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述记-唐-窥基卷七

卷七 第 97c 页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七(论本五六)
大慈恩寺沙门 基 撰

等无间缘中有二初论本释论以二义解后问一切
心无间乘解无间义今大乘准唯识于现在心心所
为无间缘除涅槃心彼引瑜伽云若此识等无间彼
诸识决定生即说此为彼等无间缘故如唯识第四
诸说及唯识第八四缘中解然六十九诸心相生显
扬十八亦有然与小乘少别可作十二心三界相生
谓欲界善心无间生十心谓欲界中四色界善有覆
心谓润生心无色亦二六十九说若久习者欲善后
生无色善心及生学心无学心六十三说若次第者
色界心后生学心学心无间生无学心若自在久习
者欲界心后亦得生也此欲界善心从九心无间生
谓自界四色界善无色善学心无学心若色界染起
染心巳起欲善心防彼染故然此准小乘解大乘无
文不善心无间生自界四亦有间生上地见道以后
起上心从八心无间生谓自地四色界二善心及隐
没心大乘论云又诸异生退先所得世间静虑无色
定时由染污心现前故退此下地染污心从上地善
染心无间生起亦从无色二心善染心生如色界说
有覆无记无间生六心谓自地四色无色无覆无记
卷七 第 98a 页 X48-0098.png
此约正命终命终心是无覆无记上地生下下有覆
心后生故正命终心必自地故此约自地一切心为
论不约别识为论若约别识此生六心即是正命终
是第六识师义若说第八师即无间生四故或异第
七为论更加色无色界隐没心及无覆无记心入人
空观时若入无漏观复生无漏即生十心若唯属第
七无漏有四心下应一一准知此从十心无间生即
自地四上二界各三谓善有无覆瑜伽说从上地没
生下地时从上地善心(为生得善为加行善)染污无记心无间
唯有下地染污心生故无覆无记无间生九心自地
四色界三生彼善心者欲界变化心生彼善心故瑜
伽云又从欲界无记心无间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
欲界变化心此约似欲界心实是色界于欲界化故
别实欲界无记则不生色界善心生彼染心者如欲
无覆无记次有生彼润生心故瑜伽云欲界得生上
地时欲界无记心无间上地染心生生彼无覆无记
心者据第六识为正命终及受生心为论以中有初
心上异熟故若以第八识为命终受生者此义即非
是次第生无色界染污心无覆无记心如色界说若
说实欲界心唯生八心不生彼善故若以第八为命
终受生唯生六心不生上二界无覆无记故此从九
心生自界四色界三从彼善心生如前说色界果欲
界变化心如瑜伽说其从上二界染心生者以润生
染心后生欲界第六命终心为论从彼无覆无记生
卷七 第 98b 页 X48-0098.png
者如前说中有初心等若第八识为命终等如理除
之色界善心无间生十一自地三欲界四生欲界善
者出定心等生欲界不善有覆无记者据自地命终
生下时及据退起下地烦恼时生无覆无记者据变
化心说若实欲界无覆则不然生无色善心及有覆
无记心有覆无记心约将命终心说又生学无学心
此色界善心从九心生自地三欲界二谓善及变化
心如前说无色二善及有覆以无色烦恼所恼入色
界善心防之此准小义大乘无文从学无学心生有
覆无记心无间生八心自地三欲界四生下善者为
防护故如前说染污二心谓命终及退生无覆无记
者据欲界没生色界第六识为正命终心说生无色
界无覆无记心谓从无色没生色界第六识为命终
心说亦从八心生自地三欲界二谓善无覆无记谓
欲界命终生色界染心故下地虽从生染不伏然不
说从生无论文许也从无色三心生谓据退时及从
彼没生色界时无覆无记无间生八心自地三欲界
三谓二烦恼心据色界没生下界时生者此义不然
但有无间生下界润生心何义得生不善心也生下
无覆无记心者据下界中初心是第六识者义生无
色界二谓有覆即润生心及无覆无记心谓下没生
无色第六识为正命终心从无色染润生心故无色
界善心无间生十心自地三欲界三谓善及二烦恼
心据退及受生为论色界二善及有覆无记心次第
卷七 第 98c 页 X48-0098.png
定及润生心故又生学无学心此从七心生自地三
欲界善久串习者理应尔故色界善学无学心有覆
无记无间生九心自地三欲界三二烦恼心退及受
生及无覆无记心以下生上润生心生下第六识正
命终心色界三谓善起防护心故及染污心退及受
生故无覆无记心如生欲心说。

问何故入定有久习超界入起防护心则不从染心
后生欲界善心耶答善心久习增退者必无久习故
无此失然说大乘无文故为此难此从七心生自地
三欲界二谓善及无覆心色界二谓如欲界二心说
是润生心无间能生无覆无记无间生八心自地三
欲界三二烦恼心此据受生说此亦不然如色界无
覆心破又生无覆无记心谓下界没生无色润生心
后第六命终心说生色界二即有覆无覆二无记心
谓命终润心是此从七心生自地三欲界二谓有覆
无记无间生即上将生下时润生心生彼第六命终
心说从欲界无覆心生者下没生上以第六识为命
终受生说虽无中有生有初心亦无覆故从色二心
生谓二无记受生命终润生如欲界说学心无间生
五心谓三界善学无学心此从四心生除无学心以
无学人不退作学故瑜伽说次第者初从色界心生
学心无色善心亦生学心若久习者欲界心后亦生
学故无学心无间生四心除学心彼从五心生如前
说此中应为偈颂束三界也。
卷七 第 99a 页 X48-0099.png

