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珠集-清-治兆1192-A¶

1192-A¶ 第 481c 页

* No. 1192-A
清珠集序

执涂之人。而问之曰。儒与佛异乎。曰异也。柳子有言。
浮图之说。推离还源。合于生而静者。以为不背孔子
大鉴之道。终始性善。不假耘锄者。以为不背孟子。然
则瞿昙氏之真诠秘谛。未始不与儒家相契。其持身
之严。任道之笃。殆亦儒门律师也。拈花微笑宗风邈
矣。一棒一喝禅旨晦矣。于是依言语立文字。而千七
百公案。作随方[媲-囟+(色-巴+囚)]儗。对人演说。意愈勤而法愈离。骎
骎至于净业道微。魔外交作。诚空门之阳九也。释治
兆。竖幢于净愿之社。结夏三十年。同志缁素。勉思汇
征。禅悦之暇。耽赜内典。会稡诸家。摘抉单传密付之
义。汇为一书。书成走白足。请叙于余。余儒者徒也。不
娴释氏家言。将何以觑破是卷之有足警惺于大小
修行人哉。祇见其言简而意赅。旨精而包广。未必别
具手眼。巳自洞见骨髓。由蹊径而造堂室。莲灯指路。
宝筏登岸。恍然若参猊座而聆潮音。不其大欢喜欤。
噫贤劫沦而象教替。未尝闻有启扄鐍而数珍宝如
治兆者焉。治兆持身严。而信道笃。自托于觚墨之间。
1192-A¶ 第 482a 页 X62-0482.png
集古德不传之秘。欲化度一切众生。则此心良亦苦
矣。

庚午仲秋绮树楼主人少荷居士赵成夏叙
* No. 1192-B

夫清珠者玻瓈也。此珠投于浊水。则浑浊尽去。彻底
澄湛。置之泥淖。则涌出泥上。卓然独存。且珠体虽极
莹澈。然万象森罗无照无染。惟将二珠相照。则光彩
交映。辉天鉴地。无量寿如来普光明智亦复如是。此
智照处。贪嗔烦恼当下冰消。邪魔外道自然降伏。所
过所存尽化同体。圆融法界。佛佛互现。普光明智亘
古亘今。常寂常照。无有边际。无有穷尽。又如许多雨
滴落于大海。皆为一味海水。一切众生念佛之念亦
复如是。百千万念皆是真如法界普光明智。乃知此
念佛法门最上顿宗。一超直入佛智胜行。岂不快哉。
现世以忠孝敬顺为基本。慈怜恻隐为当行。时时念
念。以弥陀普光明智照之。则无一事非真如。无一相
非佛智也。今有信士数十人。同愿发心。结社念佛。将
幻空上人所辑清珠集。刊印流布。欲与法界含识。同
圆种智。可谓淤泥莲华。居尘出尘。甚为希有。若能净
念相继。一心不乱。思专想寂。能所两忘。则究竟此念。
直入于弥陀法性真如海。同游于毗卢遮那华藏刹。
尽未来际。度脱众生。无量无边。是以随喜。乐为之序。

岁上章敦牂端阳日法幢山人虚舟堂德真和南
1192-A¶ 第 482b 页 X62-0482.png
谨书
* No. 1192-C
自序

经曰。人于自衣。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忽有
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
外得也。乃知人人分上。各有一颗无价宝珠。玲珑莹
澈。常放大光明。故古颂云。般若灵珠妙难测。法性海
中亲认得。此珠非大亦非小。昼夜光明皆悉照。此之
谓也。至若龙女献珠。受记莂也。罔象索珠。得无心也。
鱼目作珠。认贼为子也。买椟还珠。迷妄失真也。又有
摩尼珠。帝网珠。髻明珠。在掌珠。种种之珠。无非发明
此心珠也。故永嘉解珠。丹霞玩珠。关南获珠。韶山鍊
珠。先德之汲汲于此珠者。良有以也。余方节录诸家
净土要语。以清珠名集。盖取诸清珠。下于浊水。水不
得不清净。念投于散心。心不得不一之意也。净愿社
友欲付剞劂。庸广同志。仍为社中规约。證珠以弁卷。
噫吾人既到宝所。必须探骊龙握灵蛇。岂可徒手空
回乎。若能认得此衣底本有之珠。则定不暇为他人
数宝。更何有于此集。然毕竟那珠在甚么处。咄。万古
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漉始应知。

同治九年庚午余月浴佛日雪岳沙门幻空治兆
书于普光寺之乐西观
1192-A¶ 第 482c 页 X62-0482.png

* 凡例


* 净土之书。汗牛充栋。而是集节录诸家。尽祛繁冗。披沙拣金。将以一句半偈。警惺行人。且不敢以已意妄自参入也。
* 各则不录何人说某书出者。譬如集腋成裘。贵无缝痕。俨成一家语。欲使览者启信笃修而巳。且备载引用书目。博雅之人。自应默会出处矣。
* 往生方便有二门。一曰观想。二曰持名。是集专主持名。而略观想者。众生心粗。观难成就。且此土根机持名甚易。有愿必生故耳。
* 抄选各家。如集众医。经验良方。颇有重复。而无伦次。然务在自觉觉他。则不妨谆谕之至于再三也。
* 专说净土而简禅宗。盖取有禅无净。十人九错。有净无禅。万修万去之意。然方便多门。归元无二。则禅净何尝分岐。唯参念到源。始知其不差毫釐。
* 是集无分类。中有警策启信修行发愿饬终功德持戒劝孝正辨引喻等门。而始于自巳佛。以无不是佛终焉。欲使览者。顿悟自性佛。即證无生忍。
* 自顾寡陋。搜阅未博。所辑几则未免漏万。若随见续录。以俟后之同社诸贤云尔。
1192-A¶ 第 483a 页 X62-0483.png

* 引用书目


* 净土十疑论(智者)
* 念佛三昧宝王论(飞锡)
* 往生论(道安)
* 群疑论(怀感)
* 安乐集(道绰)
* 净土慈悲集(慈悯)
* 万善同归集(永明)
* 往生净土忏愿仪(慈云)
* 直指净土决疑集(王古)
* 宝珠集(同上)
* 龙舒净土文(王虚中)
* 归元直指集(宗本)
* 净土或问(天如)
* 三时系念仪范(明本)
* 净土立教志(志磐)
* 寂照集
* 白莲集
* 莲宗宝鉴(普度)
* 念佛直指集(妙叶)
* 念佛镜(道镜)
* 云栖法汇(袾宏)
* 净土指归集(大佑)
* 慈恩通赞(窥基)
* 西方合论(袁宏道)
* 乐邦文类(宗晓)
* 净土晨钟(周克复)
* 故乡消息(丁明登)
* 莲漏清音(莲侣)
* 净土自信录(王阗)
* 禅念弥陀道场忏法(王子成)
* 莲华世界书(唐宜之)
* 净土法语(无尽)
* 梦游集(德清)
* 净信堂集(智旭)
* 净土生无生论(传灯)
* 佛顶珠(石成金)
* 西方公据(庆廉)
1192-A¶ 第 483b 页 X62-0483.png

* 目录


* 自巳佛
* 秘密法门
* 直下承当
* 玄妙简易
* 六度万行
* 一乘正因
* 真空
* 正知见
* 有求即得
* 贵贱
* 一蹉百蹉
* 醉梦
* 活计
* 竖横
* 觅安下处
* 性情
* 知苦出苦
* 转变是我
* 糊涂
* 随业
* 好汉
* 生自心中
* 实无去来
* 无阶级
* 大德大福
* 酬宿报
* 法身
* 一局
* 秋草冬蝉
* 无著
* 恍如一梦
* 遭他累
* 以小易大
* 险身
* 仔细看
* 努力
* 警老
* 丢得下
* 戒病
* 非是我
* 忧喜得失
* 带不去
* 决志
* 钩锁连环
* 拨置万事
* 无常信
* 修行及早
* 天性相关
* 十种信
* 须弥山
* 三通
* 回向
* 信定得
* 只从今时
* 深思谛信
* 蜎蠕
* 招安为民
* 拘于所见
* 无效
* 自欺慢弃
* 功德
* 法中王
* 只此一念
* 作得主
* 自巳命根
* 真境
* 张三李四
* 放下
* 自成一片
* 趋向
* 绵密
* 唤醒
* 真念
* 初心
* 澜翻潮涌
* 喃喃
* 恭敬心
* 五敬
* 都摄六根
* 剋期成就
1192-A¶ 第 483c 页 X62-0483.png
* 静做动鍊
* 专修
* 晨夕课
* 十念
* 心息相依
* 当念往生
* 参念
* 研究
* 直捷
* 心花灿发
* 一相三昧
* 精明
* 日观
* 白毫
* 观想
* 见诸瑞相
* 愚不可能
* 著力
* 最初一步
* 真实修行
* 不容放过
* 三得
* 正好
* 百工四民
* 正行
* 密忆
* 菩提心
* 三心
* 解脱
* 雨淋头
* 常永贞固
* 一境一心
* 闻见
* 回嗔作喜
* 渡河筏
* 静之至
* 愿王
* 直入无为
* 回向偈
* 满愿
* 至诚
* 金刚幢
* 气类交接
* 必蒙接引
* 竟有生处
* 永无退转
* 千年调
* 好消息
* 离心无体
* 全现
* 称意之事
* 鸣磬
* 平等
* 指南车
* 归故乡
* 瑞应非一
* 护身符
* 三疑
* 四关
* 七分得一
* 不得念
* 预修
* 贼去关门
* 𤚲牛乳顷
* 苦乐相比
* 无非是善
* 取验
* 远魔
* 七胜
* 高声念
* 劝修福报
* 礼佛
* 不修十失
* 十种功德
* 净土十胜
* 往生十易
* 众戒清净
* 璎珞珠
* 悟情
* 怨亲
* 杳冥
* 七不得
* 放生
* 戒杀
* 食色相因
* 体恒自如
* 一丝可系
* 要断根株
* 出世间孝
* 助亲西行
* 报恩
* 普度
* 众善相资
* 行无疮疣
* 十心
* 四料简
1192-A¶ 第 484a 页 X62-0484.png
* 去备
* 当学此法
* 三股绳
* 较量
* 出家
* 摩头
* 医王
* 六根
* 用境
* 除我相
* 心空理寂
* 心灭性现
* 业性空
* 万牛莫挽
* 坚持
* 独当
* 潇洒快活
* 养生忘死
* 五惑
* 自甘涂炭
* 邪见
* 贡高
* 阿伽陀
* 防死
* 许多榜样
* 笑哭
* 少善难生
* 蜡印印泥
* 百斤金
* 验生
* 生死二苦
* 十难
* 情想飞坠
* 善因恶果
* 得意忘言
* 形骸得失
* 二天人
* 小因果
* 资生助道
* 无苦
* 寂用无碍
* 离妄即真
* 迷悟
* 无不是佛
* (附)结社文
* 发愿文
* 募缘疏
* 戒忏疏No. 1192
清珠集
古灵山普光寺净愿社主释幻空堂 治兆 辑

* 自巳佛

三世诸佛。尽在自巳身中。因气习所昧。境物所转。便
自迷了。若于心无心。便是过去佛。寂然不动。便是未
来佛。随机应物。便是现在佛。清净无染。便是离垢佛。
1192-A¶ 第 484b 页 X62-0484.png
出入无碍。便是神通佛。到处优游。便是自在佛。一心
不昧。便是光明佛。道念坚固。便是不坏佛。广大慈悲。
便是弥陀佛。且今人见十方诸佛。便作奇特想。于自
巳便作下劣想。不知诸佛只是本分的凡夫。凡夫只
是不本分的诸佛。分内珍宝。掉头不顾。分外艰苦。甘
自承当。可怜可悯。

* 秘密法门

古人教亲近明师。求善知识。而善知识实无口传心
授秘密法门。只替人解黏去缚。便是秘密。今但执持
名号。一心不乱。此八个字即是解黏去缚秘密法门。
莫更他求。

* 直下承当

八万四千法门。总不如一句佛。一千七百公案。亦不
如一句佛。何则。惟此一门。有顿有渐。有理有迹。上根
智人。直下承当。见性成佛。中下之流。未能顿超者。仗
彼佛力。皆得往生。是如此门胜过一切。

* 玄妙简易

此道至玄至妙。亦复至简至易。以简易故。高明者忽
焉。夫生死不离一念。乃至世出世间万法。皆不离一
念。今即以此念念佛。何等切近精实。若觑破此念起
处。即是自性弥陀。即是祖师西来意。乘此念力。往生
净土。且横截生死。不受轮回。即證无生法忍。

* 六度万行

一句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
1192-A¶ 第 484c 页 X62-0484.png
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
戒都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
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不计人我是非。即大忍辱。不
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不
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 一乘正因

念佛者。惟求一乘佛果为期。不于馀乘妄有希冀。发
如是心。乃修净土。是谓正因。苟为不然。虽勤念佛。因
地不真。果招迂曲。

* 真空

前事过去空。今事眼前空。未来决定空。一切世缘佳
者。如彩云簇艳。恶者。如浊雾迷空。今人于顺意则生
留恋。拂意则起憎嫌。徒增黑业。实相安在。惟时时以
空观照之不可执。而为有自障吾心。经云。无我相。人
相。众生相。寿者相。此之谓般若真空。出世吃紧第一
著也。

* 正知见

修净业人。期生净土。虽由炼行而得。若不遇正知见
人。说法开导。则不得其要旨。而或堕于邪倒。错路修
行。不可不谨。譬如耕稼农夫加功。扶疏益寡。时泽一
降。华果敷荣。轮翼双运。目足更资。则无盲跛之失。大
抵道俗念佛多不明理。或被执空之人。横生讥谤。则
心生疑惑。遂致退失。由不闻法故也。

* 有求即得
1192-A¶ 第 485a 页 X62-0485.png

外身虽见而原无。譬如水上之泡。乍起还灭。内身不
见而原有。譬如木中之火。有求即得。此等明确学人
尚然。不知木中之火。求之如何。一心正念。

* 贵贱

如云此是金玉。此是砂石。虽三尺孺子。亦必弃石而
求金。不劝而自取。盖因识其贵贱。行者亦尔。既明识
此土是苦。彼土是乐。此是生死沉溺。彼是自在解脱。
亦必舍秽求净。自然念念不住。心心不息。如救头然。
闻教便行。

* 一蹉百蹉

古人云。今生若不修。一蹉是百蹉。一之至百。何蹉之
多。直至于是。经言。离恶道得人身难。得人身逢佛法
难。然而逢念佛法门。信受为尤难。如经所说。蚁子自
七佛以来。未脱蚁身。安知何日得人身。又何日逢佛
法。何日逢念佛法门。而信受也。何止百蹉。盖千蹉万
蹉而无穷也。伤哉。

* 醉梦

世人大约富贵贫贱二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
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
一也。忙至死而后巳。而心未巳也。赍此心以往。而复
生而复忙而复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经
百千劫。曾无了期。惟生净土。朗然独醒。

* 活计

此身蠢然一死物。其内泼泼地者为活物。莫于死物
1192-A¶ 第 485b 页 X62-0485.png
上作活计。宜于活物上作活计。凡贪外物。种种以奉
其身者。皆是死物上作活计也。世人虽未能免此。当
于营生奉身之中。挪顷刻之暇。回光自照。以留心于
净土。乃活物上作活计也。

* 竖横

馀门学道。名竖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横出三界。如虫
在竹。竖则历节难通。横则一时透脱。最为直捷。最为
奇胜。故云。生死海中。念佛第一。人生百岁。不闻此言。
不如孩童而得闻。读书万卷。不闻此言。不如愚人而
得闻。巳闻矣。又有信与不信。既信矣。或修或不修。即
修矣。或专或不专。斯皆前世之业障。故大心众生。独
能奋然以了生死。

* 觅安下处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
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
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
中。不落恶趣之谓也。

* 性情

知识是情。虚灵是性。虚灵能生知识。知识能迷虚灵。
凡夫都把知识。迷了虚灵。所以随知识生而复死。若
能一心念佛。知识净尽。虚灵透露。与太虚同体。自离
生死。是即无生。是即净土。是即极乐。

