子
去刋因属令送下邑中委诸公分校近得信却不送往
卷三十九 第 30b 页 WYG1144-0123b.png
只令叶学古就城中独校如此成何文字已再作书答
之再送下覆校千万与二丈三友子细校过但说释氏
处不可上下其手此是四海九州千年万岁文字非一
己之私也近闻越州洪适欲刋张子韶经解为之忧叹
不能去怀若见得孟子正人心承三圣意思方知此心
不是苟然也二先生集一部纳去可与二丈及林王陈
诸友同看己有一本并通书送县学通书偶尽且寄此
去亦适值只有此一本不能遍寄耳(闻己吃肉甚善推/此类而扩充则异)
卷三十九 第 31a 页 WYG1144-0123c.png
(说不能/惑矣)
   答许顺之
承上已日书知尝到城中校书曲折甚慰甚慰但且据
旧本为定若显然谬误商量改正不妨其有阙误可疑
无可依据者宁且存之以俟后学切不可以私意辄有
更改盖前贤指意深远容易更改或失本真以误后来
其罪将有所归不可容易千万千万旧来亦好妄意有
所增损近来或得别本證之或自思索看破极有可笑
卷三十九 第 31b 页 WYG1144-0123d.png
(或得朋/友指出)所幸当时只是附注其傍不曾全然涂改耳
亦尝为人校书误以意改一两处追之不及至今以为
恨也   答许顺之
文字镂板有次第否无异论否徐柯二丈通问否学之不
讲似是而非之论肆行而莫之禁所欲言者非书可既
   答许顺之
石兄书来云顺之旦夕到彼深欲去相聚以此间事绪
卷三十九 第 32a 页 WYG1144-0124a.png
牵系动不得屈指月日直到来年春夏间始得少间耳
幼儿未有读书处甚以为挠地远不能遣去尤溪甚可
恨也经阁所要二书偶未有本俟有寄去
   答许顺之
 乾之为卦上下纯乾天之动也人欲不与焉潜只得
 潜见合当见三则过矣君子尤当致谨四则德盛仁
 熟磨不磷涅不缁不可以常情测进退去就时不可
 失皆所以进吾德脩吾业也先儒多以舜自深山之
卷三十九 第 32b 页 WYG1144-0124b.png
 中及其为天下之事明之其弊恐必至于王氏谓九
 三之知九五之位可至而至之得非以利而言乎
乾卦皆圣人之德六爻乃其所处之位也如以舜明之
深得其象舜亦非知尧之位可至而往至之也熟读程
传可见不须别立说若专以进德为言则九五上九两
爻又如何解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也者人也合
 而言之道也既已不仁痒痾疾痛已尚不知顽冥之
卷三十九 第 33a 页 WYG1144-0124c.png
 甚安知其礼乐之为礼乐也是其无如之何也宜矣
大略如此更宜玩味看教著实
 何有于我哉自圣人观众人则遍为尔德无不可者
 自众人观圣人则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故圣人因
 事发见示之以无有也犹曰女奚不曰云云皆其本
 分事尔
此意固好然圣人之词不如是之夸也恐只是谦退不
居之词论语有两处何有于我哉须并观之
卷三十九 第 33b 页 WYG1144-0124d.png
 夜气不足以存始论岂无仁义之心哉无之是生不
 得惟其物交物则惟知有物遂与隔绝孟子于夜气
 言之当其万虑澄寂之中体之虚明自别引而丧之
 者无有矣故欲以复之初爻及之庶几有以用力如何
人皆本有仁义之心但为物欲所害恰似都无了然及
其夜中休息之时不与物接其气稍清自然仁义之良
心却存得些子所以平旦起来未与物接之际好恶皆
合于理然才方如此旦昼之所为便来牿亡之此仁义
卷三十九 第 34a 页 WYG1144-0125a.png
之心便依前都不见了至其甚也夜间虽得休息气亦
不清存此仁义之心不得便与禽兽不远学者正当于
旦昼之所为处理会克已复礼惩忿窒欲令此气常清
则仁义之心常存非是必待夜间万虑澄寂然后用功
也若必如此则日间干当甚事也(不远复更检易传看/与所论亦不相似)
 操则存(仁能/守之)舍则亡(仁不能/守之)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
 心之谓与(仁之不可/已也如是)似以操则存舍则亡为人心惟
 危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为道心惟微妄意推测惭怍
卷三十九 第 34b 页 WYG1144-0125b.png
 之甚乞赐提诲一二庶知所向幸甚幸甚
孟子此四句只是说人心是个活物须是操守不要放
舍亦不须如此安排也心一也操而存则义理明而谓
之道心舍而亡则物欲肆而谓之人心(亡不是无只是/走出逐物去了)
自人心而收回便是道心自道心而放出便是人心顷
刻之间恍惚万状所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也所引仁
字尤不是正是倒说了且更平心玩味不要说得太高
妙无形影非惟教他人理会不得自家亦理会不得也
卷三十九 第 35a 页 WYG1144-0125c.png
大率讲学本为圣贤之言难明故就下面说出教分明
若是向上面说将去即转见理会不得矣如建州人未
识泉州须且教他从南剑州问路去岂可教他过漳州
寻耶此是大病不可不知
   答许顺之
所论操舍存亡之说大槩得之然有未分明处须他日
面论也在山头理会数条始知旧说太高之弊如君子
不谓命止是以所值于外者而言如舜之于瞽瞍文王
卷三十九 第 35b 页 WYG1144-0125d.png
之于纣晏婴之于孔子孔子之不得时位之类不须说
气质不同盖为下两句说不行故也凡若此类甚多皆
好高之弊大抵读书以此为戒且于平易切近分明处
理会为佳耳
   答许顺之
春来吊丧问疾略无少暇前月末间元履又不起疾交
游凋落可为伤叹而岁月如流悔吝日积亦将无闻而
死为可惧耳所喻孟子疑处甚善鄙意寻常正以疑此
卷三十九 第 36a 页 WYG1144-0126a.png
若如诸家之说即每事只说得一边要须说口之于味
(云云/)此固性之所欲然在人则有所赋之分在理则有
不易之则皆命也是以君子不谓之性而付命于天仁
之于父子(云云/)在我则有厚薄之禀在彼则有遇不遇
之殊是皆命也然有性焉是以君子不谓之命而责成
于已须如此看意思方圆无欠阙处请试思之更与石
