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89a 页
成实论卷第七
诃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心不相应行。谓得不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
处命根生灭住异老死名众句众字众凡夫法
等。得者。诸法成就为众生故有得。众生成
就现在世五阴名为得。又过去世中善不善
业未受果报众生成就是法。如经中说是
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问曰。有人言。
过去善不善身口业成就。如出家人成就过
去戒律仪。是事云何。答曰。是皆成就。所以者
何。经中说。若人为罪福。即是已所有二事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89b 页 T32-0289.png
常追其身。犹影随形。又经中说。殃福不朽
谓能得果。若不成就罪福业者。不应得
果。则失诸业。问曰。过去律仪不应成就。
所以者何。汝言过去法灭未来未有。现在
不能常有善心。云何成就戒律仪耶。答曰。
是人现在律仪成就非过去也。如以现染
故染。如是以现在戒故名为持戒。不以过
去。但以先受不舍故名成就过去。问曰。有
论师言。众生成就未来世中善不善心。是事
云何。答曰。不成就。所以者何。未作业已得
故。是故未来不成就。是名为得。无别有心
不相应法名为得。与此相违名为不得。亦
无别有不得法也。无想定者。无此定法。所
以者何。凡夫不能灭心心数法。后当说。
是心心数法微细难觉故名无想。无想处亦
如是。灭尽定者。心灭无行故名灭尽。无有
别法犹如泥洹。命根者。以业因缘故五阴
相续名命。是命以业为根故说命根。生者。
五阴在现在世名生。舍现在世名灭。相续
故住。是住变故名为住异。非别有法名
生住灭。又佛法深义。谓众缘和合有诸法
生。是故无法能生异法。又说。眼色等是眼
识因缘。是中不说有生。是故无生无咎。又
说生法等一时生。若法一时生即灭。是中
生等何所为耶。应思是事。又十二因缘中。
佛自说生义。诸众生处处生受诸阴名为
生。是故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
五阴退没名死。亦说。诸阴衰坏名老。无别
有老死法。名众者从字生名。如言某人随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89c 页 T32-0289.png
字成义名句。诸字名字。有人言。名句字众
是心不相应行。此事不然。是法名声性法入
所摄。问曰。凡夫法是心不相应行。是事云何。
答曰。凡夫法不异凡夫。若别有凡夫法。亦
应受别有瓶法等。又数量一异合离好丑等
法。皆应别有。外瓶书中说瓶异瓶法异。因
瓶法知是瓶色异色法异。是事不然。所以
者何。法名自体。若汝谓凡夫法异。则色自
无体。应待色法故有。是事不然。是故汝不
深思故说别有凡夫法。有诸论师习外典
故造阿毗昙。说别有凡夫法等。亦有馀论
师说别有如法性真际因缘等诸无为法故。
应深思此理。勿随文字。苦谛聚竟。
* 集谛聚业论中业相品第九十五
论者言。已说苦谛竟。集谛今当说。集谛者。
诸业及烦恼。是业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身
业者。身所作名身业。是业三种夺命等不善。
起迎礼拜等善。断草等无记。问曰。若身所作
名身业者。瓶等物亦应是身业。身所作故。
答曰。瓶等是身业果。非是身业。因果异故。
问曰。不应有身业。所以者何。身所动作名
为身业。有为法念念灭故不应有动。答曰。
是事念念灭品中已答。所谓法于馀处生时
损益他。是名身业。问曰。若尔者。身即身业
以馀处生故。非身所作名为身业。答曰。身
是作业之具。身于馀处生时集罪福名为
业。是故身非业也。问曰。集罪福是无作。
身作云何。答曰。身馀处生时有所造作。名
为身作。问曰。是身作或善或不善。而身不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0a 页 T32-0290.png
然。是故非身所作。答曰。随心力故。身馀
处生时能集业。是故集名善不善。非直是
身。口业亦尔。非直音声语言以心力随音
声语言所集善恶是名口业。意业亦如是。
若决定心我杀是众生。尔时集罪福亦
如是。问曰。如从身口别有业。意与意业
为即为异答曰。二种。或意即意业。或从意
生业。若决定意杀众生是不善意。亦是意
业。是业能集罪胜身口业若未决定心是
意则与业异。问曰。已知作相从作生异