* 知苦出苦

欲入此门。先须知苦。既知苦巳。须求出苦。一切众生
1192-A¶ 第 485c 页 X62-0485.png
以苦为乐。不思此身自无量劫来暂在人天。惊同闪
电。俄而铜柱铁床。魂游地狱。俄而毛群羽族。血染刀
砧。皆由业识所牵。如牛拽磨。输转无穷。即今暂得此
身。老衰病死。疾于呼吸。恶露不净。无异臭尸。若不发
决定心。起精进行。何由出离。

* 转变是我

佛身湛然常寂。无有去来。众生识心。托佛本愿功德
胜力。自心变化。有来有去。是知净业纯熟。自睹佛身。
恶果将成。心现地狱。如福德胜者。执砾成金。业贫之
人。变金成砾。转变是我。金砾何关。

* 糊涂

世人念佛不真切。只是把生死二字看得。轻忽一生。
忙忙碌碌。将性命撇在虚空。与巳全无干涉。即或当
场。嗟叹片时。毛骨悚然。过后仍前醉梦。屠赤水云。世
智纷纷。名利场中。伶俐识神扰扰。死生路上糊涂。哀
哉。谁晓四大非坚。无常甚速。三途八难。最辛极苦。肯
去要紧。真切念佛。百中希有一二也。

* 随业

世间昼必有夜。寒必有暑。人所共知。若生必有死。人
乃讳之。不肯说出。何太痴也。盖以神之来。托于此形。
谓之生。以神之去。离于此形。谓之死。是神者我也。形
者我所舍也。我有去来。故舍有成坏。且神何自来哉。
随业缘而来。神何自去哉。随业缘而去。自无始以来。
投胎易壳。不得久留于一所。盖以吾所造之业非久。
1192-A¶ 第 486a 页 X62-0486.png
而不尽者。故神之舍于业也。业尽则形坏。形坏则神
无所舍。又随吾今世所造之业而往矣。然则吾所往
处。可不预计哉。如人造宅必居。设馔乃享。故作如是
业。必受如是之报。现修业净。决定往生。更何疑哉。

* 好汉

遍观世间人。其知名当世者。亦是千百辈中好汉。然
却都将此世界。认做是我常住不去的世界。由明眼
视之。色色过影。一弹指间。便去了许多。正如木偶登
场。暂时呼笑。被造物者将那线索。提挂壁柱头上。嗟
乎此围木中间。尺五地方。岂是汝住头之地乎。若能
发愿往生。清泰国中。住不退转。證无生忍。乃名好汉。

* 生自心中

夫十方虚空。无量无边心量。都能包摄恒沙世界。无
量无数我心。一一周遍。如此看来。十万亿国。在我心
中。其实甚近。何远之有。命终生时。生在自巳心中。其
实甚易。何难之有。但使众生净土业成。临终在定之
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则一弹指顷。即得往生。

* 实无去来

大愿圣人。从净土来。来实无来。深心凡夫往净土去。
去实无去。彼不来此。此不往彼。而其圣凡会遇。两得
交际者何耶。弥陀光明如净满月。遍照十方。水清而
静。则月现全体。月非取水而遽来。水浊而动。则月无
定光。月非舍水遽去。在水则有清浊动静。在月则无
取舍去来。
1192-A¶ 第 486b 页 X62-0486.png

* 无阶级

一念精进。业化为因。一念退歉。缘化为业。火坑莲台
倏忽一转念时。故弥陀恒与六道众生。有地位而无
阶级。

* 大德大福

今人轻视西方。不肯念佛。是不知生西方。乃是大德
大福大智慧大圣贤的句。当转娑婆成净土。不同小
可因缘。汝但看此城中。一日一夜死却多少人。不要
说生西方即生天。千百人中尚无一个。其有自负修
行者。祇是不失人身而巳。

* 酬宿报

三界火宅。业系受身。寿命短长。皆酬宿报。前世有十
年分。今世受用十年。前世有二十年分。今世受用二
十年。人生百岁。七十者稀。大限到来。还他一死。只如
功名富贵之家。财宝如山。妻妾满室。日夜欢乐。他岂
不要长生在世。争柰前程有限。暗里相催。符到奉行。
阎罗老子不顺人情。无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据诸人
眼里亲见。耳里亲闻。前街后巷。亲情眷属。朋友兄弟。
强壮后生。死却多少了也。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学道。
孤坟尽是少年人。

* 法身

世人不知本性法身。而认此四大假身为真如。百千
澄清大海水不认。而认海中一浮沤泡沫。以为海也。
于是因此假身。造种种罪业。宫室求高广。以居此身。
1192-A¶ 第 486c 页 X62-0486.png
衣服求罗绮。以华此身。饮食求珍美。以饱此身。车马
求轻肥。以逸此身。声色求美丽。以娱此身。于是人我
分焉。贪吝嗔喜是非荣辱生焉。一生无限罪业。悉从
此起。一朝变坏彼四大。悉归乌有。而罪业乃识神承
当。如此执迷不悟。枉受轮回。诚为可悯。若能悟其为
假。暂时寄寓。粗活百年。不求称意。不为彼而造罪。假
者既悟。则真者现前。山河大地。全露法身。不执浮沤。
便见大海。知此而益知净土之当修矣。

* 一局

自幼至壮。老而滨死。不知为谋非昏而忘之。则畏而
讳之耳。且人之畏死。又非真能畏也。当其蓦焉而生。
蠢焉而长。颓焉而老以死。栩栩焉。蘧蘧焉。而爱河欲
海之溺人无巳时。名缰利锁之牵人无巳时。一朝灰
寒火传薪换。临了一局。谁人能免。自兹以往。灭灭生
生。三界六途。如转辘轳。迹其所为。日相寻于生死。于
生死之业而不求解脱。谓之悯不畏死可也。若真能
畏死。必求解脱。则舍念佛。何道之从。舍净土。吾谁与
归。

* 秋草冬蝉

只看眼前寒暑催人。何异流波闪电。回首四五十年
前。人物倏忽凘尽。当时苦乐谁不执迷。而秋草冬蝉
形响俱化。别成一番景象。不及知矣。后之视今。犹今
悲昔。迷者孟浪。悟者耽延。扰扰奔忙。那件实在。惟有
亟亟性命一道可登极乐。为不虚此风中烛焰耳。古
1192-A¶ 第 487a 页 X62-0487.png
训曰。是日巳过。命亦随减。又曰。今日又恁么空过。未
知来日何如。闻此痛切语。能不心战毛竖。贪恋无益
之虚事。消磨有限之光阴。想前追后。可叹可悯。

* 无著

田园屋宅。金银财帛。夫妻子女。俱非著人物也。其著
人者。乃臭肉枯骨之堆垛耳。有此堆垛。引起认堆垛
之妄念。无端便生执著。便道臭肉是我。枯骨是我。妻
拿是我。田宅金帛是我。嗟乎一何痴愚也。若是明达
的人。识得世间。总没要紧。处处无著。西方有佛国名
极乐。念念不忘。从今相约。骨肉散时。恰用得著。

* 恍如一梦

人生时父母妻子屋宅田园牛羊车马。以至台凳器
皿衣服带索等物。不问大小。或祖父以传于巳。或自
巳营造而得。或子孙或他人为巳缉累而得。色色无
非巳物。且如窗纸虽微。被人扯破。犹有怒心。一针虽
微。被人将去。犹有吝心。仓库既盈。心犹未足。金帛巳
多。营犹未止。举眼动步。无非爱著。一宿在外。巳念其
家。一仆未归。巳忧其失。种种事务无非挂怀。一朝大
限到来。尽皆抛去。虽我此身。犹是弃物。况身外者乎。
静言思之。恍如一梦。古偈云。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
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 遭他累

就是身上。被人掐了一把。脸上彼人唾了一口。原非
大事。不知不觉。就发出许多暴怒来。必至报复而后
1192-A¶ 第 487b 页 X62-0487.png
巳。又于身上。或生一疮一疖。或发一癣一斑。本不害
事。心里也不快活。必至平愈而后巳。又或蚊虱蛟了
一口。针芒剌了一下。泥垢灰尘污了一些。心里也不
欢喜。及至无常到来。眼光一闭。任人把这身子。火烧
土埋。狗咬蚁吃。都不能管这样虚假。如何徒遭他累。
退却信心。不肯念佛。

* 以小易大

从来三界生死轮回。比于牢狱。然则但未出生死。皆
三界狱中囚也。囚有三种。其一自谓决无生理。聊于
此中。苟图安逸。一朝刽子手到。觳觫就毙。其一自负
千金之子。不惜金钱。打点营生。而情非决定。一面且
偷游釜之娱。倘再生路绝亦道尽。甘心而巳。别有负
性崛强之夫。不耐束缚。伺守者少间。挣断枷锁。一往
无前。似此决烈。彼安肯于未死前。偷享馀生。或出不
出。情悬两可哉。噫我辈在三界狱中。岁岁可死。月月
可死。日日刻刻可死。贱死贵亦死。老死少亦死。恶人
死好人亦死。不序爵。不序德。不序齿。一息不来。便分
今古。然罪人入狱。时刻求出。以知棘墙之外。更有许
大安乐世界故也。今众生以烦恼为家宅。以生死为
园囿。不知三界法场之外。各各自有家乡乐地。诸佛
悯此。为分别净秽。指以脱归路程。往来狱门。为治道
途。长伺狱外。修饬旅馆。如是之恩。何身可报。众生痴
迷。反恋此毛头许事。以小易大。死而不悟。哀哉。

* 险身
1192-A¶ 第 487c 页 X62-0487.png

独子人谓险。子多置姬媵广嗣。何不念身一而巳。非
险身乎。世多知子之险。而忘身之险。七篇时文。几级
官位。数箱金帛。一区宅子。数亩田园。几个娇妻美妾。
一场没正经没要紧。閒是閒非。人人被他汩没一生。
个个打不出这般窠臼。虚碌碌忙迫一场。蚤巳谢世。
吁可悲也巳。古人云。使吾却十年亦可少集事。奈何
天地间日无再中理。又云。狂谋迂算百不就。惟有霜
鬓来如期。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皆至
言也。胡不猛省一心正念乎。

* 仔细看

古人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
又到我。又云。雀啄鸦餐皮肉尽。风吹日炙髑髅乾。目
前试问傍观者。自把形骇仔细看。他人身子如此虚
假。就是尔的榜样可见。尔的身子须不是生铁铸成。
又不曾吃过长生仙药。怎能逃得无常。说起便怕。何
不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 努力

世人修行净业。勿得言。我今忙迫。且待閒暇。我今贫
乏。且待富足。我今少壮。且待暮年。若巳分定常忙。分
定贫乏。分定夭折。即于净业无缘耶。忽尔丧亡。虽悔
何及。是故即今宗健。努力修之。

* 警老

佛言。人命无常。促于呼吸。少年亦尔。何况老乎。目暗
耳聋。发白面皱。背伛腰曲。骨痛筋挛。步履龙钟。精神
1192-A¶ 第 488a 页 X62-0488.png
昏塞。譬如夕阳西照。光景须臾。衰草迎秋。凋零顷刻。
何不猛省无常。战竞惕励。谛思净土。决志往生。

* 丢得下

无常迅速。老少无别。少年犹处未定之天。若老年人。
定然光景无多矣。须把身世事。处分了当。任他大限
朝暮到。撒手便行。无所系累。此晚景大要紧处。修净
土人。尤不可忽。每见人到属纩时。都有几件做不完
的句。当能于每日到上床时。都有丢得下的意思方
好。但巳事不办。说丢得下也难。

* 戒病

当观此身。四大不调。百骸欲散。饮食渐减。医药无灵。
便利床敷。呻吟枕席。譬诸鱼游釜中。倏忽焦糜。灯在
风前。刹那熄灭。此身不久。前路茫茫。未知所往。何不
猛省。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 非是我

盛夏暑月。肥胖壮汉。忽于黄昏之际。得个急病死却。
到半夜时候就觉。臭秽逼人。近傍不得。急急用棺材。
盛了等不得。到天明。抬去出埋。不容停留。以此看来。
昨日晚间。犹是一个健汉。今日早起。就是一副臭尸。
一堆坟土。未知他一个识神。又向何处。净土偈云。皮
包血肉骨缠筋。颠倒凡夫认作身。到死始知非是我。
从前金玉付他人。

* 忧喜得失

今有贸易者。一钱而得两钱之息。行路者。一日而及
1192-A¶ 第 488b 页 X62-0488.png
两日之程。则心自喜。反是则必忧。是以外物小有得
失。而忧喜也。以吾之光阴有限。汩没过时。其失大矣。
而不以为忧。以净土之缘难遇。幸而知之。其得大矣。
而不以为喜。何不思之甚也。

* 带不去

家产财物。在眼明脚健之时。经营计较。悭吝守护。将
谓百千万年得他受用。谁知都是虚假。不要说别的
大事。就是失去一文钱。折了一只箸。打破一个碗碟。
甚至于椅卓安置稍斜。是极小的事。胸中也不快活。
又如穷人乞化一钱一粒。心里也不欢喜。及至一口
气。呼吸不来。两足直硬。时候虽有万贯家财。遗与别
人享用。一些儿带不去。何用抵死悭贪。

* 决志

若学专修。志须决定。尔一生参禅。禅既不悟。及乎看
教。教又不明。弄到如今。念头未死。又要说几句禅。又
要说几句教。又要写几个字。又要做几首诗。情挂两
头。念分四路。祖师道。毫釐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
万劫羁锁。尔却志无决定。情念多端。因此多端。间断
正念。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三涂羁锁业也。又守
护戒根。志不决定。或因身口念念驰求。教中道。宁以
洋铜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饮食。宁以热铁缠
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况因诸戒不严。邪心
妄动。间断专修。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洋铜热铁
业也。又断除憎爱。志不决定。每于虚名浮利。自照不
1192-A¶ 第 488c 页 X62-0488.png
破。名利属我。便生贪爱。名利属他。便生妒憎。古人云。
贪名贪利。同趋鬼类。逐爱逐憎。同入火坑。尔却因此
爱憎。间断净土。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饿鬼火坑
业也。

* 钩锁连环

世事千端。生缘万扰。如钩如锁。连环不断。心则念念
不住。身则在在无休。役我升沉。障我本性。历劫至今。
曾未休息。无常迁变。不可久留。纵寿百年。不逾弹指。
今日明日难保其存。忽于眼光落地。不觉刹那异生。
随其业因。受形别类。披毛戴角。著地飞空。今日见解
都忘恍惚。三途六趣瓢零多劫。不知所归。可谓大苦。
若非即于目下当念。效彼先觉。猛发大心。立决定志。
跳出稠林。安能行业昭著。光动人天。群有蒙恩。诸佛
护念。即不待娑婆报满。便得往生。

* 拨置万事

世间万事。尽如梦幻影响。那一件有实效。那一件替
得生死。纵尔广造伽蓝。多增常住。将谓多做好事。却
犯如来。不体道本。广造伽蓝等戒。讵知有为之功。多
诸过咎。天堂未就。地狱先成。生死未明。皆为苦本。眼
光落地。受苦之时。方知平生所作。尽是枷上添枷。锁
上添锁。失却人身。万劫难复。铁汉闻之。也须泪落。且
拨置万事。一心正念。

* 无常信

一老人死。见阎王。咎王不早与通信。王言。吾信数矣。
1192-A¶ 第 489a 页 X62-0489.png
汝目渐昏。一信也。汝耳渐聋。二信也。汝齿渐损。三信
也。汝百体日益衰。信不知其几也。一少年亦咎王云。
吾目明耳聪齿利。百体强健。王胡不以信及我。王言。
亦有信及君。君自不察耳。东邻有四五十而亡者。西
邻有二三十而亡者。更有不及十岁与孩提乳哺而
亡者。非信乎。良马见鞭影而行。必俟锥入于肤者。驽
骀也。何嗟及矣。