丈诸公参较喻及为幸   答许顺之
卷三十九 第 36b 页 WYG1144-0126b.png
尤川学政甚肃一方向风极可喜择之书来云古田宰
闻之亦欲效颦果尔则石宰之化不止行于尤川矣天
下事无不可为但在人自彊如何耳观此可见也顺之
既有室家不免略营生理书中所说不知当如何措画
此固不得不尔也粗有衣食之资便免俯仰于人败人
意思此亦养气之一助也但不可汲汲皇皇役心规利
耳想顺之于此必有处决不至如此也
   答许顺之
卷三十九 第 37a 页 WYG1144-0126c.png
斋记子细看未甚活络未须刋刻如何学不到此地位
彊勉斗凑不通检点如此如此便是灵验处也
   答许顺之阁中安好想亦能甘淡泊相助经家务也脩身齐家只
此是学更欲别于何处留心耶熹因循苟且今将老矣
而进脩之功略不加进于此每有愧焉相见似无可说
别后又觉得有无限说话合商量以此临风每深怀想

卷三十九 第 37b 页 WYG1144-0126d.png
   答许顺之
熹为朝廷不许辞免州府差官逼迫甚无好况然亦只
得力伸已志他无可言者示喻是吾忧也杨谢之说固
未为得顺之所论亦过当唯尹公乃是发明程子之意
试更思之(似亦只是称/已勉人之意)圣人本意似只如此也
   答许顺之
所示数条鄙意有未安者已具纸尾大抵旧来多以佛
老之似乱孔孟之真故每有过高之弊近年方觉其非
卷三十九 第 38a 页 WYG1144-0127a.png
而亦未能尽革但时有所觉渐趋平稳耳顺之此病尤
深当痛省察矫揉也邓尉持已爱人如此甚不易得但
今时学者轻率大言先将恭敬退让之心坏了不是小
病若实有为己之意先去此病然后可耳
   答许顺之
潮州有一许敬之者闻尝相过甚好不知谢簿识之否
烦为问云今在何处因书报及陈君诗亦佳大凡学者
勉其务实少近名为佳耳
卷三十九 第 38b 页 WYG1144-0127b.png
   答陈齐仲
向所寄示诗解用意甚深多以太深之故而反失之凡
所疑处重已标出及录旧说求教幸试思之因便垂诲
幸幸三事之喻甚善但既知其骄矜走失而犹以为未
可去不知更欲如何方可去也差之毫釐缪以千里岂
容公然走失耶相马之说恐与忠恕之意不同盖忠恕
之理则一而人之所见有浅深耳岂有所拣择取舍于
其间哉学者欲知忠恕一贯之指恐亦当自违道不远
卷三十九 第 39a 页 WYG1144-0127c.png
处著力方始隐约得一个气象岂可判然以为二物而
不相管耶格物之论伊川意虽谓眼前无非是物然其
格之也亦须有缓急先后之序岂遽以为存心于一草
木器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
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
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
其成饭也来谕似未看破此处病败恐不免出入依违
之弊耳近尝辩论杂学家数家之说漫录此数条去不
卷三十九 第 39b 页 WYG1144-0127d.png
审高明以为如何顺之不二法门则不可休不可休似
未是不二法门请更于此下语如何渠所寄来孟子说
大抵其说亦苦于太高却失本意可更商量须于平易
明白中荐取不必如此打绕也
   答徐元聘
文王无伐纣之心而天与之人归之其势必诛纣而后
已故有肃将天威大勋未集之语但纣恶未盈天命未
绝故文王犹得以三分之二而服事纣若使文王未崩
卷三十九 第 40a 页 WYG1144-0128a.png
十二三年纣恶不悛天命已绝则孟津之事文王亦岂
得而辞哉以此见文武之心未尝不同皆无私意视天
与人而已
伊川谓无观政之事非深见文武之心不能及此非为
存名教而发也若有心要存名教而于事实有所改易
则夫子之录泰誓武成其不存名教甚矣近世有存名
教之说大害事将圣人心迹都做两截看了殊不知圣
人所行便是名教若所行如此而所教如彼则非所以
卷三十九 第 40b 页 WYG1144-0128b.png
为圣人矣
周公东征不必言用权自是王室至亲与诸侯连衡背
叛当国大臣岂有坐视不救之理帅师征之乃是正义
不待可与权者而后能也若马郑以为东行避谤乃鄙
生腐儒不达时务之说可不辨而自明陈少南于经旨
多疏略不通点检处极多不足据以为说来教所谓周
公之志非为身谋也为先王谋也非为先王谋也以身
任天下之重也此语极佳
卷三十九 第 41a 页 WYG1144-0128c.png
召公不说盖以为周公归政之后不当复留而已亦老
而当去故周公言二人不可不留之意曰呜呼君已曰
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
尤违又历道古今圣贤倚赖老成以固其国家之事又
曰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只此便见周
公之心每读至此未尝不喟然太息也试于此等处虚
心求之如何
   答徐元聘
卷三十九 第 41b 页 WYG1144-0128d.png
承喻人物之性同异之说此正所当疑当讲者而考订
精详又见志意之不衰也慰幸慰幸熹闻之人物之性
本无不同而气禀则不能无异耳程子所谓率性之谓
道兼人物而言又云不独人尔万物皆然者以性之同
然者而言也所谓人受天地之正气与万物不同又云
只是物不能推人则能推之者以气禀之异而言也故
又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便不是
熟味此言可见先生之意岂若释氏之云哉承喻云云
卷三十九 第 42a 页 WYG1144-0129a.png
胡子知言正如此说(内一章首云子/思子曰者是也)然性只是理恐难
如此分裂只是随气质所赋之不同故或有所蔽而不
能明耳理则初无二也至孟子说中所引乃因孟子之
言只说人分上道理若子思之意则本兼人物而言之
也性同气异只此四字包含无限道理幸试思之若于
此见得即于圣贤之言都无窒碍矣
   答王近思
向所寄论笔势甚可观但少主宰著眼目多被题目转
卷三十九 第 42b 页 WYG1144-0129b.png
却已是大病又多用庄子语虚浮无骨肋试取孟韩子
班马书大议论处熟读之及后世欧曾老苏文字亦当