集业。何者为相。答曰。是即名无作。问曰。但
身口有无作。意无无作。答曰。不然。所以者
何。是中无有因缘。但身口业有无作。而意
无无作。又经中说二种业。若思若思已。思
即是意业。思已三种。从思集业及身口业。
是意业最重。后当说。从重业所集名无作。
常相续生故。知意业亦有无作。
* 无作品第九十六
问曰。何法名无作。答曰。因心生罪福。睡眠
闷等。是时常生。是名无作。如经中说。若种
树园林造井桥梁等。是人所为福昼夜常增
长。问曰。有人言。作业现可见。若布施礼拜
杀害等是应有。无作业不可见故无。应明
此义。答曰。若无无作则无离杀等法。问曰。
离名不作。不作则无法。如人不语时。无不
语法生。如不见色时。亦无不见法。答曰。
因离杀等得生天上。若无法云何为因。
问曰。不以离故生天。以善心故。答曰。不
然。经中说。精进人随寿得福多。故久受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0b 页 T32-0290.png
天乐。若但善心云何能有多福。是人不能
常有善心故。又说。种树等福德昼夜常增
长。又说。持戒坚固若无无作。云何当说福
常增长及坚持戒。又非作即是杀生。作次第
杀生法生。然后得杀罪。如教人杀。随杀时
教者得杀罪。故知有无作。又意无戒律仪。
所以者何。若人在不善无记心若无心。亦
名持戒。故知尔时有无作不善律仪亦如
是。问曰。已知有无作法非心。今为是色。
为是心不相应行。答曰。是行阴所摄。所以者
何。作起相名行。无作是作起相故。色是恼坏
相非作起相。问曰。经中说六思众名行阴
不说心不相应行。答曰。是事先以明。谓有
心不相应罪福。问曰。若无作是色相有何咎。
答曰。色声香味触五法非罪福性故。不以
色性为无作。又佛说。色是恼坏相。是无作
中恼坏相不可得故非色性。问曰。无作是
身口业性。身口业即是色。答曰。是无作但名
为身口业。实非身口所作。以因身口意业
生故。说身口意业性。又或但从意生无作。
是无作云何名色性。又无色中亦有无作。
无色中云何当有色耶。问曰。何等作能生
无作。答曰。从善不善作业。能生无作。非无
记以力劣故。问曰。几时从作生无作。答
曰。从第二心生。随善恶心强则能久住。若
心弱则不久住。如受一日戒则住一日。
如受尽形则尽形住。
* 故不故品第九十七
问曰。经中说故作业不故作业。云何名故不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0c 页 T32-0290.png
故耶。答曰。先知而作名为故作。与此相违
名不故作。问曰。若不故作不名为业。答曰。
有是业但心故作业则有报。又决定心作
业名故。不决定心作名不故。如卒语名
不故。不卒语是名故。如经中说汝有过
失我当数。若卒语我则不数。乃至三问。若
先无作心而作。如人行时。践蹈杀虫是名
不故。是不故业以不集故不能生报。业有
四种。有作不集。有集不作。有亦作亦集。
有不作不集。作不集者。如作杀等业后
则心悔。作施等业后亦心悔。又起作业心
不复忆。是名作非集。集不作者。若他作
杀等则心生喜。他作施等心亦生喜。亦作
亦集者。若作杀等罪施等福亦心生喜。不
作不集者。亦不作亦不生喜。于是中。亦作
亦集是必受报。如经中说若业亦作亦集。
是业必受果报。是故作集业。若现受报。若
生受报。若后受报。问曰。若故作集业必受
报者。则无解脱。答曰。业虽故作得真智
故不复更集。譬如焦种不能复生。问曰。佛
盐两经中说。有人造地狱报业。现世轻受。
答曰。若重恶业能现轻受。何故不能令都
尽耶。若人不能具修真智。则恶业得便。故
现在世少受果报。问曰。阿罗汉虽具修真
智。亦受恶报。答曰。深修善法则障不善。是
故若人于百千世集戒等善业。则不善业
不能得起。犹如诸佛一切智人。馀人不能
如是。故为不善业所得便。故阿罗汉虽
具修真智。以宿业故亦受恶报。问曰。经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1a 页 T32-0291.png
中亦说佛受谤等不善业报。答曰。佛一切智
人无恶业报。以断一切不善法根本故。但
以无量神通方便现为佛事不可思议。如
增一阿含中说有五事不可思议。业有二
种。定报不定报。定报业者。若多若少必当受
报。不定业者可令都尽。问曰。云何名定报
业。何等是不定报业。答曰。经中说五逆罪是
定报业。问曰。但五逆罪是定报业。更有馀
耶。答曰。馀业中亦有定报分。但不可得示。
或以事重故有定报。如于佛及佛弟子。
若供养若轻毁。或以心重故有定报。如人
以深厚缠杀害虫蚁。重于杀人。如是等
馀业亦有定报。问曰。若五逆罪可令薄者。
何故不能使都尽耶。答曰。此罪法尔。不
可都尽。如须陀洹虽至懈怠不到八生。
又五逆罪以坚重故不可都尽。如王法中
