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述记-唐-窥基卷八

卷八 第 107c 页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八(论本七八)
大慈恩寺沙门 基 撰

随烦恼中有二初通者后别者别中由此随下释立
三所以随恼于心释得名第八大论云倒染心故名
随烦恼令不离染等三句贪瞋痴如次八十九说为
三不善根极重故当色无色界贪瞋痴非随增也或
彼种故此中不立由此三故皆令不离染等若上界
贪等能令离染故第八云数起现行名缠彼不及此
此加缠绕于心八十九云一切烦恼由现行者悉名
为缠故然有八种于四时数数现行谓修戒学无惭
愧数行为障修定学时惛沉睡眠数行为障修慧学
卷八 第 108a 页 X48-0108.png
时简择法故掉举恶行数行为障同法者展转受用
财法嫉悭障二俱通财法暴流中第八云深难渡故
顺流漂故名暴流此中但有随生死流漂溺鼓动随
顺生死杂染义解无彼深难渡义由此漂鼓故深难
渡八十九云欲贪瞋痴等欲界所系烦恼行者欲界
所系上品烦恼未断未知名欲暴流有见无明三种
亦取增上为暴流体谓欲界未得离欲除诸外道名
欲暴流巳得离欲名有暴流若诸外道从多以论当
知有馀二种暴流谓诸恶见略摄为一名见暴流恶
见因缘略摄为一名无明暴流此中意说除诸外道
馀未离欲所起上品贪嗔等一切欲界烦恼名欲暴
流除外道亦离欲色无色界一切上品烦恼名有暴
流见之与无明取三界外道上品见痴为体不取中
下名义不相当非暴流故又诸非外道所有我边见
痴亦名欲有二流非邪梵行故外道所有贪瞋等亦
名为见流所摄从多门论见为首故又解名暴流故
先取上品中下亦是不尔摄法即不尽多分外道起
见无用设馀人无明及见相从亦彼所摄邪梵行求
者亦多门论故不尔三漏中无明漏应名外道起但
以非外道二求上下界异故后二外道中能依所依
分故非二俱希涅槃故取八十九文释此大好论释
二由有愚痴者是无明本推求解脱三见也及颠倒
加行二取也。

轭中第八云邪行方便是轭义如车轭引车方便故
卷八 第 108b 页 X48-0108.png
此中云障碍离系违背清净即如轭轭牛令不能出
体喻障离缘今不取障牛喻离系第八以车喻邪行
轭引导之亦不相违合二义解轭八十九云若诸烦
恼等分行者非增非减即上所说一切烦恼说名为
轭下品非二摄相非暴流及非轭。

取中第八云能取自身相续不绝是取此中二义一
执取诤根二执取后有彼唯后一八十九云依在家
品外道出家品建立四取若所取若能取若所为取
皆是取即欲见戒禁我语是所取此四种贪欲是能
取为得诸欲及为受用故起初取由贪利养恭敬力
故或为诰责他所立论或为免脱他所徵难故起第
二取奢摩他支为所依止为所建立为欲往趣世间
离欲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三摩钵底起第三取为欲
随说分别所计作业受果所有士夫及为随说流转
还灭士夫之相起我语取由是世尊言我为诸取遍
知永断正论大师故于此法誓修行者虽带烦恼命
终而不于彼建立诸取彼于诸欲无所顾恋而出家
故于见戒我语无执受故乃至广说恶说法者有二
差别等邪分别见之所受持故身护语护说名为戒
随此所受形服饮食威仪行相说名禁性名戒遮名
禁谛故住故论说有我名为我语执有实物说名谛
故执可安立说名住故又第二复次欲爱为缘立初
取依止智论利养恭敬等爱为缘立见取定爱为缘
立戒禁取有无有爱为缘立我语取此论一复次释
卷八 第 108c 页 X48-0108.png
总云复说。

系中第八云难可解脱故名为系此云以能障碍定
意性身故名为系彼据性难解此据所證难二种相
似八十九唯依外道建立此二放逸外道第三不放
逸外道后一俱外道或此中初二依在家品后二外
道出家品此即彼不论彼论仍云如前说应勘之。

盖中第八云覆真实义此云能令善品不得显了一
切皆是彼依胜法此据通门或彼即此非要实真理
然此唯释令善不转乃盖有为善法非真实义据实
近心远通妙理或得随者转变亦通妙理八十九中
第一违圣教欲所漂沦第二违可爱乐法不堪诃谏
第三违定无由得止第四违慧观品不生唯第五则
由违背于法论议无倒决择审谛诸法大师圣教涅
槃胜解何故论中疑障于舍前缠之中说嫉悭为舍
障此说兼义令初舍不生彼说缠习起数缠绕此说
初障彼说后障又此中止举舍如前止举舍此即初
修止观品及久修满平等住名舍即八十九五义故
说为障与前不同大论第十一广说五通相今以五
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废立唯于三位为增胜障
或如八十九五位为增胜障所以不取馀根本惑中
无明通障不别障慢高举顺生善品五见染慧相非
能障所障即慧等故不说自体障总而言之于此五
位初习善时馀障据此相不及此五所云此胜故立
之此三大论文自有第四明通相第五明此五果如
卷八 第 109a 页 X48-0109.png
食非食此五果如第十一由惛睡近而相顺生诸烦
恼故合立盖掉悔同一境转故合立盖一一如彼大
好此唯欲界今通定散二位为论瑜伽第十一总说
为诸定之障。

株杌中文有二初出体二释名此以难断释第八云
坏善稼田各望一说心不调论贪也无所堪能瞋也
难可解脱痴也或由三故并不调顺背正理无堪任
多梗涩难解脱名难断障八十九云心不调柔心极
愚昧于得自义能作衰损故合此中及第八二释方
同八十九。

垢中第八云自性染污此云点染不净同之八十九
同。

烧害中第八云常害常能为害由此故感生老苦常
为害也与此同八十九云由此数行恒常流溢烧恼
身心极为衰损说名烧害然不现在为损此依当来
为损或第八或通亦得。

箭中于诸有财三宝四谛依爱疑门能射伤者谓于
有及财生爱于谛宝中生疑此二为门由三毒能射
伤诸行者背谛宝处三有故瑜伽第八云不静相故
远所随故名箭此中意说不安静如箭无绝无始相
随常为伤害故八十九云为贪嗔痴远离惭愧起无
惭愧一向无间不可制伏能射伤故。

所有者此从果名应名能有财物恐怖散乱等名所
有所有由贪等故从果为名第八云能摄依事财物
卷八 第 109b 页 X48-0109.png
是所依事此能摄彼故从果八十九云若贪等三惭
愧间杂由相续故非刹那故有可制伏故名所有是
系所摄极下秽义此依有胜善根者说故。