* 修行及早

两脚直一品朝官做不得。两脚直万贯家私顾不得。
两脚直孝子顺孙替不得。两脚直娇妻艳妾恋不得。
两脚直盖世机谋使不得。两脚直满腹株玑誇不得。
两脚直美味珍馐吃不得。两脚直高堂大厦住不得。
两脚直锦绮盈箱著不得。两脚直宝玩满笥携不得。
两脚直妙舞清歌享不得。两脚直绿水青山游不得。
两脚直造下罪业撇不得。两脚直结下冤家解不得。
两脚直阎罗阿旁避不得。两脚直巧言花语推不得。
两脚直人情关节用不得。两脚直亲戚势要靠不得。
两脚直刀轮火狱免不得。两脚直马腹驴胎躲不得。
直直直。不限时来不限日。清晨不保午时辰。日中不
保申时刻。任汝功业比姬公。任汝英雄比项籍。任汝
钱财过石崇。任汝文章过李白。任汝苏秦舌万端。任
汝陈平计六出。任汝离娄公输巧。任汝管辂君平术。
任汝君王势滔天。任汝后妃色倾国。喉咙但有三寸
气。肩头苦费千般力。跨街昨日逞华颜。缠棺今夕眠
1192-A¶ 第 489b 页 X62-0489.png
枯骨。北邙多少高低坟。鸱鸮夜啸青枫泣。千载兴亡
蜂蚁场。百年成败狐狸窟。丢开善念不寻思。失去人
身难再觅。富贵固是夙生来。享尽亦须防算逼。摩尼
百八手中提。弥陀一句心头忆。此生不度何时度。修
行及早无常迫。儿女尽是冤家债。利名尽是刀头蜜。
杀生是啖姻亲肉。淫邪是饮洋铜汁。上床别却鞋和
袜。明朝来否事不测。一声去也只索随。求神礼佛毫
无益。至亲父子及夫妻。改换重来懵不识。船到瞿塘
补漏迟。蹉过许多好时日。轮回件件理分明。因果椿
椿无爽忒。迷却多生说现生。痴人无数齐称屈。频呼
苦劝不回心。除非等待两脚直。

* 天性相关

诸佛众生。同一觉源。迷悟虽殊。理常平等。故诸佛是
众生心内诸佛。众生是诸佛心内众生。迹此而言。则
诸佛众生心精无时而不通[淴-心+口]。但诸佛无时不欲度
生。而众生念念与之迷背。经云。一人专忆。一人专忘。
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
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去佛不远。正由一理平等。天性相关。故得任运拔苦
与乐。况无量寿佛。因中所发四十八愿。誓取极乐。摄
受有情众生。但当深信忆念。数数发愿。愿生西方。如
磁石与针任运吸取。然磁能吸铁。而不能吸铜。譬犹
佛能度有缘。而不能度无缘众生。易感弥陀。而不易
感诸佛。岂非生佛誓愿相关乎。是以求生净土者。信
1192-A¶ 第 489c 页 X62-0489.png
行愿三。缺一不可。

* 十种信

欲了生死。修行净业。当发十种信心。念念不忘。决生
净土。得不退转。一信佛所说法。金口诚言。真实不虚。
二信凡夫在迷。识神不灭。六趣循环不息。三信此土
修行。未得道果。不免轮回。四信未出轮回。虽生天上。
不免堕落。五信极乐世界。众生生者。永无退转。六信
众生发愿。愿生净土。决定往生。七信一称佛名。能灭
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弥陀佛。神通
光明。摄取不舍。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恒沙诸佛。
同以神力。时常护念。十信既生净土。寿命无量。一生
当得无上菩提。于此十种。不能深信。生疑惑者。虽念
佛而不得往生矣。

* 须弥山

凡修净土人。灼然是要敌他生死。不是说了便休。当
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须是把做一件事始得。若半
进半退。似信似疑。济得甚事。如何出离轮回。譬如百
二十斤担子。到临时。自家担荷得去。方得了事。决不
在会说会道。广化人缘上。决不在有传有授。扭捏做
作上。决不在盛设道场。多点香烛上。若是信得及。便
从今日去。发大勇猛。发大精进。莫问会与不会。见性
不见性。但持一句佛。如靠著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
不动。专心一意。猛著精彩。誓毕此生。同登净域。

* 三通
1192-A¶ 第 490a 页 X62-0490.png

心唯信佛。佛则知之。他心通故。口唯称佛。佛则闻之。
天耳通故。身唯礼佛。佛则见之。天眼通故。信心者犹
如深栽果树。根深故风吹不动。后著果实。济人饥渴。
念佛之人。亦复如是。

* 回向

念佛工夫。祇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
弥陀是巳成之佛。其体无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
的可归。炽然欣厌。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
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回向。虽误作
恶行。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生。
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只为信力
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矣。但加
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

* 信定得

凡欲念佛。要起信心。若无信心。空无所获。信念佛定
生净土。信念佛定灭诸罪。信念佛定得佛护。信念佛
定得佛證。信念佛临终定得佛来迎接。信念佛同信
之人皆得往生。信念佛往生定得不退地。信念佛生
净土。定不堕三恶道。受持此法。往生净土必矣。

* 只从今时

世人虽发道心。被身口眷属家计三种所累。竟忙了
一生。闹了一生。苦恼了一生。乾弄了一生。又空过了
一生。不得念佛。又因此累起无量贪嗔痴。造无量大
小恶业。有志之人。只从今日今时起。知到这个身是
1192-A¶ 第 490b 页 X62-0490.png
假。这眷属家计都是虚假。于此三种累上莫认著。莫
恋著。莫贪著。要从自巳胸中。发出一个信心来。山烂
不改。海枯不移。无论行住坐卧。随便一心正念。务要
勇猛。再不因循。务要精进。再不懈怠。务要坚固。再不
忽略。只是回光照破。痛自省发。今日也念。明日也念。
时节到来。包尔见佛。包尔往生。

* 深思谛信

入道要门。信为第一。譬如世间盗贼时乎败露官府。
非不以极刑绳之。迨后释免。依旧不悔。所以者何。他
却信者条门路。不赍一文本钱。获利无算。所以备受
苦痛。决不退悔。今人念佛。不肯真切加功。只是不曾
深思谛信此法门。不费多力。决定往生。决定见佛。

* 蜎蠕

阿弥陀佛。现在西方。教化无央数。天人民物。以至蜎
飞蠕动之类。莫不得过度解脱者。蜎飞谓微细飞虫
也。蠕动谓微细蛆虫也。若此者佛尚化度。况于人乎。
是其所以广度众生。无有穷极。若人一念归依。遂生
其国。无足疑也。

* 招安为民

譬如铁石。虽重赖舟。船力可以渡江。一针虽轻。不赖
舟船。江不可渡。盖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净土。罪
恶虽轻。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为贼。一日招
安。遂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恶者。亦复如是。又如虮
虱万死万生。不能一里。若附人身。千里可至。仗佛力
1192-A¶ 第 490c 页 X62-0490.png
而生净土者。亦复如是。更何可疑乎。

* 拘于所见

人骤闻净土之景象。多不信之。无足怪也。盖拘于目
前所见而巳。且如陋巷粪土之居者。安知有广厦之
清净。小器藜藿之食者。安知有食前之方丈。毙箧锱
铢之蓄者。安知有天府之充溢。故处此浊世。不信有
清净佛土。所以生长于胞胎。不知彼有莲华之化生。
寿不过百年。不知彼有河沙之寿数。衣食必由于营
作。不知彼有自然之衣食。快乐常杂于忧恼。不知彼
有纯一之快乐。然则佛之所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见
而不信也。

* 无效

今世之人。或有修而无效者。盖彼信根浅薄。因地不
真。未曾立行。先欲人知。内则自矜。外欲显耀。使人恭
敬供养。冀有所得。甚至妄言。得见净境。或见些少异
㨾。及梦中善相。未识是非。先欲明说此等卑下。必为
魔惑。愿行退失。还随生死苦趣。可不慎哉。

* 自欺慢弃

世有发三种不信心不求生者尤可嗟惜。一曰。吾当
超佛越祖。净土不足生。二曰。处处皆净土。西方不必
生。三曰。极乐圣域。我辈凡夫不能生。夫行海无尽。普
贤愿见。弥陀佛国虽空。维摩常修净土。十方如来有
广舌之赞。十方菩萨有同往之心。试自忖量。孰与诸
圣。谓不足生者何其自欺哉。至如龙猛祖师也。楞伽
1192-A¶ 第 491a 页 X62-0491.png
经有预记之文。天亲教宗也。无量论有求生之偈。慈
恩通赞。首称十胜。智者㭊理。明辨十疑。彼皆上哲精
进往生。谓不必生者。何其自慢哉。火车可灭。舟石不
沉。现华报者莫甚于张馗十念。而超胜处入地狱者。
莫速于雄俊再苏而證妙因。世人愆尤未必若此。谓
不能生者。何其自弃哉。自欺自慢。自弃巳灵。流入轮
回是谁之咎。

* 功德

弥陀本愿。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
不果遂者。誓不成佛。十念信乐尚得往生。况复一日
信乐者。况复一月一年一生信乐者耶。一念灭八十
亿劫生死重罪。况复十念耶。况复一日一月一年一
生念佛所灭罪耶。重罪尚灭。况轻罪耶。又复校量念
佛功德。比馀善根优劣之相者。经云。若人以四事极
好之物。供养大千世界满中阿罗汉辟支佛。所得福
德。不如有人合掌一称佛名百千万分。算数譬喻所
不能及。一称佛名功德尚尔。况复十念一日一月一
年一生念佛功德耶。现世安隐。众圣守护。离诸灾厄。
功德无量。

* 法中王

佛以大圆觉。充满十方界。我以颠倒想。出没生死中。
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净土。我造无始业。本从一念生。
既从一念生。还从一念灭。生灭灭尽处。则我与佛同。
人之念头所系最切。如水之赴海。火之炎上。利刃之
1192-A¶ 第 491b 页 X62-0491.png
必伤。毒药之必中。无空过者。念佛之念亦复如是。当
知念力是一切法中之王。

* 只此一念

专意一念。持一句佛。只此一念。是我本师。即是化佛。
是破地狱之猛将。是斩群邪之宝剑。是开黑暗之明
灯。是度苦海之大船。是脱生死之良方。是出三界之
径路。是本性弥陀。是达唯心净土。但要记得者。一句
佛在念。莫教失落。念念常现前。念念不离心。如是一
念。分明不昧。又何必问人觅归程乎。

* 作得主

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今以一念佛。能消灭烦恼。便
是佛度生死苦处。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
更无别法。若念佛念到烦恼上作得主。于睡梦中作
得主。于病苦中作得主。以至临命终时。便知去处矣。
此事不难行。只是要生死心切。单单靠定一声佛。更
不别向寻思。久久纯熟。自然得大安乐。得大受用。

* 自巳命根

只将一句佛。横在胸中。作自巳命根。咬定牙关。决不
放舍。乃至饮食起居。行住坐卧。此一声佛。时时现前。
若遇逆顺喜怒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者一声佛。提起
一拶。即见现前境界。当下消灭。

* 真境

真切念佛。须具六种念。一勇猛念。太文弱来。不得如
孝子报父母深雠。纵高崖深涧。燐途虎窟。必往不怯
1192-A¶ 第 491c 页 X62-0491.png
故。一悲伤念。太洒落来。不得每一想佛。身毛皆竖。五
内若裂。如忆少背之慈母。及多慧之亡儿故。一感愤
念。太和平来。不得如落第孤寒。负才寂寞。每一念及。
殆不欲生故。一恋慕念。太淡泊来。不得如巳所深爱
物。魂梦缱绻。惟恐或失故。一乐事现前踊跃欢喜念。
如寒得衣饥得食故。一恶缘照面悔恨激切念。如死
里逃生故。总之心口相一。字字从肝髓中流出。方是
念佛真境。

* 张三李四

现前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现前
所念之佛。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祇贵信得。
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
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今日张三。明日
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
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
不清。

* 放下

先将自巳胸中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
单单提起一句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线贯珠。又
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如此著力靠定。于一
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日用动静。不杂不乱。梦寐
如一。

* 自成一片

若果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头然。只恐一失人身。百
1192-A¶ 第 492a 页 X62-0492.png
[去*九]难复。将此一声佛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
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
自然相应。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

* 趋向

妄念是病。念佛是药。久病非片剂所能疗。积妄非暂
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纷飞。只贵在念佛
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续。极力执持。方有趋向分。

* 绵密

念兹在兹。心念不空过。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
密如鸡抱卵。常教暖气相续。即是净念相继。更加智
照。则知净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进修工夫。

* 唤醒

高声觉太。费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是绵绵密密。声在
唇齿之间。乃为金刚持然。又不可执定。若手打鱼子。
随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必须句句出口入耳。声声
唤醒自心。譬如一人浓睡一人唤云某人。则彼即醒
矣。所以念佛最能摄心。

* 真念

高声念。低声念。六字念。四字念。紧念。缓念。朗念。默念。
合手念。跪膝念。面佛念。朝西念。打板念。敲鱼念。掐珠
念。行道念。礼拜念。独自念。同众念。在家念。在外念。閒
也念。忙也念。行也念。住也念。坐也念。卧也念。连梦中
也念。才是真念念得心酸泪下念。得火灭灰寒念。得
神号鬼哭念。得天喜神欢。一声佛振动了魔王宫殿。
1192-A¶ 第 492b 页 X62-0492.png
一声佛粉碎了剑树刀山。一声佛为百劫千生消业
障。一声佛为四恩三有启因缘。

* 初心

最初下手。须用念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
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数亦得。若
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
信不深。行不力。饶尔讲得十二部经。下得千七百转
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著。

* 澜翻潮涌

新学少年。才把一句佛。顿在心头。闲思妄想。越觉腾
沸。便谓念佛工夫。不能摄心。不知汝无量劫来生死
根由。何能即断。且万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
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后纯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
之能觉妄念者。亏这句佛。如不念佛时。澜翻潮涌。刹
那不停者。岂能觉乎。

* 喃喃

如来教人念佛。正摄百千万杂念于一念。一念猛励。
自然證佛。还思今人念佛时。一串素珠中。意起意灭。
不知多少更端。则其念佛亦只口中喃喃。心上并不
知有佛。彼手之于口。口之于心。尚未合一。安望凡人
与佛能合而为一耶。

* 恭敬心

大智度论偈云。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即时为现
身故。我皈命礼。若人欲疾得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
1192-A¶ 第 492c 页 X62-0492.png
心。执持称名号。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
者。花开即见佛。

* 五敬

恭敬修法有五。一敬有缘尊佛。行住坐卧。及便秽等。
皆护西方。二敬有缘像教。设弥陀像及持其教。三敬
有缘师友。恭敬亲近故。四敬同学人。即同修净业者。
互相劝益故。五常敬三宝。是彼生胜缘故。如此敬修。
决定往生。

* 都摄六根

一心正念。则六根都摄。六处皆念。如眼不取色。是眼
念佛。耳不闻声。是耳念佛。鼻不嗅香。是鼻念佛。意不
念法。是意念佛。惟其都摄六根。乃得净念相继。不暇
方便。自得心开。现前见佛。

* 剋期成就

行人欲剋期取證。凡治生杂务。即时屏除。但念不久。
定生净土。诃去爱欲。勤息恚痴。无始恶习。速求舍离。
不为障碍。自当观察。何习偏重。诃弃调停。取令平复。
大集经明七七日。鼓音王经明十日十夜。观经明七
日。取此三等为期。昼夜六时。礼佛忏悔。不得一弹指
顷。念世五欲。及接外人。语笑戏论。亦不得托事延缓。
放逸睡眠。专心致志。不惜身命。定取净业。即时成就。

* 静做动鍊

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可用心。而坐时为胜。然始学
者。先须行多坐少。若贪坐则昏不能退。无事有事皆
1192-A¶ 第 493a 页 X62-0493.png
可用心。而无事为胜。先于静处做。后于动处鍊。