有重罪者。可得令轻不可全舍。
* 轻重罪品第九十八
问曰。经中说有轻重罪业。何谓轻重。答曰。
若业能得阿鼻地狱报是名重罪。问曰。何
等业能得此报。答曰。若业破僧必受此报。
所以者何。别离三宝令僧宝离佛宝亦
碍法宝。又生上邪见故能起是业。亦深
嫉恚佛故起此业。亦久集恶性深贪利养
故故起此业。又此人说非法是法时。障多
众生行诸善法。故名重罪。问曰。但破僧罪
得阿鼻地狱报。更有馀耶。答曰。馀业亦有。
若言无罪无福供养父母及诸善人无有
果报。是等邪见亦得此报。又使他人堕此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1b 页 T32-0291.png
邪见。令多众生造诸恶故。亦受此报。又能
作如是邪见经书。如富兰那等诸邪见师
害正见故。开多众生为恶因缘。又谤贤圣
罪亦得此报。如说八万四千岁一胁受苦。
又如法句中说。圣人以法寿。以此法教化。
钝根依恶见违逆如是语。如刺竹结实
则自害其形。是人堕地狱。首下足在上。以
恶心恶口。诽谤贤圣者。是人堕十万尼罗
浮地狱。三十六及五阿浮陀地狱。又杀生
等若事重心重。是罪亦堕阿鼻地狱。与重相
违。是名为轻。于炙大炙等诸浅地狱畜生
饿鬼。及人天中受不善报。是名轻罪。
* 大小利业品第九十九
问曰。经中说有大小利业。何者为大利业。
答曰。随以何业能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是名最大利报业。次业能得辟支佛道。
次业得声闻道。次业得有顶报寿八万大
劫。是生死中最大业报。次业得无所有处
寿六万劫。如是次第乃至梵世寿命半劫。次
欲界他化自在天受天数万六千岁。乃至四
天王受天数五百岁。如是人中四天下各随
业受报。如是畜生饿鬼地狱。亦有小利业。
问曰。何等业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
答曰。檀等六波罗蜜具足。能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从此善业次第转薄。得辟支佛菩
提。转薄得声闻菩提。若行增上四无量心。
得生有顶。行四无量次第转薄次生下地。
行四无量心小转薄。及随定戒因缘故生
色界。以布施持戒修善因缘故生欲界。是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1c 页 T32-0291.png
施等业随福田厚薄故有差别。若于诸佛
福田中行。是则最胜。次于辟支佛等福田
中行。次第转少。问曰。为智福田胜。断福田
胜。答曰。若智能达法相。谓必竟空此则为胜。所以者何。如佛以智故于弟子中胜。不
以断故。如杂藏中说。若扫僧房地如一阎
浮提。不如扫佛塔犹如一掌处。有一切
智慧皆为断故。若诸菩萨久处生死。皆为
善断。善断者。谓自断结亦断众生。是诸结
皆以智渐断。故知智慧福田于断为胜。
问曰。若利根须陀洹钝根斯陀含。是二福田
何者为胜。答曰。利根者胜。非钝根也。问曰。
此语不然。如经中说。供养百须陀洹。不如
供养一斯陀含。又说。稊稗害禾贪欲秽心。
是故施无欲人应得福多。斯陀含能薄三
毒。须陀洹未。何故言胜。答曰。是经名不了
义。何以知之。即此经中说。施畜生得百倍
利。而实施鵽鸟等所得果报。胜施外道五
神通人。是故此经应辩其义。此经从多故
说。除利智慧。人须陀洹以智力故。虽受
诸欲亦名福田。非断欲凡夫乃至能得有
顶定者。有多闻智在达分中尚胜。非有
顶定不通达分。又弥勒菩萨虽未得佛。为
阿罗汉之所礼敬。又但能空发菩提心者。
以为罗汉所敬。如一沙弥担持衣钵逐
阿罗汉行。是沙弥发无上心。阿罗汉即取
衣钵自担随其后行。如喻中广说。故知智
慧福田为胜。
* 三业品第一百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2a 页 T32-0292.png
问曰。经中说三业。善不善无记业。何等是善
业。答曰。随以何业能与他好事是业名善。
是善业从布施持戒慈等法生。非洗浴等。
问曰。何名为好。答曰。令他得乐是名为好。
亦名为善。亦名为福。问曰。若令他得乐名
为福者。令他得苦应当有罪。如良医针灸令他生苦。是应得罪。答曰。良医针灸为
与乐故不得罪也。问曰。若为与乐便得
福者。如淫他妻令其生乐。亦应得福。答
曰。淫欲名决定不善。若人令他行不善法。
是则为苦非为乐也。乐名今乐后乐。非现
在少乐。以此因缘后得大苦。问曰。有人饮
食因缘生他人乐。或饮食不消令人至死。
是施食人应得罪得福。答曰。是人好心施
食无恶心。故但得福德不得罪也。问曰。
淫他妻者亦复如是。但为乐故亦应得
罪得福。答曰。此事先答。谓淫欲是决定不
善生大苦故。又布施饮食中有福德分。
