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694b 页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0a 页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二
安慧菩萨糅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何等名为心不相应行。谓得无想定灭尽定
无想异熟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
文身异生性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
和合等。如是心不相应行。应以五门建立差
别。谓依处故自体故假立故作意故地故。二
无心定具足五门。无想天异熟除作意。馀唯
初三。
得者。谓于善不善无记法。若增若减假立获
得成就。善不善无记法者。显依处。若增若减
者。显自体。何以故。由有增故说名成就上
品信等。由有减故说名成就下品信等。假立
获得成就者。显假立。如是于馀随其所应建
立当知。
无想定者。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出离想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0b 页 T31-0700.png
作意为先故。于不恒行心心法灭。假立无想
定。已离遍净欲者。已离第三静虑贪。未离上
欲者。未离第四静虑已上贪。出离想作意为
先者。解脱想作意为前方便。不恒行者。转识
所摄。灭者。谓定心所引不恒现行。诸心心法
暂时间灭所依位差别。以能灭故名灭。
灭尽定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超过有顶。暂
息想作意为先故。于不恒行诸心心法及恒
行一分心心法灭。假立灭尽定。此中所以不
言未离上欲者。为显离有顶欲。阿罗汉等亦
得此定故。一分恒行者。谓染污意所摄。
无想异熟者。谓已生无想有情天。于不恒行
心心法灭。假立无想异熟。
命根者。谓于众同分先业所感。住时决定假
立寿命。众同分者。于一生中诸蕴相续。住时
决定者。齐尔所时令众同分常得安住。或经
百年或千年等。由业所引功能差别。
众同分者。谓如是如是有情于种种类自体
相似假立众同分。于种种类者。于人天等种
类差别。于自体相似者。于一种类性。
生者。谓于众同分诸行本。无今有性。假立为
生。问外诸色等亦有生相。何故唯举众同分
耶。答为于有情相续建立有为相故。所以者
何。外诸色等有为相成坏所显。内诸行有为
相生老等所显故。老者。谓于众同分诸行相
续变异性。假立为老。住者。谓于众同分诸行
相续不变坏性。假立为住。无常者。谓于众同
分诸行相续变坏性。假立无常相续。变坏者。
谓舍寿时当知此中依相续位建立生等。不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0c 页 T31-0700.png
依刹那。
名身者。谓于诸法自性增言。假立名身。自性
增言者。谓说天人眼耳等事。
句身者。谓于诸法差别增言。假立句身。差别
增言者。谓说诸行无常一切有情当死等义。
文身者。谓于彼二所依诸字。假立文身。彼二
所依诸字者谓。自性差别增言所依诸字如
𧙃壹邬等。又自性差别及此二言总摄一切。
如是一切由此三种之所诠表。是故建立此
三为名句文身。此言文者。能彰彼二故。此
又名显能显义故。此复名字无异转故。所以
者何。如眼名眼异。此名外更有照了导等异
名改转。由彼同显此想故。非𧙃壹等字离𧙃
壹等差别外更有差别能显此。字故无异转
说名。为字无异。转者谓不流变。
异生性者。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
流转者。谓于因果相续不断。假立流转。所以
唯于相续不断立流转者。于一刹那或于间
断。无此言故。
定异者。谓于因果种种差别假立定异。因果
种种差别者。谓可爱果妙行为因。不可爱果
恶行为因。诸如是等种种因果展转差别。相
应者。谓于因果相称假立相应。因果相称者。
虽复异类因果相顺亦名相称。由如布施感
富财等。
势速者。谓于因果迅疾流转。假立势速。
次第者。谓于因果一一流转。假立次第因。果
一一流转者谓不俱转。
时者。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何以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1a 页 T31-0701.png
故。由有因果相续转故。若此因果已生已灭
立。过去时。此若未生立未来时。已生未灭立
现在时。
方者。谓即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果差别