十力分为四初三自在未自在者入出相第四定差
别相次五退起惑等相后一身边生起相初三中初
一自在入出相次一未自在出相次一未自在入相
应从第三串习为初以自在胜彼先说一一应思。

超地作法以四门分别一明超地多少二约处分别
三约根四约人一超地如文及显扬论第十八伽第
十二等说二约处唯在三天下有说法人故非北洲
此约二乘若菩萨通欲色二界除无想北洲无色三
约根分别唯不动利非馀地前菩萨迂回利根能超
直往菩萨八地以去根齐等者能超四约人者此有
二说一云唯第八地巳去能超馀不能瑜伽为正第
二二乘利根亦能唯二乘无学超离惑胜故非学人
菩萨通学八地以去无功用无相超第二即能未能
无相如大论第十二说出第二劫菩萨及佛据实唯
得如自上生显扬十八云欲界心生色界心等上界
菩萨二乘超地起下心名唯起自上心亦非下有巳
厌故乐欲中有下地心出古云变化心此不尔欲界
无变化心亦可非通性定通引通亦得起下异熟生
心威仪工巧心等无色界中许定心亦得起下无覆
无记异熟生心不起下地善心若有漏智生得不异
地起故若自在入在无漏有漏心中可尔随生上地
皆尔方便力中初未至有无漏必须先入第二未至
等不定圣者不入异生先入九十三卷说可勘等。

至力明定四谓退分住分胜进决择退分生退及住
卷七 第 99b 页 X48-0099.png
不生馀二住分生住及胜进并退分不生决择胜进
生住分及决择不生退决择生决择及胜进不生馀
二又说退生三不生决择住及胜进各生四种决择
生三不生退此二说中初约次第入定作法后约超
禅作法此中言净生净四禅定相出入也生染者若
依下品等说从退分定生入烦恼心若据超定说从
住分定入染污此约中品修定说瑜伽十二有四分
定无相入出大乘之中无决定种类故此义应思是
诸方便根本定中义如超禅定不依初退分非退性
能超故诸门分别如理应思。

九种命终心显扬十九五十九说一切烦恼皆能结
生何故此中唯说于爱润生有二位一明了三性位
容起一切烦恼若明了有覆位唯起于爱又望正命
终有近有远远通三性近唯是贪此中如别抄及自
本说十论第一有凡圣润生及五十九等说何故十
二支中爱初取后此中末后唯说爱种五十九说约
润有爱中有等位起馀烦恼故一切烦恼皆名为取
不定取爱如五十九说相状不还润生为二解一亦
用现生自地者如初二果二唯用种曾得满道故正
命终戒贤师唯第八胜军亦有第六然唯识有二义
在十證中即古师说菩萨受生唯悲愿者彼云即瑜
伽云七智所引即诸菩萨唯在悲愿智力也即若生
有死有中有初心及末心一向是善此亦不然若说
第六受生命终可有此义然岂无异熟耶即唯将死
卷七 第 99c 页 X48-0099.png
中有末心唯是善故若说第八命终受生即无是义
唯说润生俱是善故简别诸人所缘缘中萨婆多等
缘有生心无非所缘故依经部缘无生心心横计故
今大乘说本质可无影像必有不同二也依五十二
说及观所缘唯识第八等说好。

若义是似此显现心心所生因者彼云义者是相分
义似此见分显现以相分不离见分故即此显现相
分与见分心心所作境界牵生心因彼相分既从见
分生巳此见分还能执著彼相分为人法等此见分
照知相分名作显了内證以相离见无别体故名内
證又解是影像义似此本性相显现能与见分心心
所等作境界牵生心因彼见分既生巳还能执著此
相分境显了内證等如前解此即以显现相分为行
相虽有此义若缘无本质法何所似也又先未说本
质如何即名曰此故以义为此然前解非善以见分
为行相义准可知今解义者总谈境界行相有二一
影像相即似本质二见分似影像故心心所者若依
前解似实自證分等皆名心心所若依后解似唯自
證分等名心心所以见分入能似故或亦有见分变
异上解所缘心起带彼相故生因者前解缘义能生
心后解通真如缘一切无本质缘彼现生因谓能缘
心执著者非量显了比量也内證者现量也此二十
九所缘或有所缘名所缘识体为所缘随义应释无
想定心心所法能灭心故名为威势馀准可知无所
卷七 第 100a 页 X48-0100.png
缘中如唯识第七卷抄一境应四心等如别抄明。