* 专修

身须专礼阿弥陀佛。不杂馀礼。口须专称阿弥陀佛。
不称馀号。意须专想阿弥陀佛。不修馀观。若专修者。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杂修散善回向往生者。千百
人中。不得一二。今有人日礼弥陀三千拜。日课弥陀
十万声。昼夜习坐。专想弥陀者。并有灵验。

* 晨夕课

在家菩萨。奉佛持戒。逐日营办家缘。未能一心修行。
须是早起焚香。参承三宝。随意念佛。每日黄昏亦如
是礼念。以为常课。如或有干失时。次日当自对佛忏
说。此之法门。要且不妨本业。晨参夕礼之外。更能二
六时中。偷那工夫。持念百千声。志诚为功。期生净土。

* 十念

在俗之人。尘务忙冗。每日清晨服饰巳。面西合掌念
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十念。伹随气短长。气极为
度。念声不高不低。调停得中。如此十念。连续不断。意
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显是藉气束心。

* 心息相依

摄心念佛。欲成三昧。数息最要。凡坐时。先想巳身在
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佛一声。方
便调息。不缓不急。心息相依。随其出入。行住坐卧。皆
可行之。勿令间断。常自密持。乃至深入禅定。息念两
忘。即此身心。与虚空等。久久纯熟。心眼开通。三昧忽
1192-A¶ 第 493b 页 X62-0493.png
尔现前。即是唯心净土。

* 当念往生

但能一心不乱。执持名号者。不出所期。亦得生彼。何
待色身报满。然后得生。当知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令
离苦海。过彼慈亲。于先劫中。巳立大誓。无苦不忍。无
行不臻。无愿不立。无法不说。为度我故。方便百千。今
正是时。目睛不瞬。垂臂待我。巳历十劫。念念不舍。甚
于剖心。乃至其心激切。入生死中。遍历三途。地狱猛
火。不辞劳倦。我若回心向佛。如子恋母。正慰所怀。则
不逾当念。便得往生。何必更经十念之顷。然后得生。

* 参念

静室端坐。扫除缘累。截断情尘。瞠开两睛。外不著境。
内不住定。回光一照。内外俱寂。然后密密举念。南无
阿弥陀佛三五声。回光自看云。见性则成佛。毕竟那
个是我本性阿弥陀。却又照觑看。只今举底这一念。
从何处起。觑破这一念。复又觑破。这觑底是谁参。良
久又举念佛。又如是觑。如是参。急切做工夫。勿令间
断。惺惺不昧。如鸡抱卵。不拘四威仪。亦如是举。如是
参。忽于行住坐卧处。闻声见色时。豁然明悟。亲见本
性弥陀。内外身心一时透脱。尽大地是个西方。万象
森罗。无非自巳。静无遗照。动不离寂。

* 研究

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莫可除灭。
虽不净观。正彼对治。而博地凡夫障重染深。祇见其
1192-A¶ 第 493c 页 X62-0493.png
净。不见其不净。观法精微。鲜克成就。然则如之何。经
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今观此想。复从何生。研
之究之。又研究之不巳。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 直捷

十二时中。持一句佛。思专想寂。更能回光自看。如何
是我本性。四大分离。向甚处去。常有此疑。蓦然识得。
便知安身立命处。即此是直捷底修行正道。

* 心花灿发

如剥芭蕉相似。剥一层又一层。直要剥到。无下手处。
才得打成一片。然后著衣吃饭。屙屎放尿。一动一静。
一语一默。无不是一个阿弥陀佛。自此心花灿发。洞
照十方。如杲日丽天。明镜当台。不越一念。顿成正觉。

* 一相三昧

当一心专念。梦觉不忘。不以馀业间断。不以贪嗔等
间隔。随犯随忏。不隔念不离念。不隔日不隔时。念念
常不离佛。念念清净圆明。即得一相三昧。

* 精明

寂寂治散乱。散去则生昏沉。惺惺治昏沉。昏去则生
散乱。止观双持。昏散皆退。今只须精明念佛。念无二
念曰精。念而返照曰明。精即止。明即观。一念佛。止观
备矣。

* 日观

须于静处。屏绝外缘。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
专想不移。日欲没时。状如悬鼓。既见日巳。开目闭目。
1192-A¶ 第 494a 页 X62-0494.png
皆令明了。现在目前。注心一境。凝然寂静。如对明镜。
自睹面像。心若驰散。制之令还。心息住定。即得三昧。

* 白毫

斋戒洁巳。清心静虑。面西默坐。闭目观想阿弥陀佛
真金色身。在西方七宝池中。大莲华上坐。其身长丈
六。两眉中间。向上有白毫一条。八棱中空右旋转。五
遭光明莹澈。照映金颜。次停心。注想白毫。不得妄有
分毫他念。令闭眼开眼。悉皆见之。如此久久念心成
熟。自然感应。见佛全身。此法为最上。

* 观想

当礼佛时。观想巳身在莲华中。恭虔作礼。佛在莲华
中。受我礼敬。当念佛时。观想巳身。在莲华中。结跏趺
坐。佛坐莲华中。接引于我。然后一心持名专志。如是
往生。品第必高。

* 见诸瑞相

修净土者。凡入观与睡时。应先起立。合掌一心。向西
十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毕。即发愿言。弟
子现是凡夫。罪业深重。轮回六道。不能出离。今遇善
知识。得闻弥陀功德名号。一心称念。愿生净土。愿佛
哀悯垂手接引。弟子不识弥陀世尊身相光明。愿佛
菩萨示现身相。及国土庄严。说是语巳。一心正念。即
便入观及睡。或于正发愿时。见诸瑞相。或于观中得
见。或于睡梦得见。此法大有灵验。

* 愚不可能
1192-A¶ 第 494b 页 X62-0494.png

世人稍利根。便轻视念佛。谓是愚夫愚妇句。当彼徒
见愚夫愚妇。口诵佛名。心游千里。而不知此等是名
读佛。非念佛也。念从心心思忆而不忘。故名曰念。试
以儒喻儒者。念念思忆孔子。其去孔子不亦庶几乎。
今念念思忆五欲。不以为非。而反以念佛为非。噫似
此一生空过。何如作愚夫愚妇耶。而惜乎。智可能也
愚不可能也。

* 著力

功不尽则事不臻。诚不极则物不感。况无上大菩提
道。或不忘形。毕命与寝食。寒暑俱废。岂口出耳入之
学。而能脱略生死情妄于大休歇田地哉。但只行也
念。坐也念。今日也念。明日也念。念到无可念处。正是
著力加鞭之时。诚能如此念。不患生死情妄之不消。
殒。自性弥陀之不现前。

* 最初一步

须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作苦海想。作火宅想。
于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于诸
眷属。作夜叉罗刹啖人鬼想。况复生死不住。长劫奔
波。实可厌离于知识。若经卷中。闻彼佛愿力。国土庄
严。于念念中。称彼理趣。生安隐想。生宝所想。生家业
想。解脱处想。弥陀如来菩萨僧众如慈父想。如慈母
想。生接引想。生津梁想。于怖畏急难之中。称名即应。
功不唐捐。刹那便至。速来救护想。应念出离想。如是
功德无量。实可忻乐。若厌离不深。娑婆业系不脱。忻
1192-A¶ 第 494c 页 X62-0494.png
乐不切。极乐胜境难跻。行人欲生净土。成就念佛三
昧。此折摄二门。为发行最初一步也。

* 真实修行

夫学佛者。无取庄严形迹。止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
不必定要缁衣道巾。带发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
定要敲鱼击鼓。好静之人。自可寂嘿念佛。不必定要
成群作会。怕事之人。自可闭门念佛。不必定要入寺
听经。识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千里烧香。不如安坐
家堂念佛。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广交魔友。
不如独身清净念佛。寄库来生。不如见在作福念佛。
许愿保禳。不如悔过自新念佛。习学外道文书。不如
一字不识念佛无知。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
希求妖鬼灵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
灭恶。如是念佛。号曰善人。摄心除散。如是念佛。号曰
贤人。悟心断惑。如是念佛。号曰圣人。

* 不容放过

世网中人。若是痛念无常用心真切者。不问静闹。閒
忙一任。公私干办。迎宾待客。万缘交扰。八面应酬。与
他念佛。两不相妨。不见古人道。朝也阿弥陀。暮也阿
弥陀。假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其有世缘重力量轻
者。亦须忙里偷閒。闹中取静。每日或念百声千声。定
为日课。不容一日放过。

* 三得

若把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遇苦乐逆顺境界现前。
1192-A¶ 第 495a 页 X62-0495.png
只是念佛。无一念变异心。无一念退惰心。无一念杂
乱心。直至尽生。永无别念。能如是用功。则历劫无明。
生死业障。自然消殒。尘劳习漏。自然净尽无馀。

* 正好

盖此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
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有一人不
应念佛。若人富贵。受用见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
计累小。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
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
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
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
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
好念佛。若人处閒。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
里偷閒。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
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
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
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
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须佛證。正
好念佛。普劝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花开见佛。见
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 百工四民

夫一切奔驰世务。流荡四方。劳生贩卖。邸店市廛。商
贾负道。百工伎艺。男女老幼。奴婢黄门。受人驱役。不
自在者。于彼一切行住坐卧。著衣吃饭。语默动静。及
1192-A¶ 第 495b 页 X62-0495.png
被牢狱者。于喜怒哀乐之间。未有不可修时。况出家
四众。在家四民。有居可处。有暇可修。所欲皆具。得自
在者。宁不进修。

* 正行

念起时须自检点。或有悭贪心。嗔恨心。痴爱心。名利
心。嫉妒心。欺诳心。尔我心。傲慢心。谄曲心。邪见心。妄
想心。能所心。及诸逆顺境界。随染所生一切世间心。
设或起时。急须高声念佛。敛念归正。勿令恶心相续。
直下打并净尽。所有深信心。至诚心。发愿回向心。慈
悲心。谦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及一切善心。常当守护。
当知极乐诸上善人。良由断恶行善。故得往生。不退
菩提。能依此修持。是为净土正行。

* 密忆

凡历涉缘务。而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譬如世人
切事系心。虽经历言语。去来坐卧。种种作务。而不妨
密忆。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如是。或者失念。数数
摄还。久久成性。任运常忆。

* 菩提心

凡修净土。须发菩提心。若为自巳。厌五浊。忻九品。则
违菩提心。是声闻行也。若为众生起大悲心。求往彼
国。希速成就道力神通。遍历十方。救度一切。令共成
佛。则顺菩提心。是菩萨行也。

* 三心

身体彼佛。口称彼佛。意观彼佛。三业真实。名至诚心。
1192-A¶ 第 495c 页 X62-0495.png
信知自身。具足烦恼。流转三界。信知弥陀本愿。下至
十念得生。无有一念疑心。名深心。凡所作为一切善
根。悉皆回向往生。名回向发愿心。具此三心。必得往
生。

* 解脱

果能真实摄心而念佛。则心自净。心净则土随净。大
慧云。人于一日中。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便与
三世诸佛诸大菩萨相契。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出三界之处。修净土者。亦宜如是。

* 雨淋头

若待处所稳便。衣食丰饶。充足香华。事事称意。思前
算后。卜彼良时。报尽恩冤。圆成善事。然后发心修行。
假使虚空界穷。亦无此日矣。所谓晴乾不肯去。直待
雨淋头。

* 常永贞固

世间一技一艺。始学。不胜其难。因置不学。则终无成
故。贵有决定不疑之心。虽复决定。而优游迟缓。则亦
不成故。其继贵有精进勇猛之心。虽复精进。或得少
而足。或时久而疲。或遇顺境而迷。或逢逆境而堕。则
亦不成故。其终贵有常永贞固誓不退转之心。古云。
三昧不成。假令筋断骨枯。终不休歇。

* 一境一心

盖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异缘逐境纷驰之使然。故
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
1192-A¶ 第 496a 页 X62-0496.png
一境。故曰。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聚缘
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尘沙莫尽。若欲一其念者。
莫若轻其爱。若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夫爱之与
念。势不两立。若明暗之相背也。

* 闻见

凡闻恶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
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
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使念念
不忘。其于净土。决定往生。

* 回嗔作喜

我今念佛。日后当生西方。何幸如之。发大欢喜。莫生
烦恼。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拨转心头。这一声佛。急急
提念。却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世界中人。柰何与
世人一般见识。回嗔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

* 渡河筏

既慕西方。当求了义。暗中有宝。无灯照。终不自知。古
镜埋尘。不揩磨。岂能光显。调和三业。体究一心。恭奉
真文。研味圣意。深入法源之底。洞探诸佛之机。理路
豁通。心花发现。故智者诵法华。圭峰读圆觉。普庵契
华严。六祖悟般若。观先德而可遵。岂今人而不学。然
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需船。

* 静之至

一念不生。谓之静。佛心至静。万劫恒然。众生刹那能
静。即是刹那佛。但众生心念憧憧。如葛生蔓。如茧抽
1192-A¶ 第 496b 页 X62-0496.png
丝。并没住头。直到疲倦。睡去方休。思想千端。谓之散
乱。黑甜一觉。谓之昏沉。二者循环尽彼形寿。生死轮
回肇此矣。一念起即是生。一念灭即是死。人生总在
积生积灭中。度此百年。安得不在生生死死中。迁流
永劫。皆缘心头一点。有不能放下者在故也。若念所
当用者。唯有念佛法门。盖念本是妄。以系于佛。谓之
以妄遣妄。从念佛而参究。是为以心究心。从念佛而
悟。是为以心得心。虽云起念。念实无起。念之久久。因
念得心。得心妄念。念至忘念。与无念同。清净湛一。惟
有一真而巳。此大势至菩萨。以念佛法门。入无生忍
也。夫获无生忍。则无念矣。无念者。静之至也。宗镜录
云。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寂尔少时间无思心。正
住此心。住之时便是本体。若佛心则湛然常住矣。以
暂住之心。习令渐上。便是工夫。

* 愿王

夫发愿往生者。顺释迦偏赞之言。应法藏度生之愿。
临终之际。感圣众以来迎往生之时。蒙弥陀而接引。
托质七珍池内。化生九品莲中。寿量难穷。身光遍照。
获七辩之智。具六通之威。菩萨为邻。声闻作伴。我等
如是。众生亦然。径挺铁石心。同归金色界。唯此愿王
独不舍。刹那引导入莲池。

* 直入无为

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无行无愿。
空住阎浮。有行有愿。直入无为。此乃佛祖修净业之
1192-A¶ 第 496c 页 X62-0496.png
根本也。要知理由智导。行由愿兴。行愿得均。理智兼
备。夫愿者。乐也欲也。欲生西方净土。乐见阿弥陀佛。
必须发愿方得往生。若无愿心。善根沉没。经云。不发
大愿。魔所摄持。一切佛事从大愿起。欲成无上佛道。
须得。愿波罗蜜。所以普贤广无边愿海。弥陀有六八
愿门。是知十方诸佛上古前贤。皆因愿力。成就菩提。

* 回向偈

大慈菩萨。赞佛忏罪。回向发愿。偈云。十方三世佛。阿
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归依。忏
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
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共
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此偈有威力。能
灭一切罪。长一切福。

* 满愿

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
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
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称我名号。乃至
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觉正。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
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命终。
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亦不颠倒。如入禅定。
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
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 至诚

直须一心皈命。尽报真修念佛。发愿之时。恳苦翘诚。
1192-A¶ 第 497a 页 X62-0497.png
无诸异念。如就刑戮。在狴牢。怨贼所迫。水火所迫。一
心求救。愿脱苦轮。速證无生。广度含识。绍隆三宝。誓
报四恩。如斯至诚。方不虚弃。如或言行不称。信愿轻
微。无念念相续。有数数间断。以此懈怠。临终望生。但
恐业障所遮。不值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
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故也。

* 金刚幢

佛言。一切众生皆当发愿。愿生彼国。尚不间于女人
根阙。十恶五逆阿鼻之辈。何况于我。我今道行虽微。
不造五逆。数过十念。必当得生。佛岂自诳背违本愿。
况十方诸佛示广长舌相。證明斯事。是故我今必定
求生。不敢退转也。如是名为行人金刚幢勇健之力。