所以者何。得饮食者。不必尽死。众生皆贪
染心故而受淫欲。全非福因。云何得福。问
曰。有人以杀生故利益多人。如人破贼则
国无患。若杀毒兽则利人民。是等可以杀
生而得福乎。或有人。劫盗因缘供养父母。
淫欲因缘生好儿息。妄语因缘或与寿命。
以恶口等令他得利。是皆十恶所摄。云何
以此而得福乎。答曰。是人得福得罪。为利
他故得福。以损他故得罪。问曰。是医亦初
与他苦。后令得乐。何故不得罪得福而
但得福耶。答曰。是医以善心针炙无有恶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2b 页 T32-0292.png
意。若业为善恶故起则罪福并得。问曰。杀
等皆是得福。所以者何。以杀因缘得所欲
事。如为王杀贼得富贵。以福因缘得随
所欲。云何杀生不名为福。又人能杀则得
名闻。名闻是人之所乐。人之所乐是福德
果。又以杀故得喜乐。喜乐亦是福德果报。
又经书说若逆阵死得生天上。如偈说若
人战阵死天女诤为夫。又说虽善富贵人
为贼而径前能杀则无罪。不杀则得罪。又
世法经说。有四品人婆罗门刹利毗舍首陀
罗。是四品人各自有法。婆罗门有六法。刹
利四法。毗舍三法。首陀罗一法。六法者。一自
作天祠。二作天祠师。三自读违驮。四亦
教他人。五布施。六受施。四法者。一自作
天祠不作师。二从他受违驮不教他。
三布施不受施。四守护人民。三法者。作天
祠不作师。自读违驮不教他。自布施
不受施。一法者。谓供给上三品人。若刹利
为守护人民故。夺他命有福无罪。又违
驮经说。杀生得福。所谓以违驮语咒杀
羊。羊死生天。违驮经是世间所信。又说
若实应死者杀之则无罪。如五通仙能咒
杀人。不可言神仙有罪。罪人云何能成此
事。故知杀生得福。又或有心力能夺命得
福。施命得罪。若人以善心杀生欲令得
乐。云何有罪。如屠儿等畜养牛羊。虽施而
罪。如盗等事中亦有福德。答曰。汝言杀
生得所欲故名福德者是事不然。所以者
何。由福德故得随所欲。是所欲事缘杀生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2c 页 T32-0292.png
得。所以然者。以先世造不净福故。如经
中说劫夺杀害得财用施。令他悲泣及不
净施如是等施名曰不净。要由恶缘而得
受报。又此人先世有福。亦有杀生业缘。是
故今身因杀受报。亦有众生应偿财命。故
由杀害得随所欲。又非一切众生皆以杀
生而得富贵。如世间言是人薄福多作无
获。名闻喜乐亦如是。皆以福德因缘故得
名闻身力及乐。但是福不净故由杀而得。问
曰。师子虎狼等所得身力皆从罪生。夜叉
罗刹等得身力乐亦从罪生。答曰。是事先
答。亦由不净福故以罪缘得。汝言经书中
说若逆阵死得生天上。是事不然。所以者
何。是经以此邪语诱导愚人令其有勇。何
以知之。要由福生福由罪生罪。是中都无
福因。何由得福。汝言四品众生各自有法。
刹利为护人故杀无罪者。此如家法如屠
儿等世世家法常应杀生亦不免罪。刹利
亦尔。虽是王法亦故得罪。若刹利以王
法故杀生无罪。则屠猎等亦应无罪。但
刹利以怜悯心为民除患由此得福。若夺
他命此则有罪。如人劫夺他财以养父
母。是人则罪福并得。问曰。是人劫盗以养
父母不应得罪。如世法经说。若乏食七日
从首陀罗夺取无罪。若命欲断得从婆罗
门取。是人虽以恶业活命不名为破戒
人。以急难故。犹如虚空尘垢不污。是人亦
尔罪所不染。答曰。即梵志法中说。若劫夺
时财主来护。梵志尔时应当筹量。若使财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3a 页 T32-0293.png
主功德不如则应杀之。所以者何。我是胜
人能以种种悔法除灭此罪。若功德与等自
杀杀他其罪亦等。以此罪重难除灭故。若
财主德胜应自舍身以此中罪不可除故。
如是分别劫夺杀中亦应如是。有言以恶
业活命。是中有恶业故云何名福。汝言若
人径前杀则无罪不杀得罪。是言已坏。所以
者何。若前人德胜自应舍身。若无罪者
何故尔耶。汝言违驮经说杀生得福。是
语先答。谓杀无福汝言人实应死杀无罪
者则杀怨贼亦应无罪。有一切众生皆
是罪人。以起作业受阴身故。然则杀生无
罪者是事不可。问曰。若众生先世自造杀
缘。今杀何故得罪。劫盗等业亦皆如是。答
曰。若尔则无罪福。所以者何。是人前世造
杀缘故杀之无罪故。离此杀生亦无福
德。如是若施他人亦应无福。以受者先世
自行施业。今自得报而实不可。无罪福故。
当知众生虽自造杀业。杀者亦皆得罪。以
起贪恚痴诸烦恼故。此诸烦恼名邪颠倒。
邪倒心生尚应得罪。况当故起身口业乎。
故令生死无穷。若不尔者。则诸神仙起贪
恚等诸烦恼时。不应便失神通。若此非罪
复与何法相违。故名福德。当知众生虽复
先世自造杀缘。杀者亦应有罪。汝虽言罪