三同分彼同分中旧云十八界种子皆是本识缘故
一向是同分若现五根五境本性相一向本识缘同
种子若过未者望本识是彼同分色等五境若五识
缘即起唯是同分五识不缘即不起亦彼同分真如
与法非即非离绝诸戏论是故于真如不可说同分
彼同分五十六云唯内界中思量同分等非于色等
外诸界中以无根识合取境故法界有所缘心所如
心说无所缘者如色等说论言不离识者明眼根不
离自分识言彼相似根者彼者取识同时相似根以
大乘识共根一和合假说名见识与根更互说相似
亦可彼者彼见色眼前后自类相似于其色境相续
而生此释同分眼离识眼自类相似相续生是彼同
分眼根与识俱识相似者明识前后自类相似相续
生准此文五识是相续生即同瑜伽六识望六识是
等无间缘若说五识非相续者此中文约六识合解
同分法此偏约意识前后相续就胜而说若据五
识不可说前后相似相续此解同分今解与字或通
下谓与识俱与识相似非根至相似俱为同分果境
识相续名相似此义为正此论不说识为同分不说
识自相似故又准前释彼者谓作识义与识相似根
者今识根俱同分如瑜伽若彼与根自相似此论说
斯为同分故今识相似若与字通下即根唯是同分
不同瑜伽若但言识自相似即同瑜伽根识俱同分
卷七 第 100b 页 X48-0100.png
此中五识唯同分无彼根具二种者今云解内界思
量同分等故下解彼同分然彼师意云谓文说诸根
离识自类相似相续生何处说识相续生义今解分
者类也同者相似诸根识俱识根相似类应名同分
心所亦尔此中意说同取境类故离识根目相似相
续生是彼同分五十六说唯根所摄法思量同分彼
同分法界有所缘如识无所缘如色故识唯同分无
未来识等故准此六根界六识界法界小分名同分
彼同分馀不说也先与识合取境义故此中伹说五
根为同分者识不起即无起必同分根通彼同分此
中显具二门唯说五根瑜伽五十六以心心所有同
分故合说亦不相违然不说识界伹根次说又此观
答初问五根心心所互相似故后答第二问唯举五
根具二门故五根为我与识相应不相应今言是根
非是我耶执受中此唯能生于受即五根四境五十
六说通十色界成唯识第二说通种子然五十三说
执受有二义一若识依执名有执受谓识所托安危
事同二以此为依能生诸受此中约后义故九界除
声瑜伽约现行唯初义故通十色界唯识通现种依
执义说故通种子也大好。

问唯现在非过未发毛等虽现在亦非如成唯识第
二卷中巳解身自在转我疏有二解今解外道我于
身上法转自在纳受舍者巳执受令除断也是身根
等自能生取执我也二十二根六门分别一说根意
卷七 第 100c 页 X48-0100.png
二释名三体性四废立五约界地处成不成六诸门
分别义异初婆沙相应蕴尼乾说一谓命根是故彼
不饮冷水不断生草吠世立五根眼耳鼻舌身僧伽
说十一根谓五量根眼耳鼻舌身五事根谓手脚大
便小便根及意根或立百二十谓二眼二耳二鼻舌
根身根意根命根五受信等五根如是等有二十六
趣各有二十故成百二十也复有外道说百二十主
不说根天主龙主修罗主人主等经百二十处然般
涅槃为止彼意故说等也实体有十六废立对无为
有为于有为五蕴中识受全想全不立馀色行少分
立之。

问何故色中少分外色等不立根也答若是内处依
相有情数大威势立之馀故非非唯有情数故受中
何故舍不分二者如唯识第五解想蕴何故不立为
根无根相故根者自力自功用立之想不尔故又为
他所覆善想慧所覆又忆不忘世言是智慧故不善
想为颠倒所覆故如无常常想颠倒行蕴中何故烦
恼非也烦恼威势力少故虽复能令沦没生死远离
涅槃以是下贱法可诃法故若尔何故染受立也答
受于恶有威势力如狱正虽所任下与其胜交通故
触等及馀善等何故非根耶根有二义一是道方便
二通禅道信等具二触等非道方便亦非禅道故轻
安及舍虽入禅道然非道生义不遍故不立根。

问何故受三性皆根慧念等唯善耶答受于染净用
卷七 第 101a 页 X48-0101.png
胜齐立为根念等但于出要中胜唯善中立如染污
慧邪见断善故不相应中何故命立根馀二十三非
耶无根相故命一向是总报从业生故无想天唯别
报非总众同分等同二故非也无为何故非也究竟
之处无有根是无为也如是蕴灭非蕴故三苦苦苦
者下苦别名上苦通称性自逼迫更增逼迫逼迫中
逼迫其坏苦体亦尔然此增故独得其名或下通名
上别称是逼迫苦痛之苦勘疏有二解今复亦尔此
复解故有三共根相应名苦苦可尔如何境名苦苦
相从故根中如五识及七八根馀坏苦等在何识处
相离皆如理思成实论一识一所萨婆多一识多所
上座部多识一所粗细二识转大众部多识多所然
非自类。

四食一释名二出体三辨废立四界地五断之分位
六诸门佛地论云任持是食义六释释名体如唯识
第四摄论第十及对法第五皆略有四种一不净依
止住食等二乘因果相望准知废立中何故受想非
食耶非任持故无漏损有非食可于无漏者身六十
六有七因任持明废立九十四卷亦明食若依方入
蕴经涅槃经等并明中有四禅等并具三食约粗说
故瑜伽中有四食有细段食故本地第五六十九五
十七亦然通见修及不断四句分别者段物亦食也
等如六十六诸门中一三性可勘摄论第十等二漏
无漏三内观察门如瑜伽说四过患门如涅槃第三
卷七 第 101b 页 X48-0101.png
十八如旷野食子肉及婆沙说瑜伽三食为因三苦
生起三苦中一出体二释名三相摄四界系五三性
显扬十五说瑜伽第一说勘相违等文以法为依先
离苦苦次离坏苦后离行苦以法为依离者显无诸
苦无忧恼故此明出苦相解体合有三苦废立如显
扬十五因论生论何故五识苦生必由他引起缘意
识苦根由种引生以有差别难应齐以于引之应思
我有情等如八十三解摄品十一如五十四相应中
初三种即三种不相离如大论第三六十九说彼师
不解此文然彼师三种成就亦错可勘五十四大好
与此少违。