恶行从果为名道亦尔此中解不善根复有二十四
彼别解之即有二十五大门中以等同云不善法依
名根根义如唯识第六二义解之。

三漏中一出体如第六十四说三漏全别应取会出
体八十九欲界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欲漏诸色
无色界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有漏若诸有情或
未离欲或巳离欲除诸外道所有邪僻分别愚痴所
生恶见蔽覆其心依此恶见于彼诸欲一分寻求一
分离欲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于彼三界所有无明总
摄为一名无明漏能依分二所依即一二释名第八
云流动其心名漏此中亦尔由烦恼等令心连注流
散不绝名为漏毁责为名观八十九唯言烦恼不取
于随举胜为名通诸染法为漏体故三废立一切烦
恼名为因门唯此一门通诸染位显诸八随亦遍染
心起非根本依唯应一门根本依摄以所别立馀合
为一能依种种差别依界二分所以无异名一以所
从能亦应有二以能随所亦应有一但以能有多种
欲随界分多所依欲有缠相应等四欲少但合通四
七漏相正摄谓见修受念根恶亲近随应立初二于
馀五漏具非漏五问答分别何故流轭等离见别立
此不尔耶彼异生外道能依所依开合而说此总一
卷八 第 109c 页 X48-0109.png
切开合而论各据一义不相违也。

匮中第八云能令受用无有厌足名为匮所以彼论
依无足无足即贫苦所恼。

热中执著相好起爱染故烧恼身心第八能令所欲
常有遗乏故名烧令彼趣烧即是此中匮也彼热烧
二是此一故下文烧所集善根薪名火是此热恼从
果为名诤与炽然亦从果恶业为炽然稠林亦尔第
八种种自身大树聚集故名稠林稠林本故令诸有
情处在生死本因三毒及大树稠林难可出离生死
因即三毒三毒果即生死生死即稠林稠林由大树
大树即三毒三毒起生死稠林故。

拘碍者第八云能令众生乐著种种妙欲尘故能障
證得出世法故名拘碍初即此二后即此三此五拘
碍即第八五拘碍教授亦如瑜伽第二十七有四教
授谓无倒次第教及證教诫如前第一卷三轮等中
具说。

邪行中迷境界者迷事此二通内外总别境界故从
外立名此中迷有情不说总缘行故虽亦缘有情起
于贪瞋然依境界门起故迷所知境通理事故迷见
者见为随故迷对治据胜故实亦非对治去来等是
不明通相此中据贪增表不与身边俱者说故或说
与彼俱行相浅近故但迷境界非所知也于灭道起
悬崖想者起难修證心故返生烦恼馀可知。

拘碍中五初五拘碍依瑜伽第八释烦恼名能令众
卷八 第 110a 页 X48-0110.png
生乐著种种妙欲尘能障證得出世法故名为拘碍
初是此五拘碍后是此由此不能修诸善法即二义
一拘住二不能行出第三无所觉者谓乐著妙境不
曾随顺大师教授前邪摄者不正行相染识之相名
邪行。

第七界门有三初明界地具足多少次明界地五受
后明界地在识相应此中相应同五十八不同五十
九及唯识第六五十九云先辨烦恼诸根相应但约
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无乱故今约巨细道理
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种种行解差别转故明界
地五受相应中有二初明别相应后问答一切与舍
相应道理初中有七唯除第四身见等准慢馀一切
文有二处初论本后释论第三慢中初论本后释论
释论中初辨欲界不与乐相尘后问答辨初二定云
何与乐相应心悦者欣行故由离忧苦现行故欣悦
心踊者动踊异第三定乐彼乐静故心适者怡适简
舍受非怡适故心调者和调显喜自体安适受总通
上此上所说安适受非不安适故即心所中受所摄
非一言心悦等故谓即是心今简心所故言受所摄
或心调安适总是一句此四句意识之受能此四是
意识所摄伏非合说心所皆有此等此心所有悦等
者是受所摄由第六意识俱受能令心悦等有如是
相状谓巳转依者谓除惛沉无堪任粗重障故得此
根本定等名堪任所依名巳得转依者如显扬第二
卷八 第 110b 页 X48-0110.png
卷引经言如经言离欲恶不善法故有寻有伺离生
喜乐初静虑具足住等次第之经乃至广说證乐等
由阿赖耶识别摄所依身由彼意识喜受故而得怡
悦安适边受此是受所摄此安适之受此是数所摄
此经意说下双释上二经意皆得踊悦上文解前喜
又令下解前乐疑上静虑行相者所引持者由先入
彼何受定今引此烦恼心生故名所引所引即所持
由定相应持此故也众者种类义即五部类名众惑
非一名众解四谛惑各十或二门不同中引三藏两
解一云所迷门有十依能治有八三有八如唯识会
二云依所迷真理门各十依废旨论调诠门三各八
二行唯苦故若迷此起邪行即见此所断此以能缘
属所迷断者为所迷度依多迷少依少迷多等四句
不定故如唯识第六枢要或以所缘为所迷或以所
依为所迷随一若说境即苦集烦恼通缘五门应通
五断若以所依为所迷见修四谛烦恼间生亦所断
故名随增者依增者从依缘增者从缘不解何谛理
迷何谛增故问若缘此为境即迷此起邪行耶此问
欲界缘此为境即迷此故依缘俱增耶故答不必尔
等类谛中随所应者灭道与苦果别故。

众中有二初总后别别中有二初解见道惑后解修
道惑见修惑中各有二初别解后结之初中各有三
三界别故于欲界四谛中初本论后释师问答驮索
迦奴儿也初解欲界修惑中有二初论本别举名数
卷八 第 110c 页 X48-0110.png
后释师解相相中有三初问答我见次边见后解贪
等四除依缘见生者我见中有二初问后答答中有
二初论答后引经经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法中佛
告奴儿准此即应于五取蕴有我慢等文中阙见字
或喻有二證见道者告奴儿非众告不尔何故下于
慢等佛不言我见欲者贪也随眠者我见我见细故
俱生故名随眠或慢贪种子名随眠永断集知苦灭
灭吐道胜又断者现缠知者知苦断缘缠未来苦果
未永灭随眠种子未永吐或因未断果未知未无间
道灭未解脱道吐总缘作意即佛地论六解及缘起
下卷五十九等但说无常苦无我三行相引不论空
行即无我行遮表异故三无上勘中边分别下卷从
断三世中如五十九。

明业大文有二初问后答答中有三初略标二五业
次思业云何等下广解初所标后第八卷如世尊说
有情业异熟不可思议依经释思议不思议业初略
中有二初明二业后标五业何等思业下广明中有
二初标思业思巳业后又此身语意三业下广此二
业由五业者唯明一相作用名业非正解善不善业
集谛所收后不重辨。