假立为方。何以故。即于十方因果遍满假说
方故。当知此中唯说色法所摄因果。无色之
法遍布处所无功能故。
数者。谓于诸行一一差别。假立为数。一一差
别者于一无别二三等数不应理故。
和合者。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因果
众缘集会者。且如识法因果相续。必假众缘
和会。谓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此识作意正
起。如是于馀一切如理应知。
如是等心不相应行法。唯依分位差别而建
立故。当知皆是假有。谓于善不善等增减。分
位差别建立一种。于心心法分位差别建立
三种。于住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于相似分位
差别建立一种。于相分位差别建立四种。于
言说分位差别建立三种。于不得分位差别
建立一种。于因果分位差别建立馀种。因果
者。谓一切有为法能生馀故名因。从馀生故
名果。
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
心者。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
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
习气故。习气者。谓由现行蕴等令彼种子皆
得增益。一切种子识者。谓能生蕴等诸法种
子所积集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诸法种
子故。又诸有情取为我故。异熟识者。先业所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1b 页 T31-0701.png
生故。阿陀那识者。谓能数数令生相续。持
诸根等令不坏故。又言心者。谓能积集一切
法习气故。
云何知有阿赖耶识。若无此识。执受初明了
种子业身受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释此
伽他。如摄决择分说。由八种相。證阿赖耶识
决定是有。谓若离阿赖耶识依止执受不可
得故。最初生起不可得故。明了生起不可得
故。种子体性不可得故。业用体性不可得故。
身受体性不可得故。处无心定不可得故。命
终之识不可得故。云何依止执受不可得耶。
由五因故。谓阿赖耶识先行因感眼等。转识
现缘因发。如说根境作意力故诸转识生。乃
至广说。是名初因。又六识身善恶可得。是第
二因。又六识身一类异熟无记性摄必不可
得。是第三因。又六识身各别依转。随所依止
彼识生时。即应彼识执所依止。馀无执受不
应道理。设许执受亦不应理。以离识故。是第
四因。又所依止应成数数执受过失。所以者
何。由彼眼识于一时转一时不转。馀识亦尔。
是第五因。
云何最初生起不可得耶。谓设有难言。若有
阿赖耶识。应一有情二识俱起。应告彼曰。汝
于非过妄生过想。容有二识俱时转故。所以
者何。犹如有一俱时欲见乃至欲识。随有一
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何以故。尔时作意无
有差别。根及境界不坏现前。何因缘故识不
俱转。
云何明了生起不可得耶。谓若有定执识不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1c 页 T31-0701.png
俱生。与眼等识俱行一境。明了意识应不可
得。所以者何。若时随忆曾所受境。尔时意识
不明了生。非于现境所生意识。得有如是不
明了相。是故应信诸识俱转。或应许彼第六
意识无明了性。
云何种子体性不可得耶。谓六转识身各各
异故。所以者何。此六转识从善无间不善性
生。不善无间善性复生。从二无间无记性生。
下界无间中界生。中界无间妙界生。妙界无
间乃至下界生。有漏无间无漏生。无漏无间
有漏生世间无间出世生。出世无间世间生。
非如是相识为种子体应正道理。又心相续
长时间断经久流转不息。是故转识能持种
子不应道理。云何业用不可得耶。谓若无诸
识同时生。起业用俱转不应道理。所以者何。
略说识业有四种。谓了别外器。了别依止。能
了别我。了别境界。如是四种识了别业。一一
刹那俱现可得。非于一识一刹那中有如是
等差别业用。是故必有诸识俱起。
云何身受体性不可得耶。谓如有一。或如理
思。或不如理思。或不思惟。或复推寻。若心
在定若不在定。身受生起非一众多。若无阿
赖耶识如是身受应不可得。既现可得。是故
定有阿赖耶识。
云何处无心定不可得耶。如世尊说。入无想
定及灭尽定。当知尔时识不离身。若无阿赖
耶识。尔时识应离身。识若离身便应舍命。非
谓处定。
云何命终之识不可得耶。谓临命终时识渐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2a 页 T31-0702.png
