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合论-明-袁宏道第四教相门¶

第四教相门¶ 第 398c 页


西方合论卷之四


* 第四教相门

夫一大藏教,如器衔空;空无相体,器有方圆。
器尽空除,缘亡教灭。是故随缘普应,则涅槃
真如,一器也;称智自在,则名相专持,一空
也。药无定方,定方以病。岂谓玉屑珊瑚无上
妙药,概以治四百四病哉!夫病除药贵,便溺
即是醍醐;异證同方,参苓化为酖毒。何况无
上医王,治三乘出世之药,疗人天声闻凡夫
等疮者哉。故先德约教,或一或多,名相虽别,
理趣是同。道人不揣固陋,窃附先哲,分别
诸句,用彰一乘;庶使观者知净土法门,摄
一代时教,毋为儱侗禅宗、轻狂义虎所诳
惑云尔。

一、纯有教。 二、趋寂教。 三、有馀教(上三教分摄)

四、无馀教。 五、顿悟教。 六、圆极教(上三教全摄)

一、纯有教者,为诸凡夫耽著爱染,造诸黑业;
第四教相门¶ 第 399a 页 T47-0399.png
如来悲悯,为说地狱苦、饿鬼苦、畜生苦、无
福德著我所苦,欲生人天,当修善根。如佛
初成道,为提胄说世间因果;五百贾人,同受
五戒,先忏悔五逆、十恶、谤法等罪,是为有教。
《观经》修三福中,首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
心不杀,修十善业;又《无量寿经》,极言五恶、五
痛、五烧之苦,教化群生令持五善,亦摄此义。
然是经为求往生遮诸不善,非是忻心人天
小果,修持是同,證果即别。如《楞严》《华严》诸方
等,虽不单说,亦兼带之,不名纯有。《观经钞》
曰:「圆顿行者,岂违小乘出家之式、三归众戒
威仪等事?」又曰:「得前前者,不得后后;得后后
者,必得前前。何以故?一切诸佛,无不以十善
而得度故。」《华严经》曰:「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
生、饿鬼受生之因。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
顶处受生之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
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
声而了解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
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
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又此
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
悲悯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
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
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上十善
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證十力无畏故,一
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
一切具足清净,乃至菩萨如是积集善根,成
就善根、增长善根、思惟善根、系念善根、分别
善根、爱乐善根、修习善根、安住善根,菩萨摩
第四教相门¶ 第 399b 页 T47-0399.png
诃萨如是积集诸善根已,以此善根,所得依
果,修菩萨行,于念念中,见无量佛,如其所应
承事供养。」又云:「虽无所作,而恒住善根。」又
云:「虽知诸法无有所依,而说依善法而得出
离。」奉劝悟达之士,猛省永嘉豁达之言,早寻
白社不请之友。勿轻戒律,天上无作业之佛;
勿贪虚名,地下有对證之鬼。莲邦不远,请即
加鞭。

二、趋寂教者,即二乘寂灭之教,趋向涅槃,于
严土利他不生喜乐,是为小乘;与净土大乘
之教正反。今云分摄者,以《无量寿经》《观经》
中,皆有须陀洹乃至得阿罗汉果故。先德云:
「小乘不生,据决定性不生;此中明生,为在此
间先发大乘心,熏成种子,退心下地,要由垂
终回小向大故生。」

问曰:「既回心向大,何故至
彼,复證小果?」

释曰:「以退大既久,习小功深,
是故彼佛称习说小,且令證果;又此證小果
者,不守小位而住,还起大心进行弥速,或五
劫或十劫,得成初地,如是阶级,犹是殊胜,是
故不同。又云:经中亦有频婆證阿那含,然非
此教正所被机;今从正为韦提希等宣净土
观,尚非通别,岂是小乘?如迦文出世,亦
有声闻。毕竟大乘是正,以羊鹿等车,非实车
故。」

三、有馀教者,了二空真理,修习万行,趣大
乘佛果。唯不许阐提、二乘成佛;谓阐提无性、
二乘定性,决不可成;未尽大乘真理故,名有
馀。此经言:「除五逆不生。」又云:「二乘种不生。」
教义似同,二乘上已释竟。言五逆不生者,以
第四教相门¶ 第 399c 页 T47-0399.png
谤法故,以无信心,非是无性,决不可成。故
《观经》中,毁戒众生临终恶相见者,闻赞佛功
德,地狱猛火化清凉风。乃至五逆十恶,具
足十念者,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一刹那顷,
皆得往生。此是自性不思议功德,仗不思议
佛力,得显现故。若不具足佛性,如顽石浊
滓,岂能透月?当知念能显性,如是往生,是
性力故。如日能显空,空非因日。是故一切众
生,皆成佛故,不同始教有馀之教。

四、无馀教者,一切众生平等一性,悉当成
佛,是为大乘极则之教;唯一自心为教体,故
云无馀。今此净土法门,依正信愿等法,究极
皆归一心。故经中言:「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又
《大本》三辈生彼者,皆云发无上菩提之心。菩
提心者,即佛性是。《华严经》曰:「菩提心者,犹如
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犹如良田,能长众
生白净法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世间故;犹
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犹如大风,普于
世间无所碍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
故。」广在彼经。当知菩提心是铁炮中利药,念
佛是药线,《华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即是此
义。菩萨五位加行,亦只是药中引线耳。无量
妙行,讵有加一行三昧之外者哉?

