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第 1a 页 WYG0312-01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地理通释卷九 宋 王应麟 撰
七国形势考中
魏
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昆
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东有淮颍煮枣无胥西有长城
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枣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田
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
卷九 第 1b 页 WYG0312-0123b.png
不绝輷輷殷殷若有三军之众臣窃量大王之国不下
楚 说赵曰秦之攻韩魏也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蚕
食之傅国都而止 卫鞅曰魏居岭阨之西都安邑与
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 张仪说魏王曰魏地四平
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从郑至梁二百馀里
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
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万梁之地势
固战场也梁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
卷九 第 2a 页 WYG0312-0123c.png
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
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苏代约燕王曰
秦正告魏曰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我下轵道
南阳封冀包两周乘夏水浮轻舟彊弩在前铁戈在后
决荥口魏无大梁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决宿胥
之口魏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魏氏
以为然故事秦 魏安釐王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
韩以求故地无忌谓魏王曰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
卷九 第 2b 页 WYG0312-0123d.png
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
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今韩氏以一女子奉
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彊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乎韩
亡秦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今负
彊秦之亲王以为利乎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
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
是何也夫越山踰河绝韩上党而攻彊赵是复阏与之
事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邺朝歌绝漳滏水与赵兵
卷九 第 3a 页 WYG0312-0124a.png
决于邯郸之郊是智伯之祸也秦又不敢伐楚道涉山
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又
不为也若道河外倍大梁右蔡左召陵与楚兵决于陈
郊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与齐
矣夫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邢
丘安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共汲必危有郑地得垣雍
决荥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王之使者出过而恶安陵
氏于秦秦之欲诛之久矣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高陵邻