人无所能成。是事不然。栴陀罗等亦能以
咒术杀人。仙人亦尔。以恶心故。随语能
成。又此人福力故能成。以夺命故得罪。汝
言或有心力从夺命生福施命得罪。是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3b 页 T32-0293.png
事不然。所以者何。要由心力及福因缘故。
能得福非但由心。若以善心淫于师妻
杀婆罗门可得福耶。安息等边地人。以福
德心淫母姊等复有福耶。故知从福因缘
有福德生非但心也。劫盗等亦如是。故知
杀等皆是不善。有此杀等非为利他故名
不善。虽于现世少时得乐后受大苦。以损
他故名不善相。又现见多有众生行杀等
法。亦多在三涂及人道中受诸苦恼。当知
苦恼是杀等果。果似因故。又三恶道中罪苦
尤剧。故知以杀等因缘生于此中。问曰。天
人中亦如是。诸天亦常与阿修罗战共相杀
害。人中亦以坑埳纲毒。杀害众生。答曰。
人天中有离杀等法。三恶道无。当知此中
罪苦尤甚。又人杀等因缘则失寿等利乐。
上古时人有无量寿命。光从身出。明如日
月飞行自在。地皆自然生随意物自然粳
米。皆以杀等罪故失如是事。后转更失至
十岁人时。酥油石蜜稻粟麦等一切皆无。故
知杀等是不善业。又若离杀等还得利乐。
寿命增长如寿年八万诸欲随意。故知杀
名不善。又今郁单曰土有自然粳米。衣从
树生。皆由离杀等故。取要言之。众生所
有一切乐具。皆从离杀等生。故知杀等是
不善业也。又杀等法善人所舍。若诸佛菩萨
缘觉声闻及馀功德人。皆亦舍离故知不善。
问曰。是杀生等善人亦听。违驮经中为
天祠故听令杀羊。答曰。此非善人。善人者
常求利他。修慈悲心怨亲同等。如是人者。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3c 页 T32-0293.png
岂当听杀生也。是人贪恚浊心故造此经。
求生天上。咒他众生以福力故能成是
事。又此杀等得解脱者之所不为。故知不
善。问曰。得解脱者亦不作馀事。谓过中食
等是事亦可是不善耶。答曰。是罪因缘故善
人亦舍。若法无过不应舍离过中食等能
害梵行。是故亦舍。有法以体性不善故舍。
如杀盗等。有法为不善因缘故亦舍。如
饮酒过中食等故知杀生体性不善。又杀生
者多人憎恶如师子虎狼及诸怨贼旃陀罗
等。若以此法因缘人所憎恶。岂非不善。
又若不杀者为多人所爱。如行慈悲诸贤
圣人。故知杀为不善。问曰。有杀生者。
以勇健故为人所爱。如人为王杀诸怨
贼则为王所爱。答曰。以因缘故非深爱
也。如说若人以恶业令主心欢喜。主若生
厌心反还疑此人。若以恶事生疑云何名
爱。又行不善者。尚不自爱况他人乎。故知
杀生是不善法。又杀等法是打害系缚等诸
苦恼因。故知不善。问曰。不杀等法亦有苦
因。如王敕人令杀怨贼。若不杀者王必
害之。答曰。若以不杀便被害者。诸不杀者
皆当应死。是人自以违王教故。若知此
人深心不杀。则不加害反应供养。故知杀
等。是苦因缘。非不杀等。又行杀者死时生
悔。故知不善。又行杀等故人所不信。于
同类中尚不相信。何况善人。有行杀等者
尚为同类所讥。况馀人乎。有行杀等者。
善人舍远如旃陀罗屠猎师等。有行杀等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4a 页 T32-0294.png
者不名乐人。如屠猎者终不以此业而
得尊贵。又善人为功舍离杀等。若非不善。
何故为功勤求舍离。又现见杀等有不爱
果。当知来世亦得苦报。又若杀等非不善
者。更有何法名不善耶。问曰。若杀等法是
不善者。则无好身。所以者何。无有不杀生
时。若来若去举足下足时。恒常伤杀细微众
生。亦常以我相而取他物。亦随自想而
为妄语。是故终无好身。答曰。故作则罪非
不故也。如经中说实有众生于中生众
生想。有欲杀心杀已得杀罪。盗等亦尔。问
曰。如人食毒故与不故俱能杀人。有如
蹈火知与不知俱能烧人。刺等亦尔。当知
杀生故与不故俱应得罪。答曰。此喻不
然毒以害身故死。罪福在心何得为喻。又
火刺等若不觉不能生苦。是故此喻不然。
若无识则不觉痛。有识则觉。如是若无故
心。作业不成。有心则成此喻应尔。有故
则有罪不故则无。诸业皆以心差别。故有
上有下。若无故心。云何当有上下。如医
与非医俱生人苦。以心力故罪福差别。又
如儿捉母乳则不得罪。以无染心故。若
染心捉则便有罪。当知罪福皆由心生。又
若不故心而有罪者。得解脱人亦有不故
而恼众生。是应得罪则无有解脱。以诸罪
人无解脱故。又若不故而有罪福。则一业便
应是善不善。如人为福业时。误杀众生此
业则名亦罪亦福。是事不然。当知不故不
应有罪有福。又若无心而有业者。云何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4b 页 T32-0294.png