广二业中大文分三初广前思巳业是善不善根本
业道狭故先明如契经言有三种业谓福业非福业
不动业下广明思业通加行根本后起一切俱名为
思业业道重者由前思巳方作故狭此但总名故言
卷八 第 111a 页 X48-0111.png
思巳后又业差别有三种谓律仪业下重亦广明前
二业初明思巳业中有五一正明根本业道二以五
门分别业道三明故思业四明决定业五明受果业
释论五业论本唯言意多分别加行业以全故释论
云颇亦兼有作用證得此之少分不离前加行摄巳
尽故论本不明释论以少义有故略实辨不善业道
名中杀生不与取欲邪行三唯依主虚诳离间粗恶
杂秽通依主持业心想虚诳等故后三唯持业善业
道中初七唯依主后二无所名其正即见见之体即
正故持业也业道体性前三如唯识第一成业及五
十三等皆以发身语思以为表无表戒体即动发胜
思后三如名亦以发贪瞋邪见三思为不善业道体
以无贪无瞋正见三为善自性取极重善恶法以为
业道体性然此有加行根本后起释总名中第六十
云思是业而非业道身语前七亦业亦道贪恚邪见
业道非业唯识第一等云第三思为前二思所游履
通生苦乐异熟果故名道此中何故说思非也此说
初二思彼说第三思故不相违又与贪等现相应思
等不望过未横论是业非业道此中竖论故业亦道
第三界系若十不善业道六十云唯欲界系亦唯能
感欲界异熟非于馀处不遮上界有善业道也色界
天等受戒等有善十业道无色唯后三欲界地狱众
生亦得具恶杂秽嗔恚无馀若说地狱有分别烦恼
造业不妨有邪见今正义无故馀人有后三地狱者
卷八 第 111b 页 X48-0111.png
无杀生等事十轮陀罗尼经地狱众生亦听法何妨
受戒菩萨于彼化众生故十善业道通一切处第六
十云杀生邪欲虚诳离间粗恶嗔恚此之六种有情
处起杂秽语名身处起不与取及贪欲资财处起邪
见业道诸行处起今正云六有情处起一非情处起
三通情非情处起意乐业者此中有二谓想意乐及
起当作意乐瑜伽分为二谓第二想第三欲乐无此
加行彼想云于彼非彼想非于彼彼想于彼彼想非
于彼非彼想唯第三是业道相第三欲乐云颠倒所
作此中起当作意乐即彼第三欲乐由有倒无倒想
乐欲所作此中加行谓或自或他发起所作三业即
杀等方便即乐欲境故彼合乐欲心境一处所以无
加行此以想欲同能缘一处明三业境一处明开合
欲乐异亦不相违然本地第九说一起欲乐二起染
污心三起方便四事究竟五十九说染心说三根等
广说句数究竟中或于后时如造作业业未究竟处
分者受五戒时彼事方遂成业道不答正明不成过
八戒限遂成善心息故如不律仪受戒过分遂成不
律仪唯五戒等不成作心毕竟不作故先巳作者尚
不增长况新生者说相后虽败善心亦不成先邀毕
竟故不与取究竟此云取为巳有瑜伽约移离本处
或拒债受寄不还等如彼五十九非分者非支也虽
巳妻妾除产门馀皆非分非时有五谓秽下胎圆乳
儿斋戒病时非处有四谓尊所会处灵庙众前非地
卷八 第 111c 页 X48-0111.png
谓高下乃至伽蓝等非量极及五不应理取邪非理
不作世礼也及自他一切男不男显隐自作媒他并
为交会究竟以下业道一一如五十九大好匆匆不
复述诳离必令他解方成业道意乐满故杂粗但发
即成不待他解不解即究竟故以遂本心亦有名故
令他知巳发粗恶言私处骂不即遂其心故也瞋恚
亦尔论说此二业道唯情处起故如经云故思造业
云何名为故思造业中此说五业瑜伽第九说二种
一增长二不增长不增长有十一梦所作二无知三
无故思四不利不数五狂乱六失念七非乐欲八自
性无记九悔所损恼十对治所损业除此所馀名为
增长彼十中一梦二无知三狂乱此失念此之四种
即此第三无所了知彼非乐欲一种通摄此初二教
敕及劝请故以彼无故思是请作故或彼无故思即
此他教敕彼非乐欲是此劝请唯彼论中不利不数
及悔所损并对治损此中不说此说非彼三种业此
论利数非损之业故彼自性无记非此善不善业故
此中不说第六十卷说有四句第一作而不增长有
五一无识稚童二梦三不思而作四自无欲五起悔
对治本地十中除不利不数狂乱失念自性无记四
种彼说明利或数非狂乱等业故第五对治中具摄
本地第九第十业其无识稚童及梦即此论五中第
三无所了知摄不思无欲初二门摄其悔对治此中
不说说未悔对治业故六十卷四句中第二句非此
卷八 第 112a 页 X48-0112.png
中有第三句第四句皆可知初七业道具四句有非
作而增意数思故贪恚邪见无此一偏句无不作而
增长思量增长而作故第六十说有四业一异熟定
二分位定三俱四不俱今此三决定第二异熟即彼
第一此第三即彼第三定或亦是彼第二彼但论诸
果定不此三业定此中论定故无彼第四俱不定。

第五大段明异熟中有五一不善业道果二善业道
果三明引满果四明一多果业五业受果先后不善
业果中初论本后释论师别配属三业下中上受恶
趣果此总别果通论人天亦有不善别果故此中虚
诳语故多臭秽与粗恶语合说得果不尔如何得臭
秽然有诳即离间亦有粗即杂秽便成二业为一业
耶准六十云亦牵亦杀增上似一前后生二此语业
道其必同时彼要移处命断等异故成二也然窃处
他独杀之不移本处二业俱成不同瑜伽此中三果
与瑜伽第九及六十相思应勘会之其等流果多分
增上果中假说等流内法不与外法为等流故如杀
短命等一切应思复有一业由一业得一身中瑜伽
六十以一刹那约现生后受为名名现法受等即此
中第二句如经言有三种业谓福非福不动业等下
第二解思业大文有五初标解福等三业第二解经
无明发业差别第三解不善业道三根为加行究竟
第四解共不共业等经第五解彼彼丈夫如是如是
业还受如是如是异熟经初中有二初标三业后释
卷八 第 112b 页 X48-0112.png
释中有二初论本师略释后释论师问答解不动业
名释此三名唯识第八瑜伽第九云福业者谓感善
趣异熟及顺五趣受善业非福谓感恶趣异熟及顺
五趣受不善业不动业者谓感色无色界异熟及顺
色无色受善业何故善业得顺五趣二释如唯识疏
及第九瑜伽抄此中色无色业界地决定者此除中
有谤及五净居并自在天处馀一切地定故此中转
者必上极邪见谤涅槃深所资下业必胜无漏种种
熏修馀任运业不能转故不同欲界地汎尔随依何
品诸业皆转动故凡位持经亦能转易况得圣道又
处可转趣地不可转岂欲界业趣地转耶此解不可
或从多分下三定业不可转故其定地摄故因成不
动生得善相从亦名不动定时故。