细考乃见为文用力处今人多见出庄子题目便用庄
子语殊不知此正是千人一律文章若出庄子题目自
家却从别处做将来方是出众文字也老钝久不为文
如此主张未知是否更思之更思之抑人之为学亦不
专为科举而已不审吾友比来于为已之学亦尝致意
否汝器诸友相聚日所讲者何事因来更详及此为佳
卷三十九 第 43a 页 WYG1144-0129c.png
   答王近思
穷居且尔忧苦之馀无复仕进意杜门脩身以毕此生
而已累书所问缘多出入无人收拾往往散落以此不
及奉报然其大略只是要做文字应科举誇世俗而已
年来懒废于此尤悉弃置不能有所可否于其间也
   答王近思
示喻学之难易及别纸所疑足见好问之意本欲一一
答去然熟观之似未尝致思而汎然发问者若此又率
卷三十九 第 43b 页 WYG1144-0129d.png
然奉答窃恐祗为口耳之资而无益问学之实今且请
吾友只将所问数条自加研究自设疑难以吾心之安
否验众理之是非纵未全通亦须可见大略然后复以
见喻计其间当有不待问而决者矣所云或者竞生新
意不知此是何人并幸喻及
   答王近思
别纸所示适此冗冗不及细观大抵似有要说高妙作
文章之意此近世学者之大患也但日用之间以敬为
卷三十九 第 44a 页 WYG1144-0130a.png
主而于古昔圣贤及近世二先生之言逐一反复子细
玩味勿遽立说以求近功则久之当有贯通处而胸次
了然无疑矣
   答王近思所论缕缕已悉大抵吾友明勉有馀而少持重韬晦气
象此是大病今秋若与荐送能迂道一见过幸幸所怀
当面布之乃可尽耳闻祝弟持大学说及观过知仁辨
论去皆是向来草槁往返未定之说渠乃不知本末持
卷三十九 第 44b 页 WYG1144-0130b.png
去误人甚不便可为焚之
   答王近思
前此欲铭先夫人之墓以未尝习为之无以应命亦自
念君子之事亲以诚正不在此但能笃志力行使人谓
之君子之子则其为亲荣也大矣祭文尤所未解凡丧
父在父为主今自主之一失也古者将葬祖奠遣奠祝
以事告而无文辞二失也古人居丧则言不文盖哀戚
胜之不能文也今文甚矣又将振而矜之此三失也孔
卷三十九 第 45a 页 WYG1144-0130c.png
子曰丧与其易也宁戚吾友其未之思欤大抵吾友诚
悫之心似有未至而华藻之饰常过其哀故所为文亦
皆辞胜理文胜质有轻扬诡异之态而无沉潜温厚之
风不可不深自警省讷言敏行以改故习之谬也
   答王近思
校书闻用力甚勤近作一序略见编纂之意若但欲旦
夕自警则亦何必求其辞之美耶精思力行于送往事
居之际而识其所由来是则学者之急务也
卷三十九 第 45b 页 WYG1144-0130d.png
   答王近思
所示疑问深见好学之笃已辄具注所见于下且更于
先达所言之中择取其精要者一说反复玩味久而不
忘当自有心解处不可妄以私意穿凿恐失之浸远难
收拾也如必闻其政之说亦骎骎然走作了也戒之戒

   答王近思
到此匆匆三月政不得施教不得行日有愧怍而已所
卷三十九 第 46a 页 WYG1144-0131a.png
论己悉洪范说未暇细看此间相去不远不知能略见
访相聚数日否此事须款曲讲论方见意味非文字言
语可寄也人还草草馀俟面道
   答王近思
 平时无事是非之辩似不能惑事至而应则陷于非
 者十七八虽随即追悔后来之失又只如故今欲临
 事时所谓可喜可怪可畏可沮者不能移其平时之
 心其道何由
卷三十九 第 46b 页 WYG1144-0131b.png
此是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之病且宜读书穷
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安
且固矣
 颜子在陋巷而颜路甘旨有阙则人子不能无忧颜
 子方不改其乐必有处此矣
此说亦只是上条意思此重则彼自轻别无方法别无
意思也
 孔子谓夷齐不念旧恶则是其父子兄弟之间犹有
卷三十九 第 47a 页 WYG1144-0131c.png
 可议也苏氏违言之说果可据乎孔子之言必有见
 矣
伯夷既长且贤其父无故舍之而立叔齐此必有故故
苏氏疑之观子贡问怨乎之意似或有此意然不必疑
但看后来求仁得仁便无怨处则可以见圣贤之心便
有甚死雠亦只如此消融了也 孙思邈胆欲大之说有所未喻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卷三十九 第 47b 页 WYG1144-0131d.png
 霍光小心谨厚而许后之事不可以为不知马援戒
 诸子以口过而裹尸之祸乃口过之所致二人之编
 在小学无亦取其一节耶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取人之善为已师法正不当如此
论也
   答王近思
昨在郡匆匆不能款曲至今为恨耳别纸疑义已悉奉
答亦恨向来不得面论也熹归来数日卜葬未定湖南
卷三十九 第 48a 页 WYG1144-0132a.png
误恩不容祗赴又闻经界报罢不见信于朝廷如此如
何更可任一道之寄耶初辞未允近已上章自劾次第
必得请矣   答王近思
 吾道一以贯之
此说未是更检精义中二程先生及谢侯二说熟看杨
尹说正是错会明道意然曾子是力行得熟后见得今
人只是说得自是意味不同正便说得十分亦不济事
卷三十九 第 48b 页 WYG1144-0132b.png
 仁
此说未是更检伊川先生说孝悌为仁之本博爱之谓
仁心譬如榖种三处看更检易传复卦彖辞及孟子论
四端处子细看
   答魏元履
欲为春秋学甚善但前辈以为此乃学者最后一段事
盖自非理明义精则止是较得失考同异心绪转杂与
读史传摭故实无以异况如老兄心中本闹恐非所以
卷三十九 第 49a 页 WYG1144-0132c.png
矫失而趋中也愚意以为不若只看论语用年岁工夫
却看證候浅深别作道理然但论语中看得有味馀经
亦迎刃而解矣圣人之言平易中有精深处不可穿凿
求速成又不可苟且闲看过直须是置心平淡悫实之
地玩味探索而虚恬省事以养之迟久不懈当自觉其
益切不可以轻易急迫之心求旦暮之功又不可因循
媮惰虚度光阴也语录中一两段说此事处别纸上呈
可见此非臆说亦见春秋之未易学也若于此见得一