* 气类交接

一生之中。以淳净心。坚固谛信。至诚礼诵。悔过发愿。
吾知此人若身若心。则与弥陀气类交接。如风吹树。
斜势西倾。及其倒时。必当西倒。习善得生。亦复如是。

* 必蒙接引

世人念佛者。多只为福田故。眷属故。病苦求痊。及永
年故。保富贵安乐。子孙光显故。往往香烛。道场所陈。
祝愿之词。皆是趍逐凡缘。与阿弥接引。本愿甚背。纵
使一生修习。错用工夫何益。惟发真正。愿见佛闻法。
亲承授记。回入娑婆。广度众生。毫不自求。人天福报
如是发愿。时刻注向。欣乐不忘。方与佛愿相应。临命
终时。必蒙接引。
1192-A¶ 第 497b 页 X62-0497.png

* 竟有生处

真信净土决志往生者。不论巳悟未悟。其从事单传
直指而未悟者。虽日以参禅为务。不妨发愿往生。以
未能不受后有。毕竟有生处。故不是偷心歧路心也。
其巳悟者。古人云。汝将谓一悟便可上齐诸佛乎。故
普贤为华严长子。虽尘尘华藏在在莲邦。而行愿品
必拳拳乎。以往生安乐为言也。巳悟尚然。况未悟乎。

* 定得成

世人念佛者多。成佛者少。其故有三。一者口虽念佛。
心中不善。以此不得往生。便要依佛所说。积德修福。
孝顺父母。忠事君王。兄弟相爱。夫妇相敬。至诚信实。
柔和忍耐。公平正直。阴骘方便。慈悯一切。不杀害生
命。不凌辱下人。不欺压小民。伹有不好心。起著力念。
定要念退。这不好心。二者口虽念佛。心中胡思乱想。
以此不得往生。必须按定。心猿意马。字字分明。心心
照管。如亲在西方。面对弥陀。不敢散乱。如此才是。三
者口虽念佛。心中只愿。来世不失人身。求生富贵。以
此不得往生。且如天宫富贵。福尽也要堕落。何况人
间。能有几时。便可发广大心。立坚固志。誓愿往生。见
佛闻法。得无上果。广度众生。如此才是念佛的人。定
得成佛。

* 永无退转

不愿生净土。则巳愿生。则无不得生。不生净土则巳。
生则永无退转。具缚凡夫初凭信愿。得生彼土。三毒
1192-A¶ 第 497c 页 X62-0497.png
邪见未能顿忘。何以知其不退转耶。盖以弥陀愿力。
常所摄持。大光常照上善人聚。寿命永劫。水鸟树林。
风声乐响。演畅妙乘。闻其声者。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未尝间断故也。众生如受病之人。佛为医王。法为良
药。僧为视病人。三者现前。病不得而萌矣。以是言之。
则一生净土。何从而有退转哉。

* 千年调

自从早年。索妻养儿。经营家计。受尽万千辛苦。忽然
三寸气断。未免一朝皆休。若是孝顺儿孙。犹能记忆
爹娘。若是不肖子。父母方死。骨头未冷。作挞财产。恣
意为乐。以此较之。著甚么要紧。作千年调。儿孙自有
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人。生在世能有几时趁。未
病未老之前。抖擞身心。拨开世事。得一日光阴。念一
日弥陀。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临命终时。好
死恶死。我之盘缠。预办了也。我之前程。稳稳当当了
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

* 好消息

靠住一佛。心心无间。行之既久。便可将四大所合之
身。一拳粉碎五浊所合之世界。一脚踢翻。然后随所
闻见。鸟语蝉吟。牧歌樵唱。即西方之无常苦空法音
天乐也。竹篱茅舍。即西方之金台宝殿也。飞泉鸣濑。
即西方之宝池德水也。野芳嘉木。即西方之宝网交
罗。妙华天雨也。明师良友之俦。木石鹿豕之侣。即西
方之诸上善人也。何苦何乐。何顺何逆。何邪魔。何三
1192-A¶ 第 498a 页 X62-0498.png
毒等。烦恼目前。纯是净土。到得厌世时。无怖无乱。不
支不吾。怡然拱手。归来故乡。总是生平得力处。到此
决用得著决。有好消息也。

* 离心无体

如要临终十念成就。但预办津梁。合集功德回向。此
时念念不亏。却无虑矣。夫善恶二轮。苦乐二报。皆三
业所造。四缘所生。六因所成。五果所摄。若一念心。瞋
恚邪淫。即地狱业。悭贪不实。即饿鬼业。愚痴暗蔽。即
畜生业。我慢贡高。即修罗业。坚持五戒。即人业。精修
十善。即天业。證悟人空。即声闻业。知缘性离。即缘觉
业。六度齐修。即菩萨业。真慈平等。即佛业。若心净。即
香台宝树净刹化生。心垢则丘陵坑坎秽土禀质。皆
是等伦之果。能感增上之缘。是以离自心源。更无别
体。经云。心垢即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又云。欲净汝
界。伹净汝心。故知一切归心。万法由我。欲得净果。但
行净因。如水性趣下。火性腾上。势数如是。何足疑焉。

* 全现

须念临行时。有甚么放他不下处。若说世间放不下。
正。恐跳他不出。未免再来。还要恋他则甚。若说此身
放不下正。恐挣他不脱。未免再受。还要痛他则甚。若
说此心放不下正。恐断他不尽。留为种子。还要惜他
则甚。若说佛法放不下正。恐洒他不开。执成法缚。还
要爱他则甚。若虑慧根。万一迷失。则尔所认慧根。正
是命根。正是八识。其怕迷失一念。正是执我七识。分
1192-A¶ 第 498b 页 X62-0498.png
别六识。正须摆落净尽。还要护念则甚。至于清净本
然元明妙觉。不容拣择。无可任持。直至一切不见一
法不存。方得全现。尔向日迷来带了。如许种种的来。
今日悟去。还拟将了那一件去乎。一丝不挂。然后方
證上品矣。

* 称意之事

凡人命终。欲生净土。须先准备。不得怕死。常念此身
多苦。恶业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见佛闻法。
受无量快乐。得大解脱。乃是称意之事。如脱毙衣。得
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著。一心待死。叮嘱家
人。及往来问候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
閒杂话家中长短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
皆虚华无益。若病重将终。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发嗟
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
待气尽。方可发哀。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挂碍。不
得解脱。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依
此者决定超生。无疑矣。

* 鸣磬

凡遇眷属及一切人临终。先于寝室榻前。置一立佛
像向东。病者向西。与佛相对。看病者烧香散花鸣磬。
助称佛名。或病者先不信佛。亦须种种方便。劝令称
佛。若有病症遗秽。随即除之。亦无有罪。以佛心慈悲。
但冀归诚。别无憎恶。

* 平等
1192-A¶ 第 498c 页 X62-0498.png

大道无情。冤亲平等。然凡夫爱恋眷属语。以平等似
未相应。不知情爱未忘者。惟有修习净业。共结西方
伴侣。则情归忘情。爱同忘爱。不坏凡夫心相。亦且普
度往生。固未尝不平等也。以视夫滨危之际。挥涕诀
别。待溃之躯。罄赀厚殓者。其爱之大小何如。

* 指南车

欲办大事。吃紧尤在临时一著。从前悠忽。到此延挨
不得。从前迷著。到此糊涂不得。从前浮华。到此假借
不得。从前歧路。到此徘徊不得。只方寸间。灵明用事。
醒则立现莲台。昧则六途三涂。有分净秽。顷刻异路。
危哉究竟把握要诀。不外一心正念四字。此际如挽
弓到。将满时分外难开。须加意审固。前手撇后手绝。
箭方中的。又如泛海凭指南车。不误方所。将抵彼岸。
急宜仔细收帆把舵。霎时差失。依旧被狂飓吹去。飘
荡大洋中。将何底止。

* 归故乡

心本不生。缘合而生。心本不死。缘散而死。似有生死。
原无去来。于斯会得。生顺死安。常寂常照。世人畏死
者。以未悟本来无生故也。本自无生。焉得有死。何畏
之有。然无生未易卒悟。惟当专诚念佛。久久念至。一
心不乱。必得开悟。就令不悟。而一生念力。临终自知。
死去必生净土。则如流落他方。得归故乡。阿弥陀佛
垂手。接引往生。欢喜无量。何畏之有。

* 瑞应非一
1192-A¶ 第 499a 页 X62-0499.png

若得三昧成就。天人护助。临终正念。其往生之际。瑞
应非一。或天乐盈空。或异香满室。或光明照体。或宝
座现前。或弥陀垂臂。亲自来迎。或菩萨执台。授手而
接。乃至预知时至。正念不谬。诸障忽空。自能沐浴跏
趺。会众说法。叉手告别。或更勉人进道。书偈掷笔。合
掌而逝。或临终之后。举体如生。齿骨数珠。烧之不坏。
光𦦨异常。五色鲜明。祥物于空盘旋不散。烟所至处。
舍利流珠。触物而生。此耳目之所常有者。若非平日
履践明白精进力感。焉能若是。

* 护身符

适百里者宿舂粮。千里者三月聚粮。况十万亿刹之
极乐国乎。不豫办于平生。而欲袭取于俄顷。未审仓
皇呼吸时。能具诸葛观鱼安石围棋手段。了大敌否。
如泥恶人十念往生之语。不妨放宽眼下。恐经文理
固可信。亦是如来万不得巳。垂手之苦言。非便以西
方作此辈护身符也。且人情莫不好胜而恶劣。独于
此事。甘以下下自许。亦殊可悯。

* 三疑

念佛人临终有三疑。不可不慎。一疑。我生业重。修行
日浅。恐不得生。二疑。有心愿未了。及贪嗔痴未息。恐
不得生。三疑。我虽念佛。临命终时。恐佛不来迎接。有
此三疑。因疑成障。失其正念。不得往生。今以三说。消
彼三疑。一曰。业本虚妄。心净即空。业重不必疑。二曰。
情同梦幻。醒归何有。自肯息机。贪嗔随断。不必疑。三
1192-A¶ 第 499b 页 X62-0499.png
曰。功专念切。自心佛现。佛不来。不必疑。

* 四关

凡夫虽有信心念佛。或宿业障重。不免病苦。若因此
悔悟。身心投诚皈佛。自生净土。无智之人。道念不坚。
却言。我今念佛。而有病苦。反谤弥陀。只此一念。径入
地狱。一关也。或平日口谈净土。心恋娑婆。不种出世
善根。惟求俗缘利益。临终遭病。怖死贪生。妄信师巫。
杀戮生命。祈祷神鬼。缘此心邪。无佛摄护。流浪三途。
二关也。向持斋戒。或因服药。或被劝逼。破戒用荤。此
人无决定信。丧失善根。三关也。临终时系念家财。爱
恋眷属。心放不下。失却正念。致堕鬼趣。或托生虫兽。
守护家庭。宛如生日。四关也。故杨提刑言。爱不重。不
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诚哉是言。修净业者。要于
平时。考究平时。打点临期不昧。全身放下。念念弥陀。
但能坚此一念。便可碎彼四关。

* 七分得一

所谓十念往生者。乃生前自念十声。非死后请人念
也。生前自念者。临命终时。佛与菩萨。自来迎接。故必
生净土。身后请人念者。未可知也。经云。身后人为作
功课。七分得一。生前自作者。得千百倍报。

* 不得念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往生。乃是宿有善根福德
因缘。方遇知识。劝得念佛。此等侥倖。万中无一。若得
病临死。风刀解体。四大分离。众苦逼迫。忙怖张皇。不
1192-A¶ 第 499c 页 X62-0499.png
得念佛。更饶尔无病而死。又或世缘未了。世念未休。
贪生怕死。扰乱胸怀。若是俗人。兼以家私。未明后事。
未办妻啼子哭。百种忧煎。不得念佛。更饶尔未死以
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叫唤呻吟。问药求
医。祈祷忏悔。杂念纷飞。不得念佛。更饶尔未病以前。
只是年纪老大。衰相现前。困顿龙钟。愁叹忧恼。只向
个衰老身上。左右安排。不得念佛。更饶尔未老以前。
正是少壮。正好念佛之时。稍或狂心。未歇俗务相关。
东攀西缘。胡思乱想。业识茫茫。不得念佛。更饶尔清
閒自在。有志修行。稍于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
不定。坐不断。忽然些子境界现前。一个主人随他颠
倒。不得念佛试看老病之时。少壮清閒之日。稍有一
事在心。早是不得念佛。况待临终时哉。

* 预修

世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逢。故
无劝念之理。二者业苦缠身。不遑念佛。三者偏风失
语。不能称佛。四者狂乱失心。注想难成。五者或遭水
火。不暇至诚。六者遭遇虎狼。惊惶仓卒。七者临终恶
友。坏破信心。八者饱食过度。昏迷致死。九者战阵斗
狠。奄忽而亡。十者忽坠高岩。伤坏性命。此十种人。临
终断然不得念佛。应须预修。令净业成就。纵有难缘。
必蒙佛救护也。

* 贼去关门

求医服药。初不相妨。只能医病。不能医命。求神祈福。
1192-A¶ 第 500a 页 X62-0500.png
但增罪业。大命若尽。小鬼柰何。空自慞惶。俱无所济。
直待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鸣钟。恰如贼去
关门。济何事也。死门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
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

* 𤚲牛乳顷

唱一声而罪灭尘沙。具十念而形栖净土。拯危拔难。
珍障消冤。非但一期暂拔苦津。托此因缘。终投觉海。
故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巳
成佛道。又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足
一千年满中七宝。以用施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称
一佛声。其福过彼。又云。四事供养一阎浮提一切众
生。功德无量。若有众生。善心相续。称佛名号。如一𤚲
牛乳顷。所得功德。过上不可思议。无能量者。

* 苦乐相比

经云。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今以
娑婆对比之。此则血肉形躯。有生皆苦。彼则莲花化
生。无生苦也。此则时序代谢。衰老日侵。彼则寒暑不
迁。无老苦也。此则四大难调。多生病患。彼则化体香
洁。无病苦也。此则七十者稀。无常迅速。彼则寿命无
量。无死苦也。此则亲情爱恋。有爱必离。彼则无父母
妻子。无爱别离苦也。此则仇敌冤雠。有冤必会。彼则
上善聚会。无冤憎会也。此则困苦饥寒。贪求不足。彼
则衣食珍宝。受用现成。此则形质寝陋。六根多缺。彼
则端严相貌。体有光明。此则轮转生死。彼则永證无
1192-A¶ 第 500b 页 X62-0500.png
生。此有四趣之苦。彼无三恶之名。此则荆棘坑坎。高
下不平。土石泥沙。秽污充满。彼则黄金为地。宝树参
天。楼耸七珍。花敷四色。此则双林巳灭。龙华未来。彼
则无量寿尊。现在说法。此则观音势至。徒仰嘉名。彼
则与二上人。亲为胜友。此则群魔外道。恼乱正修。彼
则佛化一统。魔外绝踪。此则媚色妖淫。迷惑行者。彼
则正报清净。实无女人。此则恶兽魑魅。交扇邪声。彼
则水鸟树林。咸宣妙法。二土较量。境缘迥别。劝进世
人。津津有味。顾不向乐邦而踊跃哉。

* 无非是善

求生净土。是身后之事。而大有益于生前。盖佛之教
人。无非是善。既以求生净土为心。凡意之所念。口之
所言。身之所为。无适而非善。其现世则可为君子。人
敬之。神助之。福禄可增。寿命可永。其次为业缘所夺。
虽不能专志于此。然恶缘由此而省。善缘自此而增
矣。其次不知礼义所在。刑罚可畏。惟气力为尚。势利
是趋。苟以净土为心。则亦必省巳。而自咎所为。虽不
能皆合于礼义。其肯复陷于罪罚乎。