第二大段解二愚发业中有二初问后答答中有二
初论本后释论师论本中答有二初标后略解之此
中问即瑜伽中十问同彼云福不动行由正简择力
而起何因仍用无明为缘彼文答总不及此文然是
二愚皆应名异熟皆应名真实义俱不解异熟俱不
达谛真实义故然异熟据粗果迷相深从增为名真
实愚于迷果义浅不解谛理故所以从本为称又云
据人天苦得谛理者知之不知谛理者迷之故名真
实愚其三恶道苦世俗者了今仍此迷为首名异熟
故瑜伽名世俗苦及胜义苦或三界苦总名异熟不
解一切苦故造非福唯不解四谛理解三恶道苦果
卷八 第 112c 页 X48-0112.png
故名真实义不解三苦唯在人天狭故从本名为粗
恶此之二愚见道断唯识第八自有诚文瑜伽不如
实知诸谛道理若住正念或作福业或作有漏修行
引不动业若不住正念乃发非福业故知皆见谛断
此论下文亦即见谛不造业明皆见道断云何说异
熟愚修道断耶此但迷理然有粗细粗发非福细发
馀二由彼一向并染污性非谓业唯染故善信解粗
恶异熟或一切异熟有此正见行相即住正念不造
非福今既无明与非福合时此念必不容受信解粗
果异熟等之行相正见也真实义愚中未见谛迹虽
起善心由随眠所缚后生现行不了三界人天细苦
便发二业若依缘起经外道异生二业皆用四无明
为缘内生放逸三无明为缘不放逸非无明为缘者
亦有随眠为显三别赞谛深达不说有之入见道中
方断种故若不尔者十王位异熟果何时造耶必以
欲资故业而王故或彼不动唯别异熟非总不能感
总报故此说为非无明引十王业往昔来不放逸时
作今资故生此有何失如生大自在天。

第三大段三根发业究竟中瑜伽第六十广说其相
如彼应知一切同此唯广略有异此文有四例如文
三根正发善恶业者无明助者不定此中三不善根
发十不善业者随增义说非不用痴缘起经说无明
具十一殊胜事故近因远因等皆如理应思三思之
中分别同性刹刹等起等皆如理应思此杀生时以
卷八 第 113a 页 X48-0113.png
瞋为究竟者遣使杀生此人或受八戒引起善心等
无瞋心云何由瞋究竟二义一云据自杀二云处分
时巳有瞋恚业究竟故非据无表故不相违馀一切
皆如是。

第四大段释共不共业中有二初引经后问答释释
有二初解共不共后解强劣力共不共中分三初解
共次解不共后解共不共或后令他是此唯识第二
卷四尘定变他五根有二诤此中共不共多分用不
用以为二别即共中不共中皆各有二业广如彼抄
此中言说为增上缘者瑜伽第五十一说第二解强
劣业中初解强力后例劣业强力初问后答答中有
十初对治中云令当受那落迦业转成现受瑜伽六
十云诸阿罗汉所有不善决定受业或于前生所作
或于此生先异生位所作由少轻苦之所逼恼便名
果报巳熟若巳转依果报种子皆永断故一切不受
所以者何由佛世尊依未解脱相续建立定受业故
此中两释一云即初二果等从当为名名阿罗汉阿
罗汉名巳转依一切不受苦二云即阿罗汉如前唯
识枢要释又六十下文云又恶趣业预流者皆巳断
尽若诸异生世间离欲或复生上一切皆伏而未永
断若不还果身仍住此或复上生及阿罗汉诸不善
业皆毕竟断若巳證入清净意乐地菩萨一切不善
业皆毕竟断此伹由不忘念力所制持故非由烦恼
得离系故如第十抄解此中二文相违即从当果为
卷八 第 113b 页 X48-0113.png
名胜其无学地推求非异熟阿罗汉道尽故是现违
缘应华果相即恶趣果预流巳无其不善业者别报
应人天中受果者轻故可转非三恶业彼抄三解一
云从当果为名二残粗重得果非不善在巳断故三
不障果故此残业犹在巳得转依亦有三解一云入
有馀涅槃即从当果是从极果语不还者巳断故二
约有馀不善业巳无残异熟粗重故三无馀依名转
依如前配前三此义大难应思之此中转令现受者
诸持经德力非将无漏对治三恶业六十云得预流
时一切断尽故此解顺无学不受义若顺受义此是
别报恶道生后现报报定时不定业也馀不可转又
若现业应转不受者不定业或巳转依者定业巳解
脱故不受依未解脱身建立定业阿阇世等忏悔闻
大乘馀依此解教记招引语定受少时若依前判一
切不受忏悔闻大乘力巳转依不受轻故唯依不增
长业转故不必受异熟此中强力此中论本文势取
所对治者故思不善业以定受故释论下解乃取能
治为强以下成上取对治道望彼补特伽罗所有故
思定业名为强也又取所治下文云转变灭故者转
变谓地狱业成现法受故灭者现法之业不受故向
上配之也第四强力异熟决定圣道不能断有二义
一者顺前从当名无学此业在身必不得入圣圣道
不能断故二者即顺前无学有苦根即此文为證若
总报决定恶业障圣不入若别报定报不障入圣圣
卷八 第 113c 页 X48-0113.png
道不断圣者身中受异熟此十强力业中初二能治
强次三所治强次二合二名强次一唯所治名强次
一合二名强后一唯能治强或初七有性者业次一
无性者业后二合二业初中分三初二能治次三所
治后二合二第十业聚集前九别散第十业中有九
从初至后展转修习胜中如理应思。

第五大段有三初引经为證次释后结释中有二初
遮解后开解遮解中有二初论本后释论释论有三
初解不应行梵行次解尽苦际后结之。

论本第八卷

此下第三双解思业思巳业中大文分七一解律仪
等三业此中律不律仪是思巳处中通思业第二解
顺三受业第三解顺现受等三业第四解黑黑等四
业第五解三染三净业第六解施戒等清净业第七
解白业等经如世尊说如是有情皆由自业业所乖
诤下是初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分三三业异故初
中复二初烈三后释三释中文分三三业异故。

别解脱中分三初烈七众后随别释以近事中即离
男女近住总是一近事类总显一名不取女为二永
年承事名近事暂近依止故名近住不律仪者如恶
尸罗非尸罗名恶以尸罗清凉义故恶他清凉不可
仪式名不律仪非恶仪式也不同恶见推求名见其
体亦恶清凉名尸罗恶法非尸罗。

随别释中分三初门建立三类所因后问答邬波索
卷八 第 114a 页 X48-0114.png
迦戒受人宽狭初中有三三类异故何故出家众中
立有差别非在家者出家者法断故非在家所以出
家男女别说不同在家巳出家者有馀学在家亦有
近住此为别也而出家中苾刍是二尼立三如五十
三解瑜伽五十三云何故世尊建立苾刍近事近住
三种律仪答由三因故谓所化生有三种类或有能
行离恶行行及离欲行或有能行离恶行行非离欲
行或不能行离恶行行及离欲行依初类立苾刍戒
即身二语四名恶行淫欲名欲行一根本罪性名恶
行熟贪名欲依第二所化立近事此中身三语一名
恶行正淫欲名欲行以邪是根本罪故所名恶行彼
亦离故何以故非居家迫迮现处欲尘俗而能一向
相续圆满护众学处依第三所化立近住何以故由
此不能究竟行俱离行但当劝进摄受二因勿彼自
谓重担所镇谓前三支修离恶行其后四支修离欲
行离非梵行俱修二种以后四种谓不饮酒等后四
非为遮性罪但由贪欲处起名离欲行有解于五欲
庄严处起故名欲行若依此解离非梵行云何名离
欲行耶今解不依性罪名离恶行恶行性是恶故后
四遮贪欲名离欲行离非梵行俱修二种者以离邪
欲性罪故名修离恶行暂时正淫亦不通故制其贪
欲名离欲行不同出家出家之人一切必离若犯正
邪悉名恶行在家许畜但邪名性罪正名贪欲不是
业道今遮贪欲但名离欲行。
卷八 第 114b 页 X48-0114.png