卷九 第 3b 页 WYG0312-0124b.png
听使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绕舞阳之北以东临
许南国必危国无害已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
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梁千
里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间之从林乡军以至于今
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
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
平监所亡于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
数百秦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
卷九 第 4a 页 WYG0312-0124c.png
秦无韩有郑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梁
百里祸必百此矣
鸿沟
河渠书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
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索隐云楚汉中分之界文颖
云即今官渡水也盖为二流一南经阳武县为
官渡水一东经大梁城即河沟今之汴河是也正义
卷九 第 4b 页 WYG0312-0124d.png
应劭云在荥阳东南二十里张华云大梁城在浚仪
县此县西北渠水东经此城南又北屈分为二渠其
一渠东南流始皇凿引河水以灌大梁谓之鸿沟楚
汉会此处也其一渠东经
阳武县南为官渡水
卷九 第 5a 页 WYG0312-0125a.png
郡国志荥阳有鸿沟水
陈 汝南
陈国楚灭为县顷襄王自郢徙都兼为魏境汝
卷九 第 5b 页 WYG0312-0125b.png
南春秋时属沈蔡战国属楚魏汉置汝南郡地
理志魏南有汝南之召陵㶏彊新汲西华长平
许 郾
许本许国汉为颍川许县魏改曰许昌
郾战国策作鄢楚昭阳伐魏取郾汉属颍川
鄢春秋郑伯克段于鄢周语注妘
姓之国为郑武公所灭汉陈留有傿县应劭曰郑伯
克段于傿是也后汉鄢属梁国
卷九 第 6a 页 WYG0312-0125c.png
昆阳
汉属颍川应劭曰昆水出南阳汝
州叶县北二十五里有昆阳城光武破寻邑之所
召陵
汉属汝南即齐桓公伐楚次于召陵括地志故城在
卷九 第 6b 页 WYG0312-0125d.png
豫州郾城县东四十五里秦纪惠王十
四年伐楚取召陵
舞阳
汉属颍川应劭曰舞水出南唐属许州括地志
故城在许州叶县东十里
新都
汉属南阳郡国志新野县有东乡故新都
卷九 第 7a 页 WYG0312-0126a.png
新郪
汉属汝南索隐即郪丘
淮颍
二水名地理志淮水出南阳平氏县桐柏大
复山颍水出颍川阳城县阳乾山
煮枣
徐广曰在宛句
卷九 第 7b 页 WYG0312-0126b.png
无胥
地阙战国策东有淮颍沂黄煮枣海盐无疏鲍氏云
沂水出泰山盖县艾山黄即陈留外黄
卷九 第 8a 页 WYG0312-0126c.png
海盐未详解州解安邑有盐池
长城
徐广曰荥阳卷县有长城经阳武到密秦纪魏
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正义郑华州县洛漆
沮也魏世家惠王十九年筑长城塞固阳
卷九 第 8b 页 WYG0312-0126d.png
河外
正义谓河南地按晋语入河外列城五注云河东也
晋以河东为河外魏以河南为河外张仪说魏王曰
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说齐曰梁效河外索隐
谓河外河之南邑若曲沃平周等魏世家秦复予我
河外无忌率五国兵攻秦败之河外苏秦说赵曰魏
卷九 第 9a 页 WYG0312-0127a.png
弱则割河外
卷衍
正义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汉河南有卷县
衍在郑州亦曰衍氏
酸枣
汉属陈留魏世家文侯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
取郑地而城之也
卷九 第 9b 页 WYG0312-0127b.png
梁 大梁
地理志陈留郡浚仪故大梁
魏世家惠王三十一年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
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
郦食其曰
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太史公曰吾适故
卷九 第 10a 页 WYG0312-0127c.png
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
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又曰吾过大梁之墟求