五、顿悟教者,《长者论》曰:「但一念不生,即名
为佛,不从地位渐次而说,故立为顿教。」如《思
益经》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一地。《楞伽
经》曰:「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乃至无所有
何次。」当知顿者即是不历阶级之义。天台《观
经疏》曰:「顿悟渐入,此即顿教,正为韦提希及
第四教相门¶ 第 400a 页 T47-0400.png
诸侍女,并是凡夫未證小果,故知是顿,不
从渐入。」《钞》曰:「今经顿者,乃于化法以圆为
顿。何故?无生忍位,别在初地,圆在初住;别教
凡夫,经无数劫,方至此位;唯有圆教,即生可
入。」今就韦提希即身得忍,判为顿者,是圆顿
故。又他经说,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行不缺,
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如是修行
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不断,满一万劫,
至第六正性住;从是修行增进,始至第七不
退住。今此经中,五逆十恶,持名即生,皆得不
退,正合顿义。如《观经》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等语,皆直指心宗,更无迂回。且如阿弥一声,
是非俱刬,何等直截,故古人谓之头则公案。
镬汤波底岂贮寒冰;烈火焰中讵容寸草。达
磨复起,不易吾说;更或踟蹰,万里千年。

六、圆极教者,慈恩《通赞》曰:「此方先德,总判
经论有四宗:一、立性宗;二、破性宗;三、破相
宗;四、显实宗。《涅槃》《法华》《华严》等,是显于真
实中道义,舍化城而归宝所,故知《弥陀经》
乃第四宗也。又以教准宗,宗有其八:一、我
法俱有宗;二、有法无我宗;三、法无去来宗;
四、现通假实宗;五、俗妄真实宗;六、诸法但名
宗;七、胜义皆空宗;八、应理圆实宗。如《华严》
《弥陀经》是第八宗收。」又若真歇了禅师等,
以帝网千珠,发明净土圆融之义,诸书具载。
近有老宿,以《华严》配此经,谓圆全摄此,此
分摄圆,得圆少分,分属圆故。据经判义,甚
有旨趣。但圆极义者,无全无分,如月在川,
川川皆有全月,乃至瓶池寸水,亦是全月,无
第四教相门¶ 第 400b 页 T47-0400.png
分月故;如风在树,树树皆有全风,乃至片
叶茎草,亦是全风,无分风故。若圆中有分
者,圆即有段;若分中非全者,圆即不遍,分
全双乖,圆义不成。

今约莲宗圆极,分五种义:
一、刹海相含义;二、三世一时义;三、无情作佛
义;四、依正无碍义;五、充遍不动义。

一、刹海
相含义者,一切诸佛报化国土,互相摄入,全
他全此,而无留碍。若计不相入者,此即情见,
情见非实。如一室中含一虚空,其中若人、若
畜、若鬼、若虫、若几、若瓶、若架之类,皆依虚空
建立。虚空属人时,则诸鬼畜虫几瓶架所依
之虚空,一切摄入人中;虚空属鬼时,则诸人
畜虫几瓶架所依之虚空,一切摄入鬼中;虚
空属虫时,诸人鬼畜几瓶架所依之虚空,一
切摄入虫中;乃至虚空属架时,则诸人畜鬼
虫几瓶所依之虚空,一切摄入架中。参而不
杂,离亦不分,非入非不入。是故经云:「国土
光净遍无与等,彻照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世
界,如明镜中现其形像。」当知净方、浊土,交
光相入,如千灯一室故。

二、三世一时义者,众
生情见,执有时分,过现未来等事;约实相
中,即无时体可得。何以故?若计晦明是时
者,晦明则是叶相,如病眼见青,非定相故;
若计老少是时者,老少则是幻质,如敝网裹
风,非定质故,云何是中而有实义?今约延
促相入二义,以明时体:一、促中有延;二、延
中有促。一、促中有延者,如人假寐,梦经种种
城邑聚落及见故人,悲笑分明,经历时月;醒
而问人:「孰睡几时?」侍者答言:「数千钱时。」其
第四教相门¶ 第 400c 页 T47-0400.png
人自思假寐无几,云何经历如许变态?了了
记忆,非病非醉,展转追惟是义,终不可得。二、
延中有促者,如人二十忽得颠病,吞刀捉火,
或为人言未来事,或对妻子嬉笑如常,及生
男女,或忽能文,著种种书,经三十年。遇一异
人,咒水与饮,其人如睡忽觉,即以二十为昨
日事;家人屈指,为计岁月,出示子女,及种
种书。其人自思:「本无岁月,焉有是事?」亦不复
记病与不病。以是二喻,进退互观,毕竟无有
三世可得。是故经云:「观彼久远,犹若今日,经
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是谓三世无间。
三世无间者,时体不可得故。