* 取验

既学专修。当求灵验。尔今日发白面皱。死相现前。知
道临终更有几日。须在目前。便要见佛。只如庐山远
法师。一生之中。三度蒙佛摩顶。怀感法师称念佛名。
便得见佛。少康法师唱佛一声。众见一佛从口飞出。
唱佛百声亦然。如贯珠焉。此等灵验万万千千。尔若
1192-A¶ 第 500c 页 X62-0500.png
心无间断。见佛不难。间断心生。决不见佛。与佛无缘。
难生净土。净土不生。必堕恶道。然则一念间断之心。
便是三涂恶道业也。戒之戒之。

* 远魔

惟此法门。因仗佛力。修则必成。无复魔业。永不退转。
非但远魔。亦于人间一切县官口舌。是非患难。水火
盗贼。恶人凶事。乃至虎狼虫兽。鬼魅妖精。不吉祥事。
不能侵害。又不为一切疫痢。伤寒痈疥。眼耳鼻舌。诸
病所恼。如其愿行无亏。皆能排遣。惟名闻利养。甜爱
软贼。及嗔心贪火。虽有佛力。盖是自咎不能救也。

* 七胜

念佛功德。有七种胜。一词少易行胜。唯一句南无阿
弥陀佛。一切人可念故。二念缘佛境胜。一心缘念佛
身相好。净国为境故。三离难获安胜。诸佛菩萨加护
念佛者。无诸患难。安庆吉祥。四称名灭罪胜。念佛一
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五持念获福胜。称佛一声。
胜四天下七宝供佛及阿罗汉。六果感见佛胜。众生
念佛。必定见佛。七亲迎往生胜。化佛菩萨放光。迎接
行者。往生净土。

* 高声念

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
声遍十方。四三涂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散。七
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往生净土。

* 劝修福报
1192-A¶ 第 501a 页 X62-0501.png

能劝一人修净土。以此善缘。可以消释罪恶。可以增
崇福寿。可以追荐亡灵。可以庄严净土。况劝至五人
十人。若转以相劝。法施广大。福报无量。故劝修偈云。
能劝二人修。比自巳精进。劝至十馀人。福德巳无量。
如劝百与千。名为真菩萨。又能过万数。即是阿弥陀。

* 礼佛

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获
十种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处众无畏。四
佛所护念。五具大威仪。六众人亲附。七诸天爱敬。八
具大福德。九命终往生。十速證涅槃。

* 不修十失

佛示净土修行之法。令一切众生。速超生死。而障重
之人。不肯进修者。有十种失。一不信佛言。二不遵圣
教。三不信因果。四不重巳灵。五不求升进。六不亲善
友。七不求解脱。八甘受轮回。九不畏恶道。十甘同魔
类。反是而修之者。则得十种胜利。

* 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见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
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帝
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
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
此人。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
毒药悉不能中。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杻
械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悉皆消灭。所杀
1192-A¶ 第 501b 页 X62-0501.png
冤命皆蒙解脱。更无执对。七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
弥陀佛胜妙色身。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
所作吉利。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礼拜。犹
如敬佛。十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
陀佛。及诸菩萨圣众手持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
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 净土十胜

一常得见佛。无量寿佛成道以来。经十大劫。常住不
灭故。二常闻法音。佛及菩萨。树林水鸟。常宣妙法故。
三圣贤会集。观音势至为其胜友。诸上善人俱会一
处故。四远离魔事。虽有天魔。皆护佛法。令修行人。速
成就故。五不受轮回。莲华化生。无复轮转生死苦趣
故。六永离恶道。彼佛国土无三恶道。名字尚不闻故。
七胜缘助道。琼楼玉殿。珍衣美馔。皆为助道之资具
故。八寿命无量。众生寿量。与佛齐等。人天凡夫尽其
智力。莫知其数故。九入正定聚众生生者。皆是阿鞞
跋致。无退转故。十一生行满。常随佛学。一生常得无
上菩提故。

* 往生十易

一弥陀愿重得生易。二极乐不逆得生易。三十方诸
佛摄受易。四东方一佛助成易。五二大圣者来迎易。
六八大菩萨引去易。七奉行十愿得生易。八书写一
经得生易。九散善回向得生易。十少时念佛得生易。

* 众戒清净
1192-A¶ 第 501c 页 X62-0501.png

若戒德不修。凭何立行。如器欲贮醍醐。先涤不净。修
三昧者。亦复如是。必众戒清净。乃可得成。纵其宿业
深厚。不能顿断。当亦方便制抑。自劝自心省身悔过。
了知世间乐少苦多。无常败坏不久磨灭。一切诸法
皆不清净。设诸方便而使必断。

* 璎珞珠

初受三皈。次持五戒。渐修十种善法。圆满三聚律仪。
根熟则全持。根生则分受。年有三善。月有六斋。如或
五戒。难行且除。酒肉二味。十重易犯。且持不杀一门。
轻尘积岳。坠露添流。故经云。佛在世日。以佛为师。佛
灭度后。以戒为师。又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
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今见持戒不杀。不求仁而仁。
著守戒不盗。不忻义而义。敷不淫者。不祈礼而礼。立
不妄者。不慕信而信。剔不饮者。不行智而智。明非但
律巳防非。亦以助国扬化。欲修净行。须严护戒根。

* 毗尼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之时义大矣哉。佛
戒至密。杀戒微及蜎蠕。极之才有忿嫉。即杀戒不净。
眼取色。耳取声。即盗戒不净。隔壁闻钗钏声。即淫戒
不净。至是则身心俱断。事理双尽矣。处世缘中。持戒
岂能一一与剃染者例论。惟贵于心学大。头脑处著
力。一旦脱然悟去。则咳唾掉臂。无不是清净毗尼矣。
但不可未得谓得。而发狂解。便道。饮酒食肉不碍菩
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堕落魔罗境界耳。果能时时
1192-A¶ 第 502a 页 X62-0502.png
返照。刻刻提撕。向本参念佛话头上做工夫。则不惟
日后有发明。在即目前便自得力。日用有主宰。不随
物转。纵居声色名利之场。妻子眷属日夜相接。不妨
与世推移。混俗和光。自然出污。泥而不染。是为尘中
大解脱门也。

* 悟情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
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
类。是为养情。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若此之
类。是为纵情。犯之不较。触之不怒。伤之不怨。是为折
情。犯之触之伤之如空。反生怜悯愚痴之心。是为灭
情。悟此理则心地常净。如在净土矣。

* 怨亲

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无彼我想。何以为然。若见怨
异于亲。即是分别。以分别故。起诸憎爱。因违顺缘。造
诸恶业。恶业成熟。故得苦果。他以怨来。巳须亲应。于
含毒者。报之以恩。应作是观。我昔恼君。君今怒我。我
之宿罪。纵使杀身。亦合甘心。而敢怒耶。假饶前世无
罪。今辄怨憎。横见欺陵。应当思忖。彼有智耶。彼无智
耶。彼有智者。欲令成就忍波罗蜜。是我恩师。云何遭
遇。但应仰报。岂敢怀违。若无智者。乃是悲田。如母闻
子返骂之时。母转欢心。但更抚摩。曾无愠色。悯其痴
小。唯与深恩。今亦如斯。彼盖烦恼内攻。迷魔密使。性
狂未歇。力不自由。以此悲心。但垂拔救。岂合念咎。思
1192-A¶ 第 502b 页 X62-0502.png
以为雠。若起违心。与痴何异。人欲强者。推以为强。人
欲高者。推以为高。岂有违顺憎爱于其间哉。

* 杳冥

若起一不正念。说一不正语。视一不正色。听一不正
声。无非过恶。况所食者。众生之肉。所衣者。亦杀众生
而得。又况所有过恶。不止于食肉衣丝。不思则巳。思
之。诚可畏也。自少至老。自生至死。积累既多。缠绵坚
固。无由解脱。闭眼之后。不免随业缘去。杳杳冥冥。知
在何处。漂流汩没。无有出期。唯有西方净土。最为超
脱轮回之捷径。色身难得。趁康健时。办此大事。

* 七不得

真为生死出家。直欲一生了办。时时以七事自警。务
力守之。一不得畜资财。造房屋。买田地。置一切精致
好物。即经像等。传自太古。出自名家。皆勿留恋。一心
正念。二不得作种种非紧要福缘事。姑俟他日大事
巳明。作之未晚。今且权置万行门。一心正念。三不得
于好色好味等起贪爱心。于好言赞誉我者。起贪爱
心。不得于恶色恶味等起嗔恼心。于恶言讥毁我者。
骂辱我者。种种拂逆我者。起嗔恼心。乃至过去未来
事。或顺或违。皆悉屏绝。坚壁固守。一心正念。四不得
吟作诗文。书写真草。题帖对联。修饰尺牍。泛览外书。
论议他人。得失长短。乃至教凭臆见。而高心著述。禅
未悟彻。而妄意拈评。缄口结舌。一心正念。五不得交
结亲朋。应赴请召。游山玩景。杂话閒谈。凡种种世谛
1192-A¶ 第 502c 页 X62-0502.png
中事除理。所当为决。不可巳者。馀悉休罢。一心正念。
六不得贪著放逸。恣纵睡眠。大事未明。捍劳忍苦。一
心正念。七不得与世人竞才竞能。争名争势。未得言
得。未證言證。诳称知识。妄自尊高。惟应执卑守愚。终
身居学地。而自锻鍊。常精常进。一心正念。

* 放生

人人爱命。物物贪生。何得杀彼形躯。充巳口食。或利
刃剖腹。或尖刀剌心。或剥皮刮鳞。或断喉劈壳。或滚
汤活煮鳖鳝。或盐酒生腌蟹虾。可怜。大痛无伸。极苦
难忍。造此弥天恶业。结成万世深雠。一日无常。即堕
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受罪毕时。仍作畜类。冤冤
对报。命命填还。还毕为人。多病且夭。或死蛇虎。或死
刀兵。或死官刑。或死毒药。皆杀生所感。奉告世人。不
敢逼汝吃斋。且先劝尔戒杀。戒杀之家。善神守护。灾
横消除。寿算绵长。子孙贤孝。吉祥种种。难可具陈。若
更能随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伹增崇福德。必当随愿
往生。永脱轮回。入不退地。

* 戒杀

天地生物。以供人食。如种种谷种种果种种蔬菜种
种水陆珍味。而人又以智巧。饼之饵之。盐之酢之。烹
之炮之。可谓千足万足。何苦复将。同有血气。同有子
母。同有知觉。觉痛觉痒。觉生觉死之物。而杀食之。岂
理也哉。寻常说。只要心好。不在斋素。嗟乎戮其身而
啖其肉。天下之凶心毒心恶心。孰甚焉。好心当在何
1192-A¶ 第 503a 页 X62-0503.png
处。今物见人操刀时。未尝不战慄悲号。奈智力不敌。
遂为人杀。因果所载。含冤索命。事理必然。诗云。我肉
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
从他受。肥甘为我需。莫教阎老判。自揣看何如。今杀
运方兴。兵寇充塞。动遭屠戮。尝见避乱者。往往巧与
凶。值佛云。因缘会合。果报难逃。造杀业者。必遭杀报。
此之谓也。欲转劫轮。放生戒杀。求生净土。

* 食色相因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制之若无。斯为圣节。而不纵可
为贤。纵而不节。是为愚。此二者造业之所更相助发。
盖饮食充则血气盛。使淫欲多。淫欲多则反损血气。
又赖饮食以滋补。若俱能减省。乃安身延年之道也。
慈觉师云。饮食于人日月长。精粗随分塞饥肠。才过
三寸成何物。不用将心细较量。务实野夫云。皮包骨
肉并脓血。强作娇娆诳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
同作一坑尘。果戒得此二事。在世何由有疾病夭折。
身后何由有地狱鬼畜。若欲求生净土。当谨护于此。

* 体恒自如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
物在傍。其一如乾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
则燃者也。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者。然犹可镕也。其四
如水不惟不燃。反能灭火者也。然隔之釜瓮。犹可沸
也。其五如空然后任其燔灼。体恒自如。亦不须灭。行
将自灭也。初凡夫中修学。最后方名诸如来大圣人。
1192-A¶ 第 503b 页 X62-0503.png

* 一丝可系

凡诸世间伎能杂术。乃至一切若善若恶。能分念者。
若不屏去。三昧不成。往生无由矣。然今一切众生无
明业识。遍周法界。苟起一念世心。便被如是等尘劳
魔党。牵拽将去。全身陷没。求出无期。譬如游鱼虽逸。
一丝可系。为害甚大。

* 要断根株

要了生死。须断生死根株。古人云。爱不断。不生净土。
是知爱乃生死根株。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自无
始以来。生生世世。何曾有一念离此爱根耶。而今念
佛。念念要断者爱根。然日用现前。儿女子孙。家缘财
产。无一件不是爱的。如浑身坐火坑中。爱是主宰。念
是皮面。且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看者。一声佛
果。能敌得者爱。断得者爱么。若敌断不得。如何了得
生死。须将一句佛。念念要断此生死根株始得。

* 爱念

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
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
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之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
乎。盖爱之所以为爱者。有轻重厚薄焉。父母妻子。昆
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
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种种妙好。不可枚尽。大
而重于泰山。小而轻于鸿毛。有一爱之存于怀。则念
不一念。不一则不得生。古人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
1192-A¶ 第 503c 页 X62-0503.png
不一。不生极乐。此两语可谓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
之圣药。凡有志于极乐者。宜以此书于屋壁。铭于肺
腑。时时庄诵。念念提撕。于娑婆之爱。日务求其轻。极
乐之念。日务求其一。轻之又轻。渐阶乎。无一之又一。
渐邻乎。极果能如此。则虽未脱娑婆。不是娑婆之久
客。虽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

* 出世间孝

甘旨以养亲。爵禄以荣亲。修德以显亲。是世间之孝
也。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亲觐弥陀。
得不退转。是出世间之孝也。人子报亲。于是为大必
须。父母在堂。早劝念佛。父母亡。日课佛三年。或一周
岁。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报劬劳恩。不可不知此。

* 助亲西行

人子事亲。察其往生时至。预以父母平生众善。聚为
一疏。时时读之。令亲生欢喜。又请父母。坐卧西向。念
念弥陀。设像接引。如临极乐。舍寿之顷。更须用意。无
以哀泣乱其正志。同声念佛。助之西行。俾亲得生净
土。受诸快乐。不亦善乎。平生孝养。正在此时。

* 报恩

既修净土。当念报恩。佛恩国恩姑未暇论。只如父母
养育之恩。岂非重恩。师长作成之德。岂非重德。尔最
初出家。便说要报重恩。后来行脚。又说要报重德。离
乡别井。二三十年。父母师长。艰难困苦。尔总不顾。父
母老病。尔又不看。及闻其死。尔也不归。如今或在三
1192-A¶ 第 504a 页 X62-0504.png
途。受罪受苦。望尔救他。望尔度他。尔却念念间断。净
土不成。自救不了。如何救他。既不能相救。尔是忘恩
负义。大不孝人。经云。不孝之罪。当堕地狱。然则一念
间断之心。便是地狱业也。又不织而衣。不耕而食。房
室卧具。受用现成。尔当勤修净业。图报信施之恩。祖
师道。此是施主。妻子分上。减刻将来。道眼未明。滴水
寸丝。也须牵犁。拽杷偿他。始得尔却。念念间断。净土
不成。酬偿有分。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畜生业也。

* 普度

凡受师友之训诲。恩地之提挈。交游之礼遇。悉皆告
以净土而为之报。以至与一切人。或有一饭一茶之
恩。或一言一坐之接。至于仆𨽻。有事我之劳。凡吾受
用处。一切致力者。皆以此告之。使脱离苦海。非唯此
耳。凡一切知与不知。识与不识。皆欲以是化之。使共
生净土。非唯此耳。乃至一切飞禽走兽。及蜎飞蠕动
之类。凡有形相。可见者。吾因见之。皆当为念阿弥陀
佛数声。发愿云。愿汝等尽生极乐世界。我得道后。尽
度汝等。非徒有形。至于无相可见者。亦如是念。发如
是愿。则吾之善念纯熟。一切众生皆为有缘。他时化
度。无不乐从者也。