卷三十九 第 49b 页 WYG1144-0132d.png
义理血脉方觉从前一团私意妄想自家身心尚且奈
何不下如何说得行道救时底话真是可笑语录散漫
亦难看卒无入头处若只欲遮眼又不济事不若且只
就论语中做工夫有胡丈会义初本否二先生说论语
处皆在其中矣大抵只看二先生及其门人数家之说
足矣会义中如王元泽二苏宋咸杂说甚多皆未须看
徒乱人耳所欲言者甚多然其序说未到幸且勉力终
不敢自外也
卷三十九 第 50a 页 WYG1144-0133a.png
   答魏元履
裘父所云欲于论语作数说此语可疑寻常读书只为
胸中偶有所见不能默契故不得已而形之于口恐其
遗忘故不得已而笔之于书初不觉其成说也若读书
而先有立说之心则此一念已外驰矣若何而有味耶
老兄所论昭烈知有权而不知有正愚意则以谓先主
见几不明经权俱失当刘琮迎降之际不能取荆州乌
在其知权耶至于狼狈失据乃不得已而出于盗窃之
卷三十九 第 50b 页 WYG1144-0133b.png
计善用权者正不如此若声罪致讨以义取之乃是用
权之善盖权不离正正自有权二者初非二物也子房
用智之过有微近谲处其小者如蹑足之类其大则扶
汉以为韩而终身不以语人也若武侯即名义俱正无
所隐匿其为汉复雠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
有补于天下后世非子房比也盖为武侯之所为则难
而子房投间乘隙得为即为故其就之为易耳顷见李
先生亦言孔明不若子房之从容而子房不若武侯之
卷三十九 第 51a 页 WYG1144-0133c.png
正大也不审尊意以为如何
   答魏元履
比来观何书大抵人当有以自乐则用行舍藏之间随
所遇以安之和靖先生云如霁则行如潦则休此言有
味也三哥失解能自遣否后生所虑学不足身不立尔
得失区区何足深介意也
   与魏应仲(元履子/)
三哥年长宜自知力学以副亲庭责望之意不可自比
卷三十九 第 51b 页 WYG1144-0133d.png
儿曹虚度时日逐日早起依本点礼记左传各二百字
参以释文正其音读俨然端坐各诵百遍讫诵孟子三
二十遍熟复玩味讫看史数板(不过/五六)反复数遍(文词通/畅议论)
(精密处诵/数过为佳)大抵所读经史切要反复精详方能渐见旨
趣诵之宜舒缓不迫令字字分明更须端庄正坐如对
圣贤则心定而义理易究不可贪多务广涉猎卤莽才
看过了便谓己通小有疑处即更思索思索不通即置
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归日逐一理会切不可
卷三十九 第 52a 页 WYG1144-0134a.png
含糊护短耻于资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又置
簿记逐日所诵说起止以俟归日稽考起居坐立务要
端庄不可倾倚恐至昏怠出入步趋务要凝重不可剽
轻以害德性以谦逊自牧以和敬待人凡事切须谨饬
无故不须出入少说闲话恐废光阴勿观杂书恐分精
力早晚频自点检所习之业每旬休日将一旬内书温
习数过勿令心少有放佚则自然渐近道理讲习易明

卷三十九 第 52b 页 WYG1144-0134b.png
   答范伯崇(癸未/)
前书所询民可使由之一段熹窃谓两说似不相妨盖
民但可使由之耳至于知之必待其自觉非可使也由
之而不知不害其为循理及其自觉此理而知之则沛
然矣必使之知则人求知之心胜而由之不安甚者遂
不复由而惟知之为务其害岂可胜言释氏之学是已
大抵由之而自知则随其浅深自有安处使之知则知
之必不至至者亦过之而与不及者无以异此机心惑
卷三十九 第 53a 页 WYG1144-0134c.png
志所以生也
   答范伯崇
苏氏陈灵以后未尝无诗之说似可取而有病盖先儒
所谓无诗者固非谓诗不复作也但谓夫子不取耳康
节先生云自从删后更无诗者亦是此意苏氏非之亦
不察之甚矣故熹于集传中引苏氏之说而系之曰愚
谓伯乐之所不顾则谓之无马可矣夫子之所不取则
谓之无诗可矣正发明先儒之意也大抵二苏议论皆
卷三十九 第 53b 页 WYG1144-0134d.png
失之太快无先儒惇实气象不柰咀嚼所长固不可废
然亦不可不知其失也十五国风次序恐未必有意而
先儒及近世诸先生皆言之故集传中不敢提起盖诡
随非所安而辨论非所敢也欧阳公本末论甚佳熹亦
收在后语中矣似此等且当阙之而先其所急乃为得
耳不可使知之谓凡民耳学者固欲知之但亦须积累
涵泳由之而熟一日脱然自有知处乃可亦非可使之
彊求知也机心惑志就吕博士之说求之则只如前日
卷三十九 第 54a 页 WYG1144-0135a.png
所说为是学者未知所止则不必言机心惑志只是冥
心妄作耳机心惑志正谓见得一斑半点而凿知自私
之流也圣人教人不过博文约礼而学者所造自有浅
深此喟然弗畔所以不同也颜子见圣人接人处都从
根本上发见横渠所指是也馀人但能因圣人所示之
方博文以穷理约礼以脩身如此立得定则亦庶乎可
以不为外物诱怵异端迁惑矣自今观之颜子地位见
处固未敢轻议只弗畔一节亦恐工夫未到此不可容
卷三十九 第 54b 页 WYG1144-0135b.png
易看也性中只有仁义礼智曷尝有孝悌来此语亦要
体会得是若差了即不成道理盖天下无性外之物岂
性外别有一物名孝悌乎但方在性中即但见仁义礼
智四者而已仁便包摄了孝悌在其中但未发出来未
有孝悌之名耳非孝悌与仁各是一物性中只有仁而
无孝悌也(仁所包摄不止孝悌凡慈/爱恻隐之心皆所包也)犹天地一元之气
只有水火木金土言水而不曰江河淮济言木而不曰
梧槚樲棘非有彼而无此也伊川又云为仁以孝悌为
卷三十九 第 55a 页 WYG1144-0135c.png
(事之本守之/本之类是也)论性则以仁为孝悌之本(天下之大本/之类是也)
此皆要言细思之则自见矣
   答范伯崇
 卫君待子而为政熹尝问先生瞽䏂杀人事先生曰蒯聩父子只为无此
心所以为法律所縳都转动不得若舜之心则法律縳
他不住终身䜣然乐而忘天下求仁得仁何怨之有然
此亦只是论其心尔岂容他如此去得问先儒八议之
卷三十九 第 55b 页 WYG1144-0135d.png
说如何曰此乃蔽罪时事其初须著执之不执则士师