问何故律仪分成三类而但总立一不律仪律仪难
尅渐教令圆满恶行易成不依渐学修学一分中所
学一分名近事不学者名处中其一切犯戒失戒亦
尔近事即有一分近住亦尔以类同故出家之戒唯
四根本可具方成此中仍有犯重失不失二义如常
其馀三若不持语四亦成苾刍等四重根本故谓近
事近住无犯重舍非道器故或说近事容有一分近
住不尔期心极近不容行故二起前后问何故律仪
有持一分得名律仪不律仪要须具受答不律仪恶
心猛要全律仪少分心猛即歒于彼善法胜故又但
作一分猛者亦不律仪如律仪一分成故即无妨难
但以上品思发成律仪不律仪中下成处中其中仍
各分三品苾刍戒何故要七由具四支一谓受学学
处二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三轨则所行皆悉圆满
第四见微细罪生大怖畏即声闻六处由此具七不
尔不具近事有三支一离最胜损他支谓身三种二
越受重修行支谓离妄语妄语者不能重修行故三
不越所受支谓离饮诸酒饮诸酒便越所受故近住
由五支一离损害他支谓离杀生不与取二离损害
自他支谓离非梵行自他妻妾二俱离故三越所受
重修行支谓离妄语其离非时食并高床香等涂身
三是不越所受正念住支此三常所串习若远离彼
数数自忆我今安住决定斋戒于一切时坚守正念
第五不坏正念支是离饮洒彼虽安住正忆念支谓
卷八 第 114c 页 X48-0114.png
我今住决定斋戒若为诸酒所醉便发狂乱不自在
转故何苾刍中唯立二众尼众立三如五十三解八
戒十戒开合增减问答亦如彼半择迦不堪事二众
中不例无形者一解亦例同论文略二云不例以彼
无男女二过故可堪承事有色界诸天并悉无形不
遮彼受亦不失彼性故由此返显无形不失大戒菩
萨戒中苾刍定不失别受此五戒随此分别如何择
迦不得近事此等众中五十三有三释一男女过故
亦不得出家受具戒二性烦恼障多故极覆障故三
彼好人难得此三义不令出家受具戒不得名近事
而不应数亲近出家众出家众亦不应亲近摩触彼
类又亦不应如近事男而相亲善然其所护福德无
差苾刍戒若有六缘不应为受谓意乐损害等若无
此六即可为受近事由二缘近住唯一缘如于表无
表章得舍缘中说之扇揥迦此云无根势(一生无也)半择
迦此云乐欲乐他于巳为过故五中初得二名次三
唯半择迦非揥迦一生中无男势故后一若不被他
于巳为过名扇揥迦无根势故若他于巳为过名半
择迦有乐欲故不同初人彼人一生无根势用第五
人曾有彼用虽无其形性势仍在唯起彼用故由此
不被他于巳为过无乐欲故不名半择迦不同前四
人被他于巳有过之时乐欲方生故先生不生即有
乐欲他于巳为过故瑜伽说三人此说五者本性除
去灌洒即彼被他于巳为过得不净灌洒故五十三
卷八 第 115a 页 X48-0115.png
抄解不然以嫉妒开人返不说灌洒故此论合嫉妒
故加灌洒静虑律仪断对治唯初未至九无间道远
分通上七根本并中间八未至初未至第九解脱道
名持对治馀名远若九品修逆次入者如四道中说
断对治持对治远分等无漏律仪等如五十三说及
章中解。

不律仪中此中有十五瑜伽第九说十二无此中三
谓捕鱼害牛猎鹿三种无彼一种谓断狱古释云此
害牛彼羊中摄此鱼彼鸟中摄猎鹿彼兔中收彼说
断狱此守狱中收所以不同涅槃经有十六羊猪牛
鸡此四疲买肥卖为四买巳杀为四即成其八不说
此鹿兔鸟三馀之七种同此彼有猎师摄此三此文
既说好为损等即摄一切损水陆生命任杀之衒卖
女色以自活杀马杀驴以活其命应不律仪故知捉
鹿且举少分未必尽也不得和会屠羊者为欲活命
屠养买卖即摄涅槃疲买肥卖并买巳杀今更加贼
言如是等者为欲活命起增上思等作此等事悉名
不律仪故论云随应有行杀不行杀者故缚象买取
钱我与王取物返自将活命咒龙亦尔或将戏乐是
物自活直尔戏不规活命者非上来是杀生类不与
取类唯有二邪欲类衒卖女色强者是谗搆中唯言
离间不言谄诳是乖亲觅财物者根本故如作文章
绮语规财常以活命故皆非虽成业道非不律仪言
不律仪者于业道更取重者亦有不律仪非尽寿耶
卷八 第 115b 页 X48-0115.png
既有少分亦有不尽寿者或必尽寿如比丘戒期心
重者是馀非也或虽少时作重故是不律仪有尽形
非不律仪以报心作故不期愿故此义应思生彼家
生馀处如五十三及唯识枢要第一卷解三受报在
地有说欲界第六舍报命终心有下地舍报不许第
六报心舍受命终即无者如对法第一卷二说。

三时业中有三初列名次释所以后于此业中从初
熟位等释妨难顺现法受业中有二初论本举三四
类后释论师解名所以本疏四门分别一出体大乘
并思为三业体宜显思差别或五蕴四蕴如理应准
二释名总名别名总名可知谓取三时异熟业别俱
总称亦名异熟别名者谓顺现受业者法谓道理顺
现在道理受之业受者异熟其业为能顺受为所顺
即现受之顺即顺受之业依主释也以生后俱有总
别异熟不标法名现唯别果简别于彼加之法字或
举初例中何妨并有馀顺生受业准此应知第三感
总别报以善不善历五趣感总别总别之体并显感
十二处多少胜劣分别思之然有不同处如鬼畜何
废五根等亦善业感其人天五根等亦有不善业招
应思之第四诸门义异一明世得报因果定同异世
若诸部对之然有差别彼若大乘异时为非二明报
业成熟不成熟有因时有果有果时有因在亦对诸
部论之三约界分别三界身受自他界异熟亦对诸
部四明得报及时定不定事此中应知定不定从何
卷八 第 115c 页 X48-0115.png
为名有二说一云依一切故阿罗汉犹受不善业巳
转依不受者入无馀依故二云依未得果得果名转
依巳前可定纵阿阇世王由对治力亦名转依业不
决定若无胜缘转依业决定故故六十云预流等恶
趣业皆尽等此中应知第五业之轻重如六十卷初
明轻重业相应知作不增长等亦如六十此中顺现
受业初慈定等五第六十云慈者于一切有情第一
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住起故所以得现果何故不说
悲者旧抄有一解今解不然慈与乐深不行损时定
不杀故悲虽不杀亦废损而不与乐故慈胜非馀如
慈无诤等亦尔六十云无诤从于一切有情将护他
心住起故重胜愿智等灭定从第一寂静涅槃乐相
似圣住起故胜一切有心定此名因位若在果位设
不入定亦受现报预流果初得一切不善不作律仪
故胜后有学彼非初故。