* 众善相资

供佛斋僧。造塔建寺。念诵礼忏。孝养父母。兄友弟恭。
宗族之间。无不和睦。乡党邻里。恩礼相与。事君则赤
心为国。为官则仁慈利民。为长则善以安众。为下则
1192-A¶ 第 504b 页 X62-0504.png
勤以事上。或指教愚迷。或扶助孤弱。或救人急难。或
惠施贫穷。或造桥砌井。或施食散药。或减巳奉养以
利人。或临财饶人以自省。或教人为善。或护善止恶。
但随所作世出世间一切善事。不拘大小。或止以一
钱与人。或以一饮止渴。至于毫芒之善。并须起念云。
愿此善缘。回向西方。众善相资。必得往生。

* 行无疮疣

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
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
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阂。于诸菩萨。视之如
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
供。不高巳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巳过。不讼彼
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 十心

若有众生。发十种心。专向于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
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
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
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
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
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
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
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
若于此十心。随成一心。必得往生。

* 四料简
1192-A¶ 第 504c 页 X62-0504.png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 去备

昼必有夜。必为夜备。暑必有寒。必为寒备。存必有去。
必为去备。何为夜备。灯烛床褥。何为寒备。衾裘炭薪。
何为去备。福慧净土。

* 当学此法

安养净业捷径易修。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十方诸佛
无不称美。若比丘四众。善男信女。欲得速破无明。永
灭五逆十恶重罪。及馀轻过。当修此法。欲得清净。大
小戒律。具足一切诸波罗蜜门者。当学此法。欲得临
终离诸怖畏。身心安乐。喜悦如归。光照室宅。异香音
乐。阿弥陀佛与诸圣众。送紫金台。授手迎接。五道横
截。九品长骛。谢去热恼。安息清凉。初离尘劳。便登不
退。不历长劫。即證无生者。当学此法。欲修少法。而感
妙报。十方诸佛俱时称赞。现前授记。一念供养无央
数佛。还至本国。与弥陀坐食。观音议论。势至行步。洞
视彻闻。身量无际。飞空自在。宿命了了。遍观五道。如
镜中像。念念證入无尽三昧。应当修习此之胜法。

* 三股绳

念佛往生。有三种力。一者本有佛性力。言烦恼心中。
有如来藏也。二者慈光摄取力。言弥陀光明无量。念
1192-A¶ 第 505a 页 X62-0505.png
佛众生。摄取不舍也。三者念佛三昧力。言忆佛念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也。此三种力。如三股绳合为大
索。能牵重物。又如水火镜子。若将对日。以艾取之。即
可得火。若将对月。以珠取之。即可得水。今以镜具水
火之性。喻众生本。具佛性之力。须假日月之光来照
者。弥陀慈光摄取之力。以珠艾能引水火者。信心念
佛之力。三事和合。水火方生。三力相资。必生净土。

* 较量

无始恶业虽重。临终十念能敌。今以三种较量。一者
在心造恶之时。从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
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
暗室。日光暂至。岂以久来积暗而不灭也。二者在缘
造罪之时。从痴暗心。缘虚妄境界。生念佛之心。从闻
佛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
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惨。伤肌破骨。一闻灭除
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惨。而不出耶。三者在
决定造罪之时。以有间有后心。念佛之时。以无间无
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大索。
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又如千年积柴。以一
豆火。少时焚尽。

* 出家

今剃发染衣。便谓出家。噫是不过出两片大门之家。
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每见人初出家。莫不具一段
好心。久之又为因缘。名利所染。遂复饰衣服。置田产。
1192-A¶ 第 505b 页 X62-0505.png
畜徒众。多积金帛。勤作家缘。与俗无异。经称一人出
家。波旬怖惧。今若此波旬。可以酌酒相庆矣。

* 摩头

人生寒思衣。饥思食。居处思安。器用思足。有男思婚。
有女思嫁。读书思取爵禄。营家思致富饶。时时不得
放下。其奋然出家。为无此等累也。而依然种种不忘
念。则何贵于出家。佛言。常自摩头。以舍饰好。然岂惟
饰好。常自摩头。曰吾僧也。顿舍万缘。一心念佛。

* 医王

凡于诸导师。生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
于我有益。则尽心恭敬。不念馀恶。如敝囊盛宝。不以
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恶人执炬。不以人
恶故。不取其照。经云。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
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
若闻一句未曾有法。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
及释梵转轮王位。

* 六根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沉檀脑麝。只为两窍之鼻。食前方丈。只为三寸之舌。
妙丽娇娆。只为臭腐之身。随顺逢迎。只为狂荡之意。
若能识破此理。不为六根所惑。便无烦恼。虽未生净
土。已如生矣。

* 用境

一念心疑。被地来碍。一念心爱。被水来溺。一念心嗔。
1192-A¶ 第 505c 页 X62-0505.png
被火来烧。一念心喜。被风来飘。若能如是辨得。不被
境转。处处用境。用境之道。必自一心正念始。

* 除我相

谛思身之未生。有相乎。有名乎。有我乎。身之既化。有
相乎。有名乎。有我乎。身前身后。两不可知。安得于中。
偏执为我。爱恋忧怖。终日戚戚。欲免戚戚。莫若念佛。

* 心空理寂

凡人多于事碍理境碍心。常欲逃境。以安心遣事。以
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
寂事自寂。

* 心灭性现

静为之性。心在其中矣。动为之心。性在其中矣。心生
性灭。心灭性现。如云散月现。尘尽镜明。

* 业性空

凡夫但知业力结习浓厚。不知业性本空。若众生业
性实者。尽虚空界。无容受处。如黑云障空。风至则灭。
若云实者。吹亦不去。虚空喻性。黑云喻业。念佛喻风。
故迷成即入胎狱。念成即入莲胞。

* 万牛莫挽

厕虫之在厕也。自犬羊视之。不胜其苦。而厕虫不知
苦。方以为乐也。犬羊之在地也。自人视之。不胜其苦。
而犬羊不知苦。方以为乐也。人之在世也。自天视之。
不胜其苦。而人不知苦。方以为乐也。推而极之。天之
苦乐。亦犹是也。知此而求生净土。万牛莫挽矣。
1192-A¶ 第 506a 页 X62-0506.png

* 坚持

人伦庶物。一一与道无碍。所贵任理随缘。无心顺应
而巳。经云。内修菩萨行。外现声闻身。今日内怀出世
心。外现世间法可也。如此则家室心安。巳得出入自
在。不作意解脱。乃所以为解脱也。但自一心正念。不
必急求灵验。譬如行路。行之不巳。自有到家。时节惟
在。坚持一念。耐久无间。毋以欲速之心乘之。

* 独当

自贫贱而视富贵。见其气𦦨薰灼。不胜垂涎之慕。然
当之者。未必真乐。且无要紧事。如食以遏饥。衣以禦
寒。若衣而华。食而精。此于身心。有何紧要。其他推此
可知。至大利害处。老也病也死也。止此只身。独当一
面之孤注。到钟鸣漏尽时光景。帝王卿相。以至氓庶。
总无人可代。同一结煞。不增分毫。思之及此。则谁能
不当下心。灰惟一心正念。以图极乐富贵。

* 潇洒快活

鳏寡孤独。以世俗眼观之。最可怜悯。然天下之最潇
洒最快活。亦莫如此四种人。惜其不知皈依净土。则
眼前既无靠傍。死后终堕轮回耳。今人只为认得。身
家太重。眷属太真。即贤智之辈。能轻功名。安贫贱。至
于儿女。则断断摆脱。不去甘心。作牛马大。儿未就幼。
女又来男幸方婚。女又催嫁。波波劫劫。那里容他。有
念佛的时候。全不想受了。多少拖累竟。与尔有甚相
干。反不如四种人乾净了。当散诞逍遥。趁此地步。正
1192-A¶ 第 506b 页 X62-0506.png
好专意修行。跳出生死。真世间第一快活人也。大抵
人生。少一分爱恋。便少一分缠缚。少一分缠缚。便少
一分业障。与世缘浅。与佛缘深。速速念佛。求生净土。

* 养生忘死

世人但知。生时将养此身。营求资给。而不思舍此身。
后神识不灭。若无善因。则沦坠苦趣。何为生时。爱惜
此身。死后不思度脱耶。又世人专为妻子眷属。广营
衣食。而无少怠。不思命终之时。妻子眷属虽爱彻骨
髓。不能相救。唯当独往。今劝世人。不当以养生故。而
忘畏死。不当以为他故。而忘自为也。

* 五惑

此方之人。无不厌俗舍之烦喧。慕兰若之寂静。故有
舍家出家。则殷勤赞叹。而娑婆众苦。何止烦喧。极乐
优游。远胜兰若。知出家为美。而不愿往生。其惑一也。
万里辛勤。远求知识者。盖以发明大事。决择生死。而
弥陀世尊。色心业胜。愿力弘深。一演圆音。无不明契。
愿参知识。而不欲见佛。其惑二也。䕺林广众。皆乐栖
迟。少众道场。不欲依附。而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其数
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欲亲近䕺林。而不慕清
净海众。其惑三也。此方之人。上寿不过百岁。而童痴
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太半。菩萨犹昏隔阴。
声闻尚昧出胎。则尺璧寸阴。十丧其九。而未登不退。
可谓寒心。西方之人。寿命无量。一托莲胞。更无死苦。
便获阿惟越致。佛阶决定。可期流转。娑婆促景。而不
1192-A¶ 第 506c 页 X62-0506.png
知净土长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證无生。在
欲无欲。居尘不尘。方能运同体慈悲。和光五浊。其有
浅闻单慧。便谓高超十地。耽恋娑婆。诋诃净土。宛然
流浪。接武泥犁。自是何人拟此大权菩萨。其惑五也。

* 自甘涂炭

世之学佛者。其始莫不皆曰为生死事大。及乎声利
所动。世缘所汩。则生死大事置而不论。或为人扣击。
则他辞托跋。不能自决。或云。此不须问。或云。不必用
知。或云。符到奉行。莫作计较。或云。随处受生。出入自
在。或云。且生不高不下之家。复男子身。或云。把定精
神。见善恶相。不得随去。或令预候知时。或教临终夺
阴。或云。百骸溃散。一物长灵。或云。形散气消。归于寂
灭。如是种种臆度矫乱。皆不出凡夫外道断常二见。
逮乎四大解分。病苦所迫。识神无主。随业轮回。决无
疑矣。假令定日剋时。坐脱立化。世德可致。未足为奇。
斯由不见十六观经。不知九品生相。不信弥陀愿力。
而坚持所见。自甘涂炭。岂不为之悲哉。

* 邪见

即心观佛。托境显性。心心绝待。法法全真。有不达者。
横生疑谤。故有执内心是佛。而不许外求者。执自巳
之佛。而不须他佛者。执诸法皆空。而不信有佛者。执
一切现成。而不假修證者。但是不遵圣教。不达理体。
随有所执。皆成邪见。拨无因果。纵任妄情。认砾为金。
蒸沙作饭。
1192-A¶ 第 507a 页 X62-0507.png

* 贡高

有云。见性悟道。便超生死。何用系念彼佛。求生他方。
然真修行人。应自审察。如人饮水。冷煖自知。观自巳
行解。见性悟道。受如来记。绍祖师位。能如马鸣龙树
否。得无碍辩才。證法华三昧。能如天台智者否。宗说
皆通。行解兼修。能如忠国师否。此诸大士皆明言教。
深劝往生。盖是自利利他。岂肯误人自误。又当自忖
临终时。生死去住。定得自在否。自无始来。恶业障重。
定不现前。尽此报身。定脱轮回否。三恶道中。出没自
由。定无苦恼否。天上人间。十方世界。随意寄托。定无
滞碍否。若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其未也。莫以
一时贡高。却致永劫沉沦。自失善利。将复尤谁。

* 阿伽陀

今之念佛者。名为专修。至于祷寿命。则药师经。解罪
愆则梁皇忏。济厄难则消灾咒。求智慧则观音文。向
所念佛。束之高阁。若无补于事者。不思彼佛寿命无
量。况百年寿命乎。不思彼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
罪。况目前罪垢厄难乎。不思彼佛言。我以智慧光广
照无央界。况时人所称智慧乎。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二三其心。莫肯信服。神圣工巧。独且柰之何哉。

* 防死

世人有言。积快活以防死。其意谓人世太苦。浮生太
促。与仓皇而就谢孰。若纵乐以行休。万一与化俱迁。
追想生平。尽多乐事。较之穷蹙终身者。讵不胜彼一
1192-A¶ 第 507b 页 X62-0507.png
筹。若果尔则是担头加重。鼎沸益薪。是名促死。何谓
防死。防死第一著。无如了生死。欲了生死。无如念佛
求生西方。又有一等世味笼罩。他不得的。以高尚为
志。以閒散为襟。或诗酒陶情。棋局换世。或栖心五岳。
啸咏烟霞。此皆虚送居诸之徒。乃至十种飞仙。三山
羽客。非不逍遥冲举自豪。无奈真性未明。生死未了。

* 许多榜样

佛说。人命在呼吸间。这一句于义理。非有难解。尔们
眼里亲见。耳里亲闻。经过许多榜样。即如前日津送
亡僧时。当愀然不乐。痛相警策曰。大众我与尔。今日
送某僧。明日送某僧。不知不觉。轮到自身。此时悔恨
无及。须疾忙念佛。时刻不要放过。方好每见口里也。
说可惜及乎。过后依然言笑自如。只是不信人命在
呼吸间。

* 笑哭

婴儿落地。未笑先哭。岂非大造苦。我以生才一出世。
便入哭境乎。嗣后笑事少。哭事多。笑时少。哭时多。到
钟鸣漏尽。毕竟大哭一场而散。非我哭人。即人哭我。
往往来来。交相哭也。若欲不哭。必须发愿往生极乐
国土。何尝有哭事耶。

* 少善难生

世人为善心轻。为恶心重。对佛像则不如接大宾之
恭。谨学经法。则不如求财利之勤劬。毁他则气粗言
滑。赞彼则气缓言涩。或以我恶之。则覆善扬恶。我好
1192-A¶ 第 507c 页 X62-0507.png
之则掩短美长。或积恶而怒他私说。或作微善而恨
人。不知于恶事。则阴费千金。亦能钤口施。善人则方
营一食。便自矜功。以此少善。求生净土。难矣。

* 蜡印印泥

谤佛毁经。五逆四重。皆一念恶业成。堕无间狱。犹如
箭射。今念佛生净土。亦一念善业成。即登极乐。犹如
屈臂。前一念五阴灭。后一念五阴生。如蜡印印泥。印
坏文成。尚不须两念。爱酪沙弥生一念爱心。后生酪
中作虫。斯皆一念所成。

* 百斤金

若人有百斤之金。猝有大难。不能负挈以行。必舍之
而去。若抱金而与之俱死。世必谓之大愚。是皆知此
身重于百斤之金也。然平日则区区趋名竞利。虽百
钱之物。亦不肯弃舍。而不自爱其身。求生净土。何哉。

* 验生

古偈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里。地狱
脚板出。此人死。验其馀热。知其生处也。盖心存禅寂。
则轻清而内凝。情滞爱憎。则重浊而附物。轻者飞越
云不下沉。重者沦坠石不上举。积之一生。末后自验。

* 生死二苦

生苦者。揽精血为体。处生熟藏中。四十二变而成幻
质。上压秽食。下薰臭坑。饮冷若冰河。吞热如炉炭。宛
转迷闷。不可具言。及至生时。众苦无量。触手堕地。如
活剥牛皮。逼穿艰难。似生脱龟壳。衔冤抱恨。眩晕颠
1192-A¶ 第 508a 页 X62-0508.png
倒。才触热风。苦缘顿忘。婴孩痴騃。水火横亡。脱得成
人。有营身种。业田既熟。爱水频滋。无明发生。苦芽增
长。胶粘七识。笼罩九居。如旋火轮。循环莫巳。