断善根一名体二能所断分齐三明品数起不起四
明断善邪定四句分别五明善根相续差别顺益名
善能生名根邪见在身善根不续目之为断此中亦
以不和合非得为体既属本识唯无覆性先明能断
中一明人欲界异生起大邪见非上二界唯人趣非
馀四三天下非北男女俱能唯见行者瑜伽第一云
谓利根者故二明见邪见居断坏一切事故非馀惑
唯苦集下有漏缘惑或通迷四谛有漏缘惑自界非
他界谤因果俱能谤因如无间道谤果如解脱道前
与成就得俱灭后与不成得俱生次明所断种体唯
有漏羸劣可断故成邪见无无漏故唯生得非方便
为三界为一界如婆沙二说唯断欲界者是欲令数
满所以说三界为现行为种子但现非种如大论第
卷七 第 101c 页 X48-0101.png
一说品数者为一品为九品虽有二说今大乘九品
断胜九品现行可断故不起馀心而能断九四句分
别有二四句如婆沙。

续善根以七门分别一续时近远二辨续品渐顿三
断续多少四现未两续入圣不圣入五断续识异六
约烦恼分别七约有无邪见正见分别瑜伽第一有
续善根及俱舍说阿颠底迦毕竟义不得涅槃处生
死也一阐底迦乐欲义乐生死故阿阐底迦不乐义
不乐涅槃故如所缘缘种子三解如常。

等无间缘中无间隔等无间者此中准唯识三释一
云五识唯一念自他前后不相续故自他相望皆非
此缘必第六识所引生故唯以意识为此缘第六识
以前六识为无间缘七八二识唯自类为缘释此文
云中间但无随一识间故是此缘此师之意前念一
识与后六识为缘前六识与后一识为缘第二师意
五识相续自他相望俱得为缘第六意识以前六及
七八为缘出定等心由七八引故释此中云入定心
望出定心不以此为證师子觉文故七以六七二为
缘八以六七八三为缘第三护法正义唯自类为缘
此中言无间隔者无自类识为间虽不取释文为證
然解此释云中间无异心隔者非馀七识名异识但
与此刹那识异即后自类异识如第一念非与第三
念为缘中间有自异第二念识故不尔如何下文入
定与出定心为缘中间有七八间故瑜伽第一说退
卷七 第 102a 页 X48-0102.png
有五缘一性软根是总句此引发力二数思惟形相
故即此忆念作意二力三受行顺退法故即此境界
力四烦恼所障故即此因力此中伹有自缘无彼恶
友摄故或彼受行亦摄此引发力受者境界行者习
行故引发力其彼性软根即此五本性此文不足无
种性及恶友然此五即彼若纵性软及逢恶友无引
发力等亦不退故彼思形相此开为二境有曾得未
得别故开彼总是思惟故合相续力中何故第七有
分齐唯缘一处故第八无分齐缘多处故此依正义
若馀师义随应可说。

有异无异中五识同故不说唯意别故说有无事中
但略举见慢明人我中取我见慢其法执中即邪见
或边见等及非五见馀一切邪慧馀无明爱等在相
应中一处解成差别境非真虑起證真智不成故随
三慧转引三慧故此言安立谓境假施设非后得智
安立说也等馀二类二类取定境类及幻等类若义
义性成或二一物或初是境后是道理成就简择者
等摄论云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总是一人今简择谓
入真无漏有智得定谓得后得智修法观也或初是
闻思位后兼修慧位。

增上中有九初三通增上后六别增上一切为依止
缘总名任持势力相招彼名引发同时助力名俱有
馀者可解此出三缘不摄增上此中五识五根及随
彼心所解同分彼同分可知之其意识与五同缘者
卷七 第 102b 页 X48-0102.png
名同分不与五同缘者望五识是彼同分即此意识
自心心所缘馀境故不起定巳起必有同亦名同分
望五根识境缘别故名彼同分其第七识准五识一
向彼同分第八识于五亦同彼同分同缘用不同缘
用故其第七八识自类一切非为同分俱起故其意
识与五识俱通缘境者望同五识可名同分望缘馀
境一切是彼同分六望七同缘者同分不同缘者亦
名彼同分第六望第八亦缘第七八一切非同分唯
彼同分由此互为依作用同者可名同分故纵今诸
根互用五识虽同境亦非同分不相似依彼唯现在
有同分彼同分非过去无体故。

问苦苦体即逢苦缘所生苦受及根相应等总为苦
苦体其义可知其坏苦体即乐自相及根境等为体
其此乐无后苦三苦中是何苦苦苦相易知故逼迫
生故问若尔乐无后不生苦其乐应非坏苦答种类
故是又如菩萨等乐无不生苦设有苦受当为利起
故非苦苦及坏苦今据体性并是何妨故菩萨受苦
是苦苦虽无彼报亦有彼体故入变坏心初乐受相
应此变巳与忧相应或爱不相应但有忧起亦有坏
苦爱苦根非定苦苦乐喜根定坏苦即三禅下有随
心简四禅显扬十五初二苦唯欲界后一通三界以
八苦摄三苦故爱离求不得唯在欲故生等四苦虽
通三界彼无外缘俱行苦故下界有外缘通苦苦摄
问若顺苦受境亦苦苦者缘乐为境坏巳苦生此乐
卷七 第 102c 页 X48-0102.png
何苦收答体坏苦相从苦苦苦受等亦尔一切应思
行苦中但是第八释论论师据胜一切位中定故下
答中二门中除三界少分一切皆苦故十五界全行
苦也此依二乘等说佛则不尔故勘瑜伽论谈说三
苦匆匆不果勘之食中后四句略无欲界异生依欲
界离欲者今第二为明显故巳證大威德菩萨依第
四食入第三句依于三食入第四句故摄论不违。