三、无情作佛义
者,权教中言,有情有佛性,无情无佛性,一
切草木器界,不能成道及转法轮。此是执情
强计,属意即有,属物即无,不了诸法皆住
法位。何以故?意是色故,是空根故,是往古来
今故,是无情故,一无一切无故;青黄是意
故,风鸣谷响是意故,草木瓦砾是意故,是有
情故,一有一切有故。故知情之为情,亦可说
自,亦可说物,不应说言谁无谁有。如一夫
妻,共生一子,不应说言谁生谁不生。夫发
毛介齿,亦是无情,与我俱佛耶?抑与我不
俱佛耶?梦中见山见水见木见石,亦是无
情,是情想摄耶?抑非情想摄耶?当知,是中
尚无是我非我,云何更计有情无情。是故经
中道场宝树,能净诸根,风枝水响,咸宣妙
法,无一物非佛身,无一物不转法轮,岂是
情见妄知所能计度。

四、依正无碍义者,依
是器界,正是身根。若约凡情,即横计有依
第四教相门¶ 第 401a 页 T47-0401.png
有正,是义非实。何以故?若言虚空是依者,
如人张口,则虚空入,乃至毛孔、骨节、心腹之
内,皆有虚空。是依耶?是正耶?若言地水火风
是依者,如人涎液,入器为水,发焦为土,两
手相触成火,嘘气为风。是依耶?是正耶?是
故经中:「无量宝华,一一华中,出三十六亿
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明出三十六亿那
由他百千佛,普为十方说一切法。」以佛力
故,现有宝华;以宝华故,复现诸佛。是故当
知,尽一刹是佛身,刹刹皆然;无一身非佛
刹,身身皆然。非是佛神力变现,唯一真法
界智为依正故。

五、充遍不动义者,众生妄
计佛身即有去来,而实佛身无去无来,亦无
不去不来。辟如鸟飞空中,一日千里,空非随
鸟,鸟不离空,是故经言:「阿弥陀佛,常在西
方。」又言:「至一切行人之所。」如《涅槃经》佛言:
「善男子!波罗奈城有优婆夷,已于过去无
量光佛种诸善根。是优婆夷夏九十日,请
命众僧,奉施医药。是时众中有一比丘,身
婴重病,良医诊之,当须肉药,若不得肉,病将
不全。时优婆夷,寻自取刀,割其髀肉,切以为
𦞦,送病比丘。比丘服已,病即得差。是优婆
夷患疮苦恼,不能堪忍,即发声言:『南无佛
陀!南无佛陀!』我于尔时,在舍卫城,闻其音
声,于是女人起大慈心,是女寻见我持良
药涂其疮上,还合如本。我即为其说种种
法,闻法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
男子!我于尔时,实不往至波罗柰城,持药
涂是优婆夷疮,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
第四教相门¶ 第 401b 页 T47-0401.png
女人见如是事。复次善男子!调达恶人,贪
不知足,多服酥故,头痛腹满,受大苦恼,发
如是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我时住在优禅
尼城,闻其音声即生慈心;尔时调达,寻便
见我往至其所,手摩盐汤,而令服之,望已平
复。善男子,我实不往调达所,摩其头腹,授
汤令服,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调达见如
是事。复次善男子!憍萨罗国有五百贼,群
党抄掠,波斯匿王遣兵伺捕,得己挑目,逐
著黑闇丛林之下,受大苦恼,各作是言:『南无
佛陀!南无佛陀!』啼哭号唤。我时住在祇桓精
舍,闻其音声即生慈心;时有凉风,吹香山中
种种香药,满其眼眶,寻还得眼,如本不异。诸
贼开眼,即见如来住立其前而为说法,贼闻
法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
子尔时,实不作风吹香山中种种香药,住其
人前而为说法,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
群贼见如是事。」如上之法,岂容思议?总之
皆是一真法界,不得言是自心感见,亦不
得言心佛和合,以佛地中离自、离他、离和合
故,是故入此门者,莫同凡夫情见分别计度。
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犹属
情量。何以故?十方世界,惟一智境无别佛
故。」

(问:「论中所引《涅槃经》言慈善根力,或者如来法性,无人
我远迩;众生受苦,皆如来性中境相耶?」)
(答:「此止说得正
因佛性。然论正因,宁独如来?虽众生之性亦尔。但众
生为业所障,于他人受苦,纵亲诣彼所,尚不克救,况
不往而获免耶?教中言八地以上菩萨,一呼其名即蒙
利益,以分别业尽,法尔如然。故杜顺和尚,一履悬门,
第四教相门¶ 第 401c 页 T47-0401.png
十年无人窃去,自云:『多生不作盗业,故得如是报。』宋人
有邹橐陀者,人一见其面,辄得祸。近时有其妃子贫
甚,凡手所触物寻即废去,不能自存。此非多生业力
之故与!佛善根力,合得如是报,无足怪者。」)
西方合论卷之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