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类门¶ 第 395b 页
西方合论卷之三
* 第三部类门
夫如来说教,广有多门,经中或偶一拈题,或
因缘举出者,不可胜载;唯念佛一门,频形
赞叹。如高峦之峙平原,跃空而出;类金星之
晃沙碛,映日即明。故知法门殊胜,未有逾此
一门者也。今约诸经,但言西方大事者一
概收入,分经、纬二义。《说文》曰:「织有经,集丝
为之。经常而纬变。」是故以经则非专谈安养
者不收;以纬则凡泛举念佛者亦入。登葱山
而樵玉,首采羊脂;泛溟海而斮香,忍舍牛头?
孔子曰:「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至于闻所未
闻,不无望于来哲。
一、经中之经。 二、经中之纬。
三、纬中之经。 四、纬中之纬。
一、经中之经者:一、《无量平等清净觉经》;二、《无
量寿经》;三、《阿弥陀经》;四、《无量寿庄严经》;五、
出《宝积》第十八经,名《无量寿如来会》。五经同
一梵本,前四译稍不精。六、即《大阿弥陀经》,龙
舒居士,将前四译和会者,佛在王舍国灵鹫
山,为阿难、慈氏等说;中间出《宝积》者,旨富
词法,不知龙舒何以不见此本?
一、《佛说阿弥
陀经》;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二经同一梵本,
初经简净愈于后译。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
第三部类门¶ 第 395c 页 T47-0395.png
独园,为舍利弗说,读诵者多主此经。
一、《观
无量寿经》,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韦提
希夫人说。经中言十六妙观,修持法门备
载此经,故孤山判为定善。
然三种经,皆专为
西方起教,如天中之天、人中之王,不必自
相排抑。譬一大虚空,一尚不得,岂有二哉?经
中妙义,具见馀门,今不赘述。
二、经中之纬者:一、
《鼓音声王经》,佛在瞻波大
城伽伽灵池,与比丘百人说。中云:「若有四
众,受持阿弥陀佛名,临命终时,佛与圣众,接
引往生。」
一、
《后出阿弥陀佛偈经》,自「惟念法
比丘,乃从世饶王。」至「弘此无量誓,世世稽首
行。」共五十六句,始终惟偈。
二经亦专言净土,
言义较前甚略,判入纬髅。又
《鼓音》意,重持咒,
《偈经》是伽陀部,非教本故。
三、纬中之经者:一、
《华严经》普贤菩萨劝进善
财童子、海会大众,发大十愿;至临命终时,一
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惟此
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
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其人自见生莲花中,
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无数劫,普于十方不
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
利益,乃至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
其出离,皆得生于极乐世界。又解脱长者云:
「我若欲见安乐世界,无量寿如来,随意即见;
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所有如来,我若欲见,随
意即见。我能了知如来国土庄严神通等事,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有行处,亦无住处。亦
如己身,无来无去,无行住处。」
一、
《法华经》云:「闻
第三部类门¶ 第 396a 页 T47-0396.png
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
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
座之上,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
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
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一、
《楞严经》大势至
白佛:「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
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
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
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
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
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
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
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
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
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
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
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一、
《宝积经》佛告
父王:「一切众生,皆即是佛,汝今当念西方世
界阿弥陀佛,常勤精进,当得佛道。」王言:「一
切众生,云何是佛?」佛言:「一切决无生,无动
摇、无取舍、无相貌、无自性,可于此佛法中安
住其心,勿信于他。」尔时父王与七万释种,闻
说是法,信解欢喜,悟无生忍。佛现微笑,而
说偈曰:「释种决定智,是故于佛法,决信心安
住,人中命终已,得生安乐国,面奉阿弥陀,无
畏成菩提。」又佛告弥勒,发十种心,往生极乐。
何者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
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
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
第三部类门¶ 第 396b 页 T47-0396.png
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
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
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
劣心。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
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
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是名菩萨发
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若人于此十
心,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
生,无有是处。
一、
《般舟三昧经》佛告跋陀和
菩萨:「若沙门、白衣,所闻西方阿弥陀佛刹,
常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日昼