复次蕴界处差别略有三种谓遍计所执相差别等
者中边第二劵此蕴等十各有三义且色蕴中有三
义者一所执义色谓色遍计所执性二分别义色谓
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别以为色故三法性义色谓
色之圆成实性正立此同此中下文云当知此中依
三自性及多分依数取趣无我理说三种相者辨中
边云为除十我见故说十善巧以谓一执一性二执
因性三执受者性等此中标名说蕴等法各有三相
故依三性体说三义相既破我见故依数取趣无我
理说此三义相别义依总理故能执别故说所执三
科差别据实所执实无差别体实无故有当情现故
所分别相者色等离名分别安立为三科故名所分
别或所遍计故名所分别此中相者义也体也非相
状相分真如无故四差别中相者体也分别义也依
止身也依身辨异故相续者刹那起尽也初破我执
次破聚想谓一合执破卫世师一合执或谓法体但
随一聚实有今分别之非一聚实第三若一切有情
卷七 第 103a 页 X48-0103.png
蕴等无别不作便得虽作而失他受思故。

摄聚有二初明摄后明摄利初中有二初颂本释论
依法体义合释十一摄后释师依事及法别明六种
摄初中有三初总摄举数次随别解后释论师诸所
明摄然十一摄中分为五一体用相以摄初三门是
第二相从随顺摄次二门是第三依假辨体摄次二
门是第四全半体用摄次二门是第五世俗胜义摄
次二门是瑜伽五十四初明蕴处界互摄即此第十
彼论后明十摄此馀十总十一摄彼论相摄以自共
相所摄以二相摄三别法今以体摄体自共相不离
体故各据一义彼论界摄现行为种所摄此论第八
识摄界明现行即种所摄馀八皆同种类摄者中边
第二三义解蕴一非一义其十一种故二总略义如
是一切略为一聚三分段义说名色蕴等各别安立
色等相故界处等皆有解者如彼义说伴摄者如一
切有色等是互眷属便无彼事第四破安立住想谓
常相安住不灭故故知四中第一破我第二破法第
三破顺世等计界同四大起尽常住还于四大不作
而得作巳不得第四破僧祛等常住之计。

六种中有二初二依界别后四依身别凡身一类总
立为一圣有众多故开三种其等持既法非外门便
内门摄胜彼理故或此通二句界系异顺理故通二
六种摄中不流散摄诸三摩地摄馀心心所与触何
别令心心所同触境故定摄流散触来对尘故二别
卷七 第 103b 页 X48-0103.png
也本地出体三科故通无为后之三品辨差别所以
不通无为无为体非差别故其相应品有二初释相
应后解胜利初中初标列后随释六中初三辨色聚
相应体用相顺故第六辨心心所聚相应具四等故
中间二种五蕴相应俱有相应者一身五蕴同起尽
故或大四相或刹那相诸有为五蕴是起尽必同必
无心法正生色法正灭必无此事势用等故极迅速
故今且举一身作事相应者异五蕴作业同故亦说
相应五蕴皆然以相顺故如五根同观二业齐作五
尘令用色三相应中第一是同处不相离第二和杂
不相离第三相杂不相离如瑜伽第三五十四六十
五说同行相应中有十五种初是相应之中体义具
四等故后十四别十四别中分二初之四个相应一
切心心所通相应道理必须他性非相违同合同类
方相应故后之十相应随增义说然分为五初三是
定不定相应次一依三受显相应次二依位相应有
心无心无心之时非相应谓相应之法为他间故非
前后相应次二依界后二依曾未曾相应同行者行
相也依本质同一故又行者缘也同缘一境故即通
一切无为及本质所缘故相应中曾未得者此中依
种类而说一切有漏种类皆曾得一切无漏皆未曾
得若依势增名未曾修旧名曾得有漏别脱定俱戒
等名未曾诸佛第二念巳去无漏皆曾得是修旧故
前分位相应唯取心心所不取馀蕴此中上下同故
卷七 第 103c 页 X48-0103.png
能念染净识蕴此四执皆名执著今皆舍之此乃偏
释心心所不论初五相应以胜故前同是馀。

得品亦有二初别解得非得后辨胜利初中有二初
明得非得后释善根断非得初中有二初标后释标
中有二初指前相后列差别种子成中有二初体用
合说成不成后唯辨染法体成不成初中有三三界
别故生得成唯云随生地者以说种体定成三界起
现行用唯在生地不同烦恼等彼可起上故种子成
中不说无记准义应有如五十二及此下文自在中
唯言一分无记以略故不说二性胜故说今又解今
此为不同瑜伽瑜伽染法生得善法唯依生现用说
成不成所以言定伏邪见断无记依断缘缚说所以
云圣道不害种子中说无记此论据体用二门三乘
通说非唯依佛无有不起用及无体位所以隐不说
据实准下是其种子成就不成就论初依体用令后
起对治道下正依体解此中初依世道见修烦恼及
依识分别修惑中理事惑等皆应思准名成不成自
在成中世出世总也静虑者四禅也解脱即四无色
解脱或八解脱或一切无漏定皆名解脱三摩地且
三界等持闻思修也三摩钵底等至唯上地修慧等
者等等引等一切功德既有世出世随应有性无性
有性身无漏依有用无用有漏善中亦依有用无用
皆应广说若巳断善根者前烦恼种子论师以他地
可他地现行故即通论一界三界种体用成不成生
卷七 第 104a 页 X48-0104.png
得善决定唯起自地但论成于自地他地等义准即
在成就中然未论自地成不成故今对说邪见种名
不成此缘有性人总说体成用不成若非涅槃法者
无漏一向不成有漏者不断人体用俱成断人体成
用不成其断善人加行善断用生得善根断用亦名
不成共定不能生现故馀如理思。