分别此善此不善此无记耶。皆以心故有
是差别。如有三人俱行绕塔。一为念佛功
德。二为盗窃。三为清凉。虽身业是同而有
善不善无记差别。当知在心。有业定报有
不定报。有上中下有现报生报后报等。若
不由心而得罪福。云何当有如是差别。又
若离心有业则非众生数。亦应有罪福。如
风颓山恼害众生风应有罪。若吹香花来
堕塔寺便应得福。是则不可。故知离心无
罪福也。有外道说。行断食法卧于灰土
刺蕀等上。投渊赴火自坠高崖等。以苦
因缘而有福德。智者难言。若尔则地狱众生
常被烧炙。饿鬼饥渴飞蛾投火。鱼鳌处水。
猪羊犬等常卧粪土。是等亦应得福。是人
答言。要以故心受此苦恼则有福德。非不
故也。地狱等不以福心受烧等苦。若不
以故心故无福者。亦以无故心是故无
罪。若以不故心而有福者。地狱等中亦应
有福。有如是过。又若不故心而有罪福则
无善人。所以者何。于四威仪中常杀众生。
此事不可。当知不故则无罪福。又无得好
生处常为罪故。而实有梵王等诸妙好身。
故知不故无罪福业。又汝等法中食不净食
则皆有罪。若深思惟一切饮食皆是不净
食。不净食皆应得罪。如是触酒等则非
婆罗门。若不见闻以净心食便无罪者。当
知离心则无罪福。又于天祠中以福心故
杀羊。令羊生天。以福心杀故则有福德。
若不尔者。一切杀生皆得福得罪。又婆罗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4c 页 T32-0294.png
门言。或有劫盗无罪。如乏食七日得从首
陀罗取。若命欲断得从婆罗门取之。亦
为生好儿故淫欲无罪。若不以故心则
不应有此等差别。故知若人不故与他人
毒何由得罪。若故与他毒毒反消病。则应
得福。如施人食是食不消。令人死者是
应得罪。若不故而有罪福是法则乱。又世
间人一切事中皆信于心。如即一言能生喜
怒。椎打等亦如是。故知诸业皆由于心。
又意业最胜后品当说。故知诸业在心又
若智慧人虽处五欲而不得罪。皆是意力。
所以者何。智者见色不起妄想故无著色
之过。声等亦尔。若不起妄想而有罪者。一
切见闻尽应有罪。然则意业无用。智者以
智慧为首。虽受五欲不生贪著。五欲虽
在以心厌故而能不染。是非意业力耶。是
故无有不故而得罪福。问曰。汝说善不善
相。谓损益他。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人
自将养身而行福业。是人自食亦有福德。
又塔寺非众生洒扫亦得福。又礼敬等于他
无益。但损他功德不应有福。又非但发
心故有福德。随以衣食利益他人。尔时
得福。如是行慈悲者不应有福。又若塔
寺等非众生数。若夺财物若加毁坏不应
有罪。又不现前恶口骂他。不应有罪。
以不闻故何所损减。又于他人但生恶心
不起身口。复何所损。此皆不应得罪。又
或自骂或自杀身。或自邪行亦或得罪。是
故善不善相非但由损益他。答曰。汝言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5a 页 T32-0295.png
自将养身有福德者。是事不然。若自供养
有福德者。则无有人应供养他而实求
福德者。供养他人。又随自为己其福转薄。
故知自为不应有福。又汝言自食为行福
业。若自养身为饶益他。从是心边能生福
德。不由自养而得福也。汝言塔寺非众生
洒扫亦得福者。是人念佛功德。于众生中
尊。是故洒扫。此事亦由众生故得福耳。问
曰。已灭度佛不名众生。又经中说佛非有
非无亦非有无亦非非有非非无。云何名
众生耶。答曰。若以灭度不名众生。是人
念佛未灭度时而为供养者。是故得福。
如人祭祠父母念生存时。若不尔者不名
供养父母。此事亦尔。汝言礼敬等于他无
益。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以礼敬等种种利
他。令他尊贵人所恭敬。是名利益。亦令他
人随学恭敬亦得福德。又礼敬他时自破
憍慢。以破不善分故多所利益。亦以显
他功德礼敬等有如是利。又汝言礼敬等
损他功德。是事不然。以好心礼敬非如外
道为损他故而行礼敬。又如布施若他不
消亦损他功德。然则布施亦不应有福故。
礼敬等应深思惟有益则行。如经说。有一
比丘于浴室中手摩他身。佛语诸比丘。此
供养者是阿罗汉。受供养者是破戒人。汝等
当学。无以师子供养狐等。汝言不但发
心故得福者。心是一切功德之本。若人利他
己利今利当利。皆以善心为本。若人损他
己损今损当损。皆以不善心为本。又行慈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5b 页 T32-0295.png
者以慈心果报饶益一切。谓风雨随时。日
月星宿不失常度。大海不溢大火不烧大风
不坏。此皆慈果报力。如经中说若一切世