死苦者。
风刀解身。火大烧体。声虚内颤。魄悸魂惊。极苦并生。
恶业顿现。千愁郁悒。万怖慞惶。乃至命谢气终。寂然
孤逝。幽途黯黯。冥路茫茫。与昔冤酬。皎然相对。号天
扣地。求脱无门。随业浅深。而历诸趣。或倒生地狱。或
阴受鬼形。忍饥渴而长劫号咷。受罪苦而遍身焦烂。
未脱二十五有善恶之业。靡亡追身受报。未曾遗失。
生死海阔。业道难穷。声闻尚昧。出胎菩萨犹昏隔阴。
况具缚凡夫。宁不被生死魔所羁系乎。

* 十难

一不常值佛。三界险道。佛为导师。众生业重。生不值
佛。释迦巳灭。弥勒未生。贤圣隐伏。邪法增炽故。二不
闻说法。像季浇漓。所有言说。唯谈外道邪恶之论。不
闻正法故。三恶友牵缠。邪恶伴侣。希求利养。扇惑行
人。堕恶道故。四群魔恼乱。九十六种外道恶人。坏乱
正法。使修行人。不成就故。五轮回不息。循环六趣。如
汲井轮。无休息故。六难逃恶趣。往来三界。随业受报。
虽生天上。未兔沦坠故。七尘缘障道。汩没尘劳。为出
世之障碍故。八寿命短促。人生百岁。夭横者多。光阴
迅速。菩萨大道难成办故。九修行退失。此土修行。断
见思惑。方能不退。初心行人未免退堕故。十尘劫难
成。如大通佛世闻法之徒。退大执小。经尘点劫。住声
1192-A¶ 第 508b 页 X62-0508.png
闻地。虽涉长时。未成大道故。

* 情想飞坠

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
未舍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
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
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
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
水能害巳。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
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沉。入阿鼻狱。
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
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 善因恶果

如今天下解禅解道。如河沙数。说佛说心。有百千万
亿。纤尘不尽。未免轮回。丝念不忘。尽从沦堕。如斯之
类。尚不能自识。业果妄言。自利利他。自谓上流。并他
先德。但言触目。无非佛事。举足尽是道场。原其所习。
不如一个五戒十善凡夫。观其发言。嫌他二乘十地
菩萨。且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假
使才并马鸣。解齐龙树。只是一生两生。不失人身。临
终之时。一毫圣凡情量不尽。纤尘思念未忘。随念受
生。轻重五阴。向驴胎马腹里托质。镬汤炉炭里烧煮。
从前记持。忆想见解。一时失却。依旧再为蝼蚁。从头
1192-A¶ 第 508c 页 X62-0508.png
又作蚊虻。虽是善因。而招恶果。

* 得意忘言

六祖云。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真佛。西方愿东。东
方愿西。志公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爱往西方。盖法
有隐显。教有权实。人根有利钝。祖师有抑扬。譬如受
病不同。处方各异。今有病热发狂。必以寒药治之。人
闻寒药有功。遂云桂附无用。岂不谬哉。六祖单传心
印。志公方赞大乘。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法双亡。不
立文字。岂可又教人念佛求生。伹得意忘言融通。了
解自无矛盾。

* 形骸得失

天人礼枯骨偈云。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开。宝衣随
念至。玉食自然来。谢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散花时
再拜。人世莫惊猜。又饿鬼鞭死尸偈云。因这臭皮囊。
波波劫劫忙。只知贪快乐。不肯暂回光。白业锱铢少。
黄泉岁月长。直须痛棒打。此恨猝难忘。此言化俗。则
可以为诚。然则不可。何则人神托于形骸之中。所以
用形骸者。皆神耳。故为天人者。前世善用形骸者也。
为饿鬼者。前世不善用形骸者也。其得其失。皆在当
时。及其受报。而礼之鞭之。亦何益。

* 二天人

经云。人生有二天人随人。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人
常见人。人不见天人。此二天人岂非善恶二部童子
之徒欤。人之举意发言。动步常念。此二天人见人而
1192-A¶ 第 509a 页 X62-0509.png
能无愧。如此修净土。则必上品往生矣。

* 小因果

有修桥人。有毁桥人。此天堂地狱之小因也。有坐轿
人。有荷轿人。此天堂地狱之小果也。触类长之。皆可
见矣。常如是省察其心。以修净土上品上生。

* 资生助道

在家菩萨念佛高流。日赴檀信之斋。坐享人天之供。
皆非常道。不若治生。有意修行。岂妨作务。或田畴播
种。或市井经营。或富有家资。或日求升合。应思勤则
不惰。俭则有馀。以此脩身。方为佛子。若也奢华懒惰。
生事萧条。虽欲脩行。不可得也。信知治世资生。皆顺
正法。工巧技艺。饶益群生。欲修净业。当以资生助道。

* 无苦

一切众生。未悟正觉。处大梦中。六途升沉。未尝休止。
诸天虽乐。报尽相衰。修罗方瞋。战争互胜。旁生飞走。
啖食相残。鬼神幽阴。饥渴困逼。地狱长夜。痛楚号呼。
得生人趣。固以为幸。然而生老病死。众苦婴缠。唯是
净方。更无诸苦。

* 寂用无碍

炽然在用。不动本际。如水起波。波全是水。净名云。不
起灭定。现诸威仪。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即寂而
用。故舍秽究尽。取净穷源。用而常寂。故虽有取舍。而
实无取舍。是故炽然念佛。与无念等。炽然往生。与无
生等。于无见处。不碍见佛。于无生处。任运往生。以圆
1192-A¶ 第 509b 页 X62-0509.png
顿行人。语默动静。一切时中。皆如实际。故经云。庄严
佛土者。即非庄严。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

* 离妄即真

真我本有。迷之而无。如云掩月。妄我本无。执之而有。
如镜照花。要知心自无相。托境方生。性本是空。由心
而现。若欲离妄即真。必须一心念佛。

* 迷悟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故知弥陀与众
生。只在一念转移间。

* 无不是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證此心佛。六途众生。
本来是佛。只因迷妄。不肯念佛。智者觉悟。见性成佛。
释迦世尊开示念佛。弥陀有愿。接引念佛。观音菩萨
头顶戴佛。势至菩萨摄受念佛清净海众。皆因念佛。
六方诸佛总赞念佛。祖师起教。劝人念佛。捷径法门。
惟有念佛。历代祖师个个念佛。古今名贤。人人念佛。
我今有缘。得遇念佛。念佛念心。念心念佛。口常念佛。
心常敬佛。眼常观佛。耳常听佛。身常礼佛。鼻常嗅佛。
香花灯烛。常供养佛。行住坐卧。常不离佛。苦乐逆顺。
不忘念佛。著衣吃饭。无不是佛。在在处处。悉皆是佛。
动也是佛。静也是佛。忙也是佛。闲也是佛。横也是佛。
竖也是佛。好也是佛。恶也是佛。生也是佛。死也是佛。
念念是佛。心心是佛。无常到来。正好念佛。撒手便行。
1192-A¶ 第 509c 页 X62-0509.png
归家见佛。一道圆光即性空佛。了此一念。是名为佛。
常住不灭。无量寿佛法报化佛同一体佛。千佛万佛
皆同一佛。普劝有缘。一心念佛。若不念佛。失却本佛。
贪嗔嫉妒。自丧其佛。酒色财气。污天真佛。人我是非。
六贼劫佛。一息不来。何处求佛。地狱三途永不闻佛。
万劫千生悔不念佛。叮咛相劝。念自巳佛。急急回光。
休别觅佛。念念不昧。谁不是佛。愿一切人自归依佛。
回向西方。发愿念佛。临命终时。观睹念佛。九品莲台。
礼弥陀佛。得无碍眼。见十方佛。
清珠集(终)
* No. 1192-D
(附)结社文葆光普元

夫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具有德
相。本来周遍。无待乎庄严修證。而清净本然。忽生山
河。一翳在眼。空华乱堕。由是真妄混淆。情想分等。以
致三有六趣升沉轮转。僧祇劫来。靡所底定。大圣悲
悯。应世垂慈。广施方便。随机拯济。诸三昧中。唯净土
一门简易直捷。十方刹土。大心众生。发愿汇征。即證
无生。非我本师摄受之妙力。何以致此。净名云。随其
心净。即佛土净。以知心净是因土净是果。随因得果。
咸应道交。则如水澄月现。祇在一念圆明而巳。何等
简易直捷哉。粤自东林创社。刘雷擅美。长芦建会。贤
慧题名。弘誓深愿。咸臻常乐。故宋文潞公之愿结。西
1192-A¶ 第 510a 页 X62-0510.png
方十万缘大家齐。上渡头船。同一慈悲也。岁己巳冬。
幻空上人集同志缁素于古灵山普光寺。仿古结社。
一时英俊。莫不预会。缅追西湖净行之清规。[媲-囟+(色-巴+囚)]美曹
溪定慧之芳躅。以净愿锡名。是一大事因缘。为像季
之盛举也。噫三界炎炎。宛如火聚。众苦交煎。难以淹
留。且况两曜流迈。石火电光。四大危脆。草露风灯。倘
或一失此身。万劫难复。其忍放逸。甘受沦坠乎。今既
宿生多幸。遇此殊胜。即能如行冰凌。如救头然。回光
返照。思专想寂。则不离当处。超脱苦轮。现證净智。普
与法界。同生寂光。是幻空师结社之本愿也。自顾业
重福轻。障深慧浅。然窃闻一切惟心。有愿必就。期与
同社诸贤。仗此净愿。他日妙意世界香光池上。把手
共行。云尔。
* No. 1192-E
发愿文芙莲性湛

稽首慈悲无量寿二土十方三宝尊。怜悯沉溺众迷
流。必赐感通。垂接引。弟子等迷真起妄。背觉合尘。惑
业无穷。苦果不息。纵修善而耽著有为。乐无为。而不
知出要。幸因宿世福缘。遇斯归元真诀。惟我释迦慈
旨叮咛。弥陀运悲广博。有愿必迎。无机不被。六八誓
愿。愿愿度生。十六观门。门门摄化。爰发胜心。紏合同
志。忏悔恶缘。恒住净戒。专念圣号。期生西方。劫石可
1192-A¶ 第 510b 页 X62-0510.png
移。此心不退。念念相续。无有疲厌。仰冀承佛慈光。三
涂息苦。八难蒙化。四恩总报。群有齐资。一会大众。除
微细之法执。悟无诤之真源。觐净土于现前。證菩提
于当念。圆无边之三昧。示无量之神通。具种种之行
门。兴重重之法化。情与无情。咸臻安养。虚空有尽。我
愿无尽。
* No. 1192-F
募缘疏霁云圆明

夫今生受享。赖过去之善根。将来福基。藉见在之下
种。然此则通计三生。犹属迂远。至于一念之善。景星
庆云。一念之恶。黑风罗刹。是现前因果。如影随形。毫
发无爽。敢不兢惧乎。噫众生之所以轮转六趣。良由
人我障深。悭贪业重。我佛垂悯。特示檀波罗门。使之
永除业根。即超净域。如执左契。岂不殊胜哉。然施有
二种。无住而施。则施虽少。获福大。有相而施。则施虽
多。感报劣。譬如田有良瘠。下种虽同。收穫大异矣。且
春种一粒。秋收万颗。栽植丝发。其茂十围。更何疑于
因小果大。今或有人不下种。而望秋实。一何愚哉。雪
岳道人幻空。巳悟世相之如幻。现證性地之等空。荷
担大法。不惜身命。严净毗尼。凛如霜雪。福慧双修。自
他兼利。今于古灵山普光寺。与四方同志。结社念佛。
以万日为期。决定西迈。值此末法希有胜会。普告善
1192-A¶ 第 510c 页 X62-0510.png
信。庸助供佛饭僧之资者。欲与诸君子。以无住心。下
种福田。共结他日同跻乐邦。咸證法忍之缘。至祷。
* No. 1192-G
戒忏疏本如性空

窃惟戒者一切师也。如造宫室。先固基址。能摄一心。
具足万善。建千圣而为佛母。治众病而为药王。爰思
自度。复念迷流。甫决志以奉持。誓剋期而證修。无奈
尘缘缠深。又复宿习偏强。临事触境。每犯律仪。虽或
猛厉警诃。亦更纡回自弛。悠悠岁月。罪与业而俱增。
罔罔襟期。志与形而并迈。奚但出离之无路。恐负利
他之弘愿。克巳省躬。惭惧实深。是与同社诸益。虔秉
丹衷。洗心涤虑。发露忏悔。乃自庚午之春二月为始。
第以渐修之意。各随根堪。分受五戒。或持十斋。每至
月终。以行勤怠。各自恣陈。勉励惩新。逆顺境上。誓不
负约。抑愿从兹以往。信根永固。业障顿除。大小毗尼。
一念圆就。为灯烛于昏衢。作舟航于苦海。普令一切
见闻者。尽觉戒性入佛地。

「 以此奉祝
 圣寿万年
 八域宁谧
 庶物咸亨
 无量慈力
 遍满法界
 普接有缘
 悉发菩提
 业障消除
 妙明开悟
 众戒具足
 万善圆成
 福智二严
 寂光上品
 随求即得
1192-A¶ 第 511a 页 X62-0511.png
 如愿必就
 报四重恩
 济三涂苦
 十方赞叹
 一切回回
 情与无情
 同往安养
 蒙佛授记
 即證无生
 回入娑婆
 广度九有」

* No. 1192-H
清珠集跋

古德云。清珠下于浊水。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
心不得不佛。此喻念佛之念与佛无间也。西天有宝
曰清珠。此珠投于浊水入一寸。则一寸之浊水便清。
自寸而尺。以至于底。随处澄湛。盖清珠喻念佛之净
念。浊水喻散乱之业识。当业识散乱之际。能念一声
佛。即散乱远离。随念寂静。且移念入第二声。如清珠
之入水二寸也。自最初一念。乃至百千万念。念念清
净。念念纯真。如经所云净念相继也。然要知此一声
佛。非但今生不能念。溯向多劫。未曾一心正念。故滚
到于今。不能纯熟。方勉强念。得两三声。疑心顿起。杂
虑横生。以若所为。求佛相感。何异吹网而欲满也。噫
发愿未深。操志无定。虽曰念佛。其实念与佛不相应
也。若能信心纯至。生死念切。万缘外息。百虑内寂。举
起一声佛号。直下更无异见。久久念到。念外无别佛。
佛外无别念。身心一致。能所两忘。可谓證修神术。到
家捷径也。幻空老人。抄录净土要语一百二十则。以
示净社法侣。庸为社约。余曾叩筹室。亲承绪馀。窃取
1192-A¶ 第 511b 页 X62-0511.png
天目中峰和尚语。以广师清珠名集之意。云尔。
* No. 1192-I
门人六然居士 净信 薰沐谨跋

夫法界珍宝。多般名称。而奚独以清珠。名此集也。此
一卷书。虽因纸墨。而不拘文字。寔由乎人人鼻孔撩
天。个个脚跟点地之处。则其为范也。至大至广。其为
模也。至巧至密。开眼者一触。如得髻中之珠。有耳者
才闻。似探衣里之珠。所以者何。三十七处引證。无非
先觉二利圆成之宝鉴。真是后觉三十七助道品之
璎珞也。百二十则分科。无非行者三教通方之正路。
实是法身一十二修多罗之真金也。全部虽无分类。
宛有警策启信等十门。智行体用。互相隐现。寂照不
二。理事无碍。尽是万行。十十无尽。重重交映之梵网
摩尼也。吁以余观乎述者之意。特以清珠题此者。岂
不是耶。窃惟是珠不可以方圆长短之形。青黄赤白
之色。比观亦不可以利口之辩。分别之识拟论。宜乎
此珠强名以清也。处染常净。沦变靡殊。在六凡而恒
照。届四圣而常寂。兹岂非幻空道人无碍珠。葆光居
士净愿珠。虚舟上人普光珠。三有含灵。如意珠哉。性
湛法侣袖示请一语。余辞拙。不获深感普益三根之
愿。而为之跋。

是岁之夏佛国翁三沙书于古灵山普光寺之妙
意斋菩提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