断善根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所依四品数
如旧抄五依识所断通六识能断唯意识瑜伽第一
说故一释名者瑜伽第一云此中种子亦名善根无
贪瞋痴亦名善根伹由安立现行善根相违相续名
断善根非由永拔彼种子故即现种有漏自欲界三
善根皆名善根非无漏未有用故唯生得非加行先
巳不起故非上界果不起上界生得善根言断三界
者能令无由起故先未起邪见种子势力能令现行
有相续起瑜伽云由利根者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
行法故即是因力随顺彼恶友故即是缘力彼邪见
缠极重圆满至究竟故即能断自性彼于一切恶现
行中得无畏故即以无惭无愧而为助伴无哀悯故
即以无慈悲为性力引能断善根善根之断名断善
根二出体即以欲界增上现种邪见为体如种不得
染污因名为非得果性自是烦恼同亦名不得不得
圣性故此以染污非得为体古人同小乘唯非得为
体彼由善根不起之位假呼召故不以为体若尔烦
恼断应以非得为体亦非唯现行邪见为体现行不
卷七 第 104b 页 X48-0104.png
起善应续故亦非唯种未起现行先善根应断故今
取增上品种能生现行用现行心为无间解脱能害
善根亦可言邪见种名得善根种名非得非得为体
损其用名非得体有故得应名有善根其用无故非
得为体此以假法为体此种依在本识随所依无覆
无记然通四谛邪见总拨无四谛行相故或唯取苦
集二谛下自界缘无因如无间道无果如解脱道邪
见能断瑜伽说增上邪见至究竟故三所依者唯欲
界非上二唯人趣非馀四三天下非北洲男女非馀
身唯见行利根故馀一切无恶见故以出离坚固烦
恼亦同故。

续善根以五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时节四品数
五识瑜伽第一云由性利根故见亲朋友修福业故
诣善丈夫闻正法故此二缘力故因生犹豫證决定
故因力也还续善根犹性利根逢见胜缘心生疑惑
为有为无故能还续以欲界生得善法种子能生现
用及现行为体不以现为体不生意应不续善不以
种为体后善缘不行应名续善根故通以现种为体
如前所断可假名得为体二释名者由能令种有生
起用现行续往善根而起者续善根善根之续往善
根名善根今善名续善根即续今善根也二释皆得
三时节今后俱得造无间不造无间皆得阿阇世王
今身续故不同小乘造无间者今身不续然涅槃经
云入地狱时出地狱时续善根者轻者入时重者出
卷七 第 104c 页 X48-0104.png
时缘力因力二轻重故又言中有受不受报以论轻
重受者重故死时续不受轻故生时续若见与报相
生故或有由常见断死时续断见断生时续四品数
九品一时续断难续易然次第起必以生得初续五
续识者唯意识瑜伽第一云意不共业由疑续故然
初续起如此第六识。

论本第六卷

就解决择分中大文有二初彰此分总有四品第二
随标广辨于谛品中大文分三初总标谛决择有四
次随标释后于第十卷解道谛巳问答分别十六行
世出世间有何差别或分为二其问答十六行属道
谛故于苦谛中有二初出苦谛体性后辨苦谛四行
初中有二初略唯显体相后广显诸经所说谛相差
别初中复二初解苦谛相二解无漏净土相或分为
二初总标后别解别解中分二于第二器世界中分
为染净馀别分段一一应知。

第二明其四行中分二初解四共相后问前说无常
下重逐前难解初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分段一一
应思重逐难释中分二初广前无常后略有八种下
广前苦广无常自有二一逐难释外器无常二释粗
细色前苦相中有二略有八种下广内苦内苦中分
二初总广内苦后广死生苦。

净土以五门分别一出体三土体异二释名得名三
能生因四能生人五诸门维摩经螺髻梵王语舍利
卷七 第 105a 页 X48-0105.png
弗勿谓此佛土以为不净等佛足指案地梵网经说
千叶华事十地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涅槃经
第一云尔时三千世界以佛神力地皆柔耎无有丘
墟土石沙砾等第三因中有漏无漏随本末因诸识
所变别无垢称云布施是净土等依观经孝养父母
等为因依涅槃二十一下涂扫佛法地等生净土中
观经云临命终不遑念佛遇善知识十念成就即得
往生佛地无性皆言胜出世间善根所起馀并远因
此为近正因诸门者即十八圆满等义天亲往生论
二乘种不生观经云中品巳得阿罗汉彼论据定性
不生经据不定性往生论女人根缺不生观经韦提
希等五百女人同皆往生彼云修因通女生彼男身
此亦难解鼓音王经无量寿母名殊胜妙颜如何通
无量寿经五逆罪不生观经说逆罪得生彼者造逆
断善者不生造逆不断善者即生又善趣巳前常没
造逆以为下故善趣位中遇缘造逆说之为上如阇
王等亦忏悔等令罪灭生彼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
佛所觉即唯自受用土及佛所变受馀受土尚非得
静虑者等者为非二乘等知谓一切菩萨所见之土
况得寻思者能知之又静虑者即随下人所得妙定
不知上人土故又诸菩萨名得定者亦不知佛土本
所因故生苦瑜伽六十一有五一众苦所随谓地狱
一向苦傍生鬼界及胎生卵生生时即此名苦所逼
此狭彼宽此必胎位逼迫故依人道令生厌故彼通
卷七 第 105b 页 X48-0105.png
实说彼第二粗重所随故即三界烦恼种子随逐生
故此说三摄八故不说之上界无苦苦故彼第三名
苦所依即此第二第四烦恼所依及第五不随所欲
此中不说彼近故非苦苦故又此即此馀苦所依摄
尽馀一切法如理披准彼老五衰退总是此中变坏
摄五谓盛色气力诸根受用寿量五十五三八相摄
有二复次初门同此后门前七苦为苦苦因七生烦
恼是坏苦故据实三八相摄中前生苦等四为粗重
所随等上界非无以多逼迫说显苦苦坏苦二唯下
有依欲界立前七苦依三界立后一亦无爽安立真
如门者谓依行苦为门前方便道施设观真如后后
得智證知行苦名彼境界或后得智差别安立真如
理而得为门證知此为行苦故名胜义由理无之门
知逼迫故。