舍离所依身分。发起冷触或上或下。非彼意
识有时不转。故知唯有阿赖耶识。能执持身
随于身分。若舍此识冷触可得身无觉受。意
识不然。是故若无阿赖耶识。命终之识必不
可得。
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与四
烦恼恒相应。谓我见我爱我慢无明。又此意
遍行。一切善不善无记位。唯除圣道现前若
处灭尽定及在无学地。又复六识以无间灭
识为意。当知此中由所缘故。释义故相应故
生起时故。显了于意。何故圣道现前无染污
意耶。由胜义智与我见现行极相违故。出圣
道后。从阿赖耶识复更现起。以有学位未永
断故。又灭尽定望无想定。极寂静故。此染污
意不得现行。无间灭意者。由随觉故。无间觉
义是意义。当知此中随显相说。
识者。谓六识身眼识乃至意识眼识者。谓依
眼缘色了别为性。耳识者。谓依耳缘声了别
为性。鼻识者。谓依鼻缘香了别为性。舌识
者。谓依舌缘味了别为性。身识者。谓依身缘
触了别为性。意识者。谓依意缘法了别为性。
当知此中由所依故。所缘故自性故。建立于
识。云何建立界。谓色蕴即十界眼等五根界。
色等五境界及法界一分。受想行蕴即法界
一分。识蕴即七识界。谓眼等六识界及意界。
何故建立界处无别相耶。建立蕴中已说眼
等各别相故。是故从诸蕴中出界建立。从诸
界中出处建立。
何等界法蕴不摄耶。法界中无为法蕴所不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2b 页 T31-0702.png
摄。此无为法。复有八种。谓善法真如。不善法
真如。无记法真如。虚空非择灭择灭。不动及
想受灭。
如是建立八无为中。当知所依差别故。分析
真如假立三种。不由自性故。善法真如者。谓
无我性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何故真如
说名真如。由彼自性无变异故。谓一切时无
我实性无改转故说无变异。当知此则是无
我性。离二我故。何故复说此名空性。一切杂
染所不行故。所以者何。由缘此故能令一切
诸杂染事悉皆空寂。虽复有时说有杂染。当
知但是客尘烦恼之所染污。何等名为客尘
染污。谓由未拔所取能取种子故。令依他性
心二行相转。非法性心。以诸法法性自性清
净故。何故复说此名无相。诸相寂静故。诸相
者。谓色受等乃至菩提。诸所戏论。真如性中
彼相寂灭。故名无相。何故复说此名实际。无
倒所缘故。实者。谓无颠倒。此处究竟故名为
实际。过无我性更无所求故。何故复说此名
胜义。最胜圣智所行处故。何故复说此名法
界。一切声闻独觉诸佛妙法所依相故。如善
法真如。当知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亦尔。
虚空者。谓无色性。容受一切所作业故。无色
性者。谓唯违于色。无性相法意识境界。是名
虚空。意识境界者。谓法界摄故。唯违色言。为
别受等共有真如择灭非择灭无常性等。虽
兔角等亦是无性。然彼不与诸法相违。以彼
唯是毕竟无故。又兔角等非唯违色。由与受
等诸法共故。是故唯说与色相违无性相言。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2c 页 T31-0702.png
为别受等无色之法。何以故。受等自体是有
性相非无性相故。
非择灭者。谓是灭非离系。不永害随眠故。择
灭者。谓是灭是离系。永害随眠故。
不动者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苦乐灭无
为。
想受灭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止息想作意
为先故。诸不恒行心心法。及恒行一分心
心法灭。无为。
当知。此中有二种应断法。谓诸烦恼及此所
依受。受有二种。谓变异及不变异。如其次第
苦乐非苦乐当知烦恼断故。建立择灭二受
断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动及受想灭。烦恼断
者。谓除此品粗重所得转依。受断者。谓除此
能治定障所得转依。是故得第二静虑时。虽
證苦灭而不建立无为。以变异受未尽断故。
又若五种色若受想行蕴。及此所说八无为
法。如是十六总名法界。
云何建立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七识界即
意处。法界即法处。
由此道理诸蕴界处三法所摄。谓色蕴法界
及与意处。由色蕴摄十色界。法界即摄法界。
意处摄七识界。是故三法摄一切法。
如是建立蕴界处已。今乘此义应更分别。问
眼耳与鼻各有二种。云何不立二十一界。答
彼虽有二然界不别。所以者何。其相相似俱
眼相故。所作相似俱于眼境。眼识一所作故。
如是耳鼻随理应知。为身端严各生二种。何