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张仪说魏史记
云从郑至梁二百馀里战国策云从郑至梁不过百
里从陈至梁二百馀里按九域志郑州至东京一百
四十里陈州至东京二百四十五里当以国策为正
又曰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粟粮漕庾不下十万
鲍氏谓他国或有山川阙塞唯梁无之皆以卒戍守
卷九 第 10b 页 WYG0312-0127d.png
本朝都大梁太祖欲西迁洛阳据山河之固曰不出
百年民力殚矣后山陈氏谓开封无山川之阻为四
战之地故太祖以兵为卫畿内常用十四万人
安邑
郡县志故城在陜州夏县东北十五里禹所都地理
志河东安邑魏绛自魏徙此至惠王徙大梁
魏世家武侯二年城安邑秦纪昭王二十一年
魏献安邑汾水可以灌安邑
卷九 第 11a 页 WYG0312-0128a.png
战国策城浑曰蒲坂平阳相去百里
秦人一夜而袭之安邑不知国子曰安邑者魏之柱
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
女戟
刘伯庄云盖在太行山之西战国策苏代谓齐王曰
秦举安邑而塞女戟韩之太原绝韩氏索隐云韩国
宜阳也太原刘伯庄云当为太行索隐云太衍字原
当为京京属荥阳
卷九 第 11b 页 WYG0312-0128b.png
轵
索隐云河内轵县水经注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三
年郑釐侯使许息来致地平丘户牖首垣诸邑及郑
驰地我取枳道与郑鹿战国策苏代曰秦下轵道南
阳而伐魏绝韩包二周苏厉曰齐反温轵高平于魏
舆地广记汉轵县属河内唐贞观元年省入孟州济
源县
卷九 第 12a 页 WYG0312-0128c.png
南阳
地理志河内郡修武应劭云晋始启南阳今南阳城
是也秦改曰修武
臣瓒云韩非
书秦昭王越赵长平西伐修武时秦未兼天下修武
之名久矣刘氏云修武则宁武王伐纣名之秦纪昭
王三十三年魏入南阳以和张仪传魏绝南阳白起
传攻南阳太行道绝之舆地广记怀州修武县本商
卷九 第 12b 页 WYG0312-0128d.png
之宁邑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更名脩武唐武德
四年改为武陟而别置修武县于隋修武县故城郡
国志修武故南阳魏世家
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封冀
索隐封陵冀邑皆在魏境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
我蒲阪阳晋封陵徐广云河
东皮氏县东北有冀亭
卷九 第 13a 页 WYG0312-0129a.png
两周
正义王城及巩世本西周桓公居河南东周惠公居
洛阳吕氏曰平王东迁之后所谓西周者丰镐也东
周者东都也威烈王之后所谓西周者河南也东周
者洛阳也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以续周公之职是
为河南桓公威烈王嗣位西周惠公封其少子
班于巩以奉王实东周惠公此东西周公之始也
卷九 第 13b 页 WYG0312-0129b.png
显王二年赵与韩分周为二东西
周各为列国显王虽在东周特建空名于其上耳自
是而后凡征伐谋策称东西周君者皆谓二周君也
周本纪云赧王时东西周分治非也赧王特徙都西
周耳
荥口 荥泽
索隐荥泽之口与今汴河口通其水深可以灌大梁
水经济水又东合荥渎注云渎水受河
卷九 第 14a 页 WYG0312-0129c.png
水有石门谓之荥口石门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渠
出荥阳北河东南过中牟之北又东注浚仪注云秦
始皇二十二年王贲断故渠引水东南出以灌大梁
谓之梁沟济水又东径
荥泽北
卷九 第 14b 页 WYG0312-0129d.png
白马之口
索隐白马津在东郡决其流以灌外黄济阳水经注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
之外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韩
非初见秦曰决白马之口以沃魏氏张仪说赵曰守
白马之津
卷九 第 15a 页 WYG0312-0130a.png
外黄济阳
外黄汉属陈留张晏曰魏郡有内黄故加外
济阳水经注云陈留
风俗传曰县故宋地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
卷九 第 15b 页 WYG0312-0130b.png
济阳
宿胥之口
正义淇水出卫州清淇县
东至黎阳入河魏志云武帝于清淇口东因宿胥
故渎开白沟道清淇二水入焉徐广云纪年曰魏救
山塞集胥口水经注宛水东南入淇水淇
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
西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今更东北注魏武开白
卷九 第 16a 页 WYG0312-0130c.png
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故苏代曰决宿
胥之口即指是渎也