五极清净相续究竟谓阿罗汉及佛为首大比丘僧
即摄此初中第五及第二佛为上首等其独觉亦在
彼类瑜伽第九有二因缘与现法果一者欲解二由
事故欲解有八即四并是善四是不善一顾自身不
顾自身二捐恼慈悲三憎害净信四弃恩知恩此皆
增上心作得现法受以情欲胜解二数量故得现受
非由境等此欲解八即是此第三馀猛利意乐加行
所行皆通善恶故又瑜伽说由事故亦感现成果其
法事者五无间及同分五无间者即现病癞被杀等
卷八 第 116a 页 X48-0116.png
事同分者秽母无学尼打最后菩萨庙衢市立杀羊
法极委重亲友言欺贫等害逼恼并劫夺僧门破坏
灵庙等名不善现业善事者父母无正信心犯戒悭
恶慧回令正信等皆现法受业此得与他增上现果
能令国宅如佛国邑等乃至广说此事不同欲胜解
二法但事重故现等受即五无间思现在先受别果
或下段加行思非根本业即非无间业故一思多世
界先受别果后受总果亦何实现益身上总别果后
既是分身先别后总亦无失也六十云有三种因起
现法受一由广大谓慈定等起二思广大于是田等
以深厚殷重清净信心施清净财三相续清净谓若
前生于他所施衣服等物中不为障碍亦不思量兴
染污心以无有障障彼相续当知是名相续清净此
三一切具足当知定于现受定于生受及后受与此
相违起不善业亦尔此是此论从初为名亦是显业
通受世等顺生受中云复有所馀善不善业于无间
生异生者一切皆顺生报即六十云然杀生等五缘
重一意业增上三毒二方便数数思惟等三无治不
起治心四邪执为胜上五由事谓大身害人思业皆
多生受彼论广说。

五无间业以三门一出体并思业为体四杀生一虚
诳语瑜伽第八及六十有此文然前四中父母阿罗
汉即业道及出佛身血杀生加行非根本业道此乃
加行定于业生各各自望为类重无杀佛者设有断
卷八 第 116b 页 X48-0116.png
命以害为依加行非此加行望杀馀命为根故不是
业道若尔何故馀杀生边相比准何故不尔二逆类
如前所引瑜伽为正秽母是杀母类坏尼是杀尼类
打最后菩萨等是杀阿罗汉类其委重等中有杀害
耆旧等是杀父同类馀二可知三问答分别唯人道
三天下男女见行非馀如疏解婆沙俱舍。

第三明受报第九及五十同此初论本三时文然第
六十卷解一业亦得现生后受果同此下释论文谤
般若等故入十方狱即顺此文六十卷中五逆顿受
一切者且依一劫刹那顿受说故正念经第三云一
逆一劫报造五逆五劫报与此同黑等四业中一出
体黑黑取十不善业中戒业加行后起一切纯不善
业此中白白业取三界善业黑白业取欲界杂业即
一意乐及方便总说名白黑除此以外馀意乐及方
便俱白业及色无色业皆白白瑜伽第九黑黑同此
白白业者谓不动业杂业者谓福业有不善业为怨
对故由约未断非福业时所有福业而建立故以此
既有怨对得黑白为名离欲之欲界业是彼杂种类
亦名黑白何故二论不同者瑜伽六十六云白白异
熟业所得无覆无记异熟果一向可爱受种子所摄
受故当知一向可爱一向可意黑黑业相违亦尔此
业总业并果悉皆可爱不可爱故彼云黑白俱业二
种种子所随逐故所得异熟果当知亦有二种异熟
生受即据二别业并果二种异熟生受即据二别业
卷八 第 116c 页 X48-0116.png
并果二种起此虽总说即彼自说此杂业云又黑白
业由生类差别建立谓于是处黑白俱有即此处业
总立黑白此文意说虽有意乐加行总名为白以依
生类建立为杂今彼杂业总名为杂以不善随能杂
于善以生同类纯善之业亦得杂名不可言黑黑业
以生类同亦名为杂非白能杂恶故白弱故即前瑜
伽第九依生类建立故不动业说名白白欲界名杂
彼第二复次云又由事差别建立谓如有一随于一
事于一时间起利益心而现在前即于此事复于一
时不利益心而现在前或夺他物而行惠施此由事
差别建立此意显于事有杂不杂业瑜伽据事杂故
福业名杂对法据一事中有不杂者所以欲界亦有
白白彼第三复次云又由自性建立如是黑白俱业
谓如有一随于一所许作利益即于馀事复于其所
作不利益辟如有一于作暴恶者发生瞋恚俱行之
思不喜彼恶当知此思瞋恚俱行故堕黑品中不喜
乐彼恶俱行故堕白分中是故此业说名黑白即立
此中方便黑故发生嗔恚意乐白故不喜彼恶瑜伽
依此唯说白白是不动福业名杂对法显意乐及方
便俱有白者故通三界三业皆名白白后二复次中
有此差别二论师不同或瑜伽据初复次故一切欲
业皆名为杂对法依后二复次中有差别故欲界亦
有白白故不相违。

