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后莫有难否。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
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
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
菩萨。从东方来。一在家一出家。同时兴化建
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言讫往新州国
恩寺。沐浴讫跏趺而化。异香袭人白虹属地。
即其年八月三日也。时韶新两郡各修灵塔。
道俗莫决所之。两郡刺史共焚香祝云。香烟
引处即师之欲归焉。时炉香腾涌直贯曹溪。
以十一月十三日入塔。寿七十六。时韶州刺
史韦据撰碑。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
叶漆布固护师颈。塔中有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
布也。缉木绵华心织成。后人以碧绢为里)中宗赐磨衲宝钵方辩塑真
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开元十年壬戍八月
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僧众惊起。
见一孝子从塔中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
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
切加擒捉。五日于石角村捕得贼人。送韶州
鞫问。云姓张名净满。汝州梁县人。于洪州开
元寺。受新罗僧金大悲钱二十千。令取六祖
大师首。归海东供养。柳守闻状未即加刑。乃
躬至曹溪。问师上足令韬曰。如何处断。韬曰。
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
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柳守嘉叹曰。
始知佛门广大。遂赦之上元
元年肃宗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至永
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
七日敕刺史杨瑊云。朕梦感能禅师请传法
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师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祖曰。既会三身便
明四智。何更问邪。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
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者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转识为智者。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
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师礼谢以偈赞曰。
「 三身元我体
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
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
守住匪真精
妙言因师晓
终亡污染名」
江西志彻禅师者江西人也。姓张氏。名行昌。
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
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
祖。而忌能大师传衣为天下所闻。然祖是菩
萨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方丈。时行昌受
北宗门人之嘱。怀刃入祖室将欲加害。祖舒
颈而就。行昌挥刃者三都无所损。祖曰。正剑
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
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祖遂与金
云。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
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终投僧出家
具戒精进。一日忆祖之言。远来礼觐。祖曰。吾
久念于汝。汝来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
出家苦行终难报于深恩。其唯传法度生乎。

在。曰和尚此间莫有真金与人否。师曰。设有
与汝向什么处著僧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庐陵米作么价。师
既付法石头。唐开元二十八年庚辰十二月
十三日。升堂告众跏趺而逝。僖宗谥弘济禅
师归真之塔。
南岳怀让禅师者姓杜氏。金州人也。年十五
往荆州玉泉寺。依弘景律师出家。受具之后。
习毗尼藏。一日自叹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
时同学坦然知师志高迈。劝师谒嵩山安和
尚。安启发之。乃直诣曹豁参六祖。祖问。什么
处来。曰嵩山来。祖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
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
无。污染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
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
汝足下出一马驹。蹋杀天下人。并在汝心不
须速说。师豁然契会。执侍左右一十五载。唐
先天二年始往衡岳居般若寺。开元中有沙
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
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
师乃取一塼。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塼岂得成镜耶。
坐禅岂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
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
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
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
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
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礼拜问曰。如何用心
即合无相三昧。师曰。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

曹溪令韬禅师者吉州人也。姓张氏。依六祖
出家。未尝离左右。祖归寂遂为衣塔主。唐开
元四年玄宗聆其德风诏令赴阙。师辞疾不
起。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取传法衣入内供养。
仍敕师随衣入朝。师亦以疾辞。终于本山。寿
九十五。敕谥大晓禅师。
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者越州诸暨人也。姓
冉氏。自受心印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
馀祀不下山门。道行闻于帝里。唐肃宗上元
二年敕中使孙朝进。赍诏徵赴京。待以师礼。
初居千福寺西禅院。及代宗临御复迎止光
宅精蓝。十有六载随机说法。时有西天大耳
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帝敕令与国师试
验。三藏才见师便礼拜立于右边。师问曰。
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
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
西川看竞渡。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
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
看弄猢狲。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罔
知去处。师叱曰。遮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
处。三藏无对(僧问。仰山曰。大耳三藏第三度为什么不见国师。仰山曰。前两度是涉境心。
后入自受用三昧。所以不见。又有僧举前语问玄沙。玄沙曰。汝道前两度还见么。玄觉云。前两度若见。后来为什
么不见。且道利害在什么处。僧问赵州曰。大耳三藏第三度不见国师。未审国师在什么处。赵州云。在三藏鼻孔
上。僧问玄沙。既在鼻孔上。为什么不见。玄沙云。只为太近)一日唤侍者。侍者应
诺。如是三召皆应诺。师曰。将谓吾孤负汝。却
是汝孤负吾(僧问玄沙。国师唤侍者意作么生。玄沙云。却是侍者会。云居锡云。且道侍者
会不会。若道会。国师又道汝孤负吾。若道不会。玄沙又道却是侍者会。且作么生商量。玄觉徵问僧。什么是侍者
会处。僧云。若不会争解恁么应玄觉云。汝少会在。又云。若于这里商量得去。便见玄沙。僧问法眼。国师唤侍者意

作么生。法眼云。且去别时来。云居锡云。法眼恁么道。为复明国师意不明国师意。僧问赵州。国师唤侍者意作么
生。赵州云。如人暗里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南泉到参。师问。什么处
来。对曰江西来。师曰。还将得马师真来否。曰
只遮是。师曰。背后底。南泉便休(长庆棱云。大似不知。
保福展云。几不到和尚此间。云居锡云。此二尊者尽扶背后。只如南泉休去。为当扶面前扶背后)麻谷
到参绕禅床三匝于师前振锡而立。师曰。既
如是何用更见贫道。麻谷又振锡。师叱曰。遮
野狐精出去。师每示众云。禅宗学者。应遵佛
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不了义者互不相许。
如狮子身虫。夫为人师者若涉名利。别开
异端则自他何益。如世大匠斤斧不伤其手。
香象所负非驴能堪。有僧问。若为得成佛去。
师曰。佛与众生一时放却当处解脱。问作么
生得相应去。师云。善恶不思自见佛性。问若
为得證法身。师曰。越毗卢之境界。曰清净法
身作么生得。师曰。不著佛求耳。问阿那个是
佛。师曰。即心是佛。曰心有烦恼否。师曰。烦
恼性自离。曰岂不断耶。师曰。断烦恼者即名
二乘。烦恼不生名大涅槃。问坐禅看静此复
若为。师曰。不垢不净。宁用起心而看净相。又
问。禅师见十方虚空是法身否。师曰。以想心
取之是颠倒见。问即心是佛可更修万行否。
师曰。诸圣皆具二严。岂拨无因果耶。又曰。我
今答汝穷劫不尽。言多去道远矣。所以道。说
法有所得斯则野干鸣。说法无所得。是名师
子吼。南阳张濆行者问。伏承和尚说无情说
法。某甲未体其事。乞和尚垂示。师曰。汝若问
无情说法。解他无情方得闻我说法。汝但闻
取无情说法去。濆曰。只约如今有情方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