虚顿丘
索隐虚邑名地与酸枣相近春秋桓十二年公会宋
公于虚注云宋地正义虚谓殷墟今相州所治是水
经注洹水出山连径殷墟竹书纪年曰盘庚即位自
奄迁于此遂曰殷
卷九 第 16b 页 WYG0312-0130d.png
顿丘正义云故城在魏州顿丘县东北二十里
水经注阚骃云顿丘在淇水南又屈径顿丘西尔雅
曰山一成谓之顿丘释名谓一顿而成丘无高下小
大之杀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竹书纪年晋定
卷九 第 17a 页 WYG0312-0131a.png
公三十一年城顿丘
河内
地理志魏地其界自高陵以东尽河东河内
孟子梁惠王曰河内凶则移其
民于河东魏世家文侯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索隐曰大河在邺东故名邺为河内
卷九 第 17b 页 WYG0312-0131b.png
阏与
正义秦韩相攻于阏与而赵奢破秦军郡县志阏与
山在磁州武安县西南五十里
郡
国志上党涅县有阏与聚括地志阏与聚城今名乌
苏城在潞州铜鞮县西北二十里又仪州
卷九 第 18a 页 WYG0312-0131c.png
和顺县城亦云韩阏与邑未详王剪攻阏与轑
阳韩信破代禽夏说阏与
邺
舆地广记相州临漳县本汉邺县汉袁绍为冀
州牧镇邺曹公以为邺都作三台
卷九 第 18b 页 WYG0312-0131d.png
朝歌
汉属河内纣所都隋改为卫县通典古城在卫州卫
县西二十二里纣都有鹿台谓之殷墟
地理志卫为狄所灭更封于河南曹楚
丘而河内殷虚更属于晋左传齐伐晋取朝歌
冥阨之塞 鄳阨
括地志石城山在申州钟山县东南二十一里
卷九 第 19a 页 WYG0312-0132a.png
魏攻冥阨即此山吕氏春秋淮南子九塞此其一也
左传定四年楚左司马戍曰还塞大隧直辕冥阨春
申君传秦踰黾隘之塞而攻楚楚世家楚人对顷襄
王曰涉鄳塞而待秦之倦也战国策庄辛曰穰侯受
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苏代曰
秦欲攻魏重楚则以南阳委于楚残均陵塞鄳
阨徐广注云或为冥今江夏鄳县正义申州罗山县
本汉鄳县有平靖关盖古鄳县之阨塞
卷九 第 19b 页 WYG0312-0132b.png
冥鄳黾并音萌涉谷
蔡
战国策云右上蔡召陵无左字正义上蔡县在豫州
北七十里从汴州南行向陈州之西郊则上
蔡召陵在南面向东皆身之右
怀茅
卷九 第 20a 页 WYG0312-0132c.png
周桓王与郑苏忿生之田有攒茅隤怀襄王与晋攒
茅之田括地志故怀城在怀州武陟县西十一里
徐广云修武古轵县有茅
亭
邢丘 安城 垝津
括地志平皋故城在怀州武德县东南二十里
本邢丘邑
安城在
卷九 第 20b 页 WYG0312-0132d.png
郑州原武县东南二十里索隐垝津在河
北
共汲
无忌又曰通韩上党于共宁地理志共汲二县属河
内正义共卫州共城县
汲在卫州所治汲县西
南二十五里通典汲县牧野之地
卷九 第 21a 页 WYG0312-0133a.png
怀州修武
县本殷宁邑
郑地
徐广云成皋荥阳属郑
垣雍
括地志故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
卷九 第 21b 页 WYG0312-0133b.png
安陵
括地志鄢陵县西北十五里李奇曰六国时为安陵
叶阳 高陵
括地志叶阳今许州叶县高陵今京兆府县汉
属左冯翊地理志魏地其界自高陵以东谓京兆之
高陵
卷九 第 22a 页 WYG0312-0133c.png
南国
周纪注江汉之间又曰南阳也此时属韩
西河 河西
无忌曰异日秦在河西正义云同州按秦纪缪公送
夷吾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背
约不与战于韩虏晋君以归夷吾献河西地是时秦
地东至河秦数易君晋复强夺秦河西地孝
公元年下令曰三晋攻夺我河西地献公欲东伐复
卷九 第 22b 页 WYG0312-0133d.png
穆公之故地
惠王六年魏纳阴晋八年魏纳河西地
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魏
世家襄王五年予秦河西地战国策摎
留谓韩王曰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
吴起守西河而秦
兵不敢东乡武侯浮西河而下
吕氏春秋吴起去西河而泣曰君诚知我而使我毕
卷九 第 23a 页 WYG0312-0134a.png
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
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吴起果去魏入荆而西
河毕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
林乡
正义徐广云在宛陵刘
伯庄云春秋时郑地之棐林在大梁之西北
卷九 第 23b 页 WYG0312-0134b.png
苏代曰兵困于
林中
囿中
索隐曰即囿田郑薮属魏舆地广记开封府中牟县
有囿田泽为豫州之薮正义云囿刘伯庄音
圃
文台
括地志在曹州冤句县西北六十五里
卷九 第 24a 页 WYG0312-0134c.png
垂都
郡国志济阴郡句阳有垂亭
陶卫
正义陶定陶卫
楚丘吕
氏春秋云举陶削卫地方六百