以故。如是分布一界二所身得端严。不由馀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3a 页 T31-0703.png
故。问为常依一一眼故眼识得生。为亦依二
耶。答亦得依二。明了取故。所以者何。若俱
开二眼取色明了非如开一譬如一室俱然二
灯。同发一光照极明了。如是一光依二灯转
当知此中道理亦尔。问于一一根门种种境
界俱现在前。于此多境为有多识次第而起。
为俱起耶。答唯有一识种种行相俱时而起。
若诸段食与舌根合。当知身舌二识恒俱时
起。又声间断故。不从异处展转生起相续
往趣馀方。然譬于灯置在自处。能于一时随
其势力遍发光明。声顿遍发理亦如是。问何
故于近障声闻不明了。答声有对故。于障细
隙微少而生故不明了。问于六识中几有分
别。答唯一意识由三分别故有分别。三分别
者。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自性
分别者。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随
念分别者。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
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搆行
分别。复有七种分别。谓于所缘任运分别。有
相分别。无相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
污分别。不染污分别。初分别者。谓五识身如
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有相
分别者。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现境种
种相故。无相分别者。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
所馀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
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
污。或不染污。种种分别。问若了别色等故名
为识。何故但名眼等识。不名色等识耶。答以
依眼等五种解释道理成就。非于色等。何以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3b 页 T31-0703.png
故。眼中之识故名眼识。依眼处所识得生故。
又由有眼识得有故。所以者何。若有眼根眼
识定生。不盲瞑者乃至闇中亦能见故。不由
有色眼识定生。以盲瞑者不能见故。又眼所
发识故名眼识。由眼变异识亦变异。色虽无
变识有变故。如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于青
等色皆见为黄。又属眼之识故名眼识。由识
种子随逐于眼而得生故。又助眼之识故名
眼识。作彼损益故。所以者何。由根合识有所
领受令根损益。非境界故。又如眼之识故名
眼识。俱有情数之所摄故。色则不尔。不决定
故。眼识既然馀识亦尔。问为眼见色。为识等
耶。答非眼见色亦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
故。由有和合假立为见。又由六相。眼于见色
中最胜非识等。是故说眼能见诸色何等为
六。一由生因。眼能生彼故。二由依处。见依
眼故。三由无动转。眼常一类故。四由自在
转。不待缘合念念生故。五由端严。转由此庄
严所依身故。六由圣教。如经中说。眼能见
色故。如是所说六种相貌。于识等中皆不可
得。识动转者。当知多种差别生起。何故无为
立在界处不在蕴耶。无蕴义故。所以者何。色
等诸法有去来等种种差别总略积聚说名为
蕴。聚积义是蕴义常住之法无有此义。是故
无为非蕴所摄。何故即如是法以蕴界处门
差别说耶。欲令所化有情于广略门生善巧
故。所以者何。于蕴门中略说色识。于界处门
随其所应广说十七。又于蕴门广说受等。于
界处门略说为一法界法处。又蕴门中唯说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3c 页 T31-0703.png
建立有为法相。界门广说建立能取所取及
取体性处门唯说建立能取所取。由此唯显
取生门故。已辩傍乘义。今当释本文。
问如经中说眼及眼界。若眼亦眼界耶。设眼
界亦眼耶答或有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
眼。或有眼界非眼。谓处卵㲉羯逻蓝时。頞
部陀时。闭尸时。在母腹中若不得眼。设得
已失。若生无色。异生所有眼因或有眼亦眼
界谓于馀位。或有无眼无眼界。谓已入无馀
涅槃界。及诸圣者生无色界。如眼与眼界。如
是耳鼻舌身与耳等界。随其所应尽当知。阿
罗汉最后眼者。谓入涅槃时最后刹那。尔时