间皆行慈心。则所欲自然。汝言劫夺塔寺
不应罪者。是人以众生心而劫夺之。随是
何塔为劫夺此。以是因缘故若能为损。若
不能为损。皆为主故得罪。若汝心谓于
佛不能生恼故无罪者。以恶口等加阿
罗汉。不能生苦亦应无罪。汝言不现前
骂应无罪者。是事不然。是人以恶心加
彼。以恶心故彼虽不闻。若闻必当生苦。
是以得罪。汝言若生恶心不起身口不
应有罪者。是亦不然。是浊恶心为恼他
故生。若他觉知必生苦恼。如贼来夺人物。
虽不觉知亦为恼人故。汝言自杀自骂亦
得罪者。是事不然。若自苦身而得罪者。则
无有人得生好处。所以者何。人于四威仪
中常苦其身。然则一切常应得罪如恼
他人。是故无有得生好处。此事不然。当
知不从自身有罪福也。为道因缘故。比尼中结此戒。若人恶心自杀以烦恼故得
罪。无记业者。若业非善不善。于他众生无
益无损。是名无记。问曰。何故名无记。答
曰。此是业名字。若业非善非不善者。名
曰无记。又善不善业皆能得报。此业不能
生报故名无记。所以者何。善不善业坚强。
是业力劣弱。譬如败种不能生牙。又报
有二种。善得爱报不善得不爱报无记无报。
问曰。有此中取非爱非憎。是无记报有何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5c 页 T32-0295.png
咎。答曰。佛说报有二种。邪身行得不爱报。
正身行得爱报不说有中。有福德果报
得爱念如意。罪则与此相违。又苦乐是罪福
报。不苦不乐亦是善行果报。故知无记无
报。
* 邪行品第一百一
佛说三邪行。身邪行口邪行意邪行。身所造
恶名身邪行。是邪行有二种。一十不善道所
摄。如杀盗邪淫。二不摄。如鞭杖系缚自淫
妻等及不善道前后恶业。问曰。是杀生等三
不善业。但是身业性耶。答曰。杀罪名杀不善
业。是罪身亦可造。随以自身杀害众生。口
亦可造。随教敕人令杀众生。或以咒杀
心亦可造。有人发心能令他死。盗淫罪亦
如是。但自作得具足罪。又身不善业或以
身为相。或口为相。或发心他则知。以此因
缘亦得造杀等罪。但以多是身所作故。通
名身业。口邪行亦如是。口所造恶业名口
邪行。是中亦有二种。若人决定问时现前诳
他。是不善道所摄。馀名不摄。贪恚邪见等
是意邪行。问曰。何故十不善道中说邪见。
三不善根中说痴耶。答曰。邪见是痴之异名。
是痴增长坚固名为邪见。痴更无别相。但
以颠倒贪著故名为痴。问曰。经中说。诸邪
行得不爱报。正行得爱报。是爱不爱相不
决定。如即一色而有爱不爱。是故应辩其
相。答曰。乐是爱相。如经中说福报名乐。
苦是不爱相。如经中说汝等于罪应生怖
畏以是苦因缘故。问曰。若乐是爱相者。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6a 页 T32-0296.png
猪犬等以食粪为乐。是福德果耶。答曰。是
不净福果。如业经说。若非时施不净施轻
心浊心非福田中。如是等施得此果报。问
曰。若经中说正行得爱报。何故复说以正
行因缘得生天上。答曰。有邪行者亦生天
上。或谓生天是邪行报。故经中更说正行
因缘生于是中。又邪行正行能得善恶道身。
受身已于中受苦乐如邪行因缘恶道中
受苦。正行因缘天人中受乐。
* 正行品第一百二
身所作善名身正行。口意亦尔。离杀生等三
不善业名身正行。离口四过名口正行。离
意三不善名意正行。是离三种律仪所摄。
所谓戒定无漏律仪。又所有礼敬布施等。善
身业皆名身正行。所谓实语软语等皆名
口正行。不贪等意业皆名意正行。是名三正
行。问曰。外道神仙无报得解脱戒。是人能
得戒律仪不。答曰。是诸外道从心生律仪
戒。或亦口受。又诸馀人等亦能得戒律仪
所摄正行。如寿十岁人受不杀法故生子
寿二十岁。问曰。经中说正行净行寂灭行。
有何差别。答曰。又论师言。凡夫善身口意
业名为正行。学人已断结故。即此正行名
为净行。无学人断结。从无结生语故名寂
灭行。又无学人必竟不起不善业。故名寂
灭行。如说身寂灭口寂灭意寂灭。有人言。
此三种行义一而异名。但美其质直故称
正。离诸烦恼故曰净。离诸不善故名寂
灭。故虽三名其义不异。问曰。有论师言。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6b 页 T32-0296.png
但心是寂灭行。非思是义云何。答曰。是三
种行皆但是心。所以者何。离心无思无身
口业。问曰。经中说。见正行成就人则为见
天。若见天数非一切正行者皆生天上。何
故如是决定说耶。答曰。言天数故。是事已
明。正行者虽不必生天若生尊贵处。则与
天相似故言见天数。诸正行者皆应生天。
或以馀缘所坏是故不生。所谓邪正杂行邪
行强故不得生天。如经中佛语阿难。我
见有人行三正行而生恶道。是人先世邪
行果熟。今虽正行未具足故。又临命终
时起邪见心。故堕恶道。邪行生善处亦如