第四非黑白业古云住十二思惟断黑黑谓四谛四
卷八 第 117a 页 X48-0117.png
欲界修道初未至八无间俱思唯断黑虽亦少断缘
缚未总尽故不得断名用四无色界根本定思能断
白白亦就尽处为论欲界第九无间道思能断黑白
品故杂心云说有十二思能断黑报业四思能断白
一思二俱离俱舍十六云四法忍离欲先八无间俱
十二无漏思唯尽纯黑业断欲四静虑第九无间思
一尽杂纯黑四令纯白尽今依大乘九思唯断黑八
思能断白一断二或三随应二三故见道一品欲修
道前八品无间道思名九思断黑四色四无色断无
间道名八思断白若依瑜伽白白唯不动欲界第九
无间道唯断黑黑及杂二欲界无白白故若依此论
欲界亦有白白欲界第九无间道思能断三种故言
一断二或三随应三二故由随所应通二三界故作
是说合十八思无间道也依此论中唯取加行无间
是诸业断对治故依瑜伽第九云谓出世间诸无漏
业是先三业断对治故唯无间道是断对治故唯十
八思也或即通解脱胜进道中且依此论取加行有
十七思以见道中无无间加行故并前三十五思古
云三十九思见道为四复添见道加行故此非正定
不顺义故若取瑜伽并解脱道更加十八见道欲修
九四色四无色更胜进道等随应加之今者此中不
取解脱道以加行道亦能断现行故无间道能断种
子解脱无是义此依二乘观断修九品说由二乘者
速入观断多品解脱道亦是望前自心故非望后品
卷八 第 117b 页 X48-0117.png
即为加行故以心各别起无间解脱故解脱道非前
品解脱亦非后加行前巳总起一加行故非容加行
故论不说有此说正能尽诸业唯取加行无间若彼
断解脱道等亦是性能断故瑜伽说一切无漏业菩
萨见道唯一心或三心修道十地伏金刚断以前不
断缘缚等故总而言之菩萨一思唯断黑见道也一
思通断三或十思通黑白以地而说故若依顿超得
二果九思唯断黑见一修八一思通断三见道修道
品故若依超得二三果第释名者论文自解以自性
及果可爱不可爱立初二此重言并在因白白之异
熟异熟之业依主也黑白者亦黑亦白黑白即黑白
黑白之异熟异熟之业以恶强故可名黑白不可言
白黑以善劣故非黑白者唯此论解非黑白即无异
熟业诸业之能尽此非黑白等即能尽诸业此中以
无漏非烦恼性故名非黑以业清故称白瑜伽第九
非黑非白双简异前二业此论遮烦恼表白净故合
名瑜伽唯遮为因然但言非黑白即白白业应名非
黑之白业为简于彼说无异熟恐无学身等所有有
漏善业滥为加能尽诸业。

第三依人成熟依异生圣者离欲未离欲有学无学
三乘大乘等通说现种成不成可知此等业或为二
见一修一故或为四一见三修故或为十一见八修
三故或为十八唯无间道见一修十七或三十五加
加行道为十七故或为五十三加十八解脱道故或
卷八 第 117c 页 X48-0117.png
为七十一加十八此依次第得果说若超得果胜进
道故不定准义应思此中黑白皆随义说曲秽浊业
如瑜伽第九抄解大好此中言损减见所摄增恶清
净所立法义者初是邪见后是见戒取三净业等亦
如瑜伽第九卷抄与此相违等并如彼会。

又有施等诸清净业者下第六大段有二初标举将
说施业云何下别显第九瑜伽亦明三净业此中不
明修下道谛中有故于中有二初明施业后明戒业
初业中有三一曰施业二施满三施物满业者作用
义以四相释第二施圆满中两复次释初中三故释
后中六故释以经配论唯随次第后释论解中不依
次解初二解论本难文后四解经难文逐难释也随
次第也第三施物中五故释于中论本释论随义应
知此上所论非菩萨地馀是乃同少施声闻地同故
第八十三中亦解戒中有二初释经五文即当第二
十二声闻地大广好应取说之后从是巳后依尸罗
等者别释经中戒义初中标六句所不行中五家唱
令家羯耻那等勘二十二瑜伽抄于诸学处善能受
学者瑜伽云受戒巳去于同梵行者前一切学随所
巳受学一切故等护身等缘有声闻大广应守之当
二十二卷等解此中有二初标后释释尸罗无悔如
显扬第七云成尸罗故无悔无悔故生悦生悦故心
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故观
如实观如实故生厌生厌故离欲离欲故解脱解脱
卷八 第 118a 页 X48-0118.png
故自谓我今證解脱我生巳尽此中但至得定尸罗
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故尸罗中成熟尸罗者二十二
云我所受学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
穿此定但持于戒不亏身语此论中云能受能护净
尸罗故初受后护也五十三云若作表白第四羯磨
及略摄受随粗学处名初苾刍具苾刍戒故表白等
能受也略摄受粗相诸四波罗夷等是能护也五十
三云受是后因也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者二十二
云善护苾刍律仪等故此中名为能善护持出离尸
罗准此解脱者谓涅槃或无漏胜解数五十三云自
此以后于毗奈耶别解脱中所有随顺苾刍尸罗若
彼所引众多学处于彼一切防护奉行名守护别解
脱律仪者此名随法学处支轨则圆满者二十二云
于威仪路或于所作事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
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其
曰随顺等下皆通上三句彼论广解此论言诸威仪
等等所作事及其加行所行圆满者二十二云离五
种家与此论同五十三云此之二种随护他心支见
微细罪生大怖畏者二十二云谓于少罪作如是观
勿我于此毁犯因缘无复堪能得未得等勿我由此
堕恶趣等故此论云犹如性罪于诸学处善能圆满
者二十二云于先所受别解脱戒白四羯磨受具戒
时从戒师所得闻少分学处体性复从轨范得闻所
馀别解脱经总略宣说过二百五十学处皆誓当学
卷八 第 118b 页 X48-0118.png
乃至广说故此论言圆满受学所学尸罗五十三云
此二随护如所受学处支谓由深见怖畏及聪睿故
初之一支正受具足次之一支巳后受随法学处次
之一支随护他心后之一支随护如所受学处以前
一切常应修学二十二为三初之一支显尸罗无失
坏相次之一支显尸罗自性相后四自性功德相次
之二支如其所受观他自性功德相由他观见如是
轨则所行圆满未信者信信者增长等后之二支如
其所受观自自性功德相者有获得观他增上功德
相巳便生自德后之四支总是自性功德相总为三
也又有三初一受持戒次一出离戒修由三学次第
戒学为先出离因故后四修习戒即一种戒宣说为
六。

第七大段解业中有二初烈六业后别解别解中分
三初三唯流转业次一出离业后二通凡圣业如世
尊说有情业异熟不思议下业中大文第三明可思
议不可思议等业于中有二初解世间后解出世间
世间中有三一解业异熟果二解外增上果三解末
尼等世事初解业异熟中有二初释经业异熟不可
思议后处等不可思议初中复二初举经后正释出
世间中有三初明二乘等十八变次明菩萨等十自
在后明佛所作等。