眼非眼界。非馀眼因故。无色界异生有眼因
者。谓从彼退堕当生有色界。以阿赖耶识持
眼种子定当生眼故。生彼众圣不退还故。无
有眼界。有身界无身者。谓唯生无色界异生。
彼唯有身因故。非处卵㲉等。彼必有身故。若
身坏灭寿命亦无。问若有意亦意界耶。设有
意界亦意耶。答或有意非意界。谓阿罗汉最
后意。或有意界非意。谓处灭定者所有意因。
或有意亦意界。谓于所馀位。或有无意无意
界。谓已入无。馀涅槃界。唯有意界非意。中
所以不取入无想定者。以彼有染污意故。问
若生长彼地即。用彼地眼还见彼地色耶。答
或有即用彼地眼还见彼地色。或复馀地。谓
生长欲界用欲行眼还见欲行色。或用色行
眼见色行色。或用上地眼见下地色。如以眼
对色。如是以耳对声。如生长欲界。如是生长
色界。生者。谓初受生时。长者。谓后增长。若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4a 页 T31-0704.png
生长欲界即以欲行鼻舌身。还嗅尝觉欲行
香味触。若生长色界即以色行身。还觉自地
触。彼界自性定无香味。离段食贪故。由此道
理亦无鼻舌两识若生长欲界即以欲行意了
三界法及无漏法。如生长欲界。如是生长色
界。若生长无色界。以无色行意了无色行自
地法及无漏法。若以无漏意了三界法及无
漏法。无色行意了无色行自地法及无漏法
者。谓依圣弟子说。若外异生唯了自地法若
住此法者。或有由先闻熏习力。亦缘上地为
起彼故。
问何故诸蕴如是次第。答由识住故。谓四识
住及识。又前为后依故。如其色相而领受故。
如所领受而了知故。如所了知而思作故。如
所思作随彼彼处而了别故。如其色相而领
受者。谓由随顺乐受等根境二力故。乐受等
生。如所领受而了知者。谓随所受取诸相故。
如所了知而思作者。谓随所想造诸业故。如
所思作随彼彼处而了别者。谓随所作业于
诸境界及异趣中识转变故。又由染污清净
故。谓若依是处而起染净。若由领受取相造
作故。染污清净。若所染污及所清净。由此理
故说蕴次第。若依是处起染净者。谓依有根
身。若由领受者。谓由有染无染等受。如其次
第染污清净。若由取相造作者。谓由如理不
如理转故。如其次第染污清净。若所染污及
所清净者。谓心有粗重无粗重生故。
何故诸界如是次第。由随世事差别转故。云
何世事差别而转。谓诸世间最初相见。既相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4b 页 T31-0704.png
见已更相问讯。既问讯已即受沐浴涂香花
鬘。次受种种上妙饮食。次受种种卧具侍女。
然后意界处处分别。以内界次第故建立外
界。随此次第建立识界。如界次第处亦如是。
问蕴义云何。答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
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
若近。彼一切略说一色蕴。积聚义故。如财货
蕴。如是乃至识蕴当知依止十一种。爱所依
处故。于色等法建立过去等差别。十一种爱
者。谓顾恋爱。希望爱。执著爱。内我爱。境界
爱。欲爱定爱。恶行苦爱。妙行乐爱。远爱。近
爱。由如是爱所缘境故。如其次第立过去等
种种差别。又有差别。谓已生未生差别故能
取所取差别故。外门内门差别故。染不染差
别故。近远差别故。如其所应于色等诸法建
立过去等差别。已生者。谓过去现在。未生
者。谓未来。外门者。谓不定地内门者。谓诸定
地。馀句易了不复分别。又苦相广大故名为
蕴。如大材蕴。依止色等发起生等广大苦故。
如经言。如是纯大众苦蕴集。又荷杂染担故
名为蕴如肩荷担。荷杂染担者。谓烦恼等诸
杂染法依色等故。譬如世间身之一分能荷
于担。即此一分名肩名蕴。色等亦尔。能荷
杂染担故。名之为蕴。
问界义云何。答一切法种子义。谓依阿赖耶
识中诸法种子说名为界。界是因义故。又能
持自相义是界义。又能持因果性义是界义。
能持因果性者。谓于十八界中根境诸界及
六识界。如其次第又摄持一切。法差别义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第 704c 页 T31-0704.png
界义。摄持一切法差别者。谓诸经说地等诸
界及所馀界。随其所应皆十八界摄。
问处义云何。答识生长门义是处义。当知种
子义。摄一切法差别义。亦是处义。
复次如佛所说。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
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问以何义故色如
聚沫。乃至识如幻化。答以无我故。离净故。少
味故。不坚实故。谓非有远离虚妄不坚实义。
是经所说诸句义。又为对治我净乐常四颠
倒故。如其次第说无我等诸句差别。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二