十二种无常中分三初七通内外次三唯内后二唯
外初七中分二初一观所无次六观所有观所有中
分三初二观微细无常次一观外粗无常后三观世
无常现在当来过去如次次三观内中初观总自体
次观分段转变后观微细心行外二中可知粗相四
大变病也时分变老也寿命变今处死也器世成坏
勘瑜伽第二第四于中有三一所成坏二明灾顶三
明小中劫火坏下起水风俱从上从上成至空居四
天后方乃成地天等劫究竟满小三灾出谓减末劫
方出故瑜伽二十劫增减此唯十八向减向增故不
卷七 第 105c 页 X48-0105.png
相违由此劫数显色无色天寿量者据寿分初禅下
同欲界坏以六十劫为梵天寿故福尽死中贪定上
界死福力减尽欲界死寿尽死等如瑜伽第一及第
五寿福业尽死如瑜伽第一有三死前二同此第三
与此别彼依九种缘死谓食无度量等然论三界总
异熟尽名寿尽死别福力尽名福尽死不但别异熟
一切善福势尽皆是如彼乏少瑜伽唯依此说福尽
死贪定亦尔业尽依身总报业尽不说现报非总故
不说不定不定故然初二皆虽是业以现寿命福力
二增得别称于二时定总报与斯业有业生此无业
不生。

苦相中有二初辨别指前后释经意经意中有二初
引经后释释有三复次初以三无常释次以苦品生
乐品亦灭舍品俱总不过二法所随中有八苦故佛
言无常皆苦此则不然与初解别今解有生灭二相
所随行中有八苦性说为无常故苦前以三分无常
故苦今以有生灭二无常故有八苦第三段一切有
为中有八苦相可了知者名无常苦简别无漏有为
初大段中有二初释后即依此义下引證成前空相
无我相何差别空相遣行犹远方便无我行者存行
近方便也观蕴界处非我相故三乘随应生法差别
以此为门入真观故。

广无常中有二初立无常相后立粗细色大种造色
慧折故云无常有八故初六以色准心后二以后准
卷七 第 106a 页 X48-0106.png
前六中初五散色准后一定色准散色中初四内色
准后一外色准无常体中有二初释大造后解极微
初中初问后答答中初总答次别答别答中有二初
正解后多少广苦中初处依后明苦分位明死有三
等或八不寂静等宗明本有次明死有次明中有后
明生有或八种苦初五异生后三依圣或初七依实
后一非实初中初三欲界后二上二界欲界有寂静
苦当决定能寂静苦故或解脱分位即名寂静与馀
异生不同然唯说欲界其上二界不说此种解脱者
即此寂静摄与前类同故不说或上二界于此生果
必定无能寂静苦义死苦有二初明将死正死后明
死相即上下渐冷是无记心死中明利心位即二时
谓三性心时润生爱时不明利位即正死位或由阙
二缘自立加行不能思量前造善不善故或无他力
引生善不善故无记或由加行无功能者此有二义
一云自心力微弱不能自照量前所造善不善设有
他教亦不能起善不善起工巧威仪异熟生无记心
而死二云前发二缘三性心位此是即我爱心位见
谛巳去对治力强初二果虽起当损力故微弱不违
全无异生力弱贪强盛起善功能一一损力所贪伏
故起无记释论云当知依我爱相应心位前说者此
通论三性心位其此正命终心及我爱心略而不说。

中有十门分别第一现前相瑜伽将死死巳二相别
此中通论第二现前处所在欲色界正受生位正受
卷七 第 106b 页 X48-0106.png
生位必有中有故无色命终生下位非生无色位或
正受生位即欲色界死还生下二界于中有正生处
即今身死处现无色界死生有色界时即无色界死
处现死处虽无别处即曾于欲色界死生彼之处即
于彼死处受无色异熟故虽经劫成坏彼处中有现
故言命终后位勘此文意前解为是欲明三界有无
中有故所以涅槃或说有中有或显无中有欲界速
者无有中有如人变为大虫等无故陷身入地狱地
狱边起无故不将人身入地狱受苦故近彼死或转
彼异熟不为业脱异熟熟故如人为大虫等第三众
名中瑜伽云亦名趣生故名为等第四寿限者势力
故极七日欲色界皆尔有解云资香设七日色界者
如何彼不过七日生决定故不待父祖等处故此名
寻香唯在欲界色界不尔无香可寻但名中有等故
随义可知勘随愿往生经百日齐等事第五中有造
业随先串习十业俱作等应分别勘之云何有杀盗
等入胎经菩萨中有中教化中有故勘之第六睹见
同类有情瑜伽第一分别善恶趣第七中有形似当
生处形俱舍言天首上三傍地狱头归下瑜伽云人
天趣面傍三恶趣面睹下第八所趣无碍其见亦远
过神通境不如生西方过神通量思勘第九终没结
生瑜伽广说其相第十起惑资生瑜伽亦说其相生
有中瑜伽受生相及第四卷处胎相等如彼。