是。故凡夫法不可信也。当知随强力业受
生差别。
* 系业品第一百三
问曰。经说有三种业。欲界系业色界系业
无色界系业。何者是耶。答曰。若业从地狱
至他化自在天。于中受报名欲界系业。从
梵世至阿迦尼吒天受报名色界系业。从
虚空处至非有想非无想处受报名无色
界系业。问曰。无记业及不定报业。不在此
三种中耶。答曰。是业及果报皆名欲界系。
所以者何。此法是欲界业果报故。问曰。欲界
法非一切尽是业报。是故不然。答曰。一切
欲界法尽是欲界系业报。问曰。若尔则是外
道邪论。谓一切所受苦乐皆是先业因缘。又
失业果报。谓善不善业有报非报。又精进
之功则无所用。若皆是业报复何劳功耶。
及若诸烦恼及业皆是业报。则无得解脱。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6c 页 T32-0296.png
以业报不可尽故。答曰。汝言是外道邪论。
是事不然。外道说苦乐好丑但是先业果报。
然则不应复假现在因缘。而实见万物从
现在缘生如种子等。故不得言一切皆从
先业因缘。又从因从缘万物得生。如以种
为因。地水空时等为缘。眼识以业为因眼
色等为缘。是故不同外道邪论。汝言先业
果报是事不然。现见从果。有异果相
续生。如从谷生谷。如是从报生报有何
咎耶。又如不能男人及鸟雀鸳鸯等欲毒蛇
等瞋。当知皆是先业果报。问曰。若从报生
报是则无穷。答曰。我说业报三种。善不善
无记。从善不善生报。无记不生故非无穷。
如从谷生谷于是中从种子生牙。不
从䴬等生。如是从善不善报有异报生。
不从无记报生。汝言不劳功者。虽从业
生报要须加功然后得成。如从得谷业
有谷生。然要须种等尔乃得成。汝言无
得解脱。是事不然。得真智故诸业灭尽犹
如种燋不能复生。故无解脱过。又诸所
生法皆以业为本。若无业本。云何能生。又
万法之生各有定分。如此法必从是人身
生。不在馀身。若无业本。云何如是决定
差别。问曰。若法但从因生。如从豆生豆有
何咎耶。答曰。是事亦以业为本。以得豆业
因缘故从豆生豆。何以知之。上古时人行
善行故粳米自生。故知业为本故从豆生
豆。问曰。是众生数物则从先业生。答曰。
不然。非众生数物亦以业为本。一切众生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7a 页 T32-0297.png
有共业报果。谓得住处以业因缘故。有
地等以得明业因缘故有日月等。当知物
生皆以业为本。问曰。若生法皆以业为本。
有为无漏云何答曰。亦以业为本。所以者
何。皆是先世有布施持戒等力之所由。是
故亦从业等生。问曰。若无漏法亦从业生。
是亦名系法。是则不可。以经中说有不系
受故。答曰。无漏法以真智为因。以业为
缘因力大故名为不系。问曰。何业受欲界
报。何业受色界报无色界报。答曰。若在欲
色无色界起十不善业。则于欲界受报。问
曰。若在色无色界。亦能起不善业耶。答曰。
彼中能起不善业。经说彼中有邪见。邪见
非不善乎。问曰。彼中邪见是无记非不善
也。答曰。非无记。何以知之。佛经中说。邪见
是苦恼因。邪见人所起身口意业。有所造
作皆为苦报。犹如苦瓠。所有四大尽为苦
味。如欲界邪见不善。色界无色界亦以此
相故名不善。以相同故。如婆伽梵志语诸
梵言。汝等勿诣瞿昙沙门。我于此间能度
脱汝。是心口不善在色界起。又馀梵天于
彼难佛。如是等。又人在色无色界。谓是
泥洹。临命尽时见欲色中阴即生邪见。谓
无泥洹谤无上法故。云何非不善耶。以
此等故当知彼中有不善业。问曰。若于彼
中起不善业。是业为何处系。答曰。是不善
业受欲界报故。系在欲界。善业有上中
下。下者受欲界报中者色界报上者无色界
报。又有人言。四禅所摄善业受色界报四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第 297b 页 T32-0297.png
无色定所摄受无色界报。馀散心起业受
欲界报。问曰。云何彼中起善业欲界受果
报。答曰。如此间摄心起善业彼间受报。如
是彼中散心起善业此间受报。又如色无
色界起不善业欲界中受报。彼中善业亦如
是。问曰。若在色无色界。不能起欲界系善
业。答曰。是中无此因缘。若在欲界能起色
无色善业。在色无色界不能起欲界善业
耶。又汝等说在色界中能生欲界无记心。
若能生无记心何故不能生善心耶。又
经中佛语手天子。当念住心受粗相。粗相
即是欲界系心。是人随以善心听法礼佛。
皆是欲界系心。若不尔者不名粗相。又是
中求念财福。如说世尊我于三事无厌足
故。此间命终生无热天。谓见佛听法供养
僧。求念财福是欲界系心。又此中有念佛
等非财福故。当知有欲界系善。
成实论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