失其职矣熹尝以先生之意参诸明道及文定之说(明/道)
(说见师训文定/说见哀二年)窃谓蒯瞆父子之事其进退可否只看
辄之心如何尔若辄有拒父之心则固无可论若有避
父之心则卫之臣子以君臣之义当拒蒯瞆而辅之若
其必辞则请命而更立君可矣设或辄贤而国人不听
其去则为辄者又当权轻重而处之使君臣父子之间
道并行而不相悖亦必有道苟不能然则逃之而已矣
卷三十九 第 56a 页 WYG1144-0136a.png
义至于此已极精微但不可有毫发私意于其间耳来
喻以谓蒯膭之来诸大夫当身任其责请命于天子而
以逆命讨之是矣(已尝有天子之命而蒯/瞆违之则不说命亦可)但又云辄不
与谋其事避位而听于天子则恐不免有假手于大夫
以拒父而阴幸天子之与己之心焉掩耳盗钟为罪愈
(许多私意都在只是免得/自家犯手情理尤不好也)又云遽然兴师以胁其父
于人子之心安乎自卫国言之则兴师以拒得罪于先
君而不当立之世子义也自辄言之则虽已不与谋而
卷三十九 第 56b 页 WYG1144-0136b.png
听大夫之所为请命于天子而讨之亦何心哉来喻本
欲臣子之义两得立意甚善但推而言之便有此病似
是于辄之处心𦂳要处看得未甚洒落所以如此(孟子/所谓)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者此也)故愚窃谓辄之心但当只见父子之
亲为大而不可一日立乎其位自始至终自表至里只
是一个逃而去之便无一事都不见其他方是直截不
审伯崇以为如何
 子贡问士
卷三十九 第 57a 页 WYG1144-0136c.png
伊川先生所云以子贡平时气象知之又味夫子所答
之意有耻不辱才是依本分不疏脱不是过当底事尽
似退后一步说然考其实则甚难所谓笃实自得之事
也便可见往来答问意旨子贡所以请问其次者盖为
自省见得有未稳当处可见孔门学者为已之实若曰
固己优为便是失照管也
   答范伯崇
来书谓圣人未尝以得天下为心是矣但谓可取则取
卷三十九 第 57b 页 WYG1144-0136d.png
未可以取则不取莫非顺乎天理如此则是有待而为
也语似有病尝谓文王之事纣惟知以臣事君而已都
不见其他兹其所以为至德也若谓三分天下纣尚有
其一未忍轻去臣位以商之先王德泽未忘历数未终
纣恶未甚圣人若之何而取之则是文王之事纣非其
本心盖有不得已焉耳若是则安得谓之至德哉至于
武王之伐纣观政于商亦岂有取之之心而纣罔有悛
心武王灼见天命人心之归已也不得不顺而应之故
卷三十九 第 58a 页 WYG1144-0137a.png
曰予弗顺天厥罪惟均以此观之足见武王之伐纣顺
乎天而应乎人无可疑矣此说与来书云云固不多争
但此处不容有毫发之差天理人欲王道霸术之所以
分其端特在于此耳来书以谓文武之心初无异指固
是如此但恐此处不分明即所谓无异旨者乃是一时
差却耳孟子论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文王是也取
之而燕民悦则取之武王是也此亦止为齐王欲取燕
故引之于文武之道非谓文王欲取商以商人不悦而
卷三十九 第 58b 页 WYG1144-0137b.png
止而武王见商人之悦而归已而遂往取之也如言仲
尼不有天下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岂益周公伊尹仲
尼皆有有天下之愿而以无天子荐之与天意未有所
废而不得乎直是论其理如此耳凡此类皆须研究体
味见得圣人之心脱落自在无丝毫惹绊处方见义理
之精微于日用中自然得力所谓知至而意诚也盖几
微之间众理昭晰虽欲自欺而不可得矣至此方可说
言外见意得意忘言不然止是钻故纸耳愚意如此不
卷三十九 第 59a 页 WYG1144-0137c.png
知伯崇以为如何恐有疏缪处切望反复幸甚三分天
下一节似因十乱之事而遂言之兼此前后数章皆是
历举古圣王事如孟子舜明庶物以下数章之比更详
考见教为幸达巷党人本不知孔子但叹美其博学而
惜其无所成名谓不以一善得名也此言至为浅近然
自察迩言者观之则于此便见圣人道德纯备不可以
一善名愚夫愚妇可以与知而其所以然者圣人有所
不知也故孔子不欲以党人之所称者自居而曰必欲
卷三十九 第 59b 页 WYG1144-0137d.png
使我有所执而成名则吾尝执御矣何不以是见名乎
此章吕与叔说盖如此但其辞约耳馀说似皆未满人
意如何如何
   答范伯崇(同吕子约蒋子先/)
 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易也时也道也皆一
 也自其流行不息而言之则谓之易自其推迁无常
 而言之则谓之时而其所以然之理则谓之道时之
 古今乃道之古今时之盛衰乃道之盛衰人徒见其
卷三十九 第 60a 页 WYG1144-0138a.png
 变动之无穷也而不知其时之运也徒见其时之运
 也而不知其道之为也道之为道实造化之枢机生
 物之根本其随其从非有所随有所从也一气运行
 自有所不得已焉耳所谓易有太极其此之谓欤一
 说当处便是时其变动不居往来无穷者易也其所
 以然者道也一说易道之生也故曰易变易也然易
 有太极故又曰随时变易以从道也故伊川曰君子
 顺时如影之随形可离非道也夏葛冬裘饥食渴饮
卷三十九 第 60b 页 WYG1144-0138b.png
 岂有一毫人为加乎其间哉随时而已时至自从而
 自不可须臾离也以是知随时变易以从道三者虽
 若异名而易之于道初无两物也然自学者分上言
 之苟未识夫所谓易则时食而饮时葛而裘毫釐之
 差其应皆忒则将以何为道哉又尝以是思之尽天
 下之变而已不自道者其易之体欤未尝截然离析
 者其斯之谓道欤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此
 指易而言谓人事也以理言之一流行而无穷则时
卷三十九 第 61a 页 WYG1144-0138c.png
 之迁移固自未尝不随其所当然而然也当然而然
 即从道也就人言之众人不识易而不能体则时既
 迁而不知遂以倒行逆施而违其时之所当然惟圣
 贤之流行无穷而识之体之其身即易故能变易以
 从道所谓随时变易以从道犹曰时中云耳(道不可/直谓之)