十自在以五门分别一出体既以六度为因准依无
性第九并以后得智为性彼释智自在云谓随所有
卷八 第 118c 页 X48-0118.png
种种言音现在前故故知唯后得若准天亲第九释
智自在云谓通了知一切尔炎名智自在尔炎既通
真如故此论又云由智自在力于诸法义等圆满究
竟既于义究竟故准二论可通正智馀九事慧此一
通事理二慧无性依随欲而说法故唯取辞无碍解
智为智自在天亲依要达境遣而方空故取二智为
智自在此论依成四碍解后方说法亦通二智理不
相违此通事出体其别出体其命财业生通法六说
以后智为性其心一种依天亲论彼谓于生死时无
染污唯以心为体不被染故此论唯以定为体于三
摩地入出自在故无性通以心定二法为体故彼论
云谓于生死无染即心也又随意乐能正为他引摄
众具于中自在运转其心即心即定也或无性意亦
唯取心唯此论取定合二为体其胜解如名为体愿
以欲解二为体智自在者如通出体二释名者命财
业生法五俱说为名依主释馀五持业若取智为体
唯通智二种持业馀八依主三辨相此论解智胜解
神通法四种与诸论不差心自在者此论据定能持
心从所依为名天亲无性心体不染财自在者引摄
众具资生什物天亲云于食等十种众具自在业自
在者谓于诸业得大自在唯作善业非恶无记及于
其中劝他作故天亲云业生二种谓此能摄彼能生
因及所生果故由身语业自在而转随所欲生业现
前故生自在者随欲往诸趣生故唯业一种二类不
卷八 第 119a 页 X48-0119.png
同一天亲之论乃说菩萨更作业此意乃非说异熟
因伹由作漏无漏业故不为生死业烦恼所拘或二
正由佛唯作无漏善业业者佛之作用以说财生与
无性不别唯愿自在天亲无性皆云由昔精进随所
作究竟故于今时所愿皆得此论乃以大愿引愿谓
彼二论依愿遂心此论据愿遂愿愿遂愿故说皆遂
心遂心者由愿遂愿故又彼二依佛愿自在此说菩
萨故不相违唯智自在三论不同如出体中巳辨其
相第四明因初三施因法无畏财施次第配次二戒
因后二智因中三如名摄论第九说第五问答分别
问何故摄论说佛具十自在何故此中说菩萨得彼
约圆成此说分得若据少分初地即得若据彼彼增
随地亦差别初地虽得未名自在义少分得四相业
智自在是何所摄又何故说第八地得此唯二名非
法身起自门故问何故唯说十自在十地论云治十
怖畏故命对死畏心对烦恼畏财对贫穷畏生对恶
道畏愿对求不得畏胜解治谤法畏(此义稍难勘之)神通对
追求时缚畏智治处众畏法治疑畏又五相故六度
三自在谓器众正觉正知自在又五无量与此相摄
并如十地论问十地中几有漏无漏问曰十自在依
何地有如何修习几自利利他报地具几一一应通
智自在中法义训词即四无碍解也。

集谛何故说四行五十六治四种爱故谓我常乐净
初二别治后二通治。
卷八 第 119b 页 X48-0119.png

灭谛中分六一辨体二明深三假实四因果五胜劣
六根本摄异门分及本地思慧地解名色灭无馀即
通三依因十七释别名甚深中勘六十八等执异耶
增执过不异耶分别自相过互俱句杂乱过俱非损
减过于中文有二初出体后如是下解释中分三初
总显非四句次所以者何下释后如世尊说引證第
二释中初释师解后本论解差别中有二初举经后
别释别释中有二初释标句后释别句别句中分三
初七依所灭辨名差别次二十一名释自通名后五
对苦谛辨名八十三下广解别名五十五解四行由
灭集谛四爱故缘起下同此第三唯乐净第四唯常
初二离系即义此灭苦集亦所显故彼唯依灭苦无
馀所依瑜伽此中问答常无常如论瑜伽云问诸行
寂灭是灭谛耶设是灭谛诸行寂灭耶答若是灭谛
亦诸行寂灭有诸行寂灭非灭谛谓由无常灭故非
择灭故诸行寂灭问若此灭谛先无后有云何是常
若常时有何不一切有情于一切时般涅槃耶答不
流转相不现行相是灭谛相此谛云何先无后有又
无生相无灭相是常相灭谛亦尔是故名常若有證
得一切粗重永息灭者彼般涅槃若未證得者彼不
般涅槃有灭谛故诸有情类有證得者是故般涅槃
是證所显非生所显。

明道谛中有三初问次答后释四行答中有二初略
行相作用显之后依位显体知苦断集證灭修道者
卷八 第 119c 页 X48-0119.png
五十五云由彼苦谛是四颠倒所依处故为除颠倒
故遍知苦既遍知苦今遍知集由彼集谛苦谛摄故
虽遍知苦仍为集谛之所随逐故须更说永断集谛
除彼因种苦永无故言触證者是现见义由于灭谛
现前见故不生怖畏爱乐摄受是故次说触證灭谛
勤欲触證若勤修道乃能成辨所说三义是故后说
修习道谛此说入道观谛所因及其所由集灭彼苦
灭唯由道故證于灭今者显道谛有此作用也明五
种道为道谛中初烈五名后随别释此中所说资粮
道者谓诸异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等者瑜伽二十
一声闻地初说有非菩萨性遇二种缘一胜二劣胜
缘者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劣缘者谓若
自圆满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
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窹瑜伽若正知
而住若乐远离若清净诸盖若依三摩地自圆满中
有五句一善得人身(男女身也)二生于圣处(中国等也)三诸根
无缺(不长短不瘖哑等)四胜处净信(胜处正法也净信于此起信能除一切烦恼垢
故)五离诸业障(谓远离五无间业等若随有一作及增长现生不得入圣故)上之
五种名自圆满他圆满者亦有五句一诸佛出世二
说正法教(谓四谛教)三法教久住(佛在及后正法未隐)四法住随转
(證者随机以法授训)五他所哀悯(施主于行者起施等心)此上五句名他
圆满自他圆满为缘起善法欲戒根律仪等十句也
一善法欲者既闻正法获得净信起厌舍妻子心形
趣于非家勤修正行令得圆满生如是欲二正出家
卷八 第 120a 页 X48-0120.png
白四羯磨受勤策戒等三戒律仪出家巳坚牢防护
别解脱律仪乃至六支四根律仪从此尸罗守护正
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眼见色巳而不取
相不取随好恣心漏泄恶不善故等五食知量不为
倡荡憍逸饰好端严食于所食以正思择为身安住
支持除饥渴摄梵行断故受令新受不生为养存力
乐无罪安稳而住六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悟窹瑜伽
昼日分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初
夜亦尔过此分巳出住处外洗濯其足右胁而卧重
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后夜分亦尔
二种威仪净修其心七正知而住若往止住观瞻屈
申持衣钵食饮啖尝行住坐卧悟窹之时语默解劳
睡时皆正知住八乐远离远离一切卧具等贪住阿
练若树下空室山谷等乃至平野边际卧具九清净
诸盖谓于五盖净修心巳心离诸盖安住坚善胜三
摩地十依三摩地谓断盖巳离心随烦恼恶不善有
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安住乃至第四静
虑具足安住如是渐次修行转胜以上名为修习劣
缘从此巳后为令圣谛知断證修便于他音各有堪
能力发生作意等入谛现观乃至般涅槃名为胜缘
此中不说初善法欲及正出家伹说第三戒律仪乃
至第七正知而住唯有五句其此善法欲及出家虽
亦资粮道未是胜位故论略之其乐远离等三是加
行道之前方便所以不说或亦是资粮道摄此中具
卷八 第 120b 页 X48-0120.png
说尔许次下论云复有所馀进修诸善等摄其后三
亦无妨难其此尸罗摄彼出家亦得彼白四羯磨等
以为出家此中资粮加行道名道谛者六十四云是
资粮加行实是道谛世尊有处唯说圣道以为道谛
据最胜故亦与此同此二道中无漏脱略见谛闻熏
资故以前不资即非也取有漏不为体。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