卷九 第 24b 页 WYG0312-0134d.png
平监
徐广曰平县属河南
史记齐阚止作监字阚在东平
须昌县
卷九 第 25a 页 WYG0312-0135a.png
山南山北河外河内
正义山华山也华山之东南七国时邓州属韩汝州
属魏华山之北同华银绥并魏地河外谓华州以东
至虢陜河内谓蒲州以东至怀卫
岭阨
索隐云盖安邑之东山领险阨之地即今蒲州之中
条已东连汾晋之崄嶝是也通典汾州灵石县东南
有高壁岭雀鼠谷汾水关皆险固之处郡县志河中
卷九 第 25b 页 WYG0312-0135b.png
府元载上建中都议曰有羊肠底柱之险浊河孟门
之限以轘辕为襟带与关中为表里
雷首山一
名中条在河东县南十五里左传晋表里山河
林氏曰国险而多马三家之所以分晋也曲沃
之民知有曲沃不知有宗国栾氏之民知有栾氏不
知有其君三家又可知矣故河北之地善用之则为
王伯之资不善用而失之则为寇叛之资唐之中世
卷九 第 26a 页 WYG0312-0135c.png
三镇以河北叛二百馀年不能取
韩
苏秦说韩宣惠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
商阪之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地方九百馀里
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亲
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
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
张仪说韩王曰秦下甲据宜阳断韩之上地东取成
卷九 第 26b 页 WYG0312-0135d.png
皋荥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夫塞成皋
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 苏代约燕王曰秦正告韩曰
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太行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
日而莫不尽繇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韩氏以
为然故事秦 范睢谓秦昭王曰韩魏中国之处而天
下之枢也 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也譬如
木之有蠹也人之有心腹之病也天下无变则已天下
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不如收韩 王下兵
卷九 第 27a 页 WYG0312-0136a.png
而攻荥阳则巩成皋之道不通北断太行之道则上党
之师不下王一兴兵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夫韩
见必亡安得不听乎 战国策顿子曰韩天下之咽喉
魏天下之胸腹
巩洛
周地左传昭二十六年晋师克巩周纪
惠公封其少子于巩徐广曰周比亡之时凡七县河
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秦纪庄襄王元年东
卷九 第 27b 页 WYG0312-0136b.png
周君尽入其国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
郡地理志河南有雒阳县巩县
成皋
通典今汜水唐属孟州战国策三晋分智氏地段规
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
无所用之段规曰不然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
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
韩必取郑矣王曰善取成皋至韩之取郑果从成皋
卷九 第 28a 页 WYG0312-0136c.png
始今按晋楚之霸也争郑秦之并六国也
始于韩以虎牢成皋之险也秦拔成皋荥阳十九年
而韩亡
宜阳
六国表秦惠文三年拔韩宜阳秦武王四
年拔宜阳城汉属弘农郡正义在洛州
福昌县东十四里通典故韩城在县东县城即魏一
卷九 第 28b 页 WYG0312-0136d.png
金坞城甘茂传秦武王谓
曰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茂曰宜阳大县也上党
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
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王使茂将兵伐宜阳
五月而不拔大兵起拔之
商阪
正义即商山也在商州商洛县南一里亦曰楚山武
卷九 第 29a 页 WYG0312-0137a.png
关在焉通典商州上洛县有商山四皓所隐
其地险阻王莽命王级曰绕霤之固南当荆楚
史记六国表秦孝公
十一年城商塞
战国策楚魏战于陉山魏
许秦以上洛以绝秦于楚
宛穰
卷九 第 29b 页 WYG0312-0137b.png