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阿弥陀佛;
于觉不见,于梦中见之。譬如梦中所见,不
知昼、不知夜,亦不知内、亦不知外,不用在冥
中故不见、不用有所蔽碍故不见。如是跋陀
和菩萨,心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名大山
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目亦不蔽、
心亦不碍。是菩萨摩诃萨,不持天眼彻视、不
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于佛刹、不于是间
终,生彼间佛刹乃见,便于是间坐见阿弥
陀佛,闻所说经悉受得,从三昧中,悉能具
足,为人说之。」
一、
《观佛三昧经》文殊自叙宿
因,谓得念佛三昧,当生净土;世尊复记之
曰:「汝当往生极乐世界。」
一、
《大集经贤护品》云:
「求无上菩提者,应修念佛禅三昧。」偈云:「若
人称念弥陀佛,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
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
一、
《十住断结经》云:
「时座中有四亿众,自知死此生彼,牵连不断,
欲为之源,乐生无欲国土。佛言:『西方去此无
第三部类门¶ 第 396c 页 T47-0396.png
数国土,有佛名无量寿,其土清净,无淫怒痴,
莲花化生,不由父母,汝当生彼。』」
一、《如来不
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
惟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
世界,或生极乐净土中。」
一、
《随愿往生经》言:「佛
国无量,专求极乐者何?一以因胜,十念为因
故;一以缘胜,四十八愿普度众生故。」
一、《称扬
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
一心信乐,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与诸比丘,住
其人前,魔不能坏彼正觉心。」又云:「持讽诵
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
往生彼刹。」
一、
《大云经》云:「善男子,于此西方
有一世界名曰安乐,其土有佛号无量寿,于
今现在,常为众生讲宣正法。告一菩萨:『汝
善男子,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为诸薄福钝
根众生,说
《大云经》,汝可往彼至心听受。』是彼
菩萨,欲来至此,故先现瑞。善男子,汝观彼土
诸菩萨身,满足五万六千由旬。『世尊,彼来菩
萨名号何等?何缘而来此土?将非为度众生
故来?唯愿如来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善男子,
彼土菩萨,欲闻净光受记别事,并欲供养如
是三昧,是故而来。善男子,是菩萨名无边
光,通达方便,善能教导。」
一、
《入楞伽经》云:「大
慧!汝当知,善逝灭度后,南天竺国中大名德
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
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一、《大
悲经》云:「我灭度后,非天竺国有比丘,名祈婆
伽,修习无量最胜善根。已而命终,生于西方,
过百千亿世界无量寿佛国,以后成佛,号无
第三部类门¶ 第 397a 页 T47-0397.png
垢光如来。」
四、纬中之纬者:一如
《华严.毗卢遮那品》云:「尔
时大威光童子,见波罗蜜善根庄严王如来
成等正觉现神通力,即得念佛三昧,名无边
海藏门。」又〈光明觉品〉云:「尔时光明过千世界,
乃至一切处,文殊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
声说此颂言:『一切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
无暂断,如是业应作。』」又〈贤首品〉云:「见有临终
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归仰,
是故得成此光明。」又〈十无尽藏品〉第八,念藏
云:「此念有十种:所谓寂静念、清净念、不浊念、
明彻念、离尘念、离种种念、离垢念、光耀念、可
爱乐念、无能障碍念。」又〈兜率偈赞品〉离垢幢
菩萨云:「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舍;此人得见
佛,其数与心等。」又〈十回向品〉第十回向云:「以
法施回向,愿得忆念与法界等,无量无边世
界,未来现在,一切诸佛。」又〈十地品〉中,从初至
末,地地皆云:「一切所作,不离念佛。」又〈佛不思
议法品〉云:「如来有十种佛事:一者,若有众生,
专心忆念,则得现前。二者,若有众生,心不调
顺,则为说法」等。又〈入法界品〉云:「德云比丘告
善财言:『善男子,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信根清
净,智光照耀;普观境界,离一切障,具清净
行,往诣十方,供养诸佛;常念一切诸佛如来,
总持一切诸佛正法,常见一切诸佛,随诸众
生种种心乐,示现种种成正觉门,于大众中,
而师子吼。善男子,我唯得此忆念一切诸佛
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所谓智光普照念
佛门,常见一切诸佛国土,种种宫殿悉严净
第三部类门¶ 第 397b 页 T47-0397.png
故。令一切众生念佛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
皆令见佛,得清净故。令安住力念佛门,令入
如来十方中故。令安住法念佛门,见无量佛,
听闻法故。照耀诸方念佛门,悉见一切诸世
界中,等无差别诸佛海故。入不可见处念佛
门,悉见一切微细境中,诸佛自在神通事故。
住于诸劫念佛门,一切劫中,常见如来诸所
施为,无暂舍故。住一切时念佛门,于一切时,
常见如来,亲近同住,不舍离故。住一切刹念
佛门,一切国土咸见佛身,超过一切,无与等
故。住一切世念佛门,随于自心之所欲乐,普
见三世诸如来故。住一切境念佛门,普于一
切诸境界中,见诸如来次第现故。住寂灭
念佛门,于一念中,见一切刹一切诸佛,示涅
槃故。住远离念佛门,于一念中见一切佛,从
其所住,而出去故。住广太念佛门,心常观察,
一一佛身,充遍一切诸法界故。住微细念佛
门,于一毛端,有不可说如来出现,悉至其
所而承事故。住庄严念佛门,于一念中,见一
切刹皆有诸佛成等正觉,现神变故。住能事
念佛门,见一切佛出现世间,放智慧光转法
轮故。住自在心念佛门,知随自心所有欲乐,
一切诸佛现其像故。住自业念佛门,知随众
生所积集业,现其影像令觉悟故。住神变念
佛门,见佛所坐广大莲华,周遍法界而开敷
故。住虚空念佛门,观察如来所有身云,庄严
法界虚空界故。』」
一、
《法华经》云:「若有因缘,独
入他家,一心念佛;乞食无侣,一心念佛。」又
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
第三部类门¶ 第 397c 页 T47-0397.png
已成佛道。」
一、
《净名经》云:「宝积当知:直心是
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
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
德众生来生其国;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菩萨
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
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