 (中姑借时/中而言耳)未知是否
易指卦爻而言以乾卦之潜见跃飞之类观之则随时
变易以从道者可见矣
卷三十九 第 61b 页 WYG1144-0138d.png
 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者圣人
 事也先观动之一字则知会通者变动之总也天下
 之事变动无穷而其所以至于如此变动无穷者必
 有一事为之端由也此一事者万变之所总也圣人
 则有以见天下之动而举目即观夫变动之所总故
 无穷之事变滔滔然各入其纲目而事事物物各处
 之以其所当然所谓行其典礼也典礼事物中之所
 有而当然者也一说观会通以行典礼会通纲要也
卷三十九 第 62a 页 WYG1144-0139a.png
 事物之枢也观会通犹云知至会典礼犹云至之也
 如父父子子之会通惟慈孝而已至于父止于慈子
 止于孝各止其则是乃行其典礼也苟不知父父之
 慈子子之孝则将何自而行其礼乎一说会通会而
 且通也未知孰是会以物之所聚而言通以事之所宜而言
 圣人生而知之者也然未生于天地之间则始终之
 理虽具而大明之者谁乎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圣人
卷三十九 第 62b 页 WYG1144-0139b.png
 出焉大明天道之终始便是卦之六位应时俱成更
 无渐次由是时乘六龙以御天而变化无穷焉天地
 设位理固皆具圣人成能理乃大明具者天也明者
 人也(先生批云抹处说/得甚巧然极有病)
自大哉乾元至品物流形是言元亨之义大明终始至
以御天是说圣人体元亨之用耳
 四德之元专言之则全体生生之理也故足以包四
 者偏言之则指万物发生之端而已故止于一事
卷三十九 第 63a 页 WYG1144-0139c.png
孔子之言仁专言之也孟子之言仁义偏言之也 保合大和即是保合此生理也天地氤氲乃天地保
 合此生物之理造化不息及其万物化生之后则万
 物各自保合其生理不保合则无物矣
各正性命言其禀则之初保合大和言于既得之后天
地万物盖莫不然不可作两节说也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如日方升虽未中天而其光已
 无所不被矣
卷三十九 第 63b 页 WYG1144-0139d.png
九二君德已著至九五然后得其位耳
 元者善之长也亦仁而已体仁则痒疴疾痛举切吾
 身故足以长人亨者嘉之会会通也会而通也通有
 交之意嘉会犹言庆会会通而不嘉者有矣如小人
 同谋其情非不通也然非嘉美之会又安有亨乎利
 者义之和和合于义即利也利物足以和义盖义者
 得宜之谓也处得其宜不逆于物即所谓利利则义
 之行岂不足以和义乎贞者事之干彻头彻尾不可
卷三十九 第 64a 页 WYG1144-0140a.png
 欠阙人之遇事所以颓惰不立而失其素志者不贞
 故也此所谓贞固足以干事文言四德大槩就人事
 言之自君子体仁以下体乾之德见诸行事者也是
 以系之曰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嘉之会众美之会也如万物之长畅茂蕃鲜不约而会
也君子能嘉其会则可以合于礼矣如动容周旋无不
中礼是也利是义之和处义有分别断割疑于不和然
行而各得其宜是乃和也君子之所谓利也利物谓使
卷三十九 第 64b 页 WYG1144-0140b.png
物各得其所非自利之私也干犹身之有骨故板筑之
栽谓之桢干推此可以识贞之理矣
 乾元亨利贞犹言性仁义礼智
此语甚稳当
 初九龙德而潜隐止言其自信自乐而已至九二出
 见地上始见其纯亦不己之功也
潜者隐而未见行而未成德虽已完特未著耳
 既处无过之地则唯在闲邪纯敬而已虽曰无过然
卷三十九 第 65a 页 WYG1144-0140c.png
 而不闲则有过矣确乎其不可拔非专谓退逊不改
 其操也忧乐行违时焉而已其守无自而可夺如富
 贵不淫贫贱不移之意忠信脩辞且大纲说所以进
 德脩业之道知至知终则又详言其始终工夫之序
 如此亲切缜密无纤悉之间隙忠信便是著实根基
 根基不实何以进步脩辞立诚只于平日语默之际
 以气上验之思与不思而发意味自别明道所谓体
 当自家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实事者只观发言之
卷三十九 第 65b 页 WYG1144-0140d.png
 平易躁妄便见其德之厚薄所养之浅深矣知至则
 知其道之所止至之乃行矣而验其所知也知终则
 见其道之极致终之乃力行而期至于所归宿之地
 也知而行行而知者交相警发而其道日益光明终
 日乾乾又安得一息之间哉九三虽曰圣人之学其
 实通上下而言学者亦可用力圣学渊源几无馀蕴
 矣
忠信心也脩辞事也然蕴于心者所以见于事也脩于
卷三十九 第 66a 页 WYG1144-0141a.png
事者所以养其心也此圣人之学所以内外两进而非
判然两事也知至至之主至知终终之主终程子此说
极分明
 上下无常进退无恒非为邪枉非离群类则其心之
 所处果安在哉
随时而变动静不失其宜乃进德脩业之实也
 遗书云仁道难言唯公近之非以公训仁当公之时
 仁之气象自可默识
卷三十九 第 66b 页 WYG1144-0141b.png
公固非仁然公乃所以仁也仁之气象于此固可默识
然学者之于仁非徒欲识之而已
   答范伯崇
 有朋自远方来以平生之所闻验之若合符节而无
 丝发之差岂不乐哉此出于上蔡而其本说太广撮
 其要如此此但以志合道同故可乐谢先生谓无丝发之差不免
过言
卷三十九 第 67a 页 WYG1144-0141c.png
 事君则能格其非心不至于以讦为直格君心之非
 者大人之事孝悌固是顺德然所造有浅深未必皆
 能大人之所为也犯颜而谏主于爱君夫子之告子
 路亦曰勿欺也而犯之然则所谓犯上者恐不如此
 直谓出事公卿凡在己上者能移孝心以事之不至
 犯分而已
犯上不必专为事君凡在己上者皆是举事君如此则
其他可知孟子曰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而穆王命