南阳二县地理志宛故申伯国
穰
洧水
通典河南密县有洧水郑州新郑有溱洧二水水经
出密县马领山又东南流溱水注之又东
过郑县南溱水从西北来注之
卷九 第 30a 页 WYG0312-0137c.png
陉山
通典今密县山楚世家齐桓公以兵侵楚至陉山括
地志在郑州新郑县西南三十里魏伐
楚败之陉山徐广曰在密县苏秦说楚曰北有陉塞
三川
卷九 第 30b 页 WYG0312-0137d.png
韦昭曰河洛伊曰三川周东都也
什谷之口
郡国志河南巩县有寻谷水徐广云什一作寻成皋
巩县有寻口寻什声近故其名异水经洛又东北流
入于河注云山海经曰洛水成皋西入河是也谓之
洛汭即什谷之口
卷九 第 31a 页 WYG0312-0138a.png
郡县志河南府巩县洛水东经洛汭北
对琅邪渚入河谓之洛口亦名什谷
轘辕缑氏
郡县志河南府缑氏县古滑国
轘辕山在县东南四十六里左
传栾盈过周王使候出诸轘辕注曰缑氏县东南有
轘辕关
卷九 第 31b 页 WYG0312-0138b.png
屯留之道
正义屯留潞州县也道即太行羊肠阪
道也括地志屯留故
城在潞州长子县东北三十里
南郑
战国策注今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县正义云令楚
卷九 第 32a 页 WYG0312-0138c.png
兵临郑南塞轘辕鄩口断韩南阳之兵
新城
郡县志河南府伊阙县古戎蛮子国汉为新城县
伊阙山在县北四十五里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
水流其间故名秦纪白起攻
新城败韩魏于伊阙
荥阳
郑地属韩通典郑州荥阳县故虢国秦置敖仓
卷九 第 32b 页 WYG0312-0138d.png
楚汉战京索间是也
鸿台宫桑林苑
韩之宫苑
少曲
索隐云地近宜阳刘氏以为盖在太行西南范睢传
秦昭王四十二年东伐韩少曲高平拔之正义括地
志高平故城在怀州河阳县西北四十里俗谓之韩
王城非也周桓王以与郑竹书纪年云魏襄王四年
卷九 第 33a 页 WYG0312-0139a.png
郑侯使辰归晋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则少
曲当与高平相近 水经注康沟又
东径扶沟县之白亭北又东径少曲亭陈留风俗传
曰尉氏县有少曲亭俗谓小城
太行
正义太行山羊肠坂道北过两上党韩世家秦击我
于太行上党降赵
平阳
卷九 第 33b 页 WYG0312-0139b.png
韩世家贞子徙居平阳正义晋州城地理志
河东平阳县尧都也在平河之阳括地志晋
州城因平阳城东面为之
上党 上地
战国策周最曰秦尽韩魏之上党太原秦地天下之
半也制齐楚三晋之命犀武败于伊阙周君之魏求
救魏王以上党之急辞之綦毋恢见魏王曰秦悉塞
外之兵与周之众以攻南阳而两上党绝矣樊馀谓
卷九 第 34a 页 WYG0312-0139c.png
楚王曰韩兼两上党以临赵即赵羊肠以上危 按
大事纪秦昭王十四年韩魏攻秦白起败之于伊阙
又涉河取韩安邑以东至乾河
四十五年白起拔韩野王绝上党道
韩献上党于秦上党守冯亭以郡降赵
四十七年秦王龁攻上党拔之四十八
年白起分军为三使王龁拔赵武安
皮牢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上党
卷九 第 34b 页 WYG0312-0139d.png
地庄襄王三年王龁攻上党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
郡
苏代曰龙贾之战岸门之战
封陵之战高商之战
赵庄之战秦之所杀三
晋之民数百万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西河之外
上雒之地三川晋国之祸三晋之半秦祸如此其大
卷九 第 35a 页 WYG0312-0140a.png
也
何氏论曰六国之势莫利于为从莫害于为衡六国
固尝收合从之利矣然而终败于为衡之害者其祸
在于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雠故也齐楚自恃
其强有包吞燕赵韩魏之志而缓秦之祸燕赵韩魏
自惩其弱有疑恶齐楚之心而胁秦之威是以衡人
得而因之散败从约曾不知齐楚虽强不足以致秦
之畏而其所甚忌者独在乎韩魏也韩魏者秦之错
卷九 第 35b 页 WYG0312-0140b.png
壤也秦兵之加韩魏也战于百里之内其加于四国
也战于千里之外韩魏之致秦兵近在乎一日之间
而其待诸侯之救乃在乎三月之外秦攻韩魏既胜
而归休兵则四国之乘徼者尚未及知也四国诚能
岁各更其国之一军命一偏将提之以合戍韩魏而
佐其势则是六国之师日萃于韩魏之郊仰关而伺
秦秦诚勇者虽日辱而招之固不轻出而以腹背支
敌矣盖苏秦不获终见信于六国而张仪之志独行
卷九 第 36a 页 WYG0312-0140c.png
于秦此六国之所以见并于秦也林氏曰六国并于
秦者盖秦知天下之势而六国不知故也秦之所以
知之者其谋出于范睢远交近攻之策取韩魏以执
天下之枢也欲平天下者必先知难易之势唐宪宗
欲平藩镇张弘靖以为先淮蔡而后恒冀周世宗欲
平天下王朴以为先江南而后河东吕氏曰秦并六
国始于韩者盖李斯之策也杜牧曰秦萃锐三晋经
六世乃能得韩遂折天下脊复得赵因拾取诸国
卷九 第 36b 页 WYG0312-0140d.png
通鉴地理通释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