四生以诸门分别何界趣具定业因等缘證入位如
卷七 第 106c 页 X48-0106.png
瑜伽第二卷释名勘部执抄。

集谛体者佛观缘起老死有二生因粗生细生俱名
集谛即有漏苦皆名集谛若依唯识十二支皆苦谛
苦亦集谛若依此文异熟果及外增上果名苦业烦
恼名集初门分别体次门通别体后门各别体集谛
有二初问后答答中有三初总略答次烦恼者下广
分别答后明四行相初中复初明二法为集后释违
经爱六遍行缘起下卷亦释遍行次解四爱如五十
五准下世遍行爱三世何故过去不说唯言四种据
增行说据实缘过去亦有体境二爱或过去现行同
入巳得体境门故唯说四三求欲求淫欲以名唯眼
妙欲境胜故有求二界内身自体胜得总有名邪梵
行求邪求解脱不脱生死正法正求脱生死故不入
三求第三求通三界俱求解脱故欲求通善染有求
唯善邪求遍善染无想善等亦是善故相中六相古
云疑见慢痴贪瞋如次是六相此即亦根本自相故
五十九云烦恼有二相一自相即贪嗔等自性所摄
即此六是二共相即前生时不寂静是三差别相谓
结缚等大论第八亦有共相今解不然此是释论说
六共相唯识第六有师解云此散乱等是烦恼共相
非自相即前第一卷巳解讫或借其随烦恼六名显
诸共相故或八大随惑遍染心王合诸烦恼六不寂
静颠倒一一应合有我知二合相放逸是懈怠放逸
二相无耻不信相如不自耻颠倒者皆随所应迷理
卷七 第 107a 页 X48-0107.png
事故无耻者此通三界共无耻故非无惭愧也染心
乱皆有微薄不羞耻故。

烦恼缘起有三瑜伽第八有六彼第一第二第六即
此中三彼第三亲近第四邪教第五教习此中不说
此说决定内缘彼说内外故不相违。

境界中有四初总明缘烦恼及事第二明下上相缘
第三明无漏缘第四明有无事缘诸烦恼相缘中见
道十互相缘亦能为因通缘五门修道自类相缘不
缘见道者不尔见修便无差别此中文总瑜伽第五
十八亦言十烦恼互相缘及事事者境也理事俗事
事者体也烦恼所依所缘事上缘中意取唯识第六
会之此中除贪嗔慢我见不缘上地依多分粗相说
非尽理边见随身见后生故其中唯说相应无明缘
他地者亦据多分亦有不了上地痴故上烦恼不缘
下依多分说或随转故缘无漏如唯识此中总故分
别所计境不离分别者依无体用境故一切唯心有
无缘中五十九与前第五卷同五十八说见所缘名
无事馀名有事顺正理引经说无事有事缘经云见
道所断名无事修道所断名有事一释萨迦耶见名
缘无事生馀之九种以此为本从本而说名缘无事
修道不然无萨迦耶见故言萨迦耶见一向增益邪
见一向损减俱不摄实事故名无事贪等从此本名
为无事修惑不尔故名有事三说见惑迷理无粗现
事名缘无事修道烦恼缘事而起粗现事境故名有
卷七 第 107b 页 X48-0107.png
事今大乘不尔如唯识枢要中说此卷据决定中随
一一增胜故说身边见。

相应品中贪不与嗔相应诸文皆同与馀慢等五十
五如唯识会瞋不与慢相应唯识瑜伽论约于乐蕴
慢不生瞋故苦蕴慢嗔俱见中据二取全三见少分
说不相应其实三见少分俱故瑜伽说相违与馀相
应者谓痴疑如唯识会说慢中唯说不与嗔疑相应
者馀皆准知。

差别中瑜伽第八有根及大此论所无故称云等此
但有二十五能合苦故名为结据实一切烦恼皆能
和合苦九唯增故此九结中嫉悭二种能令出家贫
智在家贫财故诸随惑中独立为结馀之七种即本
烦恼以见结为种作意思惟取结为种方便故故开
立之馀各自立合为二爱恚慢悭在家起结无明见
取疑嫉出家者障爱恚慢三结俱有因悭后有中贫
财因爱恚情非情起慢唯于情上生无明见取三为
邪亲近即种听闻思惟方便三故疑于正法无胜解
嫉贫其智故立有情非减非增俱舍云二唯不善自
在起故立为结又二数行为贫财因遍显随惑故恼
乱二部故如二十一俱舍说无明结中但言三界无
智遂言于苦集不解了据实亦于无漏无为不了举
重迷自他界者略无馀也以云和合苦故见结中论
我当解脱等是我见我当常住等是边见于佛法中
定无解脱等是邪见见取中弃舍八道执萨迦耶见
卷七 第 107c 页 X48-0107.png
等是见取及彼为先若戒若禁为清净道见取为先
所起戒取三缚中据实一切皆名为缚即相应识缚
是今据于三随增故非增减释论师解由贪嗔痴于
乐等受常随眠故随眠是随增染说在未来迷一皆
如是于善加行不自在名缚又大论第八及八十九
废立同下二喻初喻于善不随所欲后喻于生死三
受随增七随眠据实种子一切皆有若别相增亦随
增诸法及现起诸根本随增略七增故。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