卷三十九 第 67b 页 WYG1144-0141d.png
伯囧以绳愆紏缪格其非心则不必大人也前贤如董
仲舒之流非一人皆能使其君愧畏而不敢为非是亦
格其非心也 记曰辞欲巧诗美仲山甫而以令仪令色称之则巧
 言令色非尽不仁也若巧言令色而无德以将之以
 是说人之观听此之谓失其本心焉得仁有诸中而
 形诸外则其色必庄而非有意于令其辞必顺而非
 有意于巧君子所以贵乎道者如此诗人所以美仲
卷三十九 第 68a 页 WYG1144-0142a.png
 山甫之德而非巧言令色之谓也辞欲巧自承上文
 情欲信为说盖曰既有诚心须善辞令以将之耳与
 此异旨鲜者立言婉微之体所谓辞不迫切而意已
 独至者若谓非尽不仁则巧言令色有时而仁矣义
 恐未安又曰无德以将之故鲜仁窃谓巧言令色其
 本已不正何能复有德以将之耶
辞欲巧乃断章取义有德者言虽巧色虽令无害若徒
言令色小人而已
卷三十九 第 68b 页 WYG1144-0142b.png
 信近于义横渠说与谢说自不同如横渠说远耻辱
 一句恐不通窃谓此章意在谨始如言须当近义虑
 其后之不可复也恭须当近礼恐其自贻耻辱也不
 敢失亲于可贱之人惧其非所可宗也有言必虑其
 所终行必稽其所敝之意
此论颇善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以私为私室如古注说恐未
 安窃谓私是颜子自受用处夫子退而默省之以为
卷三十九 第 69a 页 WYG1144-0142c.png
 亦足以启予矣(此一句游/大信说)盖非颜子不能深喻夫子
 之言非夫子不足以知颜子之所以潜心也
以私为颜子自受用处恐未安退非夫子退乃颜子退
发启发也始也如愚人似无所启发今省其私乃有
启发与启予之启不同
 视其所以此章盖述上文为说退而省其私私所安
 也
论语立言虽间以类相从每称子曰即自为一段不必
卷三十九 第 69b 页 WYG1144-0142d.png
专以上下文求之
 温故知新学至此而无穷矣至于夫子而犹曰学不
 厌非以其无穷哉可以为师者以其足以待无方之
 问也温故而不知新虽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足
 以为史而不足以为师也
此论甚佳
 人而无信车之与马牛本两物以輗軏交乎其间而
 引重致远无所不至焉物与我未合亦二物以信行
卷三十九 第 70a 页 WYG1144-0143a.png
 乎其间则物我一致矣夫然后行
本文只言车无輗軏不可行譬如人无信亦不可行今
乃添入马牛于其间此苏氏之凿
 子入太庙旧说谓礼主于敬每事问所以为敬恐胜
 今说
杨先生之说甚长
   答范伯崇
 王制丧三年不祭天地社稷惟越绋而行事郑氏不
卷三十九 第 70b 页 WYG1144-0143b.png
 解不祭之义按吕博士云人事之重莫甚于哀死故
 有丧者之毁如不欲生大功之丧业犹可废丧不贰
 事如此则祭虽至重亦有所不行盖祭而诚至则忘
 哀祭而诚不至则不如不祭之为愈后世哀死不如
 古人之隆故多疑于此郑氏解惟祭天地社稷云不
 以卑废尊也愚谓此说非是按天子诸侯之丧所不
 祭者惟宗庙尔郊社五祀皆不废也天地可言尊于
 宗庙五祀社稷不尊于宗庙也但内事用情故宗庙
卷三十九 第 71a 页 WYG1144-0143c.png
 虽尊而有所不行外事由文故社稷五祀不可废其
 祭曾子问疏所谓外神不可以己私丧久废其祭其
 说优于郑氏矣内事用情者以子孙哀戚之情推祖
 考之心知其必有所不安于此(曾子问篇云天子崩/国君薨祝取群庙之)
 (主而藏诸祖庙郑氏注曰象有凶者/聚也愚谓此盖示与子孙同忧之意)而子孙之于祖
 考至敬不文又不可使人摄事必也亲之则衰粗不
 可以临祭又不可以释衰而吉服徇情而废礼亦明
 矣外事由文者有国家者百神尔主天子之于天地
卷三十九 第 71b 页 WYG1144-0143d.png
 诸侯之于社稷大夫之于五祀皆礼文之不可已者
 非若子孙之于祖考也以文为尚故不得以私丧久
 废其祭而其祭之也必以吉礼吉服故不得已随其
 轻重而使人摄焉期于无废其文而己虽哀戚方深
 交神之意有所不至不得已也以文而行其亦礼之
 称乎又曾子问天子崩殡(天子七/日而殡)五祀之祭不行(哀/戚)
 (方甚故/不祭)既殡而祭(疏曰五祀外神不可以己私丧久/废其祭故既殡哀情稍杀而后祭)
 (也/)其祭也尸入三饭不侑酳不酢而已矣(不备/礼也)自启
卷三十九 第 72a 页 WYG1144-0144a.png
 (将葬/启殡)至于反哭(既葬/而反)五祀之祭不行(启殡见柩哀情/益深故亦不祭)
 已葬而祭(义同/既殡)祀毕献而已也(未纯吉也郑氏曰郊/亦然社亦然唯尝禘)
 (宗庙俟/吉也)诸侯自薨至殡(诸侯五/日而殡)自启至于反哭奉帅
 天子(如天子/之礼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袝
 袝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杜氏注谓此天子/诸侯之礼不通于)
 (卿大夫盖卒哭后特用丧礼祀新死者于寝而宗庙/四时尝祭自如旧也此与礼记不同释例又引晋三)
 (月而葬悼公改服脩官烝于曲沃会于溴梁之事为/验战国礼变如此盖三年之丧诸侯莫之行久矣左)
 (传特记一时之事而/杜氏乃误为正礼也)右三条皆非士大夫之制然其
卷三十九 第 72b 页 WYG1144-0144b.png
 礼有可得而推者古大夫宗庙有五祀推外事由文
 之意则五祀惟自卒至殡自启至于反哭暂废既葬
 殡则使家臣摄之推内事用情之理则宗庙之祭宜
 亦废也今人家无五祀惟享先一事遭丧而废盖无
 疑矣
在丧废祭古礼可考者如此但古人居丧衰麻之衣不
释于身哭泣之声不绝于口其出入居处言语饮食皆
与平日绝异故宗庙之祭虽废而幽明之间两无憾焉
卷三十九 第 73a 页 WYG1144-0144c.png
今人居丧与古人异卒哭之后遂墨其衰凡出入居处
言语饮食与平日之所为皆不废也而独废此一事恐
亦有所未安窃谓欲处此义者但当自省所以居丧之
礼果能始卒一一合于古礼即废祭无可疑若他时不