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
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
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
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
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
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
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四无量
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
众生来生其国;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
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方便是菩萨
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
来生其国;三十七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
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
足功德国土;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
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
缺,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
之名。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
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
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
生,来生其国。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
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
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
第三部类门¶ 第 398a 页 T47-0398.png
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
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
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
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
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
净。」又云:「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
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
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
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阂;于诸菩萨,视之
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
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
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
德,是为八。」
一、
《涅槃经》云:「菩萨六念,念佛第
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烦恼。」
一、
《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
可穷尽。」
一、
《大般若经》云:「佛告曼殊室利菩萨:
『能正修行一相庄严三昧,疾證菩提。修此行
者,应离喧杂,不思众生相,专心系念。于一如
来,审取名字,善想容仪,即为普观三世一切
诸佛,即得诸佛一切智慧。』」
一、
《坐禅三昧经》曰:
「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
一、
《增一阿含经》云:「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
若有称佛名号,如𤛓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
议。」
一、
《文殊般若经》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
昧者,应处空间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
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
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见在
诸佛。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阿
难所闻佛法,犹住量数;若得一行三昧,诸经
第三部类门¶ 第 398b 页 T47-0398.png
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昼夜宣说,智慧辩
才,终不断绝。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
及其一。』」
一、
《大集经》云:「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
或坐,至七七日,现身见佛,即得往生。」
一、《法
华三昧观经》云:「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
皆当作佛,惟一大乘,无有二三;一切诸法,一
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习如是
观,五欲自断、五盖自除、五根增长,即得禅
定。」
一、
《那先经》云:「王问那先:『人生造恶,临终
念佛,得生佛国;我不信是语。』那先答言:『如持
大石置于船上,因得不没;人虽本恶,因念佛
故,不入泥犁。其小石没者,如人作恶,不知
念佛,便入泥犁中。』」
颂曰:
「 如来金口言,
赞叹西方土。
如入长安城,
东西南北入;
入已即一城,
无别天子都。
普贤佛长子,
文殊七佛师;
授记及回向,
是果位往生。
释种得法忍,
善财證佛果;
面奉阿弥陀,
是菩萨往生。
龙树破有无,
祈婆最胜根;
皆得佛授记,
是禅师往生。
闻佛心信乐,
诵念与持讽;
大石置船上,
是下劣往生。
阿难世多闻,
佛子中第一;
不如念一佛,
顿了诸经法。
云何义解家,
得轻易念佛?
诸正念法门,
经中皆悉载。
但一大乘法,
无二亦无三;
第三部类门¶ 第 398c 页 T47-0398.png
奉劝悟达士,
趁时歇狂解。
一心念阿弥,
莲花念念生;
此是常寂光,
非报非方便。
作是观为正,
勿妄生分别;
禅教律三乘,
同归净土海。
一切法皆入,
是无上普门;
教海义无量,
瓮观舍少许。
一脔遍鼎味,
是中有全藏。」
西方合论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