免墨衰出入或其他有所未合者尚多即卒哭之前不
得已准礼且废卒哭之后可以略放左传杜注之说遇
四时祭日以衰服特祀于几筵用墨衰常祀于家庙可
(左传之意卒哭/前亦废祭也)但卒哭之期须既葬立主三虞之后
卷三十九 第 73b 页 WYG1144-0144d.png
卜日而祭以成事方可耳(温公高氏二书载此/节文甚详可以熟考)若神柩
在而欲以百日为断墨衰出入则决然不可愚见如此
不知伯崇以为如何然主奉丧祭乃令兄职此事非伯
崇所得专但以此仪从容咨讲更与知礼者评之庶其
听则可矣万一有所不合则熹闻之丧与其哀不足而
礼有馀不若礼不足而哀有馀夫子亦言丧与其易也
宁戚(熹常解此义以为具文备礼而非致/悫焉之为易今人多此病试思之)则伯崇所
当勉也更思之
卷三十九 第 74a 页 WYG1144-0145a.png
   答范伯崇
顷送行语哀苦中不复能为文然观伯諌之言已是药
石但更须求所以立其本耳日用之间以庄敬为主凡
事自立章程鞭约近里勿令心志流漫其刚大之本乎
由此益加穷理之功以圣贤之言为必可信以古人之
事为必可行则世俗小小利害不能为吾累矣当官廉
谨是吾辈本分事不待多说然微细处亦须照管不可
忽略因循怠惰吕氏童蒙训下卷数条防闲之道甚至
卷三十九 第 74b 页 WYG1144-0145b.png
皆可佩服自治既不苟更能事上以礼接物以诚临民
以宽御吏以法而簿书期会之间亦无所不用其敬焉
则庶乎其少过矣暇日勿废温习少饮酒择交游子澄
相去不远真直谅多闻之益果能受其实攻而不惮改
焉则彼亦将不惮启告之烦矣区区所以相告者不过
如此恐临别匆匆不能尽举预以拜闻惟所材择
   答范伯崇
熹比携二子过寒泉招李通来相聚更有一二朋友来
卷三十九 第 75a 页 WYG1144-0145c.png
相聚初不废讲议但昏惰不敏自救不给何能有以及
人而学者气禀强弱不齐各有病痛未见卓然可恃者
此亦殊可惧也知老兄官守不苟又得贤守相听从得
以少伸己志深副所望向来犹恐应变之才有所不周
今乃如此信乎气质之用小道学之力大而程子所谓
一命之士苟存心爱物于人必有所济者非虚语也凡百
勉旃以大远业之基增吾党之气幸甚但久留郡中于
簿领之责窃恐旷弛亦似非便受纳既毕所谓他事若
卷三十九 第 75b 页 WYG1144-0145d.png
他人所可办者即不若且归邑中之为愈也如何或未
能归凡百亦须戒惧远避嫌疑无为恩怨之府乃佳
钦夫得行所学吾道之幸但此事大难不可喜而可惧
近复如何得正月书亦未有异闻也论学依旧有好高
伤快之弊熹近觉此事全放在底下著实涵养玩味方
见工夫有一二段杂问答漫写呈当否俟喻及他所欲
言非书所能尽也
   答范伯崇
卷三十九 第 76a 页 WYG1144-0146a.png
伯谏前日过此季通亦来会相与剧论儒佛之异因问
伯諌天命之谓性此句为实邪为空邪渠以为实熹云
如此则作空见者误矣且今欲穷实理亦何赖于前日
之空见哉又为季通指近事譬喻渠遂释然似肯放下
旧学若自此不为异议所移则吾道又得此人其资禀
志尚过人数等真有望矣
   答范伯崇
钦夫日前议论伤快无涵养本原工夫终是觉得应事
卷三十九 第 76b 页 WYG1144-0146b.png
匆匆熹亦近方觉此病不是小事也伯恭讲论甚好但
每事要鹘囵说作一块又生怕人说异端俗学之非护
苏氏尤力以为争校是非不如敛藏持养顷见子澄有
此论已作书力辨之不知竟以为如何也子澄通书否
渠向疑处当时答得却有病近看此书病尤多文定云
好解经而不喜读书大抵皆是捉住一个道理便横说
竖说都不曾涵泳文理极有说不行处如程子文字往
往尤看不熟也因作子澄书为致意
卷三十九 第 77a 页 WYG1144-0146c.png
   答范伯崇
伯崇近日何以用功官事扰扰想不得一向静坐看书
然暇时速须收敛身心或正容端坐或思泳义理事物
之来随事省察务令动静有节作止有常毋使放逸则
内外本末交相浸灌而大本可立众理易明矣此外别
无著力处官事有可以及人处想不惮出力然检身驭
下尤不可不加意也
   答范伯崇
卷三十九 第 77b 页 WYG1144-0146d.png
前书所论数事大槩得之但语意多未著实曾子有疾
之说近尝通考诸说私论其故今以上呈幸更为订之
心无死生所论意亦是但所谓自我而立自观我者而
言此语却大有病知言中议论多病近疏所疑与敬夫
伯恭议论有小往复文多未能录寄亦惧颇有摭掎前
辈之嫌大抵如心以成性相为体用性无善恶心无死
生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先识仁体然后敬有所施先志
于大然后从事于小(如本天道变化为世俗酬/酢及论游夏问孝之类)此类极
卷三十九 第 78a 页 WYG1144-0147a.png
多又其辞意多迫急少宽裕良由务以智力探取全无
涵养之功所以至此可以为戒然其思索精到处亦何
可及也巨室恐如吕与叔大学解中云乃吾之一家耳
室者私室家则室之巨者也盖承上文之意读之只合
如此说意思方正当语势亦稳帖若以巨室为彊家便
有著心牢笼之意虽说不可违道干誉终是专立此意
为标准便有缝鏬不似圣贤平日规模也如何旧说天
下归仁用吕与叔赞说夫子言性与天道用上蔡说近
卷三十九 第 78b 页 WYG1144-0147b.png
觉皆未是试更推之复以见告观书比何所得因来亦
告及之极所欲闻也
钦夫近为学者类集论语仁字各为之说许寄来看然
熹却不欲做此工夫伯崇以为然否钦夫又说当仁不
让于师要当此时识所以不让者何物则知此仁矣此
说是否
   答范伯崇
异端害正固君子所当辟然须是吾学既明洞见大本
卷三十九 第 79a 页 WYG1144-0147c.png
达道之全体然后据天理以开有我之私因彼非以察
吾道之正议论之间彼此交尽而内外之道一以贯之
如孟子论养气而及告子义外之非因夷子而发天理
一本之大此岂徒攻彼之失而已哉所以推明吾学之
极致本原亦可谓无馀蕴矣如此然后能距杨墨而列
于圣贤之徒不然譊譊相訾以客气争胜负是未免于
前辈自敝之讥也
 
卷三十九 第 79b 页 WYG1144-0147d.png
 
 
 
 
 
 
 
 晦庵集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